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劳动教育范文

时间:2023-12-11 17:49:36

家校合作劳动教育

家校合作劳动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劳动教育;复杂性思维;课程资源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根据各学段特点,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1]一方面,在学校教育中设置并实施劳动教育课程是落实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任何课程的实施都以一定的课程资源为基础,课程资源的缺位将阻碍课程的落实。同时,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状况对课程实施效果有直接影响。另一方面,不同学校的差异性及不同教师和学生各具特点,使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在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复杂性景观。复杂性思维是一种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具有自组织性、自我调整性、非线性、不可还原性等特征”[2]。运用复杂性思维,审视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的复杂性,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内容进行分析,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开发与利用劳动教育课程资源,从而提升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效。

一、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复杂性

本文将以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四方面为切入点,辨析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复杂性。这也是劳动教育课程资源进行有效开发与利用的基础。

(一)学校层面的复杂性

学校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学校所处的场域不同,且呈现出多样的类型和独有的办学理念。“场域指位置间客观关系的网络、空间或构型。”[3]不同场域能为学校提供差异化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其差异化主要体现在场域的自然、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具体来说,城市和乡村对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存在不同的机遇与挑战:在乡村场域中,自然风光及农耕文化都是值得开发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而城市场域中的文化馆、科技馆等也是很好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意见》中明确指出,劳动教育要纳入中小学国家课程方案和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1]因学段及学校类型的差异,不同学校的劳动课程目标也存在差异。学校需根据目标要求,对劳动教育课程资源进行差异化开发利用,并在劳动教育独特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创造性地运用不同方式开发与利用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场域、学校类型、办学理念三因素决定了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在学校层面表现出复杂性。

(二)教师层面的复杂性

教师的专业素养及教学理念的科学程度直接影响着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质量。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肩负着引导学生接受劳动教育、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的重任。受教育程度、生活背景不同的影响,每名教师的专业素养及教学理念都存在差异,这将直接影响劳动教育教学的质量。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指将课程资源引入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4]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及教学理念直接影响着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程度。劳动教育课程的任课教师在年龄、性别、职称、专业背景、生活背景、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等各方面皆存在差异,显示了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教师层面的复杂性。例如,教学经验丰富,且深刻意识到劳动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的教师,更重视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三)学生层面的复杂性

学生不但是劳动教育课程的学习者,而且在实施劳动教育课程的过程中,也将被视为一种可开发与利用的劳动课程资源。学生一般都参加过劳动实践,并具有一定的劳动体验,但每名学生都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因此,挖掘学生不同的劳动经验,并将其转化为贴近于学生生活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是一个极具挑战的任务。此外,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程度不同,这增强了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学生层面的复杂性。在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学校与教师需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最适宜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对象进行开发,并根据不同阶段的劳动教育课程目标,选择恰当的实施方式充分利用这些劳动教育课程资源。例如,在小学阶段,低年级学生的身体机能较中高年级学生弱,自主整理书包等简单劳动更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实际需要;小学低年级的劳动教育课程的重心应在对学生的劳动意识启蒙上,而中高年级的劳动教育课程重心应在对学生的劳动习惯养成上。

(四)家长层面的复杂性

家校合作协同育人的教育方式有助于提升教育教学的效果,家长对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成效。学生家长本身具有一定的劳动技能与劳动知识,而且他们更了解学生在家中的生活状况及劳动态度。家长主动和学校合作,向学校提供可供开发的资源,有助于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其中,最关键的是家长自身对劳动教育的态度,这是处理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在家长层面的复杂性的重要方面。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部分家长强调智育,而忽视劳动教育。这类家长较难主动向学校提供相应的劳动教育资源,也很难配合学校开展劳动锻炼活动。此外,在乡村地区,一些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中多接受隔代教养,一些老人受能力和精力的制约,难以承担起劳动教育责任,更难配合学校对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二、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内容

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5]在结合劳动教育的内容及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复杂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有助于提升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效果。

(一)家校场域资源是基础

学校场域和家庭场域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相较于社会场域中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而言,学生对家校场域中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更为熟悉,因而家校场域中的资源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因此,教师在开发和利用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内容的过程中,应重视和发挥家校场域中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劳动教育强调身心参与、手脑并用,教师在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内容的选择上要注意为学生提供亲历实际、参与劳动的机会。例如,在家庭场域中,教师可以抓住整理房间、洗碗和拖地等日常家务劳动资源;在学校场域中,教师可以抓住装扮教室与打扫卫生、美化校园环境以及清理校园空闲场地等资源。教室装扮与校园环境美化这类劳动资源的使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劳动经验,而且能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服务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校园空闲场地资源具有较强的可开发性,学校加强自主规划,合理利用该类资源,如开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等,可以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体会劳动乐趣,提升劳动技能,激发其参与劳动的积极性。

(二)社会场域资源是重点

虽然家校场域中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能够基本满足劳动教育课程的需要,但要想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劳动教育课程还需要社会场域中的资源作支撑。只有当社会场域中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时,劳动教育课程才能满足学校多样化的劳动实践需求。社会场域中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类型丰富,校外的综合实践基地、青少年活动场所和工厂等各类实践场所都是学校丰富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来源。在实践场所资源的支持下,学生亲身参与劳动的途径更加多样。由于劳动实践场所自身性质的不同,学生能收获不同的劳动体验。同时,若当地社会场域中拥有学农实践基地、学工基地和服务性劳动基地三类课程资源,学校则可对这三类课程进行充分的开发与利用,以增强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成效。具体而言,利用学农实践基地类资源,可以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以及现代农业技术的认识,从而提升学生的劳动素质;利用学工基地类资源,可以让学生了解当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增强劳动教育教学效果的时代性;利用服务性劳动基地类资源,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与奉献精神,升华劳动教育教学效果。

(三)师生自身经验是向导

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最终要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要想提升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效果,学校需在选择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内容时,以教师和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导向。教师自身已有的经验主要包括教师对劳动的体验和认识及教师在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所积累的教学经验。教师若能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自身已有的劳动经验对劳动教育课程资源进行深层次利用,就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劳动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学校可采用主题比赛的形式,遴选出优质经验、典型资源和案例等,再按主题分类形成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包,降低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利用难度。学生自身的经验主要指学生已有的劳动实践与劳动经验。知识的获得过程是新知识同原有认知结构发生关联的过程,若缺乏已有知识的支撑,新知识的获取效率和效果将大打折扣。教师在选择劳动教育课程资源时,需考虑资源内容是否与学生已有的劳动经验有关联,若两者之间可以产生一定的联系,则该资源的利用将容易取得更佳的使用效果。

三、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路径

在明晰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复杂性,以及分析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内容的基础之上,为了提升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效果,探究相应的开发与利用路径尤为重要。

(一)因地制宜:发挥场域特色优势

没有挖掘地方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和文化特性的劳动课程资源是导致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单一的原因所在。[6]在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不同场域的特色优势,为劳动教育课程的高质量实施提供资源保障。一方面,教师要通过调查了解和掌握场域中可供开发利用的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和文化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类型与分布情况,为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选取提供有力保障。例如,若某地盛行油茶文化,则当地学校可选取独特的饮食文化作为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主题,通过开设一系列以“油茶文化”为主题的劳动教育课程,让学生参与油茶的种植、采摘、制作等过程,在立足场域文化基础上,让学生体悟劳动之美。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开发利用不同场域的特色优势资源,为高质量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持续动力。例如,在乡村场域中开展劳动教育有着天然的优势,乡村学校要善于利用学校周边的农田、菜园、果园等课程资源。而城市学校也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工厂和其他各类实践基地等课程资源。

(二)协同育人:加强家校社共育力量

劳动教育的实施需要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格局[7],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同样需要重视家校社三方主体的力量。学校要肩负起引领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责任,家庭和社会应予以协助。第一,学校应积极拓宽家长参与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如开设家长课堂、家校劳动活动日等,让家长通过学习和实践提升对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理解和开发、利用的能力。第二,教师需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劳动教育课程中的表现,而家长在掌握相关信息后,应根据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需求,适时挖掘家庭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参与相关的主题劳动,从而强化学生的劳动知识,提升教学效果。第三,学校应重视对社会场域中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搭建平台与企业、民间团体等建立联系,如设置劳动体验岗位、劳动志愿岗位、研学实践基地等,让学生有机会开展社会劳动。总之,各主体间应相互信任,主动交流合作,真正发挥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力量,高质量地开发与利用劳动教育课程资源。

(三)内外兼修:增强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从根本上影响着其对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程度。教师需不断加强其自身的专业素养培养,在实践过程中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第一,教师应主动阅读与劳动教育和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相关的文献,并通过线上线下等途径进行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积累,以增强自身开发与利用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类学习机会,在学习思考中成长,也可以主动向周围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较强的教师与教研员等学习,在交流互动中成长。第二,教师应主动开发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升能力。在开发和利用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教师应理论与实践并重,发挥理论的真正价值,并推动实践。同时,在理论学习与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思考与创新。第三,教师应重视国家政策的导向作用,掌握劳动教育最新动态,开发符合劳动教育目标要求的课程资源。

(四)深入挖掘: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是生活和学习的主体,学生本身蕴含着丰富的课程资源。[8]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开发与利用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学校与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自身蕴含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一方面,学校要拓宽学生参与劳动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明白自己在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教师在开发与利用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已有的劳动经验与体验,开发出契合学生发展实际的课程资源。劳动教育与现实生活世界密不可分,若教师开发出来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脱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劳动体验,则不仅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难以保证课程的实施质量。

四、结语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重要作用。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实施劳动教育的前提与基础,从复杂性思维视角对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进行探究,助力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高质量开发与利用,可以为实现劳动教育内涵式发展提供可能,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步伐。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0-03-27(01).

