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护理学范文

时间:2023-11-03 17:35:31

呼吸内科护理学

呼吸内科护理学篇1

【摘要】情景模拟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方法灵活多变,更加形象、生动,取得了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效果。本文对呼吸内科近年来在护理教学查房中采用情景模拟法的体会进行总结,以提高本科室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 情景模拟;查房;护理教学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通过创设不同的情景,将认知与情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教与学巧妙地结合起来,注重直观、形象、生动的知识表现和丰富、深刻、具体的实践锻炼,改变学生被动的教育状况[1]。目前情景模拟已经在临床教学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和应用,已成为一种常见和重要的教学手段。现将我院呼吸内科近年来在临床护理教学查房中实施情景模拟法的体会和思考进行如下总结。

一 情景模拟法在临床护理教学查房中实施的必要性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取代了传统的整体护理模式,患者对护理的技术操作和服务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我们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具有娴熟的技术,同时还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灵活多变的沟通技巧等等。但是对于刚开始接受职业教育的护生来讲,他们早已习惯于学校老师填鸭式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独立思考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等均较差,尽管进入临床实习了,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与患者的交流沟通能力,临床问题处理能力、应变能力等都没能得到有效的锻炼。

护理查房是一种很好的能够体现护生的综合能力的教学方法,但是传统的护理查房,只是简单地文字叙述,不够形象,直观,也不能给护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情景模拟式护理查房,能够借助环境氛围、动作表演等创造一种类似护士工作的场景,有助于护生从整体上感知和把握学习内容,锻炼护生的综合能力,缩短从理论到临床实践的适应期。

二、 情景模拟式护理教学查房的具体方法

情景模拟式护理教学查房采用一种小品表演的模式,寓教于乐,更能给护生以深刻的印象。首先,带教老师与护生共同选择一份病历,从这份病历中摘取一个重点,作为查房的内容,制定出查房的剧本。接下来老师指定一位护生作为组长,同时担当查房组织者,组长选择一位组员担任患者的角色,选择另三位组员担当护士的角色。组长负责主持整个查房过程,一位护生负责问诊、查体、汇报病例,第二位护生介绍治疗情况,第三位护生讲解患者的日常护理以及注意事项,整个过程以一种表演的形式呈现,护生要真正把自己当做护士和患者,把整个场景当做实际工作过程,自然地表现出来。结束后,带教老师针对查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指出和纠正。

例如,针对一个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的患者,首先由组长宣布本次查房的重点: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并共同制定出剧本。然后护士甲首先向患者(护士丁)询问病情,并进行简单的查体,然后汇报病例,组长接下来会要求护士乙向患者简要介绍胸腔闭式引流术的适应症、操作过程以及操作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最后由护士丙向患者讲解插管后的注意事项,包括活动、饮食等等。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整组的护生对于胸腔闭式引流术的相关知识就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的印象。在这个过程中,同时会借助很多的道具,包括胸腔闭式引流瓶,病号服,氧气瓶等。同时,在护士讲解的过程中,患者也会向护士发问,这样更像真实的工作场景。而且,护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自觉地查询大量的相关知识,这样更能拓宽他们的知识层面。

三、 情景模拟式护理教学查房的优势

一般的传统教学方式都是以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较难调动,缺乏趣味性,而情景模拟教学营造了让学生自觉探索知识、发现知识的氛围,变被动为主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趣味性大大提高了,师生互动也增加了,在课堂上偶尔还能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2]。此外,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够,而情景模拟教学刚好能弥补这一不足。通过设置不同的情景,让学生面对这些将来可能会遇到的临床问题和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病人,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学会与病人的沟通技巧,学会如何观察病人,安慰病人,如何消除病人的顾虑,尊重病人的隐私,从而取得其信任等。这都为其将来走向实际的工作岗位提供了很好的锻炼。

四、 情景模拟式护理教学查房的要求

情景模拟式护理教学查房具有很多传统教学法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同时它也对带教老师的综合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情景模拟式护理教学查房让学生产生求知欲望,激发学习兴趣解。这就要求教师事先作好精心准备,内容的选择需要教师精巧构思,模拟剧情需要教师指导,更贴近临床实例。教师不仅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扎实的、全面的专业知识、人文知识,还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经常深入临床了解最新护理动态,要有敏锐的触觉,不断与国际接轨,要让自己的教学跟得上临床学科的发展。教师要有良好的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要善于鼓励学生表达自我,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等等。指导学生设计真实的临床情景,驾驭课堂。因此教师要通过不同途径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水平,才能更好的教导学生。

