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信息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29 07:41:37

气象信息论文

气象信息论文篇1

新一代雷达系统具备监测、预警和服务一体的能力,大大增强了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防灾减灾能力。各观测设备和防御设备需要在一定的网络环境中运行,我市气象网络有内部局域网和外网,卫星网等。内部局域网采用网状拓扑结构,且与福建省气象信息中心及宁德市气象局通信专线、雷达接收系统、降雨指挥中心、internet互联网等之间相互连接的复杂网络体系。任何一个部位的网络系统遭到破坏,有可能导致整个观测系统的瘫痪,对气象业务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找出气象信息网络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安全之策显得十分重要。

2气象信息网络存在的问题

2.1信息网络安全意识较差

目前,气象部门的大部门工作人员存在着重使用、轻管理的网络认知态度,网内各设备的使用操作者认为气象网络是专网,有专门的管理人员,不会有安全问题发生,就养成了随意上网的习惯,增加了网络隐患;虽然有相应的网络安全信息管理制度,但相关人员自身的网络安全意识较差,对网络安全方面没有注重强调,要求较低,使基层操作人员疏于安全防护,增加了气象信息网络被病毒感染的几率,造成信息数据被破坏、丢失,甚至使整个网络瘫痪。

2.2共享信息交流频繁,各部门协调机制滞后

现代化综合气象业务体制的建立,构成地基、空基和天基一体化的集约平台发展模式,气象部门与多个部门之间建立了数据交换共享的联动机制,使气象信息网络的使用度更加频繁,不同单位之间的网络信息频繁流通的同时,增加了网络安全隐患。各相关单位只重视自己内部网络运行状况,无法查看到其他互通部门的网络安全隐患,导致网络故障发生时,不能相互协助解决,有可能影响到其他交互网络的安全。期间数据信息在使用、传输等过程中可能发生被外人读取、假冒、恶意修改等多种风险,容易发生数据信息丢失、泄密的严重问题,使气象信息的可靠性大大降低。

2.3缺少网络故障应急方案

科技的进步,增加了网络被攻击的手段,气象网络系统其他电脑的接入和较多的连接点,都给攻击者以可趁之机,使用逻辑炸弹、网络病毒、失能武器等多种入侵方法,侵入网络系统内部,对网络系统进行肆意掌控。虽然有自动网络安全管理系统,但其主动防御技术与网络攻击手段相比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再加上网络故障的不确定性和网络管理人员技术能力较低等不利因素,导致很难制定全面的网络故障应急预案,在较短的时间内任其破坏网络系统,导致气象信息被非法窃取、破译、拦截等,破坏了气象信息的完整性。

3加强气象信息网络建设的安全策略

3.1加强网络技术防护

网络技术防护是利用相关访问控制、防火墙等技术,保护气象网络范围内的各种行为操作。利用访问控制可以对入网访问、网络权限、信息目录等进行控制,确保内部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访问;防火墙是气象网络最基本、有效的安全措施之一,防火墙处于网络使用群体与外界通道之间,对所有internet的来访信息进行检查,拒绝不明危险信息来源,提高内部网络运行质量;入侵检测技术可以对气象信息网络中的各个节点进行入侵检测、监视和分析,对监测到可疑地址进行自动切断,并发出警报,实现网络管理的动态监管;网络密码技术包括单钥匙密码体制、数字签名等多种密码钥匙管理方法,为信息安全提供可靠的保证,直接防止人为入侵,增加了气象信息的实用性和完整性。

3.2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气象网络是否形成良好的网络环境,最重要的是管理,网络安全管理要结合安全技术和防范措施双重防护,才能确保气象网络的良好安全有效。网络安全管理贯穿于气象工作的所有流程,可加强内部工作人员的安全网络意识,制定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相关领导和管理人员要严格执行监督其网络运行维护制度,使全体人员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同时明确设备软件管理责任,提高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责任心,便于对网络设备及网络系统进行全面管理,提高气象信息网络的安全性能。

气象信息论文篇2

[关键词]气象信息 需求规律 公共气象服务

中图分类号:P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7-0208-01

对于气象服务来说,属于我国气象事业的立业之本。伴随着对气象科学理论的深入研究,加上观测处理技术的不断提高,资料处理技术也在一步步增强,还有计算机技术、卫星雷达技术等技术的应用,气象信息不但在量上有个很大的突破,信息的准确率也得以提升。但是,在气象服务领域,社会公众对于气象信息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气象服务水平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公众的需求。所以,要找出公众对气象信息需求的规律,进一步提高公共气象服务。

一、公众对气象信息需求的规律

在公众的需求动机理论上,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最基础的一个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人们的需求可以分为几个层次,从低层到高层,低层次属于生理需求,高层次属于心理需求,这些需求被分为五个层次,主要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自尊需要以及自我实现需要。一般来说,公众的需求主要是先满足低层次的需求,之后再满足高层次的需求。公众的行为和所作出的决定首先会受到低层次需要的驱动,当低层次需求满足之后,再往上发展。气象信息需求也是符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据此,我们可以对气象信息服务规律进行分析:

(1)在夏季的时候,由于气温比较高,过高的气温会对人们的身体状况以及心理情绪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高温对于人们维持身体健康以及基本的生存状态甚至日常的工作都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对于公众来说,获取基本的信息就是人们一个最低层析的生理需求。所以,对于温度方面的信息是公众首要的关注对象。而在最近雾霾频繁发生的季节,人们对于空气污染指数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提高,虽然这不直接跟温度有关系,但是对于经常受到大气污染的城市来说,市民在日常生活中的质量都会因为空气方面的污染而受到最直接的影响,比如,雾霾天气对于人们的出行限制等等,所以,这个信息也是公众在最基本的生存环境状态中最低层次的需求之一。

(2)暴雨天气或者大风天气等在南方的雨季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当这些天气出现的时候,就会对人们短时间内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这些现象也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如:城市内涝、雷击、高空坠物等灾害损失,但是这种天气状况对于一些现代化的大城市来说,对于他们的基本生存状况的影响不是特别大。但是对于农村地区的影响会相对大一些,特别是在干旱的季节或者农作物成熟收割的季节。虽然城市人口在获取大风或者暴雨天气的信息不再受到基本生理需求的驱动,但是他们的一些基本的活动,比如,户外活动以及一些大型的公共活动,像演唱会或者体育比赛等等,只有这些需求受到威胁的时候,才会产生需求,属于比较高的层次,也就是安全需求的驱动。所以,站在统计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公众对于这类天气信息的关注程度是排在温度或者空气污染的信息需求后面的。事实上,由于环境条件所限制的人体舒适状况不涉及到具体的生存问题,就不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影响和不方便。所以,这类气象信息比温度和污染相关信息和高影响灾害性天气相关信息的公众关注程度低。

同理我们可以推断出来,在气象信息服务中,空气能见度、晨练指数、游泳指数等属于公众关注程度中比较低的,主要是因为这类信息只对于特殊的人群在从事特殊的活动的时候才比较需要。比如,空气能见度对于高速公路行驶的人们有需求,游泳指数只对于那些喜欢户外运动的人们有需求,晨练指数只对于那些进行老年活动的人有需要。这些公众主要是为了进行某种活动,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才需要这些信息。事实上,这些气象信息也只是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更高一个曾层次的需求,也就是社会需求而存在的。所以,从社会整体来看,这些信息的排序就相对比较落后了,而气压以及湿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跟公众的舒适度相关,但是怎样把这些信息跟日常感受相联系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而且这些信息的有无对大多数人的生活、生产、出行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公众给予的关注就更少(具体见下图1)。

