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写景作文范文

时间:2023-11-10 09:20:39

初二写景作文

初二写景作文篇1

一、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内容枯燥,学习气氛压抑

目前我国初中语文写作课堂氛围十分枯燥,初中语文写作的教学内容通常为写作格式以及写作技巧等,大部分为写作的理论知识,包括各种类型的句式、词语的用法、文章情感的起伏变化等,大量的理论知识会使学生“消化不良”,无法充分吸收写作知识会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混乱,从而对写作课堂产生乏味感,降低了初中语文写作的课堂效率[1]。

(二)教师的教学方式存在问题

目前的初中语文写作的教学方式仍然较为传统,教师在教学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一味的注重教学进度,而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将知识以灌输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忽略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是导致我国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学习写作提供动力。

二、情境式教学的优势

情境式教学就是在课堂中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对课堂内容有更加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更加容易,加深课堂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的运用情境式教学能够推进教学进程,提高教学效率[2]。

三、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情境式教学的应用

(一)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情景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目前最普遍的教学方式,多媒体可以提供大量的教学资源,使教学更加方便,在进行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3]。例如,在学习景物文章的写作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资源搜索相关景物的图片或者视频,在教学之前进行播放,通过对视频的观看,学生可以在脑海中对景物有具体的形象,还能够发现景物的细节之处,例如在对小草进行写作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小草从发芽到枯萎的全过程的视频,草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学生对草的观察可能并不多,通过观看视频能够帮助学生对小草有更多的认识,为学生的写作提供素材和方向,通过在课堂上播放教学视频的形式来进行教学,也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学习效率。

(二)通过组织课堂表演进行情景教学

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让学生扮演文中的人物来进行表演,也是情景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初中生的认知水平虽然已经较为成熟,但在写作方面对文章情感的把握仍有欠缺,教师可以将课文的内容写成剧本,再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将剧本发给学生,让每个小组轮流上台进行表演,让学生在表演时融入文章所描述的情境中,使学生对文章中的情感有切身的体会,帮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更好地表达文章情感[4]。例如,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的《丑小鸭》一文,通过对不同角色的扮演,学生能够对文章人物的情感有切身的体会,帮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更加生动的对文章人物进行描写,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也可以让每个小组自行编排剧本并进行表演,通?^观看学生的表演,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对情感理解中存在的不足,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学习中的不足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

(三)通过课外实践活动进行情景教学

写作主要是对人、事、物的描写,需要学生对所要描写的东西有具体的了解,这就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较强的观察能力,还有一些文章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想象力,例如《我想成为一名???》或是《未来的???》等,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在课外实践活动中,通过对自然事物的观察以及社会事件的切身体会,能够使学生在今后的文章写作中结合自身的实际感受,增加写作的真实感,使学生的文章作品更具吸引力,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把握引入情景教学的时机

要想使情景式教学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发挥充分的作用,就应在合适的时机引入教学情境,引入教学情境的时机有很多,例如在需要引出教学内容时,通过创建教学情境来引出后续的教学内容,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对课堂的兴趣降低时,教师也可以引入教学情境,教学情境通常都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或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式引入这样的教学情境,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注意力重新集中在课堂内容上[5]。适时引入教学情境能够推进课堂的发展,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率,有效提高初中语文写作的课堂教学效率。

结束语

初二写景作文篇2

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走入意境,让学生领悟到文学作品的意境之美,教师要利用主观教学与客观环境的配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学意志的产生,对于初中学生审美素质及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有较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语文阅读课堂上,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浏览,简单回答教师的问题,没有在情感上与文本进行深入的互动。因此,笔者选择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走入意境的教学新路径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的。

二、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引导学生走入意境

现代教学技术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初中语文阅读文章与现代教学技术结合,可以使文字的表现能力更强大,使学生更容易走入到初中阅读文章的意境之中。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遇到那些描述自然风景和景观的文章,教师就可以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丰富阅读教学,使学生对文章有更形象的认识。现代科学技术可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提高阅读教学的真实性。

比如在讲解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时,教师可以从阅读文章的线索为引导,让学生在课堂中与作者一同欣赏夜幕与月光下的荷塘。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相关图片,从月夜出门开始,通过小径走向荷塘,为学生展示荷塘的月下美景。在真实的意境中,阅读文字,让学生在意境中对阅读文章进行深入理解。学生与作者感同身受,在意境中寻找作者写作时的情感,有利于学生发现作者对荷塘的热爱之情,并与作者产生共鸣。因此,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走入意境,需要现代教学技术的帮助。

三、利用联想想象手段,引导学生走入意境

联想与想象是学生自主进行意境创设的一个重要凭借,学生只有具备联想能力与想象能力,才能更好地融入阅读意境中。现代教学技术是引导学生走入意境的重要方法,但利用学生的联想让学生在头脑中进行构图,也可以使学生融入意境中。教师可以从阅读文章的内容出发,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利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使学生想象文章所描述的画面,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1]。

比如在讲解《皇帝的新装》时,教师可以利用文字陈述,将学生融入真实的意境中。不是只有描述自然风光的文章才会有意境,每一个文学作品的气场不同,所对应的意境也就不同。教师可以选择皇帝穿着新装游走于大街上那一段为学生进行有感情朗读,让学生闭上眼睛,跟随自己的朗读进行联想。可以想象当时人们看到皇帝的心情,想象皇帝的表情,也可以联想与分析其他人的心理活动,使意境更充实。在这样的联想下,学生对于阅读文章会有自己的理解,容易走入文章中,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师可以将联想与想象作为一种阅读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在不理解作者写作意图时,当自己置身于文章中时,对文章内容进行思索。因此,教师要将联想创设意境作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新路径,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四、利用文章写作背景,引导学生走入意境

