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新技术范文

时间:2023-10-26 08:37:55

栽培新技术

栽培新技术篇1

宽窄行套宽窄株错窝栽植是利用水稻宽窄行栽植和水稻“立体三围”栽培的增产原理,充分利用了水稻宽窄行依靠“边际效应”(边行优势)增产的机理、水稻“立体三围”栽培通风透光提高光能利用的增产原理,解决了超高产生产中个体与群体和密度与通风透光的矛盾,打消了农户的顾虑,保证了超高产栽培必须的栽植密度和基本苗数。经在桂北三江侗族自治县丹洲、古宜、斗江、良口和八江等乡镇4年试验示范与应用结果表明,增产效果显著,平均亩产量接近或超过700千克,比相同密度的宽窄行栽植方式亩增产75~150千克,增幅12%~30%。

一、增产原理

一是增大了“边际优势”,具有“双边际优势”的增产效果。水稻宽窄行栽植只解决了行距间的通风透光和“边际优势”问题,窝距间的通风透光和边际优势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采取水稻宽窄行套宽窄株错窝栽植后,窝距间也实现了宽窄栽植,既发挥了行距间的宽行优势,也发挥了窝距间的宽株优势,具有“双边际优势”的增产效果,主要体现在有效穗、穗粒数和实粒数显著增加。

二是通风透光性好,光能利用率提高。水稻宽窄行套宽窄株错窝栽植,行距间具有比宽窄行栽植更大的通风透光空间,因为错窝栽植,行距间的宽度增加,最大宽度包括了一个宽行和一个窄行的距离,这样就在窝行距之间形成了一个长方形的大空间,具有“立体三围”强化栽培的增产效果,使稻苗从基部向上呈放射状,健壮挺拔,生长势旺盛;稻苗基部清爽,单株分蘖多,茎秆粗壮,有效穗数增多。由于通风透光性好,病虫危害轻。

三是改善了生态环境,协调了群体与个体的矛盾。水稻宽窄行套宽窄株错窝栽植与一般宽窄行栽植密度完全相同,只是把株距调整为宽窄距,加上窄行间的错窝栽植,每两株秧苗的四周都有通风透光的大空间,做到了“稀中有密,密中有稀”,既能发挥单株分蘖力强、穗大粒多的优势,又能保证有足够的有效穗群体。同时,株间小气候明显改善,在相对稀植栽培的环境下根系发达,吸收养分的能力得到加强,水稻单株成穗率提高,结实率高。

二、主要技术措施

与传统栽培技术比较,水稻宽窄行套宽窄株错窝栽植技术具有嫩秧早栽、稀植壮株、湿润强根、控苗壮秆、足肥高产的特点,其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1. 旱育稀播早栽。宽窄行套宽窄株错窝栽插,以旱育秧最好,并适当稀播,秧龄以3叶至4叶1心时栽植为宜。因为旱育秧分蘖早、返青快、栽后第二天可见新根发生,第三天就有新分蘖长出。早栽增加了低位分蘖数,能形成更多的分蘖和有效穗,以利大穗形成。

2. 划厢器划厢移栽。移栽前按栽植规格制作好划厢器,栽植规格一般为(40+27)厘米×(13+30)厘米或(40+27)厘米×(13+27)厘米,亩栽0.92万~1.0万窝,每窝2株和3株相间栽植。移栽前2天耙田,做到“田平水浅”,待田水沉清后用划厢器划厢,只需按照划厢印记栽插即可,有利于浅栽和栽插规范化,提高栽插质量。

3. 测土配方施肥。因田测土配方,适当增加养分投入。提倡年前多施有机肥培肥地力,增施钾肥和微肥。一般底肥是氮磷钾配合施用,磷肥和锌肥全部做底肥,BB肥、钾肥按75%和40%比例施用。追肥以氮素肥为主,搭配BB肥。穗肥以钾肥为主,增加适量的BB肥。做到底肥足、追肥早、穗肥巧。

4. 合理灌水促控。移栽后到拔节前保持浅水湿润但不淹心叶,使稻田湿润通气,建立强大根系,促进分蘖。达到20万~25万苗/亩时晒田控苗,促进幼穗分化,抑制无效分蘖,减轻纹枯病的发生。抽穗后间歇轻度灌溉,让稻田不时地干燥,有助于根际通气,达到后期养根护叶、促进灌浆结实的目的。

5. 综合防治病虫。在做好各项农业技术措施预防水稻病虫草鼠害的同时,及时检查,掌握好施药时间,推广“绿色植保”技术,以施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无公害农药为主,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苞虫以及纹枯病、稻瘟病和稻曲病等水稻主要病虫害。

栽培新技术篇2

一、蓝莓的保健功效

蓝莓果实内所特有的蓝莓花青素等物质具有提高视力、抗衰老和防癌等功效,被誉为21世纪功能性保健浆果和水果中的“皇后”,并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

蓝莓果实的VMA(花青素)对眼睛有良好的保健作用,能够减轻眼疲劳及提高夜间视力。蓝莓热量低,钠离子含量低,具有保护毛细血管及抗氧化的作用。蓝莓不含胆固醇,纤维含量高,其主成分派丁克,能降低血液胆固醇,延缓脑神经衰老,增强记忆力。蓝莓具有良好的消除体内炎症的作用,尤其果汁具有防细菌附着在膀胱上的功效,对尿路感染、慢性肾炎的好转作用最为显著。蓝莓所含的大量鞣化酸,可抑制化学物质的致癌,具有抗癌作用。