二、公共气象服务

根据上文我们对气象信息的需求规律进行分析,可以认定,公众对于社会气象信息的需求最先受到生理需求的驱动,之后是保障内在安全需要的驱动,最后是高层次的信息需求。为了给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减少损失,长期以来,气象部门通过更新观测、通信设备,不断改进预报模式,加强特殊季节值班等各种措施,希望能够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主要是因为向连续暴雨或者冰雹等灾害性的天气容易给人们造成损失,所以,气象部门要把这些天气作为重点的研究对象,把分析公众的需求和特点是提高气象服务效果的基础。

虽然如果把社会公众看做独立的个体的话,其需求是千差万别的,但是整体需求是存在规律的。气象部门要提供的服务就是要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这种需求需要气象部门经过长时间、不间断的调查,在不同地区进行调查才能找出其中的规律,找出规律中的社会决定需求因素,要为社会公众提供能够满足他们生理、生活和生产需要的气象信息产品,在这个基础上开发公众需要的产品,进一步明确未来气象服务的发展方向。

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各个类型的媒介,通过积极的合作,在保证了气象信息准确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强化气象信息服务宣传工作的趣味性和直观性,通过多种方式向公众提供气象信息服务,并对气象信息内容进行反复的宣传和教育,尤其是那些不同季节出现的、具有一定特点的灾害性天气,要尽早的对公众进行科普。对于那些新开发的气象指数来说,要通过全面的社会效益评估之后才能进行推广活动。

结论

综上所述,在我国,气象服务属于社会公益性的政府部门,主要的职能就是为社会公众服务,就是要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所以,在提供气象服务的时候,要可能的多了解社会公众需求,把握需求规律,不断推展气象服务的内容和领域,这是我国气象服务事业一个永恒的主题。

参考文献

[1] 濮海娟,解令运,刘立中江苏省气象服务效益研究-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J].气象科学 2012(02)

[2] 黄治勇,王丽,王仁乔.公众气象服务质量评价方法研究[J].湖北气象,2012(10).

气象信息论文篇3

1.1舆论制造主体的改变———“大众麦克风时代”

以往在传统媒体为主体的时代,公共危机影响面较小,在新闻媒体尚未参与大规模报道时,危机就可以被解除。而在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平台,使信息的和社群的组织变得简单、迅速,的成本也十分低廉,社会进入“大众麦克风时代”,使舆论危机初期的时间变得越来越短,危机的爆发很迅速,在相关部门或人员还没有做好准备时,相关的危机事件已经成为社会议论的焦点。如2008年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和2011年广东“4.17”雷雨大风期间,一些非理性的刷流量、搏粉丝举动故意放大社会痛点、增加了网络戾气。

1.2舆论传播方式的改变--交互性强

新媒体的发展已经让信息的传播方和接收方转变成一种地位上的均等和互动关系,信息的获取和传递可以随时进行,不再像以往语言文字时代和报纸、电视传播时代传播方居高临下、没有接收方及时反馈的单向传播方式。新媒介的传播类似于利用大众媒体的人际传播,而人际传播的弊端如谣言、流言、信息的扭曲等也通过大众媒体被放大,在这种情况下,危机事件很容易被夸张、放大甚至扭曲,给危机管理带来困难。如2012年6月11日上午开始,武汉市出现严重雾霾天气,一时间,“锅炉爆炸”、“氯气泄露”等谣言四起,引起恐慌。面对谣言,武汉市充分发挥网络、微博、手机等新型媒体在舆论危机应对中的作用,通过跟踪滚动雾霾气象事件信息、与网友进行互动交流等方式迅速平息谣言,稳定公众情绪。

1.3舆论传播内容的改变--碎片化、无中心化倾向

由于微博、微信等对单条信息的容量控制,使得信息传播呈现出碎片化、无中心化的倾向,往往无法展示事件全貌。微博对用户发送信息的容量控制为每条不超过140字节,即70个汉字。然而,危机事件往往都具有突发性、复杂性,通常情况下,70个字很难展示事件全貌,在互动传播中,事件局部特征被进一步强化。如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期间,微博传言房山有200名敬老院老人死于暴雨,引起了社会恐慌,幸而房山区积极调查,及时公布事实真相,使得谣言在短时间内消亡。

2公共气象服务应对舆论危机存在的问题

引发公共气象服务舆论危机的诱因主要有三点:一是气象灾害的重大性。气象灾害属于公共危机中的自然危机,特别是重大气象灾害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是一种具有紧急性、破坏性和社会性的危机。二是预报能力的有限性。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大气演变过程的复杂性决定了天气预报准确率在未来很长的时间内不可能百分之百准确,气象服务能力不能满足现实需求。三是产品覆盖的不均等性。当前,城乡、区域、人群间的基本公共气象服务水平和质量差异明显。目前公共气象服务的舆论危机管理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2.1舆情监控机制不完善

尽管气象部门在公共气象服务舆论危机管理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总的来看,尚没有形成务实、高效的运行体制,尚没有建立规划、有序的管理机制,尤其是对新媒体并没有引起足够的认识和警觉,很多单位没有组织成立专门人员对新媒体的舆论危机进行监测和预警,导致舆论危机出现苗头时,不能及时、果断预警,不能在短时间化解危机。就广西气象部门而言,目前仅有自治区气象局层面作了舆情监控,这种监控也仅限于主汛期由兼职人员对主流媒体做一些简单的新闻报道收集与整理,而市县级气象部门的舆情监控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2.2媒介素养不高

在信息量“超载”的新媒体时代,普通民众媒介素养普遍欠缺,从事公共气象服务的人员同样存在这一问题。通常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的能力不足,如无法辨清“媒介现实”与“客观现实”、盲目依赖媒体、容易形成非理性狂欢等。通过对广西气象部门的初步调查,宣传业务人员和新闻人接受过媒体应对和沟通技巧专门培训的不足三成。如2008年新华社关于某市气象局《气象服务有偿渔民“保护伞”难撑》的报道,该市气象台人员在通过电话接受记者采访时“语焉不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气象业务人员应对媒体的素质与能力存在问题。

2.3策划能力不强

策划,从出发点看是引导的问题,从结果来看也是应对的问题,策划,尤其是新闻报道策划应坚持适宜性原则,做好议程设置,适当引导舆论,要考虑群众真正需要什么,过多过滥的宣传报道有时起到反效果。如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期间,电视、报纸等主流媒体大量报道聚焦于主要领导子夜奔赴一线、党员干部出现在抗灾一线、预报预警非常到位等事件,过多的此类报道推出后,微博舆论流露出一定的反感情绪,网友们认为“这种传统的报道形式,很少能起到真正及时沟通的作用”。

2.4媒体公关意识不强

有的单位认为,媒体公关就是与媒体建立良好的关系,在危机事件发生时通过各种手段掩盖、切断消息来源,甚至要求媒体不参与、不播发。这是一种误解。媒体公关是处理危机的一种方法,具有科学性和较为规范的处理模式,是指运用信息传播、沟通协调的方法去应对和化解危机。

