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操作能力论文范文

时间:2023-09-29 09:02:26

计算机操作能力论文

计算机操作能力论文篇1

关键词: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 教学改革 改进方法

计算机操作系统是最核心、基础的计算机系统软件,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设计原理与实现技术是计算机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计算机操作系统原理》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主要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技术,是理解计算机系统工作、用户与计算机系统交互和设计开发应用系统等基本知识结构的重要途径。

由于该课程主要是由计算机各种操作系统的组成结构、设计思想、方法和理论综合而形成的,因此课程内容比较庞杂、涉及面广、概念抽象,不易理解,比其它专业课更加难教,学生也更加难学。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应根据《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本身的特点,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仔细分析和研究,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教学改革,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实践能力。

一、目前各大高校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较差

该课程主要是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技术,要求理解计算机系统工作、用户与计算机系统交互和设计开发应用系统等基本知识,其内容涉及理论、算法、技术、实现和应用。所以这门课程与C语言、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等多门课程关联性很强,涉及面广,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综合分析问题、设计及编程能力。因此,在学习理论知识以后,部分学生感到压力很大,对实践环节往往束手无策。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内容较欠缺

各学校在《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中,很大程度上存在偏重理论知识传授的现象,基本上以书本各章节为主,在教学过程中缺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内容。这造成课堂教学内容枯燥、实践内容不明确,使学生觉得这门课只能纸上谈兵,没有用武之地。

3.实验内容单一

目前学校使用的教材多是以UNIX为实例来介绍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特征,但大多数学校机房操作系统环境是以Windows为主,很少有学校专门建设操作系统专业实验室。而且UNIX作为商业软件,源代码不公开,也给实验环境的构建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大部分教师在操作系统实验课的教学中,还是以编写各种算法程序为主,实验内容单一,并不能真正地达到课程实验大纲的要求。

二、操作系统课程教学的改进方法

针对以上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对操作系统课程教学进行改进。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正确地学习操作系统,切实解决课程学习中的问题,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和打破“无用论”。

1.完善教学内容与教学体系结构

我们应根据操作系统课程的特点,了解操作系统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的紧密联系,要求学生在学习操作系统课程之前具备程序设计语言和数据结构的基础知识,并要求学生预先修完计算机原理等硬件课程。

2.建立合理的教材体系

我们应改变原来的单本教材,形成“主―从―辅”三级教材模式。选用概念清晰、专业性强、系统全面的教材为课堂教学的主教材。选用难度适中,对问题的论述较为通俗,适合学生自学的教材为从教材,用来加深对理论和概念的全面理解。为解决课程中难于理解的问题,我们还需配备一本辅导教材,结合生活实际论述操作系统原理中涉及的概念、理论与方法,帮助对抽象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深化。

3.改进理论教学方法

我们应提倡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改变单向式、灌输式为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使学生自主性、创造性地学习,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和自学空间,培养学生阅读参考书、科技文献和写读书报告的习惯。出台一些列考核与奖励机制,鼓励针对具体问题制作问题分析、算法及技术发展报告多媒体幻灯片,提倡公开交流和信息交换,讲课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在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为使学生能够适应课程实践教学的内容,我们建议增加操作系统原理课外实验环节,通过教师布置实验题目,学生自主上机实验的方式,提升学生对局部问题的理解力。理论课授课形式多样,通过主课、习题课、专题课、课堂讨论,以及资料收集与分析、小论文、源程序分析、小型实验与设计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4.改进操作系统实验环节

对于应用型院校的学生来说,学习操作系统原理的主要目的应该不是设计新的操作系统,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很好地运用操作系统,所以针对教材要求的实验环境实现困难、实验内容单一等问题,我认为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研究操作系统内核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可以由此来体验操作系统内核及其设计技巧。这样学生可以在不修改任何代码的情况下,了解操作系统内部状态的各个方面;通过编写新的代码来阅读内核的数据结构和了解操作系统运作方式,等等。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特点,尝试为操作系统课程编写自己的实验教材,这样能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体验到操作系统在整个计算机系统中的功能与作用。

5.采用多样化的实践环节

在大部分高校的操作系统教学计划中,实践环节仅为各章节实验课程开设,相对其他课程比较单一。其实操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体现了程序设计与软件工程的精髓,操作系统原理课程设计正是该课程实践环节的集中表现。它可使学生更加系统地巩固学习的概念、原理、设计及算法,也可培养软件开发所应有的系统结构设计和软件工程素养。课程设计在突出内容的系统性、设计性和可操作性的同时,应本着综合能力提高的宗旨,通过协作学习与模拟性学习相结合,强化学生对操作系统原理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实际软件设计、编程的能力,培养组织协作与团队精神。我们应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多元能力。

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教学的改进应该以教师为主体,从学校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切实贯彻该课程的教学大纲和基本要求,不断地完善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培养学生分析操作系统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程序设计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真正地掌握好这门重要的计算机专业课程。

参考文献:

[1]张娟.《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互动式”教学研究与探索.中国校外教育杂志,2010,(02).

[2]汤子赢,哲凤屏,汤小丹.计算机操作系统[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3]赵海燕.《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进之我见.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8.05.

计算机操作能力论文篇2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课程 上机操作考试 虚拟计算机

据调查,目前《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考试不论规模大小,多为笔试,少有上机操作考试环节。形成这样的考核模式,并不是《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不适合上机操作考核,而是在一般情况下网络的操作,以及结果显示需要不止一台计算机。这给考核的设计、实施和评价诸方面带来了困难。

《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的许多内容是十分适合于操作考试来检验学习成果的,缺少操作考试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学习成绩评价是不全面的。本研究依据教育考试的理论,利用实验研究的方法,试验了几种上机操作考核的方式,摸索实现网络课上机操作考试实施和评价的环境设计和技术手段,探讨一个适合网络课上机操作考核的方式方法。

