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07 15:44:39

初二上历史知识点总结

初二上历史知识点总结篇1

关键词: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低效化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8B-0046-01

进入初中阶段,历史课程作为副科,影响着教师教学的态度和学生学习态度,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为了解决问题,本文详细分析原因,提出实施策略,为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提供参考。

一、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低效化的原因

(一)考试的影响因素

历史虽然作为副科出现在初中,但是在中考的时候是必考的科目,因此,其学习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在学习中,由于受到教师或是往届学生的影响,认为历史只要考前背背就能考到很好的分数,不用花费太多的精力去学习,致使很多学生持有侥幸的心理,临阵磨枪,不注重平时积累和学习,学习效率低下。

(二)教师教学方法的影响因素

学生普遍反映历史教师授课以纯讲授为主,课堂讲授枯燥乏味,尤其是历史悠久的知识点,学生们更是无法想象和理解,使得学生产生退缩和畏惧学习历史的心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方式陈旧,没有吸引力,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因素

初中学生喜欢哪个老师就愿意听哪个老师的课,学生们普遍不愿意死记硬背。尤其是历史事件,很多学生很是头疼,总是记不住,记混了年份和事件,对于问答题目缺乏逻辑思维能力,没有形成逻辑性强的语言构架体系。

二、 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一)构建知识框架,便于学生进行预习

教师在授课之前要做足功课,把要学习的章节进行知识体系的建立,帮助学生梳理即将学习的知识点以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学生的大脑里形成一种知识的脉络,便于下一阶段的学习。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的时候也要强调让学生画出自己的困惑点和疑难点,便于学生在课堂上重点听这些不懂的知识点,从而提高听课效率,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

(二)进行专题性的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历史知识的复习是学生们反映最为头疼的事情,他们用一个“背”字来形容历史学科的复习。高效地进行历史学科的复习,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辅助措施。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学习内容进行专题复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掌握水平,按照时间、事件、年代、人物进行专题性知识的总结,在总结的同时不仅能将知识点重新梳理一遍,还能锻炼总结的能力。有的同学将这些作成年卡或表格帮助记忆。这些创新性的做法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帮助学生习得学习文科知识的学习方法,便于培养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

(三)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形式上要善于变换花样,充分利用多媒体给学生诠释难以理解的知识。利用抢答的形式组织竞赛,增强学生们对历史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增强学生们参与历史课堂教学的体验感。如果条件允许,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历史纪念馆的参观和红色旅游胜地的观光,在观摩中,增强学生们对中华五千年历史的深刻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此外,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讨论话题增强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兴趣,设定与课程适宜的题目进行发散性的讨论,从而锻炼学生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改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低效化的问题就需要教师、学生和学校多方配合,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授形式,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学生要不断地通过学习历史了解祖国伟大的历史,增强自豪感和荣誉感;学校要合理设置历史学科的考查方式,以有利于学生掌握学科知识为目标,进行高效教学目标的设定,以便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晓鹏.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低效化现象分析及对策[J].新课程学习,2014,(3).

[2] 朱秋丽.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低效化现象分析及对策[J].课改前沿,2013,(11).

[3]张扬.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研究[J].历史教学,2002,(6).

初二上历史知识点总结篇2

【关键词】初高中历史教学 衔接 对策

高一历史的难教和难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一直是广大历史教育研究者和中学历史教师关注的问题,初高中的分离办学使得这一课题更具现实意义。初高中两阶段由于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课程设置等不同,高中历史无论在知识容量还是难度上都比初中历史有所增强。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实施后,初高中历史课程在课程体系、内容编排、知识深度和广度、教法和学法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转变。因此,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工作,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的历史学习是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高中历史教师应该了解学生在初中阶段历史学习的状况,他们的基础如何?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高中历史无论在知识容量还是能力要求上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应转变师生的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在教学实践中现导学案的制作与使用是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有效途径之一。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高中历史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指导学生顺利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而初高中教学衔接的研究更多的是结合具体学科进行的。然而笔者在任教过程中发现,普遍存在着初高中历史教学不衔的接现象,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学历史教学质量。因此,广大历史教育研究者和中学历史教师很有必要探求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的途径与方法。这对于中学历史教学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 初高中历史教育教学的差异

1.课程标准的差异

第一,课程理念的异同。初中历史课标更强调“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选择应体现时代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高中历史课标增加了对“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理念,以体现高中历史课程标特点和要求。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高中历史无论在知识容量还是能力要求上都有大幅度提高,加之知识间的跳跃性、综合性强,教师往往感叹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在这种情况下,探究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高中历史教学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使我们的教学详略得当。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但如何做好衔接,在上述标准及其解读中并没有具体的解决思路和措施。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与高中阶段的历史课程都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同一系统中有着继承和发展关系的两个阶段。从课程标准制定的理念上看,二者存在很多一致的地方,如都强调历史课程的基础性和发展;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倡导历史教学评价的改进,充分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等。

第二,课程目标的异同。“课程目标是对一门课程学习的总体要求,它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一门课程的教育宗旨和要求”。历史课程目标包括课程总体目标和课程具体目标两个层次。初中历史课程总体目标是使学生“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中阶段的总体目标则是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虽然高中历史课程在初中历史课程基础上要求“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但二者的目标都是为国家现代化的发展培养合格公民,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

