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7 10:12:13

初二物理论文

初二物理论文范文第1篇

课前环节,主要落实学法常规检查,内容包括概念过关,课前准备,预习题纲检查,操作方法以学生自查互查为主,教师抽查为辅。

课上环节,结合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规程以及学法和教法协调作用,从多层面、多方位渗透学法指导,主要包括

一、前提诊测环节,完成知识补偿和情感激励功能。

二、展示目标环节,做到“四明四不”,即“四明”,即明确课标要求(知识目标),明确教材重点难点,明确能力培养讯训练渗透点,明确学生实际能力状况。“四不”,即不超纲超教材,不增加教学内容,不增加教学难度的同时不准降低教学要求,降低教学质量。怎样解决处理“四不”矛盾,那就是,认知目标达成仅仅是教学要求的第一步,牢固掌握认知教学目标,要把认知目标的掌握。蕴涵于加强知识应用的训练当中,以达到目标的巩固与内化。检查此操作实施效果优劣的反馈形式是一旦发现能力训练培养不到位,就是降低教学要求。

三、课内导学环节,指导思想是“先学后教,导引结合,变式训练,及时反馈”,其中导读步骤要求“一明两导三带”。一明,教师明确揭示教学目标;二导,教师向学生展示导学问题和导学知识结构;三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教学目标,带着强烈好奇心、求知欲自学教材,尝试达标,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口、脑、眼、耳等感官全部调动起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导读环节训练步骤要求粗精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粗读──知结构,扫除认知障碍;第二层次,细读──分层次,明确教材重难点;第三层次,精读──能质疑,自己能提出课本疑难。导学环节中教学形式是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活动中突出学生的学习的主体性与参与性。而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讨论环节,教师注意落实“三了解三帮助”,即了解是否有组员不参加讨论,并分析原因,帮助学生能围绕问题中心展开有效地讨论;了解学生小组讨论遇到的心理及认知障碍,帮助学生知识补救,予以心理疏导;了解小组讨论的学生思维信息,情感氛围,帮助激活小组讨论气氛。学生在讨论中能力达标训练与素质培养方面要求达到“四会”,即会倾听,不打断别人说话;会组织,能归纳别人观点,讨论有序,并做发言,;会迁移,能把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法迁移到解决相关问题上;会质疑,能围绕中心讨论,提出疑难问题。

四、强化训练,反馈矫正环节,注意把学生学习认知目标放在学生最近发展区记忆、储存和再现。在强化训练及反馈测评时以“低起点,小坡度,大密度,多活动,快反馈,强矫正”为指导思想,尤其是在反馈环节应做到“四性”即针对性、及时性、层次性、有效性。而在矫正环节,学习困难生辅导补救工作做到“五优先”,即优先辅导学困生;优先表扬学困生;上课优先提问学困生;座位编排优先学困生;优先家访学困生。

经过一定时间的学法指导与物理章节知识整理与训练,以及作业“每课一得”的能力培养,学生书写能力有了一定提高,针对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所学物理内容开展了以下几类活动,即:

1、对学生进行物理论文写作的方法指导,一般每学期开设一、二节论文写作指导课,教师把图书馆中一些物理杂志给学生看,首先教会学生模仿与借鉴,同时明确物理论文通常的文体类型包括:解题方法指导,概念辨析,物理学习纠错与质疑,物理小制作、小发明及专题论文、物理学史等;第二步介绍论文写作格式包括论文题目如何选择,小标题结构如何列,参考文献如何找等;第三步教师结合所学教学内容与知识提供了十个课题,让学生开放式选择,学生自命题也可以,但知识范围有限制,必须是所学章节的知识内容,以防止学生抄袭;第四步教师收阅,筛选批改,一个个当面矫正,重新书写,再修改。三次修改后,将学生打印的文稿集中装订成册,集中展览或传阅,目前学生论文集编著了3本。

2、物理课外摄影。一般安排在初二寒假中进行1-3次物理摄影讲座及实践活动,活动内容以光学为主。初二第二学期暑假可以再安排1至2次活动,不要过多,活动形式一般以三人为一小组,本活动的培养目标是强化学生学会协作学习,学会如何交流,学会如何消费,进一步深化和理解物理概念与规律,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我们开展的物理摄影内容包括光、电、力、热、机械等现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最后,经筛选后,在全校橱窗内展览并评奖。

初二物理论文范文第2篇

一、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提高物理教师理论素养

1.认真学习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物理课程标准》、《学科标准解读》和有关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等各类课程改革的材料。

2.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交流,积极撰写教学论文。

二、按物理课程标准,进行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设立新课程标准教学研究小组,共同研究,促使课程改革。本学期教学研究内容主要是:⑴优化课堂教学,实施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⑵构建教学模式,重视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和情境教学;⑶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重视科学探究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⑷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要求;⑸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方法。

2.加强教学常规检查,做好备课笔记、听课笔记、作业批改等的检查或抽查工作。认真学习杜郎口经验,借鉴杜郎口教学方式。努力创设:“预习”、“展示”和“反馈”课堂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备课和上课的质量,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规范作业批改。

3.组织每位教师每学期上好二节示范课或教学研究课,共同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和途径。

4.组织学习教材教法,熟悉教材体系及教学要求。

三、加强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本学期继续加强江苏省级教科研课题《初中物理"自主学习" 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和市级教科研课题《指导物理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研究,进一步完善研究内容,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保证研究质量。提高研究效益,并做好课题的总结工作,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推广研究成果。

四、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促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1.继续组织青年教师学习教育理论,要求他们坚持自学教育理论,写好学习笔记,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

2.加强对青年教师备课和上课的指导,探讨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和方法,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各种讲座、讨论、参观等学习,帮助青年教师熟悉教学业务,提高教学业务水平。

五、加强基础年级物理教学工作,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

作为基础年级物理教学要把重点放在加强双基和能力培养上,要求教师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注重知识形成过程教学和实验教学,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同时积极进行新教材教学研讨活动,共同研究新教材的特点,交流教学经验,明确课堂改革的方向,努力提高物理教学成绩。

六、其它工作

1.积极参加各级教育教学交流活动,鼓励教师撰写论文,进行评选。

2.搞好课外兴趣小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物理知识竞赛。

3.完成教学校和年级布置的其它工作。

初二物理论文范文第3篇

一、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提高物理教师理论素养

1.认真学习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物理课程标准》、《学科标准解读》和有关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等各类课程改革的材料。

2.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交流,积极撰写教学论文。

二、按物理课程标准,进行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设立新课程标准教学研究小组,共同研究,促使课程改革。本学期教学研究内容主要是:⑴优化课堂教学,实施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⑵构建教学模式,重视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和情境教学;⑶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重视科学探究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⑷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要求;⑸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方法。

2.加强教学常规检查,做好备课笔记、听课笔记、作业批改等的检查或抽查工作。认真学习杜郎口经验,借鉴杜郎口教学方式。努力创设:“预习”、“展示”和“反馈”课堂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备课和上课的质量,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规范作业批改。

3.组织每位教师每学期上好二节示范课或教学研究课,共同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和途径。

4.组织学习教材教法,熟悉教材体系及教学要求。

三、加强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本学期继续加强江苏省级教科研课题《初中物理"自主学习" 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和市级教科研课题《指导物理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研究,进一步完善研究内容,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保证研究质量。提高研究效益,并做好课题的总结工作,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推广研究成果。

四、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促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1.继续组织青年教师学习教育理论,要求他们坚持自学教育理论,写好学习笔记,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

2.加强对青年教师备课和上课的指导,探讨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和方法,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各种讲座、讨论、参观等学习,帮助青年教师熟悉教学业务,提高教学业务水平。

五、加强基础年级物理教学工作,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

作为基础年级物理教学要把重点放在加强双基和能力培养上,要求教师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注重知识形成过程教学和实验教学,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同时积极进行新教材教学研讨活动,共同研究新教材的特点,交流教学经验,明确课堂改革的方向,努力提高物理教学成绩。

六、其它工作

1.积极参加各级教育教学交流活动,鼓励教师撰写论文,进行评选。

2.搞好课外兴趣小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物理知识竞赛。

3.完成教学校和年级布置的其它工作。

初二物理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在物理教学中,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认真设计好每一节课,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认真批改好每一本作业”,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和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动手实践、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主体。那么如何提高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质量?