文章的写作背景是作者进行创作的重要基础。写作背景虽然没有直接出现在文章中,但体现在文章的字里行间。要对文章的意境进行整体理解,教师就要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个人经历。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文章写作背景的学习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方法进行文章写作背景的学习,如查阅相关书籍、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写作背景的了解等[2]。在了解了写作背景之后,学生更容易接受一些文章中的用词与语句。

比如在讲解《再别康桥》这首诗时,教师要让学生融入文章的意境中,就要引导学生对作者个人经历及写作背景进行了解。之所以二次告别康桥,是因为这个作品产生于作者故地重游过程中。这样学生就理解了题目当中的“再”字。在引导学生进行全文阅读时,教师可以一边为学生讲解写作背景,一边让学生理解文章的意义,使学生认识到文字背后的故事。这样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初中学生来讲,既具有学习乐趣,又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效率,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结语

初二写景作文篇3

初中语文教材本身就安排了作文训练的序列,我们为什么还要自己构建教学序列呢?那是因为教材为我们构建的作文训练序列是针对作文教学的普遍规律与要求,在实际教学中缺乏针对性。

人教版旧版的作文训练以内容作为训练序列,与课本内容脱节,与学生生活脱节,看不出各单元的作文训练之间有什么联系,且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学生根本不感兴趣的,如“追寻人类起源”,“世界何时铸剑为犁”、“莲文化的魅力”、“戏曲大舞台”等语文活动,并没有写作指导,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学生的能力达不到的。

人教社的新版教材对作文的安排虽然目前无法窥之全貌,但从一二册看,基本以写作要求为序,七上安排了从生活中学习写作、说真话抒真情、文从字顺、突出中心、条理清楚、发挥联想和想象六个单元的训练,七下安排了叙事要完整、抒发真情实感、写人要抓住特点、表达自己的看法、描写要生动、勤于修改六个单元,这较旧版有很大改进,但我们依然看不出作文各单元训练之间有什么联系。而且作文涉及综合能力,而学生作文水平又差异甚大,按教材的序列训练,有的学生可能早就能运用某种技巧,而有的学生可能终身也无法形成某种作文能力。

而且在每一次的作文训练中,以什么样的训练程序才是科学有序的,教材几乎没有作出安排,这就导致了作文训练长期的低效。

二十多年的作文教学经历让我明白了两件事:一是作文水平是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有些能力我们绝不可能在单位时间内实现,不少甚至是终其一生也无法实现;二是写作内容应该以生活为源泉,凡学生感到有话可说的作文、特别是不说不快的作文,作文的质量普遍较高。

于是我们就有了根据教材内容重新构作文训练的必要。我构建的作文训练序列包括:

一、写作训练的程序序列:审题――立意――构思――拟提纲――行文――交流――修改――发表

在这个序列中,前五个是传统作文的写作过程,后三项是笔者根据经验加上的。我认为只有加上后三项,每次作文训练的过程才能称之为完整。

这个程序保证了作文训练的高效。写作训练的效果取决于兴趣、强化与习惯。发表能激发兴发兴趣。写作、交流、修改、发表是一个对作文训练不断强化的过程。每次按这样的程序训练,能养成学生写作的良好习惯。

二、整个初中阶段作文教学的总体训练序列:想写――会写――写好

作文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涉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智力活动,任何一次作文训练都是综合性的训练,加之学生的作文水平差异甚大,很难简单地按“想写――会写――写好”的作文训练序列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教师作为指导者,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年级和大多数同学的作文实际,各有侧重地加以训练。

㈠想写的系列。主要在初中一年级进行,以让学生想写为核心,将作文教学化繁为简,化难为易,重点解决有写的、语言表达与单项的写作技巧等问题。大体构建四个序列:

1.写人系列。写自己,写同学,写老师,写亲人,写陌生人。

2.写事系列。写课堂及课间、假日等的大事小情。

3.读写结合系列。目的是将写作与阅读教学结合,以读促写,以写促读。

⑴仿写――缩写――改写――续写――扩写等。

⑵对文中的主人公或其他人物作评价。

⑶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及思想情感进行概括。

⑷与文中人物的对话。

⑸对课文中突出的表现手法写出心得体会。

⑹写读后感。

这个训练序列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表达的愿望,且能促进对课文的理解。

4.片断训练与技巧运用结合系列。

所谓片断训练与技巧运用结合,是指在作文片断训练中,每次让学生突出地运用某一技巧,使之提高写作的质量。

单纯的片段训练缺乏明确的指向性,会让一些语文水平极差的同学依然感到困难,也无法克服学生写作中不会运用写作技巧的弊端。片断训练与技巧运用结合,使训练的指向性更明确,可将学生必须掌握的写作技巧分散在各次的训练中,从而不断提高作文的表达能力。

笔者的训练序列是这样构建的:

⑴将事写得波澜起伏。要求掌握叙事曲折的基本方法,针对的是初中生叙事平淡的弊端。

⑵让人物动起来。训练学生的动作描写能力,针对的是学生所写的人物不够鲜活,缺乏生气从而导致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平淡乏味的现状。

⑶让人物语言鲜活起来。要求把握语言描写的基本技巧,针对的是学生写人物语言的学生腔与千人一面的弊端。

⑷将人物写得有“波澜”。 要求突出地运用心理描写,让学生掌握将人写得有“波澜”的简单技巧,针对的是学生写人最容易写得平淡无奇的现状。

⑸情景交融。掌握写景抒情的基本方法,针对学生写景状物困难的现状。

这五个片断训练,针对的是学生叙事、记人、写景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也是最应该着力解决的问题。

