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城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12-13 17:29:17

农村城镇化论文

农村城镇化论文篇1

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要素,其他要素作用的发挥以及发挥的程度都取决于劳动力作用的发挥。而劳动力素质和人力资本的提高关键在于教育的发展。而农村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力仍然是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教育投资的增加。从历史和经验来看,农村教育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一直互为基础和动力,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农村教育发展为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高素质人力支撑和技术创新支持。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当代经济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和技术创新都与教育密切相关。而农村相对扎实的基础教育,打下了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国民教育和劳动力素质提高的基础。而在农村农业、科技、教育三结合的职业和技术教育中,不但可以培养现代农业所需要的现代农民,也可以通过提高人的劳动生产能力来实现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为实现农村城镇化、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业产业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村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体系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教育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财政投入和教育投资规模,因此经济发展对教育发展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尤其是以县级财政为主的农村教育,其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及速度更是有直接的关系。之前,之所以形成城乡的“二元”教育格局,就是因为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而近年来,农村教育软硬件设施的改善,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都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新农村建设以及城镇化带来的城乡一体化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城镇化带来了农村教育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一)城镇化为农村教育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1、城镇化推动了农村教育改革,带来了教育观念革新的新机遇。

在城镇化过程中,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农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推进二者逐渐走向融合。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城市先进的教育理念、培养方案、管理模式、教学方法等开始逐步向农村辐射,城市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深深的影响到了农村教育发展,推动了农村教育思想观念的大讨论,带来了农村教育的革新。在城镇化的影响下,农村教育开始试图通过教育思想观念的革新,不断推进教学改革,提升农村教育竞争力和可持续性。

2、城镇化促进了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带来了农村教育持续发展的新机遇。

传统的城乡“二元”教育结构,造成农村教育环境和教育质量较差,教师和学生纷纷向城镇集中,从而导致农村教育发展乏力和滞后。在城镇化过程中,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大都加快了中小学布局调整,开始把城乡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在发展思路、学校布局、教师培养、队伍配置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在城镇教育发展的辐射带动下,附近的农村学校软硬件设施得以逐步完善、师资队伍得以稳定加强、校园文化得以提升和深化,提升了农村的教育质量。

3、城镇化催生了城乡教育一体化,带来了农村教育公平发展的新机遇。

要实现城乡教育协调公平发展的目标,就必须要改变城乡“二元”教育结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所列的十大教育改革试点第二条就明确提出了“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从目前实际的效果来看,城镇化以来,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通过优质资源共享、城乡教师交流、改造薄弱学校等方式,有力的促进了城乡教育一体化趋势,给农村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和农村可以各自发挥优势与特色,促使城乡教育双向借力,最终实现城乡教育的协调繁荣发展。

(二)城镇化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1、城镇化带来了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的新机遇。

城镇化对于改变农村粗放式经营模式,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城镇化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大面积还原和集中耕地,采用大机器作业模式和科学种植方法,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和产业化,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城镇化还可以提高农民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为农业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城镇化的发展,为农业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技术和资金支持,为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2、城镇化带来了农村企业发展壮大的新机遇。

城镇化进程促进了农村人口和资源不断向小城镇集聚,这一过程必然要求能源、通讯、金融等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体系的大力支持,给农村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空间和可能。而且,城镇化的过程是地方政府优化经济发展政策和制度的过程,大力发展农村特色经济的过程,也是完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功能的过程,给农村企业发展提供了载体和依托。城镇化加速了资金投入,扩大了金融和财税支持,实现了集聚发展,为农村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带来了历史性机遇。

3、城镇化带来了农民增收的新机遇。

首先,城镇化改善了农民的收入构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使农民的非农收入持续增长。而且,城镇化为农村发展二、三产业提供了机遇,农民在农村的非农收入也会增长。其次,城镇化进程中城镇人口比例提高,改变农产品供求关系,刺激农村相关产业发展,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再次,城镇化有利于耕地集中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带动了农业技术和管理创新,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另外,城镇化加速了农村土地流转,盘活了土地要素,为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提供了可能。

三、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一)借力城镇化,加大农村教育投资,实现农村教育和农村经济的直接互动

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教育发展,抓住城镇化发展的机遇,加大农村教育财政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金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拓宽农村教育投资渠道,鼓励农民提高子女教育投资,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高农村教育发展速度和质量。农村教育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教育投资被视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潜在引擎”,农村教育投资的增长又必将刺激农村教育经济的发展,从而带动农村经济整体增长。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农村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农民提高教育投资提供了可能,从而实现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直接互动。

(二)融入城镇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的良性互动

农村教育和农村经济都要强化主动意识,积极融入城镇化发展中去,融入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去。城乡一体化是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和目标,城镇化也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和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根本动力和重要载体。一方面,农村教育要积极融入城镇化中去,抓住新型城镇化的机遇,利用城乡教育一体化趋势的契机,借助教育投入的增加、优质资源的共享、友好学校的帮扶等方式,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发挥特色与优势,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农村地区要紧紧抓住城镇化带来的农业产业化、工业化的机遇,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和特色经济;利用城镇化带来的更加完善的经济发展空间和载体,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提高农村中小企业的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从而促进农村教育发展,实现城镇化、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的良性互动。

(三)助力城镇化,加速农村教育转型,实现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的协调互动

城镇化的发展需要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城镇化的基础和核心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同时也是农村资源深度开发利用、农村产业升级转移、城乡生产格局更加合理的过程。但不论是哪一方面,城镇化都离不开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都依赖于农村教育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升。农村教育要根据城镇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加速教育理念和教育结构的转型。一方面,农村教育在巩固基础教育的同时要加强离农教育、技能教育和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有效向城镇转移,为城镇化提供有一定文化基础和技术基础的人力资源队伍,助力于城镇化和城乡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农村教育要大力发展基于“三农”本身的农村教育体系,加强农业技术教育和农业科技创新,培养一大批“依靠农村、为了农村、扎根农村”的有知识、有能力、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于城镇化建设,从而实现城镇化、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的协调互动。

四、小结

农村教育要积极融入和支持城镇化建设,进一步强化地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人文素质的提高,从解放与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的需要出发,推进教学改革,转变办学理念,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农村经济发展要以城镇化为契机,大力发展农村地方经济,实现农业产业升级和非农产业发展壮大,不断提高农民收入,坚持教育与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农村城镇化论文篇2

[关键词]河北城镇化环境优化

城镇化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途径。目前,河北省的农村城镇化进程已进入到一个高速发展阶段,省域内各类城镇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城镇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与发达地区、乃至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随着河北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一些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也相伴而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省城镇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城镇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处理好城镇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采取有效措施来保护和改善城镇的生态环境。

