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队消防演练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3 07:41:25

救援队消防演练总结

救援队消防演练总结范文第1篇

一、演练目的

检验相关预案的落实情况和实施搜救应急过程中的组织、指挥和反应能力,增强社会救援力量参与水上搜救应急的热情度和参与度,营造一种“全民讲安全、全民懂安全、全民参与安全”的社会大安全的氛围,强化安全知识教育和应急救援培训相结合,切实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应对水上突发事件预警预防和应对应变能力。增强公众应对水上交通安全事故等突发事件救援的信心和应对意识。

二、演练组织

本次演练由县交通运输局、县应急管理局主办,镇人民政府、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中铁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承办,县公安局、县卫健委、县生态环境分局、县蓝天救援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助。

三、演练时间、地点

(一)时间:2020年6月5日上午9:00-11:30;

(二)地点:镇西湾村杭埠河水域。

四、演练船艇及演练器材和人员配置

(一)参演船艇配置

各类船艇2艘,冲锋舟2艘负责人员搜救、人员转移、船舶消防等任务。以上船舶由县蓝天救援队负责组织协助。

(二)参演车辆配置

医疗救护车1辆,县卫健委落实,小型消防车1辆,县消防救援大队落实,警车2辆,公安局落实。

(三)演练器材配置

1、救生圈10个、救生衣12件、干粉灭火器10只、大道(段)一标、二标负责落实。

2.对讲机12台、救生衣10件由蓝天救援队提供

3、观礼嘉宾座椅16张、办公桌8张、矿泉水10件由镇负责落实

4、观礼台一座(含搭建背景图等)、手提电喇叭4个、烟幕弹8个和音响器材一套和横幅等,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公司负责落实到位。

(三)参演人员及配置

1.县蓝天救援队人员10人,每艘4人,负责水上救援等。

2.模拟落水人员2人(模拟假人代替)。

3.县消防救援大队专业消防员4人,负责消防灭火。

4.医疗急救人员2人(医护各1人),负责现场救治落水人员。

5.县公安局派警察(交警)8人,负责演练当天现场秩序维护、警戒。

6.县生态环境分局水体监测人员2名,负责现场水体监测。

7.镇应急人员8人。

8.其他人员若干。

(四)邀请现场观摩人员

邀请县政府领导、市交运局、应急管理局、安全新闻媒体等人员到现场观摩。

五、演练内容设计

(一)主要内容

因施工作业中操作不当原因,某日,大道(段)一标在杭埠河特大桥3#墩施工过程中,现场作业人员电焊操作不当,引发作业平台火灾,处置中造成2名作业人员落水。事故发生后,各相关单位、部门以及社会力量迅速开展应急响应,积极投入应急救助,成功处置险情。

因此次演练主要针对内河水上常见的人员落水、消防等事故,通过协调和调度各专业或社会救助力量,实施人命、环境和财产救助,提高水上救助人员的实战技能,提高水上从业人员安全意识。

(二)演练科目设置和内容

本次演练共设人员搜救、消防灭火二个科目。

(三)演练步骤

1.大道(段)一标在杭埠河特大桥3#墩施工过程中,现场作业人员电焊操作不当,引发作业平台火灾,处置中造成2名作业人员落水,现场管理人员向县应急指挥中心82568319报警。

2县应急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告知施工单位进行自救,并向相关单位通报,指示县交运局成立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

3.县应急指挥中心迅速将事故情况向县政府负责人报告,县政府负责人宣布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指示交通、公安、卫生、生态环境、应急等部门和属地镇人民政府前往现场,按《县水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县水上搜救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处置。

4.作业平台现场作业人员启动水上作业应急预案,积极救助落水人员,成功将一名落水人员救起,另一名落水人员失踪。

5.蓝天救援队到达现场,2艘冲锋舟在人员落水处搜救。

6.120救护车赶到现场,对救上岸的救助落水人员进行抢救,并将人员送往医院作进一步观察救治。

7.人员得到救护后,作业平台发生火灾,消防车到达现场,从岸上对作业平台实施喷淋灭火,消防人员随后登上平台,用灭火器扑灭平台余火。

8.县生态环境分局人员到达现场对水体监测。

9.水质达到规定要求后,县应急指挥中心将现场应急情况上报,县政府负责人宣布应急行动结束。

为了保证演练顺利进行,正式演练前,准备组织1次预演(初定6月4日下午3:00),使所有环节得到磨合,使全过程更加流畅。

六、演练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演练活动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交运局。

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职责:

(1)在演练前研究制定完善预案;

(2)演练的策划、协调和组织实施,确保演练按进度顺利进行;

(3)评估演练成本,筹措演练所需的人财物力;

(4)组织演练的宣传报道;

(5)编写演练总结,召开总结会议,评估演练效果;

(6)演练结束后改进应急预案。

(二)演练现场指挥部:

指挥部主要职责:

《预案》启动命令;综合协调相关组织管理工作;提供应急处置保障;调度各单位按职责完成权限范围内的任务;对救援和后勤保障做出决策;下达救援命令;宣布救援结束。

指挥部下设六个工作小组:

1、水上救援组

组长:县蓝天救援队队长

成员:县消防救援中队(4人)、蓝天救援队队员10人,镇综合应急队伍8人。

主要职责:

(1)负责本次演练的所有水上救援、搜救演练科目的具体工作;

(2)对所有参演船舶、器材、人员进行参演前的落实检查;

(3)模拟救援快艇等按照演练科目要求驻泊指定位置;

(4)规划好各船舶的行驶路线;

(5)负责平台救助灭火,随时向指挥部报告救援情况。

2、保卫警戒组

组长:县公安分管负责人

副组长:镇派出所所长

成员:公安局(交警)8人。

主要职责:

负责演练区域相关路段交通管制和疏导,主宾台、观礼台秩序和人员安保。

3、水域防污染组

组长:生态环境分局分管负责人

成员:水质监测人员2人

主要职责:

负责对施工平台溢油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并采集水质样本。

4、医疗救护组

组长:县卫健委分管负责人

成员:县120工作人员2人(其中医生1人、护士1名),救护车1台,担架2付,防暑及急救药品3件(藿香正气水、人丹丸、急救药品各若干)。

主要职责:

(1)负责调度医疗救护队伍进入事故现场,实施临时医疗急救点抢救;

(2)及时准确判定危重伤员并实施转运救护。

5、施工单位应急救援组

成员:应急救援分队12人

主要职责:施工单位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人员,采取措施进行自救。

6、综合协调组

组长:县应急局分管负责人

成员:

主要职责:

负责综合协调工作;审核演练方案、脚本;协调县公安局、县卫健委局、生态环境分局、县消防救援大队、镇等单位参演;邀请新闻媒体等,协调处理应急救援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参加救援人员的安全。

7、后勤保障组

组长:镇分管负责人

成员:

主要职责:

(1)负责准备和运送应急物资,保障应急救援和现场通信畅通,提供参演人员的补给;

(2)负责安排参演人员和观摩嘉宾的餐宿。

(3)安排人员对当天进行演练区域内路段的车辆和人员进行引导。

七、演练筹备组织

成立以县交通运输局分管任组长、镇分管负责人、蓝天救援队负责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经理为成员的演习领导小组。

主要职责:

1、了解演练场所水文要素等情况,确定演习场地的具置及范围;

2、确定参演船舶的待命点,演习船舶的锚泊位置及警戒船的摆放位置;

3、设计所有参演船舶完成参演科目的航线和位置;

4、确定演习所用的特种要素,落实演习的内容和要求;

救援队消防演练总结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保障民生民安,按照“突出重点、全面防御,健全体系、加强管理,社会参与、共同抵御”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强防灾救灾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整体联动机制,磨练应急队伍,提升县委、府的防灾救灾能力;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特别是领导干部防灾救灾意识,提升应对处置各类自然灾害的指挥决策和统筹协调能力;进一步普及防灾避险知识,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推动我县防灾减灾事业快速发展。

二、组织领导

成立县防灾救灾综合演练临时指挥部

三、演练时间、地点和内容

(一)演练时间:

(二)演练地点:一个指挥中心、二个分演练点。指挥中心在县公安局指挥大厅;二个分演练点:中学、芦阳小学。

(三)演练的内容:紧急避险与疏散转移;指挥救援力量快速集结,包括公安、消防、民兵预备役及各专业队伍快速集结;医疗救护;通讯电力保障,包括使用卫星电话等应急通讯,恢复有线通信,架设线路恢复电力;临时安置,包括避难场所设置、灾民基本生活保障。

(四)演练程序

时间:

灾害发生(责任单位:县人防办)

,模拟强烈地震发生(县人防办拉响覆盖县城防空警报三分钟),地震持续20秒,震区通讯、电力中断。

听到警报后,县级四大班子在家领导,各乡(镇)乡(镇)长、参演单位主要负责人赶赴演练指挥中心。

程序一:县防震减灾局局长刘全向演练指挥部报告:报告总指挥,据地震台网测定,,我县城区附近“发生”有感地震,具体灾情正在收集中,建议立即启动县地震应急预案。

接到报告后,现场领导进行紧急会商后总指挥宣布:据地震台网测定,刚才我县城区附近“发生”有感地震,立即启动《县地震应急预案》。县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省、市地震部门派遣现场工作组、灾害损失评估组;通知各应急救援队伍15分钟内赶到指挥中心集结待命;立即启用应急储备物资,县民政局按预案迅速开展灾民安置、救灾物质发放,我县进入紧急状态,全面展开抗震救灾工作。