一、运用故事、生活实例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兴趣。

生活走向物理,物理走向社会。心理学表明,人对理解自己周围的世界有较高的需求。对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许多经验,但是对背后的道理并不知晓,即处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境地。依据学生的心理状态,顺着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初二物理引言的教学中,我创设了如下情境:首先通过开教室的门,引入这门不是普通的门,它是物理学的力学之门,我们大家将从这走进物理知识的王国,去探求物理知识的奥秘。紧接着再引入2004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健儿拼搏夺冠的情景,分析其中的物理知识,射击——三点一线与光学有关;举重、游泳等与力学有关;及时运用奥运健儿乒乓球队员的自信,自己战胜自己,最后达到我能的境界,在讲物理是有用的时候,引入乌鸦喝水、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等。正是这些情境的安排,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及时鼓励了学生,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意识。再如,在学习“阿基米德实验”以前首先通过多媒体先介绍 “曹冲称象”这一有趣的史实,并根据“曹冲称象”揭示船的吃水深度排水量船与石头的重量关系之间的特定联系,它在学生的视觉中形成了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生动活泼的历史见证物,再演示阿基米德定律实验,这样就增强了学生对物理教学的探索欲望。

二、教学中进行兴趣活动与小论文比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这是由教师指导而学生独立进行的教学要素结合方式。它的特点是可以弥补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性不足的缺陷。兴趣活动可以就一门课的内容来组织如“物理理论研究小组”、“物理课学习小组”等。也可以就某个专题的探讨组建兴趣活动小组,如“法律问题研究小组”、“人生问题研究小组”、“道德问题研究小组”、“学习方法研究小组”等。兴趣活动小组要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是短期的。小论文比赛是就大家所关心的某个社会热点问题开展的论文比赛。论文比赛要有计划、有安排,包括比赛次数、比赛比赛内容、比赛形式等都应纳入教师的教学工作计划。教师对学生的论文比赛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包括课题选择和设计的方法、资料收集的方法、资料整理和研究的方法,论文撰写与修改的方法等方面都要给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兴趣活动和小论文比赛的作用:一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和学习物理课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物理课教学内容的理解,将所学的内容运用于实际生活;二是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认识社会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到必要的物理教育;三是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增进同学间和师生间的团结和友谊。

三、联系实际,重视实践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非常的紧密。但是,目前很多学生认为学习物理课没有什么用,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是为了升学,队伍里没有足够的认识。为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学习的目的性,重要性教育,授课时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学用结合的原则,向学生阐述教材内容有关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引进社会生活中的轶闻趣事,不断扩大学生的视野,用新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像教育家赞可夫所说的,要把沸腾的生活“请进”课堂来,让“大社会”走进“小课堂”。例如,在讲《光的直线传播》时,我让学生注意观察早晨有雾的时候,空气中光线的传播路径,夜间在灯光下行走时,影子的长度的变化,通过这些生活中的事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并且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能够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对知识有更好的掌握和理解。这样,通过长时间的练习,学生就会形成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上面有很大的进步,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长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二物理论文范文第5篇

坎坷求学

因为家贫,又从小失去母亲,王明贞到了10岁还未上学。那年祖母去她家,正好遇见她在料理弟弟起床,为弟弟穿衣服,祖母很是愤怒,对她继母说:“明贞这年龄应去学校念书,你怎么把她留在家里当婢女使唤?”从此,10岁的王明贞开始读书,进入了苏州振华女中附小。

王明贞虽然入学较晚,却连跳了几级。到念完初二时,王明贞迁居上海,插班进了一所教会学校。上海女生都是那么时髦,相比之下,王明贞实在太土气了,因而同学们似乎对她都有点不屑。然而期末考试成绩出来,明贞的各门功课都是“A”,位列全班第一,从此让大家对她不敢歧视。

中学毕业,身无分文的王明贞无法继续升学,在她痛苦迷惘之际,姐姐学成回国,全力帮助了这个妹妹,让她实现了大学梦。1926年秋,王明贞进入了南京金陵女子大学。

然而两年的学习并不顺利,老师阅卷不公正,倔强的王明贞一气之下离开了南京,转学到了北平燕京女子大学物理三年级。

大学毕业留校,王明贞成了一名助教,同时攻读硕士研究生。她的鸿鹄之志,就是能去美国密歇根大学留学。

先后两次留美考试均告失败,第三次考试成绩发榜,王明贞拿了第一名,然而奇怪的是,公布的名单上却没有她。原来考试方认为“派个第一名的女生出国学物理,还不如派个第二名的男生好”。失望之余,王明贞只好到金陵女大任教。

金陵女大校长吴贻芳给了王明贞知遇之恩,她了解到了王明贞的遭遇,深为不平,特向密歇根大学写了封推荐信,在吴校长的成全下,1938年,王明贞终于圆了留学梦。

彼岸辉煌

在密歇根大学,王明贞主攻理论物理,她是班上唯一的女生。

第一学期考试电动力学后,老师在班上大光其火:“你们都是笨蛋,考得最高的只有36分。”听着老师的怒骂,王明贞有点莫明其妙,因为她觉得自己的答案没错呀,怎么最高是36分呢?

下课了,王明贞战战兢兢问老师:“我得了多少分?”“哦,你是100分。”当时在场的同学听了都大吃一惊,这件事从此在系里传开了。

第二学期理论力学课上,著名的格斯密脱教授出了一个难题,向学生介绍以前一位科学家无法找到的某个问题的“解”,并风趣地说:“谁能找到这个解,就奖励他两元钱。”

几天后的一个早晨,王明贞忽然来找格斯密脱教授,说是找到了“解”,并当场进行演示。格斯密脱教授惊喜不已,当着许多学生的面说:“这个问题的解,被一个中国学生找到了!”说着话,真的从口袋里掏出了两元钱,作为奖金给了王明贞。当然,王明贞也是幽默的,当天学校恰好有一场中国学生举办的演出,王明贞用这两元钱买了两张门票,请格斯密脱教授夫妇看了一场演出,算是对老师的回报。

在密歇根大学,王明贞师从诺贝尔奖得主乌伦贝克教授,他是电子自旋的发现者之一,能在他的指导下做博士论文,王明贞感到无比幸福。论文的主攻方向是关于玻耳兹曼方程的解。1942年,王明贞在乌伦贝克教授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并获得了博士学位。

在密大读博期间,王明贞理论课成绩全是“A”和“A+”;4年课程实际3年修完;得到了3个“金钥匙奖”,其中一个是当时全美学生的最高荣誉奖。这位中国姑娘,在大洋彼岸,创造了人生的辉煌!

