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总结和反思范文

时间:2023-11-29 02:10:11

听课总结和反思

听课总结和反思篇1

一、预习

要求学生在学新课前,读三遍教材,并思考所学内容与以前那部分内容有联系,然后再试着完成课后练习。读教材时教给学生们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做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

二、听课

听课是关键,有很多七年级的学生不会听课,我就耐心的教给他们听课的方法:教给学生在听课时要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

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1)听学习要求;(2)听知识引人及知识形成过程;(3)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4)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5)听好课后小结。

“思”是指学生思维。没有思维,就发挥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1)多思、勤思,随听随思;(2)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3)善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4)树立批判意识,学会反思。可以说“听”是“思”的基础关键,“思”是“听”的深化,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的内容,会思维才会学习。

“记”是指学生课堂笔记。七年级学生一般不会合理记笔记,通常是教师黑板上写什么学生就抄什么,往往是用“记”代替“听”和“思”。

有的笔记虽然记得很全,但收效甚微。要求学生:(1)记笔记服从听讲,要掌握记录时机;(2)记要点、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3)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使学生明确“记”是为“听”和“思”服务的。

三、完成作业

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我建议学生每天先复习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记忆方法有类比记忆、联想记忆、直观记忆等)。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反思解题的方法,应用的知识以及解题思路等。

利用单元测试,帮助学生做好复习和小结。七年级学生容易依赖老师,习惯教师带着复习总结。我认为从七年级开始就应培养学生学会自己总结的方法。在具体指导时可给出复习总结的途径。要做到一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回忆、熟悉所学内容;二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相当于写出总结要点;三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一些各种档次、类型的习题,通过解题再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归纳出体现所学知识的各种题型及解题方法。应该说学会总结是数学学习的最高层次。

经过两个学期的学习,学生现在已养成每天自己出三道计算题做并且自己批阅的习惯,这样学生的计算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学生在解决应用题方面也有了明显提高。知道如何审题,怎样找等量关系;能够将文字语言转化成数学式子,会检验所列式子是否符合题意,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解决。我很欣慰的看到学生不断地成长。实践证明忽视了学生的“学”,“教”就失去了针对性。教学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听课总结和反思篇2

关键词:体育教学;听评课;新视角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02.015

在新课标背景下,听评课已经成为教师教研活动的主要渠道,是研究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教研活动的价值和提升教学技能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听评课是基于课例的研究思考过程,它具有科研、激励、诊断、沟通等有价值的功能。笔者结合日常教研活动,从听评课的有效观察、有效评价的新视角来阐述,与各位同行交流、探讨。

一、从听评课有效角度出发,聚集课堂教学的发展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具有现场反思价值的听评课是提高教学技能的有效途径。听评课的准确定位思考,对课堂教学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笔者通过听评课的有效性视角,积极寻找听评课活动的切入点,提升对课堂教学的反思能力。笔者通过三种听评课的模式,来反思课堂教学中发现哪些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最终帮助自己重新构建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1. 寻找亮点式听课

寻找亮点式听课通俗讲是指在听课过程中,从教学设计意图、对教材价值与功能处理、重难点突破的方法和手段、教学评价、讲解与示范、课堂教学中的调控能力、场地与器材的设计使用等方面出现的闪光点,激发听课老师对课堂教学的思维碰撞。如在区级教研活动中,要求听课老师,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对每一节听课过程至少要提出三点优点,这些优点对自己的教学产生怎么样的影响,并阐述自己的看法。

总之,通过寻找亮点式听课模式,有利于老师用心听课、积极关注听课的全过程。笔者每次参与教研听课活动,都是带着寻找亮点的思想碰撞去观摩教学。在听课过程中,要善于发现亮点并记录下来,把发现的亮点整理和加工,再经过自己课堂教学的实践后形成教学反思。通过听评课的亮点积累为提高课堂教学执教能力储备了正能量。

2. 发现问题式听课

发现问题式听课就是指在听课过程中,要用心去观察课堂教学,用心揣摩教学,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重新构建课堂教学的一种模式。如,在听课过程中,从观察教学目标制定与实际教学中的达成程度、教学重难点突破的方法和手段是否合理有效、教师评价的运用效果、课堂教学的组织等问题。在听课过程中,笔者及时记录相关的问题,课后与上课老师、点评的老师以及教研员进行交流,解决自己发现的疑惑问题,为今后的课堂教学做好铺垫。在发现问题式听课过程中,发现问题不是最主要目的,最主要是通过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教学策略,最终促使自己提高课堂教学执教能力。

因此,发现问题式听课,让听课活动更加接近教学实际,更加有针对性。要用心去观察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善于发现问题,提高警惕,使自己的课堂教学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

3. 启发式听课

启发式听课就是指在日常各类教研活动的公开课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有利于优化教学的情况,给听课老师带来教学启发和思维碰撞。如,教学设计的理念、课的准备活动与导入形式、教学过程的衔接、游戏与技术学习的融合练习、对器材的有效利用等,与自己的理解之间存在差距,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启发。总之,在启发式听课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听到、看到的各种有用的信息,与自己的思维进行及时的思维碰撞,不断积累启发的素材,要学会多角度思考,让自己的课堂教学有变化。