随后,县气象局向指挥部报告近期天气情况;县国土资源局向指挥部报告地质灾害初步情况;县水务局向指挥部报告水汶监测情况。(报告场景台词各部门自行组织)

程序二:应急救援队伍从各自岗位15分钟内赶赴指挥中心集结(以警报声为指令,不再发出集结指令);分演练点开始进行疏散演练。

1、应急救援队伍集结

县综合应急救援大队10人(组织责任单位:公安消防大队)民兵预备役20人(组织责任单位:人武部);公安救援队伍10人(组织责任单位:公安局);医疗救护队伍10人(组织责任单位:卫生局);电力抢险队伍10人(组织责任单位:电力公司);通讯抢险队伍10人(牵头单位:县发经局,责任单位:电信、移动、联通)。

集结完毕后,各救援队伍按集结先后顺序向指挥部报告情况。

县公安消防大队:报告总指挥,县综合应急救援大队10人集结完毕,请指示。

总指挥:原地待命。

县人武部:报告总指挥,县民兵预备役20人集结完毕,请指示。

总指挥:原地待命。

县公安局:报告总指挥,县公安救援队伍10人集结完毕,请指示。

总指挥:原地待命。

县卫生局:报告总指挥,县医疗救护队伍10人集结完毕,请指示。

总指挥:原地待命

县发经局:报告总指挥,电力抢险队伍10人、通讯抢险队伍10人集结完毕,请指示。

总指挥:原地待命

要求:救援队伍着装相对统一,携带相应救援器材。

救援队伍集结完成后,演练总指挥发出指令:请公安局迅速布置警力维护社会治安,维持交通秩序;请民兵预备役协助公安干警维护社会秩序,开展抢险救灾;请各救援队伍迅速展开救援。(各部门按制定的方案到提前布置的演练点开展演练)

1.1通讯、电力保障(责任单位:县发经局)

1.1.1恢复通信

电信、移动、联通工程抢险人员按照制定的方案,中断通讯,在规定时间内恢复。演练完毕回到集结点后县发经局向指挥部报告(报告总指挥:常态通讯恢复,通信保障演练结束,请指示)

总指挥:请回集结区待命。

1.1.2电力保障

电力工程抢险人员按照制定的方案,到金花变电站实施电力抢险。演练完毕后回到集结点由县发经局向指挥部报告相关情况(报告总指挥:电力保障演练结束,请指示)。

总指挥:请回集结区待命。

1.2医疗救护(责任单位:县卫生局)

县卫生局按照制定方案,在中学实施现场救护演练。演练完毕后回到集结点向指挥部报告相关情况(报告总指挥:医疗救护演练结束,请指示)。

总指挥:请回集结区待命。

1.3消防灭火(责任单位:县消防大队)

县消防队按照制定的方案,在消防大队训练楼4楼模拟对地震引发的火灾实施灭火演练。演练完毕后回到集结点向指挥部报告相关情况(报告总指挥:消防灭火演练结束,请指示)。

总指挥:请回集结区待命。

2、二个分演练点疏散演练(责任单位:县教育局)

组织学生由教室向操场疏散集结。集结完毕后,县教育局用对讲机向指挥部报告相关情况〔报告总指挥:中学(芦阳小学)学生和教职工全部疏散到操场,无人员伤亡,目前正组织专家对学生和教职工进行心理疏导,请指示〕

总指挥:做好学生的安置和心理疏导,组织教职员工全面投入抗震救灾(集结人员安全返回)

程序三:演练总指挥使用卫星电话向市政府报告灾情,并请求支援。(,在我县城区附近“发生”有感地震,我县已启动地震应急预案。我县通讯、电力“中断”;地震“引发”山体滑坡,道路受损严重;“有”房屋垮塌、人员伤亡、被困。目前,我县已全面投入抗震救灾工作,但救援力量不足,请求市政府派遣救援队紧急支援)。

时间:

各救援队现场演练科目结束;县委副书记、县长王华对演练进行点评总结。

时间:

演练总指挥宣布:县年防灾救灾综合演练结束。

所有参演领导、观摩人员有序、安全返回。

四、演练要求

1.加强领导、严密组织。参演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一把手亲自抓,指定一名领导具体负责。按照模拟实战的要求,组织协调、科学指导好所承担演练科目的前期培训和演练工作。同时,要严密组织、周密安排、搞好配合,做到环环紧扣,确保演练安全有序进行。

2.听从命令,服从指挥。所有参演单位必须服从演练临时指挥部的统一调度指挥,确保参演人员训练科目的演练时间、内容、任务落实到位,切实做好训练、演练期间的安全工作,杜绝一切安全事故的发生。

3.加强宣传。各乡镇、县级各部门要加强防灾救灾知识和此次地震应急救援演练的宣传力度,宣传面要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做到人人掌握应急避险知识、人人熟悉逃生线路;县电视台要提前滚动播出演练公告,实施演练时根据演练场景安排记者摄像并负责制作演练相关视频资料;县应急办、县防震减灾局要在主要街口、闹市区等提前张贴演练公告,县城各中小学要向学生做好宣传,移动、电信、联通分公司要提前设置短信提示,及时告知当地群众和外来人员,以避免引起地震误传。

4.参演部门提前制定演练方案,按方案提前组织预演。各乡镇按要求必须制定演练方案,自行组织演练。县教育局负责组织除中学、芦阳小学外的所有中小学校按各自制定的地震应急方案组织疏散演练,县发经局、安监局要协调指导企业制定演练方案,有计划组织演练。各乡镇、各系统组织的所有演练要注意收集整理影像资料,并报府应急办。

5.参演车辆、帐篷等贴上演练标识(防灾救灾综合演练),演练所需的对讲机由县国土资源局准备,各演练科目道具由责任单位搭建并演练后负责清理。

6.公安交警、交通运管部门按照演练需要对演练时间内所涉及区域和道路进行交通管制,除贴有演练标识的车辆外,其它车辆禁止通行。

救援队消防演练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基层消防部队;灭火救援;作战能力

中图分类号:TU976+.5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火灾和灾害越来越呈现出突发性强、危险性大、规模大、处置难、波及面广、环境恶劣、伤亡多、损失重、影响大等特点,对消防部队灭火救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么,如何尽快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切实提高部队灭火救援、抢险救灾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成为消防战训工作亟需认真研讨的重要课题。就当前的消防作战任务情况来看,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灭火救援任务都是由一个中队单独完成,因此,提高基层中队的灭火救援作战能力是整个战训工作的重要环节。下面,对日常工作中如何提高基层消防中队灭火救援作战能力提几点看法:

1抓好执勤岗位练兵工作,强化实战合成训练

岗位练兵工作是全面落实《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业务训练与考核大纲》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提升官兵灭火救援作战能力的有效途径。要把岗位练兵放在基层中队战训工作的首位,在保证官兵健康的基础上,要全面加强训练,不断提升部队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能力。一是干部必须先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加强自身体能和业务技术训练,掌握消防器材装备的使用方法,通晓灭火的基本战法,熟知社情,不断提高灭火和抢险救援的综合素质,用基层干部的良好形象和模范行动,带动和促进岗位练兵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合成训练需要从装备训练着手,注重打牢基础,使官兵对器材装备知性能、懂原理、会操作、能排除一般故障,只有打牢这个基础,在开展技、战术训练和实地演练时才能得心应手,水到渠成。三是训练中要注重单兵、单车的训练,提高单兵、单车的作战能力,在装备、单兵、单车训练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班组间、中队间的合成训练,促进队伍整体协同和战斗力的提高。

2抓好灭火救援随机拉动演练工作,提升部队灭火救援能力

开展对辖区消防安全重点保卫单位灭火救援随机拉动演练工作,对提高部队实施计划指挥和临机指挥的能力,遏制较大以上火灾事故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作用。随机演练实战性强,为了保证安全,在前期组织演练时,要先选择规模小、人员少的单位开展,积累经验,由小单位到大单位、由简单场所到复杂场所,逐步增加随机演练的内容、提高随机演练的难度。一是按照演练计划完成演练任务,要对辖区内重点单位演练不少于一次,并且从最复杂的情况入手,达到演练目的。二是演练前做好该单位的灭火救援预案,分为计划演练和随机演练两种形式开展,以此促进演练的针对性。三是演练要做好记录,认真查找不足。演练过程中,要认真记录存在的问题,演练后,要适时开展战评,通过查找演练中存在的得失,为以后的灭火救援战斗做好基础。

