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学案例分析范文

时间:2023-10-11 16:44:15

学科教学案例分析

学科教学案例分析篇1

【关键词】普外科学;案例式教学法

普外科是外科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普外科学习中,学生不但要掌握外科学的相关知识,同时还有掌握和了解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要把普外科学和其所涉及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在普外科学习中,学生不但要有掌握基本的手术操作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应付急症的能力。所以普外科教学不能只是对知识的生搬硬套,而是要学会灵活应用融会贯通。所以普外科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外科思维,在教学中,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更容易使学生接受,更能培养学生身临其境的学习环境和兴趣。本文将把案例教学在普外科教学中的心得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1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优点

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本学科的教学特点和教学目标应用精选的案例材料,让学生进入身临其境的教学氛围中,让患者根据提供的案例查找资料,独立对所提问题进行思考,然后组织学生对所提案例进行探究,从而提高学生自己应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自己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这样的教学方法改变的传统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法主要是大班授课位置,学生接受知识是被动的,没有挖掘出学生学习知识的潜力和兴趣,严重影响到教学效果[1,2]。

案例教学法以特定的案例为先导,逐步扩大学生的知识点,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急性阑尾炎的教学过程中,讲到急性阑尾炎可导致门静脉血栓时,此时门静脉血栓可引起急性门静脉高压症,此时的门静脉高压症是肝前型门静脉高压症,而在门静脉高压症在我国主要是由肝炎肝硬化所致,属于肝内型门静脉高压症。虽然急性阑尾炎与门静脉高压症看似没有多大联系,但是从上面的机理看,有一定联系。所以在学习急性阑尾炎并发症时,把急性阑尾炎可引起门静脉高压症联系起来,让学生对肝内型和肝前型门静脉高压症有一个完整了解,提高了学生对门静脉高压症认识,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案例式教学法的应用特点

案例式教学法在教学中具有显著优势,能够从较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普外科知识,并通过案例先导作用,提高了学生基础知识同时,又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要注意案例式教学法的应用特点,否则就达不到案例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在案例式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要注意哪些地方的学习可以引入案例式教学法,哪些部分知识最好不要引入案例式教学法。比如,在对普外科手术操作讲解时,教师可以通过简洁的叙述让学生知道操作的扼要步骤,更重要的是演习性操作,这样才能够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此种情况不需要引入案例式教学方法,不能生搬案例式教学法。而在普外科教学中,对于较为抽象而实践意义很强的部分,可根据知识特点引入案例式教学法。在案例式教学法中,要学会恰当应用,不能不分重点胡乱应用。要把握好教学重点,避免案例式教学法滥用而影响教学效果。比如在讲述急性阑尾炎时,可通过案例来讲解,在应用案例教学过程中,要把握住急性阑尾炎的重点知识,避免枝节不分,忽略重点内容,避免本末倒置[3,4]。

3案例式教学法的应用过程

根据对普外科教学的体会,认为案例教学法时要掌握相关技巧,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要精选案例。教师在应用案例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所讲知识来挑选案例,在对案例挑选过程中要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案例要鲜明要有吸引性,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案例教学优势,达到良好教学效果。再者,对案例要进行合理加工,在对案例加工时,既要突出教学目标,要有切合实际,避免按照教科书描述的那样来发病。另外,所选案例要能够锻炼学生思维,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思考的方法,而不是让学生掌握一两个案例,要把学生学到的书本知识和实践情况联系起来,让学生自己建立较为全面的知识网络。在案例教学中,避免学生只注意到了点,而忽略了全面,要以点扩展到面,融合贯通,举一反三[5,6]。

总之,在普外科教学中,能够恰当的应用案例式教学法,就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普外科知识的兴趣,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更有利于培养出专业型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毕军,胡泊.浅谈病例导人式教学法在外科理论教学中的应用.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0):371-372.

[2]薛绪潮,方国恩.军医大学八年制医学生普通外科实习模式改革探讨.医学教育探索,2009,8(4):406-409.

[3]张丕德.树立现代教育技术理念促进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广东药学院学报,2007,23(4):461-463.

[4]杜军,戈应滨,顾洛.八年制医学生临床和科研能力培养的思考.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7,3(26):78-80.

[5]陈奕慧,林红燕,史兆驹,等.医院感染学案例式教学法运用体会.医学教育探索,2010,9(8):1098-1100.

学科教学案例分析篇2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R714.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7)12(c)-0097-02

案例教学法是基于学生角度出发的教学方法,通过采用具体的临床病例对学生进行情景重现,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反应能力和思考能力,并且还能使其更好地掌握临床实践相关的操作和提升其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力,是一种能够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的教学模式。心血管内科是医学体系中较为重要的学科之一,且随着临床心血管病例的不断增多,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需求和要求也不断增多,心血管内科专业的护生作为未来的护理人员接班人,不仅要全面掌握心血管相关的理论知识,还需具备良好的临床护理实践能力,才能更好地胜任临床护理工作。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快速转变原有的教学模式,采用案例教学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才能有效改善和提升学生的整体能力及创造能力[1]。

1案例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1.1有助于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小组讨论和观点陈述是案例教学法中的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每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和进行主动发言,并能将自身对临床病例的见解、观点以及发现的新问题阐述出来。因此,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变成了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且每位学生都愿意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舞台的展示中,使原来沉闷的课堂氛围逐渐变得活跃起来。此外,学生进行临床病例探讨和陈述观点的过程中,由于各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尽相同,或者其从不同视觉看待问题所运用的知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其通过相互交流和探讨,便会使多种学科产生横向联系,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够进行融会贯通。

1.2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多为教师在上面讲授,学生只能被动地在台下接受教師所传授的知识,这样教学模式不仅无法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对其讲解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且难以激发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长此以往,还易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而采用案例法进行教学,不仅能使每名学生都能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且还能有效提高学生探索问题的欲望和能力。

