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警培训个人总结范文

时间:2023-12-07 17:11:29

辅警培训个人总结

辅警培训个人总结篇1

一、做好党建工作、确保政治合格。

自2020年度开展工作以来,我不断加强党支部建设工作,法警队第三党支部过渡为司法警察大队党支部,我作为支部书记定期组织党员进行学习,并带领全体法警认真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等重要政治理论,组织司法警察和警务辅助人员充分认识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聚焦“十一个坚持”来全面领会和深刻把握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学习贯彻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了党的会议的有关精神,从思想上提升党员的政治觉悟,严格纪律作风,确保队伍纯洁,实现了党建促队伍建设的目标,并发展预备党员两人。2020年度司法警察大队党支部结合星级警队建设以“星引领”为党建品牌创新党建工作,党总支以优秀党建品牌上报上级人民法院。

二、完善各项制度、加强队伍管理。

我组织司法警察大队依照省高院法警总队工作要求和司法辅助人员管理要求,对人员进行调整,组织聘任制辅警过渡为警务辅助人员,增加了司法警察队伍人员数量,提升了辅警的个人待遇,法警队人数达到18人,配备了专职督察员和教练员,组织对警务辅助人员进行执法理论学习并进行考核。法警大队制订和完善了警务制度,新制定了警务指挥中心值班制度和警械使用管理条例,并得到落实,有效地保证了人民法院良好的审判环境,保证了法院日常工作有序开展。由于疫情影响,刑事审判工作发生新的变化,法警大队全体干警多次进驻大庆市看守所协助审判工作,我个人也多次进驻看守所,平均每月在看守所执勤超20天,努力保障刑事审判有序进行,为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加强教育训练、确保素质过硬。

我今年以新修订的《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训练大纲》为依据,针对“实战化训练年”制定了结合法院系统日常工作需要的实战化训练计划,以体能训练为起点,向专业化实战化演变,确保警队所有司法警察的各项考核成绩全部合格,做到了训练确保成效,考核贴近实战,训练结果反思,警务严格落实。在大庆市中院法警支队组织的培训中,严格坚持全警参与,全体司法警察人人参训,个个达标,保障实战化训练落到实处。2020年我还组织全体司法警察进行持枪证培训,对枪支使用、管理、制度提出明确要求,稳固机关安全,提升民众获得感。

四、狠抓从严治警、确保警务安全。

值庭、押解工作是司法警察职责的核心,大庆市龙凤区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大队2020年完成刑事值庭165次,提押和看管被告人177余人次,真正做到了警务“零”事故,“零”突发状况。安全保卫方面,我院一直实行外来人员登记制度。外来人员进入法院应主动出示能证明本人身份的有效证件,执勤的司法警察对外来人员信息等进行核对、登记,完成安全检查59788人次,每周二派司法警察协助信访工作,总体协助信访接待132人次。

警务督察方面。督察员对司法警察在履行职务、行使职权、警容警纪以及在警车使用等方面存在的违规现象及问题进行监督、检查并及时给予纠正。使法院自己领导的这支武装力量更加规范化、正规化,促进法院司法警察队伍树立良好的司法形象。

执行工作是目前我院法警协助工作的重点,2020年法警大队整体配合执行局完成执行228次。派驻的司法警察每天起早贪黑、风吹日晒,帮助当事人追回执行款千万元。由于从严治警,组织纪律严明,2020年龙凤法院以法警队名义向省院申请三等功荣誉。

五、提高装备质量、强化警务保障。

按照最高院下发的文件要求,结合上级法院对“六专四室”建设部署,我组织法警队对不符合标准的地方进行改造,专用卫生间改进为红外控制式马桶和水龙头,保证没有凸起物;专用囚车增加了前后防撞杠和实时监控系统,门禁系统更新为AB门式,防止刑事被告人有可乘之机。

要求的“六专四室”之外,我根据新下发的单警装备配备文件,推进单警装备完善。办公设施方面,法警大队有专门办公区,设有警务办公室,警队会议室,警队档案室等,法警队配备有计算机、打印机、执法记录仪等。院内还专门设置了法警体能训练室,配有跑步机、扩胸机等健身器材。通讯工具方面,大队配有对讲机,可以及时与院内执勤法警取得联系,并积极配合上级警队安装数字化对讲系统,推进市内通讯一体化。

六、严防死守疫情,坚持保障防疫

辅警培训个人总结篇2

为贯彻落实好公安部、省厅关于疫情防控的部署要求,渭南市公安局第一时间启动高等级勤务,以疫情防控阻击战为练兵场,拉开了全市春训暨实战练兵工作序幕。此次春季练兵坚持以战代训、以训强练、以练促战的原则,按照“轮训轮值,战训合一”的模式,把疫情防控作为首要任务,通过发挥头雁效应、强化上下联动、做实岗位练兵、强化心理疏导四个方面,统一全警思想和行动,增强全市公安民警、辅警的实战能力和制胜本领,坚定敢打必胜的决心。

一、党委高度重视,凝聚必胜信心。

副市长杨建琦节前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推进全市全警实战大练兵工作,他要求全市公安机关要牢牢把握基础训练年这一关键,全力以赴做好全警实战大练兵阶段性工作。市公安局政治部主任杜少平多次听取专项汇报,他强调要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有特色的实施方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疫情发生后,市局党委高度重视,迅速动员全警结束休假调整到战时状态,全力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杨建琦强调要主动担当作为履行职责任务,切实把疫情防范应对工作做实做细做具体。

二、市县上下联动,形成战“疫”合力。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市局练兵办结合疫情形势,下发围绕疫情防控开展实战练兵指导意见;宣传处迅速启动战时思想政治工作,用文笔和镜头展现了战斗一线民警的感人事迹;市局启动战时表彰奖励机制,鼓舞和提振了全体民警、辅警的士气;法制支队第一时间下发文件,为一线民警规范文明执法提供依据;治安支队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牵总督导作用,实地督导疫情防控,发挥信息预警能力;其他部门警种立足岗位实际采取线上学习、视频培训等形式,进行岗位练兵。县级机关紧密结合各自实际,运用多种方式进行实战练兵,蒲城县公安局召开春训暨疫情防控实战练兵活动动员部署会;韩城市公安局运用以考代训、以考促防的形式开展疫情防控网上练兵;富平县公安局运用心理疏导方式,助力一线民警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各县(市、区)公安局、分局纷纷响应,累计转发部省教学视频20余部,自制法治宣传片、执法微视频、心理疏导微广播共43个,编写文字教学材料35篇,形成了全警联动、全市“一盘棋”的实战练兵场面。

