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11-04 02:39:26

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

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篇1

关键词:七年级语文教学;课堂提问;提问艺术;提问原则

提问是一种最古老、最常用的教学方式,据史料记载,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常用富有启发式的提问进行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根据大纲要求,联系教学实际,以询问的方式逐步解决课堂问题,引导学生获取知识,这就是提问。语文课堂提问艺术是教师运用教学手段,以询问的方式,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推动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艺术;是教师在教学的具体条件下,根据明确的教学任务,针对特定的教学对象,使用规定的教材,采用一定的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一定的预想结果所使用的教学艺术。

什么样的提问才能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如何运用提问艺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以下是笔者在七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中的思考和探索:

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的作用

(一)激活课堂气氛,引起学生关注

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就很容易因其它事物转移注意力,使课堂教学效率下降。如果教师能够适时地加以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就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之中并激活课堂气氛。课堂提问可以使学生在好奇心的支配下,很快地把心理活动定向和集中到某个特定的概念和观念上,从而引发认知的需要和学习的兴趣,并且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真正发挥。

(二)提问教学重点,获得反馈信息

通过提问,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掌握学习方法。课堂提问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而且通过提问和回答,教师能及时地吸收反馈信息,了解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或巩固知识,或弥补矫正。这样,师生之间可以形成信息双向交流,达到教与学的相互促进。所以,教师应深刻地认识并充分地利用教学提问的这一重要功能,为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服务。

(三)启发学生思维,训练学习能力

提问能引起学生认知上的矛盾,从而促进学生进行探索。出色的提问能够引导学生去探索要达到目标的途径,获得知识和智慧,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教师的课堂提问能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并能促进学生相互学习。教师的提问逐步引导学生完成由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过渡,不仅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其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发展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的原则

课堂提问不是空穴来风,它建立在教学内容、任务、目标和教学对象基础之上,必须与学情、学生的身心特点相适应,这是语文课堂提问的基本原则。

作为一名初中七年级语文教师,要想在课堂上充分掌握好课堂提问艺术,首先要了解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首先,七年级学生好奇、好强、好玩、自尊性强,他们的注意力欠稳定、欠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生动、具体、新颖的事物,较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而对于比较抽象的概念、定理,他们则不感兴趣,因而不易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其次,七年级学生的注意范围较小,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第三,随着年龄的增长,七年级学生的情感也逐渐变得更加稳定、丰富、深刻。七年级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他们希望获得他人尊重的需要日益强烈,道德情感也初步发展起来。第四,七年级学生在探究问题时,有时只看到事物的表面而只是获得肤浅的书本知识。

鉴于七年级学生具有以上心理特点,所以课堂上教师提问时应力戒以下情况的出现:一戒语言缺乏美感,语言生硬,平淡无味;二戒违背认知规律,急于求成。提问要顺着讲课的次序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近及远;三戒满堂问,时时问。这样会让学生头脑疲倦,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四戒不辨难易,不看对象,提问范围狭窄,只照顾“重点生”,让大多数学生无事可做;五戒不假思索,信口开河,信口点名,简单提问,问题的提出如蜻蜓点水,水过鸭背,课堂没有实效。

基于这些原因,在七年级语文课堂中,教师的提问既要遵循《教学大纲》要求,又要充分联系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要切实把握好提问的原则,运用好提问艺术。只有深入学生心灵,问学生所疑,解学生所惑,才能达到有问有答、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的运用

课堂提问,是课堂知识信息的载体,是师生之间思想情感交流的途径和纽带,是教与学之间产生共鸣的主要“媒介”。它是催化剂,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呼应;它是助推器,能使学生感受到语言的力量;它是剂,能打开学生的思绪。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既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基本手段,又是一种专业化的创造性教学艺术。如何在七年级语文教学中掌握好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炼语言,美化提问

1 多选朴实、亲切的语言,增强提问的“感染力”。由于七年级学生思维的发展还不够完满,分辨能力还有所欠缺,因此教师提问时也应该选用口语化的,最好是跟学生聊天似的朴实、亲切的语言。朴实、亲切的语言不仅通俗易懂,使学生听得明白,而且给学生一种真实感,有助于激发和感染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果。因此,教师提问时要说实话、道真情、讲实理,尽量避免使用生涩、冷僻的语句。为此,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就要注意对教案上的字词做一番筛选,剔除那些假话、空话、套话,尽可能把课讲得实实在在,讲得新鲜活泼。

2 多用幽默、趣味的语言,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七年级学生好动、活泼、喜爱热闹,对平淡无奇的事物不感兴趣,对课堂上教师乏味的提问也会顿生反感。因此,教师课堂上的提问语言也需尽量幽默、风趣。幽默、趣味的语言具有生动、含蓄、富有启发性的特点。幽默风趣可以把语文课中深奥的道理具体化、形象化,使之通俗易懂,活跃课堂气氛。如在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分神的时候,教师一句幽默、趣味的提问,往往有“投石激浪”之效。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注意力,增强教学的号召力、感染力、鼓舞力,使学生入耳入脑。因此,幽默、趣味的提问在语文课中是不可或缺的,它犹如菜肴中的味精,少了它就失去了应有的“味道”。

3 多说贴近学生的语言,提高“亲和力”。国外一位心理学家说过:“要使人们相信你,首先必须让他们喜欢你。”同一个道理,如果教师对学生有感情,学生则对教师有好感,就容易接受教师的观点;反之,就会产生逆反、恐慌心理。老师疼他、爱他,他才会接受你、亲近你。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充满情感的贴近学生的提问能产生一种无形的感染力量,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比如,我们让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多数比较紧张,这时我们应用亲切的语言提问学生:“不要怕,想到什么就说什么,错了也没关系。”尤其是对后进生更要多给予热情的提问:“再想想会回答得更好。”教师应多运用贴近学生的语言,所说的话、所举的例应尽量与学生的亲身经历、身边的事、视野范围、生活经验相接近,用贴近学生实际的语言把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身边的理讲出来,使他们产生心理上的认同感。这样的课,学生才会喜欢听、愿意听。

