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贷范文

时间:2023-10-12 16:28:36

银行信贷

银行信贷篇1

1.样本和数据来源

为了提高研究设计的可靠性,笔者搜集了2004-2012年深沪A股上市公司的长期借款数据,涉及的企业共有1156家,长期借款共8967笔。在将一些缺失的公司样本剔除之后,得到了两个最终的回归样本,一个是包含了8742个企业——年度观测值。其中,3421个观测值是企业i在t年获得1笔或多笔长期借贷,以及5321个企业——年度变量属于企业i在t年未获得长期借贷。另一个则是包括2684个企业——年度变量样本,通过将企业i在t年收到多笔利率的情况按照其贷款额度的权重计算获得。

2.数据分析

如果我们假设上述的银行业改革目标顺利完成,那么就意味着我国当前银行业的信贷配置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也改变了传统一刀切的非市场化定价。但是,评判银行业改革是否成功的标准并不仅仅是这些,还包括了企业的财务业绩、治理结构以及商业信用等是否能够将企业融资成本的差别充分体现出来。表1和表2给出的分别是样本数据中涉及到的变量设计和相关的描述性统计。

二、结果与分析

1.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信贷筛选特征与效率

如果我们将目标锁定在企业财务绩效指标,那么我们可以看出,只有股份制银行的绩效指标系数呈正相关,其他类型的银行则不具有这种现象,比如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和外资银行等,同时其他指标也不具备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由于本文所采取的数据都是长期贷款,因此,在对其进行分析的时候就应该考虑企业在借款期间的业绩表现。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类型的银行来说,国有银行在借款期间是否能够发挥积极作用还有待研究。

2.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定价

水平与企业贷款成本。尽管央行在2004年以后完全放开了商业银行对企业贷款的上限,但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其贷款利率仍然集中在基准利率的[0.9.1.1]倍的区间内。因此,本文从信用风险定价的角度对企业贷款后绩效做了简单的回归。结果表明,贷款来源于城商行的企业样本不具有明显差异,农商行和外资银行因样本数量过低而不能进行统计回归。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银行业的改革与发展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融资效率作为推动银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企业改革过程中,必须对与之相应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考虑,这不仅是银行业自身推动业务模式创新和获取长远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充分发挥银行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中介功能,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融资成本的降低,更进一步促进我国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银行信贷篇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用3年的时间经历了一个从萌芽到快速发展的过程。2014年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实体经济之树。这在政策层面对互联网金融起到了进一步的推动作用,互联网金融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机遇,作为互联网金融子产品之一的电商信贷也将迎来新一轮发展的春天。那么电商信贷和传统银行的信贷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电商信贷与传统银行信贷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于促进两者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是十分必要的。

二、相关概念界定

信贷(Credit)也称信用,是指贷款人在一定期限内按一定利率将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出借给借款人,期限届满时,借款人应将借入的本金连同利息,一并偿还给贷款人的一种信用活动形式。传统银行信贷(TraditionalBankCredit)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将自己筹集的资金借给企事业单位使用,在约定时间内收回并收取一定利息的经济活动。电商信贷(E-commerceCredit)是指诸如阿里巴巴、苏宁等电子商务企业利用其自身电商平台优势直接向平台上的供应商和个人提供借贷的一种经济活动。电商信贷属于互联网金融模式之一的网络借贷,是对传统银行信贷的创新。根据《奥斯陆手册》(OsloManual)对创新的定义和划分,电商信贷属于营销创新(渠道创新)。它跨越传统金融中介直接将资金借贷给资金需求方,通过电商平台降低交易成本、促进资金融通、加速金融“脱媒”。

三、电商信贷与传统银行信贷的共同点

首先,电商信贷与传统银行信贷本质上是相同的。两者同属于信贷,都是以到期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贷方之所以让渡资金使用权,是因为借者承诺在约定时间内将归还本金并支付利息作为回报。其次,电商信贷与传统银行信贷的流程相同。即贷款申请征信评估同意放贷贷后跟踪归还贷款。最后,电商信贷与传统银行信贷都要加强信贷风险控制。只要有信用,就会有信用风险,因此两者都需要建立信用评价体系,进行信用风险控制,严防信用风险的集聚。正因为电商信贷和传统银行信贷在本质上相同,使得两者在业务渗透和融合方面成为可能。

四、电商信贷与传统银行信贷的不同点

(一)目标客户不同

电商通过平台优势,构筑金融活动中消费者和供应商之间的桥梁。信贷的目标客户主要是是电子商务平台上的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者,而平台之外的微观主体很难被触及。以阿里小贷为例,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检测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2月,阿里小贷累计投放贷款超过1700亿元,服务平台上的小微企业超过70万家。这些客户的特征是盈利能力不高,信贷需求额度低,70%以上的客户贷款需求在50万元以下。传统商业银行奉行“二八定律”思维理念,认为80%的利润来源于20%的客户,于是“高大上”的高端客户成为他们的目标客户,其余80%的“小散”很难被顾及。考虑到小微企业分散广、单个客户贷款金额小,而且存在信息不对称和风险不确定等问题,传统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提供信贷的利益驱动力不足。然而,从细分市场的角度来看,电商信贷正好延伸到商业银行信贷领域的“长尾”客户,电商与传统商业银行实现了差异化信贷服务。

(二)客户黏性不同

电商信贷可以增强电商自身对平台用户的吸引力,从而促进电商生态的良性发展和推动自身行业的扩张。一方面通过给电商平台上的商户放贷,间接提升店商的应收账款周转速度,资金周转率显著提高,从而破解了平台供应商的融资难问题,使供应商能够为平台消费者提供更完善和更持续的商品和服务。另一方面电商平台上有资金需求的消费者,获得贷款后会增强对平台所供应的商品和服务的购买意愿,形成一个供需两旺的良性闭环,进一步提高消费者和供应商对电商平台的黏性,达到“平台消费者—电商平台—平台供应商”共赢。传统银行信贷的客户和银行间只有纯信贷关系,没有其他商业利益绑定关系,因此银行很难黏住客户。

(三)交易成本不同

电商信贷具有渠道优势,不需要花费高额费用筹建实体店、不需要多环节去调查目标客户的信息,基于得天独厚的平台大数据来降低交易成本和边际成本。相关数据显示电商信贷的交易成本具有明显优势,阿里金融单笔信贷成本仅2.3元,只是传统银行信贷成本的0.115%。电商通过大数据系统,还可大大节约融资的时间成本,单纯的放款时间最快只要几分钟即可完成,如3分钟融资到账业务的“京保贝”。电商信贷从申请、获批、偿还均不受工作日的限制,企业当晚申请订单贷款,第二天就可以使用这笔资金采购原料,扩大再生产,等买家确认收货后,系统会自动扣除原先的贷款金额。传统银行要开设实体网点、需要借助外在力量逐一收集、分析、筛选目标客户财务数据、一对一征信申批,势必增加了信贷交易成本。有关数据显示,传统银行单笔信贷成本高达2000元。受制于上述因素,传统商业银行要数个甚至数十个工作日才能走完线下审批放贷流程。

(四)资金来源和信贷规模不同

按央行等监管机构的规定,电商信贷的资金来源被严格限制,只能用自有资本金进行放贷,不能通过吸收存款、证券发行等方式融资,最多只能从银行融入限额资金,即从银行融入的资金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一定比例。即使“各种宝”里的资金充溢,也不能直接用于放贷。由于可放贷资金量小,放贷对象享受的信用额度受限,因此电商只能提供小额信贷业务,加上贷款地域限制,双重壁垒阻碍了电商信贷规模进一步发展。传统的商业银行拥有充足的可放贷资金。不仅可以用股东投入资金、同业拆借资金出借,更可以利用海量存款放贷,单个商业银行仅零售存款余额就达十万多亿元。刚刚出炉的工商银行2013年度报告显示,客户存款余额为146208.25亿元,客户贷款及垫款余额比上年末增加11186.82亿元,增长12.7%。其中公司类贷款、个人贷款与票据贴现分别占71%、27.5%、1.5%,信贷规模很大,占总资产的51.2%。