二、主要性状

1.果实经济性状

蓝莓果实呈蓝色,近圆形,单果重2克左右,果肉细腻,种子极小,甜酸适度,具有清爽怡人的香气。鲜果除含有常规的糖、酸、VC、矿质元素外,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VA、VE,以及尼克酸、SOD(超氧化物歧化酶)、黄酮等特殊成分。果实氨基酸、钙、磷、铁的含量是苹果含量的3~10倍。

2.生物学特性

蓝莓分为高丛、矮丛和兔眼蓝三大类型。平均株丛高1.5~2.0米,呈半圆形或扇形。地上部分由从基部发生的15~20个枝条组成株丛;地下部分是由根状茎和侧生不定根组成,每年都能从枝条基部的芽发出强壮的新梢(基生枝)以代替衰老的枝条,一年中基生枝有2~3个生长高峰。腋芽几乎全是花芽,两个腋芽中,上面的是主芽,发育良好,能发出结果枝;下面是副芽,发育较弱,仅发育成叶簇,有时亦可形成结果枝。

3.生长结果习性

在北方地区,蓝莓第一年生枝于8月花芽分化,第二年4月上旬萌芽,4月下旬抽出结果枝;在发出十几片叶之后,花序从枝顶依次向下出现;5月上中旬开花,花期持续1个月之久;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果实成熟。单株产量可达3~6公斤。

三、栽培技术

1.繁殖技术

组培繁育苗采用组织培养技术能够迅速、大量繁殖质量好、脱病毒的蓝莓苗木,外植体采用当年生新梢单芽枝,分化和继代培养时用改良WPM培养基[2倍KH2PO3,1/4Ca(NO3)2,3/4K2SO4]和适量ZT(玉米素)效果较好,生根时采用试管外生根。

2.建园与栽植

(1)建园。蓝莓栽培对土壤条件要求严格,其适宜生长在土壤肥沃、透气性好、有机质含量高、pH值在4.0~5.5的酸性土壤中。建园时,土壤有机质含量应在8%以上,pH值在4.3~4.8之间,土壤的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蓝莓的生长甚至导致死亡。

(2)苗木选择与定植。春、秋季均可定植,春季定植宜早,秋季定植后需埋土防寒(北方地区)。栽植苗木时,应选择2~3年生根系完整、枝干粗壮的大苗,其成活率会相应提高。一般来讲,栽植高丛蓝莓需要2~3个授粉品种,搭配授粉树后,可以明显的提高蓝莓的坐果率,增大果实。定植时,坑的深度为30厘米,宽度为40厘米。栽培密度:高丛蓝莓株行距为1.2米×2.0米,矮丛蓝莓为0.5~1.0米×1.0米。定植方式一般采用带状法或单株法。定植后地上部需剪留15~20厘米,以减少蒸发和刺激枝下部发出健壮新梢。

(3)整形与修剪。蓝莓属喜光植物,要求通风好、光照足的环境条件。栽后第二年植株就有花芽形成,此时开花结果会消耗大量的营养,影响树体发育,应进行适当疏花,以促进根系发育,使树冠扩大,增加枝量。三、四年生树通常每年需修剪3次。第1次在防寒解冻之后,将2年生枝顶端干枯的部分剪去,从基部疏去过密的、有病虫害的枝条。每株丛保留7~8个2年生枝。第二次修剪在5月中旬进行,把距地面30厘米以内的下部侧枝剪掉,仅保留有3~5片叶的侧枝;结果枝开花后进行疏花疏果,以促进早熟和增加单果重量。第3次修剪在浆果采收后,把结果后干枯的枝条剪掉,每株丛保留10~12个壮枝,其余疏除掉。

(4)土肥水管理。蓝莓的根系分布较浅而且纤细没有根毛,因此对土肥水有严格的要求。土壤疏松湿润、透气性好是蓝莓正常生长的必要条件,生长期注意及时中耕松土。蓝莓的施肥不同于一般的大众果树,应每2~3年进行土壤及叶片营养分析,从而确定施肥时期与施肥量。蓝莓属于典型的嫌钙、寡营养植物,在施肥别要防止过量,避免肥料伤害,通常仅追施2次以硫酸铵等为主的酸性无机肥,第1次开花后进行,第2次在果实发育及新梢旺长期。蓝莓根系分布浅,主要集中在15厘米的耕作层,不耐干旱,及时灌水十分必要。

(5)辅助授粉。蓝莓花为坛状,花冠联合,雄蕊低于花冠而柱头突出花冠外,这一结构特点使其主要靠昆虫授粉。为提高蓝莓坐果率,应做好辅助授粉,如放养蜜蜂或人工授粉等。

(6)主要病虫害。我国为蓝莓新引种栽培区,目前尚未发现严重病虫害。

(7)采收。矮丛蓝莓成熟期较为一致,可以待全部成熟时一起采收;高丛蓝莓成熟期不一致,宜分批采收。蓝莓果皮非常柔嫩,很容易碰破,必须轻拿轻放,并尽量避免挤压、曝晒。沾水的和过分成熟的果实容易霉烂,早晨有露水和雨天不宜采收。远距离运输时应在果实充分成熟前2~3天带托采收。一定要掌握适时采收,以延长保存期。在果实成熟期应注意鸟类危害。

3.贮藏与加工

蓝莓果实的耐贮性较强,在北方18~26℃的室温下,可保存15天以上,且不改变原果风味。若在低温贮藏和速冻贮藏条件下保鲜期会更长。低温贮藏要求温度低于10℃,降温时要慢,要有预冷过程,过快降温容易导致腐烂。蓝莓果实是上好的加工原料,它可以制成果汁、果酒和果酱、蜜饯、糖果以及冰淇淋等;也常与其它水果加工成复合饮料,如蓝莓橘子汁、蓝莓葡萄汁、蓝莓苹果汁等。