3抓好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救援力量水平

新《消防法》明确了公安消防部队承担重大灾害事故和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的法定职责。国办59号文件提出了“以公安消防队伍及其他优势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为依托,建立或确定‘一专多能’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的要求。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又进一步提出了“加强以公安消防队伍及其他优势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为依托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要求。这既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公安消防部队的充分信任,又赋予了公安消防队伍新的职责任务。一是加强应急救援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处理事故的技战术水平,适时组织经验交流,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训练中实践经验有机结合,熟练掌握各类灾害事故的特性,对症下药,准确、迅速地处理灾害事故。二是搞好训练,一方面,在不断加强体能训练的基础上,认真做好救助训练、现场急救、心理训练、装备操作技术训练、基础应用训练等特殊业务训练。另一方面,搞好救援演练工作,做到理论融于实践,增强实战能力。三是做好资料的收集,做好应急救援基本工作,建立救援业务资料库,明确组织指挥制度。分类别做好各类灾害事故的救援预案,针对不同的事故明确不同的处置方案;建立影像资料库,收集国内外处置事故的成功案例和做好本单位处置事故的影像资料的收集。

4抓好开展铁军中队建设,全部执勤中队达到星级中队标准

2011年6月份,部消防局在江西召开“全国公安消防部队创建铁军中队试点工作现场会”,全面部署了“创建铁军中队”工作。7月19日,国务委员、公安部党委书记、部长孟建柱同志莅临部局视察工作时,又做出了要建设现代化公安消防铁军的重要指示。9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慰问大连市公安消防支队时,又指出了要建设保护人民的钢铁部队。朱力平副局长在9月份的全国灭火抢险救援战例研讨会上要求各级主官要牢固树立“消与防”的主业意识,要切实把战训工作摆上中心位置。各单位要严格遵循“编员合理化、装备实用化、训练全员化、考评标准化、攻坚常态化”的原则,坚持“两达标、两提升”,全面提高部队攻坚打赢能力。把主要精力、时间用在实战练兵上,根据不同岗位、层次,深化理论、体能、业务训练。实行体能、技能、智能和战术训练等级达标考核制度,把训练场由操场转移到重点单位,有组织地开展针对性训练,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器材装备的功效,实现人与装备的最佳结合,努力增强单兵作战、攻坚作战、协同作战和特殊作战能力。年内100%的执勤中队达到星级铁军中队标准。

5突出抓好特殊灾害事故技战术研究、战例研讨和六熟悉工作

一是根据辖区内特殊灾害事故发生类型,要坚持每月至少组织一次战术研究和战例研讨,结合实际分析总结本单位的不足,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思路,以此提高灭火救援能力,全面提高部队战斗力。二是进一步强化六熟悉工作,要实实在在的走遍辖区每一家重点单位,了解其基本情况和消防设施情况,特别是中队干部要全部熟悉了解消防设施的原理和操作使用。三是做好六熟悉卡的制作,所有六熟悉卡内容都要详实准确,坚决杜绝敷衍了事的情况。

6突出抓好火场组织指挥,确保火场秩序正规

一是组织指挥员系统学习火场组织指挥理论,只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才能正确地分析、判断火灾发展的方向、速度,在灭火作战中运筹帷幄、指挥若定。二是要求指挥员参与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通过参与技术训练可以了解所属战斗员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反应能力、业务水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掌握各类消防车辆和消防队员个人防护装备的性能等。三是通过研究战例提高指挥员的火场指挥能力,实施想定作业,将处置对象的基本情况和可供利用兵力及装备提供给指挥员,让指挥员在纸上布阵。

参考文献

救援队消防演练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消防灭火救援;安全管理;实战化演练

我国每年由于参加消防灭火救援行动而导致消防指战员出现受伤或者牺牲的情况比较多,究其根本是由于安全管理不到位而导致的,因此,为了保证消防队伍不受损失,提升灭火救援行动整体水平,就需要做好相应的安全管理工作。

一、引发火灾的主要因素分析

引发火灾的因素比较多,既有人们主观因素引发的火灾,同时也有由于人们疏忽大意而引发的火灾,另外,由于自然因素引发的火灾也不在少数。无论由于哪种因素引起的火灾都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损失,重则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轻则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人们主观因素引起的火灾大多为故意纵火,这类火灾大多会造成较大的损失,而且影响比较恶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疏忽大意而引发的火灾也比较多,比如随手乱丢烟头、野外非法使用明火、建筑楼道内易燃易爆物大量堆积、乱接电气线路等因素;而由于自然因素引发的火灾也比较多,比如梅雨季节的雷击现象、电器设备出现漏电或者故障等因素。正是由于火灾具有比较明显的突发性、蔓延性、破坏性等特征,一旦发生火灾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消防防火安全监管一直是消防部门的重点工作内容[1]。

二、消防灭火救援中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消防灭火救援行动难度逐渐增大。社会整体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多样化,在给人们带来诸多生活便利和优越性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消防灭火救援难度。从当前消防灭火救援行动整体角度来看,越是复杂的火场环境,救援难度越高,同时也越容易发生灭火救援行动安全问题。比如,在城市展开灭火救援行动时,就会由于高层建筑过高或者建筑设施内部结构与环境过于复杂,而增加灭火救援行动难度系数。甚至还会存在一些未知的易燃易爆物,或者由于风向突然改变导致明火倒向蔓延,这样就会严重威胁消防指战员的人身安全。(二)灭火救援行动装备先进性有待提升。灭火救援装备可以说是保障消防员人身安全的最关键屏障,一旦缺少先进的灭火救援装备不仅会增加救援难度,甚至还会导致消防员暴露在巨大的安全风险之下,从而增加灭火救援行动的伤亡率。客观来讲,消防灭火救援装备是否足够先进、完善、可靠,很大程度上跟当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密切联系,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相关的消防灭火救援装备也比较先进,比如云梯消防车、通信指挥消防车等。相反一些经济比较差的区域,其消防灭火救援装备也就相对不够先进,进而给消防灭火行动指战员带来较高的风险。另外,一些现代化信息通信设备也未能在部分基层消防站、消防救援队伍中全面应用,导致在火场展开灭后救援行动时通信能力偏弱,火场内信息无法及时传递给现场指挥员或者指挥中心,而消防指挥员和指挥中心的命令也无法及时传递给火场内部的消防员,这也是比较突出的灭火救援安全问题[2]。(三)火场侦查不够全面,消防员安全意识有待提升。在进入火场实施灭火救援行动前,必须要做好火场详细情况的侦查工作,勘察起火源头位置、火势蔓延程度、是否存在易燃易爆物、是否存在建筑物坍塌或者坍塌风险、是否存在被困人员及人数、建筑物主体结构及材料类型等相关信息。但由于部分信息很难被确定下来,比如是否会发生建筑物坍塌、具体的坍塌时间和坍塌区域等,这样就使灭火救援行动安全风险系数明显提升。而且由于很多时候火情比较危急,到达火场后便立即投入到灭火救援行动中,并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火场侦查工作,这样便增加了在灭火救援行动中安全风险。在火场中,消防指战员经常会不顾一切进行救援,将个人安危放在身后,这样就会很大程度上增加消防指战员的安全风险。而且部分年轻的消防指战员实际灭火救援行动参与次数较少,在遇到突发危机情况时应急反应不足,很难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最正确的决定,这样就会给消防指战员带来较大的安全威胁[3]。(四)日常演练缺少实战化元素,实战能力有待提升。消防灭火救援行动存在比较大的不确定性,很多情况都无法提前预估,这就需要消防灭火救援队伍具备较强的实战化能力,可以有比较强的灵活应变能力。但从整体来看,部分基层消防站在日常训练时缺少实战化元素,这也是在消防灭火救援行动容易出现安全风险的主要因素。实战演练强度不足、两次实战化演练间隔较长,而且部分队伍对于联合救援行动存在不适应情况,个别消防指挥员也不具备指挥两个中队或者两个大队联合行动的能力,这样也会导致在实际消防灭火救援行动中出现较为严重的安全风险。