3公共气象服务舆论危机管理策略

3.1建立危机管理机制

一是建立舆情监测机制。明确专门机构负责舆情信息管理,设立专职人员从事舆情信息工作,随时掌握各新闻网页有关危机新闻的报道,包括影响力强大的主流网站和各中小网站、地方网站,以及各主要网上论坛和BBS相关危机讨论的信息,一旦发现舆论危机事件的苗头就迅速反应,将信息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提醒其提前预警,采取应对措施。二是建立预警机制。建立统一规范的预警和应急的信息服务系统,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拓展系统的信息规范化处理、存储和报送功能。可以考虑建立全国性的公共气象服务舆情监测网络,由舆情站、舆情监测点、舆情信息员三个层次构成。信息员运用短信、电子邮件、在线输入等方式上报舆情信息,由舆情监测点整理,以舆情专报的形式向舆情站反馈。舆情站可以利用舆情智能分析技术对网络舆情做整体分析,即时掌握有关舆情动态及危机征兆,及时处理突发事件。此外,还可以建立气象部门与网络媒体间的预警机制,实现公共气象服务舆论危机的预警联动和信息共享。三是建立沟通机制。危机管理的核心是沟通管理,应该搭建新媒体环境下公共气象服务信息传播的运转机制与平台,充分利用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等发出自己的“声音”,做到危机出现后紧紧抓住舆论主动权。一方面争取最快、最新的信息,满足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另一方面及时对谣言进行更正、对事件进行解释、对舆论进行引导,减轻由于危机事件发生造成的社会误解、公众恐慌等负面效应。四是建立反馈机制。在危机事件的消退时期,危机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影响程度大为减小,此时要对危机事件进行认真总结和深入分析,吸取经验教训,避免类似危机再次发生。

3.2提升媒介素养

在现有科技水平下气象预报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的准确率,面对媒介往往会强调自己“做了什么”,忽视解释与引导。再如,关于暴雨、台风、干旱等气象灾害,气象部门面对媒体的多个出口的口径不统一,干“内仗”现象时有出现。此外,当危机发生时,本部门或本单位人员在接受采访或传播信息时具有随意性、缺乏判断,有的甚至泄露气候资料,导致单位形象受损、气象服务成效打折。因此,气象部门应适应时代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媒介素养培训,做到正确认识媒介,正确使用媒介,学会判断媒介内容,理性传播与气象服务有关的信息。尤其要提升领导干部和公共气象服务一线人员等媒介素养,增强他们对信息传播和社会舆情的了解,让他们学习舆论传播相关知识,掌握使用新媒体的技能,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媒体的特点和规律,主动接近和使用新媒体,主动观察网络舆情和民意的变化,加强运用新媒体管理危机的能力。

3.3加强网络系统建设

一是完善电子政务平台建设。为应对新媒体舆论环境下的危机管理,在加强气象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必须加强电子政务的日常管理,并根据电子政务环境下危机管理的新特点,构建完备的风险管理系统,提高信息运转的速度、效率和准确性;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及时准确公众关切的气象服务信息,特别是针对公众高度关注的重大气象灾害信息等及时主动权威信息。二是推进公众服务平台建设。公众气象服务平台的建设,对增加气象信息的供应量,促进公共气象服务的信息传播,满足公众的“信息饥渴”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公众气象服务平台,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优质服务,实现气象服务的利益相关群体间的信息互动和交流沟通,帮助化解危机。

3.4重视媒体公关

一是建立健全新闻制度。危机发生后,及时召开新闻会,使用各类媒体等多种形式向公众告知危机发生的具体情况,以及目前和未来应对措施等内容,避免公众的各种无端猜疑。还有应组织管理学、新闻学等专家建立公关团队,利用新媒体进行单位形象的塑造和宣传。二是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危机发生时,新闻发言人能否正确地、沉稳机敏地对外信息尤为关键。因此,应建立常规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并尝试建立新闻发言人专家库,即每个单位、气象服务的每个领域都要培养能够与媒体对话、及时高效地信息,对信息源能够及时掌握并做出判断的新闻发言人团队。三是建立新闻口径库。因天气现象具有周期性、规律性,建立公共气象服务新闻口径库就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可能性。新闻口径库,对各种灾害性天气、对相关问题的基本情况或记者、公众关注的问题,确定规范的应答内容,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进行更新调整,使新闻宣传做到管理统一、口径统一、信息准确。

3.5主动引导舆论

一是有效的“议程设置”。日常工作中,可以与网络媒体、传统媒体合作,设置议题,集中讨论重点,通过专题报道对风险事件做深度剖析,整合信息资源、解读热点、满足公众需求。危机发生后,也可以迅速切入,分析气象灾害或其他引起舆论危机的事件发生的背景、过程、动态和可能产生的影响等,引导公众议题,努力实现媒介议程设置和公众议程设置的重合,从而正确、有效地引导舆论。二是争取“意见领袖”的支持。在危机状态下,信息混杂、观点激荡,大多数网民会陷入无所适从的状态。这时,一些学识渊博、掌握信息充分、见解深刻的人会充当“意见领袖”的角色,影响着公众对危机的认识、判断,也影响着公众对事件相关方的评价。一方面要寻找网络意见领袖。观察他们的发言内容和态度趋向,重视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在风险沟通中争取到理解和支持。二是培育政策水平高、看问题客观全面的网络意见领袖,通过意见来引导舆论,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

4结论与讨论

在新媒体时代,公共气象服务存在的舆论危机管理主要问题包括舆情监控机制不完善、媒介素养不高、策划能力不强、媒体公关意识不强。根据新闻传播学规律,及公共气象服务的专业特点,应从建立危机管理机制、提升媒介素养、加强网络系统建设、重视媒体公关、主动引导舆论等几方面进行舆情危机的管理,引导公众理性的运用、掌握气象信息。

气象信息论文篇4

【关键词】气象短信;数据库;气象灾害预警;应用;发展

短信模块作为一种无线通讯技术,在信息、信息监控、双向互动等领域,有着传输稳定、成本低廉、易于扩展等特点,应用十分广泛。应用短信模块(短信猫)、数据库技术和XML技术等,实现了气象预警信息互动系统主要功能。以下就气象预警互动系统中短信数据库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讨论了短信模块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在气象预警领域的应用,旨在提高短信数据库在气象预警互动系统中的现实功能,为人们提供气象服务。

一、气象短信业务优势

短信是手机终端服务中除语音通话外最基本、最常用的服务,气象部门服务中心通过与电信运营商合作开展基于手机短消息的气象预报信息服务,已成为当前气象信息服务中最主要、最快捷、覆盖面最广的传播方式之一,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权威性和时效性。气象短信内容由气象部门直接提供,并直接面对客户,保证了气象信息的权威性,避免出现延时、错误的转述预报而失去气象信息真实性;遇到突发性灾害天气发生,气象短信可迅速高效地进行传递,时间可提前至前1小时甚至几分钟,确保用户无论是在本地还是外地都能第一时间接收到最新气象信息,充分发挥了手机短信的时效性。

2、专业性和实用性。气象短信内容丰富多彩,可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短期天气预报及中长期天气预报预测、天气实况等专业,还可在基本天气信息基础上增添生活指数预报,如紫外线指数、晨练指数、舒适度、出行及穿衣指南等实用性气象信息;气象短信定制方便、费用低,适应人群广,还可免费获得节假日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预警预报及防范建议等。

3、灵活性和多样性。气象短信的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限制,可采取定时或根据天气变化随时紧急,用户接收信息同样不受时间和地点影响,且信息覆盖面广;作为预警信号的重要渠道,成为突发事件的有效传递手段,是领导及相关部门提前做好指挥调度和开展防灾减灾工作的信息保证,可实现群组及用户转发的多样性,方便、快捷,节省了人力和物力。