4 多出新鲜、生动的语言,加大提问的“吸引力”。学生都有喜新、求新的心理需求,当周围的环境中出现了某种新鲜事物的时候,就会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吸引学生去注意它、了解它。课堂教学并不是简单的教与学、说与听的关系,更重要的还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因此,语文课堂教师提问时,就要特别注意在“新”、“鲜”两字上下功夫,要注意传授新知识、选用新事例、讲出新道理,要避免“吃别人嚼过的馍”,避免说别人讲过多遍、早就失去棱角的语言,更要避免照本宣科、生搬硬套那些没有新意的语言。

(二)注重方法,优化提问

1 围绕中心,破题提问。由于七年级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不是很稳定、不会太持久,教师讲课时就要避免泛泛而谈,长篇大论,不能让学生“啃了半天还吃不到馅”。七年级语文课本中有些课文的题目与文章的主题关系密切或题目就揭示了主题,这时可选用“破题法”提问,达到一语中的的效果。破题法,顾名思义即根据题目设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或是记叙的主要内容,或是描写的主要对象,或是表达的中心思想,或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因此,根据题目设问,能达到以问促学的目的。例如: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一文,可以根据题目设计问题:①“伟大的悲剧”是什么意思?②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斯科特的“悲”?③他的伟大又体现在哪?再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根据题目中“说”和“做”两个字设计问题:闻一多在“说”方面有何特点?又是怎么“做”的?这样,通过破题提问,达到让学生领悟文章中心的目的。

2 紧扣主旨,点睛提问。点睛提问就是根据课文的中心句或作者的点睛之笔进行提问。如七年级上册第17课《看云识天气》,可以根据几处中心句提问:①“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②“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再如八年级的《苏州园林》一课的中心句是:务必使浏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据此可以设计这样的提问:①文中“图画”、“画”这些词语在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②分别是在什么地方出现的?③作者为什么要多次强调这些词语?有何作用?通过这几个问题的探讨,通过教师的提问,学生就能准确地把握苏州园林的特点,从而深入地理解了这篇说明文的主题。

3 探究因果,寻究提问。根据事情的结果,对事情的原因、经过进行寻究性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课外阅读《勇气》一文中,文末这样写到:“她是一个幸福的女人。”据此可设疑提问:她为什么是一个幸福的女人?根据这一结果在探究其具体原因时可设置这样的提问:①幸福的含义是什么?她做了什么?她为美国伞兵做了什么?②她有怎样的勇气?这样探究下来,学生就弄清了事情的前因后果。这样的提问与追问,对学生的思维上要求更高,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4 联系实际,发散提问。学生的学习来源于课本知识,也来源于社会这个大环境和自己的生活实际。学生的书本知识,也需要接受现实社会的考验,才能真正成为有用的知识。在学习语文时,许多问题的认识都要结合实际来理解。如《羚羊木雕》一课可设计这样的提问:假如文中的“我”、“万芳”就在我们中间,你会对她们说些什么?你有什么想法?像类似这样的语言提问,学生都可以加入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理解,这样就做到了学习既源于课内又源于课外,既深入课堂,又深入了社会现实,学生的视野也开阔了,所获得的知识也不再是理论的、肤浅的了。

(三)把握原则,规范提问

1 层层深入,提问有“序”。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他们接受知识需要教师逐步引导,因此教师提问时切忌“一杆插到底”或盲目无序,而应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根据教材的逻辑顺序,结合实际教学问题和学生学习的深入,依次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如在揭示课题时可采用启发性提问;初读课文时可采用疏导式提问;深钻课文时可采用探究式提问;单元总结时可采用比较式提问;品尝精华时可采用鉴赏式提问等。这样的提问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分析课文,内化知识。

2 捕捉时机,提问适“时”。由于七年级学生稳定性不强,情绪波动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握最佳时机进行提问,才会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如果在不当提问时提问,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在应该提问时没有提问,又无法使学生解决学习的困难。如何把握提问的最佳时机?首先,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疑难,掌握时机,适时提问,在学生想“知”又不能立刻“知”时,通过提问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其次,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的反应,在其对于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或乐于接受时适时地进行提问,这样就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考,积极主动地回答教师所提出来的问题,这时教师只要适时提问引导,学生就会进行积极的思考,并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提问的最佳时机的选择应该在学生最需要帮助时。

3 因人而异,提问有“别”。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提问时,要因人而异。不同年龄的学生,其理解、接受知识的能力会有所差异,即使是同龄的孩子,也会因其接受能力的高低而体现出掌握知识的强弱。因此,教师在提问时一定要对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有一个清晰的了解,针对自己的学生实际,掌握准提问的难易程度,既不能让学生答不出来,也不能是简单的答“对”与“不对”,要使学生“跳一跳才摸得着”。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因此作为教师既要对全体学生进行提问,又要对个别学生进行提问,尤其是要关注特殊生――极好生和极差生,才能保证整个课堂的完整性。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一点一滴的教学和生活中,细心观察每一位学生,对他们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运用好提问语言,从而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

4 画龙点睛,提问见“真”。课堂教学的提问要有实效性。教师的提问不是简单地为了获得学生的回答,而是要促进学生的思考。只有获得真实性的信息、反馈的提问才是实在的。教师提问时要设计好适应学生年龄和学生个人能力特征的问题,在提问时画龙点睛,让语文课堂教学真实而有效。

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这样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课堂提问在课堂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课改形势下,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探索才会使自己的课堂提问彰显艺术魅力,才能使七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绽放更多智慧之花。

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篇2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和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初中《语文》教材(七、八和九年级上下册,2007年3月第2版)安排了8种常用辞格的学习,这很有道理。但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修辞知识内容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问题,诸如比喻辞格内容的编排次序的问题、某些辞格定义的表述以及辞格内容分配不均匀等;因此要适当加以纠正。论述如下:

一、比喻辞格内容的编排的次序不当

在流沙河《理想》一文中“研讨与练习”给出了这样的练习(七年级上册,第28页):诗人给理想打了许多比方,异彩纷呈,含义深刻。试模仿第一段也写几句。

而在该册第54页朱自清《春》的《研讨与练习三》才指出其定义,内容为:

课文中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就是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使描写生动形象,说理通俗易懂。比喻通常都有本体和喻体,本体是被比喻的事物,喻体是用来比喻的事物。本体和喻体之间常用比喻词“像”、“像……一样”“似的”等来连接。这种比喻叫明喻。