初中历史课程和高中历史课程在课程具体目标上都采用“三维目标”设计,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

第一,在“知识与能力”方面,初中主要从宏观角度人手,兼顾了历史知识的时序性和系统性。高中则选取微观和宏观两方面纵深发展的知识,更强调历史知识的专题性和综合性。高中与初中相比更加强调历史技能、历史思维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与初中相比,高中历史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求在初中历史学习基础上。

第二,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初中主要要求学生在探究与合作学习中,积累历史知识的同时感知历史、对历史的发展形成初步的认识。高中则重点强调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历史学习过程的本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历史教学目的与自己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系统的、有计划的教学双边活动,使学生在知识、认知和情感方面发生心理变化,并且形成和发展个性的过程。”“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总体来说,初中历史课程要求学生在探究与合作学习过程中感知历史,形成初步的认识;高中历史课程则要求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同时,更加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第三,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课程标准都把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放在首位。在初中,主要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科学的态度和一定的国际意识;高中则强调了对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和历史思维意识的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等方面体现了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初中历史课程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要求学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崇尚科学,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强化民主与法制意识;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高中历史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指出,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加深对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第三,强化衔接意识。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历史教师的衔接意识强弱直接关系到初高中历史教学能否实现顺利过渡。对于高一历史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进行有针对性的测试、课堂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以及对历史学科的认识和态度,从而用来指导教学。

2.转变学习观念

高中历史课标指出“历史课程是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高中生作为普通公民,身为社会中的人,必须具备基础文化知识和基本人文素养;作为21世纪的合格的高中毕业生,面对如此激烈的社会竞争力,必须具备历史意识、历史智慧,广博的知识和历史使命感,顺应时势发展。对于高一学生来说,对历史学习的理解仍停留在初中阶段的认识上。他们普遍认为历史就是过去发生的事,因而只要划书、背书就可以学好历史,临时突击就能取得好成绩。这种对历史的错误认识直接导致学生学习历史兴趣不浓、方法不对、习惯不好,学习效果自然可想而知。因此,高中历史教学必须首先为历史“正名”。在开学之初,教师不应急于上新教材的第一课,而应实施学生对历史认识的衔接教学。

3.讲究方法,注重理解

对高一新生来讲,学习积累的过程,初中历史教材注重史实,形象而生动,而高中教材则注重理论概念,较为抽象。历史课学习的具体方法有:

第一,培养兴趣,移情历史。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促使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教师作为教育的引导者,要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让学生在兴趣的促使下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从问卷调查的结果看,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有待进一步提高。从影响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因素来看,加强历史自身的趣味性、密切联系实际、合理组织教学等做法有助于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提高。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深刻地阐释了学习兴趣对于学习的作用。学习历史的兴趣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培养起来的。通过参与一些与历史有关的活动来触摸历史、亲近历史、玩味历史,进而学好历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体验历史学习的乐趣。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根据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对于比较浅显的知识,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分组合作、课上交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协助,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从中获得成功体验,从而保持学习历史的兴趣。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内容,以教师讲解为主,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从而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在教学手段上,可以充分利用历史地图册,投影仪以及多媒体等进行丰富多彩的直观教学。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集合起来,帮助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如深圳市宝安中学唐云波老师的公开课《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通过设计《回忆录》的方式将鸦片战争前后国家的大历史与个人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就使得原本理论性较强的内容顿时鲜活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查发现,教师上课生动与否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之一。刘正萍的研究表明:对现任教师“不满意”或“说得过去”的占 61.8%。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很大影响,因此,历史教师应努力提升自身素质。教师的素质包括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知识积累,较强的教学能力,高超的语言艺术以及较高的引导水平。教师具备了上述几方面素质,才能发挥历史教学的趣味性,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第二,敢于质疑,挑战传统。历史是指人类发展过程已发生的重大事件和现象。对于历史问题的解读,我们要运用正确的历史观,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作出独立的判断,敢于对任何传统的观点提出质疑,只有这样才能有新的收获。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不断去探索新的知识发现新的问题,才会体验到学习历史的乐趣,同时也在不断提升自己的探究和创新能力。

第三,整理线索,构建知识结构。学习历史,要注意理出线索,构建成历史知识网络结构。应按时空顺序,注重“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掌握历史发展的宏观线索,概括重大历史阶段特征,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总结经验和教训。

第四,多做比较,善于归类。比较和归类也是行之有效的学习历史的方法。通过比较,可以更加深刻、全面地理解历史概念的本质,更加深刻地掌握历史事件的异同,从而认识人类文明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培养尊重文明多样性的意识;通过归类,可以将历史知识系统化,总结出学习历史和分析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和一般规律。对于高中生来说,只有对初高中历史学习的区别和联系有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改变传统的观念,才能尽快适应高中阶段学习。合理改进学习方法,必将能事半功倍,学好历史科目,真正成为具有基本人文素养,顺应时势发展的21世纪合格高中毕业生。