(五)贷款的期限不同

鉴于贷款对象对资金“短、频、急”的需求,电商适宜提供短期贷款,期限可以是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目前,“淘宝小贷”对B2C平台客户的贷款期限有30日和6个月,而针对B2B平台企业客户提供的贷款期限为1年,可以随借随还,按日计算利率,非常灵活方便。传统商业银行信贷按照期限划分,可分为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从期限结构上看,中长期贷款所占比例高。以2013年为例,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长期贷款分别占65.35%、65.43%、54.7%和66.89%,其中中国银行内地人民币业务中长期贷款为35833.41亿元,占贷款总额的66.89%。往前追溯发现1年以上的中长期贷款均高于短期贷款。这是由于中长期资金主要投向在建续建项目,如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型产业等,这些产业对资金的需求较大,占用时间较长。(六)政策监管不同小额贷款监管遵循属地原则,由地方监管机构负责,但作为新生业态的电商信贷,植入了互联网元素,相应监管政策仍处于空白状态。其贷款审批、流程、风控、贷后跟踪是由电商的注册地政府监管,还是由目标客户所在地政府监管,还是由双方共同监管,如何管制等等目前均缺乏相关依据,很大程度上依靠自律。传统银行信贷在长期实践已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监管体系。传统银行信贷的监管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及中国银行业协会。相关监管法律法规比较健全,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这些完善的法律体系保护了传统商业信贷中的贷款人和借款人的利益。

(七)风险控制不同

电商借助大数据平台进行风险控制,实现信贷工作全过程监控,有效规避和防范贷款风险。贷前依托客户在电商平台上的行为数据(认证信息、交易记录、信誉评价、实时运营状况),辅以第三方认证数据对客户的信用水平和还款能力做出评估,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小逆向选择的风险。贷中通过电商平台实时监控客户的交易状况和现金流,来判断贷款是否发生偏离。贷后通过电商平台对企业经营状况动态监控,对可能影响正常履约的行为及时预警,避免贷款出现逾期甚至坏账的可能性。和传统银行相比,基于大数据的动态分析提高了效率并降低了风险。以阿里小贷为例,截至2014年2月,其不良贷款率低于1%。传统银行没有类似电商的大数据平台来获取实时、真实、完整、可控的数据,不能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贷前依靠客户自己提供的标准化“三张”财务报表以及担保抵押证明等资料,结合外部数据来综合评估客户的信用及还款能力,资料的真实和完整性审批效率因人而异、因行而异,这种时间差在很大程度上会形成风险积聚。贷中很难对贷款对象的资金流向进行监控。贷后风险管理更是银行薄弱的环节,银行不能实时跟踪到企业最新的经营状况,对可能出现的风险难以及时预警和风险监控。

五、几点建议

(一)银行与电商要加强合作,优势互补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知传统银行资金充足、拥有优质的大客户、监管制度完善,但真实的交易数据缺乏、信贷成本高、对小微企业贷款的意愿较低。而电商能借助数据平台实时获取小微企业的交易数据,信贷成本低、客户粘性强,但信资金来源有限、现有金融监管体系未覆盖。如果两者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银行具有资金优势,电商具有大数据优势)进行长效合作,那么在解决电商信贷资金来源问题的同时,也能够提高银行信贷效率、降低信贷成本、放宽信贷准入门槛,有效地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而两者形成的合力又将进一步促进实体经济的良性发展。

(二)将电商纳入现有监管体系

创新本身是不可预测的,电商信贷是新生事物,在发展中会遇到很多不可预知的风险。从短期看,一方面需要给予电商信贷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通过自身管理、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来解决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另一方面需要出台一些指导性意见,借助窗口指导、道义劝说等辅助政策实施适度有效柔性监管,来规范引导电商信贷健康发展。从长期看,需要将电商信贷监管纳入现有的监管体系中,在不改变监管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实行分类监管,可以由银监会牵头,从平台数据系统安全性、平台信息的共享性等方面进行监管。充分发挥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的作用,加强沟通协调,形成监管合力,共同有效防控风险。

银行信贷篇3

1.传统单项贷款管理模式的风险积累与效率损失。

银行业传统上奉行客户关系导向的经营原则,以提供信贷支持作为支点,致力于客户发展长期稳定的关系,以便形成对特定客户开展业务的比较优势,向客户出售系列化产品和服务,实现客户关系盈利性最大化。银行信贷模式相应表现出两个特征:一是由于侧重客户关系管理,银行通常只考虑单笔贷款的盈利水平,忽略从信贷组合的视角进行风险收益分析和决策;二是银行对客户发放贷款后,就持有贷款直至到期,而不主动对信贷组合结构进行调整,贷款缺乏流动性。

这种传统贷款管理模式有明显的内在缺陷。首先,容易导致贷款风险集中于单一客户及特定行业、地区。银行将利润绝对值作为衡量客户关系价值的标准,信贷投放必然向重点客户倾斜。高度集中的信贷组合蕴含着潜在风险,一旦核心客户信用质量恶化,银行就面临严重损失。其次,信贷过度集中也不能保证银行获得持续的盈利增长。银行竞相追逐大客户的过度竞争格局将导致贷款利率和服务价格不断抑低,对银行的利润贡献势必呈边际递减之势。

2.信贷集中度管理模式的局限性。

为弥补单项贷款管理的不足,银行建立了授信限额制度,对贷款集中度进行事前控制。集中度管理虽然初步体现了组合管理意识,但与组合优化还有相当距离,在实践中存在局限性:

(1)单纯依靠信贷限额并不足以避免信贷集中。信贷限额在操作中受到各种制约:一是银行所在地区有限的客户多样性。银行开拓业务受周边地区“自然市场"限制,贷款难免集中于当地支柱产业;二是银行顺行业周期的信贷取向。银行倾向于集中信贷资源投入朝阳产业,发挥信贷业务的规模效应;三是信贷部门通常追求目标市场集中化,以便保持对特定客户的信息优势和管理专长。

(2)信贷限额仍然是简单、消极的风险管理。银行设置的单一客户贷款比率不能反映各借款人信用品质变化的相关性,银行无法估算单项贷款对组合风险的边际影响、测算组合风险值和确定最优组合。同时,银行一味通过信贷限额规避贷款集中风险,忽略了风险回报。这种“一刀切”式的限制意味着某些具有创造价值潜力的信贷业务可能被拒之门外。因此,集中度管理只是“风险驱动”,而非组合优化要求的“风险—回报”驱动。在尚未具备真正的组合优化必需的条件之前,信贷限额是银行的权宜之计。

3.积极的信贷组合管理——信贷管理模式的全新思路。

(1)信贷组合积极管理兴起的驱动因素。

信贷管理模式创新的驱动力来自银行经营环境的改变对传统信贷理念日益严峻的挑战。20世纪50年代,马柯维茨提出现代资产组合理论(MPT),投资者可利用收益负相关的资产相互抵消非系统风险的原理,调整资产组合,使之移向“有效边界”。在此边界上,投资者可结合其风险态度选择风险回报率最高的资产组合。MPT理论被投资基金等机构应用于证券组合管理,而当时西方银行业还处在生存无虞的时代,无需为信贷组合管理耗费精力。进入1960年代,信用状况较好的企业倾向于利用证券和票据市场融资,银行信贷优势面临威胁。1970年代后,信贷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银行为争取为数不多的大客户竞相降低贷款利率,贷款集中度不断上升而边际收益下降。这种使信贷组合严重偏离有效边界的信贷模式在1980年代遭遇重创,银行业对房地产、能源、拉美国家的巨额贷款均损失惨重。19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更加复杂多变,银行业屡因信贷组合结构失衡陷入困境,亚洲金融动荡中这一问题尤其突出。

