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范文

时间:2023-10-15 11:09:14

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篇1

关键词:中小城市;城市化;林业建设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城市化也称作城镇化,是指一个地区的人口在城镇和城市相对集中的过程。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中小城市由于生活成本低,距离农村近等优势,成为了城市化的重要区域。但是,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城市问题越来越多,由于中小城市自身基础设施和资金投入不够完善,所以问题更突出。本来就脆弱的城市环境更加的不堪一击。因此中小城市的林业建设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命题。城市林业建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建立森林与城市相互支撑的平衡关系,来支持和促进未来城市化建设的进步。多种多样的城市化问题和日益恶化的都市环境成为了制约中小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些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城市林业建设的支持。

一、城市林业建设的含义和范畴

城市林业是一门新兴学科,发端于欧美各国,欧美各国进入后工业时期,发现城市化给城市带来了很多生态和环境问题,因此各国开始重视城市环境。城市林业也就应运而生。城市林业发展速度快,具有广阔的研究和发展空间,同时包含了林学,园艺学,园林景观设计,生态景观,城市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和内容,而且和景观设计,城市规划也有紧密的联系。其核心在于城市森林的培育和经营以及管理。城市森林是指在城市区域或者城市周边地区生长的绿色植物的统称。

狭义上,城市林业是指林业的一个分支,是指研究和培育以及管理有益于城市生态建设和具有潜在生态或者经济效益的树木,植物,并对其实施管理的学科;从广义上来说,城市林业主要研究城市树木,植物和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对于生长在城市环境之下的树木植物进行合理配置和培育,科学有效管理的学科。城市林业是一门综合性的现代化学科,以服务城市为主要目的,它将园艺业和林业融合到一起,城市林业一方面扩大和延伸了传统的林学研究范畴,又对于传统林业的研究水平和高度是一次升华和发展。

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城市内生长有树木,植物的区域和这些区域内的动物及生态体系;和这些区域相关的周围设施也属于城市林业的研究范围包括城市内的水域,动物生存地区,城市市民休闲娱乐场所内部,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周围,公园花园等公共场所的植物,城市道路两旁的树木和其他植物;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居民区的庭院绿化;街头的绿地和小片林区;城市附近的森林公园和风景区树木和市郊周围农民为经济利益所建造的苗圃、花圃、草圃等生产绿地。

城市林业建设对于中小城市的重要意义:

1.在环境保护方面。中小城市的林业建设能够有效吸收工业生产排放的有害气体;调节城市局部气候;能有效减少烟尘和粉尘;对于空气污染施行有效检测;有效杀死细菌,有效消除城市噪音;都市林业建设能防风,固沙,提高环境质量;提高都市土壤质量,维持生态平衡,进而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在林业整体发展方面。城市林业的发展,能促进林业的整体发展城市林业是林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山区的林业建设息息相关,且各自的发展相互促进又带动整个林业的进步。此外,城市林业建设,有利于引导林业的全面发展。

3.在制度建设方面。发展城市林业有利于林业立法的发展,在发展城市林业的探索进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同时对立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急需配套的法律法规出台为城市林业建设的发展提供法律基础,而且在实践中摸索出的一些经验也可以为立法所参考,增加立法的科学性和时代性。

二、我国中小城市林业建设主要问题

由于基础设施相对不完善的中小城市而言,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第一,林业资源总量偏低,质量还有待与提高,城市中的公共绿地的数量和城市中的植被覆盖率都低于发达国家,现今,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第二,林业建设没有一个完整,科学,可行性的规划方案,林业发展的速度远远滞后于城市规模的扩张和发展的速度,在部分中小城市,城市绿地被占用作商业区,工业区。

第三,林木结构不合理,在选取的植物种类上,往往过于单一,许多中小城市在辖区内所有街道上选用一种树木,不仅景观单调,而且最大限度地难以发挥城市林业的立体化效果。

第四,在林业管理上,观念落后,经营管理模式粗放,我国都市林业建设涉及多个部门,存在一些过度管理和管理空白的区域,这影响了我国中小城市园林事业的发展。

第五,民众参与度有限,特别是中小城市,在广大市民的观念中,城市林业对于城市的发展和进步起到的重大作用还缺乏充分的认识,这成为了城市林业发展的阻碍。

第六,宣传教育力度有限,缺乏专业深入的研究,研究还较为混乱,没有成体系,各大院校尚未开设相关课程。

四、未来路在何方?

第一,加强对于城市林业对于城市发展意义的宣传力度,让广大民众特别是中小城市的民众深入认识和体会城市林业建设的重要作用,让全民都能参与到对于都市林业的建设和保护中来。

第二,对于城市林业建设,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并且将城市园林建设规划纳入城市整体规划中,将有关都市林业分散的管理职权统一化,减少不作为和乱作为的情况,提高城市林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素质。

第三,科学种植城市林木,提高城市林业发展和建设的质量,利用生物共生互利原理,建立合理的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的城市绿地及城市森林景观结构,充分发挥城市林木在城市生态建设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第四,高校和科研机构要加强对于城市林业方面的科学研究,培养专门人才,建立完整统一的学科体系,吸收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以此保障我国城市林业建设水平的提高。

城市建设篇2

关键词:无线城市;建设

一、概述

所谓无线城市,就是使用高速宽带无线技术,覆盖城市行政区域,向公众用户提供利用无线终端随时随地的上网服务。

需求是无线城市发展的最主要动力,无线城市作为“第五公共事业”,服务于政府企业以及公众,无线城市建设有助于提高城市化应用水平,给市政管理、公共安全、医疗卫生、商务旅游、文化生活等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使人们尽享无线数字的品质生活。另一方面通过无线城市建设,能够进一步加强信息经济、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的相互融合以及渗透,在将信息产业做大做强的同时,有效促进其他产业的创新升级与优化调整,进而推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无线城市给人们带来的美好前景,带动了无线城市全球建设的浪潮,自2004年美国费城首先提出了无线城市的计划以来,2008年,全球在建以及规划的无线城市项目超过1000个,预计2011年将增加到1500个。

无线城市自诞生之日起,就被视作继水、电、气、交通之外的城市第五项公共基础设施,但如何建设、运营和维护这项设施,不管是早期的“费城模式”还是后来的“新加坡模式”、“香港模式”,都没能给出一个可以成功复制、推广的答案。尽管如此,对于建设“无线城市”,无论是政府还是业界已有了高度一致的认识,“大力推进无线城市建设”甚至被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

同时“无线城市”是传统电信运营模式在新技术平台下的整合,其实质是新技术对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从而提高产业发展、百姓生活和政府服务效率。加快“无线城市”建设,是现实的可能,也是发展的需要,代表了下一代通信服务的发展方向。

本文将对现有的 “无线城市”的发展方向、存在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探讨。

二、终端制约发展

现有的无线终端数量有限,限制了无线城市的推进发展,但是随着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iPhone、iPod touch、iPad或平板电脑,PDA以及PSP的普及使用,无线用户的数量将会在2013-2014达到一个高峰。例如广东移动投资的广东省“无线城市”,为社会各界提供了包括无线政务、便民服务、商家优惠、掌上娱乐、企业应用、旅游资讯和时事新闻等在内的7大类服务,2011年5月,广东移动无线城市门户访问量达到1025万人次,环比增长32%,今年前5个月累计访问量已突破2000万人次。

三、资费制约发展

以中国移动为例:在未办理WLAN套餐的情况下,使用WLAN上网按照实际上网时长收费,全国统一标准资费为0.05元/分钟,计费时长按分钟取整。除正常资费外,客户可以选择办理WLAN套餐,超出套餐部分均按0.05元/分钟计费。办理WLAN套餐前须先开通 WLAN功能,发送KYWLAN到10086申请。

