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技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17 00:51:26

测试技术论文

测试技术论文篇1

计量在生产、管理和其他管理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好的或坏的企业工作进行的计量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对企业生产而言,生产最终产品的质量需要高度的保证计量的工作,从产品的筛选阶段到投料阶段,通过计量需要做。计量是现代企业生产和管理活动不可或缺的基础和管理技术。没有准确的计量,没有可靠的数据,这不能正确控制过程,生产高质量的产品是不可能的。可以看出,计量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企业产品质量、工作质量,反映了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当前形势下的中国产品质量和企业管理滑坡不满意,应该说和计量工作的软弱和业务有很大的关系。

2油气井测试计量技术在油气井系统的作用

(1)油气井测试计量技术是油田企业生产的技术保障。油田生产过程中,包括勘探,钻井,测井,开发,存储和其他专业技术,无论是独立的,有合作的良好关系,计量关系的大小的专业人员之间的协作是这个环节之一,体现了幅度的计量设备是各种类型的计量仪器,计量仪器,是在石油生产的“眼睛”,准确的或不直接相关的石油生产过程的产量和质量的安全和油田产品的价值的过程。工作油田内部计量技术部门通过多种计量油田生产过程进行检测或校准来保证规模的准确和一致的计量和溯源到国家基准,是石油生产过程计量提供资金监管的基础手段。

(2)油气井测试计量技术是油田安全生产的必然要求。计量工作的质量直接决定安全,比方说压力表,抗拉强度计量计量工具表等的可靠性一旦计量仪发生故障时,显示数据是不准确的,阀失灵,有可能导致压力罐的分解,从而导致在意外伤亡;同样的工作生产,压差表是不准确的,井上工作拉力表是不准确的,它可能是一个很大的绳拉力过大,导致大绳断裂,吊钩和其他垃圾了受伤电梯施工人员,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其他严重事故崩塌井架;当井场计量距离计量不准确,导致井架不足以夹持力杆锚,可能会导致施工过程中歪斜井架倒塌下来,造成工程事故,所有这些方面来证明良好的计量工作是需要的油田安全管理系统。

(3)油气井测试计量技术是油田质量管理更全面的必然要求。计量工作是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中石油公司视为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任务的基础上,技术进步的计量工作。完善的计量检测手段,加强计量管理,合理有效地分配资源,避免资源浪费,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计量工作,是提高产品质量的保证,产品质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并且计量是至关重要的,以保证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从检测和原材料分析进厂,并监控在每个步骤的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直到成品,半成品检验,都存在着计量工作,因此,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机构的计量,保证了计量仪器的校准精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油气井测试计量技术是石油企业节约能源的保障。获得更便宜的产品降低消耗是一个根本的因素。成本管理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计划,控制,核算和分析成本,以最少的投入发挥最大的作用,以获得更多的利润。因此,主要任务是降低成本管理的消耗。节约能源,降低消耗,通过两种方式:第一,加强企业管理,消费评估,合理搭配;第二,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技术,进行技术改造。但不管数据通过该计量结果的一种方法,应提供作为基础。石油企业可以使用计量仪器来探索最佳控制点,每一个生产过程,存在一个最优控制点,掌握了生产的最佳控制点,可以做能源,原材料消耗最少,最高速率的合格产品,最好的控制点使用的精确计量和测试设备来检测重复的,然后从大量的试验得到的数据;石油企业也可以使用计量仪器,以指导对能源供应的最大数量合理使用能量平衡,能量生产和使用中,企业还可以采用先进的自动计量和检测设备,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采用在生产过程中先进的计量和检测手段和完善的自动,快速,持续的水平计量,甚至到了自动控制和调节,将能够严格按照工艺参数进行生产,既保证了产品的质量,降低废次品,而且还显著降低消耗。

结语

在油气井的生产当中计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应该是一种科学技术,所有计量手段用于计量工作是用来探索和分析客观事物的规律,因为一切都是由“量”组成的。为实现高产、消耗低、效率高,必须对石油企业进行科学管理,而计量是科学管理的基础。

测试技术论文篇2

关键词:工程测试技术;教学;难点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5-0201-02

一、《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概述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是各高等院校机械、自动化专业等工程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性课程,是机械、电子、信息、力学、数学等学科的交叉学科。本课程主要通过讨论信号的描述和分析方法,传感器、常用信号调理电路和记录、显示仪器的工作原理以及测试装置基本特性的评价方法和不失真测试条件等方面的知识,要求学生深刻理解有关测试技术的基本理论、使用测试仪器对不同参数进行测量和分析的方法和手段、动态测试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机械工程中常见的被测物理量能比较正确的选用检测装置并完成检测任务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和处理工程测试技术问题打好基础。本文希望通过该门课程教学难点解析与探讨,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培养机械工程类的专业人才。

二、《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的特点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综合了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机械原理、信号分析与处理技术等技术理论,涉及机械工程领域中的非电量电测技术和其他测试技术等知识,是工业生产与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手段,《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工程技术应用,简单的理论知识记忆和掌握并不能完成该课程的教学任务,它只是课程开设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掌握的信号分析、数据处理、传感器技术、测试系统方面的理论知识,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起到的是承上启下的知识衔接作用,是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的基础。

三、《机械工程测试技术》难点

1.课程内容具有抽象性,不易理解。《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是工程类专业中综合性很强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内容涉及大量的数学知识,课程中有关信处理的部分涉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高等数学》等课程、有关测试装置的动态特性部分涉及《线性代数》和《机械控制工程》等课程,有关振动测试的部分有与《机械振动》等课程的内容有关联。因此,《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涉及到大量的较为抽象的高等数学知识,而对来数学基础相对薄弱的工科学生来说如何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运用到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的实践当中,成为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一个难点。

2.课程涵盖学科较为广泛,对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要求较高。《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知识范围广,包括机械、电子、信息、力学、数学等多门学科,尤其前面测试信号分析理论部分,涉及到较多以前所学的高等数学知识,特别是积分变换知识,这就要求学生一方面要不断地掌握高等数学、数学分析的内容,另一方面又要不断吸收全新测试技术知识,假如不能充分利用已学过的基础知识并做到与新知识融会贯通,很容易造成各科知识内容的衔接不太顺畅,导致学生长期无法理解课程内容,影响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

3.教学内容与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的发展存在脱节。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以及与国外相关领域交流的不断加强,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所属的研究领域技术也在快速的更新与发展。但现在高校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教学的内容还停留在以前的教学内容之上,比较陈旧,无法跟上技术实际发展的水平。就譬如在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中的传感器技术、测试方法及测量装置等教学内容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当前社会生产实践以及相关技术发展的要求。

4.实验性教学的缺失。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的实验教学当中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现象,各个学校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许多学校该门课程受制于实验条件状况,许多复杂的测试实验无法完成,造成学生在理解一些较为复杂的课程的时候,由于只有理论的概念,而无法直观的参与实验,在理解这面课程的时候就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而一些较为简单的实验的教学效果来看也不是很理想,着一方面与客观的实验条件限制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学生难以理解此门课程而选择主观放弃的思想有关。