不久,太平洋战争爆发,王明贞回国的计划无法实现,只好在美谋职。导师推荐她到麻省理工学院辐射实验室工作,这个实验室也是雷达的诞生地。之后,王明贞和导师联名写了一篇关于布朗运动理论的论文,刊登在1945年的《近代物理评论》上,在后来的半个多世纪里,这篇文章一直被评为“20世纪上半叶物理学方面最有影响的论文之一”。

清华流芳

从1953年开始,王明贞和丈夫俞启忠为回归祖国做了不懈的努力。她是物理学博士,又在雷达研究所工作,参与了二战期间美国的雷达研制,属保密工作,移民局不可能放她回国,于是她毅然辞职。哪知美方充满敌意和遏制的态度使他们夫妻俩的计划竟然搁浅了两年之久,只得靠学教育的丈夫在一个旅馆做管理员以维持生计。

后来,在的直接关怀下,王明贞终于回到了北京,两年后,她成为清华大学首位女教授。

王明贞的教学让人印象深刻。曾在理论物理教研组担任助教的王诚泰老师回忆说:“王先生备课极为认真,她对每一个公式、每一项系数都要推导和检验,她鼓励学生提问并与他们平等讨论。”侄女王忆至今记得王明贞说过的话:“对学生提的问题,如果一时没有答案,千万不要急于回答,要告诉学生,回去查一下再给他们准确意见,这是对学生负责,更是对职业负责。”

王明贞执教清华11年,直至1966年“”开始,她被迫走下讲台。“我是认真备课的,从来没有在课堂上说过一句废话。”这就是王明贞对自己11年清华从教生涯的评价。

1968年,已62岁的王明贞和丈夫俞启忠被“”迫害入狱,开始了5年的牢狱生涯。生活的艰苦,精神的压抑并没有把她压垮。她在监狱里如饥似渴地读马克思的《资本论》,并专门将书中为证明理论的每道公式全部在脑子里推演一遍,竟然发现有三四个地方计算和理论不符合。王明贞想,一定是因为这部著作出版时,马克思已去世了,出版人恩格斯也没有发现这些问题。后来有人劝王明贞向有关部门反映一下她的“发现”,她听了笑而不答,人们哪里想到她的偶然收获,得之于牢狱中痛苦的智力磨炼啊!

俞启忠去世后,王明贞很少出门,只在天气和暖的早晨到户外晒晒太阳,她的身影总是显得从容与淡然,也许没有人会相信,她历经的磨难和辉煌。

2010年8月28日,王明贞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4岁。她将遗体捐献给了北医三院供医学研究。这位中国最杰出的物理学教育家、有着“中国居里夫人”美誉的女科学家离开了我们,但她光芒犹在,风骨永存!

初二物理论文范文第6篇

一、观察

首先应该使学生知道:所谓观察是指直接运用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或者间接借助于器材对物理现象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并且持续、反复的知觉过程。就是要有目的地辨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注意发现引起变化的条件和原因。其次,要使学生了解:观察是要经过一定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发现问题,才能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1.在演示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有许多演示实验,学生对演示实验很感兴趣,但在进行观察时往往抓不住关键,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演示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很重要的。教师对所做演示实验的每一步都应该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观察要求,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2.在分组实验中进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现行初中物理教科书学生分组实验,其中初二年级开始的几个实验,就是有意识的安排学生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如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在给水加热的过程中,能看到什么?在此基础上引导同学讨论观察的方法和应当注意的问题。

3.开展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组织学生参观、做课外小实验等,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如学习音调前,就布置学生制作音乐瓶,使学生主动地去观察了解乐音的相关物理知识,在此基础上进行观察演讲,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达到了培养观察能力的目的,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在生产实际中的广泛应用。

4.尽可能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兴趣和能力。特别是将计算机多媒体引入初中物理教学中,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它改变了以前呆板的教学方式,它图、文、声、动画、影像并茂,加强了表现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完成了知识复习、思考练习;操作模拟仿真的实验,学习了实验方法初中物理论文初中物理论文,锻炼了实验技能,为课内外动手实验作出了成功的基础准备。由于中学物理实验条件有限,某些物理现象,如运动和静止、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相互作用、惯性、压强、物体浮沉、电荷流动、扩散、分子无规则运动、磁场分布等等,学生不能得到完整的感性材料,容易造成感知上的障碍而影响物理学习。而应用电脑教学软件,通过计算机多媒体,不仅能再现或模拟各类物理现象,而且还能通过各种手段使复杂的问题简捷化,将漫长或瞬间的物理演变过程成为可控、有序的演化过程,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完整、清晰、形象地感知于物理现象,给学生提供思维过程中必须的感受性材料,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教学难度,很好地促进学生的观察和认识能力的健康发展。

二、实验是学习前人的“创新”

1.认识物理实验及其作用。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加以思索和总结得到的。初中学生对为什么要做物理实验存在着不正确的想法,有的是无所谓,有的是强烈的好奇心渴望老师多做实验,实际上他们都不知道为什么要做物理实验。如对于彩虹,学生认为只有在特定雨天后才能看到,平时看不到。在序言中教学中我就用三棱镜做光的色散实验让彩虹出现在教室里,当上午或下午有太阳光时,还带领学生到室外背向太阳光站立,用喷雾器或学生用口斜向上方喷射水雾,就可以看到一道人造小彩虹,使学生感到新奇,通过这段教学师生共同讨论,形成共识,知道什么是实验。实验就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对物理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的活动。通过实验,能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有助于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实验中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育学生每做一个实验都应该:了解实验目的,理解掌握实验原理,正确使用仪器,作必要的记录,得出相应的结论,整理好实验器材。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得出结论,做出正确的实验报告。向学生适当介绍一些物理科学家所做的物理实验以及所取得的成绩论文格式。以达到激发学生渴望实验的目的。

2.促使学生认真做实验。

①引导学生利用课本做好初中物理开始阶段的实验,应指导学生做好教材中安排的实验,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教科书的好习惯,养成尊重科学的好品质。这个阶段主要使学生知道怎样进行物理实验。初中阶段学生做实验时,其动机和目的往往是有不确定性的,实验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违反操作规范的事,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及时进行指导,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

②创造机会多做实验,养成勤动手的好习惯。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应贯穿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只要有可能就让学生参与。在课堂演示实验中也要尽可能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如声的产生中的音叉实验、摩擦起电实验等就请学生做;将其中的一些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分组实验,如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等;做好教材中的小实验;让学生参与教师准备和整理实验器材之中,使学生有更多的接触实验器材的机会,以便了解器材的性能、用途。总之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③用简单器材做好实验。做好物理实验,对于物理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做好物理实验是需要一定的物理实验器材,但物理实验有时用简单的器材就能说明问题,例如学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部分内容时,就让学生通过敲桌子感到手疼来体会。我经常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如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汽水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用汽水瓶做大气压实验,用小药瓶做物体的浮沉实验,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实验等,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造能力。

初二物理论文范文第7篇

在近30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林诗老师在福州秀山中学从事物理教学工作近20年,期间她曾担任区工会女工委员,校教务处副主任、工会委员、党支部组织委员等职务。2000年8月因区教研工作的需要调到福州晋安区教师进修学校中学教研处,现任中学教研处主任兼物理教研员工作。她在1987年执教的初中物理《功》的课堂教学实录,作为由福建师大物理系主持的“五年跟踪”教学改革实验的“自学问题讨论法”的代表课,被中国教育电视台录用并播放,1991年3月获1990年度福建省女标兵光荣称号(首届),1993年3月获福州市十佳青年教师称号(首届),1997年破格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1997年4月被福州市人民政府授予第二十五届劳动模范,2006年9月荣获福建省特级教师荣誉称号,2007年4月被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聘为“普通高中新课程远程研修项目”物理课程团队核心成员,2007年10月荣获福州市晋安区“第四批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光荣称号。