参考文献

呼吸内科护理学篇2

【关键词】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干预

呼吸系统疾病属于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 近年来随着环境气候的恶化, 此病发病率呈日益上升的趋势。由于呼吸系统疾病具有病程长且容易反复发作的特点, 在给患者进行积极治疗之外, 应该加强护理干预[1]。为进一步探讨呼吸内科护理对重症患者的影响, 对本院收治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60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取得了比较好的护理效果,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2~10月本院收治的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120例, 男66例, 女54例;年龄21~75岁, 平均年龄(60.7±5.4)岁;支气管炎45例, 慢性支气管哮喘43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0例, 肺癌4例, 其他 8例。入选的研究对象均经肺部X射线与CT证实。将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 各60例。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实施常规内科护理。保持患者病房适宜温湿度、干净卫生及通风良好, 防止有害气体与粉尘的吸入;叮嘱患者远离人群密集的场所;注意对患者做好保暖措施, 预防感冒的发生;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 对患者的呼吸、脉搏与心率等生命体征给予密切监测;注意夜间病房巡视;注意患者呼吸状态的观察, 如果患者发生缺氧等症状需要向医生汇报并协助医生采取妥善措施给予处理[2]。

1. 2. 2 研究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实施综合护理, 具体如下:①心理护理:因为患者病情容易反复发作, 心理上很难受, 常常出现焦虑及烦躁不安的负面情绪, 加上患者对自己疾病转归与预后不是很了解, 进而缺乏治疗的信心及决心, 在治疗上容易产生一些抵触情绪。护理人员要给患者多关心、多鼓励, 积极与其沟通、消除其不良情绪, 帮助患者战胜病魔的勇气, 从而配合医生积极治疗。② 机械通气护理: 对于危重患者可运用机械通气护理, 注意观测呼吸机能否正常运行, 使患者能够获得足量的氧气, 保证患者通气顺畅。在患者床边可根据临床条件放置简易呼吸装置、吸氧装置与吸痰装置等备用。③环境与休息护理:定期对患者的病房进行空气污染情况的监测, 也可对病房采取消毒措施。要降低家属的探视次数, 以保证患者足够休息。患者处于恢复期时, 可指导其适当下床进行活动, 但是危重患者一定要让其卧床休息。④饮食护理:患者由于长期营养不良, 导致其身体抵抗力比较弱。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实施个体化的饮食指导, 叮嘱患者多饮水, 尽量少食多餐, 必要时可以运用静脉方式给患者补充高热量与高蛋白等, 以增加患者的抵抗力, 促进其体力的恢复。⑤药物护理:综合考虑患者的重症情况, 科学制订给药方案, 正确使用药物, 严格控制药物剂量, 防止不良情况的发生[3]。

1. 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 病情显著好转;有效:临床症状减轻, 病情有所缓解;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显著变化, 病情加剧。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运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调查护理满意度。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3%(59/60), 对照组为86.7% (52/6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灶大部分位于气管(支气管)、肺部等部位, 病情较轻者的临床表现为咳嗽、烦躁不安与胸痛等, 而病情较重者则常常呼吸较困难, 甚至出现呼吸衰竭[4]。国内呼吸系统重症患者随着大气污染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其发病率逐渐上升, 病死率逐渐增加。值得一提的是, 一些老年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往往由于身体体质比较差, 在临床上更需要护理人员的关怀及护理[5, 6]。如何运用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 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是当前护理人员的重要研究课题。

本研究对研究组患者在常规内科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以心理护理、机械通气护理、环境与休息护理、饮食护理、药物护理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护理。研究显示,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 98.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7%(P

综上所述, 对呼内科重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应用价值比较大, 在提高临床效果及提升护理满意度方面效果显著, 可在临床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叶任秋.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中国当代医药, 2011, 18(19):122-123.

[2] 车晓杰, 李春梅, 刘红梅. 呼吸内科患者的护理及质量管理.吉林医学, 2010, 31(26):4615.

[3] 孔彬, 冯琼.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8):334-335.

[4] 朱云霞.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代医药卫生, 2014, 30(11):1705-1707.

[5] 冯海燕.呼吸内科护理安全隐患与对策.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4, 44(4): 308-309.

[6] 金培丽, 周艳. 281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排痰的观察与护理.中国医学创新, 2010, 7(3):104-105.