四、改进课程教学的措施研讨

1.合理安排课程的教学内容,突出重点教学内容。《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可以不按照教材内容安排的顺利,打破教材之间的界限,例如可以不拘泥于传统教学,打乱书本上介绍各种类型传感器的顺序,以基本物理量的测量为授课主线,分别介绍位移的测量、振动测量、压力测量、温度测量、应变及力的测量等机械工程中常见物理量测量所采用的主要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不再按照现有单列章节的方式去介绍,从实践教学中优化教材的内容与结构,将教学内容融会贯通,各部分知识点衔接有序,循序渐进地结合起来,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按照螺旋式上升的方向进行融合,可以达到让学生在了解传感器相关知识的同时也知道主要作用,提高学生理论理解与实践理解的能力。

2.采用启发讨论式教学模式。在《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可以采用难点问题启发讨论的模式,对于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中的难点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发言,集体讨论,在这个过程当中,老师对扮演的角色不是一个解答者,而是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难点问题进行思考,收集相关的资料,调查研究,指导学生研究发放,最终对学生提出的难点进行解决,这样可以让学生真正的理解难点,掌握相关知识。

3.讲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作为一门比较抽象的课程,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也要借鉴多媒体将枯燥的文字内容转化成图片传达给学生,使用图片记忆的方式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记忆。其次,可以通过软件设计模拟动态测试,将动态测试过程形象化,使学生建立起测试与系统的感官认识;再次,还能够通过多媒体技术,将该领域最新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知名研究学者、授课教师、本学院及本学校的科研成果介绍给学生,通过这种教学手段,增加了学生对本土科研成果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改革试验教学环节。实验是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随着信息技术与传感器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对机械工程教学发展的要求,现在必须对试验内容进行富有创造性建设意义的课程改革。在试验内容上要增强试验的工程性、可操作性和现实性。在试验方法上,要根据实验室的条件,引导学生开展自行设计性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动性,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探索能力,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

5.利用科研项目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所谓实践出真知,在剖析《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教学难点上可以采用项目实例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理解力,以真实发生的实际案例,讲解在其中所运用到的《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当中涉及到的如何测试系统的静态、动态特性、安防测试传感器、设计测试系统等等有关方面的知识。

五、结束语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而且涉及到的相关学科的知识十分庞杂,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存在着不少的疑难杂症,导致不少学生反映该课程晦涩难懂,课程内容犹如天书,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既定的课程目标和教学任务也很难在教学中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文试图通过对《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教学难点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总结出的经验性的解决方法,希望对《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这门课程今后的教学改进有所裨益,广大《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教员能够以此来参考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自觉地学习和钻研理论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梁健.“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教学难点突破[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2]运红丽,王丽君.PBL教学模式在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教学红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29).

[3]史荣,李玉昆,马筱聪.基于工程的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教学改革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12).

测试技术论文篇3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测试技术;开发应用

1计算机软件测试技术简述

我国科技进步促使软件行业发展呈现日益繁荣的景象,软件产品质量普遍的受到各行业的关注。软件测试技术的发展与更新软件质量得以确保的重要保证,软件行业工作人员已经意识到软件测试技术对软件质量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而且测试技术重要性可以与软件开发的重要性相媲美,因此,软件测试技术在教育中的培养工作就成为了软件行业教育和培训的关键内容。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软件综合性专业人才极为紧缺,在高职院校中开设了软件测试技术与软件质量课程。基于社会对软件专业人才的迫切需要,该课程主要是为了尽快实现软件工程专业的目标,最终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掌握软件测试技术的理论与技术要求等,在注重软件专业理论知识培训的同时,再辅以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具备岗位对人员能力的要求。软件测试是教育学科中后起之秀,大部分理论知识来源于实践,因此课堂教学方式需要进一步改进,在教育目标实现的基础上,也为软件测试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软件测试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针对软件测试技术如何在教学中进行应用,各位学者都展开了探索之路。不过软件测试技术内容缺乏形象性,与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尚未完全吻合,笔者在多年的教育经验中总结出了该课程教学的诸多问题:第一,课程内容较为抽象,与实际契合度较低。该课程中测试方法和技术规范等教学内容,通过课堂生硬的传授给学生,而学生由于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因此课程内容的抽象性无形中阻碍了知识在学生中的渗透,增加了学习难度。第二,软件测试技术教学方法陈旧。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较为陈旧,与信息化技术发展联结欠缺紧密性,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培养下,失去了学习兴趣,无法深入的对课程进行思考,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度较低,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第三,教学方式中实践教学课程的不足。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加强了实践课程的开设,不过其重要性还是没有得到凸显,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成效较低。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幅度较小。笔者结合软件测试技术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且在课堂中结合实例,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自由讨论或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将学生各项能力的应用体现于教学之中。

2教学内容分析

软件测试技术的相关课程在遵循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与实践相结合的作用,实现学生课堂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因为软件测试课程涉猎范围较广,设计内容相对复杂。为了落实我国“十一五规划”与科教兴国战略的部署,加之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课程内容应该精简,突出实用内容的要求。课堂教学内容,要坚持以软件测试为中心,通过不同案例列举出不同的测试方法,同时可以提出解决方式,将软件测试课程的要点知识引导出来。为了能够实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内容的完整性与统一性,并且结合而学生实践经验的欠缺,因此,在课程的教学中,可以运用相关案例表明知识点,增加学生对软件测试技术的理解,培养学习兴趣,符合让学生能对软件测试有怎样发现缺陷、分析缺陷并提交内容明确且有效的缺陷报告的思考模式。

3教学方式分析

软件测试技术是教育课程中的“后起之秀”,教学方式与模式的运用要保持与软件工程发展的一致性,因此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深度结合,对于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与实践能力的锻炼有着极其重要作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学内容和材料的选择,还要在原有教学手段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发展,将理论和实践紧紧联系在一起,鼓励学生课堂内外的学习交流,作业完成情况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主动性。教学方式采用实际案例教学和项目驱动的方式加深学生理论知识的理解,借助多媒体平台,利用网络优势,突出课程重点,采用多种表现方式实现知识的传播。针对部分新型软件测试技术的更新,要适时给学生灌输,让高职院校与学生都走在技术的前沿。为增强学生对知识掌握的连接性,授课过程中可以引入具体的案例等,为学习增强趣味性。

4考核方式分析

合理课程考核方式可以推动学生的学习进程,也是学生展现知识掌握的良好机遇。根据软件测试技术相关课程目标的培养,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平时、实验以及期末三项成绩,教师经过三项成绩的综合评定完成学习的考核。平时成绩是指学生课堂互动性以及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成绩是指实践教学与实践流程中测试方法的掌握,根据实验流程的完成情况,给予评定;期末成绩是指学生综合能力与基础知识的掌握等,情况,最后结合三项成绩的综合评价给出学生学期内的学习评价。三项综合测评可以防止学生偏科情况的发生,督促学生对课程综合方面加以掌握,不只是受“填鸭式”教学方式的影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综合考察,加强学生在软件测试各方面的理解。

5结语

软件测试技术在实际中已经得到了应用,与之相关的课程已经开始出现于学校的教学任务当中,相关内容设计范围巨大,内容丰富,要求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针对怎样提升教学效果这方面来说,文章主要结合了学校实际情况,对软件测试技术的讲解与应用展开了讨论,希望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为学校乃至国家的教育事业取得良好成效。软件行业的迅猛发展得益于社会需求的增加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所以,软件高端行业的发展就成为时代进步与国家综合国力提升的必要条件,也是国家文化硬实力的体现。

参考文献:

[1]钟久隆,路桂明.高职院校《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2):130-132.

