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技术专业申报材料范文

时间:2023-09-17 08:50:01

救援技术专业申报材料

救援技术专业申报材料篇1

为加强拆除、爆破作业时可能造成重大事故后抢险救援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处理,使事故救援工作能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失。保障企业财产和职工生命安全、针对拆除、爆破具体工作特点,特制定拆除、爆破作业预案。

二、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

1、工程的基本情况

工程地点:

建筑面积:

结构层数:

企业名称:

安全资质等级:

经济性质:

企业法人:

总工:

安全负责人:

项目部成员组成情况:

项目经理:

技术负责人:

生产负责人:

安全员:

施工员:

材料员:

2、拆除、爆破工程现场周围道路、水源、消防栓位置、社区环境平面图。

3、危险源的确定:

(1)拆除、爆破建筑物内电源、水源、天然气未断造成人员触电、燃气泄露引起人员中毒、爆炸。

(2)拆除建筑物时,未按方案施工造成坍塌事故。

(3)拆除建筑物时,防护不严,造成落物打击及高空坠落事故。

(4)爆破时,电雷管诱爆,引起伤亡事故。

(5)爆破时,炸药装药量过大,覆盖不严,造成飞石伤人事故。

三、事故应急指挥机构

事故应急指挥部组成:

现场指挥:

拆除、爆破企业负责人成员:

分公司经理:

副经理:

拆除爆破企业技术负责人:

安全员:

项目部成员应急救援指挥部日常工作由拆除、爆破企业安全员负责。

四、指挥部工作人员工作职责:

1、现场指挥:及时向有关部门申请拆除爆破许可证,全面指挥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处理事故现场所发生的一切问题。在事故处理中有权协调调动一切应急救援资源。

2、拆除爆破企业技术负责人:在作业前制定出作业方案,并应通过有关部门同意后负责按方案作业,并负责作业中的技术问题的处理解决。

3、应急救援指挥部其他成员协助现场指挥作好应急救援工作,控制事故扩大,组织救援,保护现场,协调和重大问题的决策。同时负责各部门及社会力量的救援车辆、机具、器材、物资参与救援工作。并负责组织应急救援的培训、演练活动。

五、应急救援实施

1、在拆除、爆破作业前,要勘探现场,将水、电、燃气切断,如发生触电事故后, 切断电源或就近用绝缘器材将电线挑开后,将受伤者救助下来,不可在未切断电源的情况下,直接救助伤员,造成事故扩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应立即携带急救箱,担架与应急救援小分队赶赴事故现场,将伤者抬至安全地带,进行急救,同时以最快速度通知120急救中心,送往医院抢救。如发生燃气泄露事故,应先将气源关闭,及通知燃气公司处理,现场要采取通风措施,作业人员撤离现场,严禁明火,防止发生燃烧、爆炸事故发生。事故救援指挥部应在最短时间内将事故上报上级主管领导和部门,并隔离事故现场,清除事故危险源,避免事故扩大化。

2、拆除建筑物时,应严格按施工方案进行作业,要遵守自上而下的原则进行拆除,严禁野蛮作业。

3、拆除作业时,要按要求搭设安全防护设施,建立隔离带、警戒线、并要有专人值守,防止非施工人员进入作业区。作业现场出现的任何坍塌、落物伤人、高空坠落等事故,现场应急指挥部应立即组织人员排除,对伤员应组织紧急抢救,并急时通知120救助。对于出现的事故,应急指挥部必须及时有效控制事态发展,并逐级向上报告,并作好记录。并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整改,并报请有关部门同意后方可继续施工。【1】

4、爆破作业时,为防止电雷管因电磁波诱爆、作业现场应进行严格的电磁波管制。作业现场应无高压输电线,如有高压输电线,在安装电雷管时,应停电或采取屏蔽措施。作业现场人员一律将手机等通讯器材关机。

5、爆破作业时,装药量要严格进行计算,炸药应采用惰性炸药,炸点应用沙袋严密覆盖。在作业现场周围应设立坚固、稳定的维护设施并疏散闲散人员,作业人员也应撤离至安全地点后方可引爆。在爆破作业时产生哑炮,要由专业人员排除。雷管、炸药、要由专人保管,按需发放,如在爆破作业时发生人员事故,应急指挥部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救伤员,并以最快速度通知120急救中心和有关部门报告,并做好记录,保护现场。

6、打报警和120急救电话时,应说明:事故地点、事故情况、性质、伤亡人员,并说明报警人姓名、联系电话、选择救护的最佳路线后,指挥部应派专人到现场路口指引救护人员快速到达事故现场。

7、应急救援结束后的善后工作,由公司劳人部、保卫部、生产安全部、工会分别按程序组织实施。

救援技术专业申报材料篇2

第一条为了加强民用爆炸物品销售管理,规范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行为,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根据《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民用爆炸物品销售是指销售企业销售民用爆炸物品和生产企业销售本企业生产的民用爆炸物品的活动。

第三条从事《民用爆炸物品品名表》所列产品销售活动的企业,必须依照本办法申请取得《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证》。

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凭《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证》,可以销售本企业生产的民用爆炸物品。

第四条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国防科工委)负责制定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的政策、规章、审查标准和技术规范,对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实施监督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申请的受理、审查和《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证》的颁发及日常监督管理。

地(市)、县级人民政府民用爆炸物品主管部门,协助省级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做好本行政区内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的监督管理工作,其职责由省级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规定。

第五条省级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实施销售许可管理,应当遵循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规模经营、确保安全的原则。

第六条鼓励发展民用爆炸物品生产、配送、爆破服务一体化的经营模式。

第二章申请与审批

第七条申请从事民用爆炸物品销售的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企业法人资格;

(二)符合本地区民用爆炸物品销售企业规划的要求;

(三)符合规模经营和确保安全的要求;

(四)安全评价达到安全级标准;

(五)销售场所和专用仓库的设计、结构和材料、安全距离以及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等安全设备、设施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

(六)有相应资格的安全管理人员、仓库管理人员、押运员、驾驶员,以及符合规定的爆炸品专用运输车辆;

(七)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八条申请从事民用爆炸物品销售的企业,应当向所在地省级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提交以下材料:

(一)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申请文件;

(二)《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证申请审批表》(一式2份,见附件1);

(三)地(市)、县级人民政府民用爆炸物品主管部门意见;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

(五)注册资金的验资证明文件;

(六)民用爆炸物品安全评价机构出具的安全评价报告;

(七)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仓库管理人员、销售人员、押运员、驾驶员)任职安全资格证书或专业培训合格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八)安全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档案文件;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证明材料。

第九条申请《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证》的企业自主选择具有民用爆炸物品安全评价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本企业的销售条件进行安全评价。

第十条安全评价机构应当按照《民用爆破器材安全评价导则》及有关安全技术标准、规范的要求,对申请销售许可的企业进行安全评价,出具安全评价报告。

安全评价机构对其安全评价结论承担法律责任。

第十一条对安全评价报告中提出的问题,申请企业应当及时加以整改。安全评价机构应当对申请企业的整改情况进行确认,并将有关资料作为安全评价报告书的附件。

第十二条省级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自收到申请之日起5日内,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一)申请事项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