信贷组合缺乏有效管理的严重后果引起监管者高度重视。巴塞尔委员会在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中强调对信贷组合风险的研究,美国通货监理署和美联储建议银行建立信贷组合风险管理程序。同时,发达国家银行业也在对传统信贷模式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以信贷组合“风险—收益”有效权衡为导向的新型信贷管理理念,目标是在将风险控制于可承受限度内的前提下,谋求信贷组合的风险调整收益率最大化。

(2)信贷组合积极管理模式的特点。

信贷组合积极管理的思路和信贷集中度管理有着显著差异:

首先在于组合的管理视角。在信贷组合积极管理模式中,银行不再单纯通过贷款限额限制信贷集中度,而是利用单项贷款对组合的边际风险调整资本回报率设置新增信贷业务的最低门槛。换言之,银行不是简单、孤立地判断单个借款人是否超出信贷限额,而是在考虑不同类型客户的信用品质相关性的基础上,考查单项信贷交易对整体组合风险回报率的边际影响。

其次,信贷组合积极管理模式完全采取积极主动的管理方式。银行不是在恪守信贷限额的前提下消极地持有贷款组合,而是积极地调整和优化组合结构,减少风险较高而相对收益较低的信用暴露,添加对组合风险回报率产生正面贡献的信用头寸,改善组合风险收益状况。

二、信贷组合积极管理的手段与工具

1.调整信贷组合的常规手段及其局限性。

(1)贷款的直接转让。

贷款直接买卖是信贷二级市场发展初期的主要交易形式。银行可通过债务更新、转让、从属参与等方式,出售过度集中的贷款头寸,买进合适的信贷份额,对贷款组合结构进行再平衡。19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银行贷款二级交易发展较为迅速,尤其是辛迪加贷款转让,已形成相当可观的规模。牵头行通常将其贷款份额再出售,买方最初是银行同业,到1990年代初非银行机构已占贷款购买金额的30%,交易对象从投资级企业贷款扩展到非投资级企业。贷款转让的发展使信贷合约具有了一定流动性,但运作中也面临一些障碍:

首先是与银行维持客户关系的矛盾。贷款附有银行与客户的“隐性契约”,银行承诺对客户提供资金支持,客户考虑优先购买银行的其他产品和服务。伴随着对某客户贷款支持的增加,风险集中度随之上升,银行预期收益也应相应上升,而实际上银行只能索取有限的贷款利息,甚至对大客户给予优惠利率。此时贷款组合显然偏离有效边界,银行理应出售贷款,减持对大客户的风险暴露,然而又面临客户关系受损的危险,处于“信贷悖论”(paradoxofcredit)的两难境地。

其次是信贷合约非标准化的交易障碍。标准化程度低是贷款合约的天然特质,贷款结构由借贷双方协商定制,利率、期限、金额、偿还方式等合约要素差异较大,对信贷买卖构成无形障碍。此外,转让债权需通知借款者及担保人并经其同意,相关法律手续可能耗时颇多,也会降低交易效率。

(2)贷款证券化。

证券化技术将缺乏流动性、非标准化的贷款转化成为可交易的标准化证券,为银行调整信贷组合提供了便利。银行将贷款组配成基础资产组合,交付给SPV(特设机构),后者以基础组合的现金流为担保发行证券,将集中于银行的信贷风险向众多投资者分散转移。同时,银行可买进其他类型的贷款支持证券,使信贷组合多样化。1980年代后,银行利用期限层化、利息层化和风险层化等技术重组基础贷款现金流,开发出许多证券化创新品种,吸引了广泛的投资者。

证券化虽然提高了贷款流动性,但也存在局限:贷款证券化要在法律上认可为真实出售,一般要求银行对SPV作彻底的信贷转让,仍然面临贷款出售的客户关系问题;证券化程序繁复、交易成本高,适于大规模信贷组合整体风险出售,而不是对局部风险暴露特别处理;证券化虽可按偿付优先顺序对基础贷款池的现金流进行风险分层,但难以对组合中的风险暴露作更细致的分解和重塑;证券化要求基础组合中贷款的特征尽可能一致,贷款数目应达到相当规模,非标准化、单笔规模较大的企业贷款证券化较困难。

2.信用衍生工具——信用风险转让的开拓性创新。

鉴于常规手段的局限,银行需要更为灵活的工具调整信贷组合风险敞口。1990年代初信用衍生工具问世,将信用风险与基础信贷剥离,作为独立的“商品"在市场上买卖,摆脱了贷款合约缺乏流动性的束缚。作为信贷组合管理工具,其优越性在于:

(1)有效解决“信贷悖论”,提高交易效率。银行可利用信用衍生工具进行表外交易,保留贷款而出售风险,既改善了贷款组合的风险收益状况,又不对有价值的客户关系产生消极影响,从而将客户关系管理与信贷风险管理分离。信用衍生交易无需牵涉借款人,一般在场外非公开协商,不会引起客户疑虑,且简化了法律程序,银行得以迅速便捷地调整信贷组合。

(2)提供对信贷组合风险状况进行再设计的机会。信用衍生工具是独立于基础资产的参数合约,在重塑信用风险方面具有常规手段不可比拟的灵活性。银行能为信贷组合量身定制信用衍生合约以调整风险敞口,既可对冲组合定资产的信用风险,也可为组合中任意一项资产的违约损失购买保护,或是为组合损失水平设定上限,甚至对冲组合面临的系统性违约风险。银行也可作为信用衍生品的投资者,购买与自身偏好匹配的“合成”信用暴露,实现信贷组合多样化。

(3)将信用风险在买卖双方之间合理地再配置。信用衍生交易形成有效的风险分担机制。投资者可获得在信贷市场上由于各种原因(与目标客户未建立密切关系、进入特定市场存在困难、分支网络地域限制等)难以得到的信用暴露,而且可以不需为此融资,也不必承担持有和管理贷款的成本。银行作为参考贷款的发起人,可与风险买方分享对特定领域的业务关系和信用管理的比较优势,同时避免承受过度集中的风险,在组合分散化和信贷专门化之间寻求平衡。

信用违约互换是最具代表性的信用衍生品。违约保护买方向卖方付费,作为卖方承担参考资产信用风险的报酬,卖方承诺一旦发生规定的信用事件就对买方进行偿付。银行可用单一信用违约互换为组合中的单项贷款保值。若银行想对客户提供信贷支持,但贷款需求超出信贷限额,银行可达成以客户为参考实体、名义金额等于贷款超限额部分的违约互换,覆盖额外的信用暴露。银行也可基于贷款组合构造信用篮子违约互换,为组合选择不同的信用保护覆盖率,譬如:第一违约篮子(first-to-default,basket),贷款组合发生第一件违约事件后,保护卖方对买方偿付。若多项贷款相继违约的可能性小,银行只需购买第一违约保护,不需对每项贷款保值;第一损失篮子(first-lossbasket),银行保留信贷组合的部分风险暴露(预期损失),将剩余暴露(意外损失)转移给卖方,设定自己的损失上限。银行也可利用总收益互换、信用价差期权、信用联系票据交易信用暴露头寸,还可用违约指数合约为信用环境恶化的系统风险保值,避免经济低迷导致个人或企业普遍破产造成的信贷组合损失。

近年来,在全球信用质量普遍下降的严峻形势下,信用衍生工具在信用风险分散转移中颇有建树。2002年以来,违约互换市场成功解决了安然和世通破产及阿根廷债务违约等信用事件。作为创新产品,信用衍生工具还面临合约要素标准化、精确定价、监管待遇等问题,但其成长潜力为业界公认,已成为银行管理信贷组合的有效手段。

三、信贷管理模式创新中的银行组织结构重整

积极的信贷组合管理要求重组信贷业务模式,银行组织结构需要进行相应调整,为组合管理提供运作平台。组织架构的有效运转又依托于组合管理的信贷政策与信贷文化,前者为组合管理确立指导原则,后者提供价值判断和管理哲学的支持。

