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院范文

时间:2023-09-15 03:59:50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篇1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真情助困进万家”为主题,充分发挥大学生知识技能优势,以分散为主,按照就近、就地、就便的原则,进一步深化“三下乡”活动和“四进社区”活动,为广大人民群众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关心送到群众中去。

二、活动的主题

今年寒假经济学院开展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强化社会责任感,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共组织学生干部、入党积极分子两支团队近300人分赴全省各地进行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围绕我校学生的培养目标,突出国情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广泛动员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强化社会实践经历,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丰富生动的社会实践中学习、宣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且在实践中提高了自身素质,落实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了青年学生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今年寒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仍然坚持“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原则,充分发挥了青年学生的智力和人才优势,深入社会各个层面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强化对国情和省情的认识,传播科学技术和文明新风,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三、活动的重点内容和形式

经济学院今年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经济学院学科和专业优势,采取点面结合、集中组队与就近就便分散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活动形式重点以社会调查、志愿服务为主,由各年级(部)围绕以下主要内容组织青年学生就近就便参加。

(一)社区文化服务与社区需求调研活动。下学期,经济学院即将启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行动计划。

为确保此项工作有效开展并建立长期机制,各个学院要利用学生返乡的机会,深入所属社区开展社区文化服务和社区需求调查活动,重点掌握城市社区的各个类型、现状以及对志愿服务活动的需求情况,总结了以往大学生开展社区服务的经验和教训,对下一步我院开展大规模的社区服务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

各学院不仅发动广大同学深入调研,写出调查报告,各年级、班级还专门组织力量开展了专题调研活动,开学后组织了学生召开座谈会,汇总掌握有关情况,向院团总支提交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为我院开展好社区服务活动提供政策依据。

通过各个年级的汇报情况可以看出,我们的这一次调研显示了青年大学生的社区优势,知识优势以及年龄优势,通过调研同学们知道了一些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所不为所知的东西,获得了许许多多有价值的信息。

(二)基层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考察访谈活动。我们组织青年学生进行基层落实科学发展观考察访谈活动,青年学生在学习考察访谈过程中,深刻感受到科学思想的伟大精神力量转化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物质力量的生动现实和杰出成就,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内涵的认识,学习领会了党的十六大的精神实质。

我院青年学生进行基层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考察访谈活动要充分发挥青年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专业技能优势和优良的政治素质,通过发放张贴宣传品、开展社会调查等形式,积极为农民群众开展支教扫盲、文艺演出、帮扶农村弱势群体等多种服务,把先进文化、先进生产力送到农村基层,在服务中宣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通过寻访党的革命历史旧址、走访老党员、考察农村改革开放成就、与地方党政干部座谈等形式,重点了解了基层在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发生的积极变化,使广大青年学生学习、继承了党的优良传统,从中学习和借鉴新鲜经验,接受正面教育,坚定理想信念。

(三)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

(1)组织留校学生深入学校附近的社区,宣传十六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引导社区群众积极参与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来,为社区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好事、做实事;

(2)组织返乡同学依照“就地就便”原则,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开展法律咨询、支教扫盲、环境保护等科技、文化、卫生服务等活动,为城市、乡村的发展做贡献。

(四)“繁星计划”基层文化建设专题调研活动。按照中共*省委宣传部、省委高校工委、共青团*省委的统一部署,在去年暑期组织大学生开展专题调研活动基础上,继续利用了寒假的时间,深入研究分析社会各方面状况开展文化建设调研活动,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成果和对策建议。开学后各年级抓紧汇总了有关调查报告,择优上报院团总支参加评奖。

(五)寒假社会调查和大学生就业见习活动。为进一步深化“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竭诚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大力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大学生利用的返乡机会,自主的进入企事业单位进行就业见习和社会调查等活动,增加了大学生职业体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同时以论文或调查报告形式进行总结与归纳。

(六)“挑战杯”科技创新活动专题调研活动。“挑战杯”*大学第九届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已全面展开。

参赛学生充分利用了寒假时间,做好课外学术科研项目立项准备,并投入项目运作。经济学院的各个系、各个年级重点准备了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和社会调查报告类作品,以及一些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和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

做好了重点项目的论文撰写、调查实施和实验测试、实物制作等工作。下学期初,学院将选择部分优秀项目予以立项资助,备战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四、活动的特点

1、我院的本次活动将宣传实践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导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深入学习、宣传、实践,积极结合起来,利用大学生的思想优势、知识优势和群体优势来推动农村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服务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2、把社会实践与个人青春创业活动结合起来。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为企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为今后学生创业打下良好基矗