[2]熊和平.复杂性思维与我国教学理论的创新[J].课程·教材·教法,2005(2):20-26.

[3]欧阳修俊,谭天美.乡村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变革的挑战与方向[J].中国教育学刊,2019(8):56-60.

[4]徐继存,段兆兵,陈琼.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J].学科教育,2002(2):1-5,26.

[5]《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J].教育科学论坛,2020(24):3-11.

[6]徐海娇.劳动教育的价值危机及其出路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10):22-28.

[7]谭轹纱,简天凤.劳动教育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21(5):106.

[8]王淑宁.课程开发中学生的源生活提炼与拓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2):37-39.

家校合作劳动教育范文第2篇

多年来,劳动教育被边缘化,被排斥,从家庭到学校,人人都认为劳动教育与孩子成长没关系,因为考试没有它,升学不需要它。久而久之,劳动教育退出了学校教育的舞台。除非上级行政部门或有关单位来检查此项工作,学校搞点临时花样点缀一下,它的教育内容与实际功能已悄然消失。于是,一批又一批“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儿们成长起来了。于是,一批又一批到了而立之年的“80后”还在家务活中啃老。大家都知道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发展。也就是说,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没有劳动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素质教育应该“以劳育人,以劳促体,以劳促智,以劳促素”。所以,让劳动教育回归,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与素养,形成劳动习惯,并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二、实践性是劳动教育的第一特性

劳动教育的第一特性就是实践性,没有实践就无法体现劳动教育的效果,所有劳动教育光说不做等于白说,光说不练等于没练。正因如此,教师和家长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的劳动项目,在实践中通过动脑、动手、动力、出汗、出智慧,最后,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才能让学生在实践合作之中体验到相互合作所带来的快乐,更能在实践中体验到成功,体验到劳动的真正价值。实践是劳动教育的最好途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每一位家长都应该让孩子在劳动实践中得到锻炼,得到成长。当然,对劳动教育内涵的理解要宽泛。

三、教给孩子劳动方法让孩子会劳动

现在的孩子,由于长时间不劳动,没有劳动的意识、方法、技巧,所以教给孩子必要的劳动技能和劳动方法势在必行。劳动课和其他学科一样,要培养孩子观察、动手、动脑的习惯,最后形成劳动技能,提高素质。这里,劳动方法的学习掌握非常重要。所以,教师和家长要耐心帮助孩子掌握每一项劳动的方法,使孩子会劳动、巧劳动、动脑劳动、认真劳动、创新劳动。凡是劳动就要出力,凡是出力就会劳累,这是当下孩子最忍受不了的。怎样让孩子走出因身体不适而不想再劳动的瓶颈,是每一个教师和家长应思考的问题。要把劳动教育和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孩子在劳动教育中茁壮成长起来,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教育任务。

四、让劳动成为习惯,让习惯成为品质

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传承的优良品质。自古以来,勤劳、节俭、辛勤已成为一代又一代的习惯。如何让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永放光辉,是我们每一个位教育者与家长应该认真思考、努力研究的课题。让劳动教育回归学校教育之中。

家校合作劳动教育范文第3篇

一、集体劳动能使学生正确认识劳动的意义,热爱劳动人民,形成正确的劳动观

有的学生因为怕扫地而逃学,有的学生经常逃避班级的各种劳动(如搬桌椅、值日擦黑板等)。在他们眼里,这些“活儿”能逃脱是很“机灵”的,况且还有家长的支持。同时,也有教师把诸如扫地等劳动作为对学生犯错的惩罚手段。由于学生、家长、教师的这些行为,使学生对劳动的认识扭曲了,于是他们看到了脚底下的垃圾堆满了也不捡,随意扔馒头、倒饭,放学路上很随便地踩在庄稼地里……德谟克利特说:“如果儿童让自己任意地不论去做什么而不去劳动,他们就既学不会文学,也学不会音乐,也学不会体育,也学不会那保证道德达到最高峰的礼仪。”劳动之于少年儿童是最基础的,在集体劳动中,师生你追我赶,谁也不甘落后,这种竞争的状态可以充分调动师生的劳动热情,树立劳动光荣的信念,从而对劳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加深对劳动的正确认识。

二、集体劳动可以激发师生热爱学校的深厚情感

我们小时候上学时,像平整操场、修补教室之类的劳动,根本就不用请工人,教师带着学生就完成了。一场劳动下来,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和校园面貌变化,那种自豪感油然而生!现在很多学校出于安全考虑,一般不敢发动教师和学生劳动,只得花钱请人代劳,殊不知恰好使教师和学生爱校的情感慢慢淡化,因为他们不知道校园面貌变化的来之不易,所以肆意破坏花草和各类建筑,甚至连自己的课本和作业本也不知道珍惜。在集体劳动中,教师应和学生一起干活,不要随意损坏公物,让师生共同感受为学校添砖加瓦的艰辛和快乐,知道学校的变化需要很多人的创造,使师生热爱学校的感情不断升华。

三、集体劳动可以增进师生合作精神,使学生懂得许多深刻的为人处世的道理

当今教育提倡合作,生活、工作、学习都需要合作,劳动既是合作完成又培养合作能力。在学校组织的集体体力劳动中,没有严格的师生和领导界限,大家围绕完成任务而各司其职,各尽其能,有说有笑,其乐融融,同时又必须相互配合协作,互相尊重。比如,抬一张床需要四人同步协调,在转弯、上楼梯、进门等处还要相互转换等等,这应该是培养学生相互合作、尊重最好的形式,学生在这里学会了如何接受别人的指导帮助,教师也学会了如何尊重关爱他人。

四、集体劳动可以加强师生的安全意识

很多教师担心,在劳动过程中师生万一受伤怎么办?其实,从劳动一开始,除了教师监督外,学生也非常注意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所以,一次集体劳动就是一次安全演练。集体劳动使我们深切地感到:安全就在我们身边。不管平时怎么讲,如果学生不去体验,安全知识也无法深入到学生头脑中,只有在各种切身的活动中才能使之深入人心。

五、集体劳动可以为学校节约有限的资金

在中国,还有许多学校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学校的经费相对紧缺,也有许多学校实行精细化、节约化管理,适当地组织师生参加必要的集体劳动,既节省学校开支,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又锻炼了师生的各种能力,培养自力更生的意识。

六、学校集体劳动可以培养学生关心公共事业的热情

学生是社会的公民,对他们的公德意识、公益事业心的培养将影响国家的未来发展,当我们这个社会一切向“钱”看的风气需要扭转的时候,学校开展集体劳动的形式也是必须的。在学校集体劳动中,即使是平时非常调皮的学生也会积极地为完成任务而自觉努力,师生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劳动创造世界的真理,抵制了师生轻视劳动和不劳而获的思想的侵蚀,有效避免师生形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

家校合作劳动教育范文第4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让我们教育界、社会、家庭念念不忘的劳动教育,它究竟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应该是以一种怎样的应然状态呈现在世人面前呢?孩子出生在一个家庭,在家庭中成长壮大,与父母朝夕相处。因此,我们在讨论劳动教育时最不应该忌讳与回避以及绕行的就是家长。

那么,劳动教育在家庭背景下应生成什么呢?我们要本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与立场,即通过现象看本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透过纷繁复杂、光怪陆离的各种家庭教育背景下的劳动教育变式,我们就会发现在家庭教育背景下的劳动教育其实就是培养孩子受用一生的劳动习惯。这些劳动习惯应该包括:高大上的劳动意识;历久弥新的劳动兴趣;自我服务的劳动习惯;劳动中难能可贵的合作精神。前两者是构建孩子劳动习惯的前提与基础,后两者是家庭教育背景下培养孩子劳动习惯的应然结果。

劳动教育在家庭背景下的生成应注意什么呢?