一、河北省环境保护发展现状

近年来,河北省进一步完善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人大监督、环保部门统一监管、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的环境保护工作机制。同时,还根据环保总局等7部门《关于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深入开展了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2006年5月10日,省政府印发了《河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2006年7月13日,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并做出了《关于推进生态省建设的决定》,生态省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和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省政府又于2006年8月28日印发了《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的实施意见》;于2006年8月31日召开了全省第七次环境保护大会。2007年3月21日省环保局又公布了根据《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完成的《河北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该规划是河北省第一次以省政府名义的环境保护事业发展中长期省级重点专项规划。

在环境影响评价方面,通过采取区别对待、严格项目审批,严格环境准入、提高准入门槛,实行分类审批、优化产业布局等措施来加强对新建项目环境的管理,并经常开展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大检查。在环境法制建设方面,制定了《环境违法案件移送办法》,为规范案件办理提供了依据。在污水处理厂建设方面,凡在环境敏感区和重点流域没有城市(镇)污水处理厂的,停止审批造纸、制革、印染、化工等污染重、水污染物排放量大的项目。同时,还积极推进污水处理产业化,强力推进在线监测装置的安装。

于2007年10月召开的河北省委七届三次全会,明确提出了“改善城镇面貌要力争每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同时,另一场关乎发展、关系民生的“节能减排攻坚战”也在河北大地上全面打响。省委在七届三次全会上强调,要在全省确定30个左右重点县(市),制定节能减排工作目标,实施省级考核,在明年初的省人代会上,县(市)长向人民代表做出承诺,3年内完成达标任务,否则就要自动引咎辞职。选择30家能耗排放大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实施省级节能减排目标管理,3年内能耗和排放如果达不到国家标准,企业领导就应免职。此论文转摘于流星

近年来,全省的环保工作总体上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呈现下降趋势,城镇大气环境质量有所改善,重点河流水污染恶化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省建设也在扎实推进。但是,当前全省的环境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最为突出的是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偏大,2007年河北省的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大致分别居全国第四位和第八位。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城镇化过程中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城镇化建设中出现的各种环境问题。

二、农村城镇化建设环境优化的对策

1.不断完善城镇环境管理的法规体系

我国的城镇环境管理法治化建设已取得了可喜进步,对我国城镇环境管理工作的开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有关城镇环境保护的专项法规建设尚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我们一定要根据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与法规,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规章,逐步建立起一整套以若干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为基础、各种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和规章相配合、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规章为补充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体系,使小城镇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化。2.加强城镇环境管理制度建设

行政手段在生态环境管理中广泛运用,对城镇建设中环境的保护与改善起到了很大作用。然而,行政手段在使用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如管理机构不够健全、规范不够、约束力不强等问题。为此,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必须把城镇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建立生态环境建设目标责任制;切实加强城镇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城镇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人员的素质;进一步健全城镇生态环境保护的领导责任制,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努力形成城镇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合力。

3.制定科学的城镇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编制城镇环境保护规划,一是应当以持续发展的生态学观点指导城镇建设,针对城镇自身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生态环境规划措施;二是应当坚持污染防治与环境保护并举,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并重的原则;三是应当遵循“居民进区,工业进园”的原则,结合各自的功能以及生态环境容量进行必要的生态环境功能分区;四是搞好城镇的环境容量分析,统筹考虑城镇的发展布局,合理安排城镇的各项功能用地,规划好城镇环境发展的框架,使城镇环境发展规模与其环境容量相适应。

4.加大环境保护执法力度

环境保护执法中存在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以权代法和随意执法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城镇环境污染加剧的原因之一。为此,在环境保护执法工作中,要通过提高环境执法地位、加强环境执法组织领导、健全环境执法机制、完善环境执法程序、充实环境执法手段、提高环境执法人员素质等途径,不断加大现有各项环保法律、法规、政策的执法力度。要严格执行各类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强化环境保护法律监督,真正确立法律手段在管理小城镇环境保护中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5.加强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力度

保持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加大城镇环境综合治理的力度。为此,我们必须要通过制定各种有效的城镇环境管理措施和政策,建立起城镇环境管理的长效机制。要把治理工业污染与生态保护相结合,把控制新污染源产生和治理老污染源相结合,把防治大中型企业污染与防治小企业污染相结合,把控制分散点源与控制区域总量相结合,把环保独家执法与多部门联合执法相结合,不断加速产业结构模式的转换,大力发展低耗高效无污染或少污染的生态型产业。

6.加快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要对城镇环境建设和保护给予财政倾斜,按照“谁污染谁付费、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负担、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建立多元化的环保融资渠道,多方筹集环保资金,采取“社会投入、企业化运行、政府监管”的方式,加强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城镇规划建设上,要包括城镇供水、供电、供气等设施的完善以及排污设施的规划建设。尤其是城镇污水集中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基础设施一定要规划建设好,以促进垃圾和固体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防止其对水体、土壤的污染。

7.加强环境保护社会宣传

从一定程度上讲,解决城镇建设中的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环保宣传教育。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农村城镇化环境保护的最终效果。因此,我们应结合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加大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影、电视、报纸、杂志、因特网、宣传橱窗、标语、文艺演出、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开展群众性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传播和普及国家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和法规,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环境保护、自觉参与环境美化的强大舆论。

参考文献:

[1]陈柳钦: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探讨[J].岭南学刊,2005(3)

农村城镇化论文篇3

论文关键词 城镇化 农村 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是我国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涵之一,而城镇化则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在城镇化进程中,具有传统特征的农村政治文化也必将随着农村社会的现代转型而实现转型。这种转型,意味着农村“依附型”政治文化将逐渐转变为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现代的、民主的、参与型的政治文化。

一、我国农村政治文化的传统性分析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本质上属于农耕文化,它萌芽于夏商周时期,定型于秦汉时期,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历史的全过程,甚至在今天依然发挥着它的影响力,特别是在象征着传统农业社会的农村地区,这种政治文化依然根深蒂固。

(一)王权主义

在中国传统社会,王权是国家权力的核心,它控制和影响着社会的各个层面。王权的至高无上性和不受制约的性质,使得社会严格按照自上而下的等级制度进行排序,社会资源的分配也是按照等级地位的高低和权力的大小来进行的。在传统农业社会,地位卑微的农民在社会资源分配中自然处于最不利的处境,他们不得不接受来自于上层阶级的统治和剥削,同时也不自觉地形成了对政治权力的崇拜意识和依附观念。在传统政治结构下,这种权力崇拜和权力依附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的利益,从而成为千百年以来根植于中国农民内心深处的坚固的政治意识。近现代以来,中国先后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政治结构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权利状况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中国正在朝着民主法治社会的目标迈进。但是,由于政治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点,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权力崇拜和权力依附思想依然在我国农村社会普遍存在,影响和制约了农村民主政治文化的成长。