二、气象短信系统的概述

1、气象信息员信息数据库。按应急联系人、气象协理员、气象信息员类别,对气象灾害预警对象进行分区域、分级别管理。支持指定格式的Excel信息表的导入功能,实现录入、查询、统计和信息维护、日志管理等功能。

2、信息。利用短信模块实现气象信息快速和传递,为气象信息员及时提供气象预警信息,对下行信息进行查询、统计。

3、信息上报。气象信息员通过手机短信规定格式上报灾情。气象部门对信息员上报的灾情调查信息,可进行统计、查询,完成上报信息审核、转发、审签、导出等操作。

4、信息交互。以手机短信形式气象信息员工作动态、气象科普、灾害防御、政策法规等工作信息。通过定期下发短信对气象信息员开展气象科普知识和防灾减灾技能知识培训。

三、短信模块技术应用及编码

1、短信通讯接口。短信模块俗称短信猫,是一种内嵌GSM无线通信模块的工业级MODEM,插入移动运营商的手机SIM卡,可以与移动运营商的短信中心建立无线连接[3]。在该系统开发中,短信模块通过串口RS232与计算机连接,基于WINDOWS系统开发,采用底层API串口通讯技术与标准 的GSM AT指令集,达到当前信号检测、短信单发或群发以及新信息的接收、通讯录操作等功能。开发语言采用C/C++、开发环境VC++,系统数据库采用Access 2003。建立一个以短信模块收发为基础的信息平台,从而实现气象部门和气象信息员的双向互动。

2、GSM AT指令支持。首先连接设备,将设备接入电脑,安装设备驱动。运行该系统,打开指定串口。向串口发送AT指令,判断串口是否可以正常操作。如果设备连接成功,程序将自动检测SIM卡及当前信号强度,自动下载SIM卡信息。初始化设备,使用AT+CPIN指令检测SIM卡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则系统继续下一步操作,否则提示无SIM卡,并自动关闭串口。信号检测,通过发送AT+CSQ来检测当前设备的信号强度。设备信号强度范围为:1-31,如果返回99表示无信号,31表示信号最好。下载SIM卡信息,同样需要设置短信存储类型,指令为AT+CPMS=“SM”。设置成功后,将自动下载SIM卡信息并同时保存至该系统“收件箱”(SMS_Inbox)表中。

3、短信操作。发送短信AT指令:在发送短信之前,确定使用PDU模式发送,设置指令为:AT+CMGF=0。设置成功之后再发送短信,指令为:AT+CMGS。信息接收:开启一个线程,在设备初始化成功之后,线程将启动。并时时向串口发送AT+CMGL=0来检测串口是否有新信息到达。信息群发:定义一个存储当前要发送短信的联系人的Vector容器。使用FOR循环发送:如果一条信息发送成功则自动保存在“已发件箱”(SMS_Sendbox)表中。如果发送失败则保存至“未发件箱”(SMS_Outbox)表中。信息删除:支持对短信的删除,使用AT+CMGD=信息索引;如果发送成功,则返回OK。

4、XML语言应用。系统开发中,大量使用了XML可扩展标记语言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XML) ,对天气预报、工作动态、气象科普、防灾减灾知识等短信息模板进行结构性的数据标记和定义。

四、气象短信应用的意义及其发展趋势

该系统通过短信模块技术、数据库技术和XML技术的共同使用,为气象部门和气象信息员搭建了畅通、有效的信息交互平台,满足了气象预警短信全网发送的需求,提高了发送能力。气象信息员信息数据库结构完整、数据管理规范。短信下发、上报、转发、审核等功能非常实用,在发送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丰富了气象服务内容,扩充了气象信息员管理职能,便于各级政府和气象部门及时了解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使用效果,采取防灾抗灾对策,促进气象应急管理工作向基层延伸。

通过对该系统开展业务应用检验,在暴雨、干旱、雷电冰雹大风等灾害过程中,为气象信息员免费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基层气象信息员通过手机短信向预警互动平台报告灾情及时,受灾情况描述正确,为指导抗灾救灾提供了重要决策依据。

今后,要进一步提高信息发送速率,引进第三方短信平台和地理信息技术,建立可视化的预警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全网、精准”,全面发挥气象信息员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基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结束语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手机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其接收信息的方式也相应增多,气象服务中心应加强短信新形式的研究开发,如彩信功能、语音短信功能、添加图片、铃声、背景音乐等形式,从而增强气象短信内容的可观赏性、趣味性及时尚气息,发展更多的用户参与使用手机短信业务平台。

参考文献:

[1]孙健.气象信息员工作手册[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9.

[2]李良序.陕西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知识读本[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9.

[3]赵大成,贾海燕.手机短信收发的AT指令控制[J].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04

[4]黄震宇.江西气象短信业务系统升级扩容解决方案[J].2012

气象信息论文篇5

多专业联动专业建设特色人才一、前言

当今社会是信息的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带动了工业化的发展,信息化与工业化互相促进和融合,行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从单一型人才需求模式向综合型、复合型人才需求模式延伸,新型人才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动手能力以及宽广的知识范围。

二、多专业联动建设的设计思想和体系结构

1.多专业联动,构建信息类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

随着气象业务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各专业培养方案往往只考虑本专业的培养目标,难以满足气象行业对信息类人才的需求。以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为指导,根据电子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等专业联动建设需要,构建了基于信息系统分层架构的人才培养知识体系。根据各专业在信息系统架构中的层次和上下层间的关系,优化课程体系。

2.“局――企――校”资源集成优化,构建多层次、开放性、立体化的实践教学平台

利用“局――企――校”共建和中央与地方共建等渠道,根据信息系统多层架构和知识模块间的衔接关系,优化实验资源配置,构建了基础平台、传感与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系统集成等五大实验中心和一个气象信息系统综合实践基地,形成了多层次、开放性、立体化实践教学平台。

3.优化三个结合,实现行业特色与专业建设合理融合

点、线、面分别与气象特色结合。点是在课程和教材建设中融入气象信息系统案例;通过气象特色模块,实现专业主线外延;面是根据专业联动的信息类专业分层知识模块,各专业在对应系统知识层面和与气象信息系统知识要求的对应关系确定各专业的气象特色内容。这样既合理地融入气象业务对信息类各专业所期望的气象特色内容,又与本专业的知识体系有机结合,实现了信息类气象特色人才培养目标。

4.行业和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与检验,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通过4年培养、就业1年检验的“4+1”人才评价机制,行业和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论证,并担任兼职教师;教师参与行业项目,增强培养特色人才的能力;学生进入行业和企业实习实训。通过到用人单位调研、召开用人单位人员座谈会等形式,反馈用人单位和学生的意见,及时调整和优化知识体系和实践体系。我们的检验不是只停留在毕业后一年上,实际上采取的是持续跟踪,不断完善培养模式,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三、创新举措及人才培养成效

围绕信息类气象特色人才的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开展了系统研究工作,遵循“边建设、边实践、边推广”的原则,取得了丰硕成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1.以培养信息类气象特色人才为主线,以多专业联动建设理念为指导,加强专业建设

多年来,课题组根据各专业特点,在信息类特色人才培养理念引导下,从培养计划、实验实践平台建设、教学研究、教学团队建设、国际合作办学等方面入手,实现了电子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等专业联动建设。其中2个专业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专业为省特色专业、多个专业为局(中国气象局)校共建特色专业、5个学科为中国气象局重点学科、2个教学团队为局校共建教学团队、6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13部省级立项建设精品教材与局校共建精品教材等。

2.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引领了实践平台与科研平台建设,促进了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

