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管理技术范文

时间:2023-10-11 14:49:30

栽培管理技术

栽培管理技术篇1

关键词 萝卜苗;栽培;管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3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4-0091-01

1 种苗保管

接到种苗后,在萝卜本田附近或园田地挖2块约一锹深的平土坑(大小应根据种苗数量而定),将种苗父母本分开放置,根部向下整齐码放,禁止上摞,喷少量水,用玉米秆或稻草等盖上,防止上热。要求始终保持新鲜。

2 制种地块的选择

制种田要选择背风向阳、有充足水源、涝能排、旱能灌、土壤肥沃、通透性好、中性或微酸性、耕作层在40 cm以上的地块,并且坡度不宜太大[1]。

3 定植

3.1 施肥整地

春季化冻后,尽快及早整地。清除上年残留地膜、茬子、杂草等。把原垄破开或原垄沟深耕25 cm以上的深度。施入农家肥30 m3/hm2(施用腐熟细质松散的猪、鸡、羊粪作基肥最适宜,牛粪易生大量蛴螬,又是迟效性肥料,故不提倡使用)、生石灰750 kg/hm2、45%氮磷钾复合肥(15-15-15)750 kg/hm2、五氯硝基苯30 kg/hm2、甲拌磷或辛硫磷30 kg/hm2等。1 kg硼砂(把五氯硝基苯、硼砂和甲拌磷拌4~5 kg土撒施),施入后合垄,趟2次,轻打顶耙,将大土块和玉米茬碎片挠入垄沟,保持土壤水分。

3.2 定植

将攫头顶部固定一铁丝(起到米尺的作用)刨埯或采用其他方法固定等距株距。具体方法如下:①一定要按要求株距刨埯。②刨埯深度要根据种苗根的长短,避免根部接触化肥或未腐熟的农家肥而烧苗。③2∶1定植(即二垄母本、一垄父本),整个地块两边行都是父本为宜,或根据垄数及苗数调整边行定植父本或母本。④一般先栽母本,后栽父本,绝对不允许一垄当中父母本混栽。母本、父本往苗埯里放苗时,一定要安排专人负责放苗。⑤一般行距按原来垄的宽度不再改动,株距应根据下发的苗数确定,本着薄地宜密、肥地宜稀的原则,合理栽培[2]。在实际栽培中,理论计算株距往往栽不够数,一是因为每垄顶头一般多栽几棵;二是因为每个地块没有精确核量面积;三是因为行距不规则,往往实际面积大于理论面积。应根据具体品种栽培密度来确定。母本2.7万株/hm2,父本1.8万株/hm2,2∶1定植(即二垄母本,一垄父本)。

定植时注意事项如下:第一,在地里放苗和在苗埯里栽苗,一定要注意一次性不要拿太多苗,不能让种苗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用口袋或其他东西遮盖住筐里的苗,以防止萎蔫。栽苗时,将苗摆在埯一侧,并稍带土压根,以防浇水时漂苗,浇水在埯的另一侧,覆土时一定将小萝卜的肩用土埋严,不露根,不压苗,覆土的同时把苗扶正,尽可能不蜷根,浇足底水,浇水量依墒情来定,一般每埯浇1.5~2.5 kg水为宜[3]。第二,栽时小萝卜肩膀要与封埯后的垄平面相平或稍低1~2 cm,不压心,不露心。第三,一次摆苗不能太远,摆苗后立即浇水和覆土,随即覆盖地膜,将苗覆盖在膜下,严防风吹日晒使苗萎蔫,导致成活率下降,田间缺苗、断条,影响产量。要把握放苗、浇水、封埯、覆膜环节,尽可能把水分留在地膜下。栽完后,要检查地膜,凡是地膜有破损的地方用土块或石块压紧,防止被风吹开。第四,栽苗时,将母本个别小苗挑出,单独栽到一起,父本大小苗均匀栽培。封埯时,一是用土把苗根压紧,让水、土、苗根部充分结合;二是绝对不能压苗心,让土埋住根部即可;三是苗窝不能深,苗根的肩膀与垄面基本平行即可[4]。覆地膜时,将地膜两侧用土压住、压紧,然后把两垄中间的地膜用土顺垄压实,让整个地膜紧贴地表土,既能有效防草、压草,把草消灭在幼苗当中,又能防风吹开地膜。拽地膜时,用直一点的细木棍穿过地膜纸筒,然后把木棍两头系上绳子,可方便快捷地拽动地膜。有条件的,可使用覆膜机。

4 放风、引苗

缓苗后,在心叶发出,顶实地膜,或用手触摸苗心,感觉硬实时,在苗心正中用木棍或手指挑出鸡蛋大小的洞,待苗适应3~5 d,即可引苗封埯,引苗用二拇指在苗叶下,勾住叶片围绕苗心轻轻转1周,顺势把苗叶带出地膜外,但要防止根部松动,用一只手轻捂住苗叶一侧,另一只手拿小铲取土封地膜,捂苗手外压后移另侧捂苗和取土封膜,同时将露萝卜肩膀的用土盖严,切记不可压苗心。放风引苗视天气情况而定。

引苗封埯时,一要用土把苗埯封实不压心,又要防止地膜接触种苗根部。在引苗等田间作业时,由于早春天气寒冷,温度往往在0 ℃以下,叶片处于冷冻状态,所以这时千万不要用手触碰萝卜苗,冷冻缓解后再接触苗,以防烫伤破坏萝卜细胞组织结构。在引苗时,注意观察父、母本的长势、天气状况、地力状态、时间早晚等因素[5]。

5 参考文献

[1] 黄荣浩,谢清传.优质萝卜苗的栽培与加工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08(6):42-43.

[2] 张晓舟,刘亚非,张永军.萝卜苗无土栽培技术[J].农牧产品开发,1999(10):26-27.

[3] 邹云锋.萝卜苗无土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2011(2):20-21.

[4] 庞红岩.萝卜栽培管理技术阐述[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3(8):83-84.

栽培管理技术篇2

关键词:杨树;栽培;管理

杨树在我国的分布很广,从新疆到东部沿海,北起黑龙江、内蒙古到长江流域都有分布。由于杨树迅速成林,广泛用于生态防护林、三北防护林和工农业用材林。同时杨树树干高大、整齐,常做“四旁”绿化及道路绿化树种。尤其近10年来,我国杨树造林面积不断扩大,已成为世界上杨树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

杨树具有早期速生、适应性强、分布广、种类和品种多、容易杂交、容易改良遗传性、容易无性繁殖等特点,因而广泛用于集约栽培。大量选育出来的优良杨树品种,对栽培条件的改善反映很灵敏,可大幅度提高生产力,对解决木材短缺起着很大作用。

1 立地条件

选择适宜杨树生长的造林地,是实现杨树速生丰产的基本条件。土层厚度要求大于1.0m,土壤质地以中土壤和重土壤为宜,地下水位应在约1.5m,土壤养分有机质含量大于0.4%,含氮大于0.03%,土壤含盐量宜在0.1%以下。

