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协会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9-28 14:27:06

应急救援协会工作计划

应急救援协会工作计划篇1

一、应急预案的任务和目标

更好地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给施工的进行和施工场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保证各种应急反应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反应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防止因应急反应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反应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

二、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情况

本施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分为一、二级编制,项目部设置急应预案实施的一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施工现场设置应急计划实施的二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

三、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的职责、分工、组成

(一)、一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各部门的职能及职责

1、应急预案总指挥的职能及职责

①分析紧急状态确定相应报警级别,根据相关危险类型、潜在后果、现有资源控制紧急情况的行动类型;

②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

③与企业外应急反应人员、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

④直接监察应急操作人员行动;

⑤最大限度地保证现场人员和外援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

⑥协调后勤方面以支援应急反应组织;

⑦应急反应组织的启动;

⑧应急评估、确定升高或降低应急警报级别;

⑨通报外部机构,决定请求外部援助;

⑩决定应急撤离,决定事故现场外影响区域的安全性。

2、应急预案副总指挥的职能及职责

①协助应急总指挥组织和指挥应急操作任务;

②向应急总指挥提出采取的减缓事故后果行动的应急反应对策和建议;

③保持与事故现场副总指挥的直接联络;

④协调、组织和获取应急所需的其它资源,设备以支援现场的应急操作;

⑤组织项目部的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对施工场区生产过程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

⑥定期检查各常设应急反应组织和部门的日常工作和应急反应准备状态;

⑦根据各施工场区、加工厂的实际条件,努力与周边有条件的企业为在事故应急处理中共享资源、相互帮助、建立共同应急救援网络和制定应急救援协议。

3、现场抢救组的职能及职责

①抢救现场伤员;

②抢救现场物资;

③组建现场消防队;

④保证现场救援通道的畅通。

4、危险源风险评估组的职能和职责

①对各施工现场及加工厂特点以及生产安全过程的危险源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

②指导生产安全部门安全措施落实和监控工作,减少和避免危险源的事故发生;

③完善危险源的风险评估资料信息,为应急反应的评估提供科学的合理的、准确的依据;

④落实周边协议应急反应共享资源及应急反应最快捷有效的社会公共资源的报警联络方式,为应急反应提供及时的应急反应支援措施;

⑤确定各种可能发生事故的应急反应现场指挥中心位置以使应急反应及时启用;

⑥科学合理地制定应急反应物资器材、人力计划。

5、技术处理组的职能和职责

①根据项目经理部及加工厂的施工生产内容及特点,制订其可能出现而必须运用建筑工程技术解决的应急反应方案,整理归档,为事故现场提供有效的工程技术服务做好技术储备;

②应急预案启动后,根据事故现场的特点,及时向应急总指挥提供科学的工程技术方案和技术支持,有效地指导应急反应行动中的工程技术工作。

6、善后工作组的职能和职责

①做好伤亡人员及家属的稳定工作,确保事故发生后伤亡人员及家属思想能够稳定,大灾之后不发生大乱;

②做好受伤人员医疗救护的跟踪工作,协调处理医疗救护单位的相关矛盾;

③与保险部门一起做好伤亡人员及财产损失的理赔工作;

④慰问有关伤员及家属。

7、事故调查组的职能及职责

①保护事故现场;

②对现场的有关实物资料进行取样封存;

③调查了解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及相关人员的责任;

④按“三不放过”的原则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教育、总结。

8、后勤供应组的职能及职责

①协助制订施工项目或加工厂应急反应物资资源的储备计划,按已制订的项目施工生产厂场的应急反应物资储备计划,检查、监督、落实应急反应物资的储备数量,收集和建立并归档;

②定期检查、监督、落实应急反应物资资源管理人员的到位和变更情况及时调整应急反应物资资源的更新和达标;

③定期收集和整理各项目经理部施工场区的应急反应物资资源信息、建立档案并归档,为应急反应行动的启动,做好物资源数据储备;

④应急预案启动后,按应急总指挥的部署,有效地组织应急反应物资资源到施工现场,并及时对事故现场进行增援,同时提供后勤服务。

(二)、二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各部门的职能及职责

1、事故现场副指挥的职能及职责

①所有施工现场操作和协调,包括与指挥中心的协调;

②现场事故评估;

③保证现场人员和公众应急反应行动的执行;

④控制紧急情况;

⑤做好与消防、医疗、交通管制、抢险救灾等各公共救援部门的联系;

2、现场伤员营救组的职能与职责

①引导现场作业人员从安全通道疏散;

②对受伤人员进行营救至安全地带。

3、物资抢救组的职能和职责;

①抢救可以转移的场区内物资;

②转移可能引起新危险源的物资到安全地带。

4、消防灭火组的职能和职责

①启动场区内的消防灭火装置和器材进行初期的消防灭火自救工作;

②协助消防部门进行消防灭火的辅助工作。

5、保卫疏导组的职能和职责

①对场区内外进行有效的隔离工作和维护现场应急救援通道畅通的工作;

②疏散场区内外人员撤出危险地带。

6、后勤供应组的职能及职责

①迅速调配抢险物资器材至事故发生点;

②提供和检查抢险人员的装备和安全防护;

③及时提供后续的抢险物资;

④迅速组织后勤必须供给的物品,并及时输送后勤物品到抢险人员手中。

(三)、应急反应组织机构人员的构成

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在应急总指挥、应急副总指挥的领导下由各职能科室、现场施工的人员分别兼职构成。

1、应急总指挥由项目经理担任;

2、应急副总指挥由项目副经理担任;

3、现场抢救组组长由公司的各工程负责人担任,项目部组成人员为成员;

4、危险源风险评估组组长由总工担任,总工办其他人员为成员;

5、技术处理组组长由技术经营科科长担任,科室人员为成员;

6、善后工作组组长由办公室负责人担任,科室人员为成员;

7、后勤供应组组长由财务科、机械资管理科、物业管理科长担任,科室人员为成员;

8、事故调查组组长由质安科科长担任,科室人员为成员;

9、事故现场副指挥由该项工程负责人担任;

10、现场伤员营救组由施工队长担任组长,各作业班组分别抽调人员组成;

11、物资抢救组由施工员、材料员各作业班组抽调人员组成;

12、消防灭火组由施工现场电工,各作业班组抽调人员组成;

13、后勤供应组、由后勤人员、各作业班组抽调人员组成。

四、应急救援的培训与演练

(一)、培训

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确立后,按计划组织施工项目部及施工现场的全体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从而具备完成其应急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1、一级应急组织每年进行一次培训;

2、二级应急组织每一项目开工前或半年进行一次培训;

3、新加入的人员及时培训;

主要培训以下内容:

1、灭火器的使用以及灭火步骤的训练;

2、施工安全防护、作业区内安全警示设置、个人的防护措施

施工用电常识、在建工程的交通安全、大型机械的安全使用;

3、对危险源的突显特性辩识;

4、事故报警;

5、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疏散;

6、现场抢救的基本知识。

(二)演练

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确立后,经过有效的培训,施工项目部在项目开工后演练一次,根据工程工期长短不定期举行演练,施工作业人员变动较大时增加演练次数。每次演练结束,及时作出总结,对存有一定差距的在日后的工作中加以提高。

五、事故报告指定机构人员、联系电话

质安科是事故报告的指定机构,联系人:,电话:,手机:.质安科接到报告后及时向总指挥报告,总指挥根据有关法规及时、如实地向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报告,特种设备发生事故的,还应当同时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六、救援器材、设备、车辆等落实

项目部每年提取一定比例的费用,根据施工生产的性质、特点以及应急救援工作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有选择地配备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对应急救援器材、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不得挪作他用。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后,机械设备、运输车辆统一纳入应急救援工作之中。

七、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终止和终止后工作恢复

当事故的评估预测达到起动应急救援预案条件时,由应急总指挥启动应急反应预案令。

对事故现场经过应急救援预案实施后,引起事故的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消除;所有现场人员均得到清点;不存在其它影响应急救援预案终止的因素;应急救援行动已完全转化为社会公共救援;应急总指挥认为事故的发展状态必须终止的;应急总指挥下达应急终止令。

应急救援预案实施终止后,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护事故现场和物证,经有关部门认可后可恢复施工生产。

对应急救援预案实施的全过程,认真科学地作出总结,完善应急救援预案中的不足和缺陷,为今后的预案建立、制订、修改提供经验和完善的依据。

八、其它

应急救援协会工作计划篇2

一、体制内强制参与:美国红十字会

美国红十字会参与灾害救援属于体制内强制参与。在全国反应计划中美国红十字会是唯一一家以责任单位身份列入其中的社会组织。这一身份给美国红十字会带来的好处是保证了救灾资源的充足性。红十字会不仅可以利用政府资源,而且也是公众捐赠的主要对象。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发生后,慈善捐赠总计超过30亿美金,其中2/3投向了美国红十字会。同时,红十字会也被寄予极高的期望,公众认为其有责任协助州地方政府为灾民提供及时的食宿和基本服务,因而当红十字会无法第一时间满足灾民需求时,它会立即成为被批评的焦点,最明显的例子是飓风发生4个月后,美国红十字会的主席因为在新奥尔良地区的救援迟缓而引咎辞职。