[2]武剑洁,石桂玲.软件质量与测试教学内容改革的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0,(20):30-33.

测试技术论文篇4

关键词:测谎结论;证据;采纳标准

中图分类号:DF7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2-0008-03

0 引言

为了逃避惩罚或者出于其他一些保护自己的意图,人们选择说谎来掩盖真相或者虚构事实。而在利益冲突高度集中的诉讼活动中,说谎现象更是尤其突出。毫无疑问,面对各执一词的当事人,司法人员急切渴望能够有某种方法可以辨别他们言语的真伪,从而快速而准确地认定事实,做出公正的判决。1895年,意大利著名的犯罪学家龙勃罗梭开始运用科学证据来识别谎言,随后美国心理学家拉森和利奥纳多・基勒在此基础上成功研制出现代测谎仪的雏形。随着心理测谎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测谎技术被广泛地运用于犯罪侦查、民事纠纷调查以及公司的雇前调查等。然而,虽然测谎仪的出现满足了司法人员的需求,但是它的科学性却自其诞生之日起便饱受争议。建国初期,我国对测谎技术是全盘否定的。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法制建设逐步恢复以后,测谎技术才开始在国内发展起来。一些法院都纷纷建立了专门的心理测谎实验室,并将心理测谎应用于审判实践中。长期从事心理测谎实践的武伯欣教授指出,国内目前普遍采用的是美国官方已淘汰的美式商业测谎技术,而且其科学原理也值得怀疑。而北京大学的沈政教授则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完善心理测谎的科学基础和研究新型的测谎技术上,他指出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的研究积累了相当的科学基础,为P300波成分作为测谎的客观脑指标提供了依据。为此,沈政教授先后进行了P300波和CNV慢波测谎试验,并依据实验结果研制出了新型测试技术。

在心理测谎的科学研究逐步开展以来,法律界关于测谎结论能否作为证据的讨论也在继续,但是至今没有定论。也就是说,~方面,审判实践中测谎结论得到了广泛运用,另一方面,关于测谎结论的法律定位却始终没有明确。于是,测谎结论就成了徘徊在法庭门外的幽灵,于无形之间影响着法院的判决,但却似乎缺乏一个名正言顺的位置。

1 心理测谎的科学依据

随着20世纪现代科学技术与生理心理学的发展,心理测谎技术应运而生。在众多的心理测谎技术之中,最有名气的便是多导生理记录仪,即俗称的“测谎仪”。测谎技术以诸多现代科学为基础,其结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以为司法人员提供侦查案件的方向,从而尽快地侦破案件。但同时测谎技术也存在一些理论的缺陷以及研究方法等的不完善,这使得测谎结论的法律地位一样难以明确,从而使司法人员运用测谎结论时感到无所适从。因此,准确而全面地了解心理测谎的科学理论是很重要的。

1.1 基础理论任何科学都离不开基础理论的支持。心理测谎的基本理论是:人在说谎时或者人记忆中的一些事件再现时所产生的心理活动必然会引起一系列生理(如血压、呼吸、脑电波、声音、瞳孔、皮肤电等)的变化,这些生理变化一般只受植物神经系统的制约,而不受大脑意识的控制。因此通过仪器记录这些生理参量的变化,然后根据这些生理参量的变化来分析被试者的心理变化,就可以判断被试者是否说了谎。测谎仪的支持者表示,尽管测谎仪记录的仅仅是被试者的生理变化,而不是被试者的言语行为本身,但是这些仪器测量的并被图表记录下来的生理反应记录可以揭露谎言。他们认为这些生理反应在进行欺骗行为时比其他情况下更加强烈,因此可以根据特定的情境巧妙地设计测谎问题来辨别被试者话语的真伪,例如相关一无关测试,对照(控制)问题测试,隐秘信息测试以及紧张峰测试。但是心理测谎的反对者们却认为支持测谎的理论不完善,目前心理学和生理学并没有为测谎仪具有相当高的准确性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尽管与欺骗行为有关的心理状态,如对欺骗行为被发现的恐惧,经常会影响到心理测谎中所测量的生理反应,但是这种生理反应在没有进行欺骗行为的时候也能被唤醒。如被试者害怕出现假阳性结果(没有欺骗行为的人表现出欺骗的生理反应)而产生的情绪或者精神紧张,生理异常,精神异常以及撒谎或者有罪主体无反应等。也就是说测谎过程中记录的生理反应测量结果并没有与欺骗行为或其他任何的生理状态存在着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

1.2 测谎技术的研究瓶颈测谎技术作为近代生理学、心理学以及信息技术的产物,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科学证据,如DNA鉴定技术。DNA鉴定技术是科学与法学相结合的典范,现在的DNA鉴定结论几乎已经成为一种必然性的结论,但是测谎的准确度远远没有达到DNA鉴定的准确度水平,尽管测谎技术的研究者已经获得了测谎效度相当高的测试数据。但是这类研究对于现场情景中测试的外部效度还是不确定的,而且那些已经进行的现场研究也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如测试的原始记录没有标准化,从而降低了测谎结论的可重复性,而且那些现场情景的测谎研究对于测试人员的技能有着较高程度的依赖。总而言之,测谎技术存在着以下一些研究瓶颈:

1.2.1 基础理论依据不足近一个世纪以来,虽然测谎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支持这种技术的理论却没有进一步的发展。也就是说测谎技术刚出世时面临的理论挑战至今依然,如测谎过程中被试者的生理反应必然地与欺骗行为相联系吗?这种联系是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吗?虽然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认知神经科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正电子断层扫描技术与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使得直接观察大脑的活动过程成为可能,但也依然没有解决理论上的缺陷,即大脑某个区域的某种变化必然与欺骗行为严格地一一对应吗?显然,现在的研究结果还难于对这一问题做出肯定回答。另外,观察大脑的活动过程所需花费的成本十分昂贵,因此目前这一技术要在审判实践中得到广泛运用还是不太现实。

1.2.2 内源性误差在测谎技术研究过程中,以下两个问题也经常会遇到:不同的被试者或者同一被试者在不同的生理心理状态下,都会产生一致性的生理反应吗?测试人员的个人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测试结果呢?这类由测试人员或者被试者自身的那些稳定的或者暂时的特点引起的误差就叫内源性误差,其主要包括被试者影响生理反应的人格差异,临时的身体状况如失眠或用药情况等以及测试人员在构建测试时的个人差异等。例如有着“内疚情结”的人总觉得自己犯了罪,因此容易产生假阳性结果。现在普及程度较高的对照(控制)问题测试(CQK),通过比较被试者对相关问题与对照问题的生理反应,可以避免这种内源性的误差。但是在测谎实践中,由于个性差异,测试主体无法得到被测人员说真话或者说假话