二、会写的系列。本系列主要在初二年级进行,以文体为序,让学生把握文体的主要特征,在写作时主要进行入格训练。所谓的“格”一是指文体,二是指该文体最基本的结构形式,三是指该文体最基本的表达方式。我的教学实践证明,对学生进行入格训练,会让作文变得简单容易,也容易让写作基础薄弱的同学产生作文兴趣,并让他们在短期内提升作文质量。

在会写阶段,我构建了两个系列:

一是进行文体的规范训练系列,二是借鉴中入格系列,前者是基础,二者是深化。

㈠文体规范训练系列

对学生进行文体的规范要求是指为学生提供各类文体最基本的写作模式,让学生按最基本的文体写作模式进行写作,在写作过程中构建最基本的篇章结构,体现文体的要素,正确运用最能体现文体特征的表达方式。

1.记叙文基本模式训练。这可以分为写人与叙事基本模式训练。

2.说明文基本模式训练。可分为事理说明文与事物说明文基本模式训练。

3.议论文基本模式训练。

㈡借鉴入格训练系列

让学生在借鉴中入格是指在入格训练的第二阶段,让学生借鉴优秀例文,在写作中充分突出文体特征。

1.记叙文的借鉴训练序列

⑴如何叙事。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学生难以将事情叙述得摇曳多姿,难以将事情叙述得感人至深,难以在叙事中做到以小见大,更难以通过系列小事表现一件大事,于是笔者找出相应的例文,作出了相应的训练安排。

①针对学生叙事平铺直叙的弊端,借鉴方冠晴的《高贵的捐赠》。

②针对学生不知如何将事叙得感人的弊端,借鉴唐顺瑛《一碗牛肉面》。

③针对学生记叙平淡而思路不清晰的弊端,借鉴肖复兴的《两角钱》。

④针对学生不会围绕一个中心事件写系列小事的弊端,借鉴梁实秋的《北平年景》。

⑵如何写人。学生写人容易犯的毛病一是通过二三事表现人的品格或性格不能从多角度表现人物;二是不善于运用技巧写人,使人物显得单薄,内容比较空泛;三是不善于突出人物的特征;四是不善于揭示人物的精神品质。

①针对学生记人却不能表现同一主旨的弊端,借鉴张国龙的《我不认识你,但我记得你》。

②针对学生不会运用技巧和详略不当的弊端,借鉴鲍尔吉・原野的《信任开花》。

③针对学生不善于写出人物特征的弊端,借鉴敬一丹的《闲话闲说崔永元》。

④针对学生不会突出人物精神品质的弊端,借鉴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⑤针对学生不善于运用所积累的材料作文的弊端,借鉴中考优秀作文《挺胸而立》。

⑶如何写景抒情状物。写散文不是初中作文练习的重点,但散文选材灵活,表达方式多样,更便于表现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在中考中容易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故笔者也进行了相应的训练设计。

①针对学生不善于抓住景物特征来写景的弊端,借鉴老舍的《济南的冬天》。

②针对学生不会选取角度的弊端,借鉴《换个角度看冬天》。

③针对学生不善于写景抒情的弊端,借鉴赵敏的《小镇》。

④针对学生不会写以物喻人文章的弊端,借鉴《子夜昙花》。

2.说明文借鉴

⑴针对学生不会准确平实地写事物说明文的弊端,借鉴《海上花园里的生态杀手》。

⑵针对学生不会生动地写事理说明文的弊端,借鉴《向沙漠进军》。

3.议论文借鉴

⑴针对学生不会运用并列式论证结构的弊端,借鉴陈群的《理想的阶梯》。

⑵针对学生不会写递进式论证结构议论文的弊端,借鉴《人的价值》。

⑶针对学生议论文语言枯燥乏味的弊端,借鉴富兰克林的《哨子》。

三、写好的系列。本系列训练主要在初三进行

我构建了这样的训练序列:

㈠写出个性。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见识,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自己高尚的境界,写出自己的视野,写出自己的博学,写出自己的风格。

㈡写出精巧的构思。

1.指导学生做到记叙文构思的精巧

⑴片断组合写人训练。

⑵运用小说基本结构构思叙事训练。

2.指导学生做到议论文构思的精巧

⑴按对比论证的结构构思训练。

⑵按并列式的结构构思训练。

⑶按递进式的结构构思训练。

㈢写出技巧

1.突出的技巧运用训练。所谓突出的技巧是指运用了某种技巧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最常用的技巧有对比法、衬托法和类比法,初中学生可重点掌握前两种。

2.引人入胜的技巧运用训练。所谓引人入胜的技巧是说运用了某种技巧能能使行文跌宕起伏、出人意料。其主要方法有曲折法、逆挽法等。

3.生动传神的技巧运用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要求学生掌握渲染法和比喻法说理。

㈣写出亮点

1.记叙文写出亮点训练。

2.将议论文写出亮点训练。

笔者构建的这个作文训练序列,遵循了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基本规律,如读写相互促进的规律,从想写到会写再到写好循序渐进的规律,从模仿到创造的规律;针对了学生的写作水平的参差不齐,每次训练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写作水平有欠缺的学生能达到基本要求,每次有所进步,让写作水平优异的学生发挥的余地。针对了学生作文普遍不会运用技巧的弊端,安排了最基本的技巧运用训练。针对了中考的基本要求,安排了写出亮点的训练等。

初二写景作文篇4

米之炊"。初中生作文写不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心中无材料,或者材料不典型,缺少感人的东西。

如何指导初中生搜集写作材料呢?笔者在多年的写作教学中,有以下四点体会:

一﹑在日常生活中搜集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个道理相信老师们都讲过多遍,学生也会认可。但由于初中生受年龄、知识层面

