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范文

时间:2023-09-24 06:28:35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篇1

文章以重庆市涪陵区的生鲜农产品电商为例,在简要介绍我国生鲜农产品电商发展的基础上,对涪陵区生鲜农产品电商的供应链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在供应商激励、物流管理、商品预售、消费者体验等四个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

生鲜电商;供应链;供应链管理;商品预售;消费者体验

全球范围内农产品供应链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农业企业供应链主要是以蔬菜、水果、奶制品、水产品、肉等生鲜农产品的供应链运营为研究对象。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和通讯技术对农业企业供应链的发展变得尤为重要,而农业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关键便是以互联网为依托,以电子商务为支撑,用先进的生产经营管理方式,使农产品供应链上的相关节点企业之间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从而提升整条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

一、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历程

截止到2015年,我国生鲜农产品电商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起步阶段、转折阶段、发展阶段。首先,生鲜农产品的起步主要是以2005年易果网的成立为代表。紧接着以沱沱工社为代表的一批生鲜农产品电商企业在随后的三年中快速发展起来,由于在此期间国内相继爆出苏丹红、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事件,使消费者对国内食品安全产生了信任危机,同时也更加注重食品品质与安全,正因为此,在2009~2012年期间,许多生鲜农产品企业把握此次机会开始发展起来,但同时也产生了行业泡沫。而那些简单复制别人电商模式的企业最终以倒闭收场。其次,2012年11月褚橙在“本来生活”网上的热卖标志着我国生鲜农产品电商进入转折阶段,此次的褚橙热卖同时还带动了“本来生活”网上其他农产品的热卖,生鲜电商由此再度引起消费者和社会的热议及关注,同时新媒体以及互联网的发展也让生鲜农产品电商开始探索更多发展模式,因此第二阶段也比第一阶段更具有生命力。最后,从2013年开始,顺丰优选、本来生活、沱沱工社、联想佳沃等生鲜农产品电商开始获得资金注入,标志着我国生鲜农产品电商进入到发展阶段。在此阶段,各大生鲜农产品企业利用各自的行业资源优势拓展产品品类,几乎涵盖所有的生鲜类别。据统计,2014年我国生鲜农产品电商得到飞跃发展,各类涉农电商企业已超过3万家,2014年生鲜农产品电商交易额达到260亿元人民币,比2013年增长100%。进入到2015年,各生鲜农产品电商企业使用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工具和整合优化自身的供应链发展企业竞争力,在B2C、C2C、O2O等电商模式下通过优化的供应链管理展开竞争以活动更多的消费者。

二、涪陵区生鲜农产品电商供应链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而且采购种类也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五谷杂粮,对中、高端品质的农产品的需求开始显现。随着网上购物的普及,涪陵区的生鲜农产品电商也迎来了发展的契机。其中以涪陵榨菜集团的乌江旗舰店为代表的一批涪陵区内的生鲜农产品企业也纷纷开始涉足电子商务,这些企业的供应链结构通常包括产品的前期种植或养殖、包装、配送、销售等环节在内的全产业链运作模式,企业承担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的角色,网络销售平台通常使用淘宝、天猫、京东、1号店等国内知名电商网站,但目前区内还没有生鲜农产品电商企业使用自建物流进行发货。首先,从供应链运作模式看,涪陵区的生鲜农产品电商的模式属于“推式”供应链,即企业自己先行备货,然后消费者从网上下单,由订单信息驱动来完成后面一系列的环节。这对企业而言,由于不能很好的掌握市场需求,容易造成成品的库存增大从而增加企业运营成本。由于涪陵区内的生鲜农产品企业大多运用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尽管在产品生产环节可以很好的保证产品质量,但生产与电商销售环节脱钩,缺乏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和预判能力。其次,相关企业在物流管理方面由于电商订单量不大,还没有形成规模效应,也没有自建物流,通常采取与申通、韵达等快递企业合作的模式。而这样的合作模式,会使企业无法第一时间掌控产品的物流信息,也容易造成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和时长的增加,对消费者而言会使消费者降低在物流方面的消费体验。

三、涪陵区生鲜农产品电商供应链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涪陵区的生鲜农产品企业在供应链运行中主要存在产品供应、产品标准化、物流管理等方面的问题。首先,在产品供应上,由于企业缺乏对市场的预测能力导致产品供应上出现问题。一方面使得企业能销售的品种有限,不能很好的满足电商销售的多品种的要求;另一方面使得企业不能及时提供消费者需要的产品,不能按时供货造成消费者体验下降和忠诚消费者的流失。其次,产品标准不统一,质量参差不齐。由于生鲜农产品自身的特性,比如存在农户散养或小规模的种植形式,每一农户出产的产品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就很难保证消费者的持续满足感。最后,在物流管理方面,由于农产品尤其是生鲜类产品要求配送速度越快越好,因此就会增加物流成本。物流成本的居高不下,也成为了企业发展的一大障碍,既要满足消费者对速度的要求,又要降低物流成本,导致企业在实际运营中会因为考虑到物流成本而失去一部分消费者。

四、涪陵区生鲜农产品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对策

基于以上的分析,本文对涪陵区生鲜农产品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提出以下四点对策。首先,除了保证企业自有生产产品的品质以外,还可以对产品的外部供应商实施激励制度,比如以大订单增加农户的积极性,与农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实施全程溯源制度和奖惩机制以保证产品品质,通过这样的合作关系来弥补企业自身产品品类有限的缺陷。其次,加强与物流快递公司之间的合作,这样可以利用物流快递公司在各大区域的冷库,企业可以采用供应链管理中的延迟策略,即事先把一部分货物发送到各大区域配送中心,一旦消费者下订单,根据消费者所在区域,选取距离消费者最近的仓库配送货物,这样不仅可以快速响应消费者需求还可以降低物流成本和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再次,采用商品预售模式。企业通过预售一方面可以汇聚大量订单,企业带着大量的订单跟供货商进行洽谈可以占据有利的地位,也可以实现订单农业让供需更加准确,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预售获得的数据了解到市场及时的需求,从而调整企业的生产和销售策略。最后,企业还应该尽可能的提供满意的服务和优质的商品以吸引消费者的第二次购买,从而提高重复购买率。企业可以在产品的推广期采用价格促销的方式,以低价高质来吸引消费者的再次购买,另外企业还可以开展一些线下的用户体验活动,比如让消费者亲临农场参观等,以增加用户的黏性。

参考文献

[1]徐生菊,徐升华.我国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管理研究进展[J].贵州农业科学,2012,40(8):210-214.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篇2

Abstract: The secur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relates to people's livelihood and it has been a major issue of national concern. But in recent years, the lack of effective quality control 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dustry, the existence of supply chain organization hierarchy complicated and unclear division of responsibilities and the frequently occurrenc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safety has raised country and people's attention to agricultural products, especially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the paper, based on the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method, it surveys the supplier of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Nanjing in order to search out the key factors that effect the safety of fresh produce supply chain, including the level of management, quality of staff, technical equipment and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t the same time, it builds up the structural interpretation model to fi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key factors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key factor of fresh produce supply chain security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for controlling fresh produce supply chain security.