一是对孩子劳动意识的养成要及时、及早。现下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都比较金贵,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于是在家中凡事都被父母包揽,唯恐孩子在劳作中受伤害和受委屈,家长头脑中固有的“树大自然直”的思想就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被越来越放大。呈现在家庭情境中是不断上演的不让孩子在家庭中干活,孩子只管吃好、穿好、玩好就行的肥皂剧。岂不知家长的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不让孩子干家务会使孩子缺少必要的最起码的初级劳动锻炼,天长日久就助长了娇气与颓废之气,固化、定型了懒惰的坏习惯,甚至影响到日后上学读书的行为习惯,以至于波及学校教师对孩子管理以及家长自身对孩子的教养。因此,针对家庭背景中劳动教育的这一现实情况,首先要做的就是及时及早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索尼公司创始人、日本教育家深大曾说:“早期获得的信息会像血肉一样长在脑内,长期发挥作用。”意大利教育家蒙特梭利也从儿童发展心理学角度作过精辟的论述:“儿童出生后头3年的发展,在其程度和重要性上,超过儿童整个一生中的任何阶段……如果从生命的变化、生命的适应性和对外界的征服以及所取得的成就来看,人的功能在0~3岁这一阶段实际上比3岁以后直到死亡的各个阶段的总和还要长,从这一点上来讲,我们可以把这3年看作是人的一生。”

二是对孩子的劳动兴趣的养成要警钟长鸣,不可懈怠。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尔基也重复过这句话。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也曾说:“学习最好的激励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有了某种兴趣,就会对该事物或活动表现积极肯定的情绪。”基于此,这就警示我们父母在家庭背景下对孩子的劳动兴趣的养成金钟长鸣,不可懈怠。家长要懂得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同,家庭教育的不同往往表现在教育内容的生活化,教育方式的情感化,教育方式的多样化三个方面。因此,家庭中劳动兴趣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究其主要原因是家庭对孩子劳动兴趣的养成既无计划性也无组织性,是贯穿在日常生活中、在亲情感召下、在没有剧本的前提下自然而然地演绎的。这种家庭劳动教育的环境极容易造成家长对孩子劳动兴趣养成上或掉以轻心,或放任自流,或野蛮生长。为此家长必须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兴趣;教育孩子对自己的劳动学会欣赏;发现劳动中蕴藏的一切机会,用激将法激活孩子沉睡已久的劳动欲望,盘活孩子的劳动冲动;创设情境,让孩子把家庭劳动的感受及时用有效地方式(如口头的、书面的、音像的、电子的等)表达出来;让孩子发现家庭劳动的特殊意义与价值。

三是把自我服务的劳动习惯的养成当作家庭劳动教育的主要抓手。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这为我们家长在家庭中对孩子实施自我服务的劳动习惯的养成指明了方向。自我服务劳动简而言之就是指照料自己的生活,保持环境整洁的劳动。它包括在家庭中的生活自理、学习自理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家庭教育的实践表明,家庭中自我服务劳动应该以养成教育为主。如生活自理方面的盛饭、洗筷子、洗茶杯、穿脱衣服、钉扣子、叠被子、整理床铺等;学习自理方面的削铅笔、订本子、包书皮等;卫生自理方面的洗手、洗脸、刷牙、剪指甲、洗头、洗脚、梳头、洗澡、洗手帕、洗袜子、洗小件衣服等。由此可见,上述的三方面的劳动没有一样不是镶嵌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的。因此自我服务劳动习惯的养成就是要生活化、常规化,从家庭生活的一点一滴开始,在家庭生活的一分一秒中铸就,在家庭生活的日复一日中一路前行。家长要把劳动习惯在家庭背景下养成要坚持由简到繁的教育策略;劳动习惯的养成尽量不要脱离家庭日常生活,由于生活化、常规化是孩子好的劳动习惯养成的源头活水。劳动内容在一定时期要相对固定,要有可持续性;自我服务劳动与家务劳动要相结合,不仅要强调“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还要强调“家里的事情主动干”的家庭劳动精神。

四是劳动中的合作精神的养成是孩子人生之路越走越远的护身符。我国儒家亚圣孟子曾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传统经典《易经》中也指出:“二人同心,其利断金。”由此可见,人与人交往中的合作是多么珍贵。合作,简而言之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了共同目标或者获得共同利益而自愿结合在一起,相互作用和配合,最终实现共同目标、满足个人利益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今年2月17日在春节团拜会上讲话时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由此可见,家庭就是社会的缩影,以血缘为纽带的亲子关系正是孩子学习人际交往与合作的实验场与训练场。为此家长必须要教育孩子明白再能干的人,也不可能拥有劳动的一切知识与本领,只有与他人通力合作,才能顺利完成任务或更多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教育孩子通过劳动学习、借鉴他人的优点,弥补自己在劳动知识和能力上的短板;教育孩子明确劳动合作不仅可以弥补个人劳动知识与能力的不足,而且可以利己达人,共享劳动成果与喜悦;协调一致,合作融洽的劳动是人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也堪称心理健康的催化剂。

家校合作劳动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人工智能;大学生;劳动教育;意义;路径

一、新时代人工智能背景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意义

(一)劳动教育为实现“五育”融合提供实践条件

“五育”融合即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充分融合,在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的基础上彰显出各类教育的独有特征。德育属于“五育”融合的统帅,智育为“五育”融合带来智力支持,体育为“五育”融合提供物质基础,美育能够协调“五育”融合发展,劳动教育为“五育”融合带来实践条件。劳动教育不单单是对大学生劳动技能的培养,同时有助于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组织规划能力。在新时代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劳动教育应当更加重视对大学生组织规划、动手操作、协调合作等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劳动教育也涉及大学生智育———思维的培养,包含体育———身体素质的培养等,劳动教育的科学有效开展能够为其他教育带来实践基础,有助于推动“五育”融合,确保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劳动教育是推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在新时代人工智能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不单单要求大学生能够熟悉了解和操作相关设备技术,还对其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对大学生的教育也必须与时俱进,唯有确保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让他们为新时代所接纳,全面发展理论也是我国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思想内容。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劳动教育,借助于家庭劳动、学校劳动、社会实践劳动等方式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引导大学生在参与各项劳动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审视人际关系、掌握合作协作方法,大学生在参与体力劳动的过程中还能够从中感受事物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劳动教育的本质是为了促进大学生劳动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最终实现其全面发展[1]。

(三)劳动教育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客观要求

在新时代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目标在于培养拥有坚强意志品格与较高综合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应当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奋斗精神的新青年。高校劳动教育可以有效锤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其顽强的品格,另外在大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时还能够帮助他们树立团队合作意志,发展其创新思维能力,这也和新时代高校育人目标相契合。劳动作为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在新时代人工智能背景下,人工智能工具的普及对大学生劳动素质培养提出了新要求,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要求大学生必须持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增强时代适应能力,这样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高校劳动教育在指导学生积极学习了解相关科学技术、学习知识理论的同时,还可以启发学生审视自身不足,深入理解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利与弊,培养大学生的反思能力。当代大学生必须拥有坚定的劳动信仰,能够主动树立劳动创造幸福的价值观念,真正让自己成长为新时代的领航者,基于这一角度来说,高校劳动教育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客观要求。

(四)劳动教育是高校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劳动教育是每名大学生人生的“必修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劳动教育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和探索性。目前,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方式有我们常见的体力劳动、公益服务、志愿活动、科创活动、勤工助学和研究生三助(即助研、助教、助管)等。它们不受时间的限制,学生能够在在学期间和假期期间灵活开展;同时,它们不受地域限制,无论是在校园内,还是在社会和家庭中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劳动。近年来,随着智能科技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为劳动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与机遇,让大学生能在更多的领域进行劳动活动,加深劳动体会与感悟。由此可见,新时代下劳动教育有效地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与方式,让学生通过劳动收获成长和感悟,从而能更好地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等形成了良好的互补,达到了协同共进的效果。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能显著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新时代人工智能背景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基本要求

(一)体脑并举

第一,基于学习结果的层面来说,依靠亲历的劳动实践所积累学习的知识技能,学生能够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和掌握。皮亚杰把个体认知发展划分成感知觉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以及形式运算阶段,而感知觉运算阶段注重感知运动对个体经验获得的重要作用。现阶段大学生属于人工智能时代的重要新生力量,借助于亲历实践活动来积累与获得劳动经验,其价值更为凸显。第二,知识生产属于新时代经济社会的核心所在,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人工智能与教育领域的融合,大学生借助于人工智能技术对知识持续增量的获取能力和效率也会进一步提高。第三,创造性劳动不单单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还充分凸显了人的本质特征,唯有在创造性劳动中才能让大学生得以全面发展。在新时代人工智能背景下,大学生劳动教育不单单要强调让学生亲历体力劳动实践活动,让他们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丰富和加深对劳动的认知,还应当注重大学生脑力劳动的开展,促进其构建知识体系,有助于发展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2]。

(二)虚实并融

在新时代人工智能背景下,依托于虚拟现实技术所创设的劳动教育环境能够让大学生在虚拟环境中感受客观真实世界,可以利用仿真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对促进浸润式情感教学和互动教学具有重要作用,这也和高校劳动教育注重情感、协作劳动的要求相符合。虚拟现实技术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一个更加现代化的生态环境,为学生参与劳动学习带来了充分的协作支持,特别是对部分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劳动实践活动,学生能够使用虚拟现实操作来完成相关任务,从而获取更为全面的劳动情感体验。依靠人工智能推进实施大学生劳动教育,不单单要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还需要回归到人的自然本真,在实际生活中组织开展劳动教育活动,促进虚拟和现实的融合。这主要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虚拟环境的创设必须满足大学生现实发展需要,避免出现“唯技术论”的现象;二是虚拟环境设计应当与现实场景相契合,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契合;三是应当回归自然和现实体验,启发学生在亲历劳动的过程中深化其劳动认知。