3、自发性和有组织性结合。本次社会实践出现了许多同学通过自发组织的形式去实践“三个代表”及科技下乡知识宣讲活动。

五、总结

经济学院篇2

2.公益金管理的国际比较刘寒波,苏知立

3.电子商务条件下的金融创新张刚

4.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世界金融业购并对我国的启示文世英

5.浅议我国保险中介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李琼

6.对湖南体育经济及人才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唐竞成

7.市场经济下的财富观贺飞跃

8.关于我国民工潮问题的反思朱思文

9.非营利组织的绿色营销策略陈晓春,张彪

10.企业商标保护战略研究王小飞

11.绿色贸易壁垒之成因分析梁辉煌

12.新企业会计制度中资产减值若干问题研究庞碧霞,罗胜

13.谈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后的收入确认及会计核算问题--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南北联网收费后的会计处理方法邓迟

14.完善集团公司会计合并报表的建议范年茂,翟志华

15.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固定资产内部交易的抵销处理周晓存

16."假帐"现象的伦理学思考郑谊英

17.组织变革:创建学习型组织刘铁明

18.国企改革中政府行为与交易成本洪联英,胡舜

19.试论通过体制创新提高政策执行质量谢廷文

20.人大财政预算监督权有效实现的制度保障全承相

21.高校网络学科导航系统建设初探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翁菊梅

22.SPSS与大学英语测试统计分析平

2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多媒体教学的思考贺福安

24.论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与对策罗利维

1."六慎"解读李友志,LIYou-zhi

2.切实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有效防治"小金库"曹建辉,欧阳赞友,CAOJian-hui,OUYANGZan-you

3.构建我国纳税人权利法律保障机制的思考胡海,HUHai

4.纳税人权利保护视野下的一般反避税条款探讨詹卫星,李志春

5.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内涵相机推进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孙祥和,SUNXiang-he

6.试论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行政伦理建设的启示伍洪杏,WUHong-xing

7.城镇化进程中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创新初探李会美

8.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初探李春才,LIChun-cai

9.二元经济结构与城乡差异的消除王飏,WANGYang

10.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研究综述蒋满元,JIANGMan-yuan

11.中部崛起过程中新型工业化之路:发展低碳经济游达明,刘海运,尹惠斌

12.我国政府投资的挤出效应分析卓越,杨嵘,ZHUOYue,YANGRong

13.浅论同工同酬原则柏刚HttP://

14.乡村旅游消费行为的年龄分异研究——以长沙市为例粟路军,郑旗,彭耀根,方贤寨,SULu-jun,ZHENQi,PENGYao-gen,FANGXian-zai

15.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发展红色影视旅游探析方世敏,赵金金,FANGShi-min,ZHAOJin-jin

16.创新发展瑞金市红色旅游的思考易弘键

17.社会资本视域下乡村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探讨——以甘肃省青城镇为例卢丽

18.试论金融控股公司对控股子公司的管理与控制刘元发,LIUYuan-fa

19.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郭兰兰,沈发昌

20.基于CSI模型的中资保险公司品牌建设探析吕延华,张虹,沈建美,LVYan-hua,ZHANGHong,SHENJian-mei

21.转股价修正条款价值与可转债定价研究王春发,张庆华,WANGChun-fa,ZHANGOing-hua

22.我国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实证分析王卫涛,李平西

23.税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以辽宁省为例周勇,ZHOUYong

24.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我国纳税信用激励制度设计的实验经济学分析张磊,韦霄青,ZHANGLei,WEIXiao-qing

25.邵东民营经济发展的思考彭仲文,PENGZhong-wen

26.促进县域农业发展的创新路径探讨黄平,HUANGPing

27.益阳市现代农业发展思路探讨姜晓萍,刘子瑜,JIANGXiao-ping,LIUZi-yu

28.县域经济视角下的永州工业园区建设探析蒋秧生,杨立新,JIANGYang-sheng,YANGLI-xin

29.浅谈长株潭大气污染状况及防治对策肖艳,XIAOYan

经济学院篇3

湖北经济学院位于湖北省省会武汉市,是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干,法学、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协调发展的一所省属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校。

学校的前身可追溯到创办于1907年的湖北商业中学堂及其后的另外两所学校发展而来。2002年9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在原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湖北省计划管理干部学院的基础上合并组建为湖北经济学院。2016年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截至2016年8月31日,该校占地面积1740亩,校舍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设有19个教学单位,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开办本科专业56个。有专任教师752人,全日制研究生、本科在校学生1.6万人。

(来源:文章屋网 )

经济学院篇4

一、个人简介。邓宏乾,1964年出生,湖北松滋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房地产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曾任湖北省政协委员

二、主要社会兼职。国家住房与建设部住房政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湖北省政府特邀土地监察专员,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专家组成员,湖北省经济学会副会长,湖北省房地产经济学会副会长,武汉市房地产估价师学会专家组成员,武汉市土地招标委员会成员,湖北省工程本文由收集整理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房地产与建筑经济组组长,深圳房地产和物业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客座研究员。