关键词: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关键成功因素法;结构解释模型

Key words: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supply chain;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method;structural interpret model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4-0011-04

0 引言

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对生鲜农产品(如蔬菜、水果、肉类和水产品等)的消耗量非常巨大。随着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出,引起了社会对食品质量与安全的高度关注,尤其是生鲜农产品。同时,根据相关资料研究,2012年我国水果、蔬菜消费量分别为5,457.57万吨及13,433.34万吨,占总产量的比例分别为22.69%及18.95%,再除去用于深加工的部分,仍有大部分产品未能实现价值交换。这不利于农产品在流通中增值,也不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

生鲜农产品具有易腐烂、易受损的特点,其质量的保证即是如何从源头快速、有效地送到客户手中。因此,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不仅仅是连接供应商、生产商、消费者之间的一条产品链,更加是生鲜农产品在供应链过程中的包装、加工、运输的增值链。考虑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管理,近年来不少学者对这一方面做了一定研究,如赵晓飞在《我国现代农产品供应链体系构建研究》中提出以信息化,以渠道、组织、服务、安全四个体系出发构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1];安玉发、李宪宁则是从协议流通入手归纳总结连锁集团主导型、中间企业供应链组织型、批发市场服务拓展型三种典型供应链模式,归纳出与之相适应的中国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策略[2];乐娴智,姚雨辰,姜方桃则是从博弈分析出发研究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供应链[3];熊峰等研究了关系契约对农产品生鲜度及供应链利润的影响,探讨了“自我执行”机制[4];谢志红等以“奉节脐橙”为例,从供应链视角分析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5];周业付通过构建Shapley值法的利益分配模型分析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利益分配不公平问题[6]。本文主要考虑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安全问题,基于关键成功因素法,分析与识别影响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安全的关键因素及诱导关系,进而构建结构模型,分析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为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安全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1 关键成功因素法

关键成功因素法(CSF)就是分析与识别实现目标的关键因素,以帮助企业确定需求并进行规划从而寻找出工作重点,将有限的资源投放在重点项目上,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收益。Bovton和Zmud认为,关键成功因素法有利于帮助企业形成一种有效的组织管理机制,帮助企业达成目标。企业的管理者只需要关注、分析和跟踪提炼出的几个关键因素,而没必要考察所有可能有影响的因素[7]。CSF实施步骤主要包括:①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企业目标的确立需要分析其市场定位、企业文化、企业规模、管理者偏好等因素,实际确定较为复杂。②识别所有的成功因素。事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的,能找出一个影响问题的因素,就能通过分析找出一大批因素,理论上是不能穷尽的。所以在实际分析中,一般只需找到因素的子因素即可。③确定关键成功因素。对全部成功因素进行分析及评价,再根据企业现状定义关键成功因素。④明确各关键成功因素的性能指标和评估标准。本文基于关键成功因素法,寻找影响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安全的最显著因素。

2 基于CSF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安全关键因素分析与识别

2.1 影响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安全的因素分析

考虑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所有活动环节,采购环节、流通加工环节、分拣环节和送货环节是其四大核心环节。

2.1.1 采购环节

采购作业是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各项作业活动的基础,采购作业的顺利与否关系到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后续各个环节的效率。采购作业主要涉及到进货、到货卸货、库内检验和库房监控四个子环节,其影响因素如图1所示。

2.1.2 加工环节

生鲜农产品流通加工的类型多种多样,一般要将这些生鲜农产品进行分类、清洗、贴标、包装等简单加工后,才能放上商品货架或批发市场。流通加工一方面是为了销售的美观,但不可忽视其另一方面,即保护农产品、降低物流过程中的损耗,其影响因素如图2所示。

2.1.3 分拣环节

分拣环节的主要工作就是将生鲜农产品分门别类,便于存储和发货。对于生鲜农产品而言,理货的同时还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加工,比如将坏掉的菜叶剔除,将苹果根据大小分为优等品、一般品,将生鲜农产品进行包装等,其影响因素如图3所示。

2.1.4 送货环节

送货环节是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整个过程中最易出问题的一个环节。送货时无法避免生鲜农产品的装卸搬运,但是,生鲜农产品易腐易损的特性,使得装车或卸货的时候要注意操作规范,粗暴作业会导致货物失去效用,损失惨重。同时,在运输过程中,由于生鲜农产品一般直接供应到超市、农贸市场、连锁店等离消费群体密集的地方,这意味着其交通一般较拥堵,不稳定因素比较多,在途运输时间会被延长。所以,通常生鲜农产品的配送会在凌晨车辆较少的时候完成,以提高配送效率,降低生鲜农产品损耗,其影响因素如图4所示。

2.2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安全因素的诱导原因

根据前述分析的影响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安全四大核心环节因素,进一步分析各因素的原因诱导关系,即找出各种阻碍关键因素成功的问题根源。

采购阶段共有四个主要因素,其诱导关系如表1所示。

流通加工阶段共有两个主要因素,其诱导关系如表2所示。

理货分拣阶段共有两个主要因素,其诱导关系如表3所示。

送货阶段共有五个主要因素,其诱导关系如表4所示。

综上所述,通过对采购、加工、分拣以及送货四个阶段关键因素的诱导分析,表5归纳了影响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安全的五个关键问题,即管理水平、员工素质、外部环境、技术设备以及卫生情况。其中,管理水平受到企业文化、组织形式、员工素质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严重影响企业的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员工素质受到工作环境、员工个人学历等因素的影响,并且与管理水平相互影响;外部环境与社会整体情况、最初选址、基础设施等一系列因素相关;技术设备与企业规模、资金积累以及企业发展战略、股东管理者的偏好等因素相关;卫生情况对于生鲜食品供应链至关重要,它受管理水平、组织规章、员工素质、技术设备等因素综合影响。这五个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影响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安全性。

2.3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安全关键因素的结构模型

本文通过可达矩阵来构建表示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安全关键因素的结构模型。可达矩阵是利用矩阵形式,描述有向连接图各节点之间经过一定长度的通路后可达到的程度。本文通过可达矩阵建立影响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安全的因素对总体的影响程度以及各因素间的影响情况。可达矩阵的一般计算步骤如下:

①利用各影响因素的相互诱导关系:即有相互联系记为1,无相互联系记为0,得到初始矩阵A;

②将初始矩阵A与单位矩阵I求和,并计算令(A+I)2,(A+I)3,……(A+I)n;

③当出现R=(A+I)n-1=(A+I)n=(A+I)n+1时,R即为初始矩阵A的可达矩阵。

第一步,根据各因素相互联系,得到初始矩阵A如表6所示。

利用MATLAB软件计算(A+I)的自乘,求得可达矩阵R如表7所示。

根据最终计算所得的可达矩阵R,绘制出图5关键因素结构模型,进一步分析其相互之间的影响以及对总体的影响程度。

在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安全关键因素结构模型中,用箭头表示相互之间的影响关系,而管理水平下的虚线方框则表示这些因素两两相互影响,并总体对外产生影响。在这个模型中,第一层包含管理水平、员工素质、外部环境以及技术设备,表明这四个因素是影响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安全的最直接最关键的因素,企业应该给予高度重视。模型的第二层包含进货、包装、库内检验、卫生、分拣等因素,表明其影响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安全的能力相对较小,企业的关注度适中。第三层包含洗净分切、外包装以及送货等因素,表明其影响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安全的能力很小,企业只需一般注意即可。

同时,在这整个结构模型中,不难看出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这两大因素对其余因素的影响程度较为明显,可见其对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安全的影响程度很大。事实上,除了外部环境的影响无法控制外,企业的一切操作都会受到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的影响。更重要的是,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相辅相成,员工素质高,主动性强,那么企业的管理者不需要太费力就能管理好组织;管理水平高,对员工的规范、奖励、教育等措施效益好,那么企业势必吸引素质高的员工。因此在对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安全进行监控优化时,企业首先应重视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的提高。

3 建议与措施

通过前述对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安全的关键因素的识别与分析以及对关键因素的诱导因素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建议及措施:

3.1 提高供应链的组织化程度,提高管理水平

社会对生鲜农产品安全的强烈关注,越来越要求整合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企业,实现供应链上各企业信息共享,提高整体供应链的竞争力。这种整合可以通过整条供应链组织化得以实现。首先,生产组织化。在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上游,存在一些小型农户,他们一般较为分散,缺乏相互间的合作,导致其交易成本较高,无法与大型农牧场竞争。只有把小型农户组织起来,共同协作,才能形成一定竞争优势。其次,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存储、配送环节组织化。可以建立统一的物流配送中心,对农产品进行简单加工,统一运用先进的冷藏设备,提高规模效益,共同减少成本。最后,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的销售环节组织化。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不断变化,大型超市、直营连锁店已经在市场上规模不断扩张,人们对生鲜农产品的消费也由传统比较脏乱、缺乏统一管理的菜市场渐渐向质优价廉、储存规范的超市、直营店转变[8]。因此,通过大型超市、直营连锁店等组织生鲜农产品销售更能提高人们对生鲜农产品安全的满意度。

3.2 提高员工素质,规范员工操作

员工,特别是作业操作员,他们与产品的加工运输等直接相关,其作业素质对整条生鲜农产品供应链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力,所以,企业应该定期安排对员工的培训工作,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展示规范的工作流程与程序,提高自身的责任感。

