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做法范文

时间:2023-12-05 11:37:09

家校合作做法

家校合作做法范文第1篇

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管理日益复杂化,广大家长开始重视在学校人才培养活动中的参与,学校也有意识地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于是,“家校合作”就成为现代学校教育面向社会、实现开放协作办学的重要内容。以此来审视,该校让家长通过一定方式参与学校管理,其初衷是好的,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也是对国家有关政策文件的贯彻落实。之所以其做法备受争议,是因为没有厘清学校和家长的职责范围。

学校教育相较于家庭和社会教育而言有其特殊性,即在基本的教育教学及学校管理活动中,教师作为掌握教育教学规律、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主体,需要承担主要责任。家校合作为家校共商教育议题、共担教育责任、解决师生之间与家校之间的矛盾和障碍提供了通道,但这种合作仍然不能改变教师是学校教学管理活动的主体这一性质。家长不能越俎代庖地负责学校和教师本职的事务,学校和教师也不宜将自己的责任抛给家长,否则就是本末倒置,违背学校教育的本质属性。

从这个角度来说,该校的做法的确有不妥之处。一方面,没有充分尊重家长的意愿,没有考虑他们的时间是否充裕,是否会给他们带来不便;另一方面,没有考虑到教学管理活动的特殊性,将教师的责任转给了家长,有“卸责”和“懒政”之嫌。

从报道中可知,该决定是由学校家委会做出的,反映出家校合作在组织建设和议事规则建立方面的漏洞。作为利益相关者,家委会要真正发挥作用,参与方必须能代表各自利益,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根据职责平等参与学校决策。但该校的家委会对家长和学校的职权缺乏明确界定,将教师的工作分配给家长,让家长承担了本该由教师承担的教学管理责任。这种职责模糊的家委会,其决定显得仓促,在实际执行中也容易被打折扣,起不到应有效果,不利于学校的教学及家L对学校管理的有效参与。

家校合作做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家校合作;农村小学;学校;教育

一、家校合作及农村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

1.家校合作是什么

(1)问题的提出。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因而教育就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学校教育又牵扯到千家万户,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合作也成了教育的重点。传统的观念总是认为教育的责任在学校,把所有的教育问题都推给学校,其实,家庭同样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家校合作在今天的学校教育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2)家校合作的概念。家校合作是指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家庭和学校两种力量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互相协调的一种教育方面的互动合作。

2.农村小学的家校合作现状

教育界的问题很多,很复杂,农村小学的问题也很多,然而农村小学学校和家庭教育之间的合作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1)对于家校合作,家长和学校方面已经有了合作的意愿和倾向,根据一些研究调查表明有70%的家长认为自己提出的建议可以被老师和学校接受,一些家长也经常打电话向学校的教师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和一些其他的在校表现,学校及教师也时常和家长进行沟通。

(2)家校合作追求形式,缺少实质性的交流。学校和家长进行交流的时候可能会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为了完成这些活动教师的心思可能都在怎么举行活动、怎么能让活动更丰富多彩上,对真正有效的交流上可能就会不到位。其实,有些复杂的活动只会让家校合作流于形式,缺乏实质,而违背了从活动中进行家校合作的本意。

(3)家庭教育在观念和认识上存在一些偏差,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进了学校,教育就是学校的责任,孩子一旦出现了什么问题,第一反应就是学校教育有问题,把责任都推给了学校,而不作自我反省。

二、家校合作的影响因素

(1)家庭方面。农村的家长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个人素质也不尽相同,对孩子的家教水平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家校合作沟通交流的时候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

(2)家长的教育观念农村的家长素质水平相对不是很高,教育观念也很传统,传统的认为,家长总是处于一种高高在上的地位,孩子什么事都要经过家长的同意才可以。孩子做错事经常会受到父母的严厉斥责或打骂,甚至有些家长的做法严重打击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的孩子的想法总是被压抑,也不敢和父母进行思想上的沟通和交流,这样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代沟又进一步拉大,在学校里就算遇到了什么不顺心的事也不愿向父母提。

(3)教师对家校合作的积极性严重的影响了家校合作的效果。教师如果有足够的热情和积极性去进行家校合作,家长方面但凡有些想要了解孩子情况的意愿,这家校合作就可以顺利地进行。当然,合作是双方的,需要双方都积极主动才可以发挥最大的作用。在学校方面,一些教师对家校合作的积极性不高,不主动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就这样教师不说,家长不问,家校合作也不进行,双方合作意识不强。当然,这只是一小部分家长和教师的做法,毕竟大多数的老师和家长的共同目的还是一致,都想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然而,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家长并不知道该如何和教师进行交流。

三、关于家校合作的对策

(1)对于家长进行全新的定位,规范家长应履行的义务和责任。家长是学校与家庭联系的主要方式,学生在校的情况由教师向家长进行传达,使家长随时随地全面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及时掌握学生生理心理变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但目前笔者经调查发现家长往往流于形式,成为学校向家长汇报学生学习成绩和老师向家长告状的代名词,把学生至于被动地位,使学生对家长会产生恐惧和排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不良影响并且阻碍了家校之间正常的交流和沟通。因此对家长进行全新的定位,改变引导方式,充分尊重学生平等的和学生进行交流,同时与学校教师进行正常的沟通交流,不以成绩论能力,多方面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与教师共同肩负起培养学生的责任与义务。