三、突出实战练兵,激发战斗活力。

辅警培训个人总结篇3

[关键词]朋辈辅导学业预警结对帮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6-0001-03

一、概念界定

(一)学业预警

1999年开始,我国高校开始扩招,高等教育大众化不断深入和推进,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多,但与之伴随的是生源质量相对有所下降,不能顺利毕业的学生数量相对增多,大学生面临日益增加的学习、经济、就业及心理等方面的压力。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减少和克服学业过程中的种种困难,成了高等学校管理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难题。学业预警机制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它是一种新型的高校管理模式,近几年在我国很多高校中推行,主要对高校学生学习成绩、日常考勤、学籍等进行管理,其具体做法就是通过学校、学生、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及时发现和识别学生潜在的或现实的问题,并及时向学生本人和家长告知、警示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同时采取相应措施,形成合力来预防学生偏离正常的学业轨道。它是一种重在对学生学业上出现或将要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友情提示和预先警告,并对其进行帮助和干预,促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管理制度。

(二)朋辈辅导

朋辈辅导活动的开展和研究最早是在心理咨询领域提出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威兰德(Vriend)发表了朋辈心理咨询领域的首篇论文后,朋辈辅导在北美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所谓“朋辈”( Peer ),实际上就是“朋友和同辈”的简称,是指年龄相近,职位相当,生活境遇相似的一个群体,他们之间可以是相互熟悉的,也可以是相互陌生的。所谓的朋辈辅导,具体到高校里,简单地说,就是一群学生对另外一群学生的辅导。 朋辈辅导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业辅导,主要体现在学习上的帮助;另一方面是情感支持,主要体现在思想上的抚慰。在学业辅导、情感支持中,朋辈辅导员可以通过面对面讲课或打电话、发电子邮件等方式对被帮扶者进行辅导。

高校在实施学业预警机制的过程中,除了可以通过学校和老师采取必要的措施参与帮扶外,还可以发挥朋辈辅导员在学业预警帮扶中的重要作用。具体来说,就是在学生中选拔优秀学生,如:奖学金获得者、学生干部、学生党员,与“学困生”“结对子”,在学习中给予督促和辅导,在思想上给予抚慰和激励,通过与“学困生”的交流和交往,发现他们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通过自身的示范和榜样作用,帮助“学困生”转变学习态度,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进而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引导“学困生”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变被动“输血”为主动“造血”。从本质上来说,朋辈辅导是一种“一对一”式的帮扶和辅导,它需要辅导者和被辅导者双方共同努力、密切配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和效果。

二、朋辈辅导、结对帮扶在学业预警机制中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被预警学生的转化率,增强高校学业预警工作的效果,是形成优良学风的有效手段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学说中提到,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进行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主要方式。据调查资料显示,学生在讨论个人问题时,更多的是寻求同辈而不是成人,同辈辅导员和他们的当事人可能从这种相互作用中获益。参与朋辈辅导,对被预警的“学困生”而言,“结对子”的对象是同龄的同学,同龄人之间有着相似的学习经历、思维方式、世界观和价值观,因而相对于家长和老师的说教,同龄人之间的帮扶更容易触及被帮扶同学内心的真实想法,其帮扶和影响的效果往往要优于父母老师的教育。通过朋辈辅导,加强对被预警学生的帮助、引导,可以提高被预警学生的转化率,预警与转化的有机结合,避免了只重预警,不顾转化的现象的发生,从而带动了高校学风在整体上的提高。

(二)有利于增强高校学业预警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提高高校学业管理水平

高校实施学业预警,采取朋辈辅导、结对帮扶的措施,充分体现了管理的人性化、科学化,这项工作敦促学生端正态度,努力学习,充分发挥学校、老师、同学和党、团、学生组织、优秀学生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地帮助“学困生”提高学习成绩,为有上进心的成绩欠佳的同学提供更有利的学习进步平台,真正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提高了高校的毕业率、就业率,为社会培养了更多的优秀人才,提升高校的社会声誉和形象,使高校学生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三)有利于提高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效率,扩大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要是辅导员,目前高校中的每名辅导员一般管理两三百名学生,因管理的学生数量庞大,再加上平时还有大量日常性的行政工作,辅导员在管理学生时主要精力都放在问题学生身上了,很难做到对每位学生面面俱到。对“学困生”采取“一对一”的朋辈辅导和结对帮扶,利用学生间存在的相近性和趋同性,可以使对被预警学生的教育更多地呈现出直接性、示范性和吸引力,使他们更容易接受优秀同学的影响。在与优秀学生的“结对子”过程中,不断地改进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最终摆脱被预警的学习状态。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朋辈辅导,提高了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效率,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四)有利于朋辈辅导员的自我管理、自我充实、自我成长,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在朋辈辅导中,朋辈辅导员“结对子”的对象是被预警的“学困生”,要改善“学困生”的学习困难状态,不仅需要朋辈辅导员善于发现问题,还需要朋辈辅导员善于思考和总结,根据被预警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方式,提高其学习成绩。在这一帮扶过程中,朋辈辅导员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获得价值满足感的同时,也实现了自我管理、自我充实、自我成长。

三、朋辈辅导,结对帮扶在学业预警机制中的路径选择

(一)明确帮扶对象

目前“学困生”学业预警机制,在我国高校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各高校首先要根据本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学位授予标准、毕业要求,制定合理的学业预警实施标准。在学分制下,具体来说就是学生累计所欠学分数量,高校的教务部门通过学业系统筛查出需要预警学生的名单,提供给辅导员,辅导员认真分析预警学生的具体情况,发动优秀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朋辈辅导和结对帮扶,特别是对于那些有上进心但目前学习成绩欠佳的被预警学生,更要有针对性地帮扶。

(二)选拔、组建、培训朋辈辅导员队伍

在明确了帮扶对象后,要充分发挥朋辈辅导、结对帮扶在学业预警中的作用,就必须立足于培育优秀学生群体,开发教育资源,完善组织形式,积极创设条件、搭建平台、丰富载体、拓展途径,努力优化有利于实施朋辈辅导的环境和氛围。参与朋辈辅导、结对帮扶的同学必须从优秀学生中选拔,比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党团员等,他们具备思想觉悟高、品学兼优、心理健康、严谨自律、责任意识强、甘于奉献等特点。发挥这些优秀学生群体榜样示范作用,强化他们的带动和辐射功能,促成他们的共振和扩散效应,从而感染和熏陶被预警的“学困生”,形成优良的学风。

朋辈辅导员选拔后,应通过专题讲座、团体辅导、素质拓展活动、主题沙龙等多种形式对朋辈辅导员进行培训,补充朋辈辅导员在人际交往、有效沟通、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学习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传授朋辈辅导员具体的工作技巧、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方法,使朋辈辅导员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提高。此外,朋辈辅导、结对帮扶的过程中,要认真填写帮扶记录表,定期将记录表交给负责老师,建立帮扶档案,以便后续工作的开展和总结,提高帮扶水平和效果。

