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技术范文

时间:2023-11-14 20:25:28

教师专业技术

教师专业技术篇1

我任现专业技术职务有近3年,现在将自己在教育教学各方面做一简单总结:

一、在思想政治方面

完善师德:“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表,以德为首,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党的教育事业.遵守法律法规,教育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对自己严格要求,积极参加各类政治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其次要爱学生,在新课程背景下我努力转变观念,“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努力以一颗博爱之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以成绩好坏分优劣,以自己的真诚无私赢得了每一位学生的热爱和尊敬。再者,能与周围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教学活动中能较好地与老师、学生、家长合作,与人相处真诚热情。

虚心学习:常言道:“勤能补拙”,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知道教学是一项需要爱心与智慧的工作,教学中遇到的许多问题,需要依靠智慧来解决,智慧来自细心的观察,来自于勤奋地读书、勤奋地工作,来自于不断地反思,不断否定自我,超越自我,我常利用课余时间读一些与教育有关的理论书籍,与教育教学大师对话,并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取长补短,受益匪浅,并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不断反思、总结,积极参与学校的教研教改,与老师在学校博客上进行教学的探讨与交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思德素养、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二、在教学工作中

力求突出低年级教材特点和儿童的心理特点,并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堂的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案例,依据新课程理念和要求,拟定教学计划、课程目标和要求,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发展观意识,努力给学生营造和提供和谐的课堂氛围,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同步走向成熟。

在教学中,为了符合儿童形象思维的特点,尽量利用直观教具,如挂图、生字卡片、插图等进行教学。并让学生动手实践,如让学生预习生字后,拿生字卡片提问音、形、意,指导全班齐读,既锻炼了胆量,又训练了说话能力,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时能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和鼓励,让每个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充分表达自己的疑问和观点。在教学过程中,能渗透德育。充分利用文本的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教育。让学生能分清善、恶、美、丑,受到人文熏陶。

教学中,能尽量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课前,能认真学习新课程目标,钻研教材,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备好每一节课。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注重启发式教学,课后布置作业力求少而精,努力做到既减轻负担,又提高质量,做到了作业全批全改,每学完一单元定期检测,做到查漏补缺。:

教师专业技术篇2

1更新教学观念,教育思想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教师应有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是一个在学习过程别愉快的一个过程。而且信息技术教育比较贴近现实,有着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操作性,实用性,实效在素质教育中起到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培养学生在课堂中的兴趣则是贯穿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处理好信息技术的在学习过程中的实践与结合才是重中之重。信息技术教学在课堂上发挥的作用事其他的学科违法比较的,他与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方法手段是分不开的。虽然黑板和粉笔在教学过程当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信息技术教学则不能够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应该有自己的特色。信息技术教学冲扥的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充分的利用各种多媒体手段,是课堂中的所学内容生动活泼,可以充分的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强化他们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教师要充分的发挥租到作用,精心的设计内容,安排教学环节,充分的调动学习积极性,应以现论为依据从社会学要的自然规律来培养学生的素质和素养。

2明确信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

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快速同和对教师提出了心得要求,当代教师应该适应社会的发展,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①具有不断更新的素质;②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让自己不断的进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学无止境;③要让自己具有一定的教学素质,努力学习,自己也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知识,提高业务水平,提高自身修养。在教学工作教师应该多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将精的最前沿的知识提高自身修养,此外在教学工作中,传授给学生,开阔的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④具有教研结合的专业素质.

3根据信息技术教育特点确定培养方向

随着当代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计算机的培养已经发生了悄然的变化。国家已经明确的提出了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我国教育基础发展的跳跃性发展的战略目标,并确定了十二五期间的全国信息技术教育的方向:①在思想理念方向合理的运用现代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②理论知识方面,了解现代的最新教学思想,以及最近的变革和促进作用,是自己的知识得到增长。③基本技能方面,进一步的把自己的知识常用工具进行巩固,来让学生理解你的课堂教学内容。④综合应用方面,培养教师的依据理论的能力和科研方法。在进行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从全新视点出发,进一步强化信息技术教育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根据信息技术教育专业教师的职能,我认为目前这个专业教学的大部分教师应该是计算机专业和教育技术学专业等学科,因为有一些交叉学科,那么针对不同专业的教师,培养教师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举一个例子来说,对于计算机专业的老师来说,就可以简化省略一些软件的培训以及一些硬件的组成和网络知识等技能的培训,针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老师就可以把教育技术理论的部分省略或者是粗略的讲一讲。另外,学校应从多方面努力,进行师资队伍建设,长期以来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学校师资队伍培养上一直存在着在职为主,脱产为辅的观念。要树立开放观念,多为教师提供出国进修,参加国际会议的机会,多为教师提供出国进修,让老师在最大程度上获得最前沿的科学知识,获取教学方法和经验。