作为体制内的组织,美国红十字会与政府其他救援机构有着密切的联系。红十字会在各个相关的协调中心都派驻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与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主要包括:联邦应急管理局下的地区反应协调中心(RRCC)和全国反应协调中心(NRCC)以及相关州与地方政府的应急执行中心(EOC)等。同样作为责任单位,联邦应急管理局是美国红十字会在救援中联系最多的政府机构,红十字会依赖联邦应急管理局提供支持,包括食物、燃料、流动厕所等救援必备物资。通常的工作程序是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向联邦应急管理局在当地的协调中心提出需求,联邦应急管理局的协调中心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安排和供给。但在实际救援过程中,由于物资运输的种种困难,需求很少能得到及时满足。

州和地方政府与红十字会之间也存在联系和合作关系。红十字会的一项重要职责是负责避难所的日常服务。有些避难所是州和地方政府临时建立的,而后红十字会进入并提供相关服务。此外,红十字会也会与其他社会组织有一定的联系与合作。但这些社会组织被限制在很小的范围内,只包括NVOAD的成员组织以及与红十字会在救灾方面有联系的组织。至于其他的社会组织则大部分是在救援过程中遇到并临时开展互动和合作的。此外,在由红十字会提供服务的避难所中有时由于人手或物资不够,也需要地方性社会组织的帮助。

二、体制边缘志愿参与:NVOAD的成员组织

NVOAD是1970年由7个社会组织发起成立的联盟组织。目的是为了促进社会组织在救援过程中的沟通、协调与合作。目前NVOAD的全国成员组织已经发展到50多家,此外,在美国55个州和地区也有类似的地方VOAD组织。作为全国主要救灾社会组织的联盟,NVOAD实质上是一个联系平台,真正参与救援工作的是它的成员组织。NVOAD的成员组织在救援过程中比红十字会的体制内强制参与要更为独立,它不接受政府资源也不履行政府的救援任务,它与政府的联系主要是通过NVOAD以及原来已经建立的与政府某些部门的良好合作关系。

以救世军为例,它在美国参与各类自然灾害救援已有超过百年的历史。与红十字会提供救援的方式不同,救世军的救援工作是独立展开的。首先,救世军的资源主要来自于组织募款。飓风开始不久,救世军就通过网络和电话陆续收到大量社会捐赠,募款总额近3.65亿美元,其中大约70%直接用于灾民,30%用于后勤支持,如流动厨房的燃料、食物购买和工作人员的交通费用等。其次,救世军不被允许在政府的应急执行中心(EOC)派驻联系人。如果它希望获得有关政府方面的信息,唯一的正式渠道是NVOAD,但救世军认为通过NVOAD获得的二手信息并不能完全满足自己在开展救援活动中的需要。当然政府相关部门也会基于曾经的友好关系与救世军产生直接的联系,例如德克萨斯州的州应急执行中心(EOC)会给救世军德克萨斯州的项目官员打电话,告知中心计划将新奥尔良地区的25000名被困群众转移到休斯敦地区。希望救世军前去提供服务,但这种情况并不经常发生。

在救援过程中,救世军也会与红十字会、其他NVOAD的成员组织和当地的社会组织开展临时合作。共同应对一些救援需求,例如:救世军在圣地亚哥地区与当地红十字会合作建立避难所,接收当地灾民;与美国卫理公会救济委员会合作在密西西比地区开展长期的地区恢复项目等。

三、体制外志愿参与:地方性社会组织

体制外志愿参与的特点在于社会组织与政府相关救援机构之间的正式联系渠道较少,组织的资源主要来自于所在区域的公众捐赠,组织的参与方式主要通过动员地区资源,服务于所在地区。在卡特里娜飓风的救援中,大量路易斯安那州和密西西比州等受灾地区的地方慈善组织(包括教堂和宗教团体)、非营利机构和地方的基金会等都属于体制外志愿参与的路径。

这些组织在飓风救援中呈现出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反应迅速,由于飓风造成的灾害超过了政府、红十字会等常规救援的能力范围,大量的地方性社会组织迅速投入到灾后救援中,在红十字会到来之前承担起了建立避难所、提供基本生活所需的责任;二是服务量大,根据路易斯安那州社会服务部的调查显示,在卡特里娜飓风登陆6个星期后,该州避难所共接收了26138名灾民,其中红十字会运作的55个避难所承接了13617名;教堂和宗教团体运作的123个避难所容纳了5780名灾民;其他地方组织建立的62个避难所容纳了6733名灾民。这意味着包括宗教团体在内的地方性社会组织在飓风救援中接收并服务了与红十字会几乎相等数量的灾民,并且他们运作的避难所的数量是红十字会的4倍;三是数量众多,当联邦应急管理局向社会组织提供卡特里娜飓风救灾补偿时,仅路易斯安那州就有765家社会组织直接提出了申请;此外据密西西比州的联邦应急管理局官员估计,该州还有500家左右的社会组织活跃在救灾活动中。

地方性社会组织与红十字会等专业救灾社会组织相比,更了解地方情况,社区动员能力更强,但由于它们大部分是自发参与救灾,其中一些组织甚至是第一次参与救灾,因而它们不仅缺乏与常规救援机构的联系,而且缺乏救灾所需的资源。

地方性社会组织在救援中与政府的救灾体系存在明显脱节。地方政府的应急执行中心(EOC)会根据全国反应计划将群众救援作为联邦应急管理局和红十字会的任务,因而当地方政府有这方面需求时,它们会和联邦应急管理局及红十字会联系,但不会直接与地方性社会组织联系。联邦应急管理局与地方性社会组织的联系也很弱。在它划分的12个区域中,虽然每个区域设有1名志愿机构联络人,但在一些范围较大的区域,1名联络人要同时兼顾4~5个州的志愿组织,而从路易斯安那州和密西西比州的情况来看,每个州都至少有500个以上的志愿组织在参与救灾,这就使得一名联络人根本无法顾及如此数量众多的组织,而只能有选择地与部分规模和影响较大的社会组织直接联系;例如每个地方的VOAD组织。红十字会的情况也相似,它虽然在蒙哥马利的临时救援中心设置了社会组织协调人员,但红十字会的主要职责是提供实质性的救援服务而非组织协调,其内部各个工作组之间的协调已经让红十字会疲于应付,更别提兼顾原来没有联系的地方性社会组织。因此,红十字会的社会组织联络人也是将主要精力放在几个规模较大的救援组织上,而无暇顾忌规模小、覆盖面不大的地方性社会组织。

在资源方面,地方性社会组织的资源大部分来自于组织本身的运作经费和当地社区的支持。虽然飓风过后公众捐赠非常积极,但这些资源主要流向红十字会及一些规模较大、声誉较好的社会组织。地方性社会组织由于缺乏知名度,很难获得区域之外的资源,这意味着虽然这些组织参与了灾害救援,但并没有新的资源进入以弥补组织的救援成本,导致一些组织在参与救援过后迅速面临资金危机。虽然联邦应急管理局为参与灾害救援的社会组织设立了补偿基金,但是基金本身仍然是偏向NVOAD的成员组织,对于地方性社会组织而言,很难满足所有条件,申请的过程也非常困难。

四、对中国的启示

首先,在战略上构建一个社会组织救灾体系。在灾害救援中,除了依靠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等组织外,还可以考虑将其他的社会组织纳入到救援计划之中,构建一个社会组织救灾体系,以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当然,不同的社会组织参与救灾的路径并不相同,所掌握的资源、所承担的责任也有差异,不可一概而论。对于一个相对完整的社会组织救灾体系而言,既需要有像参天大树一样可以综合利用政府和社会资源、强制性参与的红十字会组织,也需要有像壹基金这样专业化的、具有较高社会声誉的全国性组织作为支撑,同时还需要大量的像茵茵小草一样熟悉灾区、了解灾区的地区性社会组织提供及时的、长期的服务。给予不同类型的组织以不同的资源和参与渠道,切实发挥它们的优势作用,有利于在灾害救援过程中发挥社会组织的合力。

其次,资源上向地方性社会组织倾斜。由于“马太效应”的存在,体制内的组织或知名度高的全国性组织往往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资源,但由于组织规模是既定的,一定时间内所能服务的群体是有限的,容易造成资源过剩的状况。相反,一些规模较小的地方性社会组织,募款能力较弱,但由于它们活跃在救援前线,对于资源的需求量大,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供给。类似的情况在汶川和芦山地震中均有发生。资源的有效分配需要依靠政府相关部门和全国性基金会通过项目划拨和救援补助等多种方式进行平衡与协调。

应急救援协会工作计划篇3

世界主要国家应急物流发展现状

美、日、欧等世界主要国家经过多年探索和发展,大都形成了运行良好的应急管理体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应急救援系统,并且逐渐向标准化方向发展,使得包括应急物流在内的整个应急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和高效。

1、美国常设救灾物流专门机构

经过多年的努力,针对各种自然灾害,美国建立了完备的应急体系,形成了以“行政首长领导,中央协调,地方负责”为特征的应急管理模式。在地震、飓风、火山、洪水等可能造成重大伤亡的自然活动发生时。美国政府就会立即宣布进邦紧急状态,并启动应急计划,所有防救灾事务由联邦应急管理署(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FEMA)实行集权化和专业化管理,统一应对和处置。2003年3月该署随同其他22个联邦机构一起并入2002年成立的国土安全部,成为该部4个主要分支机构之一。对于各种防救灾工作,美国强调运用先进的高新技术,强调事先预防和模拟演练。同时。针对人口稠密的大都市以及人口稀少的地区灾害。均有不同的预案以及救灾方式。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救灾规划还有相应的治安组织体系,该体系平时配合警方承担各种治安任务,在重大灾害发生时转变成紧急救灾体系遂行救灾任务。