一、课程特点需要操作考试方式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如果仅在课堂上讲授网络的体系结构和网络通信协议,学生会感到枯燥和抽象,难以理解和接受。只通过板书讲解网络工作原理不可能让学生真正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课程用需要实验环节来增加学生对网络通信原理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对网络的动手操作能力,进而理解和掌握网络的理论架构。如果仅结合实际网络设备与网络应用软件组织教学,必然会造成学生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将专业课程学习停留在技能培训的层面上,不能形成计算机网络的整体知识结构,阻碍今后对计算机网络继续深入学习。课程需要网络理论的主导。《计算机网络》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另一个特点是该课程涉及到的设备和技术发展更新迅速,应用广泛。科学的发展有这样的规律:实现基本原理的技术和设备日新月异,旧设备旧技术不断被新设备新技术淘汰,但是基本原理并没有被淘汰,它的存在是客观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这门课程的教学设计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工作原理,学会处理网络问题的基本方法。这样,学生才能面对不断变化的技术和设备,具有跟踪、学习的基础与能力。根据这样的课程特点,必须配合网络原理,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网络设备、网络软件的使用与设置,达到深入理解网络工作原理,接受网络问题处理的基本思路,提高学生对网络发展的适应能力。将网络理论、实验,以及学生完成一定的网络项目糅和在一起进行教学,是我们采用的教学设计。根据资料收集证实,许多院校的《计算机网络》课采用了理论讲授与实验并举的教学模式。

对于具体课程来说,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而课程的总结考试,就是要全面检验学生对课程学习和训练的效果,教师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针对网络课的特点和网络课的教学模式,仅有网络理论方面的考核,显然是不全面的。由于许多网络操作考试内容以笔试形式考核,无论出题还是答题,在描述上难度较大,笔试形式是不合适的。所以《计算机网络》课程考核既应当有对于理论部分的笔试形式,又应当有上机操作的考核方式。

二、小组上机操作考试方式

在教育考试的理论中,要求考核学生对学科知识全面领会的程度,绝不只是对教条知识的死记硬背,而是能联系实际并努力将知识应用于实际。这是教育考试对学科考核的要求,也是对学生提出的一项基本素质要求。《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的许多知识点都适合于利用上机操作方式检验学生是否能够学以致用,将知识应用于实际。我选择了《计算机网络》中这样的知识点,试着开始了上机操作考试的试验。

由于网络操作多在几台计算机上进行,考试设计成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两人或三人组成一个小组,随机抽取考试题目,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卷要求的网络操作题目。考试内容有使用网络设备将几台计算机组网,组网后利用网络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进行网络服务功能的设置等网络操作。

考试进行时,虽然多组同时考核,由于各组抽取的题目不同,有时间限制,各组要独立完成考核内容。由于考核题目不同,一个班的学生既可同时参加考试,又可分批参加考试。

考试成绩是根据学生的网络服务功能的设置评价的。多台计算机连接成网络后,网络功能的设置与实现是能够存储在计算机上并可以显示出来的。考试后,教师在机器上检验学生的设置,根据设置评判学生的操作分数。小组的操作分数是组内所有成员的分数。

该考核方式实现了网络的操作考核,解决了多台计算机操作问题,弥补了笔试在内容考核上的不足,增加了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深度。例如进行DNS服务器的建立、设置和使用,既让学生明白了域名服务器的工作原理,又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到DNS服务器的功能,并且掌握了服务器建立和设置的操作细节与具体的使用。

但是利用教育考试原则分析,这种形式也存在缺陷。以小组为单位的考核,多位学生在多台计算机上同时操作,可能并没有真实地反映出每位学生的真实成绩。一些学生可以在操作考核中由组内同学替代操作过关。有些测试项目不独立,前面测试项目是后续项目的基础,前面项目不完成,将影响后续项目的成绩。随机抽取的题目之间的难度差异的控制具有主观性,没有以档案形式留下学生的操作结果。

我们对《计算机网络》上机操作部分的考核进行了改进,仍然采用小组考核方式,注意了考核项目的独立性。教师检验学生设置的操作,保存截图作为学生试题操作档案。这种改进,没有解决真实反映每个学生学习成绩的问题,教师对学生操作截图又引出了学生操作评价依据的严谨性问题。

三、虚拟机操作考试方式

随着计算机内存的扩展,在《计算机网络》考试中,我们开始试验利用虚拟计算机进行网络操作考试。在计算机内存允许的情况下,使用虚拟计算机软件在一台计算机中可以虚拟出多台计算机。虚拟计算机软件,可以将多台计算机虚拟成网络状态,网络设置、网络服务高度仿真。这样,网络的设置和使用与真实的的情况一样,使得网络操作可以在一台计算机中模拟进行,在一台计算机上真实反映出多台计算机的网络服务效果。利用多台虚拟机,可以设置不同的题目环境,为题目独立性提供了保证。虚拟计算机技术为《计算机网络》上机操作考核提供了技术平台,比较容易地解决了网络操作考试中实施和评价的难题。

《计算机网络》考试分笔试和上机考试两部分。以前笔试和上机考试分开进行,采用虚拟机进行《计算机网络》考试后,考试的设计为笔试和上机操作考试同时进行。每位学生的计算机中都装有多台虚拟机,每位学生根据卷面要求进行网络操作。所有学生操作项目相同。笔试和操作考试仅属于一份考卷中的不同题型。

学生将操作完成的界面截图,可作为教师判卷的凭证和学生考试档案资料。为了说明是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的,要求学生考题的截图都配有本机的计算机名或IP地址。一般机房中的计算机名或IP地址相互之间是不相同的,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作弊的发生。

例如,利用虚拟计算机操作考试有一道这样的题:启动Telnet服务。用户从工作站访问Telnet服务器。截图显示Telnet服务器已经检测出用户的登录。截图文件命名为“telnet”。

下面的截图,是一位考生答题的截图。截图清楚地表明考生完成了Telnet服务器的启动,掌握了从工作站登录Telnet服务器的操作,掌握了Telnet服务器对用户的监测操作。

该题目只有确实做出来了,才可能截取到试题要求的界面,添加本机的IP地址或本机计算机名能够确保是本人操作;所有学生同时考核,消除了考试题目不同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因素;每个学生独立操作,保证了考核成绩是每个学生的学习成果;虚拟机生成的多台计算机系统,保证了网络操作的实现和功能的展示。

四、结果

确定题型对考试设计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题型不同,测量的行为目标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完全相同。譬如,在《计算机网络》只有笔试题型的考试时,考核前,学生背诵概念。学生用一周的时间,背熟课本的概念,即可记下一个学期的教学内容,使得考试测量的科学性大打折扣。考试具有极强的学习导向作用,考试如何考,学生就如何学。所以学生将计算机网络课程变成了一个死记硬背的课程,完全违背了该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设计的目标。增设操作题型后,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得《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考试的科学性增强了,考试测量的内容全面了。

五、结语

根据教育考试的理论,考试具有考核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能力、学科知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功能。利用虚拟计算机进行《计算机网络》的操作考试,实现了考试的这些功能。在《计算机网络》上机考试中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设计不同的问题情境,提供相关的学习材料和工具,让学生自己演习求知的过程,从整体上提高了学习能力。《计算机网络》上机考试的过程,也是考核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并让学生对学习过的知识重新组合,考核了创新能力及学科知识的应用能力。《计算机网络》进行上机操作考核是符合课程目标的,使用虚拟计算机进行上机操作考试的方式是可行的。

由于使用虚拟机进行《计算机网络》上机操作的判卷仍然是手工方式,因此不适合于大规模的计算机网络考试。

参考文献:

[1]廖平胜.论考试的本质与功能[J].考试研究,2002,(1):8.