1.3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给定学生具体的临床案例后,学生需根据该案例呈现的体征、症状、辅助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必要时还需查阅相关的资料,才能作出科学的诊断,进而设计有效的治疗和护理预后方案。而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不仅能使学生将临床实践与教科书的基础理论知识紧密衔接起来,还能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临床某一病例的体征、症状、辅助检查、诊断、治疗以及预后过程和方法。并且案例教学法还是一种多元化、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学生可采用多种渠道和方法获取与临床病例相关的知识,而学生为解决病例中涉及的问题进行相关资料查找和小组探讨的过程中,将能促进其自身的思考分析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因此,教师在学生总结临床案例的同时,可不断引导其不断分析和总结心血管内科的基本知识内涵,并充分联系心血管内科学与教学案例和积极探索与掌握临床案例的解决方法,将能为其以后的临床护理实践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2]。

1.4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记忆临床实践相关的知识

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还需让学生根据自身所掌握的知识点评临床案例,以使学生从能多个角度对不同学科间的基本知识进行理解。因此,这不仅能巩固学生的基本理论,和有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且通过真实的临床案例,还有助于学生更好的了解和感受到患者的痛苦,从中促进其在未来投身于临床实践工作中,能够更高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1.5有助于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在实施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选择具有良好教学作用和典型的临床病例,并且还需根据临床病例设计针对性的问题以及回答学生在探寻病例答案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若教师无充分的理论知识储备、熟悉与该病例有关的基础学科、临床学科、桥梁学科知识、灵活运用本专业领域的知识以及临床实践相关的能力,其将无法保证案例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因此,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授课,其实也是不断提高其自身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过程,此外,为了培养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以及能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教师还需了解疾病相关的辅助检查、诊断、治疗等前沿知识,并且在学生进行案例探讨的过程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仔细观察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情绪变化、准确把握每位学生对临床护理知识的接受程度,然后再因材施教,这些过程会使得教师的人文科学知识储备不断提升。

2案例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实施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需对学生传授心血管内科相关的基本知识,包括临床理论知识和一些简单的临床实践操作技能,待其全面了解所学章节的知识点后,再实施整体的案例教学。教学案例需选择近年来真实发生且较为典型的临床案例,以对学生所学的基本知识进行启发,并通过分析案例找到最佳的解决问题方案。在案例资料分发给学生后,需引导班级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并进行分析,教师可在课堂将学生分成讨论小组或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组队进行探讨、分析和总结,在下堂课开始前,鼓励学生自主总结和点评该案例教学中的经典案例,若学生自主性不足,教师也可采用随机抽取的方法进行。病例的选择、问题设计及探讨以及案例点评需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2.1临床案例选择

临床案例的选择需与教学中包含的知识点紧密联系,且与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及目标相统一,能够反映出典型和个性化的案例。例如,在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中,便可采用存在心肌梗死等典型性案例或出现心绞痛症状完全符合临床治疗及护理标准等案例。这样的要求需要教师在开展案例教学前需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对教学过程进行科学设计,提前完成病例设计、教案撰写、课件设计及制作等工作,并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进行有效预测和探寻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才能保证案例教学过程的顺利和高效实施[3]。

2.2基于临床案例的问题设计和探讨

基于临床案例问题的设计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针对性,问题设计可遵循由简到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原则,让学生带着相关病例问题进行分析,不仅能实现问题的引导功能,且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在问题探讨的过程中,教师与加强与学生的交流讨论,使学生能够准确把握病例中蕴含的知识点和充分发挥其小组讨论的集体智慧。

2.3全面点评临床案例

案例教学法中的重点是病例点评,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对病例中涉及的知识点和重难点内容进行明确,还需总结和分析讨论结果。最后,教师需根据学生探讨过程中存在的重难点知识进和共性问题进行全面阐述。

3案例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3.1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护理专业技能和案例分析能力

华丽等人[2]通过对50名心血管内科护理学员(25名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的教学法进行带教,25名观察组学生采用案例教學法带教)进行研究发现,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学生的护理技能成绩(80.9±6.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4.9±4.5)分,观察组学生的案例分析成绩(85.9±5.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7.5±4.7)分。王洪芳[3]通过对60名心血管内科本科系学生(30名对照组学生改革前教学模式,30名研究组学生采用案例教学法带教)进行研究发现,研究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92.5±3.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8.6±2.6)分,研究组学生的护理技能成绩(95.3±5.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5.8±4.7)分,研究组学生的案例考核成绩(96.5±6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6.8±5.3)分,说明了案例教学法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护理专业技能和案例分析能力。

3.2有助于提升学生对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的兴趣和综合能力

华丽等人研究中还表示,观察组中有84%的学生对案例教学法较为感兴趣,学生们认为案例分析过程能够使其从原来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接受知识,从而能有效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并大大提高其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并且学生均表示在该种学习模式中,其拥有了更多的学习主动权,通过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和主动挖掘所学的知识点,使其自身的临床护理操作技能、团队合作能力及语言沟通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4结语

在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对临床护理实践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同时还能显著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因此其是一种应用效果良好的教学方法,可被应用于各种学科的医学体系教学中。

[参考文献] 

[1] 邱祥春.案例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教学中的应用[J].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9(5):610-612. 

[2] 华丽,席淑华,陆苍苍,等.案例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上海护理,2015,15(4):88-89. 

[3] 王洪芳.案例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7):11-12. 

学科教学案例分析篇3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2(b)-0113-02

案例教学法最早由哈佛大学提出,指的是以典型案例作为基础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培养与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与素质。以往在临床带教使用的传统教学法主要是由临床老师讲解,只注重临床知识灌输,教学的形式较为僵硬,学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实习效果一般[1]。为探讨案例教学法应用在皮肤科临床带教的效果和应用价值。该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间采用了案例教学法应用在皮肤科临床带教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在该科进行实习的学生5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学生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名。其中观察组男性10名,女性15名,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29.75±2.14)岁,其中本科生15名,研究生7名,进修生1名,规培生2名;对照组男性11名,女性14名,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9.25±2.21)岁,其中本科生14名,研究生7名,进修生3名,规培生1名。

1.2 带教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对学生进行临床带教。

观察组: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临床教学,首先带教老师选取皮肤科典型病例资料,采用幻灯片、影像资料等图文形式将典型病例制作成课件与光盘。其次组织学生集中学习,讨论皮肤科典型病例,提出问题由老师进行深入讲解。第三,老师在临床诊治病人过程中,注重向学生讲解典型病例,同时加强学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熟悉诊治疾病的过程,通过预留问题查找不足,将皮肤科专科知识深入化和扩大化,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尽快进入到临床医师的状态。