在国内救灾方面,FEMA设有物流管理的专门单位,平时主要负责救灾物资的管理储备、预测各级各类救灾物资需求、规划救灾物资配送路线,以及救灾物流中心设置等工作。当灾害发生时,物流管理单位便会迅速转邦紧急反应状态,根据灾害需求接受和发放各类救灾物资。美国法律规定应急行动的指挥权属于当地政府,仅在地方政府提出援助请求时,上级政府才调用相应资源予以增援,并不接替当地政府对这些资源的处置和指挥权限;当地方政府的应急能力和资源不足时,州一级政府向地方政府提供支持;州一级政府的应急能力和资源不足时,由联邦政府提供支持。一旦发生重特大灾害,绝大部分联邦救援经费来自联邦应急管理署负责管理的“总统灾害救助基金”。

在国际救灾方面,美国设有对外灾害援助办公室(Office of US Foreign Disaster Assistance,OFDA),负责处理各种紧急事务。目前,OFDA在世界范围内设有7个应急仓库,这些仓库紧靠机场、海港,存储基本的救灾物资,诸如毯子、塑料薄膜、水箱、帐篷、手套、钢盔、防尘面具、尸体袋等等,一旦某个地区发生重大自然灾害,OFDA就会从距离最近的仓库调拨救援物资送至灾区。

2、日本对救灾物资分阶段管理

众所周知,由于日本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地质条件,经常遭受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的侵袭。在设计防灾、救灾计划,以及开展防灾、救灾演习上,日本政府形成了以“行政首脑指挥,综合机构协调联络,中央会议制定对策,地方政府具体实施”为特征的应急管理模式。日本的防救灾体系分为三级管理,包括中央国土厅救灾局、地方都道府以及市、乡、镇。各级政府防灾管理部门职责任务明确,人员机构健全,工作内容完善,工作程序明确。每级组织都会定期举行防灾汇报,并制订防救灾计划,包括防灾基础计划、防灾业务计划、地域防灾计划等。日本非常重视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在每年的国民“防灾日”都要举行由日本首相和各有关大臣参加的防灾演习,通过全民的防灾演练,一方面提高国民的防灾意识,另一方面检验中央及地方政府有关机构的通信联络和救灾、救护、消防等各部门间的运转协调能力,并对各类人员进行实战训练。可以说,日本国已经建立起了包括应急物流在内的一整套完整的救灾体系。

在救灾的物流管理上,日本的主要做法有:制定灾害运输替代方案。事前规划陆、海、空运输路径(因海运和空运受震灾影响小,所以多利用这些资源);编制救灾物流作业流程手册,明确救灾物资的运输、机械设备以及其他分工合作等事项;预先规划避难所。平时可作他用,一旦发生灾害,立即转成灾民避难所。并作为救援物资发放点;对救灾物资进行分阶段管理,将救灾物资的配送工作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由政府行政单位负责,包括救援物资的收集、存放和运输;配送中心24小时作业;要求军队协助进行交通管制,维护紧急物品的运输。第二阶段由物流公司负责(根据政府要求采取较主动的方式进行配送),选择车站等4个配送中心,重点关注提升配送效率;委托物流公司进行专业配送、存储管理;配送中心的配送频率控制在每天不超过50辆次;选择2个地点作为储存性仓库。第三阶段仍由物流公司负责(但根据灾区需求采取较为被动的方式,即依据订单进行配送)。配送中心减少到2个;委托物流公司进行专业配送、存储管理;配送中心的配送频率控制在每天2辆次。事实上。日本的救灾物资管理,已经充分利用了现代商业的物流发展成果。此外,根据救灾物资性质分送不同的仓库,对社会捐赠灾区的必需物资,经过交叉转运站(Cross-docking)分类后直送灾民点,对社会捐赠的非必需物资或超过灾区需要的物资,则送到储存仓库,留待日后使用。特别值得称道的是。日本非常重视应急物资储备,基本形成了从国家到家庭各个层面的储备体系。

3、德国民间组织发挥巨大作用

德国拥有一套较为完备的灾害预防及控制体系,德国的灾害预防和救治工作实行分权化和多元化管理,在应急物流管理中由多个担负不同任务的机构共同参与和协作。最高协调部门是公民保护与灾害救治办公室,隶属于联邦内政部。在发生疫情以及水灾、火灾等自然灾害时,消防队、警察、联邦国防军、民间组织以及志愿组织等各司其职、齐心协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对于救灾物流,德国是建立民防专业队伍较早的国家,全国约有6万人专门从事民防工作外,还有约150万消防救护和医疗救护、技术救援志愿人员。这支庞大的民防队伍均接受过一定专业技术训练,并按地区组成抢救队、消防队、维修队、卫生队、空中救护队。德国技术援助网络等专业机构可以为救灾物资的运送和供应等方面提供专业知识和先进技术装备的帮助,并在救灾物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另外,德国还有一家非赢利性的国际人道主义组织,即德国健康促进会,长期支持健康计划并对紧急需求做出立即反应,在救灾物流管理中也发挥了极其重

要的作用。据了解,该组织每年通过水路、公路、航空向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配送300多万公斤的供给品,并利用计算机捐赠管理系统,保持产品的高效率移动。一旦需求被确定。供给品通常在30~60天内就会迅速运送到指定地点,避免了医药物品的库存。同时,一旦有灾难通知,德国健康促进会就会立即启用网络通信资源,收集灾难的性质、范围等信息,并迅速组织救灾物品配送到指定救助地点。

国外应急物流发展的特点

尽管各国应急物流模式因国情不同而各具特色,但都存在一些共同的特点。

1、建立协调有效的应急物流管理体系

各国都依据法律建立立体化、网络化的应急管物流理体系,从上到下的常设专职机构,及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的抢险救援队伍,严格而高效的政府信息系统及明确的政府职能和部门合作,超前的灾害研究和事故预防机制,普遍的灾害意识培养和全社会的应急培训,充足的应急准备和可靠的信息网络保障。

2、建立完善的自然灾害应急物流预案

由政府统一负责指挥自然灾害预防、救治的所有工作,包括制定防灾计划、定期开展防灾救灾演习、开展应急物流演练等,预案还根据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事先规划陆、海、空运输替代路线,如在地震灾害中,会伴随发生道路阻断、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常规道路交通将难以发挥机动灵活、“门到门”的优势,这时需要选择空运或海运等适宜的替代运输方案,实现救灾物资的及时运送。此外,还将民间组织以及志愿组织等非政府部门纳入到防灾救灾体系中,配合政府工作,齐心协力顺利完成应急物流的全过程。

3、建立科学合理的应急物资储备

各国根据可能发生的不同灾情,对各类救灾物资的需求进行科学预测,依此建立规模适中、布局合理的应急救援物资库,这些应急救援物资库平时储放应急物资,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则由专业的物流公司迅速从应急救援物资库提取救灾物资,送往灾区;灾害发生后,社会采购或捐赠的救灾物资需要汇集至应急救援物资库,在应急救援物资库分类拣选后统一配送至灾区。

4、运用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理论指导应急物流管理

应急救援协会工作计划篇4

一、领导机构

成立以常务副市长市政府应急办、市发改委、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市城乡建设局、市交通局、市商务局、市卫生局、市应急救援支队等应急工作关联单位主管领导为成员的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应急办主任吴建辉任办公室主任,市政府应急办专职副主任袁财平、市应急救援支队支队长樊全华、政委周三荣为副主任,统筹负责《三年规划》的具体实施。

二、主要任务

(一)组织体系建设

1.应急救援队伍组建。目前风景名胜区应急救援大队挂牌组建工作已经完成。经济技术开发区、信江新区要在公安消防机构完善后,尽快组建应急救援大队。已经组建的应急救援大队要按照要求,全面开展各项工作,履行相应职责。

2.合同制救援队员征招。按照《三年规划》的指标任务,在全省率先采取一步到位的方式,年,全市完成200名合同制应急救援队员征招任务(具体任务分配见附表1)。市本级采用在市城管综合执法队员中选聘的方式,由市应急救援支队与市城管综合执法支队签订用工合同(选聘队员实行双重管理)。常态情况下在原单位工作,适时参加应急救援支队联勤联训。遇有应急救援任务时听从应急救援支队调集、任用。合同制队员每年集中培训20-30天,培训期间每人每天补助伙食费、营养费50元,参加应急救援任务时,每人每天补助100元。队员的被装费、培训费、保险费、个人防护装备和救援器材经费等与应急救援工作相关的费用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各县(市、区)、龙虎山风景名胜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信江新区合同制应急救援队员征召办法可参照执行。

(二)应急响应及指挥机构建设

1.编制应急救援预案。根据我市灾害事故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年要完成各类专项应急预案修编工作。年完成部门预案和市各专项预案相衔接的应急救援预案,初步建立市应急救援预案数据库。各县(市、区)要结合本地实际,编制适应本地区应急响应等级、救援任务和力量编成的子预案,明确预案的编制单位、组织指挥与响应程序、通信联络方法、应急保障措施和社会联动程序,组织本地应急救援队伍进行预案的熟悉演练。年6月底,各县(市、区)编制的应急救援预案统一上报市应急办审核。

2.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建设。市政府应急指挥平台及市应急救援指挥平台目前已经实现了集通信、指挥、调度于一体,具备灾情受理、有(无)线通信及视频指挥调度、道路图像监控、地理信息、灾害现场图像传输、大屏显示、集中控制、应急预案管理、应急资源数据库等综合信息辅助决策等基本功能。各地、各有关部门于年6月前应建成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并做好与市政府应急指挥平台的对接工作(月湖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信江新区应急指挥平台与市本级共享,各地应急救援指挥通信器材配备任务见附件2)。