作为无线网络来说,用户享受到的资费建议由工信部统一标准。这样可以避免价格竞争,使用户更加趋向于网络资源好,服务好的服务商。

四、协同制约发展

按照我国对城市大小的定义和城市发展阶段的定义,以一个标准的中国城市――人口在100万,面积在1500平方公里,经济增长速度在10%,人口增长速度在5%进行理想估算,当无线城市的建设投入为1亿元,从建设动工之日起开始计算,5年间无线城市所能激发的城市经济增长为8亿元。从2008年中国掀起第一轮无线城市建设热潮直至今天,中国无线城市建设所积累的成功经验,无不是以政府联合三大运营商推动无线城市建设作为组织结构的。但在无线城市的建设中,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

(一)不能同步发展

城市基础建设与城市无线建设未能同步进行。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工程施工、工程管理、后期运维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法规和政策的空白,由此在无线城市建设方面,如:基站建设、光缆铺设、运维管理上都出现了问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无线设施建设不能同步的现象,城市基础建设制约城市无线建设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三方面。

基站建设困难。运营商积极投入无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首要表现即基站建设。但是运营商在基站建设上同时受到物业单位、小区业主、承建企业、运维企业的四重辖制。这直接导致了“不合理费用,削减了建设激情;不合理制度,致使了建设推迟;不合理竞争,混乱了建设市场”。法规和政策的空白是造成基站建设进展不顺利的主要因素。

其次,工程建设混乱。运营商在进行管网铺设的过程中,受到承建企业的极大辖制。这种不科学的管理模式滋生了恶性竞争、重复建设、不合理收费等现象。法律法规建设、管理制度创新、组织结构定义应是中国无线城市规划所要重点强调和着重阐述的内容,同时应确立保障措施予以执行。

(二)不能统一目标

商业模式分散与运营模式统一未能统一目标。中国无线城市的运营模式主要是政府全程推动,市场分类发展,即强调运营模式统一,商业模式分散。这样做有利于政府宏观把握无线城市的建设过程,从而满足城市的经济和社会需求;有利于企业把握无线城市发展的时代契机,创新无线服务内容和产品;有利于中国无线城市产业紧跟契机、定断步骤、健康有序发展。政府与运营商在无线城市的规划设计、实施建设和应用推广的工作过程中,要做到“双向同步亦同路”的配合。

中国无线城市的发展要做到全透明规划、全公开政企研讨,政府内部、政企之间、企业之间都要进行充分的对话和沟通,在充分认识和了解本城市无线城市的建设需要和应用需求的同时,要更加明晰相互之间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配合的重要性,在思路上要做到统一。

此外,从整体来看,中国无线城市发展还处在摸索阶段,但是,中国无线城市的目标却被定义在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的位置上,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必须要有统一的建设目标,统一的建设步骤。而且,中国无线城市的发展规划的整体设计应该是确定实施无线城市试点方案,认真研究制定无线城市试点工作步骤和各阶段目标、任务和具体建设项目,与有关通信运营企业签订战略框架协议,加快推进无线宽带网络建设,加大无线应用系统的推广力度,推动无线产业发展。

(三)不能协调产业链的总体发展

在无线城市发展规划实现的过程里,如果未能带动无线产业的发展与之配合,那就表示掷地无声,再好的规划都只是停留在规划阶段,再好的建设都只是停留在建设阶段。没有无线城市应用,何谈无线产业发展;没有无线产业发展,为何要建无线城市。所以中国无线城市发展与无线产业发展必须做到三个维度捆绑三个阶段:

首先,政府投资无线城市建设的第一阶段要绑定政务应用维度。以政府的业务工作为无线城市初期建设的支撑点,以城市管理和应急联动为无线城市初期建设的服务对象。绑定政府应用维度表现在: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和移动办公、现场执法等领域的无线宽带网络应用,打造无址办公政府管理模式;推进市政、文化、旅游、交通、气象等信息资源的共享,构建政府移动信息化服务系统,最终形成以无线网络、支撑网络、基础信息和综合应用为基础的立体移动电子政务系统;推进新型城市管理无线基础网络的建设,提高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社区卫生等方面的信息管理水平;构建和完善无线城市智能交通系统、无线城市监控系统、大气污染无线监测系统、无线路灯监控系统、应急事件与灾害现场应急通信指挥系统,实现公安、消防、交管、城管、城建、急救等部门协同联动。

其次,合作投资无线城市建设的第二阶段要绑定社会应用维度。以无线城市社会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为第二阶段建设的立足点,满足中国城市社会发展需求。构建无线网络应用数据管理服务平台,完善人口、空间地理、宏观经济等的基础性信息资源库,整合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交通、旅游、农业等公益性信息资源,积极推进无线医疗、无线数字广场、无线景区等重点公共服务项目,大力推进无线宽带业务在科技教育、医疗卫生、便民支付、城市“一卡通”、业务咨询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模式创新和运营机制创新。

五、投资制约发展

无线城市,全球各地的政府已经在很多年前就开始了尝试,但是,不管是著名的美国费城,还是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还是新加坡,不管政府进行了什么样的支持,目前都处于发展速度过慢、运营成本过高、财力不足等问题而备受煎熬。中国的台北无线城市更是每个月亏损1000万新台币。眼下,我们的政府也在积极推广无线城市,可能与国外不同的是,中国政府并没有设立新的运营商来部署无线城市,而是倡导三大运营商基于各自的移动通信网络提供无线城市服务。

同时,国外的“无线城市”主要是“技术概念”,其主要采用“无线技术”(比如WIFI/WiMax技术),部署大量网络,提供了一个无线网络环境,但是,那只是提供“通道”。

而中国,运营商提供的不仅仅是“通道”,还有内容服务以及业务应用。同时,这种模式必然会刺激内容服务提供商的发展,从而有望形成一个完备的产业链。因此,中国的无线城市有可能解决全球“无线城市”无法盈利的问题,因为运营商完全可以将已有的“通道”利用于无线城市服务,从而实现盈利,而内容服务提供商也可以在提供内容服务的过程中实现盈利。中国政府希望,这一打通了整个产业链的“无线城市”模式可以让无线城市成为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手段。

就目前全国的无线城市情况看,目前的“厦门模式”已经成为了比较好的案例,所以工信部要在厦门召开“无线城市和行业应用交流会”,也许,这个交流会将决定“无线城市”是否要向全国进行推广。厦门电管局的领导在发言中坦诚地说,厦门模式尚未成功,主要就是盈利模式还没有解决。但是,厦门决定选择TD,选择中国移动进行无线城市服务,同时也选择了商业模式。他说,无线城市必然是多技术和多运营商的融合,实现无缝连接,在这个基础上,支持TD先行。

六、技术阻碍规模发展

虽然无线城市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发展趋势,但它面临的挑战同样巨大。技术问题首当其冲。由于城市应用的复杂性,无线城市对实现技术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高性能、灵活性强、安全可靠、易于管理且升级迅速的无线设备系统成为能否成功建设无线城市的关键。

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是intel等设备商大力推动的WiFi+WiMax,即:由暖区和热点服务整个城市。但WiFi覆盖范围小、频率资源受限且易受干扰,因此需要WiMAX技术作为特殊区域或应用的有效补充。而固定WiMAX缺乏网络支撑,终端发展远远滞后,难以满足无线城市的应用需求。

七、运营模式决定成败

对无线城市而言,比技术更难解决的是运营模式的问题,这是影响无线城市未来健康发展的关键。目前无线城市的运营模式主要有三种。

一是政府独立拨款建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将无线城市视为一项公共建设,所以形成了由政府投资并向用户免费提供服务的模式。数据显示,美国每年每平方英里WiFi网络的运营管理费用大约是4万美元。中国台北的无线城市每个月需要当地政府补贴1000万新台币以上的维护费用。在这种模型下,政府将为此背上沉重的财务负担。今年6月初,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州政府取消了在其主要城市中心部署免费无线网络服务的计划,理由是财力不够。由此可见,随着“无线城市”的规模化发展,政府显然不可能为此长期买单。