三、研究领域。城市经济、房地产经济。

四、主要学术成果。承担了《中国财政主体财源问题研究》等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其中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住房保障问题与改革创新研究》;承担省部科研项目9项,横向合作项目10多项。先后在《经济学动态》、《财政研究》、《经济体制改革》、《江海学刊》、《开放时代》、《中国房地产》等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出版著作多部,主要有:

1、《中国城市房地产收益分配》,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2、《中国房地产税制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3、《房地产金融》,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

4、《房地产金融》,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5、《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经济学院篇5

2.沈阳连锁便利店物流现状及对策分析黄静,HuangJing

3.国内外区域自主创新实践对辽宁经济振兴的启示吴芷静,WuZhijing

4.抓住辽宁中小企业发展的新契机——日本对中小企业政策扶持的启示张秀芬

5.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下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分析匡萍,KuangPing

6.辽宁省农村信用社会计核算体系的完善与改进——基于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孙莉,王智,SunLi,WangZhi

7.加强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思考王鸿艳,宋婕,WangHongyan,SongJie

8.全球金融危机下现金流预警体系的设想与构建孙毳,SunCui

9.高等学校财务预算管理问题探讨刘建华

10.以社会工程创新视角看农村金融改革侯智瑀

11.如何做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风险管理工作王莉莉

12.仓储企业货位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曾琢,ZengZhuo

13.煤矿安全经济发展的应对性策略陈万金,ChenWanjin

14.从企业的安全生产谈如何做好危险源辨识与评价陈丽,孙艳红

15.科学发展观下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时代意义李慧敏

16.发达国家或地区高职办学特色的比较研究与启示赵宝芳,陶永玲,石明忱,ZhaoBaofang,TaoYongling,ShiMingchen

17.高等职业院校教育资源整合与教学改革的探索曹丽萍,CaoLiping

18.刍议新形势下高校管理队伍建设的对策高铁菊

19.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的"苏化"及其利弊分析栾曦,栾学钢

20.论高校档案管理创新体系建设胡京秋

21.强化电视档案意识做好电视档案管理工作栾凤

22.我国商品房预售中预购人权益的保障问题研究杨继慧

23.浅析土地储备的相关问题王鑫,崔鑫

24.转变传统市场提升五金机电市场现代化水平姜家祥

25.工业革命与城市化发展高嵩

26.浅谈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庞赫然,PangHeran

27.浅谈高校学生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建设杨云,秦建,YangYun,QinJian

28."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马强,MaQiang

29.高职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分析及教育方法探究魏宁,WeiNing

30.浅谈艺术类大学生创业赵晶晶,都业红

31.试析"富二代"大学生的教育对策宫宇

32.高职学生心理问题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董广伟

33.高校构建和谐学生党支部探析李晔南,田铁杰,LiYenan,TianTiejie

34.浅谈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杨翠艳

35.浅谈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张丹平,于健

36.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诸因素分析——情感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葛忠强

37.论高职学生问题行为及其预防与矫正孙道春

38.高职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孙百鸣,石明忱,王岩,SunBaiming,ShiMingchen,WangYan

