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16 04:04:56

家校共育论文

家校共育论文篇1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公共安全教育

一、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内涵

新时代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是指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背景下,在国家总体安全观的指导下,对高校人员进行公共安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等方面灌输,从而提高高校人员公共安全责任意识,提升其公共安全素质、掌握其公共安全能力从而适应新时代的安全需要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一概念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新时代公共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从个人层面讲,新时代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公共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和素质,能够具备自我防范和保护能力的个人;从社会和国家层面讲,通过对公共安全教育高校要培育适应新时展要求的,要坚持国家总体安全观,“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的人才1,主要是增强大安全观意识,提高大安全观的素质和能力。在新时代,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国家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保守国家秘密的意识和责任,维护国家信息安全,提高爱国主义意识;二是网络安全教育,自觉遵守国家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学会辨别网络信息不制造和传播不恰当的网络信息;三是消防安全教育,掌握必要消防知识和逃生技能;四是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高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产生的各种问题进行心理疏导,学会自我心理调节,用积极的心态适应学校和社会生活。七是公共卫生安全教育,学习公共卫生知识,提高大学生对于一些传染病、慢性疾病的防范意识,增强大学生公共卫生紧急情况的应对本轮。六是人身财产安全教育。七是公共卫生安全教育。

二、当前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困境分析

(一)公共安全教育内容碎片化形式传统化目前大部分高校安全教育课程未正式纳入教学计划,没有教材、学分及专业教师团队2。公共安全教育内容主要分散在形势与政策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等这些课堂以及不定期的讲座之中,很少有针对公共安全教育的持续性讲授。此外,这些课程之间关联性、层次性不强,因此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内容呈现是否完整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公共安全主题讲座多数是在大的空间中集体进行的,这样教育效果就很没有保障,教学方式主要是实践案例教学,缺乏理论高度和实践深度,且案例中的个案不能很好地概括全部公共安全教育内容。这些碎片化的内容不能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教育对象也很难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对公共安全基础知识的掌握、公共安全意识和责任的形成有一定的障碍。尽管高校中也存在自发进行公共安全教育的社团组织,主如一些社团通过拉横幅、进行知识竞赛等各种途径进行自我教育,这些教育客观上能加强大学生公共安全的知识,一定程度上增加自我保护意识。但是这些课堂教育、拉横幅、组织知识竞赛等方法并未从根本上激发教育对象的安全知识传播意识和公共安全责任意识,对安全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更是有限的。因此当前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有效性更难以落实。

(二)教育主体队伍尚未达到专业化目前多数高校公共安全教育者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专门负责高校辅导员、校园安全的保卫人员和分管学校安全部分人员;这些教育者拥有丰富的公共安全管理经验,在从事家教学中往往能结合具体案例模拟情景教育,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但是由于他们常年从事公共安全管理工作,并不熟悉教育理论和教育规律,加上目前没有专门的教材可供参考,因此教学内容缺乏理论深度,教学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第二类是政治公共课教师,他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兼顾公共安全教育内容;他们有丰富的政治公共课教学经验,但是一方面由于其教育背景几乎是非公共安全专业,客观上造成他们对于公共安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素质参差不齐,另一方面安全教育不是政治公共课教学主要内容也尚未纳入考试考察部分,因此其专业化程度十分有限。第三类是高校中自发组织进行自我教育社团或其他组织的成员,绝大多数是大学生。他们是实现自我教育的主体,进行自我教育能激发其自觉维护自身、校园、社会国家安全的意识,增强其使命感和责任感。但是由于他们自身局限性,其专业化程度需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升。

(三)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对象尚未全员化入学新生特别是大一群体是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重点开展对象是,其心理健康教育、人身财产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等的方面教育都较为全面,并且大多数高校为其制定了有一定专门的教育课程;如军训、国防安全课。这些课程有利于新生的适应高校生活环境、促进学生之间的融合,有利于校园和谐,并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他们提高其公共安全素质和能力。但是相对大一新生很多高校对于研究生公共安全教育稍显松懈,更侧重实验室安全和器材使用的安全、保守机密、网络安全教育等方面,对于心理健康教育、人身财产安等其他基础性教育较为薄弱。国际交流生是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另一目标对象,由于大多来自于资本主义国家本身具有意识形态方面的不同,加上生活习惯的差异、生活环境的变化是公共安全教育重点关注对象之一,但由于语言差异和掌握外语的公共安全教育人才的缺乏,当前高校对外国留学生公共安全教育思想和安全管理上虽然重视但是在公共安全教育的实践层面更较为薄弱。此外,高校教职工承担高校教学和管理工作,由于其自身知识素养和科研能力较高,往往被认为具备足够的安全能力和水平,往往是公共安全教育忽视的对象。但事实上,从某大学教师被骗千万事件可以看出,高校教职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是参差不齐的,他们也需要不断接受安全教育,公共安全意识也需要不断进行强化。

三、高校公共安全教育路径优化探索

(一)完善公共安全教育体系创新教育形式针对公共安全教育内容碎片化致使教育有效性不强的现状,高校要完善课堂体系。首先要根据新时代是要求和高校人员的实际需要挖掘整理公共安全教育内容;一方面是要在新形势下把握高校人员自身的安全需求和时展给高校人员带来的安全问题;另一方面要深入把握新时代安全的总体需求和主义矛盾,通过公共安全教育,高校要培养能满足时代安全需求、一定程度上缓解或者解决矛盾的时代新人。根据时代需要和高校自身需求赋予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内容。其次,要整合公共安全教育内容,科学编写公共安全教育教材,做到教育教学有章可循。最后要完善公共安全课堂体系,把公共安全教育纳入必修课程,并根据本科生、研究生的生理特点和实际需要合理安排课程,最后对高校教职工要做好定期公共安全教育。此外要积极开展实践教育,提升实践能力,第一可以利用好体育课或者社团活动开展公共安全情景演习;第二可以借助国防安全馆等公共场所开公共安全实践教育。第三可以借助网络进行远程教育、展开公共安全事件虚拟演习。在实践过程中,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其公共安全素质、技巧和能力,激发高校人员维护公共安全、传播公共安全知识的责任和意识。

(二)打造专业公共安全教育队伍十八大以来,国际形势不断变化,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激烈,我国公共安全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不断升级。高校现有公共安全教育队伍已经不能完全承担公共安全教育的责任。因此我们需要打造更为专业的公共安全教育者。第一,我们要对高校辅导员、骨干保卫人员、公共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理论与实践定期培训,提升其公共安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第二,我们要引进专业公共安全教育方面专家学者,专门负责安全教育必修课理论课程和实践教育;这样有利于学生系统学习公共安全的知识,提高公共安全素质;第三,学校可以把与安全相关专业的优秀学生,如安全工程专业、医学专业、思政教育专业、法律专业、体育的学生组织起来,组成公共安全教育的社团,以社团的形式开展公共安全理论与实践教育。这样不仅利于其安全知识的内在转化,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公共安全知识传播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第四,要培养会多种外语的专业公共安全教育人才,开展对国际学生的公共安全教育。对于这一点有两个方面的建议:一是对有访学经历的教师进行英语和其他语种的培训和公共安全教育相关知识的培训;二是支持有一定语言基础的学校从事公共安全教育相关人员出国访学。在了解国内外文化和公共安全教育的背景和差异下,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

