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复习提纲范文

时间:2023-12-04 21:26:24

七年级地理复习提纲

七年级地理复习提纲篇1

记忆的秘诀是重复,每天只读一遍,连续读七天,智力一般的人可记住90%,何况聪明的你!

第一部分  必须记住的地理知识要点(卷面分值60%—80%)

1.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

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赤道周长40000千米。

3.经线又称子午线,是连接地球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纬线是与地轴

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它们都有无数条。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4.0度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经过了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5.东经180与西经180合二为一,就叫180度经线。

6.0度纬线是赤道,北纬90度是北极点,南纬90度是南极点,它们是两个地点。

7.地球绕轴转是自转,周期是一天;绕日转是公转,周期是一年,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8.因为地球自转是自西向东的,在地球上日月星辰都是东升西落的

9.地球自转导致两个后果:一是昼夜交替,二是地球上经度不同的地方时间不同。

10.地球公转时,地轴倾斜角度不变导致两个后果:形成了四季和五带。.地球上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11.地图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图例。

12.1:1000000的意思是: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一百万厘米。千米化厘米加五个零。

13.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

14.地面某个地点高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海拔。高出另外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是相对高度。

15.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重合是悬崖。等高线闭合处为山头或盆地。

16.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无论怎样平分地球,任何一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17.亚欧两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为界。

18.亚非两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南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

19.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次要原因是人类的活动 

20.大陆漂移学说认为:两亿年前地球只有一块联合古陆,后来缓慢地漂移分离,形成今天的七大洲四大洋。

2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被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内部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高大的山脉。

22.东非大裂谷是海洋的胚胎期,红海是海洋的婴儿期。大西洋是海洋的少年期,太平洋是海洋的成年期。

喜马拉雅山是海洋的坟墓。

23.天气是短时间的,多变的,用阴晴,风雨,冷热来描述。

24.气候是长时间的,稳定的,气候要素一是气温,二是降水

25.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6.一年中的气温,北半球陆地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季节相反。

27.同纬度的陆地与海洋在气温上相比,陆地夏季更热,冬季更冷。

28.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海洋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小,降水多。

29.从赤道向两极,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越来越少,气温逐渐降低。

30.从山脚向山顶,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度。

31.两极地区降水少,赤道地区降水多,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多沙漠,

大陆东岸降水多,沿海迎风雨丰沛,雨少内陆背风坡。

3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33.热带有四种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有两种气候: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大陆西岸),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大陆东岸)。

    温带有三种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寒带有两种气候:寒带苔原气候,寒带冰原气候

34.大陆东岸有季风气候。大陆西岸有: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大陆内部有:温带大陆性气候

35.气候影响饮食,穿衣,农林牧业,气候异常引起自然灾害。

36.全球变暖的人为原因是二氧化碳增多,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一是燃烧煤,石油,天然气。

二是砍伐森林。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37.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欧洲的自然增长率最低,非洲最高。

38.中低纬度的近海的平原地区,人口较稠密。

世界上有四个人口稠密区,亚洲东部,亚洲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东部。   

39.世界人口有两大趋势,一是人口快速增长,二是乡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

40.人口快速增长,加剧了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41.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大洋洲、西亚、北非,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北美洲的因纽特

人、印第安人是黄种人,黑种人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长达四百年的奴隶贸易使他们到

达美洲、大洋洲。

42.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英语,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使用西班牙语,

巴西使用葡萄牙语,法国和中部非洲使用法语,西亚和北非使用阿拉伯语,俄罗斯和中亚国家使

用俄语。

43.基督教形成于亚洲西部,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佛教创始于古印度。

44.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地叫聚落,乡村聚落的人从事农牧渔林业,城市聚落的人从事工业服务业。

45.非洲的村落原始古朴,亚洲的村落房屋密集,欧美的村落稀疏开阔,机械化水平高。

46.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资源丰富。

47.东南亚气候湿热,为干栏式建筑,下住牲畜上住人;热带沙漠厚墙加小窗,,防晒又凉快。

因纽特人住冰屋,黄土高原住窑洞。

48.浪漫水城威尼斯河多桥也多,古朴自然丽江城,水乡容,山城貌。

49.陆地面积前六位的大国依次是:俄罗斯1707万平方千米,加拿大997万,中国960万,

美国937万,巴西854万,澳大利亚769万。

50.人口前六位的大国依次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

51.地跨亚欧两洲的有:俄罗斯,土耳其,哈萨克斯坦。地跨亚非两洲的是埃及。

52.加拿大与美国东部以湖为界,法国与西班牙以比利牛斯山脉为界。埃及与邻国以经纬线为界。

53.国界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包括领海)、领空总称领土。

54.中国陆地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领海300万平方千米(是我国的蓝色国土)。

55.世界上有发达国家20多个,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州,包括美、加、英、法、德、意、

澳、新西兰,以及亚洲的日本。发展中国家有150多个,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56.发展中国家人口占世界的80%,国内生产总值只占全球的22%。发达国家人口占世界的20%,