(二)宗法观念

宗法观念起源于家长制。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以家长为核心的家庭管理模式,同样适用于家族、乡里、郡县以至于国家。在这种模式中,权力高度集中于一人身上,并且通过血缘或其它古老的形式得以传承,而其他人必须接受和认同家长的权威。家长制的这种等级意识和人治传统,就造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宗法观念。宗法观念以儒家经典为依据,主张三纲五常,主张用传统的伦理道德来统治整个社会,实现社会的和谐。长幼有序、贵贱有等,尊卑有别的思想,实际上绘制了一幅礼治的经纬图。宗法观念在以家族为基本构成单位的传统社会是有重要意义的,它是统治阶级进行社会治理的有效工具,对维护整个社会的秩序和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甚至在今天的农村社会,传统伦理道德的继承和发扬,对维护社会风气和构建农村和谐社会而言,也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但是,家族式集权管理的模式却是不适应当前我国农村民主政治发展要求的,因为它忽视甚至抹杀了农民个体的权利和自主意识;同时过分强调血缘关系也会导致农村政治生活中徇私舞弊和裙带腐败的产生,甚至会造就一些横行乡里的“村霸”行为。这些现象在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的存在,不仅不利于农村民主政治的成长,还直接危害了农村社会的团结和稳定。因此,对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宗法观念”,必须秉持“扬弃”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三)平均主义

在生产力低下的中国传统社会,平均主义是贫苦百姓最美好的政治理想,也是统治者巩固其王权的政治策略。所谓“民不患寡,而患不均”,就是统治者对社会期望的基本认识。因此,无论从百姓角度看,还是从统治者角度看,平均主义都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一个突出表现。这反映了人对于社会公平和公正的最基本期望。然而,对平均主义过分追求不可避免地导致“大锅饭”现象和对个人利益的否定,这在今天注重生产效率的时代背景下是行不通的,也不符合保护公民个人权利的基本政治原则。因此,必须将“平均主义”的政治文化逐渐塑造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

二、城镇化进程对农村政治文化的影响

(一)城镇化对农村政治文化的积极影响

农村地区是我国传统政治文化最坚固的阵地,农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仅要求建立民主的制度,而且要求逐渐消除传统政治文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塑造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特征的政治文化。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至城市,接受了现代城市文化的熏陶,其根深蒂固的传统政治观念逐渐发生转变,政治认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政治行为也显得更加理性。这些劳动力在返乡之后,会对农村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发挥一定促进作用,加之农村自身现代化水平也有了一定提升,因此,现代政治观念引入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共同促成了当前我国农村政治文化正在逐步实现现代转型。概括来说,城镇化进程主要在以下方面对农村政治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增进了农村公民的权利意识。传统政治文化中的“王权主义”思想留给中国农民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根深蒂固的权力崇拜和权力依附意识,即在无条件服从权力的同时忽视了自己的利益诉求,并形成了对个人权力的盲目崇拜。这种观念不仅不利于公民权利的维护,而且会助长农村政治生活中的不正之风。在城镇化进程中,大量农民工外出打工,在参与城市生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了诸如拖欠工资等许多侵害自身权益的行为,在他们团结起来维护切身利益的过程中,实际上正是其公民权利意识不断成长的过程。而公民权利意识的成长,是现代民主政治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之一。

2.培养了农村公民的法制意识和规则意识。建设法制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我国农民由于受传统人治思想的影响,加之长期以来农村法制教育水平低下等原因,造成了农民的法治观念淡薄,缺乏规则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城镇化进程中,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和经济往来加速,观念和思想的交流融合也进一步加深。已经在城市地区成长起来的法治观念也逐渐影响到了农村公民的思想意识,促使他们逐渐树立起了尊重法律和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的观念,也使得农民的政治参与行为变得更加理性和克制,这对于农村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社会风气的维护是非常有利的。

3.激发了农村公民的创新精神和注重效率的意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张“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而不再是传统的“平均主义”、“大锅饭”。农村公民在城镇化进程中深度参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培养和锻炼了他们开拓进取、坚忍不拔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同时也获得了在社会生活中注重效率的基本认识。这一观念的形成,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生活的快节奏,也更加能够积极有效地参与政治生活,并在政治生活中认同他人的才能。

(二)城镇化进程对农村政治文化的消极影响

城镇化进程为农村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带来了契机,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首先,城镇化造成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至城市地区,给农村地区的政治文化建设带来了主体缺失的根本性影响。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大量涌现,使农村地区丧失了政治文化建设的最活跃的生力军,同时也造成了农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其次,城镇化进程中随着城乡交流的日益频繁,城市中流行于一小部分人的腐朽堕落的思想也随之影响到了部分农村人口,特别是在城市打工的年轻人,从而对农村政治文化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这些消极影响都是今后应当着重注意预防和消除的,但总体来说,城镇化给农村政治文化带来的更多是积极和正面的影响,我们应当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

三、农村政治文化现代转型的路径思考

我国农村政治文化现代转型的基本目标,是将传统的依附型政治文化转变为现代的、民主的、参与型的政治文化。在城镇化进城中,要实现这一转型,必须考虑到以下几方面的路径:

(一)完善农村政治参与机制,营造民主政治氛围

村民自治制度是我国农村政治参与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平台,长期以来承担着农村社会自我管理的功能。但由于在许多农村地区,政治参与的制度和实践经常脱节,导致村民自治制度并未能普遍促成农村公民民主习惯的养成。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的制度建设,更重要的是,真正将村民自治制度下的政治参与落到实处,形成村民参与乡村事务管理的民主政治氛围,从而促进现代民主政治文化的形成。

(二)加强学校教育,提高农村公民的政治认知水平

从现实情况来看,学校教育是当前我国农村政治社会化的主要渠道,也是提高农村公民政治认知水平的最有效的途径。而政治认知水平的提高,是现代公民文化形成的基础。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公民的政治法律教育,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学校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的人员和资金投入,努力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农村教育现代化,为农村社会的现代转型打造良好的基础。

(三)对传统政治文化进行合理“扬弃”,使其融入现代政治文明

我国传统政治文化虽然整体上是一种“依附型”政治文化,与现代民主政治原则不相符,但在某些具体内容上仍然具有一定的现代价值,如对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的重视等。因此,在农村政治文化建设中,应当注重现代政治文化与传统政治文化的适当结合,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主法治的农村政治文化。

(四)通过城乡一体化建设减少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农村社会的整体转型创造条件

农村的现代民主政治文化的建设实际上是一个综合性工程,它是伴随着农村社会的整体现代转型而进行的。如前所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仅造成了政治文化建设主体的缺失,还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使农村的发展失去了应有的动力。因此,应当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城镇化模式,鼓励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从而在促进当地农村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同时,逐渐实现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