三、新时代人工智能背景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调适

虽然智能技术已经逐渐赋能各行各业,但它并非万能的。人在劳动中所产生的情感与感悟、团结合作和求真务实的劳动精神等,是智能技术无法替代的。因此,将人工智能与劳动教育有效结合,要高举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旗帜,重塑新时代下劳动教育的认知基础,加强大学生对于劳动教育人文底蕴的理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将他们培养为新时代的劳动者。“劳动观念培养”“劳动知识教育”“劳动技能训练”这三者共同组成了劳动教育的全部内容,缺一不可。因此,不能简单地只从被教育者对相关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来判断劳动教育的效果,还需要考虑被教育者对于劳动的价值取向以及情感认同,做到劳动观念、劳动知识、劳动技能等三者有机统一。随着科技不断突破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必将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普遍,将会充斥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在此大背景下,我们必须正视人工智能的优胜点和短缺板,既要发挥其技术优势以创新劳动知识教育和劳动技能训练的模式,营造出更有利、更高效、更能吸引被教育者的劳动教育环境,又要时刻注意被教育者在新劳动教育模式下的情感变化,以便于及时提供相应的价值引导和人文关怀,从而做到“观念培养”“知识教育”“技能训练”等三者兼顾,将被教育者培育成为有本领、有知识、有情感的新时代劳动者。面对能够代替人类从事许多危险性、重复性、复杂性劳动的智能机器,这虽然能够减轻人们的负担,让人们能够拥有更多时间从事更有价值和意义的劳动,但也会使一些人滋生出懒惰、颓废、消极等负面的价值取向,因此,我们必须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厚植人文底蕴。无论人工智能给人类的劳动模式带来多大变化,只要始终坚持“劳动为国家,劳动为人民”的初心使命,就不会在人工智能为人类劳动提供的便利前迷失自我与方向,从而才能更好地把控好、利用好人工智能这把利器,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此外,必须将“人”作为人工智能背景下新型劳动教育模式的核心。要明确人类之所以研发人工智能,便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类自身潜能。因此,在新型劳动教育模式中,我们要明确以人为价值目的,是利用人工智能来培养、锻炼、巩固被教育者的观念、知识和技能,而不是让人工智能来代替人类。只有如此,新型劳动教育才具有其价值和意义。四、新时代人工智能背景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

(一)借助VR技术营造良好教育环境

VR即虚拟现实技术,借助于该技术营造的劳动教育环境能够让大学生在虚拟情境中获得现实世界的体验,可以依靠仿真模拟的环境让学生积极自主探索,对开展浸润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都能够发挥出很好的作用。这也和新时代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劳动教育更加注重情感和协作劳动的要求相吻合。VR技术能够给劳动教育的实施提供更加科学高效的教育生态环境,能够给学生参与劳动学习活动带来有力支撑。特别是涉及部分危险系数相对更高的劳动,学生能够使用可控的虚拟现实操作来达成劳动目标,从而得到对劳动的全面认识和实际的情感体验,同时VR技术所带来的沉浸感能够有效触发学生对客观世界的体验。国内VR技术领域的首位院士赵沁平认为,现阶段以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的教学工具的开发尚不成熟,虚拟与现实世界的差距造成很多大学生出现学习上的偏差,即虚拟与现实的偏差造成大学生出现认知偏差[3]。所以借助于人工智能技术组织进行劳动教育,不但要注重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而且更应当强调回归人的自然本真。在客观世界开展劳动教育,真正促进虚拟环境和现实环境的有机衔接,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做好以下三点工作:一是在应用VR技术的过程中必须确保情境创设与大学生实际发展需求相契合,避免出现唯技术论的问题;二是虚拟情境的布局必须与现实情境相关,要从大学生实际生活出发;三是应当让回归自然和现实体验并重,让大学生在参与劳动教育活动时可以纠正劳动认知。现实属于虚拟的来源,虚拟反过来模拟现实,所以新时代人工智能背景下组织进行劳动教育要推动虚拟和现实环境的有机衔接,让大学生能够在虚实结合中实现劳动知识体系的完善。

(二)推进校企合作提升劳动教育效果

仅仅在高校校园内实施零散式的劳动教育,依靠碎片式的人工智能教育无法真正达到预期目标,学生往往也无法真正获得成长与进步。高校必须主动发挥好立德树人主阵地的功能,主动沟通一些智能技术企业,邀请专业人士给大学生讲述人工智能设备是怎样从一串串命令和代码转变为智能化生产设备的,同时亲自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高校劳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了确保大学生可以知晓劳动的价值与意义所在,认识到所有需要获得的财富都应当凭借劳动来创造。大学生处在人生最美好的年龄阶段,必须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让自己具备更扎实牢固的专业技能。拥有多种技术能力可以有效增强大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能够主动选择未来的发展方向。大学生身处于人工智能时代,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积极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所以校企合作对大学生劳动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不但能够给学生带来劳动实践的场所与空间,还可以为他们未来走上岗位打下基础[4]。

(三)不断丰富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形式

第一,高校应当尽快打造功能更加丰富的网络劳动教育平台,从而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借助于合作育人的途径,促进大学生正确劳动观念的形成与发展。第二,高校方面借助于构建网络劳动教育平台,能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为大学生宣传和劳动教育相关的知识内容,同时组织开展网络专题探讨以及演讲等各种活动,为学生创设更丰富的参与机会和展示平台。在这一过程中应当积极主动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从而及时了解他们的劳动思想以及劳动意识,对劳动教育形式予以灵活调整。第三,组织进行创业实践活动,促进当代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提升,依靠实际案例介绍和专题讲解的办法,促进大学生深入理解劳动教育。第四,高校应当借助于校园文化建设来凸显劳动教育的意义,例如,营造尊重劳动的校园环境,健全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组织进行劳动实践活动,实施产学研相融合的教育模式,促进大学生劳动能力的提升,让其真正体会到劳动的价值与意义。

(四)让家庭成为劳动教育的参与者

一是应当尽快转变学生家长对劳动的认识,比如,凭借现代信息技术来创办高校电子报刊,建立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给学生家长推送和劳动教育相关的知识,让学生家长可以逐渐了解劳动教育的实施情况,认识到劳动教育对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二是应当鼓励家长主动参与到劳动实践活动中,很多家长常常为孩子包办一切事务,造成家庭劳动教育存在缺陷,部分大学生连基本的生活技能都不会,劳动意识较为薄弱。所以必须引导家长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主动参与学校的相关劳动教育活动,让家长成为劳动教育的参与者[5]。三是高校方面应当积极组织进行亲子教学活动,在大学生劳动教育自主学习平台中独立设置家长板块,抑或是在智能游戏中添加符合家长的游戏角色,让学生和家长可以一起在虚拟现实情境下,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交互式实践活动中深化对劳动的认知,促进劳动实践能力的培养,还能够在亲子劳动实践活动中摆脱单一人际互动时的紧张感,促进劳动教育实效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小军,董思萌.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三融入”路径探索[J].教育探索,2020(5):64-66.

[2]王莹,王涛.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路径优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20(8).[3]刘向兵.弘扬劳模精神加强劳动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19(24):24-26.

[4]孙倩茹.新时代劳动教育视域下高校资助育人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9):85-88.

[5]张燕平,朱志明.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价值内涵及实施路径探究[J].教育评论,2019(3):93-96.

家校合作劳动教育范文第6篇

1.注入生活味,渗透劳动观念。没有劳动就没有生活,劳动创造了人类的物质和精神世界。让劳动走进学生生活,需要的是引导和渗透。学校劳动教育要从身边小事抓起,每天的班级值日换来的是教室清洁、整齐,心情愉悦;每天的走廊清扫、操场捡拾垃圾,还给大家一个干净的世界,展示的是学校良好精神面貌;还有学生在家做家务劳动、干农活,为父母减轻负担,受到赞赏。所有这些看似举手之劳的小事,却是组成生活的因子,学校一定要在熟视无睹中发现教育的因素,教育学生尊重所有劳动者,渗透劳动无贵贱之分观念,让学生感受劳动会给大家带来幸福,树立终生劳动观念,让劳动之花时时在自己周围绽开。

2.挖掘乡土味,培养“三农”情结。对于农村中小学来说,对学生劳动教育好像多此一举,其实不然,劳动教育绝不是简单的农活代名词。劳动教育中的劳动技术、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总是其宗旨和归宿。学校要充分利用当地劳动资源,培养“三农”情结。首先要爱农村的山山水水,父老乡亲,是这片土地养育了我们,教育学生从小刻苦学习,掌握本领,长大后回报家乡、建设家乡;其次要爱农民,是他们勤劳朴实创造了小康生活,他们永远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最后要爱农业。粮食是立国之本,没有农业就没有国家的繁荣昌盛。“三农”散发着乡土气息,更促进劳动教育接地气,向农民学习,劳动越发变得顺其自然,成为生活的必修课程。

