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3-09-23 00:24:49

建筑心得体会

建筑心得体会篇1

没有理论基础,我们就不能正确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以我们进行测量实习前,这学期张老师经过对理论知识精细的讲解,我们踏踏实实的学习态度,致使我们很好地掌握了理论知识。对于学习建筑工程技术这一专业的学生,我们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更应当有过硬的实践操作能力。

无人不知“实践是检查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就是实践。《建筑工程测量》是这样,其它的还是如此。我们不能纸上谈兵,必须树立起理论是基础,实践是根本这一理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二、 明确目标 制定计划

没有航向的船,永远也无法到达成功的彼岸。当然,没有目标的工作,永远也无法品尝成功的喜悦,所以我们这次测量实习首先明确了我们的目标。我们这次为期十天的测量实习的内容主要有三项,地形图测绘、建筑物放样、道路圆曲线测设。明确了目标,就应当为之拼搏。我们可不能盲目地拼搏,因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我们在进行测量实习初就对测量实习的进程做了相关计划。终于让我们少走了许多曲折之路。比如,我们每天实习都有不同的内容和任务,那么我们准备仪器时就只带需要的仪器,而并非劳神、费力全都带到实习场地。虽然这是在实习期间的亲身体验,我们却对此受益终生。

三、 树立起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

我们《建筑工程测量》实习并非单枪匹马就能完成任务,必须由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比如,在进行碎部点的测量时,在同一时间我们需要立尺人员立足、观测人员读取数据、记录人员记录数据、绘图人员绘制草图等。为此,我们需要让组员们树立起团结协作的意识,早日圆满完成实习任务。由此,我真的领悟到了“人心齐,泰山移。”的内涵了,正如抗日战争时期,没有国、共两党的合作,没有统一战线的形成,也许抗日战争将会持续更长时间。如果我们这次测量实习没有组员齐心协力地奋进,我们也根本不可能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实习任务。因此,团结协作是我们必然要做出的选择。

四、 老师指导 同学探讨

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离不开同学们的相互学习和探讨,更离不开张老师顶着烈日不畏艰辛仔细、耐心给我们的正确指导。让我们才茅塞顿开,思维也更加开阔,最终取得优异的成绩。

五、 吃苦耐劳 自强不息

大家都明白一点,我们学习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以后的工作地方一般大多是室外露天工作,遇到风吹日晒是再所难免。正如我们这次测量实习一样,由于时间是夏季,所以天气炎热。于是我们许多时候都是利用早、晚的这一段时间工作,这就要求我们早出晚归。虽然不习惯,但这是我们必然的选择。选择吃苦耐劳,选择自强不息。终于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组员用十天辛勤的汉水换回了实习工作的圆满结束。

一个测量工作是这样,其它的还是要求我们这样做啊!因为如此,才有新的希望。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汶川地震的降临,没有压到我们。这归功于党和国家的科学发展,更是我们拥有吃苦耐劳的品质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为我们打下了坚定的信念——中国加油,中国雄起!

六、 严格要求 求真务实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在进行仪器操作时,务必按照正规的操作进行测量实习。我们实习相关内容时,也务必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否则,我们将走许多曲折之路。这就告诉我们必须将时代性与规律性相结合,运用创造性思维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当然,我们在严格要求的同时还应求真务实地不断进取。

七、 存在问题 不断完善

我们这些天的实习取得可喜可贺的成绩,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因为我们是团队工作,所以在组织协调人员任务时还有少许不足。有些仪器操作生疏,测量误差大等问题。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解决问题。那么,解决问题,首先就要熟练牢固地掌握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实践。其次是保持良好的心态,在不断总结中前进,达到熟能生巧,为我所用的目的。最后要树立起失败乃成功之母的观念,不耻下问,虚心学习。

建筑心得体会篇2

技艺,工匠传承的不息

传承“工匠精神”,倘若离开其精神的本质,追逐功利,无法静心、潜心、用心,就难言铸就精品工程,更谈不上质量追求中那种物我相融的境界,其产品即使被冠以优质工程之名,也难副其实,就是有一代又一代的工匠人的接力,才使得“工匠精神”在中国的历史上延续了数千年。

有着江风海韵之称的江东大地,不乏传承“工匠精神”的优秀人士。南通籍的建筑师孙支厦,是实现中国传统建筑工匠向现代建筑师过渡的代表人物,他所设计的江苏省咨议局、南通总商会大厦、濠南通别业等,成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经典之作。公司将“工匠精神”不断创新发展,演绎为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三化融合的先进管理格律,以编制《建筑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手册》作为项目管理圭臬,以每年组织规模的项目样板观摩,赋予“工匠精神”全新的内涵,使之深深地镌刻在每一位员工的心里,将本企业现场施工管理水平推向一个崭新的层面。在经济持续低迷的新常态下,就是因为坚定不移地秉持“现场就是市场,质量赢得未来”的工匠理念,方使企业做稳,做精,做强,做大和做久的梦想,在一步步变为现实,极具明证的是,公司就是以这种理念博得了建筑市场的青睐。

