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护士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02 06:33:09

呼吸内科护士工作总结

呼吸内科护士工作总结篇1

[关键词] 呼吸内科;低年资护士;急救培训;

低年资护士是指工作时间5年的护士,由于工作时间短,经验不足,而将其界定为低年资护士[1]。应急能力是指在临床工作中,当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或突发意外时,护士能够及时发现、正确判断及处理,用熟练的技能沉着果断地配合抢救的能力[2]。近年来随着医疗护理模式的转变,同时对护士的应急能力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包括快速识别、应变处置、抢救处理、良好的协调能力等。但由于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新进年轻护士数量激增,而其应急能力相对较弱 [3]。当患者出现紧急情况时,抢救配合忙乱无序,急救技术不熟练,且存在胆怯和焦虑心理,严重影响急救工作质量。我院呼吸内科收治急重症患者如肺癌晚期、急性呼吸衰竭、AECOPD、重症哮喘、重症肺炎、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等,且病情危重复杂,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较强的应急应变能力。针对呼吸内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为了配合及提高对患者的抢救质量,2012年7月~2013年7月对我科14名工作不足5年的护士的急救能力进行培训,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呼吸内科有低年资护士14名,年龄18~26岁,平均23.8岁。其中本科2名(14%),大专7名(50%),中专5名(36%)。

1.2 培训目标

①提高低年资护士对危重患者病情的评估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掌握突发疾病的临床表现如:休克、昏迷、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哮喘持续状态、大咯血、猝死、高热抽搐及呼吸衰竭等。②提高各项操作的规范性及速度、抢救的程式化、主动配合能力、急救物品的正确使用率、个人在急救过程情绪控制能力以及急救记录书写规范等。③提高护士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

1.3 培训方法

1.3 .1准备阶段 (1)护士长根据本科室特点制订急救操作项目,评价标准按护理部配发的统一要求。(2)组织召开低年资护士动员会议,讲解急救培训的意义,总结分析科室在急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护士认识到急救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3.2 培训老师及时间

培训老师由科室两名临床带教能力较强且有操作比赛中多次获奖的护师组成。理论、操作、情景模拟培训配合穿行,每周集中培训2次,每次2小时。

1.3.3培训内容

1.3.3.1 急救技能培训抢救技能的培训如:安置口咽通气管、气管插管配合、徒手心肺复苏、吸痰、人工呼吸、股静脉及股动脉穿刺采血等。急救医疗器械的使用培训如:简易呼吸球囊、电动吸引器、除颤仪、有创及无创呼吸机、中心及床旁心电监护仪、输液泵等。急救护理流程培训:如大咯血、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高热抽搐发作、休克、猝死、跌倒坠床以及使用呼吸机的病人突发停电或通气导管脱落等急救流程。技术操作培训重点在技巧及速度、准确性,适时安排其参与应急抢救处理过程。

1.3.3.2 急救理论知识的培训根据呼吸内科的急症特点,对低年资护士的理论培训包括:相关法律及心理学知识、沟通技巧、专科常用急救药物、药理、常见的危急值及分析。

1.3.3.3 低年资护士的综合能力的培训 呼吸内科的护理工作比较繁琐,压力及体力支出较大,因此要求护士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在救治的过程中,低年资的护士由于心理素质差会导致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甚至出现失误,训练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缓、急来合理的安排工作内容,严谨仔细,忙而不乱,避免出现时间和体力的浪费,消除护理隐患。综合分析能力培训采取病例分析、反思学习、问题讨论、经验总结等方法。

1.3.3.4考评方法采用统一的标准。①综合能力考核:包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急救操作技能及危重护理记录书写能力。各项操作考试及临床抢救配合相结合,由护士长、带教老师、科主任和值班医师共同考评。③采用问卷形式,对科室医生及其他护士对各培训护士工作进行满意度调查。培训前后分别进进行考评,并对培训前后的指标进行比较。不合格者延长培训时间,直至合格。

2结果

2.1 共培训14人,其中2人重复培训后合格。培训后护士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应急操作能力、危重护理记录书写质量方面与培训前比较明显提高且有显著性差异(P

表1 应急培训前后考核情况比较

考核内容 培训前 培训后 T值 P值

急救理论知识 70.62±3.14 86.14±3.65 18.36 0.01

急救技能操作 73.14±4.53 94.85±2.36 23.10 0.01

应急配合能力 68.27±3.87 92.57±4.36 21.71 0.01

2.2临床医生对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评价 对科室医生及其他护士进行应急抢救配合的满意度调查,发放调查问卷26份,回收26份,回收率100%,对年资护士应急抢救配合的认可率为93%。

3讨论

3.1培训提高了护士的应急配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护理工作具有较强实践性,低年资护士的能力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进行掌握、积累,从而逐渐提高。虽然学校里学习了规范的理论知识,但在临床上独立面对紧急情况时显得紧张呆板,处于理论与临床能力的磨合期[4]。通过理论-操作-情景模拟培训,对常规急救护理流程及突发事件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运用,在应对患者危急情况时,学会快速评估、判断,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保证最短时间内有效地挽救患者生命。

3.2强化了急救理论知识 组织危重病例、死亡病例讨论,通过参与抢救工作与反思学习,不断积累经验,逐步提高低年资护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危重护理记录书写能力也得以提高。

3.3提高了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情景训练中新老护士互动参与角色配合训练,互相切磋,形成了快乐工作、快乐学习的良好氛围。同时重视护士个体差异,针对性重复强化培训,使低年资护士更好更快地融入到团队中,提高团队凝聚力和执行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科室通过对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存在的不足,进行规范的培训,有效提高低年资护士的应急综合能力,保障科室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李春玉,李玉肖,李瑛.低年资护士医嘱处理情况调查分析[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11):13-15.

