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范文

时间:2023-12-09 17:41:32

农村劳动力

农村劳动力篇1

[关键词]非农劳动力市场 农村转移劳动力 就业弹性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非农劳动力市场分为三个部门:城市正规部门(第一部门I)、城市非正规部门(第二部门II)和农村非农产业部门(第三部门III),这三大部门是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有效空间。

一、三部门关系概述

从组织形式上看,城市正规部门主要包括传统的党政机关、正规企事业单位,城市非正规部门主要包括微型企业、家庭企业、个体经营组织,而农村非农产业部门主要包括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组织。城市正规部门与城市非正规部门穿插于第二、三产业之中,通过正规部门向非正规部门的辐射、非正规部门向正规部门的流动来相互影响。城市非正规部门与农村非农产业部门通过在组织形式、就业的产业结构、劳动力需求特点上的相似来顺序承接与相互替代。

二、就业弹性模型选取

就业弹性是指,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带动就业增长的百分比,直接按定义测算=就业增长率\产值增长率。本文采用面板数据线性回归模型来测算就业弹性:

三、面板数据模型下三部门吸纳农村转移就业能力的分析

对于年份选取2005至2008年四年内的数据,对于省份选取主要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江苏、浙江和广东三省,对于行业选取部分主要行业,第一部门I主要集中在煤气水电生产及提供业、科研教育行业,第二部门II主要集中在建筑业、餐饮、家政等服务业,第三部门III主要集中在乡镇工业企业、餐饮业、批发零售业。通过对采自各省统计局网上公布的各行业相关数据进行行业汇总,得到表格中显示的数据(Y亿元,L万人)。 (如表所示)

参照表中数据求均值,按照上述模型公式可得以下结果:

(1)第一部门的就业弹性:

(2)第二部门的就业弹性:

(3)我国农村非农产业一直处于发展中的状态,目前还不够完善,对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吸纳作用不明显,由于非农劳动力市场上第三部门的相关数据难以统计,所以在此不做就业弹性的具体计算。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广下,城镇经济逐渐发展起来,兴起了大批乡镇企业的建设高潮,而这也正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好时机。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我国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现状下,由就业弹性的相关数据说明,主要从事建筑业和第三产业经营活动的城市非正规部门是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要部门,城市正规部门对农村劳动力的要求相对较高,农村的非农产业部门正在努力发展,相信会被越来越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所认识并接纳,有望成为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辅助部门。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版

[2]李伟.现阶段我国就业弹性的变化趋势及对策分析[J].理论导刊,2006;1

[3]张本波.我国就业弹性系数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学动态,2005;8

[4]蔡防,王美艳.非正规就业与劳动力市场发育――解读中国城镇就业增长[J].经济学动态,2004;2

农村劳动力篇2

一、农村劳动力资源档案管理现状

吉林省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制定相关政策,积极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把劳务输出作为实施开放带动、县域突破,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省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几年来,通过开展小城镇建设,调整农业结构、培育特色产业,积极引导农民向二、三产业劳务输出转移,向非耕地产业转移,向设施农业转移,不断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的途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流动,已逐步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形式。劳务输出工作的开展,对全省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劳动力资源管理是推动劳动力有效开发和有序流动的基础,劳动力资源管理档案是劳动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

目前,农村劳动力资源管理形成的档案内容构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劳动力资源个人档案。主要包括:

(1)农村劳动力个人自然状况(男满16-60周岁、女满16-55周岁范围内的农村劳动力)。其内容包括:劳动力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学历、政治面貌、婚姻、职务、职称、经历、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等信息材料;

(2)生产经营状况。其主要内容包括:在乡从事种植、养殖及农副业等情况;外出务工地址、单位、时间、从事的行业、工种、业务等级和工资;主要劳动技能和专长等信息材料;

(3)家庭自然状况。其主要内容包括:人口、社会关系;土地承包、生产工具;家庭收入与经济来源等信息材料;

(4)从事社会活动状况。其主要内容包括:参加党派、民间组织、入伍、退役;社会职务;参加国内外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考察等信息材料;

(5)其他情况。主要包括:社会诚信、遵纪守法、奖励及鉴定、考核等信息材料;

2、农村劳动力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主要包括: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调查、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情况、就地转移人员情况、劳务输出人员情况、劳动力培训意向、农村劳动力求职意向、农村劳动力合作医疗参加人员各类登记表、汇总表;农村劳动力用工合同、签约;劳动保险证明材料等;

3、公务文书档案。主要包括:建立农村劳动力管理组织机构、乡(镇)、村级保障服务站(所)管理制度、工作职责以及各类人员工作目标责任制;召开农村劳动力工作会议材料;农村劳动力供求信息、劳动技能培训、组织输出护送、回访慰问、维权服务等工作环节中形成的材料等。这些档案材料的形成和规范管理,对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管理以及劳务输出工作的推进,将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据调查目前吉林省劳动力资源档案管理处于三种状况:劳动力资源管理建档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和领导高度重视。许多县(市、区)乡(镇)都将其纳入议事日程,确定专(兼)职人员管理档案,在本区域内初步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组织管理体系,明确工作要求,对劳动力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档案材料进行了及时收集、规范管理,定期归档,使建档工作与劳动力资源管理工作得到同步发展。调查组来到敦化市,参观了他们的劳动就业服务站。敦化市为了突破制约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瓶颈″,实现劳务输出的良性发展,在全国率先为农村劳动力全部建立档案。同时,还建立了劳动力资源信息数据库,对农村劳动力资源实行动态管理。全市的300个自然村的10.7万农民,像学生、工人、干部一样,有了自己的档案。目前,敦化市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呈现出劳动力资源数字清、转移输出渠道畅、跟踪服务及时到位的良好态势。档案在劳动力资源管理和输出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对促进农村整体经济发展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调查组也看到各级政府和一些相关部门,对劳动力资源管理建档工作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档案的形成和管理呈自流型,建档工作与劳动力资源管理不同步。如:有的县(市、区),劳动力资源管理和劳务输出档案的形成和管理“各自为政”,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管理中心。