栽培新技术篇3

1 育苗由播种种核变播种种仁

我国枣树播种育苗时,长期以来传统的方法是播种酸枣核繁殖,由于酸枣核坚硬,育苗前种子要进行沙藏处理,沙藏前要用清水将种子泡软,沙藏时间较长,种子质量,特别是种仁饱满程度难以判定,直接影响出苗率。近年来种仁播种育苗技术的应用,大大简化了种子处理工序,一般用种仁育苗时,在播种前2~3天,用“二开一凉”温水进行烫种,搅拌水温下降至常温,浸种2~4小时,捞出后用细沙拌匀,在背风向阳的地方,用湿麻袋盖上进行催芽,当有50%芽露白时,筛沙播种。这种方法具有省工、出苗快、出苗整齐的特点。

2 建园方式由栽植苗木变直播就地嫁接建园

我国传统的枣树建园方法以栽植苗木建园为主,建园投资较大,枣树根系受伤后,愈合较慢,栽植后成活较差,园貌不整齐,一直是枣树发展中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近年来采用直播砧木种子,实行就地嫁接建园的方法开始在生产中应用,很好的解决了这一生产难题,特别是在新疆等红枣生产新区广泛应用,具有投资省,建园成本低,园貌整齐,进入结果期早而受到广大果农的认同,成为建园的主要方式在当地加以推广,加速了红枣种植面积的快速扩张。这种方法的核心是按照规定的株行距确定定植穴,每穴播种2~3粒枣仁,出苗后枣苗有2~4片真叶时,择优留1株苗子,进行定苗,苗高40~50厘米时摘心,促进加粗生长,第2年在地上剪留20厘米,清除砧木上的2次枝及小枝,随剪砧随嫁接,嫁接苗成活后及时抹芽,除萌,根据栽植密度,确定树形,进行整形。

3 栽植模式由间套种植向纯枣园转变

枣树具有发芽迟,落叶早,枝叶稀疏的特点,很适合间套种植,在我国传统枣区,枣粮间作,特别是枣树和小麦间作种植是较常见的方式之一,枣棉间作应用范围也广泛,枣树瓜类的间作在不少地方有所应用,由于间套种植时,枣树与间作物重叠生长时间较短,大量需肥需水期相互错开,危害枣树和间作物的共同病虫害轻,利用空间上相互错开,有利提高土地利用率。但对果树而言土地利用率较低,特别是前期枣树较稀,产量上升缓慢,因而在新发展枣区,大多以发展纯枣园为主,通过密植栽培,强化管理走群体增产的道路,提高前期产量的效益,到树体间相互影响时,通过移植、间伐等措施,逐步减少栽植株数,采用这种模式一般4~5年,亩产就可在1500千克左右,有利提前收回成本,调动种植者的积极性,促进红枣产业快速扩张。

4 栽植密度由稀到密转变

由于种植观念的转变,种植模式的革新,直接决定了枣树栽植密度的变化,传统的种植模式从有利间作的角度出发,常采用大株行距栽植法,亩栽植株数少,有的亩栽植仅11~17株。而现代红枣生产中,多突出经济效益,从有利于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出发,种植密度大幅提高,像新疆直播就地嫁接建园的,有的地方将亩株数提高到了666株,由于枣树成花容易,进入结果期早,密植提高产量和效益的方法是完全可行的。

5 建园方式由一次成园到分步改造成园

传统的建园方式是按照计划的栽植密度,一次性标定栽植穴,一次性栽植不再改变,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栽植株数的增加,导致前期产量和生产效益的提升缓慢,而现代枣树生产中栽植密度走的是动态化管理模式,先栽密,后挖稀,逐渐分步改造,有利产量和生产效益的提升,这种模式是先栽密,通过群体增产增收,到植株间相互影响,园内光照条件恶化时,再移栽或间伐改造,创造新的田间群体结构,促进生产效益最大化,使枣园始终维持高效生产。

6 树形由高大向低矮转变

稀植靠个体形成产量,因而通常采用的是大冠形树形,通过增加单株枝量的措施,提高产量,而密植产量的形成主要依靠群体,对个体主要采用控制的方法,以防止光照恶化,因而稀植和密植管理上完全不同,前者树冠较高大,后者通常采用低干矮冠型树形。

7 修剪方式由重冬剪到重夏剪转变

传统的枣树由于树体高大,田间操作不便,管理较粗放,修剪上主要通过冬剪改善光照条件,更新骨干枝和枣股,夏剪相对较简单,而现代红枣生产中更侧重于夏剪控制,由于红枣开花结果的特殊性,决定了花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矛盾突出,缓和这种矛盾成为管理的重中之重,由于现代枣树生产中树冠低矮,操作方便,夏剪措施便于落实,生产中常通过疏枝、摘心、开甲、抹芽和调整枝位等措施,加强对枝的生长及树势进行控制,促使树体养分朝着有利开花结果的方向转变,以提高坐果率,促进产量的提高。

8 坐果方式由自然到人工干预转变

枣树花量大,落花落果现象严重,传统生产中,由于树形高大,管理不便,常以自然坐果为主,人为干预作用微弱,随着机动喷雾器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低矮树形的实施,枣树坐果机理的摸清,枣树坐果的人工干预加强。通过辅助授粉措施的强化;田间喷水,增大空气湿度;加强摘心、开甲等措施减缓光合产物下运的速度,增加地上部光合产物积累;喷用化学激素,改变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节奏;喷施营养液补充树体营养等措施,使枣树的坐果情况大为改善,产量得以大幅度提高。

