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02 16:00:45

社戏教案范文第1篇

《社戏》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就体裁而言,它属于小说。就内容而言,它是以“社戏”这一江南水乡文化活动为线索,表现了作者的一段童年生活经历。课文通过“我”和少年伙伴们夏夜行船、船上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的描写,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生活经历,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所以本文定位在“文化生活”上,体现了语文同文化生活的密切关系。因此教学本文除教会学生使用语文工具外,还有就是培育学生对课外生活的关注。

二.学情分析:

对鲁迅的文章,学生是比较熟悉的,本文所叙之事对学生来说也是感兴趣的,学习此文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让学生参与,对景物的描写一定要引导学生体会化作能力。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堂教学要“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和方法的综合”的要求及以上分析,本文的教学目标拟定为:

1.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关键词语的意义,体会运用词语的准确性和生动性。(2)培养理清复杂结构的能力。(3)感悟社戏之美(人物美、人情美、景色美)

2.过程与方法目标:品味文中的细节,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展开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对话。(1)理解景物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2)提高分析人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启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

四、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设置以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悟本文的人情美、风景美,从欢快活泼的写人、叙事,绘景中领悟作者对童年自由生活的留恋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

五、教法与学法:教法:1、导读法、问答法。2、质疑法、精讲法。3、赏析法和点拨法。

学法: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指导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掌握方法,在自学中提高能力。

六、教学工具:教学参考、网上资源(课堂实录、,)

七、教学手段:多媒体。

八、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培养理清复杂结构的能力。

一.导入新课:(5分钟)

[导语]:童年对于许多人来说,是快乐美好的,是一段难忘的体验,长大后,回忆往事时,更是怀着一种浪漫情怀,大家的童年一定是丰富多彩的,下面我想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童年最喜欢的事情。[1分钟]

此环节不让同学们阐发,只是说说就行,目的是勾起学生们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

[学生活动]:找四个学生回答[2分钟]

问题简单,找四个成绩差的学生来答此问题。

[师小结并导入新课]:四位同学讲的很好。的确是,童年的生活犹如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犹如一个个欢快跳动的音符,说不尽、道不完。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中,我们陪童年鲁迅走过了充满童趣的生活,今天我们将追寻鲁迅儿时乡村生活中的一段难忘的经历。[1分钟]

(设计意图说明:由提问导入,揭示课题。通过提问学生,让学生身临其境,回忆童年生活,引发学生课堂对话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检查预习:(8分钟)

1、生字注音

不惮dàn潺潺chán凫水fú撺掇cuānduo踱duó颇pō

怠慢dài吁气xū宛转wǎn絮叨xùdāo磕kē楫jí

归省xǐng行辈háng舀水yǎo蕴藻yùnzǎo伊yī篙gāo

2、作者介绍及题解。

鲁迅,原名周树人,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浙江绍兴人,有小说、杂文、散文、诗歌等,都收在《鲁迅全集》里。1918年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1年又发表了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

社戏: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社”是相当于“村庄”的区域名称;社戏就是社里每年在一定的时间所演的戏。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整体感知故事情节:

1、学生速读课文,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用一句简洁的话来概括全文内容。(学生的概括大意符合即可)

主要叙写“我”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时,夜晚航船去赵庄看戏。

2、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涵:

思考:本文课题《社戏》,但真正写社戏的内容又不多,我们是否把标题改为《童年》或别的什么标题?为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在组内发言,说一说自己对这篇课文意图的感悟。然后组内推荐一位代表全班交流。

教师以平等的方式,发表自己对课文的感悟与理解。

(根据学习需要,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是学习能力的培养、迁移的一个基本前提。探究、对话、交流、提高。教师适时点拨,充分体现自主学习的新理念。这里比较关键的是教师要视具体情况来点拨,既非灌输包办代替,更不是强加给学生,而是能使学生豁然开朗的一种指导。)

四、精读课文,分析情节(15分钟)

1、故事的主要情节是围绕什么展开的?如果让你在“社戏”前面加一个动词的话,加什么好呢?

看。(一些老戏迷去戏园子,都是说:“走,今儿个听戏去!”因为戏迷都懂行,看戏就是为了听唱;小孩看戏就图个热闹,所以用“看”字。内行听门道,外行看热闹。)

2、课文中第一次出现“看戏”两个字是在第四段第一句话。这句话前面的三个自然段和主要情节“看戏”有没有联系?有什么联系?

有联系,这三段交代了看戏的时间、地点、看戏的人,还有看戏的机缘——由于我随母亲回外婆家消夏,所以才得以看戏。这些可以称为“看戏”前的“序幕”。结尾写第二天六一公公送豆。(尾声)

3、看戏的过程按时间或事件的发展顺序可分为几部分?

主体:(4——30)看社戏戏前波折(4——9)。

月夜行船(10——13)

船头看戏(14——21)

月下归航、偷豆(22----30)

4、作者写来真麻烦!要是我们写可能就简单多啦。“一年夏天,我住在姥姥家,正赶上赵庄演戏,于是一天晚上,我就和一群小伙伴架着船去看戏了。”一句话,多简单!连下面的情节也省了。这样写好不好?

不好。比方说我们逗小孩的时候,拿着一块糖,总是东藏藏、藏,要么举得高高的,就是不一上来就给他。看戏却先让你看不上,就是为了有意思啊!这在写作上有个术语叫“蓄势”。就是为了调人胃口,使文章有波澜,让人爱看。这也就是为什么要写这看戏之前的一波三折。

5.课文写了几件事,哪些事详写?哪些事略写?

(1)A写了我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B.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C.看社戏前的波折;D.夜航去看社戏途中;E.去赵庄看社戏;F.看社戏后归航偷豆;G.六一公公送豆。

(2)详写的是:CDEF

(3)略写的是:ABG

6.提问:为什么有的情节详写,有的情节略写?