的“标准分析图谱”,因而不可能通过图谱进行“真假”的比对,图谱的分析和判断对测试主体主观经验的依赖性很大。

1.2.3 情景因素测谎结论之所以总是难以做出的结论,很大程度上是现场的情景因素在作怪。难以控制的现场情景因素。降低了测谎结论的可重复性。曾经轰动一时的“李文和间谍案”的主角前后进行了四次心理测谎,但是结论却在“欺骗”与“诚实”之间摇摆之定。在国内的许多心理测谎导致的冤案中,被试几乎都是处于羁押状态,虽然许多心理测试都经过被试的同意,但是他们内心急于摆脱犯罪嫌疑的心理压力以及测试人员与被试之间紧张的气氛,并没有给心理测试一个稳定的情景。

2 测谎结论的采纳标准

尽管从测谎仪诞生的那天起,对其的批评之声就没有停止过.但这一切都没有阻止其在司法领域的应用。的确,测谎仪对司法人员有着巨大的诱惑力。但是自然科学不是法学院的主要课程,也不是司法考试的必考科目,律师和法官们在科学领域受到的训练极少,作为科学门外汉的他们如何正确地评估这些新型的科学证据呢?因此,在1923年的弗赖伊案件中,法官就直接剥夺了律师与法官这些科学的门外汉对科学证据“指手划脚”的权利,确立了“普遍接受性”标准。但是该标准受到了广泛的批评,因为这种一味排斥的做法妨碍了新兴学科和跨学科研究成果等科学证据的使用。因此,为了更好地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确立一个能获得最大司法利益的测谎结论采纳标准是必须的。

2.1 美国测谎结论采纳标准的发展由于英国是最早运用测谎技术的国家,因此,研究美国司法机关对测谎结论采纳标准的发展变化,对我们分析测谎结论的法律定位意义重大。1923年的弗赖伊诉合众国案是第一个被报道的有关测谎证据的采纳标准的判例。弗赖伊被控犯有二级谋杀,在审判过程中,他的律师提供了专家对他进行的“收缩压测谎试验”结果。但是法庭支持了公诉方的反对意见,排除了此证据的采用,并指出:科学原理或研究发现究竟何时跨越了试验和证明之间的界限,是难以界定的。科学原理的证明力必须得到承认,然而在采纳从公认的科学原理或研究中演绎出来的专家证言时,必须在特定领域获得普遍接受。此案确立的“普遍接受性”标准,一直是确立科学证据是否具有可采性(证据能力)的重要标准。但是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此标准的严格适用限制了新兴科学和跨学科研究成果的科学证据的使用。1975年的《联邦证据规则》702允许专家证人以意见或者其他形式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范围内作证,虽然没有公开主张舍弃“普遍接受性”标准,但是实际上否认了这一通行的标准。遗憾的是当时的《联邦证据规则》仅仅在有限的范围内适用,因此直到1993年的多伯特案,上诉法院公开宣布舍弃此标准时,才使得“律师开始了解那些已经形成长时间思维定式的领域中的实验性批判”。虽然“关于多伯特案放宽了专家语言可采性标准的说法可能是一个误解”,但其公开宣称舍弃”普遍接受性”标准却起到了启发与引导的作用。自此以后,关于科学证据可采性标准之争直到2000年《联邦证据规则》702的修订,设置了三个限制条件后才尘埃落定。这三个限制条件是:证言基于充足的事实或数据;②证言是可靠的原理或方法的产物;③证人将这些原理和方法可靠地适用于案件的事实。

伴随着科学证据可采性标准的变化,以及人们对科技证据的普遍接受要求的降低,美国法院也开始重新认识测谎结论的证据性价值,在司法事务中也广泛运用测谎技术作为侦查手段。“美国的联邦法院和36个州的法院都通过判例肯定了测谎结论的可采性。虽然各法院的判决原则和理由并不尽同,但是一般都把自愿性作为采纳测谎结论的基本标准。换言之,只有在有证据证明被试者自愿接受测谎的情况下,测谎结论才可以被采纳为证据。”由此可见,测谎结论在美国经历了从排斥到接受为证据的过程。

2.2 其他国家与地区对测试结论的采纳标准对于测谎结论能否采纳为证据,各个国家的做法差异较大。例如德国等欧洲国家否认测谎结论在刑事诉讼中的运用,但是日本等国家以及我国台湾地区都以判例或者立法的形式确立了测谎结论可作为证据采纳的相关标准。如日本有判例指出若被试者同意接受测谎结论,检测者的技术、经验以及检查器具的性能可靠,检查经过、结果记录准确,测谎结论就具有证据能力。而德国和意大利等国家却在立法与实践中都严格排除测谎结论作为证据的可能性,其主要理由是测谎结论侵犯了隐私权,且结果也不可靠。

2.3 中国测谎结论的采纳标准及问题测谎结论在我国不可采纳为证据,但是允许使用其帮助审查、判断证据。测谎技术的介入,为许多疑难案件指明了侦查的方向,提供了一些办案的线索。各级刑事司法机关尝到了测谎结论带来的甜头,但如云南的“杜培武案”,河南的“马廷新案”以及安徽的“刘明河案”,却都是因为办案人员迷信测谎结论而造成的冤案。而在民事诉讼中,立法既未否认其证据能力,亦非给出采纳标准,使得测谎技术在我国的实践应用中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一位曾经在中国推动测谎培训的美国专家,以他对中国十几年来测谎技术发展的观察,认为中国在测谎程序的无知程度非常严重,甚至可以用“一贫如洗”来形容。

3 完善测谎结论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应用

根据我国现行的立法,测谎结论不具有证据能力,但是有学者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和

3.1 加强测谎技术的理论研究1982年,我国引进了美国在1972年生产的一台声音分析型测谎仪,委托北京市公安局实际办案。近二十年来,测谎仪在我国刑事诉讼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是从事测谎理论的科学研究却一片空白,因此测谎结论的科学性问题一直是它难以获得认可的重要原因。同时,这也反映出一种现象,即刑事司法科学似乎总被排斥在主流科学之外,因而难以获得发展。许多刑事司法技术很少有或者就没有实质性的基础研究,这一点在测谎技术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测谎技术涉及生理学、心理学、现代电子学等多门学科,我国引入测谎仪的时间并不长,心理测谎的理论研究比较单薄。因此,加强测谎理论的科学研究,增强测谎结论的可检验性,对现有的测谎技术在具体案件中的准确率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应当得到充分的重视。不过,科学研究和理论积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而且在进行心理测谎理论研究时,我们不应该一味跟随西方,正如有些学者所说西方国家不太可能会把那些更科学、先进的理论介绍给中国。因此,在测谎理论研究方面,中国的研究者还是应该走自己的路。

3.2 明确测谎结论的法律定位证据,审查和判断证据的参考资料?测谎结论在法律上缺乏准确的定位,这也是导致实践中测谎结论运用陷入无序状态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只有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具的一条司法解释中明确提到过“可以使用CPS多道心理测试鉴定结论帮助审查、判断证据,但不能将CPS多道心理测试鉴定结论作为证据使用。”这一条司法解释对于测谎结论应用现状的规制明显不足。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因此何家弘教授提出目前关于测谎结论的立法还不成熟,建议应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共同出台一个司法解释来加以规范。