还有的县(市、区)乡(镇),农村劳动力资源管理建档工作无人问津,此类情况在全省占有一定的比例。

二、制约劳动力资源档案管理的主要因素

调查中调查组了解到,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一是各级政府和农村基层组织对劳动力资源管理建档工作还缺乏认识,因此对在这项工作中形成档案材料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档案无专人管理,材料不齐全、归档不完整,甚至分散管理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二是广大农民群众档案意识淡漠,不知道什么是档案,也不清楚建立档案对自己有什么作用。外出打工只知道携带劳动工具,不清楚还要随身携带自己的档案。使供需双方无法实现信息对接。三是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和档案部门对劳动力资源管理建档工作没能及时跟踪研究和探索,劳动力资源建档工作没有可遵循的办法和规范,导致劳动力资源管理档案的形成和管理“顺其自然”。这些现象的存在,不仅影响了档案在劳动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作用的发挥,同时也阻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档案长效机制

面对吉林省劳动力资源管理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劳动力资源管理档案工作如果不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适时进行规范引导,就可能出现断档情形,给今后劳动力资源管理工作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必须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档案长效机制。

1. 提高认识,纳入日程。农村劳动力资源管理档案,伴随着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管理、开发等活动形成,反映了劳动力自身基本情况和相关信息,是农村劳动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真实记录和重要依据。如果只重视劳动力资源管理和劳务输出工作,而忽视其建档工作,势必给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管理和科学决策造成失误。因此,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各个层面对劳动力资源管理建档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把建档工作纳入日程,纳入劳务输出工作程序,在一手抓劳动力输出管理工作的同时,一手抓好建档工作,统筹兼顾,确保这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2.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农村劳动力资源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积极支持,共同把这项工作做好。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管理档案工作,同样需要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分工负责,这项工作就很难启动和发展。因此,应由政府挂帅,主管劳动保障的部门牵头,成立由档案、农业等部门参加的农村劳动力资源管理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形成涉农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个部门的职能作用,相互配合,切实保证农村劳动力资源管理建档工作任务的落实。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尤其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和优势,及时介入此项工作,积极研究、探索劳动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结合实际,制定档案管理规范和办法,开展跟踪指导,提供有效服务,积极为农村劳动力资源管理和劳务输出铺路搭桥。

3. 完善基础,规范管理。农村劳动力资源管理档案形成于劳动力资源管理相关部门,其档案材料的内在质量关系到劳动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成败。如果档案材料形成不规范、数据不准确、收集不齐全、整理不科学,都将制约农村劳动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劳动力资源的有效发挥。因此,劳动力资源管理相关部门应把好档案材料的形成和归档关,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不断完善基础工作,确保劳动力资源管理数据准确、归档完整、管理规范、有效利用,为劳动力资源的开发、输出提供保障。

总之,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管理档案,是劳动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有效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础条件,而且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管理档案势在必行。

农村劳动力篇3

按省就业服务局《关于在重点监控乡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调研的通知》要求,北湖区石盖塘镇采取据实填写“重点监控乡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调查表”、与村干部座谈、与个别在家务农的村民交流和电话调查个别外出务工农民的基本情况等形式,针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类型、就业方式、就业区域、就业收入等作了一系列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所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如何增强就业能力、提高农民工素质等方面询问了在家务农村民和外出务工农民的建议,现作简要分析如下:

石盖塘镇位于郴州市南郊,是北湖区“城郊新镇、工业重镇、经济强镇”,镇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进入全市经济十强乡镇行列。全镇下辖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共有总人口11950人,其中农村人口9406人,城镇人口2544人,有农村富余劳动力(16至60周岁)2343人;劳动力年龄结构为:16-20岁之间的劳动力180人,占7.6%;21-40岁之间的劳动力1506人,占64.2%;41-60岁之间的劳动力657人,占28.0%。知识结构为:初中及以下文化1533人,占65.4%;高中、中专以上文化800人,占34.1%。

一、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几个特点

1、具有较强的裙带性。经亲朋好友介绍或引路而实现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占大多数,通过政府或职业中介机构组织劳务输出实现转移的人数相对较少。特别是青年劳动力流动周期长,有的农村青年已完全摆脱了农业生产而长期在外从事流动就业,流动时间在5年以上的占外出务工人员总数的3%左右。

2、流动区域相对集中。北湖区石盖塘镇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遍及全国各地,但是,流动区域相对集中珠江三角洲及郴州市区等地区。随着北湖区石盖塘镇镇域经济的加强,宇腾化工、裕湘面业等企业扩产,在镇区就业的农民工有增加趋势。

3、具有明显的兼业性。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相当一部分农民既保留着土地的承包权,又加入了外出务工大潮,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外出做工经商,属亦工亦农性转移。

4、依然以从事纯体力劳动为主。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65.4%,由于他们普遍素质偏低,技能单一,这与就业市场要求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形成反差,他们外出就业的空间逐渐缩减,大部分只能从事劳动技能低、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的行业。

5、由单纯的打工者向个体私营业主转变。一部分外出务工人员通过自己多年在外打工单位从事管理或技术工种等工作,掌握了一定的技能,积蓄了一定资金,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他们便充分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纷纷返乡创办经济实体,从而真正发家致富。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式仍存在盲目性。改革开放以来,自发性转移一直是农村劳动力外出最主要的方式,同时由于基层就业信息网络尚未健全,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缺乏足够的信息渠道和就业指导,导致盲目性很大。农村劳动力无序化流动给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劳动力宏观调控、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和城乡统筹就业等工作增加了难度,降低了劳动力资源利用率,同时也给输入地的社会治安、城市交通、住房建设、计划生育等方面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2、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收入相对偏低。据调查,外出务工劳动力整体收入偏低,其中月收入800元以下的有572人,占外出务工总人数的24.4%;800-1500元的有1480人,占63.1%;1500元以上的有284人,占12.1%,同时,他们工作存在不稳定性,据调查,长期在一个地方务工的占外出务工总人数的38%,两个以上地方的占62%。

3、农村劳动力就业尚没有完全可靠的保障。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农村劳动力在向二、三产业转移过程中面临诸多体制性、政策性障碍。如在就业机会上,与城市劳动力相比,农村劳动力在就业机会方面受到更多的限制;在社会保障和劳保福利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和法律保护及有效监督,使农民工在社会保障和劳保福利方面不仅大大低于城市职工,而且没有保障,外出务工人员中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占外出务工总人数的89.6%,其中一部分合同签订不规范;参加养老保险人员64%,少数参加了工伤保险。近几年,尽管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但完全落实到位仍需要一段时间。

