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范文

时间:2023-11-18 00:47:47

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篇1

(一)高校校园文化的特征

1、学术性:高校校园文化的一大特征就是学术性。高校有层次较高能力较强的专业人才、丰富的图书资料、较强的科研水平、前沿的科技文化信息,担负着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的社会职能。

2、超前性:高校校园文化独特的学术性,决定了它必然具有历史的超前性。高校既要传承原有的知识和文化体系,又要面向未来创造出新的精神产品和文化财富,这就注定使得校园文化必然要指向未来,具有历史的超前性和探索性。

3、创新性:创新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灵魂。高校校园文化的创新性就在于要有创造新思想、新观念,具有为国家提供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源泉的特质。

4、时代性:高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无论从自身的发展来看,还是从其为社会文化发展服务来看,高校都应该跟的上时代的发展,顺应时展的趋势,这就注定了高校校园文化的时代性。

5、开放性: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校园文化的开放性日益明显,网络技术使校园文化与外界的交流跨越了时空的限制,开放性得以不断增强,从而成为校园文化的主要特征。而且校园文化要不断创新,这也注定其要有很强的开放性。

6、高品质性:大学师生文化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审美水平高,大学拥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科研理念,很多学科和科研都走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大学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高校校园文化即传承有创新传统文化,同时还吸收和融汇各国文化精华,使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观念、精神境界得以不断提高和升华,反映其优质、多功能的高品位。

(二)高校校园文化的功能

1、导向功能

高校一旦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相应地就会产生符合该校特色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势必会对师生产生一定的熏陶。一旦师生的行为及心理与其相悖,那么校园文化会发挥其导向功能来引导师生,使其行为及心理符合学校的既定标准。

2、规范功能

高校文化的规范功能主要体现在它的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是无形的,是对师生心理及行为及其价值观的熏陶和影响,简单的说是一种道德层面的约束。而制度文化则把这种约束转化为强有力的有形的约束。一旦道德失去对个别背离价值观的行为的约束力,那么制度文化将发挥其功能,对这种行为进行强制规范。

3、激励功能

在共同的价值观的感染下,高校人员为了自身的发展,为了学校的进步共同努力和奋斗,不仅增加了学校前进的动力,也增加了个体之间的团结力和凝聚力。

4、教育功能

良好的校园文使学生能够得到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的发展,从而使其成长为适应社会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

5、辐射功能

高校文化与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高校文化延续和发展为部分社会文化,其先进科学的文化将会促进社会文化的繁荣。同时高校文化又要源源不断地从社会文化这片土壤中汲取养分来促进自身的发展。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提升文化软实力中的作用

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校园文化不仅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还是在人才培养,传承文化,科学研究,生产文化产品,促进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作用

(一)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因此,高校的校园文化在物质,精神,制度及生态等方面的建设,不仅是自身的完善,更是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重要方面。

(二)校园文化建设为文化软实力提升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的高素质人才。这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体现。高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技术手段,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丰富的教育资源,较高的科研水平,有利的交流平台都为学生传承文化,学习先进的文化并创新文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学生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在为高校的前进和社会的发展时刻准备着。

(三)发挥对全社会的道德示范和导向作用。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发挥文化引领作用是校园文化促进地方文化软实力的一个表现。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大学生知识丰富先进,思想端正,道德高尚,学习生活态度积极乐观,对民族及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知度和理解读较高,他们在进入社会后,都会辐射和影响社会,从而带来社会整体道德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升。

(四)传承文化薪火推动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要发展要创新必须在牢固掌握已有文化的基础上。而高校为文化传承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通过教学,学生不仅能够实现传承文化而且能够提升文化理念和品格。

(五)创新文化推动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在传承的基础上实现创新才能够持续不断的发展。而创新精神是校园文化的一大特色。高校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方面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创新型人才支持,另一方面,校园创新精神的提升也是社会文化建设进步的一大表现,同时也会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

(六)高校校园文化通过自身的作用为社会文化的大发展构建重要的发展平台。繁荣和发展文化产业就是提高文化软实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科技、信息、经济等相互渗透、相互交融、互为条件的经济发展形式。高校充分运用人才、校园网络、科研成果以及研究条件等多种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七)为软实力提升提供专业支持。校园文化具有创新性,开放性和实践性。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各种新的文化产业和意识形态的层出不穷,大学就要跟上时代步伐,更新知识体系,积极开设新兴专业,为社会培养适应时代的专业人才,积极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

三、结语

我国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引领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全体师生紧紧地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为高校文化和社会文化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师生要传承和创新文化,提高文化意识和理念,提高文化交流,开发文化产品,并为社会做积极的示范,影响和带动社会文化的发展,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积极贡献力量。

校园文化建设篇2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是指在大学发展过程中由高校师生员工创造,存在和发展于大学校园中,由校园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构成的统一体。它具有引领文化、凝聚向心、陶冶激励、规范约束等多项功能,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辐射力和感染力,有利于增强我国高等学校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更好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因此,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的发展目标是社会精神文明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长期以来,西方敌对势力一直未放弃以文化渗透的形式来实现他们“和平演变”的图谋,青年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强,使高校校园文化始终是国内外敌对势力抢占、争夺的阵地。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来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学生在和谐健康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不断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先进的校园文化一旦确立形成,就会形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深远和广泛的影响,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风尚和学习态度,保证高校始终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坚强阵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吸收先进的思想、理念,有益的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成果能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的健康向上发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能引导和保证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现代高校功能的需要

一般来说,现代高校的功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引领文化。实现现代高校这四个方面的功能,都离不开高校校园文化及其建设。人才培养所需的是育人文化,高校通过自己特有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特别是办学精神,培育和塑造有文化的全面发展的人,这个过程形成的文化就是育人文化。科学研究所需的是创新文化,而树立创新理念,构建创新型的教育教学体系,形成创新的学术氛围,开展创新活动,这个过程所形成的文化就是创新文化。社会服务所需的是服务文化,而高校研究、创新、传播、吸纳高深领域的知识,归根到底是为了服务社会,在进行以上诸方面活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就是服务文化。建设育人文化、创新文化、服务文化,就是为了实现高校引领文化的功能。高校要担负引领文化的社会责任,首先必须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具体到每一所高校,就是要建设好具有个性特色的高校校园文化。

