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试题范文

时间:2023-10-20 08:27:34

通用技术试题

通用技术试题篇1

【论文摘要】通用技术课程是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个新课程,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但目前其教师的培养问题急待解决。文章将从通用技术的发展现状出发就其存在的教师培养问题及通用技术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为基础,讨论教育技术学在通用技术教师培养方面的优势。

一、问题的提出

通用技术课程是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个新课程,其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但通过对文献及实时对一线通用技术教师的访谈我们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现在很多通用技术的老师都是从其他的学科临时调过来的,大部分都是在学校担任化学、物理、生物、数学、信息技术、劳技教学工作的教师及近年从非师范类专业招进来工科类大学生等经过短期学科培训转型而来,很少从校外有一定的技术实践经历的人员中聘请的。这样任课教师本身对于通用技术课程里面的很多知识自己理解也不够,更不用说对技术课程中的教材教法深入掌握了,俗话说老师有一桶水,才能倒给学生半桶水,而且教师的转型也困难重重。这样的观点在很多的文献都提到过,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此外,在我们对西安某所重点高中的通用技术课程教师访谈时,老师说道:“我们学校现在有6位通用技术教师,分别来自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有两个原来是化学老师、一个是语文老师、还有我是计算机老师,现在想引进一至两位教师,专业一点的,但不知道该从哪所学校什么专业去找,因为现阶段好像没人搞这些问题。”我们还从一些服务于通用技术课程的公司了解到,“他们的培训人员有很多次都被临时请去做通用技术教师。”虽然很多专家学者都提到了通用技术教师的培养存在问题,但都没有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所以现阶段要促进通用技术课程有效实施与发展,解决通用技术教师的培养问题才是关键。

二、问题的解决

1通用技术教师的基本要求

通用技术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它有别于以往传统的学科课程,那么对通用技术任课教师的条件要求有哪些呢?《普通高中技术课程(实验)》指出:普通高中技术课程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是对学科体系的超越,它强调各学科、各方面知识的联系与综合运用。要求通用技术教师具有数学、物理、化学等科学知识和文学、技术等人文知识。具备相当水平的有关当代科学和人文两方面的基础知识,这也是通用技术教师维护正常教学和不断自我学习的基本前提}s]。所以对通用技术教师应具备以下的基本条件:

(1)通用技术教师应该具备现代的教学观念

这些基本观念包括:终身教育的思想、终身学习思想、大众教育的思想、学习化社会的思想、主体教育的思想、多元智能的理论、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团队学习理念等。各种思想理论的发展都有相应的心理学作为基础,教学过程教师只有在掌握学生学习心理情况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实施有效性的教学。

(2)通用技术教师应该具备广博的知识

从通用技术的课程性质来看,它强调各学科、各方面知识的联系与综合运用。学习中,学生不仅要综合运用已有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社会、艺术等学科的知识,还要融合经济、法律、伦理、心理、环保、审美等方面的意识。学生的技术学习活动不仅是己有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也是新的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学习。俗话说:只有拥有100分能力的老师才能带出90分的学生,你让一名本身只具备60分能力的教师去带出90分的学生,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通用技术教师应该具备广博的知识。

(3)通用技术教师应该具备合理选择应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的能力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以及卫星传输技术的发展,比较成熟的现代传媒技术被应用于教育教学,推进了包括多媒体教室、电子板书、电子习题、投影演示等现代教学方式的丰富和发展。而其对教学的优化也是显而易见的,在教学中恰当地使用教学设备可以降低学习技术的难度,提高学习技术的效率。

(4)通用技术教师应该具备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首先,对于通用技术教师来说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是顺利开展教学的基础。通用技术课程以学生的亲手操作、亲历情境、亲身体验为基础,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每个学习者通过观察、调查、设计、制作、试验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操作”体验,进而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技术能力的发展。其次,高中学生正处在创造力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的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精神都达到了新的高度。这就要求我们通用技术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要经常参加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通用技术课程教材培训、教学研究活动,还有校本培训和研究等,不断获取、扩充新知识新技能、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思想体系。以一个新的视角,进行和完成教学工作,启发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和动手实践,引导学生学会创新。通用技术教师作为课程的引导者,学生学习过程的协助者,由此看来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是必不可少的。

(5)通用技术教师要有教科研意识,应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是专业化教师的必备素质。通用技术教师应该依据课标的要求,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立足于教学中的具体问题,通过讨论、听课、公开教学等多种方式,加强对课程的教学研究,开发课程资源做一名“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

2教育技术学的优势

回过头来看看始终致力于以优化教学为最终目的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在这方面有哪些优势,对应与上文所说到的对通用技术教师的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观念方面

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跟随不同教学观念发展的历史。教育技术学科开设的大量课程都涉及到有关理念的学习,例如:《教育技术基础理论研究》(李克东、桑新民)、《学与教的基本理论》等。教育技术学从最早的行为主义提倡的程序化教学,到认知主义再到建构主义提倡的学生的学习是基于以有原有知识的认知,再到终生学习的学习观,各方面都有研究。通过四年的学习,其毕业生不仅掌握了相关教学理念发展历史优缺点而且懂的其适应的应用情景。

(2)广博的知识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知识涉及面非常的广博。教育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大致有:摄影、摄像、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高级语言、网站设计、平面设计、基本的物理电路知识、视音频的采集与处理、教学系统设计、教育技术导论(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相关理念的学习)、学与教的理论、远程教育等。从内容上涉及到了计算机、物理、教育学、心理学、文学等多方面的知识。

(3)对现代教学设备的应用

首先,教学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其实质之一即研究如何合理选择教学设备以优化教学。其次,教育技术学毕业生掌握了现代教学设备的功能操作,理解其优缺点及适应情景。这无疑能保证教学设备在教学中有效的应用,所以教育技术学定能在通用技术教学中合理充分而且有效地应用现代媒体教学设备。 (4)科研创新及动手能力

首先,教育技术学是一门正在发展的学科,他要求学生具备创新思维能力。随着学习的深入和新知识体系的更新,要求学生善于学习善于思考,迅速掌握新知识体系,并且勇于探索发现新体系中的问题。其次,教育技术学学科要求学生熟悉国家关于教育,教育技术方面的政策、法规,了解教育的一般规律,具有较好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从事教育教学的能力,教育研究和科学研究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改革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协作沟通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具有初步的美学修养。最后,教育技术学学科很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课程中大量的实验学生都必须通过实践才能掌握。如摄影摄像技术、专业音视频制作、网站制作、电路基础实验、机器人搭建编程、教学实践等。