因为文章主要写看社戏,所以赵庄着社戏,夜航去看社戏途中,看社戏前的波折,看社戏后归航偷豆详写,其他情节与看社戏关系不大,所以略写。

五、教师小结(3分钟)

突出平桥村的乐土乐事,点明看社戏的过程是事件的重点,月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是三个重点情节。

板书:社戏

鲁迅

(回忆、留恋童年)

序幕:时间、地点、人、机缘

主体:(4——30)看社戏戏前波折(4——9)。

月夜行船(10——13)

船头看戏(14——21)

月下归航、偷豆(22----30)

或:

盼看戏——一波三折家

去看戏——去心似箭乡

主体:看戏在看戏——昏昏欲睡人

看戏归——顺手牵豆好

尾声:六一公公送豆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检查上节课内容

2、感悟社戏之美(人物美、人情美、景色美)

教学过程

一、检查回顾上节课内容(5分钟)

1、生字文常

2、故事情节

二、速读课文,思考问题(5分钟)

在作者笔下,“我”所急切要看到的戏好看吗?为什么?

讨论明确:不好看。(采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①想看铁头老生翻跟头,但那老生却没翻。②想看到“蛇精”和“跳老虎”,但等了许久都不见出来。③最怕看“老旦”,然而“老旦终于出了台”,并不停地唱着。想喝豆浆,没喝成,很是扫兴。

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戏不好看?

文中孩子们“喃喃的骂”,“不住的吁气”,“打起呵欠”等,这些孩子的神态描写,也从侧面表现了戏不好看。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感悟社戏之美(人物美、人情美、景色美)(25分钟)

思考:戏不好看,但在文中肯定有你或者“迅哥”感兴趣的事吧?大家最喜欢哪些片段呢?

1、师:认真阅读你认为文中最精彩的部分,读时可先概括这部分内容;其次看看它在整篇文章中起了什么作用;第三,也是最主要的,想想这一部分美在哪里,语言表述上有何特点,写几句话表达自己的看法。(阅读前的指导十分重要,充分体现学习重在掌握学习方法,教书重在“授之于渔”的教学理念。)

2、学生在个人精读的基础上分组,按写景的与写人的分若干组,相互交流,再全班交流。

3、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进行概括,得出供学生参考的结论:

《社戏》有“三美”:自然美、人性美、情感美。

(在此环节,学生从“粗读”到“细读”再到“精读”,由粗到细,从浅到深,完全合乎阅读的规律。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地交流,对话,发表自己的见解,既培养了学生提出自己见解、疑问的能力,也培养了通过合作方式共同探讨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

*自然美。

[左右都是碧绿的豆田,河流,淡黑的起伏的远山,朦胧在水气里的月色,水面前“仙山楼阁”般的戏台,“大白鱼”似的航船,无不给人以生命的鲜活,给人以美好的向往。]

背景音乐:舒缓、抒情的《田野的风》

1、请朗读水平较好的学生朗读“月夜行船,月下归航”的语段,速度稍慢。其他学生闭目静听,想象其意境,体会其语言的流畅和表现的自然美。

2、听后想想,这段写景从哪几个方面,结合着哪些事物来写的,起到了怎样的表达的效果。讨论后齐读,加深体会,再放音乐。

嗅觉:(清香、水气)

视觉:(淡黑的起伏的群山,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听觉:(似乎听到了歌吹)

想象:(……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

3、用“我觉得_______(美词)用得好,好在它写出了(或表现了)_________”的形式对你选读的美词进行品味、讨论、交流。

学生自读课文,体验感悟、讨论交流,最后明确(多媒体显示):

“朦胧”和“皎洁”用得好,好在它们写出了月光的色彩美。

“清香”用得好,好在它写出了豆麦和水草的气味美。

“潺潺”用得好,好在它写出了水声美。

“宛转”、“悠扬”用得好,好在它写出了笛声美。

“起伏”、“踊跃”用得好,好在它写出了连山的动态美。

“蹿”、“喝采”用得好,好在它们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船行的轻快美。

“自失”、“弥散”用得好,好在它们表现了“我”的陶醉之情。

“回望”用得好,好在它表现了“我”的依依不舍之情。

4、这样描写看戏途中的情景,起着什么样的作用?表现了“我”什么样的心情?

“我”一路上领略了江南水乡的夜景。这样写,既给人一种诗情画意之感,又将社戏在仙境般的景致中呈给读者,抒发了作者热爱农村的感情。同时也表现了我急欲看到社戏的急切心情。

5、明确下列几个问题:

(1)“朦胧”在句子里作什么词用?

“朦胧”原来是形容词,现在作动词。(下文中“模糊”也是这种用法。)

(2)为什么说连山像铁的兽脊似的踊跃向船尾跑去?

这样写既形象真切,又突出了船行的快。

6、至于“深夜归航”部分的景物描写又怎样呢?为什么说“航船”像条“大白鱼”呢?

要求同学与上面的写景比较,讨论明确:

从赵庄回平桥村途中的描写以仙境再拟社戏,“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缥缈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另外,还写得带有童话色彩,如“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烘托出了孩子们看社戏安全归来的愉快场景。

(让学生在品读赏析中体会自然之美和语言之美,领会小说景物描写的特色,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人性美。

“偷豆”——在偷豆的过程中,我觉得我们应该特别关注两个人吧——“双喜”和“阿发”

提到“双喜”和“阿发”,不得不提“迅哥”的那些小伙伴和平桥村的村民。假如你来到了平桥村,你愿意和谁交朋友?为什么?