(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提升青年大学生的素质

马克思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目标就是实现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的自由全面发展。大学生在校园文化实践中,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他们是校园文化的参与者、实践者、创造者,又是校园文化的消费者、影响对象。青年大学生因心理发育和智能结构的不断完善,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表现出一定的自主选择性。因此,从大学生这一行为主体来看,高校校园文化具有实践性与自主选择性的特点。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活动,创造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环境与条件,弥补课堂教学之不足,使大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才能与爱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基于大学生文化的自主选择性,就必须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进行科学规划,积极倡导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坚持弘扬主旋律,反对社会上一些消极落后的文化现象向校园的渗透。同时,要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方法论的教育,提高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自觉抵制不健康文化的影响,为青年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二、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

在对校园绿化、美化的问题上,许多高校往往出巨资搞建筑、扩道路、植花草、竖雕塑、购设备,但在重视这些显性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却忽略了隐性文化的建设。在学校的规划者、设者们看来,校园物质文化可以对外树立起学校的良好形象,也可对让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又可为师生员工创造一个学习、工作、生活的优美环境,而校园精神文化则显得不实在,有些虚幻。在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的评价标准也远不如物质文化那样直接、明确。事实上,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包括物质形态和显性化这两个范畴,也应当包括精神形态和隐性文化这两个方面,校园文化建设是这两个面的组合与统一。所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趋向功利主义、物质主义,侧重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不仅会影响其他方面的正常建设,也会影响校园文化的整体协调,致使其发展结构的不合理,这样的校园文化是不完整的。

(二)形式主义的现象较为普遍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是几次活动、几场比赛就能解决问题的。许多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普遍注重节日活动及比赛等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个别环节,往往不能形成稳定的氛围,这是由学校没有整体安排和系统规划等原因造成的。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学校在校园文化建上存在着形式主义思想。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这种敷衍的习惯,使各种校园文化活动脱离了其原本意图和宗旨而流于形式。

(三)封闭性有余,开放性不足

伴随着改革开放,高校的大门已经敞开,但形式的放开并不代表实质的开放。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封闭性也时有所见,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校际文化交流不够充分。由于我们对校际文化交流还是持保守的态度,再加上存在严重的经费短缺问题,校园文化交流的步子迈得还不够大,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二是校园与社会之间存在隔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一些人仅仅把目光局限于校园这个小圈子,校园文化活动由学生自己组织、自己开展,由于他们生活阅历较少,思想较单纯,常常为了保持校园文化的纯洁性而害怕外来的“污染”,对外联谊活动非常少,这种裹足不前的思想势必导致文化建设的封闭性。正因为校园师生冲出校园的决心和勇气不足,使得校园和社会之间无形中加上了一道屏障,由此形成的校园文化自我封闭,必然影响校园文化对社会文化营养的吸取和辐射功能的正常发挥。

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根本,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其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树立文化是立校之本的观念,在文化立校、文化兴校上做足文章。

(一)强化校园精神文化层的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文化传统、价值体系、教育观念和精神氛围等方面的整合和结晶,是校园文化的内核和灵魂。它的产生和形成,是一代又一代高校人不断在教学和生活实践中积淀的思想精华,是高校人不断传承创造的结果。要培育和弘扬校园精神文化,必须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校园文化建设要在尊重学校发展历史,传播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将继承与发展相结合,接受历史馈赠的同时不断创新,以形成古今融合的特色文化体系。二是从实际出发,根据办学优良传统、学科特点、办学优势、特有人才类型和人才结构,确定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三是挖掘特色,提炼与弘扬富有学校个性和时代特色的校训。校训是一个学校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是全校师生员工的行为准则,好的校训是无声的命令,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的教育性。四是立足实际,大力推进校风建设。校园精神的感性外化被视作一所学校的风气,即校风,它能够能使师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中起到激励和约束作用。校风包括教风、学风和领导作风,其中学风是主体,教风是主导,领导作风是关键,它们共同构成高校独特的精神风貌。

(二)营造全员共建的氛围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目标的实现决定着它不是学校内部哪一个或几个部门所能建设得好的,更不是仅凭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部门的努力就能做到的。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高校人全员共建。领导者不仅要认清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高校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性,还要规划并组织好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其他人员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同样不能摆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而应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高校校园的一份子,参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既是自己的一种权利,也是自己的一种义务。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好坏与高校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因而每一个人都要为把校园文化建设得更好贡献自己的力量。参与者虽然没有决策权,但有参与权,这种参与权包括知情权、批评建议权,还有与之相关的行动权。参与者对于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要善于表明自己的观点,指出问题并献计献策,还应积极投身于建设之中,为校园文化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加强对外文化交流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目前状况来看,我们校园文化的交流是不充分的,不仅交流的形式单调,内容贫乏,交流渠道也不通畅,自己的校园文化出不去,其他校园文化也进不来。这就要求我们高校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多方面开辟接触通道,为其他校园文化和优秀社会文化的进入提供更多的方便和更持久的保证,实现其他优秀文化在引入方式上的多元化。

参考文献:

1、唐君毅.大学精神之重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杨寅平.现代大学理念构建[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3、朱永新.科学发展观和中国教育改革[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

4、夏湘远.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J].大学教育科学,2006(3).

5、肖静华.浅谈校园文化建设[J].决策探索,2006(6).