[2]吴功宜,胡晓英,张仁等.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王后雄.教育考试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计算机操作能力论文篇3

关键词:党校;计算机教学;学员能力;培养

引言

党的“十三五”规划明确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措施,明确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在提高现代教育整体水平的基础上,要重视科学技术,重视人才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增强对人才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切实推动社会发展向着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的方向,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使社会发展向着管理创新转变,力求将我国快速的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

1党校计算机教学现状

在信息特征日益明显的新时期,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发展与普及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广大学员通过党校计算机教育掌握丰富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实践操作能力和计算机发展趋势,力求在今后的发展和工作中依靠党校所学计算机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计算机问题已成为党校计算机教学的主要目标。因此,在教学中党校计算机教师不仅要讲述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注重学员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员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巩固学员的理论知识,从而有效的提高学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果,满足时代日益变化的人才需求。但是,就我国当前的党校计算机教学现状分析,大部分党校的计算机教学存在着显著问题,普遍存在着学员动手能力低、实践性差,无法自主、独立的解决相关工作中遇到的计算机问题的现象,很多学员在离开党校后,工作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所学习的计算机知识同实际操作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的甚至不能自主、科学的解决相关计算机问题。这不仅影响到学员工作绩效,而且极大的限制了学员的自信心,对学员在工作中应用计算机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突出的是基层的学员。因此,在现阶段的党校计算机教学工作中,应高度重视加强学员的动手能力,将培养学员应用能力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在这种条件下,党校计算机教学一方面应当加强计算机教学实践基础设施建设;另外,要有意识、有目的的引导学员独立自主的思考,培养学员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员在学习和工作中能够独立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计算机相关问题。

2党校计算机教学中对学员能力的培养

2.1转变计算机教学的理念,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在计算机教学中,为了培养学员主动探究、勤于思考、自主学习的学习特点,计算机教师要着眼于学员掌握计算机与本职工作相关的计算机知识的提高,更新计算机教学理念。同时教师要采取现代化的教学观念,以培养学员的计算机实践能力作为侧重点,在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使用上,以实践促进学员的创新能力的提高,注重学员的学习差异性,采用小组教学的形式,在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要综合使用网络及多媒体等形式,充分调动学员学习自主性,树立以人为文本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员主体地位,从而为学员创新思维的萌发奠定基础。另外,在计算机教学中,“任务”设置方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员的探究精神,在计算机教学中,通过布置任务,为学员创造性思维的发掘提供有利条件,为学员创设出思考问题的环境空间。“任务”要在学员具备任务解决能力的基础上进行设置,任务的难易程度要适度,同时为了让学员能够解决任务过程中的问题,要注重知识点的适度拔高,使学员能够对问题进行分析,并解决问题。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学员能够对所产生的问题加以全面的思考探究,从而为学员创新能力的培养开发营造较好的氛围。最后根据教学需求,通过具体生动的教学事例,有效提高教学密度,将计算机融入到学员的工作和生活中,实现学员学习知识的形象化,拓宽学员的思维。

2.2创新教学模式,以引导为主激发学员自主思维

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不利于学员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的提高,挤压了学员的学习自主空间。因此,在党校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着力推行引导式和问题式教学模式。引导式教学模式是充分认识到学员学习主体地位的教学行为,重视学员学习自主性的培养。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启发引导学员运用多种思维进行综合分析,而不是急于向学员提供答案。并且在分析过程中,以小组的形式让学员进行充分的讨论,不断形成新的思路和想法。问题式教学模式能够锻炼学员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是学员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将学习情境中产生的疑问进行探究,感知问题被后隐藏的知识,有利于学员创新思维的生成和发展。并且问题式教学模式还可以创建具有和谐宽松、平等自由的教学环境,鼓励学员积极的讨论,通过学员提出的种种疑问,保护学员思维中的创新“火花”,提高学员的想象及推理能力,让学员在思考问题时敢于发问。

2.3将计算机理论知识与学员实践能力相结合

在党校教学大纲当中明确指出,党校计算机教学要以能用为度和实用为本。在党校教学大纲精神的指导之下,教师应该同时做好理论教学和实训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课程的教学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以及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指导的比例。理论是实际操作的基础,在强调实际操作培训的同时,不能忽视理论教学的重要性。在做好理论教学之后,教师应该安排相关的实际操作内容给学员以巩固学习的理论知识。实际操作的部分也应该分层设计,首先应该有一个基础操作的设计,为的是让学员趁热打铁,在学习完相关理论知识之后,迅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当中去以巩固课堂的学习内容。当学员通过实际操作对课堂理论知识有一定的理解和记忆之后,教师应当安排一些进阶操作的内容对学员进行拓展练习,一方面可以提高学员思维敏捷能力,进一步的加强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也拓展了学员的思维宽度以及思维创新能力。在这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在基础理论知识之上,添加一些与学员工作实际相结合的操作技术和技巧。

2.4重视实践教学,积极拓展计算机第二课堂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为了深化巩固学员的原有知识,通过实践,在理论与实际相连中,让学员将课堂所学知识加以融会贯通,实现知识的学以致用。同时,为了让学员在实践中寻找到创新思维的施展平台,教师要积极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实现创新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发展的良性循环,如:计算机基础知识竞赛、文字处理大赛等。另外,教师要充分调动其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将计算机课堂教学与课外社会生活相连接,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员的创新思维,积极拓展计算机第二课堂,借助课外生活的丰富多样性,实现学员的主动学习的目标,将课堂的内容加以延展,实现创新思维的突破。