呼吸内科护理学篇3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咳喘、呼吸不畅以及心率等身体症状出现异常等[1]。临床主要的呼吸内科重症包括有急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等,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有着严重的不良影响[2]。因此,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必须要及时且有效。本次实验为了分析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及其临床效果,对我院20143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97例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对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采取应急护理干预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其临床症状。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3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97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将这些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护理组(n=48)和对照组(n=49)。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表现为呼吸不畅等,其中护理组有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为27~73岁,平均(42.6±1.8)岁;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为25~71岁,平均(41.5±2.0)岁。两组患者在性别、临床症状和年龄等方面比较无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

1.2.2护理组 采用应急护理干预。①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症状:首先,为患者进行治疗前必须要求护理人员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各种症状的变化。不同的临床症状表示患者的病情蔓延程度不同,同时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病情变化速度较快,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全天候关注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身体各项指标的状况,以便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3];②加强对患者的呼吸道护理: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呼吸道会存在各种异常,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会曾中应该要协助患者进行呼吸道管理,鼓励患者进行咳嗽,同时加强对病房的卫生和感染护理,防止患者出现呼吸道感染等现象。部分患者病情较为严重,需要长期卧床的,护理人员应该及时为患者进行体位的调整和拍背护理,以促进其呼吸;③加强对患者的通气护理:气道的护理对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和治疗有着重要作用,护理人员必须要确保患者的气道呼吸顺畅,然后对患者进行管道通气护理。

1.3疗效判定 有效:患者呼吸不畅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呼吸频率和心率等生命指标恢复正常;显效:患者呼吸不畅等临床症状基本完全消失,呼吸频率和心率等生命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无效:患者呼吸不畅等临床症状未发生明显的改善甚至加重,呼吸频率和心率等生命指标仍然异常;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5统计软件包对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治疗有效率、显效率和无效率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进行干预后的治疗效果可知,护理组的治疗有效率为33例(68.75%),显效率为13例(27.08%),总有效率为46例(95.8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29例(59.18%),显效率11例(22.45%)和总有效率40例(81.63%)(P

3 讨论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和治疗必须及时、有效。对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来说,其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呼吸不畅,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呼吸道和气道的护理,使患者能够保持气道畅通、呼吸顺畅[4]。除此之外,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病情反复较为严重,变化强度大[5-6]。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全天候的守护在患者身旁,以便及时发现患者临床症状的异常,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7]。

本次实验选择我院收治的97例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将这些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护理组采用应急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进行干预后的治疗效果发现,护理组的治疗有效率为33例(68.75%),显效率为13例(27.08%),总有效率为46例(95.8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29例(59.18%),显效率11例(22.45%)和总有效率40例(81.63%)(P

呼吸内科护理学篇4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呼吸内科病房;应用效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医疗技术在逐年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要求日趋严格。加强呼吸内科的护理风险管理,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应用的效果,在2013年05月到2013年08月期间,对呼吸内科收治的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05月到2013年08月呼吸内科收治的38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33例、女性患者155例。患者年龄在20岁到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24±5.44)岁。其中肺部疾病188例、支气管疾病163例、哮喘22例、气胸15例。将2013年2月到2013年4月收治的35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患者211例、女性患者141例。年龄在22岁到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34±5.54)岁。其中肺部疾病166例、支气管疾病148例、哮喘25例、气胸1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用作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对象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对象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具体操作如下。①分析呼吸内科病房护理存在的风险因素。护理人员应该进行分析呼吸内科护理中出现的风险事件,从而制定相应的护理风险预案,风险管理考核制度以及风险事件处理制度等。在实际的管理中,科室工作人员需要合理分配工作人员,关注患者病情的变化,提高记录工作的时效性和真实性等。风险管理过程中,需要把每个具体的工作目标都落实到每个工作人员的身上,使每位护理人员都明确自身的工作责任和义务,为实现科室工作目标而共同努力。②做好护理标识与药品护理管理。呼吸内科护理的方式多种多样,护理标识起到了良好的提醒和指导作用,呼吸内科病房护理中需要做好护理人员标识、病人身份标识、管道标识、提示标识、药物标识等工作,从而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完成,提高护理工作效率,降低风险率等。护理人员应该遵循医嘱,给予患者科学服药,避免出现配错药、输液错误等情况。③实施优质的病房护理管理。对于行动不方便的患者应该给予床旁护栏加持,为患者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住院环境。同时保持病房环境清洁,定时进行病房消毒,落实科学的探访时间等。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该实施个体化、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对患者实施心理指导、康复训练、健康教育、皮肤护理等。