1.3 评价指标

实习结束后由教研室统一命题进行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满分为100分。同时从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主动学习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合作意识、医德修养、师生关系和课堂气氛等8个方面进行调查问卷,1分表示“差”,2分表示“一般”,3分表示“好”,总分为24分,得分越高表示对教学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方法

使用 SPSS l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数据使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资料比较用t 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学生出科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学生对教学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在我国大多数的医学院校仍采用传统的带教模式,实习学生一般处在被动学习的状态,常发生理论和实践相脱离,在过程上一般是程式化、僵硬化的教学方式,学生属于被动在吸收,对于学生创造力与求知欲望无法满足。在刚进入临床学习的学生其临床知识仍属于概念式的,常是抽象和笼统的,因此临床实习的教学目标应是如何将学生脑海中的抽象理论还原成真实的病例[2-3]。现代的临床医学教学理念是强调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能够获得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与欲望,通过临床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需要临床带教不断的更新教育的理念,改进教学模式。

该院实施了案例教学模式应用在皮肤科临床带教过程中,案例教学法可以让实习生对临床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典型病例的还原,采用直观、生动的影像资料丰富学生对疾病的认识,让学生在病例的情景中主动思考问题,调动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不同层次学生的优势;案例教学模式还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开放式教学的方法,通过师生共同参与探讨最终让学生对皮肤科典型病例加深理解和掌握运用;此外,还能够增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老师在带教过程中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根据学生层次不同对教学的内容深浅进行调整,及时发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正确的方法和引导让学生可以正确分析问题[4-5]。案例教学模式的实施还对带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教老师要熟悉涉及的理论知识,对典型病例进行加工、分析,提出问题,教学方法基于情景,重视学习和教学的可视性与问题的解决,有助于提高带教老师的理论水平与综合素质,同时要求老师具备较强的责任心,深刻的认识带教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可以让带教老师之间互相沟通交流,提高整体的临床带教教学水平[6-7]。案例教学法改善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达到了教学相辅、师生互补的优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参与,老师按照教学的内容选择合适的典型病例,通过完整的病理将医学知识串在一起,让学生在实际的病例中找到学习的知识,通过皮肤可的常见病、多发病作为主线,尽量不选择疑难杂症或者罕见病例,老师通过案例教学提高了应变与判断能力,及时分析解决教学中心的问题,又可以对学生的分析方法与结论进行客观评定和引导,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案例教学法让课堂教学更富有针对性与时效性,规范了皮肤科教学的流产,增强了教学内容系统性,有效的提高了临床教学的质量,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带教老师综合的素质与学生独立获取医学知识的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该研究显示,观察组学生出科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学生对教学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组间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学科教学案例分析篇4

类比法是概念学习重要而有效的方式,通过相似物质的类比实验,突破原有物质进行实验的局限性,获得更显性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概念。例如:我在教学“食盐在水中溶解”的内容时,问:“同学们,食盐是怎么在水里溶解的呢?”激发探究热情。为了显性地了解食盐的溶解过程,就需要找一种可见的溶解物质,进行类比实验。将食盐换成高锰酸钾投入水中,学生清晰地观察到了高锰酸钾在水中逐渐消失的过程,而液体的颜色逐渐从无色到红色,颜色由淡到浓,并不断地扩散直至均匀地分布的过程。学生由此形象地感受到物质溶解的过程及溶解后的分布情况,于是学生自觉地同化或顺应了相关的新知,在动态的实验中构建了科学的概念。

二、开展语言交流,理解科学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科学概念积累的有限性,我常常发现同学们的语言表达用词不专业、不准确,逻辑上缺乏严密性。为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术语的运用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提高用语的科学性。

(一)培养准确的用语表达意思,以提高思维的准确性。科学概念是用语言表达出来的,用语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思维的正确与否。例如:《导体与绝缘体》一课中,对于“导体”这一概念的表述时,有的学生可能会出现“能导电”与“不能导电”这样的用语来表达导体与绝缘体的本质区别。如果教师不注意纠正学生这样的用语,就容易使学生形成这样的概念,认为导体就是“能导电”的物质,绝缘体就是“不能导电”的物质这样的思维,造成概念掌握的错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改变学生不科学的语言表达习惯,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

(二)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交流与汇报。语言是思维外显的工具,交流汇报是学生对知识进行提炼和升华的过程。例如:在上三年级《观察校园里的小动物》时,我先让学生在课前准备些小蚂蚁、蚯蚓、蜗牛等。在课上,学生分组观察,并由学生按照自己的设想进行各种实验,在实验中注意记录观察实验得到的结论。结束观察后,学生收起小动物,然后分组讨论,将观察中出现的问题及得到的结论进行讨论、分析和汇总,并为在课堂上汇报做好准备。讨论结束,学生派代表在课堂上汇报。这样的实验和汇报模式,学生不仅动手实验、观察思考,并将思维用语言进行表达,加深了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和把握,提高了概念学习的效率。

三、凸显主体作用,发展科学概念

新课程倡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认知的主人,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为此,在科学概念教学中,教师要围绕学生进行教学设计,帮助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指导学生注意科学概念的相关属性。事物本质是通过现象外显出来的,观察现象是认识事物本质的途径,但有些现象并不能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质,这就需要“擦亮慧眼”,分辨现象。例如:在指导学生探究果实的共同特征时,学生往往会观察果实的颜色、形状、质量、体积、口感等现象。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帮助学生透过这些表象,从果实的内部构造方面探究果实的共同特征,而排除非本质的属性。

(二)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科学概念。学生通过探究学习得到的科学概念必须要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本质属性,才是达到了对科学概念的掌握。然而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认知往往是比较浅层次和不系统的,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规范,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概念。例如:要掌握“鱼”的概念,教师出示多种鱼的图片,让学生进行探究,指导学生从外部结构、身体内部结构、生活习性、繁殖特点等方面归纳鱼的特点。在学生得出了初步的概念并表述出来后,教师再提供一些是鱼非鱼的水生生物,指导学生通过比较深化对鱼的概念。然后,再通过几种比较难界定的水生生物,让学生从鱼的本质属性上进行判断,根据学生判断中的情况进行点拨和指导,巩固对鱼的概念的理解,在动态中构建鱼的科学概念。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在反复的比较和运用概念的过程中,在不断的讨论中,否定自己原来的错误认知,发展对概念的科学认知。