3教育技术学指导下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建议

在具体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育技术学的毕业生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学科优势,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结合现代教学理念有效教学

①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环境以学生为中心。通用技术课程以学生的亲手操作、亲历情境、亲身体验为基础,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其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当然还可以适时结合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化学生的学习成果。②结合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分析教学过程。首先要分析学习内容和学习者现状,看如何安排教学顺序,了解学习者的原有知识水平,以决定教学深度及广度。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而非死记硬背。其次,根据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结合不同的学习理论安排相应的教学方法。例如学生主动性强时主要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启发式的教学形式为主;而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时,我们可以结合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帮助学生设定小目标,及时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学习方式多样化、评价方式多样化

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分析学习内容难易度、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决定如何组织教学。当完成一些比较简单的项目时,同学们可以通过个人努力完成,但随着项目难度的增加,学生们不可能单独完成时,教师可以让他们以团队的形式完成学习项目。例如:在灭火机器人完成过程中,由于牵扯的知识很多,对技术的要求比较高,学生无法单独完成。这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团队,让他们共同努力完成项目。这样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较容易地完成学习项目,维持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学习,并在潜意识里掌握团队学习的重要性,让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从而为他们的掌握团队学习理念奠定基础,服务于他们的长远发展。此外由于每个学生的喜好特长不同,单一的评价手段可能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教学的开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种评价手段相互结合,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学习内容难易度对学习者进行合理的评价。

(3)合理选用现代教学设备优化教学

在教学中恰当地使用教学设备可以降低学习技术的难度,提高学习技术的效率。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坏境,结合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优缺点及适用情景,合理选择现代化教学设备,让技术充满整个学习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技术类课程的兴趣。例如在搭建灭火机器人课程开始时,我们通过视频向同学们展示最终要完成的任务,让他们看到最终所要完成的功能,激发他们学习兴趣或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现代教学设备展示操作过程,维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是教育技术学学科毕业生的特长,建议在过程中教师可以自己做FLASH课件、视音频等,辅助学生的学习。

(4)培养专业技能,做善于动手有创新意识的研究型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进行反思,发现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联系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学与教的理论及时地解决问题,并且要有科研意识及时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更多的通用技术教师。做一名优秀的“研究型”、“专家型”的通用技术教师。

(5)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

由于通用技术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十分的广泛,作为通用技术教师平时应该注重各学科知识的积累,而且随着科学技术和教育观念的革新,通用技术未来的发展必将日新月异,通用技术教师必须坚持终生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不断用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来装备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始终走在教学研究的一线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学生。

三、结束语

通用技术试题篇2

(浙江省金华市教育局教研室,321000)

摘要:目前浙江省的通用技术高考正处于新旧交替时期,旧的考试模式逐渐离我们远去,新的考试模式正向我们走来。研究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通过对两份高考卷的对比分析与研究,把握新高考趋势,对今后的教学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通用技术 新高考趋势 分析与研究 教学建议

2013年9月,浙江省通用技术高考卷有两份,一份是高三学生参加的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合卷,另一份是课改后学业水平测试和高考二考合一模式的通用技术试卷(简称“新高考卷”)。合卷在考查内容和题型上延续了以往试卷的风格,而新高考卷则变化很大,它融合了高考卷和会考卷的特色,不仅重新编排了题目类型,而且考查的知识点分布也有所变化。试卷最大的特点是着眼基础知识,考查学生认识技术、分析技术、应用技术的能力;注重实践操作,彰显了通用技术“做中学,学中做”的学科特色;联系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技术素养,助推新一轮课改,为通用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两份高考试卷分析与研究

比较新高考卷与合卷,可以发现以下变化:

(一)考试形式变化

通用技术与信息技术分开考试,不再进行上机操作。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学生可以参加两次考试,以最好的成绩计人高考分数,且该成绩也作为学业水平测试的成绩。

(二)试卷的结构和分值分布发生变化

新高考卷设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判断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主观题3题,分值分布分别是4分、8分、16分,共计28分。新高考卷比合卷多了5个选择题,新增了判断题,没有上机考题但保留了作图读图题,减少了技术试验和流程两个主观题,技术应用题与会考的题型相似,但分值变大了。

1.选择题的知识点分布情况。

比较两张试卷知识点的分布(如上图)可以发现,增多的有(星号标记)人机关系(第2题)、工艺(第5题、第9题、第11题)、结构(第12题、第14题)、控制(第18题),减少的有(三角形标记)技术试验(合卷第3题)、系统(合卷第12题)。少了单纯的概念区分,如合卷第3题:什么是虚拟试验、优选试验、强化试验、模拟试验。多了操作经验的考查,如新高考卷第5题考查自攻螺钉的连接,如果学生有过木工的操作经验,那就很容易想到连接的强度问题。建议以后的试题中多出现这类题目,可以区分学生有没有动手实践,动手实践的经验多还是少,这样可以促进实践活动的开展,推动新课改的进行。

2.判断题的知识点分布情况。

第21题是设计的一般原则,主要考查设计一般原则的区分。第22题是设计分析,要求掌握产品设计分析的三要素,即“人、物、环境”。第23题是T艺,理解锯割的操作要点。第24题是结构稳定性,主要考查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第25题是流程概念的判断,要求对环节的概念有清晰的理解。第26题是系统特性的判断,主要考查对系统整体性概念的理解。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判断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掌握、分辨和判断的能力。

3.主观题的知识点分布情况。

第27题是作图读图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第28题是控制题,考查的内容分别是子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方框图、读图分析工作原理。第29题是设计题,考查的内容包括材料分析、草图、尺寸标注、技术试验。在主观题中,作图读图题、控制题、设计题是主要的考查内容,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根据以上分析,得出通用技术各章节分值情况(如下表):

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技术与设计1》占59分,《技术与设计2》占41分。考查的知识点都是常见的基础知识,没有偏题、怪题。其中技术图样、工艺和控制的知识点分值共50分,占了试卷的一半分值;工艺有5题,算上工艺流程共有6题,是考查题量最多的一节,这些都表明试卷确实体现了《考试说明》对能力的要求,十分重视考查学生的技术评价能力、技术设计能力和技术实践能力。

(三)出题方式发生变化

两份试卷都是9月的高考卷,有些试题在考查内容和难易程度上是很相近的,例如:(新高考卷用1、2、3表示,合卷用一、二、三表示)选择题的第1题与第一题、第4题与第五题、第6题与第八题、第8题与第六题、第10题与第七题、第15题与第十一题、第17题与第十题。有些试题却变化明显,从这些变化中可以看出未来高考试题的发展方向。下面选择几个试题进行重点分析。