(三)确定朋辈辅导,结对帮扶的主要内容

首先,自愿“结对”,在沟通交流中,加深友谊。自愿“结对”有利于打消帮扶对象的抵触心理,使“学困生”愿意听取朋辈辅导员的建议与意见,接受帮扶。所以,朋辈辅导员要与“学困生”建立朋友关系,经常沟通交流,培养共同语言,彼此信任,从而为朋辈辅导结对帮扶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情感支持;其次,日常提醒、督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朋辈辅导员以身作则,经常提醒、督促“学困生”上课不缺勤、作业不拖拉、自习不偷懒、考试不作弊,培养 “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逐渐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第三,答疑解惑、考前辅导。因“学困生”大多学习主动性不够,在日常学习和期末考试之前不善于自己总结、提炼知识点,一味“等、要、靠”,针对这一现象,朋辈辅导员要帮助其答疑解惑、考前辅导,传授学习方法,做到“授之以渔”,使其能顺利通过期末考试,取得相应学分。

(四)制定朋辈辅导、结对帮扶的跟踪帮扶系列措施和考核办法

为了将朋辈辅导、结对帮扶的工作落到实处,规范帮扶行为,提高帮扶实效,应制定相应的帮扶制度、措施和办法。包括朋辈辅导员的选拔与聘用、帮扶日志、考核与激励办法等。朋辈辅导员的选拔与聘用需明确选拔程序、任用周期等;帮扶日志要求详细记录帮扶内容和采取的帮扶措施,如:帮扶的时间、地点、内容、帮扶的课程名称、“学困生”课堂出勤情况、思想动态等;考核与激励制度重在激励,经相关部门认证后,对于帮扶工作成绩突出的个人授予“帮扶之星”、“优秀朋辈辅导员”等荣誉称号,在评奖评优等方面优先考虑。对于学习有明显进步的“学困生”授予“学习进步奖”等荣誉。

[参考文献]

[1]华金秋.台湾高校学习预警制度及其借鉴[J].教育科普,2007,(3).

[2]王思斌.社会工作专业化及本土化实践[M].北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99.

[3]王英国,黄磊.大学生朋辈辅导及其实施[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3).

[4] Morey RE ,Miller CD ,Rosen LA ,etc .High school peer counseling: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udent Satisfaction and Peer Counselors’ Style of Helping. The School Counselor, 1993 , 40(4):293-300.

辅警培训个人总结篇4

(一)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甘肃省各地州市的民警进行调查。问卷4050份,有效问卷为3857份,有效率95.23%。其中,男性占74.7%;女性占25.3%。平均年龄36.28岁。婚姻状况:已婚占81.5%,未婚占18.2%,离异占0.3%。学历上:研究生占0.7%;本科占55.8%;大专占38.7%;高中和中专占4.8%。

(二)方法

症状自评量表,又名90项症状清单(SCL-90)。本测验的目的是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到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多种角度,评定一个人是否有某种心理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如何。它对有心理症状(即有可能处于心理障碍或心理障碍边缘)的人有良好的区分能力。测验的九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该问卷包括3个分量表共22个项目。工作倦怠问卷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Maslach和Jaskson联合开发的,最初包含三个纬度:情绪衰竭(EmotionalExhaustion)、去人性化(Depersonalization)和个人成就感(PersonalAccomplishment)。MBI在面世之后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应用和检验,已经被证明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再测信度、结构效度、构想效度等。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是肖水源于1986年编制,该量表共有十个条目,包括客观支持(3条)、主观支持(4条)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条)三个维度。用于测量个体的社会支持度。

(三)统计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等。

二、结果

(一)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基本状况

1.民警SCL-90测查结果与国内常模的比较与国内常模相比,民警SCL-90各因子分都高于国内一般人群,且达到非常显著的程度,表明说明我省基层民警的心理健康状况比全国普通人要差,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偏低,是心理卫生问题高发群体。具体结果见表1。2.民警SCL_90结果的性别比较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在男女民警SCL_90各因子得分的比较中,除“躯体化”与“恐怖”因子中,男性基层民警的得分均比女性基层民警高,而且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方面,因子间均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女性民警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总体上要高于男性民警。3.影响民警心理健康其他因素分析影响我省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因素分析从人口统计学变量来看,民警的学历、婚姻状况、年总收入等因素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没有达到显著性。民警的年龄(F=5.463,p<0.05)、工作年限(F=3.649,p<0.01)、行政职务(F=4.349,p<0.01)在躯体化因子上产生显著差异,且表现为随着年龄的增大、工作年限的增长,在躯体化方面的不适感越来越严重。甘肃省基层民警不同警种之间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不一样的,在所有因子上差异显著(F=7.473,p<0.01)。刑警与交警的得分高,治安警与巡警除躯体化因子外,其他各因子差异不显著,而刑警、交警分别与治安警,巡警除躯体化因子外,其他各因子均存在显著差异。从地区来看,甘南与庆阳两地民警的心理健康水平与甘肃总体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F=2.473,p<0.001)。

(二)健康状况、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相关分析

根据图1可以看出,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两因素均对民警的心理健康有影响。具体而言,职业倦怠与SCL_90的相关为0.56,社会支持与SCL_90的相关为-0.10。

三、讨论

(一)甘肃省民警心理健康状况

甘肃省民警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发现,相对于国内正常人群而言,民警在症状自评量表的各个因子上都表现得更为突出,是心理卫生问题的高发人群,有中度心理问题以上的警察占50%以上,主要表现在偏执、躯体化、敌对、强迫、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等方面。

(二)提升民警心理健康的策略

1.个体心理保健

第一,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自己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关键,一个人心理不健康就是由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造成的。公安民警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明确自己今后要努力达到的目标,那么就能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工作,避免和减少了心理问题的产生。第二,加强各种正确观念的修养。警察保持心理健康,要注意加强自身的正确观念的修养,主要包括以下一些观念的修养:人生观和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律观念和各种规章制度以及一定时期国家各种政策和民族风俗习惯的学习。第三,培养健康的情绪情感。情绪和情感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关系,保持了积极的、健康的情绪情感,也就保持了心理上的健康。公安民警要学会保持愉快的情绪体验,形成与社会占优势的情感相一致的情感,在这种和谐情绪环境中,使自己保持心情愉悦,保持心理健康。第四,协调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心情舒畅,有助于心理健康;不良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心情压抑、苦闷,甚至产生疾病,破坏心理健康。我省基层民警的人际关系因子的得分偏低说明我们应该从人际关系着手加强心理保健,因此,公安民警在工作、生活中要愿意同其他人交往,并将其作为生活中的乐趣,要具有正确的交友观念,掌握人际交往的技能技巧,学会同各种类型的人打交道,并与自己所接触的绝大多数人都能保持良好的关系,在与周围人群相互友好的关系中,提升自己心情的愉悦指数。第五,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各种业余活动。良好的兴趣爱好有益于心理健康,警察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以外,应该具有一定的业余爱好。从事自己所感兴趣的活动,可以使自己得到放松。公安工作是富有高度应激的职业,容易造成疲劳、紧张、焦虑等不良的情绪反应,警察在工作之余从事自己喜爱的活动,使原来的不良清绪反应得到缓解,这实际上是一种注意力的转移,而且使人体验到了各种愉快的感觉。

