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的控制与反控制

时间:2022-07-22 07:49:49

国际能源的控制与反控制

目前国内的能源政策实际是在“对赌”,是以中国经济多年的积累,与国际赌家以及这些赌家背后的大国进行没有把握的“”。原油价格之战实际是经济之战,比的是对经济危机的抗御能力,以及在危机爆发后的调整能力。而这,正应该是中国最大的担心。

中国印度等实行巨额油价补贴的国家若上调成品油价格,或直接实行油价自由浮动后,国际油价却会出现爆跌?这是一个挺大的悖论。

而问题正是,主动地向上调整油价,并且进一步实行彻底放开油价的政策,既可以使国际油价大幅度下跌,也会起到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

6月19日中国政府宣布上调成品油价格后,国际油价从138美元一桶的高点迅速回落至131美元附近――当天收在134美元。有国际传媒发表评论称,中国主动上调油品价格可能抑制中国对能源的畸形需求,使失衡的国际能源供求关系在中长期走向平衡。而这番话的另类含义是:中国主动出击可以吓退蛰伏在国际能源市场的投机客,使他们不再敢轻易做多。

但到目前为止,国际油价仅仅是短暂下跌,未来仍然会创新高。因为,是次中国油价调整的幅度虽然很大――历史最大,但既没有出人意料,也低于市场最大预期,既不足以击退国际炒家,更不会吓退那些操纵油价的金融巨鳄。

未出意料之外

摩根士丹利在6月6日就发表报告预言:中国内地成品油价格可能在未来数月内出现10%-20%幅度的上调。而在6月18日――即价格上调的前一天,花旗银行和瑞士信贷均明确预测:中国上调成品油价格的可能性已经大幅度增加,时间就在奥运会之前。

可见,他们既预测了调整的幅度――最后是18%,也预测了准确的时间――不应该在奥运会之后――当然也不能离奥运会太近,6月正好。从中国股市“中石油”18日曾经一度大涨的现象看,19日可能调价的消息早就泄漏。

但是是次调价幅度,实际远低于市场最大预期。

是次调整虽然幅度很大――超过15%,但目前国内市场的零售价已经比国际市场的期货价低了70%左右,调20%都仅属于微调,何况还没有到20%。从调价后北京的道路车流量变化分析,该堵的地方照样堵,车流量一点没有少。网上虽然对油价调高有些许抱怨,但声音微弱,绝大多数人根本不在乎目前6元人民币左右的油价。

应该承认,市场虽然没有人敢预测中国会果断地、迅速地将石油零售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但这正说明,只有敢于接轨才能击退国际炒家的“围追堵截”,才能杀出“你涨它更涨”的重围。否则,只能如央行的货币政策那样,利率调整永远是追着通货膨胀走,因此永远被动。像现在这样小幅度的调整,一次次被动的调整,只能是,你越调,它越涨,将长期涨价的预期固化,最后引发物价轮涨,像温水煮青蛙那样,将中国经济的内在优势一点点耗尽。

油价到底该是多少

面对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猛涨、疯涨,人们不得不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个市场是冲着中国来的,我们实际已经陷入一场空前持久的“能源战争”。

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石油进口量突飞猛进。2007年,中国进口石油近2亿吨,占总消费的52%以上。而据海关总署统计,今年5月份国内进口的原油量为1620万吨,较上年同期大增25%。而这一增速恰恰是在国际油价狂涨的月份取得的。

事实胜于雄辩,现实情况就是:国际原油价格越涨,中国越买,涨得越快,买得越多。今年前5个月,中国实际进口原油量增长了12.7%,花费却多出了84.9%。是不是“中国买什么什么就贵”――无论我们是否承认这一说法,我们在国际能源市场的被动局面已经不言自明。

但主动出击也很难。难在对中国未来需求增长的数字没底,难在对国际炒家“水有多深”没底,甚至难在国际社会直到现在仍然对油价为什么能够在一年中上涨80%统一不了认识,更无法协调一致地发动反击。

6月22日,在沙特吉达举行了有36个国家参加的国际石油峰会。美国、印度、德国包括中国都大声疾呼,请求产油国增加石油供应量。而欧佩克各产油国则反过来称,“你们为什么不谈谈美元贬值问题?”