质量,工匠的价值核心

“工匠精神”的核心价值体现,集中在创造产品的质量上。如果没有工匠的风骨挺立,再宏大的建筑也难以经得起风雨的侵蚀而矗立至今。所以,人们爱将历史的掌故与那些经典的建筑一起联想回味。

富有代表性的有:建于公元584年的河南漯河的小商桥,至今还在使用,建于公元605年左右的河北赵县的赵州桥,如今仍然坚固屹立,建于1077年的江西赣州的福寿沟排涝系统,仍在保佑着一方的安宁;河南林州的红旗渠,50年依然滴水不漏……。其中无不蕴涵着中华传统文化和工匠精神的精髓。

与之相形见拙的是,近些年来,一些施工企业在求速度,求规模,求发展意志的催生下,只重短期利益,或缺商业道德,粗制滥造等现象时发生,于是,部分地区的“楼倒倒”“墙脆脆”、“路面天坑”等豆腐渣工程,被不时见诸于报端。究其原因,并不是企业制度、规范的缺失,而是施工队伍素质的参差不齐,工匠特质的淡出。殊不知,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人们,已经从生活水平的提高转向了生活品质的攀援,对建筑产品的质量,使用功能等提出了更高的索求,早已不是当年杜甫仅仅只满足于“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企盼了。追求品质的途径没有捷径,只有精益求精、专业和专注,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公司将树立质量品牌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旗帜鲜明地开展以“鲁班奖“为主题的工程创优工作,旨在保持工程质量的绿树长青。

精神,工匠拱卫起建筑

让“工匠精神”拱卫时代建筑,就是需要我们将这种精神完全运用到实际施工生产中去,作为精益求精核心特质的“工匠精神”,其实以其丰富的内涵,早已演绎为一种创新管理,打造精品工程的企业管理理念和方式了。

曾记得,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现代机器化大生产开始替代了传统的手工艺,随之,传统工匠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有人要问,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重提“工匠精神”是不是过时了?传统工艺对精雕细琢的强调与现代社会的“效率观”不是有矛盾吗?其实不然,我们所倡导的工匠精神是一种对工作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与极致的精神理念与职业伦理的品质,它包含着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说到底是认真两字。

建筑心得体会篇3

杨文波 湖北中恒健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2016年4月27-28日,湖北中恒健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朱家国总经理带队参加了武汉市建筑业协会组织的“营改增”专题培训班,我也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本以为500多位学员都是武汉市建筑业协会的会员单位或本地的部分非会员单位。到达现场才发现,外地学员居然占了三分之一,可见建筑业“营改增”培训有多火爆。五一就是“营改增”的时间节点,行业内的各企业单位如果错过了这场培训,那将面临着“盲人摸象”,谁都不想,也不能错过!在此,由衷地感谢武汉建筑业协会对本次培训的安排与支持。培训时间虽然很短,但授课涉及的面很广,信息量大,收货颇多,终究还需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仔细消化。总体上来讲,“营改增”不是增加了企业税负,而是降低了,但是操作不当,会赔了夫人又折兵。有些许感想,不妨与大家分享。

一、选择计税方法的机会变多了。

房地产和建筑安装是本次“营改增”的重点,从计税方法来看,有:一般纳税人、简易计税方法、小规模、新老项目、五一前后等。这让历来只知道遵守纳税规则的企业没了方向感,如何选择计税方法才能合理避税,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要求企业相关财务人员必须从核算会计的思维转变到管理会计,而且这还是一个急转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有多少企业财务人员能够适应呢?我想不会太多。短短的两天时间,要想掌握这么多法规、文件及实际操作方式方法,确实太难!适应新的税种、新的计税方法得有一个中长期过程。谁掌握的时间最快,谁就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空间。龟兔赛跑,五一之后即将拉开序幕!

