李白古朗月行范文

时间:2023-10-29 13:04:43

李白古朗月行篇1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通过描绘李白送好朋友孟浩然去广陵的动人场面,表现了友人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这首古诗时,我按照“读诗文――解诗意――入诗境――悟诗情”的方法进行教学。首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古诗多读几遍,读通读熟,再引导学生借助课后的注释试着弄懂每句诗的意思。在此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品悟诗意,我重现了当时的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悟当时依依惜别的画面。我重点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通过亲身体验、充分表演当时的送别场景,使学生渐渐进入古诗的意境,感受诗人的心情,入情入境地诵读古诗。

【教学片断】

师生品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孟浩然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的心里很羡慕,很向往。但是,当李白看着孟浩然渐渐远去的时候,他的心里又是什么滋味?要知道,离他而去的是谁呀?

生:孟浩然。

师:在诗中,李白称他为――

生:故人。

师:请同学们大胆、充分的想象,两位好朋友,两位诗人在一起的情景,和自己的小伙伴说一说、演一演。

(同学们在一起说一说、练一练、演一演。)

生:他们在一起游览名山名水,欣赏风景,碰到自己喜欢的风景,就作一首诗。

生:傍晚的时候,他们在一边喝酒,一边欣赏明月,对着明月朗诵“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

生:他们在一起的时候谈天说地,谈论国家大事,生活中的见闻,心中的理想。

师:真是一段美好的日子呀!现在,孟浩然就要走了,我们和李白一起去送送孟浩然,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后两行诗,看看李白是怎样送孟浩然的?

(生自由朗读后两行诗。)

师:从这两行诗中,你们看出李白是怎样送孟浩然的吗?

生:李白一直站在江边,看着孟浩然渐渐走远。

生:李白看着孟浩然的船越走越远,直到船不见了,他还在望着。

生:李白在江边站了很久很久,他的目光一直跟随着那只船。

师:让我们随着李白的目光,一起读――(手势提示)

生:孤帆――远影――碧空尽。

师:随着李白的目光,再读。

生:孤帆――远影――碧空尽。

师:通过体验当时的场面,你从李白的目光中,看出了什么?

生:我看出李白很舍不得孟浩然。

生:我看出李白很想跟孟浩然一起走。

师:带着自己独特的体验,再来读一读这句诗。

生朗读:孤帆远影碧空尽。

师:这是不舍的目光。请你读。

生朗读:孤帆远影碧空尽。

师:这是深情的目光。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孤帆远影碧空尽。

师:小船消失在蓝蓝的天空,孟浩然走了。李白久久地望着长江水,望着滚滚的长江水流向天际,他的心里在想些什么?

生:他在想,孟浩然,祝你一路顺风,在扬州玩得快乐。

生:孟浩然,这一别,我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你?

生:孟浩然,不知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相聚,到时候,把扬州的情况给我讲讲吧!

师:这深深祝福,这依依不舍,这浓浓情意,像这滚滚长江水连绵不断,把这两行诗读出来。

生朗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孤帆已尽,但祝福不尽,思念不尽。(示意另一名学生读)

生朗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这情意像江水一样深,像江水一样长。一起读。

生齐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真是情意深长啊!李白的情深义重感动了我们,感动了孟浩然,感动了千百年来的中国人,人们深深地喜欢上了李白的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我们一起读整首诗。

生朗诵全诗。

【案例评析】

体验教育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在教学时巧妙地运用想象、表演等手段,使孩子们通过体验当时场景,身临其境地感悟当时的画面,会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的开放,课堂氛围更加的活跃。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在引导学生感悟古诗时,不仅仅停留在诗句字面意思的理解上,而着重于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通过想象去体味诗句背后的意境和情感。在想象中,学生似乎看到了李白和孟浩然在一起的情景,感悟到李白送别孟浩然的画面,体味到李白那颗充满向往、不舍与祝福的心,在不断的体验和品味中感受当时的依依惜别之情、绵绵不舍之意,学生身在课堂,却在想象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李白古朗月行篇2

生:“渭城朝雨口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王维劝酒的理由是什么?