2 整地规格

整地规格为直径0.8~1.0m,深0.8~1.0m。

3 苗木选择

3.1 选用良种

胶合板材选用欧美杨107、108杨、北京杨、廊坊杨等;纸浆材选用中菏1号、中林46、三倍体毛白杨等,家具材选用毛白杨、深州杨、741杨等。

3.2 选用壮苗

选用2年根1年干或2年根2年干,高4.5m以上,胸径3.5cm以上的苗木造林。

4 造林密度

根据林地立地条件、培育目标、轮伐周期等因素来确定造林密度。生长快、树冠较大的品种,培养大径材的,密度小些;立地条件较差,选用干形通直,冠形较窄的品种,培育短轮伐期的林分时,密度可以大些。一般短周期纸浆林的造林密度为2m×3m,3m×3m,3m×4m,胶合板材和家具材的造林密度为5m×6m,6m×6m,4m×8m,以利培育大径材。

5 栽植技术

5.1 苗木处理

在起苗、运苗、栽植的各个环节,都要防止苗木失水。在苗田应遵循先灌水后起苗的原则,苗木起运中要注意保护好根系,使根系完整、新鲜、湿润,尽量做到随起、随运、随栽。不能及时栽植的苗木,要用清水浸泡,然后随栽随取。栽前要剪去全部侧枝和梢部。

5.2 栽植时间

春季和秋末冬初,杨树落叶后及萌芽前均可栽植,以秋栽为宜。

5.3 栽植深度

根据土壤条件而定,在较干旱疏松的土壤上栽植深度约60cm,而在比较粘重的土壤和低洼地,则不宜深栽,一般栽植深度据苗木根部土印以上10cm。

5.4 栽植方法

造林时要求大穴栽植,分层填土,分层踩实,使苗木根系舒展与土壤密接,栽后立即浇水,水渗后扶正苗木,培土封穴。

6 抚育管理

6.1 适时灌溉

一般降水年份浇水4次,一是返青水,在3月下旬发芽前;二是促进水,每年5~6月促进枝叶扩大;三是夏季干旱时浇水;四是封冻水,一般11月份灌水,促进根系发育。每667m2每次浇水30~50m3,浇水后要及时中耕保墒。

6.2 合理施肥

基肥:在造林前每株施土杂肥5~10kg,过磷酸钙约500g;追肥:造林后第2年5月每株施尿素200~230g,第3年5月每株施尿素330~400g,随着树龄增大施肥量也要适当增加。

6.3 及时松土除草

林分郁闭前,每年除草不少于2次。

6.4 修枝

栽培管理技术篇3

关键词:花椒;栽培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S57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2-0095-04

收稿日期:2012-01-15

作者简介:李泽珠(1977―),男,云南红河人,哈尼族,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

1 引言

花椒是红河县重要的种植经济林木产业之一。花椒是食品的原料,随着红河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花椒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发展前景广阔。种植花椒不仅可绿化荒山,提高森林覆盖率,维护生态平衡,还是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道门路。为了帮助广大农民群众提高科技种植水平,加快花椒产业发展进程,本文研究了花椒种植技术,以供广大花椒种植林农参考之用。

花椒属于芸香科花椒属植物,其经济利用部分主要是果实。目前,生产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栽培品种有大红椒、小红椒、白沙椒、豆椒、大红袍、清椒等。花椒是喜温不耐寒的树种。海拔1 600~2 400m,年平均气温为8~16℃的高山地区都可栽培,但在年平均气温为10~15℃的地区栽培较多,整地规格为60cm×60cm×60cm。花椒抗旱性较强,属浅根性树种,根系主要分布在距地面60~80cm的土层内,一般土壤厚度80~100cm左右即可基本满足花椒的生长结果需要,多在山地上(或田边地脚)栽培。

2 花椒实生苗培育方法

2.1 种子的采集方法

选择采种母树必须从优良母树上采集,采种时间因其品种不同而异,一般当果实由绿色变成紫红色,种子变为蓝黑色,有少量果皮开裂时即可采收。采种时用手摘取或用剪刀将果穗一起剪下,注意不能折伤枝条,影响母树第2年的生长结果。花椒果实成熟采收后,经过暴晒或阴凉处晾干,果皮与种子即可自行分离,但选作育苗用的种子,果实采收后不能直接在太阳下暴晒,要放在通风良好、干燥的室内或在阴晾通风处扒开晾干。

2.2 种子处理和贮藏方法

2.2.1 碱水浸泡法

将种子放入多于种子1~2倍的水中,搅拌后静置20~30min,除去上浮的种籽和杂质,剩余的则为纯净的优良种子。将精选后的种子放入铁锅或缸内,倒入2.0%~2.5%的碱水溶液或洗衣粉水中,水量以淹没种子为宜,浸泡10~24h后,用手搓洗,除去种子表皮油脂;或用竹子扎成直径5~10cm的小把,在容器内不停地搅,直至种子失去光泽为宜;也可将浸过水的种子捞出,和沙子混合后用沙布搓揉,除去表皮油脂。最后将脱脂洗净的种子捞出,用黄土按1∶1的比例搅拌混合后扒开阴晾干燥处,到秋季即可播种。

2.2.2 牛粪拌种法

用新鲜牛粪与花椒种子按4∶1的比例混合均匀,抹平扒放在向阳背风的地方,厚度6~8cm,晒干后分成8~16cm大小的方块,放在通风干燥处保存。种皮油脂经过一个冬季后自然除去,春季播种时,打碎牛粪块,即可播种。

(1)牛粪拌种贮藏。用牛粪拌种法脱脂处理的种子可直接贮存。用碱水浸泡处理的种子,可与适量牛粪混拌均匀后,埋入深25cm的坑内,覆土8~12cm,踩实后覆草,翌年春季取出,打碎牛粪块后,同牛粪一起播种。

(2)土块干藏。将脱脂处理的种子和草木灰按1∶3的比例混合,加水渗透,堆积贮藏。或将种子、黄土、牛粪、草木灰按1∶2∶2∶1的比例混合均匀,加水做成泥饼后阴晾干,堆集越冬。到春季时打碎土块,即可进行播种。

(3)沙藏法。将脱脂处理的种子和湿沙按1∶3的比例混合后,选排水良好的地方,挖宽1m、深40~50cm的大坑(坑的大小、深度视种子多少而定),将种子和湿沙混合放入坑内。也可一层沙子一层种子放入坑内,上面覆土8~12cm,待春天取出即可播种。

(4)密封贮藏法。将脱去油脂的种子阴凉处晾干后,装入缸内或罐内,将罐口密封干藏。用晾干法贮藏的种子,在春季播种时还必须进行催芽处理,其具体方法是:将干藏的种子倒入2倍于种子的80℃热水中,搅拌2~3min,再换温水浸泡,以后每天换温水,3~4d后捞出种子放入筐内,置于温暖处,保持湿润,待大部分种子开口露白时即可播种。

2.3 苗圃地的管理

2.3.1 整地

整地的基本要求为及时平整,全面耕翻,土壤细碎,清除草根石块,并达到一定的深度。一般应于育苗前实行秋耕,以利于蓄水保墒,改良土壤,消灭病虫杂草物,耕地后要及时耙地。