[小伙伴们那善意的嘲笑,偷豆的举动,对付六一公公的幼稚方法,将船划得飞快的英姿,无不体现了孩子们毫不雕饰的纯净之美,体现着人的率真、自由与活力。]

1、请男生齐读第10节少年朋友们开船的动作描写,圈出动词,揣摩语言的准确。

2、分角色朗读偷豆时人物鲜明的个性化语言。

外祖母:疼爱我,直爽等。

母亲:疼爱我,说话讲究艺术,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等。

八公公:精细,善良,勤劳等

六一公公:淳朴,善良等。

双喜:富有领袖气质,善于说话,有组织能力等。

阿发:有组织能力,淳朴,有童趣等。

桂生:为人厚道,关心他人等。

“我”:念过书,不会从事乡间劳动,不敢表露自己的想法等。

*情感美。

小朋友得到特许来伴“我”钓虾、游戏,母亲再三嘱咐与深夜候船,年幼的陪“我”坐在船中,桂生为“我”找豆浆、舀水,六一公公的嗔怪与送豆,无不洋溢着爱的温情。

四、归纳主旨,体验反思。(6分钟)

1、归纳主旨:通过阅读,我们不难看出,《社戏》这篇小说并不是专门为了写看戏的,而是通过“我”与农村孩子看戏前后故事的叙述,赞美农民和农家孩子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表现作者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表现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之情

2、体验反思:戏并不好看,豆也很普通,为什么文章结尾却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呢?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会吗?

(通过谈自己的生活经历体验,可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

讨论归纳:并非那夜的豆最好吃,也并非那夜的戏最好看,原因在于“我”在以后的生活中再也没有感受到这么淳朴、天真、可爱的少年朋友般的友情了。“我”所难忘的是农村特有的风光,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以及人们朴实、善良的性格。这样结尾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向往之情,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理想的渴望和追求,是对主题的深化。

五、拓展延伸:(3分钟)

本文写了“我”的家乡的文化习俗——社戏。请同学们想想自己的家乡有些什么文化习俗,可与同学们对话交流,上台说给大家听听。

六、课堂小结:鲁迅先生用细腻而优美的笔触为我们描画了一段江南水乡的童年生活,抓住了人们对童年无限怀恋的共同情感体验,与我们一同唱起了童年的歌。

七、布置作业:(1分钟)

学习描写景物片断〈秋天来了〉,要求能抓住景物特点,调动多种感官,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多方面的反映秋天这一季节特点,做到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板书设计:

社戏教案范文第2篇

创意说明:《社戏》之美,美在真诚自然的人性,美在如诗如画的乡村风景,这些皆是在乡愁蛊惑下绘制出的理想故乡的图景。本设计旨在通过整体感知——局部探究——整体感知的教学思路,教给学生一种以整体感知为主的阅读方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说说自己童年最喜欢的事情,或者说自己的故乡留给自己最美的因记(预习作业),由此自然的过渡到《社戏》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把握文脉

1文章围绕看社戏写了几件事?(月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

2讨论:有人认为本文标题不恰当,因为全文写社戏的内容太少,你是否认同这种说法。

明确:其一,本文直接写社戏的文字确实不多,但其文字都看社戏有关;其二,文中真正有趣的不是看戏本身,而是与看戏相关联的人与物。

三局部探究,感受洋溢于全文的自然美(人性美景物美)

1跳读:找出文中直接赞美社戏好看的句子。文中写在接近赵庄和离开赵庄的时候,各有一处想象社戏美妙如仙境一般的段落。

2研读:社戏并无多大的看头,可文章结尾却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为什么?

明确:所谓“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代表了作者对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美好的回忆,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表现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

3挖掘人性的美。让学生认真研读课文,说说自己喜欢的一个人,并阐述理由。在人性美的挖掘中,一定要结合语言的品析。

4品味景物的美。本文的景物描写极富诗情画意,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品味。

动词妙用:“点”“磕”“退”“上”“架”等几个动词,十分准确的展示了几个少年架船的情状,熟练的技术去看戏是的愉悦心情。

精妙的比喻:“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者孩子在浪花里窜,连夜鱼的几个老渔夫,也停了艇子看者喝起彩来。”“回望戏台……满被红霞罩住了。”这些比喻,更流露了作者内心难以抑制的兴奋。

丰富的感觉:月夜行船一段的景物描写分别从视觉听觉嗅觉感觉等侧面着笔,一片寻常的景物因为承载了作者无限美好的情思,变得让人陶醉,另人向往。

故乡美好的自然风光和热情诚挚的人们,共同构筑了一幅理想中的故乡的图景,让作者难以忘怀,因而借“社戏”这一载体予以倾诉。

四整体感知,把握作者旨意

阅读全文,并整理所讨论的一些问题,探究作者的写作旨意。

社戏教案范文第3篇

在执教鲁迅先生的《社戏》时,我原以为一切都会像以前一样进展顺利:感知课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拓展延伸、随堂练习。像《社戏》这样经典的课文,我背都能背出来了,怎么样讲自然更是心中有数,这节课用一句话说,就是看社戏,忆故乡。

意外生成:

没想到的是在进行到文章的结尾部分时,问题出现了,课文结尾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对这个结尾应该怎样理解?

学生中明显地分成了两派,一派就像我想象中的那样非常自然地在我的引导之下认为,“那夜似的好戏”,代表了作者对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生活美好的回忆,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表现出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