按常理来说,在说出打比方之后,就应该给出比喻的定义;这样才能让学生和老师对比喻这种辞格有个明确的认识。本应放在第28页说明的却放在第54页来加以说明,教材如此安排,顺序似乎不妥。因此,我们以为,应当把比喻的定义提前到第28页来讲述。另外,在讲比喻的定义时,还可以分开来作两次表述。先讲它用来描绘事物的定义;后讲它用来说明道理的定义;这样似乎更加合乎语文教材中的实际。我们先看流沙河《理想》一文中给理想打的比方: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理想”这个概念对初中生来说,难以理解。但是“石头”、“火”、“灯”和“路”等这些事物我们是能够具体感知的。这样我们就能够顺着这些具体的事物来理解这抽象的概念“理想”。但是在这篇文章中并没有谈及比喻用来说明道理。所以这时候比喻的定义可以解释为:

比喻可以用来描写事物,即是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来打比方,使描写生动形象。比喻通常都有本体和喻体,本体是被比喻的事物,喻体是用来比喻的事物。本体和喻体之间常用比喻词“像”、“像……一样”“似的”等来连接,这种比喻叫明喻。本体和喻体之间如果用比喻词“是”来连接,这种比喻叫暗喻。

初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的课文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第175页):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过一山拦。

诗人借助景物描写“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来表达人们“下岭便无难”的感受,说明一个让读者自己去感受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即是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地估计,不要被一时的成功所陶醉。这时候我们可以来说明比喻的定义:比喻也可以用来说明道理,就是在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道理来打比方,使说理通俗易懂。

我们以为,先讲比喻可以用来给事物打比方,后讲它也可以用来说明道理,并且根据教材中相关的用例来说明,这样的安排更方便初中生的理解。

二、某些辞格定义的表述不尽一致

在初中八年级(上)杜甫诗三首中,在述说对偶辞格时就先阐明其定义(八年级上册第183页):

古诗中多用对偶句。对偶,又叫“对仗”,俗称“对对子”,是把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方法。

语文教材九年级(上)第267页附录中指出,对偶俗称“对对子”,是把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思相关或相反的短语或句子成对地排列起来,给人以音节匀称、音律和谐的美感。

对比两者不难看出,教材在八年级上册第183页的表述是“意义相关”,但在九年级上册第267页的表述却是“意思相关或相反”,显然,第267页的表述中显然多出了一个“意思相反”;“相关”自然包含“相反”,多出来的“意思相反”是有意强调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在八年级上册第183页为什么不标明呢?我们以为,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的解释还是完善一些,妥当一些。

又如夸张的定义。八年级下年级《语文》一书中作者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夸张是在描写人或事物时,故意言过其实,尽量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第36页)。九年级《语文(上)》第266页附录中则指出,夸张是运用远远超过客观事实的说法,故意对人或事物做扩大或缩小的描写,以表达作者鲜明的感情态度,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对比上述两者的定义,显然九年级的论述中包含了夸张的功用。这两种不一致的表述会让教师和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到底夸张的定义哪一种表述更好呢?附录中的夸张还提到了夸张的表达功能,而八年级下年级中却没有如此定义。这样前后不完全一致的定义会让学生感到疑惑,进而怀疑教材的权威性。我们以为,附录中的解释更加准确一些。

再如反复的定义。《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27页指出,反复,是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而《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67页附录中指出,反复是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或某种结构,以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感情。

对比两者,不难发现,九年级上册中对反复的论述比七年级下册的多了一个术语,就是“某种结构”。可见,《语文》教材不同之处对反复的论述并不完全一致。我们以为,附录中的解释更加全面一些,也更加完善一些,可取。

三、某些辞格知识内容分配不平衡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修辞在谈到拟人、比喻等修辞时并不均匀,也就是它们出现的次数并不相等。如初中语文教材谈到了8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即为比喻、拟人、排比、反复、对偶、夸张、反问和设问。它们在课本后研讨与练习出现的频率分别为:

比喻9次,拟人1次,排比2次,对偶1次,夸张2次,反复1次,反问1次,设问1次。

就整个初中语文教材研讨与练习中的内容来看,夸张、设问、反问等常用辞格并没有受到充分重视。

在众多的修辞手法中,比喻就像软柿子一样,经常被“捏”;而且“捏”的地方大同小异。大都是比喻的效果是什么等问题,如: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7页指出,本文用一系列比喻来说理,既生动形象又有说服力。试指出文中用了哪些比喻,表现作者什么情怀?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70页指出,诗中说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铁的臂膀”指什么?这个比喻有什么深刻含义?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39页指出,联系上下文……讨论括号里的问题:

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联系上下文看,“心中的海市唇楼”是指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尽管表达效果是比喻最重要的功能。但是每次都如此安排,会让教师觉得腻,学生也觉得烦。若大的修辞知识海洋,难道只有“比喻”值得大量地思考和练习?而且练习的内容也差不多。现今学生语言能力素质堪忧,这样不成系统性的内容编排值得我们反思,也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因此我们以为,每个辞格都可以安排两三次的练习,以便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本文系2013年贵州省教育厅课题《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汉语知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课题号为:13ZC061]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蒋孝茹.对中学修辞教学的几点意见[J].青海师专学报,1998,(06).

[2]王丽玲,李昌华.中学修辞教学简析[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9,(04).

[3]曹晓斌.中学修辞教学的问题与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5.

[4]徐耀中.中学修辞教学必须加强[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986,(07).

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篇3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4B-

0044-01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的教学技能尤其是处理教材的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材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繁琐化,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由此可见,教材处理的基本原则就是要简化教学头绪,优化教学内容。要让语文课以独特风貌吸引初中学生,激发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热情,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教材处理技能。

一、全局把握,分析各册教材,实现统揽式教学

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出语文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听说读写能力为终极目标,使学生领悟、学会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和能力。语文教师应由此出发,思考该如何让学生在三年初中学习时间里更好地提高语文能力。因此,在处理教材时,教师要有“全局观”,应对初中各册教材的内容进行整合,从总体上把握教材关于听说读写的知识和能力的构建体系。以阅读教学为例,七年级要求学生掌握朗读的方法,对阅读方面没有做详细具体的要求,而级则要求学生逐步按“理解方法阅读的不同方法不同体裁的阅读方法”的步骤来掌握阅读的相关知识。因此,在教授七年级语文教材时,教师应尽量避免对课文作条分缕析的讲解,或者是把课文剖析得支离破碎,让学生丝毫体会不到阅读的美感和兴趣,而应主要从朗读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否则,到了级,教师真正向学生传授相关的阅读理解技能时,学生将会出现排斥心理,导致教学目标无法达成。