(2)学生家长需进行自身学习,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修养。家长要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教育知识,了解并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避免与教育规律发生相冲突的事件而阻碍学生自身的发展。学校教师按照教育规律结合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家长对此应支持教师工作,帮助教师进行合理有效的教学,成为教师教学的推动力,同时让家庭成为学生学习的有利因素。

(3)学校教师进行及时家访,反馈学生的在校情况。学生在校有任何问题,教师无论花多大时间精力都要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联系,了解学生问题出现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教师在与家长在沟通过程中应秉承真诚尊重的态度,均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落脚点,家长不可过分溺爱学生同时教师不可单纯从某方面否定学生。

(4)实行家校共读的方法实现学校学生家庭三者的全面联系共同促进教育的提升与发展。推行家校共读即推荐家长统一订阅某本教育杂志,每月与教师共读,这样使缺少科学教育知识的家长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引导家长们科学地处理家教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教师从中担当阅读引领的作用,以学生为沟通的桥梁,如让学生带传口信推荐家长特别关注杂志中的某几个篇目等。这样的做法使学生家长教师三者均受益,同时使家校合作亲子化生活化便捷化,提高了家校合作的效率,使家长充分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和教师教育过程,加大了其对教师的信任感和配合度,使家校合作有效性提高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芳.《农村家校合作的问题和对策》.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04

[2]丁月、陈静.《中小学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现代教育科学,2013,10

[3]蔡伟峰.《增强农村家校合作有效性的实践探索》.教育导刊,2013,02

[4]杨荣明.《农村家校合作策略》.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7

家校合作做法范文第3篇

《三字经》中讲到“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证明古代人辩证地看到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密切关系。在当代,问题学生越来越多,学生所涉猎问题领域也越来越广泛,这使老师和家长都普遍认同家校合作,以更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从古至今,家校合作都是很重要的。那么如何家校合作呢?既是老师又是家长的我认为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更新观念,牢牢树立家校合作的观念。俗话说“观念不变,必留后患”。以前大多数家长认为“树大自然直”就不参与学校教育,还有的家长认为学生教育不好是老师的责任,老师不行没能力;而大多数老师也认为学生不好是家长的责任。这两种观念都不对,都应该转换,一个孩子的成长受孩子个人、家庭、学校、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教育不好不能单方面追究某一方的责任。在这诸多因素中起作用最大的两方是家庭和学校,二者应该摒除旧观念联合起来,家校合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让孩子充分享受来自老师和家长的关怀,习得更多更好的科学知识和实用的能力,以及通过教育给孩子带来更多的快乐。

其次,教师必须主动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老师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学校辛辛苦苦教育一周,难以抵挡家庭消极教育一天。问题的关键在于有不少家庭的教育方法与学校恰恰相反,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必须主动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家校合作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保障。教师在完成家校联系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和理解学生家长。这也是对教师道德修养的一条重要要求。要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不要说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话,更不要做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事。积极主动地接纳家长作为合作伙伴,要尊重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监督、评估意见。对不同类型的家长要一视同仁,礼貌待人。教师也要善于结合家长,共同研究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虽有望子成龙之心,却无科学的教育子女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学生实际,与家长共同探讨学生身体发育、智力、潜能、行为习惯、基础知识等方面进行讨论,取得共识,然后找出孩子目前的问题及形成原因,再讨论教育方法。

最后,家长要发挥主体性的作用,积极支持配合老师。我经常听到家长对老师说:“孩子交给您了,请您多费心,我们不懂教育,没文化,孩子就全指望您了,您怎么管教我们都没意见……”这是家长不相信自己的教育能力,想放弃家庭教育责任的想法。也时常看到有些家长完全像老师一样教孩子学习,看着孩子写作业。这种家庭教育学校化,家长角色教师化的做法,其实都不是家长积极与学校配合的最佳做法。一个孩子的成功,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是人,而不是神,他不可能替代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更不能等同于学校教育。这样的完全依赖或效仿学校教育的做法,最终的结果可能会让家长失望。家长究竟怎样与学校教育配合呢?家长通过与老师接触和与孩子的交谈,尽快了解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性格、教育水平等。在配合中,要因人而异,以便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实施符合孩子特点的教育。有的家长为了与教师配合教育,及时了解孩子,便有时间就去找老师问情况。这样不但耽误了自己的时间,也给老师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影响老师的正常工作。家长一定要清楚,找老师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并提前与老师约好时间,最好提前用电话做简短沟通,这样,让老师有思想准备,利于问题的解决。在与教师的联系、沟通中,家长要根据解决问题的情况,可采用书信、电话、电子邮件、面谈等多种形式,不拘泥于去学校与教师面谈这一种形式。恰当的方式,可能更有利于沟通与合作。在任何情况下,家长都要尊重教师,帮教师树立威信。否则,一位在学生心目中没有威信的教师,对孩子的教育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总之,做好家校合作工作,教师和家长都要牢牢树立家校合作的新观念,然后二者在本着为孩子健康成长的目的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适时适当积极主动地家校合作。

家校合作做法范文第4篇

一、高中校长的角色

1.领导者角色

高中校长要负责制定学校的愿景和使命,为学校设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同时要建立积极的学校文化和价值观,引领学校师生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要激励、鼓舞教师和学生,塑造团队精神和凝聚力。