生:“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对,再看白居易的《劝酒诗》(投影。请学生朗读)

师:劝君一杯君莫辞,劝君两杯君莫疑,劝君三杯君始知。面上今日老昨日,心中醉时胜醒时。天地迢迢自长久,白兔赤鸟相趋走。身后金星挂北斗,不如生前一杯酒。

师:他劝酒的理由是什么?

生:天地迢迢自长久,白兔赤鸟相趋走。身后金星挂北斗,不如生前一杯酒。

师:为什么“身后金星挂北斗,不如生前一杯酒。”呢?

生:“心中醉时胜醒时”,“面上今日老昨日”。

师:是啊,慨叹岁月易逝,年华老去。劝酒诗有许多人写,但名气最大,价值最高,个性最强的却是李白的《将进酒》。老师给大家朗读,大家看屏幕上容易读错的字音。(教师朗诵)

师:下面大家读,读李白的诗要放声地读,旁若无人地读。

(学生朗读,效果不好)

师:气势没有读出来。大概还没有体会出诗中感情。那好,我们先来体会一下。李白劝谁喝酒?

生:岑夫子、丹丘生。

师:就是朋友吧。李白劝人怎样喝酒呢?其实不同场合、不同心情喝酒是不一样的,有细品慢饮,有开怀畅饮,有埋头苦饮,李白劝朋友怎样喝酒的呢?

生:“杯莫停”。喝得快。

师:对,喝得快,喝得急。量怎么样?

生:“会须一饮三百杯”。

师:就是能喝多少喝多少。那李白怎样饮?

生:纵情,放纵,“斗酒十千恣欢谑”。

师:纵情到什么程度?读后几句,从“五花马,千金裘”开始读。

(学生朗读)

师:用名马、皮裘换酒,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喝酒喝得这么专注,这么任性,这就是李白。李白为什么让人这样喝酒?如此的豪饮、狂饮?还是先让我们来欣赏一遍名家的朗诵吧!

(播放濮存昕的朗读录音,效果很好,师生均受到感染。教师要求学生谈感受。)

生:李白大概想到自己的身世,所以郁闷,借酒浇愁。

师:什么心情?

生:愁,忘了一切。

师:是不是也说到了乐?

生:及时行乐,饮酒无比快乐,所以要狂饮。

生:时间一去不复返。

师:大家读“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时间苦短,人生易逝,有没有不同的见解?“人生得意须尽欢”,李白得意吗?进宫的遭遇是他人生的耻辱,李白乐了没有?“烹羊宰牛且为乐”这个“且”什么意思?

生:“暂且”“姑且”。

师:可见这“为乐”是刻意追求的,故意要营造乐的氛围。这恰恰说明了他内心的悲愁。那么,他愁的根源何在?

生:“天生我才不得用”,期待“千金散尽还复来”。

师:还期待什么?期待在哪一方面被重用?是不是诗词、文学上?

生:政治上。

师:李白一生理想远大,有大济苍生的理想,但政治上却屡遭挫折。自己因为没有得到重用,因此引起无尽悲愁、痛苦,于是劝人痛饮美酒,借酒消愁。那么李白是不是酒完全沉浸到这种愁苦中了呢?作者对这种现实有什么态度?看“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侣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几句。如果“但愿长醉不愿醒”是人生宣言的话,那如何理解“天生我材必有用”?

生:与前面的话有矛盾。

师:有矛盾,其中必有一假,哪个不是发自内心的呢?哪个是真正的想法?

生:“天生我材必有用”是真的,后面的是醉话。

师:那么“古来圣贤皆寂寞”怎么理解?

生:心灵寂寞,抱负无法实现。

师:才干无法发挥。李白是以圣贤自况的,所以他……

生:难过、悲凉、逃避。

师:还有无奈。还读到了什么情感?

生:激愤,怀才不遇,抱憾终生。

师:还有一个问题。李白这次到哪家宴酒?

生:元丹丘。

师:谁是主谁是客?劝主人喝酒的有吗?反客为主,由此看到什么?换成杜甫行不行?杜甫会不会像李白这样?