而另一派坚持认为那夜的戏一点也不好看,并且振振有词地从文中举例加以证明,还从正侧面描写来进行分析。正面描写是:“我们便都挤在船头上看打仗,但那铁头老生却又并不翻筋斗,只有几个赤膊的人翻,翻了一阵,都进去了,接着走出一个小旦来,依依呀呀的唱”“然而老旦终于出台了。老旦本来是我最怕的东西,尤其是怕他坐下了唱”“那老旦当初还是踱来踱去地唱,后来竟在一把交椅上坐下了。”侧面描写是“双喜说:‘晚上看客少,铁头老生也懈了,谁肯显本领给白地看呢?’我相信这话对,因为其实台下已经不很有人,乡下人为了明天的工作,熬不得夜,早都睡觉去了,疏疏朗朗的站着的不过是几十个本村和邻村的闲汉。乌篷船里的那些土财主的家眷固然在,然而他们也不在乎看戏,多半是专到戏台下来吃糕饼、水果和瓜子的。”“我不喝水,支撑着仍然看,也说不出见了些什么,只觉得戏子的脸都渐渐的有些稀奇了,那五官渐不明显,似乎融成一片的再没有什么高低。年纪小的几个多打呵欠了,大的也各管自己谈话”“双喜他们却就破口喃喃的骂”他们朗读得绘声绘色,态度也非常坚决,还精彩总结了一句:“演员表演不精彩,观众看戏也无心。”讲台上的我此时是喜忧参半。喜的是他们的朗读有感情,能进入角色,这说明我一直注重的朗读教学有了成效;分析也很全面,并且把从《口技》里学到的正侧面描法也用上了,能够学以致用。这让我有些欣慰,可忧的是面临的问题必须解决。我就让学生们自己讨论,看怎样说服这帮“顽固分子”。就在大家热烈的讨论声中,下课了。

课下反思:

本以为顺理成章的课,却上出了意外波折,原因何在?

一、教学理念仍急需转变,一切应以学生为主。课前尽管备了教案,备了教材,也备了学生,但教学理念仍停留在“灌”中,仍旧在“牵着牛鼻子走”,没有给学生留出主体地位,让“意料之中”又生“意料之外”。

这个“意料之外”让我从实践中深刻地感受到了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躯体、感官、头脑、性格、意愿、知识和思想基础及行动规律,这些都是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教师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也包括知识。所以,教师只有想方设法了解学生需要,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动机,引导、组织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学生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这就迫使我们必须转变教学方式,帮助每个学生形成个性化多样性的学习方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

在这之前的我,虽然也学习过课标,也有意识地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但依然是理论和实践有些脱节。通过这次的课堂“意外”,我明白了把理论转变为实践是需要一段磨砺的,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想当然的。学生潜藏着巨大的发展潜能,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我们搞教育正是因为学生的独特性而更需要激情和创造。教育也因此而异彩纷呈、多姿多彩。每个学生的发展方向各异,应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自由、充分地、尽可能地发展。所以,教育必须改变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重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新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心中应时刻铭记“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了一切学生发展”。

二、教学预设不充分,未能灵活调整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具有着复杂性和多变性,因此精心的预设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认真钻研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有效开发资源是预设的重点,也是动态生成的起点。教材是“课程标准”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学习内容的主要载体。但教材具有普遍性,并不一定完全适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因此,教师在分析教材进行预设时,应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同时,根据学生实际和自身的教学风格,对教材进行适度的调整。

尽管在课前有设计,对学生可能出现的一些情况也做了设想,然而我没想到的是自己面对的学生是千变万化的,他们真实水平往往无法准确估计,更多时候与预设有差异甚至截然不同,当教学不再按预设展开,这就需要教师冷静思考,巧妙捕捉其中的亮点资源,并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法,机智生成新的教学方案,才能使教学顺利展开,富有灵性,让“意外”激活学生智慧的火花。

解决过程:

1、以“忆童年”为话题,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童年趣事,体会现在描述时蕴含在其中的恋恋不舍之情,进而感受关于童年的那些美好回忆:即便是当年不可告人的糗事,也充满了无限趣味。

2、让学生从《社戏》到《朝花夕拾》中整理出若干类似篇章,总结出鲁迅先生在规律性的运用一种“秘密武器”,那就是“人生经验通感”,即利用读者常会遇到的相似同类的人生经历,诱发读者一种“联想”,引起读者“共鸣”,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参与了创作活动。这时,他才觉得作家的作品是完美和谐的,代表他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结合上面的“忆童年”,深入体会。

3、由自己的经历和课文相关资料这些课外的准备中再次回到课本中,感受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得出结论:那次社戏之所以让“我”觉得好,不是那社戏本身,而是在此前后的人和事。与其说那次社戏值得回味,毋宁说儿时岁月值得珍惜,故乡之梦值得永远追寻。

经验总结:

走出固有思维,不能停留在“老套路”、“老经验”上想当然地上课,心中要装着学生,要方方面面地为学生考虑。

社戏教案范文第4篇

一、坚持主体性原则,放手让学生感知课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

学生自主学习不仅会给学习活动提供动力,调控学习的方向和过程,而且会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因此,在教学中,应坚持主体性原则,放手让学生感知课文,即在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的前提下,千方百计创设自由的思维活动空间,设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发展自我,开拓创新。如在导入教学《社戏》一文中,我问学生:“大家看过戏没有?”学生都说看过。我因势利导:“当演员演戏十分投入,观众们也非常热情时,演员和观众会从哪些表现中传递出信息?”在学生自读感知课文内容后,我请了一些同学来介绍社戏精彩的表演、观众们的反应,以及看戏途中景象描写的作用,并让大家评一评谁说得好。这样,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使学生主动执着地去对课文内容进行探索,并有创造性地转述课文,发展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形象思维能力。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大胆质疑,放胆给学生一个自由空间

学贵有疑,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学生质疑问题,有利于增强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能力。学生围绕课文提问,正是他们阅读的开始。例如,在教学《小橘灯》一文时,我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充分鼓励学生提问。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有难懂的词语、句子;有关于深入理解课文的,如“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这第一次的相貌、衣着描写,传递出小姑娘的哪些信息?文末连续出现“好了”,是不是有重复了?从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些问题,充分展现了学生的探求意识。

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决不可拘泥于固定的教学模式,而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灵活多变的课堂结构——有讲读式的新授课,有问答式的讨论课,有争鸣式的辩论课,有艺术型的欣赏课,有涉猎型的阅读课等,从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大胆质疑。