(二)申请材料存在错误,可以当场更正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

(三)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当场或在5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四)申请事项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本行政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予以受理。

第十三条省级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0日内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对符合本办法第七条规定条件的,核发《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证》;对不符合条件的,不予核发《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证》,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四条省级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认为需要组织专家对申请单位进行现场核查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现场核查所需时间不计算在许可期限内。

第十五条省级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应当在《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证》颁发之日起15日内,将发证情况向国防科工委报告。

第十六条民用爆炸物品销售企业,持《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工商登记后,方可销售民用爆炸物品。

民用爆炸物品销售企业应当在办理工商登记后3日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备案。

第十七条《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证》的内容包括:企业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登记类型、有效期、许可销售的品种和储存能力。《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证》式样由国防科工委统一规定。

第十八条《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有效期届满,企业继续从事民用爆炸物品销售活动的,应当在届满前3个月内向原发证机关提出换证申请。原发证机关应当在销售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前按照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的条件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换发新证;不符合条件的,不予换发新证,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九条《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证》有效期内,企业名称、法定代表人、登记类型等内容发生变更的,企业应当依法办理变更登记,由原发证机关审核后换发新证。

销售品种、储存能力发生变更的,应当在变更前30日内向省级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提出变更申请。经审查,符合第七条规定条件的,办理变更手续;不符合条件的,不予换发新证,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三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条民用爆炸物品销售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证》核定的销售品种、核定储存能力从事销售活动,不得超范围销售或者超能力储存民用爆炸物品。

第二十一条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销售本企业生产的民用爆炸物品,不得超出《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证》核定的品种、产量。

第二十二条销售民用爆炸物品的企业,应当自民用爆炸物品买卖成交之日起3日内,将销售的品种、数量和购买单位向企业所在地省级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和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备案。

第二十三条销售民用爆炸物品的企业应当制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

第二十四条省级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证》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许可申请受理、审查、颁证等各项管理制度,并于每季度第一个月20日之前将上季度销售许可证变更情况向国防科工委报告。

第二十五条销售民用爆炸物品的企业应当建立销售台账制度及出入库检查、登记制度,收存和发放民用爆炸物品必须及时登记,做到账目清楚,账物相符。

第二十六条省级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负责对已取得《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证》的企业进行年检。民用爆炸物品销售企业应当于每年3月底前向发证机关提交《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证年检表》(一式3份,见附件2)。

第二十七条省级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年检表之日起20日内完成年检工作。符合条件的,在年检表上盖章;不符合条件的,书面告知企业并限期整改。

第二十八条取得《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证》的企业不得降低安全经营条件。省级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发现企业不再具备本办法第七条规定条件的,应当暂扣其销售许可证,责令其停业整顿。企业经过整改并由省级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重新组织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其销售活动。

第二十九条《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证》及其编号仅限本企业使用,不得转让、买卖、出租、出借。

第三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省级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可以撤销已经作出的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决定:

(一)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申请受理、审查的工作人员、作出准予许可决定的;

(二)超越法定职权或者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许可决定的;

(三)对不具备申请资格或不符合法定安全生产条件的申请人作出准予许可决定的;

(四)依法可以撤销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决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一条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证》的,省级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撤销其销售许可证,3年内不再受理其该项许可申请。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企业未经许可从事民用爆炸物品销售活动的,由省级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非法销售活动,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没收非法销售的民用爆炸物品及其违法所得。

第三十三条民用爆炸物品销售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省级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吊销《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证》:

(一)超出销售许可的品种进行销售的;

(二)向没有《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证》、《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证》、《民用爆炸物品购买许可证》的单位销售民用爆炸物品的;

(三)因管理不善致使民用爆炸物品丢失或被盗的;

(四)未按规定程序和手续销售民用爆炸物品的;

(五)超量储存民用爆炸物品或者将性质相抵触的爆炸物品同处储存的;

(六)销售民用爆炸物品未按规定向省级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备案的;

(七)因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整改期限内,仍不能达到要求的;

(八)发生重特大事故不宜恢复销售活动的;

(九)销售企业转让、买卖、出租、出借销售许可证的。

第三十四条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国防科工委责令限期改正,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吊销《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证》:

(一)销售非本企业生产产品的;

(二)销售产品的品种、数量超出生产许可范围的。

救援技术专业申报材料篇3

2013年,中国工程机械市场需求降幅逐步收窄,部分产品实现正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份行业营业收入实现累计正增长。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践行“坚定信心,转型升级,促进工程机械行业稳健增长”的理念,注重内功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为未来更好抓住市场机遇打下了坚实基础。强化产业基础,特别是加强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技术、基础零部件等方面的工作;在大型数字化高端工程机械领域,行业企业持续取得突破,徐工400c履带起重机、101m碳纤维臂架混凝土泵车、2000t地面起重机、三一重工86m混凝土臂架泵车、柳3IE系列挖掘机、安徽合力46t叉车等的成功应用及鼎盛天工DT660型平地机的研发成功均树立了行业的新标杆。

2 自主创新取得突破,重点项目成绩斐然

2013年,处于调整期的工程机械企业大幅提升产品质量,大量节能减排、新材料、绿色制造、信启、化和智能化等方面的科技成果较快地移植到产品上,企业申请和获批准各类专利数量创历史新高。大型、高端、数字化项目推进实施,行业6项863项目正式启动。2013年,三一重工“混凝土泵车超长臂架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201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徐工集团“基于大型工程机械自主创新的徐工科技创新体系工程”荣获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工程机械超高强钢臂架设计及制造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项目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另有19项工程机械产品及技术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此外,八达重工双臂救援机器人研制成功。

3 中国企业坚持走出去战略,深化全球布局

2013年,中同工程机械产品出口从粗放转为精耕细作,呈现出较大基数之上的稳健增长态势。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统计,2013年全年出口额有望超过190亿美元,同比有小幅提升。与此同时,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坚持“走出去”战略,深化全球布局,国际市场参与度提升。其中,徐工集团欧洲总部落成,全资并购德国M-TEC并完成对CIFA全资控股,三一重工完成对普茨迈斯特全资控股并与帕尔菲格交叉持股,潍柴对凯傲集团的持股比例从25%提升至30%,柳工收购波兰ZZN传动件厂,中铁装备收购德国维尔特硬岩掘进机及竖井钻机知识产权,此外,三一重工、徐工集闭、山东临工等企业均在巴西投资建厂。

4 信用等级评价体系成果显著,14家企业首次获评信用AAA级企业

“信用等级评价”是商务部和国资委为了整顿和规范行业信用秩序和竞争环境共同组织开展的一项行业企业诚信经营信用等级评价工作。2012年7月30日,经商务部信用工作办公室和国资委行业协会联系办公室联合发文批准,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取得合法信用评价资质。2013年11月28日,在中同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四届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工程机械发展高层论坛上,徐工集团、、山推股份、厦工、龙工、安徽合力、国机重工、山河智能等14家企业成为第一批被正式授予信用AAA级企业。这14家企业是由中国工程机械工业行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领导小组根据申报企业提交的材料,经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初审、第三方综合评价、协会信用评价专家委员会审定