国内生产总值却占全球的80%。因此全球贫富差距很大。

57.在国际贸易方面,这两类国家是不对等的,发达国家以计算机、汽车、轮船、飞机等高新技术

产品为主,科技含量高,价格昂贵,赚钱多;发展中国家以石油、矿石、木材、橡胶等原料和

初级加工品为主,科技含量低,价格低廉,赚钱少。发达国家的农业实现了大规模机械化,

单产高成本低。而发展中国家半机械化或手工生产。单产低成本高。

58.发展中国家多分布在南半球,简称“南”,发达国家多分布在北半球,简称“北”。发展中国家

之间的合作称“南南合作”。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也是不平等的。

59.中国的航天工业,核工业,印度的软件业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

60.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是中、法、俄、英、美。

第二部分 必须记住的地图(卷面分值20%—40%)

①课本P29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图;    ②课本P58世界气候的分布图;

七年级地理复习提纲篇2

关键词:兴趣;问题导学;图示导学;图表导学;纲要图示导学

七年级学生刚由小学升入初中,面临着许多新的变化:学习课程增多、内容的专门化、思维方式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变等,使得学生在学习上往往会感到困难重重,无从下手,从而导致学生参与学习历史的意识十分薄弱。这个时候,历史教师如何发挥“导”的艺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历史课堂学习?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反思,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彩的导入是一堂好课的关键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七年级学生刚接触历史,精彩的导入能抓住学生的心,诱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必须认真对待。根据初中生感知方式向视觉型转变,教师应多借助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导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去。

以七年级上册《三国鼎立》一课为例,在讲授新课前,我先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展示歌词及主要人物照片,接着设问:“谁能说出这是哪部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曲吗?谁又能说出照片上人物的姓名?你熟悉三国的故事吗?(学生抢答)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历史中的三国,学习《三国鼎立》。”通过这样的导入设计,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兴趣盎然。通过影视作品的直观性,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过来,为一节课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以趣导学,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爱因斯坦说过:“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孔子在教学中也十分强调“引其趣”。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主观原因。兴趣是追求探索的倾向,良好的兴趣是学习活动的自觉动力,是学好一门学科的前提条件。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创设充满趣味的故事情境,使之成为探究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推动学生不断学习。一般来说,初一的学生还保留着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许多心理特征,他们喜欢听生动有趣的故事。在历史教学中,在课中穿插一些小故事,是使他们产生兴趣的有效方法。例如在讲七年级上册《伐无道,诛暴秦》时,我编排学生喜欢的素材――请学生收集并讲述这课的成语故事:楚河汉界、破釜沉舟、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等,进而引发学生对“项败刘胜原因”的探究,得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结论。这既充实了相关历史知识,使枯燥的历史知识增加了趣味性,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在这种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知识,学习效率也比较高,基础知识也得以掌握。历史故事的特殊魅力能诱发学生产生了解更多的历史知识的迫切愿望,正是这种愿望激发了他们对历史课的强烈兴趣,进而产生新的兴趣和动力,推动学习不断成功。

三、问题导学,调动学生历史思维,加强学生自主学习

问题导学,就是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结合插图、材料提出一系列有思考余地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经过这样的训练以及随着历史知识的积累,学生很容易达到触类旁通的境界,教师也能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目的。

以七年级下册《繁荣一时的隋朝》一课为例,对于隋朝大运河的开通这一子目的讲授,我是这样处理的:首先在大屏幕上展示《隋朝大运河》图及精心设计的问题:①隋朝大运河是由谁下令开通的?全长多少千米?②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和南北端点分别在哪里?③隋朝大运河由北向南由哪几段运河组成?④隋朝大运河的开通是好事还是坏事?一连四问,教师不马上作答,让学生把“问题”储存在脑子里,这样学习起来就更有针对性了。然后教师分组指导学生读图、看教材、探讨,要求学生抢答。通过问题导学,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达到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目的,从而突出了重点知识;通过引导学生对“隋朝大运河的开通是好事还是坏事?”的辩论,让学生在思辨讨论中提出看法,修正看法,得出正确或比较正确的观点,并通过自主地学习思辨,培养学生运用史实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从而化解难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四、图表导学,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抽象的历史知识

图表的形式包括比较表、图解、统计表等。对于文字叙述抽象、难理解的历史内容,教师可以设计、编绘成图表的形式展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以七年级上册《秦王扫六合》一课为例,在讲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后,为了巩固他的统治,他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系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府机构,内容虽然很简单,但初一的学生不一定能够明白。所以,在设计本课时,我运用了图表导学,把文字叙述抽象的历史内容简单化、条理化,便于学生理解历史基础知识。如图1:

五、图示导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智能

示意图图示导学,形象、直观、能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形象,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有助于培养、发展学生的想象、联想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能。以七年级下册《繁荣一时的隋朝》一课为例,对于隋朝大运河的开通这一子目的讲授,我除了用问题导学外,还运用示意图图示导学法,使历史知识形象化,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合作绘制大运河示意图,教师走下讲台指导学生绘制。然后,要求每组派代表用投影仪展示并讲解自己的作品。如图2:

通过合作绘制大运河示意图,既帮助学生掌握隋朝大运河的概况,并形成正确的空间概念,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帮助学生体验合作交流的乐趣,更好地掌握知识,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纲要图示导学,能使线索清晰,便于学生记忆

