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闰土课堂笔记范文

时间:2023-12-09 20:24:29

少年闰土课堂笔记

少年闰土课堂笔记篇1

一、悬想填空,让语言多味

语文阅读课堂不仅要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创作的能力。文本是作者进行创作的结果,在课堂解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针对文本原材料再加点辅料,进行悬想填空的练习,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辨别文本语言的味道,也能使课堂变得更加多味。

在进行《故乡》的教学时,一位教师尝试着让学生在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词语,他在投影上呈现出这样一段话。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 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

空白处的填补一下子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共同寻找最佳答案。有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立马答道此刻闰土的表情应该是高兴的,因为久别重逢,自然从心底生出欢喜,所以第一处应该填写“欢快”。还有学生略加思索,谈道:从中年闰土的外貌描写中可以看出,闰土的生活很清苦,在这样的境遇下看到童年好友,难免会有些凄凉。所以闰土的表情很可能带着悲伤。教师肯定了孩子们的想法,随即出示文本中的词语:欢喜和凄凉,此刻学生脸上呈现出的是顿悟后的轻松、愉快。这比教师单纯地分析为什么要用“欢喜和凄凉”更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更能使课堂妙趣横生。

至于闰土对“我”的称呼,学生中存在两种意见,一种是“迅哥儿”,这与前文中闰土对“我”的称呼遥相呼应,显得亲切。还有种意见是“老爷”,虽然少年闰土不曾呼唤“迅哥儿”为“少爷”,但随着时过境迁,等级观念的种子早已根深蒂固,“迅哥儿”便成了“老爷”,这也能契合前面的“恭敬”一词。老师一边点头示意,一边在学生合作探究声中出示了原文中的“老爷”一词,同时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环境,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一声‘老爷’,是两代人隔膜的见证”,“一声‘老爷’,是真情在心底的颤抖”,“一声‘老爷’,有尊敬,有生分,更有凄凉,使‘我’打了个寒噤”……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尽情地阐述自己的观点。通过在文本中适当地加一些辅料,课堂上惊喜不断,收获不断,学生兴味盎然。

二、改换比较,让语言生姿

教育家叶圣陶说:“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还是多比较、多归纳。”比较的过程也是分辨高下、提取鲜味、萃取精华的过程。通过比较,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提升,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审美能力得到拓展。那么在课堂上,教师如何进行指导,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曾记得特级教师钱梦龙的《故乡》示范课中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能给我们很大的启示。

生:文中开头第5行“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为什么用一个“横”字?

师:你很会“咬文嚼字”!为什么用“横”字?可以换上别的字吗?

生:“有”。

师:好。“远近有几个萧索的荒村”,也行。

生:可村庄好像是横躺着的。

生:给人悲凉的感觉。

师:对。这“横”字使人感到村庄是死气沉沉的,而不是生气勃勃。从这里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很注意用词。

在教学过程中,钱老师善于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当学生质疑“横”字的用法时,教师没有直接答疑,而是进一步设疑:能否换上别的字?学生经过思考,明确“有”字也能通顺地用于其中,只是在反复地品味中少了一份神韵,相比之下“横”字更能显出村庄的了无生机、萧索悲凉。在此情境中作者的心情便可想而知。自此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同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学生提出“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中为什么用“飞出”这个词?钱老师卖着关子说道:“那我们将母亲‘迎出’和宏儿‘飞出’互相对调一下,可以吗?”学生掩不住笑意,阐发道:“母亲走得慢,所以用‘迎出’,显示出对孩子的期盼,宏儿用‘飞出’,可见其活泼,显示出欢快雀跃的心情。”可见鲁迅先生用词的准确。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改换比较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一片苦心。

三、联想拓展,让语言生香

一方美食,滋养一方人。苏式甜品,以其特有的甜糯让人惊艳。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有目的、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根据文本语言进行联想拓展。于是,阅读课堂在教师精心的“炖煮”下,浸润着丝丝甜味,弥漫着浓浓芳醇。

一位老师在进行《故乡》的阅读教学时,努力引导学生品读文章中的两处描写。一处是文章第12段中“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作者用生动的笔墨对记忆中的故乡和少年闰土进行了精彩的描绘。另有一处是文章的最后一段,依旧是海边碧绿的沙地、深蓝的天空教师启发学生研究这两幅画面,并展开想象的翅膀。1.“两幅图中都用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来描绘原来故乡和未来故乡的美丽,那还有什么不同的内容呢?”(以前画面中有一个小英雄,而后来的画面中却没有了)2.“同学们能不能结合实际,借助于联想,在未来故乡的图画上增加一些人物,使画面更有生机?添上谁?添上几个人物呢?”