2.管理者角色

高中校长要管理学校的日常运营,包括预算、课程安排和资源分配等,还要建立和执行高效的行政程序和政策,确保学校运作的顺畅。校长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还要监督和评估教师和员工的绩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同时要具备创新思维,推动学校的发展和变革。校长需要不断寻找新的教育方法和策略,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教育专家角色

高中校长要关注教育趋势和最佳实践,推动学校的教育改革和创新,不断提供教学指导和专业发展机会,促进教师的成长,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福祉,制定有效的学生管理及辅导政策。学生日益增多的烦恼、心理问题等,都需要根据环境和需求来不断改进,这样才能让校长、干部和教师目标明确,有进步的动力。

4.沟通者角色

校长要注重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与家长保持紧密的沟通和合作。同时还要与教职员工有良好的沟通渠道,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反馈。最后,校长还要与社区组织和教育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促进校际交流与合作。

5.公众形象塑造者角色

校长要代表学校参与社区活动,出席重要场合,树立学校的良好形象。在与媒体沟通过程中,校长也要注重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宣传学校的成就和亮点。同时,还要建立并维护与校友、捐赠者的联系,争取外部资源支持学校发展。

二、高中校长在管理实践中的具体做法

1.引领校园总体建设

高中校长建立积极的学习环境的具体做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制定和实施学校的愿景和使命。校长应该与教职员工合作,共同制定学校的愿景和使命,明确学校的发展方向和教育目标。例如,某校长与教职员工开展系列研讨会,收集各方的意见和建议,最终制定学校的愿景和使命: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黄津海

第二,注重培养积极的学习氛围和校园文化。校长可以组织和推动各种学术活动和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校长应积极组织学术竞赛、文化节、艺术展等活动,并邀请专家学者、艺术家等来校园进行讲座和演出,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和创造力。

第三,确保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互动。校长要注重鼓励教师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提供良好的课堂环境,促进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和沟通。校长应鼓励教师采用小组讨论、问题解决等互动式教学活动,并定期观摩和评估教师的教学,以确保教学质量和学生参与度。

这种积极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学校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动力,促进了他们的学术成长和个人发展。

2.引领教师团队建设

高中校长引领教师团队建设的做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制定招聘标准,吸引并留住高素质的教师。校长要与招聘团队共同确定招聘标准,确保招聘具有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的教师。

第二,提供持续的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机会。校长可以组织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类专业培训和学习活动,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积极联系教育机构和专家,为教师提供定期的培训和研讨,帮助他们了解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并鼓励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反思和交流。

第三,鼓励教师参与课程创新和教学研究。校长要鼓励教师参与课程开发,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教学热情。如,有效地激发教师的创造力和热情,提升了整个教师团队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质量。

3.引领学生管理与辅导建设

高中校长引领学生管理与辅导建设的具体做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立完善的学生管理体系。校长可以与教师、辅导员合作,制定明确的学生管理政策和规定,确保学校的纪律和秩序。制定学生管理手册,明确学生行为准则和纪律要求,制定相关的奖励和处罚措施。建立学生管理委员会,由教师和辅导员组成,定期开会讨论学生管理的问题和策略。

第二,提供个性化的学生辅导和关怀。校长可以组织辅导员团队开展个性化的学生辅导工作,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鼓励辅导员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定期进行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心理健康和生活困扰等问题。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支持和指导。

第三,开展学生活动和社会实践。校长应当注重组织各类学生活动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社区参与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领导能力。同时,校长应鼓励学生参与校内活动,如文化艺术节、体育比赛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团队合作。

4.引领家校合作建设

高中校长引领家校合作建设的具体做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立沟通和合作的渠道。校长应当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包括家长会议、家长工作坊等形式,了解家长的关注和需求,传达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政策。组织家长会议,邀请家长参与学校发展规划和教育政策的讨论,同时向家长介绍学校的教学方针和活动计划。

第二,提供家庭教育支持和资源。校长要组织家长教育讲座、研讨会等活动,提供家庭教育的指导和资源,帮助家长了解青少年教育和成长的关键问题。

第三,强化家校互动和合作。校长应当注重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各类活动和志愿者工作,加强家校互动和合作。邀请家长参与文化节、运动会等,学校活动的筹备和组织工作,让家长与学校紧密合作,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5.引领绩效评估与自我反思建设

高中校长引领绩效评估与自我反思建设的具体做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设定明确的评估标准和目标。校长可以与教师团队共同制定明确的评估标准和目标,以确保评估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与教师团队一起制定了绩效评估标准,包括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成果、教师发展等方面的指标,并设定相应的目标和期望。

第二,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校长应建立定期的绩效评估机制,包括教学观察、学生评价、同行评估等方式,以全面评估教师的表现。定期进行教学观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估,并提供及时的反馈和建议。同时,鼓励学生参与教师评价,收集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意见和反馈。此外,校长还要组织同行评估,让教师相互观摩和评估,促进教学经验的交流和共享。

第三,进行自我反思。校长应鼓励教师进行自我反思组织教师参加教学研讨会和专业培训课程,提供专业发展的机会和资源。要求教师定期撰写教学反思和教学计划,以促进个人的教学成长,提高教学质量。

高中校长在学校管理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其领导和管理能力对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高中校长应注重自身的专业发展和学习,不断适应教育变革和前沿趋势,以更好地应对挑战。

【参考文献】

[1]黄先利.基于教育新常态背景下高中校长应具备的管理素养[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9,8(004).