二、从听评课的优势价值判断的视角出发,启发课堂教学思维

视角是人看问题的不同切入点,是人的不同思维构架和不同思维模式,为了充分发挥听评课的价值与功能,一线体育教师有必要从另一个视角来探索听评课最大价值。即以优势为基本取向,积极评价聚集教师利用自己的潜能和优势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在听评课中,引导教师利用自身优势来解决问题。在评课过程中,从挖掘课的优势角度出发,引导教师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点评的引导,引发教师思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笔者结合日常的教研活动,总结出一些从优势价值判断的评价策略。例如,在评课过程中,可以从体能与技能和谐发展角度、从目标与过程统一方向角度、从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统一性角度、从目标制定与达成的角度、从器材和场地的有效性、从突破重难点的练习方法和手段等优势方面进行评价。根据听课的具体情况,先可以从优势视角出发进行评课,发现本课的优势点,然后通过优势点的启发,提出自己的教学策略,从而达到评课的共赢效果,让上课老师和听课老师都能带来积极的思想碰撞。

三、从听评课的自我反思视角出发,引领教师专业的成长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体育教研活动中的听评课模式是教师进行自我反思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在听评课之后,体育老师应该深入思考,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诊断,再通过积极的深该反思,引领教师专业的发展。如,通过听评课的活动,特别是专家教研员的评课,能够唤醒教师的评价意识、专业意识、实践课堂教学的操作意识和自我深度反思意识等等。总之,通过听评课的反思,让教师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学生、学会用启发的思维去解决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让教师不断深入研究课堂教学。

在新课程的理念引领下,要积极创新听评课的教研模式,让听评课活动之后留下更多有价值的思考素材,让听评课活动更好地服务于实践课堂教学,服务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赵雪晶.基于听评课的教师评价素养提升策略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3.03.

[3] 贾贵洲.优势视角:中小学听评课制度的新取向[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2.08.

听课总结和反思篇3

一、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搞好中小学数学系统知识衔接

1.立足于课程标准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分层次教学。七年级数学中有许多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如负数、几何证明等,对七年级新生来讲确实困难较大。因此,在教学中,应从七年级学生实际出发,采用“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上,多由实例和已知引入;在知识落实上,先落实“死”课本,后变通延用活课本;在难点知识讲解上,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做必要的层次处理和知识铺垫,并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应用注意点做必要的总结及举例说明。

2.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中小学数学有很多衔接知识点,如有理数、三角形等,到初中,它们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有些在小学成立的结论到初中可能不成立。因此,在讲授新知识时,我们有意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复习和区别旧知识,特别注重对那些容易出错易容混淆的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和区别,这样可以达到温故知新、温故而探新的效果。

3.重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初中数学较小学抽象性强,应用灵活,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透彻,应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结论的死记硬套上,这就要求教师应向学生展示新知识和新解法的产生背景、形成和探索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的本质,提高应用的灵活性,而且还使学生学会如何质疑和解疑的思想方法,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4.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初中数学概括性强,题目灵活多变,只靠课上听懂是不够的,需要课后进行认真消化,认真总结归纳,这就要求学生应具备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的能力。

5.重视专题教学。利用专题教学,集中精力攻克难点,强化重点和弥补弱点,系统归纳总结某一类问题的前后知识、应用形式、解决方法和解题规律。并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有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二、加强学法指导

1.预习方法的指导

七年级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预习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况。(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做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可以采用每节课预习或单元预习,预习前教师可以先布置预习提纲,使学生有的放矢。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听课方法的指导

在听课方法的指导方面要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

“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应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①听好每节课的学习要求;②听好知识引入及知识形成过程;③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④听懂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⑤听好课后小结。教师讲课要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要注意防止“填鸭式”、“满堂灌”,一定掌握最佳讲授时间,使学生听之有效。

“思”是指学生思维。没有思维,就发挥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思维方法指导时,应使学生注意:①多思、勤思,边听边思考;②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③善思,由听到的和观察到的去联想、猜想、归纳;④树立批判意识,学会反思。可以说“听”是“思”的基础关键,“思”是“听”的深化,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的内容,会思维才会学习。

“记”是指学生课堂笔记。初一学生一般不会合理记笔记,通常是教师在黑板上写什么学生就抄什么,往往是用“记”代替“听”和“思”。有的笔记虽然记得很全,但收效甚微。课堂学习指导是学法中最重要的。同时还要结合不同的授课内容进行相应的学法指导。

3.课后复习巩固及完成作业方法的指导

七年级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为此在这个环节的学法指导上要求学生每天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记忆方法有类比记忆、联想记忆、直观记忆等)。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写法”指导,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七年级学生做到这点很困难。