4.注重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

相关研究表明,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在教学环节上的主要问题是:“知识体系的欠缺和能力培养的不足”。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主要是加强知识与能力两方面的衔接。在高一历史教学中,做好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锻炼能力,有利于初高中历史教学的顺利衔接。系统的掌握知识是培养能力的基础。知识的学习离不开记忆,心理学研究表明,有意义的材料较之无意义的材料识记效果好。所谓识记材料的意义,是指其所蕴含的事物内在联系及与识记者知识经验间的联系。简言之,透彻地理解识记材料的意义和内在联系有利于提高识记效果。调查显示,高一学生依然以机械记忆为主要记忆方式,在没有弄清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情况下,效果自然不好。要培养能力,必须转变学生的记忆方式,将学生从死记硬背的歧路引领到理解记忆和灵活运用的阳光大道。理解的本质是抓住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新的高中历史课程在知识结构上打破了传统的通史体例。这种编排方式不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知识,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能够促进学生在识记上融会贯通,在运用上触类旁通。

新课程历史教学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历史学科的基本能力要求分为四个层次:再认、再现历史知识;材料处理能力;历史阐释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要结合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能力。能力的培养要适应学生心理特征,改变学生滞后的学习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要运用史实提炼观点,让史实归属于观点,用观点统领史实。如在探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艰难发展的深层原因时,通过相关史实,提炼出民族工业“在夹缝中生存”的观点。用观点统领史实,并不是简单的要求学生由史实记忆向观点记忆转化,并不是忽略史实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学中,教师应提供相关材料,鼓励学生积极对史实发表自己的看法,再对众多观点依据史实加以综合、比较、提炼、补充。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分析材料、阐释问题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真正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

三 利用导学案

导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开启学生的智能,发展学生的能力,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在新课程标准下,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准、学法特点和心理特征等具体情况,在教师主导下,由师生共同设计的、供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使用的学习方案。其着眼点则在于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学案既反映学习结果,又体现学习过程。

新课程改革强调一切以学生为本,在课堂教学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合作交流,在主动参与中获得知识和能力。学案导学在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不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并保持学生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初高中历史衔接教学的角度出发,导学案的使用能够“帮助学生将新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形成联结,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适当的附着点”。简言之,学案导学能够有效引导学生使用适当的学习方法预习、听课、复习,继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学习。在高中进行历史衔接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通过精心设计学案,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知识,无疑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有助于高一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历史教学,从而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的顺利衔接。

四 结语

作为一名耕耘在中学历史教学一线的教师,对初高中历史教学的不衔接深有感触。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不仅可以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质量,增强学生

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如何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这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献计献策。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是一个庞杂的工程,需要多角度进行研究,本文只是在这方面做了初步探索。由于笔者自身知识储备、理论修养等方面的不足,文中的相关论述略显苍白和无力。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我将继续探寻初高中历史教学顺利衔接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期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

参考文献

[1]余力.教育衔接若干问题研究[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2]朱汉国、王斯德.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教育部.普通高.新编历史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赵亚夫.我对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几点建议[J].首都师大学报,2006

[7]陈其.高中历史课程知识和教学体系浅议[M].历史教学,2004

[8]郑和均、邓京华.高中生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3

[9]陈家麟.当代心理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10]钟启泉、崔允、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1](苏联)苏霍姆林斯基.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0(1)

[12]刘正萍.关于新课改中高中生历史学习兴趣的调查[J].教育探索,2006(2)

[13]黄慧红.对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的认识与思考[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2)

[14]贾丹.“学案教学”对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参与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

初二上历史知识点总结篇3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2-298-01

一、历史思维的含义及初中阶段学生历史思维的特点

思维俗称思考,是借助于语言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规律性的认识活动,是人们理解知识、科学发现、技术革新和艺术创造的必要条件,是学生学习与创造的重要条件。具体到历史学科,思维就是以历史材料为依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和解决历史问题及现实问题的思维活动。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通常是指历史的形象思维和历史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包括再生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表明,抽象思维能力日益占主要地位,已能理解比较抽象的概念,概括能力也有明显提高。这就决定了这一阶段历史思维的特点:由形象思维逐步趋向逻辑思维,且逻辑思维逐渐占主要地位;在运用再生性思维解决问题的同时,创造性思维日益发展,且越来越多地用于学习中。因此,初中阶段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应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美国在新制订的历史科国家标准中,把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确定为最重要的教学目标,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二、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方法

针对初中阶段学生思维能力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应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总结归纳,深化教材 历史教学中,教师的讲述和板书应力求体现知识结构。问题与问题之间过渡宜自然,并尽可能揭示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教师的总结归纳应使学生把零散孤立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现出对教材的深化。

2、巧用比较 运用比较能够启发学生思维,显示历史现象之间的差异及事物的特点和个性,同时还可以把新研究的个别事物纳入广阔的历史背景之下,使比较零散的概念完整化,为深入探讨历史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更好创造条件。

3、关键处设疑 关键处有的是看似无疑处(如唐代乐舞,为何是风格多样?),有疑惑处(洋务派为什么要办民间工业呢?为什么没有得到广大人民支持?)在关键处设疑后,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通过各种方式找出答案。

4、启发式提问 思维的问题性决定思维与问题紧密相联。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在课堂上,一方面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启发式提问。如在讲到伟大的诗人屈原时,就应提出为什么千百年来屈原仍然受到人们的热爱和怀念?讲到拉美独立革命,就要启发学生总结,拉美独立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现行教材的编写,注意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每个教学内容都设有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思考,适时解决。另一方面,在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启发他们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5、激发兴趣 初中阶段学生的求知欲最旺盛。因此,激发兴趣也是历史课培养思维能力的一种方法。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所完成的活动(如识图、综合、概括、分析、比较等)需要有一定难度,但学生经过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是能够完成的。倘若难度过高,超越学生现阶段的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成功的希望很小,就难以激发学生兴趣。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6、创设历史动态情境 再现历史的情境,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史实,把握历史现象的本质。电影、幻灯、电视、录音、投影仪这些电化教具,作为直观教学的有效手段,在历史教学中,可以用来创设动态的历史情境。另外,活动式挂图也可再现动态的历史情境,使枯燥的知识变得主动、形象,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考。