4、较低的素质制约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领域。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特别是转移层次提高的重要因素,突出表现在低学历的偏多,高学历的极少;体力型的偏多,经过专业培训的较少。受农村劳动力素质、技能低的客观条件影响,农村劳动力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产业,转移领域也越来越窄。

三、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和建议

1、健全体系,不断完善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要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投入,加强城乡沟通的劳动力市场硬件、软件建设和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及村级信息联络员队伍建设,着力构筑完善以政府为主导,以社会化服务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培训和管理体系,有效地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就业。同时,要完善政策配套,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完善土地承包责任制,加快土地有序流转,实行土地承包权与耕作经营权的分离;支持农民进城打工和就业,实行城乡统筹就业、平等就业;积极探索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使农村劳动力能够享受到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并逐步过渡到城乡劳动者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2、抓好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首先要进行思想引导。引导农村劳动力不要盲目地挤大学这张门,要认识职业技能教育也是一条很好的谋生之路。其次,要加大培训力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各方面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级政府和劳动培训机构要加大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的教育和培训体系,按照市场需求,扩大社会办学的范围,积极发展职业教育、电视教育、函授教育等多样化的继续教育项目,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鼓励和帮助农民学习掌握新技能,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提升人力资本含量。

3、筑巢引凤,努力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近年来,北湖区石盖塘镇通过狠抓招商引资工作,引来了一批企业落户北湖区石盖塘镇,吸纳了众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如宇腾化工公司共安置农村劳动力561余人,裕湘面业共安置农村劳动力519余人,全镇约有1080余人被园区企业吸纳安置。今后要营造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进一步制定优惠政策和鼓励政策,积极招商引资,努力拓展二、三产业的发展空间,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转移,支持县外投资企业和各种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同时鼓励有一定资金基础的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发展,给予返乡创业者以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和支持,如项目建设的支持、用地、贷款等等。

农村劳动力篇4

【关键词】农村 劳动力 新模式 反乡农民 创业

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但是,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逐步地、分阶段地转移,即采取梯度转移模式,一般认为转移层次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农业内部转移,它是指种植业的剩余劳动力向畜牧业、渔业、林业等方面的转移。二是农业外部转移,它是指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乡镇企业以及城镇中的二、三产业的转移。前一种转移方式农民从事相近产业,转移成本相对较低,就业风险相对较小,也有利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后一种转移方式,转移成本相对较高,风险相对较大,但这是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一个重要前提。如果转移成本全由农民个人支付,那么剩余劳动力很难得到消化,转移的目的很难实现。深入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消除我国经济的二元结构,促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基本情况分析

返乡人员创业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种方式,尤其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实施“凤返巢”工程,建立绿色通道,采取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来创业,本地企业比外来企业可以更好地消化本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并且本地企业员工的稳定性相对增强,反过来也促使了返乡创业人员更好地发展。

目前,全国大约有1.2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有近500万农民工利用在外学到的管理和技术、积累的经验和资金,回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创办工商企业。据有关部门测算,农民工返乡创办的企业总数约占全国乡镇企业总数的20%。尽管目前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的人数还不算多,但这些人能量大、创新精神强,代表着发展的方向,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不断扩大,正日益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原因。首先,农民工进城就业形势严峻。城镇就业压力比较大,而农民工在大中城市就业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城市非技术性简单劳动岗位基本饱和;城市生活花费大;农民工子女在城里读书必须回家乡参加升学考试,由于各地区教材不统一,影响升学;一些企业对务工人员年龄有限制,超龄劳动力被迫返乡。其次,农民工有强烈的返乡创业愿望。农民工在外积累了一定的技术、经验和资本,学到了从商和经营知识,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渠道,对家乡的资源、市场、商机比较熟悉,认为返乡创业成功的机会较多。据调查,农民工有5万元就可以做生意,有10万元就可以办企业。大多数返乡农民工创办企业的行业与他们务工的行业基本相同,比较集中于食品、农产品加工、餐饮、建筑、采矿、运输等行业,他们在城里打工积累的经验和资本对返乡创业具有重要作用。第三,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民工返乡创业。建设新农村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缺少资金、缺少人才。农民工返乡创业,促使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流向农村,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活力。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主要类型。农民工返乡参与新农村建设,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创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返乡农民工在政府支持下,兴办规模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将小农户与大产业、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效对接起来,形成一批带动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二是兴办二、三产业。许多返乡创业人员利用在城市和大中型企业工作的经验与技术,积极发展为大中型企业服务的配件配套企业,促进了产业发展的合理分工。三是成为经纪人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利用亦工亦农亦商的特点,积极参加合作组织和中介组织,通过农产品和生产资料购销、传播信息以及开展技术承包、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跑流通联市场、兴建特色种养基地和科技示范园等,发展了一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集群。四是担任村干部或参加村民议事会及村民理财小组。据报道河南省固始县,在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中,投资办企业的约占34%,搞种植、养殖的约占42%,成为经纪人的约占6%,担任村干部的约占1%。他们都是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重要作用。农民工返乡创业,实现了从“输出一人、致富一家”的加法向“一人创业、致富一方”的乘法转变,对新农村建设起着更大的推动作用:一是带回了先进生产力。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以及先进理念,都是农村难以自发产生的,既需要外力注入,又需要内力吸纳。农民工返乡创业,能够把外力与内力有机结合起来,把打工时掌握的资源与家乡的资源整合起来。二是开拓了就地转移劳动力的门路。农民工返乡创办的企业多属劳动密集型行业,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容量大、门坎低、易接受的就业渠道。三是形成了以工促农的有效载体。返乡创业者来源于农民,又反哺农业。他们通过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扩大了农业经营规模;通过对农业的资金支持,提高了农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改善了农业的基础条件;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产品原料基地和营销网络建设,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有力促进了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农业和商业的有机衔接与结合,有效开拓了市场空间,从而带动农业生产向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成为以工促农的重要载体。四是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农民工返乡创业一般都集中在集镇和县城,既增加了集镇和县城的实际人口,又增加了经济总量、扩大了税源。这是一条低成本的小城镇扩张之路。

同时,农民工回乡创业也拓展了回流农民工的就业途径。农民工回乡创业不少属于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地的转移,企业所使用的工人,有相当一部分甚至半数以上是从沿海打工回来的农民工。这就解决了回乡就业农民工随着年龄增长所产生的家庭团聚,照顾老小的实际需要,延续了他们产业工人的生命,成为他们新的就业途径和收入增长点。