学生们努力回味文本,捕捉灵感,绽放着思维的火花,“烹制”可口的“菜肴”。有一名学生动情地写道: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一名十一二岁的少年将双脚藏进了松软的沙地里,他把头埋得很低,似乎在仔细寻找着什么一眨眼工夫,无数像星星一样璀璨的贝壳像变魔术般地呈现在他的手中,他向四周望了望,惊喜地唤了一声:“宏儿,快来看,可把它找到了……这时,另外一个少年急忙赶来,瞪大了黑色的眼睛,用双手小心翼翼地接过贝壳,如获至宝。在月亮的映照下,精美的贝壳呈现出异常夺目的光芒,碧绿的沙地上留下了一串串歪歪斜斜的脚印一直通向远处……

小作者用生动的笔墨勾勒出宏儿和水生捡贝壳的场景,使读者再一次沉浸在少年纯真的友情里,沉醉在最单纯的快乐里。细细品味,不如说贝壳和月亮透出的光芒是希望的光芒,沙地上的脚印是探索的脚步。这正好吻合了作者鲁迅寄希望于下一代的想法,巧妙的联想将主题再一次作了升华。

少年闰土课堂笔记篇2

小说以我回乡的见闻为主要情节,在故乡,作者塑造了两个主要人物――杨二嫂和闰土。教学中,我试着从这两个人物与“我”关系的“远”与“近”的角度,去勾勒他们的性格特征,启发学生去思考,鲁迅笔下那个年代的人物的命运走向;进而,引导学生理解鲁迅对当时社会环境的看法和态度,接近鲁迅的精神世界。

一、杨二嫂与“我”

杨二嫂的出场,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连续的三个感叹号,加重了语气,泼辣的气势扑面而来,也显出杨二嫂对“我”的“亲近”。在我“愕然”之时,杨二嫂再接再厉:“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经过母亲的解释,“我”才记起,她是小时候斜对门开豆腐店的女人。年龄的差距使“我”不太关注这个漂亮的女人,“所以竟完全忘却了”。杨二嫂之于“我”,是早已忘却了的疏远,但“我”之于杨二嫂,却是“我还抱过你咧”的亲密。杨二嫂的“亲近”,其实是在为即将到来的有利可图和人道谴责作铺垫:“那么,我对你说。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这样的“亲近”,不从相处得来,更非血缘关系,只是为了索取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泼辣、势利、斤斤计较,杨二嫂这个人物,不讨人喜。但如果我们的评价仅停留于杨二嫂的可鄙可厌,便容易陷入肤浅的道德批判,也会抹杀这个人物的复杂性。杨二嫂两次到“我”家,都是冲着一些零碎物件去的,“母亲的一副手套”“狗气杀”等日常用品,成了她虎视眈眈的宝物。第一次到来,试图拉近关系不太成功,面对我无言的抵抗,杨二嫂“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相比之下,第二次取东西要光明正大得多,因为抓住了闰土的把柄,觉得自己有功,便肆无忌惮起来,“便拿了那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亏伊装着这么高底的小脚,竟跑得这样快。”两次拿东西,动作、神情都不一样,这是鲁迅小说人物描写中非常有意思的地方。抓住这些细节,让学生细细品味杨二嫂在索取物品时的策略,还需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杨二嫂这个人物的可悲可怜,如此处心积虑地想要接近“我”和母亲,甚至不惜怀疑、冤枉闰土的品行,其实只是为了一些非常廉价的日用品。曾经貌美的“豆腐西施”,落到这步田地,有着深广的社会原因。小说写于1921年,军阀混战正酣,生灵涂炭,生活无着。生活于社会底层的人们,更是如海上孤舟,必须抓住一切机会扩充自己,寻求依傍,才不至于有船翻人亡之险。杨二嫂的命运,折射着的是那个时代的恶毒和不幸。

二、闰土与“我”

关于少年闰土的选段,已经收在人教版六年级的课文里,学生对闰土这个人物并不陌生。课上,不少学生能够复述出童年时的“我”和闰土的有趣经历。接下来,我让学生对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进行比较。

少年闰土:

这不能。须大学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18自然段)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月亮地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走过去……(23自然段)

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28自然段)

中年闰土:

“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66自然段)

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67自然段)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规定……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71自然段)

要求学生观察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语言描写,从句子成分上分析两者的不同。问题一出,就有学生发现,在少年闰土的语言里,基本上每句话都以“我”“我们”或“你”作主语;而在中年闰土的语言中,则缺少了这类代词主语,代之以“自家”“老太太”“老爷”,或者干脆没有。联系日常语境,让学生讨论,这样的说话方式,反映出怎样的人物关系。不难得出结论:少年闰土的世界充满了欢乐和想象,也乐于与“我”分享自己的一切,这里不光有光怪陆离的虫鱼鸟兽,也有相互体谅的朴素人情,并且这种分享,是带着极强的个人认同和自豪感,此时的闰土,单纯质朴,把“我”当做他的一个亲密伙伴,对我无话不谈;相比之下,中年闰土的世界则处处流露出苦涩的悲哀,“多子,饥荒,苛税”是他头顶的几座大山,压着他往前挣扎,贫苦的生活又使他在面对“我”时保持一种下等人的谦卑,觉得从城市中到来的“我”是“老爷”,“我”与他是主仆关系。通过对人物语言的细读,对鲁迅写作句法的挖掘,我们可以带学生领略鲁迅语言的精巧,进而理解,儿童时代的伙伴式亲密已经荡然无存,成人世界里,只有生活的压迫、世俗的观念以及由此带来的地位的尊卑。