校园文化建设篇3

建设一流大学的关键:一是需要一流的校长;二是需要一流的教师;三是需要一流的学生。大学作为现代文化象牙塔的顶尖部分,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其高层次的文化品质和精神领导地位,都对人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大学校园文化环境不仅对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而且还会对大学将来发展的步伐和速度的加快,也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与管理研究,都应该把大学校园文化的构成方式、功能作用、理想模式等问题纳入自己的研究范围,使大学校园文化的发展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对策如下:

1.以学生为主体规范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趋势中,需要建立适应国际竞争的现代大学制度,以保障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方面具有国际竞争力。在世纪初,我们要自觉地坚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改革目标,宁肯在其他方面做些让步或牺牲,也要着力促进新体制、新机制的形成。学校要有明确的发展规划和明确的组织使命,并能通过相关制度的建设保证组织目标和组织规划在预期的时间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不应只局限于制度的制定,更应关注制度的监督以及执行效果的评价。要进行教育发展趋势的研究,并根据教育发展的需要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进行工作岗位和现有人力资源状况的分析和研究,重新设置工作岗位和设计具体的人力资源计划。

2.建设富有特色的高校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的文化氛围,对全校师生员工具有直接的教化、熏陶作用。要做好校园环境建设的总体规划。要在学校总体建设的框架内,规划学校新建工程的布局、造型,使校园建设融文化性、艺术性、个性化为一体,成为展现和注释校园精神的表现物。要根据学校的传统和培养目标,确定校园景观的指导原则,合理规划、布局和建造校园人文景观。在规划校园建设时,既要考虑物质效益,又要追求最佳精神效果,力求达到使用功能、育人功能和审美需求的统一。要加强学生社区文化建设。学生宿舍、学生食堂、体育场馆等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教育部门和学校应结合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学生社区的物质环境建设,不断优化学生活动场所的条件。

3.建立健全校园文化建设管理体制

从目前高校实际情况出发,当前教育部门和学校首先要建立和健全校园文化建设管理体制。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有关精神和校长要对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负责的原则,各高校党委都要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要把校园文化建设摆到党委重要的工作日程上来,并牢牢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要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部署下,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校园文化建设管理体制。党委宣传部作为党委管理意识形态的职能部门,要从宏观上研究、把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重大问题,协调、管理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重要工作。党办、校办、学工部处、教务处、后勤等职能部门,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研究生会等群团组织,文化艺术指导中心、心理咨询指导中心、艺术教研室等有关单位,要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分工协作,形成合力,建立起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格局。

4.以网络为载体推动校园文化传播

在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构建信息化的校园文化是现代学校发展的趋势。建立有效的网络载体,引导全体师生正确看待网络,正确利用网络,营造健康活泼的、信息化的校园文化生活。要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型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站,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积极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形成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体系,牢牢把握网络文化建设主动权,使网络成为校园文化建设新阵地。

5.创新机制筹集校园文化建设资金

改善和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建立一种筹集资金的新机制。首先,政府要加大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按《中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纲要》确定的 4%,要落实经费,而且要不断提高比例,确保高校的教学秩序稳定。其次,学校要挖掘内部潜力,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设施,改变文化设施单位所有的现象,实行文化设施对全校开放,让文化设施资源师生员工共享。再次,学校要充分运用国家给予高校的自和政策,走联合办学、合资办学、社会办学的路子。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 WTO 的背景下,高校要突破地域之限,超出省市,迈出国门,寻求伙伴来投资建设。这样既可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又可以解决资金短缺的矛盾。此外,还应走校企合作的路子,学校为企业培养人才,企业则为学校提供资金(包括校园文化建设资金)。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尊重文化建设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时展的需要,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使高校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示范区和辐射源。

参考文献:

[1]“以学生为主体”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创新,东北师范大学,张彦恒,2006.5

[2]新时期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东北师范大学,梁建忠2005.12

[3]论大学校园文化的创新,东北师范大学,秦旭鹏,2005.12

[4]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5.6

[5]论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哈尔滨工程大学,战燕,2006.1

[6]高校校园文化模式构建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夏宝慧,2005.1

校园文化建设篇4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学校的规模正在日益扩大,新建校区、大学城拔地而起,高校在朝着综合、全面的方向发展,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对于高等学校来说,高楼大厦仅是美丽的外观,如果明亮的教室没有思想的涌动,那是空洞的屋子;豪华的学术报告厅没有大师的报告那是摆设;校园里没有书香的弥漫,那是空旷的荒原。现代教育的发展表明,大学发展关键在于文化建设,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那些掌握了现代教育技术、具有鲜明文化特征的大学,才具有核心竞争力。

一、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师生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结合特定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通过学习各个层面创造和积累,反应师生共同信念和追求的校园精神,是高校校园物质形态、精神财富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从高校校园文化的定义,可以看出,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层等。物质文化层主要包括:校容校貌,建筑布局和规划、教学手段和科研条件、课外体育和科技活动等。这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精神文化层主要包括:教育思想、学校精神、学校发展目标、校园学风等。这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制度文化层主要包括:教学、科研、后勤管理制度,学生学习管理制度和各种规章制度等,这是校园文化的保证。

二、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过分强调教学工作,忽视文化建设。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许多人认为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水平的唯一标志,其他工作必须依附于教学工作。其结果只能是向高一级学校和社会输出素质结构存在缺陷、缺乏健全人格的“畸形”人才,反过来也影响着学校自身的社会形象。

(二)重视制度管理,忽视文化熏陶。一些学校在抓精神文化建设时,片面强化制度管理,注重制度约束,而不注重营造文化氛围去诱导学生,没有把制度管理提高到文化层面来建设,导致学生没有真正从思想上解决问题,反而对执行制度抵制、反感。

(三)曲解文化内涵而忽视校园现实。认为“文化”是个大概念,博大精深,学校小天地既没有开展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也缺乏可行性。

(四)忽视人本情怀。一些人把人生理想、人格完善没有摆在应有的位置,因而对校园文化建设采取被动应付的态度,甚至迎合部分人追求时尚的心理,将校园文化建设庸俗化和功利化。另外,许多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缺乏个性,缺乏校园文化的传承与积淀。