总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科学概念是学生学好科学的基础,为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概念,养成科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需要教师从学生的特点和学生生活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充分动手、动脑、动口,教师通过对学生概念掌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和规范,使学生在动态的过程中,构建科学的概念,提高概念学习的效率。

学科教学案例分析篇5

关键词:儿科护理学;病例分析式;教学

病例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对改革儿科护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增强儿科护理教学效果,提高儿科护理教学质量,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实用性护理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病例分析方法教学是以临床典型病例为主体,模拟临床实际工作的场景,对整个病例进行分析、判断、讨论,给出临床典型病例让学生自己思考、诊断是何疾病。教师和学生围绕病例提出问题,结合理论知识,得出护理诊断、护理目标及护理措施。笔者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采用病例分析式模拟护理程序的教学法,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儿科护理学中采用病例分析式学的重要性

1.1 病例分析式教学是改革儿科护理教学方法的需要

护理专业的儿科护理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程,儿科护理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护理知识,具备相应的儿科护理能力,然而缺乏儿科护理实践经验的教师,照本宣科,重视论理教学,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记不住、用不上,将病例应用于儿科护理教学中,则是对教学方法的重要改革。

1.2 病例应用于儿科护理教学中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

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围绕课堂教学内容,教师结合典型病例提出问题,展开教学活动可将课堂理论教学与儿科护理实践有机结合使学生逐渐形成临床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对深化目标教学具有重要作用

护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儿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课程之一,儿科某些疾病发生的季节性,长时间、多人次反复等因素,对护生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的单一讲授亦不能促进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且按照传统的“纯理论”儿科护理教学,目标教学中对知识目标的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技能目标的模仿和熟练均难以达到,依据课堂教学内容,结合典型病例组织教学,其课堂气氛活跃,教学内容实用,参与学生多,信息反馈及时,有利于目标教学的深化和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儿科护理学中采用病例分析式教学方法

首先,让学生理解病例分析式教学的基本目的。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把案例呈现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思考、讨论,找出案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病例分析教学法是教师在传授知识之前、之中或之后适当举出相关案例加以启发、说明和论证,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及注意力,达到加深印象、深刻理解之目的,通过病例分析教学,可以使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其次,由教师选择典型常见的儿科临床病例,让学生先自学,以了解该病例需作哪些护理估计、护理诊断、护理计划(预期目标、制定护理步骤),并将课时教学目标融人该病例的护理程序的各环节中;再者,让学生自学相关课本内容,自己解答问题,最后由教师引导归纳总结。最后,合理的选择教学评估方法,选择分课时评估、期中评估、期未评估,可将学生在课堂对儿科病例分析问题的解答作为一次课时评估,期中、期未评估采用以选择题病例分析为主的考试卷。

三、儿科护理学中病例分析式模拟护理程序教学应把握好几个问题

3.1甄选合适案例,促进教学目标达成

儿科护理学中病例分析式教学关键在于病案选取是否合适,教学中所采用的病案尽可能来自自于临床医学专业编写的儿科典型病案,病案相对较为复杂,而儿科护理教学的重点是如何对患儿进行护理,对临床其他方面的要求相对较低,因此,在选取病案时注意结合儿科护理学教材,选取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典型病案,尽量不选取那些病程太过复杂、少见、症状不典型的病例,这样学生才能对病例作出正确而恰当的分析,才能有效提高儿科护理教学质量。

3.2引导学生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儿科护理学中病例分析式教学法,由于在授课前学生已主动查找资料,按讨论思考题的方式进行病例分析,对所给病例疾病有了通过自己主动学习,消化,分析而得出理性知识的过程,有助于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把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放在首位,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因此,此教学法增强了教学感染力,趣味性及新颖性,提高学习者主动性。以病例为中心的教学法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病例是一个综合的资料,学生得到病例后,首先要查阅有关理论知识,然后进行分析综合,比较,这对发展和提高学生思维,思考及分析综合能力是很重要的。通过病例考查,还有利于教师了解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维启迪的程度。

3.3重点培养护生综合思维能力

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还应注重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分析病案时,以临床真实病案为基础,注意病案的实践性、科学性和逻辑性,提出容易混淆、忽视的问题供护生分析、辨别,讨论时提倡质疑并注意引导护生主动思考,提高护生面对复杂临床情境的决策能力。一个典型病案往往涉及多门课程知识,因此需引导护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从而达到提高综合思维能力的目的。

3.4注重教师由讲演者向导演角色的转换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贫乏,教师是讲演者;病例分析式教学法是学生一起讨论、分析,发表见解,教师是导演。教师主要的职责是引导和评判,让学生积极投入讨论并自由发表意见,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中心。所以,在儿科护理学实际教学中,主要安排一名学生发言,小组其他学生补充,全班学生就相关内容展开讨论。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少插言,只有在学生离题过远或者出现原则性问题时才发表言论,将讨论引向正题。只有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梅国建.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韩彤妍等. 病例导入式教学作为一种 PBL 教学形式应用于八年制医学生儿科见习[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23(8).

[3]杨小青等.案例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21).

[4]杨玉霞.案例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

学科教学案例分析篇6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人才;案例教学;实践教学

在市场经济与我国技工荒的背景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工己经成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工作重点。其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下简称高职)肩负着为培养职业人才的使命。其中会计学科案例教学法与实践教学法是通过采用实践分析例分析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实际工作情境解决问题的方式学习会计知识和技能,形成实践教学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案例教学法与实践教学法在职业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显现,备受青睐,通过实践教学加强高职学生实践教学能力也成为研究的方向。

一、高职会计学科加强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必要性――调查分析

高职学生会计学科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能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高职会计学科中开展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有着深刻的必然性。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我们对甘肃省高职财务会计、审计专业的会计学科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对象和分析工具本次问卷以某大学财务会计专业和某大学审计专业的大三、大四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为100%,问卷以SPSS15.0统计软件为分析工具进行分析。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当前高职学生对会计学科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可程度非常高,对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总体评价以及子项目案例教学、企业实习方式均达到了4分以上,属于最重要的范畴,而其他两个子项目角色模拟和示范模拟也都在3.5分以上,属于重要范畴。我们可以认为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在高职会计学科教育中非常受欢迎,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认可。尽管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受到学生青睐,然而现实与期望之间的差异比较大。分析得到我国高职会计学科的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现状与学生的期望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其中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企业实习、角色模拟、示范模拟、案例教学四项呈现出非常显著的现象。因此,高职会计学科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期望和现实之间差异明显,加强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是大势所趋。