5结语

总之,面对信息化的浪潮冲击,我们必须更新传统的教师培养观念,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合理合情的把信息技术教育搞上去,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的最新型人才,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我们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

教师专业技术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专业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6-0182-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6.119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还要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技能,让他们能灵活地运用信息技术来完成人机交互工作,结合网络进行信息的查阅和学习,从而掌握更多的知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高。在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不断学习新的信息技术知识,提高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共同发展。

一、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作为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的信息化和现代化,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专业能力,提高对信息的运用、加工、创造的能力,使课堂教学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因此,学校要重视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构建一批高素质和高能力的信息技术教师队伍,为学校的信息化教学提供指导。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信息技术能力,还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师素养。在教学中,能运用信息技术和学科知识进行有效整合,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教学获得优化,实现高效的教学。

二、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方向

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学校领导要激发信息技术教师的积极性,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使教师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探究和改革中,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同时,在进行信息化教学普及的过程中,要使信息技术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对其他学科的教师进行指导,使教学和信息化有效结合,使教学能大大提高效率,实现学校全面综合的发展。

(一)正确定位,实现目标激励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教育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运用信息化教学成为了教学改革的必然。在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师要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信息技术知识相结合,给学生构建一个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让他们把信息技术操作和信息技术知识的探究相结合,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的收集、信息的查阅,培养他们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作用,不断研究自己的专业知识,掌握最先进的信息技术知识,为教学的优化提供有力的保障。

在构建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和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让课堂教学在活跃的氛围中进行,提高了教学效率。

作为信息化教学的主力军,信息技术教师要不断钻研新的信息技术知识,使自己能跟上时展的脚步,掌握丰富的信息技术知识,并把这些知识运用到教学中,不断优化信息技术教学,顺利完成信息技术教学改革,并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二)给信息技术教师合理布置教学工作,激发他们的教学热情

在学校教育进程中,要构建信息化的教学,需要激发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充满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学校管理者要给信息技术教师合理布置教学任务,并让他们在优化信息技术教学的同时,对其他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进行辅导和帮助,推进全校信息化课堂教学的不断完善。在工作中,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重点是钻研信息技术知识,深入探究信息技术学科的课程,结合信息化的手段来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在给信息技术教师分配工作时,要结合他们的兴趣进行,让每个专业教师都能发挥自己的特点。

例如,有的信息技术教师擅长教学,可以让他在公开课上展示自己的教学成果;有的信息技术教师擅长信息技术的钻研,可以让他优化学校的软硬件设备,开发各种教学软件等。在以兴趣为基础的工作中,信息技术教师能热情、积极地投入进去,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为教学和信息化的推广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对信息技术教师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价,并给予一定的报酬

在传统教学中,一些信息技术教师在做大量工作时没有得到相应的报酬,导致他们不满,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随着信息技术教学的力度不断加强,信息技术教师不仅担负着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还要负责对其他学科教师的信息技能培训和指导。学校管理者要对信息技术教师的付出做出积极全面的评价,并根据他们的工作量给予一定的报酬。对信息技术教师的劳动做出相应的回报,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让他们在钻研信息技术知识和进行信息化教学的推广上投入更多的精力,使学校教育获得更大的发展。

(四)加强对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信息技术能力

在学校教育中,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知识在快速地更新换代,为了让信息技术教师跟上时代的发展,学校要加强对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为信息技术教师的发展提供有效途径。在对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时,要从以下方面进行:

1.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一些信息信息技术教师具有丰富的课堂管理经验,能够顺利地开展教学,但是他们信息技术能力水平较低;而大学教育技术相关专业毕业的教师大多刚走出校园,存在着“重技术、轻教法”的问题,校本培训应根据培训者需求,有针对性地实施培训,增加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丰富他们的教学经验,让教师在培训过程中能各取所需,获得有效的进步和发展。

2.运用教学案例引导教师进行反思。在培训过程中,运用教学案例进行分析,能让信息技术教师认识到案例中的问题,培养他们对教学反思的意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建立科学的培训评价体系。学校应采取激励措施,将校本培训与教师的职务晋升、评优和奖金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信息技术教师参训的积极性。

教师专业技术篇4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成长;SWOT分析;发展战略

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成长在经过一个高速发展期之后,会进入一个“高原期”,专业发展的速度就会明显慢下来,这个阶段也被称为“瓶颈期”或者“职业倦怠期”。如果不及时“转型升级”,对专业成长是极为不利的。那么如何寻求突破?笔者以为,SWOT分析法是一个极为有用、实用、适用的工具,把这份作业做好了,信息技术教师在整个专业成长的过程都将会受益无穷。

SWOT分析法是哈佛大学安德鲁斯提出的一种战略分析法,又被称为“态势分析法”。S、W、O、T分别是四个英文单词Strength(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y(机会)、Threat(威胁)的第一个字母。其中,S、W(优势与劣势)是对自身条件的分析,O、T(机会与威胁)是对外部环境的分析,如下图。