三、加强高校园文化建设应采取的对策

(一)坚持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首先,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刻内涵,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是非标准,我们才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力弘扬先进文化,积极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其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只有坚持不懈地引导和帮助广大师生开阔新视野、树立新理念、学习新知识,校园文化才能成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有用文化。再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己任。只有主动地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并自觉地融入到所在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潮中去,校园文化才能日益显现出其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二)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各级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其作为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与其他工作一同规划、一并部署、一起落实。各级宣传、文化、教育部门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通力协作,形成合力。

(三)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实现途径。一是以课堂教学渗透校园文化建设,广大教师要以科学的教学方法、良好的职业道德,大力营造清新的教风和浓厚的学风,促进学生心智和能力的全面发展。二是以重大活动助推校园文化建设。要精心策划和组织开展突出时代主题、尊重师生主体地位、增进身心健康的重大活动,既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又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工作是愉快的、学习是轻松的”浓厚文化氛围。三是以先进典型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大力发现、总结、宣传各类先进典型,让身边的人说身边的事,以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使广大师生见贤思齐,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道德情操的洗礼,充分发挥典型宣传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四是以优美环境物化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技术和艺术、实用与文化的和谐统一,切实抓好学校的美化、绿化、亮化、净化,让学校的每一扇墙壁都会“说话”,努力创设布局合理、格调高雅、文化味浓的校园环境。五是以互联网络延伸校园文化建设。充分挖掘互联网在校园文化传播方面的巨大潜能,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和管理,真正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阵地、成为校园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成为广大师生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六是要彰显校园文化的学科特色。不同的学校都有自己不同的办学特点和学科优势,并形成其校园文化的独特风格。各个学校都要善于在总结自身办学特点、发挥自身学科优势中培植别具一格的校园文化,并紧跟时代步伐和世界潮流,赋予其鲜活而深刻的内涵,使之既富有现代气息,又彰显自身特色。七是要彰显校园文化的管理特色。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管理。各个学校既要注重将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系统化、程序化、科学化和人本化,更要注重将其积淀、内化和升华为一种独特的校园文化,使之广泛而深入地作用于师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

(四)发挥好校园文化的增智作用。学校的主要工作是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为更好地配合这一中心工作的完成校园文化建设应与培养学生学科学、爱专业的治学风气相结合。可以举行一些大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等科目的大奖赛;开展大学生科技发明、科技创新、课程设计大奖赛;针对大学生思想活跃的特点,举办一些专题辩论会;针对理工科学生知识面窄的状况,举办百科知识竞赛等。这些活动都可以促进学风建设,扩大学生视野,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风气。

(五)实现学术自由,民主管理。大学学术氛围的营造,一流师生的造就,需要自由的空气,自由的思想,自由地创造。大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组织,应有独特的组织结构、管理体制和运作方式。大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体现出文化的特点,为大学文化的建设服务。大学需要树立必要的学术权威,以感召和影响大学人;也需树立一定的行政权威,以保障和维护学术的自由,同时,也是实现大学工作效率的需要。但是盲目的学术权威和行政权威都有可能抑制自由求知、独立创新的精神。因此,要大力弘扬高校学术自由之风。

校园文化建设篇5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内容

一般而言,高校校园文化包含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四个方面,相应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也主要是对这四方面的文化进行营造构建。精神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灵魂。精神文化体现着一所高校的特质,是高校间相互区别的重要身份标签,它往往承载着一所高校的悠久历史和文脉传承。例如提起北大,人们立刻会想起它“兼容并包”的博大人文情怀,说到清华,则会想起其“厚德载物”对学子的循循善诱,而“求是”则是浙大的标签,“博学笃志,切问近思”会让人立刻想起复旦。精神文化对于一所高校至关重要,不论是百年名校还是新兴高校,精神文化的探索和传承都是文化建设的首要之义。一般来说,精神文化建设需包含传播大学使命、凝练文脉气质、增强爱校荣校等要素。传播大学使命是高校立校之本,应切实立足于教书育人、科技进步、社会服务等高校核心使命,维护高校宁静庄严;凝练文脉气质的核心要素在于确立、谨遵、传承高校的校训,形成一校同一的精神气质;增强爱校荣校是对师生凝聚力、归属感的建设,内生出高校生生不息的活力。制度文化是高校文化建设的保障。制度完善是一切良治的先决条件,制度文化对高校校园文件建设起到重要的保障、促进作用。高校的制度文化一般包含依法治校、民主管理、学术规范、信息公开等方面的制度建设。依法治校不仅要遵守国家在教育领域内的各项法律法规,还要特别注重对大学章程等高校重要规章制度的制订和执行;民主管理是指师生员工参与大学管理的各项规程途径的制订与实践,比如说对“三重一大”事项的民主参与等;学术规范是对高校最重要活动的各种规范配套,不管是育人、科研,抑或是社会服务,只要主体是高校人,广义上来说都可以用“学术”来定义,严谨的学术规范是高校制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公开则呼应了人们对现代管理模式的需求,制度只有透明、接受监督才能言之有物、行之有效。行为文化是高校文化建设的载体。行为文化是高校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显式的存在,是我们所能感受到、眼见到的色彩缤纷的文化活动。高校行为文化按大类分一般包含学术文化活动、文体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文化交流活动等。学术文化以学术建设为核心,可以通过讲座、论坛、沙龙等学术平台得以施行;文体文化是行为文化乃至整个校园文化中最活跃的因子,表现形式丰富,可以有展演、比赛、表演等多种方式,表现主体多样,工会、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是承担校园文体活动的主要主体;社会实践活动是引导学生真正深入社会学知识、做贡献、长才干的活动,应该建设丰富的校内校外实践基地以推进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文化交流则需要加强与境内外大学、研究机构、企业及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促进高校在学术、人才、文化等方面与外界的交流沟通。物质文化是高校文化建设的基础。高校的校园文化,除了“人”,还应该有“物”。这里“物”主要指文化设施、文化景观、文化标识、文化媒介等。文化设施建设主要是建设文化活动空间和文化发展场所,例如对图书馆、校史馆、展览馆、科学馆、体育场馆、文化广场、宣传橱窗等的建设;文化景观建设则更加直白易懂,现今很多高校都已经有了声名在外的“十景”“八景”,这就是对校园文化景观的成功打造;文化标识建设重在建设、推广校园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规范使用校标、校徽、校歌及学校标准色系等,营造明确的身份标记;文化媒介建设是要加强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期刊等文化传播媒体的建设与发展,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增强文化宣传效果。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原则