一、教改实验名师引领,同伴互助促进成长

1984年林诗老师参加了由福建师大物理系组织的中学物理教学法“五年跟踪”教学改革实验,这为她提供了高层次的名师引领、同伴互助的机遇,她像海绵吸水那样抓住一切学习、锻炼的机会,每个学期都要承担1节以上的公开研究课,课题在开学初就定下来,选择的是最难教或一般教师认为没什么好教的课题,而承担课题的她,总是想开课时让听课者有所收获,不浪费老师的时间,这样课堂教学设计就必须有精彩突破,课堂教学有效性就要高。而当时“五年跟踪”教学改革实验的宗旨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不但让学生知道物理概念,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引入这个物理概念”,用今天的课改术语表述,就是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研究课对学生各种能力即综合素质要求特别高,这就无意中引导承担研究课的教师,从开学的第一节课的设计开始,对每一节课堂教学中要达到的学生能力培养目标作具体安排,并扎扎实实地落实。这样承担一节研究课,提高的是一系列课的课堂教学效果和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1.深入研究课堂教学,长期坚持自制教具

林诗老师在参加“五年跟踪”教学改革实验时,福州秀山中学正处于创办的初期,学校还在建设中,教室租用在民房中。据她回忆,1981年参加工作时,学校物理仪器只有一台物理天平,平时教学中需要的实验仪器能自制的就自制,不能自制的就回自己中学就读的母校福州第七中学借。而承担研究课时遇到的教学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等效果不理想时,首先想到的是根据物理学科特点和初中生思维特征,改进和增加演示实验,实现无痕迹的引导,或增加分组实验,引导学生体验。而当时的学校经济很困难,常规实验仪器虽然每年也有所添置,但还是远远满足不了常规实验要求,何况许多实验仪器是自行设计的,教仪站也买不到,只能靠大脑和双手,利用坛坛罐罐,变废为宝,自制课堂教学需要的教具和学具。随着学校的发展,物理配套仪器也逐渐完善,但这时她通过比较发现,许多自制仪器的实验效果比配套仪器好,这促使她长期坚持自制仪器。直至今日,身为教研员的她,在通过推门听课、研究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与困难时,还经常进行自制仪器或对配套仪器进行改进。多年来因教学需要自制教具和学具有数百件,《自制物理仪器一套》在1987年8月召开的1987年全国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经验交流会上被评为全国二等奖,省、市一等奖,这意外的收获,让她体验了另一种成就,鞭策她在教学研究上快马加鞭。在秀山中学一线教学的近20年时间里,她先后承担区级以上的大型公开课近30次,曾受到中央人民教育出版社雷树人教授等部级专家、特级教师的高度评价和赞扬,1993年3月她执教的初中物理优质课《机械效率》课堂教学实录被中国教育电视台录用并播放。她放弃了许多休息时间,在名师引领、同伴互助下,努力探索物理科教学规律,刻苦钻研教材,开展教法研究和学法指导,不但自己进行教改实验,还大力宣传教改思想,介绍教改经验,推动教改活动。在上世纪90年代曾多次被省高师培训中心邀请到厦门、三明、宁德、南平等地举办的教学法培训班讲课,多次被省、市教育学院和省中学物理教学法研究会邀请给第一线的物理教师作教材分析,被邀请到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班讲课,多次被福州师专邀请给毕业班学生作“当一位合格的人民教师的体会”的报告,多次被福建师大物理系邀请给学生作教改经验和自制物理教具的技巧等讲座;曾参加《趣味物理》《初中物理知识结构表》和《初二物理解题题典》、《双基优化》物理部分等书与教辅的编写修改工作。她撰写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与能力培养》论文,在1997年第2卷第3期《集美大学学报》上发表,还有多篇论文获省级奖,有多篇文章在《中学生物理园地》上发表,还担任过《中学生物理园地》的编委。

她指导学生参加各级物理竞赛曾获全国二等奖,市、区一等奖。任教的班级学生参加中考的平均成绩均名列区第一、市前茅。她在秀山中学连续10年指导福建师大物理系100位毕业生实习,她对工作一丝不苟、勇于创新的精神为实习教师树立了良好榜样,于1996年被福州市教育学院聘为“物理科中心组成员”。

2.练就一专多能本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物理学科的特色,加上长期的自制教具使林诗老师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在此基础上,她充分利用农村中学的条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指导学生制作了“乡土中草药”标本,植物“花瓣”标本,植物叶贴“动物画”,“叶影”标本等;利用可乐瓶做各种“动物”、“灯笼”、“花篮”等。她指导的作品《水平、竖直检测器》在第十届市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和科学讨论会活动中荣获二等奖。指导和培训学生参加市舰模比赛,其中有2位学生分别获“镇远”号第二、三名,填补了当时郊区此项活动获奖的空白,她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同时自身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曾荣获福州市青少年科普工作先进个人。

3.再苦再累无怨无悔,工作家庭花开并蒂

1995年7月林诗老师的爱人支援山区教育工作调任山区中学任校长,为了全力支持爱人全身心投入山区的教育事业,在五年半时间里,她全部承担了照顾家庭和教育儿子的重担,其间有几年还承担了跨年段教学:初三年级1个班初二年级2个班,或初三年级2个班初二年级1个班,每天早出晚归,晚上还要加班学习、研究、备课、写教案。在每年对学生进行的无记名调查中,她总获得各个教学班学生全满意的评价。她承担年段管理工作中在家长会年段集中时,对家长作的家教指导,得到家长的高度评价,家长们反映希望多召开这样的家长会。她对毕业班学生的中考报名指导,对于对自己特长和兴趣朦胧不清的学生的终身发展起了积极的引导作用,让学生感动终生。在担任教务处副主任时,这种作用就发挥的更大了。在这期间,她儿子从小学升入初中,又从初中升入福州一中。她常说我们当学生时,遇到好老师深感荣幸,孩子读书总希望能遇到好老师,每个学生家长的心情跟我们是一样的,因此,身为老师必须凭良心努力工作,尽职尽责,尽最大努力实现学生满意,家长放心。同时,家庭也是很重要的,孩子教育更重要,要尽量让孩子享受与学生一样的待遇。独生子女的教育就像中、高考命题和课堂教学一样,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若每个家庭的教育都能把做人放第一位,会使遗憾减少,每个家庭和谐了,社会可能就会更和谐、更安定。所以,她宁可放弃自己业余活动、少休息,也要做到学生、孩子、家庭三兼顾,孩子在妈妈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孝顺长辈。孩子对妈妈的理解,爱人、家人、长辈的理解支持也是她重要的精神力量和动力之一,用她的话说:“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辛苦心不苦,忙却快乐着,累却幸福着。”她爱人为彻底改变山区学校的面貌,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肯定和称赞,这与她的支持、关心、帮助是分不开的。

4.任教农村中学20年,辛勤耕耘收获不凡

林诗老师在农村中学这平凡的教育工作岗位上工作了近20年,她以良好的思想品质和业务素质,敬业、乐教,爱生、忘我工作的精神,勇于奉献的高尚品质,为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除前面提到的之外,1991年荣获福州市“优秀青年教师”称号; 1994、1997年均在“佐藤明雄福州教育奖评奖”中,荣获优秀教育工作者奖;1995年被评为市普及实验教学先进工作者、被评为福州市青少年科普工作先进个人;1997年评为福州市普通中学优秀教研组长;历年来累计荣获各级先进称号40多次。