纲要图示导学,就是把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地用各种信号组成图形表示出来,常用于复习课,教师运用它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初一学生虽然对历史这门新学科有浓厚的兴趣,但到了期中考试或期末考试时,由于内容丰富、头绪纷繁、问题众多,涉及的年代比较久远,学生难以理清脉络,所以,教师要进行阶段性复习。复习的方法很多,我认为以教师的纲要图示导学为主,穿插学生的对答练习,能帮学生理清线索,收到更好的复习效果。就以复习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我是先以整理好的知识纲要逐点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先回答相关的知识,再让他们抄在书上,纲要图示如图3:

然后配以选择题、改错题、辨析题、材料解释题(练习略)。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既能条理清晰地掌握重点知识,又能培养实际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总之,要使历史课能真正成为学生“想学”“乐学”的课程,教师就应该多一点学生活动,少一些专业化的讲述;多一点引导,少一些知识灌输,真正发挥教师“导”的魅力,不断去拓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去开辟教学科学和教学艺术日臻统一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 罗 超,魏授章.历史教材与教法[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

[2]金相成,陆满堂,陈雪良.历史教学法概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

七年级地理复习提纲篇3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大纲特点

新大纲分为五部分,内容突出了“面向全体学生,面向21世纪”的总体要求。现从下列七个方面来浅析其特点。

一、知识体系作了较大调整

旧大纲对高中生物必修内容侧重的是讲述生命科学规律,对高三年级的选修内容则为复习高二年级的知识和初中的生理卫生内容,不仅知识体系重复,更体现出是为适应高考的需要而学(选修教材内容系高考所划定的考试范围)。新大纲将旧大纲的8个单元调整为10个单元,又将“生命活动的调节”内容移至“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之前讲述,体系略有修改,使内容顺理成章,通过各单元间内在联系使学生接受新知识。而选修内容体系则以全新的知识为主线,选取了与人类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容,如“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细胞与细胞工程”“遗传与基因工程”等。反映出新大纲有着适应21世纪现代化科学的特色。

二、明确提出了教学目标的三方面要求

旧大纲只是提出了教学内容,而无具体的教学目标要求。新大纲则在教学目标问题上,首次从知识、思想、能力3个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知识教育方面:要在打好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使学生知道如何运用生物学知识来解决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并对现代生物科学的新成就和发展趋势有所了解。

思想教育方面:要继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加强科学世界观教育,以形成生物的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还要加强科学态度和科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促进对保护生物资源之重要性的认识。

能力培养方面:由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活动较活跃,思维方式即将定型,因而一方面要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和自学能力,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判断和推理的科学研究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三、教学的知识点有所更新

新大纲对教学的知识点有较多的更新。原则是:在突出基础性,对基础知识进行精选的前提下,要体现出知识的先进性,要加强知识的实用性,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还要重视与九年义务教育知识的衔接性。

新大纲在教学目的中指出:“生物课程是普通高中开设的一门学科类基础课程”,说明了高中仍应着眼于基础教育。因此,新大纲对现行高中生物教材的知识点进行了选择,删去了当今学术界已经不用和使用价值不大的,诸如原生质概念和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过程的内容等,保留了关于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生命结构的基本单位、关于生命活动的本质和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关于生物进化和生物与环境关系等基础性的知识,还增添了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加强了与九年义务教育知识的衔接。此外,新大纲还选择了一些理论较浅且易被学生接受的反映现代生物科学水平的先进知识,如细胞的分化和衰老、细胞的癌变、无公害绿色食品、生物净化等,填补了现行生物教材在知识先进性和实用性方面的不足。

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新大纲选取补充的新知识点,普遍具有实用性。除重视教材内容与生产实际、生活实际的联系外,更从理论联系实际出发,在讲解某个知识点后,配合安排了相应的学生实验或实习。有利于实现“要使学生……知道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应用”这一教学目的。例如,必修课中,在讲“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知识点后,配有“生物组织中可溶性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在讲“人类遗传病与优生”知识点后,安排有“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实习;在讲“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利影响”知识点后,配合了“调查或观察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实习等。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理论在实践应用上的示例。在选修课中联系生产和生活的新知识则更多,如“生物固氮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自生固氮菌的分离实验”“微生物的营养和生长”“学习细菌培养的基本技术实验”“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和“几种果蔬Vc含量的测定实验”等,都是教给学生如何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典例,体现了国际上“科学——技术——社会”(STS)的现代教育思想。

五、强调科学素质的培养

旧大纲在教学目的中仅提出了关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培养的要求。新大纲则提出了科学素质的培养要求:“要使学生掌握生物科学的一些基本方法……提高科学素质”。在教学目标中更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基本的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要求。

科学素质的培养包括了科学知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手段、科学精神、科学思维能力等方面。对于生物学科来说,通过实验和实习,能够兼顾多方面的科学素质培养,因而是培养科学素质的可行途径。

从数量来看,旧大纲安排的学生实验和实习,只有必修课的5个(选修课的实验为初中生理卫生课和必修课的重复)。新大纲的必修课则安排有25个实验和实习,选修课又安排有6个。各种不同实验项目无疑是对各种科学方法、科学手段的培养。