继承传统与锐意创新相结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兼顾传承与创新,要继承和发扬已形成的优良文化传统,紧紧围绕校园核心文脉不偏移,不妄动;要密切关注当今新科技革命和多元文化激荡带来的社会新变化,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成果,注重文化创新,构建面向新时代的大学文化。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良好的顶层设计和合理推进,一方面要着眼长远,从高校发展全局出发,科学规划,合理安排,整体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另一方面也要立足当前,整合资源,分步实施,有序有力地逐步推进重点文化建设项目。统筹把握与全员参与相结合。校园文化建设一定是至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进行的,学校的规划决策和师生的全员参与都不可缺位。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要营造氛围,汇集民智,创新制度,提供保障,师生员工则要主动参与、献策献力、积极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建设出高质量和好品位的校园文化。

作者:张美宁陶珺单位: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党政办公室

校园文化建设篇6

论文摘要:校园文化是一种育人文化同时也是微观组织文化和管理文化,是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综合表现。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和重要组织部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巩固已有的校园文化建设成就,与时俱进,不断研究新情况,开拓新视野和新路径。

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加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人类精神生产的能力和产品,是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又对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产生巨大的反作用。高校校园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是高等院校思想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三位一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行为主体共同传承和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校园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和大学精神的综合反映。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中,要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1、作为行动指南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由于历史条件变化而发生变动的马克思主义个别结论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因此,校园文化既不能以个别结论的变动为借口去否定认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必要性,也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神秘化、僵死化,要在学习运用、发展、创新上做出扎扎实实的努力。

2、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学习专业知识的关系。学习专业知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十分必要,只有努力掌握现代高新技术、科学的管理等专业知识,才能担负起新的历史使命,但不能因此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否则,就很难加强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和创造性。

我们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就必须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又不能囿于传统的理论框架;既要立足于现实,又不能满足于对现实的简单反映;要敢于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善于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对实际问题进行理论思考,要敢于提出新概念、新假说、新思想,要加大理论创新的力度。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中,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宣传要在三个方面上下工夫:在准确性全面性上下工夫,切忌简单、片面,切忌脱离实际;在校园文化建设出精品力作上下工夫,要有计划、有重点地推出品牌栏目、节目、优秀作品和著作;在努力营造理论宣传的氛围上下工夫,克服当前存在的那种不敢、不愿、不善于进行理论宣传的被动局面,切实营造一个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氛围。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最重要的就是深入学习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和精神实质、科学体系;要把学习和宣传科学发展观理论,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与建设高校校园文化的实践结合起来,不断提高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水平,取得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成绩。

二、强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突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

“八荣八耻”重要论述是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和道德观的经典阐述。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长期道德实践所形成的行为方式、道德心理、道德习惯铸就了中国社会特有的荣辱观,成为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生命之魂,对今天进行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八荣八耻”重要论述正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思想道德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后的升华与弘扬。在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里特别强调要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新世纪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教育思想方面一次新的阐述,因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他们有什么样的荣辱观,事关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高等教育是以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的,所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更要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更应该在强化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走在社会的前列,突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

1、要让学生明是非知荣辱。古人云:“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然而,近年来,由于受物质利益的驱动和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学生的荣辱观出现了扭曲,把本以为荣的东西当成不可取的,把本以为可耻的东西当成值得炫耀的,比如有人把投机取巧、捞取不当名利,当成是有本事;把一掷千金铺张浪费,当成是“有现代意识”。这些都时刻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强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夯实学生的思想道德基础。

2、要充分利用校园网、黑板报、广播稿、演讲比赛等途径积极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教育学生在举止之间辨善恶美丑,在点滴之中明辨是非,把荣辱观教育活动贯穿于日常学习生活的始终,把荣辱观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入眼、入耳、入心、入脑”,开展“八荣八耻树新风,从我做起见行动”等活动。

3、要让学生树立荣辱观的意识。荣辱观是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崇尚科学是学生永恒的价值追求。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以报效祖国为己任,把国家和民族的安危与自身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时刻提醒自身要承担重要使命,这是对社会主义荣辱观最好的价值体现。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的成长进步,对社会的全面了解,步步都要把确立荣辱观意识放在第一位。当今社会,各种不良思潮相互激荡,容易发生不以荣为荣、不以耻为耻,甚至是以荣为耻、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现象。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立足新形势,着眼新特点,为人们提供了一条评判荣辱是非的正确标准。在校园中进行知耻教育,理应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灌输作为解决当前部分学生荣辱难分、是非难辨的核心,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把涉及学生思想观念、道德情感、行为规范的荣和辱分清楚、讲明白。

4、要见行动促养成。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在高校,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多种形式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切实组织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高校党委要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责任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精神,立即行动起来。对广大师生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把宣传教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整体,制定长效机制。一个人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荣辱观念的颠倒,它通常是通过一些小事,使得本以为荣的而不为荣、本以为耻的而不为耻,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注意在点滴小事上坚持正确的荣辱标准,正可谓:“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真正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每个学生的思想深处扎根,并作为自觉行动坚持下去。