4.小结或总结方法的指导

在进行单元小结或学期总结时,七年级学生容易依赖老师,习惯教师带着去复结。我认为从七年级开始就应培养学生学会自己总结。在具体指导时可给出复结的途径。要做到:一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回忆、熟悉所学内容;二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相当于写出总结要点;三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一些各种档次、类型的习题,通过解题再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归纳出体现所学知识的各种题目的类型及解题方法。应该说学会总结是数学学习的最高层次。学生总结与教师总结应该结合,教师总结更应达到精练、提高的目的,使学生水平向更高层发展。

总之,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不仅体现在学生学法的衔接上,更主要的是体现在教师教法的衔接上。如何引导他们尽快熟悉初中教法,增强自学与自制能力,顺利渡过衔接关,是我们每一位初中教师的重要责任。

听课总结和反思篇4

关键词: 反思性教学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实践

一、反思性教学的定义与作用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反思”(reflection)一词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及欧洲大陆被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并很快影响到了西方世界以外的各国教育。如今“反思性教学”和“反思型教师教育”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近年来,我国教育学术界也开始对“反思性教学”(reflective teaching)展开了探讨。1999年,华东师范大学的熊川武教授写了《反思性教学》一书,提出反思性教学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learning how to teach)”与“学会学习(learning how to learn)”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它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通过观察和反思,运用教学理论和方法对课堂上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一定行动加以解决。它的作用不仅在于增强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自我认识,而且有助于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形成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印证并发展教学理论的更新机制。在这种探索中,教师充当着教授者和研究者的双重角色,这有助于把课堂教学实践和研究领域中的新成果、新理论结合起来,缩短两者间的距离。

二、反思性教学的应用方法

反思性教学主要借助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解决问题。行动研究要求教师必须进行课堂观察,敢于面对新的教学问题,找到问题的症结,提出假说,并且通过教学实践来检验,直到解决问题。这样的行动研究不同于一般的经验总结,它不是孤立的、暂时的、片面的任务,而是永恒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教学研究。行动研究是一个螺旋式不断开展的过程,包括计划、行动、观察分析、反思等环节(陈桂生,2000)。McNiff(1988)把这种教学行动研究分为五个具体步骤:①教师通过对教学实践中的感受,意识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②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③制定、实施教学方案,以期解决该问题;④评价教学行动结果;⑤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重新确定教学问题,以便进行下一轮研究。根据以上几个步骤,教师可以设计出以下研究方案:问题实质假设性分析解决方法自我反思总结经验。在反思性教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以下五个具体研究步骤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进行了探索,实验结果证明了反思性教学可以使教学更加规范、更有成效,教师更具责任心。

三、大学英语听力的反思性教学实践

(一)发现问题

教师是影响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英语教师不能仅凭自己所学的语言知识和基本教学技能从事教学,还必须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教学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笔者在从事听力教学的过程中发现教学双方都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方面教师缺乏教学反思,长年重复着“教师放录音―学生听―学生做题―教师讲解答案”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缺点是教学分离,教学效率低。另一方面学生缺乏课堂参与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较低。这与《大学英语教学要求(试行)》一书中强调的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以及当前听力测试在英语四级考试中占35%的现实是格格不入的。

(二)寻找原因

为了挖掘出目前教学问题的真正原因,笔者首先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对以往的教学进行了反思并依据反思的结果提出以下假设:

1.听力课堂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丧失了兴趣。

2.学生的现有听力能力有限,有很多方面需要老师帮助。

3.教师只关注课本练习,没有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其听力疑难的做法,这使学生对听力课堂失去了信心。

4.听力材料过于陈旧、单调、远离现实生活。

5.课堂气氛过于紧张,学生不敢发言。

(三)初步调查

为了验证假设,笔者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并用它在新学期的第一节课对自己所接手的50名大二学生进行了调查。整个问卷包含三部分:1.学生对听力课堂的总体评价。该部分被细化为五个问题,分别调查了学生对听力教学中所涉及的教师、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教学气氛等因素的看法。2.听力困难调查。作者在该部分列举了发音、词汇、语法、背景知识等8项影响学生听力理解的常见问题,目的是为了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做到有的放矢,为学生提供最有效的帮助。3.学生课外听力调查。Krashen强调在第二语言学习中所输入知识的质量和数量的重要性。大学英语听力课时极为有限,因而学生的课外听力自觉练习非常重要。除了问卷调查以外,为了对反思性教学行动的效果进行前后对比,笔者还对学生听力水平进行了前测。为保证试题的信度与效度,笔者采纳了最新的大学英语四级听力全真试题。调查结果如下:

1.问卷结果

(1)76%的学生对听力课堂持否定态度。

(2)84%的学生认为听力教师对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没有帮助。

(3)70%的学生认为听力课堂教学方法单一枯燥。

(4)62%的学生认为听力课堂上所使用的资料过难。

(5)78%的学生承认听力课堂使自己感觉紧张。

(6)列居前三位的听力困难为:背景知识、词汇及听力技巧。

(7)学生课外听力自主练习极少,全班只有10%的学生每周花费四小时以上进行听力练习。

2.听力前测结果

听力测试结果与教师平时所观察和感受到的比较一致。满分为35分的试卷,学生平均成绩为17.6分,及格率仅为24%。

(四)行动方案设计

根据以上调研中所发现的问题,笔者制定并实施了下面的教学方案,试图从课内与课外两方面同时入手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听力水平。

1.课内听力

(1)调整教学内容,满足学生需求。笔者在课堂中加入了有关各种听力技巧的讲解与训练,作为补充内容,在每节课堂中自然融入与该节听力话题相关的知识背景与词汇。

(2)改变以往听力课堂做练习和教师讲解答案为主的教学方式。对每道练习笔者设计具体的听力任务,组织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进行听前预测训练。笔者突出学生的课堂中心地位,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

(3)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笔者每天提前进教室,利用课前和课间的时间为学生播放自己从网上精心挑选的英文歌曲并与学生进行交谈,随时了解和解决学生听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2.课外听力

(1)布置听力作业。笔者的听力教学为每周三早上,每次两小时。每次上课时笔者都会带来一周的课外听力任务。学生可在课间或课后进行下载。每次上课笔直者都要检查学生上周的听力作业,作业完成情况影响学生的平时成绩。

(2)每周一次免费电影。笔者所在的外语学院每周都在听力实验室为学生放一次免费电影。以前该活动由看管教室的老师负责,因为挑选影片的随意性,该活动并没有吸引多少学生的兴趣。在反思性教学实验开展以后,笔者经领导允许开始负责该活动。笔者要求自己所带班级的学生都必须参加。除了精心挑选影片之外,在每次观看完之后,笔者还组织学生就所看影片进行讨论。

(五)行动研究实施效果

在最后一次课堂上,笔者对学生进行了第二次问卷调查和听力后测。为了能对实验效果进行清晰的前后对比,第二份问卷的前三部分与第一份问卷保持一致,但在第四部分笔者要求学生对教师本学期的教学进行评价。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笔者一学期的反思性教学实践既有成功之处又存在着一些不足。

1.问卷调查对比表明,大部分学生都喜欢改进后的课堂教学方式。多数的学生都对目前的课堂的教学内容、方法等很满意,78%的学生认为课堂学习气氛比以前更加活跃和轻松。

2.学生课堂外的听力练习数量明显增加。

3.多数学生高度评价了笔者一学期的教学,这使笔者今后继续实践反思性教学增加了信心。

4.听力困难调查对比发现,听力背景知识、词汇及听力技巧的难度大大下降,但学生在听力理解其他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

5.听力后测显示学生听力平均成绩略有提高但增长不明显。

四、反思

通过反思,笔者发现这次的反思性教学实践取得了一些令人满意的效果,如学生改变了他们以往对听力课的态度,从不感兴趣到乐于参与活动的人数大大增加,课堂气氛更加轻松,师生关系也更加融洽。但也存在以下三个问题,希望能引起其他有意进行反思性教学的教师的注意:(1)因为是第一次进行教学实验,经验不足,所以,笔者把实验目标定得太大。实际上听力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涵盖多方面的知识。笔者试图通过解决学生听力某方面的问题去提高学生听力水平的目标是不现实的。因此,教师在进行反思性教学实践的时候应当注意要细化目标,不要把目标定得过大。(2)教师在进行反思性教学实践的同时要考虑到本校的实际情况,教学实验不能违背本校的教学规定和目标。在本次实验中,免费电影的行动计划大大提高了学生对英语听力的兴趣,收效显著,但对于其他教师却不一定适合。(3)听力教师应该加强与其他课程如精读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在此次反思性教学实践中,作为一个科研新手,笔者的确受益良多。通过这次实践,笔者学会了如何收集和分析数据,第一次独立进行了一个完整的实验,操作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都为笔者的下一次实践积累了经验。反思性教学始于反思,教师应从反思中获取灵感,以自身为资源进行学术研究,研究的结果反过来又可以指导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该方法既解决了年轻教师科研不知道从何入手的问题,又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因而值得引起更多教师的思考和关注。

参考文献:

[1]陈桂生.教育行动研究的尝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Krashen,S.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Acquisition.Oxford:Pergamon,1982.

