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学范文

时间:2023-12-10 05:30:15

学科教学

学科教学篇1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探究;课程教学

小学科学教材已经走进了我们的课堂,我们能明显地感受到教师们的观念在逐渐更新,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地凸现,但如果我们对现在的科学课教学现状进行仔细观察和冷静地分析后会发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探究起始阶段,教师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但往往忽视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必要的整理

发现和提出问题是进行探究的前提,学生如果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不能进入探究活动。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明显增强,如在引导学生进入探究活动之前,教师最常说的话就是“对于这个现象,你都有什么问题”、“针对这个现象,你还有什么问题”等等,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地提出自己的问题,这种现象非常好,但往往不注意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必要的整理,以至于有些教师常常抱怨学生不会提问题,在课堂上“乱想”、“瞎问”。这样做的结果直接会导致学生提出的问题中可能有相当一部分探究价值不大的问题。例如有位教师在执教《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这节课时,教师出示了一段潜水艇在水中沉浮的录像,然后对学生说:“对于水中的潜水艇,你都有什么问题?”话音刚落,学生们纷纷举手要求发言。

生1:潜水艇在水中为什么能沉下去?

生2:潜水艇在水中为什么会浮起来?

生3:水中的潜水艇为什么能浮起来,也能沉下去?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从上面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学生提出的这几个问题都属于同一类,如果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置可否,不注意引导学生加以分析整理的话,那么让学生继续再提,学生也只有“乱提瞎问”了。其实,教师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整理,这不仅有利于让学生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同时也是对学生乐于提问这一行为的肯定和鼓励,从而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一举三得,我们教师何乐而不为。

二、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过分强调让学生动手,而忽视了让学生在动手的同时还要动脑

在现在的科学课堂上,教师们非常重视让学生亲自动手活动,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现在有些教师对于“动手做”的方式来学习科学在理解上过于片面,认为只要是科学学习都要动手,因而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许多动手的活动,以致于课堂上到处呈现出一派热热闹闹的忙碌景象,但是在看似热热闹闹的科学课课后学生的头脑却依然一片空白,并没有对学生的探究能力有太多实质性的培养和提高。其实我们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动脑和动手都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厚此薄彼,如在准备材料和具体的实验操作中,需要学生动手,而在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科学结论以及进行反思时都要让学生动脑。在该动脑的时候一定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动他们的脑筋,不能让动手占据动脑的时间。所以在让学生利用有结构的材料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不仅要让他们动手操作,更要组织学生在动手操作前先动脑进行猜想、预测,在实验后进行研讨解释,这样才能体现出探究的本质,才能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三、在课堂教学中,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新的科学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因此,学生在探究活动这个大舞台上应成为“主角”,而教师则应成为学生探究道路上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处于“平等中的首席”这个位置,但这种角色的变化并不意味着教师作用的降低,甚至是无足轻重。因为学生由于认知水平等方面的限制,所以在探究活动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可是现在有些教师在学生探究活动中不清楚什么时候该进行指导,什么时候该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在课堂上甚至感到无所适从。有的教师认为以学生为主体就是一切要以学生为中心,那么在教学中学生就是上帝,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要依照学生所提议的进行,其结果常常是使课堂教学成了一种“放羊”。我们教师需要明确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是指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学生为主体并非排斥教师的指导,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完全可以给予必要的帮助,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把握好指导的时机和程度。如果在指导的时候介入过早,引导过多,就可能阻碍了学生本可以自主发现的机会,而教师不敢指导或过晚的指导则可能使学生过久地处于无助的状态,以致于削弱了学生继续深入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比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相对来说较差,教师指导的作用应该多一些,对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教师有必要给予指导,但在学生提出猜测,分析实验现象以及得出结论的时候,教师的指导应该少一些,学生能说的尽量让学生去说,学生能做的尽量让学生去做,教师绝不能越俎代疱,包办代替。

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自己的教学预设,而忽视了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下转第202页)

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每一次探究活动之前,总是习惯于将自己引导的方法、思路、过程等作一细致周密的部署安排,每一步教师该干什么,学生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产生什么问题,都会在头脑中计划一下,以便使自己做到胸中有数。但是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许多令教师预料不到的事情。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突发事件,我们教师不外乎采用以下两种教学策略:一是无视课堂中产生的“杂音”,继续朝着预设的方向前进;二是改变预设的教学思路和策略,转向生成的方面前进。在科学课教学中,不确定的因素很多,课堂上出现预测和生成不一致这种现象是很正常的,关键是教师在遇到这种情况时,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一、如果这种“意外现象”对本节课教学有价值,有利于本课教学的主题,则教师可以放弃预设,转向生成的方向前进;二、如果这种“意外”的确是“杂音”的话,在保护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要设法巧妙地回到预设的轨道上继续向前;三、如果“杂音”对本节课探究主题价值不大,但有探究的价值,则可以采取冷处理的方法,让学生课下再去研究,到时候再引导学生汇报探究的结果。当然,意外毕竟是意外,在遇到确实无法探究的情况时,那只有把其中的道理告诉学生了。

学科教学篇2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这种观点并非一开始就受到人们的重视和认同。而事实却是,随着教师职业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必然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而且要有教师职业化的独特品格和能力,即“双师型”教师。而教师参与科研不仅会巩固和扩展教师本身的专业知识,还会加深人们这种“专业”认识,从而反过来对教师的专业化提出要求,促进教师专业化进程。

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化主要从三方面起作用: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起促进作用。教师参与科研,能拓展教师的视野和使教师更深层次地理解教学内容,在教学时,教师有意无意间就会将这些内容融会贯通于课堂之中;即使教师不参与科研,同样科研成果出来之后,对教师教学内容提出了必要的要求,作为教师,为了做好自己的工作,不得不深化自己,改变自己,在内容上求新求变。例如:科研在素质教育领域的成果,无疑对教师在综合素质方面的教育,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起促进作用。众所周知,教学方法是每个教师、每个学校乃至每个国家教学都关注的一大问题,因此也是教育科研关注的焦点。科研的一些新方法、新手段运用于教学中必然会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教师与学生互动,教与学的效果自然而然会有所不同。课堂是教育教学的必要平台,是师生交往、学习、进步的场所,是师生人格与精神砥砺、培育、生成的土壤,是师生生命碰撞、展示、成长、升华的时空。所以,我们要进行科研来促进教师课堂语言的艺术性:即教师语言首先要情真意切,声情并茂;其次要规范正确,清晰流畅;再次要风趣幽默,诙谐机智。才能抓住学生的眼球和注意力,使他们主动而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当中来。从而,让所有的羁绊、桎梏、绳索、陋习、偏见都远离课堂!让课堂洋溢着自由、民主、科学、个性、创造、人格、欢愉、理想和追求!一言以蔽之,让课堂充盈着思想的美丽,充盈着思想的魅力!