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教育部党组发出的《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切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通知》中指出,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促进自我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三、整合力量强化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高等学校的教育活动,主要是进行人与宇宙、人与自然、人与规律、人与逻辑、人与社会、人与法、人与道德、人与命运、人与内心的思辨与对话,这种思辨与对话不仅是一个不断追求真理的学术研究过程,更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逐渐确立和定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良好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起着极为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高校校园精神文化是一种环境,也是一种精神文化氛围,是一种需要长期培育和苦心经营的教育氛围,需要全社会多层次、多渠道的建设,需要整合社会和高校内部的各种力量共同努力。

政府和社会必须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大学不是在真空中存在和发展的,它是在社会大环境中建设和发展的,大学不是为自身的建设而建设、发展而发展,大学是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服务的,尤其是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大学的根本使命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政府和社会都有责任为大学独特的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宽松、洁净的社会大环境。中国高校内部治理的官僚化倾向必须要引起重视;教育产业化发展方向必须转变;学术腐败和科学研究的急功近利作风必须整顿,科学大师钱学森先生对中国教育的忧虑应该引起政府和社会的深层思考。家长望子成龙,社会渴望栋梁之才,可是有钱的、有权的都把手伸向了高校,为了自己的利益严重冲击着高校的独立和自主,社会上种种有害的风气通过人情关系、管理渠道、互联网络侵蚀着高校的管理和学生的身心健康,理想的校园文化建设受到冲击,崇高、洁净、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本真精神正在远去,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在高校远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和弘扬。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进行长期的历史积淀。大学的“硬件”建设,只要有经济支撑就可以在较短的时期内迅速取得成效,但作为“软件”的校园文化建设,却不是朝夕之间就可以取得成效的,它需要有形的努力和无形的深沉思考。是一代又一代校园人智慧和经验的积累,需要长期的历史积淀。世界级的名校,如剑桥、牛津、哈佛、耶鲁、斯坦福、清华、北大等,之所以成为青年人梦想的高等学府,就在于它们有多则几百年,少则上百年的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我国的绝大部分高等院校,仅有几十年甚至是十几年的历史,根本没有值得称道的历史文化积淀。这就迫切地需要高等院校的管理者、教师、学生,更加重视并且有意识地一代代不懈努力,通过一代代人的努力不断丰富高校校园精神文化的内涵,使之深沉、厚重、丰富、高尚起来。

参考文献

[1]颜桂花.校园文化在育人中的作用[J].理工高教研究,2001,(3).

[2]高登辉等.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一个战略切入点[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3).

[3]史华楠,胡敏.论校园文化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0,(3).

校园文化建设篇7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和谐校园

校园文化重在建设,它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

一、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校园物质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的着的东西。校园物质文化的每一个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结构的关系,无不反映了某种教育价值观。

完善的校园设施将为师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使师生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将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将有助于陶冶校园人的情操,将塑造校园人的美好心灵,将激发校园人的开拓进取精神,将约束校园人的不良风气和行为,将促进校园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并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上。

(一)校风建设

校风建设实际上就是校园精神的塑造,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的因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在校风体现形式上,校风主要表现在校训上。好的校风具有深刻"强制性"的感染力,使不符合环境气氛要求的心理和行为时刻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使每一位校园人的集体感受日趋巩固和扩展,形成集体成员心理特性最协调的心理相容状态;好的校风具有对学校成员内在动力的激发作用,催人奋进;好的校风对学校成员的心理发展具有保护作用,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有效地排除各种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侵蚀和干扰。

(二)教风建设

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要抓好校风建设首先必须抓好教风建设(包括工作作风建设),因为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是人才的摇篮,而教师是人才的培养者,理应在“三育人”(即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过程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只有在每个人新中树立起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勤政廉政、团结协作、高效严谨、服务周到、细心耐心的工作作风和在教师中树立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治学严谨、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开拓进取的教风,才能引导和促进勤奋学习、积极向上、严谨求实、尊师重教、遵纪守法、举止文明的优良学风的形成。

(三)学风建设。

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优良学风像校风、教风一样,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和完善,对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都有重要意义。

三、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才能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但仅有完整的规章制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负责将各项规章制度予以执行和落实的组织机构和队伍,因此,还必须加强相应的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也就是说,制度文化建设实际上包括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三个方面,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是确保制度建设落到实处,并使其真正起到规范校园人言行的关键环节,校园文化组织机构的健全和完善,校园文化队伍的勤奋与能干,对正常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

四、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二)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极大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位哲人也曾说过:“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学校的校容校貌,表现出一个学校整体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建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因此,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学校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构筑全员共建的校园文化体系。要树立校园文化全员共建意识,上至学校领导、下至每个师生员工都要重视、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在高校实现培养目标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决定着它不是单靠学校内部某一部门努力就能收到应有效果,它与学校各方面工作都有关系。

(三)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校园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优秀的校园文化能赋予师生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精神,激励师生不断反思、不断超越。

五、结束语

校园文化建设篇8

1.范式研究路径虚构。

范式是研究问题的抽象表达,是经过概念加工过的体系化范畴。校园文化的很多研究仅是从假设概念出发,从概念研究中生成范式并进行剖析,从而脱离现实情势。校园文化本身受限于包括地域文化氛围、经济发展水平、意识形态教育等社会环境因素,其研究必须依赖两个来源:一是社会历史条件主导下的社会文化,包括传统文化与社会风气等;二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成型的具体文化概念。如果脱离这两个来源,校园文化研究就只能是一种虚构化路径介入,使得文化现实问题与学术研究问题出现脱离与断裂,进而形成“两张皮”的状况。

2“.环境决定论”的强迫倾向。

校园文化研究暗含着一个理论强迫就是(教育)环境决定论,认为环境决定着人的生存与发展,改善校园文化环境就能解决好育人问题,殊不知“,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①。唯物论告诉我们,是人的劳动实践创造环境,环境为人的生存发展提供物质、精神基础。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将研究视角推进至人,才能把握住校园文化建设的真实内涵。