三、师生共同商定教学目标,创设开放式的语文阅读教学环境

只有开放式的教学环境,才能让全体学生达到自觉与、主动感悟的境界,才能让学生主动地“接触”语文。我认为要让学生接触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应该由师生共同商定。例如,在教学《散步》一文时,我整理了学生质疑的问题,将与课文相关接近教学目标的问题列出,确定为教学目标:1、文章以“散步”为线索,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对材料进行了精心取舍,作者主要写了哪些事?2、文章四、五段一段描写春天的景色,一段写孩子的新发现,这与散步似乎没有必然的联系,作者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3、文章为什么要在这次散步中设置一个选择走大路小路的矛盾?作者为什么用了大段的心理描写?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分享彼此的经验和体验

我想,如果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相互交流学习体会、见解,把学生的自学、理解、领悟、深层思考与教师的点拨式讲述结合起来,一起探讨,共同推进,一定能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例如,在教学课外阅读《曼哈顿街头夜景》一文时,我根据学生的质疑,选择了一些有教育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如作者在描写一个孤单老人的凄惨生活时,为什么反复对老人的神态进行描写?作者既然把写作的重点放在描写老人凄惨的生活上,为什么又要在文章开头浓墨重彩描述曼哈顿街头的繁华呢?学生经过深入的讨论交流,最后体会到:作者用这些文字,通过反复、对比活画出了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冷漠的世界,反映了作者对美国社会贫富悬殊现象的不满和感慨!在合作学习中,同学间互相弥补、借鉴、启发,有利于形成立体交互的思维网络,从中分享彼此的诸多经验与体验。

社戏教案范文第5篇

于是,每天的备课都按部就班:品读课文,研习教参;上课之后则是勾画字词,疏通文意,重点分析精彩语段等等。但不幸的是没过多久,学生似乎对这种讲课的方式产生了“审美疲劳”,懒散状态逐渐呈现,上课也不怎么好好思考了。不觉中,似乎有一种腻烦的心理在滋生。看到自己“精心准备的课”竟被这样无情地“践踏”着,我很气恼,于是发誓,一定要想法把学生的思维重新拉回课堂。

拿着即将要讲的课文――《社戏》,我陷入沉思:怎样能让学生感兴趣呢?到底应该怎样讲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呢?恍惚中,曾看过的一篇有关《孔乙己》的教案,闪现在我的脑海,教者从文章的最后一句,即“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出发,由“大约”和“的确”引出一个题目,正是因为这个看似不怎么起眼的题目,却大大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火花,问题大致是这样设计的:

“这句话为何前面有‘大约’,后面却又用‘的确’呢?以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而论,是否存在语病呢?而作者又是为什么这么说呢?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

于是,学生们眼前一亮,便兴致勃勃地去文中去寻找答案。几分钟后,有的说是因为作者没有看见或者说没有确切的证据说孔乙己死了,于是用“大约”表示估计。还有的说因为当时的社会非常冷酷,孔乙己的死是必然的,接着大家便围绕着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找出冷酷的具体表现并加以分析,仅仅用一个问题就领起了整个课堂。

别人可以用这种方式,我不妨尝试一下?看着《社戏》的末段,感觉如果依这一段设题似乎也可以领起整篇文章,于是便依葫芦画起了瓢,小心翼翼地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

“为什么最后说‘一直到现在为止,我实在再没有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为了易于回答,又分化成两个小问题,一是那夜的戏到底好不好看呢?从文中找出相关依据。二是那夜的豆又是怎样的呢?为了避免课堂尴尬,我事先从文中找出问题的所有答案,以备学生感到莫名奇妙时给他们做相应的提示。

意料之外的是:课上,学生们对这个问题却异常地感兴趣。发言非常踊跃,基本找全了问题的点,有的还加以分析。经过一番讨论,大家意见得到统一,即:

戏不好看,那晚的豆从客观上来说也不好吃。

接着我又用疑问加纳闷的神情、疑惑的语调对他们说:“既然戏不好看,豆不好吃,为什么作者却对这豆、这戏如此怀念呢?”沉思了片刻,有的同学就说作者怀念的是那夜月夜航船和月夜归航的情景。接着便开始分析这两部分的景色描写。又有同学说是因为去看社戏前有很多波折,不是一帆风顺的,于是又引出对课文前半部分的分析。其间还有同学谈到双喜、六一公公等人的性格。讨论完问题后,文章内容也所剩无几了,整个课堂,绝大部分同学都在饶有兴趣地思考着。下课后,心中涌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舒畅。

社戏教案范文第6篇

一、初中语文随文写作的内容

随文写作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在阅读教学时,教师抓住阅读教学课例中某一突出的写作方法做比较深入的学习、探讨与归纳,然后以此为基点做适当的延伸、训练,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自主思考、合作讨论、交流碰撞中拓展写作思维的广度。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笔者通过对初中三年语文教材经典文章(记叙类)的系统梳理与归纳,提炼出下列写作方法,可供大学生在下列课文中进行随文专题学习:

景物描写:《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铺垫/照应:《风筝》;插叙手法:《羚羊木雕》《爸爸的花儿落了》;记叙中的描写:《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场面描写:《最后一课》《斑羚飞渡》;动作描写:《观舞记》;以动写静:《紫藤萝瀑布》《社戏》;虚实相间:《济南的冬天》;反衬:《行道树》;以小见大:《走一步,再走一步》《贝壳》《蝉》;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口技》《社戏》;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荷叶母亲》;叙议结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诗化句式练习:《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人物欲扬先抑写法:《阿长与《山海经》》;人物细节描写(捕捉动情点):《背影》《故乡》;象征手法:《海燕》;运用对比凸显思想:《范进中举》;详略裁剪:《走一步,再走一步》。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与习作的技巧。”心理学研究也表明,阅读是内化的吸收,是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过程;写作则是外化的表达,是对基础知识运用的过程。通过阅读记忆,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表达才具有心理前提。同时,阅读还能为作文提供范例,提供技能模仿运用的直观形式。从这一意义上讲,阅读是作文的基础,作文则是阅读的发展和提高。当然,反过来讲,作文又可以激发学生产生模仿的心理需要,从而带动阅读、促进阅读。所以说,阅读与作文,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读与写,确实存在着有机结合的客观依据。广大语文教师立足于课堂,以课内教材文本为抓手,随文练笔,必能让阅读与写作共精彩,真正实现减负增效的目的。

