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课文原文范文

时间:2023-10-17 15:28:14

社戏课文原文篇1

关键词:戏剧;教学;舞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4-0061-02

戏剧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其教学内容隶属于汉语言文学必修专业中的世界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占有不小的比重。同时,戏剧的教学与小说、诗歌等相比又具有其自身的特殊属性――实践性。但是目前学院在文学类课程设置上还存在以文本分析为主导的教学倾向,因此戏剧教学也主要停留在对剧作剧本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人物形象等传统分析与研究思路上,其本质其实是将小说研究与分析的思路照搬给戏剧而忽视了戏剧自身的艺术特性。

戏剧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融合着语言、动作、造型、声效等不同的表现元素。舞台表演是其最终的呈现形式。剧本创作只是其中一个环节。因此,戏剧剧本作为为舞台表演而生的文本,脱离了舞台实践,其戏剧性与感染力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现有的重剧本分析的教学模式使学生难以透过文字对戏剧产生更深一步的了解与体验,使教学工作面临脱离实际的窘境。同时,现有的教学模式也难以激发学生的戏剧创作热情,局限了未来学生考研或就业的选择视野。因此,对世界文学与现当代文学中的戏剧教学进行革新,增强其实践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同时,在中国电影突破130亿票房的大背景下,影视业的迅猛发展也带动了话剧市场的回暖。由此,就业市场对戏剧、影视类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此外,不少传媒行业,尤其是广告业,已经脱离了早期的传播模式,进入剧情化时代。因此,就业市场产生了很多戏剧、影视创作类的岗位缺口。而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内容中的戏剧部分正与此类岗位相适应。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与需求之下,学院于2016年进行了“世界文学课程中戏剧教学与学生剧团实践的双轨结合”的课程改革。该教学模式既重视对学生戏剧理论分析能力的学术训练,同时又强调学生在戏剧创作实践中提升戏剧写作水平、增加舞台实践经验。此举将培养学生适应戏剧与影视创作类工作岗位的需求,使学生不仅会读、会评,还会写、会演。此次课程改革充分利用了文学院现有的学生社团资源――沧浪剧社。“沧浪剧社”作为我校学生社团中的佼佼者,为丰富学校文化娱乐活动表演过多部话剧,在校内乃至大连高校戏剧联盟中有较好的口碑和很大的影响力。经过文学院几届学生的探索与实践,剧社无论在创作还是表演方面都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学生通过沧浪剧社这一成熟的舞台实践平台,在戏剧课堂教学内容之外进行戏剧实践,改变了现在戏剧方面的教学只停留于对剧本进行理论分析的现状,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舞台导演与表演等的实践,从而拓宽了学生的艺术视野,使他们真正认识戏剧、了解戏剧、喜爱戏剧。

该项教学改革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式、方法的革新以及学生创作与舞台实践的整合。

现有世界文学教学涉及到的戏剧教学主要包括古希腊戏剧、莎士比亚戏剧、古典主义戏剧、社会问题剧、现代派戏剧等,时间跨度很大,涉及的国家与作家也非常广泛。现有的教学模式是仅选择一两个代表剧作进行内容介绍、主题分析和艺术特色总结。而且囿于阅读经验,学生在阅读这些剧作的剧本时,很难产生如阅读小说时的阅读。因此,从现有教学情况看,与小说教学相比,戏剧教学中的内容学生除了死记硬背教师所给出的总结外,对这些经典剧作很难谈上欣赏与理解,更无法产生艺术共鸣。同时,现有教学侧重古典时期,对现、当代戏剧重视不够,很多在欧美产生重大影响的剧作家的作品学生在课堂上难以接触到,其剧作的翻译剧本也难得到。针对这种情况,在改革中我们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化整为零”地对西方戏剧进行“碎片化”的处理。具体措施如下。

1.将过去由老师进行课堂介绍的剧作时代背景、作家生平、作家代表作等基本热莘攀指学生,让其通过图书资料以及学术期刊网等进行信息查找与总结,并以PPT的形式加以记录。这样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节省出一部分时间,同时也锻炼和加强了学生学术资料查找的基本能力。

2.改变过去仅仅介绍一出戏剧整体概要的教学方式,对将要讲解的戏剧进行片段选择,一方面对剧本段落原作进行详尽分析,与学生讨论其创作特色与深层次的象征含义,另一方面在课堂上由学生现场进行对白表演。学生选定将先从沧浪剧社的成员开始,然后慢慢过渡到其他学生。在以往课堂教学中,曾经尝试过挑选戏剧段落让学生现场分角色朗读,效果非常理想。课后有学生自发组织同学进行了后续的表演。可见这种方式学生接受很快,并激发了他们阅读原作的兴趣。

3.课堂之下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课堂讲授的戏剧段落的剩余部分进行小组讨论、改编与对白练习。这一教学方式的改革一方面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大量阅读原作,利用团队合作形成良好的学术讨论氛围,在团队合作中形成观点碰撞,刺激学生的学术探究兴趣;另一方面通过改编练习,使学生体会戏剧对白的写作要领、情节点设置的技巧,对戏剧结构本身有所了解。以此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使他们掌握剧本写作的基本方法,为部分未来有志于在剧作创作方面进行就业的学生打好基础。

4.在世界文学戏剧部分的教学改革中,打破了以往中西戏剧教学之间的界限,进一步加强中西戏剧之间的比较,使学生更为理性地看待西方戏剧对中国现、当代舞台剧的影响。同时,利用与大连话剧团的合作优势,请话剧团中的导演为学生做专场讲座,从一线实践的角度为学生讲解戏剧创作的要领,以及剧本之外在舞台造型、表演、音效等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此增加学生对于戏剧创作的感性认识,以及对书本讲解之外的实际问题的了解与认知。

5.为了增强学生对于经典戏剧艺术魅力的直接感知,课余时间选取了一两部经典戏剧的改编电影为学生放映。此部分影片的选择原则为改编电影基本保留了原剧作的内容与风格,同时在电影拍摄手法上保存了一定的舞台剧风格,如著名导演罗曼・波兰斯基拍摄的法国戏剧家雅斯米娜・雷泽的名剧《杀戮之神》。

6.改以往教学作业仅仅以一份论文来评分的方式,代之以小组合作原创短剧的方式结课。通过结课方式的改变,一方面让学生走出死记硬背或照抄照搬他人论文观点的旧有模式,另一方面通过写作剧本的方式使学生对戏剧的结构、人物设定、场景安排、台词设计、情节衔接、剧作转场等细节有最为直接的体认。“真刀真枪”的实际写作训练对戏剧这种实践性非常强的艺术而言显然要比纯粹传授学生戏剧理论更具现实意义。

7.课余组织部分有戏剧创作和表演潜力的学生参与到沧浪剧社的社团活动中。一方面壮大沧浪剧社社团的活动力量,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实践舞台,使他们的原创短剧能得到现场演练的机会,从而考察其创作的实际效果与水平。学生既排演了大型话剧《暗恋桃花源》也小规模排演了契诃夫的《海鸥》等经典戏剧中的重要场次。

在整个教改项目的实践中,指导教师尝试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采取自主探究、合作共进的方式学习。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按学习小组以分工合作的方式去研究、探讨,最后在理论课的课堂上分小组汇报他们的研究成果,并且展开小组间的交流、讨论。其间,教师只作为一个引导者、旁听者和评点者。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是相互合作积极主动的学习者、探究者,也是实践者。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把握那些重点文学戏剧理论,又有利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升,还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乐于合作等多种优良品质。这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效果。这次教改的顺利进行,使本院戏剧教学摆脱了当下戏剧教学只停留于分析戏剧文本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融入实践,将戏剧理论教学、文本细读与学生剧团舞台实践进行了双轨结合,使学生在掌握戏剧理论的基础上,可以从舞台实践演出等多重角度领略戏剧艺术的魅力。

Abstract:In 2016,the school of the school "drama of world literature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and students' practice of the dual combination of Theatre" curriculum reform,carry out new exploration -- both students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drama theory analysis ability of academic training of drama teaching mode,careful reading of dramatic texts,and emphasize the students enhance the drama the writing level,increase the stage experience in drama creation practice.