二、以案例与实践教学为核心的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体系的建立

作为培养会计人才实践能力的高职在会计学科教育中加强分析和解决财务问题能力培养是毋庸质疑的。案例与实践教学就是通过给予学生一个实际的问题情境、一个仿真的经验,让学生有机会设身处地,面对情境中所引发出来的问题进行思考与学习。通过案例呈现出问题的情境,学生运用他们的知识来分析案例中的问题,从而获得有意义的学习。其实施步骤如下:

(一)构建概念框架

案例与实践分析是用相关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财务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过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案例与实践分析之前,教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案例与实践分析过程中所必需的概念框架,只有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理解得透彻,才能充分开展案例讨论。当前理论讲解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一是讲授式讲解策略。会计教学中倡导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并不是否定讲授教学,它能全面、系统地传授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但在讲授过程中要注意理论部分力求少而精,并注意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系统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提高能力。二是自学式概念学习策略。纸上得来终觉浅,教师讲授过程中知识量是有限的,对于案例与实践分析所需要的知识则是大容量的,因此在为学生构建理论基础的脚手架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学生指定相应的参考文献,让其通过自学来构建案例与实践分析和问题所需要的知识基础。

(二)形成问题质疑

在案例与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分析和解决财务问题过程中的情境原型,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参与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去,调动参与问题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思维活跃性。一是以文字的形式呈现策略。会计案例的篇幅长短不一,有的案例短小精炼,而有的案例由于包含的信息量比较大而篇幅较长,长的可以达到几十页。那么以文字形式向学生展示案例,形成疑难无疑是最好的呈现方式。二是虚拟电子案例呈现策略。我们所处的时代可以说是一个视觉时。在案例教学的情境创设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把多媒体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到案例情境创设过程中去,充分利用影像、声音和文字等载体对案例情境进行优化创设。如在财务项目选择案例教学中,教师可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现项目选择的背景以及项目实施后的前景,把死案例变成了活情境,促使学生在虚拟的案例情境中形成对财务问题的质疑。

(三)自主解决问题

以案例与实践教学为媒介来培养学生的财务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是一种过程性的实践教学活动,学生只有全身心的走进案例情境参与案例的整个分析和讨论过程才有可能提高分析和解决财务问题能力。案例与实践分析的首要环节是通读案例,进入案例所提供的情境,以企业管理者身份了解案例所揭示的基本情况以及相关背景,通过查找资料,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与案例情境结合起来,分析案例中错综复杂的事件,分析发生问题的根本原因,权衡互相制约的各种因素,尽可能多地提出各种可能的问题解决方案,详尽分析每一方案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发展和不足,实施该方案的必要条件以及目前存在的困难,综合分析以后并选出最佳方案。

(四)合作分析

讨论是案例与实践分析的中心环节,是学生形成财务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的关键步骤。一是小组讨论:在案例自主分析阶段,学生通过自主分析后能基本上形成自己的观点,但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对案例的分析很有可能不全面,带有个人主观色彩,而且在分析过程中碰到阻碍是在所难免的。二是全班讨论:全班就案例的讨论是小组讨论的延续。在讨论中,各小组派代表将自己所在组的观点向全班陈述后就相关问题接受教师和其他组学生的提问,就自己所找到的问题进行自由提问。与此同时,教学活动是一种互动的双向教学活动,教师和学生在案例教学过程中犹如导演和演员之间的关系,学生在案例教学所涉及的问题都应该由自己进行分析和讨论,如果观点不一致,可以展开辩论,而教师这位“导演”则起着组织和引导作用,教师可以不断地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

(五)总结反思

在案例与实践分析结束后总结反思,能提高高职学生财务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教师这位“导演”必须做好案例分析的总结和评价工作,但是必须注意不要做出结论,因为案例往往是开放式的,结论并不是唯一的,可以做出不同的结论,而且得出案例结论并不是案例教学的最终目的,而是让学生通过案例与实践分析学会分析方法,获得处理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学生也要在案例与实践分析结束之后,做好总结和分析工作,经过小组讨论和集体讨论后自己对案例问题的理解怎样,经过案例与实践分析以后自己学到了什么,在哪些方面还不足要陆续反思。

总之,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作为国家和社会倡导的一种教学方式在高职会计学科人才培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但能培养会计人才所需要的实践能力,也能促进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黄甫全,王本陆.现代教学论学程(修订版)[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贾永海.加强会计模拟实验教学的探讨[J].渤海大学学报,2006(6).

3、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修订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学科教学案例分析篇7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肠外科,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摘要] 目的 探讨案例分析教学联合病房见习在提高临床示教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案例分析法应用于外科教学见习课中,经老师授课、见习讨论的模式将病例讨论引入见习教学中,通过临床能力测评及问卷调查表学生意见反馈探讨该方法应用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理论考试成绩和案例诊断技能考试成绩均好于对照组(P<0.0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支持典型案例教学法。结论 案例分析教学联合病房见习在提高临床示教质量与效果上具有较好的成效,值得推广。

[

关键词 ] 外科教学;案例分析法;临床见习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1(b)-0042-02

[基金项目]新疆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Ⅱ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SLC201315)。

[通讯作者] 方法(1980-),湖南,主治医师,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外科教学。

现今,培养和造就具有高超临床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医学人才是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传统教学模式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关键的技能培养,外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将诊断学、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基础知识与外科学知识结合,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难以将理论与临床实践相联系,转变为临床技能。案例法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及创新的能力[1]。而临床见习对于医学生来说不仅可以增强对医学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认识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自觉地学好理论课,而且拓宽了知识面,对未来的临床工作起着重要作用,直接关系到医学生临床实践的过程,是向临床医师过渡的关键[2]。因此,我院在临床教学中采用以病例分析联合病房见习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外科理论与临床的有机结合,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校2013级临床医学本科专业1个班,随机分为4个组,随机抽取两个组作为实验组,另外二组作为对照组。各组学生的来源、入学成绩、外科学学习内容及学生年龄、性别均无明显差异。各组学生在理论课学时数、学习进度、授课内容、指导教师资历等方面均相当。实验组,男生50名,女生40名,年龄19~22岁,平均年龄(20.22±1.65)岁;对照组,男生44名,女生46名,年龄19~22岁,平均年龄(20.51±1.97)岁。