二、初中语文随文写作举例

如何有序列地进行随文写作教学呢?关键是对教材特点的把握。教师要根据教材篇目的不同写作特点,备出不同教学内容的专题教案,随文章而教。

1.随文写作之景物描写

教学《社戏》这篇文章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技巧,笔者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在课堂中选取了《荷花荡》《看云识天气》《春》等文章中景物描写的课程资源,进行一堂景物描写随堂作文指导课。学生经分析得出,景物描写方法有添加修饰语、运用修辞手法、融入作者感受、动静相映、虚实相生等。再让学生当场练笔,发现学生已能按此方法描写景物。

在学习中,以文本为例,充分利用教材,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让学生由现有发展区向最近发展区发展,这样的课堂随文教学应该是很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之一。

2.随文写作之人物欲扬先抑

教学《阿长与》时,为了能让学生写好人物,笔者引导学生先回顾阿长一个个精彩的画面,然后让学生通过对人物的各种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的鲜明形象特点,从而归纳出,人物的特点可分为三类:固有的缺点――不隐恶,欲扬先抑。(人无完人,写一个略微有缺点的人,更觉亲切。有争议行为――有偏见,抑中藏扬,或者是扬中藏抑。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真正认识一个人需要时间,过程的波折耐人寻味。确定的优点――出真相,扭转乾坤。这堂课后,学生写了一篇习作《懂你》,在这篇文章中,大多数学生采用了上面的写法,笔下的人物比以前丰满多了。

在阅读教学中开展习作训练,一方面促成了学生对教材文本内容的深刻领悟,让阅读教学更为有效;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无额外负担的前提下,揣摩经典,总结写作技法,丰富积累,逐步提升习作水平。

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有效的随文写作教学能为学生提供丰富而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因此,除了课堂写作和讲评这一重要手段外,平时指导学生进行随文写作,肯定会带来不同凡响的收获。

参考文献:

社戏教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初中语文课 备课

教师上课前必须认真备课。以前有些老师自以为工作忙就不备课,有些老师只是在书头上备课,还有些老师为了敷衍,简单写一些教学流程的教案就算备课了。现在这些现象虽然少了,但许多老师对备课不重视的现象还是存在的。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对备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我近三十年的教学生涯,大多是在平平淡淡中度过的,因为谈不上有多大的教学成就,如果谈一些教学体会的话,那就是初中语文课要上得好,就必须在备课上下功夫。备课是将教师已有的素质变为现实的教学能力的过程,是再学习的过程,是教师内在素质的外化,是教师利用教材培养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准备过程。现代教育还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备教材上下功夫,在教法上下功夫,在提高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上下功夫,在防止学生的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上下功夫。

一、在备教材上下功夫(包括备语文教学大纲、教科书及有关语文教学参考书)

1.在确定教学目标上下功夫。目标的设计既要让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又要让学生动起来锻炼增强学生的能力;既要让学生理解教材确定的内容,又要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勤于思考、善于探索、长于合作、追求真理的学习心理和学习品质。

2.在备课的导入上下功夫。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恰当地使用导语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在学习《敬业与乐业》一课时,我这样导入:“同学们,我们做学生总希望自己学习最好,而商人总希望把买卖做得最好,科学家总希望把科研钻得越透彻越好――事实上,无论做什么事,大家都希望做到最好。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呢?梁启超先生给我们指明了一条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敬业与乐业》。”

3.在抓教学重点上下功夫。我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围绕重点,精心设置问题,层次深入,引导学生感受课文,感悟文本,掌握重点。如《社戏》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作者通过美好的往事,赞美了农民及农家孩子淳朴的品质和聪明的才干,表达了作者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我就这样设置问题的:平桥村是“我的乐土”原因是什?看社戏之前遇到了什么波折,后来又是如何解决的?理解这句含义:“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呢!”

二、在备学生方面下功夫

教师要真正备好课还必须了解学生,主要是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准确地预见到教学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产生的问题。只有我们的设计让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经验、体验建立了联系,搭起了教材内容通向学生生活世界的桥梁,让教材内容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认知欲望,我们的课堂才会充满生命般的活力,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另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作为老师,我们要尊重他们,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鼓励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在备课时,要研究学生,要把全体学生的情况备进教案中,让教材中死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让学生的学习就像呼吸一样自然,语文课堂就像彩虹一般美丽。

三、在备教法上和备学法上下功夫

包括如何把已经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和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善于分析教材和组织教材,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教师在点拨学生时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而学生在学习新课文和新知识的时候,则要尽量和前面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在组织学习新课文的时候,为今后学习的知识埋下一个伏笔,这样穿插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多几个反复的过程,加深印象,这是符合事物认识规律的,同时又能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外在及内在的联系,让教材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语文教学顺序的安排上多下功夫,一堂语文课究竟是先学什么,先教什么;还是后学什么,后教什么,没有规定。语文教师要根据课文的特点恰当安排,可以先学习生字词,可以先介绍作者或写作背景,也可以先学习其它的内容。如果一篇课文生字词较少,那就不一定先教字词;如果写作背景学生都明白,也就无须介绍。至于备学法就是要根据学情,精心设置问题,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如:学生在背诵一段古文时,可以用理解记忆法,可以用字头记忆法,也可以用联想记忆法,等等。