三、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能力的培养是有层次的 初中三年,思维能力培养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总体说来,随着年龄增长,知识水平提高,是逐步提高的。如在初二要求“在听课和阅读教科书的基础上,初步综合、归纳所学重要问题的史实,找出因果关系。”到初三则提出“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概括,编出提纲。”因此,培养思维能力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依据教材内容,围绕确定的能力目标,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因材施教。

2、重视传授思维方法 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在介绍具体的历史现象,并由历史现象分析本质、内在联系的同时,要把自己的思维方法传授给学生,使之举一反三

3、重视思维方式的转换 常用的思维方式有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上述思维方式在教学中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同时并用,如此持之以恒,可以培养学生多角度灵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二上历史知识点总结篇4

【关键词】 初中历史 知识整合 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4)03-012-01

唐太宗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法国哲学家狄德罗也说过:“读史可以明智。”作为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科目,历史学科具有前瞻性、当代性、人文性、主客观统一性及科学性与文学性相结合的特点。很多学生认为历史学习只是死记硬背,枯燥乏味,甚至“谈史色变”。其实是没有理解历史学科的特点,没能掌握历史学习方法。相较于别的学科而言,初中历史更加注重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强调历史规律的作用。对比分析和总结的部分更加灵活。简而言之就是更需要根据史实基础进行思考和分析而非单纯的死记硬背。因此,初中历史学习方法很重要。结合我本人的教学经验,总结如下:

一、勤耕不辍,功在平时

中华泱泱大国,上下五千年,作为世界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历史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在世界史上也是难得一见的。要想学好历史,就首先要学好中国历史。可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无论是中国历史也好,世界史也好,哪方面地学习都非是一时之功,这就要求学生务必要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夯实基础。所以,我经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就是:“任何一段不起眼的文字的描述,都是一段灿烂的历史文化,历史学习来不得一丝骄傲和马虎。”即便是辉煌的成就如今天,将来载入史册的也就是那么一段不起眼的文字就概括了,从这个角度来说,历史是最朴实无华的,也是最不容忽视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历史是前人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发展史,任何一段都是不容有失的,任何知识漏洞的存在,都会是史学的一大憾事,因此作为学生,学习历史的技巧就在于注意历史的连贯性,根据时间来记忆历史事件是防止出现知识漏洞最好的记忆方法。因为任何一个历史事件都是有前因后果的,时间的先后可以帮助理解记忆。“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半辛劳一半才”只有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扎实地打好基础,步步为营,重在积累,才能在初中历史学习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温故知新,善于整合

孔子说“温故而知心,可以为师矣”“温故而知新”有四解。一为“温故才知新”,温习已学的知识,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二为“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三为,温故,知新。随着自己阅历的丰富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回头再看以前看过的知识,总能从中体会到更多的东西。第四,也是我认为正确的解释,是指通过回味历史,把自己所了解到的历史知识重新进行归类和整合,可以从中得到某种规律,从而获得新的理解和感悟。

比如说历史知识的整合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方法:

1. 纵向的知识整合。也就是按照我们学习的顺序把历史按时间顺序的先后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和中国现代史;把世界历史单独作为一部分进行分解记忆。这样的记忆方法优点是把历史分解成了几个时间段,便于重点记忆其中的某一部分或者几部分。缺点是如果不注意综合很容易出现记忆偏差。把中国历史和世界史分离开来。要知道中国历史再怎么源远流长,也依旧是世界史的一个组成部分,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无法分离的。也就是说纵向的知识整合可以瞻前顾后,具有连贯性强的特点。

2. 横向知识的整合。横向知识整合也就是把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合二为一,整合的标准有两个,一个是时间,另一个是事件。总的来说,也就是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内,把世界各个国家所发生的所有重大的历史事件进行总结性记忆。横向知识的整合的好处是可以从全局出发,左右逢源地概括统一历史时间段内的所有知识点,整体性比较强;但其缺点是横向的知识面太广,记忆难度增大,很容易让学生丧失信心。

三、与时俱进,巧用多媒体

如果说从前横向知识整合和纵向知识整合不能兼顾,给师生们带来了许多困扰的话。随着时代的进步,多媒体资源的出现很轻易地就解决了这个困扰我们许久的问题:历史学习过程中“瞻前顾后”和“左右逢源”不能兼顾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科目都开始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也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文、图、声、像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不仅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而且可以解决常规教学难以解决的问题。

平时利用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可以利用相关的影像资料和史实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情境,加深学生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调动学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学习中国古代史时可以罗列中国古代的辉煌成就进行知识拓展: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给世界进程带来的巨大影响;对于修筑万里长城,秦始皇的功过进行评析;“丝绸之路”开通以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推动意义……学习世界史时,可利用影像资料详细介绍瓦特发明蒸汽机拉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序幕;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情景;利用图示二战以后的世界格局……