最后,科研能够促进教师本身水平的提高。教育质量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教师素质是决定性的因素,而“只教不研”只能使专业素质原地踏步或摇晃衰减。只有辨证施治,才能逐步从根本上清除自是、自闭和自卑这三种病症,从而促进教师本身素质和专业修养的提高,以达到教育水平的提高的目的。

作为教师,必须要用有效的办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投入到学习,溶入到课堂的氛围当中,必须在教学内容、方法、水平上不断创新!这些创新靠的是科研,没有科研,就没有创新!

二、科研能促进教育创新

科研本身就是一种以创新为目的的活动,而且科研作为教育发展的基础,是一种内在的动力,因此教育科研必然能促进教育创新。教学本身就包括两方面:教,即教师的角度;学,即学生的角度。因此,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也表现在教师与学生两方面。

一般人认为,教育工作者就是单纯地传授知识和训练行为,实际上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启发智慧;不仅要训练行为,更要培养人格,这就要求教学中首先教师须创新。科研就是不断研究出新方法、新途径来,使教师在教学当中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在有意无意间学会并利用创新思维,这便是科研,也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创新思维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化和深入化,它涵盖的内容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创新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并在自主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而且,“十一五规划”的“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也着重提到了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可见思维创新与实践能力的重要性。所以学生的创新潜能应贯穿于教与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大胆探索的观念,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而科研能够帮助教师研究出新的理论和实践方法,以此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挖掘。

拿外语教学来说,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语言技能,提高语言的使用能力。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时要重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刻体会到英语是学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出英语交流的氛围,提供学生们练习英语的平台,这样才能帮助他们加强语言的实际应用。

改进传统的教育模式,吸收外国先进的教育方式也是事在必行的。有位中国留学生将其九岁的儿子送到美国小学就读。令他惊讶的是学生没有教科书。忧心忡忡,担心儿子荒废学业。可一年后,他发现儿子的英语长进了许多。放学以后,孩子不直接回家而时常去图书馆,还不时背回一大书包的书来。后来孩子能熟练地利用网络查找他所需要的各种文字和图像资料,并能洋洋洒洒地写出几十页的文章。每篇文章都分出了章、节,并在篇后列出参考书目。这是在中国读研究生时才运用的写作方式。反观我们培养的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马拉松式地学了十几年英语,应试能力还可以,而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却没有明显的提高,实战经验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很值得我们反思。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方法,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语言实践,而不应只是拘泥于课本,应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创新思维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化和深入化,它涵盖的内容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创新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并在自主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应该说,学生的创新潜能应贯穿于教与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大胆探索的观念,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而科研能够帮助教师研究出新的理论和实践方法,以此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挖掘。

三、科研能提高教育质量、形成独立教育教学风格

如果说,教育科研的最终目的是学生,那么其直接目的便是教师,教师本身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是基础,具有独立教学风格则是保证。

在现代社会,有特点才有质量,没有特点就没有质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而要达到此目的,就要依赖于教育科研,因为科研能够帮助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在科研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研究一套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方法,并坚持方法的持续性和实用性,那么这套做法便形成了该教师的特点和风格,自然而然便会在教学中创造出亮点。

正如北京农学院政法系思想政治教研室的全体教师那样,在教学实践中不忘“以人为本”观念,在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感染力方面,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积累和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难道这不算是长期科学研究的成果么?

因此,我们必须紧紧抓住“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加强实践教学,要增强教学的科学性、针对性、时效性,让学生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去领悟科学发展观,经受锻炼,增长才干,这是刻不容缓的任务。因此,我们说,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现代大学新理念的核心。

经济政治的全球化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以及人类的高度文明,要求我们的教育教学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授、学生学习的做法,而应该大胆创新,以科研引导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目的,面向世界,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现代教育教学模式。

以上阐述的科研对教育教学的三方面促进作用,说明科研不仅是现代社会的需要,更是现代教育的内在需求和动力。

参考文献:

[1]黄文龙.“只教不研者”的“三自”病症[J].中国教育报.2006.

[2]钟能文.教研,为什么总是那么“孤独”[J].中国教育报.2006.

[3]方国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中国教育报.2006.

[4]郝景泉.坚持以人为本提高课堂教学效果[J].中国教育报.2006.

[5]薛志芳.我们的课堂我们做主[J].中国教育报.2006.

摘要:科研是中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开放的必然,是教育发展的基础,更是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本文从三方面阐述了科研对教育的促进作用,即促进教师专业化进程、促进教育创新、以及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独立教育教学风格的形成。结论:我们的教育教学必须是以科研引导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目的,面向世界,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现代教育教学模式。

学科教学篇3

浅析词汇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高帆;

如何有效引领“经典诵读”和“童书共读”池秀珍;

生物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探索卢庆凯;

创设英语教学环境促进小学生英语学习杨丽华;

在物理习题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初探冒爱群;

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及其价值艾暖;

浅谈pki公开密钥体制技术解决方案刘艳慧;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探讨刘海洋;潘会涛;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黄涛;

浅谈激趣与导异在小学计算机教学中的重要性胡利利;

多媒体教学与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张东祥;

用现代教学手段,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宋建瑞;

企业内网安全问题分析与解决赵丹;张春光;

利用多媒体教学,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马春英;王贤之;

浅谈计算机系统安全赵建伟;唐秋宇;李志芳;

大连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优化研究张淑媛;王秀;

区域发展综合测评标度:GDP、GGDP到MDP芦松菡;

混凝土的施工温度与裂缝顾国权;

论再分配的合理性李传华;

商业银行建立健全事后监督的思考徐倩;

《旱地节水精播技术》项目推广情况樊改珍;

中国现代粮食物流的新格局与北良港发展策略研究于百灵;芦松菡;

高校教师师德与高校学生思想品德现状的调查研究报告梁煜;陈媚林;彭秀珍;

浅析高校乒乓球选项课的教学改革王铁伟;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的“新问题”邢红梅;

中国边贸地区人民币外流扩大化问题研究张宇;刘军善;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参与式”培训的实践探索王贞茹;

普通高校开设学生篮球裁判员培训班的初探王芳;张薇薇;王征;

编写英语教案的几点体会刘秉侠;

加强人才工作的思考颜小平;

新课标下关于数学教学的几点建议田光荣;