3.应急救援响应机制建设。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各县(市、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应当依据省政府府厅发号文件确定的标准,对跨市及市内、跨县(区)及县(区)内的综合应急救援任务实行II级和III、IV级响应。各级的响应程序和响应处置预案应分类型、分等级制作并与市应急救援总体预案、专项预案相衔接。市、县两级政府和交通运输、森林防火、工程抢修、医疗急救、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水利、气象、通信、供水、供电、供气、石油等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要在各自管辖区域内建立预警预测、信息采集与管理、信息研判、灾害受理、力量调度等子系统。并以市应急救援指挥平台为中心,实现覆盖全市的灾害预警、应急响应、联勤联动网络,保持24小时全天候通信联络,建立“每周值班点名、每月例会协商、每季度联动演练、每年检查评比”的联勤问责制,确保应急救援响应机制良好运转。

4.建立应急救援专家组和专业技术人才资源库。我市应急救援专家组和专业技术人才资源库已组建完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抓好补充、完善,按职责分工开展工作。

(三)救援队伍素质技能建设

1.现役制应急救援队员的训练与培训。各级应急救援支(大)队现役消防官兵要在公安消防部队消防员等级达标和岗位练兵训练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对各类灾害事故处置的技、战术研究,强化对抢险救援车辆器材装备的操作应用训练,提高指挥决策和科学施救水平。每季度组织一次业务技能考核,每年举行一次抢险救援业务竞赛,对基层指挥员、班长、驾驶员、攻坚组队员、通信员和新入伍队员每年应组织不少于20天的专业培训。

2.合同制应急救援队员的训练与培训。年11月底,市应急救援支队应完成《市合同制应急救援队员业务训练和考核大纲》的编制工作。对已被征招录用的合同制应急救援队员,组织为期不少于三十天的体能、技能训练,经考核合格后正式编入应急救援支队担负执勤工作。对合同制应急救援队员的考核、培训和分配,由市应急救援支队具体负责,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协助。

3.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训练与培训。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日常业务训练工作由其主管部门或单位组织,市应急办和市应急救援支队负责业务指导。市应急救援培训基地建成后,每年分两批组织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骨干进行专项业务培训,培训合格的发放《市应急救援专业技术培训合格证》,享受本单位同等级行业技能技师津贴待遇。

4.加强应急救援联动演练。建立综合应急救援实战演练制度,每半年组织一次综合性应急救援实战拉动演练。年底,市本级将组织一次由全市各专业应急救援队共同参与的应急响应联动救援演习。各县(市、区)政府也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县(市、区)的应急响应联动预案,适时开展应急联动响应演习,每次参与联动演习的队伍数不得少于本县(市、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总数的80%。

(四)应急救援设施装备建设

1.应急救援车辆装备购置任务。依据《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府发号文件)精神,从年起,各级财政应设立应急救援专项资金,将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装备保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市本级近期购买应急救援车辆、装备、器材经费约3000万元人民币,采取申请外国政府低息贷款的方式一次性解决(本金及利息等相关费用按贷款合同确定的还款计划,分年度列入市本级财政预算,逐年支付)。申请外贷工作由市发改委牵头,市财政局、市应急救援支队具体实施(车辆装备购置任务分配见附件3)。车辆装备的购置要本着“结构合理,经济适用,资源整合,区域共享”的原则,在满足应急救援实际需要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避免重复建设。

2.应急救援训练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市应急救援特勤中队、战勤保障大队和应急救援训练基地工程的建设进度,参照《消防培训基地训练设施建设标准》(GA-T623),在年底前完成市应急救援训练基地建设任务。各县(市、区)应急救援大队应在现有训练场地和训练设施基础上进行扩建和改建,以满足综合性日常训练的需要。余江县应着眼长远,在开发区、城市新区新建应急救援训练基地,此项工作在年完成。

3.应急救援物资保障基地建设。按照“集中管理、分类储备、统一调用、协议补偿”原则,逐步储备应急救援物资装备。年依托市应急救援支队战勤保障大队建立市应急救援物资保障基地,将全市各职能部门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和管理纳入政府统一调配和管理体系,建立“应急保障物资管理数据库”。加强与社会单位的联动,建立警地联储、反应快速的应急物资装备社会化应急保障体系。对可提供大型机械、运输车辆、大宗物资、专业设备和不易长期储存的救灾食品、药品、饮用水等应急救援物资的企业单位,市政府将对其资质进行审查后统一授予“市应急救援协作保障单位”,并与其主管部门签订应急保障供货协议。在灾害发生时,由市应急办协调,按照协议征用。征用补偿经费在每年年终按实际发生量进行汇总审核,报市政府审定,由市财政负责拨付。

(五)不断健全应急救援规章制度

由市应急办牵头,结合市的实际情况详细制订《市重大灾害应急指挥会商制度》、《市辖区灾害预警和信息报告制度》、《市应急物资管理制度》、《市应急救援队伍培训演练制度》、《市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制度》、《市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单位定期会商和要情通报制度》、《市应急救援专家组建设管理制度》等各类规章制度。在年12月前完成制度初稿,上报市政府审定后执行。

三、检查考评

应急救援协会工作计划篇5

关键词:应急救援 队伍建设 启示 建议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2-068-02

一、建立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的必要性

公共安全是人类生存、发展始终面对的基本问题。我国历来是一个灾害多发的国家,近年来中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损失非常严重。迄今为止,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2/3以上的国土面积受到洪涝灾害的威胁,约占国土面积69%的山地、高原区滑坡、泥石流、山体崩塌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与此同时,我国进入社会转型、经济转轨和矛盾凸显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增长、产业聚集、城市扩张给中国城市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矛盾,能源、交通、电力、化工、卫生等各个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公共安全形势严峻。过去以行业为主体的专业救援队伍已经无法单独完成大规模的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任务。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完善应急救援机制”的要求,这是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建立一支反应快速、技术性强、功能多样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是当前我国面对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湖北、云南两省在应急救援工作中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湖北、云南两省,作为灾害较为多发地区,在积极应对严峻的灾害形势、强力推进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湖北省应急救援工作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湖北省地处华中腹地,地貌多样,灾害较为多发,事故处置和救援工作任务繁重。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应急救援工作。2010年以全国基层应急救援中部试点为契机,按照“政府主导、消防牵头、多点培育、整体推进”的思路,建立了基层应急救援的“一个平台”、“三种模式”和“五大体系”。

1.全省应急救援指挥调度规范化。省、市、县三级政府均依托各级公安消防部队,充分发挥119通信指挥系统的资源优势,建设应急救援指挥平台。通过“一个平台”建立灾情预警预测机制、统一调度指挥机制、分级分类响应机制,实现与各部门信息的互联互通,完善道路、交通、水源、救援力量、专家人员、保障物资在内的基础信息数据库、灾害事故预案库和“类型”重大灾害事故案例库,按照灾害事故类型和等级实行四级响应,增强应对灾害事故的主动性与针对性。

2.应急救援资源整合效益最大化。建立“轮值”、“混编”、“分点”三种县域应急救援模式。轮值执勤模式即“部门派驻、政府补贴、轮流值守”。以赤壁为例,市政府依托消防站建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组织机构代码的应急救援中心,全市10支专业队每周各派4名队员轮流值守,每天保持45人常备执勤力量。分点执勤模式即“分类建队、单位保障、联动响应”。各专业队都是常备执勤力量,有规范的执勤值班场所,实行24小时专人值守,应急救援局(中心)通过网络指挥平台对各队值班、训练、出动情况进行动态管理,遇有应急任务,按照调度程序、力量编成和处置规程进行独立处置或联合处置。该模式将政府应急管理责任合理分解到各部门和单位,队伍管理层级明确,机动性强,提高了处置灾害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混编执勤模式即“社会招聘、政府出资、混合值守”,即将公安消防队员、专业队员和合同制队员混编驻守,形成相对固定的执勤力量,集中管理训练,统一调度指挥。

3.推动基层应急救援工作可持续发展。一是法律制度体系,从省、市、县三级就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训练、管理、联动、保障等方面先后出台相关法规制度,给予强力政策支持。二是应急力量体系,建立以公安消防部队为骨干、多种形式消防队为补充的综合应急力量,建立以职能部门为骨干、相关行业为补充的专业应急力量,建立以民兵预备役为骨干、志愿者为补充的战时动员力量,建立以各类专家为骨干、行业经验丰富人员为补充的辅助决策力量。三是应急装备体系,根据各类灾害事故处置需要,加强应急救援装备建设,不断优化应急救援装备结构。四是应急训练体系,各级政府依托消防现有场地和设施建设训练基地,分批组织各专业队进驻基地接受应急救援系统培训。各级应急救援队分年度、分专业统一制定训练计划,下达训练科目,编制训练规程,政府定期对各专业队组织训练考评,并且结合灾害事故特点,结合各专业队的职责任务,每半年组织开展一次联合实战演练,不断提高协同作战能力。五是应急保障体系,各级政府将应急救援队伍专项经费全部纳入统计财政预算,建立应急救援经费保障长效机制,所有装备、物资实行集装箱式、模块化保障。