听课总结和反思篇5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特别是学生进入中学后,科目增加、内容拓宽、知识深化,尤其是数学从具体发展到抽象,从文字发展到符号,由静态发展到动态……而学生没有自觉摄取知识的能力,致使有些学生因不会学习或学不得法而成绩逐渐下降,慢慢地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陷入厌学的困境。这也往往是初二阶段学生明显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

初一新生从小学到初中环境变化了,学生和老师都有一些新面孔,就是老师的授课方法也会有所不同,需要有一个适应期。因此重视对初一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良好的学习方法需要教师在授课中潜移默化地加以培养,对学生学习的几个环节(预习、听课、复习巩固与作业、总结),从宏观上对学习方法分层次、分步骤指导。

一、从小学到初中是人生的转折点,学习上也是如此,作为教师一定要为学生把好这个关

初一学生往往不会预习,他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草草看一遍,流于形式。因此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了解本节知识的梗概。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从而使学生化难为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听课方法的指导要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

“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应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首先要静下心来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掌握知识的引人及知识形成过程;掌握重点、难点,剖析预习中的疑点;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听好课后小结。教师讲课一定掌握最佳讲授时间,使学生听之有效。

“思”是指学生思维。没有思维,就发挥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思维方法指导时,应使学生注意:多思、勤思;深思、善于大胆提出问题;树立批判意识,学会反思。可以说“听”是“思”的基础,“思”是“听”的深化,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的内容,会思维才会学习。

“记”是指学生课堂笔记。初一学生一般不会合理记笔记,通常是教师黑板上写什么学生就抄什么,往往是用“记”代替“听”和“思”。有的笔记虽然记得很全,但收效甚微。因此在指导学生作笔记时应要求学生:作笔记服从听讲,要掌握记录时机;记要点、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使学生明确“记”是为“听”和“思”服务的。

掌握好这三者的关系,就能使课堂这一数学学习主要环节达到较完美的境界。课堂学习指导是学法中最重要的。同时还要结合不同的授课内容进行相应的学法指导。

三、深后复习巩固及完成作业方法的指导

初一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为此在这个环节的学法指导上要求学生每天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记忆方法有类比记忆、联想记忆、直观记忆等)。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写法“指导,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初一学生做到这点很困难。指导时应教会学生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如何将推理思考过程用文字书写表达;正确地由条件画出图形。这里教师的示范作用极为重要,开始可有意让学生模仿、训练,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十分重要。

四、总结方法的指导

听课总结和反思篇6

【关键词】反思;问题;举措

《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要形成开放的教学和研究的工作方式,经常开展教师间的合作与研究,共同反思,相互支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业务素质。美国学者波斯纳也曾经说过: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他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教师不但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能够随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研究和反思,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有效地进行英语学习。怎样才能有效的进行教育教学反思呢?难道仅仅限于教师反思吗?教学是一个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中心,要想提高教学效率,离不开学生的主体性有效参与。教师的教学反思离不开学生的自我反思。高中英语新课程目标6-8级指出:学生须对自己学习过程和结果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因此,学生的自我反思与教师的教学反思有机结合一定有助于师生共同进步。笔者最近组织的一次阶段总结让我真正感悟到反思的重要性。

作为英语教研组长,为了开展研究性学习,把反思作为本组一个研究性课题,我给全校高中学生布置写英语学习阶段反思总结。内容涵盖学习英语存在的困难;对教师的看法(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在一周内以书面的形式交由老师审阅。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学生反思总结中存在的问题,让我感慨本组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认真教学的教师和看似踏实认真学习的学生却会有如此之多需要反思。概括起来,主要在师生两方面:

1.学生反思学习英语存在的问题:

1.1 无目的型:表现在学习态度不端正。摘语:“基础差,只好破罐子破摔” “学英语没有用,我将来又不会用英语” “初中就没认真学,高中没法学”…

1.2 缺兴趣型:英语学习兴趣不浓,心理上排斥学习英语。摘语:“最不想上的课是英语” “上英语课就像听天书、想睡觉”…

1.3 失信心型:随着学习难度加大,词汇过多、课文过长,单词、短语、句型和语法记不牢,意志薄弱的只好放弃。摘语:“学英语记单词太痛苦了” “记的东西太多了,简直没法学”…

1.4 少方法型:自学能力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摘语:“我上课从不做笔记,也不知道记什么” “没有预习、复习和总结的习惯”“我很少向老师提问” “早读和上课学点英语,课余除了做作业,投入时间少”等等。

2.学生对教师教学反馈的问题:

2.1 重教材:从备课、上课及课后作业,日复一日都围绕教科书上出现单词、短语、句型、语法灌,不管教材内容符不符合学生学习实际,也不顾枯燥与乏味,只顾照本宣科。

2.2 满堂灌:整堂课40分钟都在讲,有时甚至拖堂还要讲,没有给学生留出充裕的时间消化和思考。

2.3 搞题海:英语作业布置很多,除了书上和资料,有时还要加上口头诸如背诵等作业,没有精选精练。学生做作业只好应付,甚至抄袭他人作业。

2.4 爱优生:课内课外注意力集中在班上英语成绩好的学生,英语基础差的学生,缺少来自老师的鼓励。

鉴于师生存在如此多的问题,教师该如何调整教学呢?经过总结与反思,笔者做出如下举措:

1.教师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学识与人格魅力,与时俱进,真正成为“传道授业解惑者”。

作为教师,应该终生勤奋学习,不断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深研课标并树立新的教材观,不犯“经验主义”错误。《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科学地使用教材,对各种学习资源进行科学整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能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这样才能实现有效教学。面对新教材、新内容、新编排和新教法,我们教师应该活用教材,增删结合,优化教学,绝不照本宣科,真正做到“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2.杜绝“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变“满堂灌”为“启发式”。