3.充入综合味,创新劳动项目。综合实践活动课体现了劳动教育的多面性,综合味愈浓,越能激发学生劳动热情和兴趣。我校为使综合实践活动落地生根,平垫了近600平方米洼地,改良土壤,建成了“综合实践示范园”。在示范园内,全校师生发挥聪明才智,开辟了冷式大棚,种植了黄瓜、小白菜,此外,还种植了茄子、土豆、大葱、南瓜等,我们还利用坡地繁殖了绣线菊等苗木。我校专任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向学生讲解育苗知识、组织打锄草药、为南瓜打杈等。这些劳动项目的增加,使劳动教育变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4.添加人文味,开发校本课程。劳动不仅是苦和累、枯燥无味的,而且是有人文味的。在劳动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劳动中的合作精神、尊重情怀、吃苦耐劳精神。为体现劳动教育的劳动技能培养和价值观教育,我校经过三年时间,编写了五本校本课程:六年级和七年级《生活常识》、八年级《实用种养技术》上下册、九年级《就业思维指南》。如今,这些课程走进课堂,学生系统学到了各项劳动技能和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教育。

5.增加探究味,提高劳动技能。在劳动中培养学生探究精神,鼓励学生大胆进行科学研究,这是劳动教育的重要任务。我校学生春天栽植小树时,相继有三棵小树死亡。劳动技术课教师组织研究小组,通过观察、挖根部土发现,是有的学生埋土过深导致死亡的。再者,正值7、8月份时,大葱、茄子和辣椒开始枯萎死亡,我们同样组织课题小组请教农业专家、现场查看,最后研究解决方案,控制病情发展。在探究中,学生不仅学会了许多劳动技能,也对植物病虫害防治积累了经验和做法。

6.品尝艰苦味,享受劳动成果。多年来,我校养成了学生劳动留存视频和照片资料做法。这些资料记录着学生每次劳动的艰辛场面,甚至有的学生手磨破了和哭鼻子。但我们也录制了秋天收获场景,那些丰硕果实让全体师生有一种成就感。每年“五一”劳动节,我校都进行学生劳动图片展和播放有关劳动场景。就是在这种前后对比情况下,学生体会到了劳动的滋味有苦有甜,劳动创造了美丽世界,培养了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

家校合作劳动教育范文第7篇

摘要:劳动教育是大学生成长的重要基础,但高校劳动教育长期受到忽视。在大众创业和高考招生“双轨制”改革背景下,重视劳动教育,有利于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可以采取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开设劳动教育课程、由学生承包校内服务型岗位和加强家校合作等方式开展劳动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劳动教育;缺失;意义;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6-0005-02

一、高校劳动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国内部分高校开展了劳动教育活动,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比如南昌大学在2014年9月1日在全校推行学生“自主保洁”,活动开展不到一周就遭到抵制,学生反对的理由主要是交费了就该享受服务,不该义务保洁;2015年贵州师范大学在全校推广劳动教育,通过义务劳动和有偿劳动相结合的形式,净化、美化了校园环境,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劳动意识。上述案例总体上反映了我国当前高校劳动教育的状况,即:

(一)劳动教育普遍缺失

高校几乎没有开展劳动教育。劳动教育没有列入国家教育大纲,导致高校普遍没有开设劳动教育课程。部分开展了劳动教育的高校存在劳动教育缺乏计划性、系统性和连续性,制度、师资、组织和场地保障薄弱,课程的教学计划不明确、教学内容单一、与学生专业和兴趣结合较少,实践教育缺乏、有劳无教和无用劳动等情形。

(二)大W生综合素质欠缺

1.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相对较差。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2010年国民体质检测公报》指出“大学生的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继续出现下降”[1],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太少;大学生心理素质较差。主要表现为意志薄弱、依赖性强、情绪不稳、承受能力差、不适应环境等,容易因情感压力、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等导致抑郁乃至自杀。

2.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薄弱。在应试教育环境及较大的就业压力下,大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目的比较功利。由于在教学中理论与实践存在较大脱节,理论教育“窒息、摧残和扼杀创造性的禀赋和才能”[2],导致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较为薄弱。

3.自我中心意识普遍较强,人际关系紧张。多数大学生从小脱离劳动,养成了自我中心意识,不懂得尊重和感恩。此外,由于升学和就业竞争激烈,导致一些大学生变得自私、冷漠,加剧了人际关系紧张。

4.生活自理能力和职业素养较差。大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不强。家长和学校长期忽视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剥夺了学生发展生活技能的机会,导致许多大学生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由于缺乏劳动技能训练,学生缺乏认识自己的能力和相关规划,导致就业困难和不适应工作,需要重新培训才能适应工作。

二、高校劳动教育缺失的原因

大学生综合素质欠缺与劳动教育长期受忽视和缺乏相应的开展条件有密切关系。

(一)应试教育模式的单一评价机制是导致劳动教育长期不受重视的主要原因

高校重科研、轻教学和育人的办学导向使得劳动教育不受重视。高校的招生指标和教学经费等与科研项目挂钩,导致大部分高校关心教学基础设施和设备投入、课题申报等可量化的硬件指标,不关心软件建设。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初次就业率的考核导致削减课外实践活动。一些高校为了抓就业率,到大二下学期就会“鼓励”学生减少社会实践,准备各类考试。

(二)招生规模扩张迅速是导致劳动教育缺乏现实条件的重要原因

由于高校扩招太快,教学基础设施和管理跟不上学生的需要,开展劳动教育缺乏相应的现实条件。由于劳动教育没有纳入考核,高校开展劳动教育需要付出大量的人、财、物资源以及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而进行理论教学的成本较低,导致许多学校没有开展劳动教育的动力和压力。

三、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意义

(一)劳动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

教育与生产劳动实践相结合是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指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成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3],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指出,“教育与生产一体化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这样做可以造就更熟练的劳动力,而且使教育与日新月异的劳动条件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并且有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4]劳动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要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应使“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相互交织在一起,使这几个方面的教育呈现一个统一的完整的过程。”[5]他特别强调劳动教育的作用,明确指出,“劳动以外的教育和没有劳动的教育是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的”[6],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情感,充实精神生活,为生活做好准备,成为一个身心健全的人。

(二)劳动教育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条可贵经验

我国历史上一直比较重视劳动教育。中国古代社会有“耕读传家”的传统,强调读书的目的在于“经世致用”,重视“知行合一”的教育方法。如《曾国藩家书》把曾氏家教的内容总结为八个方面:猪、蔬、鱼、书、早、扫、考、宝,其中养猪、种菜、养鱼、扫除等属于劳动教育。新中国成立后重视在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如1994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实施意见》第二十条强调指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进一步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采取多种形式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紧密结合”。可见,从历史经验看,割裂教育与劳动的联系会对人才培养带来不利影响。

四、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对策

(一)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计划

家校合作劳动教育范文第8篇

关键词:小学劳动教育;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9-206-01

在当下的学校教育中,劳动教育中似乎还是可有可无的“附加物”,甚至还变成了惩罚“差生”的工具。

小学生鄙视劳动、不尊重他人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比比皆是。在这个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信息化时代,一个彰显人和谐自由个性和创造性的时代,为人生谋幸福是这个时代教育的主旋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回归劳动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应有的地位,寻求一些策略是有价值的。

一、问题的提出

当下,从学校、家庭、社会等诸多方面看,忽视少儿劳动教育的现象十分严重,存在问题突出。小学教育是为了人的发展奠基的,让小学生通过参与适度、适当的劳动,在劳动中获得积极而富有创造性的体验,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创造“新我”的成长快乐是十分必要的。针对劳动教育在小学教育中不被重视,主要表现在教育的思想观念上存在着不重视、忽视甚至鄙视劳动,在课程设置上劳动教育内容指向不明,在教育形式上片面单一等。作为小学德育工作者需要直面问题,寻求一些解决的策略。

二、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分析

在教育的思想观念上存在着不重视、忽视甚至鄙视劳动。在我们的教育思想观念中,有着不重视、忽视甚至鄙视劳动教育的思想观念。

从学校的角度说,学校迫于升学的压力,劳动教育纸上谈兵,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或者将劳动教育与“劳动改造”划了等号。学生迟到早退罚扫地一周,作业未及时完成,罚花园浇水一周,损坏公共物品罚擦玻璃一周。从家长的角度说,一怕劳动耽误孩子的学习时间,所以就尽一切可能进行包办代替,孩子只要文化课学习成绩好,什么都是次要的。

笔者最近参加区内关于幼小衔接的家长咨询会。一百多位家长的问题都集中在:上小学前要识多少字?数学计算要提前学吗?英语单词要背下来吗?诸如此类的全是对掌握学科知识的问题。当我问家长,你们的孩子自己的事能自己做吗?只有个别家长说能。家长们普遍只关注孩子学科知识的积累,对孩子是否要自我劳动,觉得没必要。家长还常常拿孩子不努力学习,将来就当马路工、农民工或笨重的体力工来鞭策教育孩子。

三、改进小学劳动教育的几点建议

小学德育工作主要通过生动活泼的校内外教育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公德教育、社会常识教育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让小学生热爱劳动,这需要来自家长、教育工作者、社会的共同参与。从实际出发,遵循教育规律,开展适合少儿身心特点的劳动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劳动教育的内容,丰富拓宽劳动教育的内容和渠道。结合实际,积极组织开展劳动实践。使学生在劳动中接受教育,提高认识,经受检验,增长才干,在实践中成长、成才。