2.4提高学员的实践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提高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因而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员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和重视,让学员在熟练的计算机操作当中不断发散自己的思维,对计算机技术进行创新,从而不断提升学员自身的创新能力。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员的实际操作情况以及教学进度来安排相应的计算机操作训练,让学员能够在实践课程中反复进行计算机操作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学员能够逐渐掌握计算机的相应操作方法,将计算机的理论知识真正和计算机操作技术结合起来,所谓熟能生巧,从熟练的计算机操作当中真正掌握操作计算机的方法,从而找到计算机的操作规律,在此基础上再适当提升计算机的操作难度,从而激发学员的想象和发散思维,对学员的创新能力进行锻炼。同时,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以多采用自主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员自主进行学习,引导学员课下进行计算机方面的资料查阅,缝隙计算机当中的问题,从而帮助学员尽快解决计算机问题,让学员能够探索出适合自己的计算机学习方法,从而能够不断增加学员在课外的计算机训练,也能够培养学员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最终在一次次的训练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2.5对计算机考核方式进行改革

为了能够突出学员的创新实践能力,计算机教师应该对计算机的考核方式也进行改革,将之前过于重视计算机理论考核的部分进行修改,更多的加入计算机操作能力方面的考核,调整计算机操作考核在计算机整体考核中的比例,并且可以增加计算机操作考核的次数,像是在计算机操作的每个单元结束进行一次考核,以便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并且根据学员的计算机考核结果来对计算机教学方法进行调整。由此可见,对计算机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对于促进计算机教学水平具有重要价值。

结语

总而言之,党校计算机教学中,必须要立足于实际,从教学本身出发,革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并将其与时代特色有机结合,从而以全新的理念和思想来引导其内部教师进行课堂教育环节的优化和改革活动,进而提高计算机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文华,王春平.论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策略[J].无线互联科技,2014(11).

[2]杨h,刘明忠,王军红.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教学模式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01).

[3]李海涛.基才就业目标的高校计算机教学模式优化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10).

计算机操作能力论文篇4

关键词:计算机 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 考核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4(b)-0197-0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科类高等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有上佳表现,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中脱颖而出。一般可以把上机实践能力大体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操作使用计算机能力。操作使用计算机包括软件安装,系统的一般维护,以及操作应用软件完成一般办公工作(如文字处理、数据统计、报表和图片制作等能力)。第二个层次是应用编程能力。应用编程能力是指运用开发工具软件(包括编程语言),结合其他课程知识,自主设计和编制应用软件的能力。第三个层次是开发创新能力。开发创新能力表现为研制开发新的应用软件、工具软件、语言、系统软件等。

其中第三个层次是教学实践环节的最终目标然而也是最难实现的目标。

1 计算机课程上机教学的现状

虽然我校计算机工程学院根据教学大纲和实验大纲的要求针对各类计算机专业课程都开设了实验上机课,但是在“验证式”的实践教学模式中,从教学计划到教学大纲,理论都是第一位的,实践教学内容局限于以本课程理论展开实践教学,各门课程之间的融会贯通不深入,综合性、设计性上机实验太少甚至没有,对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不利。从而造成学生普遍上机兴趣不大,动手能力不强,自制力差,实践教学效果不明显和学生理论脱离实践的现象。

2 课程上机考核改革探讨分析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我院根据计算机专业各课程的特点先后对多门课程进行了考核方式改革的探讨,《计算机基础》是较早进行考核探讨的一门课程。《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以前平时成绩占30%,学期末笔试考试成绩占70%,现在调整为平时成绩占20%,实践考核成绩占30%,学期末考试成绩占50%,并重点突出了学期末考核方式,为笔试+上机操作。为检查改革效果,进一步完善考试模式,学校还特向部分教师和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从调查的结果统计和考试成绩的统计反映出。

2.1 学生对计算机操作的创新认知能力有较大差异

由于新生入学时计算机水平的差异化,例如有的学生能够熟练操作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等简单的计算机操作,而有的学生却不能熟练的操作计算机,这就增加了计算机教师教学的难度。

2.2 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的局限

计算机实践教学项目体系,是基于验证理论性的体系。计算机理论课程讲到哪个章节,计算机实验操作就跟到哪个章节,对于计算机的实践操作起到了制约作用,不能满足实际计算机教学的需要。

2.3 计算机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有待提高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如果教师只会教,缺乏科技研发经验和研发能力,就无法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2.4 学校投入资金力度不强

因为被调查的课程具有应用性的课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更新换代速度过快,就导致硬件设备配套不足。另外为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改革中,应对凡是参与改革教师的工作量以课时量进行计算,并配有奖励资金支持教师积极参与。

3 课程上机考核的改革思路

根据计算机专业的特点和考试现状,结合我校考试改革的实践,得出以下考试改革思路:一方面从课程体系上分类,课程的类型、特点、内容的不同,考试的侧重点也应该有所不同;另一方面,要注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形成,考试形式上“多种形式考核”相结合。

(1)知识和理论传授为主的课程。例如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等,这类课程的考核应重点突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2)理论知识与动手操作能力结合的课程。计算机专业课程中所有实践课的学科,Photoshop图象处理、WEB网页设计等课程均主要改为操作考试,学生现场抽题,现场操作,教师根据学生操作过程及结果评分,这种考试方式考察了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应用知识的能力。(3)技能与能力为主型的课程。理论和实践要求都很高的程序设计类课程,像高级语言课程设计、数据结构和数据库设计课程等。这类课程我们应该强调过程考查。在教与学的整个阶段,教师一开始到课程结束,分阶段进行测评,课程结束由学生提交本课程的综合作业,并进行一对一的答辩。(4)理论知识与技能并重型课程。如软件工程课程可采用闭卷和开卷设计两种形式。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知识,而且要求学生掌握软件开发中的软件分析、设计、实施方法。因而既要考核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要考核操作技能的强弱。选用闭卷考试考核学生的知识记忆和简单应用情况,选用开卷设计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可以辅之于口试形式,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计算机操作能力论文篇5

【关键词】技校 计算C专业 操作技能 教育 培养

中图分类号:TP3-4

一、操作技能的基本含义

技能是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或心智活动方式,它是通过训练而获得的。所谓操作技能是按一定要求完成操作程序的能力,具体归结到技校教学中就是指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严格训练,熟练而准确地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判断操作技能是否形成的依据是必须了解学生在学习操作技能前学会了什么,学习后又掌握了什么。