1.3考核指标

设置问卷调查的方法,以100满分值作为统计标准,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病房消毒质量评分、护理风险发生率等,做好详细的记录,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以p

2、结果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病房消毒质量评分、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护理指标对比

注: 两组患者各项护理指标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

3、讨论

呼吸疾病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都是老年患者居多,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护理工作量比较繁多。因此,内科病房中呼吸系统疾病护理风险比较高,容易出现医患纠纷,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呼吸内科护理包括的内容比较广泛,所以相对于其他科室,呼吸内科护理出现的护理差错比较多,难以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护理风险管理贯穿于每项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环节中,其危险因素主要包括[2]:护理人员、护理技术设备、护理环境、护理制度等。

通过以上的研究表明,实施风险管理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病房消毒质量评分明显比较高,护理风险发生率不断下降。综上所述,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对呼吸内科病房进行管理,有利于增强护士风险意识,降低护理工作的差错率,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促进患者康复,患者的满意程度非常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芳莲. 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08:188-189.

呼吸内科护理学篇5

【关键词】 呼吸内科;护理问题;解决措施;预后转归

近年来,由于医疗科学事业及医疗法制建设的飞速发展和逐渐完善,使得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自我保护意识也随之增强,这也对医疗机构的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呼吸内科作为我院临床的重要科室,科室的护理质量也应当得到充分的重视。笔者根据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4月间,呼吸内科收治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得出呼吸内科患者的护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及对应的解决措施,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在本组3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在34-86岁,患者平均年龄为52岁。在患者所患基础疾病中,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5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例,肺炎7例,肺脓肿2例。其中,少数患者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慢性基础疾病。2 护理工作中常见问题

2.1 护理人员自身的风险意识缺陷,导致护理质量下降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加强对患者的正确护理措施,并认真加以记录患者实时的病情变化情况,是护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细节问题,而部分风险意识较差的护理人员却忽视了这一要点,导致护理记录漏填,错填,这既不利于医生对患者的病情做出正确的判断,也未医疗事故的发生留下了隐患。其次,护理人员的护理记录专业性不强,不能规范使用专业术语,使得护理记录不能充分反映出疾病的临床观察要点。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中大量应用抗生素,易引起二次感染,而护理人员的护理记录上缺乏对患者口腔内真菌针对性观察记录,再如支气管扩张患者有咯血现象时,护理记录缺乏针对性的血压记录等,导致不能对患者病情做出准确判断,影响患者的治疗。

2.2 护理人员对工作中的细节问题有失重视 护理人员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常常忽视一些细节上的问题,导致工作中出现差错甚至严重医疗事故。如并发肺性脑病的患者再应用呼吸兴奋剂后,常容易出现躁动,从而导致药液泄漏,此时若不严格加以看护,及时拔除导管,立即处理药液外渗情况,就会导致患者发生局部肿胀甚至坏死。另外,对于卧床患者,在协助其进行翻身时,手法粗暴,不能耐心做好皮肤护理及床单换洗工作,导致患者皮肤破损甚至发生褥疮等。

2.3 急救措施及急救经验的缺乏 呼吸内科患者由于发生急性喉梗塞等急性并发症较常见,所以在临床护理中,应由其注意患者的临床表现,出现问题及时抢救。而在实际抢救工作中,常出现呼吸机故障,或心电图打印纸不足等原因,造成抢救的延误,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部分护理人员对抢救工作经验不足,且不能熟练使用相关急救设备,这就很容易导致错失最佳抢救时间,给患者带来危险。3 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的对应措施

3.1 作为护理人员,应不断加强自身的风险意识,通过对具体病例的护理中潜在的风险进行分析探讨,吸取经验,加强对呼吸内科患者护理风险的防范与规避。具体来说,应重点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的交流,对护理措施及患者临床表现、各项生命体征进行详尽专业、有针对性的记录,提高护理记录的可信性及保证书写的质量。

3.2 建立健全呼吸内科各项护理制度 在实际工作中,应当重点强化护理人员交接班制度,从口头,书面,及床边交班分别进行,重点观察患者的药物过敏史记对患者用药的药物配伍禁忌等,认真执行病房的消毒隔离工作,科室护理人员应定期举行技术讨论会议,将个人在工作中获得的经验及体会共同分享,避免工作中的差错与疏漏,保证呼吸内科的护理安全。