高职生英语学习焦虑调查叶春锋;杨林;

试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刘东风;

浅谈钳工教学的基本模式赵玉玺;张立莲;

作品主题的摇曳多姿与人工修剪——初中课文主题教学探究赵拥军;

谈现代陶艺教育王键;

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早期训练的探讨贾涛;

浅议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之建李秀红;

劳动者的竞业限制及法律责任——从一起农药行业的劳动仲裁案说开去陈曦;

“问题探究”教学法的实践与思考赵秀芝;

反函数求导定理的几何证明张国胜;曹志军;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浅谈培养小学生自信心理吴丽敏;

ATDE教学模式与研究性阅读教学策略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陈春丽;

单摆摆长测量仪康晓珅;

教学工厂夯实基础产教结合优势互补陈海滨;

内务府与溥仪出宫事件范泽刚;

浅析中日方位词“中”(なか)“上”(うえ)和“里”“上”吕琳琳;

清前期反剃发斗争实质及成因浅析范传南;

日语的接尾词-的的误用陆晓鸣;

如何做好中职数控专业的课程改革周桂岐;

试论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王凯文;

《檀君神话》中的图腾崇拜谭红梅;

“学”科学还是“玩”科学相振港;

用爱化解心中千千结——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引导案例杨笑青;

张君劢与复兴儒家思想研究傅厚春;

植物分泌结构理论及热点问题研究进展王光野;付艳苹;

《左传》作者管见刘佳男;杨丽丽;

对美术文化若干问题的断想陈祥龙;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郑兆顺;梁成升;

如何使公共选修课成为高校教学的亮点张茜;

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系统在高校中的应用刘建华;

运用多媒体搞好《机械设计基础》的教学芦旭东;

创新教学方法教好机械制图课赵俊德;

住宅小区绿化树种的选择和配置沈扬;

钻孔灌注桩桩底后压浆技术在廊坊万达广场高层建筑基础中的应用刘海;

内乡县花生平衡施肥技术研究吴晓;江建荣;

谈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的改进和完善付国文;

浅论老年人的保健策略王青涛;王峰;

自我保护由意识转为习惯秦吉;

浅析运动员膳食管理工作张永才;

对关汉卿和王实甫两首《别情》的鉴赏李清冉;

《简爱》中译本语言风格比较王秀娟;

如何更好地进行英语语法教学杨伟迪;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教育冯莉;

高职高专英语阅读课教学改革周秀娜;杨胜娟;

大学英语语篇教学新思路刘宇;

浅谈法语教学中语用能力的培养何雯雯;

英语教师非教学语言的使用刘佳;

课内课外结合积极拓展音乐课堂孙雅薇;

我的音乐我作主——“我喜欢……”音乐活动的调查研究报告王芳;

“艺术点亮生命”——探析特殊艺术教育的魅力靳琳;

论孔子生死观的本质;李双印;

公孙龙与后期墨家思想比较闫宏伟;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陈刚;

失衡家庭中问题学生的调查与对策蒋苏华;

在家具模型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沈志刚;

有感于课改理念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法”褚晖;

小小晨会内容多满满感悟从中获——浅谈晨会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徐丽;

把握学生心理规律有效开展班级文化建设魏勇;

关于撰写教学反思的建议刘婷;

平等尊重,有效促进师幼互动吴红芳;

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思考和尝试沈以信;

让孩子快乐地飞翔——记中班科技教育活动《纸盘小鸟》李云凤;

在幼儿园科学活动环境中培养幼儿科学素养洪英;

有效教研促进教师、幼儿共同发展战绍文;

音与美的结合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董凤华;

让“家”的感觉更好——小班幼儿“生活化、游戏化”环境创设初探平婷;

用爱心培养幼儿的自信潘若昀;

巧用绘本,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盛友群;

在“幼儿专业数学”教学中领悟幼儿园数学教学吴科岭;

放开手,让你尽情游戏——区域化自主性混龄晨锻的初尝试钱燕;

一树繁花向春风——谈数学作业设计现状和多元化模式探究张勤;

快乐科学铸就高效课堂胡燕翔;

交流——让语文课堂和谐灵动乔海霞;

音乐课,让学生快乐着创造着张燕;HttP://

浅谈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赵元华;

有效开展农村美术教学活动几点看法周旭;

对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夏梅荣;

小学数学教学中摸球游戏的尝试徐枫;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朱延军;

构筑体验课堂释放个性活力——开展“体验作文”的实践与探索蒋铭;

立足课堂,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冯成斌;

浅析构建高效的小学科学课堂陆昌明;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升自主探究能力乔金石;

试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形式主义现象王永新;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情境创设张鹏;

创设—展示—激励教学模式程英芬;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陈长国;

在“七巧板科技”活动中培养创新意识的尝试糜晨;

“六结合”备好一堂高效的数学课孙静;

科技从小发明开始卞光彦;

实验教学在科学教学中的运用常加俊;

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的整合浅析陈斌;

基于有效预习的小学数学合作学习课堂江其春;

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时以亮;

在动手做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我校机器人科技活动的探索与实践王晶晶;

浅谈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朱华岗;

点燃火炬的智者刘荧;

小学数学“生本型”作业设计的探究钱萍;

农村小学语文体验式学习方法初探袁彩梅;

作文教学我有招丁基洪;

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充分的读书贡志刚;

合理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顾健;

在观察与比较中建立科学概念——《动物·植物·人》教学设计与实践反思陆丽利;

浅谈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策略袁永伟;

浅谈创建生活化的科学课堂姚赟莉;

略论小学生初步空间观念的培养沙娟娟;

单元练习“汉语成语”教学的思考崔静;

浅谈小学识字教学;

少年儿童短跑与柔韧性素质训练的探索高德林;

第22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全国中小学生(江苏地区)金钥匙科技竞赛暨江苏省青少年科普嘉年华活动圆满结束

发挥美的教育在思想政治课中的作用刘海燕;

初中文言文教学低效归因及应对策略杨东增;

小议高三数学课的复习策略陈婧;

初探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沈志刚;

说明文教学切忌过于应试沈英;

回归生活抒写个性——对农村初中生活作文的一点思考蒋琴芬;

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王敬;

愿做春风化丝雨——我的德育工作感悟杜守园;

实验探究式教学的反思——《化学能与电能》教学反思李国庆;

不可轻视的三言两语——数学课堂教学的导言设计金红;

浅谈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刘易聪;

放飞理想放飞课堂——思想品德生态课堂的构建卢晓娟;

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陆丽萍;