SWOT分析是将内、外部条件等各方面内容加以综合、概括、剖析,理性地确定资源优势和劣势,了解面临的机会和挑战,防范存在的危险与风险,从而在战略、战术两个层面进行调整,选择恰当的应对举措,实现成长目标。

通过SWOT分析,可以帮助教师把资源和行动聚集在自己的强项和有最多机会的地方,帮助教师重新认识自己、定位自己,获得专业发展的能量,取得专业成长的动力,找到转型升级的路径。

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成长的SWOT分析

就内部因素来讲,信息技术教师所具有的优势(S)有:①受过专业教育,对信息技术学科认识比较深,积累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②教师队伍普遍年轻,年富力强,易于接受新信息、新方法、新理论。③有比较强烈的发展愿望,愿意参加继续教育,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准和修养。④动手实践操作水平强,综合能力高,适应面广。⑤信息的收集、搜索、查询能力更强,敏感性更高。劣势(W)有:①信息技术教师的地位偏低,专业成长难度高。②文字表达能力比较弱,科研意识、科研水平偏低。③不少非专业的教师也承担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教学的专业水准有待提高。④培训交流学习机会偏少,对信息技术课和教育技术的最新发展了解不多。⑤专业教学时间不长,缺乏名师引领。

就外部因素来讲:信息技术教师所具有的机会(O)有:①国家、社会、学校支持和关注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②没有考试、分数的压力,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更容易实施,上课气氛可以更活跃,上课形式可以更丰富,上课内容可以更多、更新、更广。③具有工具性的特点,更容易与其他科目整合。④学校设置了专门的信息技术教科研组,有利于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的展开。⑤学生普遍比较喜欢信息技术课。威胁(T)有:①信息技术重要,但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地位不高。②任课教师数量少,上课任务较重,同时还要承担机房的管理、设备的维修、为学校及为其他教师制作课件等,工作量较大,占用较多的时间,但薪酬待遇偏低。③在学校不受重视,地位与主科教师相比,处于“边缘地带”,话语权少。④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也在提高,特别是网络时代对其有深刻的影响,反促进教师知识的拓展。⑤城乡学生信息素养差异较大,对教师的教学艺术提出了挑战。

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成长的战略选择

1.S—O战略:抓住机会以扬长

S—O战略是一个依靠内部优势,利用外部机会的增长型战略。

信息技术已经全面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对教育的影响也是前所未有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外部发展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育信息化成为共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呼声越来越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起点越来越高,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使用日渐频繁,信息技术的装备日渐先进……面对这样飞速发展的态势,一部分触觉敏锐的信息技术教师已经率先嗅到了“春天的气息”,他们抓住契机,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先富起来”,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武装自己,用新型的教学技术提升自己,用努力的教学研究丰富自己,为专业发展提供可持续的不竭动力。他们是信息技术教师队伍中的“高富帅”:高在技术,富在头脑,帅在水平。

总之,S—O战略既有外部发展优势,又有内部发展需求,对于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成长来说,这是一种最理想的状态。

2.W—T战略:绕开威胁以藏短

W—T战略是一个减少内部弱点,避免外部威胁的防御型战略。

一直以来,信息技术教师在专业成长的过程中,有很多阻力,往往导致教师产生“发展无力感”。负面的外部因素加上负面的自身原因,是不可能产生“负负得正”的结果的,此时教师的专业发展可谓到了“最危险的时候”。W—T战略要求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努力摆脱放弃放纵、自甘落后的心理,内隐自己的缺点,外显自己的特长,获取成长“正能量”。其次要寻找合理的发展目标,不可过高,也不可过低,走有自身特色的成长之路,须知,“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再次就是要积极行动起来,要与反思剖析为伍,与学习研究为伴,在失败中学会总结,在平淡中寻求突破,在积累中力求突破。

3.S—T战略:找准定位以避害

S—T战略是一个利用内部优势,应对外部威胁的经营型战略。

这个战略更加强调信息技术教师在专业成长中的主观能动性,无论是信息技术课,还是信息技术教师,其成长环境都不是最优的;无论在校长眼中,还是在家长眼中,甚至是学生眼中,信息技术课都是“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的,其生存状态不是最好的。

但这一切对于充满发展欲望、成长激情的教师来说,都不应是问题,困难和挑战反而会激发他们的斗志,刺激他们的雄心,他们会想办法、找点子,趋利避害,寻找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他们会变“危”为“机”,以专业的职业态度、高超的教学艺术赢得肯定和认可,以满腔的热情、无私奉献的精神树立信息技术教师良好的形象;他们甚至渴望“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好磨砺自己的双翅、翱翔于更高远的教育教学的天空。这部分人是信息技术教师队伍中的佼佼者,他们的专业成长也一定是有声有色、多姿多彩的。

