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推门听课”

时间:2022-10-19 07:20:49

摘 要 近年来,各类学校为了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加强教师管理,纷纷实施了“推门听课”这一政策,对此,有的人表示赞同,有的人表示反对,但根据实施的效果来看并不是很理想,很多教师怨声载道。本文从“推门听课”的目的、概念界定等方面,探讨什么是真正意义上有利于学校发展,教师教学的“推门听课”。

关键词 推门听课 随意推门 管理方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不知何时起,“推门听课”作为一种具体的教学管理活动,被各类学校广泛接受,伴随着“推门听课”的不断发展,问题也随之而来,对于“推门听课”的优点和缺点的争论逐渐成为了学术界争相讨论的热点。有的学者赞成“推门听课”,他们指出,“推门听课”可以促进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等,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门听课”有利于增加学校领导与教师接触的机会,使管理者能够深切了解和把握实际的教学情况,同时拉近了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推门听课”还可以监督教师是否偷懒,有助于增强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的学者则指出随意“推门”是对教师权益的侵害,教师的教育教学权应当得到尊重;其次以“推门听课”来监督教师的教学,是对教师的不尊重和不信任,从消极的防范、强迫的控制的角度来管理教师并不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

之所以会对“推门听课”有着不同的评价,其中一个原因是各类学校在实施“推门听课”的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结果,这些结果有好有坏,这些不同结果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推门听课”的理解不同造成的。那么,弄清为什么要“推门”,什么时间“推门”,又是由谁来“推门”等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1为何“推门”

在“推门听课”出现之前,各类学校广泛应用的听评课的形式是公开课,主要目的是展示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经验交流等,然而随着各类评奖等外在因素的干预,“公开课”中逐渐出现了各种弄虚作假的现象,例如“过度准备”,平时课堂讲一套,公开课时讲的另一套,有的教师甚至在平时课堂多次演练只为了确保公开课的顺利进行。为了防止诸如此类的不良现象,“推门听课”应运而生,它的出现是为了确保听课人听到、看到的是一种“常态的”课堂,并不是教师事先准备好、演练好的一场表演,它反映的是教师真实的教学水平,反映的是师生之间真实的互动状态。从这样的常态课中才能找出教师教学的不足,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2何时“推门”

“推门听课” 与其它形式的听课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听课人在事先不通知任课教师的情况下进入教室听课。“事先不通知教师”并不是指“随意推门”,“随意推门”是对“推门听课”的一种错误理解。有些听课人由于这样错误的理解,在任课教师讲课过程中毫无预兆地推门而入,突袭课堂,这不仅会使整个教学过程被打断,还有可能使教师讲课的情绪降低,扰乱教师的思路,新手教师会更加紧张以致于语无伦次,同时,学生的注意力被转移,很难再回到所学内容上,甚至有些学生因为紧张害怕而降低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推门听课”追求的是听真实的课堂,并不意味着毫无预兆的闯入,“事先不通知”是指不再像“公开课”那样,提前几天通知教师而使教师过渡准备,“事先不通知”也要掌握“度”,要既能够避免教师过度准备,弄虚作假,也能避免随意推门打断课堂教学。所以听课人应该做到在讲课之前几分钟或半个小时通知讲课教师,在开课之前就进入教室,如有需要还可以与教师或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本节课的内容的难易程度等,这样的听课才能真正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3谁来“推门”

从目前各类学校实施的“推门听课”的政策来看, “推门听课”大部分是由学校的管理人员执行的。他们将“推门听课”视为一种管理方式,一方面他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了解教师教学的真实状态,帮助教师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一方面是针对部分教师教学不认真、备课不充分等消极待课的情况,他们希望通过“推门听课”对教师进行有效的监管,促进教师端正教学态度。然而在实施“推门听课”的过程中,管理者的目的逐渐偏向了后者,而所谓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水平的初衷并没有得到体现。在实施”推门听课“的学校,管理者们高高在上的姿态致使大部分教师怨声载道。

由学校管理者来“推门”缺乏听课的针对性。有些管理者常年远离教学实践,有些管理者甚至从未讲过课,有些管理者虽然仍在教学一线,但对某一科目的课程并没有深入研究,让这样的管理者来听课,不可能起到较好的听课效果,他们不能有效地进行课堂点评,教师就不可能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所以“推门”应该提倡由教师自己来做。任教同一科目的教师之间相互“推门”,或者不同科目、不同年级的教师之间相互“推门”,新手教师和专家教师之间相互“推门”,这样的“推门听课”才能有效促进教师之间经验的交流,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总之“推门听课”是值得提倡的,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度”,何时“推门”,由谁“推门”,“推门”之前要做什么,“推门”之后如何做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许莉莉.从教育学、心理学视角看教师抵触“推门听课”问题[J].教育探索,2008(6).

[2] 张斌.推门听课:一种不合时宜的教学管理方式[J].当代教育科学,2003(16).

[3] 朱水萍.课堂观察“步步移”:日常推门听课的多维视角[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10).

[4] 许建美.“推门听课”存废之争再议[J].上海教育科研,2009(3).

上一篇:高职教育“竞合模式”课堂教学研究 下一篇:PBL教学模式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