二、技校计算机教育中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技校生教育属于就业教育,重在培养操作型、应用型人才。技校生面对着向步入社会的过渡。因此,其面对实践能力的考验十分迫切。当前,计算机教学中理论知识以及技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均已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实践的需要因此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与适应多元化社会的考验已不仅仅是理论基础所能承受的。计算机教育归根结底还是为实践能力的提高所服务。因此,在技校学生计算机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把握好理论教育与实践操作指导二者之间的关系,必须意识到技工学校教育“一切为实践”这个基本点。

三、技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

(一)教师实践经验不足、教学模式陈旧

计算机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只有教师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实践经验,才能突破理论知识局限,对学生的计算机操作给予指导。但事实的情况是,当前的技校计算机教师自身存在着理论能力较强,实践经验不足的缺点。同时,多年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传统使计算机专业教师缺少提升实践操作能力的机会,因教学与应用的长期脱节,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等都使教师的理论教学无法满足社会和行业的需求。于是,教师只能充当知识的传授者,却不能充当实际操作能力的促进者。

另外,传统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这种教学方法更多强调的是教师“如何教”,忽略了学生“如何学”,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应该尽快转变教学思想,树立“以能力为主”的观念,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主,使我们的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二)课程设置中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重不合理

计算机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过多的理论知识只能使教学更加晦涩难懂。同时,既和技校学生的学习基础是脱节,也和技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及社会、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脱节。如计算机销售公司需要的是对计算机故障能熟练识别并排除的中高级人才,而不是对指令系统、逻辑电路等有深入研究的学者;广告公司需要的是能设计出有创意作品的学生,而不会要求其对数据结构有多深入的研究。因此,由于受课程体系影响出现了重视理论知识传授而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的现状,自然就无法培养出适应社会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的人才。

四、提高技校学生计算机专业实践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计算机不仅仅是一门课程它更是一项实用性极强的技能。这项技能的掌握是建立在大量的实际操作基础之上的。技校如何在计算机教育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提高技校教师专业素质和实践教学能力

教师的计算机实践教学能力直接关系着学生的计算机动手操作能力。计算机专业的应用型人才需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需掌握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一方面计算机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要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发展方向。另一方面技校应为教师提供机会进入相关行业或企事业单位,参与计算机应用软件和新产品的开发,参加对方举行的技术培训。

2、优化评价考核机制,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条件使学生独立操作或实践,将学生从满堂灌式的理论教学引向以锻炼学生动手能力为主的实践教学。例如在网页设计、动画制作等实践性、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中,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将课程分解为若干个小项目,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原理、方法于项目的分析、规划与实施之中,在教学中模拟工作的环境,在活动中学会交流,学会沟通,在团队中能互相帮助,提高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与职业实践能力。

3、计算机的教学内容应多突出应用教学

计算机知识是一个内容庞大的体系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常规的计算机课教学是按照计算机基础知识体系尽量系统地介绍给学生。技校生应具备以下技能既能满足实践的需要又能适应就业:日常工作、生活中熟练使用计算机需要的基本应用知识如Word、Excel、Access等办公软件;与本专业有关或工作需要必须掌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如广告设计所需的Photoshop等图形处理软件;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特别是自学新软件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才是职业道路上制胜的法宝;④利用网络从网络上获取新信息、知识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利用计算机实际操作本身的趣味性和开拓性来引导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将整个班级分为几个团队,让学生在比赛的氛围下学习(在一定的时间内评选出“优秀操作能手”、“优秀团队”等)。以此,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探索的动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另外,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多参加一些计算机操作比赛在参赛过程中学生的大量查找资料、充足的实践练习可以促进学生的交流、总结从而开阔视野、丰富知识。

技校教育定位于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要求与市场保持 “零距离”,这就要求技校计算机教育更应注重实践能力提高技校学生的竞争能力以适应市场需要。因此,技校计算机专业教育应从合理设置课程、提高师资水平、优化教学模式、改革评价方式等方面入手,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根据计算机产业人才市场的发展要求,不断探索有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为社会和企事业单位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荣.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思考[J]. 考试周刊, 2009,(42) .

计算机操作能力论文篇6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3-3118-02

The Preliminary Study on Educational Reform in the Computer Experiment of the College’s Introduction of Computer Technology LONG Cao-fang, XIAO Heng

(Sanya College, Sanya 572022, China)

Abstract: Introduction of Computer Technology is the introductory course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which has strong practicality. As everyone knows, practice is the best way to test the theory learning and real understanding of the book. According to the basic teaching requirements from Ministry of Education, this thesis tries to introduce and analyze the current teaching mode about the computer experiment.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author of this thesis puts forward some concrete methods to optimize the computer experiment.

Key words: Introduction of Computer Technology; the computer experiment; educational reform

伴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生,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很快为人们所熟知,并在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作为各种高新技术的支撑,信息技术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的进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它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同时也大大简化了办公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掌握计算机相关知识及技能,是当今社会对人们基本素质的要求。

计算机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技术,上机操作实习是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重要环节,是学好计算机基础课程及后续课的基本功。如何使计算机基础类课程真正让学生掌握,能够熟练使用,教学中各个环节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环节教学活动的安排和改进。

1教学模式介绍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已在各大高校开设,目的是让大学生掌握最常用的计算机技能。当前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授课模式一般为两类,一类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机房进行,学生一人一台电脑,教师使用教师机讲课,结合多媒体技术,教师一边讲解学生一边动手练习,理论与实践同时进行。此类教学模式优点是学生在听课的同时可以自己试着操作练习,加深记忆,但是对电脑操作的熟练度,由于每个同学电脑基础的不同和知识的掌握快慢能力的不同,因此学生操作达往往非常不同步同步。从而,在教学过程中,不但造成时间的浪费,而且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理想。

另一类是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分开,先理论后实践。理论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而实验课程由教师提出问题或针对理论课程内容布置上机操作任务,由学生自主练习,熟悉掌握课程,教师从旁指导。但该模式的缺点是实验课时学生能力不一,会出现一部分学生操作熟练很快完成,认为没有挑战而失去兴趣,而一部分学生不愿动手或觉得无从动手,很容易理论脱离实践,不能很好的与理论课程当中的知识相结合。