农民工回乡创业更开辟了不发达地区农村中年以上富余劳动力就业的途径。不发达地区农村中年以上富余劳动力的就业不充分一直是农民收入低下的一个主要难点。根据对301个村的调查,季节富余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例为15.7%。农村季节性剩余劳动力没有就业的,平均每村就有243人,同时还有9%左右中年为主的常年富余劳动力。回乡农民工创办的一些劳动密集、技术要求不高的企业,吸收了这部分既难以外出打工,也在当地缺乏非农就业机会的农民就业,为他们提供了低门槛、灵活多样的就业机会,为农民的就业和增收开辟了新的路子。从江西、河南、安徽的实地调查看,回乡农民工创办企业的,有的雇佣三四十岁的农民就业,有的工人就业年龄可以达到50岁以上。

二、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1.资金缺乏现象普遍。返乡农民有的身怀技术,有的了解市场。虽然农民工返乡时也积累了一定资金,但流动资金、发展资金短缺,贷款困难,这已成为农民工回乡创业普遍面临的最大障碍。调查显示, 80%的人认为回乡创业最缺的是资金。在投入办企业的资金来源总额中,自有资金、私人借款占大部分,政府和银行支持的资金不到三分之一。贷款难的主要原因是当前的金融制度和服务满足不了农民工回乡创业的需要。

2.自身素质“先天不足”。回乡的农民经历了发达地区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的洗礼,能力有所提高。但大部分人只有中学、甚至小学的文化,“先天”不足导致综合素质不高,无法应对创业的考验。

3.势单力薄难“担纲”。返乡农民工创业,大多数是个人行为,家庭式的创业模式,单枪匹马地干,势单力薄,形不成合力,抗风险能力差。一部分企业市场竞争力差,难有大的作为。

4.熟练技术人才“难招”。大多数回乡创业人员反映管理、营销、技术人才和熟练工人难招,并已成为企业提升发展的障碍。回乡创业的人员出身农民,创业地大多在乡(镇)、村,创办的实体大多属微利项目,生产结构以劳动密集型和手工操作为主,产品科技含量偏低,难以提高工资待遇、改善工作条件;加之,创业地的生活水准、环境和物质文化条件等缺乏竞争优势和吸引力,导致外地人才和劳动力不愿来,本地人才和优质劳动力则向外流失。

5.经营理念落后及配套产业滞后等也是摆在回乡创业农民眼前的难题。当前,农民工回乡创业还普遍存在经营理念、企业管理、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和制度建设等不适应的问题,企业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比较弱,后续发展面临难题。这一道道“坎”,直接影响着回乡农民的创业。创业失败的返乡农民,有的不得不重新回归耕地,或再次外出打工,甚至成为无业游民。同时,他们的失败也对其他一些欲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产生消极影响,不利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回乡创业农民工受教育程度和专业知识不足的限制,思维方式比较传统,营销观念比较落后,市场开拓能力比较差。大部分企业实行家族式管理,难以适应市场变化;另一方面,多数地方农民工回乡创业处于自发状态,政府和有关部门更重视劳务输出,而对农民工回乡创业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引导扶持。

三、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主要措施

1.提供政策服务,营造宽松创业环境

根据返乡创业工作的实际情况,为了使返乡创业政策更加灵活,更加实际,更能有效增强对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的吸引力,政府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出凡是外地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都可以参照执行,凡是符合本地区实际,对返乡创业有利的措施办法都可以大胆试行,逐渐完善返乡创业优惠政策体系.在政策导向上,坚持降低门槛、放开限制、减少干扰的方针,按照一切从快、从优、从好的原则,根据返乡创业投资额的不同,在土地使用、厂房租赁、产权手续等方面给予优惠;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在所得税、增值税、行政规费等方面给予优惠;加强对返乡创业企业的信贷支持,用优惠政策构筑返乡创业的“助推器”,为返乡创业者开辟“绿色通道”。

2.加强舆论宣传,激发农民工返乡创业热情

为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召开外出务工人员联谊会、走访慰问等形式,广泛开展与外出农民工的交流和联系,听取他们的呼声、要求和建议,传递投资环境、返乡创业政策和经济发展等信息,积极引导和鼓励外出人员返乡创业。对返乡投资创业者政治上给地位,事业上给荣誉,经济上给实惠、对业绩显著、贡献突出的创业者,授予“创业之星”、“优秀企业家”等光荣称号。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舆论工具,对返乡创业的典型进行大力宣传。通过长期不断的舆论宣传,让外出务工人员形成“打工不是长久计,创业还是家乡好”的共识,激发他们返乡创业的热情。

3.提供优质服务,为返乡创业者排忧解难

一是加强纪律约束,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建设高效优质的服务环境,制定管理制度。对返乡创业企业实行领导联系制、责任追究制、办事时限制和首问责任制,加强对干部的管理,营造“人人都是发展环境、个个都是招商形象”的良好氛围;二是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联合工商、税务、劳动、公安等部门,依托行政服务中心,简化手续,限时办结,帮助返乡创业人员完成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等手续,打造“保姆式”服务平台;三是进行跟踪服务,深入企业了解其在生产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帮助解决。政府为推进返乡创业工作,要成立了返乡创业管理办公室,落实专人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由政府出资免费为企业办理各种手续,协助解决创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4.实施创业培训,开展创业服务

为帮助返乡创业农民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创业能力,区相关部门举办了各种层次和不同专业的创业训班,全面提高创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同时,还积极联系科研院所和大学的专家教授加强对企业的指导,为返乡创业者提供会计、融资、项目论证、法律维权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帮助其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难题。

参考文献:

[1]杜敏.关于农民返乡创业情况的调查报告.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7,8.

[2]范蕾蕾.农民工返乡创业大有可为.农家科技,2006,12.

[3]王天权.农民工返乡创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条重要途径.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6,9.