1.2 方法

依据外科学教学大纲选取典型案例,案例要求真实、典型具有代表性。让学生们通过案例中给出的内容推断结果,达到进一步巩固加深理论课内容的效果。

1.3 案例教学法具体实施方法为

①理论课后,教师给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实验组学生提供本节课内容相对应的典型案例,告诉学生案例中病人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等,要求学生对教师提供的案例积极思考,认真归纳总结,对于案例中该疾病的初步诊断、相关诊断依据、鉴别诊断、治疗原则、治疗效果的评判等提出意见。②见习课时针对上次理论课所提供的案例进行讨论,并对相似病例患者进行问诊,得到患者临床表现等相关信息,结合案例中的相对应内容进行对比,找出其中不同并讨论,最后由老师讲解,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以及学会一定的临床思维。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对学生从旁不断给予启发及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作为课堂学习的中心,针对案例结合所学知识,认真思考,广泛讨论,最后教师针对学生们的问题做归纳总结。对照组则按照传统教学模式依照外科学教学大纲要求按照教学进程教授课本理论知识,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为核心,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导,配合少量案例,完全由教师对案例进行讲述,基本无问题讨论。两组学生均由高年资教师授课并编写学生考评内容,无考前辅导,不划定考试范围,采用统一评判标准,对同一试卷进行闭卷考试。

1.4教学效果评价

通过应用不同教学方法,采用闭卷考试及问卷调查两种方法进行评判教学效果及可行性。

1.4.1考试评价闭卷考试由理论基础知识及案例分析两部分组成,理论部分占总分的60%,包括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是非题和问答题等题型。案例分析部分占总分的40%,所有内容严格按照大纲要求,以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临床诊断思维方法、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治疗原则等内容为主,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及病例分析考试成绩,评估典型案例教学法在外科学理论教学的效果及可行性。

1.4.2问卷调查对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实验组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内容包括:①是否锻炼逻辑思维能力;②是否提高学习积极性;③是否加强临床思维能力;④是否强化专业课及相关知识的学习;⑤是否增强理论转化为实践相能力。对案例教学法进行效果综合评价。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的形式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两组成绩对比

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和案例分析考试成绩均好于对照组(P<0.01),主要表现在实验组在理论知识记忆及实际问题临床诊断思维能力上(即疾病诊断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别;表明实验组学生的临床诊断思维能力明显强于对照组。见表1。

2.2 实验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统计显示

实验组大约95.6%(86/90)的学生支持典型案例教学法,认为该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在对疑难重点的理解、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及基础及临床知识的融合掌握、形成科学的临床分析判断思维等方面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另有约4.4%(4/90)的同学虽然在对课程学习中感觉到有更大的压力,但仍认为实施案例教学法对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较大的帮助。

3 讨论

案例教学法最早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并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如医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得到广泛应用。它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让学生通过自己感受事物并观察分析,通过自己思考深入了解事物发展变化规律。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必须有计划地设置好病案的编排、讨论、解疑、理解、掌握等知识点[3],注重理论及实践的结合,以典型的病例为主线,是学生主动的进行问诊、查体、给出辅助检查和初步的治疗方案,将以往掌握的基础及临床知识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科学的临床思维,对自己收集到的病例信息进行分析,整理,思考,得到明确的诊断并给出治疗方案。案例的选择要难度适中,以免引起相反的结果[4],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变被动听课的过程为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的过程,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理论成绩、操作技能、案例诊断技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外科教学中采用病例教学法为约95.6%的学生支持,认为该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在对疑难重点的理解、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及基础及临床知识的融合掌握、形成科学的临床分析判断思维等方面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效果良好,通过合理安排授课内容,将教材内容与案例教学同步进行,必将大大促进学生科学的创新性思维能力的提高。从而提示通过开展案例分析联合病房见习教学能有效提高学员学习能力,改善教学内容,提高课堂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分析问题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5-6],有利于为外科临床输送更多基础知识扎实、工作态度端正、思维分析能力强,综合素质较高的临床医生。在外科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法, 可通过接触临床外科病例, 使学生尽快实现从教科书固定的思维模式向临床思维模式的转变, 进而提高学生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临床见习是理论与临床实践相联系的桥梁课程,学生学习如何获得第一手临床资料,有意识地将已学基础知识与外科学知识结合,并融会贯通。外科学教学有其自身特点,专业性强,涉及内容广,而且临床病例复杂多变。与其他临床学科比较,外科教学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教材各章编排缺乏共同点以及有机联系,对初接触临床知识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因而对外科专科知识的学习产生畏惧心理,进而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受到一定影响;另外,传统教学法多依照教学大纲以教师为中心,填鸭式的教学,以大量的理论知识传输为主,使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忽略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临床诊断思维能力、综合判断能力无法得到很好的培养。

欧美等发达国家医学院校在教学中讲究灵活性、科学性、有效性和个性化,不仅重视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的教授,更重视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归纳、总结和科学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在我国各学科该教学模式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7-9],案例分析教学联合病房见习,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临床诊断分析思维能力,将原本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10]在医学生临床课程的学习和实践环节中, 对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临床技能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综上所述,在外科学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联合临床实践教学对比单纯传统临床教学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11-13],具有更好的教学效果,拥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参考文献]

[1]刘少峰,伍丽娟,王传喜,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实习教学探讨[J].继续医学教育,2012,126(4):20-22.

[2]陈锐.案例教学法在呼吸系统疾病教学中的心得体会[J].教法研究,2013(47):54-55.

[3]韩庆奇,张宝,刘文宝.案例教学法在医学教育应用中的基本模式及特征[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2):246-248.

[4]李荣辉,徐明鑫,岳丽玲. 实验诊断学教学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3(11):324-326.

[5]杨丹,刘宁.案例教学法在外科学实习教学中应用的初步探索[J].当代医学,2010,16(2):162-163.