和生活阅历的限制,对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的感受、领悟比较肤浅。他们往往只看到表面现象而没有去留

意探究其本质和内涵,或者只注意其共性的东西而忽略了最为宝贵、最有价值的个性特征。因此,写出来

的作文都是千人一面,众口一词,能拨动读者心弦的很少。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种现象,我特别注意指导

学生在"留意"两个字上下功夫,把触角深入到生活的细小层面,搜集能表现事物个性的典型材料。例如,

写《我的母亲》这篇作文,大部分学生都能以母亲孝敬老人、关心孩子、包揽家务、勤俭持家为材料。这

样写并非不可,但让人读后总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而我班有一位学生通过留意母亲的言行举止后,是这

样写的(片段):"母亲的善良贤惠还表现在对外省来拾废品的阿叔、阿姨的关爱。她把一些饮料瓶、烂

胶鞋等放在门口的一个竹篓里。还写了一个牌子''这些废品你可以拿去''。有时母亲遇见了阿叔,阿姨还留

他们喝喝水,拉拉家常……"这位学生留意到母亲与众不同的个性,写出来的作文有清新的感觉。该文在

全县征文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二﹑在观察景物中搜集

写景状物是初中作文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农村学生每天都能感受到丽日蓝天、晨风晓月、湖光山色等大

自然的美景。可以说写作材料丰富多彩。但学生容易把这些美丽景色看成平淡无奇的事物,写不出韵味来

。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很好地把握景物的特征。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景物特征,尤其要注意景物

变化的特征。如何注意观察景物变化的特征呢?我认为方法有三个:一是要注意景物一年四季的变化;二

是要注意因天气的变化景物也随之变化的情况;三是注意不同的景物各具不同的特征。例如,南方春夜的

天空,薄纱飘渺,扑朔朦胧;夏夜的天空,白云悠悠,繁星闪烁;秋夜的天空,深邃如洗,月色如华;冬

夜的天空,空旷高远,寒光弥天。又如,在风和日丽时,翠竹舞步轻盈,温柔妩媚;暴风雨中的翠竹,东

倒西歪,怒不可遏 。学生若能捕捉住景物的这些特征和变化,就能挥洒自如,尽情地描绘出大自然的美

丽多姿、神奇奥妙,写出引人入胜的韵味来。

三﹑在亲身体验的活动中搜集

经常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有益的活动,就能让学生搜集到丰富的写作材料。但教师必须做好活动前的"指导"

,让学生有的放矢地去搜集有价值的材料。譬如,"五四"青年节学校举行拔河比赛。赛前我是这样指导学

生搜集材料的:①场面热烈紧张的气氛表现在哪几个方面?②啦啦队怎样助威鼓劲?③运动员神态、动作

、语言怎样?哪位运动员最棒?④观众的情感怎样?⑤观看完比赛你有何感想?由于赛前作了精心的指导

,学生就心中有数,有目的地去观察各个场面、各种人物。比赛结束后,同学们的脑子里已经储藏了大量

的信息,有强烈的写作欲望,写起来,自然得心应手,有话可写了。七(2)班有一位学生这样描写运动

员:"哨声一响,我班15位运动员个个前弓后箭,身子紧紧靠拢,向后略倾,像一道铜墙铁壁,双手牢牢

地抓住绳子,咬紧牙根,睁圆眼睛,脸庞涨红得像虾公,汗水湿透了全身。排在最后那位''把关''的刘小华

犹如一座铁塔,纹丝不动,手臂上得青筋凸显,那双睁得圆圆的眼睛多像张飞。他有节奏地吼道''一 ----

二----三!''……。"这段文字通过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刻画,又恰当运用比喻和点面结合的写法,把运

动员敢拼、能拼的顽强精神描绘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四﹑在课文迁移训练中搜集

初中语文教材有许多内容是说明生活知识,阐明哲理的。教这类课文,可采用迁移法,从课文引申到

自然界和社会的方方面面,指导学生搜集写作材料。例如,教完七年级《白鹅》(语文出版社),可指导

学生去描写鸡、鸭等;教完九年级《废墟的召唤》(语文出版社),可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该如何学习作者

宗璞的写作技巧,她在本文通过对圆明园废墟的凭吊、聆听、思考,表达作者呼唤人们改造这"凝固的历

史"的愿望,并号召人们在改造历史上尽每一个"我"的责任。主题的表达并非直接说明,而是借对废墟的

描写、回忆、联想逐渐明朗的。总之,灵活地运用课文迁移,就能搜集到许许多多的写作材料。

以上四点是我在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搜集写作材料的肤浅体会,在此抛砖引玉,希望看到其他老师在这方

初二写景作文篇5

各类报纸杂志对作文方法的指导介绍,可谓是不胜枚举。从文体;形式、布局谋篇结构层次、顺序安排、开头结尾的呼应、拟题技巧等可谓无孔不入,各类指导方法也是层出不穷,如此情景不仅愁啥一线的语文教师们,学生们也是无从着手。因此,必需有一样东西,它要能够提纲挈领,要能够把这些"千头万绪"串起来,要让一线的语文教师们有所因循,要让作文方法的指导"循序"而进!

