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与决策范文

时间:2023-11-28 00:47:34

控制与决策

控制与决策篇1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成本

一、会计信息质量成本的内涵及质量标准

会计信息质量成本,是指会计信息提供者为确保会计信息符合一定的质量标准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和因未符合既定质量标准而造成的一切损失,以及会计信息使用者为改善规定质量标准的会计信息以满足其决策需要所追加的一切投资之和。会计信息质量成本总是相对于一定的质量标准而言的,质量标准不同,质量成本也可能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在考察会计信息成本时,就不可回避对其质量标准做出规定。为此,完善信息质量――就是用以保证会计信息具有充分相关、适度可靠和广泛可比的品质的标准。非完善信息质量标准――是指在相关性、可靠性及可比性等方面与完善信息质量标准偏离的质量标准。

二、关于会计信息质量成本的核心内容的简要概述

从会计信息的披露、传递和接收使用的全过程来看,会计信息质量成本可以划分为预防、鉴定以及信息披露、传递与接收使用的故障成本几部分。

1.预防成本,主要指会计信息提供者为确保其会计符合一定质量标准而在质量管理教育和质量管理技术等方面所耗用的费用。主要包括提供者用于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运行的费用;用于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责任心的教育、培训费用等。

2.鉴定成本,是指为确保会计信息符合一定质量标准而对会计信息在传递给使用者前所进行的质量检查活动所发生的、由提供者承担的费用。主要是支付社会审计人员的审计费用。

3.披露质量成本,是指会计信息提供者在对受其控制的范围内的资金运动进行确认、分类、汇总和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因未能按一定质量标准进行这些活动时,信息提供者所遭受的损失。主要包括非标准披露超过标准披露鉴定成本部分;因鉴定过程中发现的非标准披露而造成对有关会计事项的调整所增加的人工、簿记费用;因舞弊造成的资产流失的损失。

4.信息传递和接收使用的故障成本,是指会计信息使用者因提供者所提供的信息在时间上迟于、数量上少于或因可比性的缺乏而不适合其决策需要时,另行搜集相关会计信息所发生的费用,以及对所接收的会计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的费用。

三、通过对不同会计准则、不同会计程序相应的质量成本的比较,做好会计信息质量成本的测算工作

由于会计信息质量成本是提供者和使用者分别承担,因此,对会计信息提供者来说,测算工作由其内部审计机构负责,分别按预防成本、鉴定成本以及信息披露故障成本项目归集费用、开支。定期或不定期地计算出内部质量成本。通过与前期比较,评价内部质量成本开支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对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来说,主要是运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不定期地全面测算会计信息质量成本。可以是针对整套会计程序、会计制度来测算其质量成本,也可以针对某一具体的会计程序,如存货计价由历史成本法变换为现行市价法时,就可以分别测算历史成本法和现行市价法下的会计信息质量成本。具体方法先抽取一定数量的、富有代表性的会计信息提供者的样本,测算这些样本的内部质量成本,便可得出样本总和人的内部质量成本。然后,再找出样本的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将这些使用者的下列费用汇总:

1.因样本提供的信息少于使用者决策的正常需要而另行搜集相关会计信息的费用。

2.因样本提供会计信息的间隙期迟于使用者决策需要而使用者提前收集相关会计信息的费用。

3.因样本提供的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而对这些信息进一步加工或另行收集信息的费用。

以上三项费用的总和就是样本总的外部质量成样本。总的会计信息质量成本等于样本的总内部质量成本与总外部质量成本之和。通过对不同会计准则、不同会计程序相应的质量成本的比较,可以评价这些会计准则、会计程序下会计信息质量成本的高低,进而依据质量成本最低原则对备选会计程序进行选择。

四、完善会计信息质量标准,做好质量成本的控制与决策

通过定性比较可知会计信息质量成本,在完善信息质量标准下不一定比非完善信息质量标准下高。如果高的信息质量标准采用所引起的外部质量成本的节省以补偿内部质量成本的增加,以全社会角度来说,仍然表现为社会福利的改善。由于会计信息是一种公共品,它具有不可独占性等特点,提供者为保证会计信息符合一定质量标准所发生由他们承担的内部质量成本难以直接从使用者那里获得补偿,因此,他们缺乏主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标准并保证符合其要求的内在动力。此时,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出发,通过修订、完善会计准则,以推动高的信息质量标准的实施。

对会计信息质量成本的控制量应分别从不同的控制主体全面地进行具体浅析:

1.内部质量的鉴定成本,对会计信息提供者来说信息提供者基本不能控制,他们只能控制内部质量成本的一部分,因之主要取决于企业规模大小,业务量大小,保证会计信息的符合性质量。为此,信息提供者应作好如下几项工作;首先,应严格遵守会计管理机构所规定的会计原则或制度;其次,应加强对财会人员业务技术的培训和责任心,使其树立真实、中立地反映经济业务意识;再次,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使会计信息的符合性质量建立在健全的制度保证基础上;最后,应推行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监督职能。

控制与决策篇2

【论文摘要】 本文就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的现实,对强化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试作一些探讨:1、严格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2、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会计队伍;3、建立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4、完善外部监督体系;5、推行内部会计控制审计制度。

一、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现实状况

目前,我国众多企业不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或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流于形式的主要原因是对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已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企业中,相当一部分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主要表现在:

1、脱离实际情况及内控组织不健全

部分企业不能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制定本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脱离实际,好高骛远,建立空中楼阁似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或者照搬、照抄其他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无法适合本企业的内部组织形式。在设计内部会计控制的组织网络时,未达到纵横交错、点面结合的控制要求,造成既定的内部会计控制失控,或者就是岗位设置不当,人员配置不合适,业务交叉过杂,职责不清,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无法正常实施。

2、重查处轻预防

部分单位在设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时,过于强调其严密性和完整性,控制点选择过多,为此增设机构、增加手续和程序,造成大量重复劳动,企业成本上升。部分企业在设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时,重点考虑的是对发生的不法事件的揭露和处理,忽视了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根本目的,主要是为防止企业的经营管理发生无效率和不法行为服务的目的。

3、缺乏激励约束机制

部分企业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执行、检查、考核缺乏明确有力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形成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奖励无法兑现,惩处也落不到实处的局面,从而削弱了职工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自觉性和警觉性。

二、强化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对策

1、严格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1)严格货币资金控制制度。企业的所有收入(包括业务收入、投资收益、租赁收入等)都必须及时、全部纳入账内核算,不准移转核算到其他公司,“体外循环”或私设“小金库”。应保证每笔现金的支出都是实际的需要,并有合法的合同或收费文件、规范的审批手续、有效的凭证方可对外支付。充分保证提供企业随时需要支出的现金,对日常现金流量通过预算管理进行动态控制,及时分析和控制预算差异、保证预算的执行。预算内资金实行责任人限额审批,限额以上资金实行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联签审批,严格控制无预算的资金支出。收、支两条线及票据与银行印鉴的使用实行分离并用制。票据由出纳人员(或票管员)妥善保管,银行印鉴的财务专用章由财务负责人保管,银行印鉴的私章由持有人自行保管。

(2)严格实物资产控制制度。重点做好存货资产的管理,把好存货检验关,发料关,出库关和保管关,保证存货安全。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重点做好资产验收、复核盘点和固定资产清理、报废,根据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经授权人批准,由固定资产使用部门、财务部门等处理。

(3)严格无形资产控制制度。在知识经济时代应加强对无形资产的核算,合理摊销无形资产的价值,并在会计报表中充分的加以披露。对于无形资产应做好无形资产原始价值的会计核算,资产转让的会计核算和资产摊销的会计核算。

(4)严格工程项目控制制度。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内部报告制度,以全面、及时、准确的报告反映工程项目业务中的重要信息;建立工程项目定期或不定期的会计分析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并向有关方面反映,避免或减少损失;建立良好的工程物质控制系统,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工程物质进行盘点,保证工程物质的安全性。

(5)严格对外投资控制制度。各项投资业务都必须符合国家的投资政策和证券交易政策,不得进行非法投资活动。企业会计部门应密切注视投资项目的账面价值及投资收益的变动情况,特别是长期投资和金额较大的投资项目,若出现不利情况,应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投资风险。