1.新高考卷试题有创新。

这两题都是考查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合卷给出了一个图形化开关面板的案例,要求区分人机关系的高效、舒适、健康、安全四个目标。这是简单的概念题,学生只要能记住四个目标的定义和区别,并且仔细阅读题目,很容易从“快速地进行所需的操作”这字里行间中找到答案。所以这道题考查了人机关系和学生的读题能力。新高考卷给出了儿童洗发椅的案例,重点考查人机关系的舒适目标。与合卷不同的是,它用图片的形式给出了四个选择答案,学生从字里行间或图片中是不能马上找到答案的,需要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去分析“可调靠枕、可调座面、可折叠脚”的作用分别是什么,然后再根据人机关系的舒适目标去判断哪个不符合。从考查角度来看,这道题不仅考查了人机关系,还考查了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和分析能力。这与《考试说明》的考试目标多次强调“技术知识与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内在联系和广泛应用”是一致的,这是一道创新题,可能也是以后考试出题的方向。

2.新高考卷试题有难度。

通常控制的选择题题型是以下几类:对控制手段和控制方式的判断,对控制系统工作过程方框图中各个量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分析评价题中的控制题,总是填写工作过程方框图。学生对这类题已经很熟悉,所以控制知识点虽然是通用技术学习中最难懂的,但学生如果了解控制的基础知识,掌握答题技巧,这些题目反而会变得容易,因为控制题的变化不大。这次第18题是整张试卷中最大的一个变化,是一个很好的创新题。学生最怕的就是读图,很多人看不懂控制原理图。而18题却是用图表达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不仅需要学生了解水位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而且需要学生从图中读懂浮球、杠杆和进水阀门之间怎样进行信息传递。但这道题并不是偏题,因为通用技术教材中有两处涉及到水位控制系统,是学习控制的典型案例,案例中也有工作原理图,这道题将原理图巧妙地进行了变通,所以不是考查学生的记忆力,而是考查读图和分析能力,是一道很好的较难题。这道题的出现会让控制的学习变得更深入。

3.新高考卷判断题简单。

这个题型是新出现的,总体感觉比较简单,属于容易题。第22、25、26题是纯知识点考查,第21和24题则给出了一定的背景,需要学生稍加分析,第23题是实践操作题,考查工艺加工常识,属于旧题目,学生还是比较熟悉的。

4.新高考卷的题目题意清楚。

如作图读图题,直接指明补全两条图线,学生就不会出现多画或少画的情况了,作图难度大大降低。技术应用题去掉了第(3)题,通常的题目是:说出你的设计方案中如何实现某个功能;说出你的设计方案中有创意的设计。其实这与第(1)题设计草图有点重复,草图已经表达了创意设计或者具有哪些功能,这小题再换成文字表达一遍,意义不大。这次新高考换成了一个填空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这个变动是挺不错的。

总体而言,新高考卷题型偏向会考风格,题目灵活、大方,但是判断题稍显简单,可以改进。

二、教学建议

通用技术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新高考卷已经发出了改变的信号,考试注重对基本知识的考查,并且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扎实基础知识,提升学科能力

新高考试卷没有偏题、怪题,涉及的都是通用技术的核心知识点。纯知识点的考查只出现在判断题中,分值较小。选择题要求学生围绕案例进行理解、分析,考查学生是否真懂并能灵活运用。新高考卷综合了以往高考和会考的出题思路,但稳中求变,偏向分析评价,增大实践操作题量,着重考查学生的技术评价能力、技术设计能力和技术实践能力。所以“教师一讲到底,学生题海练习”这样的教学模式应该予以抛弃,今后的教学不仅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扎实基础知识的学习,而且要改变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给予学生更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上,学生的评价能力和设计能力才能更好地得到锻炼与提升。

(二)注重实践操作,彰显学科特色

通用技术的学科特色是“做中学,学中做”,只要经历了一个完整的设计,就包含了通用技术绝大多数的知识,学生的分析能力、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都能得到锻炼。但目前很多学校在纸上进行通用技术教学,也许是受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总之还没有开展实践活动。这次新高考卷明显加重了对实践操作的考查,第5、9、10、11、14、17、23题都与工艺加工有关,所占分值很多,意图很明显,就是要体现通用技术的学科特色,强调“做中学,学中做”才能学好通用技术。所以还没有开展活动的学校需要克服困难,从简单的木工和金工实践项目人手,先积累教学经验,然后慢慢地发展完善实践活动。每个教师都应该意识到高考的指挥棒正在向这个方向挥动,开展实践活动是学习通用技术的法宝,也是课改的大势所趋。

(三)关注生活实际,倡导学科应用

通用技术试题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 学业水平 测试复习 复习计划 复习效率

信息技术是我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高考方案中具有重要地位。今年是我省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第四年了,在这里把这些年复习的经验谈一下,大家共勉。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为上机考试,考试题型为选择题和操作题,其中必修部分有15个单选题和两个操作题(分别是word和excel操作题);我们学校选修模块是多媒体技术,有10个单选题和一个操作题(ps或flash)中的一个。5月份将迎来2015年的学业水平考试,本学期只有10节课左右的时间。为了保证高效的复习,特制定此复习计划。

一、考前现状分析

今年我上高二年级3个班。从上学期来看,多数同学都是比较认真的,但每个班也有少数几个同学学习态度不端正,不愿学,课堂上玩手机,玩游戏,有时旷课等,有部分同学做模拟题还在60分左右徘徊。

根据贵州省高中信息技术考试大纲,满分150分,必修分数90分(其中60分选择题,30分操作题),选修60分(其中40分选择题,20分操作题),时间45分钟。5月中旬,离5月份的学业水平测试时间不到2个月的时间,时间短、任务重是我们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教学内容必修(信息技术基础)、选修(多媒体技术应用)都已上完,但部分学生重视程度不够,知识水平分布不够均衡。

二、具体实施措施

1、对学生加强宣传5月份要进行全省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引起同学们的重视。

2、对态度不端正的学生,加强个别谈话,重点辅导,端正他们的学习思想,要看到他们的变化。

3、加强对学生信息基础的学习,提高信息素养,争取大部分同学在选择题上拿到60以上分。

4、加强对操作题的复习,操作题在考试中占50分,其中必修word操作题15分,excel操作题15分,选修ps或者flash随机一个,占20分,安排课时对这些操作题专题复习,争取大部分同学必修操作题拿到20分左右,选修操作题拿到10分左右。