这样东西,就是作文方法指导的"序"。

我在语文教学中困顿、迷茫过因而也不断地尝试着,现将自己的一点心得总结如下,希望它是一份来自一线语文教师的具体可操作的经验总结。

在整个的初中写作中,首先要考虑从小学的写实的习作到初中的写实作文的过渡,然后按照中学生由低到高的认知规律,结合课文教学的过程进行各个专题的写作教学指导。

初一阶段:言之有物

初一学生的作文教学务明确教学重点并非在文章的结构、记叙的要素或是表达的中心,而是在于打破原来小学作文教学的套路,使初一的学生言之有物,写自己想写的东西。可以做以下三方面的训练。

一、"观察、写''实''"

教师借助于学生身边的生活,选择新奇、有趣的观察对象,引导学生自觉观察。要求学生用自己的笔记录身边的事。任何事情都有个起因、经过和结果,所以在学生写作是一定要求学生写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和结果。最初的要求是只要能把自己见到的事向别人表达明白。在此期间我们练习过下面的题目:《教室里的一件事》、《一件难忘的事》、《那天,我真----》等等。

二、放飞想象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人类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我们鼓励学生放飞思想大胆想象。

"想象联想的训练方法1.引导学生描绘画面,要求多层次多角度地展开思考,不仅把有形的东西描绘在纸上还要想象画面上没有但在当时的情况之下该有的填出来,把抽象的画面变成具体的文字。2连词训练。给学生几组不相关的词语让学生并进行创作。3.创作想象,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改写、扩写或补写并结合合适的文章进行剧本和课本剧的训练。

三、精彩场面

场面描写主要想给平淡的记叙着点亮色。场面是由人、事、景、物组合起来的综合画面,怎要有条不紊、主次分明的叙述全景是本阶段训练的重点。

初二阶段:言之有味

这一阶段主要采用“两点两段训练”,通过点和面的训练,解决学生会写文章的问题.

两段:写人训练和叙事训练。两点:局部训练和全面整合。

写人的文章主要训练,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描写;叙事的文章主要从细节描写入手把文章写活,和学生结合一定的例文分析总结怎样在记叙文中穿插描写、怎样融情于景,怎样抓事物的特征以及怎样把自己对某件事情的看法巧妙的表达出来。零碎的训练后怎样把人物融入到具体的事件中,怎样通过具体的事件展现人物。

初三阶段:言之有序

这一阶段主要通过五步教学让学生写好文章.

第一步:审题

审题有两个要求:审出"题眼";"破题"要深。

审出"题眼":比如以"我终于读懂了父亲"为题,题眼是"终于读懂",题眼就是应该详细写的内容,那就应该详细写如何读懂的。再琢磨"终于"的含义,可有两种理解:一是"不容易",二是"以前有误会",要写出情感的起伏变化。

"破题"要深:主要是针对一些以某种事物为话题来命题的作文,不要拘泥于事物的表层意思。如以"镜子""风景"为话题,不能仅写现实生活中的"镜子"和"风景",那样行文会失之肤浅。需得挖掘出"镜子"的本质特点--能反映出自身美丑或优缺点的事物,都可以是一面"镜子"。如一句名言、一条能让自己愧疚的红丝带,等等。

四、立意

立意要高远

立意高远,就应切中社会、国家的热点时事。与本话题相关的热点时事如:伊拉克战争、美国袭击阿富汗、恐怖主义行动、印尼海啸等,无不与生命相关,值得深思。

立意不能消极

考场作文应遵循健康、积极、向上的立意原则,这一点是众所周知的。但我们虽则不会提出"我体验骗人真爽"的歪论,有时却会因抒发真情实感,而误入"消极"的圈套。立意除了应做到积极之外,还应尽量反映时代社会的风貌力求新颖。

第三步选材

中心思想一旦确定,文章就有了"统帅"了,材料的取舍,都由它说了算,否则就会离题。

初二写景作文篇6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苏轼在杭州西湖写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般指《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这两首赞美西湖美景的七绝,写于诗人于宋神宗熙宁四年至七年任杭州通判期间。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第一首一般选本不收录,其首句把西湖晨曦的绚丽多姿形容得美不胜收。第二首广为流传,此诗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描写概括品评。两首对照能更好地把握作者写诗时的思想感情。

(来源:文章屋网 )

初二写景作文篇7

清人潘德舆曾通论七绝特质,说这一体裁“易作难精,盛唐之兴象,中唐之情致,晚唐之议论,途有远近,皆可循行;然必有弦外之音,乃得环中之妙”(《养一斋诗话》卷二)。这段话至少包含了两层意蕴:一、就表现手法言,盛、中、晚唐各有开拓,晚唐以来的七绝,议论成分的突出最引人注目。二、就整体风格言,无论采用什么手法,七绝传统上终是以浑含蕴藉为宗。以下即从手法与风格两点出发,对宋初七绝作一考察。

在表现手法上,宋初七绝有两个特点:第一,随着说理手法的大量运用,写景抒情之中也多掺入议论笔调,两者有时无法截然划分开来。如徐铉《阁?山》:“殿影高低云掩映,松阴缭绕步徘徊。从今莫厌簪裾累,不是乘轺不得来。”传达对此山的爱赏之情,纯以翻案笔法出之。释赞宁《落花》:“蝶醉蜂狂香正浓,晚来阶下坠衰红。开时费尽阳和力,落处难禁一阵风。”花开难花败易的惆怅,隐然升华到了人生哲理的层次,却又只可意会,不能坐实。穆修《登女郎台》二首其一:“台前流水眼波明,台上闲云鬓叶轻。莫把姑苏远相比,不曾亡国只倾城。”这两首诗的议论成分也有翻案的味道,而作用与徐铉之诗又自不同。女郎台风景虽然秀美,规模却远不能和姑苏城同日而语,穆修并不否认这一点,而是通过倾城与倾国的对比,来转劣势为优势。在他笔下,女郎台比姑苏少了一份危险,却反而多了一份可爱。这些诗都旨在写景抒情,多半并非有意传递什么道理,议论笔法完全是为曲传情、景而服务的;但后者的介入,无疑丰富了诗作的表现手段,可以取得一些单凭描摹或抒发无法获取的艺术效果。由于议论笔调的渗透,甚至以往难以言传的景致,也有了言传的可能。如司马池那首著名的《行色》:“冷于陂水淡于秋,远陌初穷见渡头。犹赖丹青无处画,画成应遣一生愁。”这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题目,行色似无而有,绝对实写不得,只可用议论侧笔,以虚写虚。描摹行色要同时顾及两层:一是形态,二是情感。此作前半摹态,后半表情,都倚重于议论。前半的比较是精华所在,吴子良就说:“此诗惟第一句最有味”(《荆溪林下偶谈》卷二);不过后半写愁,也费斟酌。如藉由某一种个别情境来写,则有损于前面营造的抽象韵味;如单纯抒情,两句七言又显得空间太宽,不易填满,因此同样不得不以议论手法故为曲折,最后才逼出一个“愁”字,既增添了诗笔的流转,也使得情绪表达集中于一点,不致削弱力度。这些地方,非议论笔调不能为功,可见参以议论,对宋初七绝更自如地写景抒情是不无帮助的。