无线城市的第二种运营模式是所谓的自由市场模式,由电信运营商来建设和运营。但是,这会直接形成无线网络与有线带宽的竞争关系,权衡投入与产出,电信运营商很难积极主动来配合。在新加坡等已经建成无线城市的国家与地区,“用户零付费”已渐成主流。用户大量使用免费的WIFI上网,必然会影响包括固网运营商和移动运营商在内的业务收入。试问:有了免费的无线网络,谁还愿意为高额的宽带接入费买单呢?无线城市提倡的免费模式不可行。以新加坡为例,政府为“无线城市”建设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无线网络运营商没有收入来源,就难以形成良性的循环。事实上,无线城市的建设不仅对电信运营商的现有利益将造成极大冲击,同时也意味着在现有模式下服务成本等多重矛盾的问题。如无线城市普遍采用的WiMax技术,在数据传输上具有高带宽低成本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3G网络,直接损害到运营商的既有利益。我国目前6大城市的无线建设均不是由运营商主导,而是当地政府牵头,通过优惠政策、创造便利条件等方式,授权一家中小运营商投入资金进行建设及维护,这一点与国外的旧金山等城市十分类似,多少反映了运营商的某种态度。

第三种模式被国内外较多城市采用,通过政府购买部分有偿服务,由企业进行投资建设和运营。该种模式在国外已经遭遇了滑铁卢。2年前,MetroFi和波特兰市政府签约,建设1个覆盖整座城市的WiFi网络。但MetroFi在架设了590个无线AP之后向市政府提出要求,希望政府能提供900万美元公共资金,帮助公司完成另外2000个AP的架设。在遭到拒绝后,该公司黯然退出了无线网络的建设。据了解,全球1000多个“无线城市”在建项目中,至今还没有一个运营成功的。模糊的商业模式使得世界范围内的无线城市建设高潮已悄然退去。

八、行业应用或是出路

无线网络的运维与扩建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没有成功的商业模式,无法维持不断追加的投资是国外众多无线城市夭折的重要原因。据了解,美国无线城市会议已经开始探讨“产业处于十字路口”的命题。无线城市的建设需要一个巨额、长期、持续的投入,对运营能力是极大的考验。仅只覆盖热点地区的网络接入,并不能招徕众多用户,创新的业务模式,大规模商用,趋向复合化的应用是国内“无线城市”的唯一出路。

目前我国无线城市的发展在摸索中逐渐清晰起来。从项目定位上讲,越来越强调政府应用、行业应用、社会信息化;从技术体制上,强调充分利用光纤资源作为骨干和核心层,新一代宽带无线技术作为接入层;商业模式上,强调政府主导、政企共建、服务外包等方式。

解决好技术、标准、商业模式的难题,无线城市将不再只是美丽的神话。

城市建设篇3

关键词:区域经济;城市化;城镇体系;新城市群

发达国家区域之间以至于国家与国家之间经济竞争的实质是城市群之间经济的竞争。究其原因,发达的城市或城市群不仅聚集着一个地区或国家的高端人才——从而形成总部经济,而且集聚着几乎能够左右这个世界的众多的跨国公司总部——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指挥着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正因为此,所以后起的国家或地区无不把城市或城市群发展战略放在突出的地位倍加重视,从而使得自身的经济尽快步入现代化的行列。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早在1980年代初期即提出“首先是编制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区规划”,后来又进一步提出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圈建设的设想,以至于中共十七大明确提出应“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通过统筹规划,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市群”。由此可见,中国的城市群战略萌芽于改革开放初期,形成于21世纪初期。它不仅将主导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长期方向,而且,从区域层面上看,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之间竞争的焦点亦将越来越多地集中于城市圈或城市群的建设上。

一、城市群之内涵与外延

关于城市群之内涵,学术界有多种解释。如陈胜昌认为,城市群可以是由多个大城市圈聚合而成的一个高密度的、关联紧密的城市空间。[1]田炳信、周牧之认为,城市群是被高速交通轴缩短了时空距离的大城市空间。[2]李丽萍认为,城市群是由一个中心城市及其周围与中心城市保持高度的社会、经济、文化联系的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共同组成的城市体系。几个在空间上相互连接的城市群组成一个城市带。例如,美国的南加州城市带由旧金山、洛杉矶和圣迭戈三个城市群组成。城市群和城市带具有以下四个共同特征:首先,它们都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由一定数量的规模等级不同、职能特点各异而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城市构成的区域城市体系。其次,它们都是地域规模和人口规模巨大、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很高、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城市地域。第三,它们的组成城市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诸方

面都存在着频繁、密切、多样化的联系,使整个城市地域系统呈现出高度的一体化倾向。最后,它们都是以超大城市和巨型城市为核心,由众多中小城市构成的区域城市体系。[3]然而,杨连云则认为,城市群就是大都市圈(带)。它以经济中心(大都市)为核心,以经济网络为纽带,联结周边中小城市,构成一个经济区域。[4]徐康宁认为,城市群是由许多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具有密切交互联系并连成一体的城市共同组成的巨大的都市空间形态。城市群的核心内涵是多城市化、都市化和区域内部的一体化。[5]周绍森认为,若干个相近并相关的城市之间由交通网、信息网或产业带交织在一起组成既竞争又合作的城市群(又称城市圈),亦即城市经济网络,而多个城市群体又构成更大的城市经济网络。按照法国学者戈特曼的观点,建立都市圈或城市经济网络,应依照五条原则:(1)区域内有比较密集的城市;(2)相当多的大城市和都市区;(3)有联系方便的交通走廊把核心城市连接起来,都市区之间有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4)必须达到相当大的总规模,人口在2 500万以上;(5)属于国家的核心区域,具有国际交往枢纽的作用。[6]姚士谋认为,城市群是在特定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条件,以一个或两个特大城市或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发生或发展着城市个体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7]中国的城市群在21世纪将呈现如下四种发展模式:(1)高度集中型城市群;(2)双核型城市群;(3)适当分散型城市群;(4)交通走廊型城市群。[8]苗长虹认为,城市群是指在一定规模的地域范围内,以一定数量的超大或特大城市为核心,以众多中小城镇为依托,以多个都市区为基础,城镇之间、城乡之间紧密联系而形成的具有一定城镇密度的城市功能地域。[9]与此相近的概念还有都市连绵区(周一星,1988)、城镇密集区(刘荣增,2005)等。

综上所述,虽然学术界对于城市群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就其本质的内涵与外延而言,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它是一个多城市的概念,独立型的城市不能称其为城市群。即使地缘相近,但如果没有发达的交通作基础,或者相互之间处于“老死不相往来” 的状态,那么同样不能够称之为城市群。(2)因各地自然生态环境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而城市群形状可能呈现出多样性,如三角形状、走廊状、四边形状、环形状、S形状、月牙状和放射状等。不仅如此,而且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的范围、形状都有可能发生巨大的变化。(3)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分工以及产业聚集天然地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离开后者,前者将不复存在。(4)城市群内城市之间是一种竞合关系,离心力与向心力、聚集效应与扩散效应既决定了单个城市的规模,也决定了城市群的规模尤其是城市品牌的知名度。(5)组成城市形成一个系统,系统内的城市功能明确。由此可见,城市群规划与城市规划、城市群产业与城市产业并不是同一个概念。(6)在一定程度上讲,城市群属于经济区域的范畴,而不应当将其划归于行政区域经济的范畴。

二、新城市群建设已经成为各大区域加快经济发展的亮点

如果将都市圈、都市群、城市群和城(都)市带等均看作是一个没有本质区别的概念的话,那么,无论是从区域规划的角度来讲,还是从学术探讨的角度来讲,除了已有的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冀北城市群之外,正在发育或形成的新城市群主要有23个(见表1)。

如表1所示,学界和政界已经提出并正在发育中的城市群为23个,如果将已经形成的城市群包括在内,东南沿海地区为9个,中部地区为7个,东北地区为5个,西部地区仅为5个。仅传统的三大城市群所创造的GDP就占全国的40%左右。可见,虽然中西部地区在未来10年之内有望形成若干城市圈或城市群,但最具竞争力的城市群仍然在东部地区,这也是中国步入现代化的领头羊和主阵地。原因主要有三个:

1.十一五规划及中共十七大提出的主体功能区建设虽然有利于整个国家生态环境的建设,但并不一定有利于西部地区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进而缩小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因为仅仅通过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很难实现缩小区域之间经济的差距,其他的人文指数倒是有可能缩小,这已经被发达国家的实践所证明。

2.伴随着可持续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沿海省份将其实现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了海洋资源的开发方面。如福建省世纪初即提出要“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河北省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要“挖掘海洋资源潜力,积极发展海洋经济”;江苏提出要“加快开发沿海产业带”,“积极发展海洋食品、海产品加工、海洋化工、海洋医药等海洋产业”;山东提出要“优化提升海洋经济区”,至于辽宁、广东、广西、海南、上海和天津等省市也是如此。这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讲,应该说是一个不利的因素,因为有些资源供应的链条将因此而弱化、甚至中断。

3.与沿海地区发展海洋经济相伴随的是,中央的有些政策有可能再一次向沿海地区倾斜,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中西部地区的人才有可能再度向沿海涌动,从而使得区域的协调发展难度加大。

三、加速新城市群建设的若干政策建议

尽管学界、政界以至于实践操作层均热衷于城市群建设,但是要想真正将其付诸实践并产生积极的效应,笔者认为尚有许多工作要做。

注释:

1.河北省在其十一五规划纲要当中还提出,要“把发展城市群作为推进城市化的主体形态,构筑环京津、环省会城市群,培育沿海城市带。”

2.浙江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要构筑“杭州都市经济圈”、“ 宁波都市经济圈”和“温州都市经济圈”。并要形成点轴型组团式城市空间发展形态。

3.辽宁省政府还表示,要加强与吉林省、黑龙江省及内蒙古东五盟市的区域合作,支持沈阳、大连与长春、哈尔滨共建东北中部城市经济带,支持抚顺、本溪、丹东与吉林、黑龙江省的有关市、州共建东北东部经济带,共同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要加强与山东半岛、京津冀地区的协作互动,实现优势互补,共同为环渤海经济区的发展作出贡献。

4.甘肃省在十一届人大会议上提出今后要着力发展兰州、天水、酒泉、金武和陇东等都市圈。新疆提出要建立北疆都市圈和南疆都市圈。

(一)打破行政边界,逐步建立区域经济系统势在必行

众所周知,“行政区划的局限”或曰“地区分割和封锁”,一直是制约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樊篱”。因此,八五计划一开始中央即提出要“打破地区分割和封锁”,以至于十一五规划进一步提出要“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以长三角城市经济圈为例,早在20世纪末期、21世纪初期,苏北就有5个城市(徐州、淮阴、连云港、盐城和宿迁)提出要加入由16个城市组成的长三角城市经济圈,但至今都未能如愿,原因就在于行政区划的局限使得其合作难度加大。[10]因而,城市群内的政府首先应该形成共识:(1)大力发展城市群符合各方利益,有利于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2)尽快建立省市长高层定期联席会议制度,议定合作重大事项,制定促进共同发展的地区政策和措施;(3)联合设立协调机构,落实省市长联席会议确定的任务;(4)启动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和重点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统筹协调区域发展忠的城镇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问题;(5)共同构建区域统一市场体系,消除壁垒,扩大相互开放,创造平等有序的竞争环境,推动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6)选择易于突破的领域开展合作,联合开展港口、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设施建设,逐步构筑联系各地的快速交通通道,形成现代化区域交通体系;(7)联合开展区域水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重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项目,积极引导和支持区域内行业及企业间的经贸、技术合作,共同举办一体化论坛、经贸合作洽谈和招商引资等活动;[10](8)一切以民生为主,尽快建立服务型政府。

(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机制,建立立体交通体系

如果说政府的制度创新是加速城市群形成的前提,那么,尽快建立立体交通体系则是加速城市群形成的基础,因为没有方便快捷的交通做基础,很难实现区域内外之间人流、物流、信息流乃至经济发展的互动。为此,(1)应根据区域自然特征,设计与建立资源和土地节约型的立体交通网络;(2)科学规划铁路、高速公路、快速交通、港口、地下、内河航运、海运和航空等交通体系;(3)引入市场机制,如BOT、BOOT、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基金、市政债券等方式加速城市群形成。

(三)建立开放型的城市经济系统,强化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

(1)应着力改变过去独立型的城市产业规划,尽快实行城市群内产业的规划,包括城乡之间产业的规划;(2)应对城市群内不同城市的功能加以定位,充分发挥各自的聚集和辐射作用;(3)无论是城市经济,还是城市群经济,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因而应促进国内外生产要素向这里聚集,真正达到1+1﹥2的目的;(4)经济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而应根据经济发展的规律在城市群之间或城乡之间有序地实现产业的淘汰或转移;(5)建立节约型的生产体系,着力发展产业集群,既符合中国国情,又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因此,各城市群都应以新型工业化为目标,走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

(四)实行资源节约型的城市群发展战略

有资料显示,2000年,中国的人均耕地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7%,是澳大利亚的1/30,加拿大的1/19,俄罗斯的1/9,美国的1/8。[11]因而,“蔓延式城镇化”(陆大道,2007)或城市群战略不适合中国,中国应走一条“高密度、高效率、节约型、现代化”的城市群道路。

参考文献

[1] 陈胜昌.发展城市群和城市带——中国城市化的新方向[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4):47-50.

[2] 田炳信,周牧之.中国财富聚焦两大宝鼎[N].新快报,2004-11-25.

[3] 李丽萍.国际城市的形成经济机制研究[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5(3):25-29.

[4] 杨连云.京津冀都市圈——正在崛起的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J].河北学刊,2005(4):57-64.

[5] 徐康宁.长三角城市群:形成、竞争与合作[J].南京社会科学,2005(5):1-9.

[6] 李本和.中部地区城市经济网络建设及其协调机制[J].理论建设,2005,(2):47-49.

[7] 姚士谋.中国城市群[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5:3、5.

[8] 苗长虹.中国城市群发育与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40.

[9] 王佳宁.区域新格局谁能“破冰”[J].改革,2007(11):扉页.

[10]杨连云.京津冀都市圈——正在崛起的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J].河北学刊,2005(4):57-64.

城市建设篇4

关键词:城市 建设 新思路

1我国城市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1城市发展的宏观矛盾综合体:土地与建筑之间的矛盾

建筑是技术、艺术与人性的综合。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忠实地反映着中国人的过去:知识分子寻求心灵的安顿,统治阶级展示其权力的象征;殷商巨贾追求生活的逸乐,都能表现在简单而几近原始的建筑空间架构上。,“建造怎样的作品,才能不辜负脚下的土地?”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土地日益成为一个焦点问题。经济建设越是发展,就越要占用土地。这就形成一个矛盾,也可以说是一个可悲的社会现象,各级地方政府谋求经济发展,被政绩所困惑,盲目建设,城市建设应该以不损害农民的利益,不损害更多人的利益为前提,科学地规划用地。

1.2微观视角下具有“中国特色”的问题:建筑质量低下

目前我国岌岌可危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腐败比比皆是,解决工程设计施工的制度性问题刻不容缓。短短几个月时间,“楼倒倒”、“楼歪歪”、“楼脆脆”等词语流行起来,这让人们对建筑的质量产生了忧虑。原本威胁一个建筑物安全的首要问题应是地震等自然灾害。但是在中国,施工质量问题却成为威胁建筑物的一个突出问题。

1.2.1施工队伍素质低直接影响建筑质量。

目前我国的年施工量占到世界的50%,这么多项目并不能保证所有施工队伍都具备合格的素质,有的施工人员甚至连沙子与水泥的配比都不知道。

1.2.2建筑施工方式不科学

“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这种不科学的“三边”建筑施工方式是我们三令五申要杜绝的,可是,现在几乎所有的工程都在搞“三边”。特别是一部分土建基础工程设施建设,这些重要工程也普遍在搞“三边”。