家校共育论文篇2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小呆呆”为你整理了这篇校长(园长)培训班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嘉兴市“十三五”第五期校长(园长)培训班自2020年10月20日以来,嘉兴教育学院师训处全体成员从科学培训角度出发,从培训计划的探讨与确定,培训科目的选择与取舍,培训教材的配备与指导,培训课程的开设与实施,培训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到培训管理的科学与务实,使整个的培训过程均建立在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基础之上,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学员们都能以较高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参加培训,并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措施,全体学员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在短期内均有显著的提高。

本期培训班共完成300学时的培训内容。学员共164位,其中幼儿园69位、小学43位、中学(初中高中职教)52位。本期培训采取中学校长、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分班制开展培训,培训学习时间长,学习任务重,除在学院的三个阶段的集中学习外,还有在岗实践和自我研修,其中培训内容主要分理论与实践两大部分。理论培训课程涉及国内外教育思想、学校(幼儿园)管理与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育心理、教育政策法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幼儿园)教育科研、财经纪律等专题,小学组共听取专家报告22场,中学组共听取专家报告23场,幼儿园组共听取专家报告30场;实践培训内容均包括异校蹲点综合实践、主题论坛、教育专著研读交流、舆情应对模拟新闻会和撰写结业论文等方面,其中异校蹲点实践培训赴市内名优学校(幼儿园),就校园文化、德育特色和课程领导力等方面开展现场考察学习,三个班共赴14个学校开展异校蹲点实践培训,每位学员都提交了异校蹲点实践体会、读书笔记和结业论文,三个班共召开主题论坛四次,25位学员论坛上发言。

本期培训班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课程结构设置合理。课程设置包含了新任校长必须掌握的学校管理的基本理论、教育政策法规、现代教育理论等基本知识,体现了校长任职资格培训要求的“应知应会”的特点。

二、异校蹲点实践培训作用不断彰显。在考察过程中我们把新课程的实践作为考察的核心,把校长的办学理念为考察的根本。通过优秀校长的经验介绍、优秀教师的课例观摩、校园文化的不同展示,使考察活动更加全面、详实。

三、在强化实践中提高。本期任职资格培训每周一和培训中期(11月9日-23日)安排在校返岗研修,学员在工作中实践所学理论,完成反思,撰写论文和异校蹲点实践体会、读书笔记,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家校共育论文篇3

关键词:公共音乐教育;管理机制;研究

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已成为各级教育部门和广大高校关注的课题。为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部要求全国普通高校全面开展公共音乐教育,为此出台了《全国学校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其中要求高校中从事公共音乐教学的专职教师人数应占全校总学生数的千分之一点五。之后,教育部又于2006年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

一、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管理机制上存在问题分析

1、大学公共音乐教育存在“边缘化”的问题。其具体表现如下,大学公共音乐教育在教育体系内定位模糊,造成课程设置和教师地位“边缘化”。我国提倡“素质教育”多年了,李岚清同志就曾多次对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做出重要批示普通高校应开设音乐课,包括退休后多次的学术讲座都是与音乐有关的。但迄今为止,公共艺术教育的开设并没有像体育课、思想道德等课程那样有具体可行的文件规范定位,在实施过程中也没有规范性的要求和具体安排,国家教育部更没有把此类课程纳入到教学评估体系中。在这种定位模糊的情况下,高校的公共音乐教育在课程、学时、经费、设施、编制、队伍建设等方面均得不到落实。公共音乐教育在许多高校处于“边缘”的地位。在大学的公共音乐教育教师或多或少都有过尴尬的体验,因为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师大多上的是学生认为可有可无的公共选修课。

2、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开展受制于校行政领导。有些高校领导重视专业教育忽视公共音乐教育,容易曲解素质教育的真正含义,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审美素质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的影响。从现实情况来看,“领导重视”的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开展和具体实施无论在课程的设置、还是教学内容效果等方面都比较好,而相当一部分高校虽然设立了音乐课程,但教学条件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如有的大学至今尚无一间上音乐课的专用教室,和教学用的钢琴。

3、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设置随意性大且单一。近年来,随着高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及对公共音乐教育的重视,高校公共音乐课程建设和师资条件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存在着课程资源有限、音乐教育设施不足等问题。目前,公共音乐课程设置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由于国家在普通高校音乐教育课程设置方面没有统一的要求,高校根据自己的师资情况和教学力量开设相应的课程,一些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公选课设置很不科学,重复严重;有些理论性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如合唱艺术、音乐理论等,由于选课学生少而没有教师愿意开设;有的课程如欣赏类的课,比较轻松与娱乐化,教师抢着开设。

二、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管理机制上改革探讨

1、更新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公共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搞好高校公共音乐课教育,首先要明确定位:公共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首先培养人,培养人格完善的人,再现人类原始活动的精神,发展创造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音乐教育是一门古老而特殊的教育学科,它在世界教育史的发展进程中, 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许多发达国家一直把音乐教育作为国民基础教育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摆在显著位置。音乐教育之所以使人们关注,因为音乐是文化传统中的一种最辉煌的现象,它使我们能表现出高尚的思想和感情,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2、完善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政策法规与机构建设。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政策法规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完善机构建设的参照和有力保证。它使教育管理部门的意图,通过教育法令和规章得以全面实施,让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进程有法可依,按章办事。针对高校公共音乐教育“边缘化”的现状,国家教育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统一规划和领导,完善公共艺术的教育管理体制。如可以借鉴美国、西欧等国家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先进理念,把公共艺术法定为国家高等教育的“核心学科”之一,如同其他核心学科一样,从规范化、制度化入手,抓好艺术教育课程的开设工作。建议把音乐、美术这两大类公共艺术鉴赏课规定设置为必修课,并保证一定的课时。公共艺术学科也要像专业艺术教育学科一样制定相应的教学评估标准把公共艺术教育纳入各高校的教学评估体系中,巩固和提高公共音乐教育地位。

3、高校应强化公共音乐教育领导与机构建设。各高校应加强对公共音乐教育的领导,成立公共音乐教育委员会或领导小组,由主管教学的校级领导任组长,定期研究和讨论公共音乐教育工作,高校要建立健全公共音乐教育教研室或公共音乐教学部,并归口教学管理部门负责,设置专人管理,以利于将公共音乐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健全的管理机构应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办法,由负责人制订每年的活动计划。保证公共音乐教育课堂的各项实践活动常年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同时,还要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明确教育评估内容,采用网上评教、同行互评、专家督导组评价等多种方法综合评定,将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等同于如体育、思想道德等学科重要的地位。同时要加大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投入,教育场地、设备、设施这些必要的教学条件是开展公共音乐教育的物质保证,高校应在年度经费预算中列入公共音乐教育经费,确保公共音乐教育经费逐步提高,逐步达到国家规定的办学要求和规定。