1、加强家校合作,拓宽小学劳动教育的渠道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劳动观念是在七岁半至九岁半之间逐步形成的,也就是说小学低年级至中年级阶段,是劳动观念的形成阶段。这时的教师及家长应利用好自己的优势,在这一关键期,使儿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让“劳动光荣”的思想植根。因此,劳动教育在小学阶段要十分重视对家长的引导,让家长对孩子有正确的教育理念。首先要改变中国家长轻视劳动教育的观念。让家长从小注重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提高劳动意识。学校在家长中大力宣扬劳动关荣的价值观。

德国的家校合力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有专家说,“德国制造”能取得成功就是因为他们的孩子从小掌握了较全面的劳动技能。德国的父母秉承“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理念。德国人在欧洲有“动手大师”的称号,为了培养出“巧手孩子”,德国的教育部门制定出三步走的“进度表”。幼儿阶段要学会简单劳动,具备初步劳动能力,小学阶段接受课程化技能训练,请有某一方面技能的家长做辅导员。通过考核获得“小海马”技能证书,鼓励离校近的孩子走路或骑车上学;中学阶段要有三个月的社会实习经历等。让孩子从小就成为能生活自立的人而感到骄傲。只有在家长、学校双管齐下、形成合力的基础上,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2、整合课程资源,让小学劳动教育符合孩子的天性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这样的表述:“在任何情况下,劳动如果没有与其并行的教育,没有与其并行的政治的和社会的教育,就不会有教育的好处,会成为不起作用的一种过程。劳动教育不与其他形式的教育结合,是难以完成教育的任务的。”

劳动教育与艺术教育相结合。所有的艺术创作过程都是劳动的过程。让小学生体会到练习声乐、弹奏乐器、绘画、舞蹈都是劳动的过程,可以说,劳动不仅创造了美的生活,也创造了美的感受。

分数的高低不是我们所追求的。教育本为劳动,本为劳动的教育能使人更善于劳动、乐于劳动,使劳动变得更光荣和美好。希望通过这些劳动评价,让劳动教育与生活相联系,从小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才是我们所关注的。

四、结语

家校合作劳动教育范文第9篇

1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1.1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学校对初中生进行一定的劳动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通过劳动教育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很多学生在家都是娇生惯养,这样就会导致很多学生形成了懒惰的习惯,好逸恶劳,这样对学生的日后发展不利。劳动可以产生社会价值,只有参与劳动才能够进行我们祖国的建设,实现更好地自己。因此,学校需要对初中生进行劳动教育工作,从根本上改变他们对劳动的看法,让学生能够成为热爱劳动的人。除此之外,也能够对劳动进行正视,需要学生在学校、家里或者迈向社会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创造更多价值,为社会做贡献。通过对学生进行正确劳动观念的输入,那么就会让学生在思想上进行一定的改变,面对劳动时能够更加乐观,坦然,这样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学生。

1.2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通过对初中生的劳动教育能够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带来非常大的帮助,因为学校的劳动教育不仅仅是对学生的思想方面进行教育,更加需要学生通过实践去进行真正地劳动。通过劳动能够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劳动的辛苦,能够明白劳动人民的不容易,这样就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比如在吃饭的时候不要浪费粮食,在使用水的时候也能够节约,这样有利于环保。除此之外,通过辛苦的劳动能够让学生对劳动人民更加尊重,尊重他们的付出,尊重他们的果实,这样才能够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学生。通过实践劳动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让学生能够变得更加强壮,进而实现免疫力的提升,这样对学生的健康具有非常大的帮助作用。

1.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通过学生的劳动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在学校对学生进行理论方面的教育,能够让学生在思想方面更加成熟,能够对劳动具有更加正确地认知,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基础知识。比如在参加植树劳动时,不但能够锻炼到学生的身体,还能够让学生形成爱护自然的意识,在其心中进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树立,对生活环境的建设具有非常大的帮助作用。还能够让学生变得更加乐于劳动,形成劳动习惯,这样就能够更好地让其帮助父母干活,减轻父母的负担,也能够体现出学生的孝心。还能够通过劳动进行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的劳动技巧,让劳动变得更加轻松。通过劳动教育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具有更多的知识面。还能够在写作中进行劳动素材的融合,这样会让整个作文内容变得更加真实,具有生活感,提升学生的整体写作质量。

2学校劳动资源的开发

2.1日常劳动

学校有非常多的劳动教育资源,需要教师去进行开发。教师可以针对日常的学生劳动来进行资源开发。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进行日常班级卫生的打扫,设置值日小组,每周一到周五都会分配不同的卫生小组去进行教室的清扫。教师需要将班级中的学生平均分成五分,每天都有一个小组进行班级卫生的清理,这样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也能够为学生的劳动教育创作更多的教育资源。每天的各项清扫项目还需要进行具体的分配,比如扫地、拖地、打水、擦玻璃等劳动,需要学生亲自去参与,这样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劳动机会。学校的花坛需要学生进行浇水,校园的杂草可以让学生去进行清理,这样能够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劳动资源,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2主题劳动

教师在进行劳动资源的开发时,还可以进行主题劳动资源的建立。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劳动教育工作,教师可以进行相应的主题选取。比如进行“植树创造美好地球”的劳动主题,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进行植树。在植树前,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理论方面的教育工作。因为现在的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植树能够进行绿化,可以更好地通过绿色植物进行空气的净化,让我们能够生活在更好的世界里,保护我们的地球,保护我们的土壤。通过这样的理论教育工作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劳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劳动。在进行实践劳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植树任务的分配,这样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具有明确的劳动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劳动情况来进行奖励,这样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成果。当树木长大后,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辛苦没有白费,为社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让学生变得更加热爱劳动。

2.3理论教育

在进行劳动资源的开发时,可以进行理论教育资源的开发,这样能够更好地进行劳动教育形式的丰富。在进行理论方面的教育工作时,教师所选择的内容比较广泛,可以进行古代故事的引入,也可以进行现实生活中的举例,也可以与语文教材内容进行一定的结合,这样能够更好地在教学课堂中进行劳动教育的渗透,具有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在进行理论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进行课堂活动的组织,比如让学生进行教育主题相关的讨论,也可以进行一定的游戏,从而能够让整个劳动教育氛围更加活跃,促进学生对劳动的喜爱。

3学校劳动资源的应用原则

3.1科学性原则

在进行学校劳动教育资源的应用时,应该遵循一定的应用原则,这样才能够让劳动教育质量得到提升,同时也能够促进初中生语文作文能力的提高。那么就应该遵循科学性的应用原则,教师的劳动教育应该更好地与语文作文主题进行关联,这样才能够真正地进行课堂教学融合,有效促进学生对劳动内容的融合,这样也能够帮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进行劳动观念的学习,实现学生写作素养与劳动观念的同步提升,对初中语文教学和劳动教育工作都具有非常大的帮助作用。

3.2主体性原则

在进行学校劳动资源的利用时应该遵循主体性原则,无论是劳动教育还是语文作文教学,学生都是活动中的主体。因此,教师在进行具体教学活动中的设计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从而能够对教学环节进行有效的设置,同时进行学校劳动教育资源的渗透,这样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学生深入地参与到语文写作练习之中,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实现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学校资源的运用时能够进行劳动观念的感悟,具有非常好的活动效果。

3.3实践性原则

劳动资源的语文课堂写作渗透时,应该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原则。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进行劳动资源的引入,从而能够让学生在写作时进行劳动内容的融合。但是只有实践才能够让学生真实地进行感受,这样才能够写出真实的文字,为读者带来更好的感觉。因此,必须真实地进行劳动实践,在劳动实践中进行感悟,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写作时更好地进行劳动素材的运用。与此同时,也能够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双重的提升作用。

4劳动教育促进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4.1劳动主题作文比赛

为了能够更好地运用劳动资源进行语文的写作教学,那么可以进行劳动主题作文比赛,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其中。在进行作文比赛时,教师可以针对比赛的规则来进行陈述。教师:“同学们,这次组织大家进行劳动主题的作文比赛,所有学生可以进行自由题目的选择,但是题目的主旨都是与劳动具有关联。作文的字数要求600字,具体的内容可以尽情发挥。大家可以写记叙文,阐述自己经历过的一次劳动,然后再写出自己的感受。也可以写议论文,议论自己对劳动的看法,其中也可以加入一些故事,这样能够丰富作文的内容。”教师还应该将作文比赛的奖品进行宣布,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动力,让学生变得更加认真。教师:“本次活动一共要选出三篇最好的作文,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老师会给大家准备荣誉证书,也会有一些小礼品的赠送,大家加油。”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速度,教师需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作文的完成。教师需要为学生进行计时,要求学生在20分钟之内完成创作,这样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大的写作压力,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教师通过这样的劳动主题作文比赛不仅能够对学生的写作速度进行培养,还能够为学生找到相应的主题,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来提升自身的劳动观念,具有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4.2书写劳动实践感受