教师应根据整个教材体系安排对各册教材进行巧妙整合。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的教学中,通过整合《春》《济南的冬天》《秋天》《土地的誓言》《木兰诗》等课文,选取其中一些优美的片段,让学生反复朗读,品味其中的语言美,由此产生对文章的欣赏之情。到了级时,教师再通过整合《三峡》《短文两篇》(八年级下)《雷电颂》等课文,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分析,并主动学习阅读理解的方法和技巧,为今后更深层次的阅读打下基础。当然,在对各册课文进行教学整合时,哪些应“长文短教”,哪些应“短文细教”,哪些应“难文浅教”,哪些又应“浅文趣教”等,教师都要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有计划、有目的地按年级阶段授以学生相关的阅读知识。

二、利用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

对单元之间的整合相对简单,但是要想把握教材编排的意图和规律,使教材真正成为教会学生学习的材料,还需教师具备一定的单元整合能力。以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为例,第一、第二单元的所有课文都与“热爱生命”有关,根据课文特点,在教学中可将其归为“生命意识”“生命理想”“生命智慧”三个主题,这样学生就能通过教师有目的的主题整合,加强了对生命教育的认识。又如,九年级下册的第五、第六单元都是反映古代文化底蕴、古人文化思想的古诗文题材,反映了不同时代对字和词的运用演化。教师可通过对教材的共性整合,使学生对古代各个时期的文化底蕴、文化思想及不同时代对文言字词的运用有明晰的比较,加深了解和认识,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教学目的。如在第五单元先秦时期的《公输》中,助词“焉”与“为”通常合用为疑问助词(如“夫子何命焉为?”),而到了第六单元战国时期的《曹刿论战》中,就演变为只用“焉”表示疑问助词(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更容易了解文言字词在不同时代的使用演变情况,从而加深对文言字词的精确理解。

三、了解单元内课文编排目的,实现课文之间的整合

对于同一单元的所有课文,教师不能逐篇孤立地进行教学,而要审视分析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再根据每一课的教学目标,给学生规律性、科学性的语言文字艺术熏陶。比如,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由5篇写人物的课文组成,教师应从这些名人传记式的课文中发现规律,总结出人在成长过程中常伴随着艰辛与困苦,需历经磨难,要有奋斗不息与坚忍不拔的高尚情操等,从而把本单元的课文中心整合为“如何做人才能取得成功?名人成功的共同点是什么?”的主题,通过串联整个单元的课文,让学生找出各篇课文的主人公在精神上有哪些异同点以及应学习名人怎样的精神品质等。只有了解掌握课文的编排目的,教师才能把握课文与课文之间人物传记的不同写法,有意识地在教学时分析能表现人物不同侧面的横式结构或以人物成长发展为线索的课文片段,从而指导学生写出个性化的写人作文。

当然,语文教师除了应具备以上教材整合能力,还要让学生从课内文本延伸到课外文本,实现文本阅读的跨越。只有打破以语文教材为课程资源的局限性,根据教材内容适当扩充文本,引入课外的材料,才能让学生在比较阅读或关联性阅读中提升语文学习能力。

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篇4

关键词:效率;思考;兴趣;和谐有效;个性发展

作为老师不但应有组织课堂的能力,同时,还应该是整个课堂氛围的驾驭者,更应该是一个懂得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和教学思路的有心人。

一、课前

1.优化教材组织,设计高质量的教学方案

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必须先根据课标的要求把握好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并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重要的内容要讲细、讲透,相对简单或要求不高的内容可以简单带过,这样避免一节课下来内容过多,给学生造成负担过重。

另外,由于教材内容主要是以文字表现的,虽然涵义明确,但有的内容教学特性不强,教学呈现的知识结构不一定符合认识规律的顺序。因此,教师备课时必须对教材知识结构的“顺序”及表现“方式”进行再创造,形成适合学生学习的知识结构。例如,教师在教学七年级上册中第四章第一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前,可以先教学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通过这两节的学习让学生把光合作用的知识点掌握好了,再来学习第四章第二节“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更好地掌握植物呼吸作用的知识。

2.把零散的知识网络化

生物学科知识点琐碎、零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会觉得记忆的内容太多,学习起来很费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由点连成线、由线织成网,形成多个相关知识点的网络化。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的生物教材中“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时,可以与前面的两章“人体的营养”和“人体的呼吸”结合在一起,分析人体内运输物质是由呼吸和饮食中吸收而来的,最后运输到细胞里,通过“呼吸作用”为人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这样就把相关的知识点联系起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也在讲课的过程中不断把学过的知识点复习巩固。

二、创建和谐有效的新课堂

生物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生物规律,而单靠热闹的课堂去教学显得太单一,而且学生最终可能会学无所获。我认为课堂首先应该和谐。这个和谐内涵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和谐;学生之间的和谐以及老师彼此之间的和谐。而在教学的过程中,亦应分清主流,把握好主次矛盾,应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启发为辅,以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为最终目的。其次,要努力从各方面构建“和谐有效”的课堂,有句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学中我们应该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我们要把激情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欢乐带进课堂。饱满高昂的激情可以使学生情绪高涨,甜美的微笑可以使学生心情愉悦,欢乐可以使学生神采飞扬。学生只有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反之在压抑的思想环境下,在枯燥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学生很难达到注意力集中。

三、课后

1.课后注意反思,不断改进

人要学会反思,才能不断进步。课后反思是对教学活动进行全面而深入地冷静思考和总结,它可以使教学经验理论化,老师通过对自己的教育实践不断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一系列问题,进而充实自己,优化教学,有效促进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备一次课能上七次,因此,有很多机会不断改进。每次上完课我会根据课堂的效果和学生的反应,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再运用到后面上课的班级,而前面的班级我会利用后面的课时再进行补充。这样不停的上课―反思―改进,能使我的课堂越来越有有效性。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现在的初中生认知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比较低,因此,常常出现“喜欢哪个老师,就把他的科目学好,讨厌哪个老师,就不学”的现象。而初中阶段我教了好多班,一年下来感触最深的是:哪个班风气正,课堂上能良好的互动,气氛活跃,师生配合默契,课堂的效率会很高,成绩也好;而哪个班纪律不好,课堂上经常被纠正批评,那么,课堂气氛或者死气沉沉或者闹哄哄,教学效果就很差。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很好地改善课堂教学效果。由于我担任班主任,课余在学校的时间比较多,所以,我有机会就和学生聊聊天,学生犯了错误也帮忙引导,时间长了和学生距离也就近了。老师一旦走进学生的心里,那么,驾驭课堂、提高课堂效率就很轻松了。