3.功能主义的片面理解。

现有很多研究大多倾向于认定校园文化具有一种单纯的以文化影响人的育人功能。事实上,校园文化包括器物、精神、中介等层面,其作用的发挥是多层次的,同时,它与社会文化紧密结合,其结构随着社会结构的调整而变化。校园文化的育人过程是一个不断吸收社会文化,培养能改变劳动模式从而影响社会进步的受教育者,进而促进社会文化变革的过程,所以校园文化是以全面的、有机的、整体的方式存在并发展的。

4.工具理性的逻辑预设。

校园文化研究很大程度上从逻辑上预设了校园文化的“应然”状态,而非“实然”状态,忽视了自我生成的内在合理性和外在引导性的双重把控,具体表现在:校园文化研究的“急功近利”,期望将社会文化的内容快速“打包”塞入校园文化建设的环节中;校园文化研究的“短视效应”,试图通过校园文化简单培养受教育者,而忽视人的全面性与持续性发展;校园文化研究的“好高骛远”,研究格调被过度拔高,人为地增加了过多“添加剂”,忽视了受教育者的接受能力与践行效果;等等。高校校园文化存在诸多研究困境,是因为没有找准校园文化建设的本质、作用及归宿,未能指向其背后的现实性内容。劳动是人的社会性存在的基础。通过劳动形成文化并生成“新人”的过程,是校园文化的本质功能。马克思对“新人”产生机制做出过阐述:“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②首先,校园是一个共同体式的生活群体,校园文化作用的发挥在于意识教育,而意识教育开始于主体与校园环境的接触中,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手段与文化启发的隐形内容共同干预学生的价值观。其次,校园文化建设的归宿在于培养具有和谐精神的新人,通过现有的社会历史条件形成劳动逻辑,共同塑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文化意识、人与社会和谐互动的文化精神。

二、校园文化研究困境的哲学追问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育已经卷入市场化与资本化的浪潮之中,这种浪潮背后隐含的是资本逻辑的强势推进和劳动逻辑的异化成型。从计划经济劳动模式向市场经济劳动模式的变革过程中,劳动的内容出现了新的异化,文化的内容也受到了干预,需要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哲学追问。

1.资本逻辑的推进。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主动引入市场经济原则,提倡资源生产、配置、积累、消费等方式由资本原则控制,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资本逻辑的产生有了现实基础,市场经济的发展影响了社会文化的内容。首先是物质生产文化层面,资本逻辑的轴心是追求剩余价值,这一隐性逻辑需要通过一些物质环节来实现,因此资本成为整个社会的话语原则,社会文化内容呈现高度经济性的特征,并深刻影响到校园文化,将破坏性的因素潜藏其中。其次是社会生活文化层面,人与人的关系日益资本化、利益化,一切人伦关系都被换算成增殖的可能,文化的内容表征着社会存在的本质,这雕塑着文化的结构模式与内容组成,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亚文化部分,显然在此辐射之中。最后是欲望文化的确立,它激发准劳动者的创造欲望,获取商品与货币,并以此作为满足自我生存预期的实现方式,劳动文化已不再是深埋于农耕文化之中,而是一种自我确证的主体文化,即在传统社会内部注入资本生产方式,提升社会各要素自由组合而产出的“经济性”力量,将“信仰”文化论扭转为“欲望”文化论。这样,被资本撕开的“欲望”文化激活了主体内在的创造力与创新力,翻转了传统教科书中“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的抽象教条式理解,这就是社会文化含有的现代性意义所在,即将劳动的客体化理解扭转为主体化内容,用经济性方法打造新的文化内容。资本逻辑体现的是资本的增殖动力并以形而上学的范式展现自身:它存在于资本要不断吸食社会一切,吸食自然界同时还要吸食“人的自然力”与“社会劳动的自然力”,并以一种文化蚕食的方式入侵。文化蚕食的范式是拜物教思想。劳动产品(商品)本来是人的劳动结晶,却变成了一种对自我创造物的崇拜,根源在于商品的交换关系取代了人的交往关系,人的社会关系以物的交换关系为中介,资本逻辑的强势推进,促使拜物教思想在校园文化中肆意横行,主要体现在:物质表达欲,表现为追求物欲和享受,如入学“三大件”、校园“拇指文化”等,反衬出的是对物的崇拜;意识控制欲,表现为“拜金”思想和实用主义的价值判断逐渐侵入学生的价值观念中;活动操作欲,表现为注重效益,学生参与文化以能带来多少切实利益为目的等。资本逻辑对校园文化建设产生了巨大影响:一方面是对校园文化内容的预设。校园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与精神文化。物质是教育载体,制度是教育规范,行为是教育实践,精神是教育理念。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精神体现,资本逻辑的推进,通过资本形式侵入校园基础设施,干预校园物质环境,预设教育成才标准,转移教育目标和内容,将标准、规则、效益等作为精神文化的重要构成。另一方面是对校园文化功能的压缩。校园文化具有引导、激励、约束、凝聚、辐射与塑造等功能。校园文化是一种育人软环境,必然负载着很多规范性内容,通过具体实践内化学生的素质,外塑学生的形象,以期符合社会发展需要。资本逻辑的推进,打乱了社会本身赋予校园文化的教育内容,通过资本原则强势规训校园文化教育目的,进而将校园文化的功能压缩为创造符合资本增值要求的狭隘文化。校园文化目标与归宿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有个性自由的人,即马克思所言的“自由个体”,但是由于资本逻辑的介入,资本的生产文化与拜物教文化内容在显微之处不断对校园文化进行解读,并以资本的要求改造校园文化的内容,这样必然偏离校园文化教育的目标与归宿,使得校园文化从知识型文化,即塑造新人的文化氛围偏移到生产型文化即生产带来经济利益群体的文化。