5、充分利用卓凡公司提供的复习试题和复习系统,把选择题印发给学生看,看不懂可以相互讨论,把不懂的题目统计好,老师上课统一讲解。要利用课时让同学们多做卓凡公司提供的模拟试题,熟悉考试界面,从中发现问题,有针对的加强复习。

总之,信息技术是学业水平考试的一科考试科目,如何让学生能够轻松过关,这是我们任课老师长期探究和思考的问题。首先,复习时间和课时的安排,复习的时间安排过长会使得教学时间过于紧凑,降低教学质量,复习的时间安排过短又会造成复习效果达不到要求。其次,理论内容和操作题的先后复习次序;巧用卓凡公司提供的复习试题和复习系统,提高复习效率。系统复习前利用说明先让学生了解考试的时间、题型和分值,让学生心中有数。知识内容考查的不同层次的要求,明确复习目标,从而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切实抓好基本概念的理解、基本方法的应用和基本操作的掌握,不要盲目加深和扩展知识点的难度。

根据省考试院制定的《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信息技术)考试大纲》进行必修和选修模块的复习和题例分析,重点抓好基础知识的训练。分为两步实现:一是必修(信息技术基础)教材的复习,二是选修(多媒体技术)教材的复习。第一轮复习,主要是全面复习,按模块进行复习,利用考试练习系统,我们都把各知识点整合在一个学案中进行复习,这样更加系统,效果更好。以教材中的教学单元为复习单位,从必修开始复习,部分相通的内容可以融合,每个单元强调复习主线索,让同学梳理知识体系,提供每个单元的考试纲要。以操作题为主,教师多讲解、多反馈,进度放慢,注意基础差的同学及边缘生。

三、动员学生准备应考

各项复习工作完成后,下面是检验学生的实战能力了。此时,应认真给学生讲解考试时注意的问题及如何作答,适当给学生一些心理上的辅导,为他们减减压,因此在考试前,教育学生正确对待考试,帮助学生树立顺利通过考试的信心,并鼓励学生积极进取,争取通过。

通用技术试题篇4

关键词:职称晋升 优秀技术人才 职称外语考试

中图分类号:R 197.1 文献标识码:A

一、职称外语等级考试的由来

职称外语等级考试全名是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外语等级考试,是根据评审条件应达到外语水平的要求,通过笔试的形式对专业技术人员掌握基本外语语汇情况进行检验,考试成绩是衡量专业技术人员水平的组成部分。

外语能力是衡量专业技术人员素质和专业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外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央批准的各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中,对不同系列、不同职务层次专业技术人员的外语能力都做出了规定。凡依据相应专业技术职务条例受聘担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均应按照《关于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外语等级统一考试的通知》(人发[1998]54号)规定的范围,报名参加相应语种、级别的外语水平测试。考试设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6个语种,报考人员可根据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工作,任选一个语种及有关类别参加考试。

在这样的职称制度下,从业人员的职称越高,获得的经济利益与各种福利待遇就越好,因此从业者就需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与能力,获取各种成就等,从而满足评定较高职称的目的。而在我国现行的职称评定过程中,职称外语考试成绩占据很重要的位置,若想要评定较高职称,外语考试成绩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因此我国现行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制度涉及到职称外语考试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同时职称外语考试成绩实行一刀切的形式主义,成为很多优秀技术人员职称评价不能逾越的一道门槛。如何研究制定消除这些问题与弊端的措施,树立正确的技术人才观,让职称外语考试制度起到科学合理选拔技术人才的作用,积极推进与完善职称外语考试制度 ,从而最终形成科学合理的职称外语考试制度迫在眉睫。

二、现行的职称外语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弊端表现的乱象

(一)外语成绩一刀切现象变成从业人员的一种负担

目前从业工作人员想要晋升职称,必须参加职称外语考试,并且获取规定的成绩,这就让他们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外语,这样就客观上减少了他们钻研专业技术的时间。而当他们顺利通过职称外语考试之后 ,在日常工作中,很多工作人员并不使用外语,于是就又放弃了外语的学习,之前认真的学习外语只是为了职称评定的需要,客观上浪费了技术人员的精力与时间以及组织考试花费的大量人力物力。

(二)职称外语考试成绩一票否决错误地引导了人才评价标准

很多企业将职称外语考试成绩作为参加职称评定的必要条件,没有通过外语考试就不能参加职称评定。很多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并不需要使用外语,而且很多外语能力差的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因此职称外语成绩一票否决错误地引导了对人才能力评价的标准。

(三)政府职能范围模糊,考试教材缺失,没有了平等的市场竞争机会

目前职称外语考试的教材由政府部门提供,参加外语考试的人员需要购买《职称英语等级考试指定用书》。而政府部门没有强制要求参考人员购买该书,但是在制定试题的过程中,要求出题人员借鉴或者引用该书的内容,因此变相地要求参考者必须购买。造成这种现象是因为主管部门不愿意放弃既得利益,模糊了其政府职能的范围,直接造成该类辅导图书缺失平等的市场竞争的机会。

(四)作弊严重使现行外语职称考试成绩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根据相关监管部门的调查,职称外语考试存在很严重的作弊问题,主要作弊方式包括在考试过程中查看资料、用手机传递答案、找其他人进行替考等,甚至有些考场出现整个考场集体作弊的情况。就是由于职称外语考试成绩在职称评定中的重要地位才引发了一系列的作弊问题,很多外语能力差、技术能力强的工作人员只有通过作弊才能顺利通过外语考试。

(五)职称外语考试试题质量低,很难测试出应试人员的真实水平

目前,职称外语考试的试题很多出自指定的参考书,使考试成绩没有区分度,从而降低了考试的可信度。很多出题人员缺乏必要的责任感,不能正确看待考试试题的质量,为了减少麻烦,就直接从指定参考书上摘录试题。这严重违背了职称外语考试对于试题的要求,不能测试出参考人员的真实水平。

职称外语考试就是要能客观反映参考人员的外语水平能否胜任较高等级职称的要求,而目前政府部门主导其考试内容,这就使其失去了本应该有的功效与作用等。职称外语考试就是要对职称评定进行一定的调节作用,同时督促从业人员学习必要的外语,而很多职称考试试题根据不具备该作用,或者制定外语学习参考书内容时简单地抄录其他外语学习课本上的内容,这就导致其不能作为职称能力考试的试题。另外,职称外语考试就要考察参考人员在应用外语方面的水平,因此并不限制通过的人数,只有相对参考价值与意义。