社戏课文原文篇2

【关键词】高中语文;戏剧;教学策略

一、感性朗读与理性鉴赏相结合,初步感知戏剧作品

高中生在多年的学习中,已积累不少的学习经验和技能,掌握概括情节的技巧,由于戏剧中的矛盾冲突比较尖锐,极易被概括出来。换过来说,高中生在学习戏剧时,梳理情节对于他们来说难度不大,以此为基础,语文教师在戏剧教学实践中,可将侧重点放在台词鉴赏与优美词句的品读方面。比如,在讲授《窦娥冤》时,这是元代戏曲大师关汉卿的代表作。教师可组织学生先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在齐声朗读第一场时指导他们理解感情基调是“怨”;在分角色朗读第二场时思考问题:临刑时,见到唯一的亲人了,窦娥的感情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学生可初步理解到窦娥的感情是“悲”;在诵读第三场时分析窦娥临死前不是哀叹求饶,而是发誓愿,思考该用什么语调朗读?他们得知是“怒”。接着,教师可引领学生重点鉴赏文中窦娥这一人物形象,认识到她是一个饱受封建压迫与摧残的充满反抗精神的劳动妇女的形象。她善良勤劳,孝顺贤惠,同时又刚毅顽强,敢于与恶势力拼斗到底;她生于严酷的腐败的封建统治之下,注定要走向悲剧的结局。如此,通过对课文的感性朗读与理性鉴赏,学生能够初步感受这首元曲所表达的是游子思乡的情感。

二、课内品读和课外探究相结合,实施合作探究学习

由于高中生对戏剧的了解没有小说、散文、诗歌等多,教材中涉及到的戏剧知识有限,要想帮助他们学习好这部分内容,教师可采用课内品读和课外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对课文延伸阅读,这是学习好戏剧知识的有效策略。不过高中生的课外时间较少,语文教师可实施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即为学生在学习戏剧知识过程中,阅读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课外作品,可以是同一作者的其它作品,也可以是同类作品。并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讨论和合作探究学习,以此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赋予他们高度自由,将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在这里,仍然以《窦娥冤》教学为例,学生通过对戏剧的课内品读,知道作者通过窦娥蒙受的千古奇冤,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和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歌颂窦娥的美好心灵和反抗精神。窦娥的形象壮美动人,她的悲剧性格,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强烈的感染力量。并了解到戏剧冲突尖锐、扣人心弦,悲剧的魅力经久不衰。在课外探究活动中,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窦娥冤》全文,要求他们分析窦娥性格的典型意义,在合作探究中挖掘人物性格的能力,借助全文解剖人物悲剧命运的成因,深入探讨戏剧作品的主题。并阅读叶宪祖的《金锁记》,深入探究:有人说,原作结尾既对官员绝望,又借官员,削弱了批判力度,原因是什么?结合原著结尾认识到这是对官吏、对社会的绝望,更揭示出社会的黑暗。目的是巩固课堂所学,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适当迁移拓展到课外,培养他们的戏剧鉴赏能力。

三、台下欣赏同台上表演相结合,真正感受戏剧魅力

戏剧作为时空综合艺术,和表演是一体的,高中语文戏剧教学的优点与特点均为表演性,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观赏戏剧,以及亲自表演戏剧的机会。高中语文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组织学生观赏戏剧,像听录音、看影片等,或者是直接观看演出,让他们直接感知审美对象的环境、声像、语言和形象。并将观赏内容与教材内容相结合,使学生亲身享受审美过程,以及获得不一样的审美体验。同时,教师可根据教材中的戏剧内容带领学生表演戏剧,通过表演增强他们对戏剧文本的体会与感悟,并充分发挥其特长优势和个性魅力。在进行《窦娥冤》教学时,由于学生通过上述两个阶段的学习,已经了解戏剧作品的主要内容,以及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教师可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戏剧《窦娥冤》中的精彩视频片段,将戏剧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台词唱腔具体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并与课文内容相对照,重点分析文中窦娥、蔡婆、张驴儿、太守等人物形象,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该戏剧说白凝练而又明白如话,唱词优美而又有节奏,生动地表现人物的复杂心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接着,教师可组织学生扮演戏剧中的角色,利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表演戏剧,使其在亲身表演中领会悲剧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强烈的感染力量,对元代社会的黑暗,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有清醒的认识。如此,学生不仅可以增加对课文内容的认知,还能够真正感受到戏剧的艺术美,学会如何欣赏戏剧。

四、总结

在高中语文戏剧教学中,教师需结合戏剧的特点与优点设计课堂,并根据高中生的学习兴趣与身心发展特点,不断优化和改进戏剧教学策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戏剧的趣味性和艺术特色,并学习到丰富的语文知识。

作者:李敏 单位:滁州市信息工程学校

参考文献:

社戏课文原文篇3

[关键词] 校园教育戏剧;核心素养;可持续发展

一、校园教育戏剧的内涵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发达国家所重视的通才教育更具合理性,而这其中就包括了从幼儿园到大学,学生都应接受各层次的戏剧教育。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公布,这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丰富与深化。而戏剧教育也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

教育戏剧课程突出和强化了戏剧的教育功能,在学校推广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审美力、创造力,激发学生的角色意识和合作参与意识,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创造力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养成。

教育戏剧所采用的素材,主要是模拟人生中所遭遇到的各种状况,参与者可以将自身的情绪释放出来,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认知表达出来,也可以通过参与别人的故事,透过别人的眼睛看世界,而这种过程会使他们产生切身的体会,增加他们社会性学习体验,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建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戏剧涉及剧本创编、情境模拟、舞台表演、音响、道具、灯光、艺术赏析等,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通过教育戏剧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适切的。

二、校园教育戏剧的内容和操作措施

(一)内容

学校应围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指向“问题解决、劳动意识、技术运用”三个基本点,设计学科性教育戏剧和活动性教育戏剧课程。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学科性教育戏剧包括“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课程,分别对应肢体训练、戏剧游戏、戏剧活动、剧本创编四个戏剧基础课程;活动性教育戏剧则打造了青果剧社、头脑奥林匹克俱乐部、青果戏剧节三个平台;打造技术运用、实践创新劳动意识、问题解决等四个教学基本环节。

(二)操作措施

1.整体规划分段实施

校园教育戏剧作为一门课程,需要进行整体的规划和设计。首先要兼顾到全体学生的需求,既要考虑有表演特长的学生,也要考虑普通学生。其次要将戏剧知识讲授与表演进行融合。因此常州市第一中学在进行课程设计时不仅创办了面向有戏剧特长学生的“青果剧社”,而且设计了面向普通学生的戏剧“四季”课程;打造了青果戏剧节;开设了致力于将戏剧和学科教育进行整合的头脑奥林匹克俱乐部。戏剧“四季”课程每两周一节,在高一语文课和艺术课上开设。青果戏剧节已经成为学校的盛大节日。青果剧社和头脑奥林匹克俱乐部利用双休日或节假日开设,是学有余力并对戏剧有浓厚兴趣的同学深入学习和实践戏剧的平台。

2.全员参与分工合作

青果戏剧节做到了全员参与,除了舞台表演组,还有编剧小组;有负责舞美、服装、化妆、道具等工作的剧务组;有负责海报创意设计、摄影摄像的小组;有负责统筹安排分工的导演小组。

活动经历了戏剧知识普及、班级展演、年级民主推选、专家讲座和指导、后期排练和最终展演六个阶段。比如,语文教师率先为学生讲授了戏剧的有关内容,并精心选编了古今中外经典戏剧的相关资料供学生参考,同时鼓励、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喜爱的剧目自由组建表演小组,揣摩剧本,自主排练;给予各表演小组同台竞技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的同时增长自信,提升合作参与意识、表演能力和审美能力,并从中收获更多的人生感悟和精神体验。

3.主题设计鼓励原创

校园教育戏剧应让学生在情境设置、角色扮演、即兴表演、主题深化、意义探讨等环节中,通过实践达到学习目标和教育目的。

常州市第一中学在戏剧节展示活动中,也以原创作品加分的评价手段达到鼓励原创的目的。比如该校学生编排的原创作品《梦》讲的是一个失意的年轻人为了所谓的成功,把灵魂出卖给了魔鬼,以致失去了自我,最后又在母亲的召唤下,灵魂复苏的故事。告诫年轻人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不要急于求成,误失本心,体现了母爱的力量。教育的真义是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的统一,原创性的教育戏剧润物无声地体现了这一教育真义。

4.全程指导促进发展

在校园教育戏剧组织实施过程中,既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性。

在活动初期,教师要成为活动方案的指导者,指导学生选择适合的戏剧演出内容以及做策划方案;在活动中期,教师要成为人际关系的协调者,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出现矛盾时,教师要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强化学生的合作意R;活动总结阶段,要督促学生对活动体验进行总结,对不足之处进行反思。对于一些专业性问题,还可以请求专家的帮助和指导,最终达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5.多元评价提升能力

校园教育戏剧比赛可以由专业评委和观众进行投票,评选出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导演、最具创意等奖项,但校园教育戏剧课程的重点不在于此,而是要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在评价内容上,应重点对学生参与的兴趣、合作力、思考力、创意等进行评价;在评价主体上,融合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和家长评价、专家评价等多元主体评价;重视过程性评价、激励性评价,以促进学生成长,培养健全的人格。

教师要让所有参与的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及时、全方位地展示他们在活动过程中的成长,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热情。