2.3.2 施肥

施基肥所用肥料应是肥效长的各种农家肥和不易被土壤固定的化肥,如硫酸铵、氯化纳、速效氨、磷酸二铵等,也可以用过磷酸钙,但应与农家肥沤制后再施,以增强其有效性。农家肥必须充分腐熟。采用分层施肥将肥料均匀撒在地面,通过翻耕,把肥料埋入耕作层中;而施用饼肥和草木灰作基肥时可在做床前将肥料撒在地面,通过浅耕,埋入耕作层的中上部,以达到分层施肥的目的。一般施饼肥1 500~2 250kg/hm2,或厩肥、堆肥6.0~7.5万kg/hm2,并配施磷酸二铵150~225kg/hm2,氯化钾45~75kg/hm2。

2.4 播种与播种后的管理

2.4.1 花椒播种时间

春播,以早播为佳,一般在土壤解冻后的3月上中旬进行。秋播,一般在土壤封冻前的10月下旬进行,对晚熟品种如大红袍、豆椒也可以随采随播。

2.4.2 播种方法

开沟播种,一般行距20~25cm,播幅10~15cm。大田采用单行条播和宽行条播,还可采用由数目不同的播行组成的各种形式的带播。苗行方向以南北为好。条播一般每0.067hm2用种量10~15kg,撒播每0.067hm2用种量20~30kg。

2.4.3 播种后的管理

一般秋季播种,在播种后应立即灌水;春季播种,应在播种前灌足底水,播种后进行覆盖。土壤墒情较好的情况下,播种前后可不灌水。在出苗期和幼苗生长期(6月份以前),因嫩芽和幼苗怕水淹,大部份不灌水。若土壤干旱,可采用机械喷灌和人工喷洒,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切忌大水漫灌和苗圃地内积水。

追肥有沟施和叶面追肥两种方法。沟施法即在播种行内开沟施肥,然后封沟,并进行灌水。叶面追肥是将速效性化肥和微量元素肥料直接喷洒在苗木茎叶上。使用的主要肥料有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硫酸钾、硫酸二氢钾、奥普尔、丰收素等。

2.5 扦插繁殖法

在早春树液未流动前,选择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幼龄母树,采集1~2年生的花椒枝条,截成18~25cm长的插穗,上端剪平,下端剪成马蹄形。插穗时用萘乙酸(NAA),将插穗扎成直径为10~15cm的捆,浸入萘乙酸50倍水溶液中,经24~48h后即可取出。在整好的育苗地上,按行距40cm,株距5~10cm进行扦插,使插穗外露2~3cm,踏实后及时灌水,等水渗干后,扦插行内盖一层草或2cm厚的疏松土,以防止土壤干燥、开裂。天旱时要灌水,保持土壤湿润。

2.6 苗木出圃

秋季栽植的在落叶前或落叶后起苗;春季栽植达到在芽开始萌动时起苗,雨季栽植的随起随栽。需要运输时根系要蘸泥浆。

2.7 栽培方式与栽植密度

花椒植株较小,根系分布浅,适应性强,可在荒山、荒地、路旁、地边、房前屋后等空闲土地上都可栽植。

(1)果园式栽培。其植株栽植集中,管理方便,产量高,且对地块形状和面积要求不严,是花椒产区广泛采用的栽培方式。多采用3m×3m或4m×4m的株行距,初植密度分别为1 111株/hm2,625株/hm2。丘陵地上,栽植密度应相对大些。

(2)地埂式栽培。地埂式栽培是利用农田边缘地埂或较大地埂的埂坡进行单行栽植的方式。

(3)庭院式栽培。庭院式栽培是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见缝插针地栽种花椒的方式。

3 花椒园建植

花椒园多在坡地上,建园时必须营造水土保持林。水土保持林应设置在花椒园的边缘地带,主要设在花椒园上方。

3.1 园地平整

山地和丘陵地园地,栽种前应沿等高线修筑成水平梯田,以便蓄水保墒和田间管理。水平梯田的田面宽度,应根据坡度而定。一般坡度在25°以上的,田面宽度为3m;坡度在15~20度之间的,田面宽度应为4~6m;坡度在6~14°之间的,田面宽度应为6~8m;坡度在5°以下的,田面宽度应为10m左右。

3.2 栽植时期

春季栽植时间在土壤解冻后苗木萌芽前,宜早不宜迟,以便根系早日恢复;雨季栽植的关键要掌握两点:首要条件是掌握天气的变化,即栽后要有不少于2~3d的阴雨天气;其次,要提前整好地,苗龄要小(1.0~1.5年生),就地育苗就地栽植,起苗后根系带土球,栽后栽植穴内要立即浇水,苗木应于栽植前尽早准备。

3.3 栽前苗木处理

栽植前,对苗木进行分拣,去杂苗、弱苗以及有病虫的苗木,并对折断和劈裂的根系于断裂处进行剪截修理,然后用生根剂(PPT)溶液浸根或生根剂泥浆蘸根等。

3.4 品种选择与配置

花椒属自花结实树种,一般不强调配置授粉品种,但面积较大的花椒园,应考虑不同成熟期品种的搭配,避免品种单一,成熟时间集中,难以适时采收,影响果实品质,影响市场行情。

3.5 栽植方法

栽植前,按计划栽植密度的行距确定栽植点,按点挖坑。一般栽植坑深度为60~70cm,直径50~60cm。挖坑时,表层30cm土壤与深层土壤分开堆,并分别与腐熟的农家肥混合,表层土壤中有机肥不宜太多,以免烧根。栽植时三埋二踩一提苗原理。首先将混合有农家肥的深层土壤回填到坑的底部,回填深度依苗木根系大小而定,苗木根系长,回填后坑可深些,相反,回填后坑可浅些;其次,回填后踩踏紧实后将苗木放入坑中,使其根系舒展,将表层土打碎,覆在根部,并轻轻提抖苗木,使土壤与根系紧密接触。栽植深度以苗木根茎高于地面为宜,并使同一行苗木保持在同一条直线上。无灌溉条件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在秋季栽植时,采用苗木根系蘸浆,栽后平茬、培土防寒等措施,栽植成活率可达90%以上;春季栽植时,可于头年秋季挖坑、施肥、回填,翌年春季栽植时,在原坑位上挖一比苗木根系略大的小坑,倒入约5kg左右的水,放入苗木,缓缓填土。

4 栽培后管理要点

4.1 定干

栽植后,当苗木茎干高度达60cm以上时,应及时定干。定干高度50~60cm,剪口下留饱满芽,剪口距剪口下芽0.5cm,剪口呈平斜面。

4.2 病虫害防治

对花椒为害较重的有蚜虫、凤蝶、红蜘蛛等。一般虫害从5月上旬开始发生,应及时喷洒50%灭蚜净乳剂4 000倍液,或40%乐果乳剂1 500倍液,或50%马拉松乳剂1 000倍液,或三氯杀螨醇1 200倍液,每隔10d左右喷1次,连续喷3次,可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5 早实丰产管理技术要点