这一时段前后,出现了两组纪咏地理古迹的大型联章诗,即由南唐入宋的朱存所作《金陵览古》二百首,以及后来仁宗庆历间杨备的《金陵览古百题》。这类作品初见于五代后唐庄宗时李雄分咏金陵、成都、邺下三地的《鼎国集》②,但李诗现今一首无存,所用诗体已不可考,朱存与杨备之作则均为七绝。写作大型七绝组诗,始于中唐,是一种比较新的现象,就题材来说,基本可分为宫词(如王建、花蕊夫人之作)与咏史(如胡曾、汪遵、周昙之作)两大类,《宫词》以叙事、描写、抒情为主,《咏史》则纯就史事发表议论,表现手段各有取舍,泾渭分明③。朱存、杨备的作品则不然,吟咏古迹,多寄托今昔盛衰之感,但又不时加入一些对历史的理智思考,兼有感性与理性的因素。这一类型联章七绝的存在,也可视为议论笔调渗入抒情写景的一个例证。

第二,唐末五代以来七绝作者,在表现手法上分化比较明显,干谒诗人主要写议论性的内容,其他作者则多重视造境抒情④。但宋初自太宗后期起,七绝作者多有兼写这两种作品的。智圆之作多以说理见长,如《湖西杂感诗》二十首、《嘲写真》、《舟归咏雁》、《诫后学》等。他还用七绝写过不少读后感,如《读王通中说》、《读毛诗》、《读禅月集》、《读项羽传二首》、《读杨子法言》、《读罗隐诗集》等等。但他也有一些七绝,抒怀写境,每以景语作结,以求余韵悠然,如《春日别同志》、《夏日湖上寄太白长老》、《西湖》、《送禅者》、《古意》等。重显诗如《送宝月禅者之天台》、《和颃书记见寄》等,则多以情景抒写取胜,但他也偶有《寄陈悦秀才》等议论直白的绝句。这种兼容并蓄,有时紧挨在同一题目之下,如上引穆修《登女郎台》二首其一,虽阑入说理口气,旨归仍在于写景,其二却与之大相径庭:“女郎名字本风流,好与州人作胜游。倘使此台呼丑女,汝阴城里一荒丘。”专注于议论,而且诗意与前一首的欣赏偏爱似乎不无矛盾。穆修七绝如《过西京》、《赋催妆》、《城南(一作南城)五题》等,多数写得颇为旖旎;而在这一首诗里,他的说理冲动却展露无遗,乃至已顾不上与另一首相协调了。这些作者身份、地域不一,七绝总体的艺术手法倾向也各有侧重,但在维持倾向性的前提下,尝试兼涉其他表达手段,这一点则是一致的。

表现手法的选择与整体风格的形成不是一回事,可也并不是渺不相关的。相对来说,写景抒情,容易造成兴致的杳远;说理议论,容易造成意态的爽利。晚唐五代七绝的议论虽然突出,但运用多限于特定的诗人群体;宋太宗后期以来,栖身方外的僧徒、服膺儒学的官员等各类型的诗人都开始采纳这一手法,加之宋初以来说理笔调向抒情写景的渗透,这两点在某种程度上共同指示着一个趋向,即宋初七绝中,清畅流利的风格愈来愈成为一股不容小觑的势力。

在整体风格上,宋初七绝的这一趋势有一个发展过程。摹景抒怀之作起初还多保持蕴藉融远之貌。如由南唐入宋的孟宾于,当时诗名藉甚,所作《公子行》、《湘江亭》诸诗,写法皆依循绝句正格。五代后晋时他在中朝应进士举,写过一首诗上献主司:“那堪雨后更闻蝉,溪隔重湖路七千。忆昔故园杨柳岸,全家送上渡头船。”借相同的雨后树上鸣蝉景象,把家乡与京城绾连起来,结尾处全家相送,则期望之殷不言可知,希求主司提拔的意思尽在其中,而又含蓄有致。这首诗在宋初“大播人口”(王禹??《孟水部诗集序》),传诵颇广,可见当日诗坛风尚所在。由吴越入宋的钱昭度、钱易等人也是如此。像钱昭度的咏方池诗:“东道主人心匠巧,凿开方池贮涟漪。夜深却被寒星映,恰似仙翁一局棋。”点点星光倒映池中,比之为一盘围棋,自是切合池形之方的妙喻;而“仙翁”两字闲闲点出,隐用观棋烂柯故事,暗示主人家的庭院美如仙境,则写池而又不限于写池。这一层措意甚是深微。钱易诗多学李贺,造境奇特,七绝写景却仍求融美,如《芦花》:“深溪高岸罩秋烟,飒飒江风向暮天。凝洁月华临静夜,一丛丛盖钓鱼船。”以动衬静,不乏情韵。来自蜀中的田锡绝句仅有两首,都是七言,看来并不着力于此。如《西楼残月歌》:“西楼置酒宾客饮,西楼酒阑夜亦残。汪汪月华如玉盘,酒力不禁明月寒。”实际上是微型化的歌行,整个构思都取自温庭筠的《夜宴谣》,以宴后的冷清与宴会的热闹相对比,酒阑人散后的明月独照是促使情绪转折的关键性意象。但《夜宴谣》篇幅较长,不惮穷形极状,最终以“脉脉新蟾如瞪目”作结,相当具有压迫性,仿佛逼着诗人对这种酒食征逐的生活痛作反省。田锡为求浑融,弃而不用“瞪目”这一极有力的比喻,换成了平淡无奇的“玉盘”,顾及绝句的特质,而不惜降低表达的效果。生长北方的寇准,七绝也谐婉而流丽。以上这些例子时间上先后不一,地域上南北不一,大致可以说明太祖、太宗两朝写景抒怀七绝的主导风格取向。