生:不会,李白豪放而浪漫。

师:这里我们看到李白的个性,豪放,率真,诗人的狂放不羁让世俗的礼法显得如此苍白无力。这哪里是在劝朋友喝酒,其实分明是痛苦的心需要麻醉,不平的心需要滋润,内心不平,愤激,感情很激烈。请同学们大声地、毫无顾忌地、旁若无人地读一遍。余光中的《寻李白》中说“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感觉有愁,有激情,有自信,也又倔强。

李白古朗月行篇3

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译文:小时候我不认识月亮,将它呼作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人的明镜,飞到了天上。在晚上观看月亮,可以先看到有仙人的两足开始慢慢地出现,接着一棵团团的大桂树也出现了。传说月中有白兔捣仙药,请问它是捣给谁吃的?又传说月中有一个大蟾蜍,是它蚀得月亮渐渐地残缺了。以前有位英雄羿,是他将九个太阳射落了,只留下了一个,才使得天人都得以清平安宁。阴精的沉沦蛊惑,遂使月亮失去了光彩,便再也不值得观看了。对此我觉得忧心非常,凄怆之情,真是摧人心肝啊!

李白古朗月行篇4

嘉兴市秀洲区教育研究和培训中心 徐如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借助注释,了解古诗的大意。

2.通过理解、诵读,想象、体验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3.背诵古诗,培养主动积累古诗的习惯。

教学过程

01课前谈话,积累古诗

1.在我国历史上,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是个诗的国度,有着成千上万个诗人。其中名气最大的是谁?李白。他的诗歌,我们学习了不少,一起回顾一下(出示,齐读):

《静夜思》(一上P7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赠汪伦》(二上P116):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望庐山瀑布》(二下P76):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天门山》(三上P8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古月朗行》(三下P95):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2.李白的这五首诗歌,你能把它们分成三类吗?(可以按照写“月亮、景色、赠别”等分类,只要言之有理,最终落到“赠别诗”)

3.这节课,我们再学一首“赠别诗”(板书:赠别诗)

02揭示课题,感知诗意

1.【出示课题】齐读《黄鹤楼 送 孟浩然 之 广陵》。谁能说说这些画线词语的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

黄鹤楼:楼名,在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地处长江中游。

送:送别。

孟浩然:唐代著名诗人,是李白的好朋友。当时,孟浩然的名气比李白大一些,他比李白大12岁。

之:去,到。

广陵:扬州的别名。

2.联系作者李白,谁说说题目的意思?(时间 地点 人物  事情)

在黄鹤楼上,大诗人李白送别好朋友孟浩然,他要到东边的扬州去。

3.“鹤”笔画较多,“孟、浩”“陵”要求会写。请工工整整地填写人名、地名【出示“地图”】评价。

黄鹤楼  孟浩然  广陵

4.请大家打开课本,翻到第100页,大声朗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音乐】

(1)读诗歌,刚才老师提出了两个要求:读正确、读流利,其实还有一个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读出停顿、读出节奏。你认为自己达到了哪个层次?自己再试一试。

(2)检查:请“读正确”的同过来读……(自评)【正音】孟、陵;

再请读流利的同学读……(自评)

最后请读出节奏的同学读……(自评)

(3)【出示题目和前两句】研究题目与前两句诗的关系:

相同的是什么?(地点、人物、事情)

不同的是什么?(第2句诗中有时间“烟花三月”,指春天时节。“烟花”,形容花开得繁茂,像想浮动的烟雾。

烟花三月好时节,万紫千红总是春。游玩黄鹤楼的人们一般都是什么心情?(兴奋)然而此时此刻,李白却要在此与好友孟浩然话别,心情又会怎样?(伤感)伤感表现在哪里呢?

03想象情景,感受别意

1.我们到诗歌的第3—4句里找一找。(学生自读)

2.这两句诗写的是什么?是李白的所见、所闻,还是所感?找出依据(“见”)

3.李白“见”到了什么?孤帆——远影——碧空尽——天际流

你认为他站在黄鹤楼上,送了多少时间?