1.2.3我国建筑物设计规范要求过低

除了施工环节外,造成出现众多“豆腐渣”工程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我国建筑物设计规范规定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设置水准要求过低,这严重影响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建筑物需要的安全性水准,应由设计人员根据业主的具体需要共同商定,制定更富有个性化的安全标准。

1.3大一统制度下的文化忠实体现:建筑形态单一

全国性的城市跟潮现象,建造了千城一面的可悲现象。以政府领导标榜为主流追求的“现代感”“欧陆风格”“时尚花园”“新感觉”,一旦成型,并不是原先所期待的样子。长期滋养而成的传统景观、原有的平衡遭到了破坏,那些“洋”的风格并没有解决中国景观魅力的问题。

虽然中国建筑样式呈现了多样化的趋势,但从城市的整体规划上来看,开发商和建筑师对建筑色彩很不重视。在城市形象方面,有一个长期探索、调整、磨合的过程,使新与旧和谐一致,正是我们缺少的。中国的建筑设计师所接受的美术教育仅限于绘制建筑设计效果图,对审美能力的培养毫无帮助。中国的建筑外观设计基本停留在抄袭和拼凑国外范例的阶段。

2.我国现状城市居住文化误区

许多城市中出现了给居住区取个好听的名子,或是建一个标志性的建筑物等现象,误以为这样就是有所谓的“居住文化”。当然这只是目前住宅开发过程中企业寻求居住文化的误解之一。总结起来表现为以下几点:

2.1肤浅地认为文本文化就能代表居住文化

一些城市以为将某些古人、名人的故居保护起来就能成为古迹,就能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其实不然,居住文化实际上是一种集体生态文化,不是“只言片语”就能代表,更多地体现为居住环境、建筑细节对居民的一种人文关怀,从而形成一种集体的生活习惯、生存状态,是空间、时间的某种累积。

2.2对东方文化内涵理解有误区

在影视剧中,总能看到诸如:舞龙、舞狮或大红灯笼高高挂的热闹场景,很多人都误以为这些就是我们的“东方神韵”“中国文化精髓”。这些能否代表我们古老的中华文化?回答当然是能,但这绝不是全部。中华文化从根基上讲是盛唐时期的朴素文化――朴素中见绚丽、精华、恢弘,而那些大红、大紫的绚丽审美观是近代的产物。居住建筑代表和传承着我们民族的文化和艺术审美水平,我们不能过分地去追求民族符号以及衰落时期的文化标识,而把过去的审美观当成今天的审美标准。

2.3对现代居住文化的认识存在误区。

城市的布局整齐划一,呈几何形状的规划设计,这些表面上很美观的东西早已被欧美国家所摈弃,而我们的城市规划者却在普遍运用。这是一种严重的错误,是非人性化的、非自然化城市布局,是居住文明的倒退。

3城市设计新思路方法:

3.1建设多功能城市社区

城市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有办公功能,有生产功能,有居住功能,也有休闲娱乐教育等等功能。由于自然和经济条件所限,城市的管理者总是根据一座城市各个区域不同的客观条件,决定优先发展某一项特定的城市功能,这样做既能避免基础设施的分散重复建设,又能突出不同区域的城市特色,从而达到更有效地利用城市资源的目的。因此在对北京市的CBD进行规划和建设时,强调它为金融、贸易、商务、文化、服务行业提供大量商务办公设施(如办公写字楼酒店)以及完善便捷的交通、通讯等服务设施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仅仅如此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在CBD建设中只强调物质首要功能,而忽视它作为城市生活的一个整体所必需具有的其他功能,同样会导致城市资源的浪费,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甚而导致某些地区功能的衰退。

3.2减少中国的畸形建筑:

在西方往往只是书本、杂志或展览会上出现的畸形建筑,现在在北京及其他少数特大城市真正开始盖起来了。中国建筑学发展至少有两个方面需要尤其注意,一方面是从构建节约型社会和和谐社会的高度,认识建筑的经济、实用等问题,另一方面是从全球化背景下建设区域特色的高度,认识建筑的形态与美观问题。由于中国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市场兴旺,国际上一些建筑事务所纷纷来华抢滩,甚至变为“外国建筑师的试验场”。造成这种现象原因极其错综复杂,是全球化积极作用与负面影响的产物,是建筑界思想混乱的产物,也是中国社会包括建筑同行们造神运动的产物。

3.3科学制定建筑规划

科学制定建筑规划,减少“式”的人工造城运动,“枪毙”政绩工程。这些年来,一些大楼或其它大型建筑刚刚建成没几年就被拆除,有的甚至是因为质量太次造成垮塌,这种现象在全国各地并不少见。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越来越热衷于大型建筑。据文化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仅仅是文化设施领域,2007年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就有68个。由于耗资巨大,它们从一出现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环顾我们身边,鄂尔多斯的康巴什新区轰轰烈烈的造城运动,天津的京津新城豪华别墅区,郑州的郑东新区高耸入云的楼群“超越了时代”。

结束语:经历了几十年的改革与发展,我们走出了一条知耻后勇的路,但我们更深知任重道远,修身-提高建筑师自身的职业素质;治国-立足国情,寻找一条真正适应现代中国的城市之路,建立独立的建筑体系;平天下-做有独立人格的建筑师,赢得国际同行的认同。让我们共勉。

城市建设篇5

关键词:园林城市 城市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建设园林城市是城市文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要求,这项活动的宗旨就是要把各个城市建设成为风景优美、品味高尚、生态健全的现代化城市。而这个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城市设计的进行,到2010年年底全国已有约180个城市获得了“国家园林城市”的称号。建设园林城市应该是城市设计追求的根本目标,而园林城市的建设也必须通过加强城市设计来实现。二者一个是目标,另一个是手段。

一、城市文明不断的发展带来需求

城市功能从最初的只用于交换和防御,发展到越来越多地注重文化的要求,人们希望不只是居者有其屋,而且还希望其生活、工作的环境在心理和生理上的舒适程度达到最优化,城市设计由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建设园林城市应该说是城市设计追求的根本目标。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要求城市绿化达标,这是城市文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要求。

十九世纪英国的霍华德曾经提出过田园城市的理论,应该说这个理论是城市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而这个理论中的最基本的要素则是以园林绿化为有机联系的城市构造原则。这个理论对以后的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理论和实务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其精神实质表现的是一种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园林城市的概念说到底是一种城市形态标准,这种形态应该说反映了城市文明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园林城市作为一种城市形态,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其概念:园林城市就是以一定量的绿化作为基本的有机纽带,艺术化地组织和构造城市空间的各个基本要素,使城市形体环境有最佳的美学和生态学效果。

一般来讲,城市设计理论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创立的。当城市规划学从空间地域规划发展到融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的综合性规划学科后,就出现了一方面建筑着力于微观自我表现,另一方面城市规划忙于跨学科宏观扩展的局面。两极化的倾向忽视了人的情感,割裂了建筑与建筑的关系,冷淡了城市视觉环境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设计理论应运而生,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的盲区―― ―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建立了非常重要的学科。城市设计作为新兴的边缘学科,与其他边缘学科一样,其概念有多种解释,但比较常见的说法是:

城市设计就是以城市建筑外部公共空间环境为对象,以人为主体,以整体效应为原则,以建立城市良好视觉效果和提高城市综合环境质量为目的,融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中的中观设计。城市规划出于理性,城市设计则侧重于感性;建筑设计是对个体的操作,城市设计是对群体的组织。由此看出,园林城市与城市设计都是针对城市形态进行的描述和操作,二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