[2]李允美,郭兆香,张德玲.运用有意注意提高ICU护士的病情观察能力[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5A):66.

呼吸内科护士工作总结篇2

[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4(b)-0162-02

呼吸内科作为临床主要科室之一,科室内的住院患者以慢性疾病为主,且多为老年人,该类患者住院时间相对较久且合并症较多[1]。糖尿病患者以老年居多,所以导致呼吸内科合并糖尿病患者有明显的递增发展趋势,合并症问题的出现,增加了治疗以及护理工作的难度[2]。有报道指出,对呼吸内科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可以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且优质的护理服务干预,在保证护理工作服务质量的基础上,建立和谐护患关系[3]。该文就该院呼吸内科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总结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实施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对象均为呼吸内科合并糖尿病患者,入院时间为2015年3月―2017年1月期间,总计120例。疾病类型:36例患者有哮喘,30例患者有肺部感染,30例患者有慢阻肺疾病,13例患者有弥漫性肺疾病,6例患者有全身疾病肺表现,其他5例。将120例呼吸内科并发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及家属同意且积极参与,每组60例。实验组: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年龄在23~76岁之间,年龄均值(58.5±4.0)岁。对照组: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龄在25~78岁之间,年龄均值(59.0±5.5)岁。两组实验对象组间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6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对住院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实验组:60例患者接受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①建立护理小组。综合医院以及患者病情发展、呼吸内科疾病特征、病床情况等实际情况,组建护理小组。每个小组安排1名护士长作为组长,小组成员包括组长、责任护士以及辅助护士组成。②划分责任组长职责。要求责任组长的护理经验丰富、工作责任心要求强,在带领护理人员期间能够及时发现护理工作的不足并对护理组员进行指导。③分配护理人员。综合呼吸内科护理人员的情况进行平均划分,责任护士由组长选择,要求责任护士有丰富的护理工作经验、娴熟的护理技巧,能够协助护理抢救工作。辅助护理工作人员一般进行用药配置以及药物查验工作。④护理实施。责任组长带领护理工作人员综合患者自身情况制定日常护理干预措施以及护理流程,包括对病房环境的护理以及吸痰、血糖监测、气道护理等。⑤制定应急预案,在患者有突发情况下能够及时进行有效的抢救。同时,责任组长在从旁指导的基础上监督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干预工作执行情况,保证护理服务质量。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记录两组呼吸内科并发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综合总分分为非常满意以及满意、不满意3个标准,总分100分)、护理质量评分(包括护理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护理主动性、工作能力、病区管理、沟通能力以及健康教育情况,每项指标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高)、护理干预后的消极情绪评分(参考焦虑、抑郁评分量表,总分100分,分数越低表示患者消极情绪越低)[4]。

1.4 统计方法

呼吸内科并发糖尿病患者实验指标数据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算。护理满意度以%表示,进行χ2检验;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后消极情绪评分均以表示,进行t检验。P

2 结果

2.1 组间护理满意度对比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见表1,结合数据分析,实验组总满意度95%高于对照组80%(P

2.2 组间消极情绪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结果见表2,结合数据分析,实验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2.3 组间护理质量评分指标对比

两组呼吸内科并发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见表3,结合数据分析,实验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工作主动性、工作能力、病区管理等指标)结果均高于对照组,指标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临床护理服务发展的要求也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生物学护理模式,要求护理模式要满足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需求,强调临床优质护理服务,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同时,改善紧张的护患关系[6]。责任制整体护理是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基础上衍生的护理模式,强调以患者作为中心,以责任组长作为小组管理人员,护理服务的目的是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另外,责任制整体护理通过责任包干以及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划分,强化对患者的基础护理,最终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的、优质的护理服务干预[7]。

该文选择该院120例呼吸内科并发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并根据护理干预方案不同进行了随机分组,组间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5%,护理干预后焦虑评分为(42.50±4.0)分,?o理干预后抑郁评分为(45.50±5.0)分。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80%,护理干预后焦虑评分为(57.05±5.5)分,护理干预后抑郁评分为(56.50±4.5)分。另外,实验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呼吸内科护士工作总结篇3

关键词:呼吸科;护理风险;对策

呼吸内科病房患者患者较多,病情变化快,多少为老年人[1],护理人员工作繁多,所以在护理工作中存在很多隐患。护理风险是指病人在受到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一切不安全的事件,存在与各个护理环节上[2]。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常常引起护理纠纷,并且也对患者的安全性造成了威胁。所以为了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本组研究对本院的日常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护理风险,并提出相应对策,现报道如下:

1资料:对本院2010-2012年呼吸科病房发生的风险事件进行总结分析,其中包括投诉事件: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差、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欠缺;护理事故:给药错误、护理过程中操作不当对患者造成伤害;并发症:患者出现压疮或是坠床、跌倒等事件;护理文书书写错误或不完整等。

2护理风险:

2.1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差:护理人员日常护理工作量大,较为琐碎,工作压力较大,常常导致消极情绪,服务意识差,对患者的提问或是在和患者进行沟通时,存在不热情、冷漠、不耐心等问题。常常会导致患者和家属的不信任以及不满,而引起护理纠纷。

2.2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护理人员责任心差,在进行给药时不核对患者的姓名而出现给错药,对医嘱的给药量以及名称等不进行核对,出现药量、漏发等情况。工作不积极,工作中出现偷懒,不认真执行护理任务,不及时进行巡视病房,不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导致患者延误治疗。对文书书写不规范,病情记录不详细。护理人员对法律意识差,自我保护差,是医疗事故发生的隐患。

2.3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欠缺:本院低年资护理缺乏临床经验,在工作过程中各项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格,不能够严格遵守临床操作规程。还有部分护士知识老化,不积极学习更新,不主动学习,不能够掌握和患者沟通的技巧,在护理操作不当对患者造成伤害,引起患者及家属的不满。护理人员业务能力差,不能够合理安排工作计划,抓不住重点,盲目执行任务,常常对患者的治疗造成影响。

2.4其他事故:近些年来患者发生坠床、烫伤、猝死的事故逐渐增加。由于呼吸科患者较多为老年人,自身控制能力较差,运动能力下降,所以老年人常常发生牙床以及坠床等事故。患者行走不便,病房和走廊的安全措施不健全,患者发生摔倒、坠床、烫伤等意外事故,都会导致患者的病情加重,还会导致死亡。

3对策:

3.1提高法律意识:对护士要进行法制的教育,提高法律意识,增加自我保护意识,在护理工作过程中遇到问题要懂得采用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

3.2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更新知识,对低年资护士进行理论和操作的考核。加强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心,避免发生把狐狸纠纷。护理人员要熟悉掌握规章制度和护理流程,避免在护理过程中出现差错。

3.3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提高服务意识,对护理记录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合理的安排工作计划。护理人员要加强病房巡视次数,对危重病人要密切观察,给药要进行仔细的核对,防止给药、药量等事故的发生。

3.4环境安全:对没有床档的病床要安置床档,在卫生间、走廊、热水房等都贴有警告的标识。清洁工在进行卫生打扫时要正确的进行清扫,走廊内不要存在积水等。

3.5健康教育:患者在入院后要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的宣传,对危重病人要进行24h的陪护,让家属了解如何进行日常生活护理,避免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更快更好的康复。

3.6关爱护士:要进行合理的工作安排,缓解工作的繁重,为护士提供安静良好的工作环境,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关爱,低年资护士要和高年资护士搭配,进行相互配合,管理人员要了解护理人员的内心情绪的变化,多进行开导,提高护理质量。

4小结:呼吸内科病人病情复杂、多变,主要采用药物治疗。护理人员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护理,帮助患者治疗。近些年来,医疗事故发生率不断增高,医疗护理承担的风险也越来越大[3]。呼吸科病房风险事件发生率较高,所以想要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要了解呼吸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常见类型,并进行解决[4]。护理是高风险的职业,在护理过程中无时不刻存在风险,所以在护理过程中要了解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对薄弱环节进行改善提高。对护士提高自身能力,增强责任心,熟练的掌握护理技术,才能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贾宝琴.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2013(02):713

[2]王果香.呼吸内科病房中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1):625-626

[3] 王桂芳.呼吸内科护理风险事件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J].当代护士,2013(07):178-179

呼吸内科护士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呼吸内科;护理风险;对策

近几年,随着医院通过不断的深化改革和发展,不论是医疗技术水平还是医疗护理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相对应的是,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也在逐步加强,对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护理水平的要求也更多了。作为接触患者最频繁的医院职工群体,医院护理人员工作的重要性更为突出。

1呼吸内科护理安全隐患问题分析

1.1意外事件类

1.1.1误吸、窒息

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占多数,年龄因素使老年患者肌肉组织减少,结缔组织弹性下降,吞咽速度下降,当有疾病影响时,高龄老人的吞咽功能更容易失代偿。研究报道称住院高龄老人中误吸的发生率为57.9%。再加上部分老年患者曾有脑梗死病史,吞咽肌功能不同程度降低,进食时易呛咳,极易造成误吸,甚至窒息。咯血患者如无力咳嗽,或情绪高度紧张、屏气,当一次性咯血量大时,极易出现窒息而危及生命。