根据信息系统体系结构,进行多专业联动的实验室建设。2005年以来组建了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信息处理和信息系统集成4大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实验室为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4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企业研究院。这些平台建设实现了实验教学由封闭式的基础性实验向开放式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转变,提高了设计性、综合性和自主性实验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比例,学生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在教学科研平台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以参与科研项目的方式进入实验室,完成综合性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科技创作等;以增设创新实践学分的办法,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相关社团活动,实行学年论文(作品)制,促进了学生“做、学、研”创新实践活动的蓬勃开展,近3000名学生受益。

3.利用局校共建和行业高校特色优势,开展气象特色创新实践活动

近年来,中国气象局共投入近亿元,建成了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试验(南京)基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台与现代农业试验基地。由于这些基地集教学实训、科研引导、研究开发和标准认定4大功能于一体,是培养信息类气象特色人才的有力支撑和保障;由于教师全程参与基地建设,并投入到气象仪器国产化和自制仪器研发中,所以能有效地将基地自动气象站、雷达站点建设作为实践教学的优秀案例,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大气综合自动化观测与对比试验,使学生能够掌握最为前沿的气象观测知识和气象仪器与装备的使用方法,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计算机仿真、综合气象观测等课程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有利于联动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李敏之,李玉龙.依托部级大学科技园区,联动培养信息类专业创新人才[J].计算机教育,2009,(20):41-42.

[2]樊晓虹,韩耀飞.电气信息类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3,(6):9-11.

气象信息论文篇6

[关键词]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数字化学习;数字化微型气象站;手持技术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0008(2011)02-0095-06

一、背景

2001年,我国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核心组成部分是研究性学习。近年来,研究性学习在我国中小学的校本课程中被广泛采用。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通常是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与研究探索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成为了现今学习方式变革和发展的有效手段。信息技术的出现为中小学的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将其应用于研究性学习,并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科学探究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是一个值得深思与探讨的问题。

从笔者收集到的文献资料分析,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某特定学科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呈现方式多以单一案例的介绍为主,缺乏对专题系列式的研究性学习的探索研究,有关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主题也并不多。然而,建立一个清晰的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科学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模式,对推动数字化研究性学习的研究与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以上考虑,本研究将以“数字化微型气象站”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应用为例,探析了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模式、实施及成效,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整合应用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也为我国中小学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我国中小学开展的研究性学习,以气象为主题的十分罕见,其原因是学生所采用的气象监测仪器不具备自动采集并处理大量数据的功能,也无法实现移动监测,不便于气象科学研究的进行,使学生对气象研究的兴趣减弱。“数字化微型气象站”是一种基于手持技术(传感技术)的便携式气象数据采集系统,它的出现为学生进行气象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便捷的探究工具。

数字化微型气象站(见图1)由太阳能供电装置、各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无线电数据收发模块以及配套的数据处理软件“Weather-Lab”组成。气象站具备的各类传感器,可采集温度、相对湿度、风向、风速、气压、降水量等气象数据,为学生开展气象监测提供了有效的数据获取工具;气象站的配套软件Weather-Lab具有强大的气象数据统计与图示的功能,为学生进行气象科学探究活动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分析处理工具。

“数字化微型气象站”是将先进的测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与现代教学理念相结合的、先进的便携式气象数据采集系统。它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技术,以其便携性、实时性、准确性、直观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为科学探究提供了强大的教学工具与认知工具。把它应用到气象研究性学习中,必将有效地解决上述的气象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难题”。

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本研究选择了一所部级示范性高中作为实践基地。该校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组织本校的教师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引入了“手持技术”作为探究工具,与我们研究所合作开展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让他们在真实情境下“做中学”,提高科学素养。参与本次专题系列式研究性学习的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均已完成了高一阶段气象知识的学习,熟悉计算机操作。下文将呈现这次专题系列式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全过程。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分为“准备”、“实施”与“总结”三个阶段,如图2所示。

(一)准备阶段

1 活动计划

在校本课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师可根据学校的教学条件、学生的情况以及教师的教学经验来确定探究专题。教师从自然、社会和生活等方面选择探究内容,探究专题应尽可能地体现数字化学习的优势。确定初步的探究专题后,教师进一步制定研究性学习的计划与方案;根据学生的兴趣与学习能力,挑选参与活动的学生并进行分组,便于协作学习的进行。

2 学生培训

首次接触到“手持技术”或“数字化微型气象站”,学生会对新事物感到好奇,但同时也难免存在着一些陌生感。因此,教师首先要对仪器进行介绍并指导学生对数字化微型气象站进行安装、架设。通过培训,让学生了解“数字化微型气象站”的组成部分及各自的功能,认识它所含有的传感器及其作用;让学生学会组装和操作气象站,能运用它测量一些常见的气象参数,感受“数字化微型气象站”的优势,激发他们对气象学习、气象研究的兴趣。此外,教师还应向学生讲授一些科学研究方法、数据统计分析方法,以便他们在研究性学习中能灵活地运用这些方法解决问题。

(二)实施阶段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阶段”包括“引导型”和“自主型”两轮研究性学习。

1 “引导型”研究性学习

在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初期,“数字化微型气象站”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只是个单纯的测量工具,还未能作为认知工具来辅助他们进行问题解决,因此教师要在实施阶段的前期有效地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1)“引导型”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所谓的“引导型”研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研究性学习,其模式图如图3。①创设情境: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②激发思考: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气象数据来解决这个问题,并介绍如何使用数字化微型气象站采集数据,鼓励学生运用它进行探究。③自主探究: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探究工具“数字化微型气象站”收集气象数据,分析、处理、评价所获得的气象信息。④协作交流:学生通过小组协作的形式进行讨论,共享信息,解决问题。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协作交流,学生之间的气象信息得以共享;协作交流又使自主探究所得的初步成果得以进一步完善。因此,“自主探究”和“协助交流”是双向的。⑤总结拓展:学生完成学案或报告,总结规律,陈述结论;小组互评,教师点评与总结;教师亦可以进行知识拓展,引出新的问题,引领学生进行新一轮的探究。

该模式主要的特点在于:①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里领会到发现问题的途径;②学生在教师的激发下思考问题,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③在自主探究环节中,既重视发挥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④重视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协作与交流。

(2)“引导型”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在本轮的研究性学习中,为了便于学生掌握“数字化微型气象站”的运用,初步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笔者设计了一个“单因素纵向比较定量研究”课题和一个“单因素横向比较定量研究”课题,分别是运用“数字化微型气象站”探讨“近几天感冒多发的原因”(课题1)和“晴天与阴天的气温变化差异特征”(课题2)两个探究课题。笔者这里以课题2为例,进行案例分析。

【课题案例1】探究“晴天与阴天的气温变化差异特征”