2实验课程模式分析

计算机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技术,上机操作实习是学习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重要环节,是学好计算机基础课及后续课的基本功。必须要让学生勤动手、多动脑,理论结合实践,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学生学习计算机方面的基础操作,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达到一定的拓展,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所遇到的问题能多思考,勤动手,达到所需目标。在教授该门课程后,发现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首先,学生之间程度的差异,由于学校的地域、教学条件和学生个人的差异,使得每个人学生的起点不同。一些来自发达地区的学生,中小学就已经开设了计算机课程,高校学生入门前多少已经掌握了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而一部分来自经济落后地区的学生,进入大学之前没有见过计算机。根据某高校选取的几届学生的样本调查结果显示,基本上高校一年级新生入学时,约占45%的学生能够熟练应用办公软件如处理Word文档的书写及简单编辑,Excel表格的制作及数据录入、简单计算。另外有45%,的学生能够利用电脑进行网络操作,很多人擅长网络聊天和网上游戏操作,但是这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还有约占10%的学生或者是不会用甚至有些从没有接触过、见过计算机,处在一个对计算机完全陌生新奇的阶段。很明显这几类学生的差距基本表现在使用计算机的具体实践上。比如说计算机基础课中Word文档的创建与编辑,学习过的学生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够熟练掌握,没有接触过的学生至少需要两倍甚至于更多的时间来反复学习实践,甚至有些学生还得从基本的打字开始练习。这就使得计算机操作课程要对不用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但由于教学资源的限制和教学课时的安排,又不能单独为这几类学生分别开课,这对高校计算机上机课的安排是个挑战,如何统筹规划,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给计算机任课教师来说是个值得思考的地方。

其次,《计算机基础》课程一般在大一开设,大一学生刚进大学,还保留着以前高中的学习习惯。对大学的学习方式方法不大不适应。在中学,每天的课程安排都是满满的学习自主支配的时间很有限,且都有老师和班级干部的监督。大学则不同,授课老师、辅导员一般不具体规定学生学习什么、怎么学,大学生要结合自己的专业和兴趣自主安排学习的内容和时间。

3实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解决学生之间的基础能力差异,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来平衡进而消除差异,显得尤为重要,传统教学方法教育资源和机会均等的优势恰恰在此问题上显现出它的局限性。学生方面,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方法起很大作用,而在教师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反思存在的问题,为学生制定适合学生学习的模式、方法,因材施教,分类教学是个值得试点的方法。

1)根据班级学生不同特点,因材施教

首先,课程内容安排。对于不同基础的学生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可以比计划稍微提前,有基础的学生可以自觉实践下一节内容,既可以保证无基础人员的课程学习,同时满足其他学生的求知欲。其次,课余作业布置:计算机老师在每课结束后安排课外作业,对于熟练操作的同学可以在课上就能完成,没有完成的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来不断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这样,就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最后,灵活运用榜样的表率作用。让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参与教学辅导,帮助无基础的学生解决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无基础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对于熟练的学生来说,已经掌握或者刚好已经请教过老师,由他们来解答这些难题,不仅有助于提升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更可以在全班形成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良好学习氛围。这样一个竞争和良性互动,会使得学生间的差距逐渐缩小,进而可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2)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不是操作者、主宰者,而是引导者、激发者、指导者。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操作中发挥学生各种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其大胆动手操作,尽情发挥学生学习独立性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更好的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大学生学习是一个自动学习的过程,大学教学要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到知识的获得过程中去,特别是实验课程,操作是别人代替不了的,只有自己动手了才能真正掌握。要让学生意识到,只有亲身操作实验,才能积累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锻炼科研写作、口语表达、逻辑组织等能力,只有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借助于其他手段刺激教学

教学中最常见的是学生听课的时候产生困乏的现象,为了同学们提起精神,教师可能会讲一个笑话或者趣事来消除学生的疲倦。

实验课中也是一样,当有些学生碰到操作问题的时候,他可能害怕或者不乐意向老师和同学寻求帮助。此时,可以有效的运用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多的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辩论、演讲、写实验报告等,使每一位学生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让学生找到自我需求的目标,获得自豪感,让他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如果学生仅有广泛的兴趣而没有中心兴趣,就会见异思迁,漫无目标,难有所成,那就需要我们先提起他对计算机课程方面的兴趣。比如说,教师给他们一个显示Q版图案的程序代码,输入完成后就能够看见一个漂亮图案。这样让他发现原来计算机这么聪明,就简短的几个代码尽然能够显现一个图案。或者就计算机的实用性,介绍计算机操作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作用,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教学与情境认知相结合

情境学习以情境性认知理论为基础,主张学习应着眼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学应该使学习在与现实情景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在情境学习中,教师不是将已准备好的内容教给学生,而是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型,并指导学生探索。情境性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索精神,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注重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及现代社会的联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进社区、图书馆、因特网,多层次的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比如让他们如何发送邮件,或者将自己满意的照片空间装扮的更加漂亮,电子作业和论文的排版,讨论最近热门的计算机相关技术等等。

5)考核与教学相结合

在课程中学生往往不愿意或者不知道如何做教师要求的实验内容,还会利用上课时间玩游戏或者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此时就必须加入测试的教学。测试是考核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由评价而竞争,赞扬而创造,进而再一次激发创造和想象。课堂中用相关的测试软件或模拟等级考试机试环境对学生进行当堂实验课相关内容的测试。这样每节课都会给他们一些小小的压力,每堂课都有相应的小任务,让他们认真对待实验课程,将压力转换为动力,使每一节课的学习内容能够充分的吸收。

4总结

学生学习的质量与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方法是息息相关的。重视学生间计算机基础的差异性,坚持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类教学。辅之考核、激励,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创新教学方法,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总之,学生动手浓厚兴趣会促进他们更直觉的掌握知识,不断积累和强化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动手兴趣,就创造了成功的喜悦,更加强了学习信心和再学习的欲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更加强了他们全面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夏耘.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案例教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

[2]马鹏卫.高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研究[J].大众科技,2006(3).

[3]刘永祥,姜汉云.高校非工科类计算机基础课教学要以应用为目标[J].中国高教研究,2002(5) .