三、强化消防灭火救援安全管理的思路分析

(一)健全消防灭火救援安全管理制度。针对目前消防灭火救援行动中暴露出来的诸多安全风险问题,消防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健全消防灭火救援安全管理制度,使其更具规范性、完整性和时代性。消防管理部门要从大量灭火救援行动中总结经验,制定相应的灭火救援基本流程和管理制度,同时要求全体消防指战员都严格遵守相关制度和要求,这样可以明显降低消防灭火救援行动中的安全事故发生记录。管理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在不断总结和反思中进行变通,充分体现出安全管理制度的动态性特征。另外,消防管理部门还应当落实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消防指挥员的具体责任,使其能够在火场进行指挥时可以始终保持客观、冷静的思维和头脑,并且监督消防指挥员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一旦在发生安全事故后需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这样可以让全体消防指战员都能够在实际灭火救援行动中严格遵守安全管理制度,从而降低消防指战员的伤亡率。(二)做好火灾现场的勘查工作,加强消防灭火救援装备创新。消防指战员到达现场后必须要进行全面细致的火场情况勘查工作,这是保证消防指战员人身安全的重要措施。要对起火源进行确认,确定具体是什么物质引起的火灾,火场内是否存在易燃易爆物,火场内部是否存在被困人员、数量及具置,被困人员是否意识清醒、是否能够移动,建筑结构信息,建筑内消防设施具置、消防设施能否正常运行,建筑设施是否存在垮塌或者二次垮塌的风险,是否要调用消防云梯车等车辆和装备。确定好这些信息,不仅是勘查工作的必要内容,同时,也是提高灭火救援行动安全系数的重要措施。消防部门应当加紧做好灭火救援装备的创新和升级工作,尤其要加强灭火救援行动通信设施、救援防护装备的创新。火场内的情况瞬息万变,即便做好的火场勘查工作,也会在实际救援行动中遇到诸多突发性问题,这就需要保证火场内救援人员和火场外消防指挥员保持比较好的信息沟通能力。可以将3S技术、可视化技术等现代化技术应用到灭火救援行动装备上,实现灭火救援行动可视化。消防救援人员及时将火场内具体情况回传给消防指挥车或者指挥中心,让指挥员下达最准确的作战指令。而且消防部门还应当加大消防装备方面的资金投入量,用于现代化先进灭火救援装备的创新或者采购,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灭火救援行动的成功率和效率,同时也能最大限度保护消防员人身安全[4]。(三)强化日常实战化演练,提高消防指战员整体安全素养。消防救援队伍的日常训练成果会直接体现在具体灭火救援行动中,一支消防队伍是否能够打胜仗、打硬仗,与其日常训练存在直接联系。在现代消防灭火救援行动中,必须要求消防救援队伍有较强的实战能力,这是保证救援行动质量和消防指战员人身安全的重要措施。要定期开展消防演练,所有演练和训练活动都必须要完全模拟实战状态下的灭火救援行动,要对实战化演练有比较高的重视度。通过实战化演练让消防员能够快速、熟练、准确掌握相关装备的实战运用技巧,即便在实际救援行动中也不会因为精神高度紧张、心理出现较大波动而导致技术动作发生变形。要保证每个月开展两次以上实战化演练,必要时还需要进行多部门联合演练,培养消防指战员多部门联合作战条件下的指挥能力、行动能力和应急处理水平,做到消防训练完全达到实战化标准。尤其对于一些新装备更需要进行相关训练,让消防员能够熟练操作新装备、新技术。针对部分地区基层消防指挥员出警次数偏少,参加灭火救援行动次数少等现实情况,消防部门可以采取换岗工作的方式,让这部分消防指挥员到火灾频发区域的消防部门进行学习和工作,以提升其实战指挥能力。部分一线消防战斗员的安全意识存在薄弱问题,虽然在消防灭火救援行动中作战勇猛、敢于冲锋,但却存在较严重的“个人英雄主义”现象。在具体灭火救援行动中经常忽略自身的安全风险,这样就极容易导致消防战斗员发生意外,甚至出现严重消防员伤亡情况。因此需要对消防员进行全面的培训工作,主要从心理干预、安全风险判断能力、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等方面入手,提升消防队员的安全意识,确保消防应急救援队伍免受不必要的人员伤亡损失[5]。

消防灭火救援是一项风险系数极高的工作,并且无法提前进行预估,这样就使得灭火救援行动经常出现人员伤亡情况。为了避免消防应急救援队伍出现不必要的人员伤亡损失,需要消防部门能够对消防灭火救援安全风险的因素有比较客观、正确的了解,并从以下几个角度强化安全管理工作:健全消防灭火救援安全管理制度、做好火灾现场的勘查工作,加强消防灭火救援装备创新、强化日常实战化演练,提高消防指战员整体安全素养。

参考文献:

[1]周正超.消防灭火救援安全管理问题探讨[J].今日消防,2020(07):61-62.

[2]衡伏海.关于消防灭火救援安全管理相关问题的探讨[J].消防界(电子版),2018(14):33-34.

[3]张智博.当代消防灭火救援工作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今日消防,2020(07):55-56.

[4]靳志宇.浅议消防灭火救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9(03):193-194.

[5]张威东,张玮.当代消防灭火救援工作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科技资讯,2019(02):135-136.

救援队消防演练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消防灭火救援;安全管理;实战化演练

我国每年由于参加消防灭火救援行动而导致消防指战员出现受伤或者牺牲的情况比较多,究其根本是由于安全管理不到位而导致的,因此,为了保证消防队伍不受损失,提升灭火救援行动整体水平,就需要做好相应的安全管理工作。

一、引发火灾的主要因素分析

引发火灾的因素比较多,既有人们主观因素引发的火灾,同时也有由于人们疏忽大意而引发的火灾,另外,由于自然因素引发的火灾也不在少数。无论由于哪种因素引起的火灾都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损失,重则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轻则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人们主观因素引起的火灾大多为故意纵火,这类火灾大多会造成较大的损失,而且影响比较恶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疏忽大意而引发的火灾也比较多,比如随手乱丢烟头、野外非法使用明火、建筑楼道内易燃易爆物大量堆积、乱接电气线路等因素;而由于自然因素引发的火灾也比较多,比如梅雨季节的雷击现象、电器设备出现漏电或者故障等因素。正是由于火灾具有比较明显的突发性、蔓延性、破坏性等特征,一旦发生火灾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消防防火安全监管一直是消防部门的重点工作内容[1]。

二、消防灭火救援中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消防灭火救援行动难度逐渐增大。社会整体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多样化,在给人们带来诸多生活便利和优越性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消防灭火救援难度。从当前消防灭火救援行动整体角度来看,越是复杂的火场环境,救援难度越高,同时也越容易发生灭火救援行动安全问题。比如,在城市展开灭火救援行动时,就会由于高层建筑过高或者建筑设施内部结构与环境过于复杂,而增加灭火救援行动难度系数。甚至还会存在一些未知的易燃易爆物,或者由于风向突然改变导致明火倒向蔓延,这样就会严重威胁消防指战员的人身安全。(二)灭火救援行动装备先进性有待提升。灭火救援装备可以说是保障消防员人身安全的最关键屏障,一旦缺少先进的灭火救援装备不仅会增加救援难度,甚至还会导致消防员暴露在巨大的安全风险之下,从而增加灭火救援行动的伤亡率。客观来讲,消防灭火救援装备是否足够先进、完善、可靠,很大程度上跟当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密切联系,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相关的消防灭火救援装备也比较先进,比如云梯消防车、通信指挥消防车等。相反一些经济比较差的区域,其消防灭火救援装备也就相对不够先进,进而给消防灭火行动指战员带来较高的风险。另外,一些现代化信息通信设备也未能在部分基层消防站、消防救援队伍中全面应用,导致在火场展开灭后救援行动时通信能力偏弱,火场内信息无法及时传递给现场指挥员或者指挥中心,而消防指挥员和指挥中心的命令也无法及时传递给火场内部的消防员,这也是比较突出的灭火救援安全问题[2]。(三)火场侦查不够全面,消防员安全意识有待提升。在进入火场实施灭火救援行动前,必须要做好火场详细情况的侦查工作,勘察起火源头位置、火势蔓延程度、是否存在易燃易爆物、是否存在建筑物坍塌或者坍塌风险、是否存在被困人员及人数、建筑物主体结构及材料类型等相关信息。但由于部分信息很难被确定下来,比如是否会发生建筑物坍塌、具体的坍塌时间和坍塌区域等,这样就使灭火救援行动安全风险系数明显提升。而且由于很多时候火情比较危急,到达火场后便立即投入到灭火救援行动中,并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火场侦查工作,这样便增加了在灭火救援行动中安全风险。在火场中,消防指战员经常会不顾一切进行救援,将个人安危放在身后,这样就会很大程度上增加消防指战员的安全风险。而且部分年轻的消防指战员实际灭火救援行动参与次数较少,在遇到突发危机情况时应急反应不足,很难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最正确的决定,这样就会给消防指战员带来较大的安全威胁[3]。(四)日常演练缺少实战化元素,实战能力有待提升。消防灭火救援行动存在比较大的不确定性,很多情况都无法提前预估,这就需要消防灭火救援队伍具备较强的实战化能力,可以有比较强的灵活应变能力。但从整体来看,部分基层消防站在日常训练时缺少实战化元素,这也是在消防灭火救援行动容易出现安全风险的主要因素。实战演练强度不足、两次实战化演练间隔较长,而且部分队伍对于联合救援行动存在不适应情况,个别消防指挥员也不具备指挥两个中队或者两个大队联合行动的能力,这样也会导致在实际消防灭火救援行动中出现较为严重的安全风险。