【探究内容】根据气象数据,分析“晴天与阴天的气温变化差异特征”,并通过查阅资料结合已学的知识,解释产生差异的原因。

【活动目的】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气象变化情况进行定量的分析和定性的描述,从而自主地运用气象数据总结晴天与阴天的气温变化差异特征,并解释原因;掌握运用软件处理数据、绘画气象曲线的方法。②通过探究学习,训练学生的气象图像分析能力、查阅文献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③通过信息技术的引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活动过程】①创设情境。教师提出问题:“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感觉到晴天与阴天的气温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晴天往往比阴天炎热或者温暖很多――那么晴天与阴天的气温变化是否存在着这样的规律呢?还有其他规律吗?――今天我们就来探究‘晴天与阴天的气温变化差异特征’。”学生进入问题情境,回忆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②激发思考。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气象数据来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晴天与阴天的气温变化差异特征,那么我们要从哪几个方面去考虑呢?我们常常通过测定哪些气象参数来说明问题呢?”学生回答,“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温度变化情况”、“气温日较差”……教师进一步提问:“该如何测量呢?”由于在培训中学生已接触到数字化微型气象站,很自觉地想到,“数字化微型气象站”这个探究工具,它能够实时测量和记录气象数据。教师补充,“还有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我们所研究的‘晴天’和‘阴天’能否是随意选择的两天呢?为什么?”学生经过讨论,达成共识:应选取相邻的两天,天气变化情况不大(仅仅是云量存在差异),避免其他气象因素的影响。③自主探究。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数字化微型气象站”收集气象数据,分析、处理、评价所获得的气象信息(如图4)。学生可以通过Weather-Lab软件具备的数据处理功能(如数据点指针工具)直接分析曲线的变化情况,并将数据导出到Excel等软件进行数据汇总、统计分析以及图表整理(如表1、图5)。

④协作交流。学生通过小组协作的形式进行讨论,共享所得的气象信息,解决问题。⑤总结、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对气象变化情况进行定性的描述和定量的分析,学生书写“活动报告”,自主分析“晴天与阴天的气温变化差异特征”,并通过查阅资料结合课本所学的知识,解释产生差异的原因。学生自由陈述结论、并进行互评;教师综合学生们的探究结论。

【活动报告】①数据统计结果,见表1。

②结论与讨论。结论:根据监测数据绘图:图中实线A为晴天气温变化,虚线B为阴天气温变化,可见,相邻两天的气温变化曲线形状(变化情况)大致相同;晴天白天的气温较高,而夜间的气温较低;晴天气温日较差大,阴天气温日较差小。讨论:(具体内容略)。

(3)“引导型”研究性学习的反思。第一轮研究性学习实施后,教师针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拟定改进策略,如对部分学生进行再培训,调整探究内容,调整分组等。希望通过这些措施,提高学生在下一轮研究性学习中的学习效率。

2 “自主型”研究性学习

在“引导型”研究性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已熟练地掌握了“数字化微型气象站”及其软件的操作,并对“科学探究”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们有能力运用数字化认知工具来解决一些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1)“自主型”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引导型”研究性学习是基于教师的引导,而下一轮的“自主型”研究性学习则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探究的过程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只起到协助者、促进者的作用,其模式图如图6。

①提出问题: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与研究的兴趣,并引出或让学生主动提出社会、生活中有待解决的某个真实问题。②分析问题: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运用各种分析问题方法,联系所学的气象知识和过去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深入分析所研究的课题,明确该课题的研究范围及解决该问题的关键点。③做出假设:学生在相互启发下对所研究问题可能的答案(结果)提出可验证的假设与合理的猜想。④验证假设:学生制定探究计划(包括提出可操作的探究步骤、数据获取方式、数据记录内容与处理方法等),然后通过“数字化微型气象站”获取气象数据,通过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初步判断探究结果与假设之间的关系,从而验证假设;与原假设进行比较,修正假设。因此,“做出假设”和“验证假设”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⑤形成结论:通过组内讨论对所获得的数据与事实进行归纳,得出科学的研究结论。研究成果以研究报告或幻灯片的形式呈现,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在相互启发下发现更多值得探究的问题,展开新一轮的研究。

该模式与“引导型”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区别在于:①在提出问题的环节中,教师更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②在分析问题环节,不再是教师引导下学生思考,而是学生自主地分析问题;③从做出假设到验证假设,最后形成结论,符合科学发现学习的程序,增强了研究性学习的科学探究性。

(2)“自主型”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在本轮的研究性学习中,为了便于学生掌握“数字化微型气象站”的运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笔者设计了一个“双因素比较的定量研究”课题和一个“多因素比较的定量研究”课题,分别是运用“数字化微型气象站”探讨“温度、相对湿度日变化规律”(课题1)、“台风来袭的天气变化特征”(课题2)两个探究课题。这些课题选题贴近生活,容易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难度适中,接近学生的认知水平但又富有创新性。笔者将以课题1为例,进行案例分析。

【课题案例2】温度、相对湿度日变化规律

【探究内容】根据气象数据,总结出温度、相对湿度的日变化规律,并分析产生这种规律的原因。

【活动目的】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气象变化情况进行定量的分析和定性的描述,从而自主地总结出温度、相对湿度日变化规律。②训练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科学研究,增强他们的气象图像分析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③进一步感受到信息技术的优势,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

【活动过程】①提出问题。教师提出问题:“根据日常生活的经验,同学们是否觉得每天的温度、湿度变化存在一定的规律?”学生进入问题情境,回忆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并展开对该

问题的思考。②分析问题。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达成共识:利用气象数据来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测量一天里温度、相对湿度的变化来发现规律”、“可以运用数字化气象站进行测量”。③做出假设。学生根据已有的气象知识以及生活经验,很容易就得到“一天里,温度从早上开始升高,到中午时达到最高值,接着降低,到深夜达到最低值”的假设。至于相对湿度的变化,有些学生假设和温度变化相反,有些学生假设和温度变化相同。接着,就要用数据来验证假设、解决问题。④验证假设。学生制定探究计划、如数据取得方法、数据记录内容与方式等,然后利用数字化微型气象站收集气象数据,分析、处理、评价所获得的气象信息,得到温度、相对湿度的变化曲线(如图7)。学生可以通过Weather-Lab软件自带的数据处理功能直接分析曲线的变化情况,并将数据导出到Excel等软件进行数据汇总、统计分析以及图表整理。学生通过小组协作的形式进行讨论,共享所得的气象信息,解决问题。⑤形成结论。学生自主地对气象变化情况进行定性的描述和定量的分析,完成自己的研究报告(如表2),总结出科学规律。学生以Word或PowerPoint的形式陈述结论、并进行互评;最后教师作出点评与总结。

(3)“自主型”研究性学习的反思。“自主型”研究性学习实施后,教师又对本轮研究性学习进行反思。通过活动中对学生表现的观察,教师了解到学生利用“数字化微型气象站”进行探究的效率大大提高了,对气象学习的兴趣也大幅增强。教师们将这些情况记录下来,作为活动总结与成效分析的重要依据。

(三)总结阶段

在整个气象专题系列研究性学习结束后,教师对这次活动进行了经验总结。通过对这次专题系列式研究性学习的细致回顾,笔者以及参与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师们对如何利用“数字化微型气象站”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开发探究式教学设计和开展研究性学习都有了更深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有关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模式与方法,为下次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重要的参考。

三、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研究性学习的成效

研究性学习结束后,为了进一步了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研究性学习的成效,笔者分别对4名参与了研究性学习的学生(2男、2女)进行了半结构性访谈,访谈记录见表3。

根据以上记录,笔者对学生的访谈内容进行总结和分析:(1)运用数字化微型气象站学习,有助学生更好地分析数据、处理图像曲线,得出结论,并借助曲线图像来记忆知识,有助于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培养;(2)数字化微型气象站的WeatherLab软件给学生提供了绘画气象图像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绘图和读图能力,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图像技能;(3)基于数字化微型气象站的研究性学习有助于促进气象科学学习、培养自身的探究能力,主要表现在动手探究的能力,发现和提出问题,做出假设、验证假设,搜集资料、整理数据,表达能力、交流能力等方面;(4)数字化微型气象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气象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5)基于数字化微型气象站的学习方式比较灵活、自主、轻松,很创新,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性、令人兴奋;有别于传统的课堂学习,师生的地位更为平等;在协作学习中促进了同学之间的交流,增强合作精神;学习软件的设计富有人性化,信息量丰富,呈现方式多样,交互性强,数据处理即时。这些都是积极的情感体验;(6)与传统学习方式相比,学生更喜欢基于数字化微型气象站的学习方式。