农村劳动力篇5

" 摘要:农村职业教育既要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服务,也要为农村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应把职业教育的重点放到农村去。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 Labours Leaving or Remaining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毫无疑问,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仍是我国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经济工作的艰巨任务,即农村劳动力“去”的形势严峻;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为了防止城市化过程中乡村凋敝现象的出现,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并且留住一部分乡村“精英”,即农村劳动力的“留”同样不能漠视。为了使农村劳动力“去”得顺畅、“留”得开心,应该充分发挥农村职业教育的作用,农村职业教育既要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服务,也要为农村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低素质使农村劳动力去留无措 农民的低素质不仅会影响到农民“进城”,也会影响到农民“入地”,从长远看,甚至可能动摇农业的国民经济基础地位,导致乡村凋敝。据农业部门统计,农村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仅占农业劳动力的0.71%,而其它各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占劳动力的比例为17.26%,比农业部门高出23倍。现在我国每7000亩土地只有一名农业技术人员,每7000头牲畜只有一名兽医人员,每万亩森林仅有0.53个林业专业技术人员。我国农业科技人员在人口中的比例为万分之一,而发达国家是万分之三十到四十。由于劳动力的文化科学水平低,我国现有适合农村应用的科技成果的70%左右在农村推广不了。科学技术进步因素对农业增产的贡献率只有30%,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比率一般都在60一80%。乡村“精英”太少了,农业现代化就没有指望,乡村凋敝衬托“城市辉煌”的现象就会不可避免地发生! 去要有素质,留也要有素质,农村职业教育能堪当重任吗? 堪忧的农村职业教育 农村职业教育向何处去 对于职业教育滑坡的原因,许多关心这个问题的学者已有详细的剖析,本文不再赘述。现就农村职业教育究竟应该向何处去,提一点浅见。 黄炎培先生早就说过,职业教育的宗旨就是要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中国的就业压力不是来自“下岗职工”,而是来自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使农村劳动力“有业”、“乐业”就应该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中心任务。 首先,要打破职业教育的城乡分割局面,所有职业学校都可以面向农村,不再把农村职业教育囿于县及县以下职业高中和农林专业学校的狭隘范畴,而要使所有职业学校都服务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取消招生年龄限制,实行弹性学制。为了使农民能上得起学,政府要给予适当扶持,建议将正在高校实行的助学贷款计划推广到职业学校。 其次,要摆脱以农为“笼”的思想束缚,针对农民的职业教育要大胆跳出“农门”,不再局限于传授种植、养殖技能。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2001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产业的比例为49.9%,转移到第三产业的比例为44.6%,转移到外地仍然从事农业的仅占5.5%。可见,农民迫切需要的是第二、第三产业的专业技能,针对农村的职业教育应该适应这种需要。要根据本地经济特点或劳动力输入地的需求来进行专业设置,苏州市就把本地“绝活”——刺绣当作绿色证书的教育内容,安徽金寨县职业高中根据本县农民大量去南方打工的特点,设置保安、餐饮等专业,结果招生规模年年扩大,这些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再次,要严格劳动准入制度,国家要尽快制定和完善各行业、各工种职业资格标准,并严格执法,对非法雇佣不具备职业资格人员的企业实行严厉制裁。把职业教育和职业资格标准相挂钩,“迫使”从业人员走进课堂,促使职业教育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最后,要继续做好农科教结合、“三教”统筹工作,重构县、乡、村三级农民继续教育网络,有意识地培养一批能够扎根农村的农民精英。在这方面可以借鉴韩国“后继农渔民培养计划”的经验,对在校立志学农、毕业后愿意务农者,政府给予创业资金上的支持和税收政策上的优惠。我们在考虑农民“去”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农民的“留”,为未来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做长远打算!

【参考文献】

①。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01》中国统计出版社 ②。安徽省中华职教社调查组《安徽省农村职业教育调查报告》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③。范小玉且淑芬《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总体状况与特征》《中国统计》2002、7

农村劳动力篇6

一、指导思想

以“*”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农民转产转岗就业技能为重点,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和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参予培训的积极性,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就业和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今年全县农民工培训目标任务是:组织培训农民工7500人,其中转移就业前培训5250人,培训合格率达到90%以上,就业率达到80%以上;在岗农民工培训2250人,培训合格率和稳定就业率分别要达到90%以上;全县农民工培训后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包括单项职业能力证书)率要达到60%以上。

三、培训对象和内容

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对象为三类:

1、劳动预备制培训。以农村“两后生”(初中或高中毕业后未升入上级学校学习且未就业)、退伍军人为主要培训对象。全县各类企业含开发区招商引资企业录用初次就业人员的上岗前培训应纳入劳动预备制培训。培训时间为400-500个学时(2-3个月),理论知识培训和实践操作训练的课时比例为3:7左右。

2、转移就业前培训。以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为对象(含原籍户口在农村的中专、技校毕业生),转移就业前培训以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和实用够用为主,培训时间为1个月左右。

3、在岗农民工培训(技能提升培训)。以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为对象(含县内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和省内其他市县来我县就业的务工人员,包括在县开发区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注重培训工种与企业岗位的对接,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培训时间为1-6个月。

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依照“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国家职业标准”和企业岗位需求进行,并安排一定的安全、卫生、劳动保护等知识课程,选用劳动保障出版社统编教材(无统编教材可自行编制,报劳动保障部门审核后备案)。劳动预备制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后,原则上应经过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转移就业前培训应突出专项职业能力培养,原则上组织其参加专项职业能力考核。

四、培训及补贴方式

1、培训机构。通过招投标或组织专家论证认定等方式,确定一批培训质量高、效果好、社会认可度高的培训机构,作为承担农民工培训任务的定点机构,经公示无异议后,颁发《安徽省农民工培训定点机构》牌匾。主要包括:一是劳动保障部门的技工学校、就业训练中心等,作为农民工技能培训机构;二是教育等其他部门主管的初高中学校、职业学校、中专学校等,作为农民工转移前就业培训定点机构;三是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培训;四是依托一些条件好、管理规范的工业园区企业与学校进行校企合作,搞好在岗农民工的技能提升培训。

2、培训方式。以培训为基础,以就业为目标,实行订单式、定向式、合作式等多种形式培训,有效解决培训与生产实践相脱节和就业等问题。并与创业培训相结合,对有创业愿望和能力的农民工,特别是外出务工返乡创业农民工,组织开展创业培训,提升农民工创业技能。

3、补贴方式。承担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在完成培训就业任务后,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向县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培训补贴申请。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将农民工培训工作作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实行目标管理。成立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该项目的实施。各培训机构要切实履行好职责,制订实施培训计划,确定各阶段目标、任务和工作进度。