三、强化消防灭火救援安全管理的思路分析

(一)健全消防灭火救援安全管理制度。针对目前消防灭火救援行动中暴露出来的诸多安全风险问题,消防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健全消防灭火救援安全管理制度,使其更具规范性、完整性和时代性。消防管理部门要从大量灭火救援行动中总结经验,制定相应的灭火救援基本流程和管理制度,同时要求全体消防指战员都严格遵守相关制度和要求,这样可以明显降低消防灭火救援行动中的安全事故发生记录。管理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在不断总结和反思中进行变通,充分体现出安全管理制度的动态性特征。另外,消防管理部门还应当落实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消防指挥员的具体责任,使其能够在火场进行指挥时可以始终保持客观、冷静的思维和头脑,并且监督消防指挥员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一旦在发生安全事故后需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这样可以让全体消防指战员都能够在实际灭火救援行动中严格遵守安全管理制度,从而降低消防指战员的伤亡率。(二)做好火灾现场的勘查工作,加强消防灭火救援装备创新。消防指战员到达现场后必须要进行全面细致的火场情况勘查工作,这是保证消防指战员人身安全的重要措施。要对起火源进行确认,确定具体是什么物质引起的火灾,火场内是否存在易燃易爆物,火场内部是否存在被困人员、数量及具置,被困人员是否意识清醒、是否能够移动,建筑结构信息,建筑内消防设施具置、消防设施能否正常运行,建筑设施是否存在垮塌或者二次垮塌的风险,是否要调用消防云梯车等车辆和装备。确定好这些信息,不仅是勘查工作的必要内容,同时,也是提高灭火救援行动安全系数的重要措施。消防部门应当加紧做好灭火救援装备的创新和升级工作,尤其要加强灭火救援行动通信设施、救援防护装备的创新。火场内的情况瞬息万变,即便做好的火场勘查工作,也会在实际救援行动中遇到诸多突发性问题,这就需要保证火场内救援人员和火场外消防指挥员保持比较好的信息沟通能力。可以将3S技术、可视化技术等现代化技术应用到灭火救援行动装备上,实现灭火救援行动可视化。消防救援人员及时将火场内具体情况回传给消防指挥车或者指挥中心,让指挥员下达最准确的作战指令。而且消防部门还应当加大消防装备方面的资金投入量,用于现代化先进灭火救援装备的创新或者采购,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灭火救援行动的成功率和效率,同时也能最大限度保护消防员人身安全[4]。(三)强化日常实战化演练,提高消防指战员整体安全素养。消防救援队伍的日常训练成果会直接体现在具体灭火救援行动中,一支消防队伍是否能够打胜仗、打硬仗,与其日常训练存在直接联系。在现代消防灭火救援行动中,必须要求消防救援队伍有较强的实战能力,这是保证救援行动质量和消防指战员人身安全的重要措施。要定期开展消防演练,所有演练和训练活动都必须要完全模拟实战状态下的灭火救援行动,要对实战化演练有比较高的重视度。通过实战化演练让消防员能够快速、熟练、准确掌握相关装备的实战运用技巧,即便在实际救援行动中也不会因为精神高度紧张、心理出现较大波动而导致技术动作发生变形。要保证每个月开展两次以上实战化演练,必要时还需要进行多部门联合演练,培养消防指战员多部门联合作战条件下的指挥能力、行动能力和应急处理水平,做到消防训练完全达到实战化标准。尤其对于一些新装备更需要进行相关训练,让消防员能够熟练操作新装备、新技术。针对部分地区基层消防指挥员出警次数偏少,参加灭火救援行动次数少等现实情况,消防部门可以采取换岗工作的方式,让这部分消防指挥员到火灾频发区域的消防部门进行学习和工作,以提升其实战指挥能力。部分一线消防战斗员的安全意识存在薄弱问题,虽然在消防灭火救援行动中作战勇猛、敢于冲锋,但却存在较严重的“个人英雄主义”现象。在具体灭火救援行动中经常忽略自身的安全风险,这样就极容易导致消防战斗员发生意外,甚至出现严重消防员伤亡情况。因此需要对消防员进行全面的培训工作,主要从心理干预、安全风险判断能力、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等方面入手,提升消防队员的安全意识,确保消防应急救援队伍免受不必要的人员伤亡损失[5]。

消防灭火救援是一项风险系数极高的工作,并且无法提前进行预估,这样就使得灭火救援行动经常出现人员伤亡情况。为了避免消防应急救援队伍出现不必要的人员伤亡损失,需要消防部门能够对消防灭火救援安全风险的因素有比较客观、正确的了解,并从以下几个角度强化安全管理工作:健全消防灭火救援安全管理制度、做好火灾现场的勘查工作,加强消防灭火救援装备创新、强化日常实战化演练,提高消防指战员整体安全素养。

参考文献:

[1]周正超.消防灭火救援安全管理问题探讨[J].今日消防,2020(07):61-62.

[2]衡伏海.关于消防灭火救援安全管理相关问题的探讨[J].消防界(电子版),2018(14):33-34.

[3]张智博.当代消防灭火救援工作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今日消防,2020(07):55-56.

[4]靳志宇.浅议消防灭火救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9(03):193-194.

[5]张威东,张玮.当代消防灭火救援工作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科技资讯,2019(02):135-136.

救援队消防演练总结范文第6篇

(一)基本原则。坚持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着力提高基层应急队伍的应急能力和社会参与程度;坚持立足实际、按需发展,兼顾县、乡级人民政府财力、物力和人力,充分依托现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逐步完善基层应急队伍,形成规模适度、管理规范的基层应急队伍体系。

(二)工作目标。通过两年的努力,在全市基本形成统一领导、协调有序、专兼并存、优势互补、保障有力的基层应急队伍体系。至年底,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基本建成,防汛抗旱、危险化学品、气象灾害、公共卫生、水上搜救、公共事业、森林消防、动物疫情等重点领域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得到全面加强;乡镇(街道)、企业等基层组织和单位应急救援队伍普遍建立,应急志愿服务进一步规范,应急救援能力基本满足本区域和重点领域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需要,为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二、加强基层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一)全面建设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县级人民政府要以公安消防队伍及其他优势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为依托,建立或确定“一专多能”的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立即开展救援处置工作。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除承担消防工作外,同时承担综合性应急救援任务,包括地震等自然灾害,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空难等生产安全事故,恐怖袭击、群众遇险等社会安全事件的抢险救援任务,协助有关专业队伍做好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生物灾害、危险化学品事故、水上事故、环境污染、核与辐射事故、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的抢险救援工作。

经济开发区(包括工业园区、化工园区等)要结合实际,以公安消防队伍或其他优势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为依托,建立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

(二)加快建设乡镇(街道)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乡镇(街道)要充分发挥民兵、预备役人员、基层警务人员、保安员、医务人员等具有相关救援专业知识和经验人员的作用,在防范和应对气象灾害、水旱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生产安全事故、环境污染事件、等突发事件时发挥就近优势,开展先期处置,组织群众自救互救,参与抢险救灾、转移安置人员、维护社会秩序,配合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做好各项保障,协助做好善后处置、物资发放等工作。

三、建立健全基层专业应急队伍体系

各地要在全面加强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同时,组织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建设专业应急队伍,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队伍建设:

(一)防汛抗旱队伍。水旱灾害常发地区和重点流域的县、乡级人民政府组建有水利技术人员、民兵、预备役人员、村(居)民等参加的县、乡级防汛抗旱队伍,防汛抗旱重点地段的村(居)委会组建村(居)防汛抗旱队伍,在当地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的统一组织下,开展培训演练,做到有汛防汛、有旱抗旱。

(二)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危险化学品单位依法建立由专兼职人员组成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不具备单独建立专业队伍条件的小型企业应建立兼职队伍,并与邻近建有专业队伍的企业签订救援协议,或者联合建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队伍在发生事故时及时组织开展抢险救援,平时参与风险隐患排查。

(三)气象灾害应急队伍。县、乡级人民政府组建由气象技术人员、民兵、预备役人员、村(居)民等参加的县、乡级气象灾害应急救援队伍,做好台风、强降雨、沙尘暴、冰雹、雷电、冰雪等极端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

(四)卫生应急队伍。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突发事件类型和特点,依托现有医疗卫生机构组建卫生应急队伍,承担传染病、食物中毒和急性职业中毒、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以及其他突发事件的受伤人员医疗救治或卫生学处理,组织卫生应急培训和演练。城市与县、乡级医疗卫生机构要建立应急救援对口协作关系。

(五)水上搜救队伍。县级人民政府整合水上搜救应急资源,建立或确定水上搜救队伍。水上搜救队伍在当地水上搜救中心的统一组织下开展水上搜救活动。在船舶、设施、航空器及其人员从事水上水下作业活动,发生或可能发生人员遇险、水域污染等突发事件时,搜寻救助遇险人员,控制、减轻水域污染等危害。

(六)公用事业保障应急队伍。县级电力、通信、供水、排水、燃气、供热、交通运输、市容环境等主管部门和基础设施运营单位,要充分发挥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人员专业优势,分别组建完善本区域公用事业保障应急队伍,承担相关突发事件的应急抢险救援任务。重要基础设施运营单位要组织本单位懂技术、有经验的职工组建单位运营保障应急队伍,实施应急抢险救援。

(七)森林消防队伍。森林防火任务重的县、乡级人民政府、林(农)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风景区要建立森林消防队伍,并与公安消防、当地驻军、预备役部队、武警部队和森林消防力量建立联动机制。

(八)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队伍。县级人民政府建立由当地农业、海洋与渔业、卫生、公安、工商、质监等部门管理人员、有关专家和动物防疫、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人员组成的动物疫情应急队伍,承担畜禽、野生动物、水生动物疫情的监测、控制和扑灭任务。