三、让优秀技术人才逾越现行职称外语考试门槛的几点建议

在信息交流全球化的过程中,完善现行职称外语考试制度就要积极消除在职称外语考试中存在的考试弊端,坚持与时俱进的考试原则,以从业工作人员具体应用环境为主导,完善外语职称考试试题内容,使职称外语考试成为合理选拔人才的标准,同时促进工作人员对于外语的学习,这才可能使职称外语考试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与效果,避免使外语考试成绩成为不使用或者不擅长外语考试的工作人员职业发展过程中的障碍。

(一)针对不同行业实际情况,灵活制定职称外语考试政策

行业技术工程人员只要熟练掌握外语交流的能力,才能及时地从国外获取相应的先进知识与技术 ,才能有效地促进国内各种学术技术交流。我国正在积极实施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 改变了过去我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的局面,但由于历史原因,很多专业技术人员的外语基础较差,因此现行职称外语考试对他们来说是一项艰难的挑战。所以在制定与推行职称外语考试制度时,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正确的方式进行引导,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形式,逐步提高技术人员的外语水平,同时在实际中完善外语考试制度。

第一,改革的方向要以适应新时期对外语的要求,根据行业发展的需要,综合调节职称外语考试的要求,将技术人员的时间有效地利用在提高技术上。第二,完善行业技术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评价标准,在研究相对应的标准时可以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同时结合各行业的实际情况,能客观地评价技术工程人员的能力。第三,在提拔与选用技术人才时,要注重其对行业技术的掌握能力以及未来行业发展方向得把握能力,具有长远的发展眼光,这才是企业需要的人才。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职称晋升标准与相对应的待遇。第四 ,政府部门与企业要基于行业需要,合理要求其从业人员的外语考试成绩;

(二)积极借鉴其他考试的经验,规范职称外语考试纪律,防止作弊行为

在新时期,政府部门要继续坚持市场占主导分配资源的方式,科学合理地划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 ,同时在自己职责范围内工作要做好,职责范围外的工作要坚持由市场进行引导,政府部门起到应有的监管作用。利用市场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的效率,以及优化资源的分配,因此职称外语考试相关工作就应该放手让市场进行引导,可以节约行政的成本。而政府部门要积极制定不同资格认证考试的规章制度,之后授权相应的组织提供考试试题、设置考场与组织人员考试。授权的组织考试的机构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并且不能以盈利为目的,适当收取考试的试题费用、监考费用以及改卷费用等,而政府部门在其考试过程中只起到监管的作用,保障考试的秩序。从职称外语考试发展规律来看,结合其他国家现有的经验,专业人员的职称认定应该由第三方来组织,通常各个行业有专门负责该事务的机构。政府部门只要在征求各行业意见的基础上,做好职称外语考试的基本制度,第三方组织就可以客观认定从业人员的技术能力。

(三)加强对职称外语考试的监管,培养业务素质高的考试管理队伍

由于我国考试发展的特殊过程,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考试管理工作是其重中之重,因此要依据其自身的规律性加强考试过程的监管。同时不同行业的职称外语考试具有鲜明的行业特征,这就使不同行业在职称外语考试面临着不同的问题,需要制定不同的策略进行应对。以上就要求负责职称外语考试的工作人员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能熟练处理在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要保持职称外语考试管理队伍的稳定,能在坚持传统考试管理工作的优良作风上继续创新,发展有关职称外语考试管理工作的新思路。要加强职称外语考试中的监督工作,培养一批责任感强、业务熟练的监管工作人员,能随时在现场解决发生的问题,同时起到震慑违法乱纪的考试行为。另外要积极对职称外语考试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能严格执行考试纪律,防止出现考试舞弊的行为。

(四)区分不同行业实际进行科学命题,保证职称外语考试试题的质量

行业技术人员只有通过职称外语考试,才能得到相应职称的认可,因此要根据不同等级职称科学合理安排试题的难度,把握好试题的数量,更要注重试题的质量。质量高的职称外语考试试题会使职称评定人员对参考人员的外语水平具有正确的认识,考试成绩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同时可以促使从业人员对外语的学习。因此职称外语考试组织者要邀请行业外语专家与学者结合职称评定的需求进行出题,严把试题质量关,科学合理设置职称外语考试试题的类型以及难度等。并要使考试成绩在职称评定时具有很高的可取性,又要突出实际交流英语的能力;职称外语考试试题既要符合该行业的需求,又要具有针对性。

参考文献

[1] 龙耀.中国外语教育制度:问题与改革[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36- 39.

[2] 李雪岩.中国外语教育制度:问题与改革[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45- 50.

[3] 龙耀,李雪岩,李娟.中国外语教育制度:问题与改革――中国外语教育制度研究系列之一[J].教学研究,2007(01):18- 23.

[4] 佟屏亚.论技术职称评定制度及社会化改革方向[J].农业科技管理,2007(05):3- 8.

通用技术试题篇5

关键词:通用技术教学实施;设计;技术试验;技术文化

在现阶段通用技术课程的师资、设备设施、评价等方面普遍存在一定困难的条件下,有效的教学实施就显得尤为迫切。本文试就通用技术的教学实施进行几点思考,以期对我国技术课程的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精心设计,将学生的技术学习和技术设计过程融为一体

对于技术而言,设计是技术的灵魂。在通用技术课程中,设计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各个模块的始终。围绕这一主线,教师应有意识地将设计的流程,设计的一般原则、条件限制、设计的优化及改进等融会贯通在各个模块的教学内容中。普通的技术设计活动要经历产生需求──发现问题──构思方案──表达交流──制作──优化评价等几个环节。在技术学习活动中,学生要经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方案和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从两个过程的阶段和时序来看,学生的技术学习过程和技术的设计过程天然就是统一的。可以说,技术课程的性质决定了教师必须创设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技术探究和设计的欲望,从而实现教师教学、学生技术学习和技术设计过程的有机整合。