(二)云南省应急救援工作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云南是一个集边疆、山区、多民族于一体的经济欠发达省份,也是我国自然灾害形势最严峻的省区之一。在公安部“长沙会议”后,云南消防总队依托公安消防总队组建省综合应急救援总队,全省所有州市和129个县(市、区)全部组建了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成了覆盖全省、上下衔接、反应灵敏、协调联动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其主要做法有:

1.立足“三个依靠”,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一是依靠政府主导,省政府高度重视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把驻军、武警部队、民政、应急等部门调整为消防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建立联系会议制度和沟通协调机制。把加强消防应急救援能力建设作为各级政府履行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政府目标绩效考核,将其作为政府工程来推进,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支持、协调推进的良好局面。二是依靠规划牵引,省政府将应急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作为重点专项规划来编制,把消防应急救援能力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对各级各部门落实规划的年度目标、具体任务、工作责任进行了分解细化,形成了完善的责任体系。三是依靠制度规划,把应急救援职责写入《云南省消防条例》,明确了各专项应急部门、单位的职责、任务,同时出台《关于加强全省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意见》,推动各地普遍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负责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领导机构,把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纳入了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形成政府统一领导、协调联动、规范处置的应急救援工作格局。

2.围绕“三个坚持”,稳步推进队伍建设。一是坚持分步推进,针对云南各地应急体系建设发展不平衡的实情,按照“组建一支队伍、建立一个机构、健全一套运行机制、制定一套指挥流程、出台一份管用文件、举办一次联合实战演练、总结一套建设经验”的“七个一”步骤,分步推进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逐一明确了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标准和完成时限,并及时召开现场会、推进会。二是坚持因情施策,针对各地经济社会条件和灾害类型差异大的实情,摸索出3种建队模式:资源整合型、中心指挥型、常设机构型,形成了省有机动力量、州(市)有专业力量、县(市、区)有综合力量的救援力量格局。三是把提升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实战能力作为队伍建设的关键,着眼灾害救援的专业化要求,不断深化执勤训练改革,采取轮值轮训勤务模式,推行“演练日”制度,对各类专业救援人员进行不少于15天的业务培训,并把农村、社区志愿者队伍纳入了联勤联训体系,使联动力量延伸到了村寨。

3.强化“三个保障”,全力确保健康发展。一是强化财力保障,把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经费保障纳入政府目标责任状,通过层层签订责任状并将考核奖惩纳入省委、省政府集中检查考核评比内容,推动建立健全了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公共财政保障机制。二是强化装备保障,按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装备配备标准,云南总队与省财政厅多次沟通协调,联合报请省政府批准实施了加强灭火和应急救援装备建设三年投资计划,推动省、州、县三级,按照必须必配、急需急配原则,投入大手笔加强应急救援装备建设,同时各地与企业签订装备保障协议,将应急装备、维修人员捆绑征调,储备了一大批救援装备和物资,更加符合实战需要。三是强化通信保障,省综合应急救援总队与通信运营企业合作建设全省应急救援通信指挥光缆网,建成纵向贯通各级、横向高度互联互通的跨部门、跨区域应急通信指挥平台。

(三)湖北与云南省应急救援工作对我们的启示

1.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是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组织基础。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是一项浩大的社会工程。党委、政府对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成效。一是要汇报到位,争取重视。湖北、云南紧紧抓住新《消防法》出台的有利时机,主动多次向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专题汇报,使党委、政府领导充分认识到加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二是要参谋到位,呈好方案。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湖北、云南均做了充分的准备,及时向省政府呈报详实的方案,从而推动政府在全省率先出台政策法规、实施办法。三是要跟踪到位,狠抓落实。加强汇报交流,使地方党政领导的思路和决策很快得以落实,在极短的时间内作出部署。

2.部门协同融入发展是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关键所在。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特点和优势在“综合”,但难点也在“综合”。“综合”涉及到不同系统和层面间的合作,需要政府行政组织内部的配合,也需要行政部门与社会单位甚至纯社会单位之间的协作。一是要明确职责和责任,严格落实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编制问题,要推动政府建立规范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分工和问责机制,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职责任务。二是要充分发挥应急委、应急办的领导作用,如云南省推动政府州长、县(市)长担任应急指挥中心指挥长,构筑了政府“大应急”的框架。三是要主动协调开展工作,消防在与各部门的沟通互动中塑造以公共利益为目标的组织文化,争取得到政府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实践发现,对应急管理而言,要实现优质化的管理目标,需要建立起有效的跨部门协同机制,形成一套能够共担风险的体制和机制,同时要建立有效的政策和弹性化的组织结构以应对合作产生的风险。

3.建立机制着眼长效是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能否建立长效的运行机制事关综合应急救援建设工作的成效,直接影响着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工作的生命力。一是先要出台规范性文件,就以公安消防部队为依托组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的力量组成、职责任务、工作程序和综合保障等问题作出具体规定。二是建立监督制约机制,将综合应急救援的相关制度纳入地方立法,将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内容纳入地方消防工作条例,并可以通过人大和政协的力量来监督政府执行应急管理的职能。三是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对综合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从常态应急救援工作保障和战时应急救援保障两大方向建立一系列制度和规定,努力将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经费保障纳入政府财政预算,推动建立健全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公共财政保障机制。

三、区县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不足

目前,全国各地的公共应急抢险救援力量主要有公安消防、武警、、预备役民兵;专业应急救援力量主要有交通、环卫、电力、供水、供气、医疗救护、铁路、地震等十几种救援力量;企业和社会救援力量主要是各大中型企业专兼职救援队伍和社会志愿者。

(一)制度体系未能适应城市发展

虽然近年来大力推进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各地政府部门建立专门机构负责统一协调和管理。但应急反应和紧急救援实行的还是一种“分而治之”的行业垂直领导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条块分割缺乏整体合力。多支职能单一的应急救援力量并存,互不隶属,客观上造成遇险求助不便、接警出动迟缓、联动响应滞后、合成指挥不力等。二是多头重复投入缺乏成本观念,浪费严重。三是职能单一缺乏常备主力,没有一支政府直接指挥下、能妥善处置各种事故灾害的常规、常备、综合性应急救援力量。

(二)应急管理薄弱,应急反应迟缓

由于规章制度不完善,体系机制不同,各部门未能做到24小时日常值班制度,直接影响突发事故现场快速处置。例如,在北京市海淀区“4.8”三元绿荷奶牛养殖中心西郊二厂草料库房、“5.8”天下城市场等几起火灾事故中,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都要求铲车、挖掘机、洒水车及早到场协助处置,但均未能做到快速反应、及时到场,延误灭火作战总攻时机。

(三)装备量少质差,处置能力不强

从部队角度考虑,虽然各地区专业灾害事故处置队伍快速发展,如北京市海淀区综合应急救援支队组建了7个应对高层、地下、化工、水上、山岳、地震、交通等灾害事故的专业救援队伍。但是,部队处置特种灾害的能力和素质亟待提高。尤其是专业救援装备配备相对薄弱,大功率排烟、破拆、照明装备、高喷车辆装备、冲锋舟、个人潜水装备、氧气呼吸器等装备配备不足。

从地方角度考虑,虽然部分地区已形成了以政府专兼职消防队伍为主的乡镇消防力量,但是水平参差不齐,重形式轻内容、重建设轻管理,且呈现点多分散的局面。部分企业专职消防队伍受企业体制、经费保障等条件的制约,生存和发展环境比较恶劣、人员青黄不接、装备配备缺乏、处置能力不强,无法有效控制与消除灾害事故。

(四)战术创新跟不上抢险救援的要求

高层建筑、地下工程、石油化工企业、公众聚集场所大量涌现,各种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新技术广泛开发利用,火灾、爆炸等灾害事故的几率大大增加、处置难度也越来越大。同时,国际形势日益严峻,防范和有效地处置暴力恐怖事件已成为各国一项共同的紧迫任务。目前在处置以上灾害事故的战术研究上还比较滞后,能否适应抢险救援的现实要求还需经过实践的考验推敲。

(五)经费不足,影响各项工作的开展

虽然国家已从法律上规定了各级地方政府的相对责任,但由于对消防的投入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加之地区经济的差异,消防装备器材发展并不平衡,在实际的运作中并没有将消防经费真正地落实到位,会直接导致之后工作难以开展。

四、加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规章制度建设

区县政府本着坚持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着力提高基层应急队伍的应急能力和社会参与程度,落实各专项应急部门相关责任,出台规章制度来确保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训练、管理、联动、保障等工作的落实。要从打基础、谋长远的角度出发,以规章制度为支撑,以力量、装备为重点,以训练、保障为基础,切实将各部门融入到综合应急救援工作当中,作为一项党委工程、民生工程来抓。逐步加强和完善基层应急队伍建设,形成规模适度、管理规范的基层应急队伍体系的工作原则,寻找一条适合区县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加强统一指挥,优化队伍结构,完善联动体系

首先,依托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实现政府之间、职能部门之间的横向和纵向网格式互通平台,将各应急组成力量统一纳入应急指挥体系,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各应急救援队伍实行24小时专人值班。完善应急指挥网络和专家决策咨询机制,建立预案等级响应制度,明确各级灾害力量编成。

其次,各地区县级专项应急救援队伍分阶段、分批次实现“七有”,即:有固定执勤场所、有专业训练设施、有相关规章制度、有动态名册档案、有配套经费保障、有完善处置预案、有专业救援装备等,建议在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设立各指挥部专有席位,由单位出人、政府出资,实行专业化指挥调度,并由消防支队进行人员日常管理培训。