3.3 规范测谎程序和标准在“杜培武案”中,测谎程序的不合法是显而易见的。在办案过程中,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主持了对杜培武的测谎,即在案件的刑事侦查阶段便“提前介入”,这必然使得法官产生对案件“先入为主”的看法,使得刑事诉讼的最后一个程序即审判走过场,难以起到最后的把关作用。虽然我国法律没有对测谎程序做出明确的规定,但是这种做法显然有违法院中立性的基本原则,难以保障被告人在诉讼中的权利。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一般进行测谎的都是人民法院,测谎的程序也因地而异。像这种缺乏程序保障的测谎,如何能最终测量出正义与公平呢?因此,完善测谎的程序,规范诉讼实践中混乱不堪的测谎结论运用已成为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完善测谎程序时,既要考虑到不违背各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如根据不得强迫自证其罪证据规则等,明确规定测谎必须经过当事人的同意,也要考虑到测谎理论本身存在的一些缺陷,如被试者生理异常等可能引起的假阳性结果,运用立法对这些情况进行排除,在程序上进行规制。

3.4 进一步推行专家辅助人制度“隔行如隔山”,这可能也是“普遍性适用标准”确立时考虑到的。但是这种一概排除的做法受到了广泛的批评,多伯特案使得律师们转变思维方式,开始关注科学领域。但他们毕竟不是专家,也难以对各行各业的专业知识了熟于心。但是,美国司法制度推行的专家证人制度可以较好地弥补这一缺陷。2001年由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第61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由一至二名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出庭就案件的专门性问题进行说明”,而行政诉讼证据规定中也有类似规定。对比日本的诉讼辅助人制度,我国学者将这种“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称为专家辅助人。而在心理测谎这一领域里,有学者指出我国测谎人员素质不容乐观,专业的测谎人员寥寥无几,这在某种程度上就决定了专家辅助人制度在心理测试中推行的困难。而目前在实务界,测谎结论没有作为刑事诉论证据的资格,因此刑事审判中根本不需要心理测谎专家来做专家辅助人。在测谎结论运用比较活跃的民事诉讼实践中,目前也没有报道出测谎专家出庭作证的案例。

3.5 提高司法人员的科学意识大多数法学院不提供或者很少要求开设关于统计学或者研究方法学的基础课。在这方面,法学院课程在一个世纪或者更长的时间里改变很小。在中国,情况也是如此。虽然我们可以通过专家辅助人制度等来弥补律师与法官在自然科学知识上的不足,但是现实情况是专家辅助人可能也会像英美法系中的专家证人一样成为“一些涉及个人权益的从业者,他们并不精通科学研究方法”。退一步说,即使他们精通科学研究方法,也可能因支持某一方而故意略去某些重要细节,使裁判者陷入错误认识。而在我国的审判实践中,许多司法人员缺乏基本的科学意识,因此过度迷信科学证据,或者不能用正确、客观的态度来对待新兴的科学证据,导致了一些司法不公现象,甚至铸成了司法冤案。对此,有学者指出应该在我国开设与科学证据相关的自然科学课程,改变法学教育只注重法学和人文科学知识的传统。使所有接受法学教育的人才都掌握证据科学和法庭科学的知识,才能更好地解决法学与科学分立导致的一系列科学证据应用难题。

4 结论

在我国刑事诉讼实践中,司法机关不能直接将测谎结论作为定案的证据,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测谎结论在侦查过程中的作用,它于无形之中影响法院的判决。而在民事诉讼实践中,广泛用作证据的测谎结论更是直接影响着法院的判决。因此,测谎已经成为我国诉讼实践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但是,测谎结论在科学理论与法律定位上都存在缺陷,使各地司法机关在对待测谎结论的态度以及如何运用测谎结论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导致心理测试在诉讼实践中的混乱现象。而诉讼实践中的一些因测谎而误的案件,错误本身可能并不在于测谎结论本身,而是诉讼实践中运用测谎结论的程序和标准不规范而造成的。因此,笔者认为研究我国诉讼实践中测谎结论的运用现状,积极探索适应我国现状的心理测谎技术规范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武伯欣,张泽民.“测谎”结论能否作为鉴定证据――关于中国心理测试技术研究应用及其现状的思考[J]证据科学。2008,(5):622-628

[2]沈政,方方,杨炯炯.认知神经科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78-182

[3][美]美国国家科学院多导生理记录仪测试评估委员会著,刘歆超译.测谎仪与测谎――美国国家科学院多导生理记录仪测试评估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3-278.

[4]张斌.论测试结论的证据可能:以美国为借镜[A].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院.第二届证据理论与科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下卷)[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197

[5]张保生.证据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227-229

[6][美]麦考密克著,汤维建等译.麦者密克论证据[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412

[7]何家弘.测谎结论与证据的“有限采用规则”[J]中国法学,2002,(2).140-151

[8]吴丹红.民事诉讼中的测谎―基于证据法角度的分析[J]中外法学,2008。(6).881-889

[9]见United States v.Hines[1999]

[10]陈光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专家建议稿与论证[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463-465

测试技术论文篇5

关键词:汽车测试;综合能力;教学改革

《汽车测试技术》是研究车辆性能测试理论的科学,其基于对信息的提取、处理和传输,是车辆设计、运行及保养各个环节的保障性技术,与汽车安全、转向、制动等技术息息相关[1]。该课程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同时需要试验支撑,是新时代汽车专业人才必须但较难掌握的技术之一。现结合我校实际教学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新的教学主线,探讨新的教学方式。

1 课程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很多高校或高职院校都开设有《汽车测试技术》或相关课程,但由于每个学校的学科、课程和学生培养目标不同,存在着教材不适应、实验配合较差、教学内容和手段单一等问题,造成学生一知半解,学习肤浅。

《汽车测试技术》涵盖信号描述及分析、控制工程、自动控制原理、信号处理等课程的知识[2-3],其中,多数高校考虑到课程内容重复率和课时分配时,在无信号描述及分析、自动控制原理等前导课程的基础上即开设该课程,给《汽车测试技术》的授课带来了一定难度,学生掌握较为困难,有必要对其教学方式进行相关探讨。

2 课程教学改革措施与方法

2.1 教学主线的清晰化

改变过去课程知识满堂灌的方式,在课程前沿做好学生互动,使学生对该课程教学主线有清晰的认识。以日常生活中有反馈的事物举例,该课程的信号采集、信号描述及分析、信号调理直到记录简化描述,同时将该装置的动态特性测试表达出来,形成教学主线如图1。

2.2 专业理论与实验教学的贯穿与统一

使学生对汽车测试技术有总体了解,加强感性认识,建立健全汽车汽车技术实验系统。以《汽车应变片传感器的设计及测试技术实验》为例,将等强度梁、电阻应变片、兆欧表、电阻应变仪应变仪等基本测试仪器设备应用其中,将专业知识与实践教学有机贯穿与统一。由于上述设备具有便携的特点,故可以将实验搬上课堂,学生通过感性认识可以对测试技术各个知识点间的关系与具体应用有更深的了解,并具备基本的操作技能。