4、完善公共音乐教育学科体系。高校公共音乐教育要适应21世纪教育发展的需要,必须通过音乐及相关学科理论的教学增强大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通过专业技能技巧的培养增强大学生的音乐表现力,通过音乐的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的应变能力,通过新学科、新的思维方式增强大学生的创造力。音乐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它与各学科及各种思潮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要让学科的交叉性作为公共音乐教育学科体系建设的方向。在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这是大学生创新能力与文化视野的需要,对其他不同学科的融合研究是贯彻实施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繁重而又艰巨的任务,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

作者单位:裴龙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家校共育论文篇4

[关键词]公共美术教育 素质教育 改革

[作者简介]吴鸿昌(1982- ),男,河南鲁山人,平顶山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美术教育。(河南 平顶山 46700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4-0112-03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改革开放的高速发展时期,提升和培养整体国民素质已是非常紧迫的工程和任务。高校公共美术教育具有文化传播和素质教育的功能,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提高国民素质、普及公共美术教育的时代重任。2010年,国家颁布实施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高等教育方面,主要阐述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出特色。在这之中,素质教育充当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而高校公共美术教育作为提高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理应受到重视。

高校公共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的美术教育,但又必须参照美术专业学科的特点来进行教学。它主要以多媒体欣赏和理论讲解的形式,通过视觉感受来传达美感,运用借鉴、感知、对比、交流,对美术作品进行判断、分析和感受,收获审美体验和美术知识,从而提高大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能力、感受能力、判断能力和审美能力,把握其中的内涵和精髓,提高大学生的美术理论修养和认知意识,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高校的公共美术教育与美术类专业教育在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上有着很大差异,美术类专业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的是学术性强、专业性高和技术性精的特点,重在培养大学生全方位的美术理论知识、美感认知意境和美术表现技能的专业美术人才,而现行的公共美术教育则具有很强的基础性、普及性和鉴赏性,以大学生学会欣赏为教学目标,在欣赏中提高他们的综合审美能力,公共美术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据调查研究,高校公共美术教育仍是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其在管理体制、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师资队伍的培养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且高校公共美术教育长期处于教学形式单一且课程设置较少的状态。本文结合近年来的美术教学实践,以国家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契机,对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现状及改革谈几点认识。

一、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现状及改革必要性

各高校的公共美术教育课程都是以美术欣赏课为主,而且都是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设计中的必修课程,授课的主要方式较为简单,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课堂实践几乎没有。大多高校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已形成了这种稳定的教学模式,没有利用各种资源和实践平台对大学生进行美术教育,这种单一的教育现状有待改革和创新。另外,在管理体制方面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课程设置上条例还不太清晰,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还需加强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实效性。

1.管理体制需进一步规范。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目标的实现关键环节在于管理体制,只有管理机构合理设置,权限划分明确,运行机制完善,才能保证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目标得以实现。目前,各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管理体制各不相同,没有统一的规范。首先,在机构设置上,各高校对公共美术教育的名称各不相同,有公共美术教育委员会,有素质教育中心,还有公共美术教育教研室等。其次,大部分高校公共美术教育机构管理的归属不同,有的直接隶属学校,有的挂靠团委,有的在学生处,有的在美术学院。在这种模式下,行政职能和教学活动相互混淆,势必影响到教学效果,不利于公共美术教育的实施和发展。

2.课程设置有待理顺。公共美术课程是我国高校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在高校公共美术教育中,美术课程在普及大学生的美术知识和提高审美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高校公共美术教育应该有完整明确的课程体系,但是,据调查研究,大部分高校公共美术教育课程全部设置为选修课,任意选修与限定选修没有区别,授课对象没有限制,不论专业,不论基础,采用大班教学,最大的班级达到近400人,不少学生是为了修够学分才选这门课,失去了素质教育的意义。

3.实践平台有待拓宽。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绝不是简单的美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普及美术常识,但是学生严重缺少实践的机会。高校公共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性学科,它需要用实践去见证,用技能、技法去表现才能从中体验美感,绝对不能用单一的多媒体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所以,必须整合利用社会和学校的优势资源,为大学生提供最广泛的美术实践机会。通过调查研究,在高校组建美术类社团和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类活动可以拓展美术教育的实践平台,但是这种美术实践活动只在校园内部进行,各高校之间,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艺术交流还很少,公共美术教育实践的平台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4.师资队伍建设亟须加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依照教育部的文件精神,高校担任公共美术教育课程教学的教师人数比例是有严格要求的,但是在调查中发现,几乎没有哪个高校是达到要求的,最多是接近比例,利用校外的兼职教师授课的现象还是较多的。有的靠美术学院的专业课教师来超工作量、超课时授课,这样就很难保证教学质量。高校对公共美术任课教师的培养不够重视,选派美术教师外出学习和进修非常之少。还有教师的学历比例差距较大,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较少,初、中级职称的教师较多,以及本科学历的教师较多等现象,都制约着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发展。

二、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途径

1.规范管理机制,强化创新意识。目前各高校的公共美术教育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列居首位的就是管理机制在美术教育理念中的强化。要在公共美术教育的过程中逐步明确并改变无序的管理状态,高校领导要从根本上转换思想观念,贯彻落实国家的美术教育政策及法规,统一规划公共美术教育的配制方案。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管理机关、负责人要明确责任,主管部门要将管理与教学分开设置,对公共美术教育的特殊性要充分认识,在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评估和年终考核评优等方面制定详细的政策。主管部门的责任人应该由分管学生工作的高校领导担任,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成员主要由学生处、校团委和教务处等职能部门的负责人担任,并且由这几个部门负责管理部署。这些部门主要负责对全校的大学生开设美术类课程,组建并培训大学生美术社团,开展书法、绘画和摄影等活动及对美术教师的指导与培训等。总而言之,公共美术教育教学必须纳入高校教学管理体系之中。另外,美术教师在评聘职称、工资待遇和培训进修等方面应该与其他学科教师享有同等的待遇,不能有小三科思想。