39.非英语专业学生语用能力线装调查及其提高对策研究曹艳春,CaoYanchun

40.加强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马迎春,MaYingchun

41.从业人员对英语的需求调查及其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李婷英

42.论如何加强语用教学和大学生语用能力刘娜,LiuNa

43.语用失误分析及语用能力培养策略娄小星,LouXiaoxing

44.论高职文秘课程实训方式与阶梯实训的对接孟庆荣,MengQingrong

45.论职业教育中模拟实践教学法的应用周晓皎

46.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和策略程娟

47.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语言焦虑及解决策略邢莉

48.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创新丁雪昭

49.关于高职高专翻译教学的几点思考汤宁

50.新形势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思考唐李静,苏超

51.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探析王金阳

52.水粉画风景写生中笔触问题的探索与研究金平

53.中国学习者英语作文中BUT的"缺省"和"冗余"错误分——一项基于CLEC语料库的研究唐丽玲

54.关于大学课堂教学技巧的传播学思考金明明

55.混合智能课堂模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肖艳丽

56.加强商务英语专业核心发展力突出高职特色张春峰

57.沈阳体育学院大学生英语阅读理解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刘辉

58.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思考白玉刚

59.论汪曾祺小说的乌托邦情结——构筑桃花源境郭民

60.试谈翻译补偿在篇章层次对英诗汉译的解释力——以查良铮译拜伦抒情诗SheWalksinBeauty为例周康,董广才

61.中日两国饮食文化的对比芦英顺

1.辽宁农民工问题调查研究报告(一)——关于农民工的含义、现状及特点刘圣龙,张云阳,LiuShenglong,ZhangYunyang

2.建立督查长效机制推进政府重大决策落实——以沈阳市政府督查工作为例丁立义,DingLiyi

3.金融危机对辽宁中小企业的影响与对策孟文新

4.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赵忠伟,ZhaoZhongwei

5.迪拜危机后的国际热钱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洪旭斌,HongXubin

6.探索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债务处置新模式实现银企互利双赢梁志方,康健

7.我国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张敏

8.论现代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体系的编制与完善王明宏

9.浅析会计诚信王常忠

10.工资薪金所得节税技巧分析孙云兵

11.试论加强铁路运输企业的财务管理侯卫疆,李一婷

12.公众参与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绩效评估的原则探讨魏建森,WeiJiansen

13.对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发展定位的探讨王明智,康健,WangMingzhi,KangJian

14.构建基于企业变革需求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王勇强

15.限塑令实施以来的实际效果与政策建议王笑天,丁亚秋

16.浅淡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与计量张硕

17.建设项目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研究翟华

18.关于"钓鱼执法"问题的法律思考邱旸,王健,QiuYang,WangJian

19.马克思法的本质思想对大学生现代法制意识的启示侯亚楠

20.浅析《物权法》中的担保物权周小凯

21.美国次贷危机形势变化分析郭天祥,GuoTianxiang

22.依托洋山深水港建设带动无锡港口和企业的发展潘群

23.列宁的全球化思想与工业化思想(1918-1923)宋正,SongZheng

24."家和万事兴"——中国和谐处世观中建构和谐家庭思想初探司勇,冯卓荃,SiYong,FengZhuoquan

25.中国高等教育的城乡差异王莉华

26.云南中考制度改革探析李小宝,孟献军

27.数学在艺术中的应用杨光

28.农业经纪人队伍建设的思考张颖

29.以诚信构建和谐社会道德与信仰的基础李新中

30.我国开放教育资源问题研究安卫华

31.浅谈新媒体设计中的情感化体现黄卓,HuangZhuo

32.浑河沈抚段主河港规划研究李景顺

33.炼油废水生化处理设计及计算朱琳,陈征澳,吴昊,ZhuLin,ChenZhengao,WuHao

34.关于VPN连接错误721问题的解决白晓梅

35.城市污泥在沙化林地利用的可行性分析吴昊,陈征澳,徐大鹏

36.论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张彩玲,ZhangCailing

37.关于高职院校辅导员做好学生工作的几点思考李霞,LiXia

38.书法教育:学校教育不可推卸之重任侯忠明,HouZhongming

39.大学生炒股现象的分析及正确引导魏文刚,刘宠

40.关于司法类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社区化的思考——以日本人类学学生社区实践为借鉴孙竽

41.谈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测评张琦

42.针对研究生阶段存在的问题加强研究生德育教育刘艳玲,袁峰

43.浅谈对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马迎春

44.构建和谐校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赵晶晶

45.浅谈企业对人才的基础素质要求刘莉

46.语言输入对第二语言习得影响研究述评吴艳,WuYan

47.借鉴NVQ经验改进管理类实践教学模式的设想马蔚然,MaWeiran

48.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贺静,HeJing

49.高职院校健美操课的改革与设想孙玉敏

50.波兰的汉语教学现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傅海峰

51.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研究马勇

52.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记叙文写作的几个技巧张海燕

53.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大学英语学习现状分析及教学对策构建常敏

54.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与考试模式改革探讨张雪

55.高职教育计算机第二课堂教学探索赵德辉

56.教师阐明应用文特点是学生写好应用文的前提——关于应用文写作教学的体会景笑凡

57.MathCAD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勾丽杰

58.论规范化冲突之下的网络语言张虹,ZhangHong

59.一个自负女人的归宿——浅析蘩漪悲剧命运的自身原因董艳,DongYan

60.汉语篇章上下文、情境语境分析阿依夏木·阿不都拉

61.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承晓燕

62.论比较文学概念的历史沿革张宏莹

1.大连市省属普通本科院校特色学科建设分析及对策研究宗艳霞,ZongYanxia

2.从政府主导到市场主导——沈阳市铁西区在"东搬西建"中的职能转换仲晓宓,ZhongXiaomi

3.公关视角下大连地区预防突发事件的对策分析许彩霞,XuCaixia

4.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对策张舒,ZhangShu

5.以信息化推动县级局职能建设再上新水平——辽宁烟草专卖基层组织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孔祥帅,KongXiangShuai