[2]柴源.高中校长建立良性“校长——学生关系”的理念与策略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22(10).

[3]柴源.建立良性“校长——学生关系”: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中小学管理,2022(8).

家校合作做法范文第5篇

日;网络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24―0030―01

家庭、学校作为学生成长的两个重要“摇篮”,对学生的教育和成长发挥着举足轻重的教育作用。关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科有一个简洁而鲜明的观点:学校应当领导家庭。由此可见,学校作为从事教育的专门机构,奠定了家校合作中的主导地位。如何指导家长掌握科学有效的教子方法,形成配合学校教育的技能,提升家庭教育的水平,形成家校共育的体系,提高家校合作的有效性,也就成了我们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必须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个别交流――家校沟通与合作的咨询室

班级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和学生沟通的效果。教师和学生进行一次卓有成效的谈话,可以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增进师生情感,从而促进班集体的建设。特别是一些特殊学生,更需要教师的耐心、关心、爱心和尊重。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教师要能生动地描述出学生在课堂上某一环节的出色表现,这样家长会从教师的言谈中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和重视。而面对学生的缺点,教师一次只能说一个方面,只解决一个问题,不要把学生所有的缺点都罗列一遍,这样只会让家长更沮丧,甚至对教师的能力表示怀疑。

二、家长会――家校沟通与合作的主阵地

组织家长会是家校沟通与合作的必要环节,是班主任同家长沟通,凝聚教育合力的主要方式之一。一是参与角色的创新。要以家长和学生为主角,加强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学生、家长与家长的交流与沟通。二是探讨问题的创新。家长会的内容要根据不同的家长及学生、学生不同阶段的问题而改变,以增强针对性、实效性。三是组织形式的创新。家长会的形式应该活泼多样、充实生动。在召开家长会之前,班主任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讨论的主题,指定家长发言,鼓励其他家长积极参与讨论交流,也可采用问答式,面对面地让家长提问,教师一一解答,为家长提供相应的指导方法,让每位家长带着问题来,载着方法归,以达到学校与家庭相互沟通、形成合力的目的。

三、家校联系册――家校沟通与合作的助推器

每个学生都希望教师看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进步,都希望教师把这些进步告诉同学、家长,而作为家长,也想听教师对自己孩子真诚的赞美。所以,作为教师,书写家校联系册时要在肯定中提出要求,在要求中渗透赏识,同时要指导家长分享自己教育辅导孩子的“实战经验”。这样,家长之间既可以相互学习,又能及时反思、整理自己教育孩子的有效做法。一年级学生对教师的要求不能立刻理解、记住,常常达不到教师的要求,不利于良好习惯的培养。为了帮助家长了解教师的要求,教师可以不定期写《致家长书》,在公开信中反馈班级情况,表扬表现优秀或取得进步的学生,介绍本班学生家长的成功做法和其他教育方法,并提出下一阶段的要求和重点。

四、家长开放日――家校沟通与合作的诊断所

家长开放日是家长参与学校话题讨论的平台,更是家长畅所欲言的好去处。举办“教学开放日”活动,让教师、家长以及学生面对面地交流,有助于增进三方的相互理解,从而进一步提高德育水平。如,把家长请进德育课堂,参与学生的德育课程,安排家长接触新课标下的德育课,使家长对课改下的育人理念有新的认识,对新的教学模式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更好地接受新的教学模式,使家庭与学校之间建立“互信”关系,有助于学校、家庭、社区互动育人活动的开展。在每次开放日后,还可以发给家长反馈表,请家长对学校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五、网络平台――家校沟通与合作的百花园

网络时代最大的便利就是交流自由、资源共享。创建QQ群,请家长都到班级群中来,使他们不但可以跟教师沟通,也可以跟本班学生的家长交流。同时,还可以建立网络空间,教师和家长都可以在这里信息,上传和下载教育资料,实现资源共享。因此,建立班级博客、QQ群是网络时代班级管理的新尝试,更是家校有效沟通与合作的一种重要手段。

家校合作做法范文第6篇

在城市学校,老师通过短信布置学生作业或提醒家长监督学生完成作业已成为非常普遍的事。每天晚上陪孩子写作业成为大多数家长的一项任务。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按时完成作业,但其副作用不可小视,同时这也反映出应试教育下学校教育的无奈和困境。

首先,虽然教育需要家校互动、协作和配合,但其重心显然不是完成学生的“家庭作业”,但在很多时候,老师要求家长配合完成的大多是督促学生完成家庭作业。这显然有违家校合作的主旨和意图,老师把督促学生完成家庭作业作为“家校合作”,是曲解了家校合作的目的。家校合作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的学习能力、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社会适应能力。很显然,老师的这种做法不但给家长增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而且也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说到底,这种做法还是应试教育思维在作怪,把学生当成写作业、做练习题的工具,其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合格、健康的人,而是为了分数着想。