2.甘肃省民警心理保健工作的开展

目前,全省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工作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主要有:一是由于警力不足,任务较重,单纯注重业务工作,对民警心理健康认识不到位、措施不落实的问题普遍存在。部分分县局在对公安民警心理健康保护工作的认识上与公安部及省厅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没有站在提高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的角度认识问题,出现了无法满足基层民警迫切需求,无法适应队伍发展现状的矛盾。二是机构建设滞后。按照省公安厅《实施意见》的要求,各州(市)公安机关要逐步设立民警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积极落实基层民警心理健康各项具体工作。三是缺乏专业人才。民警心理健康人才队伍建设比较滞后,特别是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人才更为匮乏。部分分县局虽然开始重视,也开展了相关工作。四是民警心理训练、咨询服务和危机干预机制不健全,工作方法比较单一、内容比较简单,覆盖面不是很广。针对我省公安民警心理保护工作中出现的以上问题,现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工作规划建议:(1)完善“人性化的警务工作制度”。近年来,公安工作改革逐渐深化改革必然引导警察行为,影响警察心理。同时,警察对改革举措的理解和适应程度也决定着改革的进程与结果,在研究改革方案,推行新的制度时,应当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形成符合民警各种需求的既利于公安工作,又有益于民警健康的制度,使民警心情舒畅地工作。(2)成立民警心理健康保护工作小组。目前,全国多数省份普遍在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成立了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为了加快我省民警心理健康工作的建设步伐,建议建立甘肃省公安民警心理健康服务中心。进一步完善测试、放松、交谈等室内工作场所和训练行为训练等室外设施,由省警院负责日常管理。服务中心在省厅政治部的领导下,维护“甘肃省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网站”,组织实施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团体辅导、心理行为训练工作;建立培训参训民警心理档案;开展心理疏导和咨询服务工作。(3)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民警心理健康工作能力和水平。为迅速扭转心理健康保护工作局面,目前全国各省通常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大基层心理健康工作人才的培训力度,在较短时间培养了大量的心理健康工作专兼职咨询师和辅导员。但由于这项考试属于初入门级,对于非专业考取证书的民警,如果持证后不接受持续学习、技术培训实践、自我体验与接受督导,则无法有效地开展相关心理辅导工作。因此,为健全人才培养体系,使我省心理健康工作切实取得时效,应在一到两年内开展以下工作:一是推荐选拔心理教官,形成各地州市,分县局的教官团队。在教官团队中优中选优,将通过考核、有优秀工作能力、广受好评的心理教官建立名师人才库,对入库教官在授课、培训、参加培训和业务交流等方面给予政策和经费支持。二是持续专业培训。将心理督导机制的建立提上日程,争取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专家定期督导工作,省内专家可采用现场督导。四是进行内部挖潜,将各级公安机关政治部(处)主任、副主任、区县公安局政治委员、一线单位政治教导员、指导员等政工干部培养成心理健康保护工作的中坚力量,形成“一所一队一人”的有利工作局面。(4)建立民警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和重大事件报告制度。在心理健康服务的实践中,部分省份公安机关建立了危机干预制度,在突发事件心理康复和预防民警违纪方面均取得了十分积极的效果。因此必须将危机干预制度化,以便在重大事件发生后,及时了解民警的心理和思想状况,消除不良影响,稳定队伍。今后我们需要在这些方面进一步加强:一是建立民警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制度并下发全省公安机关,对遭遇严重暴力袭警、目睹血腥或恐怖场景、处理重大交通事故和刑事案件、参加抢险救灾等重大突发事件的民警及时进行危机干预;二是建立涉警重大突发事件和民警重大变故报告制度,发生重大事件在采取必要措施的同时,要立即上报,以便政工部门及时掌握情况并提供有效帮助。(5)探索和创新心理保护工作最优措施。我国各级公安机关在民警心理健康保护工作内容上,创新思路、多措并举目前,我省公安厅组织编写了《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工作实施细则》,在此基础上我们着重考虑以下内容:一是借鉴优秀警队经验,以加强心理学知识普及和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突破口,摒弃长期以来的错误认识,在广大干警中树立正确的心理学、心理保护观念,掌握心理保健技术,实现积极自我成长;二是以团体心理辅导、心理训练为主要工作模式,从素质和能力上根本提高公安民警心理健康水平,防患于未然;三是探索警种心理服务模式,针对不同警种的现实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调研,逐步引入国际上通行的“EAP”员工心理帮助计划,由通过EAP培训的专业人员提供专业指导、训练和帮助。

辅警培训个人总结篇5

危机缩减,即将危机所带来的冲击力和影响力缩减到最小,这是危机管理的核心内容,强调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规避和消解风险带来的破坏力。危机预备,是对危机进行的有效防范,通过制定完善的危机预警系统,强化应对危机的模拟训练和演习,不断提升组织及成员的危机管理能力。危机反应,指当危机发生时,危机管理者做出何种反应来应对危机,其关键是对时间、信息与资源的整合,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危机恢复,即在突发事件得以控制和妥善处置后,及时检讨和总结经验教训,并通过实施有效的方法保障组织平稳、重塑组织形象。

二、理论借鉴与策略选择

危机管理4R理论为应对高校突发事件提供了一个动态管理模式。任何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都需要根据突发事件的生命周期或者危机周期进行阶段性的分析与策略选择。

(一)缩减策略:ABC减缓法则

ABC表示“远离(Away)———更好(Better)———相容(Compatible)”。该法则认为理想的危机管理策略应该有如下三个步骤或选择:远离风险或威胁根源;比要求的做得更好,以抵制风险或威胁根源;与那些最能抵制或减轻风险的设计模式相容。首先,要厘清远离风险与主动作为的思想误区。辅导员对高校突发事件的概念、内涵和外延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结合工作实际,做好风险评估与管理,排查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威胁根源,即辅导员应对高校突发事件有主动作为的意识,从被动防范应对到主动排查避险。风险排查与确认可以采取头脑风暴、数据分析及现场调查等策略,对风险或威胁根源进行统计分类,力求较为全面地掌握相关隐患,为危机管理打好基础。其次,要实现从“求稳”到“创稳”的观念蜕变。安全稳定的底线意识目前已深入辅导员的思想认识,然而,由于安全稳定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无法量化考核,规模不同的学院发生的突发事件可能有所区别。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即使日常工作扎实到位,责难声也在所难免。因此,若要完善危机防范工作,辅导员不仅应该有主动作为的意识,而且应该有开拓进取的工作精神与状态。实施“相容策略”,寻找与险情的起因和环境相容的方法,以降低突发事件带来的危害与冲击。相容策略讲究的是“因势利导”,而非“围追阻截”。