2.劳动逻辑的异化。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类有目的的活动,是人类的本质。劳动逻辑本质上认为,社会发展与进步是以人的劳动为基础的。在中国文化之中,劳动逻辑是以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为主导,以伦理关系支配的宗法关系与行政系统为支撑,以劳动为连续性的叙事模式,其主要特征是农耕劳动文化在各朝各代的稳定延续,其承载的社会文化具有静态维稳性的因子。劳动逻辑由于资本逻辑的强势推进,劳动本身已经发生异化。私有制条件下生产把人的一切需要压榨为对物的追求,劳动不是劳动者的需求,只是维持生存的一种迫不得已的手段。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亚文化组成,自然也映射着劳动逻辑,劳动逻辑的异化,导致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文化异化:首先是劳动文化异化,社会文化中“劳动光荣”被“资本效益”所取代,校园文化同样受到波及,如校园中存在“实用至上”“骑驴找马”等内容,忽视了基础性劳动的具体历史作用;其次是对劳动具体方式的否定,社会文化中“好逸恶劳、坐享其成”思想蔓延,校园文化中一些特殊案例被放大,如大学生弃学从商、大学生街头卖肉等,引发强烈争论的背后是对劳动认识问题的分歧;最后是文化精英主义,由于社会分工固定化、收入差距较大等现象,校园氛围中对体力劳动的认同度降低,很多人信守“宁缺毋滥”,对大学生择业存在着消极与消解的不利影响。在此还须注意资本逻辑规训中校园文化的特征:文化碎片化、文化断裂化、文化世俗化、文化通约化。文化碎片化表现为校园文化在具体发挥作用时呈现不完整性,在具体内容上普遍表征为碎片性特点,以具体的文化因子存在着;文化断裂化是指文化的内涵忽视了受教育者的接受与践行要求,附和于经济生产的要求;文化世俗化直接点明了校园文化内容存在着过度社会化的倾向,社会世俗化的内容不断整合着校园文化的存在方式与表达内容;文化通约化则是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一种急功近利的趋势,试图通过文化来通约化社会生活的所有内容,并以此表达出自我的文化内容。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初步回答:以劳动逻辑为基础

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与社会现实进行有益勾连,才能准确把握住其根基所在,所以必然要以劳动逻辑为基础,对校园文化资源重新加以整合,重新驾驭建设方向。

1.整合校园文化建设内容。

校园文化资源主要来源于社会文化,社会文化的内涵是劳动,而目前中国最基础的劳动模式是谋生劳动,所以我们要在这个事实上,剔除异化性文化,吸收新的文化,以整合校园文化的建设内容。首先,剔除异化文化内容。校园文化内容要剔除那些通过占有劳动力达到占有劳动剩余价值的文化内容。其次,重视劳动逻辑的基础作用。劳动是感性活动中的对象性关系内容,它只要能提升与发育先进的社会文化,就能对人类产生有益的创造方式与积累过程。最后,明确校园文化的建设重点。其重点在于树立以健康利益观为导向的价值观,防止文化“金本位化”。校园文化的目标与归宿就是培养有自由个性的人,自由个性并非体现于市场交易过程中受货币支配的自由,而是能够把握自我发展命运的个体,即能够拥有受自我支配的物质生产要素与精神文明成果,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努力方向。

2.避免消极社会思潮影响。

校园文化受限于社会发展的物质水平与精神层次,其内容可能会受到社会各种思潮的影响,当然这些思潮的背后就是资本原则在起作用,主要有四种思潮:一个是文化自由主义思潮,这种自由主义危害性很大,对大学生很有诱惑力,自由口号下隐藏着资本对大学生思想干预的强制性与灌输性,这反而是不自由的。其次是文化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要表达为对现有校园文化的一种非理性排斥,受教育者不认可自身所处的文化环境,处于价值虚空、意义缺失的状态,它是资本夹杂着个人自由、无政府主义的强势推进,并试图摧毁原有价值与道德规范的一种情势。再次是文化排斥主义,这种排斥主义是完全在价值层面的暴动与反抗。由于校园文化自身被资本“强制进步”,任何远离资本神圣的可能都变得不可理解,资本是社会进步重要力量,全民对经济化运作热衷追捧,相应的,在校园文化中暗含着试图排斥一切劳动逻辑存在的可能性,排斥说到底还是文化虚无与文化自由,它是前两者的具体表现。最后是文化保守主义,校园文化经由资本中介,容易形成一种文化防御力量,并抗击社会其他文化的进入与干预,它能够形成各种保守的方式自我保存。

3.发挥劳动逻辑的基础作用。

首先,净化社会风气,提升劳动者地位。劳动者在社会文化中基础作用的发挥,只有当其把握了物质利益,才能有说话的权利,这肯定会一直延伸至校园文化之中,才能重新树立起“劳动光荣”的优秀传统,增强受教育者内化校园文化的动力与自信。其次,强化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素养。教育是素质提升的关键渠道,受教育者素质水平是他们抉择优劣社会文化的前提,校园文化是受教育者接受先进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第一道“防火墙”,这种文化影响能有力地改善与改造社会风气,达到校内文化与校外文化的良性互动,共同吸收以劳动逻辑为主导的优秀文化,达到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互赢模式”。再次,学校与社会层面的意识形态,作为控制权力网络系统,特别重视网络媒体在校园文化中的重要导向作用,特别是把控网络媒体对资本逻辑带来的负面文化的控制,积极引导受教育者,以劳动逻辑为正能量来改造网络内容,为校园文化提供坚强后盾,培养真善美的社会接班人。最后,驾驭资本,促进资本与劳动的合一。这是在社会大层面上的要求,即通过资本的生产方式,提高物质文明的同时要把控其在文化上形成的诸多扭曲的社会风气,加大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宣传与教育,这为校园文化的来源清理了道路,赋予了校园文化以正能量,这正是校园文化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思想活水”。

上一篇:政审材料范文 下一篇:文明城市创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