从类型来看,旧大纲安排的学生实验和实习只有一种定性的、验证性的观察实验类型。新大纲的实验类型除保留了观察实验,还增加了5种新实验类型:定性分析类型(生物组织中可溶性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定量分析类型(几种果蔬Vc含量的测定);模拟探究类型(性状分离比例几率的模拟,模拟通过分子杂交鉴定人与猿间的亲缘关系);自行设计类型(植物向性和感应性现象的实验设计,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基本技术类型(细菌培养的基本技术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这些不同类型的实验必然有利于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六、增加了灵活性

旧大纲对于每单元的知识点有较详细且具体的规定,限制了教学内容的拓展。新大纲则是概括性地提出了应讲的知识点,并未明确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在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上有着较大的伸缩余地。例如,“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问题,教材应涉及哪些卵裂阶段和有关内容,新大纲不似旧大纲有详尽规定,因而教师教到何种程度,就有了相当的灵活性。既有利于“一纲多本”的教材编写实施,还可以适应不同地区的各类学校和不同学生学习情况的需要,进行灵活教学。

此外,对某些难度稍大的知识点(基因连锁与互换规律、光合作用碳代谢类型简介、酶工程简介等),新大纲将之安排为选讲内容,对某些需用时较长的实验(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用当地某种生物做有性杂交试验等),新大纲又将之列为供学生选作的内容,充分显示出新大纲有着弹性的特点。

七、完善了教学大纲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大纲应该具有4方面的功能和作用:一是编写教材的依据;二是进行教学的依据;三是教学质量评估的依据;四是考试考查的依据。旧大纲在功能和作用方面的指导性较欠全面。新大纲则对课程的考试和考查做出了具体安排,对教学质量评估的目的和项目做出了明确要求,对教学要求层次做了说明,还对教学设备的配置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完善了教学大纲的功能和作用,有利于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

七年级地理复习提纲篇4

【关键词】新课标 考试大纲 考试说明 高考真题 教学思路 复习计划 有效模拟

2016年安徽省高考采用全国统一命制的新课标Ⅰ卷,新课程改革后,我省考生第一次迎来了全国统考试卷。我们高中教师既感到熟悉,又感到陌生。我省高考七年没有使用全国卷,全国卷的考纲、考试说明和考题,需要我们学习和研读;我们的教学思路和复习计划需要调整和完善,我们的学生练习和模拟训练需要重新命制和修订。下面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我省高考化学复习备考的建议,仅供广大高中化学教师参考。

一、学习考纲、读懂说明、研究考题

1.学习《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弄清高考化学要考查的能力。《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高中化学课程核心素养是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通过学习高中化学教师要理解高中化学课程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这些核心素养就是高考化学要考查的能力。

2.学习《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明确高考化学要考查的内容,2016年10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其中化学学科的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发生了一些变化:①选考模块的调整。2017年高考化学《考试大纲》将原来规定的4个选考模块调整为2个选修模块(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②内容表述的调整:有机化学必考部分增加了“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掌握常见有机反应类型”,有机化学基础模块增加了“根据信息能设计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路线”;物质结构与性质增加了“晶体结构与性质”。

3.学习《2016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考试说明》最重要的部分是化学考核目标、内容和题型示例,教师要彻底搞清楚高考的考试内容和难度要求,教师要吃透《考试说明》的全部内容,指导和带领学生进行复习备考。

4.从高考真题中寻找高考学科考查的重点和特点。全国新课标Ⅰ卷理综化学部分的试题相对稳定,不回避以往的重点和热点。同安徽卷相比,化学平衡难度加大,化学实验考查比重加大,化学计算要求提高;同安徽卷相比题干简洁,信息明确,减少了陌生情境的引入,降低考生的阅读难度。这些对于我们把握2017年高考化学命题脉络具有指导意义。

二、调整教学思路,制定复习计划

1.调整教学思路。2009年新课程改革以来,我省高中化学教材人教版,有必修两个模块,选修五个模块。在教学中高一年级学习必修模块,高二年级学习选修模块,高三年级复习备考。在实践中高一年级教学时间紧,高二年级学习任务重,高三年级学生复习累。现在《考试大纲》选考范围进一步缩小,对考生来说就是考试内容的减少,学习负担的减轻。高一、高二年级化学教学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必修二的《有机化学》可以安排在高二年级学期学习,高二年级第一学期学习选修4和有机化学必考内容,第二学期学习选考内容。

2.制定复习计划。合理规划三个轮次的复习,使高三复习形式形成一个整体,做到:一轮“展开面”,二轮“提上线”,三轮“重规范”。化学科第一轮的系统复习在高二年级第二学期5月份开始,第二年3月份结束,历时8个月的教学时间。系统复习要全面落实《考试大纲》的要求,对考纲规定的每个知识都要认真把握其内涵和外延,不遗漏课本中的基础知识的复习,基本技能的培养和基本方法的训练。3月至5月分安排第二轮专题复习,解决知识间综合和融合,逐步提高学生审题能力、解题能力和分析能力。专题复习不宜太多,必须是高考化学的重点和热点。高三最后1个月进行第三轮复习,将知识点高度概括,使能力升华,帮助学生解决非智力十分问题。教师要了解、分析、研究每一位学生,帮助学生找优势、找漏洞、找毛病。