(二)预备策略:预警与模拟演习

在实施危机缩减之后,若仍有危机发生的征兆,则需立即采取危机预备的相关策略。建立预警系统。对辅导员而言,此处的预警系统有别于安全保卫部门的消防预警等“技防”系统,应该侧重于建立渠道通畅的“人防”预警系统。如,充分发动党员、学生干部、宿舍长等人员的作用,在班级、学生组织、学生楼栋之间建立信息联络制度,形成学习与生活交织的信息预警网络,动态观察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建立周报制。辅导员的沟通策略要适应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与行为习惯,通过新媒体等平台,采用图文并茂的漫画、微电影等载体做好沟通引导。模拟演习。当前各高校均建立了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在新生军训期间开展安全主题教育和消防演练等,但目前大学生,对于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基本流程、险情发生时的逃生避险方法等仍显陌生。对此,辅导员应通过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社团活动等“第二课堂”平台和载体,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知识学习与模拟演练。

(三)反应策略:危机慎思

突发事件发生之后可能存在两种状况:其一,信息不明,时间紧迫;其二,已确定某些物资或人员处于危机之中,需要立即进入危机反应阶段。危机慎思向管理者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危机应变管理方法,这种方法有助于管理者注意到危机情境中的各种因素。首先,要获得更充分的时间。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做起,一是更好地部署,二是尽快到达现场。更好地部署主要指突发事件发生之后,辅导员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包括应变的先后顺序、所需执行任务的分类、各种辅助物资的储备策略等。尽快到达现场是辅导员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举措。当然,赶赴现场前要思考如何进入危机中最脆弱的地域,或对应急救援等工作最有帮助的“焦点”地区,同时在行进路线、交通工具选择、现场保护、秩序疏导等方面均要有所谋断。其次,要获得更多信息。提高危机反应绩效的保障就在于获得更多更详实的信息,否则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将无从谈起。具体而言,获得更多信息可以采取的两个基本策略是分解-真空策略和实情调查策略。分解-真空策略,即将汇总信息分解消化,重点关注、甄别突发事件利益攸关者的信息,同时使得这些信息“陷入”一个校勘和评估的真空容器中。此类策略有助于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如处理学生打架斗殴事件时,辅导员应有意识地找当事人分别谈话,尽量避免当事人同时在场,若出现各执一词需要当面对质时,也可考虑在双方当事人之间放置屏风等隔离物,确保当事人发表意见可以较为平和。实情调查策略。这是对分解-真空策略的深化,向当事人及旁观者进一步了解信息。辅导员可以采取格式化提问的方法开展调查,即在实情调查前应该有一个提问提纲或具体的题目,做到有的放矢。最后,应尽可能降低损失。此处主要涉及物资的节约问题。一是应该保护受到危机威胁的资源,如在火灾中应及时做好物资转移并考虑存储物资的新场所。二是要保护好用于支援或消除危机影响的物资。三是要做好物资的合理配置。

(四)恢复策略:PICPIC恢复策略

突发事件得以控制后,危机管理者就要开始考虑危机恢复工作,尽快地将组织的人、财、物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对此,罗伯特•希斯提出了PICPIC恢复策略。即计划(planning)、信息(Information)、核心(Core)、人(Peo-ple)、整合(Integration)、持续性(Continuity)。应对高校突发事件应避免碎片化。与危机管理的前三个阶段一样,恢复管理阶段同样有赖于计划的制定。因此,辅导员应该增强制定恢复计划的意识与能力,并保持与相关学生、家长的沟通、互动,必要时做好回访、记录等善后工作。应对高校突发事件应避免“信息孤岛”。信息管理对于突发事件平息后的恢复管理十分重要,恢复管理的信息要及时反馈给危机遭受者,特别是在24-72小时内。若危机遭受者未在此“黄金时间”内得到有效的信息回应,将加剧紧张、沮丧和挫败感。因此,在突发事件得到基本控制后,辅导员要将恢复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应对高校突发事件应避免结果导向。即消减或平息突发事件影响不应是最终的结果,实现组织危机前的工作常态才是核心所在,应坚持问题导向,以解决危机管理者和遭受者的实际困难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核心作业是指维持组织或团队运作的最必要的那些活动。一方面,辅导员应尽量调整工作状态,从危机反应的紧张状态中调试回来;另一方面,辅导员要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危机遭受者尽快适应“后危机”阶段,如采取开展朋辈活动、将危机遭受者安排至办公室勤工助学以方便观察等办法进行帮扶。应对高校突发事件应避免个体标鉴化。无论是反应还是恢复,必然涉及人的管理。此处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人”的范围界定,除了危机当事人,还应包括现场的旁观者、危机发生后信息的接收者乃至社会公众等。如学生自残、自杀等非正常伤亡事件,对目击者、舍友、同窗、在校生乃至社会公众均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冲击,甚至会发生连锁反应。因此,辅导员在处理此类事件中要特别注意对“人”的管理,要确保信息通畅,但不宜对相关学生过分关心,避免“贴标签”,要营造一种危机前的常态。应对高校突发事件应避免条块分割。整合的目的在于将恢复阶段的信息交流与资源配置进行有效整合,形成合力。辅导员不能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和资源,而应充分调动其他力量,共同致力于危机恢复管理,同时应借助传播渠道(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及新媒体等)使人们了解和交流信息,如可以依托辅导员协会,通过险情回顾、案例分析、经验交流等平台进行信息共享与集思广益。应对高校突发事件应避免间断性。无论是计划制定、信息管理、核心作业恢复、人的管理还是资源整合都应该是连续的。当危机遭受者相信危机管理者是在努力地恢复危机前的状况,他们就会感知并更加努力地保持这种持续感。因此,辅导员要努力帮助遭受危机影响的学生融入集体中,形成归属感,避免险情或者危机的再次发生。

三、现实困境

辅导员应努力构建一种全程化的、动态的危机管理模式,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妥善应对突发事件。然而,现实中却依旧存在诸多困难。