二、及时把握课改机遇,研究创新促进成长

因工作需要,林诗老师于2000年8月调到福州市晋安区教师进修学校,担任物理教研员,赶上了课程改革的浪潮。因为她有“五年跟踪”教改实验的体验与收获,在这一轮的课改过程中,对许多问题的思考具有前瞻性,她在使用课改教材之前,就对物理课改进行先期的“穿旧鞋,走新路”和“试穿新鞋走新路”研究,2003年6月将研究成果分成《案例汇编》《论文汇编》,为一线教师真正使用课改教材时提供参考,使老师们少走许多弯路。

1.努力研究教学过程,精心指导教学设计

担任教研员工作10年多以来,林诗老师深信行动是最有说服力的,效果有时无声胜有声,通过推门听课发现问题,找准提高物理教师综合素质的切入点,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执教能力。2001年以来听推门课、研究课累计1500多节,指导区级以上公开课、参赛课累计168节,录制课堂教学、教学比赛、专家报告等学习研究资料100多片光盘。

林诗老师常说:“提高老师执教能力最好的方法是让老师体验,设计和执教一节成功课之后的喜悦、成就感以及过程的思路与方法,而这种精神享受会转化为老师进行教学研究的内动力,思路与方法潜移默化地渗透于日常教学设计与执教中”、“课堂教学设计与执教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永远没有最好,但有更好,而每一次的研究与修改总是向更好的目标提升”。因此她非常重视参与承担公开课、参赛课的一线老师教学设计、执教过程的研究,其流程如下图:

一线教师每承担一次公开课任务,综合素质就提升一次,公开课后与课前比较,老师的自信心、气质、魅力、亲和力、语言的简洁度、问题的指向性、引导的恰当度、组织能力等均会有较大的提高。因而她视每一次的指导研究过程为难得的学习机会,只有公开课、参赛课才有机会与一线老师一起对课堂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因此这个过程是一线老师为她提供了研究学习的平台。同时她还认为推门听课是另一种很好的学习提高方式,在这一形式的听课过程可以发现许多研究课中所无法发现的真问题,而有效的教学研究源于真问题的发现。所以她总是真诚地感谢老师们为她提供发现问题、学习、研究的机会。听课、交流、研究使她受益匪浅,并与一线老师共成长。

2.立足教研工作本职,尽心尽力培养教师

林诗老师指导过的一线老师参加教学比赛累计获:部级二等奖1人、优秀奖1人,省级一等奖7人次、二等奖1人,市级特等奖6人次、一等奖2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2人。课堂教学设计部级一等奖1人次,省级二等奖3人、三等奖5人。教案部级一等奖3人次、二等奖1人次。课堂教学实录部级二等奖1人次。课堂教学实录参加市优质课评比,获一等奖3人次、二等奖2人次。在晋安区首届“骨干教师”认定中,被认定的7位中学教师中有2位是物理教师;晋安区首届“教学名师“评选中,被评上的5位中学教师中有2位是物理学科教师。她还被“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聘为2007年秋季“普通高中新课程远程研修项目”物理课程团队核心成员,参加2007、2008年“高中物理新课程远程研修”中“如何理解和落实课程标准对实验的要求”讲课、素材收集和小视频拍摄、批改培训作业等。利用多次参加中考命题的体验,进行评价研究,借助本区质检命题和市级质检命题机会,为晋安区物理学科培训了3位市质检、12位区质检命题人员。参加“2007年福建省基础教育新课程物理学科教学设计大赛”获二等奖3人、三等奖5人。

3.脚踏实地教研创新,不懈努力成绩显著

林诗老师长期坚持参加福建师大物理系主持的“导控探索式教学法”的课题研究(“五年跟踪”实验10周年时将研究课题命名为“导控探索式教学法”),身为教研员的她,曾承担福州市立项的重点课题“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验研究”的子课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导学’研究”、福建省中学物理“科学探究教与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的子课题“提高科学探究实效性的教学案例研究”,并带领晋安区的物理教师共同研究。她还曾是市立项的重点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的课题组成员,参加了“基础教育新课程骨干培训者部级研修班”学习,在指导晋安区实验校教师进行课题研究过程中,深入学校培训老师,亲自承担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课题,起到了示范性指导作用,案例和部分培训内容收入中期总结交流会的汇编中,并被评为福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点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课题组先进个人。2003年3月被福建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聘为《福建省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研究》课题组成员。2008年10月被邀参加为科技部、教育部组织的《中小学科学探究指南的制作与实施》的编写,负责整理编写《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科学探究学习资源的开发》部分的初稿,组织部分省级子课题“提高科学探究实效性的教学案例研究”的课题组教师整理了13节案例,提供给相应的编写组。2009年12月被福建省中学物理教学法研究会聘为“中学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课题组核心成员、专家评审组成员、子课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组长。她在课题研究过程,一步一个脚印地带领晋安区的物理老师共同研究,而研究成效由教学效果体现。研究源于问题、创新源于解决,本着虽没最好却有更好的宗旨,沿着有效高效目标努力,实施具体的研究――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及时反馈、课后配套作业、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自制实验仪器、配套实验仪器的改进等等,如自制了无需暗室即可操作的“光学系列仪器”等许多简易而效果好的仪器。

林诗老师于1995、2001、2004、2005、2006、2009年累计6次被邀请参加福州地区物理科中考试卷的命题工作。她不但善于进行实践研究,还重视将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提升。担任教研员以来她撰写的论文《初中物理课堂中探究性学习的“导学”初探》被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评为一等奖,并发表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试教通讯》2005/24-25合刊(总第194-195期)上;论文《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导”的感悟》收入福建省特级教师论文集《名师论教》;论文《让学生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人》刊登在《福建教育督导与德育》2008年第3期;论文《浅谈提升教师素质的策略》刊登在《福建教育督导与德育》2009年第1期;论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巧用实验提高教学有效性》刊登在《福建教育研究》中等教育理科(3)2010年8月号,2009年11月论文《提升教师素质的探索与实践》在华东六省一市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评比中,荣获二等奖,担任教研员以来累计撰写论文26篇。她还参加了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教师教学用书》、《综合实践活动》,“中考总复习丛书《新考点指导》物理”、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新课程初中物理同步训练》等书与教辅的编写工作。她还善于将研究成果的资源共享给物理界同仁,2000年9月以来承担的省、市、区级讲座累计77场、63个专题,由于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好,很好地体现了真实和实用,深受与会、参训老师欢迎和高度评价。2008年11 月荣获福建省中学物理优秀教研员称号,2009年3 月被评为福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科研先进个人。

三、既教好书又育好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林诗老师在学生管理方面颇具特色,她善于换位思考理解学生,在福州秀山中学工作期间,她是学生的知心朋友,非她教学班的学生遇到困难、困惑时,也常找她沟通交流,获得良好的解决问题方法或启发。她善于通过观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将问题解决于萌芽之中。她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会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使优生更优、更加全面发展,学困生增强信心,对学生心理健康度的提高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担任教研工作后还曾被福州秀山中学邀请,为学校开展的心理咨询活动,针对现在学生的复杂心理状况,进行疏导。学生还经常与她电话交流,许多学生在她引导之下走出心理误区、正确处理青春期生理变化引起心理变化而萌芽的问题、平稳度过青春期的不稳定期。她重视教书育人,寓德于教,爱校如家,爱生如子女的实际行动在学生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是严师、慈母,更是学生的知心朋友。

初二物理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 新课标 信息 探究;能力

新课标的理念是要将学生从课本的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要让学生真正能做到“以物明理”、“见物思理”,将课本知识活学活用,“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一些日常信息,如“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生活中以及科技和社会中的有趣事例……”,它们都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和学习的激情,而浓厚的兴趣能激励人不断的进行探索,从而产生探究的动力。

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利用信息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活力呢?对此我进行了以下的教学尝试:

一、借鉴“生活世界”的信息,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

俗话说:“生活是最好的教师”,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细致入微的渗透生活观念,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近生活,并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引入“生活世界”中常见的场景和问题,而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出发点,问题能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对所学内容兴趣盎然。

例如在学完初二内容《大气压强》后,笔者是这样设计教学的:先提了一个问题:“你们在打吊针的时候,有什么发现吗?”