三、有效课堂、有效训练、有效模拟

1.有效课堂。任何一科成绩的提高根本在课堂。教师要写好方案,明确这节复习内容与考纲知识点的联系,了解复习内容在近年来的考题中出现的情况及考查的题型特点,牵线梳辩,建构知识体系。复习课要体现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要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复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有效训练。精选例题习题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选编“精”、“新”、“活”、“透”的问题,对于巩固所复习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良好的解题习惯,发展学生的智力与创新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3.有效模拟。精选全国各地高质量的试卷进行模考,在针对性模考中让学生了解高考、感悟高考,“体验”高考。我省合肥市的二模做的非常好,也很成功,值得各个地方学习和借鉴。今年高考用全国新课标Ⅰ卷的省有:福建、河北、河南、湖北、V东、江西、山东、陕西,我们可以从这些地方筛选出优秀试卷组织学生模考。模考后教师要认真阅卷,写阅卷分析,提出改进意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个性化要求,对出现问题编制针对训练。

总之化学总复习要有计划、有目标,讲究方法,注重落实,提高效率,科学地安排复习时间,正确处理好《考试大纲》、《考试说明》、课本、练习题、模拟题、高考真题之间关系,想方设法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学生以最佳状态迎接高考。

七年级地理复习提纲篇5

美国到目前还没有一套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各学校教学工作所遵循的大纲都是由各州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所制订的。(本文从略)

二、层级分明的英国大纲

1988年,英国国务秘书在当时读、写、算基本能力教育的广泛争论的基础上,按合法程序建立了英语工作小组,指定该小组将国家英语课程中对5—16岁年龄阶段学生的教学内容作一介绍,该报告提出的各种要求都是法定的。英国还根据学生的差异,在制定语文教学大纲时,将听说、阅读与写作三部分内容分别分为八个层级与一个“超常表现”。请看听说达标层级的部分内容。

一级:学生谈论直接感兴趣的事情,听别人讲话并做出恰当的反应。他们向别人表达简单的意思,讲话别人能听得到,并开始在表现观点或讲内容的时候增加一些细节。

二级:学生在听说时表现出自信,尤其在感兴趣的话题上,有时他们意识到听话人需要他人们增加相关的细节,在解释自己的想法时,讲话清晰,用词越来越多。他们通常认真听别人讲话,并做出越来越好的回答,他们开始意识到在一些场合正规的词语和语调的作用。

(三级到七级从略)

八级: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情境中有目地地保持并发展他们的谈话,他们组织语言,表达清晰,使用恰当的词汇、正确的语调和强调,在讨论中他们发言多,表现出他们在认真地听,并十分清楚讨论的进展,他们能够在各种场合自信地使用标准英语,根据需要调整语言的使用。

超常表现:学生在各种情境下正确地选择使用语言的结构和风格,根据不同的目的自信地改变词汇和短语。他们主动展开讨论,并通过各种各样的发言使讨论持续下去,在讨论中起主导作用,同时专心听别人说,并能理解不同的和复杂的讲话内容。他们在各种场合和不同目的下都能够自信和流利地使用标准英语。

三、阶段明晰的法国大纲

法国教育部在1996年修订了《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制定了初中四年(六、五、四、三年级)语言教学的性质、培养目标、教学大纲,用以指导教学。大纲主要由适应阶段、核心阶段、分流阶段组成。适应阶段:巩固小学阶段的学习任务,并逐步向中学教育过渡;该阶段为六年级(初一年级)。核心阶段:深化和拓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可以组织不同的培育模式;该阶段为五年级、四年级(初二、初三年级)。分流阶段:充实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走向普通教育、中等技校或职业高中;该阶段为三年级(初四年级)。法国在1998年颁布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二年级与二年级分别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对一年级(高二年级)确定了“中学会考指导”与10门“毕业系列”的学科及其具体要求。

四、要求全面的日本大纲

日本的语文教学大纲是由其文部省统一制定的,是全国编写语言教材和进行语言教学的依据。初中有“中学国文”科教学大纲,高中有必修课“国语1”、准必修课“国语2”、选修课“国语表达”、“现代文”、“现代语”、“古典1”、“古典2”、“咸肉讲读”8科教学大纲。这些大纲所表现的要求比较全面;既重视现代语文的学习,也重视古典语文的学习;既重视语言知识的学习,也重视读写听说语文能力的培养;既强调发展学生的智力,又强调锤炼学生的语感,还强调丰富学生对现代人类、社会、自然的认识;既要引导学生深刻思考生活及人生意义,又要培养学生刚毅的生存意志。

五、“语”、“文”并重的前苏联大纲

前苏联的语文教学大纲主要分“俄语”和“文学”两科。低年级阶段专设“阅读及语言发展”一科,要求一年级会朗读,二年级会默读,三年级会表情朗读。“俄语”一科要是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和培养口头及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文学”一科主要是学习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鉴赏、评论能力。

七年级地理复习提纲篇6

1、疏通字词。老师可以在自读提纲上列出一部分,其余的我们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找出生字词。