教师主导地位应该充分发挥,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调到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的满堂灌,虽然在传授知识,但却没让学生消化。更别说整理典型练习,建立错题档案,查漏补缺,也当然不能对教师讲的东西真正领悟,也更谈不上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作为教师,应该做到认真备课,做到哪些该讲不该讲,而且要精讲,有选择的讲。精讲做到让学生用英语时能举一反三,教师的教学就事半功倍了。

3.跳出题海,减负增效,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英语的主人。

虽然通过做大量的习题,可以增强实践经验,熟能生巧,能做出规律,做出语感来。但为什么很多学生还是叫苦呢。因为学生全天不仅仅在学习英语,还要学其他课程,也要做作业。以前,笔者有时布置作业不加选择归类,找出适合学生水平并且有价值和代表性的题,有时批改时竟发现题目过多、过偏,但为时已晚。因此,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学生的精练是关键,要做到精练:一是教师尽量选用针对性强的重点、难点练习。二是练后帮助学生归纳易混点、易考点、易错点。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积累知识和提高技能,学生也不至于疲于应付作业而对英语学习产生厌倦的心理。

4.尊重、理解、信任和爱护差生,帮助他们树立自尊和自信。

作为教师应该公正评价差生,严格要求并合理期待他们转化,让差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高中阶段学生心智趋于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在逐步形成,对老师的评价特别在乎。因此,在学生面前不要太过看重优生而忽略差生,甚至连他们的闪光点也不屑一顾,差生会倍感失落,从而自暴自弃。教师应该“眼中无差生,心中有差生”,对待差生应该不离不弃、因材施教、查漏补缺、多表扬、少批评、尽善尽美地转化他们。使他们也能与优等生"比翼齐飞"。

5.重视学法的研究,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英语。

教学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把学生教懂,而是要把学生教会怎样自己去获取英语知识,真正实现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该如何教会学生学习英语呢?结合学生的反思,笔者认为应该教会学生课内“五到”和课外“五勤”。

5.1 课内“五到”有助于学生上课全神贯注。

5.1.1 “眼到”:引导学生眼睛要看课本和板书,也要注视老师一言一行。老师的言行举止都在传递基本知识和技能。因此教师上课不能让学生低着头听课,否则就很容易犯困,老师的讲课就成了催眠曲。

5.1.2 “耳到”:教会学生要仔细听老师讲课、分析、归纳总结所学英语知识及技能。另外,还要听老师与同学如何用英语进行交流和答疑,锻炼听力的同时,看是否对自己有所启发。

5.1.3 “口到”:英语是一门语言,只有经常动流,才能改善口语表达。课内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要积极主动用英语参与交流、回答或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这不仅有助于集中注意力,还能加强学生合作与竞争意识。如果总是闷着头听,就很容易走神。

5.1.4 “手到”: 常言道,“好脑筋不如烂笔头”。因此,引领学生简明扼要记好课堂笔记,记老师讲的重难点和最有启发的部分,课后及时复习就尤为重要。

5.1.5 “心到”:督促学生把全部注意力投入课堂中,心随老师走,用心领悟老师讲的字词句,分析本堂课老师讲的重难点,做到思维活跃且开阔。

当然,“五到” 是相互联系、依赖、支持和促进的。学生只要在学习中灵活运用“五到”,才会上课聚精会神学习英语。

5.2 课外“五勤” 有益于学生课后勤能补拙。

5.2.1 勤朗诵。《三国志・魏书》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诵课文不仅能体会英语的语气、语境,还能增强语感。积极朗诵和记忆课标词汇所有不带符号的生词及词组,尤其黑体部分的单元重点词汇和短语。这也许枯燥乏味,但少了他们,学习英语就寸步难行。如果扩大朗诵面,如原汁原味的英语报刊杂志,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开阔视野,拓展词汇,提高英语阅读能力,但须持之以恒。

5.2.2 勤听说。听说是英语学习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综合语言技能,二者相辅相成。课余坚持听磁带、英语广播、参加口语角或英语沙龙等。勤听多说并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是在听说的过程中可以逐步增强口语表达能力,加深记忆,提高辨析力和判断力,增强语感,为真实语言交际打下基础。

5.2.3 勤精炼。虽然“题海”战术不可取,但适当精炼,尤其是针对自己不足之处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这种难度较大、不仅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字词句的含义,也考查学生理解文章的谋篇结构,平时就应对各种题材精炼一些。做完后,认真体会总结出题者的意图、考查什么知识与技能等等。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体会与总结,英语阅读水平才会不断提高。

5.2.4 勤总结。对比其他学科,英语的知识点相当零碎,学生一定要在平时收集、整理、总结上下功夫。准备一个总结本,平时从老师课堂学到或是在资料书上看到的一些零碎的小知识都要及时记录下来,定期复习,及时消化。例如英语写作,学生就应该积累英语写作中常见的词汇短语、过度语、句式、文体格式等,以便写作时顺手拈来。