三、成效和反思

从2011年实施校园教育戏剧课程以来,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近5年有近50位同学考入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专业院校或其他院校与戏剧相关的专业。2016年,该校成为江苏省第一所“全国中小学戏剧教育研究中心”中学成员学校,网易新闻、《扬子晚报》、《南京晨报》、《常州晚报》、常州电视台等部级、省市级媒体进行了相关报道。

校园教育戏剧课程的实施也改变了师生教育教学行为和心态。特别是教师的投入与创意,为学生树立了很好的榜样,让他们懂得用创意的思路和手段去主动探究,去处理实际问题的重要性。学生在教育戏剧活动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满足感,更能帮助他们在学科学习中体验、锻炼、思考和探究。

社戏课文原文篇4

关键词: 英语戏剧社;英语第二课堂;建构主义;多元智能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5-0231-03

英语第二课堂教学作为第一课堂教学的延续与补充,以其灵活的教学方式,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动手能力和主动性学习等方面正在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戏剧是一门综合性艺术,涵盖文学、语言、音乐、表演、美术、灯光、布景等,而戏剧社的创建及活动开展又涉及到公关、财务、宣传和推销等实践技能。英语戏剧教育应用于第二课堂,可以陶冶大学生的艺术情操,使其领悟人生哲理、提升英语技能;可以训练其演讲口才、培养其团队精神,使其了解外国文化、丰富自身内涵。

一、利用“英语戏剧社”构建第二课堂教学体系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来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并积极提倡构建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的学习环境。因此,建构主义理论下的第二课堂教学体系,就是教师作为一个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在活动中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并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活动环境要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帮助学生有效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英语第二课堂的重要手段,戏剧表演在学生的认知能力、兴趣和生活阅历的基础上为学生搭建了真实的舞台,并凭借各种学习方法,如实践、参与、体验、交流和合作等,使学生借助对剧本意义的主动构建,锻炼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教学理论家列夫·维各托斯基就用建构主义理论来说明实践和戏剧表演在教学中的作用,他指出表演作为一种建设性的行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对周围环境的辨别能力(Vygotsky, 1978)。

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的多元化智慧理论为戏剧进入校园的实践提供了支持。 该理论提倡智能的多元取向,认为人人都具备八项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内省智能,以及自然观察智能。由于先天和后天的不同,每个人的八项智能的发展阶段和程度也不同,但能通过学习得到提高和发挥。多元化智能理论给课堂教学带来的革命性启示表明,如果了解学生心智的不同特点,老师就能允许学生多方面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途径和方法,指导学生学习。了解学生的强项智能以及个人特点,老师能找出适合学生做的、接近现实生活的真实活动,刺激带动其学习。这一学说为戏剧切入英语语言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了理论基础。英语戏剧教学中可根据每个学生在各种智能发展程度上的差异来制定并开发新型的多元智能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学生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开发不同的智能,承担不同的任务,扮演不同的角色。

二、湖北经济学院米罗阁英语戏剧社组织与实践

利用“英语戏剧社”构建英语第二课堂教学体系,要求既要注重知识发展的内在变化,又要考虑各学科的横向联系。同时,还要更新教育理念,以能力培养为轴心,以教学、活动资源为平台,充分利用社团组织构建、表演实践以及公演活动等,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湖北经济学院米罗阁英语戏剧社是本院英语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活跃校园文化的英语戏剧社活动组织和实践,其真正的演出时间是较短的,而表演之前的准备阶段周期长、头绪多、工作烦琐。湖北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从2010年开始成立米罗阁英语戏剧社以来,经过几年的实践,已把英语戏剧社的社团工作正规化,每年秋季招新,随后两个月准备新人秀演出;每年春季则有全校性的大型公演。在此期间,笔者探索出一些经验,将英语戏剧社的筹建和活动实践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筹建及正式成立。(1)戏剧社成立项目组成员(指导教师)分工,分别负责总策划、研究戏剧本体、学生戏剧剧本指导、宣传与选拔以及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如语音语调、舞台表演等的指导。(2)组织学生报名参加面试选拔,确定第一届戏剧社的成员。(3)召开第一次社员会议,确定内部结构及分工(见图1),准备申请书及戏剧社章程等材料递交校团委。(4)参加社团成立答辩,获批正式成立。(5)社团招新,增加新鲜血液,利于新人培养及换届衔接。

第二阶段:指导开展社团活动。社员学习基本的戏剧表演知识。通过教师讲解、社员讨论和练习、观摩英语戏剧表演的录像等方式,使社员弄清楚戏剧表演的基本原则。然后,师生根据语言、内容、长短等因素一起选择适合学生表演的英语戏剧剧本,或者一起对剧本进行恰当的改编和加工,使其适合学生的表演实践活动。接下来,根据剧本角色的多少进行分组,分配角色。分配完角色之后,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熟悉台词,纠正发音,互相对台词;然后再配上动作,进行排练。除此以外,指导教师定期为成员进行纠音训练,开展有关剧本的文学讲座,与周边大学进行经验交流活动,开展阳光晨读等常规性社团活动。

第三阶段:公演汇报。湖北经济学院米罗阁英语戏剧社2010年10月成立以来共举办大小型公演活动5次,表演剧目十余部。

第四阶段:评价与提高。指导教师组织社员及其他学生观看他们自己表演的录像,对整个表演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讨论;然后要求学生写出实践报告,总结英语戏剧表演实践的经验和教训,提高表演水平。总结提高阶段是学生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必经的阶段,也是学生加强主动参与语言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

三、英语戏剧社取得的成效

米罗阁戏剧社从筹备到成立以来开展的一系列阅读、讨论、剧本原创与改编、表演排练及公演等活动,让参与者与观赏者在文化、语言、文学等方面接受洗礼,充分发挥了英语戏剧的文化功能、语言功能及表演功能。

1.培养了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了其文学修养。通过筛选一些像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萧伯纳、狄更斯等人的经典剧作,对其进行改写和演出,让学生学习剧中先进的文化精髓,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勤奋好学、甘于奉献的精神,让其学会如何吸收精华,剔去糟粕。英语戏剧的排演中,他们不仅扩大了眼界,更重要的是了解了文学名作,学习了文学史以及相关历史背景知识。

2.戏剧作为语言输出手段,为学习者创造了语言学习的真实环境,提供了语言意义表达和协商的机会,也因此提高了语言知识的内化速度。戏剧表演活动中多层面的互动与合作,使参与者最大限度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强化语言的功能性练习,促进了隐性知识的提高。通过这项活动,使交际成为一种认知的体验,大大地促进了学生的语言学习。

3.英语戏剧表演可以让学生了解戏剧艺术所包容的一切艺术形式,即文学、音乐、表演、美术等,让学生受到艺术教育和美育。学习舞台上的gesture &body language(身体语言)、eye-contact communications(眼神交流)等表演技能,让学生明白在戏剧中,人类思想与情感的交流远远超出words(言词)所能达到的效果,提高对舞台表演能力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学生强烈的表演欲。

湖北经济学院米罗阁英语戏剧社筹备到成立以来,社团内部分工明确,组织结构清晰,开展了一系列有益的活动。这些活动的组织运作充分锻炼了社团成员的协作能力及团体意识,公演的话剧均获得了全校师生的关注与好评。在此基础上,扩展和构建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体系还包括英语辩论队、英语演讲队、口译队、英语调频台、英语播音与主持协会等团体,开展有面向全校的英语角、英语广播、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并承办一定数量的大型比赛及讲座翻译工作,组织学生走出学校,参加省级、华中地区乃至全国的英语辩论赛、演讲比赛等赛事,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将英语戏剧表演跟同类的课外语言运用、交流、观摩、比赛和学习一起作为大学英语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的必要组成部分,是语言课堂教学拓展和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必不可少的部分,对丰富英语校园文化,增加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在全校乃至周边地区的影响力也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Vygotsky, L.Mind in Society [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2] Gardner, Howard.Multiple Intelligences after Twenty Years[M].Chicago: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2003.

[3] Laura Miccoli.English through Drama for Oral Skills Development ELT Journal [M].Volume57/2,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4] 王绍钦.对第二课堂活动定位的思考[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6).

[5] 许葵花.外语教学中过程法戏剧表演的科学性[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3).