5.1 花椒早实管理技术

花椒栽后2~3年即可结果。为提早结实,生产上可采取如下管理技术。冬剪时,除对主干、主枝、侧枝的延长枝进行中短截外,对其余枝条应轻剪长放,并开张其分枝角度约45°角。萌芽后,要注意骨干枝和枝组轴延长枝新梢保持旺盛长势和合理的伸展方位与角度,当其新梢长度达50cm左右时,要进行摘心,促其分生枝条,以有利于树冠的加速形成和枝组的选留。

5.2 合理灌水追肥

6月份以前多灌水,可促进枝叶生长。7月份以后少灌水或不灌水,保持土壤水分以树叶不萎蔫,秋梢不旺长为宜。幼树追肥应以有利于促进树体前期生长,后期花芽分化为目的。

5.3 及时防治病虫害。

要根据害虫发生规律,及时进行防治。在萌芽前对树体喷5倍波美多石硫合剂或索利巴尔50~80倍液,杀灭越冬成虫、卵、幼虫及病菌孢子;萌芽后,诱杀金龟子成虫,喷40%乐果乳剂1 500倍液,或50%马拉松乳剂1 000倍液防治蚜虫、红蜘蛛、凤蝶、刺蛾等为害幼叶和嫩梢的害虫。

5.4 施肥管理技术

有机肥料从摘花椒后到翌年春季萌芽前均可施入,但以摘花椒后立即施入效果最好。追肥是解决花椒在生长中大量需肥期与土壤供肥不足之间矛盾的主要手段。土壤追肥应在萌芽前和开花后结合灌水施入。生长期的叶面喷肥是花椒优质、高产和稳产的重要环节。叶面喷肥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喷肥时间应在上午10时以前或下午16时以后。喷散浓度要严格按要求配制,边喷边配,不可久存放。干旱高温地区喷散浓度要适当小些。应均匀喷散在叶的背面和表面,喷量以叶尖即将滴水为宜。如喷后4h内遇雨,雨后应重喷。如果要与农药混合喷散,应按产品说明要求进行。新肥料在大面积喷施前,应先做小面积试验。

5.5 树体修剪管理技术

每年对主枝和侧枝的枝头进行短截或回缩,保持枝头45°的角度;枝组间要交替更新,在枝组内轻剪发育枝,缓放中庸结果枝,短截衰弱枝,疏除过旺枝和细弱的发育枝;树冠内骨干枝上无发展空间的背上直立枝要疏除,有发展空间的重短截降低枝位,培养成背上小枝组;疏除细弱的枝条和过密的枝条,保留有余下来的枝条。

5.6 疏花疏果管理技术

进入盛果期,疏花疏果应整序摘除。疏花疏果量应根据结果枝新梢长度而定,一般5cm以上的结果占40%以上,间隔摘去1/5~1/4的花序;若5cm以上的结果枝为60%以下,刚应摘去1/4~1/3的花序,以保证植株有足够的营养。

5.7 病虫害防治方法

休眠期以相应的栽培技术和化学药剂防治相结合,清除和杀灭害虫、病菌的越冬成虫、卵、蛹及病菌孢子,减少病虫源,根除病源物。一是春季萌芽后,在花椒园地安装黑光灯诱杀金龟子等趋光性害虫的越冬成虫;二是加强花椒园土、肥、水管理,以及树体合理结果管理,保持健壮树势;三是在花椒园释放或引诱天敌昆虫,抑制害虫的大量发生;四是在生长季节及时摘心、疏枝、剪梢,保持树冠及花椒园地通风透光;五是当病虫发生到有危害的趋势时,应及时喷散农药防治。

5.8 果实采收与制干技术

当果实完全变为鲜红色,且呈现油光泽时,表明果实已充分成熟。如果花椒果变红,但不具鲜红的油光泽,表明果实尚未完全成熟;若部分果实开裂,红色变暗,失去光泽时,表明果实过熟。果实采收应选晴天的上午进行。花椒果实的干制,主要采用阳光曝晒和暖炕烘干两种方法。采收后,若遇到短时间(24h以内)阴雨天气不能晒干时,可暂时在室内的土地地面上晾放。

6 整形修剪方法

6.1 自然开心形

树形结构为无中心主干,树干高度30~40cm,主干上均匀着生3个主枝,其水平夹角约为120°,分枝角为45~50°,每个主枝上着生2~3个侧枝,侧枝和主枝上着生结果枝组和结果枝。

6.2 自然杯状形树形

树形结构为无中心主干,树干高度30~50cm,在树干上部均匀着生方位角为120°的3个一级主枝,每个一级主枝长50cm左右,前端着生2个长势相近的二级主枝,在二级主枝上着生1~2个侧枝,各主、侧枝上配备交错排列的大、中、小型枝组,构成骨架牢固的开心形树形。

6.3 疏层小冠形树形

树形结构特点:有中心干,树干高度50cm,主枝7~8个,分二层着生在中心干上。第1层3~4个,第2层3个,每个主枝上有2~3个侧枝,树高3m,冠幅2~3m。

6.4 水平枝扇形树形

树形结构特点:树干高30cm,有中心主干,在高2m的中心干上,分布着向两侧水平伸展的小主枝10~15个,间距20cm左右。

6.5 结果初期修剪

一般从开始结果到第6年结果较少,主要是进一步完成整形,为盛果期的高产奠定基础。骨干枝延长枝剪留长度应比整形期短些,一般剪留40cm左右,枝头的分枝角度维持在45°左右。主枝间强弱不均衡时,对强主枝,其上适当疏除部分强枝,多缓放,少短截,减少枝条数量,增加结果量,以缓和长势;对弱主枝,其上枝条可少疏除,多短截,增加枝条数量,减少结果量,增强长势。

辅养枝是整形期间保留在主干、主枝和侧枝上的临时性枝条,也是初果期结果的主要部位。因此,在不影响骨干枝生长和树冠内膛光照的前提下,应尽量保留,轻剪长放,促进其结果。结果枝组可分为大、中、小3种类型,一般大型枝组有30个以上的分枝,中型枝组有10~30个分枝,小型枝组有2~10个分枝。培养结果枝组时,根据枝轴枝条的状态常用先截后放、先截后缩、先放后缩、连截再缩的4种方法。

6.6 盛果期修剪

盛果初期,如果主枝还未完全占据株间空间,可对延长枝中短截,继续延伸;若主枝在株间交接,延长枝应当用长果枝当头,停止延长。结果枝组的修剪,在不造成遮光的前提下可继续培养新的枝组或延伸枝组的枝头,以占据全部空间,但应保持枝组平斜生长状态。盛果末期,树势逐渐衰弱,树冠内膛常萌发很多徒长枝,这些徒长枝长势强旺,不仅消耗大量水分和养分,而且扰乱树冠,应及早处理。

参考文献:

[1]

胡芳名,龙兴生.经济林育种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2] 中国树木志编委会.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M].北京:农业出版社,1978.