二、园林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城市设计

首先,城市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分工的结果,是人类劳动生产力增强,努力摆脱自然完全束缚的结果。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与自然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开始了在自己制造的人工环境中去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和返璞归真的历程。自然因素很多,但是根本的可以营造的因素主要是园林绿化,并以此来艺术化地构造城市空间的各个基本要素,所以园林城市是人们的理想目标。城市设计就是力图使城市这个人工环境更多地引入人们对自然的追求,从而“建立良好的视觉效果和提高城市综合环境质量”。

其次,园林城市的“园林”绝不仅是指城市的园林绿化部分,同时也应该包括城市环境空间构成的各个基本要素。这里的园林应该是一个大概念,就像造园时运用亭、台、楼、阁、径、石、池、溪构景那样,把每一个建筑、每一条道路等各种环境因素都进行艺术化的组织。比如借景、框景等手段,从古典园林中走上街头,运用于整个城市,则扩大了园林的外延,这不能不说是城市设计的根本目的。

然后,城市设计所追求的情景交融原则、景观集合原则、空间序列原则、环境气氛原则、品味最优原则等都是园林城市所体现的基本要求。这些基本要求反映了包含在视觉艺术之中的空间艺术的创作规律,而空间艺术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工艺品、雕塑、建筑和园林等。园林又把建筑、雕塑和工艺品等因素囊括其中,形成了综合性的空间艺术。城市设计实质上是把构造园林的这些规律拓展到整个城市,它运用各种空间环境因素、设计符号语言来表达一种文化蕴意和价值取向,表达一个城市的“神韵”,都是在把城市从一般性的功能体和人类聚集体的物质为主的形态,升华到更多地体现人类精神文化的高级形态。这些物质形态一般的综合地、艺术化地运用,是经过人类文明升华了的自然,也就是说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来改善环境。就像营造园林那样,城市设计所追求的,无疑是园林城市所具有的根本属性。由此可以看出园林城市对于城市设计的根本意义。

三、城市设计需要运用园林要素组织景观

城市设计的首要任务是组织景观。环境对于人类所产生的心理的影响与环境污染对于人类生理的影响同样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事实说明,城市的生活环境越来越成为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研究表明,人们长期生活在城市的“水泥森林”、“钢铁积木”等环境中,极易产生压抑、忧郁、恐慌、不安等心理疾患,这些问题只靠消除污染问题是解决不了的。而园林绿化的生命系统特性在改善现代城市景观环境方面,有着独一无二的作用。绿色应该是现代城市的基调,是现代“城市画卷”上的主色调,也必然应该是城市设计运用的主要手段。而且园林绿化的材料的“软”性与生命性,恰恰可以抵消建筑的“硬”质与无生命性给人们造成的心理不适。或者说可以形成一种对比,将这种对比进行艺术化的结构,就能形成优美的视觉旋律。

园林绿化,还往往起着城市设计先行者的重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城市设计还远远没有展开,特别是一些向现代化国际都市目标迈进的城市,这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越是这样,园林绿化则越有着重要作用。即使城市设计已经全面展开,园林绿化也仍然永远是城市设计的拓展和完善。因为园林绿化可以根据建筑、街道等景观需要,用植物绿化来组织视线,分隔与联系空间,宜“掩”则“掩”,宜“露”则“露”,组织和导引方向,可以起到其他建筑物、构筑物所起不到的作用。

有部分地区,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脱节,规划划出建设地块,建筑师只考虑建筑问题,或仅仅考虑单体建筑环境问题,而规划上对于建筑之间的关系则把握不够,形成一些不协调的总体景观环境。如有些重要街道两侧的许多现代化建筑从单体上看,都很有特点,也不失为优秀设计,但是这些建筑排列在一起,侧有互相排斥的感觉。这种情况只有靠园林绿化来化解和协调。有时还可以用大树、大草坪或代表某种含义的植物用作特殊的标志,赋予环境以文化情境。这些手段完全可以在四维空间(还有时间维,园林绿化的季相变化和生长变化等)上最大限度地营造出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

总之,园林城市建设需要城市设计,城市设计也应确立园林城市的目标,这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多方面的技术运用才能创造出更加绚丽多彩的生活环境,人类社会生存环境的发展才能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参考文献:

1.李海波杨岚归红陶英军,城市绿色空间系统规划设计研究,城市规划,1999,(23)

2. 李铮生,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9)

城市建设篇6

关键词:智慧城市;建设;内容

Abstract: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urban population continues to challenge high, sustained growth accelerated urban scale.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as the core city of the future smart city concep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model for urban development has brought new hope.

Keywords: smart city; construction; Content

TU984.11+1

一、智慧城市的概念

目前,智慧城市没有统一的定义。智慧城市是通过互联网把无处不在的被植入城市物体的智能传感器连接起来,实现对现实城市的全面感知,利用云计算等智能处理技术对海量感知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实现网上城市数字空间与物联网的融合,并发出指令,对包括政务、民生、环境、公共安全等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化响应和智能化决策支持。智慧城市就是以智慧的理念规划城市,以智慧的方式建设城市,以智慧的手段管理城市,用智慧的方式发展城市,从而提高城市空间的可达性,使城市更加具有活力和长足的发展。“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其最本质的特征是能通过物联网把信息化“数字空间”与现实城市的“物理空间”缝合在一起。

二、智慧城市的建设内容

智慧城市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化相关技术,通过监测、分析、整合以及智能响应的方式,综合各职能部门,整合优化现有资源,提供更好的服务、绿色环境、和谐的社会,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企业及大众建立一个优良的工作、生活和休闲的环境。智慧城市的建设内容包罗万象,有水、电、交通、医疗和节能减排等,其中共同性就是,都涉及大量的数据收集、整合和处理,智慧城市的建设的四大方面包括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以及产业发展等。市政基础设施类包含智慧交通、智慧市政管理、智慧节能,其中以智慧交通为例进行阐述。公共服务类包含智慧政务、智慧医疗、智慧文化教育,其中以智慧医疗为例进行阐述。社会管理类包含智慧社区、智慧公共安全、智慧环保、智慧食品药品安全,其中以智慧社区为例进行阐述。产业发展类包含智慧产业、智慧物流、电子商务、智慧旅游,其中以智慧物流为例进行阐述。

1.市政设施类之智能交通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机动化水平提高,人们对交通出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交通成为城市管理者和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关注的焦点。努力改善城市交通环境、缓解城市交通矛盾、构筑现代化的综合交通体系,不仅是普通市民改善出行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的迫切愿望与呼声,而且也是提升城市功能、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通过对城市交通现状进行分析,确定城市智慧交通总体目标:以国家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为指导,建成“高效、安全、环保、舒适、文明”的智慧交通与运输体系,大幅度提高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为出行者提供全方位的交通信息服务和便利、高效、快捷、舒适、经济、安全、人性、智能、生态的交通运输服务;为交通管理部门和相关企业提供及时、准确、全面和充分的信息支持和信息化决策支持。针对城市交通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从解决现实问题并适当前瞻性的角度出发,智慧交通的主要内容包括:智能停车与诱导系统、电子收费系统、智能交通监控与管理系统、智能公交系统和综合信息平台与服务系统。

(1)智能停车与诱导系统。智能停车与诱导系统可提高驾驶员停车的效率,减少因停车难而导致的交通拥堵、能源消耗的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出行市民相关停车场、停车位、停车路线指引的信息,引导驾驶员抵达指定的停车区域;二是停车的电子化管理,实现停车位的预定、识别、自动计时收费等。

(2)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特点是不停车、无人操作和无现金交易,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车辆的电子车牌系统,它是车辆的唯一识别,存储了车辆的相关信息,实时与收费站的控制设备进行通信;另一部分是后台计费系统,由管理中心与银行组成,包括收费专营公司、结算中心和客户服务中心等,后台根据收到的数据文件在公路收费专营公司和用户之间进行交易和结算。

(3)智能交通监控与管理系统。利用地磁感应与多媒体技术将各道路的车流量情况进行实时采集与整理,实时的监控各交通路段的车辆信息与数据,同时自动检测车辆的车重、轴距轴重等信息,对违规车辆进行自动拍照与录制视频的方式辅助执法。