2.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观念。因为公共美术教育与专业美术教育的课程教学原则不同,所以,针对非美术专业大学生现有的美术水平,客观设置限定选修课与任意选修课,并采用大班授课结合小班实践这样的教学模式,更能提高教学质量。限定选修课的课程目标主要以高校大学生的普识性教育为主,可以开设如“美术鉴赏”“中外美术简史”和“中外建筑设计史”等鉴赏或理论类的课程。任意选修课以具有一定美术基础的大学生的再提高教育为主,课程可按实践类开设如“油画”“中国画”“素描”和“书法”等。限定选修课采取以教师教学的大班教学模式为主,更大范围地使大学生感受美感教育,但是大班教学的人数不能超过300人,人数过多不便于管理将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任意选修课采取以学生实践的小班教学模式为主,为那些具有一定美术基础且有兴趣爱好的大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和专业指导。为了加强教学效果,高校可以针对公共美术课程设立相应的学分,要求学生必须修够公共美术教育课程的相关学分;还要视情况设立公共美术类专项奖金,鼓励他们完成大学美育课程。根据大学生的不同基础需要,在公共美术教育的课程设置上,可开设一些民间美术的绘画和表现技法,比如剪纸、年画、塑泥人和编织中国结等,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高校的素质教育灵活实用且更加全面。

3.利用资源优势,搭建实践平台。首先,建立美术交流场地,活跃社团文化。实施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建设具有文化艺术氛围的校园环境。通过对部分高校的考察走访作者了解到,几乎没有哪个高校专门建立公共美术交流场地的,所见到的是美术专业独有的展厅,而在教学楼、体育场馆、公寓楼和食堂等大学生经常活动的场所却没有美术交流的场地。事实上,这些场所都可以作为美术交流场地。如在这些地方建立一个艺术走廊,在墙壁上镶嵌大面积的橱窗,在走廊两侧和橱窗内可以展示不同院系学生的美术作品,也可展示名家名作来促进交流,这样不仅让整个校园富有艺术气息,还能使学生触景生情,融情于景。另外,活跃社团文化对促进公共美术教育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建立书画、涂鸦和墙绘等社团,带领社团组织比赛、展览等活动,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以带动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美术交流中来。

其次,利用网络阵地,构建美术教育平台。目前,高校的计算机网络较为普及,大学生在宿舍、校园网吧、计算机中心和图书馆等都可以上网,这就为高校公共美术教育提供了网络教学的新平台,因此,加强对网络美术教育的建设,是开辟高校美术教育新阵地的有效途径。我们可以在校园网上宣传公共美术教育,上传可下载的美术教育视频或讲座,平时老师的教学课件也可以挂在校园网上供爱好美术的学生下载。目前,在本文的调研中,还没有高校采取这样的模式普及公共美术教育。但是本文认为,网络教学可以在教师力量不足的情况下解决全校大学生美术学习需求的难题,同时也改变了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途径。学生不管是在宿舍、图书馆、计算机机房或者在家中都能进行学习交流,而且使大学生在无形之中、闲暇之余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艺术修养。如果高校在学校网站上建立一个公共美术交流版块,开辟美术论坛,交流美术思想,也不失是一个新的教育途径。但是,网络监管是这个教育平台的保障,不能出现负面言论或抨击行为,如果校方能够做好监管工作,这个平台将是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一个有力助手。

最后,积极主动,合理利用社会资源。社会资源范围非常广泛,但是针对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社会资源主要指省、市、部级各类美术大赛和专家学者或优秀的美术团体等,担任公共美术教育的任课教师可以组织有美术功底的特长生参加省、市、部级各类美术大赛。在参赛过程中,通过美术培训可以发掘和培养一些优秀的非专业美术人才,通过他们渗透到非专业的各个院系,带动全校的艺术氛围,也可以带动周围高校的艺术氛围,从而达到公共美术教育知识普及的目的。另外,积极主动地去联络专家学者或优秀的美术团体,把他们请到学校,分阶段、分层次对全校的美术爱好者作报告或现场指导教学,这样不仅更能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还能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转换角度地接受了更新的知识,延伸了第一课堂,同时又互补了第一课堂。通过专家学者对美术观念、思维方式、意志品质和价值观念等的独到讲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促进了大学生艺术修养的稳步形成。

4.注重培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校的分类有理工、文史和综合类,有一本、二本、三本和大专,高校的性质不同,培养目标也不同,管理体制更是有所差异,因而在高校美术学科的师资队伍建设就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作为学校,文史和综合性大学的美术教师相对多些,而理工科的美术教师相对缺乏,面对这种情况,最重要的还是积极引进师资,合理安排公共美术教育课程教师。近年来,各高校对师资引进的学历层次和实际专业水平要求逐步提高,但是,我们还要加强所引进师资的人格品质和文化修养的考察,根据高校的性质合理引进人才。另外,高校也要经常外聘一些专家教授来扩充师资,并鼓励在职进修,提高本校教师的学历和业务水平。在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高校的教学质量,一线教师不仅要学会用最先进的教学工具,还要针对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来调整教学方法,虚心学习,教学相长,成为与时俱进的学科带头人。

事实证明,高校公共美术教育对培养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目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才人培养模式必须改革,以往的应试教育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才是顺应潮流的必然!当下,发展高校公共美术教育势在必行,只有深化高校公共美术教育改革,才能有效培养高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并增强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学习热情,促使大学生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冯兰芳.关于普通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程的思考[J].人民音乐,2003(12).

[2]教育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规划(2001―2010年)(教体艺[2002]6号)[Z].2002-05-13.

[3]教育部办公厅.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教体艺厅[2006]3号)[Z].2006-03-08.

[4]孔倩倩.新疆普通高校公共美术教育教学现状与发展[J].教育论坛,2010(5).

家校共育论文篇5

[关键词]高校教师 思想政治修养 意义 作用 方法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1-0232-01

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才培育基地、科研基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需人才,必须是政治坚定、专业过硬、敬业奉献的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什么样的教师就培育什么样的学生。要培育全面发展的一流的当代大学生,必须有高素质的高校教师,而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当务之急是要强化理想信念修养、思想修养、政治修养和道德修养。

一、要加强高校教师理想信念修养

一个没有信仰的国家是无法强大的,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是终究要走向衰败的,一个没有信仰的个人如同行尸走肉。改革开放以来,理想信念缺失的问题比较严重。裸官现象,贪腐现象,其本质是理想信念的问题;金钱至上,利己主义,山头主义,奢靡之风,其本质也是理想信念的问题;在高校,不务正业、学术造假、职称晋升造假、科研经费开支造假等,其本质同样是理想信念问题。因此,理想信念建设是思想政治建设的第一难题。理想信念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高校各项工作的思想基础和政治前提。在高校教师修养中,要把理想信念修养摆在首位。高校教师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言论和行动。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要把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作为高校教师理想信念的核心。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之所以越来越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的选择,越来越受世界许多国家的青睐,是因为这种信仰是符合历史规律和社会规律的。马克思之所以评为千年思想家,原因就在于此。于此,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及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是高校教师永远的选择。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共同理想。这是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基础和政治基础。要弘扬高校理想信念正能量。有些高校教师,以学术专家学术讨论的名义,在许多公开场合,散布反马克思主义的言论,在高校W生中产生极其恶劣影响。这是没有理想信念修养的负能量,对大学生的信仰毒害很大,是对党和国家政治底线的严重挑战。高校教师,要培育有理想信念的大学生,首先自己要加强理想信念修养,牢固树立共产主义信仰,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月共同理想。通过理想信念教育,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即强化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科学理论自信,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二、要加强高校教师思想修养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要用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作为思想修养的核心。作为高校教师,不论是授课而是科研,实事求是是最基本的思想基础和政治灵魂。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开展教学科研。现在,科研领域脱离实事求是原理原则方针的现象和问题严重,其根本问题是思想修养的问题。要加强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修养。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核心。不论是科学研究、社会研究、历史研究,辩证唯物主义是最基本、最管用、最正确、最科学的思维、方法和途径。离开了辩证唯物主义这个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一切都会走向歧途,就会离真理和规律越来越远。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要把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贯穿始终。要用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思考研究和解决问题。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要有崇高的思想境界。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人民创造历史、人民推动社会、人民创造未来。高校要以学生为中心。高校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思想理念、工作理念。要做到,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为学生之所为。