1.1.2管道脱落

气胸、胸腔积液患者因病情需要必须使用胸腔闭式引流,如果出现局部固定不当、过度牵拉、接口处松动等易导致管道脱落而出现意外。其他管道如胃管、导尿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套管等,都可能因各种意外出现计划外拔管。

1.2护理人员的因素

1.2.1技术方面

护理人员业务知识缺乏、工作经验不足,各种医疗新技术对护理人员知识结构和护理操作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1.2.2护理操作执行不严谨

在护理操作过程中不细心,缺乏慎独精神,导致一些护理缺陷的发生。临床第一线的护士大多数是90后的年轻护士,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和主动护理服务的理念。

1.2.3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素质低

低年资护士经验不足,缺乏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在抢救中缺乏预见性,导致工作忙乱无序,且协助能力差。

1.2.4缺乏护患沟通技巧

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大,易产生烦躁和焦虑情绪,忽略了与患者和家属的有效沟通,不注意服务态度,导致患者和家属产生误解、反感、甚至与患者和家属发生冲突。

1.2.5护理记录存在隐患

抢救患者和护理重病患者时,护理记录不及时、不完整,与医疗病程记录不一致等。

1.2.6护理人员配置不足

紧张的工作环境与人力资源的不足使护士的心理压力增大,服务不到位,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暴力事件发生后,缺乏组织及同行支持等使护理人员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2干预措施

2.1意外事件防范

2.1.1责任护士负责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对易呛咳患者进行饮水实验,正确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决定患者的饮食种类。若有必要,行鼻饲营养。对存在潜在误吸的风险、可能会发生的变化进行监护,重点交接班,在记录单上进行记录,班班落实。

2.1.2与患者、家属做好沟通,进行防呛咳、误吸的宣教。

2.1.3对年老体弱无力咳痰者,予翻身拍背,也可以雾化吸入,促进痰液的排出。

2.1.4对咯血患者做好宣教,嘱其再次咯血时避免紧张及屏气,轻轻将血咯出。

2.1.5对窒息风险高的患者,床头准备吸引装置。告知家属24h陪护,并在晨会上和全体医师、护士沟通,以加强医务人员对潜在误吸、窒息风险患者的重视和监护。

2.1.6对兴奋、烦躁、谵妄易发生坠床的患者,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如使用床拦和束肢带。

2.1.7制定并学习呼吸内科常见意外事件预案:充分考虑呼吸内科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制定详细的处置流程,利用每月业务学习的时间进行情景模拟,严格规范各种流程细节,不断提高护士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2.2健全、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是安全护理的关键

2.2.1认真学习各种规章制度和优质护理活动的要求

认真落实核心制度,完善疾病的护理常规,优化、细化护理服务流程,明确岗位职责,完善监督制度,强调护理安全工作的细节管理,加强护理安全工作细节的关注度,使每位护理人员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工作,做到对护理安全隐患防微杜渐。

2.2.2科室成立护理质控小组

由护士长和护理骨干组成,按照各项护理质量检查标准,采用不定期检查、经常性提问、典型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对护理工作的监督和强化,并按条例给予相应的奖惩。

2.3设立危重患者外出检查登记本

必须规范、完整、准确地记录患者检验结果和报告者的姓名与电话,对检验结果进行复述,确认后再及时准确无误地向医生汇报,使患者能及时予以治疗。危重患者外出检查要经过主管医生的同意,并且由医生护送陪同。病情稳定的老年体弱患者外出检查由工人护送并使用保护带,以确保患者安全。建立护理缺陷主动报告本,除护理人员主动报告外,还鼓励患者和家属参与护理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呼吸内科护士工作总结篇5

关键词:N0级护士;院内转运;危险因素;措施

为了更好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我院根据工作能力、职称、工龄,学历等将全院的在职护士分为N0、N1、N2、N3、N4五个等级,其中N0级护士主要是指工作3年以内的转正护士。由 于N0级护士大部分已单独倒班,她们是院内转运人员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有研究表明, 院内转运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的33名N0级护士。纳入标准:①已单独倒班;②有转运患者的经历。

1.2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对33名来自不同科室的N0级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转运过程中的危险因素,总结出应对措施。

2结果

N0级护士因工作时间短,经验不足,在转运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有:对转运中存在风险的认知不够强、与相关科室有联系但未详尽的告诉接收科室需准备的仪器物品等、供氧不足、对患者病情缺乏了解、转运前的准备工作不到位、接收科室未准备妥当、转运途中观察力度不强等。

3讨论

3.1转运存在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3.1.1护士风险认知及应急能力不足,N0级护士工作资历浅,经验不足,对转运中存在的风险认识不够,出现问题时容易出现紧张慌乱的情况。对策:①实行分层次培训,对N0级护士与高年资护士分开培训,对N0级护士培训循序渐进,定期对N0级护士进行实践技能的培训及考核,实践技能包括心电监护仪的使用,心肺复苏术,除颤术,清理呼吸道等抢救技术,增强年轻护士的临床技能;②请科里富有经验、优秀的、高年资护士给N0级护士授课,使N0级护士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及冷静的处理问题能力;③排班新老护士搭配,增强老护士对新护士工作的指导,同时,N0级护士要主动向老护士学习,促进年轻护士的快速成长。