4.W—O战略:改造自身以趋利

W—O战略是一个利用外部机会,克服内部弱点的扭转型战略。

与信息技术教师遭遇到的“不公待遇”相比,获得的巨大发展机遇是更为显著、更为振奋人心的。此时,W—O战略反而是最简单易行的了。只需要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谦虚好学以提升职业道德素养;广泛交流以提高业务自身素质;立足课堂以提高教学水平。经过一段时间的锤炼,都能获得较大的提升。

最后,必须明确的是,上述的外部因素(机会与威胁)、内部因素(优势与劣势)的实际组合是复杂而时刻变化的,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成长,不是一成不变的,信息技术教师不能刻板,而要因势、因人、因时调整,找到最佳方案,这样才能真正助推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刘天祥.SWOT分析在职业规划及调整中的应用分析[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8(05).

[2]李世维,乔光斌,李宇翔,于镇.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0(10).

教师专业技术篇5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师;从业状态;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G5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7)01-0037-05

一、淞⒁桓鋈鲜

这个认识就是,信息技术必将改进教师的从业状态,提升教学效率,实现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那么,我们该如何把握信息技术,如何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促进教师的教育教学,确实是一个重要议题。

1.什么是信息技术。因为使用的目的、范围、层次不同,人们对信息技术有不同的表述。较为直接的理解,就是通过终端、网络等硬件和软件工具的科学运用,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等相关技术。从信息技术涉及的范围来看,信息技术与我们的教育教学是紧密相联的。

2.什么是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专业成长、成熟的动态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教师内在知识结构不断演进、更新和丰富的过程;二是教师在一种积极氛围中自我反思、在反思中实现专业成长发展的过程。总起来看,教师专业发展应该具有如下特征:

主动性――教师自身有自觉的发展要求,并付诸实际行动。

动态性――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不断拓展和深化的过程。

持久性――教师专业发展贯穿其职业生涯的全过程。

3.信息技术如何影响教师专业发展。(1)从教师的专业角度看,教师的专业环境设施――从各种常规的物理教学环境,发展改变到信息环境,如教育网站、网络等。

教师的专业信息资源――从单媒体、非数字的固化资源发展到各种数字化、多媒化、网络化的教育信息资源,以及整合信息技术的课程资源。

教师的专业培训方式――从面授、函授、笔纸培训等,发展到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师培训,如远程培训、网络培训、个性培训。

教师的专业索养――从文化素养、专业学科知识、教育学科知识,发展到加入了信息素养、信息化教学理论实践能力。

教师的专业工具――从粉笔、黑板、幻灯、投影、录像机、电视、电话等发展到各种信息化支持的专业工具,包括效能工具、认知工具,通讯工具等,如文字处理软件、电子白板、教学软件、电邮、BBS、群件、视频会议等。

教师的专业角色――从知识传授者发展到指导教师、专家、顾问、研究者多种角色。

教师的从业方式――从教学科研为主的讲授、模拟、操练、集体教学、图书馆文献研究发展到网络教学、个别化教学、探究型、资源型、合作型研究、无纸化办公等工作方式。

(2)从教育的主要要素来看,信息技术的介入,使教师、学生、课程、环境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

教师和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而是以信息技术为纽带,结成一种新的互动交流(网络异步或异时)、共同生长的状态。

教师和课程之间――教师的课程体系和资源体系变成更加开放和多元的数字化课程体系,可以是光盘、电子读物、电子书包、网络教学资源等;课程内容可以与传统教材并用,或者处于单独存在、多样共存的状态,使教师可选择课程资源的范围、深度、媒体形态大大增加。

教师和环境之间――教师的教学环境突破传统的教室环境限制,变成配置演示多媒体的教学环境,或技术装备丰富的机房型信息化教学环境,或变成跨时空的网络交互教学环境;

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变成了借助各种技术手段展开多种形式的协作研修、异步交流的学习共同体。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介入,改变了教育主要要素之间的关联方式,实现了各要素的新组合,必将改变教师的从业状态,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做的是:

――顺势而为谋求发展。我们必须顺应教育现代化之发展趋势,谋求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好比一场赛跑,你可以暂时跑得不那么快,可能暂时比别人落后,但方向是明确的。

――悦纳尝试品味精彩。信息技术是新生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景,我们要悦纳之,尝试之,品味其别样的风采。

――循序渐进落地生根。教育是百年大计,不可急功近利,揠苗助长,需要从点滴做起。从目前的环境和条件看,特别应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对接好。

二、把握两个关键

要把握好两个关键点:其一是信息技术带来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其二是信息技术带来教师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

1.搭建数字化学习平台。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条件。广大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研究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不仅将其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更要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从资源、工具、情境的途径去思考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支持高效的学习活动。