2、整体感知。阅读教学提倡整体感知、整体把握,将文章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把握文章部分与整体、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包括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情感,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阐发文本内容,研究表达方式等等。比如:七年级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自读提纲的“整体感知”可以设计为:读完全文,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跟其他文章中写的冬天相比,济南的冬天有些什么特点?文中流露了作者对济南怎样的感情?八年级下册《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自读提纲的“整体感知”,我是这样设计的:(1)课文描述了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有: 。(2)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些现象,作者采用“展示现象—人们探索—揭示成因”的模式,由此可知,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这样安排顺序,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引起读者的兴趣。

3、复述训练。学生在自读课文时,根据自读提纲的要求,注意对相关语段有效信息的筛选和储存。我们把复述作为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入口。比如:我把《济南的冬天》的“复述训练”设计为:复述第二小节。(在复述过程中,先理清这一小节的层次,再找准每一层中的关键词语)说明文《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的“复述训练”,我是这样设计的: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介绍并解释沙漠中的奇怪现象。

4、品评鉴赏。对课文的品评鉴赏,包括对细节、语言的鉴赏以及对整篇课文的鉴赏,在这一环节,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得到充分的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济南的冬天》自读提纲里的“品评鉴赏”部分,可以设计成:第三小节写薄雾覆盖下的小雪,先写山上,再写 、 、 ,每一层次都写出了特点,反复细读,仔细品味济南小山的秀气。

七年级地理复习提纲篇7

很多老师常常在思考,我们的课程到底要教会学生什么,要让学生从我们所开设的课程中学到什么?每个学科会有不同的课程目标,具体到每个学段、每个年级,我们的教学目标又是怎样的?加拿大阿尔伯塔省教学大纲对此有着明确、具体的内容。借鉴国外这些相关研究成果,来推进我们的课程改革,是学者们的共识。

一、阿尔伯塔省中小学本文由收集整理社会学科的教学大纲(节选)

七年级

1.主题:加拿大的起源、历史和人民运动

前联盟、后联盟:加拿大的扩张。

2.知识的范例和理解的结果

比较和对比加拿大前联盟与原著民、法国和英国民众社会和经济结构的多样性,评估和批判法国和英国试图控制北美的政治竞争。

3.学习主题的范例

欧洲帝国主义怎样对阿卡迪亚、新法国和英国殖民的发展负责?

亚伯拉罕的平原之战对于英国统治北美有何关键影响?

八年级

1.主题:历史的世界观审视

从被孤立到适应,日本西方世界观的起源,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相冲突的世界观,西班牙和阿兹特克。

2.知识的范例和理解的结果

赏识欧洲的文艺复兴怎样为西方世界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审视、批判文艺复兴期间推进西方世界观形成的事实。

3.学习主题的范例

文艺复兴时期帝国主义扩张主义世界观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展现出来的?

文艺复兴时期的探索和跨文化交流以怎样的方式影响公民意识和欧洲人的认同。

九年级

1.主题:加拿大的机遇与挑战

加拿大人的问题,加拿大政府和权力的问题,加拿大和美国的经济体系。

2.知识的范例和理解的结果

评估、批判逐渐增长的对集体权利的要求是如何影响加拿大的立法进程,评估、批判法律程序是如何解决新兴的移民问题?

3.学习主题的范例

立法例如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是如何承认原著居民的身份和地位的?影响加拿大的移民政策的因素有哪些(经济、政治、健康和安全)?

7-9历史思维技能学习结果的范例:

①把人和事件放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背景之下,分析所选的问题和过去的问题;

②区分历史事件和历史问题中的原因、影响、序列和事情的关联,包括长期和短期的因果关联;

③分析历史问题去形成或支持一种观点;

④用历史和社区的资源来组织历史事件的序列;

⑤分析在特定时期内关键事件的历史背景;

⑥解释在特定时期内的关键事件的历史背景;

⑦解读历史地图,扩宽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十年级

1.主题:透视全球化、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

我们接受全球化到了什么程度?

2.知识的范例和理解的结果

识别欧洲人、加拿大的本土人和其他土著居民之间文化接触的影响,审视帝国主义政策和实践对本土居民的影响,分析当代全球问题,起源于加拿大或其他地区殖民政府的政策和统治,分析为了解决帝国主义影响加拿大所做的多种尝试。

3.学习主题的范例

①商品和技术的交换,人口的减少都影响政府。

②英国在印度的统治、英国和法国在加拿大的统治、后殖民政府在加拿大。

③寄宿学校的一系列后果,社会对原著民的影响,原著民语音的丧失,内乱。

④原著民的皇家委员会,当代典型范例。

十一年级

1.主题:国际化透视、理解国际主义

我们接受国际主义到什么程度?

2.知识的范例和理解的结果

分析民族主义作为一种身份、一个人内化的感觉和/或集体意识、个人享乐,评估调解极端民族主义特许费的重要性,分析冲突时期的民族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审视加拿大作为一个国家的历史透视。

3.学习主题的范例

①透视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时代、加拿大民族主义、魁北克人的民族主义、美国民族主义、第一个国家和民族主义、美蒂斯人、因纽特人。

②透视加拿大的民族主义、第一国家和公民民族主义、加拿大的种族主义、魁北克人的民族主义、因纽特人的民族主义观点。

③引起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一战和二战中是极端主义民族主义的典型。

④在加拿大的拘禁、征兵危机。

⑤路易拉方丹和罗伯特·鲍德温《联邦条例》之父、第一个国家条约和印第安的法案、混血儿和因纽特人的自治政府、路易里尔、法裔加拿大民族主义、皮埃尔·特鲁多、国家印度兄弟会。

十二年级

1.主题:意识形态的透视、意识形态的理解

我们应该抱有一种怎样的意识形态?