3.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

生鲜农产品的装卸搬运、存储、分拣、包装等作业环节基本依靠员工手工作业,且大多生鲜农产品是在室温且非冷藏环境下进行操作[9]。事实上为了保证生鲜农产品的卫生和质量,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配送直至销售的各个环节都应当在低温环境中进行。一般而言,在生鲜农产品的存储、加工等过程中,通过运用RFID、自动分拣技术等来加快操作速度,尽量减少生鲜农产品暴露在室温下的时间,从而较为有效地防止生鲜农产品的腐败。在生鲜农产品的运输、配送等环节中,需要采用冷链物流,利用冷藏车有效调节生鲜农产品所处温湿度环境,最大程度上保证农产品在运送过程中的新鲜品质。

3.4 建立生鲜农产品配送预警体系,加强卫生监督

在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安全质量把控中,建立配送预警体系,加强卫生监督非常有必要。建立生鲜农产品配送预警系统,能够及时发现配送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醒操作人员进行规范操作,有效降低货物损耗风险,减少企业损失[10]。

4 结语

生鲜农产品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使得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如何改进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是各个国家、社会各界都致力研究的一个多因素而又复杂的问题。在众多因素中,把控影响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安全的关键因素,并对这些关键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才能较为有效地保障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安全性。本文基于关键成功因素法,从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最核心的四个环节入手,找出影响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安全的五个关键性因素,利用可达矩阵构建结构模型,总结出其最具关键的两个因素,即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除了这两个最关键的因素,先进的设备对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安全的影响也很大。综上,在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安全管理中,应重点提高管理水平和规范员工行为,关注次要因素,加强生鲜农产品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建立配送预警体系,才能降低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安全风险,降低生鲜农产品的损耗。

参考文献:

[1]赵晓飞.我国现代农产品供应链体系构建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2(01):15-22.

[2]李宪宁,安玉发.基于协议流通的中国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策略――物美集团、中商集团、新疆果业集团的案例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2013(03):62-65.

[3]乐娴智,姚雨辰,姜方桃.基于质量安全的农产品供应链博弈分析[J].中国市场,2014(02):8-11.

[4]熊峰,彭健,金鹏,张向阳,郑u.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关系契约稳定性影响研究――以冷链设施补贴模式为视角[J].中国管理科学,2015,23(8):102-111.

[5]谢志红,曾庆东,王希宇,刘鹏飞.供应链视角下生鲜农产品物流问题及对策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38(1):83-85.

[6]周业付.基于Shapley值模型的农产品供应链节点间的利益分配研究――江西省蛋鸡产业的实证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6,55(4):1039-1046.

[7]Schultz RL,Slevin Dp,Pinto JK.Strategy and Tactics in a Process Model of Project Implementation[J].Interfaces,1987,17(3):34-46.

[8]李琳.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与流通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

[9]胡定寰,陈志刚,孙庆珍,多田稔.合同生产模式对农户收入和食品安全的影响――以山东省苹果产业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06(11):17-24,41.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篇3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农产品;物流管理;安徽省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农产品物流,需要淘汰落后的物流方式,结合物流新技术的运用,推动鲜活农产品经济增长。推动物流信息技术的运用,搭建鲜活农产品电商平台,构建农产品流通体系,提高物流服务的效率,促使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鲜活农产品物流健康发展。随着物流行业不断发展,鲜活农产品物流越来越受到重视,安徽省鲜活农产品物流行业水平也有了提高。但鲜活农产品物流的服务质量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在采购、生产、加工、运输、存储等方面还需要改进。安徽省农产品资源丰富,是华东地区的农业大省,加强鲜活农产品的物流管理与运作对安徽省农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鲜活农产品物流供给端是农民,推动鲜活农产品物流的快速发展,能够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

一、鲜活农产品物流的特点

(一)鲜活农产品物流时效性强

鲜活农产品物流和其他行业物流不同,有着自己的鲜明特点。鲜活农产品的产品质量维持的实际时间较短,有的产品供应还有很明显的季节性。比如蔬菜、水果的采摘时间不同,上市销售的时间也就不同,如菠菜、白菜、苹果、桔子等。水产品的捕捞也有一定的季节性,鱼虾在离开水的环境下,存活的时间非常短。肉蛋奶等产品的生产、供应也有时限的要求。鲜活农产品在采摘、捕捞后,容易发生腐烂的现象,不容易保持新鲜,对物流的时效性要求比较高,在整个物流环节中,对包装、运输、仓储环节的技术条件有相应的要求,而物流活动经历的环节众多、流程较长,装卸搬运中难免发生震碰撞,所以货损在鲜活农产品物流中时有发生。

(二)鲜活农产品物流具有复杂性

鲜活农产品物流体系比较复杂。鲜活农产品的生产地比较广泛,农产品的品质丰富,种类繁多。蔬菜的种类有根菜类、绿叶菜类、葱蒜类、茄果类等。水果有杨梅、樱桃、葡萄等。水产品有鱼类、虾类、贝类等。肉类常见的有牛肉、羊肉、猪肉、鸡肉等。鲜活农产品的形状、大小、质量、规格各有不同。产品的品种多样,生产的产地地域不同,对仓储、运输、销售环节就有很多的要求,需要相应的低温库、气调库、保鲜库、冷藏库等储存。从事农产品运输车辆的规格不一,运输的条件也不一样。配送环节,种类不同、气味各异的鲜活农产品不能交叉混放,对配送的次数和规划有较高要求。

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安徽省鲜活农产品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流通渠道受到限制

目前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大部分农产品进行买卖的主要场所。批发市场为主导的流通渠道是鲜活农产品流通的主要形式,在鲜活农产品销售环节中,渠道不多,途径过少。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运营模式单一,在经济新常态下,不能适应对农产品供给品质的要求。流通渠道的主体一般经营规格不大,经营范围相对分散,供应和需求的矛盾仍然存在。采购环节中,主要是个体户、中间商贩收购鲜活农产品,经营规模不大,管理不完善。销售环节中,主要场所还是农贸市场。从事农产品生产销售的农村经营户,主要通过集市销售鲜活农产品。农民对新的销售不熟悉,产销不能对路。对于鲜活农产品物流渠道的建设来说,以目前的物流基础条件,农超对接依然存在大规模推广的难题。鲜活农产品的销售中,个体零售为主,外部的支持不足,合作组织没有做到及时提供市场信息及指导农户搭建销售渠道。现有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数量和质量,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人民的需求。有时鲜活农产品由于销售渠道不畅还出现难卖的现象,市场上有时也会出现明显的季节性鲜活农产品短缺的现象。

(二)鲜活农产品物流冷链投入不足

鲜活农产品流通的整个过程,对仓储、运输、包装的要求较高。就目前情况来看,鲜活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民冷链物流的意识不强,鲜活农产品物流从采购到销售的整个流程还是在常温物流状态下流动。整个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冷链技术手段,低温、冷冻设备设施投入不足,鲜活农产品的损耗极大。鲜活农产品的供应者一般以农户居多,在采摘、捕捞之后很少能够对鲜活农产品进行低温、冷冻储存,农产品保鲜不过关,在季节比较炎热的夏季,损失更大。运输中农户自己运输的比较多,对设备投入较少,使用冷藏车辆的不多,有的还用敞篷车运输,难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三)鲜活农产品的物流信息不能有效共享