(三)落实经费、加强器材装备配备,积极促进应急救援队伍正规稳定发展

政府出台一系列硬性保障措施,落实应急管理工作专项经费,将应急救援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逐年实现递增。通过设立应急救援工作专项基金等形式,积极拓宽应急救援工作经费渠道。可以实行队员定期体检和专家特殊津贴制度;落实应急救援人员的医疗、工伤、抚恤等制度;出台应急装备建设规划,按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装备配备标准》,分年度配齐应急救援车辆和装备器材;出台《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标准》,各职能部门按照政府补贴、对口支援和单位自筹等方式,限时完成人员、车辆、装备和执勤点建设任务。各专业救援队的建设实行对口负责,由本级财政和上级对口部门经费保障为主;政府专职应急救援队伍和志愿者建设由本级财政负责;各企业事业单位专职原则上由本单位自筹经费解决。

参考文献:

1.着力提升综合应急救援水平.人民公安报・消防周刊,2011.7.15

2.王慧飞.消防综合应急救援体系建设.高科技与产业化,2011(3)

3.惠斌.湖北构筑应急救援“铜墙铁壁”.湖北日报,2011.7.8

应急救援协会工作计划篇6

加强应急管理,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财产安全的大事。近年来,按照中央、省、市的总体要求和部署,我区编制完成了崆峒区突发事件总体预案、专项预案,配备了突发公共事件专兼职工作人员,开展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演练,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预案编制工作进展不平衡,部分预案还需进一步修订完善,应急机构和队伍不健全,应急救援体系和应急平台建设滞后,面向全社会的预防、避险、减灾等方面宣传培训还不能适应实际工作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不强,自救互救能力弱。为了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有效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按照《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24号)、《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当前应急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甘政发〔2007〕25号)和《x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平政发〔2007〕78号)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现就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明确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依靠法制、科技和人民群众,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在“十一五”期间,建成覆盖全区的应急预案体系;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落实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责任制,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构建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完善应急管理法规规章,建立预警预报信息系统,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军地结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

二、切实加强应急管理规划和制度建设

(一)编制并组织实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依据《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由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分别编制专项应急规划,区发改局汇总提出《“十一五”期间崆峒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力争10月底前完成,并抓紧组织实施。规划应体现优化、整合各类资源的原则,统一规划突发公共事件预防预警、应急处置、恢复重建等方面的项目和基础设施,科学指导专项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二)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管理。要根据崆峒区总体应急预案,尽快构建覆盖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开发区、工业园区、区政府各部门的预案体系。各基层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完善本单位预案,明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防范措施和处置程序。加强对预案编制工作的领导和督促检查,做好各级、各类相关预案的衔接工作。实行动态管理,不断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三)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区政府统一协调全区的应急管理工作,各有关部门负责相关类别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根据崆峒区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和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需要,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开发区、工业园区、区政府各部门应急管理领导机构统一为应急委员会,区应急委员会及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开发区、工业园区、区政府各部门应急委员会成员单位均下设日常办事机构,要进一步强化职责,充分发挥在本地区及相关领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作用。加强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开发区、工业园区、区政府各部门及各类应急管理机构的协调联动。

三、认真做好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防范工作

(一)开展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风险隐患的普查和监控。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开发区、工业园区、区政府各部门要按照《崆峒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突发公共事件风险隐患排查监管工作的通知》(区政办发〔2007〕94号)文件要求,组织力量认真开展风险隐患普查监控工作,建立分级分类管理制度,落实综合防范和处置措施,实行动态管理和监控。对可能引发突发公共事件的风险隐患,要组织力量限期治理。同时,要加强对影响社会稳定因素的排查调处,认真做好预警报告和快速处置工作。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开发区、工业园区、区政府各部门务必于8月底前全面完成各类风险隐患的普查工作,并将普查结果汇总后及时报区政府应急办公室。

(二)加强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报告和预报预警工作。要按照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和改进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的通知》(平政办发〔2007〕21号)文件精神,建立健全应急信息报告工作制度和预警体系,增强应急工作的主动性和超前性。进一步明确信息报告的责任主体、报告程序、报告时限等,确保按规定及时准确报告信息,坚决杜绝迟报、漏报、瞒报现象的发生。要积极开展突发公共事件预警工作,划分监测区域,确定监测项目,明确责任主体。特别要关注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和要害部位,定期收集、报送、研判、分析、预测可能出现的重大紧急情况,及时发现和掌握苗头性问题。建立预警信息通报和制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电话、宣传车等各种媒体和手段,及时预警信息,对不及时预警信息、造成重大事故的单位和责任人,要进行责任追究。

(三)大力开展应急管理培训和科普宣教活动。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开发区、工业园区、区政府各部门要制定应急管理的培训规划和培训大纲,做好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积极开展对地方和部门各级领导干部应急指挥和处置能力的培训,并纳入区党校培训内容。同时加强从业人员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培训,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要强化培训考核。各级应急管理机构要加强对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组织和指导。积极开展应急管理科普宣教活动,全面普及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和技能,逐步推广应急识别系统。要在各种招考和资格认证中逐步增加公共安全内容。充分运用各种现代传播手段,扩大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覆盖面。新闻媒体应无偿开展突发公共事件预防与处置、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并支持社会各界发挥应急管理科普宣传作用。

四、不断加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建设

(一)推进应急平台体系建设。统筹规划和建设具备监测监控、预测预警、信息报告、辅助决策、调度指挥和总结评估等功能的应急平台体系。应急平台建设应依托政府系统办公业务资源网络,规范技术标准,按照资源共享和功能整合的基本要求,在加快区改府网络应急平台和移动应急平台建设的同时,不断推进乡镇人民政府综合应急平台建设,逐步建成连接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开发区、工业园区、区政府各部门的应急指挥机构,形成统一高效的应急平台体系。加大紧急信息接报平台整合力度,建立统一接报、分类分级处置的工作机制。

(二)大力提高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坚持以社区、乡村、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为重点,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明确行政负责人、法定代表人、社区或村级组织负责人在应急管理中的职责,确定专(兼)职的工作人员或机构,加强基层应急投入,增强第一时间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社区要制订操作性强的应急预案,经常性地开展应急知识宣传;乡村要因地制宜加强应急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群众自救、互救能力;学校要在加强校园安全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公共安全知识和应急防护知识的教育和普及,增强师生公共安全意识;企业特别是高危行业企业要切实落实法定代表人负责制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做到有预案、有救援队伍、有联动机制、有善后措施。区、乡镇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加强指导和检查,及时协调解决人力、物力、财力等实际问题。

(三)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落实“十一五”规划有关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灾害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重点工程。建立充分发挥公安、消防、武警、、预备役民兵的骨干作用,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各负其责、互为补充,企业专兼职救援队伍和社会志愿者共同参与的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各类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建设,改善技术装备,强化培训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建立应急救援专家队伍,逐步完善社会化应急救援机制,动员和鼓励志愿者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四)抓紧开展应急管理专家组的筹建。要把筹建应急管理专家组作为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来抓,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和突发公共事件防范、处置过程中的决策咨询和技术指导作用,组织专家学者开展应急管理的重大理论和技术研究,实现应急管理工作的科学、民主决策。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开发区、工业园区、区政府各部门专项应急指挥机构要按照自然灾害类、事故灾害类、公共卫生事业类、社会安全事业类和综合管理类五个类别,抓紧选择适当数量的优秀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组建完成各自的应急管理专家组,并于10月底前将专家组名单以文件形式报送区政府应急办。区政府将从各乡镇和各部门的应急管理专家组成员中通过遴选确定区政府专家组成员,建立区政府应急管理专家组。

(五)积极开展应急演练。要把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与应急演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制定演练计划,确定演练内容,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类演练活动。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开发区、工业园区、区政府各部门原则上每年都要安排一次总体应急预案演练,区级各专项应急指挥部都要组织一次专项应急预案演练。同时,相关乡镇和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协调配合,组织开展联合演练,增强预案编制的完备性、应用的可操作性和流程的合理性,使各项预案切实可用、行之有效。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开发区、工业园区、区政府各部门的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和应急演练开展情况要及时报区政府应急办公室。

(六)加强各类应急资源管理。建立区、乡两级及基层单位应急资源储备制度,统筹规划应急处置所需物资装备、应急能力和紧急避难场所,实行动态管理。建立重要物资监测网络及应急物资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体系,保障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工作的需要。合理规划建设区级重要应急物资储备库,加强地方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实现社会储备与专业储备的有机结合。加强应急管理基础数据库建设和对有关技术资料、历史资料等的收集管理,实现资源共享,为妥善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七)全力做好应急处置和善后工作。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事发单位及直接受其影响的单位要根据预案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迅速开展先期处置工作,并按规定及时报告。乡镇人民政府和区政府有关部门要依照预案规定及时采取相关应急响应措施。事发地人民政府负有统一组织领导应急处置工作的职责,要积极调动有关救援队伍和力量开展救援工作,防止发生次生、衍生灾害事件,并做好受影响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和事故现场环境评估工作。应急处置结束后,要及时组织受影响地区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灾后恢复重建要与防灾减灾相结合。逐步健全社会捐助和对口支援等社会动员机制。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时开展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八)加强评估和统计分析工作。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的评估制度,研究制订客观、科学的评估方法。各乡镇及有关部门要对事件的处置及相关防范工作做出评估,并对年度应急管理工作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各乡镇和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应急管理统计分析工作,完善分类分级标准,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及时、全面、准确地统计相关情况,并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突发公共事件的统计信息实行月度、季度和年度报告制度。要研究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统计系统快速应急机制,及时调查掌握事件影响并预测发展趋势。