其次,老师通过短信提醒家长孩子要做的作业,是怕孩子记不住作业的内容。这种借口也是站不住脚的,让父母转达作业虽然起到了监督学生做作业的目的,但因此会让学生失去自主性和责任心,长此以往,让学生觉得每天放学回家做什么、学什么都是父母操心,自己可以不管。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把学习当成父母安排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成为一句空话,因为一个连自己的作业都记不住、都不愿意记的学生怎么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最后,教育部三令五申,要求“小学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如果学校老师认真执行教育部的减负令,何来需要短信向家长不断提醒的作业呢?这一方面反映了减负令无法实施下去的症结所在,另一方面也表现了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学、考试、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协调,因为在升学和评价上,分数依然是评价中最核心的因素。因此,虽然教育部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严格要求,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老师直接面对家长,要求家长监督学生完成家庭作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应试教育下学校教育的无奈以及素质教育的困境。

家校合作做法范文第7篇

一、信息交流单向性

交流意味着合作。所谓合作,应该是合作双方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达成目标的过程,合作的前提应是合作双方的双向交流和沟通。家校合作是以家庭和学校的沟通为基础的,然而,在我们家校合作的实践中,出现的状况却是信息以学校为源单向流向家庭,以传达代替了交流,以灌输代替了沟通。

以中小学家校合作最常用的形式――家长会为例。家长会的惯常模式在全国几乎是通用的:首先由学校领导讲话,向家长介绍学校情况,宣传学校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传达学校对家长配合学校工作的要求,或灌输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式,这类讲话往往是家长们耳听详熟的一些冠冕堂皇的大道理和随处可见的套话,家长们不仅很少认真听,而且会产生厌烦的心理。校级家长会后接着是班级家长会,通常也是班主任向家长讲话,一般以通报学生的成绩为主,其结果往往是成绩好的家长颇觉欣慰和光彩,而成绩不理想的家长会陷入尴尬、烦恼和忧虑中,使家长会始终处于一种隔膜的氛围中,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还会降低家长对学校的信任,使家长会越来越流于形式。

二、双方地位不对等

由于分工不同,家庭和学校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充当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但双方不论作为社会单位还是教育力量,在地位上都应该是平等的。而家校合作能否顺利进行,保证双方在合作中的对等地位是十分重要的条件。但目前我们家校合作的现实是,在合作中应起主导作用的学校,往往以教育权威的姿态出现,把“主导作用”转换为“领导地位”,对家庭进行教育“训导”和“恩赐”,而非教育对话和协商。家庭在合作中处在十分被动的地位。家庭失去了在合作中的发言权,也就失去了主动进行合作的动机。这一点可以从我们家校合作的形式上反映出来:我们所较常采用的合作方式都属于以学校为中心的“校本模式”,如家长会、家长学校、开放日等,更多地考虑学校的需要和便利,往往在活动举行前通知家长参加,家长一般没有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和妥善安排个人事务的时间,常给家长带来许多不便,家长只能疲于应付。家访,这个最能拉近家校距离、极富人情味的合作方式也逐渐被“上所施”的“电召”“传唤”所代替,家长们听唤而至,有时甚至还要接受教师的质问和训斥。更令人心痛的是,这样的事实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许多家长都曾有过的经历。

三、关注重心背离

学生是连接家校的纽带,家校合作毫无疑问应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中心,这是合作的初衷和目的。但是由于家长

和教师的角色不同,他们对于如何接触和看待孩子有许多不同的观点。

从表1中可以明显看出,教师更加关注孩子的共性,家长更加关注孩子的个性,用一句形象的话来说就是:孩子是

老师眼中的林,父母眼中的树。家长对孩子的评价高于教师对孩子的评价,家长更易对孩子报以高期望并更易失望。这种现象在我们的独子文化中尤为突出,反映出家校双方在合作中对孩子关注重心的背离,一边是学校的宣讲和倡导,一边是家庭的淡漠和排斥,使双方都感到对方缺乏合作诚意,结果容易使双方失去对合作的信心和兴趣。

四、目标主体表面在场和实际缺席

家校合作的中心是学生,学生的发展始终是家校合作的目的,有效的家校合作必须始终指向学生这一目标主体。合作双方应切实为了促进孩子和谐、全面的发展而排除偏见、达成共识,共同致力于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科学合理的物质支持和精神支持。但是,家庭和学校在合作的过程中却常常围绕学生却又不为了学生,出现了学生这一合作的目标主体表面在场和实际缺席的矛盾现象。这主要表现为,家长和教师在合作中都更容易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往往忽视或偏离了学生的需要,最常见的有两种看似相反但实际同质的做法。一种是相互指责、推委责任,把注意力放在谁为孩子的问题负责的追究上,而不是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样的合作就等于是家校双方以一种特殊的合力把学生推出了合作现场,合作的目标主体在此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已。另一种做法就显得“愉快”多了,家长和教师站在一条战线上,双方互通有无相互支持,对学生施行“共管共治”,力求把学生的所谓不良倾向消灭于萌芽状态,完全无视孩子的独立人格和尊严,像教师截留学生信件交给家长,家长偷看孩子日记并择要向教师汇报的极端做法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学生便成了合作的受害者,要么成为家长、教师互相指责的“替罪羊”,要么成为家长教师手下的“嫌疑人”“被改造者”,使得许多学生对家长和教师的接触持恐惧、反对甚至是敌视态度。这种目标主体实际缺席的合作已经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当然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

五、交流内容单一、狭隘

我们目前的家校合作,从校级的合作来看,总是集中于呼吁家长对学校进行支持和监督。从班级的合作来看,教师和家长往往只局限于就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违纪问题进行交流。