5.2.5 勤提问。高中英语新课程更注重优化学生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学生就应该在英语学习中多疑、善疑、质疑、探疑,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样才能改善自己英语学习。例如早晚自习课和课间10分钟,学生就应该充分利用起来去向老师解决课内课外发现的疑难问题。

总之,通过这次阶段反思总结让我真正意识到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随时随地进行总结和反思。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也才会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习惯和能力,真正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听课总结和反思篇7

关键词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兴趣

一、调整学习心态,端正学习态度

学生觉得物理“难学”,并不是先天不足,相反有的“天资聪慧”,他们之所以觉得“难学”,是因为先在上高中前他们就曾听“过来人”说过:“高中物理是所有学科中最难的”;又则上高中后他们的切身感受的确如此,于是在他们不成熟的心里无形中形成了一道障碍:物理难学!这样,学生就失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也出现了“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尴尬局面。针对这种情况,老师们一定要做好学生的思想转变工作,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帮助学生调整好学习心态,让他们树立“物理好学、学好物理”的信心。

二、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活动最易从兴趣出发。教学中若不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便会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对概念、定理和重要定律似是而非、模棱两可,这就必然导致学生做不到题,对物理感到头痛,学习情绪低落,成绩自然无法提高。

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形象直观的实验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常见的生活现象诱发思维、活跃情绪;还可通过讲述物理学史故事、科学趣闻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培养坚强意志,养成良好习惯

坚强的意志是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保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教育学生保持一颗平常心态对待考试成绩,一两次的考试失败并不能说明什么,相反这次考试的失利说不定恰恰是为了迎取下次更好的成绩。只有让学生树立百折不挠、不断进取的坚强意志,才能稳步地提高学习成绩。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好物理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除了要求学生课前预习,上课专心听讲、记好笔记,课后完成好作业、及时复习巩固之外,还要求学生每学完一节,能自己总结,会写复习提纲,找准相关知识点之间的关联。

四、科学阅读,努力自学

阅读是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是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阅读要得法,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对物理教材的阅读可分为两个层次。

(1)课前预习阅读。牢牢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对于学好物理是至关重要的,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课前预习阅读课本,超前学习,走在教师的前面,只要你认真阅读,听课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把主要精力放在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上,放在教师对解题思路的分析和解题方法的探索上,使听课更具有针对性和选择性,从而提高课堂上的效率,课前阅读可以这样进行。

(2)泛读了解这部分教材讲了哪几个问题,中心是什么,解决这些问题涉及到哪些知识。

(3)重点精读,深入了解解决每一个问题的思想方法是什么;它们是怎样思考和探索出来的,新旧知识是怎样联系的,怎样用旧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这时要用笔记本将教材中的疑问和需要思考的问题随手记录下,转自:http://对概念、规律、公式等可在纸上进行复述。这样能帮助我们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听讲。

(4)检验阅读效果,尝试做练习,即运用所获知识和方法解答教材后面的练习题;一方面可检查阅读效果,另一方面,通过做题可加深对所获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以上三点是自学的基本方法。

(5)课堂阅读。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阅读,对重要段落要反复阅读,必要的加上理解说明,促进理解和记忆,从而掌握重点、关键、解决预习中的疑难问题。因为概念、规律的文字叙述所用的关键字、词反映了物理现象的本质属性,或者揭示了某种物理现象的本质特征及内在联系,只有对这些关键的字、词进行反复推敲,抠懂这些字眼的物理意义,才能正确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

五、专心听讲,积极思维

听课是学习过程中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重要途径,因此聪明的学生总是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专心听课,积极思考,捕获一些可能获得的信息。听课要抓住四个要求:一是听老师怎样引入新课,怎样揭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二是听老师是怎样分析问题,怎样探索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三是听老师怎样讲解在课前阅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四是听老师怎样作课堂小节,把握这节课的中心和要点。专心听讲必须做到五到,即:耳到、眼到、脑到、手到、口到。耳到就是要排除一切干扰,集中精力听课。眼到就是要看老师的表情、看板书、看演示、看书。脑到就是要积极思考,思维跟着老师走。手到就是动手记笔记,动手做练习,听要与记相结合,以听为主,以记为辅,记要注意选择性,记概念、规律的注意事项,典型例题的解题思路、分析方法,记老师、同学和自己的奇思妙想,记老师的归纳总结。口到就是要敢于提出问题,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这是积极思维,专心听课的具体表现。

六、总结复习,独立作业

及时复习和练习是巩固知识,加强理解的重要方法,先复习后作业,既是科学的学习方法,也是学习的一种重要策略。在复习时,要回想,即按课堂教学的顺序,先回忆这节课讲了哪些内容,每个问题是怎样分析解决的,想不起来再看书、看笔记,对不清楚的地方要逐点分析、推导、比较、记忆。在此基础上,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结合自己的认识作一个简单小结,把新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