6.纳税筹划与企业财务决策敖汀,AoTing

7.我国绿色税收问题的探讨张洋,ZhangYang

8.浅谈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刘佳琳

9.浅析税收文化对税收征管行为的影响张久慧

10.探析高职院校隐性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及思考徐琳,XuLin

11.CRM在旅行社服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王爽

12.浅析施工企业党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对策郭丽宁

13.浅议企业的公关危机与危机公关刘澍

14.企业危机管理研究马燕

15.试析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之间的关系王俊程,杨家莲

16.高职院体育场馆的开发利用与经营管理唐义发

17.中日韩区域物流合作机制及趋势分析孙军,许月奎,SunJun,XuYuekui

18.发展文化产业的有利条件及对策探讨王雅男,毛阳海,贺晶晶,WangYanan,MaoYanghai,HeJingjing

19.我国体育产业的科学化发展观姜鹏飞,姜宏斌,魏小芳

20."和而不同"思想中蕴含的伦理思想及现代意义张治敏,ZhangZhimin

21.论金融危机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徐娟,XuJuan

22.论经济伦理与和谐社会的关系陈博,ChenBo

23.全球化与人的全面发展曹蕾,CaoLei

2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动普通高校健康发展冯赜

25.论做好大学生创业工作所需的"四驱动力"甄强

26.公有制与私有财产辨析——从增加群众的财产性收入说起李三平

27.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高职教育和谐发展王立岩

28.社会工程——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时代工具秦溪

29.农业现代化呼唤社会技术陈旭,孙潇

30.单片机在七彩霓虹灯设计中的应用周航,宋诗瑶

31.中药独活本草及药理学研究进展朱艳,李繁,刘庆阳

32.科学发展观与高职内涵发展模式研究陈维忠,赵宝芳,韩振生,ChenWeizhong,ZhaoBaofang,HanZhensheng

33.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2+1)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王莉,郭继元

34.高职大学生主观创业趋向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为样本的调研报告王秋梅,张永元,WangQiumei,ZhangYongyuan

35.推行"6S"公寓管理提升服务育人水平马祥甸

36.高职美术院校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有效途径的分析陈中华

37.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王国伟,WangGuowei

38.学习十七大精神领会科学发展观实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使命史华

39.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与对策思考孙立龙

40.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辅导员素质郑晓娜,石昌远,李世鹏

41.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韩丽华

42.就业形势发展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及对策马琴芳

43.大学生如何处理好寝室人际关系苏超

44.论现代职业对高职毕业生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余丽萍

45.打造学者型税务培训教师的感悟王化敏

46.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调查分析——对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法语系227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高尔朗

47.高职法学专业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牛生光,NiuShengguang

48.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中实践教学条件建设问题探析韩振生,康国初,王岩,HanZhensheng,KangGuochu,WangYan

49.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建设探讨王瑞华,WangRuihua

50.浅析高职院校太极拳的教学刘振江

51.现代多媒体技术在差异化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基于QFD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杨乃滨

52.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在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措施及启示王悦

53.体育教学中合理运用教学方法的几点感受吴英戬,崔自璞

54.《英美概况》教学与跨文化意识培养策略王宛宜

55.普通高校女生网球教学使用过渡球的实验研究王文芹,钱涛

56.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课堂教学语言综述吴艳

57.论初唐诗人王绩的诗酒世界张楠,ZhangNan

58.论约翰·邓恩诗歌的"陌生化"特质王丽云

经济学院篇6

独立学院的教师大多是刚毕业的硕士、博士,从学校直接走上讲台,其优点是经济理论扎实,但也存在若干弊端,比如:教学中偏重理论,案例较少;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对经济学前沿问题关注较少等。另外独立学院的学生数学基础普遍较差,对“宏观经济学”课程中的数学推导感到头疼。因此,学习“宏观经济学”有一定的难度。目前,“宏观经济学”授课中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偏重理论教学,学生理解困难

独立学院的师资大部分来自于母校,其余的来自于学校招聘的刚毕业的硕士和博士。其授课的共同特点是以讲授经济理论为主,并且在经济理论的讲授中又以数学模型的假设、推导及经济图形的解释为主,较少介绍经济理论产生的背景,和社会现实联系较少,没有用经济理论去解释现实中的经济现象,因此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枯燥,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学生也会觉得学习这门课没有用,更不会用所学的经济学理论来解释经济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经济现象。

(二)教学内容空洞,学生缺乏兴趣

独立学院自身缺乏经验丰富和学术水平较高的老教师,年轻教师迫于经济压力,教学任务普遍繁重,基本没有时间去关注经济学的前沿问题,也基本没有时间参与省部级的课题研究,因此,在课堂讲授中自己的见解较少,讲授内容空洞。另外,“宏观经济学”课程理论性较强,内容较多,宏观经济政策比较“高、大、上”,任课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基本采用的都是满堂灌的形式,故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三)学生数学基础较差