从表2中可以看出,家长、教师的交流内容十分集中,双方对学生学业的高度重视,家长尤甚;双方就品德方面的

交流是值得肯定的,但实际上这方面的交流却往往集中于讨论孩子的违纪问题,只有在孩子犯错时,双方才会在孩子的品德方面寻求合作;孩子在身体、审美、劳动方面是否和谐发展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至于家校合作本应重视的各个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尤其是家庭中存在的特殊情况、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的特殊需求以及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特殊经历,几乎被排除在合作范围以外,很少得到教师和学校的关注。

六、家校合作随意性、低频性

目前,我国的家校合作还处在即事、即时的阶段上,属于“救火式”而非“防火”式,合作往往是为了解决某一具体的问题即兴而定。很少有学校把家校合作纳入整个学校制度、写入学校的工作计划,即使是进行了家校合作工作,也大都没有总结,不留记录和档案。没有制度和计划的保证,家校合作便表现为随意性强,极易导致考虑不周、准备不足、组织不力的情况,如校领导只从全局考虑而没有考虑级部和班级的具体情况,教师们缺乏物质和心理上的准备,致使双方的合作积极性都受到挫伤。随意性必然导致低频性,家长和教师除了通过学校组织的家长会或家长学校进行接触外,几乎常年不联系,即使是班主任老师,也只限于在家长会上和家长交流或是为了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才会和家长有所接触。这对于双方全面了解学生情况,进行有效家校合作十分不利。

七、家校合作程式化、机械化

家校合作大多采用校本模式,即以学校为中心的模式,最常见的合作方式是家长会和家长学校。在很多学校,所谓家长学校形同虚设,流于形式。近年来新兴的开放日应该算是家校合作领域的新事物,却并无多少新意,充其量只是家长会的“图文版”:宣传栏里张贴有关学校业绩、学生成绩及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可以供到校的家长阅读,变家长会的“听”为开放日的“看”。也有不少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家长督教团等组织,这本是有利于家校合作的,但这样的组织往往不是参与学校的决策而只是教师工作的又一层评价和监督机构,犹如为教师又加了一层“紧箍咒”,颇令教师反感,家长们往往也颇觉为难。这种程式化的合作很难引起家长积极参与合作的兴趣,使合作徒具形式。

合作的机械化表现为学校在合作中不能想家长所想,使合作缺乏人文关怀的气息,让家长望而却步。例如,有一些家长由于来自自身的压力而没有精力参与家校合作,如婚姻危机、生计问题等,学校理应对这样的家庭表示支持和了解,但实际上他们却常常被忽视或受到谴责;再如,很少有学校设有专门接待家长的场所,家长到校只能在教师的办公室进行交流,使这种面对面的私人交流置于众目睽睽之下,家长很难做到放松和坦诚;另外,教师和家长在这样的场所进行交流,只能是在教师舒适的办公桌旁边加放一张供家长就座的凳子,这种位置本身就造成了家长的窘迫心理,是一种拒绝合作的暗示。这样的细节在家校合作中俯拾即是,它们就如同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一样,虽然重要却常常容易被人忽视,就更不用说教师们在合作中对家长的态度所产生的作用了。家校合作活动的后续工作,如写信或打电话向家长表示感谢或询问意见、感受等,无疑会使家长体会到教师的关切和合作诚意,这在美国已成为传统,在我国的家校合作中还是十分罕见的。

注释:

[1]彭茜,郭凯.家校合作的障碍及其应对[J].教育科学,2001(11).

[2]徐金贵,颜辉荣.中小学家校共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家校合作做法范文第8篇

一、校长用心管理学校。

“一位好的校长能带出一所好的学校”,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头羊,他的办学思想,人格魅力如何,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发展。通过考察,的确香港学校的校长们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把心思用在学校的管理上,以先进的办学思想和激情,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着师生,影响着学校的发展。

1.打造一支敬岗爱业的教师团队。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辛勤劳动和奉献精神。的确香港的教师们都非常热爱和珍惜他们的工作岗位,把学校视为第二个家,这其中离不开校长们对他们的关心、信心和尊重。尤其把他们摆在平等的位置上,共同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如香港民生书院“民生一家亲,共坐一条船”;宝血会上智英文书院“校长亲自开广播,多谢获奖学生的辅导老师”;信义中学对教师们“高期望、高关心、高支持、共庆成果”。学校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教师激励机制,来提高教师们的业务水平。采取组织教师们走出去交流学习,引进来培训等策略,让教师们的学识、品行得到较大的提升,更好地配合和实践校长的办学思想,为学校的发展创造一支业务优良和思想过硬的团队。

2.大力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一所优质的学校必定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香港的学校虽然占地面积都比较少,但校长们都花费大量的心血把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布置得非常精致、恰当,为师生的学习、生活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如:充分利用先进的资信科技,让师生们更好地掌握知识,了解世界;设计舞台让学生表演,充分展示才艺;利用学校的电视台及时报道和传播最新的成果;利用文化长廊彰显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学生获奖成果,激励着师生锐意进取。如:信义中学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好学校的每一个地方,为师生们设置阅读、谈心浮习的场所,来增进师生们交流与合作。校长们甚至把学校的一草一木及艺术品都布置得恰到好处,充分体现学校蓬勃向上的朝气和生命力,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了和谐、愉快的氛围。学生们在这样的校园文化氛围里学习,真正得到熏陶,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3.关注学生的成长。