1.信贷组合积极管理模式下银行组织结构的基本框架。

银行传统信贷模式意味着信贷资产的形成过程是单向的,沿循借款人申请——前台客户管理部初审——后台风险管理部复审——发放贷款——持有贷款直至到期的直线型业务流程运作。要实施积极的组合管理,银行不是简单地将单个信贷经理的分散决策进行汇总,而应建立专业化信贷组合管理部门,赋予其跨越单项贷款的组合管理视角和独立的操作权限,对信贷组合整体的利润和损失负责。组合管理部门建立后,信贷运作程序随之重构,新型组织框架如图所示:

客户管理部是资产生成部门,按组合管理部设置的门槛进行信贷决策和贷款定价,对客户发放贷款。组合管理部独立于单个客户关系,从组合管理整体目标出发,控制信贷组合的风险收益水平。在具体操作中,组合管理部作为资产管理经理,位于银行内部放贷部门和外部二级信用交易市场之间,按适当的内部转移价格从放贷部门购买贷款,并在二级市场上执行贷款买卖或保值交易。风险管理部除审批单项贷款外,将建立客观的资产评估体系,为信贷资产的内部转移定价,为避免利益冲突,该部门应独立于资产生成部门与组合管理部。信贷管理委员会为信贷组合设置总体财务目标,界定组合管理部的授权范围(如买卖的资产类型、允许投资的工具),并解决部门间的争议。

2.银行构建信贷组合管理体系的阶段性策略。

信贷组合积极管理需具备多方面实践条件,难以一步到位,银行业的现实选择是分阶段构建信贷组合管理体系,逐步扩展信贷组合管理部的职能。

(1)初级阶段:防御型组合管理。

信贷组合管理部在这一阶段的职能侧重于降低风险。其首要任务是建立信贷组合信息系统,评价组合风险回报水平,对组合风险进行监测和早期预警。在组合分析趋于成熟的基础上,银行可将设置贷款目标风险回报率的权力授予组合管理部,作为前台部门放贷和定价的门槛。

(2)高级阶段:积极型组合管理。

信贷组合管理部不再是单纯收集数据、度量风险、编制报告的成本中心,同时也是利润中心。它不仅通过影响贷款发放部门的信贷决策从而影响未来信贷组合的构成,还主动调整现有组合的风险收益状态。为此,组合管理部需要“拥有”信贷资产,以便对其灵活处置。组合管理部可选择调整组合的最优方案,或是以贷款直接交易或证券化等现金形式出售由放贷部门形成的“核心信贷组合”中的贷款头寸,同时购买其他银行的贷款,将出售贷款的收益进行再投资;或是在信用衍生市场上为组合保值,也可向其他银行出售保护。

3.银行组织结构重整中的信贷文化变革。

信贷管理模式的革新也伴生了一系列组织问题,对银行带来挑战,比如,如何界定组合优化的适度边界,国际银行应将贷款组合作为一个全球组合,还是分成若干子组合分别谋求区域性优化;各项职能如何在相关部门间进行合理的责权配置;在新型运作模式下,如何着眼于全局利益,协调传统业务部门与组合管理部的关系。关键在于,银行须将理念的变革渗透于信贷文化中,形成适应组合管理的信贷价值观、信贷理念和行为方式。信贷文化的潜移默化对信贷组合管理的效率具有深远意义。

银行信贷篇4

1以价值为导向,培育商业银行信贷文化理念

银行信贷文化战略是商业银行增强核心竞争力和整体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随着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金融同业竞争的升级,信贷文化竞争已经上升到战略高度倍受商业银行的关注。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要建设信贷文化,就应建设卓越的信贷文化,并通过信贷文化来体现和丰富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只有培育起广大信贷员工自觉献身于商业银行信贷事业的责任意识、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并使之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动力源,人格化的银行信贷行为也就将会不再是一种带有强制性或被动性的行动,而是员工自我价值不断追求和不断实现的过程,以主人翁的积极姿态投身工作,使银行的意志变为全体信贷员工的共同意志,银行的目标变为全体信贷员工共同奋斗的目标。因此,商业银行应以价值为导向,重规模、重成本、重质量、重结构、重效益,深入挖掘持续发展的核心价值,创新设计银行信贷目标文化模式,充分探索现代信贷文化战略,通过建立符合现代商业银行价值取向的信贷文化规范,培育与银行共同的价值观,体现管理者和员工的共同利益取向,来促使全体员工从精神、理念、风气、言行直至符号和环境都产生充分的认同和自觉,进而使这种价值体系被社会和客户认同。

2以管理为主线,夯实商业银行信贷文化基石

一是要加强组织与领导。要明确有关职能部门加强对银行信贷文化的组织管理工作,要分别从观念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员工道德行为规范、重点业务、“品牌”等方面总结典型经验,把经验加工成理念,把理念阐释为规范,使价值内化为信念,以制度约束行为,使规范行为形成习惯,再用先进的信贷文化观念教育和引导员工,调动广大员工积极争当信贷文化建设的实践者和传播者,以点带面,唱响文化旋律,尽展文化魅力,把信贷文化建设引向深入。

二是要加快培育与挖掘现代银行企业家。一方面,建设卓越的企业信贷文化,造就银行的核心人物——银行家尤其重要。他们作为银行全体员工的最优秀代表,是银行价值观和精神的集中体现者,是银行生存和发展的中坚。另一方面,银行的个性出自银行的理念,银行的理念也就是银行家的理念。银行家作为成功银行的灵魂人物,是银行凝聚的核心,必然是银行信贷文化建设的首要主体,肩负重任。

三是要实现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有效结合。实践证明,只有将管理制度与人本主义有效结合,银行经营才能成功。建设以人为本、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为核心内容的企业文化,应体现企业文化中“人情化”管理的内涵,强调了环境因素与人本管理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四是要建立并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清洁工是不能代替银行行长的,但竞争机会应是均等的。因此,必须要建立与完善责权利相结合的机制,要让责权利的对等,体现在银行信贷运作的全部环节与要素,并且作为价值观念支配着每一个员工。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商业银行信贷文化的实际功效与牢固商业银行卓越信贷文化基石。

3以特色为品牌,增强商业银行信贷文化的竞争力

特色就是品牌,特色就是竞争力。如果银行信贷没有特色,就等于没有品牌;没有品牌,就等于没有卓越的文化;没有卓越的文化,就难以有客户的绝对忠诚与市场的生命力。

一是要以市场为导向,实施商业银行信贷文化品牌开发战略。信贷文化应为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发展和创新服务,为商业银行增加盈利与创造效益服务;否则,银行信贷文化就会失去它的固本之源与应有意义。实施商业银行信贷文化品牌开发战略,就是要根据金融市场发展需求和客观规律,去提炼、开发与创造品牌。只有经过创意、包装和营销以及长期的市场培育并得到市场和客户认同的信贷产品、信贷观念等,才能成为叫得响、放得开与具有生命力的信贷品牌,才能升华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信贷文化。

二是要以客户为中心,以个性化服务为特色,增强银行信贷的竞争力。由于商业银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替代性强的特点,因此,“客户”观念对于银行来说尤为重要。谁拥有让客户满意的品牌特色,谁就拥有了市场竞争和持续发展的主动权。在为客户提供信贷服务的过程中,应以满足客户的需要为目的,以个性化服务为特色,让“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贯穿于信贷文化定位、包装和营销的全过程,通过特色品牌积累和“特色效应”的放大,增强客户的品牌消费信心,巩固商业银行的市场地位,保持同业竞争优势。