商科类独立学院的经济管理类专业招生以文科生为主,因此,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不好,而“宏观经济学”课程中有大量的经济模型需要数学推导,大量的经济图形需要数学解释(例如“最大值、最小值、边际量、最优组合”等),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反应慢,感到吃力、久而久之会对课程产生厌烦情绪。

二、“宏观经济学”课程中加入实践教学环节的注意要点

宏观经济理论来源于现实生活。测度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GDP、经济增长与衰退、通货膨胀与失业、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利率、汇率变动等等宏观问题,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每个人、每家企业的经济决策都离不开对这些问题的理性判断。因此,如果在“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加入实践环节,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观察、解释生活中遇到的经济现象,对经济政策进行分析,那么,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宏观经济理论的理解,而且能提高学生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兴趣。经过两年的探索实践,笔者发现,只要设计恰当,准备充分,在“宏观经济学”授课中加入实践环节是可行的。但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与地区和行业相结合

独立学院是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诞生的,并且独立学院的招生对象主要是省内生源,学生毕业后也主要是服务于本省。因此,在设计“宏观经济学”实践教学环节时,要紧密结合本地区或本行业的具体情况。例如,在讲授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时,笔者就让学生统计并比较兰州市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当中GDP的地位、甘肃省在全国31个省份中GDP的地位、人均GDP如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GDP的增长率及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排序等等。分析本省本地区GDP当中消费、投资、净出口的比重,一、二、三产业对GDP的贡献及变化。

(二)与经济热点、时事相结合

经济在发展,世界在变化。每年的经济热点都不同。“宏观经济学”教学要结合经济热点和时事来介绍经济理论,才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对经济理论和模型的理解。例如,2011年中期我国通货膨胀率较高,因此在讲授通货膨胀与失业这一章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查找2010—2013年的CPI指数,衡量一下2011年中期的通货膨胀水平,引导学生分析当时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然后让学生将自己所提的对策与当时经济学家所提的对策进行比较,并让他们互相点评。今年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进展缓慢,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较大,政府对经济进行“点穴式”微调,因此,对经济增长问题和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的探讨应该成为“宏观经济学”实践教学环节设计的重点。将实践教学内容与国内外经济热点和时事相结合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环节指导方案

“宏观经济学”这门课程一般在大二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开设,这个时候学生刚开始学习专业课,刚开始接触经济学的思维和分析方式,在分析问题时往往感到无从入手。因此,一个切实可行的实践环节操作方案就非常必要了。所以,在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时,教师一方面要注意培养和训练学生运用经济学思维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制定一个可操作的实践环节指导方案,指导学生如何查找并筛选想要的资料、如何在可行的范围进行调研、应该从哪些方面对问题进行分析等。例如,在设计《宏观经济政策实践》这一章的实践环节时,笔者给学生的题目是:2008年11月国务院推出的四万亿投资计划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利弊分析。同时,我们对如何研究这个问题给出了一个指导方案:第一部分概述四万亿投资计划实施的背景分析,主要描述2008年经济危机发生后我国经济的发展情况、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等;第二部分描述四万亿投资计划的具体内容,侧重阐明四万亿投资计划的十项措施具体是什么;第三部分分析四万亿投资计划的实际效果,例如“四万亿投资计划实施至今五年多了,该计划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哪些贡献,有哪些弊端”等等。这个题目较大,学生可以选择十项措施中的一项或几项进行具体分析。应该注意的是,给出指导方案是为了给学生的实践操作指明方向,提供参考,并不是让学生必须按照这个步骤分析问题。如果仅仅给学生一个实践题目,没有指导方案,没有实践步骤,学生往往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结果就是实践方法各种各样,抓不住实践内容的重点,实践效果大打折扣。

(四)选择合适的组织形式

“宏观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可分为课堂实践教学、课外实践教学和综合实践教学三部分。课堂实践教学指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教学,主要组织形式有案例分析、角色扮演、专题讲座、辩论演讲等。课外实践教学指在课堂以外进行的实践教学,主要组织形式有社会调查、社会实习等。综合实践教学是把课堂实践与课外实践结合在一起,组织形式包括课题研究、创业策划和毕业论文等。通过实践,笔者认为,专题讨论是比较适合独立学院宏观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形式。对经济现象进行专题讨论的具体做法是:根据“宏观经济学”每章的内容,为每一个章节设计一个或多个相关经济专题,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可以按宿舍分),让每个小组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然后给出1-2周的时间让学生收集资料或者进行调研,并形成研究报告(或列出主要观点和论据)。接着,在本章讲授结束后抽出1-2个课时让每个小组对自己的问题进行陈述。要求每个小组派一名学生代表发言并制作PPT,其他组员可以补充。同时,可以设置两名评论员对每个小组的表现情况进行点评并打分。为了防止某些组员“搭便车”,可以采用组内学生匿名互评的方式确保所掌握情况的真实性。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分析各个小组在实践环节中的优缺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对专题进行更专业更深入的分析陈述。课后要求学生将修改过的专题研究报告作为平时作业交给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控制时间、把握节奏,力争使整个活动紧张而充实。除了专题讨论之外,也可以播放一些纪录片,加深学生对经济理论和经济现象的理解。比如通过播放《大国崛起》美国篇,让学生贴切感受1929-1933年经济大萧条时期一方面企业停产、银行倒闭、工人失业、大批人员流离失所,另一方面农场主把牛奶白白的倒进河里等经济现象,使学生更直接的理解短期经济波动的特征,理解什么是生产过剩性的经济危机,并感受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效应的魔力,以及国家如何干预经济等。实践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每种组织形式各有利弊,各个学校应该根据院校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实践环节组织形式。