由以上访谈结果可知,学生对本次研究性学习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有了明确地理解并掌握了科学探究的具体步骤,在学习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思维能力与科学探究能力;在活动过程中,有着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们都希望日后能参与更多同类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另外,笔者也分别对3名教师进行了半结构性访谈,访谈记录(见表4)。

根据以上记录,笔者对教师的访谈内容进行总结和分析:(1)将数字化微型气象站应用于探究式教学、校本课程或研究性学习以及各类科技竞赛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以及科学素养;(2)教师们认为,将数字化微型气象站应用于气象教学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师的探究式教学能力以及信息素养。

由以上访谈结果可知,教师们都认为,信息技术的运用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促进的作用;他们对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科学研究性学习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四、结语

气象信息论文篇7

关键词:气象;防雷技术;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P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06-0045-02

现代气象防雷技术转变了传统的防雷技术的应用,主要突出了全方位的环境防护以及综合治理层层防护环节,尤其是在现代对待智能建筑防雷系统的运用更是对气象防雷技术的一个重大的突破,采取多层和多类别防护相结合的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防止雷电对于生活环境的侵害,伴随着智能化防雷建筑的不断发展,综合防雷技术也在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对于气象防雷技术又增添了一个新的挑战。因此,本文转换思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首先是分析了如何提高防雷检测的覆盖率;其次是分析了防雷技术在智能化建筑中的运用;最后分析了未来气象防雷技术的发展前景以及对其提出了一些建议。

1 提高防雷检测覆盖率的措施

对于气象防雷技术在防雷检测覆盖率的实施中有以下几种措施可以提高防雷检测的覆盖率,首先是要完善防雷检测考核指标,其目的是提高气象防雷技术预测信息的质量,因为气象防雷所搜集到的信息主要用于高大建筑的防护措施以及一些避免雷击场所特殊的需要,所以对于雷电信息的高度准确性以及完整性和及时性是非常重要的,提高了防雷检测考核指标,可以使得搜集到的信息通过高质量的标准,同时使得信息的使用人员可以作出充分、准确的决策;其次是要加强对于气象防雷技术工作人员的定期培训,并将其培训作为日常工作以及期末晋升的考核指标体系之中,这样才能使得相关的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防雷技术实施以及搜集到的雷电信息对于社会的重要性,才能在工作中发挥出认真负责的态度,同时这样也可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对于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突发问题可以马上解决不会造成过度的损失;最后是要加强气象防雷工作的日常常规检查工作,保证一切设施都处在安全运转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在雷电发生之前以及雷电发生时及时处理信息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2 防雷技术在智能建筑物中的运用

无论雷电以哪种方式进入建筑物,都会造成建筑物内部的电子设备等电子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更有甚者可能会造成电子系统的瘫痪,因此,防雷技术在智能化建筑物中的运用是气象防雷技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一是外部防雷装置的设置在建筑物的外部主要是为了扩散电流;二是内部防雷装置的设置在建筑物的内部主要是为了减少建筑物内部雷电击穿产生电流所产生的电磁效应以及防治反击接触电压等二次雷击伤害;三是在综合防雷装置中主要采用了拦截直击雷设置是为了避免避雷针对于电子设备的很多副作用,采用屏蔽设置主要是为了表面电磁干扰对电子设备所产生的影响,这样可以使阻隔电磁场从空间入侵的通道有效规避对电子设备能量的干扰,采用分流指引下线设置主要是为了规避分流效果的影响,这样使得减少和降低电压电感从而降低反击电压,采用接地分流和泄放直击雷可以避免雷电电磁干扰能量,从而均衡电位有效保护建筑物在一个安全的方位内工作,采用电位均衡连接设置可以规避电位差对于电子设备所产生的影响。

3 气象防雷技术未来发展前景以及建议

伴随着气象服务知识突飞猛进的发展,气象将被运用于多个领域。气象分为气象信息服务和气象工程服务两个方面:气象信息服务主要是为大众提供科学、准确、完整的气象信息,有效合理的安排我们的生活以及改善环境;气象工程服务主要是为了加强气象在工程项目中的运用,使其应用的范围更广、更全,同时也能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气象防雷技术在今后会朝着技术发展以及预测预警发展的方向前进,因为在事中和事后控制都不如在事前对发生的事项进行合理的规避,气象防雷作为一种在事前预测非常重要的技术,在今后的发展中对于雷电测报的技术以及事前预警预测的技术的提高是必然的趋势。其次,气象防雷技术工作要做好事前的工作总结以及借鉴以往的不足不断改革创新,不能局限于现有的成果只有借鉴历史才能更好的前进,避免在前期重复犯过往的错误,要不断探索新道路,这样,气象行业可以实施总体规划、上下协同以及分层实施的道路,使其不论从横向还是从纵向都能确保信息的高度流通和统一,同时也可以协调各方面的资源,实现工作的有效和高度的配合,以免重复工作造成浪费时间的现象。再次,要倡导气象防雷内部的竞争机制使得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大为提高,这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面,如何加强工作效率提高质量是要高度关注的问题,这样也使许多激励机制以及评估机制的创新得到了发展。最后,在未来的气象防雷技术工作中保证气象防雷理论的敦实以及对于理论结构的建设,这样才能保证有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对于气象防雷技术实践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对于气象防雷技术工作,要以知识经济思想作为理论指导来严格制定气象防雷工作的发展规划,进而不断修订和实施,同时要建立专业化的气象防雷预测专业团队,保证防雷工作科学合理地进行,进而不断对其进行完善,同时要重新审视和确定气象防雷工作在整个气象工作中的比重,以系统的观点来看整体的工作在部门内部相互协调合理配置和利用资源,最后就是要以社会利益作为目的,让气象防雷甚至是整个气象工作服务国家经济增长,推动国家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万瑞,刘耀武.气象服务发展战略有关问题探讨[J].广西气象,2006(12).

[2]秦贻兰.浅谈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防雷技术[J].广西气象,2006(12).

Research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Meteorological

Lightning Protection Technology

Zong Feng, Jiang Shan

Abstract: The paper applies the theory of meteorological lightning protection technology, analyze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meteorological lightning protection technology, through theoretical analysis method, can be relatively easy draw meteorological lightning protec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use, which has a vital role in future meteorological lightning protection technology’s develop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weather lightning protection technology’s future application in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s as well as the meteorological industry are very important, but also has far-reaching value.