[6]邢雪松,吕威力,赵海.案例教学法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解剖学研究,2010,32(6):452-453.

[7]易滨,邱应和,勇鹏,等. 提高医学留学生肝胆外科教学质量的方法[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2,26(2):206-208.

[8]蔡青,谭俊珍,李春深,等. 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应用 PBL 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8):584-586.

[9]王清,刘英莲. PBL 教学模式在中医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医儿科杂志,2012,8(4):52 -54.

[10]郑述铭.案例教学结合 TBL 教学法在临床见习带教中的运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7):648-649.

[11]竺瑞芳,林亚珍,滕少康. 浅谈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医学生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3,10(5):711-712.

[12]Harold W.Webb,Grandon Gill,Gary Poe.Teaching with Case Method Oline: Pure Versus Hybrid Approaches[J].Decision Sciences Journal of InnovativeEducation,2005,3(2):223-250.

[13]William F.Crittenden.A.social learning theoryof cross-functional case education[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5,58(7):960-966.

学科教学案例分析篇8

关键词: 广告史教学 案例教学法 “史实”案例 “现实”案例

案例教学法经哈佛商学院推广完善,现已成为影响世界的现代教学法。1980年,我国引入案例教学,目前它已在管理学、法学和其他学科领域的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MBA教学更是广泛采用了案例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有整套严格的教学程序,尤以学生讨论、教师引导见长。而国内所谓的案例教学更多为举例(范例)教学,与案例教学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其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多为传统教学的讲授法。有研究者指出:“许多教师认为在教学理论、知识点的过程中穿插着举例子就是案例教学。事实上,案例教学有着丰富的内涵,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我国目前的许多MBA案例教学,实际上仍停留在举例子阶段。”[1]

尽管如此,从案例教学法中提取“案例”却成为各学科教学普遍运用的手段,颇有“改良”的意味。以广告学科为例,运用“案例”可以说是广告课程教学的普遍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广告学是一门“以广告产业实践”为取向的应用型学科,广告业界实践产生的案例层出不穷,扩散共享,历久弥新,“史实”的案例成为经典,“现实”的案例成为前沿。可以肯定的是,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必然具有某些普适性的特征,才会成为被各学科教学普遍运用的手段。

本文旨在分析案例教学法对“案例”的普适性要求,并结合广告史课程教学的特殊性,探讨广告史教学中“案例”的运用。

一、案例教学法对“案例”的三大普适性要求

“所谓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学生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其本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1]。可以说“案例是案例教学的核心,离开了案例,案例教学就无从谈起”[2]。

但由于案例教学一开始就在不同的学科(如法学、医学、管理学)运用,不同的学科对案例教学中“案例”的要求不尽相同,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

有管理学研究者通过对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学习的体会,总结出案例教学中成功“案例”的五大因素:教学上的用处;引发冲突;强制性的决定;案例的综合性;案例的简洁性。[3]这五大因素包括教学运用对案例的要求及案例本身的要求。有教育学研究者从理论上提出了在内容和叙述上的9条要求判断是否是“案例”的标准,其中在内容上“案例”的特征为:发生的事件;包括问题或疑问;典型性;真实性。[4]

“对于案例,大部分研究者把它定义为:案例是一种描写性的研究文本,通常以叙事的形式呈现,它基于真实的生活情境或事件。案例总是试图比较客观而又多维地承载事件发生的背景、参与者等信息,力求情境的真实性。K.墨西思认为这一定义重申了案例的三大要素:(l)案例必须是真实的;(2)案例总是基于仔细而又认真的研究;(3)案例应该能够培养案例使用者形成观点多元化的能力。”[5]

据此,我们可以总结出案例教学中“案例”的三大普适性要求:

真实性,这是案例教学对案例的第一要求。任何虚构的故事或加工处理的陈述都不能称之为案例。

情景性,这是案例专业性的必然要求。案例不能剥离学科背景,更不能抛开时代背景。因此,同一案例可从不同的学科或视角入手,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冲突性,这是案例教学引发讨论的关键要求。冲突性表现为案例本身的冲突;案例引发观点的冲突。

二、广告史教学中“案例”运用的“三结合”原则

从课程属性来看,广告史属于广告学科三大分支之一的历史广告学范畴,“主要探讨、研究、总结人类广告活动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及发展趋势、发展规律等诸多现象和问题”[6],几乎是广告学专业学生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据早些年黄合水对全国322所开设广告学专业的院校调查表明,六成以上院校均将广告史作为核心课程[7];崔银河对全国208所开设广告学专业的院校调查表明,86%的院校开设广告史。[8]但对此进行的教学改革与它的课程地位并不相称。

而且,广告史教学本身存在困境。有研究者指出:广告学原创理论与广告实践取向的困境及“大广告”时代的广告教育与广告行业之间的隔膜是造成广告史教学的两大外源性困境;广告史研究的不足及母体学科历史学教学的困境是导致广告史教学是广告史教学的两大内源性困境。由此可见,必须进行广告史教学的原创性思考。[9]

参照成熟的案例教学法对“案例”的三大普适性要求,结合广告史教学的特殊性,我们认为广告史教学中“案例”的运用要遵循“三结合”原则。

(一)“史实”案例与“现实”案例的结合

广告史教学最大的问题是母体学科——历史学本身存在的时空距离感,时空距离的远近取决于历史发生的时空与现实时空之差,差值越小,时空距离感越小。因此,广告史教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以史为镜,古为今用”,广告史教学首先要在大量“史实”案例中遴选真实案例,真实性是案例的第一要义。案例所描述的是实际情境,“它不能用‘摇椅上杜撰的事实’来代替,也不能用‘从抽象的、概括化理论中演绎出的事实’来代替”[2]。

在广告活动发展演进的历史进程中,每一阶段每一时期都会沉淀数不清的广告人例、事例,析出为广告时间长河中经典与前沿案例。但“广告史研究却无意忽略了对杰出广告人例及其事例的历史性综合研究,尤其是广告实战派的优秀广告人。这些广告人在广告实践的基础上,把一些鲜活的广告体验诉诸文字,出版了大量的随笔式书籍”[9],轶闻趣事亦散落其间。如何在案例真实性的要求下,去伪存真,辨析广告人的真实历史,导入广告史教学,呈现“史实”案例,是广告史教学面临的重要任务。