[3] 原双进.花椒良种选育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4] 刘 玲,刘淑明,孙丙寅.不同产地花椒幼苗光合特性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2009(3):30~31.

栽培管理技术篇4

论文摘要从苗木繁育、选地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新技术应用等方面介绍中华寿桃的高产栽培技术,为其在当地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支持。

中华寿桃是新选育出的优质特晚熟桃品种,表现开花结果早、生长旺、喜光、抗旱、耐寒等特性。果树专家认为,中华寿桃是国内晚熟桃中最优良的品系,宜在适合栽培的地区推广种植。

1苗木繁育

中华寿桃属北方桃品种,通过南方引种栽培,再加以苗木培育驯化,可增强其适应性和抗逆性,提高栽培的成功率。中华寿桃的苗木繁育主要采用嫁接育苗方法: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透气、排灌方便的地块,用毛桃核在冬春季播种,培育实生苗。嫁接前注意做好苗地施肥、除草和防病工作,促进实生苗的健壮快长。嫁接时间一般在夏季5~7月或春季2月下旬至4月上旬。夏季采用单芽腹接,半个月成活后解绑、平茬。如果适当早接,加强管理,当年即可培育出合格大苗;春季枝接,多采用单芽切接或劈接方法,2a出圃,可培育出健壮大苗。

2选地建园

中华寿桃喜光、耐旱,根系需氧量大,适宜在土层深厚、排水性能好、日照充足的山丘地上建园,若在平原、滩地建园,要求地下水位在1m以下、不积水、不内涝的砂壤土地。在土壤粘重、地下水位高、涝洼、盐碱地和山丘风口处则不宜建园。定植时期一般在春季发芽前,山丘地株行距以3m×4m、平地以4m×5m为宜。定植穴要求深度和宽度至少在80cm以上。将表土与腐熟有机肥混合填入穴内,上层为心土进行栽植。

3土肥水管理

中华寿桃栽培后1~2a,行间可套种一些豆类、菜类、块根类、块茎类经济作物,以短养长,但不能间作高杆作物。在间作过程中及时中耕或利用化学药剂防除杂草,使土壤保持疏松通气,减少杂草对养分的争夺。施肥上要根据树龄、树势、产量、土壤肥力等综合情况决定。对幼旺树,应少施氮肥,多施复合肥,控制旺长;对结果大树和土壤瘠薄的山地、滩地栽植的桃树,应增加施肥量。一般每生产100kg果实,需氮、磷、钾分别为250g、100g、350g。产量在37.5t/hm2的施肥量为基肥75t/hm2,追施纯氮肥240~300kg/hm2,纯磷180~225kg/hm2,纯钾375kg/hm2。

4整形修剪

中华寿桃生长势强,树姿直立,对修剪反应敏感,易抽生长枝。整形时,对主枝角度要注意适当开张,利用其长势强的特点,对主枝延伸不要强制性控制,可迅速扩大树冠;利用其短截发长枝多的特点,修剪宜轻,多疏少截,特别多疏长枝,适当短截内膛枝,调节内外长势、光照,减少小枝自疏现象。生产上一般采用自然开心形,即定干高度60~70cm,选留3个主枝,主枝与主干垂直夹角约45°。每个主枝选配2~3个侧枝,要互相平衡,避免上下交叉重叠;幼树期修剪以轻为主,主侧枝剪留长度70~80cm,充分利用二次枝,加速树冠形成;结果期修剪要注意调节生长与结果的关系,维持树势,延长结果年限。

5花果管理

中华寿桃的自然座果率较高,花果管理上常采取“先保后疏、分期进行”的原则,先保花,再分次疏果。防止落花的措施是在开花盛期喷0.1%~0.2%硼砂,并及时摘心,减少旺长新梢的养分消耗。坐果后分次在5月中旬和6月中旬生理落果期,疏除多余果,留足生产果。为了减少病虫和药液为害,防止裂果,保持果实色泽美观,提高果实品质和商品价值,应进行果实套袋,时间在第二次疏果定果结束时,对果实喷好杀菌剂,立即套袋。脱袋时间在10月中下旬果实成熟采摘前13~15d,脱袋后使果实转色,达到商品外观要求。

6病虫害防治

中华寿桃休眠期的防治对象是细菌性穿孔病、潜叶蛾等,防治上要做好清园工作,对穿孔病较重的桃园喷1次高浓度等量式波尔多液;萌芽期的防治对象是缩叶病、细菌性穿孔病、冠心病和介壳虫等,防治药剂可用5°Bè石硫合剂加80%五氯酚钠250倍液,消除各种越冬菌源;花前花后的防治对象是蚜虫、红蜘蛛和红颈天牛等,防治可用灭扫利、蚜虱净或功夫乳油喷杀;展叶抽梢期的防治对象是细菌性穿孔病、蚜虫、潜叶蛾、梨小食心虫和介壳虫,可用代森锌、功夫和灭幼脲3号的混合农药防治;新梢及果实生长期的防治对象是细菌性穿孔病、白粉病和茶翅蝽等,防治上采用甲基托布津+灭多威或代森锌+功夫等混合农药防治。

7新技术应用

栽培管理技术篇5

关键词:水稻;栽培;管理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24.014

水稻要想获得高产丰收,各个时期的栽培与管理都不能忽视,从育苗到收获,需要注意的细节很多。本文主要从四大方面总结了水稻的管理技术。

1苗期的管理

苗期管理是保证水稻获得高产丰收的第一步,切实做好水稻苗期管理十分关键。水稻苗期的管理主要是查苗、补苗、灌水、追施返青肥和防治虫害潜叶蝇。

1.1查苗补苗

水稻插秧之后,很容易出现缺穴现象,为了保证水稻的密度,保证水稻基本苗数,要及时做好查苗和补苗工作,有利于保证水稻产量。

1.2灌水

灌水要把握好时机,大苗、小苗的灌水深度不同,大苗在插秧之后可以适当灌深一些,一般在3天之后,会落浅到3.3厘米左右。小苗移栽后,不建议灌深水,以灌浅水为主,灌浅3.3厘米左右为宜。

1.3追返青肥

为了促进水稻叶片生长,及时分蘖,要适时追施返青肥,一般当水稻新根长出10厘米时即可施返青肥了,追肥时也不宜灌深水,以浅灌水3.3厘米左右为宜。建议每亩施用硫铵2公斤左右为宜。

1.4防治潜叶蝇

潜叶蝇是水稻常见虫害之一,一旦发生影响水稻产量及质量。水稻一旦发生潜叶蝇,建议施用“乐果”,防治效果明显。

2分蘖期管理

水稻分蘖期是水稻生长的关键时期,是营养生长的关键所在,这一时期有利于水稻根、叶的发育,也是决定水稻穗数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要促进水稻尽早分蘖,以促进水稻高产丰收。水稻分蘖期管理主要从尽早使用分蘖肥、合理灌水与晒田以及杂草与病虫害防治几个方面。