三是要以科技为手段,提高商业银行信贷文化的科技含量。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不仅可提高金融增长速度,还可提高金融增长的质量。技术领先,服务领先,文化领先。只有实现科技规划、科技开发、科技应用、科技创新与银行信贷业务的密切融合,实现信贷文化的科技双翼的成功打造,商业银行信贷文化的竞争力才能获得更为实质有效的提升与飞跃。四是要以传统优势为基础,着力打造商业银行信贷文化的品牌。国有商业银行分别在各自领域占有优势,如建设银行在中长期信用、项目融资、项目管理、工程预决算、投资咨询等业务方面,有着长期积累的丰富经验,拥有较高水平的专业队伍,享有良好的社会信誉和拥有稳定的客户资源;在房地产金融、住房消费信贷等新型业务方面领先银行同业。因此,商业银行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比较优势,把自己的优势核心产品塑造成客户忠诚度高、创新能力强、技术含量高、品质卓越的金融品牌,形成特色化的品牌竞争优势,再通过这些文化优势与品牌效应来拓展市场、赢得客户。

4以品质为生命,提升商业银行信贷文化的品位与素养

创造文化的卓越品质与创造文化同等重要。

一是要综合治理各种不良的信贷文化。即要全面、正确地评估商业银行信贷文化的现状,对信贷文化的功能和作用进行准确定位,对不利于商业银行信贷事业长远发展、不利于商业银行卓越信贷文化培育的各类信贷观念、信贷制度、信贷产品甚至信贷人员等,都要进行全面、彻底地清理、规范与整治,趋利除弊,以切实保证商业银行信贷文化的先进性与卓越性。信贷文化要确立与保持自己应有的内核,如风险控制、稳健经营、强化管理、自觉约束、质量第

一、规范运作等,要用实际、深远的眼光,以新形势下的信贷市场为导向,以品质为生命,全面分析、衡量信贷文化的市场潜力,提升信贷文化的品位。

二是要着力规划整合商业银行信贷文化内涵。即要将构建卓越的信贷文化当作是金融竞争新格局下国有商业银行的新任务,认真做好信贷文化课题研究。商业银行作为大型企业,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应允许信贷文化有一定的地域差异,允许探索具有局部特色和地域特点的信贷文化表现形式,但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与内在涵养不能任意阐述,必须要有全局意识与整体概念。在信贷文化的统一规划与整合设计中,要将分散的文化相对集中,将信贷理念、服务客户的价值观等文化内涵予以梳理,将传统的单一产品宣传、信贷业务培训等与企业形象树立、价值观宣扬结合起来,并将各种有形的、无形的宣传渠道与传播网络等予以整合、疏通,通过多样化的渠道来体现一个优秀企业的文化特质。

三是要敞开胸襟,放宽眼光,大胆学习、汲取和借鉴国内外先进商业银行的信贷文化精华。即要从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内外环境出发,立足国情行情,克服“文化障碍”,实现“文化沟通”,注意学习各类单位,尤其是外资金融机构先进的经营管理和信贷文化建设经验,分析鉴别,消化吸收,扬己之长,避己之短,不断丰富商业银行信贷文化内涵,从而使商业银行信贷文化更具开放、兼容的国际化特性,更能紧跟先进信贷文化的发展潮流,更加适应未来国际信贷竞争的环境,更具卓越品质。

5以创新为动力,持续商业银行信贷文化的生命周期

银行信贷篇5

【关键词】商业银行 信贷管理 民间借贷危机 影响 对策

据温州地区部分企业调查发现,中小企业大概只有20%能够从正规银行贷到款,也就是说80%要靠体制外的融资。即便是那些能获得银行贷款的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也不低。去年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上浮基本上都在30%以上,年利率达10%左右。这对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是指商业银行如何配置信贷资金,才有利于发展经济并增加自身盈利的决策活动。贷款风险是指贷款人与借款人在发生借贷业务的行为过程中所遭受的导致贷款人借款本息不能收回的可能性。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质量问题越来越突出,不良贷款额居高不下,而且有一部分贷款超期时间长,难以收回,形成了呆账、坏账,直接影响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威胁着商业银行自身的发展和生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银行缺乏应有的风险意识。缺乏自我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商业银行存在的意义出现偏差。银行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借贷双方在信息享有上的不平衡。

二、民间借贷对商业银行提出的挑战——定位经营

(一)民间借贷“旺盛”的原因

显然,民间借贷已严重挤占银行小企业信贷空间。民间借贷具有数量多,额度大;效率高,期限短;利率偏高,需求旺盛;抵押担保率低,但信用状况良好;运作欠规范,但违约率较低等特点。当然,银行小企业信贷与民间借贷表现出的此消彼长,原因是多方面的。

经营理念的转变使银行小企业信贷急剧收缩。近年来,随着银行业经营策略的调整,小企业信贷市场的开拓能力有所下降。小企业对资金的迫切需求推动了民间借贷的发展。 “多、特、大”的特点决定了小企业对资金需求量不断增加,但由于自身抗风险能力较差、财务管理不规范和有效担保不足等弱点,决定了相当部分小企业的资金需求难以从银行得到满足,在这种情况下,民间借贷成为小企业解决资金困难的强心针,并且以其特有的优势伴随小企业的发展壮大而日益红火。形式灵活的民间借贷更能适应小企业的资金需求特点。小企业对资金需求普遍具有“小、急、频”的特点,民间借贷简易的手续、较高的效率正好适应了小企业的这种资金需求。相对充裕的民间资金及狭窄的投资渠道为民间借贷提供了可能。大量富余的民间资本成为推动民间借贷迅猛发展的原动力,特别是在银行存款利率较低、股市低迷等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下,部分居民出于获利或帮助亲友目的而将大量资金投入到民间借贷。

(二)民间借贷问题对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启示

温州问题折射出金融改革不到位,未来中国的信贷市场必须分层定位经营。比如,大型银行没有必要做太小的业务,而应该去国际上竞争,去公开市场融资;中小金融机构因为对当地企业非常了解,应该很好地为地区服务,发展成为“地区银行”。此外,可以培育一些贷款零售商,这是中国的特殊情况所决定的。

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努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民间借贷挤占银行小企业信贷空间,缘于银行慎贷,根源在于小企业贷款风险高,风险来自于银企信息不对称、社会整体信用环境欠佳。因此,必须从解决总体信用环境着手。一是由工商、政法、税务及金融部门联合建立企业、个人信用资料库,并对其变动情况及时更新,为银行提供小企业贷款审查和决策的信息平台。二是建立和完善失信惩戒机制,通过司法、舆论等多种力量加大对逃废债及违约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呼吁制定《个人破产法》,加大企业及失信人的失信社会成本。三是逐步建立小企业信贷推荐和风险补偿机制。根据基层政府熟悉当地企业的实际,发展“政府推荐—银行筛选—风险补偿”的小企业信贷模式,降低银行信贷风险。

切实转变银行经营理念,树立小企业大效益观念。银行“主动”让出小企业信贷阵地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小企业小效益”,认为对小企业的投入与收益不对称,“80%的收益来自于20%的大企业”。银行业必须从转变经营理念着手,充分认识小企业涵盖社会面广,小企业信贷成效直接关系银行自身的形象,树立小企业大效益观念。一是要以贯彻落实《商业银行支持小企业金融服务指导意见》为契机,不断进行“制度创新、服务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简化贷款手续,优化抵押评估程序,通过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来提高效益,推进小企业金融服务。二是完善利率定价机制。结合小企业信用状况、抵押担保情况及经营状况,合理确定小企业贷款利率,建立风险与收益对称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提高银行开展小企业信贷的积极性。三是落实责任,稳健推进小企业信贷业务。设立相对独立的小企业信贷部门,落实专门的工作人员,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在努力开拓小企业贷款市场的同时积极防范小企业贷款风险。

发展多方联保、行业担保,努力提高小企业信用水平。小企业贷款难,所以催生和推动了民间借贷,起因是自身的先天性不足,因此必须对症下药。一是针对小企业规模过小、抵押不足,发展小企业间的联保、多方互保和行业担保。二是针对银企信息不对称,引导小企业不断规范财务管理,健全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增加企业财务信息透明度,提高银企信息的对称性。

逐步规范民间借贷行为。针对民间借贷存在的问题,加强对民间借贷的监管。一是准确界定民间借贷与“高利贷”、“地下钱庄”,给予民间借贷适当的司法界定,规范正常的民间借贷活动,坚决打击非法集资、高利贷等非法金融行为,取缔非法金融组织。二是通过立法途径规范民间借贷的形式,避免因民间借贷行为引起和激发社会矛盾。三是不断丰富投资途径,合理疏导民间富余资金,避免过多流向民间借贷。

参考文献:

[1]林婷婷.试论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工作:温州民间借贷危机引发的思考[J].中文信息,2013,(3).