在鲜活农产品物流管理过程中,物流信息技术应用不广泛,不能对鲜活农产品物流进行高效的运作管理。物流信息不能有效共享导致物流系统整体运营绩效不高。鲜活农产品物流包括鲜活农产品从采购到销售的全部过程,每一个物流环节都需要信息传递的有效、准确。物流信息传递必须在整个流通过程中保持通畅,贯穿全程。鲜活农产品有着自身的特点,品种众多,容易腐烂损伤,这就对物流管理运营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鲜活农产品的供应商在种植蔬菜、养殖牲畜的同时需要了解市场状况,获取市场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市场销售状况。在实际运营中,农户往往处于信息闭塞的状态,没有恰当的途径去获得市场的动态,对市场的变化也反应迟钝。鲜活农产品的供应商生产没有弹性,不能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调整,供应和需求的关系处理不好,鲜活农产品的供应商承受市场压力比较大。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信息不能高效传递,物流各个环节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物流管理中不能及时有效的掌握信息,就会出现盲目生产、供过于求的问题;也可能出现供小于求,库存紧张,市场缺货,导致浪费和成本的增加。网络技术的逐步推广,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高度的物流信息共享,传统的信息传播途径已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产品物流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农产品物流信息平台的广泛应用。目前鲜活农产品物流电子商务模式运用不广泛,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集中在大城市,许多地方对农产品物流信息的处理不够高效,没有集中的鲜活农产品物流调度中心,不能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鲜活农产品产地的农民是信息提供者,但其自身对电商交易模式了解不足,又没有相关的培训辅导,对电子交易方式比较陌生,不能很好地运用信息平台进行交易。目前提供专业鲜活农产品信息的网站不多、服务方式不灵活,提供的信息量有限。同时,鲜活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程度也存在差异,发达城市的信息技术应用广泛,信息化水平比较高,鲜活农产品物流现代化程度高,而农村地区信息化普及率低,鲜活农产品物流主要依靠传统的流通渠道。地区之间信息传递出现障碍,影响了鲜活农产品物流的效率。鲜活农产品物流信息水平的不一致,也影响了区域间的物流信息共享,不利于物流的高效运作。鲜活农产品信息化水平不高,在鲜活农产品质量的跟踪和追溯上面就会出现问题。如,不能有效地建立农产品身份认证,不能很好地贯彻鲜活农产品准入制,难以对鲜活农产品采用溯源制,无法有效保障鲜活农产品的安全。

三、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改进安徽省鲜活农产品物流管理的措施

(一)采用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

鲜活农产品品种丰富,产地和销售地域分布广泛,需要物流合理化运营。优化鲜活农产品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完善第三方物流服务体系,搭建物流公司和农产品供应商合作的桥梁,减少物流不合理的环节,加快鲜活农产品的物流速度,有利于促进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鲜活农产品的流通渠道多样,鲜活农产品流通的方式众多,但主要的形式还是依托区域配送中心、县级配送中心、批发市场,从产地批发市场流通到农贸市场和大小型超市。通过农企对接和农超对接的多种合作方式,促使批发市场、大型生超、物流企业共同建立供应链合作联盟。第三方物流是专业的物流组织形式,鲜活农产品可以通过第三方物流,从供应地快速运输到销售市场,供应市场消费。鲜活农产品的时效性强,容易腐烂,必须有专业的物流公司进行服务。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方式比较灵活,在农产品的存储、运输、加工中能够投入专业的物流技术保障鲜活农产的质量安全。鲜活农产品一般需要冷链物流的服务。对于农户来说,自己投入建设冷库和购买冷藏车辆的代价太高,而从事鲜活农产品物流行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一般都具备完善的物流设施和设备,可以解决这些难题。第三方物流企业还能够参加供应链联盟,共享物流联盟的资源,突破地域的限制,利用物流网络提供一体化物流服务。在共同配送、集货运输上面,专业的物流公司可以降低鲜活农产品的损耗,减少运输的成本,优化物流配置。

(二)加强冷链建设的投入

鲜活农产品的特点决定了在存储和运输中容易发生损耗变质,在农产品生产后提供低温包装和保鲜技术,可以提高农产品的新鲜程度,增加鲜活农产品的价值。在鲜活农产品物流发展中,要推动建立冷链物流服务体系,促进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规模发展。冷链物流企业对设施设备的投入较高,在运营中需要整合资源,建立冷链物流环节的标准。物流企业需要全程监管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资源,建设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冷链物流服务的形式从单一的冷藏服务向综合冷链物流发展,推动冷链物流体系的完善。扩大冷链物流应用范围,从水产品、肉制品向水果、蛋奶等多个品种发展。促进冷链物流市场的完善,促进冷链物流服务专业化,推动冷链物流专业化服务的发展,从供应商就开始采用冷链技术,推动实现冷链物流的高效配送服务。推动鲜活农产品物流企业配置先进的冷链物流设备,支持冷链物流企业购置冷藏车辆,推动鲜活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购置保鲜预冷的设备,高效地使用冷库。

(三)促进鲜活农产品物流信息共享

鲜活农产品物流信息传递的有效和及时对解决鲜活农产品供需矛盾,保障市场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从信息平台建设来说,企业必须推广鲜活农产品物流技术的运用,搭建信息齐全的农产品信息供需网站,及时更新批发市场鲜活农产品信息系统,构建完善的物流信息网络,提高鲜活农产品信息网络的综合服务水平。同时注重对农户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物流信息知识水平,及时提供鲜活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帮助农户更好地使用信息网络。在农村推广应用物流信息技术,制定技术标准。管理部门要推动鲜活农产品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提供政策保障和优惠政策。

参考文献:

[1]章胜勇,时润哲,于爱芝.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功能优化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16,31(6):10-16.

[2]马自欣,梁雪爽.农村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存在的问题及模式创新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2017,34(6):70-74.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篇4

关键词: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过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F304・3;F2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09)12-0082-04

0引言

本文所讨论的农产品,是指以下的产品:初级农产品(果蔬、肉类、水产品与乳品等)和初级农产品经过简单加工而形成的食品(速冻食品、包装熟食与奶制品等)。

农产品供应链,指的是在将农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消费者的活动与过程中,所涉及的农民(农业生产者)、生产商(农产品采购加工企业)、批发商、零售商、最终消费者等“从田头到餐桌”上下游企业构成的网链结构体系。

从农产品供应链问题提出开始,就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水平和保证质量安全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集成物流管理的基础上所提出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其研究的范围已经进一步向上游延伸到了农产品的最上游企业(如种子供应商等);其目的在于跟踪和追溯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以便快速和有效地发现并解决问题。

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是指农产品质量状况对食用者健康、安全的保证程度,即:用于消费者最终消费的农产品,不得出现因食品原材料、包装或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等供应链中各个环节上存在的质量问题对人体健康、人身安全造成任何不利的影响。

农产品质量问题,在市场销售和消费过程中大量存在的。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反映了我国农产品市场存在质量安全隐患和农产品供应链的脆弱性等问题。因而,如何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来探讨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水平、保证食品安全的一些措施和方法,成为当务之急。

1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的特点及现状

农业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对自然力、自然条件及作物个体生命的依赖性比较明显,农产品本身往往具有鲜活性;农产品生产的区域性、季节性、分散性等特点十分突出;同时,生鲜农产品又是人们的生活必须品,需求弹性小,具有消费普遍性和分散性的特点。由于农产品的诸多特性,导致了农产品供应链特别是物流不同于工业供应链和物流,农产品供应链存在四方面的特点:

(1)农产品供应链的资产专用性高;

(2)市场不确定性较大;

(3)市场力量不均衡;

(4)农产品供应链对物流的要求较高。

当前,我国的农产品供应链是一条由众多的个体农产品生产者、生产加工企业、产地与销地批发市场的批发商、农贸市场的零售商、超市和消费者组成的供应链。我国农产品供应链模型如图1所示。

在上述模式下,农产品的物流一般都会经过这样几个主要环节:个体农产品生产者――产地批发市场――运销批发商――销地批发市场――零售商――消费者。[1]

2目前我国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上述传统的农产品供应链环节的分析,可以发现:由于个体农产品生产者众多且相对分散,加之中间环节过多,造成了农产品供应链链条长度较长、缺乏统一协作的局面。可以说,我国的农产品供应链还处在供应链的初级阶段,许多配套措施尤其是物流配送环节相当欠缺,质量保证体系匮乏。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没形成完整的农产品检验检测和质量安全评价体系。

由于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建设起步比较晚,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的农产品标准体系、食品检验检测体系、食品质量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因而致使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难以检测,加大了农产品供应链的质量安全隐患。

(2)物流技术和设备落后,保鲜成为影响家农产品质量的突出问题。

农产品的“新鲜”是鲜活农产品的生命。但是,我国目前物流技术和设备落后,冷链物流不发达;80%以上的生鲜农产品在运输流通过程中,主要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从而使产品质量保鲜成为影响农产品质量的突出问题。由于农产品物流技术和设备落后,使得在物流过程中农产品损耗巨大。据统计,我国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在采摘、运输、储运等物流环节损失率高达20%~30%,每年有总值约为750亿元的农产品在运输中腐坏、损失。所以我国现有的农产品供应链整体的物流技术设备落后,致使农产品在整个供应链的流通中耗损严重,给农产品供应链带来了不小的技术难题。