4.(出示插图),想象刚才在黄鹤楼上话别的场面(学生说话)

此时此刻,你最想读的是哪两句?——这就是”寓情于景”。

5.这首古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写景。齐读。再读,边读边想象送别画面,争取背出来。【配乐】

6.检查背诵。

04拓展深化,体验深情

1.出示:《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指读。

2.这两首诗都是李白写的。写作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1)“赠”“送”:汪伦送李白,表示感谢;李白送别人,表示留恋。

(2)形式:歌送;目送。

3.两首诗中,相同的是什么?

(1)离别之情;(2)感情的依托都是“水”。

4.这节课马上要下课了,老师也要和大家告别了。你们准备怎样送别老师呢?不用歌送,也不用目送,就写几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心声吧。

(出示古诗,要求选用)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

李白古朗月行篇5

1.诵读诗歌,把握诗人情感变化。

2.分析诗中体现的诗人形象。

教学重点:“情乃诗之胚”,重点体会诗歌情感的变化。

教学难点:通过诗句分析诗人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掀开中国文坛的红盖头,酒香随清风徐来,诗和酒相从相随,有着一种天生的缘分。长安城中风流倜傥的饮中八仙朝我们迎面走来,走在最前面的就是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

李白好酒,很多作品都是在酒意正浓时,一气呵成,读来带着浓郁的酒香,他不仅自己爱喝酒,而且爱劝人喝酒,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李白,走进一次盛宴,去领略李白劝酒的艺术――《将进酒》

二、品感情,自由朗读文本,自主把握诗歌的情感

朱光潜先生说:“读诗能培养我们纯正的文学趣味。”让我们用琅琅书声亲近文字。

1.学生朗诵秀。请学生推荐一位同学朗诵诗歌。

2.听朗诵录音。推荐任志宏朗诵版本。

小结:教师暂不做评价,请学生点评。学生读音准确,有情感的起伏,艺术家的朗诵更是情感饱满,注意了声音的起伏,做到了抑扬顿挫。

然后,教师做诵读指导:声音的抑扬顿挫,源自于情感起伏、变化。朗诵有感染力,必须对诗歌情感有准确把握和深刻体会。

3.引出问题:全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解释“基调”,贯穿诗歌始终的情感倾向和情感态度。)请学生选择合适的表达情感的词语概括,并从文中找到依据,说明理由。(感情基调:“愁”。)

4.疏理诗歌的情感线索:悲叹―寻欢―愤世嫉俗―狂放―愁苦

悲叹:“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因年高,白发生而悲,不禁让人思考,是什么让早上的青丝,在晚上就变成了白发,仅仅因为年龄的增长,人到暮年而背吗?

寻欢:“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人生短暂,需及时行乐。所以李白不忍光阴虚度,纵情享乐,尽情欢娱。他的方式便是“喝酒”。虽然这里说“得意”,其实更是深深的自我解嘲,按照当时的“成功学”,此时的李白不仅不得意,反而在功名上是失意的,但是他乐观、狂放,谁又能说他不是生活的勇者和胜者呢?

愤世嫉俗:“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不被暂时的不顺压倒,不被现实的黑暗吓倒,极度的自信,相信终有一展才华的机会,金钱乃身外之物,散尽还会再有,洒脱当如李白。

狂放:“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钟鼓馔玉”代表是富贵的生活,这种富贵在古代就是官宦身份的代表,李白把功名看淡,把财富看淡,只想做一个因为“酒”而留名千古的“饮者”,难怪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说他“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狂放至此无人能及。

愁苦:“与尔同销万古愁”,我们不知道李白的愁绪有没有经过这次痛饮而消除,但是从这里看出,李白有“万古”的愁绪,毋庸置疑。他渴望消解,渴望超脱,没有沉溺在无尽的愁苦中不能自拔,他有积极的改变的诉求。这也是李白洒脱个性的体现。

三、悟形象,从情感起伏变化中,读到了怎样的李白形象

我从 读到了一个 的李白形象。

(给一遍朗诵的时间,相互讨论,注:学生充分讨论,自由发言,言明理由。)

学生生成预设:自信,自负,豪放,洒脱,愁苦……

如:我从天生我材必有用,读到了一个自信的李白形象。他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饱读诗书,渴望济事,虽然仕途不顺,但还是对未来充满希望,相信终成一展抱负。

四、探实质,诗人的愁绪,是否消解?