至于有没有炒家作怪,欧佩克和大多数国家都说有:原油市场并不存在供应不足问题,油价涨幅惊人源于存在巨大投机因素,国际赌家在豪赌。而美国却认为,价格的持续大幅度上涨完全是供需失衡所造成,它指出,在供给面上,俄罗斯、尼日利亚等石油净出口国的产能在持续下降,欧佩克也没有增产,这使未来全球原油的供给能力受到广泛质疑。而在需求方面,虽然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的需求量在小幅降低,但来自中国和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强大需求增量,已经完全盖过了前者的减少。言外之意,又在指责中国和印度拉高了国际油价。

而油价到底应该是多少,无论是买家还是卖家,无论是消费者还是炒作者,大家都在想,都在问。而这又是个谜。美国国会最近质询了该国的几大石油公司,让它们报一报自己的成本和利润,结论是:全球石油开采的成本大约在30-90美元之间,平均60美元,即使算上运输成本,每桶80美元也有赚头。中国的采油成本虽然没有类似的调查,但国家财政对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公司的补贴价却是以80美元一桶为基点计算的,说明国内的采油成本也应该在80美元一桶之下。而现在国际油价已经超过144美元,全球大多数国家的汽油零售价都在150美元以上。这其中当然有暴利。

有暴利也依然会这么卖,俄罗斯就是例子。俄罗斯是全球产油大国,生产成本极低,但国内的汽油零售价却早已与国际市场接轨。该国的办法是,对各个石油公司征收暴利税,再由国家建立“平准基金”,既为平抑价格涨跌(防范未来可能的大跌),也为子孙后代做储备。俄罗斯能这样做的原因,一是有忧患意识,懂得资源有限,不可能长期满足奢侈性消费;二是必须尊重国际市场,尤其是尊重虚拟金融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

油价之所以会远离成本,不完全是生产商销售商们在追逐暴利,而是因为油品市场是半虚拟市场,油价本身就有虚拟成分――其价格中包含了未来的成本和需求因素,如同股票价格有时已经将未来几十年可能达到的价格提前体现了C油价为什么能够这么涨,不仅使我们感受到虚拟经济的独立性越来越强,更使我们感受到,实体经济也在虚拟化:凡是与实体经济相关的基础性资源性产品,能够被储备被期货化的产品,都已经虚拟化了。

比如铁矿石,最近几年几乎年年涨80%以上,是实体经济拉动的吗?是现实就需要这么多吗?看一看中国各大港口积压的铁矿石就会知道:一方面是进口价在大幅度上涨,似乎是有多少就要多少;另一方面却是铁矿石多得没地方卸,港口外等候卸船的巨轮要排很长队。

显然,每家钢铁厂都在拼命储备,铁矿石的期货价更是被炒家推动一涨再涨,而在

现货市场价格果然出现大幅度上涨时(力拓和必和必拓与中国宝钢达成涨价80%的协议),不仅铁矿石生产国喜笑颜开,那些大量储备的钢铁厂和投机客更是弹冠相庆,因为他们的财富都在账面上大幅度增长了。

但他们想过价格未来会大幅度下跌吗?想过大幅度下跌后的情形吗?油价和铁矿石等资源和能源价格的疯狂上涨既然是虚拟化的,既然是炒作泡沫占比越来越多的,就不能保证未来不会大幅度下跌。如同股票市场的泡沫虽然做到最后一浪的冲刺,但它迟早会掉下来的,而当它掉下来的时候,人们会发现,那些账面上曾经有过的巨大财富就如同泡沫,一瞬间蒸发了。

价格下跌的条件

讨论原油价格会不会下跌应该不难,有涨应该有跌;但分析它什么时候下跌以及能跌到多低,却如同“占卦”,不仅困难,而且没人信服:影响原油价格的因素太多了,到处都是不确定性。

虽然目前的原油价格已近疯狂,但是疯狂并不等于虚妄――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当人们越是以为涨过头之时,它反而涨得越快,因为,凡是最后一浪都是主升浪,而且稍有风吹草动就会拉出历史上最大的阳线。比如就在中国决定调高石油零售价之前的几天,国际原油期货价格曾经创造了每天上涨10美元的历史纪录。有人分析是尼日利亚油管被炸,有人分析是以色列准备攻击伊朗,但更主要的,不排除是国际投机资金意识到中国可能就要出台调高油价的措施,为了防止油价的大幅度下跌而提前将油价大幅度拉高。

因此,可以坚持这样的意见:国际油价的涨跌的确在看中国的“脸色”。从国际投行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中国宏观政策是否会发生变化这一点上,就可以明白,只要中国继续实行油价高补贴政策,只要中国经济没有出现明显的减速迹象,国际油价就会继续上涨。