三、要加强高校教师政治修养

加强政治修养是加强专业修养的基础和前提。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即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不动摇。要坚决拥护以为核心的党中央。要坚决反对各种政治上的不和谐声音,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要利用大学教育平台,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中国革命的故事,讲好改革开放故事,讲好中国各项事业发展的故事。要规范高校各项政治活动。要向大学生开展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方法教育,使其不犯政治错误。要坚决反对和抵制国内外、境内外各种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社会主义,反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思潮,要坚决防止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学生政治上的不成熟,从事各种非法活动。要有爱国情怀。不论你走到天涯海角,不论你是什么样的学术权威,你的天空、你的平台永远在祖国。

四、要加强高校教师道德修养

要加强高校教师价值观建设。要牢固树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爱国家、爱学校、爱家庭、爱学生、爱父母、爱社会,作为基本道德规范。要弘扬中国传统道德文化,要吸纳中国儒家文化、法家文化、道家文化精华,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大学教师道德修养。要加强大学教师责任文化建设。要牢固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教书的思想。要不辱使命,心中装着责任、使命、学生、人民,要以国家利益为重,以人民利益为重,以学生利益为重。爱承担社会责任。有做对国家有利、对人民有利、对环境有利、对人类社会发展有利的事。要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做到学术研究不弄虚作假,不危害社会、不危害他人。

参考文献

[1] 《求是》杂志,中共中央主办,2016年10-18期;

[2]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管主办,2016年3-12期;

[3] 《中文信息》杂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主办,2016年10-12期;

[4] 《党建》杂志,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管主办,2016年5-10期;

[5] 《现代企业文化》杂志,中华全国总工会主管,主管工人报主办,2017年1-3期。

作者简介

家校共育论文篇6

【摘要】四个自信就是指要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上的自信、知识文化上的自信。因为针对大学生实施“四个自信”的思想政治体系教育观念,也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地位的要求,也是促进思想政治理论的课程发展,更是推动现代大学生不断成长的需要,所以,我们国家高校要针对目前学校大学生实施“四个自信”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了提高高校大学生“四个自信”思想政治教育,就需要运用互联网媒体,提高高校的教育条件,充分发挥学校学生会的力量,不断健全常态制度创建。做好大学生党建工作,因而只有深刻的针对在新形式下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提高,专业才可以在新形式下更好的开展大学生的党建工作。

【关键词】大学生 四个自信 思想政治教育 党建工作

在目前树立大学生四个自信是我们国家高等教育学校必训秉承的教学义务以及教学责任,可是提高大学生四个自信主要教育是比较重要的教育事业,需要社会各界比方说:学校教师、学校、学生家庭、彼此共同努力,为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那么怎样认识以及处理好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创建,是高校德育发展的重要问题,那么只有更好的针对新时期大学生的党建工作提高意识。才可以在现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进一步拓宽大学生党建工作。

1、四个自信的含义

在我们国家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我们国家领导人提出“四个自信”的问题。因而“四个自信”不仅仅进一步控制了我们国家的社会经济情况,客观的思考了我们国家民族的命运,彰显出了对我们国家人民幸福,利益以及福利的承担。那么“四个自信”具有其相对比较特殊的含义。

1.1道路自信。“道路自信”是指我们国家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每一个国家针对社会经济创新进步的决定都是从各个方面来体现的,那么最关键的就是选择的这条道路是否能够与我们国家社会发展的国民经济情况相互符合。始终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是贯彻落实我们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经途径们,也是创建人民幸福生活的关键之路。

1.2理论自信。“理论自信”是指我们国家社会主义理论制度自信。因而,每一个国家针对所实施社会主义的判断,最关键的就是要与这个国家所面临的历史问题相互符合。始终坚持“理论自信”,就是需要我们要始终坚持相信我们国家理论体系是辅导党以及人民生活顺着我们国家发展的科学道路前进,也是创建于新时展的前沿,随着时代进步而发展的科学理论。

1.3制度自信。“制度自信”指的是我们国家“制度自信”。中国是通过社会主义革命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始终坚持“制度自信”,就是要求我们始终相信社会制度创新进步的保证,是拥有非常强大的自我创建实力的科学制度。

1.4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就是指我们国家文化自信。因而,无论一个国家还是一个民族只要爱护自己的国家,珍惜爱护自己民族的思想文化,才可以在全球创新进步中不断发展。那么,坚持我们国家“文化自信”,就是需要我们始终坚持相信我们国家的文化精神追溯,象征着我们国家特有的民族文化标志。

2、提高大学生“四个自信”教育的必要性

第一,针对大学生实施“四个自信”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促进我们国家社会经济地位的要求。也是我们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课程需要。实施“四个自信”思想政治教育更能够推动我们国家现阶段成长过程的要求。所以我们国家高等学校将“四个自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教学课堂中去,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历史使命观念,提高对社会责任感,创建高尚的理想信心与观念,使学生顺着正确的奋斗方向前进,同时能够作为中国有用的栋梁之才。因此,针对大学生实施“四个自信”是非常重要的。

3、o跟时展需求,创新大学生党建工作

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建设过程中,关键是要针对党员的工作建设。由于大学生党员是党建工作对象,也是拓展此工作的主体。因而针对大学生在党建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要与社会经济的创新进步相互符合,尤其针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比较活跃、相对独立性比较强、期望互等、不迷信权威等等一些特征,创建大学生的党建工作。

3.1创建大学生组织发展形式。现阶段互联网络的创新进步给我们国家高校党建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趋式,并且也给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营造了非常好的机会,它不仅仅只给教育发展实现了现代化,同时给教育观念及教育内容带来现代化。因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能够开展党建工作创建在网上支部的学生组织活动,运用目前互联网络的传播快,传播的区域比较广,其中对社会各界影响力比较大的特征,创造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进步形式。