诗人驾文字之舟,承感情而来,抒发人生大义。诗歌的内容和情感与诗人的经历和人生态度有必不可分的联系。

其一,人生关键词:25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30岁初入长安无功而返

42岁奉诏入京供奉翰林

44岁奸佞当道赐金放还

52岁与友畅饮作《将进酒》

人生在得意和失意间游走,他是一个出色的诗人,但绝不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

其二,对功名的态度:他始终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但是面对现实的不如意,又“但愿长醉不愿醒”。

其三,对利禄的态度:对金钱“千金散尽还复来”“钟鼓馔玉不足贵”。

结论:李白是个旷达其表,悲愤其里;是个洒脱其表,郁结其里;是个狂放其表,愁苦其里的人。他是一个矛盾的个体,一方面受着老庄虚无主义的影响,求仙问道,钟情山水,豪迈、洒脱,飘于空中,不接地气,是一位谪仙人。另一方面受着孔孟思想的影响,渴望施展抱负,建功立业。无法真正放下。

然而,李白让人为之动容之处正在于它的这份放不下,让他不仅是一位仙人,而且是一位具有现实情怀的有责任有担当的大丈夫。

五、课后问题探究

李白古朗月行篇6

又疑瑶台②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③,桂树何团团④。

白兔捣药⑤成,问言与谁餐。

【注释】

①古朗月行:是乐府古题,属《杂曲歌辞》。

②瑶台:古代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③仙人:神话传说中月宫里的吴刚。垂两足:由月亮上的阴影想象而成。

④桂树:神话传说中月宫里的桂树。团团:聚成一团。

⑤白兔捣药:神话传说中月宫里的白兔在桂树下捣药,吃了此药可以长生不老。

【译文】

小时候不认识那是月亮,把它称做白玉盘。又疑心它是瑶台的明镜,飞上了高高的青云端。月宫里的仙人生着双脚,一棵棵桂树聚成一团。桂树下的白兔捣成了仙药,请问是给谁去品尝?

【赏析】

诗人首先回忆自己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称做“白玉盘”“瑶台镜”,二者生动地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jiǎo)洁可爱。接着又运用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描写月宫中的仙人等景物,写出了月亮初生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最后以疑问作结,准确地表现了儿童天真、好奇的本性。

这首诗语言精练,比喻恰当。“白玉盘”“瑶台镜”“青云端”色泽明艳,外形晶莹、玲珑;“呼”“疑”“问”这三个动词传神地刻画出了儿童的天真烂漫之态,极具童趣。

【作者】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天宝元年(742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因文章有风采而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晚年漂泊于东南一带,不久即病卒。

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著有《李太白集》。屈原而后,他是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风貌的诗人。他具有超乎寻常的艺术天赋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杜甫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

李白古朗月行篇7

要培养小学生的对古诗文学的语感,首先要让他们能够看懂和理解古诗文,不能做到理解和融会贯通,就不可能了解古诗文的文化内涵,语感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通过带领学生通读全文,通过课后注释和字典等相关工具,掌握和理解古诗文的大致内容和涵义以及创作背景,通过内容的理解和相关背景的联想,结合字面内容的涵义,便可以呈现出对字面涵义的感受。例如:古诗文《暮江吟》中的“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通过查阅字典等,可以明白其有照射的涵义,学生就可以明白这句古诗文的大致内容了,通过对内容的想象,联想着创作者创作的意境,自然而然就差生了对暮江绚丽色彩的感受,初步培养了语感。