把握音乐课堂的音乐性陈萍;

运用直观方法教学一例杜庆如;

浅谈应用“实验—探究”法在“钠的化合物”教学中的体会董文庆;

瞄准高效课堂精编预习思考仇忠平;

浅谈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李凤娟;

浅谈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戴海峰;

如何让作业批阅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起到指导作用钱志琴;

科技馆科学教育活动与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张继红;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与APOS理论运用蔡华;

初中语文生成性有效教学初探龚锦辉;

如何提高初中生耐力素质王勤;

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情境-说理”教学模式缪伟明;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虞海平;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天道酬勤朱桂芳;

星级文明学生评定的实践与认识方洪良;

学科教学篇4

[关键词]科学教育学;科学教育改革;科学教育研究

科学教育是与人文教育相对应的一个教育领域,旨在形成人的科学素质,提高人的科学探究与应用能力,培养人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科学本质观。作为普通教育(Generaleducation)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一样都致力于“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公民的生活做准备的那部分教育”。在此意义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

科学教育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科学教育仅指自然科学教育,即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球科学等分科学科在内的,同时也涵盖综合科学教学的学校科学教育。广义的科学教育则包括数学教育、技术教育和社会科学教育(如美国“2061计划”的科学教育文献所表明的那样)。相应地,科学教育学也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科学教育学,主要研究各级各类学校的自然科学教育、课程、教学、学习与评价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而在广义上,科学教育学也涉及数学教育、技术教育、乃至社会科学教育及校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从世界范围来说,科学教育作为学校课程体制的一部分是从19世纪中叶以后开始进入中小学课程中;而科学教育学作为教育科学中的一个分支研究领域,则是从20世纪中叶以来的历次科学教育改革中兴起与发展起来的。

在我国,科学教育研究的兴起只是近年来的事,迄今尚未从学科建制层面上成为我国教育研究的一部分。科学教育学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领域,它涉及从幼儿园、中小学至高等学校各个阶段的课程、教学与评价等方面的科学教育问题,同时也包括以提高公众对科学的理解为目标的校外科技普及与科学传播教育。本文的论述主要限于高中以下阶段的学校科学教育改革,着重探讨科学教育学与科学教育改革之间的关系。

一、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科学教育学

从20世纪初期开始,在英语国家,“教育”与“教育学”基本上都使用同一个词来表达,即Education。在欧洲国家,由于其教育学传统不同于英语国家,一般使用DidacticsofScience来表达“科学教育学”。而在我国,科学教育学作为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在学科建制里尚未正式建立起来,尽管最近几年关于科学教育学的研究已开始增多。

国际上,科学教育学作为教育科学中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或研究领域是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教育改革的需要而产生的。2004年,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著名的科学教育学家彼特.范仙(Fensham,P.J.)教授出版了《科学教育学:一门新兴学科的发展历程》一书,全面论述了世界范围内科学教育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领域的诞生与发展历程。根据范仙教授的研究,一个学科或研究领域的建立,需要满足一定的标准。他提出了三类标准:结构性标准、研究内部标准和结果标准。其中,结构性标准作为最基本的标准共有6条:(1)获得学术承认,即大学里设立某一学科的教授职位,获得学术界的承认;(2)创办研究期刊,传播研究成果;(3)建立专业学会;(4)定期举行学术研究会议;(5)建立研究中心;(6)进行研究训练,培养研究人才。这6条标准是相互关联的,它们表明一个独立的学术研究领域或学科的形成及其形成的基本条件,缺一不可。

从这些标准看,除美国以外的所有其他国家的科学教育学都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如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和里兹大学分别于60年代和70年代在其教育学院建立了科学与数学教育研究中心,并设立了“科学教育学”教席(ProfessorshipofScienceEducation)。到1985年英国已经有11所大学培养科学教育学博士生。德国于1966年在基尔大学(UniversityofKiel)建立了部级的科学教育研究所,共有50余名科学教育研究人员。法国于1970年在国家教育研究所内建立科学教育研究部。澳大利亚1967年在新建立的莫纳什大学建立了第一个科学教育学教席,聘请彼特.范仙为澳大利亚第一位科学教育学教授。80年代澳大利亚的科廷理工大学建立了科学与数学教育中心,现已后来居上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科学与数学教育博士生培养基地,目前共有400多名博士研究生。在亚洲国家中,日本、印度、韩国、泰国、马来西亚与新加坡等国家也从20世纪70年代起先后在大学建立了科学教育学博士点,培养科学教育博士生。

从专业组织和学术期刊来看,美国的全国科学教学研究协会创办于1928年,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科学教育研究专业学会,每年4月份召开一次国际性的科学教育年会,2006年的年会上,与会者多达1000多人。其会刊《科学教学研究学刊》每年出10期。英国的科学教育学会创建于1963年(其前身是男科学教师协会与女科学教师协会,最早追溯到20世纪初),定期于每年一月份召开一次年会,发行《科学教育》(EducationinScience)、《小学科学评论》(PrimaryScienceReview)、《学校科学评论》(SchoolScienceReview)和《科学教师教育》(ScienceTeacherEducation)等期刊。1995年成立的欧洲科学教育研究会每两年召开一次学术年会,并每隔一年举办一次专门针对欧洲国家科学教育博士研究生的暑期研究班。其他国家如澳大利亚科学教育学会出版《科学教育研究》(ResearchinScienceEducation)期刊,每年也举行一次科学教育学术年会。另外,还有一些不隶属于学会的著名期刊,如美国的《科学教育》》(ScienceEducation),创刊于1916年;英国里兹大学的《科学教育研究》(StudiesinScienceEducation)创刊于1974年;《国际科学教育学刊》(InternationalJournalofScienceEducation),创刊于1979年,在国际科学教育学界影响都很大。