2.1尽早施用分蘖肥

有效分蘖有利于保证水稻高产丰收,因此在水稻分蘖初期,要及时追施氮肥,保证水稻发育需要,可每亩施用尿素2.5~5公斤。施肥时期务必把握在水稻分蘖初期,过晚施用极容易引起水稻发生徒长现象,一旦徒长则易导致水稻倒伏,从而造成水稻减产。

2.2合理灌水与晒田

水稻在分蘖期间,特别是有效分蘖期间,一般灌水3.3厘米左右,能提高地温、水温,促进土壤养分分解,分蘖节处的光照和氧气充足,能促进分蘖的发生和生长。

2.3杂草和病虫害防治

如今除草已普遍应用除草剂,不仅可以消灭稻田杂草,又可减少大量的繁重劳动。分蘖期要防治病虫害,主要有稻瘟病、恶苗病、褐斑病、白叶枯病。虫害有二化螟、稻蓟马、稻纵卷叶螟等。应及时检查,及时防治。

3穗期管理

水稻穗期是水稻生长的攻坚阶段,这一时期如果管理不当,之前的工作都是徒劳。水稻穗期的特点就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进行,对于肥料、水分等要求高,要想保证水稻高产丰收,此环节是关键。这一时期的水稻管理主要是合理使用拔节长穗肥、合理灌水与落干晒田、防治病虫害。

3.1合理使用拔节长穗肥

水稻拔节之后,如果叶片发黄,就是缺肥的表现。此时要把握好时机,施用穗肥,有利于巩固水稻分蘖,保证水稻穗粒数。建议施肥以使用尿素3公斤左右为宜,最多不超过5公斤。所以要巧用拔节长穗肥,使用过量反而会造成水稻贪青晚熟。

3.2合理灌水与落干晒田

水稻整个生育期都要把握好用水量,其长穗期尤其需要关注水分的使用,此时期需水量大,同时这个时期对干旱、冷凉天气又比较敏感,一旦缺水,很容易影响水稻稻穗的生长和发育,影响水稻穗粒质量,易出现空壳籽粒,所以此时必须注意水分管理,在保证水深的同时还要注意水温,为水稻高产打下坚实基础。

3.3 防治病虫害

水稻常见病虫害的种类繁多,拔节之后常常受到叶稻瘟、纹枯病、水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的侵袭,所以及时做好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十分关键。建议尽量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水稻品种为主,同时要注意选择生命力旺盛,抗逆性好的水稻品种,这些品种都不容易发病,有利于保证水稻的产量和质量。要学会识别水稻常见的病虫害,正确识别可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

4结实期管理

水稻在这时期管理上总的原则是:养根、保叶,防止叶片早衰,促使粒大而饱满,防止空壳秕粒。结实期主要做好科学灌水,适时排水及时收获。

4.1科学灌溉、及时排水

在出穗扬花期间,田间仍需保持一定水层,调节水温,提高空气湿度,以利开花授粉。到灌浆期,采取干干湿湿,以湿为主的灌水办法,就是灌一次水后,自然落干1~2天,再灌一次水。

4.2及时收获

水稻收获一般在蜡熟后期至完熟初期。这时谷粒变黄,茎、叶、穗变黄,应及时收割,确保丰产丰收。

5结语

以上分别从水稻的苗期、分蘖期、穗期以及结实期的管理总结了水稻的栽培管理技术。同时希望农业相关部门可以积极普及水稻有关栽培与管理技术,让更多的农户了解水稻栽培的相关知识,让水稻栽培与管理技术得到应用,更好地促进及保证我国水稻的产量与质量,在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的同时促进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亚东.北方水稻栽培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2016,(15).

栽培管理技术篇6

1 品种选择

盆栽葡萄既要具观赏性,又要有食用价值,所以在品种选择上要结合本地条件,选择中等株型、节间短、结果多、果实丰满整齐、粒大、颜色美观、病虫害较轻、抗污染力较强的品种,如玫瑰香、巨峰、紫珍香、红瑞宝、美人指、藤稔等。避免选择长势特别强的品种,因为这些品种盆栽不易形成花序,会出现延迟结果现象,观赏价值较差。

2 盆与盆土

2.1 盆

2.1.1 盆的选择。一般选用透气性较好的瓦盆或陶瓷盆,盆径大小根据葡萄苗龄确定,1~2年幼苗宜用盆径20~25cm的中型花盆,3年以上大苗选用盆径35~40cm的大型花盆,如培育摆放于公园、庭院的大型盆栽,应选用盆径40cm以上、盆高25~30cm的花盆。体积大、质地坚硬的塑料桶、木桶、包装箱等也可使用,使用前在底部多钻一些排水孔。

2.1.2 盆的处理。将选择好的花盆浸泡在1%的漂白粉溶液5min,取出后用清水冲洗、浸泡,使其吸足水分,晾干后使用。若是旧盆,则应将其内外冲洗干净,再用漂白粉溶液浸泡。

2.2 盆土

盆土要求疏松、肥沃,不但要有良好的透水、保湿、透气性能,而且要营养丰富。盆土配制:1/2腐熟堆肥+1/4园土+1/4河沙混合拌匀,每1m3盆土加入1kg氮磷钾复合肥。

3 选苗定植

3.1 苗木选择及处理

选择根系发达、枝蔓健壮、芽眼饱满、无病虫害的1年生苗或多年生苗。枝蔓留3个芽短截,并适当修根,短截直根和过长根,剪口要平,栽植前先用清水侵泡24h。

3.2 定植

定植一般在葡萄休眠期进行。定植时,盆底排水孔上放2块碎瓦片,再放一层粗砂,放入部分盆土后将葡萄根系展开放在盆土上,再填入一些盆土,边填边拍盆边,盆土应低于盆口3~5cm,以便灌水。定植好后浇1次透水。

4 肥水管理

4.1 浇水

浇水是盆栽葡萄日常养护中最重要、最频繁的工作。盆栽葡萄要保持一定湿度,忽干忽湿、过干过湿都会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早春可隔2~3d浇1次水,之后随气温升高,可隔天或每天浇水1次,浇水时间宜选在10:00时前或16:00时后。当气温上升到25℃时,则必须每天浇1次水。当夏季气温达30℃以上时,每天9:00时前和17:00时后各浇1次水,叶面也要喷洒,冲掉叶面灰尘,有利于光合作用。秋季随气温下降可适当控水,使枝条停长后趋于成熟,并自然落叶、休眠。越冬期间,可每月浇1次水或不浇水,具体应根据盆土湿度和越冬条件而定。浇水时应注意2点:一是每次浇水都要浇到排水孔有水排出为止,但也不能浇水过多,否则会造成水分和养分的浪费;二是要注意水的温度,水温要和盆温基本一致,相差不要超过5℃。

4.2 施肥

盆栽葡萄施肥应掌握薄肥勤施的原则。葡萄萌芽后开始施肥,每10d左右施1次液体有机肥,用菜籽饼、豆饼等置于水中浸泡腐熟发酵后,取原液兑水15~20倍稀释即可;展叶后开始根外追肥,生长前期每10d左右喷1次0.2%尿素液,共喷3次,生长后期再喷2次0.3%磷酸二氢钾液;开花盛期喷施1次0.1%硼砂液,提高坐果率;果实膨大期可喷3~4次0.3%磷酸二氢钾液,以促进果实成熟、枝条充实和花芽分化;9月份果实采收后施1次氮磷钾复合肥,每盆4~8g,以提高树体养分水平。