二、强化朗读的训练,增强语感

一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古训就可以看出朗读对于语感的培养是多么重要。在理解古诗文创作背景的基础上,通过有层次,有分解的进行古诗文的朗读,可以唤醒学生对于诗人创作情感的共鸣,从切身感受诗人的内心情感,从而增强学生对古诗文的语感。在小学语文的古诗文教学过程中,语感的培养切记过于急躁,急功近利的思想反而不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对语感培养形成一定的障碍。通过设定明确目标,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进行预感的训练,结合具有指导性的朗读,一步一个台阶,完成语感培训的目标。古诗文《静夜思》的朗读,可以通过第一次的朗读让学生了解古诗文的大致涵义,理解诗人李白当时创作的基本情感,然后进行第二遍的朗读,让学生想象李白在皓月当中的晚上,进行独自远眺的场景,体会诗人李白当时的创作背景之后,在进行第三遍富含感情的朗读,让学生体会到诗人当时的孤独情感和思乡情结,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还可以配合稍显悲情的音乐辅助,来让学生融入古诗文的意境之中,真正领悟其内涵和情感,强化对古诗文的语感。

三、通过想象,丰富语感

在小学语文古诗文的语感培养过程中,想象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古诗文语感的培养与对古诗文内容的直接想象紧密相连,密不可分。在古诗文的阅读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形象化的思维想象,通过想象将古诗文的内容场景再现,使学生身临其境,切身感受古诗文的真实意境,对于语感的培养极其重要。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将对古诗文的理解和场景的想象通过写或画的形式直接表现出来,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阅读,通过对字面的理解全力的去想象,在心中形成“内心视像”,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还对于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也是大有裨益。

四、结合生活体验,深化语感

从一句名言“语言来自于生活,产生于劳动,生活实践是语感体验的最佳途径”中可以看出生活实践才是产生语感的最佳途径。所以,在小学语文古诗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将学生语感的培养仅仅寄托在教学课堂上,也不能仅仅靠查阅字典来领悟古诗文的文化内涵,要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开拓他们的视野和见识,用心去领悟对大自然的切身感受。除此之外,还要让学生融入社会,体验生活,在生活中体会人情冷暖,要求他们积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增长社会经验。在古诗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启发他们对生活的联想,唤醒他们脑海中已经存在的潜在意识,建立对古诗文情感共鸣,从而增强对古诗文语感的培养[3]。

五、运用积累,沉淀语感

在古诗文的语感培养过程中,虽然可以通过朗读、想象、联想以及生活体验等最为基本的形式来进行逐步的培养,但是仅仅靠感受和领悟,还是无法做到得心应手,灵活自如的运用。在情感的积累上,坚持长期的进行积累和运用,才能妙语成珠。对于语感的积累过程,也是强化训练,提高语感感悟的过程,教师要不断的创造机会,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运用,来强化对古诗文的记忆,逐步的进行文化内涵的沉淀,增强语感的培养。

六、结束语

小学古诗文语感的培养,需要通过不断的查阅资料、加强朗读、激发联想、结合社会生活,并不断进行积累,才能逐步的让学生充分的在理解古诗文的基础上,理解其内涵,深化自身感受,从而增强对古诗文的语感培养。

李白古朗月行篇8

关键词:教学方法;古诗;诵读;想象;意境;多学少教

G623.2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本质上讲,《语文课程标准》所追求的只有通过“少教多学”才能够实现。它能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课程标准》别强调了应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那么在古诗文教学中就更应该有学习方法的指导与渗透。我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时,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来指导学生学习古诗。

一、理解题目意思

理解了古诗题目的含义,就等同于拿到了理解古诗的第一把钥匙。古诗题目有的交作时间和地点,有的说明歌咏的事物和人物,有的介绍写作背景,还有的点明写作内容。学习古诗首先要指导学生先借助注释,来理解题目的意思。例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题目明确地告诉了我们诗作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并利用课件出示从黄鹤楼乘船去广陵的长江航线图,通过自学,查找注释,学生知道了“之”是去、到的意思,广陵就是现在的扬州,那么学生很快就能理解题目意思了:李白在武汉市黄鹤楼这个地方送好朋友孟浩然坐船去江苏扬州市,从而知道了这是一首唐代送别诗,理解了题目的含义,也就能够读好题目的节奏(合理停顿):“送|孟浩然|之|广陵”,知道这首诗的大致内容,从而为进一步学习理解古诗做好铺垫。