9 病虫害防治由化学为主变为综合防治

危害红枣的病虫害较多,常给生长造成极大的损失,特别是危害果实的虫害种类多,危害重,控制不当,导致虫果率数量比例大,降低果实的商品性,因而生产中喷药具有次数多,用药浓度高的特点,像山东、河北等湿润地区,年喷药次数二十多次,对枣树安全生产及消费者的身心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近年来在枣树生产中大力推行综合防治措施,通过地下覆膜,树干缠膜,绑药膜,挂性诱剂、粘虫板、黑光灯、糖醋液等物理措施,果园生草,招引天敌,增加天敌对害虫的控制效果,加强田间耕作,晒冻杀灭虫卵、幼体等生物、农业工人措施,提高对病虫害的控制能力,尽可能的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和使用浓度,提高枣果实的食用安全性。

10 施肥由随机施肥到配方施肥转变

红枣生产中,在肥料管理上,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基本是以施用有机肥为主,20世纪50年代我国化肥工业体系开始快速发展,碳铵、硫铵、硝铵、尿素等氮素肥料逐渐在枣树生产中应用,使长期以来氮素相对缺乏的土壤得到补充,树势复壮,产量提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多年大量施用氮素,导致土壤营养失调,在20世纪70年代磷钾肥产量增加生产中应用范围扩大的情况下,这一状况有所改善,但施肥存在很大的盲目性,有什么施什么,有多少施多少,随机施肥是我国枣树生产中长期以来的施肥现状,直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配方施肥概念提出后,枣树生产中施肥科学化水平逐步提高,特别是果树专用肥的研制成功,使施肥的盲目性得到很大改善,测土配方施肥措施的应用,使施肥管理更趋合理,达到了土壤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的效果,初步解决了土壤养分平衡问题;依据叶分析施肥措施的应用,使施肥的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做到了按果树所需施肥,依据叶分析进行配方施肥是目前红枣生产中合理的管理措施之一,虽然由于设备、技术等原因的限制,在生产中应用范围不是很大,但却代表了红枣生产中肥料管理的方向,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措施将成为主流。

11 水分管理由分段浇水转为均衡供水

枣树虽然抗旱耐瘠,但由于天然降水季节性明显,枣树生长时期不同,需水量是不一样的,降水的不均衡性与枣树阶段性需水高峰的不合拍成为水分管理的突出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人们逐渐摸索出了在需水高峰期的萌芽前后、花期、7—8月进行浇水补水的管理经验,对于加速枝叶、根系生长和花芽分化,提高开花质量和坐果率,促进细胞分裂和增长,枣果体积膨大都是十分有益的,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滴灌、微喷灌技术在枣树生产中的应用,使得水分的供给状况得到明显的改善,均衡供水成为可能,通过滴灌、微喷灌等措施的应用,创造有利枣树生长结果的环境条件。促使枣树产量和质量、效益的提高已是现代枣树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12 由依赖赤霉素提高坐果到促进授粉措施转变

在以往生产中,主要通过喷用赤霉素改善外源激素含量的方法,大幅度提高红枣的坐果率,但长期施用含有赤霉素的“九二0”导致红枣果实品质下降,成为生产中的突出问题,近年来,人们开始注重通过辅助授粉的方式提高坐果率,减少赤霉素的应用以提高果实品质,栽植配置授粉树,花期园内放蜂,树体喷糖,喷蜜等措施,受到果农关注。

栽培新技术篇4

关键词:种苗培育栽种技术;技术分析;创新研究

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在不断加快,环境恶化问题开始凸显,人们越来越开始重视环境保护、生态发展问题。林业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林业的生产周期较长,种苗培育栽种的好坏会对造林的效果和生态环境恢复产生很大的影响。种苗培育和栽种是林业生产中一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的重要工作,种苗不仅要满足其使用数量,还要满足其品质优良、品种多样化的需求。

1种苗培育栽种技术概述以及遵循的原则

1.1概述

种苗栽种培育技术是林业建设的基础,主要是指为提高所育种苗成活率而采取的系列技术措施和技术方法,一般包括选苗、施肥、浇水等众多环节。

1.2遵循的原则

1.2.1经济效益原则。经济效益原则是在保证育苗质量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达到最大边际效应。这些措施主要包括按照工作流程对资源(设备、人力、财力等)合理配置,减少不必要的财力、物力、人力等资源的消耗,结合实际情况将协调组织工作具体落实,加强培育工作者的培训工作,提高工具及设备的使用效率,做好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采购符合工作需要的工具,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消耗。

1.2.2社会效益原则。现今,可持续发展经营理念开始渐人人心,这也对种苗培育栽种的管理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未来的林业管理将会朝着独立自主的可持续性循环基金运作模式发展,将种苗培育栽种技术与规划活动进行有效整合并客观性分析,以此来推动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促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更好地发展。

2种苗培育栽种技术的改进和创新

2.1有机种植技术在种苗培育栽种中的应用

有机种植技术是指在作物生长过程中不使用生长调节剂、农业以及化学合成肥料等,也不采用离子辐射技术或是基因工程技术,而是按照自然规律,采用生物、物理方法等来防治病虫害、培肥土壤,恢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能力和生物多样性。林业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支撑,在林业种苗培育当中,人们为了满足环保要求和生态环境改善目标,种苗有机种植技术开始被研究。有机种植技术在种苗培育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种苗的选择,要选择既能保证生物多样性又能适宜当地生长的种苗;二是有机肥料的合理选择和使用;三是尽量避免使用化学药剂以及化学肥料,减少可能造成的生态失衡问题;四是精密栽植方法的合理应用,在培育种苗的土壤底层适量施加有机肥料,提供种苗根系生长养料,减少种苗病虫害的侵袭,促进种苗的生长;五是生物防治方法在种苗培育栽种中的合理应用,该方法的合理应用不仅能够使种苗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还对恢复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2种苗灌溉、施肥技术的创新研究