3.1.2患者本身的因素患者病情本身危重,发展迅速,例如多发伤,心衰,大量脑出血患者,病情发展快又凶险,很容易出现病情恶化,危及生命。对策:转运前对患者综合情况的评估是转运安全的基础[2]。做好转运前患者的准备工作,转运前要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并要患者或家属签字;有气管插管的患者要用便携式的呼吸机或简易呼吸器并携带足够的氧气;所需的监护仪必须储电情况良好,可以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情况;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携带不同的抢救药品;保证足够的氧气,对于危重者患者来说,即使是供氧量上很小的变化都能迅速降低血氧饱和度[3]。有研究表明,使用小氧气钢瓶比氧气枕的吸氧流量更准确,持续时间更长[4]。

3.1.3准备工作不完善转运前既要评估患者转运的可行性,又要通知接收科室做好准备工作,还要准备患者的病例,药品,检查单,化验单等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在准备工作时没有老护士那么周到。对策:加强N0级护士对转运流程的掌握,转运前流程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医生下达医嘱后,电话预先告知接收科室该患者的诊断,性别,年龄,神志,特殊用药,肢体活动情况,告知要准备的仪器及药品;②电话通知电梯班准备电梯;③患者离开时确认接收科室是否准备完善;④完善好患者的病例,整理患者所做的化验结果及检查结果,与患者病例一起带入接收科室;⑤完善护理记录单;⑥完善危重患者转运交接单,许乐芬,张丽[5]等人设计的《急诊患者护理记录交接单》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3.1.4转运途中的监测不到位,有部分护士未站在患者的头部,当患者出现病情变化时观察不足。对策:加强对年轻护士责任感的培训,转运护士要能做到认真,细心,并有很强的责任意识。在转运时护士及医生站在的患者头部两侧,护士靠近管道一侧,以便观察管道及患者的面部情况,推车师傅在车尾。如患者呕吐,要将头部侧卧,以免误吸。推车速度平稳。由于路途颠簸,有助于震动排痰,往往大量痰液涌入呼吸道,对于有气管插管的患者要间断气管内吸痰,保持气道通畅[6]。要观察各种管道情况,保持管道的通畅。

3.1.5接收科室准备不全,有个别接收科室床单位准备不足,或责任组护士因工作繁忙五分钟后才来接患者,这都增加了患者转运的危险性。对策:在转运前要事先确认接收科室有无准备妥当,准备妥当再转运患者。

3.1.6交接不仔细,因为有时候当班护士少,会由并不是特别了解病情的N0级护士帮忙转运,这就使得在交接方面不到位,也增加了转运危险性。对策:依据交接班制度,将危重患者的交接工作标准化,最好以"清单"的方式进行交接,依据表格内容有序进行,以免遗漏。转运前就由责任护士向转运患者护士交接患者的情况,并由转运的护士负责评估转运的可行性,负责转运的护士填写《急诊患者护理记录交接单》,到达接收科室后,然后详细床旁交接,包括病例交接,患者的神志,瞳孔,转运前后及途中的生命体征,病情变化,用药情况,特殊治疗措施,有无过敏史,皮肤情况,接收科室人员了解病情无误后,由双方人员在交接记录单上签全名,交接记录单一式两份,一份留给接收科室,一份由护送护士带回存底。

3.2护送人员的资格和能力关系到患者的安全。因此,加强N0级护士的培训,增强其敏锐的观察力,及很强的应急能力是很需要的。本篇论文因调查人员有限,对N0级护士在院内转运中的危险因素只做了比较浅显的分析,针对其存在的危险因素总结了护理措施,以确保患者院内的安全转运,减少医患的纠纷。

参考文献:

[1]周勇.急诊危重患者转运意外风险及措施探讨[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4):303.

[2]郑微艳.SICU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交接流程探讨[J].现代护理,2005,11(1):65.

[3]朱洁,张慧.维持危重患者在转运中的供养[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9):1294.

[4]曹文媚,王申.对急诊危重患者转运中供氧装置的探讨[J].天津护理,1998,6(5):201.

[5]许乐芬,张丽,刘岱,等.介绍一种急诊患者的护理记录交接单[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2):112.

呼吸内科护士工作总结篇6

【关键词】呼吸机 NICU 护理 消毒 保养

在我们科对于德尔格呼吸机并不陌生,经常会有上呼吸机的患儿,也是必须要考试的一项抢救技能。对于德尔格呼吸机管路的连接,上机后患儿的病情观察、吸痰护理、常见报警原因及处理撤机后呼吸机的消毒及平时怎样去保养呼吸机是每个护士必须懂得的操作。现将我科2010年1月至2010年7月共21例危重患儿应用德尔格呼吸机的护理体会与消毒保养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 21例患儿为2010年1月~2010年7月收入我科NICU治疗的危重症患儿:有5例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5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3例新生儿重度窒息;3例肺出血;2例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2例先天性心脏病;1例新生儿呼吸窘迫征。