四、生物教学评价应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篇5

[关键词]:七年级英语课堂游戏教学

引言

将游戏教学法引入七年级英语课堂,不仅是响应当今教学改革的正确举措,而且也遵循了青少年外语习得的规律,符合初中生的身心特点。爱玩是每个学生的天性,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富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但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因此,游戏也颇受他们欢迎。把游戏引入七年级英语课堂教学中,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并形成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使课堂气氛更加轻松愉快,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将结合七年级英语游戏教学的实际,一一阐述教师把游戏引入七年级英语课堂时应遵循的原则和要求。

一、游戏应与教学有机结合

游戏教学是游戏和教学的有机结合,教师要灵活处理教材与游戏的关系。我们初中英语教师所采用和设计的游戏一定要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充分考虑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要求,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通过游戏把教材内容活化为语言行为,使得教学任务在游戏中得以实现。然而,游戏只是一种教学形式,切不可让游戏喧宾夺主,为游戏而游戏,使教学内容成为它的陪衬。任何缺少相应教学内容支撑或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指向的游戏都是偏离游戏教学目标的。

二、游戏要兼顾趣味性和语言实践性

英国有一句俗话“Education must be fun”(教育必须是生动有趣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英语教学,尤其是七年级英语教学的首要目标就是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据调查表明,七年级学生学习英语缺乏明确的目的和动机,而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则会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提高其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所以,游戏要设计得有趣味性。然而,兴趣的保持是以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为基础的,三者相辅相成。如果没有语言实践,哪能获得语言知识、形成语言技能?更不用说保持兴趣了。所以游戏一定要有语言实践性。这一点在“闻一闻”、“摸一摸”“猜一猜”的游戏中需要特别注意——教师要谨防被热闹的课堂表面现象所迷惑。例如“击鼓传花”游戏,虽然它很有趣,而且深受学生欢迎,但它容易淡化教学主题,“中看不中用”——因为音乐这一“道具”的运用使语言实践量减少,不利于初中生在游戏中巩固语言知识和提高语言技能。

三、游戏的形式要新颖而多样

俗话说:“把戏再好不能久玩。”再好玩的把戏,玩的次数多了或玩久了,人们就会对其失去新鲜感而产生腻烦心理。所以,我们初中英语教师要不断翻新花样、引入新游戏。当然,并不是说只有将游戏形式完全改头换面才算新颖。教师可以“换汤不换药”,稍微改变一下游戏规则,“旧”游戏“新”玩法。而且游戏形式的多样性可以体现为难易程度不一、对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侧重点不一、涵盖的范围大小不一等。比如可以用“听音做动作”“我做你猜”等游戏巩固和复习动词和动词词组,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教师可以将静态单词用实物或图片呈现于课堂,安排学生做“Listen and Touch”游戏,使它们看得见、摸得着。另外,教师可以设计猜谜游戏巩固新授内容,用“吊死人”游戏复习单词拼写,用抢答游戏复习日常用语等。

四、游戏要贴进学生的生活经验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只有将新知识与大脑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并将它纳入到已有的旧知识结构中,才不易被遗忘。学生的生活经验就是他们旧知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设计的游戏要与学生的生活相关联,让生活自然融于教学中。首先,教师应从学生的视野出发、按照他们的生活经验呈现游戏信号物。图片、头饰、面具、音像材料、实物、言语、手势、动作等都是传递信息的信号物。比如做“What’s this in English ?”的抢答游戏时,教师可以拿出实物、图片或运用投影仪让学生回忆所学过的文具、水果、动物、家具等英语词汇;再如,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做“辨声游戏”,即听音猜动物。这样既有助于学生进行形象记忆,又能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等。其次,教师摄取游戏形式的范围要延伸到课堂之外,使课堂上的教学游戏表现为学生日常参与的活动,使课堂上之所学也是生活中所闻、生活中所用。比如在字母教学中安排“排队游戏”“找邻居游戏”,帮助学生掌握英文26个字母的顺序,便可以用音序查字法快捷地查阅字典等工具书了。

五、游戏的设计和开展要有可发展性

教师设计的游戏要有可发展性,能启发学生的智力,激励他们多思考,甚至可以让他们参与游戏的设计。比如在基数词1—100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开火车”游戏进行巩固,全体学生一起参加,按座位顺序轮流快速地用英语报数。由于我们中国人普遍不喜欢“4”这个数字(因为“四”和“死”谐音),所以可以设计成每逢含有数字4的数(如4,14,44等)则以“Stop”代替,报完数即刻坐下,报错者不能坐下。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思索“别的花样”;比如学生坐着轮流报数,报到数字5或5的倍数则只站不说,报错者被淘汰出局,看看最后有多少人获胜。教师和学生可以发散思维,设计出各种灵活多变的游戏,比如变换“Stop”的数字,可逢6或7时代替。可发展性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七年级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教学内容和目标、学生年龄、生理和心理特点等教学实际情况,做个“有心人”,注意观察、不断搜索、大量收集、灵活运用并创造出适合自己班级和教学需求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快乐地学英语,降低英语学习的难度,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增强其自信心。总而言之,在七年级英语课堂游戏教学中,教师要做好游戏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引导学生把“戏”(游戏)演好,确保英语课堂游戏教学的实效。

参考文献:

[1]何杰.英语课堂游戏[M].浙江:宁波出版社,2003.

