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拾疑

时间:2022-09-04 08:04:17

《社戏》(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被收录在鲁迅小说集《呐喊》中,全文有两个部分,课文节选自后一部分。笔者在阅读和教学过程中对几个似乎不容置疑的解读,谈一些思考。

标题改动探讨

有人认为本文直接写社戏的内容太少,而社戏以外的内容太多,因此建议把标题改成“平桥村一夜”之类的题目,这种观点现已被编入语文课本课后习题,以供师生讨论研究。笔者认为以“社戏”为题更好,理由有两点。其一,全文写3次看戏,前两次在北京看京戏,第三次是在故乡看社戏。3次看戏浑然一体,同中有异。3场戏都是内容枯燥乏味,“我”中途退场,然而心情截然不同。前两次心情极坏,后一次却意趣盎然。显然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课文节选第三次看社戏。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我们倘若断章取义改成与“戏”无关的题目,岂不有悖作者的写作构思?不难看出,作者人生体验的载体并非戏的内容,而是由“戏”纠集起来的人或事以及心绪。“戏”所担当的任务是纽带,是一切事情发生的导火线,笔者认为这是以“社戏”为标题的理由之一。其二,我们用鲁迅先生塑造典型人物“杂取种种合成一个”的方法来解释一下,笔者认为这“一个”指“看社戏”事件,“种种”则包括看戏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诸多与社戏有关的要素。这次理想化的看戏经历,或许就是作者多次看社戏兴奋点的集合,以此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由此观之,以“社戏”为标题更恰当。

“春赛”释义探微

“……当时我并不想到他们为什么年年要演戏,现在想来,那或者是春赛,是社戏了。”本文(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13页)课文注释:春赛,“春天举行的赛会”。笔者认为这一释义不准确,应该改成:春赛,这种赛会当时大多夏季举行。之所以做这样的改动,是因为这段话明确指出,“春赛”就是“社戏”。笔者认为看社戏的时间是初夏,有以下几点理由。

第一,母亲带我到平桥村的季节是初夏。文中说是应了鲁镇的习惯,我和母亲得以在平桥村的外祖母家消夏。又因母亲分担了家务“所以夏季便不能多日归省,只得在扫墓完毕之后,抽空去住几天”,显然“这几天”属于“消夏”时期,那么理应是夏天,文中归省的具体时间是“扫墓完毕”,显然这“扫墓”是母亲必须参加的,周家的拜祭是有规矩的,妇女可同去的,应该是有些排场的清明上坟。而清明上坟,并非只是清明节那一天,而是“以清明前一日至立夏日”(《清嘉录 卷三》顾铁卿)。因此,笔者认为在平桥村的时间应是立夏之后。

第二,“钓虾”和“吃罗汉豆”都是夏天的美差。“我”回忆起在平桥村的生活,几乎每天都掘蚯蚓,用它做诱饵钓虾,收获颇丰,“不到半天便可钓到大半碗”。在“我”看来是因为“虾是水世界的呆子,绝不惮用了自己的钳捧着钩尖送到嘴里去的”,其实不然。浙江临东海,平桥村临河,夏季风来临,带来充沛的降水,正值鱼虾捕捞的旺季,因此每天都能吃到美味的鲜虾。孩子们劳动之余的“功课”少不了钓虾,既得到了收获的喜悦,又有了待客的佳肴。看戏途中的点点渔火,月夜归航喝彩的渔夫,无不昭示着捕鱼的季节已经到来。回忆乐土平桥村:念念不忘的是“钓虾”;精彩瞬间莫过于渔船“吃豆”。这里的罗汉豆就是蚕豆,江浙一带的越冬作物。绍兴地处亚热带,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豆麦可越冬。文中的罗汉豆清明以后开花结果,夏季收获。从文中“罗汉豆正旺相”“乌油油的便都是结实的罗汉豆”便可知蚕豆的收获季节到了。“六一公公棹着小船,卖豆回来,船肚里还有剩下的一堆”更证实了这一点,毫无疑问,夏天来了。文中那些土财主的家眷们,“多半是专到戏台下来吃年糕饼、水果和瓜子的”,瓜果的收获当然也应该是在夏季。

第三,“春赛”未必总是在春天举行。就像我们的春节并非是在春天里过的节日,而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才演变成今天的节日名称。“春赛”虽然没有精细的记载演变过程,但我们也知道随时间的推移,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较大的变化。社戏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浙江绍兴人)早有诗句云:“太平处处是优场,社日儿童喜欲狂。”发展到清代,社戏成为乱弹戏剧的主要演出形式。从时间上看,原本是春、秋两季,春社祈求五谷丰登,秋社为庆贺一年的丰收。后来基本是农闲时节,显然时间上稍有变化。笔者认为应是错过繁忙的春季,那看社戏的时间自然就是初夏了。另外,鲁迅先生曾明确指出:“本文(指《社戏》)中说:‘当时我并不想到他们为什么年年要演戏,现在想,那或者是春赛,是社戏了。’这是题目的说明,但实际上这种演戏大抵是在夏天。”