(6)严格筹资控制制度。企业的各项筹资活动都必须符合国家的筹资政策,对筹集的资金的管理,所筹集的资金应及时存入专用账户,严禁未经授权的机构或人员接触;加强对所筹集的资金使用控制,不得随意改变资金的用途;加强筹资业务的会计核算,有效控制发行在外的各项证券,合理摊销债券的溢、折价,正确计提、支付利息和股利。

(7)严格采购与付款控制制度。加强采购申请控制,使其与预算相符;每项采购业务在会计记录中均应完整地反映,保证采购业务会计核算资料准确可靠;充分了解相关供应商的产品价格、质量、供货条件、信誉以及供应商的设备状况、技术水平和财务状况,为企业采购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加强对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的管理,按时付款,以获得良好的信用,并尽可能获得现金折扣的优惠待遇;加强采购与付款业务的凭证和有关文件的管理,明确各种凭证的登记、领用、传递、保管和注销等环节的程序。

(8)严格销售与收款控制制度。制定较为详细的销售定价控制制度和折扣与折让政策,以便销售部门执行。加强对应收帐款的日常管理,及时记录每一客户应收账款余额的变化和信用额度使用情况,至少每年向客户寄发一次对账单。对未能按期收回的应收帐款,区分不同的情况进行处理,采取有力措施加强货款回收,避免或减少坏帐损失。

(9)严格成本费用控制制度。从生产设计等源头加强对成本费用的控制,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加强成本费用的预算管理,编制合理的、能够激励员工积极性的成本预算方案及计划,实时监督成本费用的发生,阻止或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及时分析成本费用的构成并将其与预算相比较;建立严格、有效的奖惩制度,切实奖励对降低成本费用做出贡献的员工,对因人为因素未能完成预算的应给予惩罚。

2、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会计队伍

会计人员在内部会计控制中具有双重身份,起着关键的作用。一方面,单位内部的各项会计控制措施,要通过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得以贯彻执行;另一方面会计人员还承担着监督其他参与经营活动人员执行会计控制规范的责任。只有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会计队伍,才能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落实情况客观、公正地反映出来,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迅速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另一方面,能及时纠正经营过程中违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事件,达到实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目的。

3、建立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

要从根本上解决内部人员自觉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问题,必须建立有效的内部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将建立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作为单位内部的“法律”,要求单位内部每个成员都必须无条件遵守,任何人都无权游离于他之上,坚决贯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同时,加强对各部门及成员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的考核,对执行落实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部门和人员给予奖励或处罚。

4、完善外部监督体系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第二十九条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根据《会计法》和本规范,对本行政区域内各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各级财政部门应当认真履行《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赋予的相关责任,继续深入开展《会计法》执行检查,加强外部监督,从而遏制弱化单位内部会计控制行为事项的发生,对不认真建立和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单位加大处罚力度,建立起有效的企业违法行为追究机制,增强威慑力,确保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落实。

5、推行内部会计控制审计制度

在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过程中,还应借鉴国外先进的审计方式,积极推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审计,通过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审计,一方面可以较为准确地发现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薄弱环节,为审计工作指明方向;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检查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情况,帮助被审计单位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参考文献】

[1] 李凤鸣.内部控制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5-30.

[2] 朱荣恩,徐建新.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m].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5(2):31-36.

[3] 陈玲.关于我国内部控制规范建设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1.8.

[4] 刘玉廷.强化单位内部约束机制的重大举措[j].北京:财务与会计,9,2001.

控制与决策篇3

关键词:终极控制权 资本结构 现金流量权 控制权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999年,La porta等提出,大多数上市公司存在一个最终的控制股东,最终控制人通过金字塔持股、交叉持股和有限表决权等方式,达到对控制链终端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一般将终极控制人拥有的对公司的控制权称为终极控制权,这个控制权有:一部分是指终极控制人因其所拥有的股份而获得的控制权;另一部分是指由于终极控制人通过控制董事会进而获得公司的剩余控制权。终极控制权的两个最重要的特征:(1)终极控制权的控制是多级的;(2)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存在着偏离。这两个特征之间亦存在关联,正是因为终极控制人的多层级控制才导致的了其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

1.我国上市公司终极控制权现状

通过将截止到2012年12月31日沪深两市的2661个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对其进行描述性统计发现,绝大多数公司存在终极控制人,在所有样本中只有12.25%属于分散持有型的上市公司(未排除未披露终极控制人的上市公司),不存在终极控制人。另外,在存在终极控制人的上市公司中,终极控制人性质属于国有性质的占40.41%。从终极控制权比例可以看出,国有性质的终极控制人平均享有41.87%的终极控制权,可见,终极控制权结构展现出高度集中的特点。若按照10%作为终极控制权的判断标准,非国有性质的终极控制人其控制权与现金流权之比为1.44,而国有性质的终极控制人两权分离比为1.33。这说明非国有性质的终极控制人更有动机转移上市公司的经济资源,从而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进而获得控制权私利。

2.终极控制人与资本结构决策

Julan Du和Yi Dai(2005)第一次对终极控制人控制权与融资结构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方面的验证。其研究认为资本结构对终极控制人可能存在三种效应:一是负债的非股权稀释效应;二是信号效应;三是自由现金流效应。他们得出的实证结果显示终极控制人的股权分离程度越大,公司的负债比例越大,支持了负债的非股权稀释效应。向廷勋(2009)研究发现,终极控制人选择资本结构的更侧重负债的股权非稀释效应,而不是自由现金流量效应和破产效应。通过高额的负债,终极控制人可以成功地防范因股权融资而导致的控制权稀释,甚至导致其丧失控制地位或被并购的风险。

假设1: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与终极控制人两权分离比成负相关。

负债期限结构决策时公司资本结构决策的一项基本决策,以往的研究多是考虑最终控制

人对资本结构决策的影响,并未深入到负债期限结构决策这个更细致的层面。长期债务和短期债务具有不同的特点,进而对控制人本身有不同的价值。相比起长期负债短期负债较强的灵活性和监督局限性更利于控股股东掠夺行为的实施,然而短期负债的金额有限。所以,当终极控制人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发生分离时,会选择短期负债而非长期负债来实施隧道行为谋取控制权私利。

假设2:公司的流动负债比率(流动负债/总资本)与终极控制人两权分离比成负相关。

本文提到的终极控制人性质采用的是刘峰、贺建刚、魏明海(2004)[5]提出的观点。终极控制人性质为国有的包括终极控制股东为政府、国有资产管理局、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国有独资公司、高校和军队。性质为非国有的包括个人和家族、社会法人、外资股东以及其他。如前文所述,非国有性质的终极控制人更有动机转移上市公司的经济资源,从而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进而获得控制权私利。另外,非国有性质的终极控制人多为自然人,因此可以将掏空上市公司而得到的控制权私利转到自己手中,而国有性质的终极控制人,最终所有者为国家,并没有明显的掏空动机,进而得出假设3。

假设3: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非国有性质的终极控制人选择债务融资的动机更强,即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更高。

比起长期负债,由于短期债务短期负债较强的灵活性和监督局限性更利于控股股东掠夺行为的实施,另外,我国的融资制度对国有企业来说约束性较弱,但是对于民营企业来说约束性较强,因此,民营上市公司较难获得长期借款,只能通过频繁的短期借款来填补对于长期资金的需求,这就是所谓的“借新债、还旧债”的融资方式,因此得出第四个假设:

假设4: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非国有终极控制人选择更多的短期负债而非长期负债进行利益侵占的动机更强。

二、研究设计

1.变量设计

本文研究需要三组变量,被解释变量资本结构选择的替代变量时是资产负债率(L1)(总负债/总资产)和流动负债比率(L2)(流动负债/资本)。解释变量则为终极控制人的特征变量:终极控制人的两权分离比CV(现金流权/控制权)、终极控制人性质U。控制变量则参考Titman和诸多学者提出的关于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引入(1)公司规模(Size)用总资产的自然对数来衡量;(2)成长能力(Growth)用营业收入增长率衡量;(3)盈利能力(Profit)用净资产收益率(ROE)衡量;(4)非负债税盾(Depreciate)用累计折旧与总资产比值来衡量;(5)资产担保能力(Cvoa)用固定资产与总资产的比值来衡量;(6)行业虚拟变量(Industry)。按照证监会对行业的分类标准,将上市公司分为13个行业,剔除金融行业(I类),选择一个行业为基准,设置11个其它行业的虚拟变量。(6)年度虚拟变量(Year)。本文选取的是2010-2012年3年的样本,以2010年为基准,共3个虚拟变量,属于某年Yi=1,否则Yi=0。