二、了解作者和背景

我们学习古诗不能不知道作者是何许人也,一定要借助查阅相关资料来了解作者,知道作者写此诗时的背景、心情及以前学过作者的哪些诗。例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对于李白学生并不陌生,但学生不知道李白与孟浩然的关系,为了更好地学习古诗,就有必要让学生知道:李白刚刚出川时,云游天下,路过湖北湘阳,认识了当时名满京城的大诗人孟浩然,孟浩然比李白整整大了12岁,但年龄的差距丝毫没有影响两人的交往。两人一见如故,从此一起游山赏月,饮酒赋诗,谈人生,谈抱负……就这样,好几个月形影不离。他俩情趣相投,在生活上相互照顾,写作上相互帮助和鼓励,有着志同道合的人生观,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这样再让学生联系自身体验或生活实际,体会好朋友或亲人分别时的感受,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共鸣,有利于学生入情入境,理解、感悟作者的写作情感。

三、明确诗意诵读诗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第二学段学生学习古诗的要求是: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诵读是学习古诗的不二法门,学生只有通过反复的诵读,才能让学生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充分感受古诗的文字之精练、韵律之优美、情感之真挚。在诵读中明晓诗意,在诵读中复现画面。我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通过有层次的朗读指导与训练,来逐渐让学生对诗文的意思清晰起来,先要把字音读准;然后要读的有板有眼,强调恰当的停顿和和逻辑重音,做到抑扬顿挫,最后再带着作者的感情读出七绝古诗的韵味来。通过老师示范读、男女生对读、师生接读、配乐朗读、边演边读等形式多样的朗读,理解、感受古诗的意思,再通过抓重点词、学生质疑、对比探究等学习方法进一步理解诗句的含义。例如引导理解重点词:“西辞、唯、尽、天际流”等词含义,出示李白的另一首送别诗《赠汪伦》让学生进行比较,看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改写古诗为记叙文进行拓展写作训练,这样,学生在诵读、质疑、比较、改写中由\入深地逐渐领悟到了诗文的内在含义。

四、感悟情感和诗的意境

古诗教学需要想象的介入,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进入诗的情境,还原诗歌的场景画面,从而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中年级学生学习古诗应有所侧重,主要通过抓重点字词引发想像,重在感悟诗境、体验作者情感。

我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有意识引导学生逐步展开想象:烟花三月是怎样的情境?你在巢湖见到过这样的景象吗?在这如诗如画的江南春天,在这千年胜地的黄鹤楼上,诗人和即将分别的老朋友孟浩然可能正在干什么?听《烟花三月》曲,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和情境?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诗人在如此美丽时节的江边倾诉着依依惜别之情,他们说了什么,心里又在想着什么?带着这样的心情展开联想,再入情入境地诵读,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然就受到感染,体悟到诗的意境,同时领悟到诗句的表达方法,感受李白和孟浩然俩人那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在乐曲中诵读,在诵读中想象,在想象中品味,自然就把学生带入那知己难求、不忍离别的感人情境中,这样文字就鲜活起来,故事有了清晰的影像,诗歌便有了生命,诗歌所展现出的悲壮美也教育、感染、熏陶着同学们......至此,我再适时地让学生表演课本剧来拓展发散便水到渠成了。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叶圣陶先生也一贯主张“教是为了不教。”同理,“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在教学古诗时,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思路,适时地渗透解诗题、知作者、明诗意、诵诗文、悟诗境这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以后学习古诗时,有法可循,主动自主去学习,做到事半功倍。

总之,课堂上教师少讲一些,把朗读、赏析,品味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注意逐步培养学生古诗文的自学能力。“少教”的策略一是将课堂与课外相通互补,二是将同一题材、同一作者的作品关联阅读,实现学法互通。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后,再进行古诗的拓展学习,整合系列古诗,巩固课堂知识,适当进行延伸。我向学生推荐送别诗王维的《山中送别》《送元二使安西》、高适的《别懂大》以及李白的《赠汪伦》等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激起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搜集、阅读、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逐步达到“多学少教”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上一篇:木兰诗朗读范文 下一篇:有关书的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