在此基础上,在教学中应力图以中外真实“史实”案例为蓝本,找寻类似甚至相同的真实“现实”案例。广告的发生、发展、演变进程中产生的“案例”既具有“史实”的意味,又可以为现实的广告提供“镜鉴”映射,这就要求“案例”的运用既回归“史实”的时空序列,又以“以史为镜”的广告史眼光发现“现实”中类似案例,将“史”与“今”串联,再现“史实”与“现实”的情景,激发学生兴趣,阐释对应的知识点。例如,在讲授原始口头叫卖内容时,我们可以将明代以来的北京原始叫卖、中世纪的法国国王特许叫卖队等“史实”案例与2010年三全集团凌龙舟粽全国叫卖活动的“现实”案例串联。

“史实”案例与“现实”案例的结合,可以很好地减弱时空距离感。这种结合的成功在于教师对案例的开发挖掘,教师需要创设一种广告史专业的情景,要从大量的“史实”广告中挖掘典型的真实案例,从鲜活的“现实”广告中找寻关联的真实案例。诚如“案例法的历史表明,案例的开发或编制应在一种专业情景中进行”[10]。“史实”案例与“现实”案例的结合开发,需要教师具备广阔的知识视野,完整的知识结构,以及极高的专业素养。

(二)案例横向分析与案例纵向分析的结合

广告史在不同的历史分期产生了不同的广告案例。在横向上,表现为同一案例对象在广告策略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又有较大的变动性。在纵向上,表现为同一类型的不同案例具有必然的共性又有显著的特性。

对广告案例横纵向分析,其实质是将各种广告案例置于同一广告史分期这一情景中,在广告史某一特殊的分期内分析同一案例对象在不同的广告史分期情景中的变动与不变;分析同一类型不同案例在同一广告史分期情景中的共性与特性。因此,广告史案例的横纵向分析具有明显的情景性特征,即是将案例置于广告史分期的情景中,既分析不同分期的同一案例对象,又探讨某一分期内的不同案例。例如,在讲授中国现代广告史90年代盛行的感性诉求广告知识点时,在横向上可以分析南方黑芝麻糊广告、孔府家酒广告、百年润发广告、丽珠得乐广告等广告感性诉求的共性与个性;在纵向上可以经典南方黑芝麻糊广告、2010年王力宏代言南方黑芝麻糊广告及2012年全新黑芝麻糊广告为案例,分析人物、场景、广告语、诉求、调性等方面的不变与变动。

案例教学强调案例的情景性。劳伦斯认为:“案例是对一个复杂情景的记录。一个好的案例是一种把部分真实生活引入课堂从而可使教师和全班学生对之进行分析和学习的工具,它可使课堂讨论一直只有真实生活中才存在的棘手问题来进行。”[11]这种情景性要求既是对真实性的回归,又是对案例涉及的时代背景及专业背景的要求。这意味着同一案例因为情景的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分析视角。

事实上,案例教学法要求对案例的讨论分析一个重要方法是讨论者采取了不同的视角。因此,对案例的横向分析是以调查分析的视角把握某一广告史分期广告的整体特性;对案例的纵向分析是以个案研究的视角掌握不同广告史分期同一案例对象的广告战略变化。从两者的结合,既可以看到广告的整体性,又可以看到广告的战略性。

(三)课堂案例讨论与课外案例分析的结合

广告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产生了丰富的人例和事例。当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授课时,由于学生缺乏对案例的足够了解,单一的课堂案例讨论往往因准备不足而导致讨论的不深入。

因此,广告史教学要创造课堂案例讨论的条件。对案例的讨论首先是建立在师生对案例本身的充分掌握上,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与教师互动反馈、及时提问及仔细倾听,为课堂讨论营造氛围;课外要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开发、分析案例,为课堂讨论做足准备。

案例教学要求“案例”能够引发冲突,冲突即争议,案例的冲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案例本身的争议性极易引发论辩的冲突性。“争议性是对一个案例开展讨论的基石,它可以让学生思考并辩论。具有争议性的问题是一个教学案例的必要条件”[3]。中国现代广告在发展演进过程中出现了大量冲突性的广告人及其案例,比如脑白金模式、哈药模式、恒源祥十二生肖模式,这些冲突性的案例具有显著的讨论空间,极易引发激烈争议。

案例的冲突性还在于案例的激烈讨论引发冲突。而案例冲突的引发需要课前课外对案例的分析归纳,结合课堂内对案例的热烈讨论,极易引发观点争论的冲突。因此,案例课堂讨论与课外分析的结合是引发案例及观点冲突,开展课堂讨论的有效途径。

三、结语

案例教学法是国外成熟的教学方法,区别于传统教学,“这种教学方法需要更加积极的课堂讨论,需要培养教师用苏格拉底教学法进行教学,并要多给学生布置启发其思维发展的写作作业,考试题目也要注意启发思维”[12]。本文试图从案例教学法的“形”提炼“案例”的“神”,但如何在广告史教学中运用,仍需探讨。

参考文献:

[1]王秀芝.案例教学中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6(12):46.

[2]张家军,靳玉乐.论案例教学的本质与特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4(1):48.

[3]史美兰.体会哈佛案例教学.国家行政学院学报[J].2005(2):85.

[4]郑金洲.案例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7):36.

[5]凯瑟林·K.墨西思,许立新,张广武.案例、案例教学法与教师专业发展.世界教育信息[J].2004(Z1):77.

[6]杨海军.三十年中国广告史研究的学术视野与学科平台[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98.

[7]黄合水,杨道俊,许蕾,等.中国广告教育状况研究报告[J].广告大观(理论版),2008(5):89-92.

[8]崔银河,林莹,司徒丹东,等.广告学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与专业设置调查报告[J].中国广告,2007(6):163-167.

[9]李德团.广告史教学的困境分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J].2011(3):189-192.

[10]王少非.案例法的历史及其对教学案例开发的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00(10):44.

[11]邵光华.教师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研究及其启示[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5):54.

[12]廖秋林.哈佛商学院案例教学法的特点及其启示[J].海南大学学报(人社版),2003(3):357.

上一篇:医疗纠纷管理办法范文 下一篇:医疗废物处理要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