2.3 专业理论与实习内容的统一化与专一化

专业理论知识需在实车上进行应用才能得到真正发挥应用,《汽车测试技术》课程可以由汽车整车线束走向为主线,将发动机线束、仪表线束、室内线束、四门线束上的所有电器电子设备以实物的形式在汽车整机厂、零部件厂家或车辆实验室里进行实物展示,并动手操作实验。结合实物展示和实验测试,了解信号的走向和逻辑控制关系,达到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的统一化和专一化。

2.4 授课方式的多元化和模块化

由于《汽车测试技术》前期知识理论性较强,需要将其与汽车构造、汽车理论和汽车实验学的知识交叉来完成教学,使教学实践性更强,应用性更明确,感性更强。为了加强教学的系统性和实践性,可以以汽车主要构造为模块进行模块化教学,分专题进行讲授,使学生更易接收。

3 结论

本文针对我校《汽车测试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教改思路和方式,其目的在于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将实验讲学融入到课程中,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完成对课程主要知识的掌握。

参考文献:

[1] 徐忠朝,张永武等.汽车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2(24),3:93~96.

[2] 魏远.汽车实验教学方式的探讨[J].交通职业教育,2002.2:22.

测试技术论文篇6

【关键词】通信技术;波束赋形;规模测试;TD-LTE;测试数据

1.波束赋形技术

1.1 技术简介

波束赋形技术,是基于智能天线,利用空间信道的强相关性和电磁波的干涉原理,在某一特定方向上产生较强辐射的技术。因其具有方向性,产生了波束赋形增益,从而增加了接收信号的信噪比,提高了系统容量和覆盖范围。

1.2 技术原理

在智能天线中,每扇区存在多个阵元,每个阵元可以看作是一副传统意义上的天线。由于智能天线的尺寸有限,阵元之间的间隔较小(通常小于一个载波波长),因此在发射信号时,阵元与阵元之间的信号会产生较强的干涉,也就是说,它们有较强的相关性。这时我们会发现:多个阵元同时发射的信号,在某些方向上出现信号衰减现象,而在另一些方向上出现信号增强现象。下图为参考文献[1]中的波束赋形原理图,两列波的相位差dsinθ随着角度θ的变化而变化,两列波的叠加效果在某些角度上振幅增强,在某些方向上振幅减弱。

图1.2 波束赋形原理图

因此,利用智能天线的信号叠加现象,我们可以根据检测到的信道条件,适当控制每个阵元的加权系数,就可以在特定方向上得到加强信号,同时也能减小其他方向上的信号强度。利用这种方法得到的信号增益,叫做波束赋形增益。智能天线技术中,因为有了波束赋形增益,提高了接收信号的信噪比,降低了对其他方向上终端的干扰。

2.波束赋形技术在规模测试中的表现

2.1 波束赋型增益测试

2.1.1 测试说明

波束赋形增益测试主要考察直射条件和绕射条件下,测试基站的近距点、中距点和远距点的赋形增益情况,同时还考察不同车速情况下各点的赋形增益。在测试过程中,终端一直做数据下载业务,并记录各点所对应的吞吐量。

2.1.2 理论分析

在测试中,波束赋形增益由DRS RSRP与CRS RSRP的差值求得。

在LTE系统中,为了进行信道估计、信道质量检测和解调,需要使用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简称RS,就是我们常说的导频信号。RS分为下行和上行两类。

CRS(Cell-Specific Reference Symbols)小区特定参考信号,是下行参考信号,用于下行传输技术的信道估计和相关解调。CRS是一种公共参考信号,以广播方式供小区内的所有终端使用。

DRS(Dedicated Reference Signal)专用参考信号是下行参考信号,只在应用了波束赋形技术的时候发送。DRS在天线端口5上发送,其设计目标是从第4个OFDM符号到第14个OFDM符号(在一个子帧内)的区域内均匀分布。

在本次规模测试中,用到的智能天线阵元间距为0.7λ,即使使用波束赋形技术,仍然无法保证绕射场景的良好信号覆盖。因此,就理论分析,其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直射场景的赋形增益应大于绕射场景的赋形增益。

另外,波束赋形主要对小区边缘区域影响较大,理论情况下,远距点的赋形增益应该最大,中距点次之,近距点最小。

2.1.3 测试结果

具体测试结果请参照表2.2。

由于本次规模测试的保密性,上表中的数据数值在测试数值基础上做了加权运算,仅供对比参考。

为了对比分析,我们特地测试了传输模式2(TM2:发射分集模式,没有应用波束赋形技术)下同场景的数据。由上表可知,本次测试结果基本符合理论分析。

2.1.4 建设建议

在实际建设中,基站支持TM3(开环空间复用)和TM7自适应切换模式。切换条件为CQI值,一般设置门限为8和10(低于8时由TM3切换到TM7,高于10时由TM7切换到TM3)。从测试结果可知,TM7模式在干扰较大的区域优势明显,建议建设初期选用自适应切换模式,门限设置为8和10,对于底噪较高的区域,可适当降低门限值。

2.2 Sounding配置对性能的影响测试

2.2.1 测试说明

在本次测试过程中,天线传输模式需固定在模式7(TM7)上。Sounding配置在带宽上分为96RB(全带宽)和32RB;在发送周期上分为10ms和40ms。本测试还应考察不同速率下Sounding配置对网络性能的影响。另外,如果Sounding支持hopping方式,还应考察hopping模式和非hopping模式的性能对比,本测试中只涉及到非hopping模式。

2.2.2 理论分析

Sounding全称为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即探测参考信号,简称SRS。

由于DMRS(解调参考信号,上行信号,用于上行信道估计)只在终端传输数据的带宽内出现,使得eNodeB无法对不传输数据的带宽进行信道估计,也就无法进行频率选择性调度。为了实现频率选择性调度,终端需要对更大的带宽进行探测,这种探测带宽通常远大于终端传输数据的带宽,以确保eNodeB在进行频率选择性调度时将最优资源分配给终端。出于这种考虑,LTE系统应用SRS进行上行信道质量探测。

SRS是一种“宽带的”参考信号。多个用户的SRS可以采用分布式FDM的方式复用在一起,可以用来做上行信道质量探测或上行同步等。SRS在子帧内的最后一个符号上传输,与DRS互不影响(TD-LTE每子帧长度为1ms,包含7个OFDM符号)。在被网络侧配置成发送SRS的子帧上,为避免不同用户之间的SRS和PUSCH数据之间的相互干扰,LTE规定相应子帧的最后一个符号不能被任何的终端用来发送PUSCH数据。

在本次规模测试中,对SRS的10ms周期和40ms周期进行了对比测试。SRS的发送周期可以为2/5/10/20/40/80/160/320ms,理论上发送周期越小,对信道的探测就越精确,eNodeB对信道质量的掌控度就越强,波束赋形效果也就越好。