银行信贷篇6

关键词:商业银行 贷款 风险 治理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6-0410-01

0引言

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过程中,主要面临着信贷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其中,信贷风险无疑是最重要的风险。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主要是指银行发放贷款的本金和利息发生全部或部分无法收回的可能。信贷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银行通过一定的手段将信贷风险限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从而获得最高的风险调整收益。

1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问题

1.1对信贷风险识别与衡量技术落后

首先,用于衡量信贷风险的基础数据来源不足和准确性较差。基础数据质量差将造成的不同程度的严重后果,不仅无法展开高层次的信贷风险分析信贷资产组合分析,也会使简单的分析工具的分析结果缺乏可信度。虽然目前商业银行都很注重信息科技,但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时间较短,数据样本相对较少,并不能从中提取有普遍规律的信息,基础数据库需要长期积累才会比较完善,短时间内无法形成完整的客户数据系统。而且,我国的商业银行普遍不重视信用数据库的建立,同时加上商业银行也存在各个管理系统中口径不一致,数据不一致的情况,各系统彼此之间的冗余也会造成数据不准确的情况。

1.2信贷风险管理组织及方法不完善

这表现为:信贷风险管理条块分割,信贷风险管理框架不完善,难以从总体上测量和把握风险状况;在制度上没有把信贷风险的计量、分析规定为日常性工作。如,缺乏独立的风险报告程序,致使管理层、决策层不能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信贷风险状况。对信用风险分析主要停留在传统的比例分析阶段,缺乏建立在统计分析和人工智能等现代科学方法基础上的信用风险量化测量工具。另外,我国商业银行电子化管理起步较晚,很多银行缺乏详尽完整的企业信息数据库,缺乏成熟的信用风险管理专家系统。

1.3抵押担保缺乏有效性和实际补偿能力

我国商业银行在审批阶段常见的思维方式是片面认为有担保的就是好贷款。其主要表现形式是发放贷款时关注抵押、担保更甚于对借款人本身偿还能力的关注。原本,强调贷款的抵押担保等第二还款来源不仅无可厚非,而且应大力提倡。但是,过于强调抵押担保关系则难免矫枉过正,导致不良后果。事实上,将抵押担保作为银行贷款充分条件的习惯思维正成为当前不良贷款形成的一个重要的、带有一定隐蔽性的原因。

1.4贷款期限管理不够完善

在贷后管理中只普遍追求能够偿还贷款,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首先,还息是来自正常业务收入还是偶尔的投资收益,是企业经营利润还是其它借款,这些都是银行贷后管理应关注的;其次,能还息不代表能按期还本,也不代表第二还款来源落实。还息可增加银行当期收益,但若不能还本,银行仍得不偿失。对贷款的期限管理不加研究,忽视了客户在贷款到期后挪用信贷资金投入高风险项目,经营状况渐趋恶化的可能。

2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的对策

2.1建立健全商业银行信贷内部控制制度

根据巴塞尔《银行业有效监管核心原则》精神与我国《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 我国银行应当按照有效性、审慎性、全面性、及时性及独立性原则构造起行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框架, 把内控制度渗透到各个业务过程和操作环节, 覆盖所有部门和岗位。

2.2监管机构实行审慎监管

(1)审慎监管措施的内容。是提高资本充足率要求或实行差别资本充足率管理, 根据贷款的类型、期限和货币构成提高相应的风险权重; 计算资本充足率时充分考虑到市场风险及其他一些风险。(2)审慎监管政策的实施手段。一是加强对问题银行的现场和非现场检查, 系统地检查和监督银行的报表、风险评估和管理能力, 以便及时地识别风险并加以控制。二是加强银行和借款人财务报表、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政策的披露规定, 强化市场纪律, 提高金融体系的透明度, 限制贷款过度扩张的空间。三是银行和监管当局要定期检查借款人和银行的外汇贷款总额,以便有效监督, 评估未套期保值的外汇贷款。四是加强对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交易的监管, 防止银行通过监管较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以规避监管当局采取的审慎监管措施。五是加强与外资银行母国监管当局的对话和交流, 以减少外资银行贷款给国内银行体系带来的系统性风险。(3)审慎监管制度可以在控制信贷过快增长中发挥较大的作用。我国经济增长对银行信贷的依赖性短期内难以改变, 商业银行信贷规模扩张的速度和运行质量关系经济持续增长的大局。审慎监管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完善商业银行资产扩张的约束机制。

2.3重构和优化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系统

风险管理应当贯穿于整个贷款周期,在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是不可省略的程序,全过程形成相应的风险防范理念和风险监控机制。具体可以采取如下措施:(1)建立系统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通过加强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预测企业发展前景和趋势,一旦出现风险苗头,立即采取相应保全措施,确保银行资产安全。(2)建立有效的审批流程策略。控制贷款风险最可行的办法是建立一套标准化的贷款审批流程体系,审批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硬约束和硬控制。(3)实行“三权分立”的贷款审查组织构架。建立“信贷制度制定权”、“贷款发放执行权”和“风险贷款处置权”三权分立的贷款审查组织构架,建立相对独立的风险调查制约系统、风险审查制约系统、风险审批制约系统和风险检查制约系统。(4)改善信贷风险控制考核和激励机制。要制定和落实客户授信等级评判和监控的岗位责任制,建立信贷风险监控和反馈责任人制度,加强检查、稽核,力促贷款风险管理规范化、监控到位化、竞争高效化;优化信贷风险控制奖惩机制,做到责任明晰、奖罚分明。

总之,只要有信贷业务,信贷风险一直会存在下去,但我们可以通过风险防范、管理等一系列的办法,控制风险,在经营业务时,促进金融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胜邦.以监管控信贷: 中东欧经验[J].银行家, 2006,( 11) .

[2]肖建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智能评估[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06,(6).

银行信贷篇7

关键词:信贷风险;定义;分类;信贷风险管理

银行作为一种经营货币的特殊行业,在经营各种业务的同时,也在经营各种风险。作为金融中介组织,商业银行自有资本占比低,这一特点决定了其本身具有较强的内在风险特性。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四大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其中信用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最大风险,而信贷风险是最主要的信用风险。这是由于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金融制度还未发生根本转变,存贷款业务依然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信贷资产仍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也是收益的主要来源。信贷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高低和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对银行目前的信贷风险进行相关研究显得非常必要。

一、信贷风险定义及分类

1、信贷风险定义

信贷风险是金融风险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是银行经营面临的主要风险,在不同的时期,信贷风险具有不同的涵义。起初,信贷风险是指债务人未能如期偿还其债务造成违约给银行经营带来的风险,从而引起银行损失的可能性。随着现代风险环境的变化和风险管理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定义已经不能够反映现代信贷风险及其管理的本质信贷风险是指由于债务人信用等级、履约能力的下降、违约或者利率、汇率等金融市场因子变化而对银行信贷资产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银行信贷资产或收益发生损失并最终引起信贷资产价值甚至银行整体价值下降的可能性。

2、信贷风险分类

在银行实务操作及风险管理中,根据信贷风险的程度,可以将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等五类。

(1)正常:借款人一直能正常还本付息,银行对借款人最终偿还贷款有充分的把握,各方面情况正常,不存在任何影响贷款本息的及时全额偿还的消极因素,没有任何理由怀疑贷款会遭受损失。

(2)关注:尽管借款人当前有能力偿还贷款,但存在可能影响其清偿力的不利因素。

(3)次级:借款人还款能力有明显问题,依靠其正常经营收入已无法保证及时足额还本付息。

(4)可疑: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担保也肯定会有损失。

(5)损失: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一切必要的法律手段后,贷款仍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