5 两化融合成果显著,标杆企业获国家认可

2013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骨干企业进一步加大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在设计、制造、销售、服务和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在信息化的支撑下,企业的研发周期加快,生产效率提高,服务能力增强。在2013年10月12日工信部召开的“两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重点工作推进大会”上,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完成的《工程机械行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报告》受到专家和领导的好评,徐工集团、、三一重工、天远科技、铁建重工、厦工股份、南方路机、惊天液压获得工程机械行业两化融合标杆企业。

6 在市场持续低迷形势下,BICES 2013成功举办提振行业信心

2013年,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延续了之前几年的走势,持续在低位运行。然而,于10月15―18日举办的BICES 2013获得了圆满成功,仿佛秋日中的一抹暖阳,提振了行业信心。BICES 2013的展览面积达到了19万m2、专业观众达10万人。展会更加强调展示产业文化,体现行业责任和担当的理念。展会期间,主办方举办了2013中同北京国际商用车博览会(IVEX 2013)、第二届国际应急抢险救援装备展、BICES 2013第二届创意设计大赛、工程机械外观造型及质量评比等一系列特色活动。其中,参与第二届国际应急抢险救援装备展的许多企业及产品均参加了雅安地震的救援及灾后重建工作,谱写行业大爱。

7 排放指标升级,工程机械行业稳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2013年7月1日,国家第四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全面实施,所有生产、进口和销售的柴油车和重型汽油车必须符合国Ⅳ标准才能注册登记。同年,北京等地非道路机械地方排放标准。工程机械企业积极履行企业义务,展开产品升级活动,并通过积极的技术储备迎接未来更加严格的节能减排挑战。行业协会积极推进对在用车的规范管理,稳步推进节能减排任务的实施。

8 二手设备流通受到高度重视,二手设备专家委员会成立

截至2012年底,中国工程机械主要产品保有量突破560万台,随着工程机械市场保有量的增加,二手工程机械市场流通混乱、评估与定价体系缺失、交易税等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以及服务体系建设等问题日益凸显,引发了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的高度重视。2013年7月11日,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二手设备专家委员会在北京成立,将从二手设备管理、流通、序列号申报、身份识别、检测、评估、税收等方面解决二手工程机械市场存在的问题。中国旧货业协会设备租赁及二手设备专业委员会对二手工程机械市场商业模式、人员培训等问题也极为关注。2013年,利氏兄弟、易极等企业拍卖活动也极大地丰富了二手交易形式。

9 行业技能比赛活动方兴未艾,彰显蓝领力量

2013年,人才培养理念在行业内得到充分重视,中国工程初械工业协会和企业纷纷开展针对基层员工的技能大赛等活动,其中较为突出的有,“掘战达人”沃尔沃杯全国挖掘机操作手绿色节油挑战赛、“直通极限――柳工杯首届全国土方机械操作技能大赛”、“合力杯”全国第二届工程机械修理工(叉车)职业技能竞赛、山东临工“中国好司机”活动及徐工独家公益支持的“寻找最美养路工”活动等正是行业和企业重视人才、崇尚技能、彰显蓝领力量理念的重要体现。

10 《新快报》失实报道,行业企业展开维权行动

救援技术专业申报材料篇4

一、强化安全意识,狠抓安全培和安全标准化两项基础工作

二月份对全公司要害部位的生产应急救援预案、各工种的操作规程进行完善,重点修订了包装材料厂的消防应急救援预案和石材厂的山场掌子面开采及火药库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不仅使职工在工作中严格按本岗位操作。标准进行操作,而且还懂得遇到突发事故怎样应对。之后又对建材公司的安全标准化考核条例及实施办法进行补充修改,增加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的考核分数,细化安全标准化扣分标准,使安全标准化考核结果与管理人员当月奖金挂钩,这不仅充分调动了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而且也真正实现奖勤罚懒;三月初,为了贯彻落实公司3月1日干部大会精神,增强领导抓安全工作的责任心,改变工作作风,经建材公司董事会研究决定,公司领导对基层实行分工负责制,每天在基层单位工作6小时以上,公司领导下沉一级分工流动参加基层单位安全办公会议,同时要求基层单位的领导也下沉一级参加车间、班组的安全会议,经过近一年的实践,收效明显,避免形式主义,及时掌握生产一线安全生产状况,确保深、严、细寥地抓好安全工作。四月份,依据集团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精神,结合建材公司实际情况,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作业规程和安全措施贯彻规定的通知,通知中重点强调修改完善作业规程的要求及目的。在公司领导及安全生产技术部的指导下,经基层各分厂共同努力,使各单位的作业规程得以进一步完善,使员工真正做到生产有工序、作业有制度、管理有程序,安全生产管理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狠抓安全标准化管理

年初至今,建材公司党政领导带领机关安全生产技术部、经营管理部、财务部、劳动人事部、武保科及工会对 通过公司的安全标准化检查及机关各部室的抽查,使基层各单位对安全标准化工作有了更高的认识,职工的自我保安意识明显加强。从而形成了衫制度有落实,责任有落实,人人事事查隐患,人人事反三违,人人事事保安全的良好局面。另外,基层各单位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安全必要投入,石材厂进行土毛剥离,全年剥离量达5万立方米,投入资金20余万元。石材厂火药库增设红外线报警仪,增加一名经济警察并设专职主任和经济警察取送火药。墙材公司增加矸石山巡查人员,并且对两条隧道窑进行安全大修。给煤矸石制品厂投入l4万元,彻底解决了特种设备吊车多年存在的安全隐患。包装材料厂增设消防自动给水系统,完善消防设施。通过必要的安全投入,安全隐患明显减少,使安全工作得以保障。

三、突出要害部位管理,安全标准化再上新水平。

在抓好日常安全生产工尚时,我们时刻把石材厂的火药库防爆炸,墙材公司的矸石山取料,煤矸石制品厂的特种设备吊车的使用与管理,包装材料厂的防火作为全公司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这些要害部位的管理,我们先完善了要害部位生产应急救援预案,并把此预案进行全员贯彻,之后我们对要害部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落实,并且对要害部位进行专项检查达l0次,并且对包装材料厂生产应急救援预案-y-3月份进行演练,l2月份对消防自动给水系统又进一部完善。进入第四季度,集团公司开展决战活动,建材公司积极响应上级指示精神,在决战四季度活动中,针对石材厂山场掌子面及火药库的要害部位,公司派驻一名副经理及公司安全主管部门专职安检员到石材厂监督、指导工作。确保要害部位安全无事故。

2012年我们虽然在安全管理上取得一点点成绩,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安全管理中还存在一定的漏洞,与铁煤集团公司的要求还存在差距.在安全管理上还有鞍静不到位的地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够、职工的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监督检查力度不够。例如,包装材料厂的消防给水系统和水箱制作,公司已三令五申加快办理,但包装材料厂却一推再推,迟迟落不到实处,这说明我们的安全防范意识不强,从严治厂的力度不够,这一事例足以说明建材公司要做好安全工作还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

救援技术专业申报材料篇5

(一)行政管理不够简化、规范

以正规程序规制、规范户外探险组织,有利于双方的责任分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个人担负巨额责任的风险,同时也使户外探险领域更为规范、安全。而我国目前的行政制度仍不够规范,许多诸如准入机制、审批程序、救援机制等关键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规范,且有的程序较为冗杂,在实际中的难以操作更加阻碍了户外探险市场的规范化与管理管制。