社戏课文原文篇5

[关键词]学校戏剧教育;学科性戏剧教育;渗透性戏剧教育;活动性戏剧教育

戏剧与教育,自古以来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西方,戏剧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古希腊雅典城邦的公民教育中,戏剧教育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政府甚至给公民发“观剧津贴”。我国古代的“六艺”中,也包含着戏剧教育的元素。但戏剧教育理论的系统化和戏剧教育方法的多样探索,大约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戏剧教育现已成为一大艺术教育门类。当前,戏剧教育思潮在全世界方兴未艾,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成立有自己的戏剧教育组织,如美国有“美国戏剧与教育联盟”(AATE)、我国香港有“香港教育剧场论坛”(TEFO)。1992年,“国际戏剧/剧场与教育联盟”(IDEA)在葡萄牙举行创会会议,该组织每三年举办一次世界大会,至今已成功举办六届。戏剧教育何以能够在近20年来蓬勃发展?这是因为戏剧教育既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又能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契合当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适合21世纪复合型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培养的目标。

一、戏剧教育是普适性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戏剧教育是使人回归本性的教育,因而我们强调戏剧教育对于学生的普遍适用性。学校戏剧教育不是“天才教育”,不着眼于只培养少数校园精英,也不走专业化教育的路子。我们提倡的戏剧教育,是普适性教育,面对全体在学人群,为全体学生所享有,为全体学生服务。

20世纪初期,天津南开中学校长张伯苓借鉴西方先进教育思想,把戏剧原理与教育原理相贯通,在我国首创了把校园戏剧纳入整个教育体制这样一种现代教育方式。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世界艺术教育改革浪潮的掀起,开放、多元、综合的艺术教育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戏剧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方式之一被纳入了学校教育的范畴。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都纷纷将戏剧纳入普通学校教育体制之中,以立法或课程计划的形式确立戏剧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例如,美国于1987年颁布《国家戏剧教育研究计划》,列出戏剧与剧场课程范本,将戏剧的教学内容归纳为“个人资源的内在与外在发展”“以艺术上的合作创作戏剧”“戏剧及剧场与社会情况的关联”“建立审美上的判断能力”四个方面,并按照年龄,从幼儿园至十二年级分成六个阶段,由浅入深逐步完成一系列教育。1994年,美国颁布《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其所设置的“艺术课程”,包括音乐、舞蹈、戏剧、视觉艺术,戏剧作为一门独立的单科课程在中小学开设。我国台湾也于2000年开始,首次将戏剧纳入国民义务教育“艺术与人文”领域的“表演艺术”学习与统整教学之中,并自2002年展开实际的学校课程教学;高中阶段也已将戏剧列在“艺术生活”科的“表演艺术”选修课程中。在我国大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就是把戏剧、舞蹈纳入艺术课程之中,使之与传统的音乐、美术并列。

二、戏剧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格教育,而非才艺培养

学校戏剧教育是非专业戏剧教育,与专业戏剧教育以培养专业戏剧从业人员为主不同,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教育,它的终极目标是人格教育,而非才艺培养。

人格心理学告诉我们,人格是一个人品德、性格、气质、精神风貌、心理状态、行为方式、能力、兴趣、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的总和,尤其侧重于人的道德品质。戏剧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能以直观有效的方式使参演者和观看者产生感同身受的直接体验,从而对人的思想情感施以政治的、道德的、审美的等多方面影响,同时也对人的个性气质和人生观、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及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产生有效的促进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感帮助学生认识个人的道德尊严,净化自己的灵魂,培养道德观念。对别人的道德行为的审美情感,对形成个人的道德尊严起着很大作用。”戏剧正是具有这种强大功能的美的艺术。英国著名戏剧教育家布莱恩·威认为:“没有两个人是相近的。教育是关怀着每个人,戏剧则是关怀着每个人的独特性并其人格的特质。”我国台湾戏剧教育家张晓华先生也明确指出,戏剧教育能使“对人格的培育,获得充分的发展空间”。的确,戏剧通过角色扮演、情境模拟这些独特的美的形式,为学生提供观照他人、反省自我的机会,能让他们明确道德行为准则和社会共处法则,引导他们热爱真善美、憎恨罪恶,发展和完善自我认知、自我调控能力,养成良好的性格和健全的人格。

张伯苓是20世纪初我国最早主张通过戏剧教育达到人格教育目的的教育家。在他看来,戏剧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在于造就戏剧人才,而是通过戏剧教育培养学生的美善人格和创造能力,以利于学生日后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他相信,戏剧活动能达到造就具有“完全人格”、能“改造旧中国,创造新中国”的新人才的教育目的。当然,学生经常参与戏剧活动,能够在才艺方面得到锻炼,但才艺培养不是戏剧教育的主要目标,它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人格教育。我国的香港、台湾自20世纪80年代初学习西方提倡戏剧教育,20多年来在有识之士和政府部门的不断努力和大力推动下,至今已取得相当成效。他们倡导、推广戏剧教育,并不在于培养专门的戏剧理论和创作人才,而是在于培养人格健全的国民,使其具备一个公民的基本条件。

三、戏剧教育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提高其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性,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掀起的世界教育改革浪潮中的一种大趋势。针对当今世界普遍存着重科技、轻人文的倾向,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将在很大程度上克服目前由于教育的太专门化所造成的科学与人文的分裂,改变各专门人才的“单向度”倾向,使得2l世纪学校教育所培养的学生既有科学素养,又有人文精神,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健全人格。是否具备人文精神、人文素质不仅是大学生、成年人的事,也是中小学生的一种基本素质,是所有受教育人群应该具备的一种精神潜质。

“在所有的艺术门类里,戏剧是离人最近的艺术,戏剧教育是最便捷、最适当的人文素质教育”。的确,与音乐、舞蹈、美术、书法这些艺术相比,戏剧由于有故事、有冲突、有人物性格塑造,包含着更丰富的人文内容和知识,蕴含着更深刻的人文思想和精神。较之作为影像艺术的影视,戏剧也以其形式简单、随时能参与而体现了它的便捷性、可操作性。戏剧无论是悲剧、喜剧、正剧还是各种小品,都是社会历史的缩影和人生内容的翻版,因而戏剧离人最近,所谓“人生如戏”“戏即人生”,就是对戏剧与人生、戏剧与人文关系之密切的形象说明。戏剧教育不是简单枯燥的道德宣教,它是借助形象,通过角色扮演和戏剧情境达到教育目的。无论观剧或是参演,学生都能够通过剧中故事和人物更好地理解生活、体悟人生、发展个性。戏剧教育不以戏剧知识和表演技能的学习为目的,而是注重通过戏剧方式对学生进行认识社会、思考人生、选择生活及增强自身素质修养的培训,重视的是参与者的交际、表达、情感、想像力、集体意识等素质的养成和体悟,因而戏剧教育是最适当的人文素质教育方式之一,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四、戏剧教育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观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当然,其中还包括能力的全面发展,这样人才能在丰富、全面的社会交往与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发展。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更是提出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他认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就是把丰富的精神生活、纯洁的道德、健全的体格和谐结合在一起的人,是将高尚的思想信念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融为一体的人,是把对社会的需求和为社会劳动和谐统一起来的人。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就必须实施全面和谐发展教育,即把教育看作由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美育五部分相互联系并相互渗透的统一的整体。

戏剧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其目的正是培养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人。我国台湾戏剧教育家张晓华先生,曾具体阐述过创造性戏剧教育目标,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感性融入培养同理心,建立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启发想像力,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增进创作能力;明确有意义地运用身体动作、美化身体动作,促进身心健康;促进表达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技能,养成合作的能力和遵守纪律的习惯;学习戏剧与剧场及其他艺术之间的关系,养成批评等审美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戏剧教育除了具有丰富感知、范导人生、陶冶性情、寓教于乐、培养道德、完善人格、获得知识等方面的作用外,还可以增强他们的角色意识,提升语言交流能力、想像力、创造力、在公众场合的自我表现能力、才艺发展、团队合作精神等多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同时又由于它承载着丰富的社会人文内容,能对人的思想情感产生道德的、审美的等多方面影响,对青少年的智力开发、人格形成、个性发展、体能锻炼甚至劳动意识的培养都具有重要作用,因而能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获得协调发展。当然,我们不是说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不能提高人的素质,而是强调,在培养适合2l世纪的现代化复合型人才方面,本身综合了文学、音乐、美术、舞蹈、雕刻、建筑等方面知识的戏剧,在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方面要比其他单科艺术教育具有更多的优势和潜能。

五、戏剧教育运用于基础教育的构想

如何从我国国情出发,把戏剧教育的理念运用于基础教育之中?我们自2004年开始进行了实践探索,并以杭州市大关小学和杭州市外国语学校为重点观察和实验的平台展开个案研究。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不断探索,我们逐渐构想了一套适合我国中小学戏剧教育的框架体系和实践模式。

(一)学科性戏剧教育

学科性戏剧教育,严格地说是指开设专门的戏剧课程,即把戏剧当作一门学科纳入学制内来教学。目前戏剧课程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的,有美国的单科戏剧教学课程、英国的复科统整的戏剧教学、我国台湾的跨科统整的戏剧教学等多种课程模式。2001年,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国家艺术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开始明确把戏剧列为其教学内容之一,与音乐、美术、舞蹈等学科相互支持和补充,构成整体的综合艺术课程。该包含戏剧在内的综合艺术课程的设置,被教育专家认为是21世纪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戏剧作为学制内的学科性教育,从此有了政策依据。目前不少部级实验区都在尝试开设包括戏剧在内的综合艺术课程,已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笔者曾在杭州市大关小学指导开设多节综合艺术公开课,取得了很好效果,深受学生欢迎。