二、我国目前信贷风险现状

分析我国目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现状,这对有效防范和化解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不无参考意义。

1、商业银行资金运营渠道单一,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集中在信贷风险中

多年来我国金融业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商业银行资产投向比较单一,主要集中于贷款。中间业务相比国外仍显滞后。在商业银行的总收入中贷款利息收入占商业银行总收入的占比大多都在90%以上,这部分收入容易受到宏观经济政策和信贷风险的影响。

2、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日趋集中,信贷风险增大

我国短期贷款主要是工业贷款及商业贷款,而投向私营及个体和三资企业的贷款比重过低,二者加起来还不足5%,投向乡镇企业的贷款也不足10%。信贷过度投向国有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对私营和个体、三资、乡镇企业的贷款比重很低。这表明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源配置不甚合理,信贷资产日趋集中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一些行业,信贷风险增大。

3、贷款结构不合理

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大部分都流向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和中小型企业获得的贷款较少。据统计,目前,我国约80%的贷款资金向占经济总量约36%的国有重点企业发放。其他经济类型仅占20%左右。由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倾向和历史观念没有根本性的转变,他们宁可将贷款贷给绩效不佳的国有企业或政府主导的基础项目,原因就是政府为这些贷款提供隐性担保。这一来,各商业银行有大量的资金无法转化为社会所需的投资,还使自己成为国有企业经营风险的承担者。

三、信贷风险管理

信贷风险管理是指对导致银行贷款风险的诸多因素及其发生的频率与其可能形成损失的程度进行分析、预测、控制、疏导和防范的信贷管理活动,其目的是以最小的耗费达到分散、降低和转移风险,保障银行贷款的安全性。信贷风险管理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

1、信贷风险的识别和计量

风险识别是在各种信贷风险发生之前,对风险的类型及原因进行判别分析,以便实行对信贷风险的计量、控制和处理。它是信贷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正确识别贷款风险将为成功的信贷风险管理奠定基础。信贷风险识别有两大任务:一是判断银行管理活动中存在着什么风险;二是找出引起这些风险的原因。

2、信贷风险的控制

信贷风险控制是指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概率和规模的贷款风险,选择与实施各不相同的有针对性的措施或方法,使贷款风险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处理的方法一般为风险规避、风险抑制、风险分散与风险转移.

3、信贷风险的处理

风险具有客观性和不可避免性,虽然通过风险的识别,可以建立起风险的预警系统或预测预报机制,通过风险规避、抑制、分散和转移可以构建起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机制,从而降低风险损失程度以及由此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但风险并不会完全被控制;风险的客观性,意味着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还应包括发生信贷风险损失的事后风险补偿,即商业银行利用资本、利润、抵(质)押品拍卖收入等资金补偿其在信贷风险上遭受的损失。

四、我国进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1、建立企业信用评级、授信制度

信贷业务的评估调查、审查、审议、审批、贷款经营管理是信贷风险管理主要环节。规范每个环节的操作行为,对于贷款风险控制都至关重要。将评级授信、客户分类、五级分类和贷款监测管理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将多个单项工作变为一个有机整体,形成合力,从整体上、不同角度对客户的风险进行持续不断、相互衔接的把握和控制。

2、完善商业银行内部信贷风险管理组织建设

我国商业银行要根据现实情况,将信贷风险管理体现在贷款管理的全过程之中。信贷风险管理的核心是信贷业务审查、审批分级授权和客户授信额度控制双线制约下的贷款管理制度。截然分开的两条管理主线,将真正体现审贷分离,这样的体制使得风险控制人员能够公正客观地对所在业务部门的信贷资产风险进行分析、评价和控制,不受权力和利益的驱使。

3、建立和完善信贷风险预警系统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缺乏有效的风险监测和控制手段,通常是事后处理多、事前防范少,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静态分析多,动态分析少;立足局部分析多,站在全局分析少。创建和应用风险预警体系,有助于改变传统管理模式下风险判断表面化和风险反应滞后的状况,加强风险搜索的系统性和准确性,提高风险分析的技术含量,使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有一个新突破。

五、结论

商业银行作为一种经营货币的特殊行业,在经办各种业务的同时,也在经营风险,风险不可能被消灭,只能被控制、降低和化解。在我国商业银行目前面临的各种风险中,信贷风险仍是主要风险。本文对银行信贷风险进行初步研究,包括目前行业的定义和广泛应用的分类,同时结合中国国情,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现状,最后介绍信贷风险管理程序及适合中国银行业的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参考文献:

[1]高伶.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7,(4).

[2]何五星.银行风险与管理[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3]产涪砷.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现状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8 ,(15).

[4]李国庆,张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1,(4).

[5]张同耀.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研究[J].经济导刊,2008 ,(5).

银行信贷篇8

外资银行在长期的商业化经营中,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较为科学、规范的信贷管理体制和内部控制制度,对贷款准入原则、贷款程序、贷款审批、贷款风险分析和计量、风险控制体系等有规范而严格的要求,从而有效地控制了信贷风险。相比之下,国内银行的信贷管理机制目前尚处在调整和逐步完善之中,诸多方面与外资银行有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结构上的差异——外资银行重视水平制衡,国内银行重视垂直管理

外资银行在信贷组织架构上通常采用条块结合的矩阵型管理体系。信贷业务的组织除了有纵向的总行一分行的专业线管理之外,十分强调横向的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制约,较好地实现了风险控制与资源配置效率的结合。外资银行通常会设置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多个部门共同负责信贷业务的组织管理,如信贷政策制订部门(市场营销部门或信贷政策委员会)、风险评估部门、风险审查和管理部门、不良贷款处理部门以及内部稽核部门等等。各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在业务上相互沟通、协作又相互监督。贷款审批是信贷风险的关键控制点,在这一环节,外资银行多采取由隶属于不同专业部门的授权人员共同审批的办法,即由若干(一般为3到5名)信贷审批官共同背对背独立审批,全票通过或者达到有效票数后贷款审批通过。而行长主要负责日常的行政管理工作,并不直接参与贷款的审查与签批。其审批流程强调独立、客观、公正。

国内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组织结构与专业银行时期相比,基本架构没有实质性的变动,仍是与行政体制高度耦合的“金字塔”型的垂直管理机构,表现为管理责任关系和信息的汇报渠道均为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网点之间以及机构内部行长、科长、经办之间的垂直分级管理。与外资银行比,纵向管理链条过长,而横向的分工与制衡关系不够。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各级分行进行了内部结构调整,相继成立了资产保全部和风险审查部门负责处置不良贷款和评估贷款风险,旧体制下信贷部“包办”信贷业务流程的局面得到了一定的改变,但信贷政策管理、信贷资产组合风险管理等职责仍然基本由审贷部门承担,部门的分工合作和相互制约不充分。贷款审批实行逐级上报、层层审批制度,行长或主管信贷的副行长具有最终决策权。

(二)风险防范意识和控制手段上的差异——外资银行重视事前防范,国内银行重视事后化解

外资银行十分注重信贷风险的早期评估计量和防范,将管理风险作为整个信贷业务流程的核心,在各个业务环节采取了多种措施防范金融风险。主要有:1.通过确定目标市场、制定详细的风险资产准入标准来筛选客户。如每年会根据信贷政策委员会确定的地区最高额度指标,确立市场目标及风险接受标准,只有符合目标市场条件的客户才能发放贷款。风险管理部门通过行业研究,列出可接纳客户的条件及细节,包括对公司规模、管理者经验、股东资本、杠杆比率等方面的指标限制,信贷人员以此为依据寻找符合条件的客户进入贷款程序。2.通过现代计量方法和借助各种软件工具对客户进行动态评估与分析,对客户的第一性进行评级,并将评级结果广泛运用于信贷管理的各环节。3.建立大客户专管制度。大客户的贷款由总部统一专管,总部每年对其总公司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给予一定的授信额度,分公司申请贷款时在总的授信额度内统筹考虑,通过这种方式实现集团企业授信风险的集中控制。4.通过对信贷资产组合进行评估,尽可能地选择多种相关度较小或者负相关的资产进行搭配,以便分散风险。5.通过不定期的风险测试,提前做好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如风险管理部门会定期对贷款组合进行风险测试和敏感性分析,通过假设某些宏观(政治/经济)事件发生,测量信贷资产可能遭受的影响。根据测算结果,一些敏感性和波动性较大的贷款其五级分类评级将会下调,有关客户的信用等级也会相应下调。6.设立独立机构评估风险与绩效。如渣打银行设有独立的风险稽核小组对各分行信贷组合和信贷管理程序进行一年一度或两年一度的审核。审核小组通过计算信贷组合的加权平均损失概率,确定信贷组合的风险级数,5级以上为合格。如果不合格,审核部门将及时给予改善建议,要求业务管理部门改进,并在6个月后复查,12~18个月后再次复查,直到确保风险隐患消除。