2 气管插管的配合

2.1 插管前先检查德尔格呼吸机的管道是否连接正确,湿化器加蒸溜水,插上电源,打开主机,调整好参数,置患儿旁边备用。

2.2 插管时护士做好医生的助手,至少有两名护士分工协助,一名护士复苏囊加压给氧同时使患儿仰卧位,肩背部垫高,使头部稍微后倾,以保持气道通畅。另一名护士立即予口腔中吸痰,以免痰多影响插管视野,协助医生插管。

2.3 插管后,一边保持好插管位置一边复苏囊加压给氧,观察胸廓起伏大小是否对称,听两肺呼吸音是否相同,然后协助医生用蝶形胶布固定好气管插管,已调节好参数的呼吸机接于患儿。

3 病情观察及护理

3.1 患儿应用呼吸机时注意观察:胸廓起伏大小是否对称,患儿神志、体温、心率、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面色、周围循环,如患儿有紫绀、血氧饱和度下降、烦躁、出汗、摇头等变化时,应注意呼吸道是否有痰阻塞或呼吸机发生故障。需及时处理,观察患儿有无自主呼吸,是否与呼吸机同步,否则应设法调整,注意避免脱管、堵管及气胸的发生,躁动者应及时应用镇静剂。

3.2 气管内吸痰的护理 吸痰由两名护士分工协助,呼吸机连接模拟肺,一名护士用复苏囊加压给氧通气4-5次或先加大氧流量一分钟,另一护士戴口罩和无菌手套,用一次性无菌吸痰管插入气管,吸痰管选择软硬适度,外径为内径的1/2,快速开闭负压吸引器,作间歇性吸引,可减轻对气管组织创伤,抽出吸痰管时要左右捻转,慢慢向上提出导管,每次吸痰时间宜十秒以内。原则是:“准确、快速、无菌、无损伤”。若痰液过多需多次吸引,在间歇期用复苏气囊加压替病人通气4-5次后,再作吸引,这样可避免病人缺氧。根据气管感染菌种选用气管内滴药,根据痰粘稠程度及痰量选择吸痰和滴药次数,每次往气管内滴药时应使患儿侧卧,在呼气末吸气初滴药、吸痰同时应观察病情变化,特别是血氧饱和度,如发现血氧饱和度大幅度下降,心率增快或减慢明显时,应立即停止吸痰,连接呼吸机或复苏囊通气,待血氧饱和度上升至90%-95%或者恢复到吸痰前水平,方可再次吸痰。还要注意观察痰量、颜色、粘稠度并报告医生,。吸痰后摆好患儿体位,防止气管内插管与呼吸机意外脱出;并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并听诊肺部,评价吸痰效果,确定两侧呼吸音对称,气管导管未脱落,待血氧饱和度回升后将吸氧浓度逐步调回吸痰前浓度。

3.3 防止交叉感染

3.3.1 谢绝探视,有呼吸道感染的医护人员应尽量不接触患儿。

3.3.2 医护人员应戴帽子、口罩、换专用拖鞋进入室内,外来会诊人员应穿上隔离衣。

3.3.3 病室每日用紫外线消毒2次,地面,桌椅等每日用1:200清洗消毒液擦拭。

3.3.4 呼吸机管道、吸痰管及吸痰罐,无菌盒等24小时更换1次,用后消毒。

3.3.5 气管内滴药最好现用现配,放入无菌盒中不能超过24小时。

3.3.6 口腔护理:气管插管患儿每日用生理盐水做2次口腔护理,必要时给予制霉菌素每日涂2-3次。

3.4 一般护理:注意远红外线治疗台的温度调节在患儿体温维持于36-37℃之间。加强皮肤护理,防止感染,每四小时翻身,随时更换湿污的衣物,每日用生理盐水擦洗双眼,必要时用红霉素眼药水点眼每日2-3次。注意输液速度,使用输液泵根据患儿血糖调节输液速度及糖的浓度。

4 常见报警原因及处理

5 停用呼吸机拨管的护理

患儿病情改善呼吸循环功能稳定,自主呼吸良好,用氧浓度在30%-50%,PaO2>6.67-8KPa,可遵医嘱给予适量的地塞米松和阿托品,1小时左右在负压吸引下拨出气管插管。拨管前备好吸氧装备,吸痰设备,抢救用药及再插管用物,拨管后注意观察呼吸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常规给予雾化吸入,拍背吸痰。清洗用物,消毒备用

6 呼吸机消毒及保养

6.1流量传感器应用75%酒精中浸泡约一小时,在空气中彻底自然凉干30分钟,不要用高压锅或蒸气消毒,不可冲洗,不可甩干。呼出阀膜片可以高温高压消毒,机器内无消毒死腔。通气软管、储水器及Y-型管、在高温消毒(93摄氏度/10分钟)或2%戊二醛浸泡30分钟,清洗晾干,再送供应室环氧已烷消毒。不可用含氯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苯酚类消毒剂及强有机酸消毒。管路、面罩等耗材,如属价格低廉的,可按一次性医用废弃物销毁处理。