3.2创新大学生党建的教育内容。创造大学生党建工作,需要充分利用学校共青团进行开展活动的优点,由此使共青团组织能够合理成为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关键承载者。因而,学校共青团在学校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这就是因为高效的特征以及学校共青团的本身的性质来决定的。要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学校共青团组织在学校广泛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大幅度的运用学校共青团进行开展活动的独特优势,坚持将大学生党建工作与共青团组织两者相互结合起来。另外,还需要紧经过学校内部班级中开展的主体班会和社会实际活动,倡导社会主义旋律,由此使广大团员尤其是大学生党员进一步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合理形成以团组织促进党建工作良好发展形式。

结束语:综上所述,提高大学生“四个自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健全大学生常态制度创建。在高校中拓展大学生“四个自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期,必须要防止表面形式,所以高校就应该高度重视大学生常态制度创建。要至始至终在高校中实施“四个自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上改革创新,从中达到教育标准。大学生的党建工作的实施,是高效教育工作的关键构成因素,必须与时俱进,逐渐变革发展,一定要从学生入学时期到学生毕业时期整个教学过程都要实施具体的安排,积极顺应当下社会的发展,为我党的事业进步教育出更多优质建设者以及党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家校共育论文篇7

【论文摘要】高等教育是否属于产业以及教育是否应该产业化,在教育界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笔者认为,高等教育应该属于一个产业,即第四产业——知识产业的特殊分支。高等教育产品属于准公共产品,因而高等教育不应该完全产业化,只有市场机制比较成熟时,民办高校才能产业化办学。学费缴纳仅仅是一种成本补偿机制,不应视为“产业化”的表现。重建高等教育产业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和趋势,应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建立相关监督和问责制度,有效遏制高等教育盲目产业化产生的乱收费等现象。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 产业化 准公共产品

教育产业化在我国的提出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其背景是中共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92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把教育列为“教育事业作为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归属于第三产业”。而高等教育“产业化”讨论的现实背景是由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启动内需,国家启动高校扩招,吸收大批民间资金投入到高等教育中。

一、高等教育“产业化”理论的基本思想

早在上世纪60年代,以美国舒尔茨为代表的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人力资本理论”,作为一个里程碑性质的理论范式,其强调教育的经济价值。这是高等教育“产业化”的热衷者们最为青睐的理论证据。“人力资本理论”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第二次兴起,又带来了高等教育产业理论的第二次兴旺,我国的高等教育产业理论几乎与此同时起步。教育市场论学者认为,高等教育改革应走“产业化”、“市场化”、“商品化”、“企业化”之路。主张完全按照“产业化“的方式运行的学者们主要从以下可行性分析和相关观点作为支撑:

第一,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即在教育市场上,存在供给小于需求的状态,必须实行产业化,允许教育产业化体制和机制的准入。

第二,教育产业化可以解决我国教育发展所面临的经费紧张问题。高校经费短缺一直是阻碍我国教育发展的巨大障碍。高等教育产业化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所面临的经费短缺问题。

第三,高等教育“产业化”可以引导教育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使教育由一种纯消费行为变为投资行为,实行教育产业化,变国家投资的传统格局为民间多元投资教育的新格局,可引导广大居民把储蓄转化为教育,从而扩大内需。

第四,教育产业化有助于解决我国目前的就业问题。据西方经济学家估算,教育可以为全社会提供占从业人员总量约4%的就业机会。这使得大量的本来要进入劳动力队伍的年轻人因延长受教育年限而推迟进入劳动力市场。

另外,主张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学者认为,高校收取学生的学费这一现象是学生购买高等教育的资源,遵循商品交换原则的体现。高校完全产业化将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

二、高等教育“产业化”的批判性思考

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高等教育“产业化”。有的学者认为,高等教育产业化是把高校学术资源变为财富,同时通过土地出租获取资金,并通过开发技术转化成生产力,构成“学术—技术—生产力”的运作模式。有的学者认为,从更为基本的经济学视角出发,高等教育的产业化意味着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即通过市场来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1]。有的学者认为,从经济发展的规律看,产业化一定要求市场化,高等教育产业化也必然要求教育活动市场化、教育机构企业化、学生受教育投资化[2]。王善迈认为,高等学校应当企业化,高等学校即是高等教育企业,应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3]。

笔者认为,简单地说,高等教育产业化即是:高等学校办学企业化、高等教育资源商品化和高等教育运行机制市场化。笔者赞同高等教育是一种产业的观点。随着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打破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教育越来越具有产业性质。一方面,教育是既有投入也有产出的。教育的投入包括生产性投入和服务性投入,教育的产出包括非货币性产出和货币性产出。另一方面,教育有直接或间接的产品,包括呈流动形态的教育劳务和附着形态的劳动能力。同时,教育能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据估算,教育对GDP增长的直接贡献一般不少于4%,在发达国家可以达到6%至7%。

教育是产业,那么教育属于什么产业呢?一般认为,教育属于第三产业。笔者认为教育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的第四产业——知识产业。教育产业仅仅是对经济产业这个概念的泛用,但高等教育与工农业和其他服务业有很大区别,高等教育不能完全“产业化”。对于高等教育应该完全“产业化”发展的理论观点,笔者持批判的态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论述。

第一,既然承认高等教育属于一种产业类型,就要弄清楚高等教育的产品属性是什么。公共产品理论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1954年在《经济学与统计学评论》上发表的“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中提出,后被经济学家所接受。公共产品的特征可以归结为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而教育服务属于具有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准公共产品,应由政府与市场共同提供,计划与市场机制共同发挥作用。完全由政府提供,政府垄断教育,或完全由市场提供,教育完全由市场调节不能达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这都是不可取的。由于教育的不同部分,其产品属性不同,提供与资源配置方式也不相同。由于教育是具有巨大外部效益的准公共产品,就不应当产业化和市场化,这是运用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在理论上作出的基本结论。高等教育不能完全市场化运作,也就是不能完全产业化。 转贴于

第二,对向学生收取高等教育学费的现象,应该有正确的认识。不推行高等教育“产业化”,高等教育就不能收学费,这是一种误解。一方面,通过适当收取学费来补偿部分教育成本,建立一种合理的个人成本补偿制度。这是合理的。学费在形式上看起来具有“价格”属性,但本质上它不是等价交换的度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产品价格,也不遵循商品的价值规律原则。世界各国学费在教育成本中的比重是千差万别的,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学杂费占生均培养成本的比例维持在20%左右,因而确定收费的标准也不是成本加利润。在我国,1996年原国家教委、国家计委和财政部发文规定,由国家及企业、事业组织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校,现阶段收取学费应以学校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25%为最高限额。因而,我国的高等教育学费不是依据市场的价格机制和价值规律原则进行收取的。另一方面,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劳动潜能得到提高,因而有较高的预期收益。根据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高等教育的受益方也应当成为教育成本的分担者。研究表明,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率达到20.13%,几乎是社会收益率(10.19%)的一倍(Psacharopoulos,1994)。客观上讲,应该向受益者学生征收占成本更高比例的学费。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学费的成本补偿的比例控制在20%以内。