2.样本与数据来源

以2010~2012年间的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按照进行以下几项筛选:(1)剔除掉控制权比例小于10%的公司。(2)剔除掉被ST、PT的公司(3)剔除掉金融保险类公司。(4)剔除存在异常值得公司(资产负债率大于1或小于0的公司、盈利能力小于-50%)(5)剔除披露资料不全的公司。在此基础上共得到3059个样本,其中2010年947家(国有429家/非国有518家)、2011年991家(国有452家/非国有539家)、2012年1121家(国有598家/非国有523)。本文所用的数据来自国泰安(CSMAR)上市公司数据库。

3.研究模型

为验证前文假设,本文采用如下回归模型:

三、实证研究

1.描述性统计分析

(1)终极控制人

通过对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现金流权和两权分离比的描述性统计可以看出,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的平均值(38.71%)接近40%,几乎达到绝对控股(50%),最大值(89.41%)也将近90%,可见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普遍较高。另外,控制权的特征值都要高于现金流权,这说明终极控制人两权分离的现象普遍存在,但两权分离比的均值0.8173,总体上看不高,这是由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简单的股权结构所导致的。

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不同性质的终极控制人,其现金流权、控制权以及两权分离比的情况不尽相同:国有性质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现金流权以及两权分离比的均值都要高于非国有终极控制人,这表明国有终极控制人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力更强。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可以看出国有终极控制人与非国有终极控制人的两权分离程度存在显著差异(F值111.949、sig值0.000),国有终极控制人的两权分离比(现金流权/控制权)更低,分离程度更大,这说明非国有终极控制人更有动机通过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来攫取上市公司的经济资源。

(2)资本结构

通过观察样本公司2010-2012年三年的数据,资产负债率的均值为52.36%,这说明样本公司的负债融资规模要大于股权融资规模,这为终极控制人选择资本结构的更侧重负债的股权非稀释效应提供了证据,另外,国有终极控制人控制的上市公司的负债水平要高于非国有终极控制人的上市公司,原因在于比起国有终极控制人的上市公司,非国有控制人的上市公司由于实力、规模和资源的限制,较难通过负债融资来积累资金。

样本公司2010-2012三年的流动负债比率的均值大于1(212.80%),这说明在我国的上市公司的负债融资中,借新债还旧债来满足长期资金需要的情况十分严重。同样,国有性质的终极控制人控制的上市公司的流动负债比率要大于非国有终极控制人的上市公司,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国有性质的终极控制人掌握更多的政府和金融机构的资源,更容易获得银行贷款。

通过T检验的结果(资产负债率的T值-18.492,sig值

2.多元回归分析

在进行多元回归之前需要先检验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发现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度不高,这表明,上述解释变量之间并不存在多重共线性。(见下表1、表2)

(1)两权分离比的回归系数在a1、a2、b1、b2四个模型中分别为-0.001**、-0.041***、-0.288**、-0.518***,均为负值,在a1、b1模型中回归系数在5%水平上显著,在模型a2、b2模型中回归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a1、a2模型的回归系数说明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与终极控制人的两权分离比成显著负相关,两权分离比越小,即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越高,上市公司的负债水平越高,反之亦然。这就证明终极控制人在上市公司的资本决策过程中主要考虑负债的股权非稀释效应,通过债务融资的方式来尽量避免其自身股权被稀释的风险。至此,假设1得到验证。b1、b2模型的回归系数显示上市公司的流动负债比率随着终极控制人的两权分离比的变小(分离程度的变大)而变大,这就说明终极控制人通过影响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决策获得控制权私利时更倾向于短期负债融资而不是长期负债。至此,假设2得到验证。

(2)控制人性质的回归系数在模型a2、b2中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这说明比起非国有性质的终极控制人,国家作为终极控制人攫取上市公司私利的动机不明显。而比起国有终极控制人,非国有终极控制人更倾向于选择短期负债对中小股东进行利益侵占。至此,假设3、假设4得到证明。

(3)控制变量中公司规模的回归系数都是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公司的规模越大,抗风险能力越强,就会提高财务杠杆,选择尽可能高的负债水平;并且在债务决策方面较多地选择短期债务。盈利能力回归系数在a1、a2两个模型中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而在b1、b2两个模型中在5%水平上显著为负,这表明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强,留存收益就越多,可支配的资金越多时对外部融资的依赖越少,资产负债率越小;即使选择负债融资,终极控制人也愿意选择长期债务而非短期债务。非负债税盾的回归系数在a1、a2、b2三个模型中都在1%水平上显著为负。即非负债税盾越多,公司通过负债融资的动机就越弱。资产担保能力回归系数在a1、a2两个模型中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这说明企业的资产担保能力越强,越偏向于债务融资,部分原因在于股权融资的要求高、成本大、程序复杂、时间缓慢[7]。而控制变量中的资产担保能力回归系数在b1、b2两个模型中在1%水平上显著为负,资产担保能力更强的企业更能获得长期负债而非短期负债来获得更大的资金支持。成长能力回归系数在四个模型中都为0,即其对资本结构没有直接的影响。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沪深两市A股2010-2012年连续3年共3059个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终极控制股东对资本结构决策的影响,通过对实证结果的分析,得出如下几项结论:

1.中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终极控制权现象,终极控制人在影响资本结构决策时主要考虑股权的非稀释效应,而非破产效应和自由现金流效应。为了防止因股权融资而导致的控制权被稀释,控制地位被动摇,终极控制人更愿意选择负债来获取控制权私利。由于我国还未建立起完善的上市公司破产机制,加之各地政府和金融机构对“壳资源”的保护,可以说终极控制人几乎不需要面临破产风险,因此最大限度的通过负债来攫取上市公司资源更易于操作[8]。

2.本文还验证了不同性质的终极控制人对资本结构决策的影响。整体来看,终极控制人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越高,越有动机通过债务融资来一步步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相比非国有性质的终极控制人,以国家为终极控制人的,“掏空”动机不强。

3.本文不仅从整体上考虑终极控制人对资本结构的影响,还从更具体的债务期限结构决策观察其影响:终极控制人更倾向于通过短期负债融资谋取控制权私利;终极控制人的两权分离程度越高,资本结构中就会有较大比重的短期债务[9];在了终极控制人两权分离的情况下,比起国有终极控制人,非国有终极控制人更有通过短期负债而非长期负债获取控制权私利的动机。

参考文献:

[1]La Porta, Rafael, Florencio Lopez-de-Silanes, Andrei Shleifer and Robert Vishny.Corporate ownership around the world.Journal of Finance. 1998,54,471~517

[2]Julian Du and YiDai. Ultimate Corporate Ownership Structures and Capital Structures: Evidence from the East Asian Economies. Cororate Governance,2005, (13)

[3]向延勋.中国上市公司终极控制权与资本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43-45

[4]孙健.终极控制人与资本结构的选择—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研究[J].东南大学,2006

[5]刘峰,贺建刚,魏明海.控制权、业绩与利益输送.基于五粮液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4(8):108-118

[6]赖建清.《所有权、控制权与公司绩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7]曹廷求,孙文祥.股权结构与资本结构:中国上市公司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4,(1):32-36.