复习阶段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知识整合,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系统的知识框架,把横向和纵向进行对比记忆,不仅可以加深记忆印象,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结语

初二上历史知识点总结篇5

一、基础年级历史教学的现状及原因

现行教学大纲规定:历史教学有三大基本目的,即中学历史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逐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向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教育。可见,中学历史教学是一个集知识教学、思想教育、能力培养于一体的系统过程。然而事实上,目前基础年级的历史教学没有很好地兼顾三大功能。学生忽视知识的全面掌握,淡化了能力的培养。一些学生动口不会总结,动手不能分析,动笔不会叙述,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不能作简要评价,只会识记现成的结论。知识不扎实,方法机械。

显然,这样的基础无法适应高三的学习。而目前的高考则属于选拔性考试,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基础年级的学习没有打下相当坚实的基础,使两个阶段明显断层,造成基础年级历史教学精力和时间的巨大浪费,而高三学习则特别紧张。笔者认为,造成这种脱节的原因有:

1.能力培养目标缺乏层次要求

目前,初高中历史教学采用同一个大纲。它没有对不同年级的教学提出能力的分级培养目标,而只有笼统的要求,教师有纲可依,但无章可循。

2.会考的导向有违大纲的目标

目前的中学历史教学,无法摆脱会考的负面影响。笔者认为,目前会考有两点处理不当。一是能力要求没有体现,且框得过死(如初中会考)。二是高二会考虽有能力要求,但与高考能力要求相比相距甚远。事实上,高三一年的时间也不可能缩短这段差距,使能力培养一步到位。

3.主、副科观念左右学生思想

在基础年级各阶段,历史科在学生心目中地位不高。由于平时考试没有体现足够的能力要求,一些死记零散知识点的学生照样取得好成绩。于是“历史容易学,此无他,唯背熟尔”的观念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教师的讲解成为徒劳。此外,由于初中三年级和高中一年级连续讲授世界史,没有新鲜感,也淡化了学生的兴趣。毫无疑问,令人担忧的基础年级历史学习现状留给高三年级的是一个“烂摊子”。选修文科的有不少人是在“混科”。让高三这个“承前启后”的阶段忙于“收拾”前一阶段,冲刺后一阶段。负担之重,可想而知。也造成高三教学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阶段教学。

二、基础年级与高三历史教学的阶段衔接

为缩短高三历史教学与高考的距离,扭转两段脱节现象,笔者认为在阶段教学中需注意以下几方面:

1.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毫无疑问,知识体系为能力的载体无论是历史观点的形成,历史结论的认定还是阶段特点的归纳,都必须依赖丰富的史料,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而后得出。怎样才能建立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呢?

第一,摆脱会考的束缚,根据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构筑知识体系。由于会考是属于评估性的考试,而高考是注重能力的选拔性考试。故整个中学阶段的历史教学不能受制于会考这一阶段性目标,要提高起点,瞄准高考组织教学。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以适应能力培养目标与素质教育的需要。

第二,引导学生以线索串联内容要点,形成基本历史知识的“经纬网”。基础年级学生有一个通病,知识点掌握的较零散,在记忆方法上多采用机械记忆,弄不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因而识记效果较差。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讲授新教材之前,先提醒学生看目录,勾勒内容框架,如《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主要讲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以此为主线,以下并列运行三条线:①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以鸦片战争为起点,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中国日益遭到破坏。②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中国社会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新的阶级力量和经济因素产生。③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并探求救国救民的方案和途径。以及在中国近代政治和经济急剧变更情况下而产生的近代思想和文化。上述四个方面构成该册教材内容的主骨架。起初让学生了解纲目,教学中联系纲目教学,结束后再用纲目统领教材内容,让学生明白内容的前后联系。

另一方面,提醒学生注意内容的横向联系。在教学中可切取某一历史发展阶段,分析、比较不同区域的发展特点。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北经济发展状况,19世纪上半期中西方政治发展的特点等。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落实到纵横联系的“经纬网”上。

第三,教育学生注意知识的分类和分层。学生头脑中掌握大量的史实后,要进行初步的整理,按方面归类,按级分层。在归类的过程中,体现某一历史发展阶段各个方面的联系(如各阶段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族关系、对外交往)。另外,要告诉学生注意区分哪些属现象,哪些属本质,哪些是表现,哪些是结论。只有这样,才能在答题时找准关键词,做到有的放矢。

2.注意能力培养的连贯性

能力的培养要与年龄发展相适应,与教学阶段相衔接,逐步提高。

第一,在课堂教学中,训练概括表达能力。学生阅读教材后,要求其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课文的内容要点。经训练,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增强,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反应较快,答题精当,切中题意。这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基本功训练。

第二,在单元教学中,训练比较分析能力。每结束一个历史阶段的教学,让学生在感知大量史实的基础上,得出一定的结论。在此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一般可向学生提供两个相似点较多的阶段进行书面比较。这类训练有前一阶段的概括表述能力作基础,也容易找到比较点,学生能够接受。如“秦与隋的比较”、“五代十国与南北朝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方面的异同”等。