但也正是自太宗朝开始,这类绝句中流利乃至疏放之作渐渐增多。活跃于太宗、真宗两朝的诗人如魏野、张士逊等人,所作多是这一路数。魏野好以联想衍展成篇,如《留题?捍ㄒκ厦?偃?罚骸扒倮镄菘涫?先???绱舜μ???0?谇倮镂匏?猓?淦錾??亲匀弧!贝耸?泻先???亚偕?热???馐撬?呔?S玫男捶āA碛幸徊糠质?鳎?柘肷云妫?纭堆瘛罚骸跋?弦幌蚣付啻梗??街漳驯炔⒁痢Sκ牵ㄒ蛔魉疲┩?ソ??裕?橐氯杭?垩?薄!蹦庥饔绕涠捞兀??蜒癖茸髑笕γ??玻?嬖蚱嬉樱??磺懈咔樵对希?炊继覆簧狭恕W畛晒Φ淖髌返蓖啤端褪偈π录用??蠊槭瘛罚骸叭照展略谱鞑氏迹?巯绶缢腿ヌ煅摹R叭艘M?楹未Γ?蚶锒脶冶闶羌摇!贝由?首叛郏?谩安氏肌北让????币浴叭铡鼻械鄱鳎?浴肮略啤鼻猩先耍?栌魍滋?ü帷U???烧庖还顾忌?⒍?矗????拢??苄吹闷?菅胖拢?皇Ц呷松矸荩??阅训谩5?庵掷?硬⒉欢嗉?7锤词褂昧?耄??嗽斐傻美刺??菀字?校徽馄涫凳且运祭泶?媪讼钢碌男淳啊⑹闱椋?矣侄喟胛??攵??耄?锞∑?校?挥谢匚叮?突肴谠探逯?缇嗬虢显丁?br>

张士逊老寿,身历太宗、真宗、仁宗三朝,仁宗时两度拜相,官位甚显。他的七绝不少,大多浅白流利。时或由地名自然生发,如《题建宁县洛阳村寺》:“金谷花时醉几场,旧游无日不思量。谁知万水千山里,枉被人言过洛阳。”扣住地名的巧合来写对洛阳的怀念。《云峰寺》:“百越回辕度翠微,全家还憩白云扉。白云知我帝乡去,旋拂征鞍也要归。”扣住“云峰”之名,以白云有情反写自己的眷恋。本地风光,愈见爽利。魏、张一为隐士,一为高官,足见这一风气涉及阶层之广泛。

流利乃至疏放的诗风,在太宗、真宗朝先后两位文坛领袖王禹??、晏殊的七绝中也有所体现。王禹??有些作品造语很流便,但他的绝句可贵处也正在于此,即信笔写来,能自然现出作者的神情。如《眼疾》:“古人功业甘无分,往圣诗书合有缘。何事病来花满眼,只将简策枕头眠。”又如《独酌自吟拙诗次吏报转运使到郡戏而有作》:“日高睡足更何为,数首新篇酒一卮。郡吏谩劳相告报,转输应不管吟诗。”寥寥几笔,便勾勒出自己乐道好诗而不介怀富贵的疏放意态。这完全来自于作者的个人气质,绝非刻意妆饰所能办,可谓是一种得之于无心的艺术效果。

晏殊七绝偶发议论,有意不同流俗,如《端午作》:“汨渚沉沉不可追,楚人犹自吊湘累。灵均未免争琼糈,却道蛟龙畏色丝。”意偏而新。其他写景抒情之作,也多清畅明快。如《吊苏哥》:“苏哥风味逼天真,恐是文君向上人。何日九原芳草绿,大家携酒哭青春。”称心而言,语激意竭,断非传统的浑含蕴藉所能范围。晏殊和上面列举的几例有几点差别:一、上面几例大体同时,自太宗朝即开始活动,晏殊则于真宗景德间以神童召试授官,年代较晚。二、魏野诗如其名,一向疏野;王禹??整体诗风也以清畅为主,七绝的风格都符合自己总的创作个性(张士逊存诗不多,无从深论)。而晏殊写作别的诗体,用笔多闲雅细腻,同七绝的作风有一定差距。三、魏野、张士逊、王禹??三人都来自北方,晏殊则是江南诗人。这些区别都反映出,七绝疏放之风随时间的推移,影响有进一步扩展的趋势。

以上从手法和风格两方面,对宋初七绝、尤其是写景抒情之作进行考察,所有描述都呈现出这样一个趋势,即七绝中流利疏放之作数量逐步增多,影响明显上升。而这一趋势,也正是此后宋代七绝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值得我们注意。