科学教育研究与科学教育改革是分不开的。科学教育改革需要科学教育研究的学术支撑;反过来,科学教育研究也需要科学教育改革的推动。科学教育研究又分理论研究与基于实证的经验性研究。前者从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等学科视野出发进行包括建构主义在内的当代各种教学理论探讨,后者则从科学课堂教学实践的视角开展定量研究、质性研究、行动研究、案例研究、叙事研究等。这些研究都为各国的科学教育改革政策制定和基础科学教育中科学课程、教学及评价的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与学术支持。如1989年美国出版的《2061计划: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这本权威的科学教育政策文献中,在附录B中列出了26条关于科学教育或与科学教育有关的最重要的参考文献(专著、研究报告或专题论文),都是1980年至1988年期间出版的。可见,即使是一个国家科学教育改革的政策文件,也要以大量的高质量的学术研究为依据制定。又如1995年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每一章的后面都列出了大量的参考文献(可惜中文译本都把它们删除了)。再如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在科学教育研究中,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框架的经验性研究论文和专著数不胜数。由此可见,倘若没有这些基础性的科学教育理论研究和经验性研究,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就不可能达到这样的高水准。其他国家(如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等)新一轮的科学教育改革也无不得力于本国和国际的科学教育研究及其为科学教育改革所提供的充分的学术支持。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科学教育改革。新的改革亟须科学教育研究的支持。无论是科学教育政策的制定,新的科学课程的开发,还是探究式科学教学的实施和课程与教学评价的运用,以及科学教师的专业成长,都迫切需要科学教育学提供学术支撑。但总体上,我国科学教育学科建设还很落后,甚至尚未引起教育管理部门、教育学界及社会的足够重视和支持。

二、科学教育改革:国际经验与本土建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科学教育经历了三次改革浪潮,差不多每隔10年就要进行一次科学教育改革。第一次改革浪潮从1978年开始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要特点是拨乱反正,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编写新的科学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这次科学教育改革吸收了世界各国60年代以来科学课程改革的经验,使中学的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自然科学的课程内容实现了现代化。第二次科学教育改革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其特点在初等教育阶段开始重视幼儿园与小学的科学教育改革(当时叫自然学科改革),在中等教育阶段则降低科学课程的难度,同时追求科学课程的本土化。第三次科学教育改革始于世纪之交,至今仍在进行之中。其特点是进一步与国际科学教育改革接轨,试图衔接小学与初中的科学教育,促使义务教育阶段科学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一体化,面向全体学生,以科学素养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等等。

第一次科学教育改革基本上是从翻译国外中小学科学教材开始的,作为我国自己编写的新科学教材的素材,其理论基础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改革家布鲁纳的学科结构课程理论。第二次科学教育改革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重视了小学科学教育,如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刘默耕先生主持,引进了哈佛大学小学科学教育专家兰本达的“探究一研讨”教学法,并系统地编写了小学1~6年级的自然(科学)教材;二是在中学阶段改进了统编教材,使原先引进的过于理论化、抽象化和高难度的科学教材内容逐渐变成适合我国国情和学生需要的科学教材,这实际上是由20世纪80年代国际化到90年代本土化的一次转换。这次改革虽然不乏历史意义和贡献,但鲜有深化且缺少突破,只能说是修修补补而已。第三次科学教育改革的背景不同于前两次。一方面,我国市场经济和现代化事业进一步发展,改革开放随着我国成功地加入WTO进一步向前推进,为新一轮科学教育改革提供了社会需求和动力;另一方面,90年代以来新一轮国际科学教育改革在发达国家方兴未艾,为我国科学教育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国际背景。1997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与美国科学院签订了科学教育合作备忘录,为两国科学教育合作提供了有利的合作机制,其重要成果之一是合作建立了科学教育网站,翻译出版了美国科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文献,如《国家科学教育标准》(1999),等等。此后,国家教育部组织一批科学教育专家和教师编写出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和《科学(7~9年级)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由此拉开了新一轮科学教育改革的序幕。此外,我国教育部和科学技术协会还从法国引进了“做中学”幼儿园和小学科学教育项目,在全国许多大中城市的幼儿园和小学里进行基于“动手做”的探究式科学教育的实验。

从科学教育改革的主体来看,第三次改革不同于以往历次科学教育改革。首先,这次科学教育改革开始有一些科学家参与进来,如中国科协的科技专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科学院的一些院士、大学(特别是师范大学)理科院系的一些教授都参与了这次科学教育改革,只是这些主体的参与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第二,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学科教育研究逐渐兴起,其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理科成长起来一批学科教育专家,成为第三次科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参与者,为新一轮科学教育改革做出了贡献,是我国第一批受过专业训练的科学教育研究者。第三,广大的中小学科学教师也成为中坚力量。特别在小学科学教育改革中,一大批优秀的科学教师在改革中脱颖而出,茁壮成长。

但我们也发现,这三次科学教育改革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每次科学教育改革在理论准备上都明显不足,原因在于缺乏有计划、有组织、系统而深入的科学教育研究。迄今为止,我国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高等学校和教育理论界都尚未重视科学教育研究。虽然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研究人员成千上万,但专门进行科学教育研究的人员却寥寥无几,即使包括上文提到的理科各学科的科学教育专家也仍然为数不多。长期以来,我国的科学教育改革是在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总格局下进行的,只考虑采用教育的一般理论作为课程与教学改革指导思想,没有也不可能采用科学教育学的学科领域的理论。

一个学科或学术领域的形成和发展,虽则首先要看社会对它是否需要,但也必须意识到这种社会需要是否为人们所认识。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由于缺乏科学教育理论研究,我国的科学教学与课程改革、中小学科学教师的培养和在职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都受到极大的制肘。比如,1978年以后,我国的基础科学教育课程从内容上说是国际化和现代化了,但在课程设计、开发和实施方面,在科学教学和评价方面,都远远没有实现现代化和国际化。证据之一是,我国幼儿园与中小学的科学课程与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仍然是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探究式教学方式并没有在课堂上得到实施。这种情况基本上至今为止依然如故。证据之二是,尽管我国近30年来,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率比较高,小学、初中和高中普遍开设科学课程,但据近些年的公民科学素养监测发现,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仍然不高。从普及科学教育、提升国民的科学素养的意义上说,我国以往的科学教育不能说是成功的。证据之三是,我国在科技研究上和工农业生产中科技创新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在某些领域不及印度等亚洲发展中邻国。证据之四是,我国近代以来进行学校科学教育虽有百余年的历史,并且建立了系统的科学与技术体制,但公民的科学精神仍然比较缺乏。不但一般社会大众,就是科技人员中也有不少缺乏科学精神的。近年来,科技界与科学哲学和科学史学界关于科学文化之争、关于中医存废之争,等等,其中的某些观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唯科学主义”在我国社会中仍然根深蒂固,而这实质上乃是缺乏科学精神和对科学本质理解片面的一种表征。

当前,我国科学教育研究的社会需要是显而易见的。我国政府早已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现在又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笔者认为,有效的基础科学教育改革是实现这个方针和这一目标的基础之基础。基础科学教育需要告别传统的“死读书、读死书”的教学方式,需要真正以自主、合作、探究、建构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教学生生动活泼地学科学、做科学、用科学和理解科学。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真正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才可以在普及科学教育的基础上为高等学校输送真正爱科学、主动学科学、既敢于又善于进行科学创新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只有培养了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我国的科学与技术才能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才可能赶超世界科技先进水平。