第三,进行较高的综合分析能力训练。这种训练不再提供两个可比对象,而只提供一个历史区段,最好是阶段特点较明显的历史阶段,也可以是某一方面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所呈现出来的不同特点。如“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国际关系及政治发展特点”等。这类训练比较接近《考试说明》中的能力要求,再认再现历史的阶段性特征及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如1995年高考的43题,它要求学生具有宏观驾御教材的能力,综合运用分析、比较、概括等多种方法,提炼观点,得出结论。

第四,关于历史观点的形成及运用能力。这一阶段是对前面各段能力的综合检查。学生在形成历史观点的基础上,运用这些观点、方法、技能去评价历史人物,得出历史结论和解决历史学习中的具体问题,指导相关科目的学习。

初二上历史知识点总结篇6

关键词: 历史思维能力;挖掘;提问;训练

中图分类号:K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7-0326-02

0引言

历史思维能力是通过历史学科的教学培养起来的一种思维能力,它在中师大纲规定的五大能力中居于核心地位,[1]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础。历史思维以具体的尽可能完整的历史材料为依据,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科学准确地解释历史现象,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历史认识并把握发展的一般规律。[2]其目的是以史为鉴,回答、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为此,笔者在努力钻研大纲精神的基础上,牢牢抓住中职《中国历史》全一册新教材增加“引言”的这一大特点,发挥引言的红线作用,精心提问,强化思维训练,基本形成挖掘其价值——巧置其提问——训练其思维的教学模式。

1内容编制上,挖掘其价值

现行中职《中国历史》全一册与旧教材相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增加了每课前的“引言”部分。这部分具有本科教学上的红线作用,这种作用往往表现为对教学内容的总揽、概括。点拨,甚至指导的意义。为了达到思维能力培养的目的,我从以下几种能力方面,利用引言,挖掘其价值。

1.1 分析评判“重要的农民起义”,其引言部分有三层意思。其一,基本原因;其二,重要的几次;其三,历史作用。这三层统帅了全课的内容。我在授课前,分析引言的层次,后又以此为思维启发点,简要分析评判每次起义发生的原因与结果、意义,使学生在接受新的知识信息前,已对我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有个宏观上的了解。在老师的点拨、启发下,学生已初步得出结论,分析评判了农民起义:农民起义基本上因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与压迫而爆发,或因尚在封建社会初期,强大而又上升时期地主阶级的镇压,或因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而失败告终。但都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解放了生产力,因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如汉初的休养生息、明代的让步政策的实施均与农民起义有绝大的因果关系。所以,农民起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这样的点拨、启发,使引言中隐含的分析评判能力由师生共同完成了。

1.2 认识规律引言以基本史实为载体,包含历史思维方法,支撑历史理论观点,形成比较完整的历史知识结构。基本史实是以直观形态展现的,而理论观点与方法往往是以隐性状态存在于基本史实中,是体现对历史事件、人物的叙述、分析、评价之中。这就要求老师必须挖掘这些隐含的理论观点,帮助学生找出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在正式授课之前,我挖掘引言的层次,初提知名人物重要之举带来的影响,点拨启发学生,结合政治课中学生接受过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历史发展提到的一个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原理,理解引言的那个历史真理。这样,就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到这一历史规律。从而基本达到培养学生认识历史规律的能力。

1.3 再现历史知识历史知识应包含史实、概念、结论,甚至历史阶段性特征、基本线索与历史发展过程6个方面。它们在引言中或多或少、或隐或显地反映出来。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也是大纲所隐含要求能力的一个方面。引言的知识结构既可以帮助学生机械记忆,又可以帮助他们理解记忆,这是由于引言总览与概括了全课的内容,层次清晰、联系紧密。老师点拨学生只要理顺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链,并以此为依托,紧扣教材下文来补充与说明就可以帮助学生达到机械记忆的效果。

而理解记忆,就得教给学生一定的记忆方法。其一,授课前,老师先结合引言提供的史实与结论,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的阶段性特征、线索,使学生从宏观上认识历史知识面。其二,授课前,利用引言的知识面,导入新课,帮助学生了解历史上“静态”的阶段性与“动态”的连续性,掌握历史发展过程。其三,授课时,联系引言的结论,分析事件发展的必然性,评价人物的地位。其四,单元或总复习时,以引言为纲,前后贯通,全面理解。通过这样的反复理解、多方刺激,就可与使学生加深理解记忆,达到再现历史知识能力培养的目的。

1.4 综合概括引言本身具有总揽、概括全文内容的作用。其中的史实又是以关联状态反映的。关联就是将分散的人物、事件、现象依照一定的指向目标(观点)加以组合,在知识要点的基础上形成总体,得出历史结论。老师这里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引导学生找出引言中史实之间联系的桥梁,来培养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如 “重要的农民起义”的引言部分。老师可以让一学生高声朗读这段引言,其他学生体会,给出任务分析层次。然后老师启迪学生找出这几次起义之间联系的桥梁——归宿上的失败与原因上的相似。在逐个讲每次起义爆发、失败的原因与作用,后让学生自我归纳概括起义的历史作用,基本达到综合概括能力培养的目的。

2教学方法中,巧置其提问

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里孔子把“思”放在了首位,“问”则是“思”的一个重要手段。足见巧问思辨是多么的重要。通过提问也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历史思维能力。这里,我仍紧扣引言,精心提问,达到目的。

2.1 顺向思维与超前性思维顺问,就是依据教学目标编制的系列问题,即在历史发展的纵向层次上,把历史知识编为一个个彼此关联的问题。当以一定的逻辑或时间为序讲历史进程时你就可以顺向提问,进行启发,步步深入,使学生超前性思维。如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在学生提前预习课文的基础上,针对引言内容,变成以下系列问题:

——中国历史上都有那些古老的民族?