(3)农产品供应链上各结点之间信息不通畅,质量安全管理的信息缺乏共享。

由于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的起步比较晚,发展时间不长,所以造成我国农产品供应链总体信息化水平比较低,供应链结点间质量安全管理信息缺乏共享。同时,农产品初始供应商多数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规模小且分布广,农民面对市场组织生产时,由于市场信息传递缓慢或者是信息割裂不能共享,导致盲目生产,造成销售市场价格波动大,不利于农产品的供求均衡。农产品供应链上游的不确定性信息从最初的农产品供应商开始沿供应链向各级逐级传递,直接影响农产品的进一步产品的生产进程和交付时间;农产品供应链下游信息的不确定性表现为顾客需求从最终用户开始沿供应链的信息流方向朝供应商逐级传递,直接影响供应链上各级供应商的库存量和库存时间。这些现状所造成的信息化问题为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4)作为核心企业的批发市场发育不完全,影响了对整个供应链的质量安全管理。

在企业组织系统中需要有一个核心企业肩负领导协调作用,推动供应链的有效运作。按照供应链不同的环节,核心企业可能是农产品原料生产企业、农产品生产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物流企业或农产品销售企业。从我国农产品供应链模型图1的分析中可以知道,目前我国农产品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是批发市场。供应链运作的好坏,以及整个供应链竞争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协调能力。核心企业的作用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核心企业是供应链的信息交换中心;第二,核心企业是供应链上物流集散的“调度中心”。但是在我国目前的批发市场中,其交易机制使交易双方只存在竞争关系,不存在合作与协同,买方和卖方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信息流通的不畅;同时作为核心企业的批发市场缺乏必要的领导力和权威性,致使农产品供应链各节点缺乏战略配合,严重制约着农产品供应链的“可管理性”,核心企业无法负起质量安全管理的责任。

(5)没形成供应链一体化运作方式,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农产品的产供销环节还没有形成供应链一体化的运作,农产品供应链中产销脱节,分散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没有意识到互相之间是经济利益共同体,每个环节往往从短期利益出发,缺乏对供应商的分析、评估、比较和考察,造成供应商鱼龙混杂,大量伪劣产品堂而皇之进入食品超市。[2]

在上述对我国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农产品供应链中质量问题的特殊性,我们从过程质量管理的角度来研究如何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3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基本思路和途径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绩效,必须做到农产品从场地选择、环境监测、原料采购、生产、加工、贮藏、运输、分销、包装、批发、零售直到消费者的各个环节质量管理紧密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可从过程质量集成系统的思路出发,把农产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看成是形成最终农产品(食品)质量的一个质量环节或阶段。每个阶段的质量管理措施和方法以及各个环节之间的协同关系,构成了农产品供应链的质量管理系统。如图2所示。

从图2可知,物流质量保证在农产品供应链质量管理系统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其中突出体现为冷链物流系统的发展以及物流追踪技术的进步。在农产品供应链质量管理系统中,不仅是各个环节全过程质量监控,还包括参与到各个环节的所有劳动者的全员质量管理。[2] 具体说来,可以采用以下具体措施:

(1)充分发挥政府监督、管理和支持职能。

政府是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最重要的监管者,为农产品供应链的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支持和保护。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①建立和完善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督体系,加大政府部门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管力度;

②建立食品和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食品检验检测体系;食品对质量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的研究,使农产品的质量标准控制建立在可量化的基础之上。

③加强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对食源性危害的控制,应包括从食品原材料到消费全过程。

④加大对农产品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的扶植,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农产品配送中心;为批发市场(物流中心)配备完善的硬件与软件设施。

⑤加大政府的投资,并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努力推动交通网络的建设,减少农产品在物流配送过程中的时间。

⑥建设独立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体系,加强对食品冷链的综合性专业人才培养,并开展针对农业服务的物流咨询业务等。

(2)大力发展冷链物流系统。

冷链物流(Cold Chain)是指使易腐和生鲜农产品从产地收购、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直到消费,即从田头到餐桌各个环节始终保持在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自然属性不受损坏,防止食品变质和污染,减少食品损耗的一种物流体系。要构建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①大力发展和采用箱式冷藏车和组合式冷库,它是现代化冷链运输系统的核心。

②对加工车间应配备温控装置,使农产品的加工过程不受外界气候条件影响,加工的食品不因温度变化而变质。

③引进先进的物流设备和信息技术,对食品的货架期和保鲜期进行管理,零售要求有冷柜,对在柜食品严格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作业,每天由作业人员检验食品日期,保证不出现超过保质期的食品。[1]

(3)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技术,提高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电子商务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以网络为基础的新兴物流技术是实现农产品物流通畅、跟踪其质量水平以及事后追踪的关键。一些企业发展了基于质量安全的食品供应链高新技术追溯(tracing)系统,如农场主使用电子耳标识和相关数据收集卡来追踪食品或农产品的免疫记录、健康记录和饲养记录等。此外,还有电子签票拣货技术、GIS技术、自动识别技术、GPS技术等新兴物流技术的发展,对于跟踪、保障农产品和食品的质量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①广泛采用信息网络技术,结合电子商务,建立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农产品物流信息公共平台。

②加快现代农产品供应链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

以上两者都能够使得农产品供应链中在降低交易成本的同时,信息传递的效率和质量得到很大的提升,可以有效改善目前农产品供应链中信息化水平不高的局面,逐渐构筑起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网络管理系统。

(4)大力发展农产品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加强和完善农产品供应组织,从而确立核心企业在质量管理系统中的领导地位。

实践表明,在构建供应链的过程中,必须有一个企业充当发起者,成为供应链的核心。农产品供应链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核心企业为有效载体。因此,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核心企业只能是批发市场这种理念,还要大力发展农产品供应链上其它环节的核心企业。比如,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销售企业等。农产品供应链核心企业的自身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从战略的角度选择供应商,并与主要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时还应开发后备供应商。

②采用接近客户的网上直销方法,缩短上市时间,直接获取需求信息,降低供应链风险。

③尽量简化供应链,即节点企业应按照农产品供应链流程需要进行组织流程重组,建立跨越企业和职能边界的团队,合作制定日常生产计划和战略规划。

④通过“核心企业+农户”、“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形式,依托农工商、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方式,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

⑤利用现代化的通讯和信息手段管理并优化整个农产品供应链体系,核心企业向农户提供信息、技术、资金并对农户提供的农产品集中采购,进行深加工,使整个农产品供应链成员能够进行协同工作。

⑥制定农产品安全政策要与农产品供应体系建设保持协调一致。

⑦制定统一的物流标准和质量安全标准,规范农产品的流通和检测。

(5)大力发展超市农产品供应链,解决农产品供应链的质量安全问题。

超市作为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的重要的销售节点,目前已经成为消费者购买生鲜农产品的主要场所;而超市农产品的兴起和发展,也深刻地影响着生鲜农产品的消费和流通。其中以超市为核心企业的供应链运作模式也将得到迅速发展。超市农产品供应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①选择好的供应商,把好农产品采购关,即把好食品质量安全关。选择供应商首要条件是产品质量状况,无论是食品加工企业的一级供应商,还是作为农产品生产大户的二级供应商,都要看产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是用什么方法、程序进行产品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要经常对食品供应商进行评估分析,按产品质量状况和供货及时性,对供应商分为A、B、C等级别。采用末位淘汰制,对于级别高的供应商,可以结成长期合作战略伙伴关系;对于评估级别低的供应商要求限期提高产品质量,甚至于淘汰出食品供应商行列。[3]

②应用现代化信息管理技术,提高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信息交换速度。

③进一步精简、优化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环节,降低流通成本。

④建立超市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或通过独立的第三方物流实现生鲜农产品的配送,最大限度的保证农产品的新鲜度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小霖、冯俊文:《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J];《生产力研究》2007(5):28-29。

[2]钱莹、王慧敏:《农产品供应链中的质量管理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7(10):33-34。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篇5