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篇6

一、“五七”干校创办的历史背景

“五七”干校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党史中很独特的文化现象。它不仅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当时解决诸多重要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当然,它也与党中央、突出强调通过干部下放劳动以克服、密切党群关系密不可分。

自从20世纪50年代苏联共产党发生变质后,就一直考虑在中国如何防止出修正主义的问题。他认为,在无产阶级条件下,我们党和政府都长期面临着一个怎样才能不脱离群众的严重考验。为了避免中国的干部腐化变质,形成了一个干部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通过劳动,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思路。的这个思路反映在他写的两个批语中:一个是1963年5月9日,对《浙江省七个关于干部参加劳动的好材料》写的批语: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三项伟大革命运动,是使共产党员免除、避免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确实保证,是使无产阶级能够和广大劳动群众联合起来,实行民主的可靠保证。另一个是1964年12月12日写的。在这个批语中写道:如果管理人员不到车间、小组搞“三同”①,拜老师学一门至几门手艺,那就一辈子会同工人阶级处于尖锐的阶级斗争状态中,最后必须要被工人阶级把他们当作资产阶级打倒。

到了“”前夕,对中国政治形势的分析已经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他认为,在中国已经有相当大的一部分领导权不在无产阶级手里,而落入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的手里。随着这一认识的形成,开始认真考虑这一问题。同时,“”中的机构精简,也使机关干部的安置也成了亟待解决的一个大问题。

1966年5月7日,在审阅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后,给写了一封信。说:“军队应该是一个大学校”,“这个大学校,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又能办一些中小工厂”,“又能从事群众工作”,“又要随时参加批判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斗争”。“工人也是这样,以工为主,也要兼学军事、政治、文化”,“农民以农为主(包括林、牧、副、渔),也要兼学军事、政治、文化,在有条件的时候也要由集体办些小工厂”,“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商业、服务行业、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凡有条件的,也要这样做。”这封信通称《五七指示》。

从的“五七指示”中可以看出,当时已经把创办军队式的“大学校”与“党政机关工作人员”联系起来,认为“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也要这样做。

随着“斗、批、改”阶段的展开,干部下放参加劳动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极大地推动了“五七”干校的产生。

1968年5月7日,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在安庆县柳河办了一个农场,定名为“五七”干校,组织大批省直机关干部和知识分子下放劳动。柳河创办“五七”干校的经验,无疑给提供了思路。同年10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柳河“五七”干校为机关革命化提供了新的经验》一文,首次披露了对柳河“五七”干校所作的批示:“广大干部下放劳动,这对干部是一种重新学习的极好机会,除老弱病残者外都应这样做。在职干部也应分批下放劳动。”柳河“五七”干校被树为典型后,全国各地纷纷仿效,办起了“五七”干校。

二、广东创办“五七”干校的实践

1968年10月下旬,广东开始贯彻关于干部下放劳动的《五七指示》。按照“五七”指示精神,广东省革命委员会成立了“‘五七’干校办公室”,由省委组织部负责组织全省开办“五七”干校和组织动员全省机关、单位下放干部的工作。20日,省革命委员会在干部下放选点的报告上批示:全省应在1968年12月份将干部下放完毕。该报告还要求被下放的干部必须在农村安家落户,就地生根。

首先创办“五七”干校的是广东省直机关。广东省直属机关(包括科研事业单位及部分高等院校)的“五七”干校大多数分布在粤北的韶关、乳源、翁源、曲江、连山、乐昌、英德、始兴、仁化等市县,也有少数分布在惠阳地区的博罗、佛山地区的三水、肇庆地区的四会和广州市郊的从化等县。随后,全省各地也纷纷办起了干校。

10月底,广州市直属机关在从化的红旗农场(又名横江农场)开办了第一个“五七”干校。在广州市郊的龙洞和花县赤坭,广州市总工会和卫生战线也分别办起了“五七”干校,容纳被下放的机关干部和知识分子。 11月23日,韶关专区革命委员会将原西联示范农场、干部农场、劳动大学、农科所、林科所、红旗大学、武江茶厂山蕉点、专区食品公司西联保养场、专区儿童教养院阳山点等单位全部改为“五七”干校。与此同时,汕头、海南、佛山、湛江、惠阳、肇庆、梅县等专区及其所属各县,也都相继办起了“五七”干校。根据当年有关部门的统计,到1969年2月,全省共创办了“五七”干校313所,下放到“五七”干校的干部有164591人,占原有干部总数的37%。

起初,干部被下放到“五七”干校,是以其原所在单位所属的战线、系统集中分派的。干校的管理,实行军事化,学传统与作风,凡到干校的人员全部编为班、排、连编制。下放到“五七”干校里的干部,一面学习,一面生产。当时编定的“五七”干校办学的根本任务是:用思想教育人,培养一支忠于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干部队伍。学习方面,主要是学习著作,结合自己的思想实际,进行“触及灵魂”的“斗私批修”,“在灵魂深处爆发革命”;劳动方面,主要是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用劳动的汗水冲刷自身上的官、暮、骄、娇四气,使自己能够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如开荒种地,修建校舍,饲养家禽牲畜等,实行“自吃自力”,实现“粮、油、棉、菜、肉”五自给。

这些被下放到“五七”干校的干部,虽然离开了原来的工作单位,但仍然要参与原单位开展各种政治运动。特别是对在“”中被“揪斗”、“打倒”的有严重问题的人(走资派、叛徒、特务、反动学术权威、等等),均“集中管理”、接受审查,参加劳动。他们白天被监视劳动,晚上接受批斗,写反省、交代问题、写检讨材料,直到“查清问题”或有“悔改”表现,才能获得“解放”而归队。

1969年底,随着广东局势相对和缓,各级机关逐步恢复或健全,“五七”干校的干部亦开始重新分配工作。据资料统计,1969年12月至1971年4月,全省先后分配77689名到工农业第一线,充实基层工作。

从1970年开始,“五七”干校逐渐成为下放干部的主要形式。1970年12月1日至1971年1月26日,中共中央机关、国务院各部门“五七”干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向中共中央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办好中央机关五七干校的报告》。《报告》提出:“五七”干校是落实“五七”指示和“广大干部下放劳动”指示的一种好形式;是培养无产阶级干部队伍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促进机关革命化,加速斗、批、改,巩固无产阶级,建设社会主义具有深远意义,必须长期办下去。1971年2月28日,中央批转了这个报告,肯定了中央机关的做法。在此以后,广东根据中共中央批转的中央机关“五七”干校会议报告精神,在办校方针、办校内容上对全省的“五七”干校进行了调整,即由原来的以安置干部为主、以劳动为主,转变为以轮训在职干部为主。同时,随着“五七”干校中学员相继调离、在校人数逐渐减少的现象,为了方便管理,广东又对全省的“五七”干校进行了合并和整合。到1971年5月,全省“五七”干校为180所,学员为86902人。