农村城镇化论文篇4

农村经济国际化是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产生的,自从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于国际经济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尤其在经济一体化的现代社会,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深深融入到国际经济发展的大潮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农村经济要谋求一席发展之地,就必须跟紧时代的步伐,响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农村经济国际化。其实,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农业的国际化程度也是在提高的,然而,想要获得更广阔更自由的发展空间,还是需要认真思考对策,结合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制定更为可行的农业国际化发展战略。

2促进农村经济城镇化、国际化的发展策略

根据前文所述,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发现了其中存在的不足,也在进一步的探讨中,认识到农村城镇化以及农村经济国际化的含义和内涵,那么如何实现农村经济城镇化和国际化,发挥城镇化、国际化对建设农村经济的决定性作用,就成为当下关注的重点,接下来,笔者就来详细阐述促进农村经济城镇化、国际化的发展策略:

2.1农村经济城镇化建设策略

2.1.1搭建城乡良性互动平台,缩小城乡差距由于城乡差距过大,城乡之间的互动往往失去平衡,不利于城乡的同步发展,因此,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应该关注农村的综合发展,搭建城乡间互动的良性平台,以合理的方法协调城乡差距,进而逐步减小差距,促进农村经济向城镇化靠拢,实现生态、平稳、可持续发展。

2.1.2完善农村社会制度,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农村城镇化的建设不能单单盯紧经济发展这一方面,还应将目光适当投放到农村的社会制度建设上面去,除了农业经济问题,农村的社会问题也是需要关注的,一些农村基层组织管理松懈、工作制度涣散,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缺失,增加了农村治理难度。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的城镇化建设。农村城镇化建设想要取得理想效果,需要将农村经济和农村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以经济带动文化,以文化推动经济,二者相辅相成,齐头并进,建设完善的农村社会制度,促进农村城镇化的平稳发展,进而保证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

2.1.3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城镇化建设城镇化发展的真正持续繁荣有赖于合理的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是农村经济城镇化的关键和保障。应当根据小城镇的特点,以市场为主导,以产业为依托,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来加强服务,发展有结构、有体系的农村产业,加快农村经济转型。为农村城镇化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2农村经济国际化发展策略

2.2.1发展多元化农业,出口特色农产品自古以来,我们的农业发展思路都是以保障温饱为主,农产品的种植局限于小麦、玉米、水稻这类用于充当主食的农作物中,但是,从发展农业国际化的思路来看,应该阔狂种植的范围,调查显示,小麦、玉米和水稻这些产品并不能够给我们带来比较优势,因此,国家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农民将粮食的种植适当往其他农产品的生产上转移,以发挥比较优势,取得较高的盈利。国家可以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出台有关政策,为农业的发展做一个较为详细的规划。从农产品种植方面来说,可以引导农民在土地和气候适宜的条件下,种植林果蔬菜,以供出口;畜牧业方面,进一步扩大发展畜养业,在满足国内肉质的需求的前提下,对外出口肉类。我国的猪肉、羊肉价格均低于国际市场价格,稍加规划,就可以使之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一个强项。

2.2.2进行劳动力的国际转移,推动我国农村劳务输出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的机械化水平也在不断发展,这就使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形成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在劳动力的转移方面,出国务工是一条较为有效的渠道,劳务的国际转移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显著地推动作用,出国务工人员不仅获得了客观的收入,也学习到了先进的技术,接触到了先进的理念,这就在潜移默化中加强了农村与国际间的联系,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国际化。

2.2.3吸引外国投资,开发农村及偏远山区的荒山荒地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存在不少的荒山荒地,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当地农民没有能力将其开发利用,使其长期闲置,造成了资源的浪费。随着国家的进一步开放,可以找出具有开发潜力的地区,寻找境外投资者,进行投资合作开发,实现农村经济国际化。

3小结

在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经济发展的国际化趋势已势不可挡,作为中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经济,应当正视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完善农村经济发展体制,推进农村经济的城镇化国际化建设。本文对农村经济城镇化国际化的建设进行了研究,更多的发展策略还有待国人发掘和提出。

农村城镇化论文篇5

从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路径来看,概括起来有三种。第一种路径是特大中城市依靠向郊区征地不断发展其中心城区推动城镇化发展。尽管特大中城市的中心城区还有一定的向郊区发展空间和人口吸纳能力,但其中心城区的发展已受土地、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城市公共服务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出现城市环境污染、高楼林立与棚户区并存、交通拥堵等城市病。因此从总体上来看,特大中城市的中心城区规模的扩大和人口承载能力的提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其中心城区吸纳人口的能力是有限的。第二种路径是通过农民工的市民化推动城镇化发展。由于我国优质教育资源稀缺,大量优质教育资源集中配置在城市,部分农民进城成为市民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子女在城市享有优质的教育。但这部分人并没有放弃其过去赖以生存的土地,一年中农忙时仍然回归土地,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从中获得收益。农闲时就在城镇务工获取收入。这部分农民进城成为市民充其量只能称得上半市民化。第三种路径是通过增加小城镇数量和扩大小城镇人口承载能力推动城镇化发展。但是小城镇的土地大部分属于集体性质的而不能流转,城市等级化管理导致小城镇缺乏竞争力,小城镇税收中的大部分都要上缴,留给自身发展的资金较少,所以小城镇难以解决城镇建设、外来人口的就业和住房等问题,缺乏成长起来的基础。以上三种发展路径,不管是那一种都面临城镇内部二元结构导致的伪城镇化、农民工或进城农民家庭人员与市民在基本公共服务上的非均等化等问题。

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

(一)放开城镇户籍制度

目前放开城镇户籍制度,并非一步到位,要因地制宜,分步消除城乡户籍差异,有效促进人口在城镇之间合理、有序的流动。放开城镇户籍制度,具体可以分五种情况考虑。①严格控制落户。只有在特大城市工作10年以上并且对住房拥有产权的非市民化务工农民及其家属可落户特大城市。②设定合理落户条件。对在大城市工作10年以上或者工作5年以上并且对住房拥有产权的非市民化务工农民及其家属可落户大城市。③有序放开落户限制。只要有稳定工作或者对住房拥有产权的非市民化务工农民及其家属可落户中等城市。同时根据中等城市建设进程和新增人口承载能力,逐步放开还未进城务工的农业人口落户中等城市的条件。④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对现有小城镇非市民化务工农民及其家属的落户,只要他们愿意就可直接落户小城镇。同时小城镇要率先进行户籍管理制度的全面改革,彻底清除影响农业人口直接落户小城镇的各种障碍。⑤鼓励就近落户。对不符合在特大城市或大城市落户条件的非市民化务工农民及其家属的户口可以鼓励落户到特大城市或大城市周边的中小城镇。同时可以考虑采取适度、有效的户籍鼓励政策,引导农业人口主要在就近的小城镇落户。