具体来讲,要充分借助信息技术把“教材”变“学材”,把“教室”变“学场”,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搭建学习环境自由、学习任务自选、学习资源自助、学习交流自如、学习评价自动的多维智能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带来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2.打破传统专业培训模式。提到专业发展,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培训、讲座、教研等情景。的确,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职后)模式主要就是院校培训、集体教研。这种看法和做法的局限是显而易见的。培训规模有限,无法做到全员参与;脱离教学实际,培训内容多以理论知识的补充为主,没有指导性和操作性;培训课程统一化,缺乏个性需求,培训者学习热情不高;培训阶段性突出,学习完后,发个证了事。这种培训会导致学员听听心动,想想激动,回去一动也不动。

上世纪70年代中期在英美等国先后实践了校本培训模式,我国也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校本培训模式。这种模式最大的优势,就是更切合学校实际、教学实际,具有真实情境,对一线教师特别是入职不久的青年教师具有很明显的效果。

但要看到,短暂的兴奋后,教师们的热情逐步下降。原因在于,首先,就是校本培大多在低层次上重复,教师们的收获感在递减,以至于当成差事,敷衍塞责。其次,校本培训在不同学校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在基础差、地域偏僻(比如农村学校)的学校难以施行。第三,流于形式,与一般的教研活动没有区别,可有可无,无法和自己的教学产生直接联系,听一听算了,没有深入思考这些学习和培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到底产生了什么影响。第四,校本培训的评价是比较困难的,缺乏有效的评价监督机制,缺乏正面激励导向,无疑会挫伤教师们的积极性。

这些方面的表现确实值得大家思考,需要找到解决问题的良策,这把钥匙就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工具和路径,给教师的专业发展模式注入了活力,带来了生机。从培训到研修,改变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从在场到在线,拓宽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时空;从内容形式统一到形式内容自主选择,提高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灵活性、针对性。从这个角度看,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了更人性、节约、便捷、亲和的生态化发展模式。

三、发挥三个优势

信息技术作为支撑教师专业发展的工具,具有传统培训模式和教研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

1.拓宽研修时空。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撑,教师的研修不必受时空的限制。根据个性化的需要,教师可以充分运用碎片化的时间和空间,自由运用搜索、下载、在线交流(同步或异步)、、整理信息等多种方式,实现研修自助,提高学习效果。

2.实现共享互动。世界是一个“地球村”,网络就是一个“大世界”。教师专业发展也不可避免地需要交流有互动,将自己的学习收获体会与他人分享,这样,学习效果呈几何级数地放大了。信息技术以最低的成本、最大限度地为教师提供了资源共享和合作互动的研修课堂。

3.支持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有两个核心概念: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最早由匈牙利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提出。

对教师来讲,显性知识指存在于教师个体内部的容易用文字、符号表达的知识,主要是指教师个人通过学习与成长而建构起的个人自身的显性知识体系,和存在于教师外部的文档化知识和电子化知识(或称为数字化知识)。

隐性知识是指那些深植于教师内部,蕴含在教师头脑中的价值、观念、情感、认知、教学组织管理能力、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教学科研等经验性的知识,是融会于教育活动中的技能、技巧、经验和诀窍等。教师的专业学习,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隐性知识的学习,通过在教师学习共同体中的积累、创造、共享、转换来实现。

根据日本管理学家野中郁次朗提出的知识螺旋理论,教师的专业发展是隐性――显性――隐性螺旋式转化的过程,教师不断获得知识质和量方面的提高,分享他人的经验与教训,有效构建和管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如图1)。

这种知识转化和提升的过程也可以说是教师自身知识管理的流程(如图2)。

四、依托四条典型路径

信息技术的更新格外迅猛。充分发挥其优势为教师专业发展助力,可以借鉴的做法很多,笔者就现阶段自己的实践及体会归纳为四个方面。

1. 个人网络空间――经历在反思中成长 。“三通两平台”建设是当前我国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点。2012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推进教育信息化“宽带网络校校通”是基础,“优质资源班班通”是关键,“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是方向。网络空间运用于教育教学中的方式和途径非常多,基于空间的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网络教研等。从教师自身专业学习发展看,从目前的实际运用效果看,个人网络空间为教师反思性学习和成长提供了很好的路径。

个人网络空间也是个人成长的展示,教师可以个性地设计个人主页,空间板块,将教育教学的点滴记录其中,图片、文字、视频;故事、教案、课件;教育资源、课题成果;感性的、理性的;公开分享的,个人私藏的;等等。打开个人网络空间,就是打开教师个人世界的一扇窗,从中我们领略到教师对专业成长的孜孜以求。

2. 网络主题教研――促进在碰撞中成长。集体教研体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同伴互助,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中研讨和碰撞,绽放的火花一定是色彩缤纷的。网络教研主要形式有论坛、视频会议等。

相比传统教研活动,网络教研体现了:

研究内容的自主性:研究主题来自与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教师可这样的流程,可以达到如下效果:研究人员的广泛性――只要愿意,大家都可以成为教研团队中的一员,人人都是研究者、参加者;研究时空的随机性――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选择参与教研的时间,没有赶上在线的,过后可以通过网络教研平台观摩教研过程,并发表自己的看法;研究过程的层次性――整个研究过程层层推进,既有互动前的资料学习分享,又有互动后的深入思考总结,教研活动层层传递,环环紧扣;研究成果的推广性――研究过程性的各类资料自动存储于网络平台,有利于成果的推广和运用。

3.虚拟网络学区――凸显在协作中成长。虚拟网络学区的建设,体现了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校与学校的共同协作成长,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教师专业技术篇6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实践;多媒体

信息技术的发展开始对教育发展起到越来越深刻的影响,正推动着教育教学的深化改革。教师必须认识到信息技术以惊人的速度进入到教学的各个领域的形势,积极参与到信息技术的学习和使用中去,才能避免被教育现代化快速更新的大潮所淘汰,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为我们教师提供发展的大舞台。

一、信息技术发展现状

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学组织形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虽然班级教学仍然是组织教学的主要形式,随着幻灯、录音、影视、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逐渐发展为“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应用多种媒体”的教学模式。

以我自身经验来谈,我所在的学校教学设备就比较先进,每个教室都有多媒体设备,每位教师都能娴熟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尤其在突破重难点时多媒体教学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发展,我校不断引进先进设备,供在校老师学习并鼓励老师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设备应用到教学中去。

针对小学生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教师应该最大限度的将学习内容与先进的信息技术整合,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建立小学生入学初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发展潜力。

通过对近几年信息技术在教育应用中的研究资料进行翻阅,不难发现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多媒体技术能够很好的将学习内容和思维过程很好地用具体形象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同时,先进的教育技术也能使教师的教学设计增光添彩。同样的教学内容,有了媒体的帮助,就可以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式,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了媒体的帮助,也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使教学得到优化,让教师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不断提高学生认知层次上。

此外,对于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信息技术更是一个功不可没的好帮手。很多乐于学习先进教育技术的老师,不断钻研技术的使用,并在使用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方法和环节,在总结和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自成一派。

二、信息技术在教学使用中仍存在的问题

能够帮助学生更直观的接触所学知识、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等优点都是信息技术能够在近几年的教学改革中占有绝对主要地位的原因。但是,本人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成为了牵制整体教学质量进步的不利因素。

(一)多媒体展现形式过多,影响教学效果

低年级教学时,重在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信息技术可以使教学中,图、文、声并茂,使课堂生动活泼,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信息量大,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知识,有利于课程重点、难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视频动画的形式更是对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但是如果只是单纯地追求形式,过于频繁地变换花样,颠倒了教学和技术工具的地位,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了教学效果。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只注意到运用多种媒体呈现形势,一味增加信息量,而忽视了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和认知水平处于低级阶段等特点,使得学生一时难以消化,难以产生师生间的互动。时间久了,学生接触的形式太多,也就难以对学生再产生吸引力。

(二)教师过于依赖课件,压缩学生自主探索时间,降低教师专业技能

先进的信息技术,有利于优秀教师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交流,教师很容易找到与教学内容一致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目了然,方便快捷的同时,其实是在扼杀学生的思维发散的能力。在低年级教学中还是应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探索规律,过于频繁地使用课件演示,会压缩学生自主探索时间,阻碍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发展。

此外,对于低年级学生来时,老师的亲身示范很重要。例如,在语文教学中的写字指导部分,教师的板书示范很重要。许多教师依赖于课件演示,但是很多孩子仍然难以将屏幕演示迁移到实际书写中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阻碍教师的专业技能的锻炼与提高。

(三)校园设备跟不上,教师学习愿望低

先进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现代的教学理念日益更新。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目前还不能保证每所学校、每个教室都配备齐全的多媒体设备,所以设备不齐,也难以带动教育改革的深化和教师个人专业的发展。

此外,信息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比教育历史上任何时候更离不开信息技术,甚至成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翅膀”,但也势必会提高对教师的技术水平的要求,牵扯教师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探索技术的使用。有部分教师还没有认清信息技术时代下教师的角色定位,没有意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因此会怠慢与新技术、新理念的碰撞,信息技术的优点难以发挥,甚至会在很大程度上牵制着教师的专业水平发展。

三、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实践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针对在教育实践中所发现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改革过程存在的问题,在翻阅前人研究资料之后,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建议,用以推动低年级教学实践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教师要学习如何进行教学内容和信息技术的最优整合

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时普遍感到教学过程不错,效果却不理想,还难以做到教学形式和教学质量的双赢。这其实是教师没有很好地将教学内容和教学工具进行整合。信息技术对于教育教学是一个很重要的工具,是为了教师更好地教学,学生更好地学习而服务的,教师和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绝不能过度地使用和依赖多媒体设备,而降低了教师在课堂中的指导作用。