(4)智能公交系统。智能公交系统通过对域内公交车进行统一组织和调度,提供公交车辆的定位、线路跟踪、到站预测、电子站牌信息、油耗管理等功能,以及公交线路的调配和服务能力,实现区域人员集中管理、车辆集中停放、计划统一编制、调度统一指挥,人力、运力资源在更大的范围内的动态优化和配置,降低公交运营成本,提高调度应变能力和乘客服务水平。

(5)综合信息平台与服务系统。综合信息平台与服务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支撑,是连接其他系统的枢纽,将交通感知数据进行全面的采集、梳理、存储、处理、分析,为管理和决策提供必要的支撑依据,同时将综合处理的信息以多种渠道(大屏、网站、手机、电视等)及时给出行市民。

2.公共服务类之智慧医疗

构建富有效率的医疗卫生体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纵观各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之路可以看出,尽管改革思路和方法有所不同,但在通过信息化手段全面构建并应用数字卫生系统,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更好地解决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与服务供给的平衡方面都有着共同的期望。

在国家新医改方案的统一指导下,通过智慧医疗,实现居民获得可及优质的卫生服务、连续的健康信息和全程健康管理;卫生服务机构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公共卫生专业机构有效地开展疾病管理、卫生管理、应急管理、健康教育等工作;卫生行政部门提高卫生服务质量、强化绩效考核以及加强监管能力;医保、药监、计生、公安、民政等部门协同开展工作。

智慧医疗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智慧医院系统、区域卫生系统、以及家庭健康系统。

(1)智慧医院系统。智慧医院系统由数字医院和提升应用两部分组成,其中数字医院包括拥有为医院所属各部门提供对病人诊疗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及数据交换的能力,并满足所有授权用户的功能需求的医院信息系统(即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LIS)和医学影像的存储和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还包括以采集、存储、传输、处理和利用病人健康状况和医疗信息为核心的医生工作站,医生工作站包括门诊和住院诊疗的接诊,检查,诊断,治疗,处方和医疗医嘱、病程记录、会诊、转科、手术、出院、病案生成等全部医疗过程的工作平台。提升应用包括远程图像传输、海量数据计算处理等技术在数字医院建设过程的应用,实现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远程探视避免探访者与病患的直接接触,杜绝疾病蔓延,缩短恢复进程;远程会诊支持优势医疗资源共享和跨地域优化配置;自动报警对病患的生命体征数据进行监控,降低重症护理成本;临床决策系统协助医生分析详尽的病历,为制定准确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基础;智慧处方分析患者过敏和用药史,反映药品产地批次等信息,有效记录和分析处方变更等信息,为慢病治疗和保健提供参考。

(2)区域卫生系统。区域卫生系统由区域卫生平台和公共卫生系统两部分组成。区域卫生平台包括收集、处理、传输社区、医院、医疗科研机构、卫生监管部门记录的所有信息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包括旨在运用尖端的科学和计算机技术,帮助医疗单位以及其它有关组织开展疾病危险度的评价,制定以个人为基础的危险因素干预计划,减少医疗费用支出,以及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电子健康档案(Electronic Health Record,HER);包括由一般疾病基本治疗、慢病社区护理以及大病向上转诊和接收恢复转诊双向转诊服务的社区医疗服务系统;还包括对医学院、药品研究所、中医研究院等医疗卫生科院机构的病理研究、药品与设备开发、临床试验等信息进行综合管理的科研机构管理系统。公共卫生系统由卫生监督管理系统和疫情控制系统组成。

(3)家庭健康系统。家庭健康系统是最贴近市民的健康保障,包括针对行动不便无法送往医院进行救治病患的视讯医疗,对慢病以及老幼病患远程照护,对智障、残疾、传染病等特殊人群的健康监测,还包括自动提示用药时间、服用禁忌、剩余药量等的智能服药系统。

3.社会管理类之智慧社区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社区是其最基本的组成部分,社区作为城市居民生存和发展的载体,其智慧化是城市智慧水平的集中体现。智慧社区从功能上讲,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核心,为居民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智慧化服务,全面满足居民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智慧社区由高度发达的“邻里中心”服务、高级别的安防保障以及智能的社区控制构成。

(1)智慧物业管理:针对智慧化社区的特点,集成物业管理的相关系统,例如:停车场管理、闭路监控管理、门禁系统、智能消费、电梯管理、保安巡逻、远程抄表,自动喷淋等相关社区物业的智能化管理,实现社区各独立应用子系统的融合,进行集中运营管理。(2)电子商务服务:社区电子商务服务是指是在社区内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区居民无需出门即可无阻碍的完成绝大部分生活必需品的采购。

(3)智慧养老服务:现在老人居住的环境有两种最常见,一是住在家里,另外就是住在养老院,针对这两种情况分别提出智慧养老的方案,其最终宗旨是使得老人有安全保障,子女可以放心工作,政府方便管理。家庭“智慧养老”实际上就是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各类传感器,使老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

(4)智慧家居:智慧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兼备建筑、网络通信、信息家电、设备自动化,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为一体的高效、舒适、安全、便利、环保的居住环境。

4.产业发展类之智慧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国内各大城市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

智慧产业作为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是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伴随智慧城市建设的逐步推进,必将对城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及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等产生重大引领带动作用。

智慧产业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城市社会、环境、经济等各方面资源基础和优势出发,面向智慧城市建设的巨大需求,把发展智慧产业放在推进城市转型提升的突出位置。积极探索智慧产业发展规律,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着力营造良好环境,推动智慧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为智慧城市建设和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智慧产业的主要内容包括智慧应用技术研发、智慧装备制造、光通信、移动通信、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应用电子以及云计算产业等。

三、结束语

城市建设篇7

【关键词】市长;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对策

一、市长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把一个城市治理好蕴有重大的政治意义,把它建设好还是一个艺术创造,这需要市长与建筑工作者善为结合。就我个人理解:我们的城市规划建设有两个“最高境界”,一是政治上的、战略上的最高境界;二是城市环境艺术创造上的最高境界。前者我们寄望于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后者则依赖于有造诣的建筑师、规划师。而一个城市建设的完美,则离不开这两类“建筑师”的高度结合。两类建筑师有共同之处就是他们都要面对数十万、数百万人的生活需要,都必须以十分的勇气面对城市的棘手问题。对市长来说,崇高的责任寄托他以政治家的素养,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

一个市长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市长是城市规划重大问题的决策者。城中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功能布局、道路网骨架、重大建设项目、重点工程、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等,应当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方案与意见,由市政府办公会议、市长来研究决策和拍板。

(二)市长是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的审批者。各项建设用地和重要建设工程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审批程序依法进行规划审查后,必须经主管市长审批后,才能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三)市长是城市规划实施问题的协调解决者。在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往往碰到许多问题,涉及一些部门、单位的利益,在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职权范围内难以解决,需要市长出面进行协调,妥善解决。

(四)市长是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者。市长有权也有责任,对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依法实施城市规划,以及建设单位和个人依法按照城市规划使用土地和建设,进行监督、检查和奖惩,及时制止和查处违法用地和违规建设行为。

二、市长决策对城市建设和规划的影响

(一)市长与战略决策。身为市长,在拥有有限的权力的同时,也担负着无限的责任。而重大的责任就在于城市发展重大关键问题的决策。“审时度势”、“因势利导”是规划的灵魂,战略上的失算不但浪费惊人,而且后果每每难以逆转,将贻害永远。因此,要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尤其要提倡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要作好正确的战略决策,领导干部就必须“带头学习科学知识,自觉利用科学思想武装自己,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成为领导经济、科技和其它各项工作的内行。”