1973年4月,中共广东省委提出“分口办‘五七’干校”的指示后,广东重新组建“五七”干校,即省直各口,包括党群、政法、工交、财贸、农林、科技等系统和行业各办一所,每个地区(惠阳除外)各办一所;同时规定重新组建的“五七”干校,负担轮训本系统在职干部的任务,每期轮训的干部人数一般不少于各单位人数的十分之一,而且每期要有一定数量的领导干部和一般干部参加学习,每期轮训时间不少于3个月。

“”结束后,1979年2月17日,国务院正式发出《关于停办“五七”干校有关问题的通知》。根据《通知》精神,广东也宣告停办了“五七”干校。此后,“五七”干校逐渐被各级党校所替代。

三、关于“五七”干校的一些思考

作为无产阶级中诞生的社会主义新生事物,“五七”干校的产生,不仅是“”阶级斗争扩大化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当时解决诸多重要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历史地看,党中央、提出创办“五七”干校的初衷,就是要通过干部、知识分子深入实际同广大工农群众保持最广泛、密切的联系,以克服,使党的干部和知识分子队伍真正马克思主义化。事实证明,广大干部经过下放劳动锻炼,不仅增强了劳动技能,而且思想变得很朴实、很忠厚,与农民交下了深厚的感情。这对防止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由人民勤务员变为骑在人民头上的官老爷,改进干部工作,巩固无产阶级,防止干部腐败,具有重大作用。

当然,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和无产阶级下继续革命理论的指导下,“五七”干校同样具有明显的“左”的色彩。毫无疑义,干部、知识分子参加生产劳动是对的。但是,不管工作实际需要,把本可以在本职岗位做出更大贡献的很多优秀干部和知识分子,一律集中起来从事长期生产劳动,这不但荒废了专业和学业,而且对工作也造成了重大损失。特别是在的特定的历史环境里,被送去“五七”干校的干部和知识分子往往是受打击和受迫害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五七”干校实际又被当成了排斥异己、惩罚干部的政治斗争的工具。这不能不说是“五七”干校当时存在着的严重缺陷。

“五七”干校,离我们逐渐远去了。但是,对于经历过“”的一代人、特别是参加过“五七”干校的干部、知识分子来说,却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词。历史已经证明:“五七”干校,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存在着其历史的局限性。然而,它所提出的一些问题,却不是无的放矢;它所体现出来的一些忧虑,却不能不说是深刻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进入21世纪发展新阶段后,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色,如何使广大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如何有效地反对和特权阶层,如何处理好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如何对待道德与知识、物质与精神、道德与利益、艰苦奋斗与物质利益等等一系列关系,如何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如何缩小三大差别……所有这些,仍然是我们党今天不能漠然置之的。当然,这要求我们党要有创新的思路和方法。

注释:

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篇7

一、梳理教学重点,精练训练目标

1.抓好一条经线――以记叙文为主的写作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对七至九年级的写作是这样描述的:“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不难看出,记叙文写作是初中作文教学的重点。从各地中考命题情况来说,记叙文占了极大的比重。因此,在七至九年级,要把记叙文的训练作为一条主线。七年级侧重训练写人叙事的记叙文,要求从生活中选择材料,能将一件事情记叙清楚,能通过详略得当的几件事写人。八年级侧重训练写生动的记叙文,能写好细节,有一定感悟。九年级侧重训练写厚重的记叙文,能进行生动的细节描写,能写出人物、事情的厚度,有较为深刻的思考,文章主题深刻。而对于说明文可以在七年级学习了说明文单元后,指导学生写简单的说明文;八年级学习了生动说明后,指导学生写生动的说明文。九年级上学期可以指导学生写简单的议论文。进一步细化训练目标和过程。比如训练写叙事的记叙文,可以从有条理地写清楚一件事情,到有详有略地写一件事情,还可根据选材,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角度进行训练。再如训练写人的记叙文,可以指导学生由写亲人开始,再到写身边的人,如老师、同学等,再到平写平时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人,如食堂工人、清洁工、交警……这样系统有序地分类推进训练,有助于促进学生作文水平循序渐进地提高。

2.抓好两条纬线――单元(主题)写作和专题训练

在明晰七到九年级的写作训练方案后,要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作用,将阅读教学、文体训练、单元(主题)写作、专题训练进行有机整合。在运用教材中单元写作材料时可以打乱它原有的顺序为我所用,有计划形成某一类作文的系列训练。

同时,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作文技法的专题训练,教师在新接班时,应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专题调查,了解学生作文的优缺点,根据学生的作文能力进行合理归类,整体构思和分类设计作文专题训练的方案;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制定相宜的阅读和作文提升计划。如可分步骤进行审题训练、谋篇训练、描写训练、详略训练、升华训练等;从描写角度来看还可进行人物描写、场面描写、景物描写等的专题训练。

3.写好两类小文章――片段练习与应用文写作

片段训练内容广泛、反馈迅速、操作灵活,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初一起始年级,学生练习写人的记叙文时,不妨辅之以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为专题的片断训练。到了初三再回归记叙文的写作训练时,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指导学生以侧面描写、气氛渲染、场景烘托为专题的片段训练。为了训练学生观察和描写的能力,语文教师必须做一个有心人,既要有较为详细的计划和相应的训练步骤,又要善于抓住生活的细节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应用文写作被不少老师忽略,这主要是因为中考很少考到,即使训练也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这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十分不利的。应用文的训练,教者要做到心中有“谱”,灵活安排。比如班委会要开展活动,布置学生拟一则通知;班级开展爱心捐助,要求学生写一份倡议书;哪位同学遗失了物品,起草一则寻物启事,等等。

二、拓宽训练途径,重视作文实践

1.自由作文

定期抽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由练习,给学生最少的限制,最大的自由,让学生有真正的表达自我的机会。写作内容不作要求,大到国家大事,小到路边新闻,读了一本书,看了一部电视剧,碰到一个陌生人,想起过去的事,幻想未来的情况,只要是有感而发,都可以写;文体不设限制,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作文批改方式上也给予学生自由,可采取老师批阅、组内互评、交换修改、流改、集体修改等方法,同时,留充裕的时间让学生整理、回味。这种自由作文,体现人性回归,学生不把写作看成是高不可攀,而是我手写我心的自由表达,就必然能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2.情境作文