有效的科学教育改革不仅是当前改革的需要,也是今后我国科学教育改革长远的需要。国际国内的科学教育改革经验业已证明,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是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与人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所以,无论是从科学与技术发展的角度考虑,还是从科学教育改革的当下和长远的需要出发,我国都必须尽快形成科学教育研究的学科建制,培养从事科学教育研究和管理的高级人才及科学教育教师。

从2001年开始,国家教育部先后分四批批准了共60所高校设立科学教育本科专业,开始为小学和初中培养能够承担综合科学课教学的科学教师。这是这次科学教育改革催生的教师教育的新专业。但是,我们应当认识到,这些新建立的科学教育专业目前在课程设置和师资上还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一个核心问题是,这些新设置的科学教育专业缺乏高水平的科学教师教育者。科学教师教育者是指既具有科学背景又具有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知识的教师教育者。在国外,这样的人才一般都具有科学教育博士学位,是既能进行科学教育研究又能进行科学教育人才培养的高级人才。这样的人才哪里来?需要有条件的研究型大学培养科学教育博士研究生。实际上,不仅这60所设立科学教育本科专业的高校需要科学教师教育者,其他所有进行理科教师培养的高校都需要科学教师教育者。没有这样的专门人才,我国的基础科学教育就难以达到国际一流的水平。

不仅高等院校培养理科教师需要科学教育专家,我们的科学教育改革也需要在各级各类教育研究机构和教研机构配备科学教育专家。比如,各省、市、县的教科院所或教师进修学校需要科学教育研究人员,甚至中小学也需要一批具有科学教育博士或硕士学位的科学教师。这样算起来,我国科学教育专业的博士研究生的需要量是非常大的,至少需要5000人以上。(作为一个参照,美国科学教学研究会的会员是1700人,其中大多数是美国人)。

要培养科学教育研究与科学教师教育的专家,就必须首先建立科学教育二级学科。目前,我国教育学一级学科下设有10个二级学科(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特殊教育学和教育技术学),科学教育学与所有这些学科都有或多或少的关系,但没有哪一个学科能替代它。如果我们承认科学教育学对科学教育改革和实践的指导和促进作用,我们就需要考虑给予科学教育学独立的学科地位,就需要培养该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就需要尽快形成科学教育学的学科建制(把科学教育学增设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在大学建立更多的科学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全国科学教育学会,创办科学教育期刊)。目前,我国个别高校已经开始探索科学教育学博士生的培养,如西南大学2005年开始在教育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立了科学教育学二级学科(其专业代码是040120,与教育技术学040110并列)。东南大学博士生培养方案中在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下设立“学习科学”二级学科,方向之一是“儿童学习与科学教育”。另有少数著名师范大学近年来在课程与教学论二级学科里招收物理教育、化学教育和生物教育等学科教育的博士生。我们建议,国务院学位办应当把理科学科教育方向的博士生培养从课程与教学论专业中独立出来,建立新的科学教育学的博士学位点。因为课程学与教学论是两个相互联系的专业,它们与学科教育学及科学教育学虽都有些许联系,但毕竟不是一回事,不能混为一谈。

学科教学篇5

一、科学教科书的使用现状

教科书为教师编写,但最终是为学生编写的,它理所当然应该对学生是切实有用的。它应当成为学生在学科学时的对话文本,成为孩子们学科学的伙伴,成为孩子们学科学的引领者、帮助者。但现实并非如此:

现象一:学期结束,去翻学生的科学书,发现大多数学生书上摘记很少,一些重要的句子没有标出,甚至记录表都空着。

现象二:公开课上,常常看到学生除了笔其它什么都不带,需要用到的实验材料和记录单都由教师提供。

现象三:一次教研活动,上课前学生拿出科学书想看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教师看到后让学生把书放回书桌里,不让学生看。课后教师之间交流,有教师提出上科学课最好让学生空着手来教室,什么都不带,也不知道这节课要学什么内容,这样效果更好。很多教师表示赞同。

二、教学中科学教科书被冷落的原因

备课时被教师深刻钻研的教材,为什么教学时却被教师、学生冷落?

(一)环境因素 广大家长、学生认为小学科学学科相对于语文、数学学科是一门副科,因为它不计升学考试的成绩。平时语文、数学等习题都来不及做,哪有闲功夫看科学书。

(二)教师因素 教师通过备课,早已把教材内容熟记与心,并对教材内容作了灵活调整,对教学环节作了周密安排。教学时如果允许学生看书,害怕书中的那些插图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而不能积极思维;害怕学生过早知道结论或科学概念对自己创设的探究问题产生影响。

(三)学生因素 对学生来说,教材上的问题老师会说,或者启发引导学生提出;教材中的图片老师会用课件出示;教材中的实验材料或操作过程的图片,老师会提供实物;教材中预留的供学生填写的“方框”,老师会提供相关的卡片。学习时根本用不到教科书。

三、加强文本阅读,发挥科学教科书应有的作用

(一)科学文本阅读的功能

1、阅读能培养学生科学人文精神和科学语言素养

新《科学》教材一改以往教材过于追求较强逻辑性的呈现方式,图文并茂,充满了童趣和文学色彩,几乎每册都安排了一些诗歌形式的科学美文或精彩的科学小故事,吸引学生阅读。如《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资料库中的《我们的土壤妈妈》:“……我们的土壤妈妈,她住在地球表面的第一层,由几寸到几丈的深度,都是它的工作区……”;《沉和浮》单元资料库中的《王冠的秘密》、《曹冲称象的故事》等。老师们千万不要忽略了这些内容,可以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不仅是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能力,还会有语言的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以及良好的文学熏陶。

2、阅读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根据经合组织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对阅读能力评价的要求,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立足于“为学习而阅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而不是“学会阅读”所需要的技能。这说明阅读已经是人们获取知识,进行学习的最重要的方法,不能有效阅读的人往往缺乏必需的认知能力,使他们在学习中处于被动的地位。而且,对那些已经完成基础教育的人来说,他们今后面对的是自学,不再像以前那样有教师的详细指导,要靠自己去安排学习活动,从各种学习资料中去获取知识和技能。在科学教学时,对于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或实验流程,让学生自己阅读领会,以便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阅读能拓宽学生的视野