(二)市长与规划设计工作者。市长是决策者,在一定程度上,往往又是规划设计的参与者。城市规划学和建筑学可以说是“复杂性科学”,它们有内在的规律和自身的理论,这些都是全世界所热衷探讨的课题。拿50年代北京主管规划的副市长薛子正与梁思成来说,他们在工作上不免争论不已,在感情上则极为深厚,关心无微不至;广州前副市长林西与已故的工程院院士、建筑大师佘南也是亲密的合作者,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广州一带的新建筑展示了岭南风格,建筑界多认为主要是佘南等的贡献,而佘总在逝世之前谦虚地尊称林西是岭南风格的奠基人。

(三)市长与市民。万里同志在建国初期第一次城市建设座谈会的议开幕式中就曾讲,当时城市发展中的基本矛盾是:局部与整体的矛盾;目前与长远的矛盾;生产与生活的矛盾等。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高瞻远瞩,一语中的,至今仍留有深刻的印象。现在生产与生活的矛盾情况有了变化,但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日益凸现。在这些一对对矛盾中,维护整体的利益、长远的利益与保护的方面,恰恰应该是政府行为,“公众利益最大化原则”、“社会公平原则”等都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允许的范围内,努力处理好。

(四)城市管理的实质是决策。市长最主要的任务。是做出正确的决策。所谓市长决策是指市长要履行城市治理的职能,达成城市规划目标所作的行为设计和抉择过程。市长在进行决策时必须记住那些同城市的业绩有关、哪些关系着城市战略目标的实现。这是市长决策的目标性原则。

三、正确发挥市长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克服负面影响

如何解决因市长决策失误.导致城市规划和建设在实施过程中遭受损害的问题,是我们研究市长治理城市的功能、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加快城市化步伐当中必须着重思考的问题。具体而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市长决策失误问题。

(一)建立市长决策的约束机制。完善市长决策的评价机制、决策失误问责制、决策失误的追究与赔偿制度、建立决策中断与中止制度。

(二)提高市长决策过程中的个人素养能力市长是城市规划和决策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市长的素质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决策活动的效果和成败:因此.要求市长必须按照“复合型”人才和岗位职务所需要的条件.全面提高自己在决策过程中的个人素养能力。(1)善于处理和运用信息。(2)善于使用智囊团和思想库,以弥补市长决策的某些不足。(3)善于摆脱主观愿望的影响。(4)善于采纳市民创意。(5)善于运用决策方法和艺术。

(三)提高市长决策过程中的个人素养能力。市长是城市规划和决策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市长的素质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决策活动的效果和成败:因此.要求市长必须按照“复合型”人才和岗位职务所需要的条件.全面提高自己在决策过程中的个人素养能力。(1)善于处理和运用信息。(2)善于使用智囊团和思想库,以弥补市长决策的某些不足。(3)善于摆脱主观愿望的影响。(4)善于采纳市民意。(5)善于运用决策方法和艺术。

参考文献

[1] 城市建筑不能只见建筑不见城市[N].中国社会报, 2005-6-7(2).

[2] 蔡振峰.中国舍弃异域情调换来平庸的现代风光[J].参考消息,2004.09.

城市建设篇8

关键词:城市;建筑;设计

城市是人们的家,如何让自己的家变得更美好,人们希望创造一种住着舒适、用着方便、看着美观的充满生机的独特的城市空间。对现状的无奈与对未来美好的渴望给人们提供了思考研究与创造的机会。建筑师、规划师和景观师纷纷研究各种理论与设计方法,以期能为城市添彩,创造更为舒适、更为人性化的城市空间。

一、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

谈起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关系,首先引用著名建筑师沙里宁在《论城市》一书中对城市设计的含义归纳:“城市设计是三维空间,而城市规划是二维空间,两者都是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有秩序的生活环境。”

城市规划以一个城市的宏观发展为目标,它更多的考虑城市的工业化,商业化,现代化,要飞速发展,要为经济服务,提高城市运作的效率,所以要求有更高,更快,更先进,更现代化,更信息化的“硬”环境;而“城市设计”理念的出现,则是“人本主义”对高速工业化的反叛,它更应该注重人文的,文化的,美学的,自然的“软”环境。

但是两者也有共通性,城市设计既为城市规划提供思路和形象化的发展目标,也为建筑设计提供前提和轮廓,城市设计具有更多的立体性、可操作性和示意性,其主体就是空间环境设计。无论是建筑群的组合还是城市的空间设计,都有一种内在的秩序或结构作为联系的纽带。城市设计由注重城市的肌理、构图注重人的存在与活动,越来越体现出对主体城市的认识。从城市发展史中可以看到,人的主观活动往往起决定作用,在现代城市规划与设计过程中设计结果与规划结果并不一定完全吻合,所以它们之间需要相互反馈、相互调整。

二、 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

建筑是组成城市的基本细胞,精制而富有特色的建筑最能展示城市的艺术性。建筑的设计手法现在基本有3 种:模仿、再生、创新。功能成为建筑设计的主题,形式只是外皮的建筑创作过程正在被建筑师们推敲。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许多建筑师正在研究建筑的基本组成元素,然后在某种法则的指导下,进行建筑的重组,从而展现崭新的建筑形式。建筑的外皮也成为单独研究的一个课题,其保温、承重、生态、维护等诸多功能被分层研究,再进行组合,形成有独特内涵的外皮或立面形式。这种解构主义的创作手法更立意于建筑的本原,创造出理性而非感性的建筑。这种建筑形式先思而后建,比施工图设计的建筑形式更利于城市整体的艺术环境。

城市设计是一门正逐步完善和发展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在实践中安排城市发展规划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相对关联的实用性学科,它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它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面和线问题。建筑设计是在城市规划的前提下,根据建设任务要求和工程技术条件进行全面设想,并根据其功能具体确定建筑物的空间组合形式和详细尺寸,构造及材料做法。它也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点和面问题。同时城市设计主要是通过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来实现的。城市设计的内容也能够细微到桌椅、灯具甚至标志物,但与建筑设计仍有质的区别。城市设计对城市是从整体形象把握,即使具体到任何细小局部时,设计师依然将每个细部作为城市空间体系中的一个部分进行设计,而建筑设计只是关心在特定空间的某一建筑,却很少关心它的邻居,缺乏对城市空间的总体认识和把握。

在城市设计中不但要注重城市的功能分区,交通流线,而且还要注重建筑物的体量、尺度、比例、色彩、造型、材料、空间等。必须强调“城市设计最基本的特征是将不同的物体(包括建筑物)进行联合,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设计者不仅必须考虑物体本身的设计,而且还要考虑一个物体与其他物体之间的关系”。这就要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城市设计以城市和建筑群体空间环境作为主要对象,而一个好的城市设计则在于整体环境的和谐、优美,不仅仅是单纯的建筑单体设计。沙里宁在《论城市》中提出城市体形环境设计的三条原则,其中第二条就是“相互协调的原则”。西特在《城市建设艺术》一书中总结中世纪欧洲城市建设艺术中强调的“互协调要素”,并加以发展,指出自然界虽然千变万化,但又是相互协调的,因此,人类建设新城也应该遵守这条原则。在沙里宁的实践中,把建筑设计、户外空间以及园林绿化等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完整和谐的整体。

而我们的城市,最缺的就是关系,建筑与环境之间没有关系,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没有关系。单独看,有些还不错,放在一起就是乱七八糟。我认为这不是单纯建筑的问题,而是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相协调的问题。

三、 结语

中国的许多城市有上千年的历史,积淀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然而现今的体制使许多建筑师成为克隆的高手,现代的城市建设已经让人们辨别不出南北方的差异,内陆与沿海的不同,千年的文化被百年的新城整合成一个模板。河北省许多地区的三级甲等医院门诊楼都是按同一份图纸盖出来的,只不过城市不同而已。KPF 的高科技与细腻,拉尔夫的楼梯间遍布大江南北,漂亮是漂亮,但缺少了味道。建筑本来是一种展现个性魅力的艺术创作,但现在成了表现城市共性的主要元素。

上一篇:法治社会范文 下一篇:班组建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