(九)突发事件信息员队伍。县、乡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组织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干部、志愿者等建立突发事件信息员队伍,及时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协助做好信息传递、灾情收集上报和调查评估等工作,参与隐患排查整改以及本村镇(社区)应急预案制订、应急处置和应急知识科普宣传。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单位和个人应立即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或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

四、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统筹规划。县级人民政府要对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合理确定县(市、区)、乡镇(街道)应急救援队伍的数量、规模。注重制度建设,明确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队伍资质认定管理,保持队伍相对稳定,提高队伍应急能力。各县(市、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要报市应急管理办公室备案。

(二)培训演练。加强专业培训演练基地建设,逐步形成覆盖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培训演练体系。各县(市、区)要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建设若干专业培训演练基地。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指导督促相关企事业单位定期开展专兼职人员培训演练工作。县级各类应急救援队伍每年至少集中轮训两周。易受灾害影响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和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要在相关部门的组织下定期开展应急知识培训。

(三)装备建设。县、乡级人民政府及其主管部门、开发区(园区)要按标准为基层应急队伍配置专业器械设施、设备和安全防护装备,重点配备抢险救援特种器材设施,提升应急装备水平。严格装备管理维护制度,保证装备处于良好状态。建立大型专用设备统筹调用征用机制,实现应急资源共享。各企事业单位要根据自身实际,有针对性地加强装备建设,满足应急需要。

(四)经费保障。县、乡两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及有关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按照政府补助、组建单位自筹、社会捐赠相结合等方式,拓宽基层应急救援队伍经费渠道。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及演练工作经费在企业安全生产费用中列支,对于危险化学品工业集中的地方,当地政府应给予适当经费补助。

(五)示范推进。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加强调查研究,明确目标任务,制订工作方案,细化建设标准,选择若干部门及若干乡镇开展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示范工作。要不断总结典型经验,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推进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全面提高基层队伍应急能力。

(六)政策支持。落实基层应急救援队员医疗、工伤、抚恤、保险以及应急车辆执行应急救援任务时免交过桥过路费等政策措施。鼓励社团组织和个人参加基层应急队伍,完善民间应急救援组织登记管理制度,调动民间力量参与应急救援的积极性。对在应急管理、应急队伍建设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五、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县、乡级人民政府及其主管部门是推进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责任主体,要深化思想认识,落实工作责任,健全应急机构,密切协作配合,全面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要按照“规划好、组织好、建设好”的总体要求,分解落实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目标任务。县、乡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机构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大对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指导力度,特别是县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要积极会同相关部门研究落实应急队伍建设规划、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等。公安、国土资源、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环保、水利、农业、民政、卫生、安全监管、海洋与渔业、气象、电力、质监、海事等部门及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要明确推进本行业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加强指导和督促检查。

(二)健全运行机制。各基层应急队伍组成人员平时在各自单位工作,发生突发事件后,在当地政府或应急现场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立即集结到位,开展应急处置。县、乡级人民政府及其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基层综合队伍、专业队伍和志愿者队伍之间的协调配合,健全应急预案,完善工作制度,实现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同时,建立健全基层应急队伍与其他各类应急队伍和装备统一调度、快速运送、合理调配、密切协作的工作机制,经常性地组织开展联合培训和演练,形成有效应急合力。

救援队消防演练总结范文第7篇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意见》(〔〕号)和《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意见》(藏政办发〔〕号)精神,年8月3日,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依托消防支队挂牌成立,全面提升了全市综合应急救援能力,初步形成了有警必出、有灾必救、有难必帮的救援工作机制。但是,由于市有关单位及部分县对此项工作认识不够到位,行动不够迅速,使得市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工作开展缓慢,队伍管理模式、组训方法、响应体系和保障机制仍不健全,部分县还未按照有关要求成立综合应急救援支队。为此,为尽快改变这一现状,进一步加快推进市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全市基层应急救援水平,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全面加强县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初步形成全市应急救援体系

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和所有市(地)级城市,已全部依托公安消防部队挂牌成立了应急救援总队和支队,90%的县(市、区、旗)依托消防队伍成立了应急救援队伍。然而,当前市县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工作严重滞后,除依托当地公安消防大队成立了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其他县还未成立。按照《萨市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方案》(政办发〔〕172号)相关要求,“年,全市各县(区)必须成立以公安消防大队为依托的县级应急救援队伍,并根据当地实际不断完善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配套政策保障。”为此,各县(区)人民政府必须对此工作引起高度重视,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工作进度,按照国务院有关部委及区、市有关要求,务必于今年年底前成立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确保全市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工作走在全区前列,基本形成全市应急救援体系,此项工作将列入市政府年底工作目标综合考评体系。

二、加强联动,明确职责,建立协作机制

一年来,全市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先后参加了抗洪抢险、交通事故救援、危化品泄漏处置、火灾扑救、自治区十运会、和平解放60周年消防安全保卫等急难险重任务236次,营救被困群众584人,挽回财产损失共计2560万元,圆满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但是,从实际救援过程来看,主要是消防部门单方作战,应急救援队伍各成员单位缺乏联动机制,全市应急救援联动体系作用不明显。因此,市直各成员单位一定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综合应急救援保障方案,公布主要负责人员名单和联系方式,保证紧急情况下能及时到达现场并开展救援工作。消防部门要及时完善灾害事故处置预案和跨区域协同作战预案,明确公安消防部队和社会应急救援联动单位的职责任务,在最短时间内启动救援方案的实施,做好相应联动、组织指挥、通信联络、战斗编程、处置程序、行动要求和应急保障工作,并尽快报政府批准实行,确保救援工作及时有效开展。

三、建立健全指挥平台,实现应急救援指挥调度规范化

各县(区)、市直有关单位要加强协调沟通,加强灾害事故的预警预测、实现应急救援信息共享,达到统一指挥、科学调度目的。充分发挥119通信指挥系统的资源优势,实现与地震、交通、民政、人防、卫生等部门信息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建立包括道路、交通、水源、救援力量、专家人员、保障物资在内的基础信息数据库、灾害事故预案库并定期更新信息、研判情报和分析案例,及时预警预测本地区灾害事故。在全面调查、科学评估重大危险源的基础上,制订完善本地区应急救援总体预案和类型预案。通过预警预测,增强应对灾害事故的主动性,提高处置的针对性。各级应急救援指挥平台与110、120、122报警救助系统和水、电、燃气、防汛抗旱、地震、森林防火、防空等应急救助系统实现无缝对接,实现指挥调度扁平化,确保各应急救援队伍快速反应、快速出动、高效处置,同时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原则,建立应急救援管理机制。按照灾害事故类型和等级,实行分级响应,明确每个等级的响应主体、出动程序、出动力量和时限要求,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四、积极探索综合应急救援模式,实现应急救援资源整合效益最大化

各县(区)人民政府要立足基层应急救援现实需要,按照“边建设、边完善,边总结”的方法,不断推进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根据“不增设机构、不重复建设”的原则和“一支队伍、两块牌子”的运作模式,在年底前,完成县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挂牌任务,并加大队站建设和装备建设投入,加强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加快推动以消防为主体的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突出资源整合、力量动员、救援范围、救援效益的最大化,建立健全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专业应急力量的社会应急响应联动体制机制,确保指挥统一、行动协调、反应灵敏、处置专业、保障系统。同时围绕消防部队承担的应急救援任务,加强和改进人员编配、装备配备、预案编制、快速响应、组织指挥等工作,规范灾害事故处置和反恐处突程序,加快部队专业化、职业化进程。

五、推行“三训合一”,提高应急救援水平

各县(区)要适时开展以消防为主,公安、卫生、安监、环保、气象等多部门联动的联合演练,整合各级各类应急救援队伍的协同应急处置能力。通过岗位培训、消防支队集训与演练合训相结合的方法,使每一名队员做到“三懂一会”:即懂得应急救援一般规程、懂得应急队员行为规则、懂得相应专业常识,会操作使用综合应急救援装备。

六、立足实战,建立坚强长效的应急保障网络

各县(区)要高度重视应急救援建设工作,按照政办发〔〕号文件精神,将公安消防部队应急救援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将建设经费纳入本地财政预算,建立适时经费保障机制。在保障格局上,建立以各职能部门为基础、可随时调集各类应急救援车辆的救援车队;依托社会单位,加强各类应急装备和物资储备。所有装备、物资实行集装箱式、模块化保障。基本形成“本地1小时,增援2小时”的应急保障格局。在保障方法上,力争实行自保障与社会联动保障相结合。自保障主要是储备必备灭火救援装备、器材和药剂。社会保障主要是建立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保障制度,与大型生产、储存、经营物资装备的企业签订物资保障协议,统筹各类应急物资日常准备和应急状态时的生产、调配、供应。小型灾害事故一般以自保障为主,大型灾害事故则实行集中或分类联动保障。