[8]孙健.终极控制权与资本结构的选择—来自沪市的经验证据[J].管理科学,2008,4

控制与决策篇4

关键词:内部控制;控制环境;公司治理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01

所谓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或者由企业章程规定的经理、厂长办公会等类似的决策、治理机构,以下统称董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目的在于合理保证实现企业战略规划、提高经营的效率、效果,保证财务报告及管理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完整性,遵循国家法律法规,保证资产真实完整的一个系统。

内控制度是一个系统化的框架,它建立在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包括内控环境、风险分析、内控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大要素,五要素之间的配合和联系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

一、加强内部控制所带来的几点益处

1.加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能够及时发现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提高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真实性

通过内部控制,可以在财务报表报出日之前发现在控制方面的弱点,并且及时对缺陷进行弥补纠正,显然这样大大提高了财务报表的真实性,避免会计信息失真给投资者以及社会公众造成损失。

2.能够改进公司治理效果,提高内部控制意识,减少财务舞弊风险,降低财务运行过程中的差错

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可以促使公司内部上至董事长、总经理,下至个别员工加强内控意识,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内部审计部门得到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在工作领域中人人讲内控,互相监督,这就大大降低了财务舞弊的风险。

二、影响内控有效性的因素

1.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是指对影响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和程序产生效率效果的各种因素。主要包括管理者的经营风格和经营理念,董事会、组织结构与权责分派体系、管理控制方法及人力资源政策与实务等。控制环境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有重大影响,其好坏直接决定了企业内控整体框架实施的效果。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是指股东、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之间形成的权责分配、激励与约束、权力制衡关系,也是内部控制环境的最高层次,是影响、制约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要因素,健全的治理结构将为公司内部控制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

(2)内部审计结构

企业设立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赋予其监督企业内部控制建立和实施情况的相应职权,保证内部审计机构具有相应的独立性,并配备与履行内部审计职能相适应的具备内审人员从业资格、相应的道德操守和专业胜任能力的人员和工作条件。健全内部审计机构、加强内部审计监督是营造守法、公平、正直的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要保证。

(3)人力资源计划

人力资源政策是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源政策至少应当包括员工的聘退与培训,员工的薪酬、考核、晋升与奖惩,财会等关键岗位员工的轮岗制衡要求,对掌握重要商业秘密或核心技术等关键岗位员工离岗的限制性规范。

(4)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企业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和企业对外形象体现的总和。企业文化有很强的凝聚力,对内部控制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就像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无形中规范着企业的行为准则。

2.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科学分析经营活动中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战略, 实现内部控制有效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

3.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企业针对出现的风险采取的控制措施,是指管理者为了确保管理指令能够得到有效实施而制定并实行的各种政策、程序和办法。控制活动主要包括不相容岗位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等。控制活动贯穿于整个企业内部的各个阶层和所有的职能部门,包括授权、权责分配、审查、检查、监督、资产保护、职责分工、各种政策、程序和办法中规定的各种控制行为等。

4.信息与沟通

信息沟通是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交流,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信息与沟通主要包括信息质量、沟通制度、信息系统和反舞弊机制。良好的信息沟通能够在企业内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横向以及与外界完成有效的传递,这有助于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

5.监督

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对于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及时加以改进,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内部监督主要包括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

三、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面临的问题及出现的原因

1.近年来我国部分学者对上市公司及国有企业的调查研究发现的普遍存在某些漏洞的表现

(1)公司治理结构亟待完善。首先,股东大会的职能没有得到有效地发挥,股东大会作为公司最高权力机关,其职权没有得到有效地发挥,尤其是国有股股东和法人股股东一股独大的情况下,中小股东的权益很难实行;其次,董事会未能有效运作,董事会是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代表所有股东的利益,但目前情况下,许多公司的董事长由大股东直接任命,经营决策代表着大股东的利益,由此可能损害某些中小股东的利益,并且董事会成员的构成还不规范,董事会成员应有内部董事和外部董事构成,而在我国大多由公司内部成员组成;监事会的作用非常有限,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象征着“三权分立”,股东大会做出重大决策,董事会负责执行,监事会发挥监督作用,三权互相分立,互相监督,然而现实中很大程度上,监事会的权力被忽略了,监事会成了一个受董事会控制的议事机构,而不是一个监督机构,起不到应有的监督作用。

(2)组织内部问题较多。在我国目前许多企业中都存在组织结构陈旧的问题,很多企业组织机构只重视行政管理方便而忽视了其结构的合理性。结构设置只重视纵向权利义务关系和纵向信息沟通,对横向权利义务关系和横向信息沟通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同级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阻碍了内控的有效执行。

(3)管理者的素质不高。管理者作为公司的领导人,在公司经营管理中担任重要角色,其素质的高低也是内部控制能否得以实行的关键,目前许多企业的管理人员对内控缺乏足够的重视,有的还甚至存在误解,这就使得内部控制缺乏强有力的支持保证。

2.出现以上情况的主要原因

(1)从宏观方面来讲,内控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有利的经济法律环境。从而导致企业了解和确定控制范围比较困难,难以确定控制问题领域。

(2)管理者由于自身素质原因,内控意识不强对内部控制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内控工作不能顺利进行。

(3)内控机制不健全,考核、奖惩力度不够,信息流通不畅,缺少交流沟通。

(4)部分企业员工自身道德素质的缺陷。

四、加强内控的解决对策

1.在大的经济环境下,要加强关于内控方面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2.全社会要加强对内控的重视,加强内控意识,形成“人人讲内控,人人学内控”的良好风尚,不断提高自己的内控意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3.作为社会中介组织的会计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要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加强对企业财务报告的监督力度,力使财务报告准确完整真实。

4.作为个别企业首先要完善本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三大机构各司其职,互相监督、互不干涉;实现股权结构合理化,增强董事会的功能,充分发挥监事会的作用。

5.企业管理者要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的内控意识,将加强内控放在一个重要的层面上,加强自身道德素质,为下属员工做出表率,培养企业的文化氛围。

6.完善内部审计机制,建立独立、健全的内部审计结构,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瑞平.内部控制环境构成因素研究[J]商业研究,2010(12).

[2]李梦.浅谈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J].经营与管理,2008(06).

控制与决策篇5

关键词: 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决策 ;投资控制

1引言

在工程项目建设前期,影响项目建设投资决策的因素很多,其中对投资决策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有项目建设地区的确定、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等。在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业主应针对上述主要影响因素进行重点监控,以实现对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投资控制。

2合理确定项目的建设地区

1、在实际进行工业建设项目选址时,由于原料地、能源地和消费地自然分布的客观差异,“靠近”的原则往往不可能同时适用,在这种情况下,应根据不同项目各自不同的技术经济特点决定取舍。例如,对于产品生产过程中原料失重比例大的工业建设项目,像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矿产品等初级加工产品的建设项目,应首先选择靠近原料产地建厂高耗能的工业建设项目,如火力发电厂、电解铝厂、电石厂等工业项目,应靠近能源产地建厂,如靠近煤矿或发电厂等对技术密集型建设项目,应当在工业和科技力量雄厚而且集中、协作和配套条件完备、信息灵通的大中城市选址。

2、工业规模适当聚集的原则工业规模适当聚集,是指在国家经济建设和基本建设中,通过总体规划和工业布局的逐步实现,将一系列的工、矿企业以及能源、交通运输设施等,聚集成为有一定规模的工业基地和城镇,以利于形成“集聚效益”。这种“集聚效益”的具体表现相关企业集中配置,便于形成综合生产能力,对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能够充分利用,也便于发展提高、技术革新和开发新产品,有利于充分发挥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企业分布相对集中,有利于在节约投资和提高效益的前提下统一建设完整、配套的生产性和社会性基础设施,为充分发挥企业现代化生产能力和效率提供基础条件。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工业布局的聚集程度要适当,并不是越高越好。当工业布局的聚集程度超越客观条件和经济合理界限,工业集聚带来的“外部不经济性”的总和超过生产集聚产生的效益总和时,反而会造成项目投资的增加,综合经济效益的下降。

3科学地确定建设标准水平

1、建设标准的主要内容

建设标准以建设项目为对象,其标准或指标的主要内容有建设规模、占地面积、工艺设备、建筑标准、配套工程、劳动定员等,具体内容应根据各类建设项目的不同情况而定。

2、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原则

在具体制定建设标准时,应认真、准确地贯彻执行国家的经济建设方针和技术经济政策,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水平和社会进步的实际需要出发,区别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等级、不同功能,合理确定建设项目的标准水平。例如,大多数工业交通项目应采用中等适用的标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项目,或有特殊要求的项目,标准可适当提高民用建筑工程项目、公共建筑工程项目,应坚持适用、经济、安全、美观的原则,等等。在建设项目标准的各项规定中,应当尽量给出量化的指标,不能量化的要有定性的原则要求。

4业主应做好项目经济评价

(1)经济评价的主要内容

工程项目建设经济分析的主要内容分为财务分析和国民经济评价两个层次。

1、项目财务评价项目财务评价是根据国家现行财政、税收制度和现行价格,分析、计算拟建项目的投资、费用、盈利状况、清偿能力及外汇效果,以反映项目本身的财务可行性。投资者可以根据财务评价的结论,考察项目的风险程度,决定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兴建。

2、国民经济评价是采用费用与效益的分析法,运用影子价格、影子汇率、影子工资和社会折现率等经济参数,计算分析项目需要国家付出的代价和对国家的贡献,考察投资行为的经济合理性和宏观可行性。决策部门可以根据国民经济评价的结论,考虑建设项目的取舍。

(2)经济评价的主要监控原则

对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进行监控时,主要应控制使经济评价把握好以下六条基本原则