香港的学校无论校长还是教师,都非常关注学生的成长,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识和健全的人格,以适应将来的社会环境。校长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和影响学生的成长,如民生书院:对待学生做到严而有爱心,对待学习困难的学生,校长亲自见面谈心,要求学生写反思,请外来机构跟进,找对策、分析原因。如宝血会上智英文书院:校长亲自开广播多谢获奖的学生。信义中学为师生设置谈心和学习的地方,师生关系非常融恰。同时充分调动社会和家长的力量,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这些好的做法,都为学生的成长打下

良好的基础。

二、家校合作,形成合力。

此次参观的三所香港学校都非常重视社会力量和家长充分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和教育中来,通过成立家长委员会,密切合作关系,形成合作伙伴,共同形成合力,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收到非常好的效果。民生书院:增强学校的透明度、致家长一封信,让家长们更加了解学校,信任和支持学校,形成民生一家亲的办学理念。宝血会上智英文书院:要求家长尊重教师,敢于直面家长提出的每个问题,更加密切家校合作。信义中学:注重培养校长、教师、家长们的信仰和价值观,相互配合,从,正面影响学生,让学生愉快、健康成长。这些好的做法,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三、大胆探索和实践高效益的课堂教学。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标提倡的学习方式,无论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还是灌输书本的知识,许多问题的解决往往是在课堂,高效益的课堂不在于使用多少辅助设备,关键在于教师个人扎实的基本功,灵活的应变能力,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师生互动、合作,处处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对三所中学的听课,我们发现教师课前已做足充分的准备,课堂上学生参与、师生合作,关系非常融恰,气氛热烈,具有新意,善于开启学生的思维,学生对学习感到愉快、轻松,没有多少压力。尤其是信义中学的启发潜能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四、以生为本,全面发展。

通过参观学习,我们认识到香港学校的教育.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无论是在家校合作、课堂教学、人文关怀,还是社会实践等方面,都得到充分的见证。如民生书贸民生一家亲”、宝血会上智英文书院:课程设置(伦理、商业概论、经济、家政等)、体育分四社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信义中学的:启发潜能教育,让学生在教育之下,愉快、健康成长,装备学生应对二十一世纪的挑战。这些学校的办学经验,让我们更新观念,明确了办学方向。

五、考察后的反思:

香港之行,收获甚多,开阔了视野,看到香港学校精心办学,用心管理,带给我们的震动是深刻的,触动了我们的教育思想,更重要的是我们冷静下来进行认真的反思,思考我们存在的差距,理清我们的工作思路,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学习和借鉴香港教育的成功经验,把学校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

1.作为校长要率先垂范,用心管理学校,善于借鉴和学习先进的办学经验和理念,带领广大教职员工锐意改革创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理解、尊重、信任和关注教师的成长,以校长的人格魅力和办学激情感染和影响教师的言行,努力打造一支敬岗爱业的教师团队。

3、密切家校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形成合力,促进学校教育更好、更快发展。

4.加大教科研力度,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提高办学效益。

家校合作做法范文第9篇

关键词:家长会;家校合作;基础教育

学校与家庭是基础教育过程中的两种重要教育力量,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教育的“手心”和“手背”,必须紧紧依偎,才能共同促进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搭建家校合作教育平台,形成教育合力对学生的整体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家长会是家校合作的主要形式,是教师和家长平等交流的平台,同时也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家长和教师进行沟通、相互了解学生情况的有效途径。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家长会也应该以崭新的面目出现在我们面前。

一、家长会开展的现状

笔者针对福建省漳浦县绥安中心学校各年级家长会的开展情况进行了家长到会率的统计,结果发现,低年级家长会的出席率几乎达到了100%,满怀热情的家长济济一堂;可是,到了高年级,家长会的出席率却大幅下降到只有八成,家长失去了参与家长会的热情,经过走访调研,发现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1)有些教师仅仅把家长会定位为学生在校情况汇报,主要是学习成绩汇报,除了谈学习还是学习,批评太多、鼓励太少,把家长会开成成绩会,甚至是批评会、告状会。这种做法既挫伤了学生和家长的自尊心,使老师和家长双方在教育学生上形不成合力,同时,亲子关系的紧张也会使学生和家长对家长会甚至对教师产生厌烦和排斥心理。

(2)教师唱“独角戏”,不仅是家长会的组织者,也替代家长成为参与主体。从家长会的时间、地点、形式到开会内容都由教师决定,忽视了家长作为家长会参与主体的感受、体验和需求。这种“居高临下”式的家长会模式注定了家长和学校、家长和老师之间很难有真正的、平等的交流和沟通,因而也不可能产生共鸣进而取得良好效果。

(3)召开次数偏少,一般每学期一到两次,时间大多选择在期中和期末考试结束后。学校需要与家长沟通交流的问题其实很多,但想要经常性地将所有家长聚集在一起并且召开持续时间较长的家长会是不现实的。

二、家长会模式的创新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通过近几年教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我对家长会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改革,总结出家长会的五种创新做法。

(1)不吝啬对学生的肯定,让家长更多地了解孩子的优点和长处,看到各方面的潜能,让学生觉得“我还行”,从而产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些充满赏识和鼓励的话语,永远不会过时,它温暖的不仅是孩子的心灵,也让家长有了继续努力的信心。