2、建立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培训机构公示制度。将定点培训机构、培训工种(专业)、培训时间、政府补贴标准、就业去向、培训承诺以及师资配备情况,向社会公布,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二是建立培训项目合同管理制度。县劳动保障部门将农民工培训目标任务或培训计划,以项目的形式,发包给各相关定点培训机构,签订项目合同书,明确各自责任和需要承担的义务。三是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登记管理制度。各乡镇、开发区要开展入户登记调查,摸清劳动力资源状况,分类造册,建立台帐和人力资源信息数据库,定期收集、相关信息。四是建立培训基地的进退机制。在方便农民工培训前提下,以培训质量和就业率为标准,对培训任务和资金实行动态管理,并向优质培训资源倾斜。五是建立检查验收考核制度。实行开班前验证、培训中检查、培训后核查的工作机制,对定点培训机构的培训质量进行检查验收,对参加培训的农民工进行抽查,了解培训情况,每次抽查人数不得少于培训总人数的10%。对操作规范、培训质量高、成效显著、深受农民工欢迎的定点培训机构将予以表彰奖励,在次年相应增加其培训任务和补助资金;对于存在问题的,要限期整改;对于弄虚作假、套取补助资金的,要取消其定点培训机构资格,并追缴套取的补贴资金。

3、加强就业服务。各类就业服务机构要积极为农民工提供政策咨询、求职登记、职业介绍、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劳动事务等“一条龙”服务,引导培训机构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对于提供就业服务,帮助农民工实现就业的职介机构可给予职业介绍补贴。

农村劳动力篇7

【关键词】农村 劳动力转移 问题 路径 转移效益

【中图分类号】D669.9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转移总量大、跨省转移和省内转移基本持平、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等特征。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符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要求的,有利于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是实现统筹城乡发展、让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广大农村居民的重要举措。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规律,此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现了整个社会、城乡之间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较大地提高整个社会总的劳动生产率,推动社会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转变,加快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当前我国已经处于工业化的中期,但是依然有超过70%的劳动力在农村,随着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产生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如果这些剩余劳动力缺乏转移到城市务工就业的渠道,必将极大地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对促进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6894万人,比2012年增加了633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为16610万人,比2012年增加274万人;本地农民工10284万人,比2012年增加359万人。在外出农民工当中,举家外出的农民工3225万人,增加150万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呈现增长态势,而且转移的总量较大。值得强调的是,2013年的统计数据表明,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12528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46.6%,占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农村从业劳动力的65.5%。在新生代农民工中,外出农民工10061万人,占新生代农民工总数的80.3%,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大部分外出务工,在本地务工者所占比例较小。新生代农民接受教育的程度相对较高,高中学历的占20.5%,大专及其以上学历的占12.8%,这些学历较高的新生代农民工有64.8%在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务工,并偏好在大中型城市择业,在中部、西部地区务工的比例较小,在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务工者较少。这些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务工之后,主要从事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分别占新生代农民工总数的39%、14.5%、10.1%,所得收入更倾向于就地消费,而老一代农民工更倾向于带回老家。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主要是以农民工的身份到城市打工或者其他择业方式而实现的。农村劳动力可划分为积累型农村劳动力、效率型农村劳动力、结构型农村劳动力。所谓积累型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就是随着农村人口的增加,由于农村土地有限,导致农村劳动力的总量超过了农业生产的需要,由此产生农村剩余劳动力;所谓效益性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就是由于劳动生产技能技术的提升,在农业生产总量和劳动力总数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完成现有劳动生产总量并不需要那么多的劳动力,从而产生农村剩余劳动力;所谓结构型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的“剩余”是相对而言的,即便是在农村生产劳动依然需要那么多劳动力的情况下,由于主要分布于城市的第二、第三产业不断发展,其能够带来更高的收入,农村劳动力主动放弃了在农村耕作劳动的机会,主动外出务工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服务,以此获得比在农村更高的收入。

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在外出农民工当中,8871万人在本省内流动,7739万人跨省流动,而在早几年之前,跨省流动的农民工数量远远超过省内流动的农民工数量。其原因在于,近些年来,我国通过各类倾斜性政策措施促进中部、西部地区的发展,中西部地区许多省份的第二、第三产业已经迅速发展,农民工无须流动到外省就可以在本省找到类似工作。但《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的数据是全国性数据,实际上,目前我国东部地区外出农民工以省内流动为主,中西部地区外出农民工以跨省流动为主。

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有四种,第一种模式主要以兼业为主,即这些农村劳动力的家依然安在农村,家庭主要的劳动力外出务工,以兼业的方式从事非农活动,农业生产的收入在家庭收入当中依然占据较大比例,兼业方式实现劳动力转移的家庭占农村劳动力转移总户数的一半左右。第二种模式是以农业生产为主,农忙时节依然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只有在农闲时节短时间地在当地兼业从事务工劳动,此种模式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人数占总人数的三成左右。第三种模式是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工作的农民在城市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长期在城市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服务,不再从事农村生产劳动,但是这些劳动力的户口依然在农村,通过此种模式实现劳动力转移的占总数的一成左右。第四种模式是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并在城市定居生活,户口也迁移到了城市,按照国家相关政策,部分劳动力在农村依然还有承包地、宅基地、自留山等,而部分已经实现在城市定居工作的劳动力,完全放弃了在农村的承包地、宅基地、自留山等,通过此种模式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数量较少。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制度与体制方面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兼业转移的模式导致资源闲置浪费和其他系列社会问题。目前,兼业模式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模式,占转移劳动力总数的一半以上。这些通过兼业模式实现转移的劳动力,他们的家依然安在农村,家庭中的主要劳动力长期到城市务工,而家庭的其他成员依然在农村地区从事农业生产劳作。农业生产具有周期性特征,而城镇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并不具有周期性特点,所以,通过兼业模式实现转移的劳动力可能在农忙时节回家务农,在农闲时节回到城市务工,“这就使得劳动力的供求存在周期性的失衡现象”①,产生季节性的“用工荒”。