问题一出,学生们就议论开了,通过了几分钟的讨论、归纳,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他们总结出了以下几个发现:

(1)输液瓶口插了两根管子。

(2)药瓶要吊在高处。

(3)输液瓶如果挂得太低,或输液瓶里没有了药液,血会倒流

(4)药瓶中的药液是匀速滴注的

对他们的发现笔者作了高度的评价,并对此原因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可能是受笔者的影响,学生的探究热情也很高涨。为了更好地解决这几个问题,笔者把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先通过组内讨论共同拿出一个最佳的答案,然后进行组际交流,随着讨论甚至争论的不断展开,他们很快就解决了一个个的疑问。

这种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完全不同的,传统的教学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再由学生来回答,学生的思维方式、范围都受到了限制,而这种由学生提出问题,再由学生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它能激起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而当他们的思维产生困惑时,他们就会主动地与别人进行合作与交流。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学提出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们思维活跃,思路开阔,每个人都争着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整堂课就在学生讨论、探讨中进行着,采用这种教学方式能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学习的“个人意义和价值”,并从中体验到科学探究给他们带来的无穷乐趣,从而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活力。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没有兴趣,学习就会变成很枯燥的事情而难以维持。但如果兴趣没有发展成为稳定的求知欲,学生就不可能对科学真理的追求产生理智感。

二、利用信息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没有疑问就没有思维,积极的思维往往是由疑问开始的,教师可根据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在教学的关键处设置疑问情境,教师创设的情境越新颖,刺激性越强,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和探究的欲望。

在学习初二《摩擦力》内容时,笔者首先请一个同学从一个小口罐里试着用筷子夹出一乒乓球,当这位同学急的满头大汗也夹不出来时,其他同学在下面都跃跃欲试,趁势笔者再点上两位同学先后“上场表演”,结果还是一样。(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在此插播一段《猫和老鼠》里的经典片段:猫被老鼠减去了脚指甲,结果在光滑的冰面上连站都站不稳),顺理成章地引入本堂课的课题《摩擦力》。

大家都知道:人的思维最活跃是在新的有趣的问题亟待解决之时。笔者这样把知识和情景有机地结合起来的,目的是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进行新一轮学习,它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并能很好地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使学生的探究欲望达到最浓烈状态。用这种设置悬念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探究性活动中去,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把探究内容由书本知识向社会事件延伸,并把探究活动由外在兴趣转化为学生的内动力。

学生有了探究的兴趣,探究的欲望,也就有了探究的动力,而教师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把这种探究动力长久的保持下去。

三、利用最新的科技信息,激起学生的探究活力

目前,我国的科技和经济发展速度都很快,许多高新技术如通信技术、现代交通技术、纳米技术等的发展都与物理学密不可分,一个崭新的智能化、信息化的高新技术时代已经来到,随着信息量的日益增多,教师不只要教学生知道过去,尤其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关心并认清明天。

因此教师在平时除了悉心备课、认真钻研教材外,还应时时注意物理科学的新动向,有选择地给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的理论信息和事实材料。并利用一切能为我们教学所用的手段,如网络技术、远程教育技术等,让学生及时了解国内及国际上的最新科技信息动态,从而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如在学习“磁现象的应用”时,笔者先结合磁极间相互作用的原理,向大家介绍上海磁悬浮列车的建成情况,并把它的快速性、安全性向学生作了简单的介绍。当学生听完介绍后对磁悬浮列车很感兴趣,课后他们还不断向笔者提出问题,这时笔者灵机一动,没有马上给出他们所想要的答案,而是趁势引导他们,教他们通过哪些方法、通过哪些途径去查阅相关的资料。还做出一个决定,让对此感兴趣的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写一篇有关磁悬浮列车的小论文,两个星期后,大部分学生交上了他的作品,笔者对他们所写的每篇论文都作了肯定,还评出了各种的奖,过后笔者发觉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变得更浓了。

从这个学期开始,笔者又每天上午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出一道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的知识竟答题,下午从学生交来的答案中取一份好的反馈给所有同学,并计划将其整理成册。另外,笔者还计划让学生利用国庆节及春节休息时间,学会上网查找资料。利用学校每周两节的微机课加以检验和加强。在信息获取的渠道上,也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扩大容量,迅速便捷,形成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学生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而是要“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要充分利用报刊杂志等文字媒体,使学生了解社会,贴近生活。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的多媒体教室的作用,鼓励使用多媒体技术,把教学内容变虚为实、化远为近、促静为动,从而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初二物理论文范文第9篇

一、科技教育的环境建设

1、加强硬件设施建设,为科技教育提供硬件支持

2003年,学校先后投资3000万元,建成9160平方米的实验楼。我们对实验楼的功能进行了精心设计,共设有10个物理实验室、10个化学实验室、11个生物实验室、3个科技创新工作室、1个生命科学基础实验室、1个环境科学实验室、1个数学实验室和一个一流的天文台。图书馆专门设置了科技图书阅读区、科技图书书架、电子阅览室,供学生学习阅览。

2、坚持学生科技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同步提升

科技求“真”,人文求“善”、“美”。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我们力求实现学生科技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同步提升。学校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富有特色的校园科技活动,为提高科技教育水平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3、保证课程开设与课时安排

学校对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整,设置了科学、科学史话、劳动技术三门必修课,开发了大量的选修课程。在初一和初二年级开设科学史话、劳动技术课必修课程,每周每科1课时;在中学六年一贯制初一、初二学段开设科学必修课,每周4课时,取代初一和初二所开设的物理、生物、地理等课程。在初中部各年级开设综合活动课,每学期两天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4、设置专职科学教师,加强师资培训

科学课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课程难度降低,但对教师来说,要求其知识面更宽、综合素质更高,因此必须选择学历高、年富力强、奉献精神强的教师担任科学课教师。学校为科学课配备了5名专职教师,他们中有物理特级教师、生物高级教师,地理、物理、生物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师资力量雄厚。

学校通过多种渠道提高科学学科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课程整合能力。一是定期召开科学教师座谈会,了解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二是组织教师与科学家直接对话,力求得到科学家的专业指导和理论帮助;三是加强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初高中教师的跨学科集体大备课,四是落实师带徒的制度,师傅和徒弟一起备课,一起研究学生、教材和教法。

二、从课程和活动入手开发科技教育资源

1、积极开发系列校本课程,建设科技教育课程体系

教材的选择和开发应有机结合。我们在使用国家教材和地方教材的同时,针对学生的兴趣、需求、心理特点与年龄特征等,合理开发校本教材。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校已开发出13类118门科技教育课程,并编印出相应的科技教育系列校本教材,避免了科技教育的随意性,规范了科技教育的内容,初步建立了学校科技教育课程目标和内容体系。

(1)积极开发科学和科学史话必修课程

从2001年秋开始,我们抓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利契机,在“文科重心下移、理科重心适度上移”的课程设置理念指导下,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科学兴趣为目标,以在初中阶段给学生建立广阔的知识背景为原则,率先在初中12个六年一贯制实验班,综合物理、化学、生物和自然地理几门学科的内容,开发科学课程,降低教学内容的理论难度和对学科体系的严格追求,避免科学课数学化,加强观察、采集、实验、动手操作和实践的环节,注重阅读、思考、探求、分析和直接发现。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孩子的好奇心,提高孩子的自信心,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探究能力,使课程更加符合初一、初二孩子发展的特点,并为初三正式开设物理、化学课打下了基础,避免了学生因过早接触物理、生物、地理、化学单科知识而可能产生的学习困难。