2.2.1种苗灌溉技术创新。在种苗培育栽种工作当中,灌溉能够为种苗的生长提供必要的水分,能够促进种苗的健康生长。一般情况下,种苗的培育栽种选择雨水较为丰富的时节进行,如春雨季节或是梅雨期,因为,此种条件下不仅能减少栽种灌溉成本,还能大大提高种苗的存活率,提高种苗培育栽种的经济效益。通常情况下,种苗在夏季会挥发大量的水分,需要每天1次(傍晚或早上)灌溉以保证种苗体内的水分。灌溉时应合理控制灌溉量,浇水过少不能将种苗体内散失的水分完全补回,而浇水过多则会使种苗的根部土壤中的空气被阻隔,不利于种苗根系的生长。

2.2.2种苗施肥技术的创新研究。在种苗培育栽种工作中,肥料能够为种苗的生长提供必要的养料,能够促进种苗根系的生长。在进行种苗施肥创新研究时,首先应制作肥料和堆肥,尽量使用有机肥料,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堆积有机残留物,经雨淋、日晒和自然分解,当做肥料用于种苗当中。

2.3种苗培育栽种技术集约化研究

随着生态林业发展的不断加快,对种苗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这就要求种苗培育企业要创新以往的生产模式,使种苗培育栽种技术朝着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在充分利用可利用的林业资源基础上,合理应用现代化的集中管理技术,促进集约化进程。如国外短轮伐期技术(立地控制、遗传控制、密度控制等)的应用,能够在短期内获得较大的种苗收获量,经济前景较好。

3结语

栽培新技术篇5

一、栽培季节

我省秋栽香菇最适接种时期为8月初至10月初,10~11月份开始出菇,一直到春节后的4~5月出菇结束,通常可收4~5潮菇。春栽香菇从头年11月份到当年3月份为接种制袋期,菌丝培养和转色期为4~6月份,9~12月份为出菇盛期。

二、培养料配制

精选原料,做到主辅料混合均匀,干湿搅拌均匀,pH值在7.0~7.5之间,培养料含水量在55%~60%。配方一:木屑1000千克、麦麸150千克、石膏20千克、磷酸二氢钾2千克。配方二:玉米芯500千克、木屑500千克、麦麸120千克、磷酸二氢钾2千克、石膏20千克。以上配料根据情况可拌入干重0.1%的50%多菌灵。

三、装袋与灭菌

装袋要求做到松紧适度,袋口要扎牢,轻拿轻放。蒸锅加足水后,把扎好口的料袋放在铺有麻袋的帘上,上下对齐,分批摆放到蒸灶内,不能装至锅顶,上面要留出15~20厘米的空间,不可把料袋摆成井字形。装锅前先开火或装锅时同时开火均可。大火攻头,争取4~6小时内使温度达到100℃,不掉火,不降温,保持20~22小时。在此期间,应注意观察锅内水位,及时补水,以防干锅。停火后,当料温降到60~70℃时,趁热出锅,迅速运进接种室内。

三、消毒接种

接种与发菌应同在一室,清洁干净后撒生石灰粉,然后密闭熏蒸。硫磺每立方米空间用15~16克,烟雾剂每立方米用4~6克。密闭1~2天,尔后开窗透气。当袋温降至50℃时,把菌料、接种工具等一系列用品都放入接种室,再进行熏蒸,密闭8~10小时即可接种。接种时要避开高温高湿天气,时间最好安排在晴天的晚上至清晨。接完后按井字形堆放,每堆4~5层。接种期间,人员不可随便进出,应在6~8小时内一次性接完。

四、菌丝培养和转色管理

1. 发菌管理

①合理叠放。在培养室内按井字形排放,留出人行道,每堆4~5层,15米2的房间可摆放500~800袋。叠放时要防止闷种,菌袋接种穴应朝向侧面,防止上下袋之间压菌妨碍菌丝生长。

②灵活调节温度,及时翻堆。接种后1~6天为菌丝萌发定植期。此时室温可控制在26℃左右,袋温比室温低1~3℃。不要翻动菌袋。

接种后7~10天,菌丝已经开始吃料,室温应控制在26~28℃,袋温比室温低1~2℃。此时可进行第一次翻堆,检查发菌和污染情况,发现污染及时处理,漏种的要及时补上。以后每10天翻堆1次,前两次一定要轻拿轻放,每天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左右。高温期应早晚通风,温度低时中午通风,雨天不通风。经过11~15天菌丝开始旺盛生长,此时室温应控制在24℃以下,袋温和室温相等或比室温高出1~2℃,每天通风3~4次,每次30~50分钟,并进行第二次翻堆。

接种后16~20天,相邻两个接种穴之间菌丝已基本连接,室温控制在22~24℃,袋温比室温高出5℃以上。此时袋内氧气不足,满足不了菌丝生长发育的需要,如果是枝条接种,可抽出枝条;如果是木屑接种,可解去胶布。并且要加大通风量,通风2~3次,每次1小时左右,翻堆后喷药消毒。

为了增加菌袋内的氧气,20天后要在菌袋上用牙签或不锈钢针刺孔,在接种口周围,菌丝生长前缘1~2厘米内刺孔4~5个,刺孔深度以不触及生料为原则。

2. 菌袋转色 转色的条件:温度20~24℃,空气相对湿度80%~90%,菌袋内含水量50%~55%,适当通风,有散射光照。转色的生理标准:一般菌丝生长60天左右,菌袋表面瘤状物突起占整个袋面的3/4以上,菌膜加厚形成菌被,手抓菌袋有弹性和质软感,接种穴或袋壁出现红色斑点。