(2)家长对孩子在校的点滴生活都很关注,教师可以将孩子在园的日常生活拍成VCR在会上播放,将学生用完的作业本、练习本、日记本,自己最得意的美术作品、书法作品、作文、手抄报记好日期并保管好,等到开会时,让家长欣赏自己孩子的杰作。每一个家长都看到自己孩子的闪光点,可以唤起家长对子女教育的信心。

(3)让学生与家长真正成为家长会“三方会议”的主体,感受真正的平等与尊重。在家长会中,对于班级各项活动由孩子们自己来总结。让学生做小记者,针对各种在成长中遇到的困惑,采访家长,让他们谈谈看法,聆听家长的心声,交流家长的家教经验,吸收好的意见和建议,努力在今后对问题进行改进,同时,借助亲子亲密共处的契机,创设孩子与父母交流的空间,为亲子关系的改善和融洽提供了机会。

(4)每个学生情况各异,而集体的家长会又不能面面俱到,不能照顾到所有学生,因此更具有针对性的小型家长会可以作为有效的补充。同一学习类型学生的家长在一起参加家长会,人数少、召集快、质量高、效果好。同一学习类型的学生有共同的特点,教师根据这些特点归类分析“对症下药”,让家长在同一平台上分享培育经验,极易产生共鸣,有利于经验交流、互相启发和共同进步。

(5)不要认为一次集中的家长会,就可以解决所有要求家长配合、解答以及家长疑惑的问题。要安排同学采用录音或会议记录的形式,把家长会上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观察了解学生在家长会后的表现,找学生谈心,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鼓励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奋发向上,适时地在会后回访或跟进,了解学生在校内外的情况,将有助于教师和家长的真正了解,以获得更好的家长配合。

从实践反馈来看,家长会的创新模式受到了教师、学生、家长的普遍欢迎。“家校合力”的家长会创新模式对老师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 琦.家长会工作的创新实践与思考[J].中国德育,2008(9).

[2]刘秀英.家长会新模式的行动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0(7).

家校合作做法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生源质量;以生为本;双管齐下;家校合作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考录取率的不断提高,普遍存在生源人数的下降,教育机制都在发生巨大变化等等一系列新情况,带来的问题是中职校生源质量急剧下降,中职生中品德、意志、行为、学习能力等各方面综合素质较差的人数明显增多,给教学、学生管理和今后的就业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纵观近几年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基本情况,我们深切感到:探求一条行之有效的中职校管理的路子,已经成为学校管理者思考和探索的重要任务。

在多年的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践中,我们不断摸索和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共同教育的一些做法,这种“双管齐下”的管理模式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建立了充满活力、多元的教育共同体,近年来,这种共同教育的管理新路子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加强班主任第一责任人的理念,随时关注学生的动向,观察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变化,进一步规范师生关系

我们制订了一系列制度和措施,创立了对班主任的量化评分考核体系,鼓励和促使班主任深入学生中,成为真正的第一责任人。如,我们要求班主任去男生宿舍和女生宿舍每天不少于两次,去班级每天不少于三次。每天到晚间值班教师处了解前一天的学生动态,对周末不回家的学生做好住宿登记。对请假有事的学生进行跟踪了解,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每周三下午是我们学校固定统一的主题班会时间,要求班主任在班级中宣讲和重申学校的各项制度,分析和解决上周发生的各种问题,表扬上周班级中的好人好事等,规范学生行为,激发学生的热情,这种师生关系建立在制度的保障上。

二、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现状,建立家校互动的管理机制

学校要求班主任在充分掌握学生各方面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特征,认真分析每个学生的情况,将有效的个别教育和集体教育相结合,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同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做到“双管齐下”。

我们深刻认识到:“家长是否有效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教育,直接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效果,缺乏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是不完整的。”家校配合、分工合作是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一股合力,这股合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要达到信念、原则、教育目的、过程和手段上的一致,尤其是过程和手段的一致,是件多么难的事情,必须要有深度而有效的家校合作。

如今,很多家长也愿意配合学校,但是由于各种因素,使得家校合作流于形式,而且很难找到问题的根源,也就无法做到深层次的合作。

我们在这方面做了长时间的讨论和研究,制订了长期、稳定、长效的家长联系和沟通体制。如,我们建立了家长联系单制度,对每周回家学生由班主任将该学生本周在校的表现以书面形式通告家长,家长签字确认后,交回班主任保存。我们建立健全了家长电话联系制度,要求班主任每周与班级学生家长的电话联系次数不少于6人次,及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了解。我们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要求班主任做好家访工作,每学期走访学生的人数不少于10次。要求班主任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家长会。在每学期的家长会上,会请一些优秀的家长来介绍自己的教子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并针对共性的问题进行探讨,切实做到“以生为本”。

新形势的变化必然要产生良好的充满活力的师生关系和家校关系,这种“双管齐下”让家校互动来促进教育,体现了充分尊重家长,关注学生的感受,让家校之间通过交流互动,育观念,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培育学生。

近年来的管理实践,使学生的学风得到了端正,学习热情有了提升,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校在近年的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各项统考和竞赛中均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校园环境得到了改善,整洁美观、充满生机的教室和宿舍,使得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学校多次被评为“安全校园”“放心校园”,学校管理环境的改善,也推动了招生就业工作。新招生源的素质也有所提高,形成了良性循环。这都得益于我们近年来的“双管齐下”。

上一篇:电工弱电培训范文 下一篇:翻转课堂教育学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