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肌疲劳与呼吸衰竭

时间:2022-03-03 11:34:04

[摘要] 呼吸肌疲劳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潜在因素,患者的营养状态也是影响呼吸肌功能的重要因素,体重是反映营养状态的良好指标。呼吸肌疲劳治疗,主要是休息、药物治疗、呼吸肌训练及营养治疗等,呼吸肌功能不全的及时发现和积极治疗,对防治呼吸衰竭的发生和预后,有巨大帮助。

[关键词] 呼吸肌疲劳;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图分类号] R563.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5(c)-145-02

呼吸肌作为维持生命的重要器官之一,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对呼吸肌功能不全的及时发现和积极治疗,定会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预防呼吸衰竭的发生和预后,提供巨大的帮助。

1 因果关系

呼吸肌作为维持呼吸运动的动力器官,已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随着对呼吸肌研究的进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生呼吸衰竭过程中呼吸肌的病理生理改变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目前认为,呼吸疲劳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一个潜在因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总量增加,膈肌的曲率半径增大。根据Lapias定律,膈肌收缩张力(T)产生的跨膈压力(P)与膈肌的曲率半径(R)成反比(P=2T/R),所以随着残气量增加,膈肌的曲率半径增大,其收缩张力产生的跨膈压力将明显降低。另外,残气量增加,吸气肌的收缩初长度缩短,处于力量-长度曲线的不利位置,降低了呼气肌活动的张力。营养状态也是影响呼吸肌功能的重要因素。而体重是反映营养状态的一个良好指标。在既往研究中,亦证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最大口腔吸气压(MIP)。最大口腔呼气压(MEP)与体重呈高度正相关(r=0.58,P

2 临床观察

在临床观察中,重点分析了高碳酸血症对呼吸肌功能的影响。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高碳酸血症者MIP普遍低于PaCO2正常者。在23例MIP50mmHg)而MIP>65mmHg的6例中,只有1例有CO2潴留(P

在临床观察中,共检查了12名正常人和30例肺心病患者。结果12名正常人和4例肺心病患者呈胸腹呼吸同向运动;16例肺心病患者呈胸腹呼吸反向运动;另外10例患者,平静呼吸时,胸腹为同向运动,当深呼吸时,胸腹为反向运动。结果说明,肺心病患者均有轻重不等的膈肌功能不全。但胸、腹运动的异常程度与肺功能的关系,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3 讨论

呼吸肌疲劳的治疗,主要有休息、药物治疗、呼吸肌训练与营养治疗等。目前认为最有效的办法为休息,即给予患者机械辅助通气,使疲劳的肌肉得以休息和恢复。药物治疗方面,茶碱类被证实具有改善呼吸肌功能的作用,茶碱类能增强呼吸肌收缩的作用,此作用大于舒张气管的效应,因为有时其舒张气管的作用不明显,但临床症状都有明显改变。另外咖啡因、地高辛等药物亦被证实有改善呼吸肌功能的作用。呼吸肌训练,可以消除患者的心理忧虑和紧张状态,改善呼吸肌功能,增加有效通气量使患者症状得以改善,并可以防止某些患者发生呼吸衰竭。其分为呼吸肌强度训练和耐力训练,有较强的特异性,需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适当营养支持,对于呼吸肌功能恢复是必不可少的。但所给予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要有合适的比例。如糖类给予过多,则CO2的生成增加,加重呼吸肌的疲劳。目前推荐恰当的能量供给是:蛋白质每日250~300 g/kg体重,其余部分按脂肪和糖类各占50%给予。

[参考文献]

[1]陈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肌疲劳治疗进展[J].蚌埠医学院学报,1999 24(3):152-153.

[2]张峻斌,罗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呼吸肌疲劳及呼吸肌锻炼[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10(4):113-114.

[3]李勇前,刘炽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衰竭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1):76-77.

(收稿日期:2010-03-31)

上一篇:临床工作中常见医疗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初探 下一篇:液电式体外碎石机保养及维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