新教材每个单元后都配有“资料库”,它是单元知识的引申和丰富。通过阅读“资料库”,学生可以提升科学知识的广度,总结单元科学知识并形成系统。

4、阅读能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概念

重视科学概念是当前科学教育的一大特点。当前的种种研究表明,小学生学习科学的过程其实是一个概念变化的过程。科学知识的推衍、规则的建立都离不开科学概念。科学概念的建构要经历一个抽象概括的过程,在科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把事物的共同特征归结在一起,概括形成概念或一般的原理,科学的概括阐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但由于小学生抽象概括能力有限,有些概念即使通过探究学生也不能很好得出和理解。科学教材中有些句子就涉及了一些科学概念,学生通过对这些句子的阅读,对这些概念能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二)有效阅读的策略

策略一:读在引入处

新科学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每个主题单元的首页都设置了“引言”。如五下《沉浮》单元:“石块放在水中,沉下去了;木块放入水中,浮起来了。物体的沉浮现象与什么有关呢?铁块在水中是沉的,为什么钢铁造的打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还能装在货物呢?从井中提水时,同样是盛满水的桶,离开水面后要比在水中感觉重很多。”单元引言中创设了探究的情境,提出了一系列的探究问题。通过对引言的阅读,能充分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策略二:读在疑难处

教《空气的热胀冷缩》一课,教材让学生对热胀冷缩的现象进行解释。由于学生不明白什么是组成物质的微粒,原先根本没有接触过这个概念,直接解释的难度较大。教材安排了一个模拟空气“微粒”运动的游戏及一段说明文字。此时让学生在游戏的基础上结合文本阅读,再进行解释,学生立刻把引起物体热胀冷缩的原因解释的清清楚楚,难点迎刃而解。

策略三:读在拓展处

科学的探究仅仅凭课堂40分钟是不够的。一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探究的结束。科学课虽给学生带来广阔的思维空间,但不能局限于课本内容,否则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教材是为教与学服务的一个载体,但不是唯一的资源。教师要引导学生以教材为基础,走出课本,走向课外,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各种科普读物,让学生在“大课本”中学习科学,提高科学素养。

教师是课程资源的使用者和开发者,“用教材教”也好,“教教材”也罢,最终的目标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让教材为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使教材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好资源,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兴趣的动力之源。

学科教学篇6

科学教学需要良好的习惯,小学科学教学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质、积极的探究精神和手脑并用的学习习惯,从而形成真正的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

【关键词】

科学;观察;探究;手脑并用;学习习惯

小学科学教学是开启学生科学世界的第一缕阳光,如何让科学先入为主的在学生的脑海里播下种子,从而在未来收获希望,考验着科学老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也考验着科学老师本身的科学水平和科学素养。无论以什么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情怀,都离不开学生良好学习方法的培养,那么,教师要从哪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呢?

一、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观察是科学的开篇之作,科学始于观察,成于观察,一切科学的诞生无不是从观察中产生,可以这么说,科学始终是观察的孪生兄弟,观察和科学的产生如影随形,例如:牛顿就是从大家熟视无睹的苹果落地现象,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傅科由简单的单摆现象得出了地球是自转的。所以,良好的观察品质的养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十分重要。良好的观察品质主要包括:

1.观察的持久性:科学不是一看就明,一见就知的花开花落,而是隐藏在生活中、现象中的一种规律,靠“走马观花”和“浮光掠影”是不能真正到达科学的彼岸。很多科学家毕其一生去观察、发现和思考,才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才有了自己的重大见树。如:著名科学家竺可桢通过24年的物候记录,发现了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和植物花开花落等物候之间的关系。

2.观察的客观性:观察的最真接动力就是追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所以观察的最大价值也就是其客观性,没有了客观性,观察也就失却了其存在的血脉。对于小学生来说,观察易做,客观难求,因为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以及学生认知特点,很多观察难免有些偏颇,甚至绝对,但教师要保护好学生观察的积极性,切不可以学生观察的局限性而否定了观察的价值,而是要蹲下身子和孩子一起参与观察,并在相互分享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从而最大化保持小学生观察的原创性。

3.观察的敏锐性:敏锐性是从观察的质量来说的,更确切地说是观察的智慧,观察意味着发现,重大发现往往需要长时间地观察和敏锐的捕捉,伽里略就是从教堂吊灯摆动现象,得出了单摆的等时性。当前全球评选诺贝尔获时有这样一个规定,那就是诺贝尔奖只给奖给在观察后在重大发现的那一个,也就是说,也许他的贡献不及其它,但他经过长时的观察、思考和能量积蓄,在某个重要节点产生了重大发现,引发了科学由量变到质变的进程,这说明,观察需要有一定的敏锐性,需要教师不时地培养这方面的品质,从而培养学生科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4.观察的目的性:观察有有意观察和无法观察两种,无意观察是人的无意发现,但往往“无心插柳柳成荫”,小学生大多数是无意观察,教师要保护好学生观察的积极性,并对学生自己观察而产生的问题给予合理的解答。有意观察往往是抱有一定的目的,目标导向性很强,如:用酒精灯加热物品时,本该观察被加热物发生的现象,但有些学生却只看到了酒精灯的火焰在跳动。这需要教师慢慢引导、轻轻呵问、时时鼓励,从而让观察为学生的最后发现贡献出洪荒之力。

二、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探究是科学的核心思维,离开了探究,科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末,任何科学的发明、发现都是建立在不停地探究基础上的,可以说探究性思维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核心素养。即将修订的课程改革方案也将探究性思维和探究性学习置于学习方式的制高点,只有让学生主动探究,从探究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的主体性才能体现,主观能动性才有发挥的土壤。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就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将地球撬起。”探究性学习正是将地球撬起的学习支点。有了探究,学习将步入深水区,触及科学学科的内核,科学教师每天要让小学生都开展一些探究性学生,做些“思维操”,学生必将既能增高智商,也能促进情商的发育。当然,要想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良好习惯,需要有探究性学习的土壤和根基,新课程背景下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叫“让学”,其本质就是对学生的学习不加干扰,甚至不加指导,而是要充分相信学生,信任学习,做学生学习的啦啦队和成长的守护神,让学生在经历体验、感悟、实践和推理等一系列思维过程中提升自我的学习力。因此,科学老师需要保护好学生探究学习的绿芽,不断为他的学习方式创造绿色环境,让探究真正使学生增见长识。问题是探究的导火线,要保护探性性思维,首先就要呵护学生问问题的习惯,如植物的根是否在喝水?怎样证明?物体的滚动摩擦大于还是小于滑动摩擦?怎样证明?遇到这些问题,教师切不可视之为幼稚,抑或“袖手旁观”,而是要在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为学生指明方向,开出适宜学生探究发展的绿色药方!