(二)放开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制度

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积极放开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制度,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以出让、租赁、入股等多种方式进行流转,主要用于城镇的工业新区、第三产业发展区、居民住宅小区的建设,以及现代农业产业投资园区的建设等。当然要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顺利地流转起来,一是要进行确权,实现农民土地权益的有形、实物和合法化。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要用5年的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二是要在全国各地加快建立统一的土地流转交易市场。这样使确权后的土地,有自由流转交易的场所。从而通过市场行为,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一方面能从根本上解决现行城镇建设用地靠征地方式存在的比较突出的征地补偿矛盾。另一方面能使进城务工农民或市民化后,自主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流转交易,例如通过入股将土地流转给现代农业企业等以定期获得投资收益,或者通过出让将土地流转出去以一次性获得收益,从而盘活土地资源,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

(三)以产业集聚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城镇化发展是建立在产业发展基础上的,不能脱离产业的发展而发展。农民进城从农业人口转变成非农业人口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就业问题,只有城镇为进城农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农民才有可能常住城镇,才有市民化的要求,这是城镇化的基础。而进城农民要就业,城镇就必须要有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新型城镇化才能真正推进。为此在城镇要重点实施集聚式发展策略,引导产业向特、大、中城市、特别是小城镇集聚发展,从而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这种集聚式发展可以分为二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加快特、大、中城市的高新技术产业、特色产业、优势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的集聚发展,不断提升特、大、中城市的城镇化质量。第二层次是要立足地方特色资源和已有的产业基础,加快小城镇的产业集聚发展,以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四)建立健全有效的制度体系

要从制度上保障进城务工农民及其家属市民化后在就业、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实现均等化和全覆盖,这样就要建立健全有效的制度体系。一是要建立健全有效的就业制度,确保市民化后的每个人都能通过平等竞争获得均等的就业机会。二是要建立健全有效的教育制度,确保市民化后的每个人有同等权力享受同等条件的职业培训教育、随迁子女享受同等教育权利。三是要建立健全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保障制度,确保市民化后的每个人有平等享受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权力。四是要建立健全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确保市民化后的每个人享受同等待遇的社会保障。

(五)以特大中城市为主导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

一是要以特大中城市为主导,因地制宜地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合理布局产业、商贸、生活区域,促进城区人口、居住、产业、基本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二是要以特大中城市为主导,优化城市的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整体升级,促进新型产业向城区集聚。三是要以特大中城市为主导,进一步加强城市之间的通力合作,发挥各自的相对优势和互补合力,扩大城市的影响力。四是要以特大中城市为主导,不断提升城市软实力、聚散功能和综合实力,充分发挥特大中城市对其周边小城镇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六)以小城镇为重点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

小城镇在吸纳人口方面,特别是将当地农业人口转化成城镇人口,提高城镇化率方面有着其自身独特优势。其独特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相对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而言,小城镇由于可用于城区规模扩大的规划土地资源相对充足,再加上有比较好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在原有小城镇人口容量基础上增加1-5倍左右的人口容量是可行的,是在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的。二是小城镇主要是吸纳当地农业人口进城成为永久性居民,他们在生活习惯、文化品味、人际交流方式等方面与小城镇市民更接近,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小城镇。三是小城镇的就业门槛从总体上来看相对于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普遍要低一些,有利于当地农业人口进城成为永久性居民后有更多的机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生存技能。四是小城镇的物价水平(特别是住房价格)相对于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普遍要低,这种相对低的生活成本有利于当地农业人口进城成为永久性居民后更容易安居下来。

三、结语

因此,要重点加快小城镇建设,以小城镇为重点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在资源、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对小城镇进行合理规划,扩大城区规模,最大限度地增加城区人口容量,采取合理的制度安排,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小城镇周边农业人口自愿选择成为小城镇市民。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农业人口集中流入特大城市、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实现农业人口合理流入不同层次的城市,有效解决“城市病”,充分发挥小城镇在实现新型城镇化中的重要作用。要通过商业楼盘和住宅等开发将资金输入小城镇,并进行制度安排,减少小城镇的税收上缴,给小城镇发展留出更多的资金,以满足小城镇建设的资金需要。同时,在小城镇的规划中,可以考虑通过中央、地方一定的财政、税收支持,鼓励社会资本和愿意进城的农民集资参与,引导人口和资本在规划区域聚集,通过小城镇的第三产业发展来带动小城镇建设,为新型城镇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农村城镇化论文篇6

如果今后50年我国可以保持建国以来城市化的速度,到205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达到50%。根据人口学家的预计,2050年中国将有16亿人口,农村人口约为8亿。换句话说,未来50年,中国农村人口将长期维持在8亿至9亿的高位。期待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而迅速将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是不太现实的。针对这个国情,对于我国农村的发展前途,我国政府采取了务实的态度。在学术上和实践上存在两种并行的思路:一个是农村社区的城镇化道路,通过大力发展小城镇和小城市,解决农村人口向非农化、城市转移的问题;另一个是建设新农村,就是立足于现有农村社区村落,通过农村社区村落的标准化建设,提高农村社区的基础设施水平(包括生产和生活两个方面),提高农村社区农民的生产能力和生活水平①。从理论上探讨这两种思路的关系,可能更有利于这两种思路的发展效果。本文尝试对此问题做出初步分析。

一、中国城市化道路:区域一体化为中心

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工业化发展模式所决定的:早期大规模、集中发展的工业化要求发展集中程度高的大城市;后期工业的分散、服务业的崛起以及信息产业发展使城市化更多的表现为分散的特征。

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与信息化共存的一个十分特别的历史时期:工业化过程尚未完成,信息化过程已经开始;我国在交通设施方面的巨大改善与农业人口基数过大和居住过于分散等特征决定了我国不应该生搬硬套西方发达国家所走过的先集中、后分散的城市化道路,而应当走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模式,即区域一体化发展模式。

工业化的途径决定了城市化的途径,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历史来看,工业的发展一般从消费品工业开始,生产资料工业在工业化过程中赶上并超过消费资料工业的增长速度。正因为工业化一开始以劳动密集型的消费品工业作为启动和主导产业,所以工业化水平与城市化水平是并进的。而我国的工业化道路是重工业化道路,造成了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这决定了我国城市化的平稳发展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村社区村落将长期存在。我们应当承认这个现实,而不应“拔苗助长”②。