1、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过去的评价方法一般是以静态分析为主,往往不考虑资金投入一产出的时间价值,其评价指标也很难反映未来时期的变动情况。因此,应当通过监控使经济评价坚持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的原则,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因素,进行动态的价值判断,将项目在建设和生产不同时间段上资金的流入、流出折算成统一时点的价值,变成可加性函数,从而为不同项目或方案的比较提供同等的基础条件。采用这种评价方法,在使投资者和决策者树立资金时间价值观念和资金回收观念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定量分析为主经济评价的本质,就是通过费用一效益计算,对项目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经济活动进行量化的价值判断。因此,在对经济评价进行监控时应明确要求凡可量化的经济要素都应作出定量的描述,要坚持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定量分析为主的原则,比如,一切工艺技术方案、工程方案、环境方案的优劣,都应尽可能通过量化的计算指标将隐含的经济价值揭示出来。

3、全过程效益分析与阶段效益分析相结合,以全过程效益分析为主经济评价的最终目的,就是衡量项目的整个计算期,包括建设阶段和生产经营阶段全过程经济效益的大小。长期以来,犹豫项目的基本建设和生产经营分数不同部门管理,对项目的经济评价往往偏重于建设投资的多少、工期长短、总造价的高低,但对项目投产后的经济效益重视不够。因此,在监控中要强调项目的经济评价应坚持全过程效益分析与阶段效益分析相结合,以全过程效益分析为主的原则,将评价的着眼点和归宿点放在全过程的经济效益分析上。

4、宏观效益分析与微观效益分析相结合,以宏观效益分析为主对项目进行经济评价,不仅要看项目本身获利多少,有无财务生存能力,还要考察项目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国民经济支付多大代价及其对国家的贡献大小。在实际项目经济评价中,人们往往更加看重项目自身的效益大小,以及本地、本行业发展的需要,致使一些宏观经济效益不佳的项目常常得以通过。因此,在监控中要强调项目的经济评价应坚持宏观效益分析与微观效益分析相结合,以宏观效益分析为主的原则,比如,当对项目进行的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的结论发生矛盾时,一般应坚持以国民经济评价的结论为主来考虑项目或方案的取舍。

5、价值量分析与实物量分析相结合,以价值量分析为主不论是财务评价还是国民经济评价,都要设立若干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由于受计划经济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项目在进行经济评价时,往往侧重于考虑生产能力、实物消耗、产品产量等指标。因此,在监控中要强调项目的经济评价应坚持价值量分析与实物量分析相结合,以价值量分析为主的原则,应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前提出发,将投资因素、劳动因素、时间因素等都量化为资金价值因素,对任何项目或方案都用一可比的价值量去分析,并作为判别和取舍的标准。

6、预测分析与统计分析相结合,以预测分析为主进行项目经济评价,既要以现有状况水平为基础,又要作有根据的预测。因此,在监控中要强调项目的经济评价应坚持预测分析与统计分析相结合,以预测分析为主的原则。比如,进行国民经济评价时,在对资金流入、流出的时间以及数额进行常规预测的同时,还应对某些不确定因素和风险性做出估算,其中包括敏感性分析、盈亏平衡分析和概率分析。

参考文献:

[1] 尹贻林,《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控制与决策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风险控制;管理决策;安全;施工

1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安全风险识别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是要确定在建筑施工中存在哪些安全风险,这些安全风险可能会对工程产生什么影响,并将这些风险及其特性归档。为此,就需要了解建筑施工中主要发生的安全事故有哪些及引起这些事故的原因。

下面将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分析发生这些事故的原因:

1.1 事故的直接原因

参考《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CTB6442-1986)的规定,可知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指施工机具、材料以及建筑产品(统称为物)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

(1)物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①安全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②机械设备、设施、工具等有缺陷;

③个人防护用品用具(包括安全帽、安全带、安全鞋、手套、护目镜及面罩、防护服等)缺乏或有缺陷;④施工场地环境不良。主要包括现场照明不足、通风不良、作业场所狭窄、作业场所混乱、交通线路配置不安全、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和地面滑等;

⑤恶劣的气象条件或现场条件,如暴雨、酷暑、严寒、台风、龙卷风、洪水、泥石流等易造成事故。

(2)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①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操作错误,忽视警告;

②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③使用不安全设备;

④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和工具等)存放不当;

⑤手代替工具操作:

⑥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⑦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吊车吊钩等);

⑧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⑨机器运转时进行加油、修理、调整、检查等工作;

⑩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⑧在必须使用安全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

⑩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等。

1.2 事故的间接原因

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属下列情况者为间接原因:

①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建筑物设计、施工和材料使用存在问题;

②安全教育培训不够,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知识;

③劳动组织不合理;

④对现场工作缺乏安全检查或指导错误;

⑤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没有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

⑥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等。

工程管理人员可参考有关检查标准或规范规程及上述发生事故的原因,对照本工程的建设环境、建设特性、建设管理现状和工程技术文件等方面采用检查表法来分析可能出现的主要安全风险。

2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估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估是安全管理中的必要环节,对于确定安全风险的相对重要程度并且获得关于它们的核心与外延信息很重要。而确定安全风险的相对重要性是确定安全风险控制的优先权的基础,包括确定安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伤害的可能程度。

工程管理者可以采用调查和专家打分法来确定安全风险的相对重要性:

首先,识别出某一特定工程项目可能遇到的所有重要的安全风险,列出安全风险调查表;其次,利用专家经验,对所有安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伤害的可能程度进行评价。

步骤如下:

第一步:确定每个安全风险造成伤害的可能程度,伤害程度可分为1,2,3级,1级为轻微事故(如所有损失工作日不到3日的事故,假设为1分),2级为严重事故(如使工人3天或者更长时间不能工作的事故,假设为2分),3级为重大事故(如死亡和重伤事故,假设为3分)。

第二步:确定每个安全风险的等级值,按发生可能性很大、较大、中等、较小、很小这五个等级,分别以0.9,0.7,0.5,0.3和0. 1打分。

第三步:将每项安全风险造成伤害的可能程度与等级值相乘,求出该项安全风险的得分,求出所有得分后进行比较,就可以得出各项安全风险的相对重要程度,即可确定哪些是需要更多资源投入的高风险领域,以方便选择合适的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3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控制与管理决策

在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进行识别、分析与评估的基础上,工程管理者所要做的是根据安全风险的性质及潜在影响,选择行之有效的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将安全风险所造成的负面效应降低到最低限度以减少损失,增加收益。

笔者将建筑工程施工中常用的安全风险控制措施总结为:风险回避、风险缓解、风险转移和风险自留。

3.1 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是指当项目的安全风险发生可能性较大和损失较严重时,主动放弃项目或变更项目计划从而消除安全风险或安全风险产生的条件,以避免产生风险损失的方法。对潜在损失大,概率大的灾难性安全风险一般采取回避对策。风险回避可以在某安全风险发生之前,完全彻底地消除其可能造成的损失,而不仅仅是减少损失的影响程度。风险回避是一种最彻底的消除风险影响的控制技术,而其它控制技术只能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的严重程度。

风险回避虽然能有效地消除风险源,彻底消除某些安全风险造成的损失和可能造成的恐惧心理,但不可否认它是一种消极的风险应对措施,因为在回避了风险的同时,也回避了可能的获利机会,从而影响建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3.2 风险缓解

风险缓解是指采取措施降低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或减少风险损失的严重性,或同时降低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后果。风险缓解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1)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采取各种预防措施,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是风险缓解的重要途径。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常用的措施有:工程法、程序法和教育法。

工程法以工程技术为手段,减弱甚至消除安全风险的威胁。例如:在高空作业下方设置安全网;对现场的各种施工机具、设备设置安全保护装置;按照规定在施工现场设置防护棚、安全通道、安全标志等;给施工人员配备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在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坑井口等设置围栏、盖板等均是工程法的具体应用。

程序法要求用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式从事工程施工以保证安全风险因素能及时处理,并发现随时可能出现的新的风险因素,降低损失发生的概率。在施工中就是要真正落实好各种安全管理制度,例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安全会议管理制度、安全检查和事故隐患整改制度、安全生产考核和奖惩制度、特种作业和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安全技术措施管理制度、职工守则和工种安全操作规程等。