2005年,为了使教师更好地把握科学课程的学科特点,我们克服师资和教材的困难,又将科学史话课程以必修课的形式写进课表,使学生对于几千年来科学发展史中的重大事件、伟大科学家的成长足迹、科学研究的艰苦探索历程、科学造福人类的伟大功绩等有更深的理解。科学史话课程的开发成为我校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不断整合的一个成功的探索案例。

(2)开发劳动技术校本必修课程

学校十分重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在科技实验楼中专门设置了3个科技创新工作室,为劳动技术课程的开设准备了足够的实践场所。学校组织教师开发了“日用机械拆装改系列”(内容包括小闹钟拆装改技术、冲水水箱拆装改技术、自行车拆装改技术、打气筒拆装改技术等)、“木工”、“金工”、“无线电技术”、“金属丝盘绕技术”等富有我校特色的科学技术教育课程。我们将劳动技术校本课程设置为必修课。

(3)开发科技校本选修课程

十一学校尊重学生的需要和选择,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优质的服务。只要提出学习某一新课程的学生数超过10人,学校就想办法开设此门课程。几年来,我校已开发出三大类60门科学校本课程,一是兴趣类,二是活动类,三是竞赛类。这些课程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选修课程,学生可自主选择。课程内容涉及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军事科学等,涵盖科学前沿与高新技术、实用技术、科学技术史等内容。

2、创新科技教育课程实施方式,充分利用区位资源优势

(1)科学课程与综合实践课程相结合

我们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理念,利用学校环境资源,结合综合活动课,让学生自主开展研究性学习。综合活动课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既有个人单独完成的动植物标本制作和综合活动实践报告。也有小组合作解答的天文知识竞赛,以及以班级为单位集体制作的综合活动课汇报展板等。

我们对学生不同的学习和活动内容使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将评价过程变为学生展示才能和学习成果的舞台,实现了由选择性评价向发展性评价的转变。

(2)科技教育与学校的各项活动相结合

学校每年的“一月一节”和科技活动紧密结合;每年上半年的科技活动节声势浩大,内容丰富下半年的“爱科学月”学生广泛参与,每人完成“六个一”:读一本科学书籍,讲一个科学故事,听一场专家的科技报告,写一篇科技小论文,参观一次科技展览,参加一次科技实践活动。

(3)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的科技教育活动

我们将北京市特别是海淀区高校云集、科研院所众多、高新科技园区林立的优势,转化为学校进行科技教育的丰富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地同北京天文馆、北京植物园、北京动物园、北京科技馆、自然博物馆以及一些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加强联系,抓好学校的科技教育活动。我们还组织学生走入社会参加科技普及活动。

(4)常年聘请科学家进校举办专题科技讲座

我校聘请了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等几十个单位的60名专家,作为我校的科学教育专家、导师和校外科技辅导员,聘请了多位科学家来校做学术报告、进行学习指导。这种以科学家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载体的课程资源,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产生巨大的教育价值。

三、对学校开展科技教育问题的思考

1、科技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相对薄弱

科技教育的实施需要复合型的教育人才,而目前我们的教师多是接受单一学科教育成长起来的。如何培养复合型教师人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科技教师的培训和评价制度尚需健全

目前科技教师仍主要依靠校内的培训,一所普通中小学是很难独自完成这个任务的。同时,没有制度化的进修和定期的集体研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参与科技探索的积极性等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此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3、科技教育的重心应转向课程研发

中小学校的科技教育研究应从科技活动向科技教育课程的研发层面提升。我校在科学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始终没有一本可以参考的、综合程度较高的教材,有些教材的“拼盘”痕迹太重。

4、科技教育资源有待整合

初二物理论文范文第10篇

刘克峰,浙江大学数学中心执行主任兼数学系主任、光彪讲座教授,在微分几何、拓扑、数学物理等研究方向取得了大量国际一流的原始创新成就。

爱情之箭双雕

1965年,刘克峰出生于河南开封。在天津读书长大。少年刘克峰性格倔强、调皮,上房爬树乃家常便饭,是出名的孩子王和捣蛋鬼。

刘克峰初二时,大哥为了高考,用工资买了很多书,家里于是有了一些中专和大学教材。大哥没有用上的这些教材,刘克峰都用上了。初三的时候,他就看完了大学的《解析几何》、《微积分》。

刚上中学时,刘克峰成绩平平。初三情况陡变,班里来了一位漂亮女生,让他感到了内心的震撼。这位女生成绩优异,第一次考试就全班第一。刘克峰对这位女孩一见钟情,爱慕日深,开始暗暗思考如何才能赢得她的芳心。他发现,女孩喜欢与勤奋好学的同学交往。有门!从此他一改往日的散漫,发奋苦读,各科成绩直线上升,数学尤甚,在各种竞赛中频频得奖。他的出色表现终于没有白费,最终,他赢得了女孩的芳心。

爱情攻略竟一箭双雕。刘克峰意外发现,他又爱上了一位“情人”,且与之不离不弃,经常半夜心血来潮,爬起来细细品味。这位“情人”便是数学。

1981年刘克峰如愿考入北大数学系。1985年,刘克峰考上了中科院数学所硕士生。那一年陈省身先生在南开大学数学所举办的暑期学校为他打开了一个充满挑战的全新的数学世界。

培养对数学的鉴赏力

第一次听陈省身的学术讲座,大师充满魅力的微笑磁石一样吸引着刘克峰。

陈省身为暑期班亲自指定教材——美国数学大师鲍特的《代数拓扑中的微分形式》。此书对刘克峰来说艰深难懂,犹如天书。好在他有毅力,有韧性,反复地思考阅读。渐渐地,刘克峰喜欢上了这本教材。这样的经历让刘克峰懂得,要成为一个好的数学家,最需要培养的是对数学的鉴赏力,知道什么是好的,有用的数学才是最重要的训练。

1986年7月一个炎热的夏日,刘克峰迷迷糊糊躺在家里的凉席上,脑子里却全是如何局部化的念头,这是一个困扰了他几个月、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突然,迷糊的脑子里天目洞开,如蒙神示,他一个鲤鱼打挺坐了起来,脑子里兴奋地闪亮着那关键的一步——鲍特留数公式,就是问题的答案!那一刹那可以说是他研究生涯中最兴奋的一刻。那一刹那间的想法让他写出平生的第一篇论文。

1987年12月一个寒冷的早晨,正蜷于被窝的刘克峰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来人是中科院数学所分管研究生的副所长王启明。原来王启明一看到他的论文,就发现其新颖精妙之处,找上门来,对他说:“你的基础很好,应出国深造。”

1988年初,沉浸在新婚燕尔幸福中的刘克峰忽然接到快件寄来的哈佛大学数学系博士生申请表格,发信人竟是数学大师丘成桐!