第三,高等教育“产业化”的观点只看到教育具有巨大的经济功能和价值,而忽视了教育同时也具有政治、文化、科技、军事、伦理、美学、宗教、生态等多种功能和价值,将经济价值视为教育的全部价值,是错误的。简言之,学校不是工厂、商店或银行,不应把经济活动中的市场机制和规则完全移植到教育中来。大多数国家教育法都规定教育的宗旨是育人,教育机构的定位都是非营利组织。如果教育市场化,学校企业化,那么育人将成为手段,利润将成为教育的目标,学校也将成为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营利组织,将导致教育异化。

第四,针对一些高校兴办企业和科技园区,将学校的后勤部门社会化、企业化,开展收费性的社会服务,为学校“创收”,有人误认为这是教育产业化。高等学校兴办的这类产业不完全是以育人为目的,是经济性的产业活动。其创造的经济利润,部分缴给学校,补充办学经费,这是对学校支持和投入的正常回报。高等学校的校办企业,高等学校的部分后勤服务,已不属于教育产业,均属非教育产业,这不应该成为教育产业化的讨论范围。

三、按教育规律办事,重办高等教育产业

从世界教育形势来看,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国家把教育完全推向市场,实施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先例。有的是把教育视为消费性社会公益事业,完全由政府财政举办,如北欧的某些国家;有的是把教育视为竞争性公共物品,由政府举办或赞助,公民在纳税的同时分担一部分教育费,如北美国家。

从我国基本国情、教育发展实际以及教育的战略地位出发,各级政府在承担教育发展主体性作用的同时,要积极指导各类高等学校规范办学,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遏制各种失范的高等教育“产业化”倾向和行为。应坚持三项原则,即教育平等与教育效益相结合的原则、收费性教育与补贴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盈利与非盈利相结合的原则。具体从以下几点出发:

第一,明确教育价值取向,重视教育的全方位功能。教育的功能在于通过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发展,向社会各个子系统提供优质人力资源,成为各行各业的建设者和管理者。教育的这种广泛的、深远的社会效益是任何经济效益所不可比拟和代替的,也是“产业化”的教育所无法实现的。因为教育的这种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发展过程,同一切物质生产和非教育性的社会活动过程有着本质区别。

第二,完善教育政策,健全高等教育公共财政体制。除明确各级政府在各级教育投入中应承担的比例、确保生均教育经费逐年增加、加强财务监督审计之外,还需要建立健全规范公办高校、民办高校财务管理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确保民办学校的法人财产权。尽快统一民办学校的会计制度和记账方式。规范对学校的出资行为,既要注重教育事业的公益性,又要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适用于合理回报的有关政策,鼓励更多社会资金和资源投向教育事业。

第三,加强民办学校财务监管,建立相关问责制度。在民办高校准入办学后,须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核算成本,设立合理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实行办学收费的透明化和公开化。根据规定,民办学校在扣除办学成本、预留发展基金以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其他的必需费用后,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各级政府要建立相关督察和定期公布审计结果制度,完善问责制度。将违规办学和乱收费的学校予以曝光;对以营利为目的、以办学牟取暴利的学校,取消其减免税资格,并给予限制招生、停止招生等处罚。

第四,规范高校办学,坚持高等教育公益性原则。通过建立健全内部管理体制,规范办学。通过建立与社区、家长的广泛联系,将有利于学校发展的意见、建议吸纳到办学中来,将学校的办学置于社会支持和监督之下。

家校共育论文篇8

关键词:校企合作;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互动模式

作者简介:刘全忠(1978-),男,河南浚县人,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王洪杰(1962-),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课题编号:HGJXH B211029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8-0010-02

20世纪末,由美国康奈尔、斯坦福、加州伯克利等8所大学联合发起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运动,引领了世界工程教育领域“回归工程”的潮流,由此,高等工程教育的“工程化”改革方向成为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共同选择。[1]

2013年我国普通本科及以上的在校生中工科学生数达到了485万,如此大规模的工科在校生无疑是实现工程强国战略目标的宝贵人力资源,并为欧美国家所羡慕和瞩目。另一方面,我国高校工程教育整体质量以及工程师的培养质量不高已成为社会的共识,根据世界经济论坛2012~2013全球竞争力报告,我国“教育系统的质量(Quality of the educational system)”和“研究和培训服务的可用性(Availability of research and training services)”分别排名57位和55位,“科学与工程技术人员的可用性(availability of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也仅排名46位。

目前国内工科院校一般在通识教育和基础课教育的基础上开设专业课程,并通过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培养学生的工程实际能力,形式单一且效果有限。另外,教师科研任务普遍繁重,影响到了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企业更注重生产效益进而不愿接待学生实习。近年来随着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工科院校广泛开展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但存在忽视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趋势,一些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基本实践教学环节实际上是被弱化了。毕业设计引入大量研究型课题,一定程度上也忽视了对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后工程能力和企业的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

总体来看,工科院校具有理论知识学习的优势,企业具有实践能力培养的条件,而培养学生工程实际能力的最好途径还是通过院校与企业进行广泛合作。因此,需要立足于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探讨校企合作机制下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通过校企合作方式深入开展工程教育改革的方法,在人才需求分析、培养计划制定、实践教学环节的完善、青年教师工程能力培养等方面,开展相应的教学研究工作,探索积极稳妥地推进工程教育改革的新思路。

一、校企合作背景

在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国都在研究需要什么样的工程人才。20世纪90年代,美国提出了工程教育“回归工程”;进入新世纪,又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领袖素质的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2]欧洲一体化以后,欧洲高校进一步加强了与工业界的紧密结合,通过加强校际协作、学生交流等促进工程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日本、韩国、印度等国把实行产学合作、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作为工程教育改革的重点。[3]虽然各国都有各自的特色和特殊情况,但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上却有着共识:加强工程师的综合素质培养;实施领导力培训计划,培养工科学生引领本国和世界工程科技发展的能力;培养工程师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美国的工程教育开展比较成熟,早在1949年MIT就发表了著名的Lewis报告,提出“实事求是的专业人员”概念,强调工程教育的实践和综合[4];1955年ASEE发表Grinter报告,提出了“工程科学”的概念,建立了完整的工程教育课程结构模式;1967年的《工程教育目标报告》提出了五年一贯制和工程硕士计划,改变了美国高校以研究为取向的传统路线;1989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发表《美国工程教育实践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工程教育实践模式。2005年美国工程院(NAE)发表《2020工程师培养报告》,研究了2020年工程教育的战略、工程教育实施项目与机制,以及对2020年工程教育的具体建议。欧盟也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先后推出了一系列的研究计划,对工程教育的类型、模式和核心课程等问题进行了阐述。[5]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受前苏联影响,习惯于从系统性和科学性出发组织课程及内容,而较少从需求出发进行考虑,体现了一种典型的学科课程观。这种传统的思维模式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几十年没有得到根本转变。我国近30年的课程体系改革,基本的思路还是在原有课程体系下的改善,而没有从根本上变革。表现在:大部分工程教育依然维持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的三段论模式;没有打破学科的壁垒,课程的思维仍在学科内单向进行;工程实践课与理论课的矛盾仍未解决。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之前,包括天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内的高校已有计划、有目的地系统总结美欧日澳等发达国家和国内院校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拟制了“工程创新人才基本要求大纲”,从工程创新人才的品行、能力、知识多个维度将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进一步细化,并通过品德养成计划、心理健康计划、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计划、创新能力培养计划等教育实践当中的具体改革来完成培养目标的实现。