(二)渗透性戏剧教育

渗透性戏剧教育,又分渗透戏剧教育的内容和渗透戏剧教育的方法两种。渗透戏剧教育的内容,是指在语文、英语等课文中直选人剧本,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戏剧文本来实施戏剧教育,如我国中学《语文》教材常常节选中外名剧。这些经典之作,不仅可以让学生理解作品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高雅的审美情趣,还可以让学生了解戏剧的一般知识,培养其对戏剧的浓厚兴趣。渗透性戏剧教育的方法,可称之为“戏剧教学法”,是指把戏剧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使之同时达到戏剧与科目的教育目标。教师借由经过设计的戏剧活动,如扮演、模仿、想像、游戏等,让参与的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发展能力,不仅可用在艺术课程、语言类课程、社会科学课程,甚至还可以应用于自然科学课程。在中国,“戏剧教学法”中运用最多的是“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等。

(三)活动性戏剧教育

活动性戏剧教育,是教学活动之外的以戏剧为主要形式的主题活动,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属于学校教育的范畴,同时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础教育阶段,活动性戏剧教育不仅指校园剧演出,它还可以是课本剧编演、角色扮演,化妆表演、包含戏剧成分的主题班队会活动、戏剧观摩等,形式可以非常丰富。例如,课本剧一般以语文/英文教材为基础,将课文的文学性与戏剧性相融合,是一种熔课文教学和戏剧演出于一炉,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教育的新鲜活泼的教学辅助形式。在学校开展戏剧教育活动,重要的是要常规化、有组织化。学校可以成立学生剧社或戏剧兴趣小组,以开展长效性的戏剧活动;可以定期举办艺术节/戏剧节展演,由学生自编自演自导,让人人参与戏剧活动。有了固定的组织和节日,活动得到保证,戏剧教育才能深入人心,将戏剧真正渗透到学生的精神深处,发挥积极的育人功能。

社戏课文原文篇6

一、戏剧教育理念初探

众所周知,人们根据戏剧中的诸多元素在综合艺术中的组合状态及其地位来判断这些综合艺术各自相异的艺术特征。但是,就活生生的艺术生命而言,形式构成诸元素远远不是它的全部,只不过是它的最为直观、最易把握、最为外显的部分而已。在戏剧综合体中,形式诸元素不能脱离内容诸元、风格诸元、载体诸元而独立存在,这些戏剧的构成因素在创作、表演、欣赏的任何环节上总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

英国艺术教育家罗斯曾指出:“美育的重要功能是意志和精神转向生命本身,转向作为具体内在价值的经验生命。”因此,戏剧教育的实施,完全有可能使学生从自然状态中提升出来,使学生的各种智慧与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使学生在对生命意义的求索中,寻找到人生的趣味和价值,获得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二、构建双重戏剧教育模式

清华附中在百年发展进程中不断尝试探索各种类型的艺术教育形式,开发出了适合全体学生和适合有特长、有个性需求的学生的戏剧课程,为学生和学校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

1.课堂戏剧教育

课堂戏剧教育是指把戏剧贯穿到学科教学中,借助戏剧的艺术表现形式开展教学活动。以我校高中校本课程“音乐剧赏析与表演”为例,该课程2003年开始在高中开设,2011年又延伸至初中创新班开设。教学特色在于学生参与音乐剧表演与创作。每学年36课时,共计2学分,一学年学习结束时,推出一台音乐剧专场汇报演出。音乐剧社设有表演组、演奏组、舞台美术组及宣传策划组(均可兼职)。不同组别的设置,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和发展需求参与到全部教学活动中,为热爱音乐剧,在这些方面有特长,有责任心和一定表演能力的同学提供了充分展现才华的舞台。学生通过自身的表演塑造舞台艺术形象,并体现团结互助、追求完美的艺术精神。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总体协调、指导。课程中从认识、鉴赏、模仿、体验、排练到演出,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通过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获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全方位的培养和提升艺术感受能力、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

2.活动性戏剧教育

活动性戏剧教育指的是戏剧形式的主题活动,通过各种戏剧活动达到全方位教育的目的。例如,我校每年开展的传统爱国教育活动――纪念“一二・九”运动革命短剧展演,由校团委策划,艺术教育中心教师团队进行全程指导,以班级为单位成立剧组,全班参与。整个短剧策划演出历时三个月,五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开展的工作有:确定演出剧目、召开启动会、各班抽签确定剧目并邀请老师作戏剧创作讲座。第二阶段的任务有:各班撰写剧本、准备道具、进行海报宣传、限定日期审核剧本等。第三阶段主要是各班组织排练与彩排、邀请艺术组老师担任艺术指导和比赛评委。第四阶段为展演,展演中不仅评出一、二、三等奖,同时评出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最佳导演奖,最佳舞美奖等奖项。第五阶段为总结与成果展示。

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首先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知,培养他们对艺术的学习兴趣。戏剧作品大都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反映,由于每一部戏剧作品都描绘了不同的情境、时代和文化,学生通过鉴赏、表演等活动可以认识各个时代的面貌和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从而反思自我的存在,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活。其次,启迪学生的艺术思维,体验丰富人生。学生通过自己的表演将剧本中的人物形象化为有血有肉的舞台形象,不断地充实和丰富自我,思考作品所反映的历史和现实问题,继而对角色的思想进行深切的体验。最后,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注重学科交叉,提升艺术审美情趣。戏剧课程实践包含了编剧、导演、演员、舞台、美术、灯光设计、服装和化装设计、音响师等人的共同努力,体现了团结协作精神在整个过程中的重要性。

三、学科交叉的戏剧教育实践

1.戏剧与音乐

“音乐剧赏析与表演”课程作为教育部重点课题“戏剧教育的育人功能及实施模式研究”的主要艺术实践载体,坚持每届都成功推出完整剧目的音乐剧专场演出。2016年7月16日晚19:30在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由来自清华附中、北达资源中学和美国爱达荷州尖峰舞蹈团的近200名学生联合出演的大型音乐剧《When I Grow Up ・成长的脚步》震撼上演。本课程学生创办的音乐剧社不仅是活跃在学校文化生活舞台中的一个特色艺术团队,还多次参加市区学生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取得了突出的成绩。2011年和2012年音乐剧社获得 “海淀区十佳学生艺术社团”称号 。

2.戏剧与文学

“音乐剧赏析与表演”课程每年都推出完整的剧目演出,其中包括了法语版音乐剧《钟楼怪人》、英语版音乐剧《悲惨世界》《剧院魅影》《歌舞青春》。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我校的原创音乐剧《梦娃娃》和原创历史剧《万历十五年》的演出(首演时间分别为2012年和2016年),为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打造校园艺术精品开启了新的里程。

在面对初中学生开展的语文课本剧活动中,由学生编创的戏剧《四世同堂新编》剧本共计一万两千多字,全部由学生完成。这部剧作采用了“戏中戏”的表现形式,体现了当代学生在现实语境下对传统经典作品的独到见解。与此同时,在面Ω咧醒生进行的纪念“一二・九”活动中演出的《虎门销烟》《红岩》《任长霞》《钱学森》,清韵话剧社的原创历史剧《万历十五年》这些剧目也是由学生亲自参与编创与排演。

3.戏剧与英语

英语短剧是清华附中“生态英语课程系统”中的拓展类课程之一。20多年来,学生共上演了100多部自己改编的英语短剧,其中包括根据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哈姆雷特》,以及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等名作改编的英语短剧。这些剧目的排演不仅锻炼学生用英语解决生活中一般问题的资质和能力,而且还使得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更加重视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进行判断和行动。在活动中产生的优秀剧目,多次荣获CCTV “希望中国”校园英文短剧比赛北京赛区特等奖。

4.戏剧与数学

社戏课文原文篇7

一、发挥游戏的多种功能,确立游戏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

教育的原点是童年的身体生活和身体教育,而教育的本原应该是遵循儿童自然发展的规律,促进每个孩子健康发展。游戏课程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出发点,要重塑孩子快乐的童年,我们应把握游戏对于儿童生活、生长和童年幸福的意义。组织活动时,应遵循一下两个原则:

(一)活动的开展兼顾游戏的自然性与教育性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而游戏作为儿童学习或经验建构的“自组织”过程,具有课程生成的巨大潜能。因而要兼顾游戏的自然性和教育性。

“只有当人是充分意义的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并且只有当他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全的人。”作为自由活动的游戏是人的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发挥儿童的主体性,给其自由活动的空间和权力,给予儿童角色选择的自由,情节选择的自由,主题选择的自由,玩具选择的自由,活动方式选择的自由,同伴选择的自由,交流选择的自由,让儿童担忧游戏以外的奖惩,从而充分体会游戏的快乐。