四、在集体备课及学生参与备课等形式上下功夫

集体备课是在个人经过反复阅读教材、钻研教学大纲备课后和大家进行交流讨论相结合的形式,由于集思广益,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的备课热情和积极性都会被调动起来,大家各抒己见,百花齐放,可以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在备课中,教师要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有关问题的设置既不能浅层次,又不能太高深,还要征求学生意见。另外,网络上的优秀课件、优秀教案是我们的无声的老师,我们可以共享这些无穷无尽的备课资源,来提升自己的备课水平,节省备课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社戏教案范文第8篇

回顾历程,感受颇深,收获不少,反思更多,现总结如下:

1: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转变。在年前的两次活动中,列席的贾局长及教研室主任都曾给我们春风语文活动小组成员讲,现在的教师首先要变的是教育理念,要改变自己思想中沉淀已久的落后思想,保持和吸纳有时代气息的教学思想,而观念的转变要靠自己。的确如此,如果一个教师缺新的教学理念,他的教学行为如何改变呢?通过“春风语文”活动,我了解了先进的具有时代气息的教育教学理论,掌握了一些语文教学活动中所遵循的基本规律,认识到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关系,调整了自己的教学方式,注重了课堂上的每一个基本环节,坚定了“人本”“文本”观念。

2:语文课堂教学能力有所提高。“春风语文”活动小组的学习不只是停留在理论学习上,而且也十分注重提高各成员的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春风语文”活动小组在三中进行多次课堂教学展示。其中,孙晓霞老师的课给我们展示了什么是板块教学模式,袁永波老师让我们认识到怎样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苗青及宋怀明老师让我领教了合作·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魅力。这些课堂观摩教学给了我深刻的启示,也使我的思想发生极大的转变。尽管课改已经进行了有些年头,但一些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仍然根深蒂固地影响着自己的教学,课堂上,满堂灌、满堂问,没有考虑过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这些展示课更新看我的观念。“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春风语文”的发起者和组织者武春华主任又开展了“区域性公开课”的活动,我按要求作了个人展示。这次亲历让我感受到新教学模式的“神奇”作用,同时也打开了我校语文教研的新局面。现在,在课堂上,我开始更多的关注学生的个体,关注学生的实际水平,给学生充分的动脑、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落实课堂教学常规,讲究教学艺术,注意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相信一定会收到良好效果。

3:注重课堂生成。在博客中,我多次注意到袁永波老师公开的教案设计,留心到他的教案十分简约、实用,其教案的最大特点就是注重课堂生成。他在三中上的《小石谭记》一课。及录像《狼》也体现了这一特点,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并随机解决问题,表面看有很大的随意性,但从整节课来看,却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由此我认识到课堂应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如果教师不顾学情,一味地按教案去执行,效果估计不会多么理想。课堂需要教师的充分预设,同时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预设的目标、过程和进程

,只有如此才能与学生共同生成课堂内容和新的教育教学资源。高效的课堂应是:在课堂上洞察学生当前学习心态,当前学习气氛,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教学步骤,采用相应教学方法的课堂。

4:养成了反思的习惯。通过参加春风语文活动,我明白了作为教师,不仅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还要不断的对教学进行反思;不仅要学会反思,还要经常反思,不仅反思自己的教学教法,还要反思别人的心得体会。只有这样,才能有更深层次的体会,才能有更多的收获,才能有更快的发展。

5:结识了不少的老师,为今后的学习与交流创造了良机和平台。春风语文活动的方式有集体研讨和网上交流等形式,在活动中既遇到了原来的同学,又遇到了曾在一起工作过的同事,更遇到了许多的新朋友,今后,我会注重与这些老师的合作与探究,以期达到早日的进步。

社戏教案范文第9篇

回顾历程,感受颇深,收获不少,反思更多,现总结如下:

1: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转变。在年前的两次活动中,列席的贾局长及教研室主任都曾给我们春风语文活动小组成员讲,现在的教师首先要变的是教育理念,要改变自己思想中沉淀已久的落后思想,保持和吸纳有时代气息的教学思想,而观念的转变要靠自己。的确如此,如果一个教师缺新的教学理念,他的教学行为如何改变呢?通过“春风语文”活动,我了解了先进的具有时代气息的教育教学理论,掌握了一些语文教学活动中所遵循的基本规律,认识到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关系,调整了自己的教学方式,注重了课堂上的每一个基本环节,坚定了“人本”“文本”观念。

2:语文课堂教学能力有所提高。“春风语文”活动小组的学习不只是停留在理论学习上,而且也十分注重提高各成员的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春风语文”活动小组在三中进行多次课堂教学展示。其中,孙晓霞老师的课给我们展示了什么是板块教学模式,袁永波老师让我们认识到怎样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苗青及宋怀明老师让我领教了合作·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魅力。这些课堂观摩教学给了我深刻的启示,也使我的思想发生极大的转变。尽管课改已经进行了有些年头,但一些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仍然根深蒂固地影响着自己的教学,课堂上,满堂灌、满堂问,没有考虑过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这些展示课更新看我的观念。“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春风语文”的发起者和组织者武春华主任又开展了“区域性公开课”的活动,我按要求作了个人展示。这次亲历让我感受到新教学模式的“神奇”作用,同时也打开了我校语文教研的新局面。现在,在课堂上,我开始更多的关注学生的个体,关注学生的实际水平,给学生充分的动脑、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落实课堂教学常规,讲究教学艺术,注意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相信一定会收到良好效果。

3:注重课堂生成。在博客中,我多次注意到袁永波老师公开的教案设计,留心到他的教案十分简约、实用,其教案的最大特点就是注重课堂生成。他在三中上的《小石谭记》一课。及录像《狼》也体现了这一特点,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并随机解决问题,表面看有很大的随意性,但从整节课来看,却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由此我认识到课堂应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如果教师不顾学情,一味地按教案去执行,效果估计不会多么理想。课堂需要教师的充分预设,同时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预设的目标、过程和进程,只有如此才能与学生共同生成课堂内容和新的教育教学资源。高效的课堂应是:在课堂上洞察学生当前学习心态,当前学习气氛,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教学步骤,采用相应教学方法的课堂。