在带宽对比上,本次规模测试采用96RB和32RB两种对比模式。理论上SRS探测的带宽越大,波束赋形效果也就越好。

对于移动速度,由于牵扯因素较多,暂时无法进行理论分析。

2.2.3 测试结果

具体测试结果请参照表2.3。

表2.3数据也只做对比参考。

就测试结果看,10ms周期的吞吐量略高于40ms周期,符合理论分析。但96RB的数据和32RB的数据基本相同,这是由于本次测试的终端只有1部,该终端占用了测试小区内的所有带宽资源进行数据传输,因此SRS的带宽配置并未反映出其理论期望。

2.2.4 建设建议

在实际建设中,鉴于建设初期用户不会出现爆发式增长,建议SRS带宽为96RB,周期为10ms。等到用户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可修改SRS带宽为32RB,周期为40ms,以减少SRS开销。另外,在高速公路、铁路、国道等有高速移动用户的覆盖区域,建议SRS周期保留为10ms来确保信道质量,必要的时候可以修改为5ms甚至2ms。

3.小结

本次大规模测试,系统验证了包括波束赋形技术在内的多项TD-LTE技术具备商用条件,但也发现了诸多问题,例如设备、终端软件仍需升级,硬件性能仍需提高,TD-LTE网络规划经验仍有不足,网络优化经验也有待提高等。相信随着测试的进行,这些问题会最终解决,也会为TD-LTE的商用网早日到来创造更完备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王映民,孙韶辉.TD-LTE技术原理与系统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测试技术论文篇7

关键词:心理测试结论 证据分析 完善构想

一、引言

心理测试结论,“是指由专门的技术人员(测谎员)按照一定的程序步骤,运用专门的测谎仪器设备记录被测试对象在回答所设置的问题时某些生理参量的变化并加以分析判断,作出被测试对象是否说谎的结论”。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并没有对心理测试结论做出规定,对心理测试结论的证据问题予以明文规定的法律文件只有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关于CPS多道心理测试鉴定结论能否作为诉讼证据使用的请示》的批复。立法上的缺失使得心理测试结论在实际运用中非常随意和混乱。

二、完善我国心理测试结论

理论界和社会大众对心理测试结论的的不信任的产生,关键是对结论的生成机制和结论的客观中立性有怀疑。那么对心理测试结论技术本身、生成程序及结论本身的证据资格(更重要的是规定结论的排除规则)予以完善,或许会增强心理测试结论的客观中立性,进而增加对心理测试结论的信任感。

(一)心理测试技术本身的完善

心理测试结论,“是通过检查被追诉人对犯罪事实有无心理痕迹来判断其是否实施了犯罪行为的一种科技证据”。根据我国学者的调查结果认为准确率在90%以上,作为一项准确率尚值得怀疑的科学技术形成的结论作为证据,出于对人权的保障和控制犯罪的考量,技术本身仍需要完善。

1、合格的测试仪器和测试环境

测试仪器在心理测试技术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定,实践中的测试仪器规格不一,且提供仪器的市场鱼目混杂,导致仪器的质量也参差不齐。仪器这一硬件的品牌记忆型号对此技术的准确率有影响,进而对心理测试结论的准确率有较大的影响。为了确保心理测试结论对犯罪嫌疑人的保障和对犯罪的控制的双重目的实现,有必要在立法上统一规定测试仪器的规格和型号。

另外,测试的环境适格与否不仅是对被测试者的人权保障的问题,更会影响测试的准确性。合格的测试环境包括适宜的室内温度、不是太大的房间、尽量使被测试者感到舒适、光线适中即不太强也不太弱、尽量没有噪音减少被测者的分心。

2、关于测试问题的完善

心理测试中有两种测试方法:其一是犯罪情节测试法;其二是准绳问题测试法。对于前者,保密性情节越多则测试结论的准确性越高;后者的问题设计则是使无罪者尽量说谎,使有罪者表现出焦虑和不安。故关于测试问题的编制和提问的方式至关重要,并且测试员的提问语速要适中。

另外,在测试中的其他纯技术性不足也需要完善。此技术提高不仅会使结论可靠性增加,也会提高打击返祖的准确率,同时保障嫌疑人的权利。

(二)心理测试结论生成过程的完善

1、心理测试主体的完善

测试者的素质对测试的准确性影响最大,而实践中测试者的素质亦是参差不齐。正如一位心理测试专家所言:“就像日本的做法一样,设想中国也采用同样的做法,规范测谎员的行业标准,要求测谎员具有心理学硕士以上的教育程度并经过严格的训练和锻炼,而不是中国现存的1到3个星期的测谎员培训,那么也许中国法庭同样也会常规地允许测谎作为证据进入法庭。”可以从中看出我国的测试者存在的问题,要对此进行完善,可以考虑如下方面:有权进行心理测试的侦查机关应有级别的限制,从事测试的人员应当有学历、专业技术和实践经验等方面的要求,不完全具备者不得进行心理测试。

2、完善对被测试对象的限制

根据刑事诉讼目的的理论,对心理测试对象的确定,不仅仅要从控制犯罪的角度来考虑,更重要的是从人权保障的角度来考虑。

根据实践中已经存在的问题,从以下四方面来规定对心理测试对象的限制:①首先要确定的是在侦查机关羁押一段时间下的嫌疑人不得立即被测试,至少应在其变更为较轻的强制措施后给其一定的时间来恢复后才能进行测试;②对于刑法中法定的不得适用死刑的人员,出于人道主义和人权保障,在侦查中同样也不得进行心理测试。包括三类人员,一是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因为未成年人的心智还未成形,且可塑性较强,为了配合实体法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在侦查中也不得运用心理测试技术对其测试;二同理,对实体法上规定不得判处死刑的另一类人员就是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包括在羁押中为了适应死刑而强制进行人工流产的;三是审判的时候已满75周岁的人,但是使用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可以适用。对此类人员不得进行心理测试最能体现刑事诉讼动态目的,即处于人权保障的理念审判时年龄较大时,不得进行心理测试;而针对那些手段特别残忍致人死亡的,出于打击犯罪的考虑是可以进行心理测试的。③身体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损伤的,除非身体条件康复才可以做心理测试,否则出于人道主义考虑也不能进行测试。④根据资深的测试员的建议不适合进行心理测试的人也不得进行,实践中的状况千差万别,法律不可能规定所有,此为兜底条款。

3、心理测试的申请主体

实务中,心理测试的主动适用主体一般只是侦查机关,被测试对象只能被动同意或者“被同意”。而在法治社会,犯罪嫌疑人已不再是控诉机关的追诉对象,而是作为刑事诉讼中一方主体来参加诉讼,享有宪法和刑事诉讼法等法律所赋予的基本人权和诉讼权利。基于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己也可以申请或者直接委托具有测试主体资格的测试机构进行心理测试,对于测试结论证明没有实施犯罪的证据,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可以动摇控诉机关的有罪指控的。故应当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测试选择权。