综上所述,小说中看社戏的时间应该是初夏,笔者认为“春赛”的释义理应有所改动。

主题思想探究

关于《社戏》的主题思想,现在权威的说法是:“描写作者幼时一段看社戏的往事,表现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有观点认为这篇文章有批判封建礼教,抨击黑暗社会的内容,这种看法有些偏颇,教学时应避免”。(见《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下册161页、163页)笔者认为这一说法前一部分概括合理,后一部分则不够准确。我们不能主观地摒弃作者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有以下几点理由证明作者反封建思想蕴含其中。

第一,鲁迅是反帝反封建的勇士。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宝贵的性格。”他出生在一个封建大家庭,他的父亲本是个秀才,笃信孔孟之道,认为读书做官是人生的唯一正路。而鲁迅恰恰没有走这条路,远渡日本学医,弃医从文救国。鲁迅的人生坐标是以祖国的需要定位的。可见他一路走来,是与封建思想作斗争的历程。鲁迅很小就受到严格的封建家庭教育。《五猖会》中描述了父亲的严厉,以及父亲用行动教育鲁迅要时时记得读书。只有读圣贤书,才是正经事。无疑,这给孩童时期的鲁迅造成极大的心灵伤害,以致成年之后,对父亲的言行难以释怀。鲁迅在探索救国道路的同时对家庭教育有了深入的思考,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号,主张“完全解放我们的孩子”,他痛恨孔孟的伦理纲常,反对“父对于子,有绝对的威严”,鲁迅带着这些思考探求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他的文章在于“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社戏》一文勾画了适合儿童成长的理想环境,是对现实无情的批判。它与《狂人日记》《故乡》《阿Q正传》一脉相承,可见这是作者另一种形式的呐喊,决非只是思乡念旧之作。

第二,鲁迅有着惊人的艺术创造力。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以明净细致的笔触时而抚慰天真烂漫的童心,时而勾勒令人敬仰的恩师;散文诗集《野草》则呈现迷离恍惚,奇诡幻美的意境;鲁迅的杂文“是匕首,是投枪”,充分体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巨大的思想潜力。晚年的《故事新编》以荒诞的手法表现严肃的主题,创立一种完全新型的历史小说的写法。可见鲁迅文学艺术手法上的造诣已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那么,《社戏》这篇小说我们决不能肤浅地认为只是描写了一群孩子驾舟荡漾在故乡的小河上,兴致盎然地去看一场单调乏味的社戏。我们可以想象:平桥村之于鲁镇,正如百草园之于三味书屋;乏味的表演正如私塾的经书。那么,作者的追求溢于言表,作者的感情不言而喻。我们又怎能单纯地把这篇文章看做是对美好童年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呢?对理想生活的讴歌,就是对现实生活的批判。谁能否认“桃花源”的存在不是对黑暗统治的揭露,谁能否认“天上的街市”不是对封建道德的谴责。

第三,平桥村是“我”童年生活的“乐土”。短暂的“消夏”是“我”童年生活最亮丽的风景。既然平桥村是“乐土”,乐事自然多。免读书是乐事之一,“秩秩斯干,幽幽南山”,怎能与“豆麦”“水草”的清香,踊跃的连山,浪花里飞蹿的小船相比;乐事之二,尽情地玩耍,没有“犯上”的禁忌。鲁迅是反对封建礼教的,主张革命也要“革到老子身上去”。他深切地关注儿童的成长和教育。鲁迅说:“倘有人做一部历史,将中国历来教育儿童的方法,用书做一个明确的记录……则其功德,当不在禹下。”(引自《我们是怎样教育儿童的》)可见他非常希望儿童能在《社戏》所展示的理想环境中健康成长。乐事之三,看社戏忽略了难懂的戏文,细致描述了月夜行船、月夜归航。正如“三味书屋”生活略去了经书内容,叙写了折梅花、寻蝉蜕、描绣像一样。作者一向追求无拘无束的生活。这种看似喧宾夺主的生活内容,无疑是在告诉我们那些所谓的“正经事”,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并无益处,这是对封建教育内容的有力批判和否定。另外,老实厚道、淳朴热情的六一公公身上也打上了封建思想的烙印,客观地反应了封建思想影响至深,也含蓄地表达了反封建任务的艰巨。

毋庸置疑,小说《社戏》中的反封建思想是客观存在的。

上一篇:《鱼我所欲也》段落层次合理吗 下一篇:“欧姆定律”考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