从理论上讲,不少地理学家、经济学家都曾强调过一体化聚落系统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但是随着现代交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资源流的流动已突破空间的限制,一体化的含义已不再是空间,而是指区域内城市之间、城乡之间联系的强弱程度,即资源的整合程度。在此一体化的过程中,许多传统意义上不属于城市因素的资源也被包括进来。按照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应对城镇化以及城乡关系进行界定。原来纯粹意义上的乡村也具有了现代城市的因素,并成为中心城市(镇)的环节。从这个意义上看,村落标准化也是城市(镇)化的内容,而不是与其相违背。相反,如果照搬西方城市化的发展模式,以我国农村人口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可能会出现城市贫民区和许多村落的边缘化现象。脱离农业生产实际的过分人口集中不利于生产,其只能增加农业的生产成本。

二、发展经济学“二元经济”理论的再评价

对城镇化与农村社区村落标准化关系影响最大的可能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二元经济”理论。根据二元经济理论的逻辑推论,要解决农村的就业过剩问题就必须实行工业化和城市化,使农村的过剩劳动力源源不断地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按照这一结论的逻辑含义,城镇化与农村社区村落标准化显然存在矛盾,农村社区村落标准化不符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要求。

二元经济理论的最大缺陷是它们的模型都是以粮食代表整个农业生产。实际上,任何国家的农业都不仅仅是粮食生产,而非粮食作物和农户副业不仅可变性大,也常是积累和导致资源再分配的重要条件,并且就业的弹性很大。我国农业产值中粮食生产的比重下降趋势非常明显,说明我国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也进行了调整。实际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劳动力在种植业内部的转移,从粮食作物转向经济作物,并且农产品的加工链条不断延长;第二个阶段是劳动力在农业内部从种植业向畜牧业等转移;第三个阶段才是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从实践上看,农业可以通过不断扩大其范围而获得竞争力。丹麦是举世公认的农业问题解决得最好的国家之一,素有“欧洲食橱”之美誉。丹麦农业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破除了把农业限定在第一产业范畴内的狭隘概念,树立了包括初级产品生产、食品加工和行销乃至出口业务在内的大农业观念。

需要提出的是,由于兼业经营是农户生产的一大特点,并会在很长时间内存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农户居住地的变动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农户居住地相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另外,非农就业的不稳定性也会对农户向城镇转移的决策产生很大影响。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城镇化与农村社区村落标准化可以在很长时间内共同发展。

三、城镇化和农村社区村落标准化的关系

对任何事物来讲,狭隘地肯定一方而否定另一方都是偏颇的。在农村发展问题上,也不是只有一成之规,应该存在多种途径。在农村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发展状况,城镇化和农村标准化都可以发挥作用。就象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所说的,“没有最佳规模,只有最佳规模分布”③。其实更确切的表述应是特定条件约束下的最佳规模分布。对城镇化也不能整齐划一,认为越大越好,而应该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合理发展城镇化和农村村落标准化。既然城镇化和农村社区村落标准化是并行不悖的,就非常有必要探讨城镇化和农村社区村落标准化的关系,这对制订正确的城镇化和农村社区村落标准化政策非常重要。

1.城镇化和农村村落标准化不存在严重的资金竞争。城镇化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基层政府财政和向社区内企业征收的土地使用费等各种资金。而农村社区村落标准化建设的资金则基本上全部来自于村民的自筹,或通过以工代资形成农村社区村落的建设资本。因此两者在资金上没有激烈竞争。如果说两者在资金上发生冲突的话,可能是农村社区中部分富裕农户是选择城镇还是留在标准化的农村村落,从农户分化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不会造成很大的资金冲 突,因为农户选择是进人城镇还是留在农村社区村落,所需要付出的资金存在很大的差别,并且符合农户就业(获利)机会的比较优势。在目前,对绝大多数的农户来说,进城经营或居住还只是很少的比例,并且也不稳定。

2.服务对象互补。小城镇的服务对象是企业化、商品化经营的经济主体,面向的是整个城镇社区的居民,并且随着乡镇的调整其范围可能不断变化和整合。例如,可能将几个乡镇集中在某一个较大的乡镇,那么这个乡镇的城镇化规模就会得到很快的扩大,而原来的几个乡镇城镇化规模则可能出现萎缩,在城镇化发展时应当同时考虑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应对乡镇整合的收益(如规模扩大等)和损失(其他乡镇的萎缩)相权衡,以确定最佳的乡镇规模,并做出长远规划。标准化村落的服务对象则基本是局限在村落社区的村民,并且村落的规模是基本稳定的。

3.功能互补。就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现实来看,在当前和未来的很长一段时期,小城镇与标准化村落的关系,就像小动(静)脉与毛细血管的关系一样,而农户是细胞。对于广大的农村社区村落来说,(来源:文秘站 )城镇是农民所需商品(包括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日常交易中心,也是农民出售其产品的重要场所。城镇除了是农民的物流中心以外,也是各种信息流的传播中心,是农民获取各种生产、市场信息的重要场所。如果城镇建设发展滞后,显然会影响农村社区村落中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并进一步影响农村社区村落的标准化建设。反之,如果农村社区村落发展落后,基础设施薄弱,就会限制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限制农民的商品化生产和对许多工业品的需求,这显然会影响城镇化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城镇化建设和农村社区村落标准化是并行不悖,相互促进的。在小城镇与标准化村落功能关系上,20世纪70年代国际发展署美国部(usda)的智囊团中引人注目的人物隆弟莱里(d.a.rondinelli)提出的“整合的区域发展战略”非常有借鉴意义。此战略强调在主要的乡村地区建立三级城市聚落一乡村服务中心、小集市和区域中心,以及在这一等级体系中建立城乡和城市之间的联系。还应注意的是,小城镇和标准化村落的市场功能上不能仅仅局限在农户使用价值的交换上,即为卖而买进行品种调剂和余缺调剂,因为这属于自然经济范畴内的交换,它一定程度的发展,不会破坏自然经济,而会巩固自给自足。因此,应将小城镇和标准化村落整合到整个社会统一的大市场中去,深化社会分工,与该社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专业化、产业化生产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符合区域一体化发展模式的要求。

4.产业结构互补。小城镇的产业结构,尽管有很大的涉农性,但基本上是以第二、三产业为主,并且为农村服务的第三产业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据研究,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小城镇发展非常重要的因素。而村落标准化则由于是服务于农村社区,尽管也会带动第二、三产业的部分发展,但仍以第一产业为主。从实践上看,日本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功是农、轻、重和大、中、小合理配合,发展第三产业,现代化产业与传统经济互补协作的结果。因此,从产业结构的角度看,城镇化建设和农村社区村落标准化也是互补而不是竞争关系。