3.3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实时了解患者的病程进展 护理人员应增加对患者护理的时间,掌握患者的病情进展,观察输液是否通畅,热水袋是否包裹,是否有憋喘现象,服用利尿剂的患者是否有异常表现等。对于发生急性并发症的患者,应当第一时间通知医生,并协助其进行抢救。4 结 果

呼吸内科患者在经过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科学合理的护理后,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和转归。科室内患者全部经治愈后出院,经出院随访等结果表明,以上患者预后良好,尚未发现有并发症现象。5 结 论

呼吸内科护理学篇6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呼吸内科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452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754-02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中的所有可能导致患者伤残甚至死亡的不安全因素,风险护理贯穿于护理过程中各环节[1]。呼吸科患者多具有病情急、年龄大、病情变化快、用药复杂的等特点。通过风险管理以提高呼吸内科患者的呼吸质量成为目前临床研究的重点[2]。本文通过对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呼吸内科进行住院治疗的60例患者进行分组比较,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呼吸内科进行住院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30例。实验组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为51岁至86岁,平均年龄为(67.5±2.9)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为53岁至89岁,平均年龄为(69.2±3.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于实验组及对照组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其主要护理内容包括,患者因疾病导致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主动积极与患者交流身体状况,积极帮助患者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对其提供相对应的心里疏导。对患者进行相关疾病基本常识普及,让患者了解疾病治疗和护理的常识,使患者了解到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为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房间内物品摆放整齐,避免发生烫伤、坠床等风险。定时为患者按摩、翻身,给予呼吸道护理,必要时进行吸痰,注意用氧安全。护理人员在输液时应认真核对,避免用药错误或因配伍不当,引起不良反应。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培训,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

1.3统计学处理数据资料利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与计量资料分别利用X2检验与t检验表示,P

2结果

实验组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提高,具有显著差异(P

3讨论

风险管理是指针对现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风险进行相应的评价处理,降低风险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3]。风险管理是一个的持续过程,护理人员需要提高整体素质,提高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提高护理质量[4]。呼吸内科患者近年来均呈现增加的趋势,呼吸内科中的患者多为呼吸衰竭、哮喘、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疾病,患者治疗周期长,病情重,因此护理风险也随之提高,护理人员提高风险意识则显得尤为重要。针对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风险管理,避免医疗风险的发生率,可以有效的避免医疗纠纷。风险管理强调“以人为本”护理理念,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需要,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5]。本研究显示,通过给予实验组患者护理风险管理,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投诉率明显降低。

综上所述,针对呼吸内科运用护理风险管理,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降低投诉率,改善医护关系,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叶容.呼吸内科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护理质量的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2013,(10):167-168.

[2]李嫦燕,任为为,韩婷.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吉林医学,2013,34(23):4829-4830.

[3]李芳莲.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大家健康,2013,7(4):188-189.

[4]徐小雅,王永生,王效惠,等.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四川医学,2012,33(5):906-908.

呼吸内科护理学篇7

【关键词】呼吸内科;护理风险;对策

389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314-01

由于现今环境污染问题和空气质量的下降,致使呼吸系统疾病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根据相关统计学报告称在全国部分城市及农村占前十位的主要疾病死亡原因中,呼吸系统疾病占很大比重。如今,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病人日渐增多,医院不仅在尝试各种对病人行之有效的护理模式,同时也在探究如何避免护理中会遇到的风险,本文就此总结呼吸内科护理中常见的风险和对策。

1呼吸内科护理风险

1.1护理人员的自身原因

1.1.1护理人员缺少风险意识①对病人的护理记录不完整。有时候护士会因为太忙而忽略对非危重病人进行护理记录,因为患者病情一时平稳,就放松警惕,导致患者出现转危情况时缺少记录病情变化的资料。另外,有些护士会在工作空闲再补写护理记录,这样单靠记忆也会遗漏很多关键。②忽视对病人隐私的保护。在护理中,护士有时候单纯注意患者的疾病,而可能无意间将患者病情透漏给别人,这样做就使患者的隐私受到了损害。③护理记录不够专业。有些护士在交接班时,没有把患者的病情变化和一些观察项目记录下来。