5 整形修剪

5.1 整形

盆栽葡萄要进行整形,有利于观赏和结果。常用树形有以下几种:

5.1.1 披发形。主干较高,达60cm左右,于上端留4个左右主枝,每主枝留2~3节短截,发枝后自然下垂,枝条较软的品种设支架架住主枝。

5.1.2 双臂形。采用“T”形架,主干留20cm左右短截,在发出的主枝中选2个生长健壮枝条分别缚在“T”形架左右横架上,主枝上配置结果枝组,对结果枝按短梢修剪。

5.1.3 螺旋形。在盆上设三角支架,定植萌芽后只留1个新梢,其余抹去。新梢长50cm摘心,顶端副梢留4~5片叶摘心,其余副梢留1~2片叶摘心,冬季主干留40~50cm短截,环绕三角支架盘旋向上,第2年春季留3~4个结果新梢,分布在架面上。

5.2 修剪

5.2.1 生长季修剪。在生长期对位置不当、卷须和过密的萌芽要及时抹去,新梢长至10片叶左右要摘心,副梢一般留1~2片叶摘心。强旺结果枝留2个花序,中庸枝留1个,弱枝不留。留下的花序要剪去1/5左右的穗尖,摘除副梢,幼果期要疏果粒,每果穗留30粒左右。

5.2.2 休眠期修剪。休眠期对过密枝、病虫枝、弱枝、无利用价值的枝要及时疏去。结果枝要根据品种结果习性、枝条强弱及选留预备枝的需要进行剪截。短梢留2~3节,中梢留4~6节,长梢留7~11节。根据盆栽葡萄树形、架面、盆体大小,以中短梢修剪为主。

6 病虫害防治

盆栽葡萄病虫害一般较轻,但在高温、多雨季节会发生白粉病、黑痘病、霜霉病和红蜘蛛等。冬剪时剪除病虫枝并刮除老翘皮,于萌芽前喷1次3~5°Be石硫合剂,消灭越冬病原菌,落花后开始每隔10d左右交替喷布1:0.5:200的波尔多液及300倍25%多菌灵液,共喷4次。6~7月份,也可以将葡萄果穗套袋,不仅防治黑痘病,还可以防鸟害,而且果皮细嫩,果色好。对红蜘蛛、叶蝉等可用杀虫杀螨剂防治。

7 换盆换土

盆栽葡萄生长2~3年后要换大一些的盆,不换盆也要及时换部分盆土。一般将葡萄带土从盆中取出,去除部分老根,填入新盆土,再浇1次透水。

8 越冬保护

葡萄越冬适宜的低温在0~5℃,以0℃为好。盆栽葡萄在本地露地越冬常遭遇寒流袭击而冻伤,盆体较小的甚至整株死亡,一般暂移棚内、室内或覆盖厚草御寒。另外,寒流来临前检查盆土水分状况,若盆土干旱要浇1次透水抗寒。(收稿:2014-04-17)

栽培管理技术篇7

关键词 桂花;栽培;管理

中图分类号S685: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8421(2012)08-936-01

桂花(Osmanthus fragrans)为木犀科木犀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又名“岩桂”、“木犀”,俗称桂花树。其为温带树种。原产我国西南部喜马拉雅山东段,印度、尼泊尔、柬埔寨也有分布。现四川、云南、广东、广西、湖北等省区均有野生;淮河流域至黄河下游以南各地普遍地栽,以北则多行盆栽。笔者将桂花的栽培与管理技术进行了总结。

1 单干桂花栽培技术

1.1采种 桂花9~10月开花,果实于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下旬成熟。当果实进入成熟期,果皮由绿色逐渐转为紫黑色时即可采集。采集的果实堆沤3 d左右,待果皮软化后,浸水搓洗,去果皮、果肉,得到净种,稍加晾干湿润沙藏。因桂花种子有后熟期,一般要湿沙催芽8个月后才能发芽。

1.2育苗 常用播种育苗法。播种常用宽幅条播,行距20—25cm,幅宽10—12cm,播种300kg/hm2,产桂花苗37.5万~45万株/hm2。播种前将种脐朝向一侧,覆1~2cm的细土,再盖上薄层稻草,喷水至土壤湿透,以防土壤板结和减少水分蒸发。当种子萌发出土后,及时揭草,将草放置于行间,既可保持土壤湿润,又能防止杂草生长。

1.3养护

1.3.1中耕除草。目前大多数苗圃采用人工中耕除草方法。在以主干为中心1m直径的树盘内重点松土和除草。机械中耕是用小型拖拉机进行。一般行距1m以上的大苗区,可用机械中耕除草。小苗区每月可进行2—3次。另外,灌水或降雨后,为防止土壤板结都应进行中耕松土,以利于苗木生长。

1.3.2水分管理。浇水主要在新种植后的1个月内和种植当年的夏季。新种植的桂花一定要浇透水,可根据天气状况和立地条件,适时进行浇水。有条件的应对植株的树冠喷水,以保持一定的空气湿度,减少树苗的水分蒸发。另外,为了促进桂花提早开花,在9月中旬,花芽开始萌动时,应适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桂花大苗在正常的养护期间不需要大量浇水,在特别干旱的夏秋季节可适当浇水。桂花不耐涝,排水不良会造成大量落叶,根系腐烂甚至死亡。及时排涝或移植受涝害植株,并加入一定量的沙子种植,可促进新根生长。

1.3.3施肥。应以薄肥勤施为原则,以速效氮肥为主,中大苗全年施肥3—4次。早春,芽开始膨大前根系就已开始活动,吸收肥料。因此,早春期间在树盘内施有机肥,促进春梢生长。秋季桂花开花后,为了恢复树势,补充营养,入冬前期需施无机肥或垃圾杂肥。其间可根据桂花生长情况,施肥1~2次。新移植的桂花,由于根系的损伤,吸收能力较弱,追肥不宜太早。移植坑穴的基肥应与土壤拌均再覆土,根系不宜直接与肥料接触,以免伤根,影响成活率。

2 受冻桂花的复壮

2.1防寒 露地栽植的桂花,在北方耐受的最低温度为-5~-8℃,超过这一极限温度,桂花就不同程度地受到冻害。因此,应选择向阳背风的地方,再加人为的防冬保护措施。桂花的冬季保护,每年要在冬至过后,人为地用草绳捆扎树干,或用其他保暖材料将树干包裹。在最冷的时间,可用透光的塑料膜将桂花的树冠包起,注意留透气孔,使桂花安全度过冬。

2.2复壮 如果地栽桂花没有采取防护措施而受冻,就要根据受冻害的程度采取一定的复壮措施。如桂花树的叶片被冻干,枝条未冻死,开春后可人为地摘去干叶,给其薄水施肥,施肥时要适量加入硫酸亚铁。如果枝条被冻死,剪去冻死枝条,然后施肥,促其抽枝生芽。如果整株桂花被冻死,选择在嫁接口上端将冻死的树干锯掉,加强水肥管理,促其重新生长新枝。