教育法是针对事故的人为风险因素为着眼点实施控制的方法。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实践表明,项目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构成项目的风险因素,因此要减轻安全风险,就必须对项目人员进行安全风险和安全风险管理教育。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普通员工,都要接受相应的安全教育,未经安全教育或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

(2)减少风险损失。

减少或控制风险损失是指在风险损失已发生的情况下,采取各种可能的措施以遏制损失继续扩大或限制其扩展的范围,使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例如:施工安全事故发生后对受伤人员立即采取紧急救护措施,同时加强作业环境的安全防护;制定各类安全事故的紧急处置预案,对员工进行安全事故处置训练,提高施工单位在安全事故发生后的应对能力,降低安全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

(3)分散风险。

分散风险是指通过增加风险承担者以减轻总体安全风险的压力,达到共同分摊安全风险的目的。例如:企业内部的扩张,增设实体以分散安全风险或通过企业兼并以加大风险承受的能力;企业通过推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职责,发动企业各下属单位、基层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参与安全管理,分担安全风险。

3.3 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项目管理者设法将风险的结果连同对风险应对的权利和责任转移给其他经济单位以使自身免受风险损失。转移安全风险仅将安全风险管理的责任转移给他方,其并不能消除安全风险。一般分保险和非保险两种方式。安全保险是指被保险人向保险人缴纳一定的保险费,当所投保的安全风险发生并造成人身伤亡时,由保险人给予补偿的一种制度。1998年3月开始施行的《建筑法》第48条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为从事危险作业的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支付保险费”。这对施工单位而言是强制保险。非保险风险转移方式主要有工程分包和利用合同条件的拟定或变更。例如:施工单位施工过程中遇到对自身而言具有较大安全风险的特殊施工(如水下施工作业)时,可将其分包,将安全风险转移给分包人。

3.4 风险自留

风险自留,又称风险接受,是一种由施工单位自行承担安全风险后果的风险应对策略。风险自留是一种财务性技术,要求施工单位制定后备措施,一般需要准备一笔费用,作为安全风险发生时的损失补偿,若损失不发生则这笔费用即可节余。其主要用于处置残余风险,因为当其它的风险应对措施均无法实施或即使能实施,但成本很高且效果不佳,这样只能选择风险自留。所以,风险自留是处理残余安全风险的技术措施,与其它风险管理技术是一种互补关系。

参考文献

[1][英]克里斯・查普曼著.李兆玉译.项目风险管理过程、技术和洞察力[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控制与决策篇7

关键词: 融资模式;行为选择偏好;利益侵占;超控制权收益

中图分类号:F2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92(2013)06002207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Characteristics of UltimateController & Corporate Financing Decision

ZHU Naiping1,2, TIAN Lixin2, CHEN Na1

(1.Schoo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212013, China; 2.Faculty of Science,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212013, China)

Abstract: The ultimat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not only affect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control right and residual claim, but also enormously affect the behavior choice of the corporate financial decisions. This paper, with a firmlevel dataset 1112 observations of private listed companies from 2004~2011 based on ultimate shareholder’s views, empirically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ltimate shareholder’s controlling rights, cash flow rights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the preference of corporate financial decisions. The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the ultimat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are not sensitive to the bankrupt threat effect when the separation between control right and cash flow right reaches a high level. And in the meantime they prefer to infringe the interests of the other shareholder by high debt financing in order to seize the super control gains. Key words: financing mode; behavior choice preference; interest infringing; super control gains

1 引言

Claessens, Djankov, Fan[1],La Porta, LopezdeSilanes, Shleifer等[2]学者研究发现,世界上很多上市公司实质上并不为第一大股东所控制,而受终极控制性股东的影响,终极股东往往通过一股多票、交叉持股、金字塔股权结构等方式操纵公司。所谓终极控制性股东是企业最终的控制人,即无法再追溯其控制权的控制人。终极控制人包括两部分:一是终极控制人依其所拥有的股份而获得的控制权;另一部分是终极控制人控制董事会和股东大会所获得的控制权。在“股权相对集中”的公司,终极控制性股东与其他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是主要矛盾。近年来,围绕这种矛盾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广泛研究:Lins[3]对18个国家的1433家公司研究发现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即表决权)超过所有权(现金流权)时,其市价会随之下降;Claessens等[1]也认为企业成本上升和绩效下滑是因为终级控股性股东控制权与所有权的分离; Du,Dai[4]在对上市公司最终所有权结构和财务杠杆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现金流权与表决权的分离往往导致最终控制人倾向较高风险的融资决策;Marchica,Mura[5]发现最终控制人现金流权与表决权的分离会对企业价值产生负面作用。国内,刘芍佳等[6]将控股股东按照国有、民营两类进行对比我国最终控制人问题;王鹏和周黎安[7],刘少波[8],邓建平和曾勇[9],戴璐和孙茂竹[10],朱文和苏启林[11]等围绕实际控制人所有权与表决权分离对企业价值、股利政策方面进行了广而深的研究。Claessens等[1]界定实际控制人的特征变量是现金流权与表决权比(SQ)。赖建清等[12]进一步研究了实际控制人对董事会的控制行为,并创设了变量SR,SR=1-独立董事比例-其他股东代表所占比例-终极控制人控制的表决权比例。SR度量了控股性股东在董事会中所占比例(SP)和其拥有的表决权二者的差异。如果SR>0,代表终极控制人在董事会所占比例过多过高。笔者认为SR不能同时反映出实际控制人面对的成本(现金流权)和收益(控制权收益),即无法反映出控股股东的实际特征,我们认为终极控制人拥有的现金流权/终极控制人在董事会中所占比例的比(CQ)度量二权分离更科学。CQ与SQ的区别是:SQ是名义上的分离度,CQ是实质上的分离度。因为董事会实际拥有公司剩余表决权,终极控制人在董事会中所占比例更加能反映其对企业影响的实际掌控力。从理论意义上讲,在考察实际控制人现金流权与表决权的偏离程度时CQ优于SQ。因此本文设计了这两个范畴的特征变量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也有学者指出可用表决权和现金流权差额的绝对值(SU)来替代二者的偏离程度,本文实证部分也对SU进行了分析以对比。

现金流权与表决权分离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际控制人行为后果[13,14],因此深入分析实际控制人的行为表现特征对公司更深层次更深刻的影响,会给公司治理带来启示和借鉴价值[15]。本文以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层层追溯,寻找上市公司的最终控制人,并从终极控股性股东的角度考察表决权、现金流权及二者的偏离程度和公司治理等因素对融资决策行为的影响。

2 理论分析与假设形成

在上市公司里,控股股东想要取得表决权就需要持有相当数量的股份,这一最低持股比例我们称之为有效控制权(投票权)。实际控制人以较小的现金流权获取较大的表决权,超过有效控制权的部分称作“控制权真空”。显然,实际表决权的比例越高,控制权真空就越大,其存在使股权融资带来的控制权稀释效应不会对实际控制人的表决权构成威胁,不影响他们对自由现金流的使用,也不影响其取得控制权私利[8]。于是,最终控制人便会充分利用“控制权真空”,采取股权融资以避免负债的破产威胁效应和利益转移限制效应的发生,且“控制权真空”越大,股权融资的动机就越强。对实际控制人而言,实际控制权的比例越大,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真空”越大,终极控制人为了压缩“控制权真空”,偏向采用更高比例的股权融资;反之,实际控制权比例较低时,终极控指出,实际控制人会借助董事会对其控制行为提供保障。董事会结构只是实际控制人为保证对融资决策的制定权而采取的措施,不会直接影响最终控制人对融资决策的选择,所以本文将董事会结构变量称为实际控制人的行为能力变量,将股权结构变量(包括实际控制人的特征变量,即表决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称作实际控制人的行为特征变量。实际控制人在董事会中所占比例为其负债行为的选择作出能力上的保障,从此形式来说就是直接放大了假设3或假设4的效应,无论是假设3或假设4通过验证,引入最终控制人在董事会中所占比例这一特征变量都能加强正向或反向效应。因此提出假设5:

H5 终极控制人在董事会中的比例越高,则H3或者H4中的被证实的效应就会得到放大。

3 实证研究总体设计

3.1 数据来源

笔者选取2004~2011年公布年报和相关公司治理信息的民营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于样本选择和数据选取,笔者依据如下原则进行了调整和筛选:(1)剔除数据不全的上市公司,包括年报数据、控制链、终极控制人等信息不全。(2)剔除新上市或次新上市公司,即剔除了2004年以后新上市的公司。(3)剔除同时发行B股或H股的公司。(4)剔除金融类上市公司。(5)剔除终极控制权低于10%的上市公司。(6)剔除ST和PT的上市公司。(7)剔除资产负债率超过100%的上市公司,即资不抵债的公司。基于上述原则,笔者最终选取了139家于2004~2011年间连续公布年度财务报表的非金融类A股民营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样本量合计1112个。