(三)测试结论证据规定的完善

鉴于上述对心理测试技术自身的完善,立法应当赋予心理测试结论证据能力,并制定相应的有关测试结论的证据规定,而不单单是现在仅有的最高人民检察院的一个批复。

一方面,心理测试结论具有证明能力,另一方面,其证明力也需要进行一定的限制,即在立法上规定心理测试结论的排除规则。当被告人对于提交法院的心理测试结论有异议(或者控诉机关对被告人提交的结论有异议),可以向法院提出异议,并在法庭上对其进行辩论,法院应通过辩论过程对测试结论的异议进行判断,符合要求的话法院还可以自己组织对被测试者重新测试。另外,法院依职权也可以对测试结论进行审查,如有违人权保障或者过分违反惩罚犯罪的情况存在,也可以作出对此测试结论不予采纳为定罪量刑之根据的决定。

三、结语

综上所述,心理测试结论本身是客观中立的。我们不仅要从理论上论证心理测试结论的意义,更要结合实务中心理测试结论的实践,从现存的问题入手,讨论和完善心理测试结论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

对心理测试技术本身和心理测试结论生成过程的完善,也进一步提高了测试结论的可信性,使得在实践中对心理测试技术的运用,不至于导致混乱的现状。

参考文献:

[1]陈卫东主编:《模范刑事诉讼法典》,中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74页。

[2]陈学权著:《科技证据论--以刑事诉讼为视角》,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8页。

[3]何家弘:《测谎结论与证据的有限采用规则》,《中国法学》,2002,第2期。

[4][美]约翰•帕尔马特,张晓弘译:“测谎在中国――何去何从?”,《证据法论坛》(第5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第480页。

[5]陈卫东、简乐伟:《测谎结论的证据问题研究》,《证据科学》,2010,第1期。

测试技术论文篇8

关键字:犯罪嫌疑人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 侦查

一、犯罪心理测试技术

(一)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概念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是依据人心理活动及其生理活动之间相互关系的原理,在正确分析案情和案犯心理活动的基础上运用认知综合测试编制测试题,通过专用心理测谎系统,实施同步记录被测人对主试言语问题的多项心理生物反映变化,进而评判被测人对案件相关问题的认知状况及其心理活动,从而达到对被测人与案件关系的认识,进而甄别判断被测人与案件的关系,为侦查审理案件提供帮助的一项以心理科学原理为理论依据的心理鉴定技术。

(二)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理论基础

第一,人的客观经历与其认知状况之间的关系;

第二,人的行为经历及其认知活动与其情绪体验之间的联系;

第三,被测人对主试所提问题的认知活动与其相适应情绪活动之间的联系;

第四,人的知、情、意等心理因素相互之间的联系;

第五,人的心理活动与其生理活动之间的联系。

(三)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客观依据

第一,特殊经历及其案件事实,是涉案人相应心理痕迹形成的客观基础;

第二,特殊而深刻的心理痕迹,是引发涉案人相应心理活动并引起生理指标变化的客观因素;

第三,反映涉案人独知的案件客观真相的语言刺激,是触发涉案人心理活动并引起生理指标变化的条件。

(四)犯罪心理测试的技术的六大技术阶段

我国的犯罪心理测试技术,是一项在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经过大量的实案测试实践形成的严密系统的科学技术与方法体系,它由一整套的相关理论、原则、方法、技术和技巧等构成,并具体体现为以下六大阶段技术:(1)犯罪心理动态分析技术;(2)综合测试法编题技术;(3)测前访谈技术;(4)实测操作、观察和同步评图技术;(5)图谱综合评判技术;(6)测后访谈和讯问技术。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六大阶段技术,是环环相扣、紧密相关的系统科学技术体系,每一阶段技术的科学、正确的操作运用,是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科学有效地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

二、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侦查中的应用

近年来,各类违法犯罪人员的作案手段呈现出智能化、职业化等特点。公安机关在打击和预防犯罪的过程中,仅仅依靠传统的技术和方法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在此情况下,包括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内的一系列新技术应运而生。由于这些技术的特殊效用,因此,它倍受公安机关青睐,在侦查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侦查中的应用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作为侦查的辅助手段,如果能够恰当、适时地运用,必将对侦查工作有很大裨益。

(一)有助于及时,准确的排除无辜,缩小侦查范围

在前期侦查工作没有收集到能够认定何人与犯罪有关的证据,而侦查范围又相对明确的犯罪案件,如直接进行正面审查,作案人和无辜者都会极力辩解,否认与犯罪有关,其陈述难以查证或虽能查证但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时,使用心理测试技术,可以迅速排除大多数无辜者,筛选出重点嫌疑对象,大大提高侦查效率。

(二)有助于发现未知的新线索

犯罪行为作为一种违法行为,作案人能够清楚地了解其违法性,也能够清楚地知道危害性,作案人对于作案时间、地点的记忆以及作案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因此,在犯罪心理测试的过程中,当被测试人被详细询问这些情景时,作案人在生理指标上是有所反映的,也就是说,在目标题中会有所反映。因此,通过测试,可以扩大线索,将作案时间、地点以及赃物的去向、处理等犯罪的具体细节了解清楚。

(三)有助于揭露犯罪因素、心理指向,揭露犯罪前、中、后心理事实的真相

犯罪嫌疑人进行犯罪是有其动因的,也是有其犯罪因素的。通过犯罪心理测试可以揭露犯罪嫌疑人本身的犯罪动因及其犯罪因素,并及时揭露犯罪嫌疑人犯罪前、犯罪中、犯罪后的各种心理表现,准确把握其心理弱点,并根据其犯罪动因及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政策攻心,揭露犯罪嫌疑人内心的作案动机,避免出现政策攻心单纯言语说教的乏力现象。

(四)有助于甄别口供或证词真伪

侦查过程,口供与口供、口供与证词或其他证据之间存在矛盾是普遍现象。当某些矛盾难以用传统方法查证时,如同一案件对同一问题口供截然相反,或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对同一事实各执一词,又无其他证据证明时,可以借助心理测试技术帮助审查判断证词与口供的真伪。

(五)辅助讯问,对犯罪嫌疑人施加心理压力

在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通过说明和反复强调心理测试的科学性、客观性、公正性和有效性,并利用犯罪嫌疑人对心理测试技术的神秘感,使其感到心理测试仪器是不容欺骗的,担心自己的谎言被识破,从而加重了心理压力,然后再结合政策教育和使用证据等方法,促使犯罪嫌疑人动摇瓦解,及早交代问题。实践中,确有一些犯罪嫌疑人在测试中或测后不久就交代了罪行。

三、小结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案件的侦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任何一项技术都不是万能的,必须在实践中认真的去对待。侦破案件不是依靠几种技术就可以完成的,这就需要侦查人员去认真分析案件,在判断案情的基础上,综合、有机的利用多种技术,最终侦破案件。

参考文献:

【1】范刚.论犯罪心理痕迹的研究利用[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2, (12).

【2】王新猛.心理测试技术与犯罪侦查[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

【3】李强.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侦查中的科学运用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

【4】范刚.重视犯罪心理分析、深化犯罪心理学研究与教学[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4.

【5】刘杰.论犯罪心理画像技术在侦查中的应用[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4.

【6】郭冰. 犯罪心理分析实践与科学性探析[J].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

【7】吕宝庆.犯罪嫌疑人虚假供述的心理原因及其讯问策略[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上一篇:电气技术论文范文 下一篇:智能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