我们发现,杨二嫂和闰土在处理与“我”的关系时,方式截然相反。与“我”并不熟悉的杨二嫂,觊觎着几个物件,拼命拉近与“我”的关系;小时候的亲密玩伴闰土,则在阔别多年后,极力否认童年玩乐的价值,而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差异。这两者,一是“辛苦麻木”,一是“辛苦恣睢”。即,要么封闭自我,蜷缩在自我保护的壳中,与外界疏离,只为犬儒的生活;要么侵犯他人,占他人之物为己有,在残酷竞争下踩着他人向前。变态的人际,变态的人性,共同指向变态的社会和观念。

王富仁先生在《精神“故乡”的失落――鲁迅〈故乡〉赏析》一文中提到,小说涉及三个故乡:“一个是回忆中的,一个是现实的,一个是理想中的”。“突出描绘的是现实的故乡”。如果我们爬梳三个故乡之间的关系,便会发现,它们相互作用又有机结合。作为记忆中的故乡,充满着奇幻的、理想化的色彩。它是“我”对故土最本真最原始的依恋,但也是“我”作为一个成年人不切实际的“想象”。这种“想象”在“现实的故乡”的无情解构下分崩离析,其实这“现实的故乡”早就存在,残酷的社会环境下人与人的阶级感与疏离感一直没变,只是童年的经验恰好提供了一个躲避世俗的场所。当成年的“我”回乡后品尝到旧日不再的苦果时,对未来的愿景则延续着鲁迅作品中一贯的深刻之犹疑:在新的生活与旧的经验、希望与绝望、切近与茫远、有与无的二元对立间徘徊。“路”的比喻,正如《自序》中“铁屋子的呐喊”的比喻,夹杂着无奈、绝望与决绝的复杂情感。

现实连结着过去和未来,过去的幻影因现实的刺破而不复存在,未来的希望必须孕育于现实的残忍。本文以人物关系的“近”与“远”来解读杨二嫂和闰土,其实是为学生理解鲁迅笔下的“现实的故乡”打开一个突破口,进而,追寻鲁迅的思想足迹,探照到鲁迅心目中那个“理想中的故乡”。

少年闰土课堂笔记篇3

一.审美教学运用于初中语文小说审美教学的重要性

小说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说题材作品的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初中语文教学的稳步发展。在初中语文小说教学的过程中,融入审美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作者的思想感情,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学生在掌握课文知识的同时,也能使学生感受和体验文中作者文字底下营造的美感,对他们进行美的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修养的提高和发展。

二.当前新课程背景下,在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中开展审美教学的具体措施

审美教学,运用于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已是不言而喻,因此,为了更好更快实现新课程标准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和目标,为了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稳步发展以及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在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中开展审美教学,就显得迫在眉睫的事情了。本文主要对其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以供参考。

1.引导学生体会并领悟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美。

在小说题材中,人物形象是小说六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对作者精心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审美解读,对于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爱憎分明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审美分析,领悟人物形象的美。比如,在讲到鲁迅的《故乡》这篇课文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对童年时期的闰土以及中年的闰土进行审美解读。老师可以先让学生仔细诵读闰土捕鸟和扎刺猬保卫瓜田那两段,然后让学生讲讲少年闰土有哪些特点,并且可以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是否有和闰土类似的经历,从而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更好地体验少年闰土这个人物形象给我们带来的独特的审美体验。同时,老师也应该分析中年闰土的迂腐和唯唯诺诺,让学生明白中年闰土会发生这种变化都是封建礼教迫害的结果,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增强学生小说审美能力的提高。

2.在课堂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审美想象和感知。

在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中开展审美教学,最大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高尚审美情操的培养以及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因此,老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措施,激发学生对小说的审美想象和感知。老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文章中的文字文本,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感知和体验文字塑造的意境为我们带来的独特的审美体验。比如,还是《故乡》这篇课文,老师分析鲁迅的故乡时,可以让学生先找出文中描写故乡的句子,如“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以及“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丝生气”等,老师对这些句子进行讲解,抓住文本中的对故乡修饰的字眼,然后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在头脑中构造出两幅不同的场景,通过鲜明的对比,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返乡时的矛盾情感。同时,老师也可以让学生用语言文字来描述一下自己的故乡,通过对故乡一草一木的描述,能激发学生对故乡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对鲁迅笔下的故乡有更深刻的认识,在情感上引起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有效合理借助多媒体教学,促进学生审美情趣的养成。