3.2 模型及变量

公司融资行为最终形成公司的资本结构状态,而资产负债率是学者研究资本结构的常用指标,所以本研究也以资产负债率作为因变量。自变量包括最终控制人的控制权、现金流权、两权分离度、终极控制人的派出人员在董事会的比例。根据Titman等[21]的资本结构变量和相关文献,本文把业务增长率、公司规模、资产担保能力、赢利能力、行业特征等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变量定义如表1。

4 计量检验结果

4.1 描述性分析

全样本下描述性统计分析显示,民营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平均值为50.06%,虽然不太理想,但是总体还是低于国有上市公司。现金流权和控制权相同的样本只有184个,而控制权高于现金流权的样本数有928个,说明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呈现严重分离的特征。此外,为了更好地阐释现金流权与表决权分离程度对融资决策的影响,笔者按现金流权与表决权是否存在分离对民营上市公司进行分组,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企业,控制权超过现金流权的上市公司负债比例稍高,初步显示“两权分离”状况下其更倾向于负债融资。

衡量终极控制人现金流权与表决权分离程度的解释变量SQ最小值低至0.0634,均值为0.6454,SU最大值为48.74%,均值为12.82%,同西欧13个国家及东亚9个国家和地区的民营公司比较而言,我国民营公司终极控制人现金流权与表决权的分离程度偏高;CQ出现了3.00这样的特殊值,表明存在现金流权很大但最终控制人在董事会所占比例很小的公司,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终极控制人对董事会的控制力度不够。但是SP的中值和均值皆大于50%,表明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多数对公司董事会拥有绝对控制力,且几乎有百分之百的话语权,保障了其掏空行为。

4.2 相关性分析

通过各变量的相关性分析发现(由于篇幅所限,皮尔逊相关系数矩阵没有在此列出),现金流权与表决权偏离程度的两个变量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变量SQ与资产负债率呈负相关关系,SP与资产负债率呈正相关关系,初步支持了终极控制股东两权偏离程度与公司资本结构正相关的假说。另外,考虑到SU=VR-CR,CQ=CR/SP,表中SU与VR、CQ与CR的相关系数较高实属正常范畴。因此,我们是分别把它们放入方程进行回归分析的。而其他各自变量的相关系数均较小(绝对值小于0.4),于是我们可以认为上述模型的各自变量之间基本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可以放入同一个方程进行回归分析。

4.3 回归分析

样本的资本结构直方图基本符合正态分布(资本结构直方图略),其为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对样本进行回归系数估计提供了科学的依据。通过现金流权、控制权与资本结构的回归分析(限于篇幅,各自的回归结果表未列出)发现二者与资本结构都呈现显著负相关。

随着逐渐控制资本结构的其他影响因素,表决权与资产负债率在10%水平显著负相关,说明控制变量增强了检验效果。F检验结果说明模型整体拟合度较好。假设1得到证实,表明控制人拥有的表决权越高,公司融资决策行为偏向于股权融资,形成低负债的融资结构。反映在负债融资可能引发的破产风险与股权融资的控制权稀释风险面前,终极控制人拥有的表决权越高,越偏向于进行低负债的融资行为,因为他们害怕债务的破产效应导致表决权的丧失。

现金流权与资产负债率在1%水平显著负相关,而且随着逐渐控制资本结构的其他影响因素,显著性得到增强,验证了假设2。终极控制人拥有公司的现金流权越高,其自身利益与公司整体利益越趋于一致,对控股股东的正向激励效应增强,其规避破产风险的动机也越强。为了规避负债可能带来的破产风险,避免过多现金流出,实际控制人在融资决策中偏向于较低的负债水平。

我们还发现了其他一些影响公司资本结构状态的因素:(1)业务增长越快,资产负债率越高。这是因为高成长型公司的内部留存收益往往无法满足其投资所需,另外高成长型公司往往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股东不想把股东财富转移给其他股东,因而通常不愿过多地发行新股,以免分散老股东控制权和稀释每股收益。当具有较多的融资选择时,这类公司一般会首选债务融资来满足外部资金需求。(2)我们还发现公司随着赢利能力的提高,资产负债率反而下降。通过实践观察,赢利能力强的公司,往往通过留存收益方式得到所需资金的满足,因而负债水平下降。(3)公司规模越大的公司,资产负债率越高。因为大公司实力强,所以债权人愿意向他们提供贷款、同时减少监督成本,因此大型公司资产负债率反而高。(4)资产担保能力越强的公司,越有机会获得较高的借款。因为公司可用于贷款担保的资产越多,债权人的放贷资金越安全,债权人越乐意提供更多的借款。

4.4 稳健性分析

由于西方国家上市公司股权比较分散,关于终极控制性股东等一些颇具代表性的研究中常常看到实际控制人的有效控制权被界定在10%或20%。鉴于国内上市公司股权较集中的特点,本文选择20%作为有效控制比例,对以上研究结论进行稳健性检验(篇幅所限,回归结果未列)。研究发现在提高了终极控制人的表决权后,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资本结构的解释程度还得到增强,模型的整体效果要优。另外,表决权提高时表决权与现金流权二者分离程度与资产负债率相关关系的显著性亦得到增强。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具备良好的稳健性。本研究表明基于负债的非股权稀释效应的考虑,控制人倾向债务融资而非外部权益融资的方式来筹措资金,其有利于控制人维持其对公司的表决权。

5 结论与启示

本文借鉴Claessens等[22]追溯终极控制人的方法,以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层层追溯,寻找我国上市公司的最终控制人特征,并以2004~2011年A股民营上市公司1112个样本实证检验终极控制人特征对公司融资行为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终极控制人拥有的表决权与现金流权两者分离程度越高,其对负债的破产接管效应和利益转移限制效应越不敏感,越偏向于选择高负债的融资决策行为。而且随着终极控制人的表决权和现金流权分离程度的加大,其利益侵占获取超额收益动机越强,而且往往通过向董事会派出人员以提高在董事会中所占比例以达到让董事会为其侵占行为提供保护的目的。

上述结论对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治理和监管及资本结构的完善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第一,最终控制人拥有过度表决权,其必然会利用过度表决权实施各种隧道行为侵犯其他中小股东利益,使自身利益最大化获取超控制权收益行为的发生。终极控制人获得过度表决权,带来现金流权与表决权的分离,更加会导致成本的提高,公司绩效的降低,还会对上市公司合适的融资决策制定带来不良影响。公司治理问题是公司最佳资本结构能否实现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如果把资本结构和公司治理进行耦合研究,将会大大丰富拓展资本结构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第二,通过对终极控制人特征和融资行为选择偏好进行深入的理论和实证分析,不但能够深刻揭示出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终极控制权下的经济行为后果,而且对终极控制权客观存在的条件下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做出全面分析,为完善上市公司产权结构和融资结构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建议完善我国破产机制,保障债权人权益;加速商业银行的改革,提高商业银行对于上市公司债务水平的监督;针对上市公司决策权的分配,制定相关法律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第三,不仅要从内部优化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还需要从外部提高政府监管水平,加大监管力度,才能引导上市公司健康稳定发展并形成良性竞争、有序的资本市场。只有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市场监管机制的同时完善,才能真正促进上市公司长远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保护好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参 考 文 献:

[1] Claessens S, Djankov S, Fan J P H, et al.. Disentangling the incentive and entrenchment effects of large shareholding[J]. The Journal of Finance, 2002, 57(6): 27412771.

[2] La Porta R, LopezdeSilanes F, Shleifer A, et al.. Corporate ownership around the world[J]. Journal of Finance, 1999, 54(2): 471517.

[3] Lins K V. Equity ownership and firm value in emerging markets[J].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2002, 38(1): 159184.

[4]Du J, Dai Y. Ultimate corporate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capital structure: evidence from East Asian economics[J]. Corporate Governance, 2005, 13(1): 6071.

[5] Marchica M T, Mura R. Direct and ultimate ownership structures in the UK: an intertemporal perspective over the last decade[J]. Corporate Governance, 2005, 13(1): 2645.