目前虽然不能否认中国经济正处在货币相对紧缩的环境中,但央行的货币紧缩政策仅仅是数量型的。如同油价虽然在上涨,但补贴的资金却更多;存款准备金虽然已经达到17.5%,但贸易以及经常账户的顺差却逼迫央行在发行更多的钞票――紧缩收回的资金远远小于为对冲经常账户盈余而放出的人民币。

对于中国经济而言,只要人民币升值没有到头,驱使此轮繁荣的内在因素没有消失殆尽,流动性泛滥就仍然在将中国经济推向歇斯底里。明智的人已经看到,目前数量型紧缩的大坝迟早是要垮塌的,所谓紧缩只是在苦苦支撑而已。

所谓对抗与反对抗、控制与反控制,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各大经济体的实力对抗。这种对抗现在似乎集中在能源价格上,那边涨价,这边就增加补贴,反正这边有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有全球第二的出口能力。但是,这种对抗很可能不可持续。

现在全球就剩两个大国在实行巨额原油补贴政策,印度每个月补贴额为50亿美元左右,中国的数字虽然保密,但据国际投行测算,大概是印度的3倍,也就是说,每个月150亿美元。如果原油涨到150美元一桶,补贴额就可能达到每年2500亿美元。这个数字几乎是中国半年的真实贸易盈余。

如果人民币升值趋势逆转,热钱大量撤离中国,经常账户出现逆差,巨额补贴立刻就会使外汇储备出现大幅度下降。因此,这种政策实际是“对赌”,是以中国经济多年的积累,与国际赌家以及这些赌家背后的大国在进行没有把握的“”。也许中国最后能赢,但输的概率极大,因为原油价格之战实际是经济之战,比的是对经济危机的抗御能力,以及在危机爆发后的调整能力。而这,正应该是中国最大的担心。

说到最希望中国陷入经济危机的国家是谁,大家的争议并不多。而这样的国家,恰恰有将危机转嫁到全世界的能力――排除是客观后果还是主观目的的分析,它事实上早就带来了一场“以危机制造危机”的金融大战:先是引发全球的流动性泛滥,并从中获利,但全世界则危机四伏;而它自己已经出现经济危机时,全世界则一起买单,更多的国家被拖下水。最后的资源价格大涨,一些重要的竞争对手将被拖入危机深渊,使之难以自拔,最终永久地丧失对全球经济霸权者的挑战力。相比这样的大国,中国可能对抗不起,更输不起。

中国经济现在正在进入工业化的冲刺阶段,冲过去,就是发达国家,垮下来,可能要再调整10年,距离发达国家的距离也继续遥远。在这个阶段最怕出现经济危机,因此中国需要防范重大经济危机,并且因为害怕经济危机,中国已经进行了调整,但是调整的对象和方法远没有触及根本:不敢让人民币自由浮动,更不敢让能源价格市场化,结果是忙中出错,错上加错。

由于市场上的投机客判断中国还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因此才不惜成本地与中国“对赌”。现在,全球的能源包括资源的价格仍然在疯狂上涨,甚至有长到天上去的趋势。这种疯长可能导致中国经济在进入此轮繁荣周期的顶峰时突然夭折――由危机转入长期萧条。但是,也同样可能因为中国主动调整――大幅度地调整能源及货币政策――而使资源类市场被迫出现暴跌。

原油价格以及资源价格的暴涨能够为中国经济敲响警钟,让国人发现在中国经济繁花似锦的深处,原来还有那么多的破绽和漏洞需要修补。主动修补(反控制)与被动修补(被控制)的区别是:中国经济能不能平安着陆。能源价格大涨的现实已经作出警告:中国经济需要减速几乎是肯定的,关键是让危机来减速,还是主动减速。

(作者为中国农业银行总行研究员)

中国经济现在正在进入工业化的冲刺阶段,冲过去,就是发达国家,垮下来,可能要再调整10年,距离发达国家的距离也继续遥远。在这个阶段最怕出现经济危机,因此中国需要防范重大经济危机,并且因为害怕经济危机,中国已经进行了调整,但是调整的对象和方法远没有触及根本:不敢让人民币自由浮动,更不敢让能源价格市场化,结果是忙中出错,错上加错。

上一篇:玉沙村:通向美丽,并非坦途 下一篇:银行业海外收购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