初中语文教学中涉及很多的人文历史的相关知识,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审美熏陶的丰富资源。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多媒体设备作为教学辅助手段进入了学校课堂,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大程度的便利。老师在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信息量大,直观生动的优点,根据文本内容选择多媒体教学,通过观看录像或音频、图片等文件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审美熏陶,促进学生高尚审美情趣的养成。比如,在讲解一些文言的历史小说时,可以播放百家讲坛中的关于《宋史》和《史记》的系列,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好的理解。

少年闰土课堂笔记篇4

关键词:音乐;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0-089-01

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如果教育适当,节奏与和声比什么都深入人的心灵,比什么都扣人心弦”。音乐,在人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巧妙合理地选用音乐,可以创设理想的教学情景和和谐完美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师生身心放松,共同愉快的完成教学任务。让音乐回荡在语文课堂上,旨在对语文课堂注入情感关怀。语文教材中的许多篇目,都可以根据不同的课堂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类型的音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或循循导入,或渲染气氛,或调动情感,或深化意境,或突出中心,或愉悦身心,其作用不一而足。经过课堂实践探究,笔者归纳出如下四种类型。

一、引进音乐,导入新课

中国有句古话说:“善于始者,成功一半。”可见,开头的好坏,对于一堂课成功与否的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音乐这种听觉艺术,它最能拨动人们的心弦,掀起情感的狂澜。如教《次北固山下》一文,我先播放《橄榄树》歌曲,好多学生会跟唱: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唱着唱着,大家沉浸在“乡愁”之中。此时,我顺势写出题目,简要讲解了题目中“次”(停泊)的意思后,启发学生思考诗中怎样表达了作者的乡愁?同学们动情地朗读,继而踊跃地发言。

上面所述的音乐导入,渲染了气氛,调动了情感,架起了“教”与“学”的桥梁。难开的“头”开好了,结果往往也会好。

二、运用音乐,朗读课文

配乐朗读,犹如有伴奏演唱,歌曲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象,是通过演唱者和伴奏的共同再创造得以最终实现的。同样,选择适当的音乐有助于更好地朗读和理解课文。

如教鲁迅先生《故乡》一课,为了让学生从闰土少年时的形象与中年时的形象的巨大反差中把握特定环境下人物的性格特征,并能领会当时社会的黑暗。在朗读描写少年闰土部分,我选择了富有江南水乡气息的江南丝竹《欢乐颂》来配置音乐情境。这一首曲子气氛热烈,旋律轻快,与闰土少年的开朗活泼相映成趣,学生深深地被少年闰土的快乐所感染。而在朗读中年闰土部分则选择《江河水》来渲染气氛。这一曾被用于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苦难岁月》配音的著名二胡曲,开始便是一段类似哭腔的引子,接着,音乐由低到高,迸发悲伤的气氛、情绪,随着旋律的缓慢,缠绵悱恻,似在诉说满腔的悲苦。一时,课堂里气氛低沉,再配上抑扬顿挫的朗读声,更显得凄凉悲伤。在这两种截然不同气氛对比下,只见学生动情动心,仿佛回到了闰土生活的年代,更深地体会到在生死线上挣扎的生活滋味,并且领会到作者对比手法的巧妙运用,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故乡》的最后一段,作者从对故乡的伤情中解脱出来,写出了有关“路”的深刻内涵,令人精神为之一振。因此,我选择了刘天华先生二胡独奏曲《光明行》的引子,来表现奋发向上,积极进取、不屈不挠的精神。此曲鲜明的节奏感,优美的旋律,刚劲而流畅的热烈情绪,刚好和“路”的深刻内涵相吻合,催人奋发,引人向上。

如上的配乐朗读,绝对要比“清读”好得多,好得很!因为,课堂气氛浓烈,情感涌动。

三、插入音乐,帮助理解

上课中适当地插入并唱出一句或几句歌词,以达到此时“歌声”胜“讲”声的效果。可将其形容为锦上添花,烹调之味精。

如上名著导读《水浒》之精彩片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文中最精彩的地方是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我指导学生明白了用比喻等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描写了这“三拳”的威力,有力地表现了鲁智深侠肝义胆、疾恶如仇而粗中有细的性格,然后,我问学生,鲁智深路见不平、见义勇为的故事,可用电视剧《水浒》《好汉歌》中哪几句歌词来形容呢?怎么唱?——“路见不平一声吼哇,该出手时就出手哇,风风火火闯九州哇……”我和学生齐唱着,学生的情绪激动,边唱边挥动着拳头,俨然自己就是“鲁智深”在除暴安良……这“三拳”,不用说永记在心。