(一)高校管理机制

高校条块分割的运行机制影响缩减管理。当前高校行政化色彩浓厚,内部运行机制条块分割明显,应急协调不力,无法形成良性互动的多主体应急决策组织,资源整合和快速反应能力有待加强。一旦发生公共危机事件,学校则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集合各方力量,进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事件带来的冲击力和影响力。高校预警体系不完善影响预备管理。对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重救轻防”的思想仍然普遍存在于各高校当中。高校“风险管理”的意识依旧淡薄,在安全稳定评估指标、预警体系建设、应急演练等方面流于表面,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堪忧。高校危机应对网络松散影响反应管理。高校危机应对网络包括组织网络、信息网络、社会资源网络等,当危机发生后,如何有效地整合、动员各应对网络的功能是管理成败的关键,而其中以信息网络尤为重要。当前各高校仍存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处事原则与“内紧外松”的宣传策略和公关方式。这些传统理念和方式显然不适应当今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不仅无法有效控制态势,反而会造成更为恶劣的社会影响。高校危机管理法律框架脆弱影响恢复管理。当前困扰高校管理者的是,当发生突发事件特别是涉及学生非正常死亡事件时,学校往往要承担本不应承担的相关法律责任与社会压力。并且,这些个案往往会成为今后比照的案例,造成学校在提供所谓人文关怀方面的投入力度日趋保守,此种无法可依的窘境对高校应对突发事件、开展恢复管理造成了较大影响。

(二)辅导员队伍建设

辅导员准入机制不健全。虽然国家、省市及高校各层面均出台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相关文件规定,但是辅导员准入机制建设仍不够完善,辅导员的岗位职责、专业背景、能力鉴定等方面的标准仍显宽泛、模糊,导致辅导员工作任务繁杂,无法及时有效地介入高校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处置。此外,由于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影响,辅导员对高校危机管理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较为缺乏或略显业余。辅导员培训机制不健全。目前高校辅导员培训已逐步形成了由教育部到各高校层面的多层级、多类别的专门业务培训。然而,培训覆盖面较小,培训周期较短且不规律,培训内容大而广,虽有专题培训,但涉及高校安全稳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专题类培训较少。辅导员考核机制不健全。以厦门相关高校辅导员考核指标体系为例,辅导员的考核指标分为关键绩效、个人绩效和例外绩效,其中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或者安全稳定工作的考核并未予以充分体现。安全稳定工作虽然是底线,但是由于无法量化,导致辅导员对应对高校突发事件往往不知如何入手,纵使做了很多日常基础性工作也无法得到较为客观的绩效评估,进而影响辅导员对此类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辅警培训个人总结篇6

根据市政协年初工作安排,10月下旬,法制委在XX副主席带领下,组织部分委员并会同市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等相关部门,先后赴xxxx等县区,深入派出所、司法所和乡镇法庭,通过实地察看、个别走访、听取汇报和座谈讨论等方式,对基层政法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各级政法机关不断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基层政法干警素质,无论是人员结构、年龄结构和文化结构等诸多因素都发生的深刻的变化。为保民生、保稳定、推动社会经济各项事业顺利进行,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人员结构:全市现有政法干警7359人(男6161人,女1198人),其中法院系统1165人,检察系统660人,公安系统4420人,司法系统1114人,中共党员4618人,占63%。

有基层公安派出所164个,乡镇法庭49个,司法所238个。基层政法干警2482人(男2128人,女354人),其中公安民警1594人(在编民警978人,辅警616人),法官干警196人,司法助理员692人。中共党员1028人,占41%。

(二)年龄结构:在全市政法干警中,30岁以下1632人,占总数的22%;

31岁至50岁4886人,占总数的67%;51岁至60岁841人,占总数的11%。在基层政法干警中,30岁以下719人,占29%;31岁至50岁1387人,占56%;51岁至60岁376人,占15%。

(三)文化结构:大学本科及以上3274人,占总数的44%;

大学专科及以下4085人,占总数的56%。在基层政法干警中,大学本科及以上482人,占23%;大学专科及以下1646人,占77%。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班子建设,提升整体素质。

一是加强班子的组织建设。各级政法机关在选拔班子成员上注重选贤任能,把群众满意和有能力的干部配备到领导岗位。市法院在为两级法院选拔领导干部时坚持结构合理和注重实际的原则,形成了年龄结构科学合理、能力结构优势互补的新型领导班子。Xxx法庭多次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庭长被授予全市政法机关“十佳人民满意优秀干警”称号。二是加强班子的廉政建设。各级政法机关都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全市检察系统在廉政建设中采取组织监督、制度监督、群众监督等多方位的监督办法,取得较好成效。XX县组织公检法“三长”在县电视台向全县人民报告工作,承诺责任,接受监督,县政法委会同组织部、纪检委对“三长”年度工作特别是廉政情况进行考评,收到了良好效果。三是加强班子的作风建设。各级政法机关在班子作风建设上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坚持民主集中,发挥班子作用,提升整体素质。全市基层政法组织围绕加强队伍建设开展了“纪律作风整顿”、“大学习、大讨论”、“整风纪、树形象”、“大走访”等活动,促进了工作作风的转变。

(二)端正执法思想,强化服务意识。

一是增强理想信念。全市各级政法机关都把对干警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工作的首位,结合基层政法干警工作实际,通过开展“实践科学发展观”、“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社会主义法制理念”等主题教育,把思想教育同工作实践相结合,坚定干警的理想信念。

二是强化职业道德。

全市各基层政法组织针对自身业务工作特点,开展了以增强党纪、廉洁勤政和执法为民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提高为民服务意识。三是注重基层工作。目前,全市公安机关一线警力2924人,占到总警力的66%;派出所警力占到总警力的36%,消除了5人以下的派出所。

全市县级公安机关领导班子成员中有基层所队长工作经历的占到87%。全市各司法所充分履行职能,积极开展各项业务,仅2014年就调解各类民间纠纷13000余件,为群众解答法律咨询6.5万余次,法律文书5000余份。XX县设立乡镇调委会15个,成员76人;村级调委会640个,调解员1280人;村组信息员360人。今年上半年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5432件,调解成功率达96%,发挥了“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三)深化教育培训,增强业务能力。

全市各级政法机关有针对性的开展了以提高基层政法干警专业技术水平、拓宽知识面为重点的专业知识培训。法院系统利用新的法律法规实施之机,聘请法学专家为基层工作人员进行专题辅导。XX县法院每年开展多项法律业务考试、书记员业务培训、法律文书评比、庭审观摩等活动,并将考试成绩和参加培训情况记入法官干警考评档案中;全市两级检察机关针对岗位特点和实际需要,组织开展了业务知识竞赛等活动;市公安局在全市治安系统开展了业务技能比武竞赛活动,进一步提高了一线公安干警的实战能力。市司法局对新录用的司法助理员分批进行应知应会知识培训,让新上岗人员尽快适应工作需要。