气象信息论文篇8

关键词:防灾减灾;气象服务;农业农村农民;探讨

引言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农业生产受天气、气候影响较大,各类气象灾害对广大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农村社会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根据中国气象局统计,我国每年因各种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达5000万公顷,受重大气象灾害影响的人口达4亿人次,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达2000多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3%,因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80%在农村。因此,了解当前农村气象服务状况,提出改善农村气象服务的应对措施,对于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充分发挥气象服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里通过分析当前农村气象服务所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了做好农村气象服务的对策和建议。

1.当前农村气象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气象服务产品满足不了农村的需求。气象服务产品单一,没有针对农村实际需求的预报产品,如名特优农作物经济作物生育期采摘期的气象保障服务、新品种引种的气候论证、养殖业发展的气象服务、适应特色农业发展的农业气候区划等等在农村均还得不到;农业气象灾害、突发性气象灾害预报农民很需要,但不能及时得到;农民要求低温冻害、高温干旱、台风暴雨等各种气象预测预报产品要更及时、更准确、时效性要更长,并尽可能的定点、定时、定量。

1.2气象服务信息的快速传输渠道还没建立。目前农村获取气象信息的主要渠道有广播电视、手机短信、气象声讯电话、互联网等。但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农民主动从这些媒体获取气象信息仍然是少数,气象知识在农村普及率极其低。更是农民舍不得花钱拨打气象声讯电话和定制手机气象短信。农民喜爱的原始的有线广播大喇叭在农村已消失,受经济问题和文化问题制约因特网在农村普及,除电视外其他音频视频媒体在农村也没有。目前许多地方在乡镇配了兼职气象协理员,在村里配了兼职气象信息员,这些人只是兼职的,待遇和地位问题未得到合理的解决,更主要是对这些人员的气象应用培训管理也没到位,而且毕竟人少还撑不起气象信息传播的重担。特别是台风暴雨、寒潮等重大气象灾害的预报还是到各级政府层层传递到农村,灌输到农村,但很难迅速到底到边。更遭的是雷电、冰雹、局地突发性暴雨的发生发展往往只有几分钟几小时,这些突发性灾害的监测预报就不可在几分钟内传递给每位村民了。

1.3宣传教育缺位,农民缺乏气象科学知识。一方面气象科学知识没有纳入到农民培训的范畴,气象主管机构因为管理体系和人力财力的关系,也没有深入到农村搞宣传教育工作,使得能懂一些气象科学知识的人较少。另一方面是农村人员中文化素质高的人都外出打工或经商去,还有经济条件好的能人,不断迁居到城市去了。留守在农村的人员主要是老、幼、妇等。文化素质偏低的原因,农民解读不了气象信息,影响了气象信息的科学利用。还有从事气象工作的人员平时到农村调查研究少,不了解农村和农业生产,不了解得农村的客观需要,在气象服务信息中提出针对性强的指导意见少,影响气象信息在农村发挥的作用。

1.4农村防雷意识淡薄,防雷装置几乎空白。在农村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再受迷信思想深远影响,农民常把雷电解释为“天公发怒”,把受雷击理解成是天意,没有基本的防雷知识,在雷雨来临时,往往跑到没防雷装置的凉亭、简易棚、大树下等最易受雷击的地方躲雨,而遭雷击伤亡。在农村农民建房为了节省投入,也没意识装设防雷装置了。农村防雷减灾的管理工作还不到位,由于政府投入人力、财力有限,建设主管部门和气象主管部门还深入不到农村的防雷管理,规范的防雷技术服务还未延伸到农村。

2.针对农村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对策和建议

2.1气象部门要深化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和加强气象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各类气象服务产品的质量和增加服务产品的数量。气象部门要改变传统预报产品,提供适合农村需求的预报产品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涉及到气象部门现行的体制、机制、资源配置、气象业务服务机构职责分工、内部人员结构等很多方面,需要对整个气象运行系统进行改革和调整。要解决这些复杂的问题,那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深化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培养和引进相关人才努力加强气象人才队伍建设。

2.2建立与完善农村综合气象监测预报系统。加快农村加密自动气象站网建设,以实现对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及局地小气候的监测预警。增加与农村关系密切的农业气象、生态气象、大气成分、雷电等观测项目,提高遥感遥测技术在农村气象监测的应用水平,为农村气象服务提供必要的监测技术手段。制定针对特色农业进行农业气象、重大病虫害气象、生态气象、大气成分等方面的观测,为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研究提供基础监测数据。建设或完善雷电监测网并加强雷电监测预警的科学研究。

利用多种气象科技手段,建立乡镇短时、短期和中期气象预报业务系统,以乡镇预报业务带动和完善农村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建设。发展包含天气、气候、生态与农业气象、大气成分、人工影响天气、雷电等内容的农村预报预测系统。通过完善与发展农村气象气象服务系统,制作更多的符合“三农”气象服务需求种、养业各个环节的气象保障预报服务、新品种引种的气候论证、特色农业发展的农业气候区划、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等产品,构建现代农村综合气象监测预报系统。

2.3采取多种手段完善农村气象信息传播渠道。地方广播电视部门要建立重要天气信息绿色通道。像以往抗台气象信息一样,及时插播农村种养业的关键期预报、突发性的强对流大风、暴雨、雷电等预报。同时气象部门积极建立好高效的信息快速分发流程,实现重要气象信息第一时间到达农村,有效指导农业生产及防御和减轻农村气象灾害的影响。

在农村建设气象预警专用系统,可采用手机短信、气象警报接收机和无线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相结合的方式,布设24小时待机的受控高音喇叭音频播出设备,确保信息的及时和接收。

利用手机短信和固定电话来传播气象信息是最便捷、服务面是最广的。因此,要大力发展农村手机短信订制用户和固定电话包月用户,同时相关信息产业部门也要适当降低收费标准,让更多农民能用得起这些信息。

2.4建立农村气象科普教育体系。气象主管部门要进行多方调研,编写适合农村特点的、通俗易懂的气象预报运用、气候资源利用、种养业气象服务指标、避雷防雷技术等乡土教材。

启动气象信息“进村入(下转215页)(上接214页)户”工程,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专题资料、墙报、手机短信、气象声讯电话、现场咨询活动等手段不断加强气象科普知识的宣传;在有关涉农培训基地开设气象科技知识课程,定期地举办农村气象技术培训班,传授经济实用的农村适用技术,培养乡土气象专家,从而努力提高农民群众科学利用气象信息的水

把气象知识编写到中小学校地方教材中,给学生发送气象科普知识,组织气象专家到学校作科普讲座,组织学生参观气象科普基地、参观气象部门,做到科普宣传从娃娃抓起。

2.5加大农村防雷减灾管理力度。做好农村科学防雷宣传教育工作外,把农村防雷减灾纳入到规范管理中,在农房建设许可中把好防雷设计关和施工关,建立农村建设项目的防雷设计审核和施工监督制度。对农村的防雷状况进行定期普查,公布普查结果。特别是对农村企业、公共建筑、学校的防雷隐患,要分类指导,督促整改到位。

2.6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气象服务中的主导作用。从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高度,各级政府要完善管理机制,支持气象部门为农村服务而进行的业务体制改革、人才队伍建设、现代化装备建设,协调气象、建设、信息产业、广播电视等部门,规范农村防灾减灾防工作。制定农村气象防灾应急预案,投入资金完善农村气象信息传播渠道、气象观测网建设,投入资金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场所的防雷措施和规范农村防雷减灾管理。

各级政府要重视气候资源的应用开发,推广太阳能的利用,进行风能资源、光温资源等的调查,做好特色农业气候区划评价和成果推广、落实气象科普宣传、对农民进行气象科技知识培训等工作。

要落实各乡镇气象分管领导,真正落实专职兼职气象协理员,建立农村兼职气象服务队伍。确实解决这些人兼职人员的待遇地位问题。

3.结语

加强和完善农村气象服务是一项社会综合工程,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气象服务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焦点,做好这项工作,取决于广大农民防灾减灾趋利避害的自觉程度,取决于气象部门科研开发和服务的主动性,取决于相关部门的相互配合,取决于各级政府在农村气象服务中的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鲁金舟;刘家清.新农村建设中气象服务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A].“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气象论坛优秀论文汇编[C],2007年

上一篇:电大教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故障分析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