救援队消防演练总结范文第8篇

一、认真学习贯彻《通知》精神

抓好《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

二、完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建设

今年严格按照新《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修订完善企业应急预案编制、评审、备案的工作。督促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非煤矿山企业成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应急工作人员,负责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

三、继续完善安全生产应急资源数据库建设

以县直部门、乡镇(场、区)应急救援中心为单位,建立行业、辖区应急资源数据库,加强与交警、消防、交通、水利、地震、气象、卫生、环保、国土资源等部门沟通与联系,不断完善辖区应急资源普查和数据库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指挥调度便捷、实时高效联动的运行机制。

四、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1、加强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和重大危险源企业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2、加强应急救援专家队伍建设。各乡镇(场、区)安监站要建立与当地相适应的应急救援专家队伍,提高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工作的技术含量。

五、加强应急值守工作

严格落实应急值守制度,保持24小时通讯联络,认真做好信息的查询、研判、跟踪和汇总工作,及时接收预警信息,确保突发事件信息得到及时、准确上报和妥善处置。

六、开展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提升事故灾难应对能力

根据《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演练指南》(AQ/T9007-2006)的要求,加强对企业应急预案演练的监督和指导,不断提升企事业单位应急处置能力。

1、要积极主动推动企业集中工业园区根据实际需要建设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办公室;指导企业针对生产工艺和生产性质,制定演练计划,开展定期演练,形成制度。组织专家指导、协调开展综合性的联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演练,有效地推进各级各类预案的衔接,认真组织好今年6月份“安全生产月应急演练周”活动,总结演练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推广好的经验,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适时完善预案。

救援队消防演练总结范文第9篇

一、指导思想

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以总书记“忠诚可靠、服务人民、竭诚奉献”三句话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依托公安消防队伍组建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的通知》等法律文件精神,按照“统一领导、协调有序、专兼并存、优势互补、保障有力”要求,有效整合应急资源,完善应急联动机制,强化应急综合保障,深化专业应急救援训练,建设一支让党和政府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攻坚队伍。

二、工作目标

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原则,落实责任、形成合力,加强人员、装备和设施建设。结合我县实际,有计划分阶段推进应急队伍建设工作,争取三年内完成我县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任务:

(一)2010年12月完成征招10名合同制消防队员的任务,解决10名合同制消防队员的工资、福利、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险等有关经费,购置10名合同制消防队员和10名消防大队人员应急救援急需个人的防护装备,在2010年12月前完成“县应急救援大队”挂牌成立工作,应急救援队伍初步建立;

(二)2011年11月前再完成10名合同制消防队员的征招任务,解决全部合同制消防队员的工资、福利、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险等有关经费,再购置20名消防队员应急救援急需个人的防护装备,完成应急救援大队特勤装备购置任务,加强应急救援训练、演练,应急救援体系初步建立;

(三)2012年全面完成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工作,应急救援“体系”(应急救援预案体系、社会力量救援体系、应急救援专家体系、社会应急救援装备物资保障网络体系、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应急救援队伍管理体系、各类重大危险源和灾害事故数据库信息体系和应急救援法制体系)的全面建立,应急救援能力全面提升。

三、组织机构

四、主要工作内容及时限

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工作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各相关部门根据职能分工按期完成相关组建任务。

(一)摸底调查全县应急救援队伍现状

由县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各有关部门配合,对辖区内现有各类应急救援力量进行集中清理摸查,对防汛抗旱、森林消防、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矿山、危险化学品、公用事业保障、卫生、重大动物疫情等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名称、人员构成以及职能职责等进行分类建档,为县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组建提供基本保障。

时限:2010年10月底

(二)充分整合现有各类应急救援力量

县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清理出的现有各类应急救援队伍按救援性质进行认真分析,对不能整合的救援工作,通过加强现有专业救援队伍形式,建立相应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明确救援职责,纳入统一调度体系;对能进行集中整合的,纳入县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一并整合,依托县公安消防大队,整合现有社会各类应急救援力量组建“县应急救援大队”,按照省政府规定的普通二级消防站(中队)不少于20人的名额,由县政府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合同制队员,纳入公安消防队伍统一管理并实行联勤联训。积极组织共青团、红十字会等组织或者有相关救援专业知识和经验的社会团队组建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协助做好心理干预、人员安抚、物资发放等辅助工作。

时限:2010年12月前

(三)完善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和响应机制

目前,在县应急指挥中心未建立之前,在县公安消防大队暂设县综合性应急队伍调度指挥中心,将各级应急组织力量统一纳入应急指挥体系,构建统一指挥、综合协调、分类管理的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实现与县政府、各职能部门及专业应急救援力量之间的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待县应急指挥中心建成后,整合纳入县应急指挥中心内统一调度指挥。同时,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由县政府应急办牵头,各相关部门及有关单位配合,完善本系统和相关领域的预案修订工作,构建覆盖全县各行业和领域的预案体系,并纳入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应用管理。根据国家《突发事件应对法》关于突发事件等级划分的有关规定,建立应急救援分级响应机制。由县应急调度指挥中心根据响应级别,按照灾害类别启动相应级别、相应类型的应急救援预案和指挥调度。

时限:2010年12月底

(四)建立健全综合性应急救援保障机制

建立完善应急救援组织指挥机构日常管理、组织协调、教育培训、经费保障等工作制度,建立健全综合性应急救援保障机制。将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照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县财政和社会捐赠相结合的方式,畅通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经费保障渠道。对基层应急救援队员医疗、工伤、抚恤以及应急救援车辆执行应急救援任务时免交过路费等政策措施予以明确。强化装备建设标准,按照“结构合理、功能多样、防护优先、实用高效”的原则,结合公安部下发的《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装备配备标准》,统一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标准性装备配备。在引进新型、高效、实用的装备同时,根据区域灾害救援需要不断优化装备结构,强化专业救援器材的配备使用。

时限:2011年5月前

(五)注重强化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演练

由县政府牵头,县应急救援大队具体实施,各相关部门配合,加强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与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演练培训工作,统一下达训练计划,分行业开展专业训练。建立健全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与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之间的联动协调和联勤联训制度,明确各类事故处置的主要负责部门及相关配合部门在事故应急处置中的职责、权限、分工、要求。

时限:2011年开展一次综合演练

(六)建立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和专家库

整合气象地震、森林、交通、环保等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的应急物资,建立综合性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库。同时,对供水、供电、供气、医疗等专业救援物资以及社会救援物资储备情况进行掌握,建立定期报告物资储备制度和使用补偿制度。同时,由县政府牵头,各职能部门及有关单位配合,成立火灾、医疗、化工、建筑、环保、交通、地震、地质、防汛、矿山等县级应急救援专家组,将消防、医疗、交通、安监等部门、单位和相关技术服务中介机构、高等院校中的专业技术人员纳入应急救援专家人才库,建立专家联席会议制度与救援专家咨询机制,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时限:2011年5月底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依托公安消防队伍建立基层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是贯彻国务院〔2009〕59号文、省政府办公厅〔2010〕58号文和公安部长沙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任务非常重,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切实加强领导,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强协调,形成合力。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众多行业、部门和领域,要积极与各部门协调沟通,深入调查研究,掌握辖区应急救援工作特点和救援力量现状,争取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形成合力,共同推进。

(三)加快进度,力求实效。县政府将不定期召开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工作推进会,听取工作开展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救援队消防演练总结范文第10篇

8月23日,第二届全国危险化学品救援技术竞赛在黑龙江省大庆市拉开帷幕,来自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相关中央企业的30支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代表队,共240名队员参加了八个大项、为期3天的激烈角逐。

“技术攻关为抓手,

提升智能化水平”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主任孙华山在闭幕式中对这次竞赛进行了点评。孙华山指出,本次竞赛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救援理念,紧紧围绕救援实战,综合演练中使用了高喷消防车、无人侦察机、灭火机器人、灭火泡沫等一批国内外领先的装备技术,其中部分装备是第一次使用,反映了应急装备技术发展的新方向、产业发展的新成果。充分展示了救援队伍实力和技术装备水平,开拓了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国际交流与合作。

孙华山要求,下一步,要以能力建设为抓手,确保应急处置科学有效;以技术攻关为抓手,大力提升应急救援智能化水平。各有关单位要加快推进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尽快与正在改造建设的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应急平台和指挥大厅实现互联互通,逐步实现国家、省、市、县和重点企业、应急救援队伍之间的互联互通与资源共享。要充分运用新兴技术手段,特别是运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互联网+等科技手段,提升应急平台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要针对事故预警及响应、灾区侦测与灾害处置等应急救援关键技术和装备难题开展集中攻关,力争形成一批研发成果,适时开展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工作。

他要求,以基地建设为抓手,不断提高应急救援保障水平。同矿山应急救援体系相比,我国的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体系的队伍规模、建设机制、保障能力、基地布局等方面还比较薄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从2016年起计划在全国先期建设11个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基地、3个油气管道应急救援基地和2个危险化学品实训演练基地。各有关地区和单位要按照“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标准,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本单位安全生产和应急救援需要的建设模式,充实专业人员、配套救援装备、完善基础设施、健全规章制度、展开训练演练,按照要求抓紧推进基地建设,尽快形成区域应急救援能力和培训保障能力。