五、强化领导,协调配合,努力形成全社会参与的合力

(一)进一步加强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开发区、工业园区、区政府各部门要在区委领导下,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责任制,并将落实情况纳入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西郊开发区、工业园区一把手是本行政区域、本部门应急管理第一责任人,主持建立和完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定期研究解决有关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增强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有失职、渎职、等行为的,依法追究责任。

(二)建立健全应急管理资金投入机制。建立健全国家、地方、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应急保障资金投入机制。建立企业安全生产的长效投入机制,增强高危行业企业安全保障和应急救援能力。同时研究建立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社会资源依法征用与补偿办法。承担公共安全工作以及预防与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需由政府负担的经费,财政部门建立储备金制度,纳入财政年度预算,并对规划布局内的监测预警、应急平台、物资保障等重点建设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对应急管理部门工作经费给予保障。

(三)做好信息和舆论引导工作。要高度重视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舆论引导和舆情分析工作,加强对相关信息的核实、审查和管理。坚持及时准确、主动引导的原则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为积极稳妥地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完善政府信息制度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健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舆情收集和分析机制,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对信息、新闻报道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归口管理。遇有重特大突发公共事件,政府新闻办公室要迅速启动有关预案,配合应急管理部门全力做好新闻和协调媒体工作。新闻单位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新闻宣传纪律,不断提高新闻报道水平,自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应急救援协会工作计划篇7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应急救援

 

      一个城市的轨道交通系统,通常会存在多种潜在的事故类型,例如:地震、水灾、火灾、危险物质泄漏、放射性物质泄漏、恐怖袭击、大范围长时间停电等。另外,城市中的各类大型活动也会出现重大紧急情况。因此,在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应急救援体系时,必须进行合理策划。既要做到重点突出,准确反映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重大事故风险,又要合理地组织各类预案,避免各类预案间相互孤立、交叉和矛盾,使任何可能发生的事故局部化,尽可能地消除、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尽快恢复交通。

1应急救援体系中的主要应急机制

      应急救援活动一般可划分为应急准备、初级反应、扩大反应和应急恢复4个阶段。应急机制与这些应急活动密切相关。应急机制主要由统一指挥、分级响应、属地为主和公众动员等4个基本机制组成。

      统一指挥是应急活动的最基本原则。应急指挥一般可分为集中指挥与现场指挥或场外指挥与场内指挥几种形式,但无论采用哪一种指挥系统都必须实行统一指挥模式,无论应急救援活动涉及单位级别高低和隶属关系不同,都必须在应急指挥部的统一组织协调下行动。

      分级响应是指在初级响应到扩大应急的过程中实行分级响应的机制。扩大或提高应急响应级别的主要依据是:①事故灾难的危险程度;②事故灾难的影响范围;③事故灾难的控制事态能力。而事故灾难的控制事态能力是“升级”的最基本条件,扩大应急救援主要是提高指挥级别,扩大应急范围等。

属地为主是强调“第一反应”的思想和以现场应急现场指挥为主的原则。

      公众动员机制是应急机制的基础,也是最薄弱、最难以控制的环节。

2目前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有关制定事故应急预案要求的法律法规相继颁布实施,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已开始了应急预案编制工作,表明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工作的重视及风险意识的增强。但是,从目前几大城市的轨道交通运营的企业级应急预案的总体情况来看,水平参差不齐,有相当一部分的事故应急预案只是几页文件。其中,仅有对应急救援的有关组织机构与职责、法律责任等方面做了一些规定,而应急预案中其他所应包括的核心内容未能给予足够的反映,难以满足目前应急救援工作现状的要求。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缺乏强有力的应急指挥系统。当发生突发事件时,难以积极稳妥地组织各方力量协调配合,统一高效地开展救援行动,使必要的资源共享和信息整合在短时间内无法实现。

      (2)社会力量参与不够,城市的轨道交通系统一旦发生重大突发事故,涉及受害人群多,行政管理部门多。如果没有广泛的社会参与,将无法有效扼制事态的发展。

      (3) 没有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后果分析和风险评价,应急预案的编制未能充分明确和考虑自身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险及其后果。也未能结合自身应急能力的实际,对一些关键信息,如潜在的重大危险分析、支持保障条件、决策、指挥与协调机制等缺乏详细而系统的描述,导致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操作性较差。从目前收集到的资料来看,各运营公司的预案均未包括此类内容。

      (4) 尽管编制应急救援预案在事故救援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有了应急救援预案不等于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就有了保障,即使一个非常完善的应急救援预案,如果在之后就束之高阁,没有进行有效的落实和贯彻,不进行预案的宣传,不落实预案中所需的机构、人员及各种资源,不开展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演练,那么一旦事故发生,应急救援预案能否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就还是个未知数。

目前各运营企业的应急救援预案还缺乏有效的实施、维护和更新。

3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1) 事故预防。许多事故的发生都是因正常条件发生偏差而引起的,如果能事先确定出来某些特定条件及其潜在后果,就可利用相应手段减少事故的发生,或者减少事故对外界的影响,预防事故要比发生事故后再纠正容易得多。因此,在城市轨道交通新线设计及旧线改造中,必须设计必要的安全装置和设施,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系统的安全程度。另外,事故预防工作也不可忽视操作规程、应急规程和管理策略的建立及其定期的培训和维护。

      (2) 应急救援预案准备。主要包括:发现预测任何可能出现的紧急事故类型及其影响程度;制定紧急状态下的反应行动,以提高准备程度;确保系统在紧急情况下,做到准备充分和通讯通畅,从而保证决策和反应过程有条不稳;保证人员进行培训和演习,定期更新应急预案和重新评价其有效性。

      (3) 应急救援系统的组成。应急救援系统从功能上讲,可由应急指挥中心、事故现场指挥中心、支持保障  中心、媒体中心和信息管理中心等5个运作中心组成。要做到快速、有序、高效地处理应急事故,需要应急救援系统中各个中心的协调努力,其运作程序可用图1表示。

      (4) 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预案应至少包括以下主要内容:应急资源的有效性、组织和利用;事故的评估程序;指挥、协调和反应的组织结构;通报和通讯联络的程序;应急反应行动(包括事故控制、防护行动和救援行动);培训和演习及应急救援预案的维护。

      (5) 应急培训与演习。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测试应急救援预案的充分程度;测试应急培训的有效性和队员的熟练性;测试现有应急装置和设备供应的充分性;确定训练的类型和频率;提高与现场外应急部门的协调能力;通过训练来识别和改正应急救援预案缺陷。

      (6) 应急救援行动。一个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应能在事故和灾害发生时及时调动并合理利用应急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物质设备资源)投入救援行动事故现场,针对事故灾害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应急对策和行动方案,从而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应急救援行动,使伤害和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和最小范围,并在最短时间内控制事故。

      (7) 系统恢复与善后。当应急阶段结束后,从紧急情况恢复到正常状态需要的时间、人员、资金和正确的指挥,这时对恢复能力和预先估计将变得十分重要,通常情况下,重要的恢复活动包括事故现场清理、恢复期间的管理、事故调查、现场的警戒与安全、安全和应急系统的恢复、人员的救助、法律问题的解决、损失状况的评估、保险与索赔、相关数据收集、公共关系等。

4救援预案的基本结构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是多种多样的,但应急资源是需要共享的,如何针对多种事故类型进行应急预案的系统规划,保证各应急预案之间的协调一致,形成完整的应急预案文件体系,避免预案之间的矛盾和交叉。这些问题在应急预案编制之初就应予以统筹考虑,否则将给应急组织机构职责、指挥及响应程序等带来不必要的内容重复,引起矛盾和混乱,对应急预案的维护和职责明确等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事故灾害大致可分为安全事故、自然灾害、人为突发事件等3类。针对每一类灾害的具体措施可能千差万别,但其导致的后果和产生的影响却是大同小异的。这就意味着可以通过制订出一个基本应急模式,由一个综合的标准化应急体系有效地应对不同类型危险所造成的共性影响。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救援体系的总目标是控制事态发展、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恢复正常运营。这3个总目标也可以用防灾、减灾、救灾和灾后恢复来表示。我们可以针对不同事故的特点,如爆发速度、持续时间、范围和强度等,制定具有针对性强的专项应急预案。为了保证各种类型预案之间的整体协调和层次清晰,实现共性与个性、通用性与专业性的结合,宜采用分层次的综合应急预案。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救援体系的建设,从保证预案文件体系的层次清晰和开放性角度考虑,以划分为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预案最为合适,其结构见图2。

      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预案由于各自所处的层次和适用的范围不同,其内容在详略程度和侧重点上会有所不同,但都可以采用相似的基本结构,如采用基于应急任务或功能的“1+4”预案编制基本结构。即,应急预案=基本预案+ (应急功能附件+特殊风险预案+标准操作程序+支持附件 )。

      (1) 基本预案。是该项应急预案的总体描述,主要阐述应急预案所要解决的紧急情况、应急的组织体系、方针、应急资源、应急的总体思路,并明确各应急组织在应急准备和应急行动中的职责以及应急预案的演习和管理等规定。

      (2) 应急功能附件。是对在各类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中通常都要采取的一系列基本应急行动和任务而编写的计划,如指挥、控制、警报、通讯、人群疏散、人群安置、医疗等,并应明确每一应急功能针对的形势、目标、负责机构、支持机构、任务要求、应急准备和操作程序等。