六、蕾期管理

1. 菇蕾形成条件 温度白天应控制在15~20℃,晚上应控制在8~10℃,造成10℃左右的温差;空气相对湿度80%~90%;有充足的氧气;有散射光照;培养料内水分充足,含水量达到50%~55%。

2. 催蕾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浸水(含水量低时)、温差刺激和振动。

3. 选蕾、疏蕾 菇蕾长到1.5厘米左右长时,应及时用刀片沿菇蕾将薄膜割破2/3以增氧,并使菇蕾自由生长。此时,幼蕾生长温度应达到12~20℃,小环境相对湿度80%~90%,适当通风,有散射光照。幼蕾一次出得太多时,要进行疏蕾,每袋以留7~8个为宜。当幼蕾长至2厘米左右长时,开始进行花菇培育。

七、花菇培育

1. 幼蕾期 在原基形成后,当菇盖长到1.5~2厘米时,只需微弱光照,不能强光刺激,温度保持在8~12℃,育花菇棚内用煤火加温,空气相对湿度在85%~90%之间。当菌盖长到2厘米,表面颜色变深时,即可降低温度,进行幼菇管理。

2. 幼菇期 当菇蕾直径在2.5~3.5厘米时,菇棚不需遮阴,遇有晴天还可掀去菇棚上的薄膜,让阳光直接照射,这样不仅空气新鲜,而且菇盖受全光照射,可增加菇盖裂纹的白度,此时温度保持8~15℃,棚内相对湿度70%左右。遇雨天或雾天棚膜应盖严。

3. 花菇形成期 当菇盖直径长到3.5厘米以上,花菇处在增白增大期,可增强光照,将温度控制在15~20℃之间,相对湿度在55%~65%。强化管理,促使菇盖继续开裂和增白。

八、采收加工

采菇时,一手按住菌袋,一手用大拇指和食指捏紧菇柄基部左右旋转,并向上轻提,不留菇根,不带起大块基料,不碰伤小菇,采大留小。通常采取的加工方法是干燥,有机械烘干、土法烘干和阳光干燥。

栽培新技术篇6

2011~2013年进行了棉田套作西瓜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因子对西瓜单产影响大小的顺序为:密度>栽培方式>追肥量。棉田套作西瓜栽培的最优组合方案为:双膜覆盖栽培(3月上旬苗床播种,4月上旬定植)、密度16 665株/hm2、追施尿素和硫酸钾各150 kg/hm2,该技术组合西瓜单产最高,成熟上市最早,单价最高,经济效益最好,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当继续推广应用;次优组合方案为:地膜覆盖栽培(3月上旬末苗床播种,4月下旬初定植)、密度16 665株/hm2、追施尿素和硫酸钾各150 kg/hm2,这种栽培方式生产投资大幅度下降、用工大幅度减少,适应当前农村劳动力缺乏的新形势,并能高产高效,应大力推广。

关键词:棉花;西瓜;套作;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62.04+6:S651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4)04-0060-03

我们于1997~2004年研究出的棉田套作西瓜双膜覆盖栽培技术,可使西瓜早成熟早上市、品质好、单产高、经济效益好,已多年在全省推广应用。但是,该项技术的拱棚投资高,建拆拱棚、调节棚温和前期管理用工多,限制了进一步推广应用。为了适应当前农村劳动力缺乏的新形势,研究投资低、用工少的棉田套作西瓜高产高效栽培新技术并使其能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田间种植

试验于2011~2013年在山东中棉棉业有限公司试验基地进行。试验田面积3 300 m2,壤土,地力上等。3月上中旬春灌后择机春耕,耙耢保墒待播。基施鸡粪45 000 kg/hm2、尿素225 kg/hm2、磷酸二铵300 kg/hm2、硫酸钾150 kg/hm2、硫酸锌15 kg/hm2、硼砂7.5 kg/hm2。西瓜选用早熟良种京欣1号,棉花选用抗虫杂交棉良种惠杂1号。定植西瓜时播种棉花,一行西瓜套作一行棉花,西瓜和棉花都是等行距150 cm,瓜棉大行间距120 cm,小行间距30 cm;在小行上覆盖地膜和拱棚。除了参试因子以外,其它田间管理参照套作西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1]。

1.2 试验设计

套作西瓜设栽培方式、密度、追肥量3因子3水平正交试验。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66.7 m2。因子与水平见表1。栽培方式:双膜(地膜加小拱棚)覆盖,3月上旬苗床播种,4月上旬定植;地膜覆盖A,4月上旬初苗床播种,4月23日左右定植;地膜覆盖B,3月上旬末苗床播种,4月23日左右定植。追肥(N指尿素,K指硫酸钾)量:于西瓜伸蔓期和坐瓜期各追施总量的50%。

2 结果与分析

2.1 西瓜单产结果分析

2.1.1 西瓜单产结果直观分析 西瓜单产直观分析结果(表2)表明:参试因子对西瓜单产影响大小的顺序为:密度>栽培方式>追肥量;空列极差很小,表明试验田土壤差异等机误较小,试验结果可靠。

2.1.2 西瓜单产结果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表3)结果表明:①不同栽培方式不同水平间单产差异极显著,双膜覆盖栽培极显著优于地膜覆盖B和地膜覆盖A,地膜覆盖B极显著优于地膜覆盖A。②栽培密度不同水平间单产差异极显著,16 665株/hm2极显著优于13 335株/hm2和11 115株/hm2,13 335株/hm2极显著优于11 115株/hm2。③追肥量不同水平间单产差异显著,公顷追施尿素150 kg、硫酸钾150 kg显著优于不追肥。④棉田套作西瓜栽培的最优组合方案为:双膜覆盖栽培,密度16 665株/hm2,追施尿素150 kg/hm2、硫酸钾150 kg/hm2。 次优组合方案为:地膜覆盖B,密度16 665株/hm2,追施尿素150 kg/hm2、硫酸钾150 kg/hm2。