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的提高直接受到教师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的影响,所以教师的当务之急是要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中解决这两个问题。因此,若展开对教师信息技术使用的培训,不能仅进行技能方面的培训和训练,更重要的是通过如何进行学科知识与信息技术的最优整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整合和创新能力,使教师能自如地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对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的最优处理,高效地实施教学活动,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信息技术对于教学的推动效用。

(二)教师要认清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发展形势,正确定位,促进专业发展

教师在教学中并不是绝对的主人,他更应该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教师更应该认清形势,接受新鲜的教育理念,给自己赋予新的角色定位。教师不再是知识来源的唯一渠道,如果想要信息技术为自己教学更好地服务,而不是阻碍个人专业发展的话,那么教师就需要变为教学的研究者、学习者和实践者,积极地参与到教育技术的学习和实践当中去,这样才能不被这个改革的时代浪潮所淘汰。

只有在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中,才能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思想、观念和教学模式、方法的变革的巨大推动作用和在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中所发挥的重要影响,帮助教师建立在教学实践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

(三)重视技术硬件设备以及技术应用培训,形成数字化办学特色

要想结合先进技术工具,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熟悉设备的使用,但是很多教师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却苦于硬件设备的落后。因此,学校应该重视并鼓励教师的专业发展愿望,努力增添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硬件设备,改善学校的教学环境。

具体可以安装多媒体CAI网络教室、投影机、多媒体计算机、视频展示台、白板等设备。学校还应具备专业的电教工作人员和数字管理人员,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熟练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能为学校、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其次,专业人员要对在校教师进行及时的培训,不断更新技术知识,让教师在第一时刻接触到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

此外,还可以组织教师集体研发具有自己办学特色的多媒体教学软件,集思广益,总结、创新出最优的教学设计,制作出优质的教学软件,并通过网络技术进行校内师生共享,这样既提高了教师们教研水平,增强了师资队伍,而且还形成了学校特有的数字化办学理念和特色。

(四)建立完善合理的激励机制

学生需要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教师的肯定,那么教师在教育改革中发挥自己的推动作用也需要受到学校的鼓励。因此,学校建立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对于提高教师的学习愿望和专业水平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具体可以针对教师教研成果对于教育改革推动作用的大小、教学效果的好坏或在集体课题研究中承担分工的多少进行分层次的奖励。奖励的形式多样,但都能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办学水平上,发挥积极影响。

教师专业技术篇7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专业发展 提升

叶澜教授曾指出:“没有老师的生命质量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信息技术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互动平台不断充电,提高素养,加强自身的专业发展。而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为学生信息化服务,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即从信息技术教学出发,提升信息技术本学科教学法的水平。我校是农村学校,周边学校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着专职人数少、起点较低、专业技术水平低、师资队伍不均衡等问题,虽说近几年补充了一些教育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使师资有了改善,但这也仅仅局限于一些市属学校,而我们乡村学校还不能及时被注入新鲜的血液。

信息技术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除了要具备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了解和跟踪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趋势。信息技术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反思和探究,来拓宽其专业外延与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

1.要紧紧抓牢课堂,让学生喜欢信息技术课,每课都有所收获。为此,信息技术的备课要有高要求,不仅要精心备教材,还要备各层次的学生。要以学生为中心,努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一个人单打独斗比不上团体协作的力量,所以我们要积极参与到各类信息技术教研共同体中去,经常与同行、专家进行交流,积极参与到网络教研中去。要做到:(1)网络集体备课。将自己的备课成果供大家共同学习评价,然后融入自己的理念进行二次修改;(2)开展青蓝工程。可以跨区域、跨学校进行优秀骨干教师与新教师的结对,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共同进步成长;(3)开展网络教研。将一些自己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发帖咨询,同行们进行大胆的质疑提问回答,这样思想也进行了碰撞,从而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4)开放共享资源。除了资料共享外,哪个学校有专家讲座或举办活动,全体人员要共同参与,积极汲取养分。

“信息技术教研共同体”极大地融合了所有参与人员的集体智慧,提高了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工作效率,减少了重复劳动。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好网络这个交流平台,让网络教研走进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来。

二、为学科信息化服务,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即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出发,提升设计和指导信息化教学的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将其他学科教学架在现代信息技术课程中,将新的教育技术切人到教与学的过程中去,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设备的最大潜力,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1.情境创设,提出感兴趣的问题。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创设情境,围绕新授知识进行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究学习中去。

2.问题具体,提出假设和答案。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优势,通过电脑和网络对某些具体问题进行探究。这些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开放性、多样性、灵活性,能干lJ用信息化环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共同发现,解决具体问题。教师要指导、协助学生在操作中自主发现问题,并能在小组内解决问题。师生之间要有有效的互动,自然引出一些问题,教师再逐步解决这些具体的问题。

4.组织讨论,引出应有的结论。我们要引导学生对课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让他们畅所欲言,并借助信息化交流平台,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信息,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能力;师生之间通过网络可进行相互评价。