(四)主动接受监督,促进执法公正。

全市各级政法机关进一步推进了警务、检务、审判公开,以公开促进公正。各级法院都聘请了人民陪审员,并不定期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旁听法庭庭审。榆阳区法院聘请了7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担任“廉政执法监督员”,对本院及基层法庭工作进行民主监督。各级检察机关都聘请了人民监督员和执法执纪监督员,各级公安机关和司法组织也都分别聘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担任监督员,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这些措施增强了各级政法机关执法工作透明度,加大了监督力度,有效减少了执法违法现象。

三、存在问题

(一)队伍综合素质不高。

具体表现在:一是个别干警执法思想不端正。宗旨意识不强,公仆意识淡薄,特权思想较重。对有经济利益的案件争着办,使办案变相为个人创收的途径,严重损害执法部门形象,乃至地方经济发展环境。二是少数干警工作作风欠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裁判不公,徇私枉法、吃拿卡要,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等现象时有发生。

调查中据群众反映,有的审判人员对当事人态度冷漠,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不允许当事人辨解;有的干警搞刑讯逼供,靠打、逼、吓等暴力取证;有的干警在八小时之外对“五条禁令”的遵守时紧时松,为了罚款设饵钓鱼;有的干警扣押当事人财产物品不认真登记,个别甚至私自留用。三是办案质量有待提高。部分干警满足于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办案能力,不思进取。特别是有的办案人员不认真判断案件事实,不认真研究法律规定,主观臆断,往往出现与法律规定相悖的处理结果;有的同一类型、同一性质的案件其判决结果差异很大;有的案件开庭走过场,审判员及合议庭缺席开庭,开庭准备工作不充分,不按规定举证和认证。

(二)人员流动机制僵化。

《法官法》、《检察官法》对法律本科学历的硬性规定和国家司法资格考试报考条件的提高,在提高队伍素质的同时,也给当前法检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主要是招录门槛高,且还要通过司法资格考试才能具备法官、检察官条件。近年来,由于我市法、检部门每年通过司法考试的人员很少,而法职人员按规定只能是在法、检部门通过司法考试的人员中任命,在我市现有人员中符合条件的较少,长期从事这项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同志硬件又不够,面向社会招聘人员的机制尚未形成,致使全市法、检部门解决法职人员缺少的问题困难很大。在一些基层法庭,有时连组庭人员都不够,严重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

(三)培训管理不到位。

近年来,各级政法机关都重视对基层干警的培训,但在具体实施中,对“严格训练、严格要求”的标准坚持的不够。培训工作抓的不实,考试不严格,成绩没有作为人员安排使用的重要依据;培训变成了提高政治福利待遇和获取执法上岗资格的一道程序,没有达到提高素质的目的;有的培训内容不科学、不实用,理论脱离实际,针对性不强,方法单一,没有特色。对实战性、技能性很强的基层政法工作而言,这样的培训于事少益,致使出现一些政法干警对犯罪嫌疑人“追不上、打不赢、说不过”的尴尬局面。

(四)内部监督处罚不力。

全市各级政法机关根据各自的业务特点,普遍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在具体落实上,却缺乏广度和深度,没有起到干警之间相互监督、部门之间相互制约的作用。特别是错案责任追究工作不力,处罚力度经常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对办理错案的人员进行责任追究,往往只停留在批评、警告或罚款的层面,缺少严厉惩处措施,起不到警示作用,对队伍建设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五)装备落后,经费不足。

目前,我市基层政法机关办公经费普遍不足,办案工具落后、装备简单、办公设施陈旧老化的问题普遍存在。一些县区公安派出所辅警的工资长期拖欠,造成潜在的不稳定因素。XX法院通镇法庭是1956年设立的老法庭,原来借用镇政府的5孔窑洞办公,现在迁至镇上祥和巷一座小楼的二层,使用面积不足120平方米,设施简陋,条件很差。XX、XX、XX等县由于地方财政困难,政法部门人均1.5万元的办公经费无法保障,严重制约着政法工作的开展。

四、对策和建议

(一)强化教育,提高综合素质。

当前,要结合科学发展观教育,引导广大干警讲政治、讲大局,把维护公平正义、强化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放在教育的首位。有针对性地进行学法、守法和严格执法教育,使干警能正确对待和处理好公与私、名与利的关系,消除特权思想,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做到公平正义、执法如山、清正廉洁。

(二)依法治警,严把“入口”畅通“出口”。

《法官法》、《检察官法》、《人民警察法》等法律法规,对政法干警的职权、义务、纪律、组织管理和法律责任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是搞好政法队伍建设的法律依据,各级政法机关应严格贯彻执行。一方面,要严把入口,就是要通过公开、公正、公平的全面考试考核,确实把高素质人员选拔到政法干部队伍中来。在人员的录用管理、奖惩等方面整章建制并抓好落实,坚决防止低素质人员进入政法队伍;再一方面,要放松出口。使无德、无才、无能的人员能及时调整出政法队伍。对基层政法机关自行招用的人员,应进行清理整顿,对不符合条件的坚决辞退,维护政法机关的形象。

(三)着力治本,提高队伍的执法能力。

各级政法机关要把对基层政法干警的培训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范围。开展形式多样的在职培训活动,重点加强岗位业务培训,强化岗位技能;不断提高业务培训的质量;努力使学历转化为能力,知识转化为素质,文凭转化为水平;要把培训结果与干警的升迁挂勾,做为干警使用的重要依据,真正使培训工作起到内强素质的作用;切实培养出更多的技术硬、本领强、守纪律、讲奉献的警官、检察官、法官和司法人员,使政法干警对犯罪嫌疑人能够“追的上、打的赢、说的过”。

(四)从严治警,加大监督和处罚力度。

各级政法机关要切实从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出发,不断强化自身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特别是完善以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追究制为主要内容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加大内部监督处罚力度,对严重违法违纪的坚决惩处,对严重损害政法部门形象的害群之马,坚决予以清除,不断净化队伍。同时逐步试行公布处罚决定、判决书的做法,进一步全面落实警务公开、检务公开、公开审判制度,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树立基层政法机关的良好形象,切实提高基层政法队伍的执法水平和服务质量。

(五)从优待警,强化投入和保障机制。

辅警培训个人总结篇7

党校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主要做法汇报材料

市委党校在今年的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中,紧紧围绕“廉”字做文章,突出理想信念教育、从政道德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党纪党规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等重点内容,始终把加强学员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作为纪律教育的首要任务,把警示教育和党性锻炼贯穿到干部培训的全过程,充分发挥了党校作为党员干部党性锻炼的“熔炉”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搭建培训平台,加强警示教育