1.1.2缺少专业的护理知识①对病情特殊的病人缺少专业护理知识。例如,护理肺性脑病患者用药时要注意防止病人因为药物导致的躁动而使药液漏出,一旦发生要进行及时专业的处理以避免给患者造成伤害。②护理人员的无菌观念太淡薄。例如为患者吸痰,护士戴无菌手套对吸痰器进行操作,会造成细菌进入人体,有时候会加重患者的感染程度。③操作不熟练、规范。例如,有时进行单次吸痰时间太长或者是两次抽吸的间隔太短,这都会导致患者出现低氧血症。④工作流程不完善。护理人员工作中一般讲究“三查八对”,即备药前、中、后都要查,包括姓名、床号、用法、时间、药名、浓度、剂量、医嘱等等。而有些护士在实际工作中会将一些项目漏掉,特别是两个护士交接班时一般只是以口头交待的方式进行交接,不经核对而出现误差的情况也是会发生的。

1.1.3缺少人文关怀①对于按呼叫器的患者不能马上予以查看,护理工作做的不够。②有时,只以口头方式传达本应做示范的动作,不给予实际示范操作,示范工作不到位。

1.2医院整体制度问题

1.2.1护理管理制度问题护理管理人员缺乏经验,没能将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全面处理。

1.2.2护理教育环节问题有些刚刚参与工作的护理人员缺少实践经验,技术能力有待提升,但是医院无法为其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1.2.3病房护理制度的问题例如很多细节工作虽然很重要,但却没有明确划分界限,致使无人去做,例如呼吸内科患者,需要常开窗呼吸新鲜空气,但因为医院没有规定谁来负责此工作而无人负责。

1.2.4药品管理的问题忽略安全用药的一些细节。

2针对呼吸内科的护理风险,采取相应措施

2.1增加护理人员关于护理风险和技术的培训①首先要让护理人员了解护理风险会引起怎样的后果,使护理人员增强自身保护意识。②加强护士在特殊操作和专业知识方面的教育培训。③在日常的呼吸内科护理中,以一对一带教形式来培养新护士,进而提升护理工作队伍的整体水平。④制定相关考核制度,进而促使护理人员可以尽快提升职业素质。

2.2定期进行护理交流除每天早会总结前一日护理中遇到的问题之外,还要在每周固定一天进行一次工作总结,采取批评与总结的方法,找出一周中出现的护理风险事件的原因,并进行经验总结。

2.3提升病区的环境卫生对于开门窗和处理室内垃圾等细节问题,应该作为值日内容编好负责人员进行处理,还要每周定期清洗被单、床单,控制感染的发生。

3讨论

对呼吸内科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患者的康复,合理的内科护理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都很重要,但同时护理人员要注意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造成风险的因素很多,既有护理人员自身专业素质的原因,也有医院管理制度的原因。所以作为护理人员,要发现并解决问题。要做到这样,就要求呼吸内科的护理人员既要提升自身的服务意识,还要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在做好病情记录、与患者沟通、无菌操作以及核对工作之外,增强自身技术水平,尽可能的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当然,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前提和基础,是其自身要拥有健康。当前呼吸内科的病患数量日趋增多,这造成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增加,经常缺少休息时间,这样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偏差。所以医院在为护理人员分配任务时,应该将护理人员客观承受能力作为一项因素列入考察项目当中,呼吸内科的排班方式是弹性夜间双班制,在人员足够分配的时候,可以适当增强午间连班人员的力量,进而确保午间护理工作的落实。

综上所述,只有进行合理的呼吸内科护理,才能避免风险,同时帮助患者战胜病魔,重返健康。

参考文献

[1]黄伟霞.呼吸内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及对策[J].当代医学,2013,9(16):101-102.

[2]刘云.呼吸内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中医药,2013,6(20):65-67.

[3]孙旭华.呼吸内科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及对策探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12(8):43-45.