5.及时小结,进行反思。每上完整合课教师一定要对这堂课进行小结和反思,然后通过网络教研的平台和他人进行交流和改进。

三、为学校信息化服务,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即从系统决策能力出发,提升学校层面信息化发展的设计规划能力。学校信息化的发展为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要把握良机,把校园信息化建设作为基础性的工程,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能力,使本校的教育现代化、信息化进程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1.学校网站。学校网站是学校对外的一个重要窗口,同时也是学校教师和学生进行电子化、网络化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部分。

2.信息资源库。加快各类学科教学资源和多媒体课件素材库的建设,科学地管理学校信息资源库,使老师们能方便上传、下载各种资源,大力提倡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对资源进行深加工、再创作,这样使资源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同时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

3.课题研究。信息技术教师要结合自身特点和需求积极参与相应的课题研究,特别要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开展网络环境下教学过程模式探索和试验,大力推进信息技术进人日常教学,加强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

教师专业技术篇8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师;基本情况

一、引言

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水平。计算机行业知识的更新换代极为频繁,教师只有不断加强自我学习,提高专业教学能力,才能为提升教学质量提供根本保障。但是调查发现,许多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计算机专业教师数量不足、教学任务繁重、教学质量下滑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计算机应用技术水平的提升。在这背景下,探究提升计算机教师整体素质的措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师基本情况

第一,教学水平分析:[1]首先,部分计算机教师的教学观念不能与时俱进的进行更新,尤其是在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部分,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多的依赖于教材内容,只会“照本宣科式”的进行知识讲解,学生没有足够的自由操作和实践机会,导致所学知识难以得到实际应用,不利于学生真正提升计算机专业技术的操作能力;其次,教育技术传统落后,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部分计算机专业教师不愿意花费时间搜集教学素材,或是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导致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化。久而久之,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也会降低。第二,教学效果分析。[2]听课制度并未得到完全的贯彻和落实。为了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学校开展专业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制度,并组织安排二级学院领导定期进行抽查。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师忙于各自的教学工作,很难有充分的时间进行互相听课,学院领导也因各种管理工作而疏于监督和指导,听课制度流于形式,并未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第二,教师基本功有待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教学效果。近年来,为了适应学校发展要求,学校每年都引进高学历的教师人才,这些新任教师虽然学历较高,但是缺乏实际教学经验,在教学初期的教学效果也不够理想。第三,教研成果分析。教研科研工作能够帮助教师反思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而集思广益,共同探讨提升教学质量的可行性措施。近年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师参与教研科研工作的人数较少,原因有三:一是学校缺乏有效的教研组织,导致教研工作缺乏主体和目标,教研活动难以取得实际成效;二是教研室的带头和组织作用没有完全发挥;三是缺乏教研教材。除此之外,教研成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推广和落实,没有在实际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促进和指导作用,也是导致计算机应有教学水平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三、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师整体素质的措施

第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突出教学指导作用。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和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离不开学校领导的宏观指导,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对于教学工作的高效率开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首先,学校领导应立足于当前,着眼于未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从大局出发,制定内容详细、切实可行的教学任务,确保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师的培训活动能够按部就班的开展。其次,学校领导要明确自身工作定位,提升个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真正将教学指导工作摆在教学活动的核心位置,狠抓教师教育和指导工作。第二,充分发挥教研室的作用。教研室是我系按专业设置的基层教学单位,是教学、科研、师资培训、教书育人等职能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教研室工作的状况和水平,在某种程度上直接放映了作者所在系工作的整体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必须狠抓教研室建设,更好地发挥教研室的职能作用,采取一些具体措施,力争学校在各项方针政策上向教研室倾斜。只有这样,才能使教研室在实施教学计划,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发挥积极作用。教学实践证明,教研室是系部教学单位的基础,是教师发挥作用的主阵地,只有重视教研室的建设,创造性地开展教研室工作,才能真正地发挥教师的作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第三,大力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系领导要对教学工作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制定教学资源利用制度,切实保证先进的教育技术、资源得到有效应用。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技术、教学资源应用屏蔽,并将结果纳入教师量化考核,激发教师的积极主动性。建立适应教学要求和学生需求的教师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实施每月一小结,期末大总结。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引导教师认清形势,明确职责,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对教学成绩差的教师采取诫勉谈话、责令检查等措施,对教学成绩连年优秀的教师予以多种形式的表彰,从优劣两方面着手,促进教师向教学要质量,向工作要质量。此外,要根据作者所在系当前专业教师的情况,加大对外聘教师的选拔和培训工作,加强对他们课堂教学的监督、检查和考核,使其达到教学工作的要求。

四、结束语

总之,作者所在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工作面临的很多困难和问题,任务艰巨和责任重大。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查找存在问题的原因,脚踏实地地工作,坚持不懈地开拓,积极推进专业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上一篇:人员管理范文 下一篇:清洁技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