6.2呼吸机内部的气路系统是吸人室内被污染空气的部分,可以用环氧乙烷熏蒸法或是利用可以杀死SAILS病毒的气体,让其通过气路系统进行消毒。

6.3电路、机壳、控制部分,也受到室内空气的污染,这部分可以用防腐、防水的消毒剂进行熏蒸、喷雾、擦洗的方法。

6.4每日清洁:取下管路,挂在清洁、干燥处以备下次使用。避免阳光直射,否则时间长会导致管路硬化、干裂。 每周清洗:将管路从呼吸机和面罩上取下, 用含中性清洗剂的温水清洗管路,清水漂洗后悬挂晾干,不允许烘干,将管路与压力传感器适配器及面罩重新连接好。冷却空气过滤网、周围空气过滤器应每4个星期用温水清洗,晾干,每年更换。定期清洗空压泵过滤网。

6.5定期保养: 面罩及管路每天都要进行摘、戴,所以请定期检查是否有受损处; 定期用湿布及中性清洗剂擦拭机体外部;每月检查一次滤膜是否被脏物堵塞或出现漏孔;如果滤膜脏了,就应该及时更换滤膜,防止呼吸机送出的空气不足;正常使用情况下,滤膜每半年需更换一次(若机器工作环境较脏,更换可频繁一些);不要用水清洗滤膜,滤膜不可清洗和重复使用。每年更换一次压力传感适配器。

参 考 文 献

[1] 陈娟.新生儿应用呼吸机的护理.中外健康文搞.2009 6(25).

[2] 周晓光,肖昕,农绍汉,等.新生儿机械通气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33:218.

呼吸内科护士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重症呼吸衰竭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训练有素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6-206-01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发生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COPD急性加重(AECOPD)常合并II型呼吸衰竭,严重的高碳酸性呼衰患者病死率较高,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病症,机械通气尤其是有创正压机械通气(IPPV)治疗是抢救患者的重要手段,但一部分患者/家属拒绝IPPV治疗,此时无创机械通气(NPPV),特别是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可在部分患者获得成功[1-2]。因此类患者行BiPAP治疗时有较大的风险,专科护士严密观察病情,注意和防范并发症的发生等护理措施是保证患者的安全性及提高治疗成功率的重要因素。2010年3月一2011年3月,我院共有38例AECOPD并重症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BiPAP治疗,现总结其治疗效果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3月~2011年3月我院呼吸内科住院AECOPD合并重度II型呼吸衰竭,且患者或家属拒绝行IPPV治疗患者38例;重症呼吸衰竭标准:PaCO2升高(≥80mmHg)伴严重的酸中毒(pH≤7.20)、意识障碍;其中男性30例,女性8例,年龄73--85岁,平均年龄在(76.35±4.73)岁;PCO2在83-125mmHg,平均PaCO2(98±14)mm Hg;pH (7.18±0.05),均有嗜睡、昏睡、昏迷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患者自主呼吸存在,痰液相对不多,无气胸与休克等合并症;均签字拒绝行气管插管行IPPV治疗。

1.2 方法 患者给予BiPAP呼吸机(美国Puritan-Bennettg公司 SMARTAIR S/T型)辅助通气治疗,选择BiPAP S/T模式,IPAP治疗水平在16-24cmH2O,EPAP为3-5cmH2O,氧流量3-8 L/min;所用患者同时抗感染、平喘、化痰、营养支持等综合性治疗。分别于机械通气前(经鼻导管吸氧状态下)、通气后1-2h、4-6h、12-24h作血气分析。机械通气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意识、气道分泌物、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变化。

2 临床治疗效果

予以BiPAP辅助通气4-6小时,16例患者症状改善,PCO2降至80mmHg以下,PH在7.25以上,意识障碍均有所好转;6例患者血气、意识未见明显改善,但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均稳定状态下,继续通气达12-24小时后,PCO2降至80mmHg以下,症状改善,总有效率达57.9%;16例患者在BiPAP辅助通气4-6小时内(其中10例在1-2小时内)意识、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心率、PCO2、PH值等进一步恶化而放弃BiPAP辅助通气治疗。

3 护理

3.1 治疗环境 所有患者均在有监护条件(最少包括基本生命体征、血气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的监测,吸引设备齐备)场所下(如RICU内)实施BiPAP辅助通气治疗,有经验的专科护士(对NPPV有一定认识及了解,能指导患者应用N PPV,协助患者咳嗽排痰,具有对人机协调性、漏气等问题进行监测、处理和及时判断NPPV失败的能力)专人监护呼吸机工作及患者意识、气道分泌物、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胃肠胀气等情况变化。

3.2 呼吸机准备及面罩安装 治疗前检查电源及呼吸机功能正常,确认呼吸机及呼吸回路管道处于清洁备用状态;抬高床头30°卧位,头略后仰,清洁患者口鼻腔,选择型号合适的面罩,正确固定,松紧度以无明显漏气的最小张力为宜,保证面罩密闭性和舒适度(一般以扣紧头带后能于面颊旁轻松插入1-2 指为宜) ,防止鼻梁、面部皮肤压伤。经面罩盖输氧孔接输氧管,调节氧流量3-8 L/min。