——都分布在什么地方?

——发展怎样?

——在历史上这些民族都曾有过什么重要的活动?

——为什么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中华民族是怎样形成与壮大的?

老师点拨、启发,辅之以一定的讲授,从而使学生超前性地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然后老师按照教材编者所编的时间段与特征具体讲授全课的内容,加深学生对基本结论的认识,再结合台湾的回归问题,使学生超前性思维,得出台湾必将回归的观点。

2.2 反向思维与逆向性思维反向提问,仍根据历史发展的纵向层次,把历史知识点逆向变成系列问题。在请学生回答原因、背景之类问题时,多数学生不能“承前”,思维偏窄,这与逆向思维能力薄弱有关。如 “重要的农民起义”的引言中提到明末李自成起义。在授课前,学生已完成老师交给的预习任务,老师就可以反向提问:

——教材为何在编完黄巢起义之后,时间大跨度地跳跃到李自成起义?

——这二者之间隐含着什么联系?

——“均平”到“均田免粮”说明了什么?

——那么,它爆发的原因是什么?是地主阶级剥削压迫吗?是宦官专权,政治腐败吗?

——是土地高度集中吗?

初二上历史知识点总结篇7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策略;高效课堂

新课程的有效改革和实施,使我国的教育呈现出了一个日新月异的画面,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高效学习已成为教师的重点内容。新课程对初中历史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是教师都要面临的问题。课堂的有效教学就是要求历史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学生理解课堂知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始终把学生放在首位,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努力提高历史教学水平。

一、转变教学模式,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是课堂中的组织者,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老师教学的积极性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力,也决定着教学质量。以往的课堂上老师是主宰整个课堂的,学生的任务就是认真听讲,老师画出重点知识,学生课下背诵,往往学生对知识很难理解,因此在加深记忆的时候也很困难。因此,有一部分学生难以融入课堂中,逐渐地降低了对学习历史的兴趣,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是让学生学会灵活掌握知识,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中,能够跟着老师的思路来分析和理解知识,老师与学生之间要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针对过去枯燥的教学,教师要建立师生之间互动的融洽关系,让学生进行自主探讨知识,互相说出自己的意见,共同吸取对方的优点,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让我们的历史课堂更加富有感染力,更加丰富化,从而能够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打造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关键。

二、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是记载和解释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它是具有延伸性的,具有文化的传承和文明的轨迹。那么,我们更应该学好历史和了解历史。学生在学习时兴趣是首要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如今,许多学生喜欢看一些历史小说、历史电影和电视剧,却很难融入老师的课堂中,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引导学生的兴趣,并且将学生的这些兴趣发展为爱好,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把电视、电影和课本中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多角度、多方位、多途径地向学生传递信息。提供给学生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使枯燥的历史课堂变得丰富有趣,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老师让学生观看当时开国大典的真实画面,结合实际课文中的知识点,了解中国是如何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从而能真正站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情感上得到了共鸣。

引导学生热爱历史,享受学习历史给我们带来的感受,使学生能把学习历史当成一种爱好。又如,在学习“红军长征”中,老师让几个学生来进行角色扮演,根据课本中的知识来设计长征的路线,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其中,体会和深化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每一件历史事件和每一个历史话题都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在学习中始终保持着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提高了历史课堂的高效性

三、巧妙指导,善于总结

作为初中历史老师,我们的责任是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使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因此,我们在课堂上要抓住教学方法的指导,正确去引导学生如何学习,使学生更加灵活、个性化的发展,鼓励学生善于找出问题,并且及时去解决问题,掌握正确的方法使学生学习起来更加容易。课堂上老师扮演着“导演”的引导性角色,而学生是课堂上的中心角色,老师尽可能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时间来完成所学的知识内容。对于难点和重点,教师要与学生之间相互配合,不断去带动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完全融入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历史老师也要适当地给学生总结一些规律,以便于学生记忆,增加课堂上的趣味性。例如,在讲解两次世界大战的对比,中国与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对比,中国近代三次革命的不同等。把一些同一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事件总结归纳起来,比如,1945年发生的事件有:苏、美、英雅尔塔会议、中国共产党“七大”召开、日本无条件投降、联合国成立等。通过有趣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对知识点加深印象。历史事件学生无法感受当时的情景,教师在备课中尽量采用情景教学,巧妙设计一些当时发生的场景,使学生能够真情地融入当时的历史事件中,感受历史人物的心理活动,逐渐地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提高了历史课堂的高效性。

在初中历史课堂上,课后总结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步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程度做一个总结,也是对教学质量的一个总结。老师可以借助最后15分钟总结一下学生对知识的了解程度,让学生头脑中呈现一个清晰的思路,对于一些重要的难点有自己的意见,老师指导学生找出答案。通过课堂上有效的教学,让学生养成用自己的话把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总结出来,让学生有更深的认识和体会,逐渐提高历史水平。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巧妙利用教学策略,是历史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功,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新思想、新方法,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探究和摸索新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策略,激趣增效。使学生能够真正融入课堂氛围中,打造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谢春荣.努力提升历史课的有效教学[J].考试周刊,2008(52).