2.2 不同栽培方式西瓜经济效益结果分析

由表4可以看出,双膜覆盖栽培的西瓜不仅单产最高,而且成熟上市最早、单价最高,公顷销售收入高达86 590元,经济效益最好,条件许可时应当继续推广应用。地膜覆盖B栽培方式的西瓜单产有所下降,单价有所降低,公顷销售收入为65 120元,但该方式生产投资下降(减少了拱棚投入)、管理用工大幅度减少(建拱棚,拆拱棚,拱棚通风调温,前期管理等),适应当前农村缺乏劳动力的新形势(示范区面积已经超过双膜覆盖栽培),应当大力推广应用。地膜覆盖A栽培方式的西瓜单产和单价大幅度下降,经济效益较差,不宜推广应用。

2.3 西瓜质量检测分析

栽培新技术篇7

关键词:水稻;高光效新型栽培;优质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水稻高光效新型综合栽培技术是一种充分利用风、光、温等气候资源从而提高水稻产量及品质的新型栽培模式,可以明显改善水稻群体微气象环境,通风好、透光性高,边际效应明显,秆壮抗倒伏。其核心技术是将传统的栽培行向变为西南-东北向,本地区适宜角度为磁南偏西20°;将传统30cm的等行距改为大行距50cm和小行距20cm的组合行。株距为13~15cm,采用拐子苗插法。

1 科学选种,培育壮秧

根据当地生态类型和气候条件,选择通过审定的,生育期适宜,抗逆性强,分蘖能力强,产量高的优质水稻品种。可采用简塑钵盘育苗或简塑旱育苗。选无污染、背风、向阳,水电源方便,地势高,排水良好,无盐碱,土壤肥沃,地势平坦的地方建育秧大棚。旱田表层土、腐殖土及腐熟农家肥按5∶2∶2比例混合过5目筛后做苗床土,选择当地主推优良品种,于4月上旬播种,播前晒种2~3d;用1∶1.13的盐水选种;用咪鲜胺浸种4~6d;将浸泡好的种子捞出放在保温处催芽2d,然后摊开晾晒,用配套播种器播种,保证每钵2~3粒芽种,简塑旱育苗播催芽种子0.15~0.2kg/m2。苗期管理中播种至出苗阶段保证水分;出苗1叶1心阶段棚内温度控制在25℃~28℃,晴天进行适当通风炼苗,保持床土湿润;1.5~3.0叶阶段棚内温度控制在25℃左右,床面要略呈干燥,高温天气要及时通风,控制秧苗徒长,在两叶一心期追一次离乳肥,每平方米苗床追施硫酸铵30g兑水100倍喷浇,施后用清水冲洗1次,以免化肥烧叶,3.0叶至移栽阶段每天浇1次透水,要大通风炼苗,插秧前4~5d晚间不盖膜炼苗,追施送嫁肥,每平方米施硫酸铵60g,兑水100倍喷施,施后用清水冲洗1次,以免化肥烧叶。

2 精细整地、配方施肥

在5月上、中旬对稻田进行耕翻,耕翻深度15~20cm,做到深浅一致,犁底平,不留生格子,每1hm2施农家肥12t、纯N 70kg、P2O5 100kg、K2O 50kg后耙平,要做到田面平整,耕层深厚,上软下松,为水稻高产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5月中下旬当秧龄35~45d,叶龄4.0~4.5叶,苗高13~17cm,根数12~14条,百株地上干重2.8g以上时,即可移栽。插秧前,用罗盘定向,将插秧行向定为磁南偏西20°,做出标线,在标线一侧插2行秧苗,行距20cm,株距15cm。插秧时采用拐子苗插法,插完这2行后,留出50cm作为大行距,再按上述方法插2行。依此类推,做到不漏插、保证穴苗数3~4棵,深浅一致;插秧时最好用插秧架,以保证行直行正,光能利用率更高。

3 科学管理:包括灌溉、追肥和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3.1 灌溉

移栽时保持1~3cm水层,移栽后至返青采用深水护苗,水深一般在5~7cm,返青后至有效分蘖末期采用浅水灌溉,水深保持3~5cm为宜;有效分蘖末期至幼穗分化期(6月下旬~7月上旬)采用深水灌溉或间断湿润灌溉控制无效分蘖;幼穗分化至乳熟期(7月上旬~8月下旬)采用1~2cm浅水灌溉,若孕穗期遇17℃以下低温深灌(10~20cm)护胎;乳熟至收获前1周(8月下旬~9月中旬)稻田应保持土壤湿润,在收获前7d断水;灌溉要采用昼停夜灌方式进行。

3.2 施肥

插秧20d后(6月15~20日前后)每1hm2施纯N 50kg促分蘖肥;出穗前30d(7月5日前后)每1hm2施纯N 20kg、K2O 50kg攻穗肥;8月中旬~9月中旬喷施叶面肥2~3次。3.3 主要病虫草害的药剂防治

移栽后5~7d选择低毒高效的化学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施药后保持水层4~5cm、5~7d;7月中下旬用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5kg/hm2,兑水500倍喷雾防治稻瘟病;在孕穗中后期每1hm2用井岗霉素150~200g兑水750kg喷雾防治稻曲病;在7月上中旬二化螟产卵盛期和孵化期用5%锐劲特加杀虫双进行喷雾或喷浇防治水稻二化螟。