四、吟唱音乐,体会韵味

各单元的综合练习,也有不少可音乐牵手的内容。如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中的《戏曲大舞台》。 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如京剧的雍容华贵,昆曲的典雅精致,黄梅戏的悠扬委婉,越剧的轻柔婉转……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些戏曲的特点,我选播了黄梅戏《天仙配》选段:“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这些选段的乐曲,无一不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这些戏曲的风格特点,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其各自的音乐韵味和魅力,效果很好。如果只是凭口说说而已,那效果无疑是隔靴搔痒,雾里看花,只有些肤浅的“意感”,而没有形象的“乐感”。

少年闰土课堂笔记篇5

一、悬念激趣

悬念,指的是很想知道又无从推知的关切和期待心理。在语文课堂上,设置悬念,给学生一种期待的心境,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如《背影》一课中,作者朱自清在开篇写道:“我与父亲不见四年有余,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讲到此处,教师适时启发:为什么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呢?这就给学生造成一个悬念。接着提问:一般作品描绘人物部位最多的是什么?学生讨论明确:人最富于表情部位应该是面部,应着力于面部神情音容笑貌的描绘,这是文学作品惯有的手法;而《背影》这课,为什么抓住人物的“背影”不惜笔墨作具体细致的刻画呢?教师引导学生在讨论中逐步领悟这里描写的“背影”是进入老境“颓唐”父亲的背影,它刻下了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一个印记。父亲在家境惨淡,奔走谋职之时,还不辞劳苦,不怕麻烦送儿子上北京,还艰难地爬过铁路为儿子买橘子。这“背影”表现出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背影”是父子依依惜别中给儿子烙下的一个深刻、不可磨灭的印象。学生的求知欲在悬念中被激发出来了。

二、情感激趣

情感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作者缘情而发,把自己强烈的情感演变为文字。因此,激感必须披文人情,才能深切感受作者传递出来的感情。读者若不能透彻地了解文字的情味,那么就是只看见徒有迹象而死板的符号,怎能接近作者的旨趣呢?教师应善于调动学生情感,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让学生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如《卖炭翁》中的一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分析这句时,教师可启发学生:卖炭翁身上穿得很单薄,为什么还希望天气更寒冷些呢?这不矛盾吗?衣单思暖,人之常情呀!为什么呢?因为卖炭老人希望天寒能卖上好价钱,否则,不要说生活无着落,就连买件单薄衣裳的指望也会落空的。这样一启发,学生就能理解卖炭老翁这种矛盾的心理,蕴含着多么大的痛苦和辛酸啊!这就激发了学生对卖炭老翁的深切同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

三、媒体激趣

所谓媒体启发,是指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比如用多媒体进行启发,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复杂为简单,图文并茂,形声结合。如教《小石潭记》时,画一幅“隔篁竹,闻水声,”周围“青树翠蔓”,“中间”全以石为底,“鱼儿在潭中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的小石潭的投影片,小石潭的方位、概貌、情趣就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如果用电视录像或电脑媒体,色、形、声结合,更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四、对比激趣

教学中运用相互联系而又容易混淆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正反对比或新旧对比。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在比较分析中加深理解,又在理解基础上加深记忆。以《故乡》一课为例,课文对闰土形象的描写,可采用对比启发。分析时,教师提问:中年闰土与少年闰土对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少年闰土:“紫色的圆脸、红和圆实的手”,说话滔滔不绝,说的都是海边无穷无尽的稀奇事;中年闰土:“灰黄的脸”夹着“皱纹”“松树皮的手”,一个天真活泼的少年变成一个“木偶人”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多子、兵荒、苛税等原因造成的。这样一对比启发,就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五、设疑激趣

少年闰土课堂笔记篇6

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的运用要在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口语交际和习作中得到全面落实。教师在教学中要渗透方法,培养兴趣,让学生学会获取信息,活用语言,实现交流。

【关键词】

方法 兴趣 习作 倾听 交际

语言文字的运用,具体地说就是听、说、读、写的实践。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的运用必须在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口语交际和习作中得到全面落实。语文教学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的特点抓好语言训练点,下面我就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对语言文字训练的几点做法。