(二)户外探险保险市场尚不完善

户外探险作为高风险体育项目,其事故责任的分担不仅需要规范的法制保护、到位的行政管理,也同样需要在商业领域得到有力的资金支撑,以分担风险。但目前我国户外探险保险市场尚不完善,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对人身意外伤害险重视不足,与组织责任险混同

跟随旅行社报团出游或参与俱乐部活动,往往会被告知投保组织责任险。实际上该责任险是为旅行社自身系的“安全带”———只承保因旅行社自身过失而造成的游客的损失,对于各种外来意外事件,如自然灾害等造成的损失,旅行社和保险公司不负责赔偿。因此,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就格外重要,这样才能够真正防范户外探险中的风险,保护驴友人身安全。

2.人身意外伤害险种类繁杂但保障有限

目前市面上可供选择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产品很多,种类繁杂,但大多保障水平有限。国内一般的人身意外伤害险不包括高危险活动,对于户外运动覆盖较少,即使有所涉及也会对山峰高度等风险因素限制得极为严格。要对保险范围有足够的识别与判断,才能买到真正有保障的险种。

3.专业救援险种缺乏,救援费用难筹集

在国外,将救援险与人身意外伤害险相结合;在国内则尚未出现专业的救援险种,这就极大地限制了保险在户外救援领域的作用。现实状况中,管理着救援志愿者队伍的登山协会,依靠政府拨款和自身运作筹措仍无法解决大额救援经费的问题。实质上,将“救援”与“保险”结合是国际上的一个大趋势。虽然我国已有多家保险公司和国际救援组织合作,但市场认知效果并不明显。游客对救援方式及救援险的了解与运用程度仍然不够。

二、户外探险的发展机制探究

(一)完善户外探险相关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与滞后使得户外探险的专业性与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笔者通过仔细研读《国内登山管理办法》与《四川省登山管理办法》,并在经与登山协会相关负责人交流后,认为有以下几处需要探讨或商榷。

1.救援细则应详细填充

《四川省登山管理办法》关于“救援”方面仅有第十二条提到,即“在登山活动中,如发生意外事故,登山团队应及时向登山协会、组织者报告。登山协会、组织者应积极组织救援工作,当地政府、有关方面应支持、配合。”目前对救援项目仅有这一条规范显然不够。对于救援这一部分,至少应当写明救援的具体划分与运转操作、救援经费的拨付问题等,通过详细填充救援细则,从法制上保证救援体系的完善。

2.简化审批程序

在上述登山管理办法中,规定“攀登3500米以上的已公布山峰,需提前一个月向省体育行政部门申报审批;未公布的山峰,则需提前三个月。”另外需准备的证明材料与体检程序相当复杂。笔者了解到,在实际操作中办理审批程序的时间会长达一个月,程序反复冗杂。由此笔者建议,在保证团队资格与安全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简化审批程序,从证明材料的递交单位与手续,到体检的简化高效等各个环节进行优化,从而在程序上减低审批准入的门槛,为他们的出行提供保障。

3.罚款提高惩罚性

根据媒体相关报道,针对户外登山运动事故的救援常常会动辄上万元。而大部分的登山事故都是由于“驴友”自发组织且未经正规途径的“偷登”行为所引起的,即个人的不理智行为浪费了大量的公共财富。原规定最高罚款为2000元,这一数额显然不能有效限制非正规的“偷登”行为。因此,加大对违规探险者的处罚力度是十分有必要的,从目前的500—2000元罚款可以上升到5000—20000元,以震慑违规人员,消除侥幸心理。

(二)规范户外探险行政管理

除了法律制度的完善外,行政管理也应当规范、简化。行政管理的规范与严格执行,可使“非正规”户外探险向“正规”转变的程序更为简单,促使越来越多的“驴友”个人、团体愿意选择规范的俱乐部,而俱乐部也乐于在登山协会进行登记管理,从而实现户外探险市场的安全与健康发展。笔者则主要针对行业准入机制、审批程序、救援机制三个方面提出建议。

1.完善户外探险行业准入机制

政府应建立完善户外探险活动的市场准入制度,对户外探险组织的申报、技术人员培训、运动员技术等级等方面进行控制。一要严格加强专业化控制与管理,保持户外探险组织时刻具备充分的资质与实力,提高安全保障。二要尽可能简化行业准入的审批程序,省去不必要的步骤,从而降低申请成本,促使更多的俱乐部积极进入登山协会的组织管理范畴。另外,登山协会应充分发挥协调管理职能,积极引导户外探险组织者加入户外运动协会等规范组织,同时支持户外运动协会经常举办业务培训与安全知识讲座。

2.户外探险的审批程序

一是本着“谁批准,谁负责”的原则,在履行登山户外运动的审批程序时,要严格执行有关登山户外运动的法规,对不符合条件的活动坚决不予批准。全国性和跨地区的登山活动,必须按规定上报国家体育总局审批;地方性登山活动,应按规定在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备案。二是对户外探险进行严格意义上的定位,区分旅游与体育运动的界线。我国目前对户外探险旅游还没有进行非常分类,由于户外探险兼有旅游与体育的特征,使一些组织游离在体育组织与旅游组织之间,针对这些组织的审批、管理也容易产生交叉。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获悉,户外探险的准确定位应更侧重于体育方面,今后职能责任可以更为明晰化。

3.户外探险救援机制

从救援流程来看,首先会由驴友家属向登山协会提出救援,而后登山协会通知当地政府进行救援,与此同时救援指挥部中心对救援方式进行指导,并联系距离事发地最近的志愿者与救援团队前往景区进行救援。但救援体系中仍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如办理许可证的救援与未办理许可证的救援费用不相同。行政管理中应对救援的细则做出更明确的填充,使救援更加及时有效。同时引导广大“驴友”进入正轨体系,从而降低事故发生风险,使救援更加得力。

(三)促进户外探险保险市场的发展

除了法律和行政管理两条路径之外,户外探险由于自身的风险性,一旦造成伤害、损失,作为个人往往难以担负责任。在目前发展趋势来看,个人责任向社会责任转变已是必然,而转变中需要承担的巨额费用则无疑需要商业方面的力量。如保险、基金等。一般的登山协会不会具备成立、管理基金会的资质,因此保险的完善与发展对于户外探险行业的健康成长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1.引入国外优质保险,学习借鉴发展经验

在户外运动保险领域,国外的保险公司则将险种设计得更为完善。如老牌保险公司美亚(中国最大外资财产保险公司)有专门的休闲旅行保险计划,通常包含救援条款,完全负担救援费用。据调研,目前我国已有登山协会与美亚保险合作,为户外运动爱好者提供保险保障。国外优质保险迅速抢占市场,既是对国内保险业的挑战,也是为国内提供借鉴。

2.关注专项保险,提升保障能力

在2006年9月25日,在中国登山协会的支持下,几家大型保险公司推出了“登山及户外运动专项保险”,这一新险种保险范围相当广泛,不仅包括健身登山、拓展运动等低风险运动,还承保高山探险、登山滑雪等风险较高的体育项目。在保险责任的设计上,该产品也突破了传统的意外伤害保险的保险责任,增加了对“救援费用补偿”、“冻伤”等方面的保障项目。此类专项保险与传统的意外伤害保险相比,可以更加贴近登山户外运动,能最大程度上减少因条款约定不明而带来的后期理赔纠纷,使理赔程序合理简化、快速高效。