三、“宏观经济学”课程中加入实践环节的效果分析

实践证明,在“宏观经济学”课程授课过程中加入实践教学环节能够有效改善教学效果。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实践教学环节让教师从满堂灌式的理论教学转变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教学,学生从被动、消极地听课转变为积极、主动地听课,而且还能够在实践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选择地进行研究,既发散了思维,又扩展了知识,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课堂气氛也活泼生动。

(二)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环节加深了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和模型的理解。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更深的问题时,会在课下用更多的时间去探究,尝试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中。这样的训练能够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毕业后更快地进入工作角色奠定基础。

(三)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专题讨论时,分组训练能够锻炼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有利于学生更快地融入社会。对于同一个问题,每个学生的理解未必相同,每个人的研究方法也可能各异,一个小组6-8位同学,在讨论问题时必然会有争论,说服其他同学同意自己的观点、按照自己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的过程,就是锻炼自我能力的过程。同时,研究问题时要进行分工,每个同学都要负责一部分,最后进行总结,因此,最终成果也一定是大家合作的产物。这样的学习方式强化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结语

商科类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而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仅仅依靠暑假、寒假流于形式的社会调查和大四两个月的社会实习是远远不够的,不能达到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因此,在学生刚刚开始专业基础课的学习时,就在授课过程中加入实践教学环节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笔者在教学中发现,独立学院在“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偏重理论教学,学生理解困难;教学内容空洞,学生缺乏兴趣;学生数学基础差”等问题,基于此,笔者提出在“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加入实践教学环节,并建议实践环节要与地区和行业相结合、要与经济热点和时事相结合、要制定可操作的指导方案、要选择合适的组织形式。通过实践,笔者发现,在课程中加入实践教学环节确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笔者对“宏观经济学”课程中加入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探讨和尝试,旨在改善独立学院“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效果。同时,笔者的实践也存在许多不足,这将会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修正完善。

经济学院篇7

关键词:民族院校发展经济学教学方法

一、导言

发展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直到80年代才被引入中国。在经济学的众多学科分支中,只有发展经济学是专门研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中国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更加值得思考和重视。因此,发展经济学理论和政策对我国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发展经济学课程在民族院校的深入开展,除了让学生掌握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理解经典的理论模型,以及认识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谋求经济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外,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能够结合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的发展环境,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民族地区的现实问题,并努力探索解决这些现实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民族院校全面开设发展经济学课程有助于民族地区的学生全面、深入的了解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发展经济学自引入中国以来,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在本土化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绩。然而,我们也看到,在中国高等院校的课程开设中,除了经济学专业以外,很多财经类专业要么不开设发展经济学课程,要么把发展经济学开设成选修课,课时分配不够,其他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就更加难觅发展经济学课程的身影。为民族地区培养干部人才的民族院校到目前来看,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对发展经济学课程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近年来,发展经济学课程开设专业不断增加,然而也仅限于经济学院,目前经济学院仅有两个专业将发展经济学设置的是必修课,安排48个学时,其他四个经济类专业都为选修课,并且仅有32个课时,教材内容只能完成一半。