通过情境的设置,让学生身临其境,加深学生对事物的感知,增强情感体验,激发写作欲望。作文情境给学生提供了多向思维、多角度思维的契机,为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设置了一个启迪心智的温床。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逐步完善了情境作文教学法,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并从古典文学理论“意境说”中汲取营养,逐步探索出一条“创设(情境)――体验――想象――描绘(情境)”的情境作文教学的路子,不少老师运用情境作文教学法进行公开教学获得一致好评,情境作文已成为学生喜爱的一种作文教学方法。

3.对话作文

传统的作文教学一直以教师为阅读对象,阅读对象的单一、无变化,使学生作文流失了生命营养和人文价值。“对话作文”是以平等对话的理念为基础,关注学生作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主要从作文功能入手,激发学生表达的需求与热情,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如我们利用“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等节日,要求学生与父母与老师与同学与朋友进行作文对话,回忆生活的点点滴滴,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父母、老师、同学、朋友阅读作文后及时作出回应。这样的作文因为有了明确的阅读和交流对象,学生的作文积极性大大提高,作文往往能发挥出较高水平。

4.达标作文

为了改变作文教学费时多、周期长、反馈慢、收效少的现状,我们提出达标作文的教学策略。它以课程标准中写作教学要求为综合目标,以面向全体、关注差异、循序渐进为基本原则,以控制作文的单位时间、缩短作文周期、增加作文训练次数、当堂训练、当堂反馈为主要手段,努力提高作文教学效率。达标作文教学的基本程序分为五步,即:设标――达标――反馈――评价――矫正。这种“短、平、快”的策略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篇8

    美国对青年运动的研究起始于四十—五十年代。青年一代在当时被称为“沉默”的一代。不少青年人对尖锐的社会问题宁愿置身事外。这个时期,社会学家主要研究职业定向。资料表明,社会出身在形成和实现个人生活计划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多数资产阶级学者无视事实,他们认为,青年时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决定了青年的社会化过程。

    六十年代最有代表性的着作是福伊尔的《两代人的冲突:大学生运动的性质和意义》一书。作者认为,年龄特点是青年政治积极性的起因。福伊尔用青年人与成年人间天赋的心理上的不能共存来解释两代人的冲突,并认为这种冲突是历史的真正动力。对大学生抗议的实质作出这种解释不仅一笔抹煞了青年的社会热情,而且违反了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是历史动力的学说。可以把七十年代相对地称为美国青年社会学发展的第三阶段。这一时期的具体社会学研究是要了解青年人的社会志趣,调查他们的政治积极性的高低和性质。但是,研究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大学生方面。七十年代,一方面研究大学生对未来事业的志向、对劳动内容的要求、对传统社会制度的评价,以及如何衡量闲暇活动和工作活动的作用,即他们对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评价,另一方面还出现一个新的趋势:研究大学生公民积极性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有些美国社会学家,认为七十年代的大学生不同于“六十年代一辈”的大学生,他们不大关心政治,而主要追求物质生活上的享受。例如,1967年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有51%认为把政治问题搞清楚是最重要的事,但到1977年这类大学生仅占40%。六十年代,西方扩大了高等教育体系。结果出现双重的矛盾情况:一方面大专院校的入学人数增加,另一方面由此而造成毕业文凭的价值下降。花费一笔可观的学费,才大学毕业,却不能保证顺利找到职业。于是,在许多大学生中自发滋长了小资产阶级无政府主义的反抗情绪。

    七十年代,高等教育体系继续扩大。1970年大专院校就学人数是846.9万人,到1977年则达1141.5万人,而且人数增加的主要是公立大学,即比较容易进入的大学。在这一时期,来自拉丁美洲的大学生和黑人大学生人数增加得特别快。在种族歧视的环境里,受压迫的人种集团的成员把自己子女能上大学视为生活中的一大胜利。出身于生活最有保障的社会阶层的大学生,他们主要关心自己周围,而对社会的评价则根据能否使自己得到享乐。社会学家虽然记录了享乐主义情绪在生活有保障的大学生中普遍滋长的情况,但是,对这种享乐主义情绪产生和蔓延的原因没有进行分析。享乐主义作为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发展的必然阶段,它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现象。从“热衷于工作”转为迷恋享乐—这一变化证明社会精神的低落和革新能力的缺乏。在谈到反抗社会制度的行为实质时,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说过:“每一个暴动者在自己的‘利己主义的行为’中都面对着一个特殊的现实,他总企图凌驾于它之上,却不考虑一般的关系。他之所以力图摆脱现存的东西,只是因为它是他的障碍,相反,在其他方面,他却力图尽快地把它攫为己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444页,1960年)青年人摒弃资产阶级的道德规范,不再遵循这种道德的准则和价值观念,但却把那套能满足他们享乐需要的社会不平等制度看作是理所当然的。总的说来,对七十年代大学生的研究表明:在大学生中,社会分化不断加剧。我们已经指出,近年来西方社会学家日益重视研究青年工人,—研究他们的生活目的和对社会价值、社会规范的态度。把青年工人作为一个单独的研究对象不是偶然的。在美国的经济自立的人口构成中,青年人的比重正在增加。

    一般说来,他们比老一辈工人的教育程度要高,社会权利要求的范围也广。现在参加工作的一代青年,要比上一代平均多受四年教育。现在的青工不只局限于追求物质需要,他们还盼望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力图依靠自己的才智和积极性来获得生活中的成就。《人反对工作》这本书认为,这种冲突情况、是由于管理人员不理解“新”工人造成的。“青年工人反对的并不是工作,而是整个使人不得不屈从的制度……”“新”工人—就是受过教育并具有自尊心的工人,他是科技革命需要的产物。但是,资本主义关系的实质本身,按列宁的话来说,需要的却是“俯首贴耳的奴才和精明的工人。”青年工人和企业主之间的冲突—这是在科技革命条件下,制度内部矛盾尖锐化的局部表现。七十年代具体研究的资料,对美国社会学界重新估价“两代人冲突”的观点颇有影响。但尽管美国社会学家收集了一些有意义的实际资料,他们实质上对下列许多问题无法解答:青年在资产阶级社会制度中的地位、在科技革命条件下某些青年群体形成的特点、美国青年问题解决的前景等。

上一篇:温庭筠梦江南范文 下一篇:如何进行教学反思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