听课总结和反思篇8

进入初中学习后,原来的小学六年级学生变为了中学生,学习环境及其方式都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特别是新课程教材的实施,由于科目增加、内容拓宽、知识深化,尤其是数学从具体发展到抽象,从文字发展到符号,由静态发展到动态......学生认知结构也发生根本变化。可一部分学生还未脱离小学教学的模式方法,根本没有自主摄取知识的能力,致使有些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而成绩逐渐下降,甚至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开始陷入厌学的困境。这也就是初二学生出现明显“两极分化”的原因。因此,重视对初一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一、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内涵

根据新课程标准,现代中学生的数学学习主要有课前预习、课中探究、拓展训练、巩固与延伸学习的几个重要方面。教学中,坚持从宏观上对学习方法分层次、分步骤指导,这种学习方法具有普遍性,同时还可适用其它学科的教学。

1、课前预习法的指导

初一学生往往不善于课前预习,也不知道课前预习起什么作用。所以课前预习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为此,我在指导学生课前预习时,严格要求学生做到:先粗读教材。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教材的知识概貌。然后是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它们的含义,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做出记号,记下自己的疑惑,以便带着疑问到课堂开展学习。其后是信息资源查询。我教育学生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自主通过网络查询有关自己的疑惑答案,把问题尽可能地解决在课堂学习之前。在方法上,我们可以采用随课预习或单元预习的方法。预习前教师先布置预习提纲,使学生有的放矢地参加课前预习。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课中探究学习法的指导

课中探究学习是现代初中数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在课中探究学习方法的指导过程中,我的实践感受是要处理好“听”、“思”、“研”、“记”几个方面的关系。“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应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听好每节课的学习要求;听好知识内容及其知识的形成过程;听懂重点、难点、疑点的剖析;听好典型例题的解法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听好老师对知识结论的诠释与评价、小结、运用等;同时还要听好现代教育课程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演示支撑作用,在帮助理解与记忆所发挥的优势。指导中,教师讲课要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要注意防止“注入式”、“满堂灌”旧模式,一定掌握最佳讲授时间,使学生听之有效。“思”是指学生思维,没有思维,就发挥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思维方法的指导时,应使学生多思、勤思,随听随思。要让学生深入思考,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的思考。善于在听和观察的过程中产生联想、猜想与归纳。树立批判意识,学会反思。要让“听”成为“思”的基础,“思”成为“听”的深化,会思维才会学习。“研”是现代学习的主要活动,“研”即研究,是“听”和“思”的继续,是学生动手、动脑合作思考的综合过程,是学生发现问题的主要方式,教师要认真组织好研究活动,不要流于形式。“记”是指学生课堂笔记。初中学生不会合理记笔记,通常是教师黑板上写什么学生就抄什么,往往是用“记”代替“听”和“思”。有的笔记虽然记得很全,但收效甚微。因此在指导学生作笔记时应要求学生做到记笔记要服从“听”,要掌握记录时机,记要点、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使学生明确“记”是为“听”和“思”服务的,记得是自己需要的东西。掌握好这三者的关系,就能使课堂数学学习重要环节达到较完美的境界。

3、课后复习巩固法的指导

初中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把握知识运用的核心。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理解知识应用的功效。为此,我在教学的过程中,非常注重课后复习巩固法的指导。我要求学生在每一节教学内容听完后,必须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反思性地理解所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回顾所讲的知识、方法,公式、定理的运用条件等。然后再独立完成作业,然后再反思。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写法”指导,做到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表现在: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如何将推理思考过程用文字书写表达出来;如何正确地由条件汇出图形,在根据图形反映数学关系。于是,我在教学中积极做到了教师板书的示范作用。为学生作业提供了模仿训练,逐步养成良好作业书写习惯的示范。

4、小结和总结法的指导

在进行单元小结或学期总结时,初中学生容易依赖老习惯由教师带着复结。我认为从初一开始就应培养学生学会自己总结,在具体指导时可给出复结的基本思路和途径,如,看书、看笔记、看习题等。通过看和回忆所学内容,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理出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相当于写出总结要点。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一些数学问题,通过练习、理解、反思,从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应该说学会总结是学好初中数学的基本条件,它能使学生学习数学达到最高的境界,使学生的自主学生水平向更高层面发展。

二、数学学习法指导的形式

1、引导式。它包括课程的讲析,知识与内容,学习方法的指导等。于是,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在初学生入学时就开展一定时间的数学学习方法介绍,比如,如何学习数学,数学学习常规要求有什么,怎样听好数学课,如何学习数学概念,如何开展数学思维,如何训练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等。

2、交流式。让学生相互交流,介绍各自的学习方法。请本班、本年级或高年级的学生介绍数学学习方法、体会经验。这种方式学生容易接受,气氛活跃,不求大而全,求有一得即可,使交流真正起到相互学习促进的作用。

上一篇:培训总结回顾范文 下一篇:工作总结教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