一、在识字教学中渗透方法

认识字是学生掌握书面语言的基本环节,是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字的教学不能太乏味,不能过多地采用机械的、死记硬背的方法。我们可以根据汉字的特点进行识字。比如,运用音义记忆的方法。音义记忆的方法就是把读音和意义结合起来记忆。比如,我在教《触摸春天》这一课时,我让一位学生起来读课文,当读到“此刻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时,他把“huá”读成了“huà”。读完后我让学生查字典,看看念“huá”和“huà”时分别是什么意思。查完字典后一个学生汇报说“读第二声时的第一个意思是用刀或其他东西把别的东西分开或从上面擦过……读第四声的第一个意思是分开,第二个意思是设计。”听完学生的汇报,我说:“根据刚才字典的解释请你们考虑一下本文中应该读哪个音?”他们一下子顿悟过来说:“读huá。”我追问到:“谁能说说自己是怎么确定读音的?”我指一名学生回答,他说:“‘因为划出一条美丽的弧线’这个句子中,“划”的意思是‘用刀或其他东西把别的东西分开或从上面擦过’,这个意思对应的读音是‘huá’,所以在这儿应读‘huá’。”说完我表扬了他。同学们也知道了如何在语境中确定多音字的读音。当然在识字教学中对于这种多音现象我们还可以采用取舍定音法(记少不记多)和词性定音法等。

在识字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和加深印象我还经常采用看图识字(指通过看图体会构字的原理来帮助识记字形)和字形归类(指按照汉子象形、指示、会意、形声等造字规律帮助学生识记汉字)识字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记忆字形,理解字义。

二、在阅读教学中习得语言

语文课本中的课文都是经过专家层层筛选出来的优秀范文,都是学生们学习借鉴的极佳的语言文字材料。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多种朗读方法以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语感,感悟语言用得准确和优美。遇到好词、好句、好段可以让学生进行摘抄、背诵,积累语言素材。阅读教学中还要引领学生领悟语言表达的方法,然后进行方法迁移运用。比如,我在教《少年闰土》一课,为了让学生掌握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我在第一课中时重点设计了这几个问题:1.说说少年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画出我和闰土第一次见面时,闰土的样子。我根据学生们的汇报进行板书,然后问:作者仅用寥寥的几笔闰土的外貌就跃然纸上了,这是为什么呢?经我引导后学生领悟到:作者是抓住了人物的“特点”。知道方法以后,我紧接着让他们进行小练笔,用几句话描写一位同学或老师的外貌。第二课时中,为了让学生掌握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个性的方法,我设计了这几个问题:1.闰土向我们讲述了哪几件事?2.从事例中你觉得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最后,让同学们自己总结本课学习到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同学们知道了要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并精选“典型事例”来写。在写典型事例时,要恰当运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方法。于是,我趁热打铁,布置作业:运用本课学到的方法,描写一个自己熟悉的小伙伴,写出人物的个性。同学们学会了这一方法,写得都不错。

三、在口语交际中,训练倾听和表达

语言是交际互动最重要的纽带,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质。”从表述看,帮助学生学会倾听是新课程标准赋予我们语文教师的基本使命。“学会倾听”不是人与生俱来的本领,在我们的口语交际课上和其他课程上经常会遇到:老师在讲课时,班上总有部分学生在“跑神”;同学正发表看法,被其他同学中途打断;总是才听同学说半句,就习惯性地加以评判或反驳……这都是不会倾听的表现。所以教师有必要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倾听策略的专题训练。比如,在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有趣的游戏》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我知道同学们都喜欢做游戏,这节课我们就来玩个游戏好不好?

生:(兴奋地)好!

师:看(拿出大象图)多可爱的大象呀!可惜少了一个长――(生:鼻子)现在我们就来玩贴鼻子的游戏。

师:谁愿意帮助大象贴鼻子?(学生纷纷举手)

师:老师还要讲一讲“贴鼻子”的游戏规则,过一会儿就请听规则听得最认真的同学来玩游戏,大家应该怎样听别人说话呢?(生马上安静地坐端正了)对了,做个认真的小听众。

在游戏中,我特别强调“请听规则听得最认真的同学来玩游戏”,并用“大家应该怎样听别人说话呢?”这样的提问提醒学生注意倾听,有意识地养成并强化了学生的倾听意识。

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不能只停留在口语交际课上,我们在其他课上,在日常聊天等生活中都要强调倾听、练习倾听。

如果说学会倾听是有效交际的前提条件,那么学会表达则是成功交际的核心因素。生活中处处要跟人交流,处处需要进行口语交际。不愿表达、不会表达的人,在学习和生活中会处处碰壁。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交给学生表达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针对部分学生不敢说,不愿说的状况,在课堂上我们要用鼓励性强的语言消除学生表达时的心理障碍,积极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激发表达的欲望。不讽刺挖苦学生,允许说错,允许补充、允许反驳、允许保留。在小学阶段让学生达到“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做准备,做简单的发言”的目标。