3 桂花叶枯病的防治3.1症状发病初期,叶尖或叶缘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灰褐色斑块,边缘深褐色,后随着病情蔓延发展,斑块上出现细小的灰黑色霉点,并相互交错融合,造成叶片组织大面积坏死,干枯苍白,光合作用受阻,生长势减弱,开花稀疏,甚至植株僵死。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的环境下,发病较为严重。

3.2防治方法

3.2.1栽培管理。加强栽培管理,切忌偏施氮肥,氮、磷、钾要平衡供应;浇水要见干见湿,避免土壤积水;保持良好的通风透气性,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3.2.2药剂防治。要注意观察,高温高湿季节要定期喷药预防,用75%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有良好的效果,每周1次,连续2~3次。一旦发现病害,就要及时摘除病叶,集中烧毁,以减少传染源,并喷洒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每隔7~10d喷1次,直至病情被控制。

栽培管理技术篇8

关键词:朴树;栽培管理;管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0-73-1

朴树属榆科,朴属。为落叶乔木,亚热带树种,树皮灰褐色,粗糙不开裂。朴树产地分布广泛:山东、河南、台湾、长江中下游及以南诸省都可种植,主要繁育基地有浙江、江苏、安徽、湖南等地。多散生于低山、平原地区的河边、村头、山坡、田角。由于朴树适应性强,寿命长、育苗容易、苍老古雅别致,是很受喜爱的行道和盆景树种,主要用于栽植公园小区,绿化道路,景观树等。在园林中常孤植于旷地、草坪,或列植于街道的两旁。对于朴树氯气、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有很强的抗性,对粉尘的吸滞能力较强,移栽成活率高,绿化效果速度快,造价低廉,因此在工矿区、城市、农村等范围应用广泛。

1 选择朴树桩

每年的秋天到第二年春天朴树萌芽前都可以采挖朴树桩。虽然很容易找到自然生长的朴树桩,但适合做盆栽的理想朴树桩却并不易找到。朴树桩要选择树象苍老、粗野、根型四方、树形有变化,具备制作盆栽要求的树桩。如果没有采到理想的树桩,也可以进行育苗,春季3~4月是朴树播种的最好时机,播种前先浇足底墒水,然后将预先沤烂的种子,用水洗净后埋入土中,播深以1.5~2厘米为宜,为保持土壤适度、提高地温,要在土壤表面覆盖一层地膜,10天左右就可出苗,朴树出苗后要揭开地膜,进行间苗、除草和施肥等管理措施。

2 栽培管理措施

2.1 朴树桩栽植

在栽植前,要先对树桩根、枝干的伤口进行有效处理,检查切口是否整齐,将不平的切口修平,用红霉素软膏或愈合剂对伤口进行涂抹,伤口大的多涂两遍,以防汁液流失严重影响树桩成活。处理好新桩以后,先挖好坑,为保证根部良好的透气防水性,可在坑内垫上一层煤渣灰,同时还利于根系生长,能够防止直生根,更容易上盆。为防止根部过深,可采取浅栽、高植,加土覆盖,在进行栽种时,要用木棍将根部捣实,使根部与土壤尽量紧贴,以防烂根或发霉,同时要浇定根水,一定要浇透。

2.2 养护管理

定植后要用薄膜将新桩进行覆盖,能够保持温湿度,预防“倒春寒”,促进新桩尽早萌芽。这一时期要做好水分管理,每天早、晚都要喷一次水,喷水量以新桩周围泥土保持湿润为宜。大约30天左右即可萌芽,待新芽高度达到10厘米时,在薄膜的底部和顶部各扎一个小洞,以保持膜内通风透气,防止温度过高对新芽生长造成影响,同时还能使新芽对外部气候有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待新芽高度达到15厘米时,选择一个阴雨天气将薄膜去掉。同时,要增加向地面和桩体的喷水次数,为新芽和根系营造一个有利的生长环境。夏季气温高,水分蒸发快,新桩成活之后,为促进新枝新叶更好的生长,可视情况对枝叶进行喷雾,要保持盆土湿润,浇透,见干见湿,阴雨天气还要避免盆内积水。朴树耐寒冷、喜光耐阴,为阳性植物,因此要放置在通风透气良好、日光充足的地方,夏季高温、光照强烈可进行适当的遮阴,冬季可将新桩放在向阳背风的地方越冬。冬季浇水要在正午时候进行,以免水分冻结对新桩造成伤害。朴树成活后第二年的管理很关键,在生长期内肥水一定要跟上。施肥每半个月就进行一次,以磷钾肥为主,盆中施肥要把握“勤施稀薄肥”的原则,地上栽培将肥料埋在树桩周围土中即可。此外,秋季还可追施一次有机肥,以保证朴树来年的生长发育。浇水要浇透,保持湿度适中,夏季高温天气,要增加浇水次数,加大浇水量。

2.3 修枝整形

原则上朴树当年一般不做修剪,要任其生长,以促进枝条增粗、根系发育。如有必要,可在深秋落叶之后,将多余簇生芽适当的进行疏除,剪除丛生枝、平衡枝,调整枝条走向,对部分粗枝条进行简易的剪扎,以引导枝条更好的生长发育。朴树的生长速度比较快,枝条柔软性差,直立生长。朴树成活后第二年枝条增粗较快,要注意在生长期内进行修剪、蟠扎工作。当枝条的粗度达到一定程度后,要及时进行修剪、蟠扎。如果树桩是野外采挖的,枝干较粗,进行修剪时要用高枝截干方法,与金属丝蟠扎方法相结合。若是育苗朴树,则应以撑拉为主,结合修剪、蟠扎方法进行。修剪时要以“抑强扶弱”原则为指导,对枝条生长进行平衡调控,保证营养均匀分布。对于未达到粗度的新枝,应任其生长发育,加速抽枝增粗,不要急于修剪;枝条达到粗度后,修剪时要注意保留枝叶,避免缩枝,对朴树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3 病虫害防治

常见的朴树病虫害有红蜘蛛、木虱、煤污病、白粉病等。防治红蜘蛛可用乐果乳油1000倍液进行喷杀,木虱防治可用氧化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进行喷杀,此外在土中拌入呋喃丹颗粒剂,使其逐渐渗入树体,能够对各种虫害进行防治。煤污病防治可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喷杀,防治白粉病可用粉锈宁乳油2000倍液进行喷杀。

参考文献

[1] 姚和金.城乡绿化的好树种――朴树[J].江苏绿化,1997(05).

[2] 黄启玉.朴树盆景的制作与养护[J].花木盆景(盆景赏石),2005(08).

[3] 吴宗然.朴树盆景的培育[J].中国花卉盆景,1989(Z1).

[4] 罗泽清.速生桉树栽培技术[J].广东科技,2010(20).

上一篇:语文课堂教学范文 下一篇:语文现代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