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较早推进了工程教育改革实验区建设,加强实验室建设,改进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方法,培养教师具有较高的工程素质,进而推进工程教育改革。近年来,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该计划是教育部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包括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在内的61所高校,成为首批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

“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原则,从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创新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机制、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扩大工程教育的对外开放、制订“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标准等五方面推进该计划的实施。

哈尔滨工业大学作为第一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985高校,结合自身在工科专业和工程教育领域的传统优势,提出了“弘扬传统、与时俱进,科研支撑、校企联合,强化实践,突出特色,面向世界、培育英才”的基本思路,按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通用标准优化和调整了本科、研究生各阶段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倡学校各专业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高校与企业双赢的模式之一。企业参与工程教育,可以更好地宣传企业文化,满足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学校为企业参与工程教育提供有利条件,也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工程实际经验。以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为例,该专业目前共有在校生858人,为国防科工委“十一五”国防重点专业,所属动力机械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为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教学和科研实力雄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以来,该专业与哈电集团下属的哈尔滨电机厂、锅炉厂和汽轮机厂等企业签署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合作协议”。此外,学科牵头与哈尔滨电机厂共建了面向全国高校的部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校企合作层次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以来,通过和企业的密切联系和深度合作,形成了若干校企合作的互动模式。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企业参与培养计划的制定

由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标准,根据培养标准,校企联合制定培养大纲,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包括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的制订。学校在进行本科生培养计划方案修订过程中,通过与企业充分沟通,在第二学年新开设了“项目学习方法与实践”课程,在第三学年新开设了“企业专家讲座”课程,并结合工程化培养的需求详细制定了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另外,在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情况下,结合专业课程及就业需求,深入分析和制定了学生实习计划,使学生深入了解企业的组织机构和生产组织管理情况、主要产品的开发方法和生产流程、产品的工作原理及典型部件的装配工艺过程、先进制造技术和现代化生产方式、技术文档资料的编写和管理规范等。

2.共同开发和共享人才资源

企业具有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学校具有基础理论扎实的研究人员,双方可互为提供科研、讲学条件,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学校每年派遣一定数量青年教师到企业接受工程化培养,也为企业科技人员提供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在职培训、学术讲座等形式的继续教育。另外,依托哈尔滨锅炉厂、电机厂、汽轮机厂等国有企业的资源,以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与国内大中型企业的长期科研和教学合作为基础,从企业中聘请富有教学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壮大教师队伍。国有企业的工程师具有丰富工程经历和掌握较先进的工程技术,是补充“卓越工程师”教师队伍的师资源泉,目前已有10余名高级工程师在从事本科生毕业设计指导、研究生合作培养等教学工作。

3.加强本科毕业设计的工程化背景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每年约有40名本科生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毕业课题全部来自企业生产、开发和测试的实际工作,参与卓越计划的学生全部实施双导师制,由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制定毕业设计任务书,企业导师全程参与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答辩委员会由校企双方相关人员组成,答辩小组根据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情况和答辩情况给学生评定成绩,并向院学位委员会提出是否授予学士学位的建议。目前已有约70名参与校企合作培养的学生顺利毕业并获得学位,其中5名学生论文获得校优秀毕业论文。

4.建立应用型研究生企业实习基地

校企联合培养基地聘请企业专家作为应用型研究生的合作导师,实行双师制,即由校内硕士生导师和企业合作导师共同指导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研究生入学后由所在学院学科点和企业实习基地商讨安排校内导师和企业合作导师,学校导师负责制定培养计划,并与企业导师充分协商,为研究生选定学位论文题目。研究生按培养计划要求在第一学年内完成课程学习、文献检索并做好开题报告,第二学年进入企业开展课题研究,按要求完成论文后回校参加答辩。2011年以来,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联合建立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遴选出6位具有丰富工程背景的技术专家担任应用型硕士指导教师,已合作指导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8人。先后已有30余人进入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进行实习并参与工程项目的现场调试,有15人在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工作,1人硕士毕业论文被评为黑龙江省优秀硕士论文。在硕士研究生工程化培养期间,通过企业的国内外技术交流平台选送5人参加国际会议,研究生发表EI、SCI检索学术论文20余篇,参加校企合作培养的研究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有了大幅提高。

5.加强学校与企业的科研合作

学校和企业研究机构合作,先后共同申报并获得了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科技部重大专项在内的多项科研合作。在科研项目的支撑下,参与项目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和优秀的本科生有了更多与企业接触、和生产实际接触的机会,且以上科研成果都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并进行推广应用。学校与企业的科研合作一定程度上为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可持续的条件。

6.加强学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校企联合培养为学生的工程化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但是受众面毕竟有限。为了进一步扩展校企合作培养的适用范围,有必要在校内创新实验平台建设中引入校企合作机制。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根据校企合作培养的需求,通过与企业共同制定建设方案,在校内建设了烟气污染控制技术、管路系统动态特性等10余个创新实验平台。这些创新实验平台的建设有机地结合了基础理论与实验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实践的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并为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另外,通过企业的合作与资助,以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承办了包括全国节能减排大赛在内的各类科技创新实践竞赛,为全国能源与动力类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交流平台。

校企合作下的工程教育模式根据学校的培养标准、企业的研发结构,以及校企合作的范围和深度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是无论实行何种合作模式,关键在于使校企双方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并且切实深入到教学和科研领域,形成具体的方案和制度,使校企双方在合作中过程中受益,并且有继续深入合作的驱动力。

三、结束语

探索校企合作下的工程教育实践模式,可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向互补,融合高等工程教育理念和企业发展理念,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情况总体良好,企业对高级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旺盛,学校也有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目标,这些都给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在工程教育改革中不断实践,并在实践过程中总结经验,对工程教育制度进行完善和提升,才能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差距,满足国家和社会对高等工程教育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吉臻.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思维转向:工程化的视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4):42-45.

[2]甘俊英,赵婷婷.工程实践项目:回归工程之本义[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6):84-88.

[3]倪师军,曹俊兴,等.新时期地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1,(2):12-14.

[4]何振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育理念的演进及启示[C].纪念

《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2009:

1712-1716.

上一篇:激励理论论文范文 下一篇:烹饪技能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