兼业转移模式下,农村平时的生产劳动主要由妇女、老人承担,农业生产只能粗放式经营,导致土地资源的闲置浪费,而主要劳动力长期外出务工,又导致宅基地等资源的闲置浪费。除了资源的限制浪费之外,兼业转移的模式还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为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农业生产主要由妇女、老人甚至儿童承担,产生了大量的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等,家庭成员之间长期处于一种分离的状态,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遭受非法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留守儿童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给今后的成长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第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后受到城市的“排斥”。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村劳动力普遍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为我国经济发展尤其是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在发达城市,在一线进行生产劳作的大部分是从农村转移而来的劳动力,农民工成为城市建设的先锋,对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繁荣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华商报》记者曾经对此进行采访,受访的大部分民众认为:“城市没有农民工,难以想象”②。

然而,因为缺乏保障,广大农民工一方面在为城市建设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而城市却不断地排斥农民工,严重地伤害了农民工的感情和具体物质的、精神的利益,并对劳动力的转移带来严重阻碍。

在城市分配过程中,初次分配向资本倾斜,广大农民工付出了辛苦的劳动,但是所获得的报酬却和付出不相协调,农民工的工资待遇水平远远低于城市居民。不仅如此,拖欠农民工工资、农民工缺乏必要社会保障等问题依然存在,农民工始终在城市中处于“弱势地位”,是典型的“弱势群体”。按照当前我国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对农村劳动力真正转移到城市进行了极大的限制,许多农村劳动力虽然长期在城市工作和生活,但户籍仍然在农村,给养老、医疗、生育、工伤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执行带来极大困扰,子女入学问题等亦始终长期困扰农民工。选举权、被选举权、生态环境等政治社会事项的参与权、监督权更是无从得到保障。此外,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后组织化程度较低,其权益受到侵害之时无法及时有效维权。

第三,转移到城市的农村劳动力总体素质较低。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在1980年之前出生的老一代农民工当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24.7%,初中文化程度的占61.2%,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2.3%,大专及以上文化的仅占1.8%。由此可见,农民工总体文化素质较低。“调查报告”的数据还显示,高达67.3%的农民工并没有接受过任何职业技能培训而直接进城务工,其职业技能水平的低下可想而知,农民工职业技能的低下无法适应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加快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反,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劳动力具有相应的职业技能、学习能力,及时按照工作的需要通过学习提升自身素质能力。而我国农民工职业技能低下,平时在家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很少掌握专业的职业技能,并且,由于农民工的文化素质较低,其缺乏必要的学习能力,难以通过自学的方式提升自身职业技能,亟待通过职业技能的培训让其掌握一技之长。

提升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效益的建议

当前,我国农村改革不断推进,设施农业、集群化农业不断深入发展,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同时在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推进之后,今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还将长期继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必将日益扩大。针对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洗脚进城易、洗脑进城难”等诸多问题,提升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效益的对策措施为:

第一,切实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通过切实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能够有效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增加提高经济收入的机会。目前,针对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不高、职业技能低下的实际,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进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鼓励农村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实现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并提升转移的效益。继续巩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取得的成果,这实际上就是切实地提高未来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劳动力的能力素质。应将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增强各级地方政府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意识和积极性。与此同时,政府及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工会组织、扶贫组织、农业行政部门、职业院校等,在政府的统筹安排下,创造性地按照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现状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使之除了农业生产之外具有一技之长,便于在城市谋生、发展。政府通过各种政策措施,有效鼓励企业为那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劳动力开展专业培训,促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

第二,推进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户籍和社保改革。在制度创新方面,当前最为重要的任务在于必须对现有户籍制度进行改革,从而有效地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自由转移、自由流动。当前,有众多的农村劳动力长期在城市工作和生活,但是由于受到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限制,这些长期在城市工作生活的劳动力无法将其户口落到城市,导致其在城市无法享受各类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其子女的入学问题和其他社会保障问题也无从得到保障,这极大地损害了转移到城市的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当前我国现有的户籍制度,对劳动力原有的身份具有极大固化作用,即便农村劳动力在转移到城市工作生活之后,在城市虽然具有了稳定的工作和生活,甚至部分农民工在城市购买了房屋,为城市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户籍身份的限制,导致他们无法在城市落户,从而无法享受到城市居民应有的各类福利待遇。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也就是要让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按照政策和法律的规定迁入城市,在各类社保、子女入学等方面享受和城市居民完全相同的权利。除此之外,构建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城乡之间的均等发展,为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提供条件。

第三,完善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实现劳动力彻底转移。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是农村劳动力的最后保障,只有在获得了可自由流转的土地使用权之后,才能实现农村劳动力彻底转移到城市。按照现有的土地政策和法律规定,一旦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之后,如果将其户口随之迁移到城市,所在村集体可能将其承包地、自留山、宅基地的使用权收回。在这样的政策法律环境下,即便城市准许这些农村劳动力将其户口迁移到城市,但农村劳动力依然有所担忧,一旦他们将其户口迁移到城市之后,如果之前所在的村集体将其承包地、宅基地、自留山等使用权收回,农民就丧失对承包地的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等,一旦将其户口迁移到城市就无“退路”,为此在对转移户口方面农民心存疑虑。而一旦准许农民按照政策法律的规定流转其宅基地使用权、承包地使用权和自留山使用权,能够为转移到城市的农村劳动力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实现从农村到城市的长期转移、彻底转移。而且,随着农民可自由流转其宅基地、承包地、自留地的使用权,可实现农村土地的集约化、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提升生产效率和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第四,推进城镇经济的发展增加转移空间。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之后,其可能丧失在农村的宅基地、承包地的使用权,长期在城镇就业。这就需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进城镇经济的发展,从而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之后的就业空间。城镇经济属非农经济,发展城镇经济必须结合当地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自然资源优势等,大力培育适合当地的经济产业。大力扶持各类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带动其他企业发展的作用和吸纳劳动力的作用,促使中小企业向城镇地区集中起来,形成产业集群的扩大发展,保障农村劳动力转移之后就业的可持续性、高容纳性。中西部地区在促进城镇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主动学习沿海地区的先进经验,实现中小企业从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型为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企业,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增加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与此同时,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为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支持。

(作者为中共西安市委党校副教授)