      (3) 特殊风险预案。是在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进行安全评价的基础上,针对每一种可能发生的重大风险事故,明确其相应的主要负责部门、有关支持部门及其相应的职责,并为该类专项预案的制定提出特殊的要求和指导意见。

      (4) 标准操作程序。用来规定在应急预案中没有给出的每一任务的实施细节,各个应急部门必须制定相应的标准操作程序,为组织或个人提供履行应急预案中规定的职责和任务时所需的详细指导,标准化操作程序应保证与应急预案的协调一致。

      (5) 支持附件,应主要包括应急救援有关支持保障系统的描述及相关附图表,如: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登记表、重大事故影响范围预测分析、应急机构及人员通讯联络方式、消防设施分布、疏散线路图、媒体联络方式、相关医疗单位分布图、交通管制范围图等。

 

参考文献

1丁辉. 突发事故应急与本地化防范北: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应急救援协会工作计划篇8

【关键词】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调查研究

1.临沧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现状

临沧,因濒临澜沧江而得名,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经济欠发达。北回归线横贯南部,东邻思茅,北连大理,西接保山,西南与缅甸交界。全市辖临翔、凤庆、云县、双江、永德、镇康、耿马、沧源7县1区。土地总面积2.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40万人,其中以佤族为代表的23种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8.6%。是一个集山区、边疆、少数民族三位一体的地区,辖区内地震、泥石流、塌方、旱涝等自然灾害和交通事故频繁,全面加强我市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立起覆盖城乡的社会应急救援体系迫在眉睫。

《意见》下发以来,临沧市积极探索边疆民族地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应急救援队伍发展。临沧市消防支队在各级党、政领导的领导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按照结合实际、分步实施、试点先行、重点培育、逐个突破、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制定下发了《临沧市公安消防支队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暨试点培育工作实施方案》,以点带面全面推动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救援能力建设。2010年4月,临沧市临翔区、双江县率先成立了应急救援大队,初步形成了“政府领导、部门参与、统一指挥、协调配合、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社会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在此基础上,其余县参照临翔、双江模式,分别挂牌成立了应急救援大队,全市7县1区均挂牌组建了县级综合应急救援大队;市政府批准成立了临沧市人民政府应急救援支队,进一步明确了机构设置、工作职责、调度指挥和经费保障,形成了市、县(区)两级建制、成规模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同时,全市各地按照国发15号文件精神和公安部等五部委《关于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发展的意见》,先后组建了4支政府专职消防队(沧源、镇康、永德、孟定镇),4支企业专职消防队(云南大朝山水电有限公司专职队、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小湾水电厂筹备处专职队、云南机场集团临沧机场专职队、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漫湾水电厂专职队),10支乡镇政府专职队,897支村寨志愿(义务)消防队,有效提高了消防灭火救援力量力的覆盖面,社会抗御火灾的整体水平有了实质性的提高。

2.当前应急救援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2.1以消防部队为主体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中存在的不足

2.1.1应急救援队伍车辆器材装备落后

随着临沧经济社会的发展,地方各级政府对消防事业的建设投入有所增加。但是,由于边疆贫困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地方财政收入短缺,消防经费投入十分有限,消防装备建设步履艰难,消防装备欠账较多,表现在:车辆结构不合理,现有执勤消防车辆量少质弱,全市共有消防车44辆,其中,9辆抢险救援车,8辆泡沫消防车,9辆高喷车,其余均为水罐消防车,主战消防车大多数还是小吨位轻型水罐车,高、低压泵浦车只占水罐车总量的20%,至今仅配备登高平台车1辆,无排烟照明等用于处置较大以上灾害事故的特种车辆;器材装备量少质弱,科技含量较高的化学侦检、生命探测、洗消处理等器材缺额较大。高尖端抢险救援器材基本上属空白点,制约了抢险救援工作的开展,严重影响了部队战斗力。

2.1.2应急救援队伍训练场地设施缺乏

作为应急救援队伍主力军的我市消防部队,在开展综合性应急救援训练上具备一定的基础,但无训练场地,缺乏必备的特勤训练设施,地震、洪涝灾害、交通事故、危化品泄露处置、高层建筑、地下工程大型火灾扑救等综合性训练项目一直未能得到正常开展,部队不能进行应急救援的适应性训练,制约了应急救援工作的整体推进。

2.1.3乡(镇)应急救援队伍总体建设水平远不能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推进应急救援队伍的进程中,我市乡(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也得到一定发展,但是,仍然跟不上步伐,部分乡(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还停留在发文部署上,已组建的乡(镇)应急救援队伍没有专门的营房和基本的公共消防设施,装备建设受多种因数的制约,组成人员多为社会招聘,其入队前,没有经过专门的救援技能训练,综合素质不高,救援能力不强。同时,作为应急救援队伍网络覆盖的末梢,缺乏有效的调度指挥,特别是农村发生灾害事故,缺乏及时高效的调度指挥,从而遗误战机。

2.2社会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中存在弊端

2.2.1应急队伍相对分散,专业救援力量不足

目前我市对各类灾害事故的应急反应和紧急救援实行的是一种“分而治之”行业垂直领导体系,分散而单一的灾害管理模式无法实现人力、信息、技术、装备等资源共享,大大削弱了应对灾害事故的能力。此外,我市至今没有完成特勤消防中队建设,全市处置重特大灾害事故的能力无法得到根本保障。

2.2.2应急管理系统不完善,应急响应机制有待健全

目前,全市公安、安监(矿山、化工)、医疗、交通、民政、地震、建设、市政、通信等部门都组建了各自的应急救援组织,但是由于缺乏统一高效的应急救援运行机制,没有纳入统一的调度、作战、训练体系,各个力量之间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没有形成应急救援合力,且全市仅有1支矿山救护队,只能应对较为单一的灾害事故,通用性差,一旦发生重特大灾害事故,尤其是涉及多种灾害事故同时发生时,仅依靠单一部门应急救援力量难以应对。

2.2.3应急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导致应急救援成本增加

目前,我市各类应急救援资源,包括应急救援队伍、装备设施、应急保障物资等,都分散在各部门、各行业。发生重特大灾害事故时,现有应急资源闲置,得不到充分利用,降低了应急救援效率。而这种分部门、分行业、分系统组织应急救援队伍的做法,会造成一定的重复投资、重复建设的问题,导致了巨大的人力、装备及资金方面的浪费,给当地带来很大的财政负担。

3.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3.1加大应急救援装备配备公和共消防设施建设力度

随着应急救援任务德增多,没有相应装备、缺乏相应设施,就会影响到完成救援任务的质量。主要是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对照标准,结合当地实际,制订计划,分步配备,优化结构,重点发展大流量、大功率、大吨位消防车,优先配置举高、抢险救援、防化洗消等专勤消防车和防护、侦检、救生、破拆、堵漏等抢险救援器材,配齐配强《消防员职业健康标准》规定的职业危害防护装备,逐步优化综合应急救援队伍车辆装备结构,提升全市应急救援装备建设质量和水平。同时,突出抓好乡镇、村庄应急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结合扶贫开发、村庄整治、农村电网改造以及乡村公路、人畜饮水、沼气、信息等工程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公共应急设施,做到新农村建设到哪里,应急基础设施建设就做到哪里,并负责组织实施。进一步明晰安监、规划、建设、供水、供电、质监等相关部门职责,确保新建城区、旧城区改造的公共应急设施建设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协调发展。

3.2加快应急保障体系建设

完善现有保障体系,推进各县级区域性战勤保障库建设,重点抓好灭火药剂储备供应、装备维护抢修、装备物资储备、信息保障、移动供气、远程供水、油料供应、社会联勤保障等保障能力建设,形成具有完善的战勤保障体系。抓好人才战略实施,以市级区域建立培训基地,加强应急救援分队队员的各种救援理论、技战术培训,做好信息通信、专业技术及有关专家、人才等支持保障工作,强化专业人才的教育培训,建立科学高效的培训体系。同时紧紧依靠各级党委、政府,将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的业务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加大应急救援队伍营房装备、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训练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训练、演练等方面的经费投入。推动政府制定出台《乡镇应急救援队伍最低经费保障标准》,将合同制消防队伍和农村、社区义务消防队伍建设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给予保障,形成长效机制。

3.3建立完善应急救援联动机制

整合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在应急救援大系统中统一规划、科学设计、整体推进、协调发展,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城”也正是这个道理。除此之外,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与发展还要充分发挥多部门的保障作用,应向多功能方向发展,积极拓展业务,实现资源共享,才能有生命力,工作才能更具有主动性。应当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将矿山、医疗、交通、民政、地震、建设、市政、通信等专业队伍纳入统一调度、作战和训练体系,将消防志愿者纳入应急救援体系和社会动员体系,形成以公安消防部队为主体的应急救援力量格局。同时,立足于应对各类灾害事故的实战需要,依托市、县两级110指挥系统与消防部队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建立综合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根据全市各救援队伍的队伍构成、器材装备实力、集结能力、专长特点等情况,实行政府领导、公安机关、消防部门三级指挥,实现跨部门、跨地区以及不同警种和救援力量之间的“统一接警、统一指挥、协同作战”的灾害事故应急救援机制,适时开展演练,做到在紧急情形下,能够第一时间集结救援力量抵达灾区的行动效果,根据灾情和各救援力量专长,科学配置,第一时间有针对性分批派出开展救援,各救援力量之间优势互补、协同配合,有力有效有序地开展抢险救灾活动。

上一篇:行业协会宣传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人力资源协会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