2.知识的范例和理解的结果

评估政府推进个人和集体的权利的程度,分析在二战之后意识冲突形成了怎样的国际关系,审视自由主义的兴起,分析透视自由主义原则的欺骗性。

3.学习主题的范例

①美国的人权法案,加拿大权利和自由宪章,魁北克人权和自由宪章;第一民族、米提人和因纽特人的权利;语言立法、紧急情况和安全立法。

②扩张政策,遏制、威慑、边缘政策、缓和、不结盟、解放运动。

③劳工标准和工会,投票权、福利状态、保护人权、女权主义。

④原著民的经历和当代的事件。

4.历史思维技能学习结果的范例

①在内外文化中理解多元的历史和当代的观点。

②在内外文化中分析多元的历史和当代的观点。

③通过识别因果关系分析历史变化的模式之间的联系。

④认识和描述重大历史时期和模式的变化对当今社区的影响。

⑤评估重大的历史时期和模式的变化对当代世界的影响。

⑥查阅各种各样的资源,包括口述历史,在特定问题上反映不同观点。

⑦用口头、视觉或印刷物等多种资源对一个问题提出明智的观点。

⑧明白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之间的不同。

⑨识别通过来源于历史解释的各种资源检索的历史事实。

⑩在当前、未来和多元的历史时期的背景下,阐述如何理解科技变化对社会的利弊。

{11}查找、收集、解释和组织信息,使用历史地图。

{12}分析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对历史的影响。

{13}比较和对比历史叙事。

{14}识别历史叙事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潜在原因。

{15}通过历史和当代证据提供的资料,形成一个合理的立场。

二、阿尔伯塔省课程大纲启示

加拿大阿尔伯塔省课程大纲与我们的历史课程标准相比,给我们许多启示:

1.结构

从横向看,这份教学大纲涉及:主题、知识的范例和理解的结果、学习主题的范例这三个维度;从纵向来看,将三个年级作为一个学习的阶段,规定了通过每一个阶段的学习,学生应该达成的历史思维技能,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新范式,即以学习主题为单位,以知识和对知识的理解、具体的学习主题结合,明确具体学习任务。

2.内容

单元主题在不同年龄段都有不同的学习要求。七年级培养学生的是国家历史感;从八年开始到十二年级,则重在培养学生站在一个世界的、全球的、国际的视角,来看历史上加拿大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联系。

简单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出,阿尔伯特省的这份教学大纲,通过给学生学习有关社区的知识,国家地理、文化,历史等知识,意在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这种公民意识不仅仅是国家公民意识,它已经扩大到了培养学生全球公民意识,也就是养成学生具有全球视野的国家公民。这些教学主题和教学目标,都非常具体、清晰,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而我们的课程标准在这个方面就显得模糊、指向性不明确。这也是我们介绍这份教学大纲的主要动因。

3.启示

这份教学大纲一个非常大的亮点就是不同学习阶段,学生应具备的历史思维能力有具体、明确的说明,而且符合学生思维能力的特点,循序渐进。7~9年级旨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结果、影响,以及多维度、多视角解读历史事件和独立探究历史的能力。10~12年级则进一步要求学生通过历史解读,理解当今社会问题及影响,学会运用不同的史料、不同观点来解释历史,形成自己的历史观。这种能力要求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究历史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组织史料形成自己的立场或提出一个明智见解的能力,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七年级地理复习提纲篇8

根据市委的部署和安排,全市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讨班今天开始举办。举办这次研讨班,是市委关于在全市进一步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对前一段全市学习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验和系统总结,也是对全市深入持久开展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活动的再动员、再部署。

一、不断提高对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重大意义的认识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事关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市各级党委、党组都要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首要的政治任务来落实,精心部署,不断深入,狠抓落实。

1、把握学习要求、讲究学习方法。

中共中央两次《通知》,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和在省部级干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讨班上的讲话,反复强调这次学习的总要求是学习理论,指导实践,在认识上达到新的高度,在贯彻落实上取得新的成效。

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写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是这次学习的基本教材。中央对这个《纲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纲要》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省委要求:一切有阅读能力的共产党员,都要认真学习、反复研读《纲要》这本书。《纲要》6.8万字,从16个方面100个观点阐释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希望大家反复地、深入持久地学习掌握好《纲要》的精神。

学习要讲求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抓住几个关键环节:一是要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二是要抓住发展这个主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理论;三是要抓住党的建设这个基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的理论。

2、在把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功夫。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全面准确地把握这一理论的科学体系,我体会,主要包括:两大理论主题、三大社会规律、四大理论创新,十个基本精神。