3.拓展救援集资新渠道,救援险发行在即

户外探险这一新兴领域的险种不断增多,但仍存在免责条款过多、赔偿力度较小、后续服务不完善等缺点。而登山救援险则可以把户外探险的安全保障延伸到救援阶段,形成户外旅行保险的后续服务。目前国际上已有此类保险的推出,关注这一次产品的开发也必将促进将来我国户外探险行业的完善与发展。

三、结语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休闲意识继续提高,户外探险这种强调回归自然的运动形式必将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户外探险还处于成长期,或者说是“原始型”———将“探险”当作“冒险”,在生命尚未有充足的安全保证之下,就冒然实施探险行为。同时不成熟的户外探险市场环境也难以引导人们组织、开展正确的户外探险活动。但我国正处于从“原始型”到“现代型”的转型阶段。无论是法制法规的完善更新,还是行政管理程序的严格明晰,抑或是保险险种的日益完善,都在从各个方面形成健全互动的发展机制,来为户外探险健康有序的发展保驾护航。作为户外探险的参与者,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走正规程序,选择具备资格的领队、俱乐部,以充分保障自己生命安全,避免事故的发生。我们坚信,在日益完善的发展机制之下,户外探险定会走向规范有序的道路。“现代型”的户外探险,必让我们安全探索自然险境的梦想指日可待。

救援技术专业申报材料篇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社会消防组织是指除公安消防队以外的其他承担火灾预防、扑救及社会救援工作的消防队伍,包括专职消防队和义务消防队等消防组织。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社会消防组织的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社会消防组织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领导,将社会消防组织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逐步增加投入,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消防组织,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鼓励和支持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居(村)民委员会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消防组织。

鼓励单位和个人捐助社会消防组织建设。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对本行政区域内社会消防组织的建设和管理实施监督、指导,具体工作由本级人民政府公安消防机构负责。公安派出所应当协助公安消防

机构对辖区内社会消防组织进行业务指导。

发展改革、财政、经贸、人事、劳动保障、交通、建设、规划、工商、旅游等有关部门,应当依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社会消防组织建设和管理工作。

第六条社会消防组织及其成员在消防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或者显著成绩的,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社会消防组织建设

第七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消防规划,组织建立专职消防队。

经济比较发达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专职消防队。经济比较发达的标准,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消防工作的实际需要制定,报省人民政府备案。

第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单位以及省级以上经济技术开发区、旅游度假区、高新技术开发区,部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大型集贸市场,

重要的车站、码头,应当建立专职消防队。

前款规定应当建立专职消防队的单位(核电厂除外),由县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提出,经同级人民政府确定,报省、市公安消防机构备案。

第九条城市人民政府组织建立的专职消防队,其选址、建筑标准、装备标准、人员配备等应当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执行。除城市人民政府专职消防队外的其他专职消防队建设,参照城市消防站的建设标准,可以单独组建,也可以联合组建。

专职消防队建立后,应当报省公安消防机构验收。

专职消防队不得擅自撤销;因单位被撤销或者分立、合并以及其他法定情形确需撤销或者重新改造、组建的,应当报省公安消防机构备案。

第十条街道、乡镇、居(村)民委员会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建立由职工、居(村)民组成的义务消防队。

除本办法第八条规定外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以及高速公路、长大隧道(1000米以上)、住宅区物业等经营管理单位应当建立义务消防队或者配备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负责日常消防管理工作。

城市社区建设应当把消防建设列入重点内容,并把消防安全作为社区管理和服务的重点工作,建设与社区发展相适应的消防管理和服务网络,组建义务消防队,切实做好社区的消防安全工作。

义务消防队应当根据防火、灭火的需要,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

义务消防队的建立及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的配备情况,应当报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备案。

第十一条专职消防队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热爱消防工作,有奉献精神;

(二)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三)年龄为十八周岁至四十五周岁,身体健康;

(四)经过消防业务培训合格,取得公安消防机构的上岗证书。

专职消防队的负责人应当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具有相应的消防专业知识和组织指挥能力。专职消防队负责人的任免,应当报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备案。

第十二条公安消防机构应当确定人员,定期对社会消防组织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提高社会消防组织防御和扑救火灾的能力。

公安消防机构应当将社会消防组织纳入火灾防救网络,充分发挥社会消防组织的作用,增强各种消防力量区域协同防救火灾的能力。

第三章社会消防组织职责

第十三条专职消防队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承担责任区域内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普及消防知识;

(二)定期进行防火检查,督促有关单位和个人落实防火责任制,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三)建立防火检查档案,按照国家规定设置防火标志;

(四)掌握责任区域内的道路、消防水源、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重点部位等情况,建立相应的消防业务资料档案;

(五)制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重点部位的事故处置和灭火作战预案,定期组织演练;

(六)指导培训义务消防队;

(七)扑救火灾,保护火灾现场,协助有关部门调查火灾原因、处理火灾事故;

(八)定期向公安消防机构报告消防工作情况;

(九)按规定应当履行的其他职责。

第十四条义务消防队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消防安全知识,提高群众自防自救能力,协助做好消防工作;

(二)督促他人遵守各项消防安全制度,劝阻和制止违反消防安全的行为;

(三)开展防火巡检,报告火灾隐患,提出改正意见和建议;

(四)参与制定事故处置和灭火作战预案,定期组织演练;

(五)参加火灾扑救,协助保护火灾现场;

(六)按规定应当履行的其他职责。

第十五条社会消防组织在防火检查中发现火灾隐患,有权要求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及时改正;对不改正的,应当报告公安消防机构或者当地公安派出所。公安消防机构或者当地公安派出所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处理。

第十六条专职消防队应当制定业务训练计划并组织实施。

专职消防队应当严格执行执勤制度,落实执勤人员,完成执勤任务。专职消防队的执勤、灭火、抢险救援、业务训练,参照公安消防部队执勤和训练的有关规定执行。

义务消防队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业务训练,提高扑救火灾的技能。

第十七条社会消防组织应当定期维护保养消防装备、器材,确保完好有效。

社会消防组织的消防车、消防艇、泵等应当定期进行检查,每月不少于2次,并制作检查记录。

第十八条社会消防组织接到火灾报警或者公安消防机构的调派命令后,必须立即赶赴现场,进行灭火救援。

社会消防组织在火灾扑救、抢险救援以及其他消防活动中,必须服从公安消防机构的统一指挥。

社会消防组织的消防车、消防艇前往执行火灾扑救或者其他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任务时,不受行驶速度、行驶路线、行驶方向和指挥信号的限制,其他车辆、船舶以及行人必须让行,不得穿插、超越。交通管理指挥人员应当保证消防车、消防艇迅速通行。

第四章社会消防组织的保障

第十九条人民政府建立专职消防队的,应当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人员聘用(招用)计划。

其他专职消防队由组建单位根据国家规定和本单位消防工作实际需要确定人员,保证其正常运作。

第二十条人民政府建立的专职消防队,其营房建设、器材装备、人员工资福利等所需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其他专职消防队所需经费由组建单位负责解决。