4 适时收获

当籽粒的90%以上变黄成熟,穗轴有1/3变黄,基部有很少一部分绿色籽粒存在时即可收获。

高光效新型综合栽培技术是一项保障粮食增产增效的创新型技术,不仅有效增强了优质品种的抗倒伏等性能,运用此项技术还能够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及增产潜力,对土壤持续性耕作也有很大作用。

栽培新技术篇8

关键词杂交水稻;新两优6号;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新两优6号是安徽荃银农业高科技研究所用新安S与安选6号配制而成的中、晚籼两系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2007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为2007017)。建阳市徐市镇2008年引进示范种植,经2年试种,该品种均表现为长势好、适应性广、米质优、产量高、抗性较强等特点[1]。现将其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特征特性

1.1农艺性状

新两优6号长势旺,分蘖力中上,株型紧凑,整齐度好,有效穗数279万穗/hm2左右,平均株高118.2cm,穗长27.4 cm,每穗总粒数165粒,结实率85%,千粒重27.3g。新两优6号植株清秀,茎秆坚韧、抗倒,叶色绿,剑叶挺直[2],成穗率高,有2段灌浆现象,易脱粒,熟期转色好。在徐市镇作一季中稻种植,4月中下旬至5月上中旬播种,全生育期133d,比对照汕优63早熟2d;作双季晚稻种植,6月中下旬播种,全生育期120d,比对照汕优46早熟2d左右。

1.2产量表现

2008年在徐市镇徐市村作中稻生产示范种植超过13.33hm2,平均产量8 478.00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8.2%;2009年作烟后稻示范种植21.67hm2,平均产量7 984.50kg/hm2,比对照汕优46增产5.98%。

1.3品质抗性

外观好,米饭香软可口,米质优,经农业部检测:整精米率64.7%,长宽比3.0,垩白粒率38%,垩白度4.3%,胶稠度54mm,直链淀粉含量16.2%。2008~2009年在徐市镇作中稻和经(烟)后稻种植,均表现为生育期较短、产量高、适应性广、稳定性好、抗性较强等特点。

2栽培技术

2.1培育壮秧

根据徐市镇实际种植情况,适时播种,适当稀播。作中稻种植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播种,作双晚或经(烟)后稻种植6月10~25日前播种。秧田净秧板播种量150kg/hm2左右,播前进行消毒催芽,要求稀播匀播。秧田在施好基肥的基础上,及时补施断乳肥和送嫁肥(一般用尿素和氯化钾各15.0~22.5kg/hm2);在水管上,出苗前保持半沟水,出苗后浅水勤灌,同时注意稻蓟马、黑尾叶蝉和叶瘟等病虫害防治。

2.2适时移栽

新两优6号生育期较短,作中、晚稻栽培秧龄严格控制在25~30d。中上等肥力田块:双晚移栽规格为20cm×20cm,中稻移栽规格为20cm×20cm,中等及偏下肥力田块适当增加密度,插22.5~28.5万丛/hm2,每丛插1~2粒谷,保证足够的基本苗。在密度适宜的基础上,注意浅插、插直,以争取低位节分蘖,确保大田早发[3]。

2.3科学田管

肥管上,采取重施基肥、早追肥、后期看苗施好平衡肥的措施,达到促大穗、增粒数、夺高产的目的。施肥原则为:大田基肥采取全层施肥法,用量占施肥总量的50%以上,即插秧前施碳铵750kg/hm2、过磷酸钙750kg/hm2作基肥;追肥占总量的30%,分2次施用,第1次在插后返青时,用尿素150kg/hm2、氯化钾112.5kg/hm2和田草光粉剂405g/hm2作为促蘖肥和除草剂撒施;第2次视苗势情况在孕穗末期用尿素75kg/hm2、氯化钾75kg/hm2作为穗粒肥,以提高分蘖率和结实率。水管上,采用“寸水返青,浅水分蘖,够苗晒田,有水孕穗,干湿壮籽”的科学管水方法,达到以水调肥、以水控蘖、排水通气、以气养根。注意掌握寸水返青,浅水促分蘖,以湿为主,干湿相间,促进早生快发[4]。一般在插秧后20~25d或苗蘖数270~300万个/hm2进行烤田。抽穗后期干湿交替到成熟,防止后期断水过早,以提高结实率。

2.4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有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卷叶螟和二化螟等。采取以预防为主、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根据病虫预测预报情况,适时对症下药。按照优质稻谷生产标准,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稻瘟病用75%稻艳375g/hm2,或2%加收米1.5L/hm2对水750kg喷雾;防治叶瘟病在初发病中心及时用药扑灭,防止病害蔓延;防治穗瘟病抓好孕穗末破口期施第1次药,隔10d施第2次药;稻曲病、纹枯病在水稻破口前7d与齐穗期各用1次30%爱苗乳油225mL/hm2对水750kg均匀喷雾。稻飞虱用25%阿克泰水剂30g/hm2,或15%金好年1.2L/hm2对水750kg,用喷枪均匀喷施,施药时田间最好保持浅水层;螟虫用5%锐劲特悬浮剂750 mL/hm2,或40%好劳力1.5L/hm2对水750kg喷雾防治。

2.5适时收获

水稻成熟以9成黄时收获较好,收时不混杂,晒时不放在沥青路或污染过的场地晒,确保品质优良。

3参考文献

[1] 张从合,陈金节,蒋家月,等.两系超级杂交稻新组合新两优6号[J].杂交水稻,2007(5):76-78.

[2] 郑根深,毛一剑,胡依君.超级杂交水稻新两优6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稻米,2007(4):33-34.

[3] 刘涵旺.新两优6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2009(6):17.

上一篇:在建工程论文范文 下一篇:造福工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