少年闰土课堂笔记篇7

如何能实现这一目标呢?下面以《故乡》为案例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教学背景

《故乡》以“我”回乡的经历为线索,描述了当时中国农民的生活遭遇与精神痛苦,抒发人与人之间相互隔膜的深沉忧虑,以及希望打破彼此隔膜、探求人生新路的执著信念。

由于篇幅较长,学生对时代背景的疏远,要读懂文章,教师得从历史背景作点拨和指导。于是,我收集了相关的历史资料,第一课时介绍作者,并从历史角度介绍背景,让学生对当时的中国社会有一定的了解后,进入文本阅读,梳理“回故乡―忆故乡―离故乡”三大部分。第二、三课时重点抓住“变”字分析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闰土、杨二嫂、“我”。我想通过“情节把握―分析典型人物―理解主题”这一模式,应该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迥异的教学过程

按预先的教学思路,介绍作者、历史背景,用时15分钟,其中10分钟是教师讲授,学生听和笔记。接着提问:小说以时间为序,围绕我回乡的所见所闻展开故事情节。朗读课文,按“(回)故乡―( )故乡―( )故乡”将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课结束后,学生满身倦怠,趴倒在桌上,教师也身心疲惫。教学内容和目标虽然完成,但课堂缺少动态生成。

为何?是不是教学环节出了问题?利用课间活动时间,我与同事交流并做了调整。由于晨间活动,第二节课铃声响后,学生难以静下心来,我在黑板上写了“故乡”二字,转身说:“同学们,心静自然凉,读书也一样,心静便能读出感受。请大家静静阅读,用一个字或词概括你的感受。”

学生纷纷翻开书本,静下心来阅读。教室一下子安静下来,静得只剩翻书声,连平时不爱听课的学生也一页页翻看,我有点被他们的认真而感动。

约摸十来分钟,我轻问:“看完了吗?”学生点点头。

学生1迫不及待地回答:“我用‘变’来概括。少年闰土,年轻、活泼、可爱;而文中的中年闰土,麻木呆滞。不仅是他变了,杨二嫂也变了。”

旁边同学插嘴:“豆腐西施。”

师:“对,原先是豆腐西施,而现在……”

学生1:“两脚圆规。”

学生2:“由美丽漂亮变得势力,爱占便宜!”

师:“很好,故乡的人变了。”

学生3:“我发现小说写了‘我’回故乡、忆故乡、离故乡三个阶段,但我不知道用什么词概括?”

学生4忙说:“三个故乡。”

学生5:“不对,文中没讲三个故乡。记忆中的故乡是美好的,现在的故乡是悲凉的。”

师:“有没有第三个故乡?”教室里一时议论纷纷。

师:“请给出依据。”教室再次安静下来,学生静静浏览。

学生6:“第86段‘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说明有第三个故乡,是一个美好的‘我们’未经的故乡。”

师:“很棒!善于发现蛛丝马迹,第三个故乡是未来而美好的。

学生7高高地举手:“老师,我能用数字来概括吗?”

师:“当然。”

“我用‘8’表示。首先课文有88节,其次我把‘8’横放,成为数学中无限循环符号。课文中年轻的‘我’与闰土是那么情深义重,相隔30年后却有隔膜了,而他们的下一代呢?86段写到宏儿和水生刚分开就开始想念了。宏儿与水生不就像当年的‘我’与闰土。而如今他们分离了,他们的未来呢,可以想象,30年之后他们也会像中年的闰土和‘我’一样,情淡了,隔膜更深了。再下一代呢,循环往复,让我不禁感叹人世悲凉。”当这位学生款款落座后,全班报以热烈的掌声。

我亦竖起大拇指:“高!一为你的精彩发言,二为你与著名的鲁迅研究学者钱理群的思想不谋而合。他说《故乡》完成的是‘离去―归来―再离去’的人生循环,小说的外在形式表现为‘始于蓬船,终于蓬船’的一个圆,而你把这个圆用在这代人以及他们后代的人生联系上,很棒!”

学生发言越来越精彩,积极性也提高,课堂氛围轻松愉悦。

三、教学反思

两堂课的教学思路完全不同,课堂氛围也截然不同,我想效果也是有差别的。第一节课试图让学生了解背景,希望少走弯路,结果教师的解读代替了学生的个体体验,课堂主体倒置。

而第二节课利用学生的躁动,让学生静静阅读,还时间、阅读于学生,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与情感中,深入文本,加深感悟,因此学生的发言精彩、独特、个性化,我尤其赞赏用“8”来解读文本,不拘一格,相当精辟。

反思这两节课,我想阅读课要尊重学生个体体验,还阅读以本色。退去一切浮华的形式,实实在在地让学生有时间去阅读,自主与文本、作者对话,调动已有的情感,获得属于自己的独特感受,我想这样的课堂也是最有效的。叶圣陶说:“他们没有尝试过的事物,我决不滔滔的一口气讲给他们听,他们尝试过了,我才讲,可是我并不逐句逐句的讲书,我只给他们纠正,给他们补充,替他们分析和综合。”因此,教师不能成为教参与学生之间的搬运工,而是要撇开教参,立足学情,并能灵敏地捕捉学生对文本的感受,相信一定能起到点石成金的效果,学生也会越来越喜欢语文的。