5.组织形式存在差异区别。从组织形式上,尽管城镇化建设是乡镇社区经济发展的结果,但城镇化的建设,无论从基础设施的规划和施工还是到城区的开发,都是由基层政府主导组织的。基层政府组织城镇建设尽管是一种必然选择,但是也可能会产生城镇建设的主观性和形式主义,脱离城镇社区经济发展的实际。另外,城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很大一部分由基层政府财政负担(即绝大多数来自于不居住在城镇的农民来负担),但其享用却是居住在城镇的居民,这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不公平问题。对这两个问题值得引起重视。村落标准化建设的组织是由农村社区通过村民自治的形式进行实施的。

注释:

①社区的基本定义指以一定地理区域为基础的社会群体。在中国农村研究中,向有以镇为中心和以村为中心两种取向:一些受英国功能主义影响的学者多以村为基本分析单位,另一些受美国芝加哥学派影响的学者,则多以镇为基本分析单位。本文认为尽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内向性的中国村庄已经具有了相当大的开放性使得镇的地位更加突出,但在一个比较长的城市化时期,村落的独立性还是有所体现的。因此,本文将社区分为乡镇和村两个层次。

②拉丁美洲国家的“过度城市化”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教训。由于拉美历史上形成的大农庄制度造成农村土地的高度集中,广大农民缺少土地,只好涌向城市。尽管我国农村土地也要在未来适当集中,但我国国情决定了土地的集中要适度。其实,随着农村工业化的发展,拉美一些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在放慢。冯秀文等,《拉丁美洲农业的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农村城镇化论文篇7

【关键词】:城镇化,农村居民,新农村建设,居住模式

【 abstract 】 : for different below,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urbanization of the living pattern also behave differently, exploration and study of these modes for the deep research on China's urbanization brought about by the change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This article mainly aims at the content in the general research, and analys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current urbanization three residents living mode, this to the actual urbanization residents live model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to have the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 keywords 】 : urbanization, rural residents,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living mode

中图分类号: 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城镇化是当前国家农村发展的主要模式,以这种模式为基础,农村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作为农村城市化进程的重要过度,城镇化给农村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无论是整体的规划建设理念还是经济发展的方向,农村城镇化在最大限度保障农民生活的基础上加快了经济发展速度。在这一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居民生活发生了很多变化,其中居住模式的变化极具代表性。独门独院宽阔的居住空间一直是我国农村居民的主要居住模式,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农民的独立存在性一直在居住模式中被体现,而城镇化必然会打破这种传统的居住形式,对于传统农村居住理念带来一定的冲击。由此可见,城镇化不仅仅是对农村居住模式的一种改变,更是对于农村居民思想的一种改变。因此,研究和探讨城镇化背景下的居住模式能够了解这种变化对于农村居民的更深层次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研究价值。

2 城镇化背景下的居住模式

与传统的居住模式相比,城镇化背景下的居住模式压缩了居住空间,所寻求的是一种形式上的聚集。当前的城镇化背景下居住模式主要有三种,而这三种模式都能体现出与传统农村居住形式的不同。

2.1 形式上城镇化的农村居住模式

当前城镇化过程中,对于居住模式的彻底改变是不现实的,因此,沿用农村传统的居住模式仍然是当牵扯城镇化进程中的主要居住模式。它没有改变原有农村居民的居住理念,尊重原始的居住状态,但是,在居住环境却有了很大的变化。形式上的城镇化是着眼于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道路、生活物品集散等,一般在城镇化的居民生活区道路都比较畅通,并且有主要集市等,正是这些生活环境的改变才使得农村首先从形式上进行城镇化改变。这种居住模式的存在对于农村城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让农村居民从思想上转变传统的居住观念。形式上的改变并不是城镇化过程的最终目的,而只有让农民从思想上接受了这种居住观念,才能真正转变传统的居住形式,达到真正的城镇化目的;其次,是对传统农村居住观念的尊重。我国传统农村居住观念历史久远,其中存在着许多文化和思想,这些文化和思想的传承必须有足够的时间,而这种形式上的改变给予这种思想和文化足够的转变和传承时间,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第三,这种形式符合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城市化的过程首先要经历农村的城镇化,这种转变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的投入,而以我国当前的经济状况而言,要进行形式以及内容上的居住模式转变是不可能的,而通过形式上的转变为突破可以有效的保证城镇化居住形式的进一步转变。

2.2 偏城市化的集中小区模式

这种居住模式已经在城市边缘的农村城镇化过程中被逐渐推广,它高于一般的城镇化居住形式,已经逐渐趋向于城市居民生活的主要居住方式。这种居住方式是经历了形式上的城镇化居民形式,并且随着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以小区为主的城镇化居民居住形式几乎在大多数较大城市周边都存在,这种模式已经完全区别与以前的农村居民居住形式,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有了较大的转变。这种居住模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建筑风格的一致。与传统的农村建筑风格相比,这种居住模式无论是居住空间的大小还是房屋的居住配置几乎都是一样的,也体现了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弊端,它已经取代了以个人性格为主的居住形式,模式化的房屋空间布置是城镇化过程中的必然趋势;其次,空间的高度压缩。与传统的居住模式相比,集中小区居住模式压缩了居民的生活空间,它用空间的延伸代替了原有居住形式的面积铺张,当然这对于城市边缘居住土地面积的减少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三,形成了统一的管理模式。当前的城镇小区已经形成了有效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已经与当前城市化小区管理模式相似,只是在一些管理方法上不同。偏向于城市的集中小区模式的出现,有效的缓解了城市整体的生活压力,但是,从农民的角度而言,这种方式可能是以牺牲个人生活理念以及生活空间等为代价带来的伪城市生活方式。

2.3 空间压缩下的新农村生活模式

除了上述两种模式,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国家对于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重视,新农村概念营运而生。新农村的概念实质是在不改变农村居民生活基本条件下,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并且统一管理的农村居住新模式。从新农村提出到现在,这种城镇化居民居住方式已经被证明适合我国农村居民生活,对于加快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这种居住模式高度压缩了农民生活的空间,但是它不同于偏城市化的居住模式,它尊重农民的居住习惯,并且给予农民独立自用的生活方式,仅仅是将较为扩散的居民居住方式变得相对集中。分析和研究这种居住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对研究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农村军民居住模式的探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种居住模式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推进了城镇化的进程。通过这种聚集的生活方式,能够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充足的空间,有利于城镇化的规划和发展;其次,尊重农民的独立生活。前文中也提到,与城市化的居住模式不同,这种居住模式充分尊重农民的独立生活,能够让农民按照传统的居住思想及居住理念继续生活;第三,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新农村建设实际就是乡村城镇化的有效过度,当生活环境与生活设施规划完善之后,所体现的就是整体城镇化的居住生活模式。