关键词:山西省;生鲜农产品流通;质量风险规避;物流优化

一、生鲜农产品流通质量安全管理

生鲜农产品加工较少或者没有,常温下难以长时间保存,主要涵盖蔬果、花卉、肉、蛋奶及水产品等,其流通质量安全管理是指政府和企业通过法律制度、技术手段,加强这类市场的质量监管,提高流通环节中的质量安全水平。

1.内容及其主体

生鲜农产品流通质量安全管理,是指生鲜农产品在供应链上的运输销售这个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管理,所涉及的主体则包括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的流通主体和最终消费者。

2.与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关系

生鲜农产品的质量风险,究其根源在于供应链的管理问题,最终将集中反映在销售终端。供应链管理无序、效率低下,生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势必遭受消极影响,在供应链各环节中产生质量风险,因此做好物流优化,是监管、控制好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极大助力。

二、山西省生鲜农产品流通质量安全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国内生鲜农产品的生产经营主体非常多,分布零散的小规模生产占主体,流通环节较多,主要参与者涉及产地批发企业、销地批发企业和市场、农贸市场以及各类超市,生鲜农产品的物流市场逐渐发展,物流主体、组织形式和交易方式都朝着多元化的方向良好发展。山西省是个农业大省,每天生鲜农产品的流通量都非常大,质量安全问题也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生鲜农产品生产主体的组织化程度较低

生鲜农产品的生产越集中,其组织化程度越高,其流通管理就越便利。调查数据表明,从事肉蛋奶类加工销售的合作社占山西农户总体的35.4%,农户为单位的生产经营主体组织化程度偏低,销售渠道较窄,流通时间拖长,而生鲜农产品季节性强、保存期短、必须在短时间内出售,农户不得已只能接受较低的收购价格,打击农户对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积极性。

2.经营主体问题多

山西许多批发农贸市场环境不佳,不具备完善的配套设施,缺乏仓储保鲜冷藏的设备,冷链运输系统也严重不足,导致生鲜农产品的流通损失较大。

同时在山西中小批发市场和偏远地区缺乏批发市场信息和网络建设,无法实现即时高效的信息共享,无法发挥服务引导、农产品促销等功能。

农贸市场管理松散,只有82.03%的山西农贸市场建立了农产品检测监管机构,对农产品质量进行检测,监管体制并没有普及。

超市和连锁店的门槛偏高,它们对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较严格,但入场费收取较高,货款结算周期较长,流通环节多,调查中有56.14%的超市从中间商购买农产品,而且许多超市并没有建立长期固定的生鲜农产品供货商,新鲜度和品种数量比不上农贸市场的商品。

三、山西省生鲜农产品质量风险规避与物流优化对策

应从流通环节入手,针对流通环节主体和微观成员,进行基于供应链的生鲜农产品质量风险规避与物流优化,实现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保障条件。

1.生鲜农产品质量风险规避

(1)减少流通中间环节。生鲜农产品超市化经营有利于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生产,有利于准确预测生鲜农产品的需求信息,应整合供应链要素,减少不必要的流通环节,超市可采取与农贸生产基地和农户建立长期合作,同时农户生产组织化程度也可得到大幅度提高,促进供应链的稳定,保障生鲜农产品供应的稳定、充足、安全。

(2)促进龙头企业和农贸基地的合作。主要途径有两个:成立产销合作社、实施进场验收制度。建立专业水平的产销合作社,帮助农户及时了解生鲜农产品需求、价格行情和各种绿色生产技术等,并负责其农产品的销售。实施进场验收制度,则是对进入市场销售的农产品进行多次农药残留检测,将生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控制在源头得到充分控制。

2.生鲜农产品的物流优化

(1)选择合适的物流模式。连锁超市可选择统一配送,对直销的农产品实行定量包装、品牌标识,加强供应链的保障能力。规模大地理覆盖集中的超市,可选择自营模式,成立自己的物流系统,有利于加强对物流的控制,减少流通环节,提高流通质量安全管理。

(2)成立生鲜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生鲜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可帮助分散经营的农户获得资金技术、生产资料等支持,可大幅度促进生鲜农产品的生产稳定,实现农产品的规模效益。大型连锁超市可自建配送中心,有利于准确控制质量安全,降低流通成本。规模较小的超市,则可与企业合作,共同成立配送中心,有利于整合资源,但应特别注重协调与沟通。

四、结束语

当前山西生鲜农产品市场流通环节问题时有发生,质量安全隐患多,应加强对生鲜农产品流通质量的管理,采取必要的物流优化,降低供应链上生鲜农产品的质量风险,这就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广大消费者一起监督,促进供应链质量控制的落实,减少生鲜农产品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杨阿妮: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分析[J] 《物流科技》-2012年第5期.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篇6

关键词:农产品;配送中心;库存管理

一、绿源农产品连锁超市现状

绿源农产品连锁超市创建于2000年,经过十多年的战略发展,已经成为了国内农产品连锁超市中的大型企业,构成了大型农产品综合超市、社区农产品便利店等多元化互补销售方式。截止2012年年底,绿源农产品连锁超市全国总门店数量已经超过2000余家,在北京、天津、湖南、贵州等省市百余城市创建了连锁式经营网络。

二、联合库存管理模式的原理和作用

联合库存管理属于一种以协调为中心的库存管理模式。传统的分销模式指的是由于各大分销商为了缓解在货物订购期间市场需求的增加,采取以备货形式来满足市场客户的需求。但是,长期大量的货物库存使经销商承受着巨大库存成本,同时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风险问题。

联合库存管理强调的是基于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都要共同参与库存计划的研究和制定,最终执行共同确定的库存计划方案,供求双方的运作过程不再是相互独立存在,而是具有相互作用和影响的,通过供应链上供求企业的协调发展使库存水平与库存计划一致,摒弃由于信息虚假带来的需求放大现象。由此,联合库存管理模式优势包括:第一,采用信息共享的协同运作库存管理模式,进一步促进了供应链的协调可控,从根本上提高了供应链运作效率和顾客满意程度;第二,置于供应链上的企业共同参与到库存计划方案的制定过程,防止出现由于虚假信息造成的供需不平衡现象,帮助置于供应链上的企业降低了库存风险。第三,联合库存管理策略实施过程中创建了快速响应机制,为供应链的有效管理提供了保障,更降低了供应链容易出现的不稳定风险。

三、绿源农产品连锁超市联合库存管理策略

当绿源农产品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配送中心建立之后,可以直接从生鲜农产品基地集中采购货物,不但减少了进货环节,更降低了生鲜农产品的交易运作成本。同时,连锁超市门店的生鲜农产品集中采购可以提高采购谈判能力,逐渐将实力较弱的生鲜农产品供应商淘汰,防止出现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来源不明而产生顾虑情绪的现象。

(一)货物订单管理。绿源生鲜农产品配送中心应该建立高效的货物订单管理系统,各个连锁超市门店根据生鲜农产品的数量将信息传送到配送中心。当生鲜农产品配送中心接收到各个连锁超市门店发来的补货信息之后,根据连锁超市门店所需生鲜农产品数量和配送日期自动生成订单,将生成的订单按照配送日期进行统一汇总和统计,将生成的订单发送到货物供应商、仓储管理部门和加工部门,确保按时保质完成生鲜农产品的配货、加工和配送工作。

(二)配送物流运作模式。为了确保生鲜农产品的新鲜程度,减少连锁超市门店的库存量,绿源农产品连锁超市的生鲜农产品配送中心应该按照不同种类生鲜农产品所需的物流类型制定配送方案。例如:大米、大豆、干货类农产品可以采用储存型物流运作模式,以确保非生产季节的农产品需求;海鲜、鱼类等水产品要根据不同连锁超市门店的需求采用中转型物流运作模式,以便及时进行配送或者从国外订购。当配送物流运作模式确定之后,绿源生鲜农产品配送中心可以按照订单需求和库存量,直接对配送车辆和人员进行合理调配。配送路线由配送中心的智能管理系统直接生成,但在特殊情况下也需要人为调度安排,以确保生鲜农产品在配送过程更加科学合理。