少年闰土课堂笔记篇8

关键词:小学 高年级 阅读

一、在阅读教学中采取“以读为本”

1.在品读中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培养语感。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我总结出一条学习语言的途径,即“感受——领悟——运用”,通过读,读熟了,就记住了。在读中就能逐渐领悟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读书读得琅琅上1:3熟读成诵,运用时就能脱口而出。这里强调的读,并不是单一的读,泛泛而读,重“多读”,更重读中悟,要注意读的层次性,一般从三个层面进行读。例如,我在教学《荷花》一课,首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读的兴趣,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使学生先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抓住重点段落,重点词句让学生进行品读理解,像理解文中“冒”一词,采用换词法让学生不断比较地读,从中领悟“冒”一词用得准确精妙。写出了荷花充满活力的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下长出来,在这一基础上最后再采取个别读、比赛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读时并注意词句的轻重缓急。指导学生把文章的表达的情感真正读出来。体现“行之有口,用之于心”。

2.在品读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在阅读中培养小学生的语感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等有着密切的联系。语感能力是一种修养,它是对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义,情感所反映的实际情况的正确、敏锐丰富的领悟力、感受力。如我教学《火烧云》时。老师引导学生经过反复朗读深深感受到火烧云颜色变化极快、颜色多而美的特点,能入情入境地读以后,这时老师不失时机地肯定同学说:“你们读得真好!”老师也想读,请听老师读。同学们闭目静听。边听边想象“云仿佛变成了一匹马,忽然又变成了一条十分凶猛的狗。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的景象。”让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眼前又会出现怎样的景象,接着老师就让学生想象还有那些景象……同学们畅所欲言地说出了很多形态各异、变化极快的景象。这样的阅读教学真正做到读中启智,读说结合。

二、多种手段促使学生乐于探究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重点是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首先教师应对教学大纲有着熟练的掌握,知道重点与非重点,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渗透。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课上可能遇到的问题应做好充分准备,在哪些方面是学生比较吃力的,而哪些方面又是较容易掌握的,我们应该做到合理分配时间,争取课堂的最大效率。对于小学的学生教育,教师能较容易地把握住学生的思路。比如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一文,一般学生在审读课文时会注重课文的叙述结构并无形中进行记录,在布置预习任务时,我们可以提到闰土的变化,这样学生在预习课文的时候自然会多留心文中关于闰土描述的相关语言,来找出闰土变化的过程,自然也就把握了文章的叙述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探究能力,自然就应该把学习的“大权”交由学生掌握。笔者曾走访过多个学校,发现勇于提问的学生并不多见,究其原因,一是很多学生担心自己的问题过于简单而招致同学们的嘲笑;二是担心自己没抓住关键问题,老师不酷解答。这些都是错误的想法,我们必须纠正,鼓励我们的学生多提问,在发现问题之后,要善于借助图书馆的资源,或者通过与同学商量等方式加以解决,在不能解决的情况下再向老师说明问题。笔者就常常向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久而久之,课堂的提问率升高了,发现的问题多了,效率自然高了起来。

三、读写整合活跃学生阅读的独立思维

阅读和写作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两者关系密切,相互促进。只有大量的阅读积累才能够促使学生写作的顺利进行。从某种角度来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而写作则是对阅读体验的一种延伸与表现。笔者认为教师可以读写整合教学,借以来活跃学生阅读的独立思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对于阅读过程中典型的句子、自己的体验、感想等等常常会在自己的作文中得到启发和应用。笔者在阅读教学中注重读写相融合开展,即:让学生通过阅读来摘抄好句、好词;归纳阅读文本类型;书写感想或者体验、评价阅读文本等等,借以来深化学生的阅读,强化学生的独特感想和体验,与此同时,也可以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写作和积累素材能力。此外,开展读写整合阅读还有助于激发学生深入阅读的欲望,强化其对语言或者情感的共鸣,为学生的创作思维给予广阔的空间。如:在学习“荔枝”教学内容时,笔者采取阅读加鉴赏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维,即:独立的阅读文本,体验阅读文本中母子感情,感受作者描写人物的手法等等,并以自己的方式来对阅读文本提出自己的鉴赏感想,其中有的同学以评析的方式展示,即:边阅读边在空白处进行批注;有的同学则是通篇来谈自我的阅读心得;有的则通过阅读文本来进行亲情的写作等等,这在强化学生阅读的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写作、口语表达能力等等,取得了一举多得的良好效果。

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在阅读中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鼓励学生多提问、多解决,可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探究能力。为此,在今后的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切实顺应新课程标准要求,探究新型教学模式与方式,并根据不同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阅读探究能力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赵景瑞.我的探索——小学语文教学:思想与艺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2]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上一篇: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范文 下一篇:龙年大吉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