3.3 监护呼吸机工作和患者病情变化 选择BiPAP S/T模式通气治疗,有过呼吸机治疗史的患者,IPAP水平可直接调至患者可耐受的最高通气支持水平即治疗水平(16-24cmH2O),EPAP为4-5cmH2O;第一次接受呼吸机治疗的患者,一般采取适应性调节方式:IPA P从4-8 cm H2O 开始,待患者耐受后再逐渐上调至治疗水平(每10-20 min逐步上调2cmH2O,保证SpO2在90%-95%);EPA P在4-5 cm H2O 水平,以尽量保证患者每一次吸气动作都能触发呼吸机送气;一般在床旁由医生下达口头医嘱后,由护士口头复述一遍,无误后调节参数,同时参数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中,每班交接班。当呼吸机报警时,即时检查以下几种情况:(1)面罩松弛漏气,本组发生4例;(2)呼吸机管道脱落、扭曲,本组发生1例;(3)气道大量分泌物,本组发生2例;(4)呼吸参数调节异,本组发生1例;(5)呼吸机出现故障,发生1例;立即给予调整和处理,确保了患者安全。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包括呼吸频率、心率、血压、意识状态)、气道分泌物、胃肠胀气;观察患者呼吸肌运动情况,是否存在人机对抗,同时结合SpO2监测及动脉血气分析,来确定NPPV治疗是否有效。本组发现19例患者在BiPAP通气治疗1-6小时内出现呼吸困难及意识障碍加重、血氧饱和度下降、心率和血压异常波动、在无漏气的情况下潮气量下降等情况。其中3例患者充分吸痰后症状改善,并完成了无创通气治疗;其他16例患者在排除肺损伤等情况下,监测动脉血气分析PCO2持续上升(PH下降),SpO2下降,考虑NPPV治疗无效,遂放弃NPPV治疗。本研究发现在训练有素的专科护士专人监护下,可使部分拒绝IPPV治疗的重症II型呼吸衰竭患者行BiPAP治疗获得缓解,本组研究比率可高达57.9%,参与护士均参加了科里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培训,具有能指导患者应用N PPV,观察并发症、对人机协调性、漏气等问题进行监测、处理和及时判断NPPV失败等能力。

3.4 并发症的护理 BiPAP呼吸机治疗的主要并发症为呼吸道分泌物潴留、胃胀气、面部皮肤坏死溃疡等[3]。呼吸道痰液潴留且排除障碍是严重并发症,导致BIPAP治疗失败的关键因素,本组除3例患者负压充分吸痰后症状好转完成了无创通气治疗外,16例治疗失败患者考虑可能与呼吸道痰液潴留有直接关系;治疗期间湿化气道,定时翻身拍背,间歇让患者主动咳嗽(咳嗽时将呼吸机与面罩的连接暂时断开)、负压吸痰、甚至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等护理措施可能会减少呼吸道痰液潴留几率[4],提高BiPAP治疗成功率。本组5例患者发生胃胀气,尽可能采用半卧位,IPAP压力不宜设置太高(≤24cmH2O),其中2例较严重者实施胃肠减压,胃胀气均缓解。本组患者发生1例面部皮肤红肿、疼痛,原因主要是面罩固定过紧,即将固定带适度放松,并防止睡姿不当,压迫面罩,患者皮肤红肿很快消退。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断指南[J].继续医学教育,2007,21(2):31-42.

[2]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的机械通气指南(2007)[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7,19(9):513-518.

[3]周舸,陶敏,沈小清.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6,21(7):39-40.

呼吸内科护士工作总结篇8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我即将结束第一个月在呼吸内科的实习。回顾这些日子,酸甜苦辣相信每个人都有一种属于自己的味道。在呼吸内科近一个月的实习生活中我受益颇多,即将要出科室了,却有好多的不舍,对于我们的实习,科室里的老师都很重视,每周的实习安排也谨然有序,从而让我们循序渐进的学习与成长,在此对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尤其记得第一天来到科室的我,带着惶恐不安的心情杵在护士站,听着带教老师介绍呼吸内科的情况,哪里放着什么药哪里放着什么设备等等老师都细心的跟我讲解,直到慢慢熟悉环境之后,心情放松下来随着我的带教老师…开始接下来的实习生活。

在实习过程中,本人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的规章制度,认真履行护士指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踏实工作,全心全意为患者着想,同时要理解家属,正确处理好护患关系,能做好理解与安慰工作。在老师指导下,我基本掌握了呼吸内科的一些常见症状与护理以及一些基本操作,特别是对口腔护理的一些正确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有很好的认识。在工作的同时我也不断的认真学习和总结经验,能善于观察患者的病情,从而及时掌握病情的变化,做出准确的判断。总之在这段实习的日子里,我学到了很多,包括学习护理知识和护理技术也包括学会怎样做人。虽然我还只是学生,也许我的能力有限,但是我会用我的努力来充实我的知识和技能,争做一名合格的实习护士。

上一篇:体检护士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护士护理管理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