计算机操作能力论文篇7

关键词:中职 计算机基础理论 教学方法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目前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其定位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中等职业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高中程度文化教育的同时,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实施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教育。这样的定位,对于中职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的教育不应只将目光放在书本上,而应该将目光放得更远更长,不应只传授书本上的知识,更应该将目标定位于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而计算机基础理论这门课程,被不少学生抱怨太过枯燥无聊,根本提不起兴趣去静心学习。而众所周知,计算机基础理论这门课对以后的计算机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基础打好了,后面的腾飞和提高才能轻松完成,才能在本专业有所建树有所成就。同时,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大力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其目标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使专业实训接近社会需求,实现学生的零距离上岗。而这一切的完成,就要依靠计算机基础理论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和不断创新。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拒绝填鸭式教学

在现今的学习中,很多都是老师一味的讲,单方面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这种填鸭式的教学也许能将课程讲授尽快结束,却只是一味灌输给学生概念,而不管学生吸收和消化多少。这样的教学看似有用,进度也很快,但实际上,在学生不能及时消化知识的前提下,又强行传授给学生知识,等于是在做无用功,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计算机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学科,学生在纯理论的基础上肯定会觉得枯燥无味。因此在平日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避免纯理论的说教,实践教学是与理论教学平行而又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设计性、创造性比较强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老师在平时可以引导鼓励学生积极主动进行动手操作。比如可以组织提供一些计算机应用与维护方面的服务。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市场调查,让学生认识市场、了解市场,了解当前的市场技术水平和行情,了解将来的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要求,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优化考核方式 上机与理论相结合

计算机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的目标主要是教会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的操作技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在中职学校中,计算机理论课程往往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希望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对他们掌握主修课程更有帮助。很多学生对这门课不够重视,认为只要熟练上机操作就够了。但是经过实践证明,计算机基础理论这门课学不好,实际操作效果往往也不佳。这恐怕是因为,计算机基础理论是所有操作的基础,熟练掌握这门课程就可以融会贯通,对各种复杂的操作也了然于心。同时,在科技千变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学生仅仅掌握一点基本的操作是不够用的。但是,计算机基础不会变,学好了这个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而在考核的时候,传统的方式只有笔试,显然不能比较完整体现学生的能力。所以我提倡计算机基础理论这门学科的考核应该包括上机操作,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试题难度和广度。上机操作可以考查“Windows基本操作”“Word编辑”“Excel表格数据处理”等基本的一些练习。既有利于增加这门课的学习乐趣,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又能避免枯燥无味的教学,完整体现学生的能力。

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提高教学层次性

我们必须正视中职学校学生素质不如本科学生的现实,对待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和他们的知识水平,分层次进行教学。对初级能力的学生,要求他们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对于Word和Excel也应该熟练掌握。对能力中等的学生,要求他们能够掌握流行软件的下载、安装、配置、调试以及使用;对计算机常见的硬件、软件问题能够进行诊断和排查,并且能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操作能力。对能力比较高的学生来说,要求他们掌握Internet的基本技术,具有信息的和获取能力;同时应该具有基本的程序设计能力,对于专业的软件能够进行基本的设计。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认为秉承“让学生有一技之长”的主旨,通过教学方法的改变,让学生改变对计算机基础理论这门课程的看法,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学好这门课程,从而为他们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是广大同仁应该共同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段秀云.浅议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品牌(下半月),2012(2)

[2]田驰.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方法与策略.科技创新导报,2012(1)

计算机操作能力论文篇8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计算与语音中心 天津 300222)

摘要:针对当前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与实际相脱节的现状,提出了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综合实践环节的设计和实施。在深入研究了课程设计原理后,以英语专业为实例,介绍了课程设计方案及其实施步骤。结果表明,实践环节更有利于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内容及其相关操作,并可为其后续课程的开展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环节;就业为导向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5-0124-03

当前,计算机基础操作已经成为大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决定其计算机操作水平的重要因素。在毕业生求职过程中,各类用人单位对不同专业大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有着不同程度的要求。作为一门非计算机专业的基础类必修课程,该课程还对增强大学生手脑配合能力、锻炼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学习后续专业课程起到铺垫等重要的作用。因此,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以就业为导向确定不同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实践操作,以适应新的环境下人才的需求,显得尤为重要。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

当前,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现状,使得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开展存在着一些困难。

第一,不同专业教学大纲完全一致,与所学专业脱节。综合性的本科院校,最常见的有工科、理科和文科三类学生,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通常是一致的,基本包含计算机基础概述、Office系列软件的使用、计算机操作系统概述、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基础和多媒体等内容。对于文科类的学生,复杂的二进制转换、数据库操作等枯燥又乏味,而对于工科类的学生简单的硬件、软件知识又不足以对其进行良好的思维训练,为其后续的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统一大纲的教学模式是与各专业的实际情况相脱节的。

第二,不同层次的学生同堂上课,难以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由于计算机的广泛普及和不同地区初等教育中计算机课程的开展,在大学入学时,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有着很大的差异。然而,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个课堂中上课,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对于所学的内容早已熟悉,对课堂的兴趣会慢慢减弱,导致对课程的兴趣缺乏;而没有基础的学生在突然接受计算机这个新鲜事物后,很容易被计算机基础中众多的理论概念和复杂的操作搞糊涂,打击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第三,教学目标不清晰,考核方式以应试为主。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效果都是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通过率来判定的。因此,计算机基础的教学目标通常都以考试大纲为标准,其考核方式也成了应试的形式。学生虽然获得等级证书,但大多是通过死记硬背掌握计算机知识,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而等级考试中的知识通常都是最基本的,对他们的专业要求并没有更多的侧重,在之后学习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专业课时,会出现理论知识不衔接、操作不熟练等情况。尤其在其就业时,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会离用人单位的要求相差甚远,给他们的求职带来一定的困难。

加强实践环节的课程教学设计

(一)设计原理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相结合的。而计算机作为一门实用工具,实践操作比理论学习更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操作,并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是有重要意义的。

加强实践操作环节的课程教学设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基础理论知识分专业侧重 对于文科类的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可以舍弃掉硬件的组装和维护、操作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数据库操作等理论性过强、操作过于繁琐的内容,增加软件的操作与使用,如Office系列软件要重点介绍,常见的应用软件要能独立操作。对于理工科类的学生,在理论教学中偏重硬件技术和计算机底层知识,通过二进制数和进制转换等知识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并在教学中随时加入新型的IT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相关知识开拓其思路。将最新的云计算和物联网等知识融入教学中,使其对用计算机作为工具解决其他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