3 结语

文章所分析的三种居住模式几乎概括了当前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居民的生活模式。无论这种生活模式以怎样的形式存在,它们都是城镇化过程中必然经历的过程,而对于当前的农村居民生活状态而言,农民更加倾向于最后一种,这也是当前国家大力发展的一种居民生活居住模式,并且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袁医娜. 城镇化背景下湖南新农村居住空间模式探索 [J]. 长沙大学学报,2009,2

[2] 赵之枫,张建,郭玉梅. 郊区化和城镇化背景下北京郊区小城镇住宅建设的博弈[J]. 城市发展研究,2007, 6

农村城镇化论文篇8

城乡一体化可以理解为一个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市区和郊区、城市和农村达到协同发展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城乡协同作用日益加强的空间经济过程。城乡一体化目的是为了消除城乡之间的分离和对立,使两者协调发展。人类社会发展史证明,城市与农村从一体到分离,再从分离到一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被当代许多国家城乡关系的发展而证明的普遍规律,基本上可以概括为这样一个公式:原野集聚乡村定居孕育城市城乡分化城乡对立城乡融合,城乡融合就是城乡一体化。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在1980年代末期,城乡一体化思想逐渐受到重视。目前,对于城乡一体化主要形成以下几点认识:首先,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和“平均化”;其次,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是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再次,城乡统一市场的建立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最后,城乡一体化要从人的需要出发,即“以人为本”。

二、村镇与村镇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一)村镇、村镇空间、村镇空间结构含义

本文所研究的村镇是指具有一定规模(主要指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主要由农业人口构成的位于乡村腹地且具有特定的经济、社会和自然景观特点的地域综合体。它主要包括基层村、中心村、一般集镇、中心镇及其所辖的周围空间。从世界范围看,村镇这个特定的社会经济区域一般可分为原始型村镇、古代型村镇、近代型村镇和现代型村镇四个历史阶段。中国大多数村镇目前正处于近代型向现代型过渡的阶段。

村镇空间主要指在村镇范围内,由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广场、绿化、水体、标志物等共同界定、合围而成的空间。村镇空间是村镇的社会、经济、文化、历史以及各种活动的物质载体。

村镇空间结构即村镇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形态及其关系。根据上述定义,曾菊新在《空间经济:系统与结构》一书中定义的农村空间结构基本模式可以理解为村镇空间结构基本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离散型。这种空间结构的中心是在一定规模的服务设施所在地,周围则是纯农业地区,大多数农村居民住宅分散在便利生活和生产的临水近路的农田附近。

条状型。这种空间结构的特点是乡村居民各家各户沿公路和沿江、河、湖岸居住,排成一线,农田呈细长条向两侧延伸。

集聚型。具有服务功能的中心集镇与乡村聚落较集中地分布,周围则是大片的农业用地。

(二)村镇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从绝对意义上说,国内外专门研究村镇空间结构演变的理论较少,一般都是以乡村空间演变为主题进行研究。

1、国外研究乡村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1)有关乡村空间结构演变过程的研究

普朗特与罗吉斯对乡村空间结构演变过程的研究具有较大影响。20世纪70年代,普朗特把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未中心化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是许多社区(村落或亲族群)之间出现互惠的交换活动,由于生产率水平极其低下,因此村民之间交换的范围有限,并没有形成定期的集市。

第二,没有乡村市集的中心化阶段。乡村中节点类型有从事农业的村落和集镇两种,集镇是满足乡村居民对制造业产品需求的供给地,但由于农民的收入太低,乡村需求密度低,交易费用高,市场交换没有形成固定的位置,可以在村庄,也可能在集镇,这一阶段大多发生于不够发达的乡土社会。

第三,乡村市集中心化阶段。这是交易中心固定化以后形成的,其基本特征是高一级的交易中心(城镇)的固定和发展,形成多层次的结构,乡村已走出了乡土社会,具有相当的商品农业和城镇化的特色。

罗吉斯在《乡村社会变迁》一书中通过考察世界各国农村聚落发展将典型的农村到典型的城市排列成一个连续谱,划分出了一条完整的城乡空间结构演变轨迹。

(2)有关乡村空间结构演变特征的研究

加拿大学者麦吉(T・C・McGee)通过对中国与欧美发达国家城市化比较研究后认为,中国走的是不同于欧美发达国家城市化的道路,也与一些发展中国家有很大的差异,显示出特殊的发展形式。具体表现为,中国在实行工业化的同时,未发生人口大量迁入大城市的现象,而是通过发展乡镇工业促使城市地带高速增长,形成了城市与乡村界限日渐模糊,农业活动与非农业活动紧密联系,城市用地与乡村用地相互混杂的结构。麦吉以Desakota(desa即乡村,kota即城镇,都是印尼语)概念做理论框架,概括了这种空间经济转变模式。

2、国内研究乡村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1)有关乡村空间结构演变过程的研究

在我国,学者曾菊新在《中国乡村空间发展研究》(1995)一文中指出了中国乡村空间发展的新趋势:空间过程上,小城镇大发展是城市化的新形式;空间行为上,经济因素对乡村经济活动的空间选择影响很大;空间关系上,区域城乡关系发生了改变;空间结构上,部分发达地区的乡镇企业开始走向联合和适度规模;空间差异上,乡村非农产业的差距趋于扩大。十余年来,乡村空间的发展验证了该趋势预测的正确性。

学者张小林的专著《乡村空间系统及其演变研究》(1999)系统研究了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村镇空间系统从封建时代到现代的演变过程,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乡村社会经济变迁的趋向就是乡村性逐渐减弱,城市性逐步增强;

第二,乡村社会经济变迁伴随着空间结构的变动,乡村空间系统的演变则表现为城乡空间之间的矛盾运动;

第三,在城乡空间关系演变大趋势下,不同地域的乡村空间系统的演变则各有其独特性。

(2)有关村镇空间结构演变特征的研究

在研究村镇空间演变特征方面,王跃在《苏州城郊村镇分布特征》(2005)中用遥感和GIS技术对苏州城郊村镇布局进行参数分析,概括出苏州城郊村镇分布具有明显的水乡特征。

(3)有关村镇空间结构演变动力机制的研究

在研究村镇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与动力机制方面,赵立德在《中国村镇空间演进过程浅析》(2004)一文中通过对传统空间演进过程的分析,指出中国传统村镇空间形成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环境因素、民俗文化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

冯文勇(2002)通过实地考察晋中平原农村聚落扩展,指出聚落扩展主要动力是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

综合以上研究,对村镇空间结构演化过程与演化特征、影响因素与动力机制方面均有所涉及与理论创新,对村镇布局的优化存在一定的参考价值。

上一篇:服装专业教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岗前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