4:养成了反思的习惯。通过参加春风语文活动,我明白了作为教师,不仅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还要不断的对教学进行反思;不仅要学会反思,还要经常反思,不仅反思自己的教学教法,还要反思别人的心得体会。只有这样,才能有更深层次的体会,才能有更多的收获,才能有更快的发展。

5:结识了不少的老师,为今后的学习与交流创造了良机和平台。春风语文活动的方式有集体研讨和网上交流等形式,在活动中既遇到了原来的同学,又遇到了曾在一起工作过的同事,更遇到了许多的新朋友,今后,我会注重与这些老师的合作与探究,以期达到早日的进步。

社戏教案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留白;想象

留白,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指的是画面上所留下的空白,讲究“计白当黑,虚实相生”。寥寥数笔,几点勾勒,一幅山水花鸟图就这么简洁、自然、质朴地展现在你眼前,你看不出有多少内容,却曲折幽深。有时候,几行竹子,一间小屋,一枝梅,一茎兰,一抹烟云笼春山,便构成了国画里面的境界。空出来的缝隙占据了大部的篇幅,却深邃不着边,给人无限遐想。这便是留白之美。这些空白不是作者无物可画,而是有意为之,追求“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它让人在“无”中生“有”,于“虚”处见“实”,从而使画面显得气韵生动,给人无限的遐想。

现阶段我们的语文教学存在着许多弊端,比如许多教师为了追求教学质量,仍在课堂上大包大揽,大搞题海战术、疲劳战术。这样事无巨细的教学讲解,繁重的作业批改,让老师疲惫不堪,许多教师因此患上职业病,学生也在沉闷的听课与繁重的做作业过程中渐渐变得性格沉闷、老气横秋,近视眼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厌学情绪渐渐笼罩了这群天真烂漫的孩童。

如何扭转这种不利的局面,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做到“留白”的教学艺术呢?

一、充分预设教案里的留白

多少年来我们在写教案时总是由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一直写到作业设计,甚至先提出什么问题,如何过渡到下一问题,都缜密思考,可谓设计得天衣无缝。我认为教案中的“留白”,就是指教案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能够在备课和课堂教学之间形成一种特殊的“张力”。具体来说就是教案的书写在内容上不要过于详尽,形式上不要过于琐碎,结构上不要过于封闭和程式化,不要在教案中预设得过于饱满。我们都知道,教师的思考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教师的阅读体验和感悟不能代替学生阅读体验和感悟,所以课堂上学生的生成有很多不确定性,有些答案会出乎教师的预设,偏离教案设定的轨道,所以要充分预设课前教案里的留白,给学生自由的活动空间,使自己的教学留有余地。“留白”是留给学生以自由驰骋的空间,让他们充分调动自己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去填补空白内容,使其体会到自我的参与感与创造感。

二、合理利用教材中的留白

教学《社戏》一文,课文最后写,我第二天吃六一公公送来的豆时“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可最后一段却写到“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教师可提问:“豆还是那豆,为何第二天吃就不好了呢?那么那一天夜里究竟好在哪里呢?”此时的学生都会陷入沉思,看似空白的教学,实际引领学生去寻找那一夜的好,从而领悟作者真正所要表达的主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思考的空白其实就是思维在展开,在突破。教材中这样的例子还不少,像《皇帝的新装》《变色龙》……贵在教师善于引导,善于激发,巧设“空白”,妙留悬念。空白的设计并不是教师对于部分知识的舍弃,而是通过空白的设计去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去获得空白处的内容,从而建构自己的认知空间。

三、给学生留足够的思考空间

教师在课堂中给学生留一个思考的空间,也就是给了学生消化、吸收知识,发现问题、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在探索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教师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理解能力、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也充分体现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地位,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最大热情、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例如,在教学《天净沙・秋思》一文时,老师引导学生抓住和挖掘“枯藤老树昏鸦”等这些意象之间的留白,让学生想象,于想象回味之中具体感知意象。在这里,“留白”教学艺术的合理运用,既能达到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的目的,并且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得到很好锻炼。

四、表达品味时留白,丰富情感体验

语文教学同时也是一个学生情感体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情感体验不能代替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应留出自己情感体验的空白,一首诗,一篇演说,一个充满真情催人泪下的故事,教师切莫急于讲解,须知此时无声胜有声,生硬的剖析无疑已成多余。

如在教学琦君的《春酒》时,设置一段舒缓的略带伤感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渲染下读课文,静心体味那份醇厚的乡情。相信无须多解释,当学生读到“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地道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这一段时,一定会深深融入作者那浓得化不开的思乡之情中。

五、理解结果时留白,尊重学生独特体验

“一千个读者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用标准答案来代替学生的思考感悟,统一学生的理解,束缚学生的思维,抵制学生的个性,以致阻碍、窒息了学生的创造。教师此时应留出结果的空白,对有些问题不必给出一个具体的答案,应该让学生充分发表不同的意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为“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布卢姆)语文教学“留白”是张弛结合,动静交融,以逸待劳的教学艺术。但此举只可精心为之,不可滥用。一节课中若频繁使用教学“留白”,将使教学节奏松散,阻碍学生思维发展,教学“留白”就会成为名副其实的“空白”了。恰到好处的“留白”应该是课堂教学中架在“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是教学节奏里“张”与“弛”之间的平衡点。语文教学中的“留白”应因时、因地、因文、因人而异,只“实”不“空”,则不成艺术,“空”而能“实”,则奥妙无穷。正如苏轼所说“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此成为语文教学之最佳境界,也是全体语文教师追求的最高目标。

参考文献:

[1]孙成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对“留白”艺术的运用[J].学苑教育,2012(19).

上一篇:采薇教案范文 下一篇:掌声教案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