二、民族院校《发展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

《发展经济学》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课题组成员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民族院校开设《发展经济学》课程,引入有效的教学方法,首先需要全面掌握民族院校《发展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目前的发展经济学教学涵盖的主要内容包括六个方面:一是导论部分。主要介绍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演变过程,对发展中国家的界定。其中有一个章节是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含义、关系和度量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解释。在这一个部分教学中,帮助学生正确了解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学生明确发展经济学不仅仅关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同时,还要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以及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二是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与传统的经济学课程和理论不同的是,发展经济学在讨论经济增长问题时,不但介绍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经验总结而来的经济增长理论,而且结合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特征,提出了针对性的经济增长阶段与起飞理论和后发优势理论,这两个理论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思路有更大的参考意义。在收入分配问题上,运用一般经济学理论分析收入分配的类型以及测量的方法。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问题,发展经济学通过分析收入分配不平等对储蓄、投资和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影响来解释收入分配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对发展中国家存在较为突出的贫困问题从概念入手,深入解读,说明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的重要意义。三是经济增长要素。依据早期经济增长理论得出的结论,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经历了唯资本论、唯计划论,随着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核心作用逐渐体现出来。虽然资本不再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唯一要素,但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本匮乏是共性,因此,必须正确理解资本积累的作用以及资本形成的过程。人口数量和质量对经济增长到底是正效应还是负效应,人口转变阶段以及发展中国家高出生率的行为分析,有助于学生理解人口政策的变化。由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并不完备,发展中国家的就业和失业问题较之发达国家更加复杂,因此,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投资,教育投资以及投资效率问题值得深入探讨。发展中国家通过技术引进能够较快的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然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如何测度,技术引进的选择对技术吸收的影响需要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多方位的考虑。资源、环境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我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的,由于资源与环境的不可逆性,以资源促发展,以牺牲环境促发展从长期来看是不可持续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发展过程中要时刻平衡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通过政策引导促进经济社会的良性循环。四是经济结构转变。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结构严重不合理,农业比重过大,且效率低下,农业技术变革推进缓慢,与农村、农民和农业发展配套的政策制度不能有效实施。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亟待提高工业化比重,完成工业化进程,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发展战略、发展模式,以及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正确选择是加快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实现工业化目标的有效保障。在工业化过程中,城市化所带来的人口流动问题,失业问题的考虑能够扫清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工业化过程中的障碍。五是对外经济贸易。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使得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尤为重要。传统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国际贸易能够提高社会福利,然而对于落后地区而言,在既定的国际贸易次序下,贸易战略和贸易政策的选择将影响地区福利水平的变化。在利用外资方面,国外借款必须适度,以免引发债务危机;制定的优惠政策引进外国直接投资也需适度,正确看待外国直接投资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作用。六是制度与市场的关系。一般认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机制是不完备的,因此了解发展中国家制度的重要地位,避免低效率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了解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市场失灵,提高政府效率,促进政府与市场作用的动态转换。发展经济学教学内容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互呼应,发展经济学能够解释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能够指导民族地区结合自身经济发展的特征,确定一条高效的经济发展路径。因此民族院校开设发展经济学课程是相得益彰的。

三、民族院校《发展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

目前,民族院校《发展经济学》课程教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相对比较落后。由于受到目前《发展经济学》课程教材的限制,民族院校在讲授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以及贫困等问题时,常常只能依照已有教材的案例来进行解释和说明,而教材中的这些案例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案例选取国家的发展时期比较久;二是案例选取国家学生不太熟悉。例如在介绍后发优势理论时,大部分教材选取的是印度80年代的发展情况,在介绍发展中国家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问题时,大都也是以北美国家80年代的发展情况为案例。民族院校大部分的学生来自民族地区,他们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即熟悉也感兴趣,民族院校在教学内容上亟待更新。因此,有必要根据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按照《发展经济学》课程各章节研究内容,设计有足够针对性和说服力的案例供学生分析讨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结合民族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其中因地制宜的案例教学方法是较好的选择。以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为样本,结合发展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将案例合理的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激发民族院校学生的学习兴趣。民族院校的学生来自我国的各个民族地区,对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比较熟悉,也感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他们身边的案例,借助各种多媒体手段对案例进行展示,引发学生对案例中引发的发展问题进行激烈讨论,最后通过案例总结最终能够完全掌握相关知识点。在发展经济学教学手段选择上,可以整合民族院校的多种资源,利用各种民族地区社会调研的机会,引导学生结合发展经济学的问题深入民族地区开展调研,既能让学生更加了解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同时也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出谋划策,提高调研的效率。

作者:曹考 单位: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郭熙保.发展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柏双.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8)

[3]霍明明.论发展经济学的发展[J].中国市场,2011(1)

[4]谭祖谊.发展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经济学研究,2005(5)

经济学院篇8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创办于1905年,已有100年的办学历史。学院下设经济学系、国民经济管理系、国际经济与贸易系、金融学系、财政与税务系、英语教学部等6个教学单位和南亚研究所等12个研究单位。

学院现有教授37人,副教授42人,博士生导师19人,四川省学科与技术带头人8人,四川省学科与技术后备人才3人,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2人。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10个;硕士学位授予点16个,专业学位硕士点8个;政治经济学国家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在校博、硕士生及本科生2441人。

学院系中国与欧盟高教合作项目的院校之一,亦是欧盟资助设立的全国5个文献资料中心之一。院图书馆现有中文图书资料11万余册,外文图书、欧盟文献资料2万余册,各种经济类报刊400余种。学院建有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等先进的教学辅助设施。

(来源:文章屋网 )

上一篇:经济学硕士范文 下一篇:新制度经济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