与外资银行相比,国内银行由于历史包袱较重,把很大一部分的工作重心放在了存量风险的化解上,风险的早期度量和防范没有得到充分重视。我国商业银行较少进行行业研究、地区市场分析和市场细分工作,大多都是在审查借款企业的合规性,包括企业执照的合法性、是否年审、对外投资比例、有无违法经营行为等之后,就与企业建立信贷关系,对行业和企业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和个案分析,对如何科学搭配、合理运用信贷资产,将资产风险降到最低缺乏全盘考虑。突然的表现就是近几年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无论规模大小盲目“抢大户”的情况,新增贷款大量涌入交通、电信、电力等垄断行业、基础建设行业和上市公司,集中于少数贷款大户。贷款投向的高度集中,短期看虽然能增加银行盈利,降低不良贷款,但从长远看,贷款大户的系统性、行业性、政策性风险大,一旦发生贷款损失,对放贷行甚至整个银行业都将带来较大的冲击。在风险控制的其他环节,国内银行虽然借鉴外资银行做法,建立了风险评级制度,但信用评级一般只能在新客户申请贷款时和每年年审进行,不能即时反映风险,评级系统的可操作性、指标体系的完整性和量化分析模型设置的科学性、全面性和代表性以及评级结果的普遍运用也与外资银行有一定差距。

(三)信贷人员管理手段的差异——外资银行重视人员激励,国内银行重视人员控制

外资银行强调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业务开展和管理中给予了信贷管理人员充分的自。信贷管理人员通常享有较强的独立性,从总行到分行垂直管理,各级分支机构的信贷管理人员由上一级甚至上两级信贷主管直接任命或指派,并对上一级信贷主管负责。并且十分重视对信贷人员进行专门培训,逐步提高信贷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水平,并根据其工作经验和能力,将其分为若干等级序列,授予相应信贷审批权限。信贷管理人员的“超然”地位既保证了他们有足够的独立思考空间,有效地避免了贷款的审批与发放过多受到市场部门和行政方面的干预,又充分调动了信贷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在外资银行,道德风险的防范主要通过三个途径实现:一是实行科学评价,动态管理。如在某些外资银行,贷款审批权限实行一年一定,借助业绩评价系统对信贷管理人员的“表现”打分,上级信贷主管据此决定提高或降低该信贷管理人员的审批权限等级。审批权限的动态调整一方面给信贷管理人员造成了一定的压力,督促其提高贷款审批和风险管理质量,另一方面便于管理层在短期内能够查明风险、采取对策。二是通过设计科学的激励机制,采用激励措施,如股票期权制度、内部持股制度,将股东价值最大化、信贷人员自身报酬最大化和人力资本增值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从源头上遏止信贷管理人员由于外部影响而无法尽职的可能。三是通过设计相互制衡的组织体系,通过权力的分工和分配实现人员间的权责制衡,有效制止内部人控制行为。

国内银行强调对员工加强管理以控制信贷风险,但国内银行内部制衡的组织体系尚未健全,各种财务激励措施尚未落实,贷款审批权也基本上是静态管理、多年难变,对人员的控制主要落实在贷款责任制上。各家银行建立了信贷资产质量第一责任人制度和不良贷款终身追缴制度,制定了详细的考核办法和严厉的处罚办法,期望在信息不对称、监督困难的情况下通过加大违规成本的方式制约信贷人员的放贷行为。许多要求和规定相当严格,如一些银行规定如果确因员工的过错形成不良,则经办人员将立即被解除合同,有关负责人也要受到相应行政处分。但事实上,由于存在信息严重不对称和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的问题,再严格、细致的责任制度也无法防范道德风险,近年来信贷人员违规事件以及内外勾结诈骗银行资金案件仍然层出不穷便是明证。与不断加强的控制力度相对照,人员的激励机制没有建立起来。一方面,贷款审批权基本按行政职务层层下放,基层以及中层信贷管理人员自主决策的空间有限,积极性受到挫伤。另一方面,激励手段和措施仍然单调,基本还是传统计划体制下的老一套,主要的财务激励措施——按照绩效考核进行的奖励变成了较为固定的奖金,实质上成为工资的一个组成部分,失去了应有的激励作用。

二、外资银行信贷管理对我们的启示

综上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在信贷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和成熟性上与外资银行有较大差距。这种差距直接导致了中外资银行在竞争能力、经营效率和风险控制水平上的距离。因此,借鉴国外银行先进做法,改革现有信贷管理制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借鉴外资银行日趋成熟的信贷管理经验,按照权力制衡的基本原则,建立健全信贷组织管理体制

遵循信贷组织机构设置的三大原则,在现有信贷制度的基础上强化信贷部门内部横向制约机制的作用。一是遵循相互牵制原则,即信贷组织各部门、各岗位、各权力之间形成一种约束制衡机制;二是遵循程序定位原则,各部门各岗位、各人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和授权批准,相互之间必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不能超越职权;三是遵循系统协调原则,各部门要围绕一个共同的目标动作,理顺关系、增强实力、杜绝内耗。如在现有的风险评估部门、贷款管理部门和资产保全部门的基础上,加设信贷资产组合管理部门,专门负责对全行信贷资产组合、资产多元化、整体信贷资产回收特点进行分析,对全行潜在集中风险进行评估,并向银行董事会、高级管理层、银行监管机构、投资者提供报告,根据既定的整体资产优化策略对各业务部门、区域经营管理的信贷资产状况进行监察。还可设置信贷政策管理部门,专门负责制订地区性信贷政策、草拟信贷文件,与信贷监管机构进行沟通等。通过建立健全的信贷组织管理体系提高风险管理的水平。

(二)树立以人为本、激励与约束并重的信贷经营管理思想,从人与制度上筑起防范信贷风险的双重闸门

信贷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激励和控制,目前我国银行的信贷管理制度强调通过制度加强控制,对人的激励显得不足。过分以责任制来制约信贷管理人员,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责任人为了避免出现贷款损失从而避免处罚,往往对有问题贷款在到期前进行不应有的展期或给予新贷款以收回旧贷款的本息,反而隐藏了风险;为了将个人责任变为集体责任,往往将所有贷款,无论金额大小都推给审贷委员会研究决定,降低了工作效率。现时的问题应是强化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信贷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第一,打破目前信贷审批权限按行政职务大小层层下放的旧框框,实行审批放贷和行政完全脱钩。可按实际能力和以往业绩给予信贷管理人员相应审批权限,并每年进行一次审定,视情况决定提升或降级,创造既有压力又有动力的工作环境。第二,把实际工作中过多的负激励转为正激励。加强正面引导和管理的同时,充分尊重和发挥员工的能动性。第三,改革现行工资分配制度。坚持市场化的报酬原则,调大绩效工资比重,破除行政级别的工资制度,全面推行客户经理等级薪酬制度。

(三)客观评价银行信贷风险,改变信贷营销观念,正确处理好风险管理与提高效率的关系

上一篇:个人信贷范文 下一篇:买方信贷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