两大理论主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三大社会规律。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四大理论创新。一是发展理论的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系统概括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成果,科学预测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趋势,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宏伟蓝图和一整套发展战略。二是社会学理论的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依据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紧紧把握我国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做出了科学判断。三是国际战略理论的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审视当今世界格局的变化,准确判断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深刻分析国际社会各种力量和矛盾的交互运动,提出了我国外交工作的战略策略方针。四是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紧密联系起来,赋予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任务以丰富的时代内容,确定了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

十个基本精神,也就是十大理论要点。一是必须牢牢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二是必须牢牢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三是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四是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五是必须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奋斗;六是必须坚定不移地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七是必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八是必须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九是必须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十是必须大力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3、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转化成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对党和政府的高度信任、对党和国家发展前景的胜利信心。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内在统一,坚持了党最根本的政治立场,坚持了理论的与时俱进。它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它们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共同的政治理想、共同的政治立场和共同的理论品质。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转化成我们坚定的政治信仰,就能在武装思想和指导实践两方面都取得新的成效,实现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相结合,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运用理论和发展理论相结合。

二、这次研讨班的指导思想

一是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同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两次重要讲话;二是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省委十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全面贯彻执行《甘肃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三是把真信、真懂、真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这次研讨班所要达到的目的和最终落脚点,把全市人民的力量进一步凝聚到提前十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上来;四是为开好市第八次党代会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做好思想上政治上的必要准备。

1、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同志关于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两次重要讲话精神。

同志的七一重要讲话,是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纲领性文献。今年9月3日,同志在中央省部级干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讨班上又发表了重要讲话。这两次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和时展的高度,科学评价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精辟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突出强调,能不能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同志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坚持把广大群众是否赞成、是否受益作为决策和工作的重要依据,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使我们的各项决策和工作真正体现群众的愿望、符合群众的利益,不断使群众从经济社会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同志的这两次讲话十分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全面系统,思想深刻,理论性、实践性、针对性都很强,是深刻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献。我们这次研讨班,一定要把这两个重要讲话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

2、认真学习、全面贯彻省委十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

这次省委十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甘肃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这是加快甘肃发展的一个重大举措,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和纲领性指导文献。《纲要》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分三步走的科学构想:第一步,到2008年经济总量实现第一个翻番;第二步,到2016年经济总量实现第二个翻番;第三步,到2020年我省初步建成小康社会,全省GDP总量超过6000亿元。《纲要》要求,前10年突出重点打基础,年均经济增长率保持在9%以上;后10年全面建设快发展,年均经济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我省各地区已形成竞相发展的基本态势,我们要有加速发展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现在真是形势逼人,不进则退。

3、真信、真懂、真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全市人民的力量进一步凝聚到提前十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上来。

同志最近强调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实践,也是对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效的最好检验。当前,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态势良好。上半年,全国经济增长率是8.2%,全省是9.6%,我市1-8月份是14%。我们要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不断创造新的工作局面。

4、迎接市第八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我市第八次党代会的召开已经提到了市委的工作议程。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市发展的重要历史时刻即将召开的一次重要的会议,它直接关系到****市的发展前景和前途。开好这次党代会,一是要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二是要有一个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这次研讨班必将为我市党代会的胜利召开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做好必要的思想上政治上的准备。21世纪头20年,对全国、全省、全市来讲,都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能不能抓住机遇,实现我市的超常发展,关键在于我们领导层的精神状态。

三、这次研讨班的目的

这次研讨班的目的是:努力转变发展观念;理清、完善和创新发展思路;为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大环境。

1、切实转变发展观念,树立社会主义的新型发展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理论。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始终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创新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是:发展是全面发展,发展是协调发展,发展是可持续发展,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仅追求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而且追求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公正;要求三大建设、三个文明相互贯通、相互促进;要求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要求发展给人民带来实惠,发展依靠人的素质的提高。最近中央政治局提出了发展经济的32字指导方针:深化改革、推进开放,扩大内需、调整结构,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扩大就业、改善生活。希望引起大家注意,自觉转变发展观念。

2、进一步完善、创新发展思路。

党的十六大之后,市委及时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构想,即坚持总体思路,分三大步迈进,完成三大核心指标,建设“五城三高”,铸就‘百年酒钢’基业,提前十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2020年在全省率先实现初步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坚持总体思路,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依托酒钢、发展特色,立足区域、扩大开放,依靠科技、超常发展”,努力把****建设成为河西走廊最富活力的、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工业旅游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总体思路和各产业发展的基本路子。几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我市的总体发展思路符合市情实际,反映社情民意,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对这条总体思路要坚信不疑、坚定不移,不断提高贯彻落实发展思路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我们要不断完善、创新我们的发展思路,这是加快我市发展的经常性、基本性工作。

3、优化发展环境。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正在从经济建设型政府逐步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党中央、国务院对各级政府的职能定位是:进行宏观调控,规范市场秩序、维护社会稳定、提供公共服务。这几年,省上和市上一直抓营造和优化“三个环境”的工作,实际上是主动转变政府的职能。政府的根本职能,就是为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市场环境、投资环境、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和政务环境。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是我们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基本职责。

总之,检验我们这次研讨班取得的成效,主要看我们领导层的发展观念是否开始转变,发展思路是否坚信不疑、坚定不移,优化发展环境有没有新举措、新办法。

上一篇:初一历史复习提纲范文 下一篇:八年级历史复习提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