① 参看刘宁:《唐宋之际诗歌演变研究》第四章第二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4页-202页。

② 参看赵望秦:《大型咏史组诗辑目》,见所著《唐代咏史组诗考论》,三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0页-212页。

③ 除此之外,还有罗虬的《比红儿诗》这种类型,但罗诗并未形成一个相对固定的传统。参看刘宁:《唐宋之际诗歌演变研究》第四章第二节,第199页。

初二写景作文篇8

初一学生写作是启蒙教育的初级阶段,必须从兴趣入手,在加强听说训练的基础上,着重抓住学生模仿性强的特点,让他们开展多种说、写训练,在训练中鼓励、表扬、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勇气和信心,克服灰心、厌倦情绪,培养学生乐于学习英语和认识英语的重要性。对于初一学生的英语写作训练要一步一步地进行,不能急于求成,过早地要求学生成文成篇,而要让他们大量地记句子、对话、短语和词汇,同时要在句子、短篇中记。

在平时学习词汇时,要充分挖掘学生潜力,要求他们模仿课本句子,并且要写最简单的句子。这样的练习应持之以恒,反复训练,作为一项作业。同时,要求他们用每天学习的字词模仿短语造句,并在班内宣读、评比,开展读读、写写比赛。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找到了成功之感。按照这样的要求,初一英语考试中绝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写作都写得很好,取得满分成绩的同学也不少。

二、引导式写作练习

1.每天轮流值日

课前留出5分钟时间,让值日生朗读自己所写的英语作文,也可以用学过的词、句写话,写自己所思、所想,或者摘录好的精简的俗语、谚语。让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实践成果与大家分享,并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持久的英语学习兴趣。

2.坚持记日记、周记

日记则是用所学的单词短语写3~5个句子组成一段。在记日记的基础上,可针对每一单元所学的单词、句型、语法来记周记。如初二Unit22The Sports meeting这一单元,可识记运动项目。另外,对周记要勤检查、勤督促,并每周选上3~5篇讲评,让同桌相互评比,挑选出范文与同学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三、自由式写作练习

到了初三,写作训练到了综合阶段,这时要求就更高了。初三学生除了要坚持初一、初二的字、词、句、日记、周记训练以外,还要善于总结、归纳各种时态的运用、各种文体的运用及训练,以使中考完成写作任务时能得心应手。初中的写作训练不仅是应负中考,更重要的是为以后的学习和从事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初三学生写作练习时,要倡导学生改、学生评,更多地背诵不同文体的范文,讨论见解、看法、不同时态及写作应试技巧。除此之外,还要指导学生注意以下几点:先审题、看要求;定文体、人称、时态;回忆单词、句子、句型;安排文章骨架、脉络、段落结构;下笔成文,注意大小写、标点、句子、连词、书写格式等。

总之,写作训练并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的艰苦训练。得法的写作训练不仅会促使学生学好英语,还能为以后的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老师决不能轻视写作训练,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坚持按照“词——短语——句子——段落——文章”这一写作培训思路,有目的、有步骤地训练,相信学生经过初中分阶段的写作训练,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如何培养学生英语写作能力陈秀丽(吉林省洮南市福顺镇中学)英语 写作能力 学生

听、说、读、写是学习英语四项基本原则,其中“写”和其它三项也是同等重要的。但写作教学是四项中最难的,随着英语教学的不断改革,写作教学在英语课中变得更加重要了。那么培养学生英语写作的能力成了摆在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为此,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写”是人们进行交际活动的一种基本形式,与读一样也是通过文字传达信息、表达信息、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从写的心理活动过程中来看,它与说相似,二者都是规则支配下创造性地复用所学语言材料的过程,表达者必须首先有传达信息或表达某种思想感情的心理倾向,然后再按一定的编码,产生有意义的句子和语段。因此情景是外在的诱发源,而表达者已有知识体验则为表达提供知识,同时意念则成了表达的参照与内驱力。它可以在情景的映照下激活表达者大脑中储存的信息。因此,写作在某种程度与听、说、读是密切相关的。

语言的发展证明,书面语是从口语发展来的,口语是书面语的基础,学生认识和理解事物的渠道通常是口头形式的交流,所以,老师在教授写的同时,帮助学生提高和丰富其口头表达能力,因为形式往往包含了大量近似书面语的结构和措词。如果忽视说的培养,忽视说对写的影响和作用,会给写作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在现有的条件下,学生说的能力要靠加强课堂活动来培养,要创设各种情景,充分地营造交际的氛围,从而创造更多的机会加强师生间的对话交流。例如,课内的“free talk”对话表演,也可以全体讨论某个话题或分组讨论等。共同构思更加开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经过平时的多说,多交流可以提高学生用英语写作的能力。

“听、读”与“写”在英语教学中,前者对学生来说往往是最大的语言输入。它不仅可增加学生接触语言的机会,同时也可丰富其英语国家社会、文化方面的知识。这一点对“说、写”过程中语言使用的“得体性”至关重要。我们知道,只有信息的输入达到一定量时信息输出才会成为可能。英语写作中最突出的难点是写作内容贫乏和思路不畅,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重视内容挖掘技巧的教学之外,还需要通过大量的“听、读”积累相当的语言素材,使学生在写作时觉得“有话可说”。

将听力理解与写作技能两部分结合起来,在听力理解的基础上,设计听写填空、正误判断和概要写作等,将写作限制在特定的情景中,从而使该测试成为综合性的交际语言测试。它不仅能提供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评估,检查其对输入信息的理解,还能检验他们能否写出符合文化习惯和特定情景要求的文章。

上一篇:小学四年级写景作文范文 下一篇:中学生写景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