呼吸内科护理学篇8

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85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常见护理问题进行研究,经过统计学分析得出影响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护理质量的主要因素。

结果:在呼吸内科老年患者住院常见护理问题中最为常见的问题主要有5类:心理护理问题(85.88%),日常护理问题(75.29%),用药安全问题(55.29%),皮肤护理问题(36.47%),饮食护理问题(32.94)。

结论:由于身体机能的退化以及处于治疗阶段这一特殊情况,老年患者会表现出更加严重的心理方面问题,并且随着现代人对自身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关注,日常护理、饮食护理、皮肤护理以及用药安全都是老年患者较为重视的问题。在临床护理中要深刻把握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采取针对性的人性化的护理方法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关键词:呼吸内科 老年患者 常见护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354-02

老年患者是护理工作要重点关注的对象,在临床实践中要切实根据老年人心理生理特征,制定符合老年人的护理措施[1]。临床资料显示,呼吸内科住院老年人通常为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住院,患者身体机能以及各器官功能出现进行性退化,免疫功能也大幅下降,伴随而来的还有抑郁、恐惧、焦虑、失眠等心理或精神方面的问题[2]。因此加强对呼吸内科长期住院老年患者的研究是提升护理满意度,实现医疗卫生价值的重要举措。本文研究了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85例住院老年患者,对其在住院期间常见的护理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我院呼吸内科于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85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1例患者为慢性支气管炎,病程为2.5年至21年,平均12.8年,16例大叶肺炎,病程为1年至6.4年,平均2.8年,1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病程为2年至14年,平均7.5年,其中多数患者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患者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患者中男性49例,女性36例,年龄范围为62岁至87岁,平均年龄为76.8岁。

1.2 一般方法。本次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学分析方法,设计问卷参照国际卫生组织关于临床护理分类标准进行制定,由护理专家及呼吸内科医生进行审阅修正后予以采用,客观性和可靠性强。护士经过专业化的培训后进行问卷的发放和回收工作,多数患者自主完成问卷调查,对于文化程度低的患者,在护理人员的协助下完成问卷的填写。发放问卷共85份,全部回收,经验收均为有效问卷,问卷回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对以上方法中收集到的数据运用SPSS16.0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以及随访,获取的信息为主要有以下内容,呼吸内科老年患者住院常见护理问题主要有五大类,基本涵盖呼吸内科全部护理内容,其中各种护理问题所占比例为:心理护理问题(85.88%),日常护理问题(75.29%),用药安全问题(55.29%),皮肤护理问题(36.47%),饮食护理问题(32.94)。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论

3.1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针对老年患者和危重患者较为有效且十分必要的护理内容。通过运用科学化的心理护理方式能够使患者建立起积极健康的心态,对患者心理和生理恢复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操作中首先要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针对不同病情、不同性格的患者都要有极大的耐心和爱心[3]。在平常护理工作中多注意和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使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深刻的信任和依赖感,为接下来的心理干预打好基础。在构建良好医患关系的基础上,护理人员要通过两方面加强对老年患者的心理干预,一是调节患者生活内容,为患者提供多样化的护理服务;第二是对患者进行专业性的心理学干预,通过医疗知识教育,人生观教育等重塑老年人的积极心态。

3.2 日常护理。日常护理中,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接触最多,因此对护理质量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对于呼吸内科的老年患者,应尽量避免使其独处,鼓励患者之间进行有益的沟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以及其他运动项目,这样既能提升患者的免疫能力和体质,还能够配合心理护理使患者对生活充满希望和眷恋。日常护理还应注意针对性,如对于容易感冒的患者要鼓励其加强呼吸功能的锻炼,适当引进增强和患者耐寒能力的体育项目,及时提醒患者增减衣物。对于入院前有吸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加强对其戒烟戒酒的提醒,帮助其做好呼吸功能的改善工作。

3.3 用药安全。随着现今人们知识水平的提升以及对影响自身健康因素的关注,医疗卫生用药安全成为患者及家属重点关注的内容[4]。用药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而老年人由于记忆力减退常常忘记定时定量服用药物,因此护理人员要重视用药安全方面的护理工作。

3.4 皮肤护理。年龄的增长、皮肤弹性的降低、住院环境和抵抗力低下促使老年患者更易发生皮肤破损和感染。护理人员要保证病房的干净卫生,适当进行通风,对患者进行定期的皮肤清洁护理,鼓励患者多做翻身运动。在进行皮肤清洁时,护理人员要注意询问患者对于水温的适应度,防止对患者造成刺激和不理影响。

3.5 饮食护理。科学合理的饮食安排对于患者的恢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护理人员要严格根据护理等级对患者需要进食的类型进行监督和干预,使患者养成健康良好的饮食习惯。

参考文献

[1] 凌艳娟.呼吸内科老年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实践的体会[J].临床肺科杂志,2009(01):131

[2] 李芳.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因素及对策[J].当代医学,2012(28):58-59

[3] 丁晓英.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0(06):738-739

上一篇:生物教学方法范文 下一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