初二上历史知识点总结篇8

初中毕业生历史课程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考试,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学生在历史课程学习方面所达到水平的重要环节。加之历史学科中考内容多、复习时间短的特点,因此做好新形势下新课程历史中考复习工作,提高复习效率十分必要。本人就新形势下做好新课程历史中考复习谈几点策略,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关键词】复习策略 ;基础;强化训练;关注热点;政史结合

一: 加强训练,夯实基础-------第一轮复习

侧重基础,理、背、思、讲、练五步紧密结合。

理:就是师生共同整理历史线索。由于历史新教材是以课为单位编写的,所以在这个复习阶段要依据教科书逐册、逐章、逐节进行全面复习,但是,要注意这不是上新课。也就是说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提示出这节课的线索和主要内容,理清史实和概念。主要就是让学生明确无误的了解每一单元、每一课时必须要掌握的基础和重要历史概念.

背:就是背诵基本知识点,“理”是复习的开端和前提,“背”是复习的基础和关键。我们以填空的方式将课文主要知识点展现出来,印发给学生填写记忆。

思:运用简单的历史材料进行简单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重点引起学生对重大事件、历史概念的注意。

讲:“思”是“讲”的铺垫,“讲”是“思”的落实,就是针对学生“思”中出现的问题,重点讲解,教学法突出一个“精”字:即讲课时要线索清楚重点突出,逻辑性强;讲的过程要讲清,讲透,而且要讲的有趣味性,不仅给学生深刻的印象,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练:就是紧跟做练习。目的在于巩固学生“背”“思”“讲”的基本知识,要做到难易适中、基本的知识、概念、观点基本掌握。要通过看、读、写、记等方式强化训练,一章一节的基础知识,尽可能做到大面积过关。

第一轮复习主要以每单元的每一课时为主,偏重于“点”的掌握(如基本时间标志、重大历史事件)对于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的掌握,不做过高要求,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础、抓住重点,为下一步复习打下坚固的基础。

二:精选习题,综合运用强化训练――第二轮的复习

要做到点、线、面相结合,点、线成面,做到点实,线清,面广,要求师生将已基本掌握的教科书内容前后上下、东西南北贯通起来,构建知识网络,获求规律性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即有助于学生把握问题的内在联系,又更加踏实的掌握了知识要点。九年级复习任务重,时间紧,对于学生来说更是“一寸光阴,一寸金”这就要求我们教学时根据考纲,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编写习题,让学生进行训练,训练分单项训练和综合训练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每次训练下来要及时阅卷分析总结,全面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并与学生交谈,课堂上要集中评讲。不仅评讲正确答案,更重要地是交给学生审题、解题的方法。

三:关注热点,政史结合――第三轮复习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辨证地观察、分析历史和现实问题是新课改的重要精神之一,也是近几年来中考历史试题命题方向。因此在复习时,学生要关注国家、人类和世界的命运,平时多注意联系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培养信息探索的能力,开拓思维,历史学习要引发学生的思考,应该寻找适合的切入点,特别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历史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现实,关注现实,服务社会。在历史教学中要重视将历史知识与社会重大时政和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注意的时政热点可以是一定时期内值得关注的事情,也可以是一年甚至近期的事件。复习中要重视历史事件与现实的结合,注意历史的时代性,重视历史的史鉴作用。把握时代脉搏,关心社会,做到学以致用。如聚焦,反对行径、维护国家统一问题;“三农”问题;改革与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科学的发展观问题;靖国神社问题;战争赔偿问题;经济全球化问题。涉及周年的知识点,如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等等。这样将学习的重点与时事的热点有机结合,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学习的认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关注现实、服务社会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通过对事件深层次的探究,促进学生的理性思维,提高运用历史知识认识和分析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四:全面演练,教授方法,提升能力――第四轮复习

这一轮复习主要是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熟悉中考题型,全面演练知识、技巧、方法,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解题能力,轻松迎接中考。

通常,从学生答题角度来看存在着审题不细,题意理解不到位、答题不全面的情况。因此,从第三轮复习中一开始就要严格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审题与答题习惯,尽可能减少失分的现象。

培养能力,除记忆力外,主要是培养和提高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鉴于如北,在复习的后阶段中,要进行强化训练,要抓住中心,以点带面。教学中要有整体教学的观念,重视学科的知识结构和内在联系。图示教学法具有高度的浓缩性、完整的系统性、简明的直观性、较强的思维开放性和可行的实践性等特点 。这些特点正和历史总复习要求相一致,在初三历史总复习中大量采用图示教学,可取得明显的学习效果。要在复习教学中注意学习方法的点拔,解题思路的分析,学习规律的总结。要运用专题复习法,多归纳比较,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避免基本概念和史实的混淆。以问题为中心梳理知识,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应在专题之下设计问题,以问题为中心梳理知识,将古今中外相关的知识按照历史发展的线索和内在的联系统一于一个系统之中。

综上所述,初三历史复习应该紧扣考纲,以课为本、夯实基础,突出重点、攻克难点,结合时政、归纳技巧,切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应对新形势下的新课程历史中考,赢得历史中考的成功。

参考文献

[1] 《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

[2] 《福建省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历史学业考试大纲》

上一篇:英语初一知识点总结范文 下一篇:高中英语知识点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