为了能够更好地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进行劳动教育元素的渗透,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的设计,从而有效帮助学生实现自身劳动素养和写作素养的同步提升。书写个人的感受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通过一件事的阐述和情感的抒发是记叙文的写作思路。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进行一次劳动,并且在劳动结束后,教师要求学生写一篇劳动后的感受。为了能够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劳动教育的目的,教师对写作的要求具有一定的规定。教师:“同学们,大家在进行写自身的劳动感受时,一定要体现出自己的真诚。但在进行真诚感受书写的同时还需要注重作文的质量,需要运用书面语来进行表达,让读者在阅读后能够产生共鸣,这样才是一篇好的作文。”很多学生在进行写作时就会运用生化化的语言进行书写,这样会让整篇作文变得“记流水账”,缺乏文采。通过教师对写作要求的强调,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学生在写作结束后,当堂交到老师的手里,教师应该对每一位学生的写作内容进行批改,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挑选几个比较好的作文进行课堂朗读,让其他学生也能够进行借鉴,这样才能够实现班级学生写作能力的共同提升。4.3有效运用劳动素材在进行初中语文写作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进行劳动素材的运用。在写作时需要进行内容的填充,很多学生的作文只是具有理论上的分析,但是却缺少相应的素材去进行运用。那么教师就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劳动组织来丰富学生的经历,这样就能够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更多地材料。教师可以对学校劳动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让学生参与到各种劳动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独立劳动,比如浇花、除草;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合作劳动,比如植树。还可以进行不同劳动内容的参与,这样能够让学生具有不同的劳动体验,不但能够实现对学生的劳动教育,还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写作素材。学生可以将劳动过程中的“独立”精神进行写作的运用,也可以将劳动中的“团结合作”力量来进行内容的填充,也可以将劳动的观念进行一定的书写,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作文变得更加丰富和精彩,进而获得高分,也能够对学生自身的身体素养得到提升。4.4劳动作文写作训练在进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时,教师的目标是为了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实力。那么不仅仅需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更加需要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这样才能够真正地达到作文教学的目的。但同时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劳动教育,教师应该在写作训练中进行劳动内容的渗透。比如在学习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的写作课程《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时,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写作思路引导。教师:“同学们,我们既然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那么就要懂得享受。一定要热爱我们的生活,也要热爱写作。这样就能够利用写作来将我们生活中所经历的事情写下来。在我们的生活中,劳动是必不可少的。同学们能够享受这么好的学习环境,就是因为你们的父母通过劳动所赚取的钱才能够供你们上学。因此,我们在书法自己对生活的热爱时,一定要将劳动加入进去,这样才能够体现出我们写作的真实感。”教师在学生写作之前来进行作文的主题分析,从而能够更好地将劳动元素进行渗透,游侠帮助学生梳理写作思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校有很多劳动教育资源,教师需要进行学校资源的深度开发,从而能够在语文写作教学中进行劳动教育工作,同时也能够利用劳动教育资源进行写作素材的提供,有效促进学生写作素养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一定的教学应用时,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性,能够更好地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劳动进行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够写出真情实感,让学生的作文水平更进一步。

家校合作劳动教育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哲学思辨;劳动教育;实践;策略

必须要承认,在开展劳动教育方面,我们和很多学校一样,起初踟蹰不前、裹足“不动”。而促使我们真正“动起来”的,是家长的一次投诉。

我校一二年级周一到周四,下午只有两节课,比其它年级少一节。考虑到孩子较小、放学又早,家校双方都想让孩子早点打扫完卫生回家,我们就依值日表,安排对应孩子的家长,到校带领孩子一起打扫卫生,认为这样做一来可以加快洒扫速度,孩子能早回家;二来可以对孩子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给孩子“爱劳动、会劳动”的积极示范和启示。但家长认为,卫生应该由班主任带着学生一起打扫,不应该麻烦家长。并因此投诉。

学校对投诉进行了及时回应,并沟通解决了有关问题,这一事件带给教育者三点启示:(1)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必须是全员的,不论职位;(2)劳动教育的家校合作是必须的,不论途径;(3)家长对学校劳动教育是有期待的,不论形式。

从学校层面来说,要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落实素质教育政策,深入开展、实施好“劳动教育”。

由教育部、和全国少工委等多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到今时已落地一年。这是一份很有分量的文件。但从基层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实际观察来看,劳动教育蓬勃发展的局面却并未出现。虽有《意见》“落地”,但“劳动教育”在很多学校并没有“动”起来,颇有些“雷声大雨点小”的意味。究其原因,除了《意见》本身的宣传、执行力度存在不足外,还有可操作性方面的问题。

一、现时困难:“动”与“不动”,这是个问题

客观来讲,国家非常重视面向中小学的劳动教育,并且有相当长的一段时,各种劳动教育实践,如学工学农、校外实践、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开展是丰富而有效的。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劳动教育在学校被弱化、在家庭被软化、在社会被淡化、在实践中被虚化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并成为今日常态。如何更好地推进劳动教育,变成了“动”还是“不动”的问题。推进劳动教育的主要困难体现在:

(一)学校方面

1.“课”动难。课时紧张,劳动与技术课程推进随意性强,“被调课”现象比较普遍,“开齐上足”成奢侈品;课程形式比较单一,学科整合力度不够,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2.“师”动难。师资保障能力有限,缺少专职老师,兼职老师不能科学、系统地推进学科建设,专业水平亟待提升。

3.“生”动难。各种文化课学习(补习)、特长(兴趣)培训占用了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时间;学生劳动热情持续时间短,“表象性”劳动占据主导地位,劳动实践的观念亟待转变,劳动的习惯和能力亟待培养。

(二)家庭方面

1.思想变动难。一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仍大行其道;二是大多孩子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宠溺过度,总认为孩子还小,劳动太苦太累,老是借着“等孩子大一些再说”来包办代替。

2.家校齐动难。家长都有自己多种多样的家教理念,要使他们集体认同一个教育理念并实际行动,需要做大量细致而有说服工作。各位家长的教育理念有先进、落后之分,水平高低有别,难以均衡。

(三)学生方面

1.劳动学习不足,家长示范太少,学生整体缺少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家长因为客观上没有时间或是主观上轻视劳动,和孩子一起劳动的机会少,对孩子的主动示范也很少。

2.劳动时间不足,劳动实践太少。据一份调查显示:仅以学生每天从事家务劳动平均时间为例,美国为1.2小时,韩国为0.7小时,法国为0.6小时,英国为0.5小时,日本为0.4小时,而中国仅为0.2小时,也就是12分钟。时间的绝对不足必然约束、限制孩子的劳动实践,使其在劳动形式上趋于简单重复,缺少多样性。

(四)社会方面

1.寻找基地难。一是区域内的校外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数量严重不足且建设质量总体不高,二是无偿或低价面向学生的劳动教育基地须依靠学校自身去寻找、协调,制约因素太多,学校往往勉力为之或选择知难而退。

2.整合评价难。及时、有效的评价对激发、保持学生的劳动热情,并逐渐内化为劳动习惯、劳动品质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当下学生社会层面的劳动,除及学校有组织地进行并实时纳入学生的德行评价之外,其他形式和途径的劳动均处于自发、自觉、自主的状态,没有评价标准,更未与学校现有的评价激励机制形成对接或整合。但由于其自由的活动形式,纳入评价又出现无法掌控过程和效果、无法确立评价主体和标准等实际困难。

3.制度支撑难。劳动教育在实际运行中还遇到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没有相关的制度来保障、约束或是激励相关部门和单位来支持学校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活动支持不支持、配合不配合完全凭着个人好恶、社会责任等情绪性因素来支撑,弹性太大,缺乏稳定性、规范性和约束力。

二、对症有方:“动”与“不动”,这不是问题

思想决定行动。任何一项工作的完成、项目的推进都必须先解决“为什么做、做什么、怎样做”三个问题。其中“为什么做”属于思想认识的范畴,必须有坚定而一致的认识和态度。《意见》的出台充分阐释了加强劳动教育的意义,即“切实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劳动兴趣、磨炼学生意志品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对于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将推动《意见》的落实作为加强劳动教育的“指南针”和检验实施劳动教育决心和力度的“试剑石”。

事物在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困难在寻求智源和资源的过程中得到解决。寻求智源和资源的过程就是寻求办法的过程,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获得经验的过程。当前,学生缺少劳动、不爱劳动、不会劳动、不尊重劳动的现象普遍存在;学校推进劳动教育力度不一、迟疑观望;家长重智轻劳,参与学校劳动教育热情不高……推进劳动教育困难重重。如何解决?当然是面对具体的问题和困难,有的放矢,统筹推进。具体办法有:

(一)整合三门课程。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坚持课堂是劳动综合素养培养的主阵地和重要窗口。我们实现劳动教育的课程是劳动与技术,该课程倡导“做中学”和“学中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突出强调“劳动教育与技术教育的统一”“以生活为基本逻辑,组织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学习内容”。与此同时,学校开设的科学课程、少先队活动课程都有与“劳动与技术”课程内容交叉甚至重叠的部分,我们要通过校本化的二次课程开发,实现三门课程的有效整合,从而集聚优质资源,更好地达到课程目标。