【注释】

①徐蓉:“制度变迁视阈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年第5期,第113页。

②章学锋,田雨杰:“城里不能没有农民工”,《华商报》,2006年2月16日。

农村劳动力篇8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 农村服务市场 劳动力就业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规模庞大的农村劳动力流动现象。农村劳动力流动带来多方面的社会经济效应: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和非农产业,减轻了人口对耕地的压力,缓解了农村的就业矛盾,为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农村劳动力的非农活动逐渐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并为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投资提供了资金保障,从而有利于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和农业的现代化;农村劳动力流动大大增强了农业和非农产业之间、农村和城市之间在生产要素、资金、信息、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从而打破了乡村地区的封闭状态;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促进了社会公正和经济效率,也提高了外出打工者及其家庭的生活水平,使部分贫困地区和劳动力过剩地区的农业收入上升(或阻止其下降),也适应了城市经济对弹性劳动力日益增长的需要,减缓了城乡收入差距和地区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加快了城镇化进程,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但是,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繁荣了城市经济的同时,也加剧了诸如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等“城市病”;农村劳动力流向农村非农产业,活跃了农村市场的同时,也带来了土地抛荒等问题。所以,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对我国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要做审慎思考。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问题突出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主要是指年龄在25岁以下的年轻人,他们大多数是从校门直接外出务工经商,有的甚至连基本的务农常识和经历也没有,他们追求城市生活,有着很强的市场竞争意识,他们把外出务工经商作为改变生活态度和追求城市生活方式的一种途径。他们对乡土认同感在减弱、对城市认同感在增强,但又未被城市社会所接纳,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趋向不明确、不稳定,这会进一步强化农村人口的流动性。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经济不景气、陷入失业困境时,不会回归农村而是选择继续流动生活,他们将面临生存危机,会更加边缘化,成为社会动荡的潜在因素。因此,加快城市改革步伐,增强城市包容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尤其是对他们为城市建设作出的贡献得到社会承认,使社会对他们有认同感、他们在城市有归属感,从而达到一种和谐稳定状态。

农村劳动力单向流动加重城市负担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没有太大改变,难以吸收更多农村劳动力就业,尤其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使得隐性失业显性化,这就加剧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到2005年,乡村劳动力占全国总劳动力的72%,长期处于流动状态的农业人口约1.3亿,其中农民工大约在1亿左右。各地政府或有关部门为了当地经济发展,大肆宣传“打工”经济、加强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培训、实施对进城务工的农民便利的政策等措施,提高对进城务工的农民组织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盲目性。但是,城市并不是解决如此规模的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惟一途径。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现状决定城市化水平还比较低,城市已处于“饱和”状态,自身就面临着大量失业和下岗人员的压力,不太可能吸收农村劳动力就业。相反,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那些在城市得到了锻炼、开阔了视野的农村劳动力,那些通过各种教育、培训机构增强了知识和技能的新生代农业人口以及城市当中有志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优秀人才都会流向农村,共同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现阶段应采取各种措施合理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到城市和农村非农产业中就业;同时也要积极筹划吸引更多的优秀分子参与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来。

农村劳动力单向流出不利于农业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尤其是有文化的青年农民会以赚钱的多少来决定自己的从业行为。由于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广大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因此,即使提高了流动成本,只要外出打工收入高于种田收入,也会形成相当的流动规模,这也是近年来就业环境有所恶化,农民外出就业冲动仍持续高涨的内在原因。与农业劳动力的流动相适应,流动人员中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青壮年农民占的比例较大,且有上升趋势。因此,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农业人才的流失是同时存在的。从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来看,它既满足了第一、二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推动了乡镇企业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又减轻了农村的隐形失业。但是,从农业人才的流失来看,它的负面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首先,加快了我国农业劳动力老化、女性化的发展趋势,使农业发展缓慢,削弱了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地位。其次,农业人才的流失,使文化素质本来就普遍偏低的农业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更为低下,从而影响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从农业现代化的角度审视,农业人才流失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农业人才的流失都是劳动力市场的特征。解决农业人才流失问题要从农村实际出发。从长远看,应着眼于提高农民整体的科学文化素质。从目前来看,应引导农业人才回流。在流动的农村劳动力中,由于各种原因,也有一部分人员返回农村。但是,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回来不是从事农业生产,而是从事非农业生产。因此,引导农业人才回流,主要是指吸引有文化的青年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从理论上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务农的收益大体上与务工、经商相当时,才能吸引农村的优质劳动力回流,才能维系农业的发展。从实践来看,应主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通过国家宏观调控缩小工农业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实行适度规模经营,通过规模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因为,小规模经营投入再多,也难以使种田收入与务工、经商相当。因此,必须有一个适度的规模经营,并相应地增加投入,增加农业机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以规模经营获得足以调动农民积极性的收益,这样才能吸引一部分有文化的青年农民继续进行农业生产,农业才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并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发展现代大农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

目前,我国正处在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在此过程中,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就业将会日益多元化,也就是我国农村劳动力除了继续在农村从事传统农业外,还可能有一部分会到城市去谋生。但正如前所述,我国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和城市发展水平决定了我国不能效仿发达国家通过城市化来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开拓具有巨大就业空间的农村市场是当前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有效途径。但是应当指出的是,从直接农业生产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并非全都离开了农业,而是应该运用发展现代大农业的理念,积极创造农业服务部门,把转移出来的农业劳动力利用起来为农业、农村发展服务。如美国政府在20世纪30年代,通过推行教育和训练计划使转移的农村劳动力直接为农业服务,或更准确地说,是为现代大农业服务。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美国工业化和专业化的发展,使农业生产日益社会化。农业服务业迅速增多,形成了“农业供应——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销售”这样一个庞大的“大农业生产系统”。通过发展现代大农业,延长农业生产线不但细化农业产业分工,完善了农村产业结构,而且扩大了农村对劳动力吸纳能力。如1984年,美国直接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只有270万人,而在农业产前部门有劳动力200万人,农业产后部门的劳动力高达1630万人。所以,我国在现有生产力水平和我国城市吸纳农村劳动力有限的情况下,不能仅仅通过把农村劳动力输出到城市就业,而是应该努力把我国的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大农业,把从传统农业中转移出的大批富余劳动力主要通过发展现代大农业来吸纳,通过发展农业产前、产后以及为农业服务的产业发展来消化吸收农村劳动力。

参考文献:

1.辜胜阻主编.当代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2.冯治.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与规律[M].人民出版社,2004

3.朱农.中国劳动力流动与“三农”问题[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上一篇:房屋施工论文范文 下一篇:服装设计专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