义务消防队的器材装备、学习培训、出勤补贴等所需经费,由建队单位负责解决。

第二十一条专职消防队的组建单位应当与消防队人员依法签订劳动或者聘用合同。在合同期间按照规定为其办理各项社会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并可根据工作需要或者消防队员的年龄、身体等情况实行岗位轮换。

企业专职消防队人员的工资、奖金、福利,不得低于本单位生产职工享有的平均待遇。

第二十二条社会消防组织应当配置完备的安全防护器材,保护消防组织人员人身安全,减少灭火救援中的人身伤亡。

第二十三条社会消防组织的人员和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在业务训练、火灾扑救、抢险救援中受伤、致残或者死亡的,应当由组建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解决医疗、抚恤等问题;组建单位无力承担的,由当地人民政府负责解决。符合革命烈士申报条件的,应当按规定申报。

第二十四条社会消防组织的消防车、消防艇,应当按照特种车辆(船艇)上牌,安装示警灯,设置专用标志。具体办法由省公安机关会同省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报省人民政府备案。

社会消防组织的消防车、消防艇免缴养路费(航道养护费);执行灭火抢险救援任务的消防车、消防艇往返途中免缴通行费。

社会消防组织的消防车、消防艇,不得用于与消防和抢险救援工作无关的活动。

第二十五条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有关的正常必要的消防费用支出,作为企业的管理费用,按规定在征收企业所得税前予以扣除。

社会消防组织的营房建设、车辆购置等附加税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国家规定予以减免。

第二十六条社会消防组织参加责任区以外的火灾扑救所损耗的燃料、灭火剂和器材、装备等,经公安消防机构核定后,按下列规定补偿:

(一)被施救单位参加保险的,从保险公司偿付的施救费中补偿;

(二)被施救单位未参加保险的,由起火单位负责补偿;

(三)保险施救费补偿不足或者起火单位无能力补偿的,由火灾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给予适当补偿。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七条对未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和本办法规定职责的人民政府,上级人民政府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八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未履行本办法规定职责的,由有管辖权的机关或者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纪律处分或者其他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救援技术专业申报材料篇7

(神华包头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 包头 014010)

【摘要】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燃料及化学品的过程,这些决定了煤化工企业危险因素的聚集性以及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煤化工企业做如何好安全管理工作、切实提高企业的本质安全水平、最大限度的保护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

关键词 煤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措施

0 前言

煤炭是中国的主要化石能源,也是许多重要化工品的主要原料,随着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近年来中国能源、化工品的需求也出现较高的增长速度,煤化工在中国能源、化工领域中已占有重要地位。神华包头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煤制烯烃项目是世界首套、全球最大,以煤为原料,通过煤气化制甲醇,甲醇转化制烯烃,烯烃聚合工艺路线生产聚烯烃的特大型煤化工项目。自2010年试车投产以来,神华包头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并在近些年安全管理中,形成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实现了四年多的安全平稳运行,本文在此成功运行的经验基础上,进行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探讨。

1 加强现场直接作业管控,降低作业风险

1.1 为解决生产现场动火作业的危险性较大与现场动火维修的不可避免问题,神华包头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坚持并严格执行动火、受限空间、高处、起重、射线探伤等直接作业预申报审批的管理制度,未经预申报审批通过不得随意作业。

1.2 神华包头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坚持在公司每天的早会上通报各中心前一天直接作业情况及当天预申报作业情况,所在生产中心如果有非计划作业或者与预申报发生偏差的作业,由主要负责人要说明原因。

1.3 神华包头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消防气防中心坚持每天到生产现场对直接作业预申报执行情况、作业安全措施落实情况、作业票证办理规范情况及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作业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情况进行通报。安全健康环保部也定期到现场对直接作业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和问题责令立即落实整改,确保现场作业安全,否则责令停工整改。

2 从实际需求出发,抓好安全培训工作

2.1 加强对领导层的安全培训

领导层及不仅把握着企业生产经营方向同时也是安全管理工作的主力,其安全素质的高低和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管理知识的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企业对安全生产各方面管理的重视程度、方式方法及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

2.2 抓严抓实新员工的三级教育

对新员工的培训基本属于的安全启蒙教育,要让员工一入厂就建立对安全工作的正确认识,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和不断学习安全知识、积累安全经验的理念。使广大员工逐步在处处、事事都牢记安全,落实行动,每个人都能做到“自主管理”、“三不伤害”,天长日久形成企业固有的安全习惯以及员工头脑中固有的安全意识。

2.3 在日常安全培训中应认真贯彻按需施教、注重实效的原则

安全培训工作的成绩不仅是看培训了多少课时,培训了多少人,重要的是看培训是否符合企业需要、是否真有实效。实施培训阶段,要从师资队伍、培训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保证安全培训的质量。

培训内容的确定要从强化意识、掌握理论和提高技能的需要出发,精心安排培训计划,按照“干什么,学什么;学什么、教什么”的原则科学设计。重点放在员工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基本常识和器材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佩戴使用、职业危害预防、事故应急处理等与员工实际工作切实相关的方面。突出案例分析培训,挑选出适合培训对象的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其发生的直接和间接原因、事故的进程、造成的后果或损失、事故的应急处理与救援、责任人处理,以及吸取教训,如何防范以避免发生类似事故等环节,对学员进行针对性强的安全知识培训。

3 组织全员对所有岗位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辨识分析,并制定控制措施

神华包头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风险评价,采用工作危害分析(JHA)和安全检查表分析(SCL)法,JHA方法是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SCL方法是一种经验的分析方法,是分析人员针对拟分析的对象列出一些项目,识别与一般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的已知类型的危害、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查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再根据掌握的《风险评价清单》的各风险因素依据风险矩阵法进行判定,根据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和后果的严重程度(S)确定风险度(R),制定控制措施。

公司各个岗位存在的风险因素是是不同的,该项工作要求组织全体员工参与。首先要对员工进行相关内容的培训,使其了解该项工工作的真正目的和重要性并传授其辨识方法;其次要以装置、班组为单位合理组织,正确引导,使其能根据自身的工作程序、工作环境,结合工作经验,实事求是的反映本岗位存在的风险。员工在实际工作中要把风险辨识作为一项常规活动,不断地更新风险信息,反馈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并提出改进措施,不断完善。

4 开展全员参与隐患排查活动,加大重大隐患治理力度,实现本质安全生产

4.1 各专业主管部门和各中心定期组织进行大检查和自查,对检查出的问题和隐患按照“五定”原则落实进行整改,对于问题严重的,下发《安全检查隐患问题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对于违反法律法规或限期仍不能整改完成的,给相关单位负责人下发公司级或部门级安全工作督办单,由公司领导或部门领导督促整改落实。

4.2 建立了隐患排查报告评审奖励机制,鼓励员工及时发现现场存在的安全问题和隐患,对员工发现并提出的问题及时落实整改措施并制定整改完成时间跟踪整改。同时根据问题和隐患后果的严重性给与一定的奖励。通过隐患排查奖励机制,现场的隐患和问题数逐年降低。

4.3 通过公司安全例会,请各中心员工代表参加,在会上提出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隐患和好的建议,对于员工提出的隐患问题和好的建议落实整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同时对相应的员工按照《员工提出问题和隐患奖励办法》在月度考核中给与一定的奖励。