(二)确立三个主体。现时的劳动教育在主体认定上隐约是“双主体”,但同时又存在模糊不清的情况:在学科推进上,“劳动与技术”课程的老师是当然的落实主体,但缺少主体责任、评价要约和具体标准。班主任是潜在的落实主体,因为很多的劳动意识培养、劳动技能习得和劳动教育实践等工作需要通过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来组织实施,但同样没有主体责任。而从劳动教育的内容设置来看,家务劳动是关键的环节之一,也是劳动素养形成的重要途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家长也是落实“劳动教育”的主体责任,而这以往是被漏掉的一环。所以我们在加强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明确确立学科教师、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和家长等三方位落实主体,并设定相关责任。

(三)形成三方评价。以往的评价多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且参与主体多是班主任,而标准则是凭着学生参与班级值日是否热情、是否认真、是否主动等定性标准(主观印象)来制定,评价具有很强的随意性。而同为落实主体的学科教师和家长,失去了评价的参与权和话语权,评价具有明显的片面性。在这一点上,学校要用规范的形式与班主任、学科教师和家长等三方评价主体衔接好并将评价要素、评价标准等形成可操作性量表提前告知,以形成有三方参与的、既重视结果也看中过程、兼具指导性和约束力的成长性评价指南。

(四)培养三种意识。即,在实施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帮助学生熟练掌握一定的基本劳动技能,更要从培养劳动素养的角度,培养他们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情感,牢固树立“劳动光荣,人人参与”的躬行意识、“珍惜劳动成果,勤俭光荣,浪费可耻”的节约意识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奉献意识,努力营造“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集体的事情争着干、家里的事情帮着干、公益的事情抢着干”的氛围,形成风尚。

(五)建好三个基地。基地是夯实常态培养和实现整体提升的有效载体。班级和家庭要基于学生个体在班级(孩子个体在家庭)的义务,分给劳动“责任田”,建好“责任基地”。职能处室基于学生个体价值实现和道德成长的需要,要划出“爱心社区”,建好“小雷锋基地”。学校基于学生劳动实践和整体展示的需要,在校外寻找“试验田”,建成“校外成长基地”。通过上级指导、学校定制、意向调研、签订协议、认可挂牌等程序,将校外基地建设高标纳入学校管理视野并在此基础上引入课程建设理念,实现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和效能化。

三、务实推动:“动”与“不动”,都不是问题

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源于劳动和创造。在核心素养视域下重视和加强学校劳动教育,既是实现核心素养培育的“固本强基”工程,是“大国工匠”的召唤,也是党和人民的热切期盼。加强劳动教育,“动”的是从培育劳动素养的角度务实行动,下力气解决“如何尽早动起来”和“如何动得更好”的问题。“不动”的是始终坚持“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谌面发展”的基本原则,抓好“落实相关课程、开展校内劳动、组织校外劳动和鼓励家务劳动”四环节。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推进校本实施,相关课程“真落实”。课程实施是“本”,要做好四个“一”:做好一个整合,即在有职能处室代表、班主任代表、劳动与技术(综合实践课)学科老师代表、家长和学生代表参与的环境下,把劳动与技术课程、少先队活动课程与科学课程中相似或相同主题的内容进行校本整合,使课程实施处在学校视野下,增强执行的力度。

开发一本教材,即开发《我爱劳动》校本教材,将劳动观念培养、劳动知识学习、劳动技能掌握、劳动成果评价等内容涵盖其中,并根据低、中、高年龄特点使教材体现阶梯式成长的特征,使学生“学有所依”“行有所获”,教师“教有所倚”“行有所成”。

制订一份意见,即制定基于学校的《关于加强劳动教育的意见》,将学校劳动教育从整体上进行目标和原则定位,在实施中明确工作细节,突出机制保障。

申报一个课题,即通过省级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少先队劳动教育实践路径研究》来推动和保障课程实施,使课程的实施全程都在科学、明晰又正确的路上。

(二)设计劳动岗位,校内劳动“真丰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际体验是习得劳动技能、形成劳动素养的重要渠道。我们设计了三种类型共8个岗位来满足学生需求:

1.责任型岗位。是属于义务性质(任务性)的,人人都要参与。包括:

(1)卫生保洁,主要劳动形式包括扫地、拖地、擦黑板、擦玻璃、清洁区打扫、蛛网清洁、污渍清除等。

(2)班务保持,主要劳动形式有图书整理、讲台整理、桌凳整理、洒扫工具整理、生物角管理等。

2.奉献型岗位。是属于志愿性质,个人有强烈意愿并获得班主任支持即可参与。主要服务岗位包括:

(1)美德美行示范岗,隶属“五小”团队,主要职责是做好学生车辆停放区域的车辆排放、班级饮用水保障、学校平地的卫生保持、卫生环保宣传等。

(2)小雷锋社区,主要职责是做好学校公共区域的卫生保洁、开放书吧的管理、低年级班务劳动支持、校前区左右30米卫生维护等。

(3)红领巾绿地,主要职责是学校绿地的杂草拔除、树木花草浇水、为花草树木做名片等。

3.技能展示型岗位。遵循自愿原则,但带有集体组织性质,有一定的约束力。包括:

(1)成果展示性的,主要有“我有一块田”种植(园艺)展示(结合科技节)、生活自理能力展示(穿衣、洗红领巾、刷鞋、叠被子、整理图书等)等。

(2)劳动竞赛性的,主要有清洁区打扫(团体)、植树(团队)、水果采摘(团队)、摘菜、手工(擦皮鞋、洗碗、做沙包、钉纽扣、做香包、包粽子、包饺子等)等。

(3)特长展示性的,如编织、缝纫、木工、陶艺等。

(三)聚合区域资源,校外劳动“真常态”。校外劳动有广阔的智源和资源,对加强劳动教育起着“加速度”的作用。我们与素质教育基地合作,组建校外成长基地,通过“学校定制”将劳动教育渗透在素质体验项目中;我们将全国、省、市劳模和校前区的保洁责任人请进校园给学生做国旗下讲话和共上少先队活动课,增强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意识;结合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和劳动与技术课的实践需要,我们春、秋季各开展一次全员性外出的劳动体验活动,并形成体验报告;结合少先队寻访活动,我们走进家乡创造创新先进集体和个人典型。通过区域优质教育和实践体验资源的聚合,校外劳动体验正为劳动教育深入推进提供成功样本,为素质教育深入实施插上翅膀。

(四)鼓励家庭参与,家务劳动“真融入”。一个巴掌拍不响,众人划桨开大船。家庭参与是劳动教育是否得到真正重视的“测谎仪”。一方面,我们通过《给家长的一封信》、家长会和校信通等形式和渠道广泛宣传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争取和尽量多的家长达成共识,为全面推进劳动教育提供思想保障;另一方面,我们借助家长委员会,首先获得他们对学校有关劳动教育家庭实践活动的支持,进而把声音传播向更多的家长;再者,我们明确并公示学校劳动教育安排中有关家庭、家长参与的内容、形式、方法和要求,使家庭真心支持劳动教育,家务劳动真正融入劳动教育。

(五)重视欣赏激励,评价手段“真创新”。及时、恰当的鼓励和欣赏对于激发兴趣、保持热情有着积极而持久的支持作用。而创新评价手段、丰富评价形式更能放大这种效应。一方面,我们继续用好雏鹰奖章、“好少年”评比、“好队员”评比等传统有效评价手段;一方面,我们通过“劳动小能手”“最美小雷锋”“小小劳模”等表彰和给家庭发喜报、家长给孩子发奖状(奖励)等形式,及时发现、欣赏和肯定爱劳动、会劳动、尊重劳动和善于劳动创造的榜样和先进典型,积极营造人人重视劳动、人人参与劳动、人人赞美劳动的积极氛围。

以上为加强劳动教育具体实践中的一些实际探索并施行有效的做法,希望能引发大家讨论和思考。

就在不久前,《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其中,关于劳动意识的培养被作为六大素养之一,在“实践创新”层面的第一条予以凸显,其重点是:尊重劳动,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具有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在主动参加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具有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意识;具有通过诚实合法劳动造成功生活的意识和行动等。这为务实推动劳动教育在学校层面落地生根再次提供了方向指导和生长沃土。

当然,无论是在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在学校教育行政层面,我们都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何运用行政力加强资源开发,推动一批校外公共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如何制定督导评价标准,引领区域内的劳动教育特色学校的创建?如何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学科教师推动劳动教育课程专业化实施水平?如何用“规矩”的形式来保证劳动教育的实施问题?等等。我们相信,伴随这些问题的逐步解决,必将为更好推动劳动教育的实施起到助推作用,这都是我们共同关注、期盼和乐见的。

参考文献:

[1]刘宇.学生课程参与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

[2]高振宇.儿童哲学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2011.

[3]陶行知.教育的真谛[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

[4]陈瑾.“更儿童”的课程:阶梯式课程的深度实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5]冀晓萍.加强中学生劳动教育,创新高素质人才培养途径: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就《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答本刊记者问[J].人民教育,2015(17).

[6]瞿德良.用劳动铺就孩子美好的未来:基于儿童终身幸福的“三xin”劳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江苏教育(教育管理),2015(5).

[7]吴晓威,邹天鸿,唐泽静.加拿大安大略省“创建成功之路”项目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15(9).

上一篇:家校合作技巧范文 下一篇:心理学基础知识点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