市委党校充分利用干部培训的平台,注重多形式、多渠道、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到党校学习培训的党员干部开展廉政警示教育。一是专题辅导,理论灌输。廉政建设、反腐倡廉一直是党校干部培训教学中的必修课之一。今年以来,市委党校更是把反腐倡廉作为重点内容,贯穿于党校教学全过程。先后邀请了市纪委领导在中青一班、二班作《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专题报告;邀请中山大学等著名高校的知名教授在处级班作《自我防腐与制度防腐》、《新加坡为什么能——一党长期执政如何保持廉洁、活力》等专题辅导;安排本校老师讲授了《加强作风建设,提高领导干部素质》等廉政教育课。组织处级班学员开展了“从政道德经验交流会”、“弘扬延安精神增强党性修养”座谈会,从理论灌输,到自我感悟,到深化提高,层层推进廉政教育,使学员的党性得到进一步加强。二是传统教育,洗礼心灵。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口头说教上,而应借助合适的载体。为此,市委党校通过与陕西省委党校、井岗山市委党校联合办学,先后组织培训班学员共计三批200多人分别到延安、井岗山等革命老区现场学习,缅怀革命先烈,进行廉政宣誓,让党员干部受到震撼式教育,心灵得到了净化,灵魂得到了升华。三是现身说法,警示教育。为让参训党员干部走出教室、走出课堂接受多方位社会化教育,市委党校有针对性的建立了一批现场教学基地,进一步加大现场教学的份量,从而有效增强了教学效果。今年先后组织处级班等主体班学员和党校党员干部到茂名监狱接受警示教育,通过听介绍、参观和服刑人员的现身说法,使大家心灵受到了强烈震撼,同时也给在场的每一位人员敲响了警钟。大家纷纷表示,将深刻领会警示教育活动精神,自觉加强党性锻炼,通过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不断增强自己的拒腐防变能力,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精神状态、投身到本职工作中去,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贡献力量。四是军事训练,强化素质。为增强我市中青年干部国防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切实提高中青年干部综合素质,市委党校大胆创新干部培训模式,首次在第一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二班中进行全封闭式军事训练。通过高标准、严要求组织训练,培养了学员吃苦耐劳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坚韧不拔的意志、严明的组织纪律观念和集体主义精神,锤炼了意志,党性得到了加强。

 发挥师资优势,营造廉政氛围

市委党校充分利用教师资源优势,发挥党校在廉政建设中的宣讲教育、学术研究主力军作用,努力在全市上下营造浓厚的廉洁从政氛围。一是积极宣讲,让反腐倡廉深入人心。今年以来,市委党校先后组织多名教师分赴信宜、高州、化州、电白、茂南、茂港及市经信局、市计生局、市港航局、市消防局等地区和单位进行了廉政建设专题辅导和“学习贯彻胡锦涛“七一”讲话精神,建设幸福茂名”等内容的宣讲,充分发挥党校教师在全市廉政建设理论宣讲中的主力军作用。二是课题立项,加强廉政建设研究。市委党校十分注重加强廉政建设的理论研究,专门安排精干力量参与省纪委下达给茂名市纪委的重点调研课题《廉政风险预警防控机制研究》的调研和报告起草工作;还通过在全市党校系统公开招标,确定《转变机关作风,优化茂名投资环境》研究课题,并力争出精品,为进一步推进我市党风廉政建设提供决策参考。三是撰写文章,营造反腐倡廉氛围。活动期间,市委党校教师在《茂名日报》、《南方论刊》等省市各级刊物发表10多篇研究文章;有5人次接受茂名电视台等主流媒体的专题访谈,内容包括解读市委工作会议精神、市纪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以及为推动茂名科学发展、党风廉政建设等献言献策。

加强自身建设,锤炼坚强党性

辅警培训个人总结篇8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深圳好热”为你整理了这篇公安教育整顿典型做法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丹东市公安局元宝分局在教育整顿工作中,始终以在中国人民警察警旗授旗仪式上的重要训词精神为遵循,着眼锤炼“七种能力”,瞄准 “五个进一步”总体目标,以“三讲三爱”为标准,创新“4+4+3”教育整顿举措,以实实在在的教育整顿成果,锻造元宝公安钢铁之师。

四“学”新形式,筑牢民警信念之基

班子带头学。8月以来,元宝分局紧扣教育整顿主题,围绕深入学习贯彻重要训词精神,学习研讨《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分局党委带头深入各基层科所队,开展12次座谈、6次党课,组织党委中心组专题学习7次、“第一议题”学习9次,警示教育和队伍剖析会议各2次、引领开展各类学习活动20余场次。开展了“元宝夜读班”政治轮训,现已组织轮训5期,培训民警133人、辅警78人;组织全警观看《警种》系列警示教育片第32至第40集共405人次,全体民(辅)警通过集中学习和专题研讨等活动,在学习中找差距、补短板、促提升,不断筑实理想信念之基。网络创新学。充分借助互联网授课优势,开设专栏、微信公众号开设专题、微信“大讲堂”推送等多种方式,有效消除了学习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全体民(辅)警可随时随地进行线上听课,见缝插针式的“掌上学习”,先后推送了“微信大讲堂”56期,极大地增强了教育整顿工作的灵活度和覆盖面,引导党员民警养成读党报党刊、看新闻联播、学“学习强国”的行动自觉。活动促进学。通过参观抗美援朝纪念馆、探望慰问抗美援朝老战士孙景坤同志等一系列活动,开展忠诚教育,大力弘扬英模精神,坚定政治信仰,进一步筑牢党员民警忠诚警魂,坚定矢志不渝做党和人民忠诚卫士的决心和信念。典型引领学。分局开展教育整顿“元警之星”评选活动,先后选树了“治爆先锋”王孝天、“拼命三郎”滕达、“窗口标兵”刘铁芝、“经侦能手”陈龙龙等先进典型,为扎实推进各项公安工作凝聚起强大的正能量。

四“查”新措施,强化民警作风建设

扑下身子、带头查。分局党委对照领导班子查纠问题先后3次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对照“五个进一步”查找问题和不足,全体民警、职工、辅警对照市局提出的问题逐人剖析,真正把自己摆进去、把问题查出来,梳理查摆出自身问题38条。沉下去、躬身查。分局党委班子成员沉入基层,分头到包点派出所,听取所队警务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共征求意见建议5条、辅警意见建议11条,特别是对新到岗的5名同志进行重点谈话效果显著,收集并整改相关问题7条。请进来、对照查。结合 “百万警进千万家”、民营参评企业大走访活动,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听取他们优化营商、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其中,广济派出所设立征求意见箱、兴东派出所向辖区业户发放征集意见函、公开信274封,收集意见建议17条,促进了公安工作进步。典型案例、深入查。针对近三年来发生的违法违纪问题以及被市局通报的问题,从思想、工作再到制度上进行了深入查摆,剖析根源,制定有效可行的整改措施和预防办法。

三“改”新手段提升民警执法服务水平

上一篇:培训机构年终总结范文 下一篇:教导主任培训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