在强调儿童游戏自由的同时,给予适当的介入来支持和扩展儿童的游戏活动和经验建构是有必要的,教师需要在自由和介入二者之间寻找一种平衡。介入的时间可以是课前的决策和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课中旁观者的观察与发现之后,游戏中矛盾学生无法自己解决的时候,不安全的情况下,儿童在求助时,没有玩伴时,即将放弃时。而介入的方法则有许多,如:描述、询问、提问、建议、制止、面部表情、动作提示、示范;介入的层次可因人而异,如:追随兴趣型、诊断“缺失”型、积极引导型。

(二)活动的开展关注适应环境和体验自我存在

根据发展心理学和生物学理论,游戏具有适应性和体验自我存在的教育意义,适应包含两层涵义:一是为了准备未来,游戏为未来的社会生活作准备;二是适应现实,游戏是儿童在现实中交往、娱乐、冲突、竞争、认知的一种特殊形式。

而从游戏的“发展”和“进步”功能来看,游戏又具有“体验”或“满足”功能,最大限度地允许儿童自我表现和自我选择,游戏作为创造性活动,它的价值应具有实现自我、体验自我的存在。因此,在考虑为什么让儿童游戏的问题时,也必须保持游戏的“适应”和“存在”机能之间的适度张力。

二、探讨游戏课程的实施,建立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

儿童的教育必须是身心一元的教育。我们把游戏类校本课程开发界定为:学校在小学一至六年级,采取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以学校教师为课程组织实施主体、以学生为游戏资源开发主体进行的,满足学生兴趣和身心发展需求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其中所指的游戏不包括网络游戏。校本课程的结构和门类应该由学校或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校地域特色来确定,我们本着专业引领和服务的原则,指导一些学校和教师开发了《身体游戏》、《感官游戏》、《精神游戏》、《益智游戏》、《田间游戏》、《语言游戏》、《运动游戏》、《快乐游戏吧》等校本课程。

(一)确定课程总目标

游戏类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多种游戏的规则、技能、组织形式等,并自觉地将经典的传统游戏、地方游戏和具有时代特色的游戏运用于课间与课余活动之中,继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安全意识、合作意识、卫生意识,发展学生的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健全学生的人格和体魄,形成尊重、关怀、友善、分享等品质;使学生的生活变得自主、自由、健康、富有情趣,使学生的学习增添快乐的元素,享受幸福的童年,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活跃学校文化。

(二)组织与编排课程内容

游戏来自并超越现实生活,是个体自愿地认知与嬉戏活动,它伴有愉悦的情绪体验,是具备一定规则的社会性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不同的是,游戏类课程具有较强的活动性、娱乐性、综合性,它没有严格的知识逻辑体系,教师都是根据自己具体的课程目标来编排课程内容。为了避免学生对于网络游戏的迷恋,防止学生“上瘾”,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因而不把其列为游戏类校本课程开发的范畴。游戏类校本课程内容的组织与编排形式如下:

⒈按时代特点与区域特点来组织和编排内容:如古代儿童游戏等、各民族儿童游戏、国外儿童游戏、现代儿童游戏,学生们根据不同的游戏来搜集、了解、模仿、改编。一些前辈流传下来的一些古代经典游戏,如“投壶”、“击壤”等,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游戏,如“跳房子”、“翻手绳”、“摔元宝”等,我们将其引入到校本课程中来,引导学生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具有时代特征的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如“搭电子积木”、“悠悠球比赛”,同样也纳入了课程内容的范畴,增长了学生的知识,训练了学生手指的灵活性。

⒉按学科性与非学科性两个角度来考虑编排内容:有些游戏带有一定的学科特点,如语言类游戏具有语文或外语学科特点;有些益智类的游戏具有数学学科特点;有些探究类游戏具有科学学科特点;另外还有体育类、音乐类、手工类、艺术创造类等游戏都带有学科特色;有些游戏则有较强的综合性或非学科性,如:“丢手绢”。

⒊按主题活动来编排内容:学生搜集和了解各种各样的游戏;改编传统游戏或地方游戏,改编现有的不适宜的儿童游戏;设计大型的群体性的室外游戏;设计室内小游戏;开展各种游戏活动等。倡导以若干人组成的小群体进行游戏,如“老鹰抓小鸡”“桌上拔河比赛”等;但学生有时侯也根据个人需要与意愿,开展一些独自玩的小游戏,如“走迷宫”、“摆七巧板”、“转魔方”等。

(三)探讨了五种游戏活动课型

除了组织开展各种游戏活动,我们还举办了游戏节,利用节假日开展大型群体性游戏活动,开设“室内游戏吧”和社区“儿童活动室”、游戏活动场地等。我们从 “儿童关注游戏”和“儿童进行游戏”两个角度进行课堂教学的研究,产生了五种游戏活动的课型。

⒈以促进学生身心一元发展为目标的“主题游戏”课

当我们置身于游戏活动中,精神的快乐与身体的快乐合而为一。法布尔远离喧嚣的城市,举家迁往乡间小镇,他鼓励不能上“像样的学校”的儿子,在乡间能炼出强壮的身体和强健的头脑,比在故事堆里更能发现美和真。因此,有专家认为,儿童的发展必须是身心一元的发展;儿童的教育也必须是身心一元的教育。为此,我们从游戏的内容入手,采取主题切入的方式,研究了益智、运动、语言、音乐、心理等主题游戏课的课堂活动方式:

激趣导入――身体游戏――心灵感悟――自由游戏――课外拓展

这只是一个基本的活动指导模式,教师根据游戏主题适当进行调整和变化。

以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心理主题游戏课《同舟共济》为例:教师告诉大家,一只汽车备用轮胎象征着大海里的一艘小船,现在海面起风了,海浪也加大了,我们小组16人的生命受到了威胁。谁能上“小船”,谁就有了生的希望,但小船载不了16个人,怎么办?在组长的带领下,小组成员开始了认真的讨论:谁有资格上“小船”?谁有价值上“小船”?谁有能力上“小船”?在“小船”载人空间有限的情况下,部分上船,部分落水是客观的选择, 这时教师开始进一步启发:但面对生与死的选择,我们是否可以突破极限,创造奇迹?

接下来,学生开始进行游戏。最后学生谈感受,总结游戏成功的关键:要有一个都不能少的信念;要有团队协作精神;要学会运用平衡技巧。有了团结合作的理念,学生自由组合玩“穿针引线”和“流星雨”的团队游戏,由课内游戏延伸到课外,教师课间进行适时的组织与参与。

⒉以指导学生搜集、整理游戏资源,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目标的“活动展示课”

游戏是文化的起源。中国古代的儿童游戏从史前时期就已经出现,从游戏能反映出历史的发展和不同时期的文化性格。为了让儿童了解古代游戏和民族游戏、地方游戏,继承优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我们开展了“古代儿童游戏”“爷爷奶奶玩过的游戏”和“地方儿童游戏”“国外儿童游戏”等的专题研究。并探索了游戏的活动展示课,研究了诸如“掼结子”、“蹴鞠”、“投壶”等游戏。

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实验学校全宏永老师执教的《穿越时光――走进古代儿童游戏》,采取了如下教学活动流程:创设情景,激趣导入――汇报展示,师生共评――课外延伸,继续探究。

课堂上,学生既有展示智力型游戏的,如七巧板、华容道,也有介绍博弈型游戏的,如打马、六博、围棋等,还有介绍文字型游戏的,如斗草、投壶、酒令;以及力量型对抗性团体游戏,如蹴鞠等。每组设计了游戏名称展牌,运用自制课件,图文并茂地对古代儿童游戏的起源、材料、规则、玩法等进行具体介绍,并进行现场表演。如《投壶》,学生从电影《赤壁》里截取了诸葛亮、周瑜、张飞投壶的场景来介绍,并装扮成古人,用筷子做成箭进行了演示,看到“张飞”心急一大把箭投过去结果一支也没进到壶里,同学们都笑了,由此总结出:玩投壶游戏要心静,就像我们学习一样,不能急于求成。从游戏中孩子们了解了我国的历史文化,生成和构建了生活经验。

⒊以指导学生对已有的游戏进行整合与改编、创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游戏设计课”

很多游戏并不是十全十美的,有的游戏活动过于简单,有的游戏不够安全,有的游戏则在卫生方面不好把握。比如说用土块和石块来“打野战”、玩弹弓,就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如何保证游戏的安全性、新颖性,让它能永远吸引学生的眼球呢?因此,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对游戏进行一定的整合与改编,让游戏能散发出持久的魅力。

整合和改编型游戏课的流程为:激趣导入,介绍游戏――提供材料,展开游戏――发现问题,改编(整合)游戏――评改游戏,自由游戏

创造型游戏课的流程为:围绕主题,开展讨论――制定方案,尝试游戏――展示游戏,适当评改――自由游戏。

下面再具体介绍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游戏的整合、改编与创新,以游戏的整合为例:

游戏与学科的整合,能够帮助学生在玩中学,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目的。有位课题研究人员让孩子们自编童谣进行跳橡皮筋游戏:

Spring, spring, beautiful spring, fly kites, fly kites.