(一)整体进行教学设计,合理选用教学方法

普通高中新课程结构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组成,这是和传统的以各学科知识体系作为课程结构的一个最大区别。同样,和传统的以知识的逻辑顺序为编排思路的学科课程不同的是,通用技术课程以技术内容或专题编排,涵盖了技术与设计1、技术与设计2、电子控制技术、简易机器人制作、现代农业技术、服装及其设计、家政与生活技术、建筑及其设计、汽车驾驶与保养九个模块的专题,这九个模块几乎涉及了高中所有的学习领域,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教师在教授这门课程时,面对的不是一个个呈线性逻辑结构的系列的知识点,而是覆盖了人类广泛的生产和生活领域的一个个技术的设计或制作。在教学实施中,需要教师在整体把握各模块教学目标、结构和内容的基础上,对每一单元、每一节的教学进行系统的设计,分析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背景,设置学习任务,综合处理教师、学生、教材和资源这四个要素,合理配置教学时间,恰当选择教学形式。比如“流程与设计”单元,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校条件确定学时数,每一学时的大致安排,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师演示的试验有哪些,学生应做的试验和设计有哪些,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应给他们哪些方面的引导,建议学生阅读的资料和建议利用的制作资源有哪些,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案设计过程中的评价和激励措施有哪些等等。又比如在“技术与设计1”模块的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课程标准,将整个模块分成技术的产生与设计、设计的形成、设计的交流与评价等三个大的单元,每个单元下又包含若干小主题,可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活动整合来进行。

为了完成模块内容中的某一教学任务,需要采用一定的教和学的方法和手段,这些方法和手段因内容而异,因学生而异,因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而异。倡导教师根据模块中的具体内容和知识特点,多样化地选择教学方法,陈述性知识可以采用讲解、展现、演示等方法,对于程序性知识,可采用任务驱动、问题解决、讨论和自主型教学方法等多种形式。

(二)设置问题情境,密切技术和生活的联系

技术的性质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而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技术起源于在满足需求和愿望的过程中人类所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通过技术来加以解决。发现与明确值得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的立足点,也是学生进行技术学习的起点。在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形成不是自发的,而是教师为把学生引入积极的思维状态而有目的地设置,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内容和知识背景,创设生动有趣、直观鲜明的问题情境,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诱发、驱动并支撑学生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活动;提供机会并支持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与调控。

在讲述“系统与设计”时,教师可让学生分成小组,分别调查本校供水、供电、供气的不合理环节,并应用系统优化的思想加以改进;又有教师为学生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学校要举办运动会,请同学们为运动会设计竞赛日程表。再如在学生学习了开环控制后,一位教师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习题是这样表述的:

为学校新建的教学楼设计并制作一个走廊灯自动开关装置。已知的材料有:传感器,一套开关电路。设计要求:当人脚踏上门口的垫子时,灯会打开;在短暂的延时之后,灯自动熄灭。

教师设计这道练习,不是让学生通过书面陈述的方式设计一个开关电路,而是给定真实的材料和物品,通过学生设计和制作自动开关的廊灯,考查学生对开环控制系统的理解和运用,并限定设计要求,让学生对自己的设计活动进行调控和比较、优化。

总之,在实施教学时,通过引领学生经历不断的发现问题──应用技术──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过程,最终使学生学会带着问题来,又带着问题走;理解技术来源于生活,最终又回到生活的技术本质。

(三)精心选择案例,开展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

技术实践源于生活,但不是所有的技术活动都能够在生产、生活实践的真实场景里呈现。在这个时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选择技术实践、技术设计的案例或设计匠心独运的活动,引导学生去体会设计的过程,形成良好的技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掌握技术思想和方法的能力,如整体性、反馈、系统、控制的思想和方法等。

在“技术与设计2”模块的“结构与设计”专题教学中,可事先让学生调查,观察身边各种各样的结构,来了解结构的主要类型;可以綦江县彩虹桥坍塌的事故作为案例导入影响结构的各种因素,学生通过对技术事故的沉痛反思,深切体会影响结构稳定的因素和进行技术试验的重要性。

又例如“系统与设计”的专题教学,因为系统的概念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性,如果照本宣科地讲述系统的概念、特征、要素等内容,学生不一定能很好地理解和体会。在讲到系统的特性时,教师教学时便先列举出一些格言或俗语,引导学生理解系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整体性特征。在讲系统的思想

转贴于 方法时,教师不是先讲什么是系统,然后讲什么是系统方法,再讲系统方法的重要意义。而是先让学生阅读两个案例,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两个案例进行比较分析,从中得到系统方法的一些主要特征:系统强调整体最优,强调各要素之间的组织、管理、配合和协调。它处理问题的思路首先着眼于系统的整体,从整体出发去研究部分,再从部分回到整体去反复考虑。 教师教学时还可精心设计调查、探究、分析与讨论、设计与制作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技术,体验技术设计与实践的过程,引发学生对技术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对技术进行深入探究的内在冲动,并通过设计与制作来解决生活中的技术问题。

二、创造条件,建设通用技术课程试验室

试验,顾名思义,是不断地试错和验证。它是技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把科学知识和技术原理物化为技术成果的基本途径。科学实验目的在于甄别真伪,技术试验目的则在于选择和优化。通用技术课程中的技术试验是师生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材料、工具和设备等物质手段,在给定的条件下,主动控制或干涉研究对象,进行技术学习和技术创新的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试验过程中目的的确定、任务的安排、方法的使用、仪器的选配和校准、数据的观察和处理等方面的指导,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负责的科学态度。建设一个够用、能用、好用的试验室是进行技术试验的基础。但由于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对它的教学设备、教学仪器的建设和配备还不完善,各地基本上没有配备通用技术试验室,目前使用的教材中也没有给学校提供一个试验配备标准或试验资源包。

在这种情况下,广大的教师要因地制宜,变废为宝,创造条件,建设通用技术课程试验室。比如有一位教师在通用技术的教学中指导学生建立家庭小试验室,引导学生注意平时收集各种废弃物品,代替教材中要求的试验材料进行试验。教师还利用活动课指导学生学习仪器小设计、小制作和进行技术小试验活动,在学期末,让学生自选优秀的作品拿到学校参加展评,并要求学生就每件作品写出论文报告或设计说明。这样,在培养学生的设计与制作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表达与交流的素养,将学生的学习、技术的试验、模型(产品)的制作与评价融为了一体。

学校在规划和购置技术课程教学基本设备工具与教学材料时,应注意遵循“合理投入、充分利用、避免浪费、量力而行”的原则,提倡自己动手、因地制宜、利用本土资源和生活中常见的用品或废弃物等,制作可替代的简易仪器、教学设备、教具、学具等。即使在经济发达或条件较好的学校,也应充分利用低成本、高效益并有利于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物质资源,注意所用材料要对环境无污染,对学生身体无毒无害并安全可靠。