以完善联动机制为抓手,全面增强协同实战能力。要借鉴京津冀联动机制建设的成功经验,通过信息共享、技术支持、联合行动、共同处置等有效合作,加强跨地区、跨行业应急救援工作,使各类应急救援资源进一步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反应迅速、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处置机制,并适时组织开展有实际内容的联动活动,提高协同应对生产安全事故能力。

应急演练 高新技术装备集结

在开幕式上,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大庆油田)举行了石油化工火灾事故处置综合演练。演练主要内容为化工装置泄漏、起火、爆炸,引燃邻近的原油储罐,形成立体式燃烧后,地企联动处置的全过程。

本次大型储罐和石油化工火灾扑救突出了“四新”:一是新理念,不搞大兵团作战、不搞人海战术,推行科技换人,走精兵战法;二是新装备,演练采用了三相射流消防车、智能灭火侦测机器人、消防无人侦察机、电控中低倍泡沫复合炮等新装备;三是新技术,采用大数据、云平台辅助决策指挥;四是新战法,坚持以人为本,发挥高科技优势,实现危化品装置火灾现场灭火抢险主攻作战无人化、智能机器人现场作战编成化(作战力量编成属于作战计划的子部分,指的是参战力量的构成及编配组合)。

大庆油田消防支队战训部主任刘伟向记者介绍了本次演练中使用的新技术、新装备。

履带车式消防机器人

主要用于危险装置的灭火任务。原来需要十几台车辆救援的工作,现在只需几台机器人即可完成。机器人射程可达65~70 m。原来移动消防炮台是靠人抬到火场附近,而机器人可由拖车运到附近安全区域后,由无线遥控进入火场,不需要人再冒险进入火场危险地区,保障救援人员人身安全。机器人本体采用防爆、防水设计,能够在易燃易爆环境下工作,涉水深度可达350 mm。在高温环境作业时,通过双层自动调整水幕可以对消防机器人本体进行主动降温。本次演练中机器人距离着火的塔体仅15 m。

三相射流消防车

主要用于油罐灭火,可以有效控制火情,避免次生事故。“三相”指的是“水、抗复燃灭火剂、超细干粉”三种灭火剂。其中,超细干粉颗粒直径仅有5 μm,可起到抑制火势的作用。一般的干粉灭火剂容易受潮结块失去效应,而这种超细干粉不仅不会吸水受潮,且靠水的负压带出去射程更远。而抗复燃灭火剂灭火效率极高,打到2 300℃的火焰上,瞬间可降至38℃,而且非常环保,可自然降解。

新型灭火剂

采用环保材料的新型灭火剂既可降解,还大大提高了灭火效率,对火情实现“秒杀”。

大流量消防炮

主要用于10万m3以上油罐火灾处置。利用“水着粉”技术,使原来最大40 m的灭火炮射程增大到六七十米。此次演练中参与冷却的移动式自摆电控消防水炮,是我国首款突破80 L大流量移动式自摆电控消防炮,采用分体式结构,便携底座,在安装车载连接法兰后可作车载炮使用,可实现355°任意设置自摆角度,俯仰旋转角度35°到85°,使用车载法兰时,在炮头进口压力达到10.5 kg时射程可达约90 m。

无人机

主要负责空中侦查。火情侦察是灭火作战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它关系到现场力量部署、战术响应、作战程序开展和作战安全防范等,将直接影响到灭火作战的效率和成败。此外,在救援后期,由无人机到油罐上方侦查确定火全部扑灭后,人员再靠近,能够保障人员安全。

大庆油田消防支队副支队长、本次演练副总指挥盖明永还告诉记者:“本次演练是国内首次将消防机器人作为主攻力量,也是运用无线设备最多的一次消防演练。在演练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摸索总结出了一些利用新装备、新技术的消防作战经验。”例如在预演中,曾发生两种消防机器人、无人机、移动式遥控消防炮等几台无线设备信号互相干扰的现象。后来经过与几家设备生产企业的技术人员协商,对各自的信号频段进行了调整,避免了互相干扰,为今后将多种无线信号设备运用到消防实战中提供了经验。关于消防机器人的部署作战方法,刘伟介绍说,要考虑到现场着火罐和邻近罐的实际储量及罐体表面积,科学设置机器人和遥控水炮阵地。

救援竞赛 更加贴近实战

本届竞赛在项目设计上吸收了上届竞赛成果,并进行了大胆创新,做到贴近实战、突出实用、设计合理、难度提升,强化了危险化学品救援专业性和实战性。项目设置既保留了理论考试、体能测试、带压堵漏、火灾扑救等经典项目,又增加了单兵破拆救人、槽车泄漏处置等个人和团体新项目,基本涵盖了危险化学品救援的类型种类和重点难点。

经过为期3天的激烈角逐,竞赛最终决出了个人综合体能、单兵破拆救人、带压快速堵漏、理论考试等个人项目一二三等奖及大流量移动炮储罐火灾扑救、化工装置初期火灾处置、危险化学品工艺管线带压堵漏等集体项目一二三等奖。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北京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6支代表队获得团体优胜奖。

科目设置更科学

竞赛分裁判长马磊向记者介绍了个人项目中的带压快速堵漏科目:“我们在日常救援中经常遇到危化品槽车、管线装置泄漏等。这一科目就是模拟危化品管线泄漏以后进行堵漏,2015年这个科目是集体项目,我们今年增设了单人项目,意义就在于提高单人作战能力。因为危化品事故发生之后,一般不能有大批量的救援人员进入,只有精兵强将能够承担这一重任进入现场操作,重点突出个人攻坚克难的能力。所以我们设置了单人科目,在漏点多人员少的情况下,使得少量人员单独作战成为可能。”马磊也介绍说,这一项目的难度就在于队员需要快速穿着重型防化服,佩戴空气呼吸器,上到二层平台处,利用金属套管堵漏工具对泄漏点进行堵漏。且模拟的泄漏介质由去年的气体改为了今年的水,从视线上到操作上难度都大大增加,但这种情形与实战中遇到的情况完全一致,对于增加队员们的实战经验是非常有帮助的。

广东省代表队领队余勇告诉记者,本届竞赛与上一届相比科目更多,更突出了危险化学品救援的专业性、技能型。“例如针对危化品堵漏的科目就有好几个,其中集体项目中的危险化学品工艺管线带压堵漏,两个漏点一个是直管的、一个是法兰的,与我们日常救援中经常遇到的情况相符,比较贴近实战。”他指出:“本届竞赛在赛制上也有变化,去年是个人项目比赛结束之后,总分进入前6名的队伍才有资格参加集体项目,而今年每位参赛队员都可以参加所有的八个项目,让大家训练了这么久,都有机会上场摸一下,更能够起到锻炼队伍的作用。”

宁夏自治区代表队领队王廷文认为:“救援队员的基本功一个是体能、一个是技能、一个是智能,‘三能’是一个合格的应急救援队伍必须具备的素质。而这次竞赛中所有科目都是我们实战当中可能碰到的问题,恰恰考验了救援队员的这‘三能’。比赛的结果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交流、学习、开眼界。让队员们互相看到差距,今后的干劲儿更足,训练起来就有目标了,他们将成为企业救援队中的骨干。而这参赛的8名队员回去之后,也会把竞赛场上的情况反馈给其他救援队员们,这也是竞赛的成果。”

“希望危化品专业消防队员年龄不再受限”

湖北省代表队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消防大队长郎军提出:我国还没有建立成熟的专职危化品应急救援队伍,企业救援队通常需要通过第三方劳务派遣开展应急训练。危化品救援队伍的正规化,需要国家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另外,《中国石化消防达标管理规定》中有明确规定,消防员不得超过35岁,驾驶员不得超过45岁。就我消防大队来说,队伍平均年龄在22~23岁,但实际上危化品专业应急救援需要积累更多的专业知识与实战经验,队伍偏年轻化,流动性大,对于应急工作并不是十分有利。在这一点上,美国建立了比较完善、成熟的专职消防员体系,他们主要在于消防应急知识和技能的考核,不规定和限制年龄,这对我们是个不错的借鉴。”郎军建议。

“跟部队训练比,还是这个更苦些”

此次竞赛中荣获个人综合体能第一名的中国石油大庆油田代表队队员王东东是一位退伍的三级士官,曾当兵12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感慨说:“跟部队训练比,还是这个更苦些,非常考验人的意志,到训练后期我都有点挺不住了,精神压力特别大。”王东东从接到参赛任务起,接受训练105天,平均每天训练8 h以上。“几个星期都没有回过家了,几个月就放了4天假,相当于封闭式训练。”但是说起比赛的收获,王东东觉得付出都是值得的:“参加这个比赛对我帮助挺大的,因为我是去年退伍之后刚来到救援队的,接触业务比较少,通过参加比赛,学习了很多危险化学品救援专业知识,训练了很多专业技能,对我今后工作有很大帮助。”

“能坚持下来就是胜利”

上一篇:手术室消防演练总结范文 下一篇:敬老院消防演练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