王启明把刘克峰的论文寄给丘成桐。丘成桐一眼看中刘克峰是个可造之才,爱才之意顿生,遂将他收归门下。

他欣喜莫名,怀疑身在梦中。

简洁漂亮的证明

1988年9月,刘克峰来到了哈佛,成为丘成桐的学生。

在哈佛,刘克峰见到了鲍特。当鲍特留数定理与哈佛校园里这个个子高高、腰板笔挺、走路说话不急不缓的鲍特合二为一时,刘克峰的激动可想而知。

鲍特一开始便喜欢上这个英俊聪慧又极富数学才华的中国小伙子。

物理与数学界的传奇人物威腾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一个著名的猜想——威腾刚性定理。鲍特和另一位数学家陶布什给出了一个证明,但这个证明非常烦琐,几乎没有数学家能看懂他们的证明。

年轻无畏的刘克峰想找一个新的方法精简鲍特的证明。几个月后,他给出了一个极其精妙的证明,完全理清了这个领域中的难点。但当时没人相信刘克峰的证明是对的。刘克峰每周与鲍特谈一次,来解释他的证明。终于,鲍特邀请刘克峰在研讨班上讲他的研究成果。

刘克峰成功了。他不但在对鲍特与陶布什刚刚证明的威腾刚性定理的理解上取得重大突破,给出了极其简洁的证明,还推导出几个全新的刚性与消灭定理,并发现了与其他数学分支意想不到的深刻联系。鲍特比他还兴奋,立刻飞到巴黎,在法国科学院演讲这个最新成果。

1993年,刘克峰博士毕业。此时,他在美国数学界已得到广泛认可,各大学纷纷邀请他去工作。他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任教。

1996年,在刘克峰即将驱车离开波士顿前往斯坦福大学任教时,导师丘成桐把刘克峰的兴趣吸引到另一个世界著名难题:镜猜想。

超弦理论是物理学家们为了完成爱因斯坦的梦想——大统一理论而提出的一套宏大的物理理论。1990年,英国物理学家Candelas等人在镜对称的物理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五次Calabi-丘空间上有理曲线计数公式的猜测,被称为镜猜想。这个猜想在整个数学与物理学界引起很大的轰动,被认为是数学物理相结合的完美结晶。

许多数学家都尝试过证明这个公式。这里最需要的数学工具恰好是刘克峰最熟悉的局部化技巧。

到斯坦福后,刘克峰开始加倍努力阅读文献。一年后的一天,当他注意到稳定映射模空间上的递归结构与局部化的密切联系时,一下子豁然开朗。在此基础上,刘克峰与丘成桐、连文豪一起发展了镜原理的数学理论,并作为这套强有力的理论的一个推论,给出了镜猜想的第一个清晰而完整的证明。他们的论文一经,就迅速得到了国际数学界的承认与热烈反响。

威腾猜想与镜猜想的攻克使刘克峰赢得了谷庚海默奖,该奖是颁发给取得重大成就的美国科学家、艺术家、作家的最高奖项之一。

1994年起,刘克峰主持承担美国国家科学基金项目等重要科研课题,获得了斯隆奖、特曼奖等。此时的他已跻身世界一流数学家行列。

2000年,刘克峰来到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这里是导师丘成桐证明卡拉比猜想的地方。一到这里,一个更惊人的世界难题马上进入了他的视野——马里诺-瓦发猜想。2003年,他与刘秋菊、周坚合作证明了这个超弦理论中提出的著名难题。这期间,他还与合作者一起作出了另外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包括用热核方法证明的威腾模空间体积猜想,与孙晓峰、丘成桐联手证明的丘成桐20多年前提出的关于几何度量等价的世界著名猜想等等。国际上用他们三人的名字来命名他们在证明中所引入的新度量:刘—孙—丘度量。

伯乐相中千里马

2008年,著名数学难题“法伯相交数猜想”被刘克峰及其博士生徐浩成功证明,这得到全球数学界的关注和好评。这道难题已让不少同行苦思冥想了16年。

两天后,美国著名的克雷数学研究所与加拿大班福数学研究所曾经专门为此猜想举办了一周的研讨班,全世界40余名著名专家到会。

1992年,瑞典数学家法伯提出了关于曲线模空间万有环结构的系列猜想,过去十几年里,法伯猜想是曲线模空间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出现在许多重要著作和文献中,斯坦福、普林斯顿等学校的不少著名数学家都研究过这个问题。

而刘克峰和徐浩则用了完全不同的方法,借助计算机,推导出相交数的新递归关系,并由此给出了法伯相交数猜想最为直接和简洁的完整证明。

有意思的是,在我国目前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徐浩曾几度考博落榜。刘克峰让他在浙江大学数学中心半工半读,并安排他住在数学中心的访问学者公寓。第三次考博,徐浩一门专业课没有上线,刘克峰力排众议,破格录取了他。

事实证明,伯乐相对了这匹千里马:一年中,徐浩在刘克峰指导下完成了5篇高水平的论文。哈佛大学数学系用最好的待遇聘用了徐浩。

刘克峰的另两位弟子有着与徐浩类似的境况。硕士生李逸考刘克峰博士生时有两门不及格。刘克峰认为他是可造之才,把他留在身边当秘书。此后,李逸的两篇论文经刘克峰推荐发表。但李逸再次考博依然落榜,哈佛大学就凭着刘克峰的推荐信和李逸的两篇论文将他录取。同样是刘克峰博士生的王捷痴迷数学,常常为解数学难题闭门数日,但考研时因两门不及格落榜。刘克峰也是破格将其录取。

丘成桐与刘克峰都认为,这3位学生都很有数学天分,都可能成为未来的数学大师。吴晗、钱鍾书、苏步青、臧克家等都有因偏科而考试不合格的经历,天才科学家霍金和纳什的某些缺陷被教育体制所包容,“只有偏执狂才能成为天才”。

实施“教授治系”

2003年到2009年,刘克峰在浙大同时兼任数学中心执行主任和数学系主任二职,虽是第一次“当官”,但他采取“教授治系”的管理办法,按照国际惯例管理得井井有条。

在行政管理上,刘克峰采取教授治系的方法,成立学术、人才、教学、后勤等委员会,让身处学术第一线的教授掌握办学自。在办公制度方面,他提倡将最新学术成果在网上公布,实行网上办公,教授和学生在网上交流。同时,他还倡议取消硕士生必须的规定,实行读书报告制度,以夯实研究生的专业基础,并消除硕士生为钻营造假等现象。

2005年,刘克峰在浙大创建丘成桐数学英才班,揽天下英才以育之,到各中学选拔人才。

刘克峰与许洪伟等同事一起用举办国际顶尖学术活动来吸引优秀的学者和学生。几年来,中心共举办了70多个大型学术活动,吸引了大批世界一流的大师来此交流和讲学。

功夫不负有心人,仅几年时间,浙大数学学科扶摇直上,名列全国前茅。浙大数学系的招生排名跃居到全校前两名,一批研究生成长起来,成为各领域优秀的青年数学家。

丘成桐这样评价刘克峰的工作:“数学中心能在一年中举世瞩目,刘克峰领导有方,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我们向他致敬。”

数学家是全世界最好的职业

刘克峰说,数学家是全世界最好的职业。数学简单是因为它对错分明,没有近似值。数学就像是不离不弃的老朋友,一个人对数学的热爱与真诚总会得到回报,那就是美好与永恒的定理,还有稳定而快乐的生活。做数学家是很快乐的,做着自己喜爱的事情而且衣食无忧。数学家对整个社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都有很大的贡献。从计算机、互联网,到生命科学、金融业,处处可见数学的踪影。

刘克峰说他想象不出一个更好的职业,能够像数学这样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与自己的朋友谈论。爱因斯坦说,政治是暂时的,公式是永远的。

刘克峰曾说,上帝应该是个数学家,因为大自然规律的最终和最完美的表达一定是数学方程式。证明一个漂亮的数学定理和公式往往感到非常的愉悦和满足。

二十几年来,数学帮助刘克峰实现了所有的梦想,它已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上一篇:物理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劳动力市场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