提倡以学区为单位建立通用技术试验基地,提倡与职业学校、技术学校进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三、寓文于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技术是人类文化的结晶。任何时代的技术产品都印记着鲜明的技术文化,任何技术的设计创新与应用,都要植根于广泛而深厚的技术文化。通用技术课程中的技术文化,不是外在于技术之外的内容、形式和特征,而是渗透、融合在技术及其产品之中。在通用技术课程九个模块所涉及的技术中,都能挖掘出有关技术文化的内容,都蕴涵着让学生能看到或感受到的不同特征、不同形态的技术文化。例如九个模块课程教学中作为教具所用的“技术产品”,或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制作出的“技术作品”,在材料、结构、造型、制作、外观等方面,也肯定会呈现不同的式样和特征,体现不同的个性和风格。这些不同式样和特征的“技术产品”或“技术作品”,就一定携带着不同的技术文化。通用技术的教学,一方面要能使学生掌握技术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学会用规范的技术语言、图样表达设计思想,但另一方面更要使每个学生都成为优秀技术文化的鉴赏者和创生者。

在“技术与设计1”模块教学中,一定要使学生懂得技术设计与技术文化是紧密相连的。在学习“设计的交流”时,应当让学生知道技术图样、图表、技术符号、技术框图等,都是携带着一定技术特征和信息,传递与交流技术文化的象征符号。在设计方案的选择与优化、设计产品模型与原型的制作、制作成功后“产品”外观的润色与修饰、设计方案的权衡及制作“产品”的评价等部分,都应渗透能使学生体验并感悟的技术文化的教育内容。

在“技术与设计2”模块教学中,具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典型结构设计、系统设计或控制设计,以及体现“技术以人为本”“人性化设计”的典型“技术产品”,既能帮助学生理解通用技术中技术文化的多样性、时代性,又能使学生感悟技术文化所蕴涵着的艺术感与人文精神;同时,这些典型设计和典型“技术产品”中所包含的设计师及制造者对真、善、美的追求意念、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他们的科学观、道德观、价值观,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发挥技术文化所具有的将科学与人文结合的作用。

在选修模块的教学中,“技术设计与技术文化密不可分”的现象表现得尤为明显。如“建筑及其设计”模块的教学中,可带领学生参观或考察一些当地典型的古建筑、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或让学生收集、展示一些世界各地知名建筑的图片,概括中西文化相互融合的现代建筑风格与特点;同时还可以开展活动,让学生感受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感受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文化对不同的建筑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建筑艺术的欣赏、批判和评价的能力。又如在“服装及其设计”模块教学中,开展“把文化穿在身上”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搜集中外不同时代的典型的服装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服装与社会文化的关系;让学生自己设计我国不同民族的服装,体会服装与民族文化的关系,还可请学生分析“旗袍”“中山装”“牛仔服”等典型服装及其产生的原因、社会背景及影响,比较有助于学生了解中西方服装文化,增强对不同民族、地域文化的包容和吸纳能力,提高着装和服装设计的文化品位与人文素养。在“家政与生活技术”模块中,引导学生通过对中外传统的家政理念的学习与比较,理解中西方传统文化异同,认识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不同的民族之间的文化对话与交流越来越频繁,我国传统的、优秀的家政理念和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一起,正在向世人展现着它的魅力,同时也被其他民族吸收、转化。同样,我们对外来的、优秀的家政理念及文化也应秉持一种开放的态度,要善于吸纳别的民族的优秀文化。最后让学生深刻体会,民族的才是国际的,任何一种生活方式和理念都必须扎根在民族的、现实的土壤上,只有这样才能开出美丽的花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技术课程标准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4]顾建军.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5]刘琼发.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Z].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

通用技术试题篇6

通用技术发展轨迹课型研究反思一、引言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和发展,一系列崭新的理念被提出和实践,其中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非常具有特色的一门课程,充分反映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经过几年的发展,通用技术课程取得较好了成果。自 2004年至今,浙江、海南、山东、北京等省市相继在普通高中启动了通用技术课程实验与实践。通用技术教学课程实施是一个动态研究的过程,仍有很大值得探索的空间。

二、通用技术教学概述

(一)通用技术的概念

技术推动着社会文明和经济的发展,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观念。我国普通高中开设的“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涉及内容较为宽泛的技术课程,它排除了信息技术,又与专业技术有区别。通用技术课程主要为了培养普通高中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技术能力,根据普通高中教学目标和高中生的学习能力,从技术体系中选择一系列适合学生发展的技术,具有高度的综合性、通用性、基础性和实践性,这是一门人文与科学相融合的新课程,也是我国普通高中生的必修课程。

(二)国内外通用技术课程发展简介

早在1866年,马克思就提出把技术教育列入普通教育中,但是技术教育的地位一直不高。直到工业革命以后,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技术教育得到了各国教育界的关注。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调查显示,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开始甚至早已把技术教育列入普通教育之中。国外技术教育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时期:手工业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启蒙运动时期、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二战后至 20世纪 80年代和20世纪 80年代以后。手工业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和启蒙运动时期,技术教育在普通教学中基本上是没有地位的,并且基本上以手工教育形态为主,基本没有技术教育的专用教学方法。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技术型人才,一系列经典专用教学模式被不断地提出和发展。我国的通用技术课程自20世纪50年代提出,于2001年编制出《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

(三)通用技术教学的课型

1.技术理论课

通用技术教材有许多与技术相关的理论知识,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系统学习理论知识,这可以帮助学生高效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理论和技能。但该类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会影响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通用技术课中技术理论一般只需学生了解,只要学生应用技术理论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在通用技术理论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把教师讲授的教学模式与观察探索、案例分析、试验探讨等方法紧密结合。

2.技术试验课

通用技术的技术试验课和物理化学实验课虽然都需要学生动手实践操作,但是它们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通用技术试验课需要通过试验探寻结果;通用技术试验课需要通过试验来修正自己的设想和改进自己的方案;通用技术试验课需要学生自主设计试验。因此在通用技术试验课上,教师应该观察学生实际试验操作,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帮助学生分析试验中存在的问题。

3.技术绘图课

技术绘图课是通用技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主要是机械绘图,要求学生能够识图并且用最适合的技术语言表达出模型或原型。技术绘图课一般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专业性,注重学生对于制图学习的感受和体验,避免把该课程变成技术技能教学。

4.技术制作课

技术制作课又称“模型或原型制作课”,主要通过教授模型或原型制作的理论知识和制作工具的使用技能,帮助学生根据预定的设计方案和制作工艺设计和制作模型或者原型,让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模型或原型制作过程,最后对设计方案和制作工艺进行评价。

三、通用技术课程的问题探析

(一)技术实践问题

通用技术课程立足于“做中学”和“学中做”,强调学生的亲身感受和体验,培养普通高中生的试验能力、设计能力、制作能力以及问题分析、解决能力。生活是大课堂,通用技术课程的实践设计应与普通高中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避免两个极端实践倾向。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避免学生为实践而实践,同时避免学生走上纯设计。

(二)技术创新问题

技术是为了创造,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以创新为教学目标的课程。高中教育阶段是高中生创造力正在发展的重要阶段,我国基础教育改革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是培养高中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普通高中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资源激发高中生勇于探究、勇于创新的信心和勇气,正确引导学生创新和创造。

(三)多学科整合问题

通用技术课程是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学科知识的有效整合,帮助学生对知识更好融会贯通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思维能力。

四、结语

通用技术课程的不断推动和发展,会遇到种种困难,只有深入领会通用技术课程的目标要求和基本理念,把握关键问题,拓宽教育改革思路,才能真正实现通用技术课程的全面效应。

参考文献:

[1]顾建军.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21.