Summer, summer, hot summer, go swimming, go swimming.

Fall, fall, colourful fall, climb mountains, climb mountains.

Winter, winter, white winter, make a snowman, make a snowman.

游戏的改编方法,可以用十二个字来概括:换一换、变一变、加一加、想一想。通过对游戏的整合与改编,一些游戏活动更趋合理。削减危险动作、修改比赛规则、加入一些时尚元素,使之更深受学生的喜爱。同时很好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改编之后的游戏使学生的需要得到满足,安全得到保障,各种运动技能、意志品质得到培养,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

⒋以指导学生对经典个人小游戏活动进行深入了解为目标的“深度体验课”

儿童在游戏中获得的“自由感,对物体、行为、关系的支配感,使儿童在此时此地最充分地自我实现,感到情绪安宁舒适。游戏使孩子们成为建立在自由平等交往基础上的儿童社会的成员。”一些经典的个人小游戏活动受到儿童的普遍喜爱,在游戏过程中能使学生产生兴趣性体验、自主性体验、胜任感和成就感、幽默感和生理,如走迷宫、搭积木、玩魔方、沙坑游戏、玩风筝等。我们一般采取如下范式开展活动:

范例阐明“个”――范例阐明“类”――范例掌握规律──变式训练

以走迷宫为例:教师从一个普通的迷宫图入手,让学生玩迷宫,寻找出路;在此基础上,展示国内外不同的迷宫图,如米诺斯迷宫、克里特迷宫、千岛湖水上迷宫等,引导学生发现迷宫的秘密,了解迷宫的构成:通路、障碍、十字路口、入口、出口、背景等;自己设计迷宫,迷宫在生活中的运用,自由玩迷宫。

5.以教育性玩具(材料)为中介的“支架式活动课”

儿童的思维在手指上。玩具凝结着人类社会的文化历史经验,是训练儿童思维的极佳物品。支架意指“教”对儿童的学习所具有的支持、引导和协助的作用。如玩具平衡盘、电子积木(一种电路游戏玩具,可以拼装出收音机、电风扇等)。以玩具和游戏材料为中介的支架式活动课的基本步骤包含:

分析玩具或材料所蕴涵的概念或任务;确定搭设支架的计划或步骤;进入任务情景;承认儿童合作游戏和儿童积极的探索;同伴游戏或独立游戏,动态的效果评价。

(四)开展游戏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个案研究

我们采取个案研究的方式,重点研究了游戏对儿童身体发展的作用,游戏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游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作用,游戏对儿童情感发展的作用,游戏对儿童个性发展的作用等。

⒈让孩子在游戏中懂得规则

游戏是规则的学校。惠加金认为:“文明生活巨大的本能力量起源于神话和礼仪:法律和秩序,商业和利润,技能和工艺,诗歌、智慧和科学。它们全部都植根于游戏的原始土壤里。”游戏的规则帮助孩子摆脱自我中心,向社会合作发展。每个游戏的规则是每个孩子必须遵守的。游戏对孩子的诱惑,会使他们控制自己的行为而遵守规则,也让孩子从新的角度看问题。这样,孩子在与同伴游戏中掌握了规则,从而形成人际协调的合作关系。走入社会,他才能遵守社会的规则,做一个遵纪守法的社会人。

⒉让孩子在游戏中产生自信

自信是人生成功的基石。现实生活中,不少的孩子在外界强加的压力下,胆小自卑,缺乏自信,意志消沉。长此下去,将影响孩子的整个人生发展。设计有针对性的游戏,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⒊让孩子在游戏中锻炼身体

身体运动型游戏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运动器官及内脏器官的生理机能起着提高和调整的良好作用,如提高兴奋性和体温,伸展关节韧带等还可以达到使身体放松,消除疲劳。

我区一名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老师说,我既要关心孩子的学习,又要关心孩子的身体。这些孩子刚进学校时,参加开学典礼,40多个学生,晕倒1个,还有5个无法坚持下来,提前退场。如何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呢?田径训练孩子觉得枯燥乏味,于是我就引导孩子在课余时间开展游戏活动:将“障碍接力”改变为“小八路送情报”这一情景游戏,将游戏内容故事化。将游戏过程的各个障碍改为为绕过“敌人的哨岗”、跳过“小河”、爬过“山坡”、最后奔跑到“目的地”等,使学生在练习中置身于故事情景之中,身临其境的练习使他们兴致高涨,乐趣无穷,锻炼了身体,也逐渐养成了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志向和习惯。

三、童年因游戏而精彩,构筑理想的童年生态图景

课题立项之初,我们构建了一个美好的理想的童年生态图景,这是我们的憧憬,也是我们的目标,但我们深知,光靠课题研究人员的努力,要实现这个蓝图是远远不够的。但是,至少在校园里,在班级里,我们可以引导,可以倡导。让我们的研究:从游戏中来,到游戏中去。承认、尊重歌唱、跳跃、嬉戏的孩童的生活方式,让孩子们回到童年生命本真的状态,也就是回到人类生命本真的状态。正如卢梭所说:“他长大为成熟的儿童,他过完了童年的生活,然而他不是牺牲了快乐的时光才达到他这种完美成熟的境地的,恰恰相反,他们是齐头并进的。在获得他那样年纪的理智的同时,也获得了他的体质许可他享有的快乐和自由。……至低限度,他是享受了他的童年的;我们没有使他丧失大自然赋予他的任何东西。”

社戏课文原文篇8

关键词:游戏化 教育理论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2-0160-02

一、“游戏化”――未来教育的利器

当今,关于“游戏化”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当前,越来越多的幼儿园的活动甚至小学课程中已经开始或多或少地引入“游戏化”方法,但的运用“游戏化”的深层次理念研究高职教育的文章在国内并不多见。也许,很多人认为:高等教育,是不能和“游戏”沾边的。

在深入探讨“游戏化”之前,我想先明确一个概念,教育教学的“游戏化”研究和探索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的课堂像“游戏”那样有趣,在“游戏化”的项目、活动、课程中,达到教学目标。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看到当今许多高校学生在学校里被动学习、就I目标不明确的状态和课后将大量的时间投入到“手机游戏”、“电脑游戏”中那种废寝忘食、全身心投入、“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拼搏精神形成的强烈反差之后,我不禁思考,如果我们能够让高校课堂也像“游戏”一样吸引“学生”的话,将会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

“游戏”,之所以广受欢迎,原因之一是人们在游戏中得到了精神层面的满足,而“优秀游戏”中这种“心理层面”的满足感的获得,正是传统教学模式中我们研究不足的部分。在党的十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时代背景下,教育教学领域的“游戏化”研究,不仅有利于把握“互联网”时代下的教学模式的发展方向,科学的“游戏化”方法也会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强化学生学习知识、技能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正确认识“游戏”和“游戏化”

1.什么是“游戏”

也许许多人认为这根本不应该成为问题,我自己曾经也这样认为。在研究“游戏化”过程中,笔者和研究团队曾询问了许多人对“游戏”的理解,但大家的答案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游戏”这个从小就伴随我们成长,看似极其简单,深究后却发现奥妙无穷的词汇。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的柏拉图,认为游戏与生存能力和生命本能的需要密切相关。这位先贤是这样定义游戏的:游戏是一切幼子(动物的和人的)生活和跳跃能力需要而产生的有意识的模拟活动。

在动物的世界里,游戏是各个物种熟悉生存环境、彼此相互了解、练习生存技能、面对“天择”的一种类似于“演戏”的本能活动。而在人类社会中,游戏不仅有生存本能的特质,作为高等动物的人类,不断地创造出了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

当代,索尼在线娱乐的首席创意官拉夫.科斯特认为,游戏就是在快乐中学会某种本领的活动。而在辞海中,游戏是这样定义的:以直接获得为主要目的,且必须有主体参与互动的活动。这一定义进一步明确了游戏具备的两个基本特性:一是游戏行为的目的是获得(包括生理和心理的愉悦)。二是主体参与互动。主体参与互动是指主体的行为与获得的刺激方式及刺激程度有直接关系。

在这里不得不说,索尼首席创意官观点和辞海的解释在本质上与我大儿子对于游戏的懵懂理解高度吻合,当他5岁时,我问他什么是“游戏”,他回答我说,“游戏就是做快乐的事情”。

我本人甚至是在深入研究“游戏化”后才意识到孩子这简洁稚嫩的话语中,已经揭示了游戏的核心要素:“做”和“快乐”。“做”是行为,代表着主动性、参与性。我们经常提到的“项目驱动式学习”就是将传统教学活动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转变为“在项目中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主动模式,其本质就是解决教育中“看”与“做”、“知”与“行”的问题。而“快乐”则是心理层面的感受,它不仅是“做”这一行为的结果,同样是行为的动机。从而使人们进入到“游戏使我快乐,为了追求快乐,我参与游戏”的良性循环中。而这种良性循环,使人们对游戏“上瘾”。