[6]刘芍佳,孙霈,刘乃全.终极产权论、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J].经济研究,2003,(4):5162.

[7]王鹏,周黎安.控股股东的控制权、所有权与公司绩效: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金融研究,2006,(2):8898.

[8]刘少波.控制权收益悖论与超控制权收益[J].经济研究,2007,(2):8596.

[9]邓建平,曾勇.上市公司家族控制与股利决策研究[J].管理世界,2005,(7):139147.

[10] 戴璐,孙茂竹.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价值的影响[J].中国会计评论,2005,(1):3754.

[11]苏启林,朱文.上市公司家族控制与企业价值[J].经济研究,2003,(8):3645.

[12]赖建清,吴世农.我国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的现状研究[A].公司财务研讨会文集[C].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4762.

[13]孙健.终极控制权与资本结构的选择――来自沪市的经验证据[J].管理科学,2008,(2):1825.

[14]韩亮亮,李凯.民营上市公司终极股东控制与资本结构决策[J].管理科学,2007,(5):2430.

[15]韩亮亮,李凯.控制权、现金流权与资本结构[J].会计研究,2008,(3):6673.

[16]Stulz R. Managerial control of voting rights: financial policies and the market for corporate control[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88, 20(1): 2554.

[17]Harris M, Raviv A. Corporate governance: voting rights and majority rules[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88, 20(1): 203235.

[18]Garvey G, Hanka G. Capital structure and corporate control: the effect of antitakeover statutes on firm leverage[J]. Journal of Finance, 1999, 54(2): 519546.

[19]Dann L, DeAngelo H. Corporate financial policy and corporate control: a study of defensive adjustments in asset and ownership structure[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88, 20(1): 87127.

[20]Mueller D, Sirower M. The causes of mergers: tests based on the gains to acquiring firms’ shareholders and the size of premia[J]. Managerial and Decision Economies, 2003, 24(5): 373391.

[21] Titman S, Wessels R. The determinants of capital structure choice[J]. Journal of Finance, 1988, 43(1): 119.

控制与决策篇8

【关键词】电力工程;项目管理;造价;措施

电力工程的建设从自身特征上而言,所具备的系统性和复杂性都大大地增加了建设管理过程的难度,在确保工程建设工期及质量不受客观因素影响的基础上,通过有效措施的应用对电力工程造价施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与控制,是当前电力单位管理工作关键内容。所以,在工作实践过程中,电力企业应当利用多元化的方式对工程造价进行分析,实现管控优质化,科学使用工程资金,以达到企业效益最高化的目的。

1 新时期电力工程项目造价基本情况概述

所谓工程造价指的是工程在整体建设过程当中所需使用的全部工程费用。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具备很强的实践性、综合性、政策性、经济性以及技术性,以人工、材料及机械等方面科学使用为基础,按照合同内容所规定的具体价格对工程成本进行有效控制,进而实现收益的理想成效。近年以来,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速度迅猛提升,电力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相关改革措施也在逐渐深化的过程当中。在现今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要实现企业有效竞争力的提高,就必须按照国际规范的标准与要求对传统造价管理模式进行科学转变,提升实际工作效率,降低工程成本,做好资源配置的优化工作等。

2 造价管理与控制工作中相关问题的分析

2.1 工程招标阶段报价不合理

在电力工程投标阶段的投标战略制定过程中,没有准确把握到工程造价合理性,也没有做好准确定位工作。相当一部分的电力企业以高利润为追求目标,报价过高,致使中标失误;另一些企业为了实现中标这一目的,将报价一味压低,损害了企业的最终利益,造成巨大损失。

2.2 工程项目投资决策工作出现失误

实际工作中,电力工程的造价管理与多方面单位及部门都有着直接的关系,然而并没有一个具体的单位或部门进行统一实施,导致工作处于多方管理的形势当中。具体而言,电力工程造价管控与所涉及单位的实际利益挂钩程度客观上存在着一定差距,若没有权威机构进行统一的调度并负责,则管理工作一旦出现阻碍或困难都没有具体的承担主体。所以,电力工程的造价工作要实现高质量、高效率标准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同时,项目投资审批工作也出现了很大的漏洞。某些企业通过降低投资或漏标等手段对审批额进行降低,不择手段取得工程项目。之后,再在审批通过的情况下追加工程投资,致使项目投资失控情况的出现。

2.3 设计阶段管理控制不到位

电力企业在设计方面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造价管控各项工作的具体落实。在这一阶段,造价控制管理的工作难度相对更高,但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能够使得工程建设大道最理想化的标准。然而,工程造价工作人员相对于经济方面,更多的是针对技术方面进行考量,这也就到导致了电力企业在投资效益上收效不佳。

2.4 施工过程中变更问题以及监管力度不够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随意的工程变更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工程造价形成不利影响。但由于当下电力企业在责任制度上的规范比较缺乏,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较低,致使这类损失难以找到承担人员,因此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也无法得到应有的重视。另一方,监管力度的缺乏也导致工程变更问题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2.5 工程结算阶段造价控制不科学

在工程竣工阶段结算工作中,施工企业严重冒算高估,导致工程造价出现虚增现象。例如,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工程量的合理计算,在结束定额单价的调整过程中不降只升,造价标准被抬高,且应当加减部分没有进行相应的减少或者增加。另外,在工程量和金额计算时,出现小数点移位、数字混淆、重复计算等多种人为错误,这些问题均会造成这一阶段电力工程造价的虚增。

3 加强电力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与控制各项措施的探讨

要实现工程造价的科学管理与控制,则必须从投标、投资决策、设计、施工、竣工结算五个部分分阶段进行综合加强。

3.1 投标阶段

在投标阶段,企业要制定合理的投标战略。在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报价太高很难中标,但是过低也会导致企业损失。因此,电力企业要对承包工程各项费用进行分析,要对其价格资料进行分析,再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合理的报价。此外,还要对电力工程建设的市场竞争形势进行全面分析,了解与掌握竞争对手与发包工程的状况,才能合理制定出企业的投标战略。

3.2 投资决策阶段

在投资决策阶段,电力企业应当对建设工程的各种指标与水平进行初始研究与规划,包括项目的比选、建设标准以及建设规模,还要对投资估算进行决策。这些都决定着整个建设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必须对投资决策进行严格把关,为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打下基础。

3.3 设计阶段

在设计阶段,企业必须决定建设规模、结构形式、产品方案、建筑标准与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内容,以形成工程建设的设计概算。同时,要确定工程投资的限额最高值,完成施工设计图,最后对工程造价进行准确计算。在设计中,要结合先进技术来施工,有利于工期的缩短,也可以节省投资,还能减少施工成本与经营费用,从而为电力企业带来长远效益。

3.4 施工阶段

首先,项目法人应当根据建设工程的相关程序来严格办事,确定合适开工时机,对建设资金进行合理安排。在施工过程中,应当加强监督管理力度,提高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尤其是在工程造价控制方面的监理力度要更大,严格履行建设工程支付的监督职责。同时,要根据施工合同的相关要求来对现场签证和工程变更等方面进行控制。施工人员不能随意变更设计,应该提出设计变更建议,得到批准后再根据变更之后的设计来进行施工。而对工程造价带来较大影响的设计变更必须先算账,再根据变更内容施工。

3.5 竣工结算阶段

电力工程造价的相关管理工作人应当时刻保持好细致认真的工作实践态度,最大程度上避免多算、漏算等不良现象的出现,保障工程结算准确性与完整性。另外,工程项目法人需按照施工合同与竣工图等依据性资料对工程建设企业的工程量及工程造价做好全面审查工作,特别是在设计变更与施工索赔现象出现的情况下。一旦有实际问题发生,就必须通过有效措施及时解决,而这一过程对于审核人员综合素质及专业基础都要求较高,尤其是在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上,只有更高的标准才能确保工程结算审查各项工作的高效性。

4 结束语

我国电力建设相关工程正处于不断发展的进程当中,客观上为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助力。然而,在电力项目工程建设造价方面,相关电力单位并没有将相应的控制管理工作做到位。因而,针对工程项目造价工作人员能力及管理力度必须进行有效且有目的性的提升,按照预定的目标对造价进行科学控制,进而提升电力企业整体经济效益,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高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郭颖.电力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1).

[2]刘亚娟,刘平平,高峰.浅谈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7).

上一篇:plc控制系统范文 下一篇:控制变量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