(三)数据信息处理系统。绿源生鲜农产品配送中心应该创建符合自身发展的数据信息处理系统,以确保对绿源农产品连锁超市门店和企业总部之间能够利用EDI实现数据通信,各个连锁超市门店都可以通过数据信息处理系统查询货物订单情况;生鲜农产品配送中心能够随时与供应商进行数据交换,连锁超市门店可以实时查询供货商的配货情况;供货商可以随时查询系统来了解其他连锁超市门店的供货需求。绿源生鲜农产品配送中心以数据信息处理系统作为核心,有效整合供应链上的上游和下游企业,最终实现物流和信息流的统一,进而确保了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

综上所述,本文选取的是绿源农产品连锁超市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联合库存管理理念,对生鲜农产品的库存管理策略进行了深入法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 孙玉玲,石岿然,张琳.库存能力约束下损失规避型零售商的鲜活农产品订货决策[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3(12):3020-3027.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篇7

关键词:宜昌;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F252.8:F762 文献标识码:A

在国务院印发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要求下,国家发展改革委在2010年7月28日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规划明确指出:“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使水果、水产、肉、蔬菜、禽、蛋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收或捕捞或屠宰后,使生鲜农产品在储存、加工、运输、流通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之下,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生鲜农产品产品的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了生鲜农产品的损耗、防止被污染的供应链系统”。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鲜活农产品的产量和流通量逐年增加,人们对鲜活农产品的安全和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发展宜昌市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对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保障消费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鲜活农产品的特性

1.1 鲜活性

鲜活农产品的一大特征就是新鲜,新鲜保证了它极高的营养价值、好的口感,而这也是人们购买鲜活农产品时最注重的。但鲜活农产品在一般环境下保存、运输很容易受到损耗,丧失其鲜活性,甚至丧失其使用价值,但若在一定的冷藏保鲜条件下储存、运输,鲜活农产品能较长时期保持其鲜活性,保存其营养价值,从而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

1.2 易腐性

鲜活农产品大都含水量较高,且营养丰富,但这也给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当在一定温度下,就会出现微生物大量繁殖,侵染产品,引起产品的腐烂变质,导致鲜活农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完全丧失。

1.3 活组织

鲜活农产品是有生命的,进行着新陈代谢活动的机体。在鲜活农产品收获后的运输、储存、配送等物流过程中,进行着各种生理活动,从而引起鲜活农产品质量和数量上的变化。一般来说,这些变化大都不利于保持产品品质和新鲜度,不符合消费者的要求。

2 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运行目标

根据上述鲜活农产品的特性,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在运作过程中要做到距离短、环节少、速度快、服务优、费用省,只有这样,才能以最低的物流成本,为客户提供最满意的服务。(1)距离短。我们知道,物流定义中的“流”是一种物理性运动,即物质资料实体有方向的移动,一方面是空间移动(位置的变化),另一方面是时间延续(移动的时间变化)。空间的移动主要依赖运输、配送、装卸搬运等活动实现,而储存则可以实现时间延续,能较好地保存鲜活农产品的品质。就运输而言,如果我们采用合理的运输形式,尽量避免过远运输、重复运输等不合理的运输形式,就可以缩短运距,减少运输的环节,减少运输的时间,节省运输费用,从而实现运输合理化。(2)环节少。环节越多,时间越长,风险越大,成本越高。如运输中应当直达而中转,环节就会增加,装卸搬运的次数就会增加,物品的破损就会增大,所以要尽量减少物流的环节,以降低损耗。像蔬菜水果物流过程中的多次装卸就会增大损耗,因此在物流运作中要尽量避免多次装卸搬运。(3)速度快。把鲜活农产品按用户指定的时间和地点迅速及时地送达到。如果最终消费者在购买鲜活农产品时,发现都已枯焉了,甚至有的腐烂了,显然我们的储存保管时间长了,也可能运输时间长了,所以说,在递送鲜活农产品的过程中要迅速及时。(4)服务优。在鲜活农产品物流服务中,除按规定的时间、地点送达外,还要做到无缺货、无损伤和丢失现象。如运输宜昌长阳火烧坪高山蔬菜到上海,就不能用简易的敞车,如用敞车运输的话,在雷雨风暴或炽热太阳下,蔬菜会萎焉、会损伤,整个损失是较大的。(5)费用省。鲜活农产品物流既要求提供优质的服务,也要求节省费用。可能有人会说,物流质量提高了,物流费用自然也就增加了,这不是互相矛盾吗?实际上在物流中只要真正实现了物流合理化,也就节省了物流费用。如,运输中减少起程或返程空驶现象,也就减少了运输费用,降低了物流成本;仓储中加快仓库周转,就能避免积压,降低库存费用。

3 宜昌市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运作的模式

宜昌位于湖北西部,长江中上游分界处,素有“川鄂咽喉”、“三峡门户”之称。宜昌市辖5个城区,3个县级市和 5个县。宜昌适宜的气候、优质的土壤,为发展农产品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农产品资源丰富,品种多。2009年,农业丰产丰收。蔬菜种植面积98.87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02千公顷,总产量268.23万吨,增长9.6%;水果种植面积114.89千公顷,比上年增加4.15千公顷,总产量181.56万吨,增长8.1%;肉类、禽蛋总产量分别增长13.1%、5.5%。2010年,农业增加值达到176.5亿元,年均增长6.1%,比规划目标高80%。

鲜活农产品的特性决定了其在物流过程中具有很容易腐烂、变质,较难保鲜,难保存其品质,较难运输、配送等特点,所以,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与工业品物流模式相比,对物流系统的技术性、时效性要求更高。且宜昌作为一个农业大市,其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需要对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模式进行深入研究,设计出高效的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以降低鲜活农产品在流通中的损耗,从而降低鲜活农产品的物流成本。

3.1 以三峡物流园为核心的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

众所周知,三峡物流园将建20万平方米的农贸城,这里将是蔬菜、水果、水产等鲜活农产品的集散地,且三峡物流园将建冷链仓储配送中心,其冷链仓储配送中心将对鲜活农产品进行储存、配送,因而,要建好三峡物流园,形成以三峡物流园为核心的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

3.2 以合作社为核心的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

单个农民无论是生产蔬菜,还是水果,都无法形成规模效益,如果有了专业合作社,将单个农民整合在一起,将增强农民的抗风险能力,农民也将获得更可观的收入。如宜昌市晓曦红柑桔专业合作社,现有个人成员1 000多人,团体成员15人,年产量3万吨,年经营额1.2亿元,该社注册的“晓曦红”商标获湖北省著名商标,该社通过农超对接销往沃尔玛、家乐福、北京物美等超市达30%,且其产品不仅销往华东、华北、东北等城市,还远销俄罗斯、加拿大、越南等国,目前已征地260亩,将投资7 000万元,建造仓储配送中心,实现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晓曦红牌柑桔。宜昌市晓曦红柑桔专业合作社的这种做法是值得借鉴的。

3.3 以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为中心的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

在宜昌,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形成以冰峰国际冷库、顺林冷库等为中心的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以确保鲜活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降低鲜活农产品的损耗,降低流通过程中的成本。

参考文献:

[1] 张旭辉. 鲜活农产品物流与供应链:理论与实践[M].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篇8

关键词:超市;农产品;质量控制;体系

 

随着农产品经营模式的变化,农产品已经成为超市和大卖场中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各年《超市食品安全调查报告》,消费者在大卖场和超市两个主要的渠道中,选购了他们日常生活中大约70%的生鲜食品。同时,消费者一直都认为超市是最安全的购买场所,2009年通过对5,000名消费者的调查,消费者对超市的放心度、满意度都是最高的。但是,仍然有20.2%的城市消费者认为当前食品安全形势“问题太多,令人失望”。超市农产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超市农产品质量控制有重要意义。

一、超市农产品质量控制体系的构成

根据对北京市超市的走访调查,一般超市的农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分为供应链的选择、采购环节的控制、加工、配送环节的控制、内部控制几个环节。

(一)超市农产品供应链模式的选择。超市的农产品质量控制是以供应链模式的选择为开端的。为提高进入超市的农产品整体质量水平,超市目前在选择供应商时,会借助一套考核标准体系和程序来对不同农产品供应商的质量保障水平进行评价。