增加实践学时,实践课程以综合案例形式展开 计算机本身是一门实用工具,多用多练对于掌握计算机操作和理解其理论知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实践学时和理论学时通常是对等分配或者实践学时略多于理论学时,这样都不利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开展和深化。增加实践学时,尤其是综合设计型的实践课程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文科类的学生和基础较差的学生,掌握Windows基本操作和Office软件使用是首要的,尤其是部分文科类的学生在就业时会选择从事基本的文案工作,这时,在实践教学中,应为其规划设计型实验,侧重于培养学生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初步的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的培养。对于理工科的学生和有一定操作基础的学生,计算机基础的实践课程要增加学生对综合应用分析能力、逻辑思维判断能力和对后续学科导向的设计能力。比如对于机械类的学生,后续会开设使用CAD软件的机械制图课程,并且在求职时,机械制图掌握程度好的学生更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在计算机基础的实践课程中,要有针对性地将计算机基础操作、多媒体相关知识和利用网络搜集和传输相关资料等能力综合起来,设置综合性创新性的实验,让学生在实践课程中可以同时锻炼构造、分析、设计、运作等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理论运用和工程实践的能力。

多种交互模式共同使用 增加学生的实践课时,尤其是设计类的综合实践,一部分内容需要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收集相关资料、规划实践步骤等。这时,师生之间的交互就不仅局限于课堂上或上机课时的提问与回答了。随着网络和即时沟通工具的广泛应用,大部分学生都会使用一些常见的即时通讯工具,如QQ、微信等,也会使用百度和微博等网络工具查询信息和沟通。计算机基础课程在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当跟随时代进步的脚步,增加与学生交互的模式,并且熟练使用,比如开通课程专用微博,在学生课下搜集实践资料时给予帮助;在课堂上公布教师的QQ或者微信号,方便学生在课下随时联系到教师,随时咨询与课程相关的内容;开通微信群,方便学生之间进行交互,并随时掌握学生综合实践的进展情况。鼓励学生使用基于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的工具与教师交流,使其对计算机操作产生更多的兴趣。

(二)设计实例

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英语专业学生为例,结合学校教学资源等实际情况,为其设计计算机基础综合性实践课程。

英语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开设在一年级第一学期,总学时48学时,其中24学时理论教学,24学时上机练习。其理论教学的课时分配是:6学时计算机基础概述、4学时操作系统、6学时计算机网络、4学时Office软件操作、2学时数据库和2学时多媒体技术。上机练习的课时分配是:2学时windows基本操作、6学时Word操作、6学时Excel操作、6学时PPT操作,4学时网络基本操作。

经过多年的教学我们发现,英语专业的学生对于计算机系统概述中的硬件结构、数制转换、操作系统中的功能、分类、网络中的数据通讯原理和数据库等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差,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情况不好,并且此部分内容对其后续课程开展和就业没有必然联系。这部分内容在我们的教改过程中果断地删除了。

而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我们发现他们学习过计算机基础后对计算机的操作能力仍然很薄弱。而在就业时,大部分英语专业的学生会选择与文案操作等相关的工作,都需要熟练掌握Windows和Office等操作,所以在删除部分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增加其上机练习和综合性的实践环节是非常必要的。

具体修改的方案如下:教学学时36学时,综合性实践12学时。教学学时中14学时理论教学,22学时上机练习。其理论教学的课时分配是:2学时计算机基础概述、2学时操作系统、2学时计算机网络、6学时Office软件操作和2学时多媒体技术。上机练习的课时分配是:2学时windows基本操作、6学时Word操作、6学时Excel操作、6学时PPT操作,2学时网络基本操作。

(三)综合性实践环节的设计及实施步骤

综合性实践环节在设计时,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教学大纲为指导,将知识点充分融合到实践中。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实践环节,熟练应用Office系列软件和网络资源解决相关问题。实践环节有一定的难度,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们给定的题目为:某产品的推广及销售分析。要求学生根据兴趣选取某个产品,围绕该产品进行各类资料收集、使用Word制作产品推广计划书、使用PPT展示产品特性、使用Excel统计推广后销售情况并及时总结经验更新推广计划。

实践环节的实施步骤是这样的:(1)人员分组并选取产品(2学时),一般情况以4~5人为一小组,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自由结组,并讨论选取本组感兴趣的产品作为本实践环节中的主题。使用分组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使其更快地适应毕业后的工作并投入到与其他人的合作中去。(2)资料收集、分类(2学时+课余学时),学生可通过多种途径搜集产品的相关资料。尤其是使用网络资源,通过搜索引擎查找资料,对搜集来的资料进行分类处理。使用即时通讯软件,可以方便分组成员之间及时沟通个人进展情况。这样可以使得学生更好地掌握网络搜索引擎和网络通讯软件的使用方法,增加学生对于计算机及其相关产品的操作的兴趣。(3)内容分配与制作(4学时+课下学时),学生需要复习相关软件的使用等知识,并且根据内容进行分配和制作。一部分学生负责根据收集来的资料及推广计划制作产品推广计划书,一部分学生负责根据产品特性、价位及优惠政策制作PPT宣传材料。这一部分需要学生熟练掌握Word、PPT的基本操作,并将其与需要的内容灵活的结合在一起。(4)作品展示与项目总结(4学时),全班同学分小组进行作品展示,并在所有作品展示结束后投票选择自己喜欢的产品。各小组根据票数总结自己的产品推广是否成功,并使用Excel统计分析产品销售是否成功,结合Word制作本次产品推广是否成功及改进要点的总结报告。(5)项目反馈(课下学时),在总结后,将Excel数据分析表和Word总结报告通过Email的形式发送到教师的邮箱。实践环节结束。

效果评价

针对英语专业的综合性实践环节截至目前已实施三年。通过成绩分析,学生对于计算机基础操作掌握情况有一定的好转,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如表1所示,增加实践环节后,学生的成绩普遍有了提高。

在2010年之后,我们也在实践环节后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大部分学生认为实践环节更有效地增加了对计算机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对计算机操作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践环节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学生从被动地听课转变为主动学习,更为其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我校从2010年以来针对不同专业实施不同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践环节,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系统地规划和设计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和探索精神,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晓芳,丁静,秦晓燕.加强信息技术课程实践环节的探索[J].计算机科学,2010(7):63-64.

[2]杨宁,柴利萍.“云计算”形势下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2,19(9):153-154.

[3]崔素丽,孙曼.基于CDIO理念的预科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研究[J].大众科技,2012(3):213-214.

上一篇:财政学教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哲学语境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