[2]邢志芳.普通高中学生通用技术课程认同现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11.

[3]戈立.高中新课程技术教学模式的研究综述[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9).

通用技术试题篇7

考试

其(一)考试科目1.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共设置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十门科目。

其中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合卷考试。

2.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每科试题满分为100分;语文科目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其余九门科目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网上阅卷考试答题要求我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除了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科目外,均采用网上阅卷,试卷和答题卡分离,各科选择题、填空题及非选择题答案全部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的区域内。

答案写在试卷上、答题错位、答题超过规定位置均视为无效试卷答题卡,选择题采用2B铅笔涂写,文字部分只能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填写。

(三)考试时间及组织安排

1.2019年7月青海海北高中会考日期:7月6日、7日、8日、9日。

2.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一律使用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

3.考场由省考试院统一编排,每考场30人。

考场按单人、单桌、单行、桌口背向学生、桌间距80公分的标准化考场要求排列。

4.考生《学考证》塑封方为有效。

考生必须同时持有《学考证》和《身份证》方可参加考试。

2019年7月青海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时间表

时间

上午

下午

7月6日

8:30-10:30

13:00-14:30

16:00-17:30

语    文

地    理

历    史

7月7日

8:30-10:00

13:00-14:30

16:00-17:30

数    学

物    理

化    学

7月8日

8:30-10:00

13:00-14:30

16:00-17:30

英    语/藏、蒙语文

政    治

生    物

7月9日

8:30-10:00

通用技术试题篇8

【关键词】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实践

当今的世界,技术无处不在,然而,我们的技术人才十分匮乏,通用技术的提出是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但是具体的实际操作还存在诸多问题。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是对学生发展需要的满足,也是国家技术力量发展的需要,但是,没有专业的老师,没有良好的教学设施,这门课究竟该怎么上,才能做到真正挖掘出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在面对技术问题时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以服务于社会发展,对此,我们必须作出深刻的探讨。

一、通用技术课程中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

1.忽视通用技术课程的本质学习

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是目前的课程现状是以理论教学为主,老师大多是理论分析技术知识,导致学生缺乏对通用技术的学习兴趣,很多同学在课堂上做做表面功夫,随便听听,甚至有的课堂秩序混乱,教学目标就难以实现。

2.教学过程无法做到实践和具体理论相结合

一方面,老师在讲授课程时,对教学内容只是进行宽泛的理论指导,实际的实践操作并没有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这不仅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而且不能体现通用技术课程的本质价值,教学目标不能完成。另一方面,现有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熟知技术工艺的理论知识,但是,当遇到具体的实践操作时,就不知道这些知识该如何应用了,很多学生本身对技术课比较感兴趣,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可以制作一些工艺作品和设计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大,调查研究发现,老师在课堂提出实践课题时学生的积极性普遍提高很多,但是实际却是老师讲解课本知识,这就使得开设通用技术课程的初衷相违背了。

3.老师对课程性质模糊不清

通用技术课提出以后,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专业的老师授课,只能安排学科相近的老师进行授课,这就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技术课就是要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设计、制作并达到课题的设计目标,但是很多老师对课程性质模糊不清,认为通过理论学习就可以掌握所学知识,没有必要进行实践操作,造成学生的学习无法做到学以致用的现象发生。

4.实践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通用技术课程的学习是采取多种学习方式以使学生获取技术知识,增强实践能力。在通用技术课程的学习中不乏有开设实践部分的老师,但是实践活动仅仅是停留在仪器设备的操作使用上,完成简单模型的制作等,类型比较单一,忽视技术思想内涵的传授,在进行实践学习时,没有针对实践课题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实践活动只是动手而没有动脑,未能达到技能学习和作品相结合的培养目标,不能体现实践学习的教育价值。

二、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策略分析研究

1.通过技术试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在技术培养中,发现问题远比解决问题要重要得多,通用技术的技术设计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设计问题出发,发现并解决设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技术设计进行分析,通过日常观察收集信息,比如设计一个椅子,要考虑舒适度,材料等问题,通过技术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选出最佳的设计结果。

2.工艺知识和具体实践相结合

设计作品最后得以实现需要按照设计方案,对原材料进行合理的加工制作,最终完成模型制作,在这个过程中,要将所学的工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老师就要在日常教学中要教育学生了解常见的加工工艺和相应的设备工具,为实践积累理论知识,学生的工艺设计过程就是工艺知识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老师要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动手结合在一起,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3.引导学生在技术试验中总结方式方法

技术试验是通用技术课程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考察学生理论学习掌握程度的同时学生也可以从中总结技术经验。技术试验为学生提供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平台,学生们通过技术试验中自己动手操作,以及与同学的合作交流领悟技术的本质。通用技术课的老师要帮助学生掌握这一技能,寻找实践机会争取让每一位同学都能熟练掌握技术试验的过程,达到试验目标,在试验结束以后要提交试验报告,总结并分析实验过程和结果,从中获得一定的启发的方法。

4.技术语言在设计中的应用

设计方案的设计要运用标准的技术语言,技术语言有自己的特定标准,在学习过程中,技术老师要带领学生熟练正确掌握常用的技术语言,比如各种符号和绘图软件的使用。设计方案的呈现必须通过技术语言进行表达,通常遵循一定的规则,各个设计者之间才能进行交流,技术老师在教学时一定要强调技术语言的规范性,以形成最终的设计方案。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技术改革要求培养出高质量的技术型人才,我们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培养知识型技术人才,从普通高中做起,加强教学实践探讨,增强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林小琴.福州市通用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2012(5)

[2]郭亮.喀什地区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现状调查研究[J].喀什师范学院;2012(6)

上一篇:长相思教学设计范文 下一篇:何其芳秋天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