5 建立具有专业素质的应急救援组织

应急救援的重点是对受害人员的营救,迅速控制事态,这就要求这一组织行动一定要迅速、准确、有效,所谓迅速就是要建立快速的应急响应机制,能迅速准确地传递事故信息,迅速地调集所需的大规模的应急力量、设备物资等资源,迅速建立起统一指挥的协调系统,开展救援活动。

要满足以上三点,生产企业一是要建立严密的应急救援体系,这一体系包括安全、消防部门、生产装置、后勤部门、医疗部门等。并在每个部门设置专门负责人,负责相关人员的培训演练、物资储备和设施维护;二是制定贴近实际的应急救援预案,包括各个级别、各个方面的应急救援预案,定期组织不同规模的演练,在演练中发现问题并不断地修订改进,在演练中锻炼救援人员心理素质、反应速度、应急能力;三是要提高专业救援队的应急救援能力,包括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训练,各类消防救援器材的熟练使用等。要树立忧患意识,有紧迫感、使命感,搞好训练、演练,以备在特殊情况出现时能迅速应战。

6 刚柔并济全面提升煤化工安全管理水平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煤化工实际出发,不断完善分工会基础管理、安全维修管理、安全宣传教育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和程序,推进煤化工安全管理。

6.1 结合公司总体部署,利用各种形式(如:板报、征文、宣传画、网络平台等)广泛宣传,发挥阵地作用,抓好安全教育;

6.2 采取岗位培训、维护经验交流、召开技术研讨可靠性会等形式,组织员工学习业务、学习规章,学习各类安全知识,养成按章办事的习惯,强化了全员的安全意识,充分调动了大家的工作热情。

6.3 根据PDCA循环加强现场监督检查。煤化工正是依据PDCA循环原则,对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施进行全面管理。这一体系、平台,是合理规范个人活动、组织团队协作行为、维系煤化工组织正常运转的基础,必需真正体现出公正、合法的原则,才能增强煤化工的凝聚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柔性化管理赋予煤化工非凡的应变能力:它把围绕生产的管理结构调整为适应发展的柔性管理机构;把被动的事后检查的管理方式,转变成事前预防的管理方式;把刚性管理的制度,转变为柔性的约束机制,采取信任-指导-感化-自控的方式,发展为员工自觉的行为准则;增强广大员工对煤化工的向心力、凝聚力与归属感,把员工在煤化工中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煤化工的发展目标相融合。

7 结语

安全是企业持续发展、健康发展、稳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作为企业的“生命工程”,要把安全放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的位置去认识、去把握安全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充分认识“安全发展”的重大意义,切实打牢安全发展的思想基础,坚守保护国家财产和职工生命安全这一神圣责任和发展底线,把安全生产工作抓细、抓实、抓好。

救援技术专业申报材料篇8

2011年7月1日生效的新矿业法是目前芬兰矿业管理的最重要法律。与旧矿业法相比,新矿业法的重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许可证制度。修改的许可证体系建立在三层体系之上,即保留权、勘探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保留权有效期2年,对于某一具体区域,有获得勘探许可证的优先权。勘探许可证有获得采矿许可证的优先权。采矿许可证使持有者有权开发矿产资源,但也明确了采矿作业的相关条件。对于开发矿产的权利,采矿公司有义务对土地所有者支付补偿金。(2)土地征用权。土地征用权不再包含在采矿许可证中。如果采矿公司和土地所有者之间不能达成协议,则采矿公司必须向政府申请征用许可证。(3)附属公司。为了申请勘探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外国公司必须芬兰建立附属公司。欧洲经济区内国家的公司,至少要在芬兰建立一分支机构。(4)复垦义务。在勘探和采矿活动停止后,矿业公司恢复原状义务得到强化,包括提交保证金,以确保复垦义务的完成等。根据该新矿业法,芬兰的矿业权类型主要分为3类:勘探许可证、开发许可证和淘金许可证。(一)勘探许可证勘探许可证持有者有权在许可区域范围内查明地质体的结构和成分,并为准备采矿活动而进行相关勘探活动,以及为确定一矿床而进行其他勘探活动,调查其质量、规模和开发可行程度等。勘探许可证持有者有义务将矿产勘探活动限制在找矿活动所必需的范围内和措施上。许可证持有者应认真规划相关措施以便不引发对公共或私人利益的侵犯。勘探许可证不能限制土地所有者使用该地区土地或管理该地区土地的权利。勘探许可证有效期限为4年,可续期,每次3年,但总期限不能超过15年,最大面积为1平方公里,勘探许可证经批准后可转让。(二)开发许可证采矿许可证持有者有下列权利:①开发在采矿区内发现的矿产;②开发有机或无机地表物质、额外的岩石和作为采矿活动的副产品而产生的尾矿;③开发属于采矿区基岩和土壤的其他物质,只要该开发活动对采矿区的采矿运作是必需的。此外,采矿许可证也允许其持有者在采矿区内依据相关法律和规定完成进一步的矿产勘探工作。采矿许可证持有者有下列义务:①确保采矿活动不对民众的健康构成损害或对公共安全构成危险;②确保采矿活动不对公共或私人利益造成明显的伤害;③确保在采矿运作的总成本方面,合理地避免侵犯公共或私人利益;④确保挖掘和开发工作不导致明显浪费所开采的矿产资源;⑤确保矿山和矿床潜在未来的使用不被危害或阻碍;⑥向矿业管理部门就矿床开发利用的程度和结果提交年度报告,并通报有关矿产资源信息的任何重大变化。开发许可证最长期限为10年,可续期,每次最长为10年,相关面积一般在许可证上作出规定。经批准后,开发许可证可转让。(三)淘金许可证淘金许可证持有者在许可证规定的区域内有排他性权利:①寻找和调查沉积在土壤中的金;②通过淘洗活动(panning),回收和开发土壤中沉积的金;③回收和利用作为淘洗的副产品——松散土壤中发现的铂金块(nuggets)、宝石和其他珍贵的矿石。一旦淘金许可证期满或被终止,淘金者应立即把淘金区恢复到公共安全所需要的条件,拆除相关建筑物、设施和设备,负责该区域的恢复和清洁,并把该地区尽可能整理到接近其自然状况。在相关措施完成后,淘金者应立即向矿业管理部门和负责该区域的环境管理部门提交书面通知。在一般情况下,通知应在许可证期满的一年内提交。淘金许可证不得限制土地所有者使用该区域或管理它的权利。淘金许可证最长有效期限4年,可续期,每次最长3年,最大面积为5公顷(1平方公里等于100公顷),经批准后,淘金许可证可转让。

主要矿业管理机构

2011年7月1日前,芬兰矿业管理的主要部门是芬兰就业与经济部(MinistryofEmploymentandtheEconomy),2011年7月1日及之后,芬兰的矿业管理转由芬兰安全与化学品总局(FinnishSafetyandChemicalsAgency)(Tukes)具体承担和负责,即芬兰安全与化学品总局负责管理和执行新的芬兰矿业法。但在行政管理上,芬兰安全与化学品总局的工作接受芬兰就业与经济部的指导。芬兰安全与化学品总局的职能与任务是:监督和促进与产品、服务和生产系统相关的技术安全和一致性;监督和促进采矿、消费者安全、化学品安全以及工厂保护产品的安全与质量等。芬兰安全与化学品总局设有4个局:产品与设施监测局、工业工厂监督局、化学产品监督局和研发与后勤服务局。其中,工业工厂监督局是矿业管理的具体职能部门,负责受理矿业权申请和矿业许可证的发放等。工业工厂监督局的机构设置如图1所示。