2.正确认识游戏

当“视频游戏”刚刚风靡之时,人们曾片面地认为“视频游戏”毒害了孩子们精神,侵蚀了的人们正常生活,甚至将“视频游戏”视为“精神鸦片”进行打压。但无论如何,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和未成年人不惜消耗大量的金钱和时间投入到各类游戏中,甚至有些极端人士对游戏痴迷到近乎疯狂的程度,陷入游戏世界无法自拔。所有这一切,恰恰揭示了游戏的巨大魅力。

在此,笔者必须明确:本文所指的游戏并不特指“视频游戏”,虽然它们是最让人沉醉、最能够“虚拟现实”的游戏类型。本文所研究的,是广义的游戏。它包括足球、跳绳、桥牌、台球等游戏,当然也包括电脑游戏、电视游戏和手机游戏。

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进步,游戏的形式也在不断地发展演变。游戏最早的雏形,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当时流行的游戏是扔石头、投掷带尖的棍子。很显然,这样的游戏是以增强和锻炼生存技能作为初衷。社会发展后,逐渐出现了类游戏和竞技类游戏,可以说这是为了使游戏适应人类从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发展演进的必然结果。而现代,随着电子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游戏的形式和种类极大丰富,再加上手机等计算设备的小型化发展趋势,使得游戏几乎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说,视频游戏、网络游戏空前发展,也是人类“数字化、网络化”生存的必然结果。总而言之,游戏从原始社会已然存在,也必将伴随人类社会的演进而不断发展。

3.正确认识“游戏化”

简单的说,“游戏化”的核心思想就是将游戏中最吸引人的特征和原理进行分析、总结并剥离出来,应用到非游戏领域。当前,国外已有先行者着手“游戏化”在企业管理中的研究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沃顿商学院教授、奥巴马商业顾问、全球游戏化课程创建第一人凯文・韦巴赫的《游戏化思维》一书,让全世界的前沿研究者重新认识了“游戏”。韦巴赫,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副教授,奥巴马一上任,就认命他为联邦通信委员会过渡团队的顾问之一,他协助奥巴马策划其接任美国总统后的政府公关政策。如此重量级的人物都在研究“游戏”,可见“游戏化”研究的重要意义。

目前,已有大量采用游戏化思维指导实践的公司,如微软、耐克和Facebook等。这些公司在运营和管理中运用了游戏思维、他们的管理者尝试像游戏设计师那样去思考、激励员工和消费者,通过创造更具参与感的体验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强化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构建游戏化系统来具体地改变商业模式并取得了极大地成功。

4.教育活动的“游戏化”思考

写作业还是玩游戏,如果让孩子自由选择,孩子会怎么做?工作还是玩游戏,如果你可以自由选择,你自己会如何选?答案显而易见,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游戏比工作和学习更有“吸引力”。关键的问题来了,你有没有深刻思考过游戏为什么具有如此的魅力?

随着对“游戏”本质的深入探索,我们愈发意识到:游戏的研究价值绝不仅仅是“好玩”,它背后蕴藏着人们深层次的精神需求。这种需求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正在迅速扩张、高速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无法阻挡这种潮流和趋势,也不应该把“游戏”视为影响学生学习的“洪水猛兽”。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是直面游戏、认识和挖掘人类自身不断发展的精神层面的需求、深入分析和研究“游戏”如此“诱人”的原理和机制,并将其应用到教学活动中,这就是教育活动“游戏化”研究的意义所在。游戏的“精彩”所在,也许正是传统教学模式的“欠缺之处”。

教育活动“游戏化”研究的目标是通过“游戏分析”-“探索原理”-“创建适用于特定场景的游戏化教学模型和工具”-“效果评价”-“对模型进行检验与修正”的途径,以实现“总结研究经验、成果并发展为切实指导教学实践的理论、工具、模型”的目的。

三、高校课程“游戏化”的探索与研究

教育活动的“游戏化”并不是简单地把教学活动变成游戏,教学活动是有明确教学目标的,如果游戏不能为教学目标服务,就不能称之为“游戏化”教学,只能称之为“游戏”。教育活动“游戏化”的研究目标是让教育教学活动像游戏那样有趣,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自发、自愿地学习。

在“游戏化”的视角下,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来说“课程的目标并不明确、知识点趣味性和吸引力不足、付出的努力反馈不及时”,因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笔者和研究团队通过学生访谈、心理咨询、教学评价及反馈机制建模、效果评估等方式L试挖掘学生“痴迷游戏、主动获取游戏所需知识、技能”的同时,却“不爱学习、被动接受学校教育”的深层次原因。

在幼儿阶段,家长和老师普遍重视“寓教于乐”,这个阶段的孩子几乎每天都在“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性地“游戏”,这个阶段的孩子的快乐度普遍很高、创造力也最强。

到了小学阶段,我们可喜的看到部分学校的部分课程还是非常重视“游戏”的,许多小学的体育、美术等课程都被精心设计成丰富多彩的游戏。虽然许多“像游戏”一样的课程很受孩子欢迎、教学的效果也很好,但可惜的是许多老师、学校乃至教育管理部门并没有对“游戏化”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而到了初中和高中阶段,由于课业负担加重,在高考成绩的巨大压力下,学校和家长不得不向应试教育低头。这个阶段的孩子们,听到最多、被要求最多的就是“坚持”、“吃苦”、“要紧牙关”。在这样的氛围下,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也许因多方压力和题海战术由“量变”引生了“质变”,但鲜有孩子能够在“被动”的学习中感受到“学习和知识本身的乐趣”了。这个阶段的教育,似乎与“游戏”无缘。

如果说初中、高中阶段的教育迫于高考政策无法“游戏化”,那么大学阶段呢?我们国家已经把“创新”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全社会也都在极力推动“创新、创业”。可是作为教育从业者的笔者不禁思考,我们希望中国的大学生应该具备更多主动性和创造力的同时,我们的教育机制、我们课程给了学生主动尝试、创新思考的机会和环境了吗?

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应该说已经比较充足了。而且随着互联网和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需要在大脑中存储的知识可以说已经在发生结构性的变化。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更应该培养思考能力、创造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更需要培养探索精神、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及责任感。而这一切都不应该是学校和家长强迫于学生的,而应是大学生本人自发、自愿的。

这些目标听起来非常困难对吗?神奇的是,即使是老师和家长眼中的“差生”,也能很好地实现上述目标。只不过不是在学习中做到,而是在游戏中做到的。

笔者及研究团队通过归纳和分析,我们发现在游戏中,玩家往往呈现出如下特征:

1)主动接受挑战、面对困难

2)毫无条件地“服从”规则

3)自觉自愿地承受压力

4)甘愿从事“重复性”劳动而乐此不疲

5)展现出更强的好奇心、主动进行“探索性”活动

6)自觉承担起组织中的职责、展现出极强的团队精神

7)在“游戏规则”的框架内,展现出极强创造性

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也呈现上述特征,笔者尝试设计了针对计算机编程语言的游戏化的教学活动。发现游戏化的教学模式确实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更逼真的虚拟环境、让学生们快乐地学习,显著提升了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在“游戏化”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这让笔者坚信,巧妙设计的“游戏化”教学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们积极地获取知识,更可以通过明确的目标和及时的反馈与激励机制最大化地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潜能。从而实现学生主动学习、快乐学习、高效学习、目标驱动型学习、创造性学习的终极目标。

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笔者及研究团队发现“游戏化”的教学设计,非常适合高职院校技能类的课程,比如动手、动口、动脑相关的课程。这类课程教学目标明确,容易分解为多个子目标,通过对这些子目标的规划、组合,可以设计出服务于教学目标的“游戏化”模型。而这种“游戏化”的教学活动,能够对学生的行为给予及时的积极反馈,可以切实地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强化学生获取到知识的成就感,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显现出某些“游戏玩家特征”。

笔者认为:游戏的魅力在于,它向我们揭示了我们自身可能忽略掉的内在精神需求。这种需求是客观存在并且随着人类社会、科技和文化发展而不断增强的。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并把握这种人类自身的需求并应用到教育教学中,使学习不再枯燥。使未来的教育,也能像游戏那样精彩,使学生也能对学习上瘾而沉醉其中!

参考文献

[1]《游戏,让学习成瘾》【美】卡普 著;陈阵 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2]《反枯燥》【美】 亚当・L.潘恩伯格 著;陈丽娜 译;四川人民出版社

[3]《游戏性是什么》【日】渡边修司,中村彰宪 著;付奇鑫 译;人民邮电出版社

[4]《游戏设计快乐之道》【美】Raph Koste著;赵俐译;人民邮电出版社

[5]《游戏的力量》尚俊杰,蒋宇,庄绍勇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甄嬛传台词范文 下一篇:珍惜眼前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