以家乐福超市为例,在选择供应商时,家乐福设有三道关卡:“证照检查”、“现场审核”和“产品检测”。在双方谈判之前,供应商必须提供其有效的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组织机构代码证。所有的供应商都必须提供合格证件后才能进入真正意义上的谈判环节。家乐福在中国始终坚持供应商审核制度,在正式合作前都需要接受家乐福的第二方审核,由家乐福区域食品安全经理和相关产品的采购负责人共同完成审核。通过第二方审核的供应商还将面临家乐福邀请的专业第三方审核公司的审核。进入家乐福之前,供应商的产品还将接受抽样验货,家乐福分布于全国的10个专业实验室将对产品做出科学的检测,检验结果将直接影响到双方的合作。

(二)采购环节的质量控制。采购环节决定着超市农产品的质量水平,收、验货环节的严格把关更是成为超市农产品质量控制体系的核心。各超市在收货环节都有一整套的流程,一般包括收验货程序、收货标准,包括卫生质量要求、分类分级要求、修剪要求、包装要求、保存要求,另外还包括不同种类的农产品的具体验货要求。

家乐福向中国区的供货商采购农产品时,也严格遵守了其全球统一的农产品采购标准和程序要求:一是定期调研,研究竞争对手所售农产品的价格与质量,以作为采购谈判的依据;二是收货检验。根据家乐福严格的验收货制度,农产品在进入超市前就要接受全面的质量检验,并必须符合其统一的农产品收货标准。

(三)加工配送环节的质量控制。在农产品物流中,配送环节是保证农产品安全的关键一环,连锁超市销售的食品中,生鲜农产品是最复杂和最容易在物流过程中引起质量问题的产品。

家乐福超市要求对于采购的符合质量标准的农产品,配送中心必须遵照相关规章和流程在规定的期限内配送到超市的各个门店中,生鲜农产品还应迅速送入冷冻、冷藏库内保存。由于家乐福没有自己的物流系统,对于冷冻冷藏农产品等高危食品,只能走供应商渠道。为保障供货不出问题,家乐福除了做好冷冻农产品的门店快速接收外,还会对产品进行抽样检测,检测其中心温度,对达不到温度要求的产品,家乐福将拒收,并作为不良信息进行记录,反馈给供应商。对于采用第三方物流机构的供应商,家乐福也有相关的严格要求和进行相应的检测,并把检测结果反馈给供应商,从而为供应商选择第三方物流机构提供参考。此外,每隔两个月,家乐福中国区总部会派出专门的质检人员,对全国各分店包括采购环节在内的农产品质量控制进行全面检查并评分。

(四)内部控制。农产品配送到门店,在出售前有一定的储存时间,需要严格的内部控制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包括内部质量检测和库存控制。

1、内部质量控制。这一过程由6个环节组成:收货区质量控制(温度、新鲜度、产品证件)、冷链(温度控制)、清洁和消毒(专业清洁和消毒设备产品)、个人卫生(清洁的制服、干净的手、口罩和手套、健康证),标识(供应商信息、保存条件、保质期)、产品保质期(定期检查、及时将过期产品下架)。家乐福由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工作人员在农产品质量和卫生方面做严格的控制和管理。同时,家乐福还通过外部的第三方公司加强农产品安全的监控和抽查。外部第三方公司会以“神秘顾客”等身份到各家店铺监测农产品安全,定期反馈给家乐福进行修正。

2、库存控制及缺货管理。库存控制和缺货管理均是超市农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两个环节的目标是保证超市的一次订货量、订货频率适当,以确保农产品的新鲜度,并减少在超市的损耗。为实现库存控制及缺货管理的目标,家乐福的做法是要求配送中心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结合历史销售量,确定不同类别农产品的库存量。其中,肉类食品的库存量控制在能保证l~2天的销售量之内;水果为保证2天;蔬菜保证l天;鱼科则要求做到无库存,即当天卖不出去的就必须扔掉。对于各个门店,则要求依据电脑反映的销量来定货,尽可能做到零库存;对门店当天没有销售完的生鲜农产品,只有达到家乐福存货标准的才可以在第二天继续销售,否则必须当天扔掉。

二、目前超市农产品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超市农产品供应链监控薄弱。2009年的超市食品安全调查显示,可能给超市食品带来危害的各项因素中,供应商和产品的管理是最重要的因素,是排在第一位的因素。据调查,消费者投诉主要集中在食品变质、有杂物异物、过期食品销售(包括赠品过期)、添加剂超标等,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连锁超市在食品安全供应链控制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如上提到的农药超标、食品添加剂超标的农副产品和生鲜食品,之所以会流入超市,实质上是对供应商的监控不力。有的超市为了不降低自己的毛利率,往往一味压低供货商的进价,而忽视对供货商所提供食品的质量控制和安全检测,从而导致食品质量和安全问题。而对于农超对接,大规模企业能够从源头进行监控,但是很多中小超市企业没有足够资金,也没有相应的人员配备,根本无法实现对小规模农户生产过程的监控,也很难控制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二)超市联营和租赁经营的农产品质量管理存在明显漏洞。加盟店对农产品安全监管的力度不够。按照惯例,加盟店30%的货物由超市配送中心统一配送,另外70%可以自行采购。对于自购部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超市很难进行有效的监管,甚至可以说基本处下失控状态。联营和租赁部分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对于这部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超市也有待加强管理。其中,超市对承租者的货物销售一般会进行统一结算,但对其进货渠道却不可能进行有效控制。失去了对进货渠道的控制,也就失去了对农产品质量的控制权,从而难以保障消费者的利益。

(三)冷链体系不完整。目前在我国,完整独立的农产品冷链体系尚未形成。调查显示,29.67%的超市拥有自己的冷藏车,36.26%的超市是由供货商自己的冷藏车为超市配送生鲜食品,而13.19%的超市由生鲜供货商自己寻找第三方物流,而5.395%的超市自己寻找第三方物流。食品冷链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十分滞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大大影响了农产品物流的在途质量、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农产品冷链的成本和商品损耗很高。

         三、完善超市农产品质量控制体系的思路

(一)强化供应链管理。在现阶段,超市要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控制、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必须强化供应链管理思想,构建符合现代物流思想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

农户是我国农产品生产的主体,个体商贩又是我国农产品流通的主体,以点多面广、分散经营为特征的小农户生产、小商贩经营,如果缺乏必要的约束制度和激励机制,就难以满足超市农产品质量控制的需要,因而要通过合理的契约设计来加强生产、流通环节的质量控制。近几年江苏苏果、福建永辉等超市农产品经营的成功经验证明,“超市+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农户”、“超市+专业合作组织+农户”、“超市+行业协会+生产基地+农户”等供应链模式,可以实现生产、流通、零售环节的有效连接,通过合理的契约设计可以使生产者、经营者等供应链主体的行为符合超市要求,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超市农产品质量控制目标的实现,利用契约加强生产、流通环节的质量控制。

(二)加强农产品安全检测体系建设。根据农产品种类不同,可将其分为储存型、中转型、直送型和加工型四种商品类型。针对不同的商品类型、不同的加工工艺和保存要求,对农产品的安全检测流程不同。(图1)

(三)构建生鲜农产品流通冷冻、冷藏保鲜链。超市要提高生鲜农产品经营的竞争力,必须着力建设生鲜农产品冷冻、冷藏保鲜供应链,使易腐、生鲜农产品从产地收购、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直到消费,即从田头到餐桌各个环节都处于低温环境之中,以保证生鲜农产品的自然属性不受损害,减少损耗,防止流通过程中变质和被污染。(图2)

生鲜农产品冷藏链由冷冻加工、冷冻贮藏、冷冻运输和冷冻销售四个方面构成,在相关设备的支持下构成了生鲜农产品的安全保障体系。冷链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仅靠超市企业很难完成,需要物流企业支持和政府的补贴。

总之,超市农产品质量控制需要社会各部门的协力。农产品质量控制是关联整个供应链的系统问题,涉及众多行业、主体和区域,并受一个国家整体的经济水平、农业生产力水平、农业生态环境等,以及消费者的购买能力、消费观念等条件制约,因此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超市食品安全调查报告[r].2009.

[2]商务部.我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状况的调查报告[r].2008.

[3]麦德龙.冷链管理的最后防线[n].中国经营报,2010.7.5.

上一篇:内控管理范文 下一篇:文创产品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