三、养成手脑并用的学习习惯

陶行知说过,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陶行知提出要手脑并用,建立手脑联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增进学生的理性思维。

作者:王建良 单位:江苏省宜兴市官林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张奇,沈群,韩志伟.小学科学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

学科教学篇7

关键词:科学史;小学科学教育;科学素养;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4-0087-01

1989年“美国促进科学协会”发表题为《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的报告。报告建议:在教育中加入科学史内容。1994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通过了《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其中有“科学的历史与本质”这一部分,将科学史的教育贯穿在从小学到高中的教育过程中。随着新一轮科学课程改革的展开,中国的科学教学也相应提出要增加科学史教育内容,并要求在科学课程教学中主要以“隐含课程”的形式出现。

一、什么是科学史

科学史是科学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及其演变规律的反映,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历史。科学史学科的确立过程:1912年,萨顿创办了科学史杂志ISIS;1924年,美国历史协会成立了科学史学会。萨顿被公认为科学史学科奠基人,称为“科学史之父”,他的3卷本的巨著《科学史导论》,可以算是最有代表性的出版物。

二、小学科学教育的目的

小学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教育,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步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三、科学史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由于小学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科学素养主要包括必要的科学知识、科学的思维方法、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所以,在小学科学教育中融入科学史,并在科学课程教学中以“隐含课程”的形式出现,能发挥如下几点重要作用:

1.通过学习科学史,让学生对科学概念和科学理论产生过程的历史背景的有所了解,对科学概念和科学理论产生过程的方法的有所理解,对科学产生的社会需求背景的有所理解;从而在学习科学过程中,转变自己的对某些科学概念和科学理论错误理解,加深对科学概念和科学理论的正确理解。

2.通过让学生对科学发展史学习,对科学家生平和事迹的学习,激励他们在面对困难时要像科学家一样坚持不懈,具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直到成功。

四、小学教育本科科学专业学生学习科学史意义

1.提高自身科学素养,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小学教育本科(科学专业)的学生,是未来的小学科学教师。作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必须具有宽厚且扎实的科学知识和极高的科学素养。科学知识可以通过大学专业课程的学习获得与充实。而通过学习科学史,我们可以从中学习许多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即敢于不迷信权威和书本,坚信一切现代的文明都是对人类过去经验的总结。我们应该做到在前人的肩膀上向着新的高度不断攀登,才能成功。我们还可以学习许多科学家的批评精神,要敢于批评甚至否定,要超越前人,超越自我,才能成功。我们只有了解科学的思维方法,正确树立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才能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2.了解科学家探究科学的方法,把科学探究的方法教给学生

通过学习科学史,逐步了解和掌握科学家探究科学的方法。然后,把科学探究的方法教给学生,合理组织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这是小学科学教育的基本要素。如我们现在尝试的探究发现法教学就是例证。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像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学习,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内部联系,找出变化规律的方法,在经历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中,学到科学知识和学习科学的方法。

3.切实在科学教育中融入科学史,提升学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

以美国为例,近几十年,从科学教育改革的几个重要文献中,可以清楚地发现,重视科学史教育,已经成为美国等发达国家科学教育改革的大趋势。

继《2061计划》之后,1994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通过了《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同样把科学史作为科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并对于从幼儿园到高中的不同年级的儿童在科学史教育方面都提出了不同的具体要求。

借鉴美国的科学教育改革实施经验,结合中国科学教育的实际,只要做到切实在科学教育中融入科学史,就可以提升学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

五、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教育本科(科学专业)学生学习科学史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科学史,借鉴科学历史发展中发达国家相关科学教育改革经验,借鉴科学家成功的经验,在将来小学科学教学工作中,不断开阔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改革新思路。

参考文献

[1]江晓原.简明科学技术史[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9.

[2]陈华彬,梁 玲.小学科学教育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

学科教学篇8

以兴趣作为引导,让学生在科学的历史长廊中寻找科学答案,领略科学和人文精神。比如,在讲到《谁选择了他们》一课时,我以大自然的食物链和淘汰法则引起学生的兴趣:宏观的表象下面因为微小的联系而密不可分,生物的多样性和进化改变正是由于要适应生存环境和优胜劣汰。1858年达尔文和华莱士发表进化论演说,认为物种是可变的,生物进化的动力是自然选择,但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生物界的认可,认为其违反了遗传学。直到20世纪20~30年代在后人的研究中,结合孟德尔定律形成了现代综合进化论,解释了看似矛盾的两种观点,并重新肯定了自然选择的重要性。用科学史让学生领略科学史实,能促使他们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创造着精神文明,激励人们发展自身的人文内涵,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境界。

二、在渗透科学史中,培养创新能力

因材施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学科学教师应有意识地保护和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增强创新意识。如,在讲到《物质的变化》一课时,我先做了一些实验,比如在碘酒中加入淀粉会使溶液颜色变蓝;白糖在加热过程中会逐渐变色,并且由无味变为焦糊味等既含有物理变化又含有化学变化的启发性实验,让大家在脑海常识和新知识的碰撞中引发共鸣和学习的兴趣。在“大发现”的课后作业中,学生果然开动脑筋,通过学习和查资料解释了铁为什么会生锈、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为什么就会产生气泡、酒精为什么可以洗掉衣服上的油渍等等科学问题,自主发现和创新能力大大提高。在渗透科学史实中,应采取非单一的评价标准,引导学生真实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保护个性,尊重学生的眼光,欣赏其独到新颖的呈现,并及时地给予表扬和肯定,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在科学史渗透中,领略科研方法

小学生由于经验积累和知识层面的限制,不能进行独自的研究,然而为了培育未来的科学家,教师应该让学生从小的时候就有意识地接触科学研究的方法,在幼小的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如,在《宇宙》一课中,我以故事的形式为学生展开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在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中,人们只凭感官认知承认“天圆地方说”,这是人们认知不足的一大误区。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开始以实际行动探索太空,1957年,前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让全世界一片哗然,为人们重新认识天地、认识宇宙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1998年,美国“月球勘测者”通过光谱仪探测氢原子发现月球上存在水等等。在本课的导入过程中,选取科学史上的关键发现和发明,让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重温科学家当时的想法,体验了科学家在做科学研究中的想法和方法,展现了科学史的特有魅力,在推进科学和人类发展的进步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结语

科学史是一门融合历史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的综合学科。由于科学史其内容的特点及它所具有丰富教育因素,决定了它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方面能发挥出独特的功能。科学史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方法学习方面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上一篇:情感教育范文 下一篇:房地产广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