基本矿业管理政策与投资政策

芬兰矿业管理与投资的基本原则是:①矿权人必须要具有开展矿业活动所必需的技术专长,以及矿业活动所必需的各项条件;②对于矿业活动的影响以及预防和减少这种损害和不利影响的可能性,矿权人必须要有充分明确的认识;③矿权人必须要采取所要求的各项措施以确保矿业活动的安全性,同时为确保这种安全性,选择合适的开发技术条件;④矿权人必须要尽可能预防矿业活动所产生的损害和不利影响,去除引发有害影响的矿业活动,并制定危机应对方案;⑤对矿业活动造成的任何不便或损害进行补偿。(一)矿业许可证授予根据芬兰矿业法(MiningAct),芬兰矿业许可证(勘探许可证、开发许可证和淘金许可证)的获得一般建立在申请的基础上。矿业许可证申请者或持有者必须是:未被宣布破产和其行为能力不受限制的自然人或(公司)法人。根据芬兰矿业管理政策和法律,矿业许可证申请要想获得批准需要回答的问题包括以下方面:①申请者和申请者满足开展与许可证相对应活动的先决条件;②申请涉及的地区,以及土地规划和有关土地利用的限制等;③相关各方权利与义务;④区域勘探或开采矿产的初步评估,如果是申请勘探许可证的话,则为区域矿产的评估基础;如果是采矿许可证的话,则为矿床开发的适合性等;⑤矿业活动的计划安排;⑥活动所产生的环境影响和其他影响;⑦活动结束后的相关措施以及善后安排等。许可证申请遵循“先提出先服务”的原则。在许可证申请中,通常还需要包含:①证明文件、登记处摘录和证明申请者所提及信息的相应文件;②一份根据芬兰《自然保护法》第65条所要求的评估报告和一份依据《环境影响评估程序法》所进行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③申请书和附件中所述材料的总结等。对勘探许可证和淘金许可证而言,一般要附上所提取废物的废物管理计划等。对采矿许可证而言,授予前提条件则是矿床在规模、矿石含量和技术特点上是可开采的。如果采矿活动对公共安全构成了危险,引发高度有害的环境影响或实质性地弱化了地方的居住和工业条件,且这种危害或影响不能通过许可证条款得到弥补,则采矿许可证不能授予。对于铀矿许可证,除满足普通矿产的相关要求外,还要求:①采矿项目符合全社会的利益;②矿山所在区域地方政府表示了同意;③安全要求已得到了满足。(二)矿产勘探根据芬兰新的矿业法,勘探工作不能引发:①对民众健康的损害或对公共安全的危害;②对其他工业活动和商业活动构成重大损害或损失;③有意义改变自然环境;④对稀有或珍贵的自然景点产生重大损害;⑤对自然景观的重大损害。芬兰对勘探工作没有勘探花费要求,但勘探许可证持有者每年应向采矿管理部门提交有关所开展勘探工作的报告及其结果。勘探许可证持有者有义务预防土壤和岩石废物材料的产生,减少其有害性。勘探许可证持有者应对提取的废物准备废物管理计划,包括有关区域环境、土壤和岩石废物、废物区、环境影响、预防环境污染所采取的措施、活动监测以及有关终止活动的措施等。(三)矿山环境根据芬兰环境法,凡对环境污染构成威胁的活动或项目都需要环境许可证。芬兰矿业项目的环境许可证授予在个案基础上决定。根据法律规定,采矿或任何可比较活动的环境许可证、选矿厂环境许可证、采石厂或其他采石运作的环境许可证、岩石压碎或泥炭生产环境许可证等,都必须要含有所产生废物的管理条件或其在储存、选矿或加工处理过程中所产生废物的管理条件。环境许可证也必须要包含项目活动伴生所提取(或曰产生)废物的管理计划。此外,用作提取废物处理的场地许可证必须要含有有关建立废物厂址、其管理、拆除、善后工作的相关条款。在废物场地对人类健康、财产或环境构成明显危害的情况下,场地许可证还必须要含有内部紧急计划条件。在决定用于堆放提取伴生废物的废物场地位置时,必须要说明由废物场地和处理提取废物的来源、成分和持续时间所构成的相关风险等。(四)矿山安全芬兰的矿山安全建立在为采矿运作方的矿业活动所确立的强制义务上,以及依据矿山安全许可证所开展的预监控上。根据芬兰矿业法,采矿运作商在矿山安全方面有以下职责或义务:(1)采矿运作商有义务确保采矿安全,应特别注意矿山结构和技术安全,防止矿山发生危险情况和事故。矿山运作商应遵循下列运作原则:①鉴别危险因素;②消除危险因素,如果不可能消除危险因素,则应明确限制危险因素的安全目标,并采取措施,限制危险因素引发的有害后果;③实施预防事故所必需的措施,并制定救援措施;④在单个事件前,采取一般有效的措施;⑤考虑技术的发展和该地区使用可得的其他技术方法。(2)制定矿山内部救援计划。采矿运作商应制定矿山内部救援计划,救援计划应说明以下各点:①可预见的危险情况、事故和潜在的影响;②预防危险情况和控制其后果的措施;③由于危险情况或事故,需要提交给管理部门或其他部门的通知;④与地方救援部门的合作;⑤出口通道和保护可能性,连同救火安排和搜救职责;⑥参与独立救援措施的人员,其岗位的培训;⑦独立救援工作所需要的设备;⑧修复事故造成损害的准备工作和环境的清理等。(3)应明确在各级组织上,各级相关管理人员的职责和责任区范围。(4)应指定安全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必须熟悉有关采矿技术和采矿安全方面的规章,熟悉采矿安全所要求的措施。在矿业管理部门组织的考试中,安全负责人应证明其熟练性,并获得考试合格证书。(5)应制作矿山平面图并适时更新。(6)制定采矿活动终止计划。在规划和建设矿山以及运作矿山时,运作商应注意确保采矿活动可安全终止和矿山可安全关闭。

芬兰是北欧国家中矿业投资环境最好的国家之一,事实上也是世界矿业投资环境最好的国家之一。近些年,随着芬兰矿业投资环境的改善,特别是亲矿业发展政策的出台,使较多的跨国矿业公司在芬兰开展了一系列矿业投资活动,促进了芬兰矿业的新发展。多年来,我国与芬兰政治关系稳定,经贸关系发展良好。虽然因种种原因目前我国在芬兰的矿业投资项目还较少,但随着我国对外经济联系和投资活动的不断深入,随着我国对芬兰矿业投资环境认识的不断深化,我国也会努力寻求机会加强与芬兰的矿业合作和互惠投资,寻求两国经济发展的互利共赢。

上一篇:银行安全之星申报材料范文 下一篇:执法示范窗口创建申报材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