二、“营改增”还有大量未知项需要完善补充。

增值税条例在我国已经实行了20多年,至今税务总局还一直在下发相关的补充文件。本次的“营改增”培训,授课老师肖太寿博士也提及了很多未定事项。所以,对于这些未定事项,税务总局肯定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一边实施,一边完善。此次营改增的操作,我的理解是,要从两个方面去考虑:一是,基础类政策文件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如果想将其内在的精神理解透彻,必须从增值税的原理上进行深刻的研究。二是,税务总局以后下发的文件,更多的是从税务程序性、管理性方面进行补充、完善,考虑的因素无非是从政策方面、财政收入方面、社会稳定方面等着手。所以,单独从业务方面来理解此次文件的内容,那是片面的。

三、培训学来的知识不能生搬硬套。

培训老师讲得确实很美好,“营改增”后企业可以少缴税了,但切记绝不能生搬硬套。肖太寿博士就讲了多个案例分析,一旦操作不当,不但不能为企业节税,反倒会使税负无形增加。这就要求财务人员提前做好税务筹划,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相关政策,选择合理的计税方案,才能做到真正为企业节税。当然,很多企业财务人员至少得半年摸索才能见成效。另外,节税并非财务一个部门的事,工程项目部、采购部、公司高层等各个环节都必须配合得天衣无缝,不能做到“四流合一”,一切都是白干。也许,有些企业会觉得麻烦,直接选择简单粗暴的3%简易计税。我只想说,掉在地上的钱都不捡,那还开什么公司?有了好的国家政策,一定要利用好。“营改增”后整体税负下降0.6%,以100万的工程来算,采取简易计税法也不过就是多交6000元,好像是省去了一些麻烦。如果是一个亿的工程呢?如果有选择包工包料,有进项抵扣,有设计费单列6%的税率利用等等,那将为企业节省60万元,那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前期也许会手忙脚乱,甚至出错,假以时日度过了这个阵痛期,一切将会安好!

四、思维方式要改变,具体内容要苦学。

建筑心得体会篇4

一、提高认识,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深刻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科学的思维理念。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它的基本内涵是:一是坚持发展这个主题;二是全面发展;三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谓坚持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所谓协调发展,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我们只有深刻的掌握好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才能在今后的工作、学习当中坚持科学发展,指导我们的工作和学习。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要把解放思想贯穿始终

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思想是人类的灵魂。真正做到深入学习、理论武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善于实践不断解放思想,把解放思想贯穿学习实践活动始终。思想是行动的向导。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把解放思想作为我们的方向,只有朝这个方向不断的努力,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如从去年开始,受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影响,我市建筑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工程量缩减、资金链断裂、拖欠工程款现象日趋严重,在这种逆境中,我们的施工企业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以危化危,以危求机,保持了建筑业各项工作平稳较快发展。但是,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相比,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我市建筑业又好又快发展要求相比,思想还需要进一步解放,科学发展理念还需要进一步确立,创新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增强,眼界、胸襟、思路还需要进一步开阔。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活动中要脚踏实地的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统领和驾驭各项工作的能力。

三、把科学发展观联系到实际应用到我们工作中

在我们的工作中时刻都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建筑业发展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把握好推进我市建筑业科学发展的切入点,制订政策措施,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提高我市建筑业的发展水平。以“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城市”为主题,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推动我市建筑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实践载体,以深化“先锋”工程、开展“梯级创建”活动为抓手,以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组织广大党员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学习效果实实在在的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工作中去。

建筑心得体会篇5

安全事故主要集中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人和触电。造成建筑业事故的原因,除了与建筑业是高空、露天、劳动密集型作业有关,还与近年来市场的扩大,法制不健全,安全意识差,安全教育滞后,人员素质低,安全投入少有关。以下谈谈发生事故原因几种情况。

一、施工人员素质低

目前我国建筑从业人员大多是民工,这些民工普遍来经过基本培训和教育,缺乏应有的安全知识和安全防范意识,从而导致自己或他人发生安全事故。

二、建筑市场不规范

时常出现一个项目有几个分包商,这些分包商的社会信誉,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普遍较差,在工程施工过程下,偷工减料,安全意识淡薄,根本谈不上对安全进行统一管理。

三、违反安全操作规程,野蛮施工

非机械动力工擅自操作机械,造成机毁人亡。非电工乱拉扯电线,不通过漏电开关,发生漏电事故时,漏电开关不起作用,造成触电身亡。民工在绑脚手架和支外墙模板加固时,不系安全带,加上临边防护不严,时有坠落死亡事故的发生。为抢工程进度,造成民工疲劳过度,操作时注意力不集中,头昏眼花不慎坠楼而亡。

四、材料机具质量不合格

塔机吊钩失灵,吊斗失控落下,砸伤地面施工人员,塔臂组装螺栓强度不够,以小代大,抗剪能力削弱,螺栓被剪切断,造成塔臂失控,扯断钢索落下,砸伤地面工作人员。安全网质量差,不能有效拦截高空坠物,造成地面人员伤亡。

五、防护设施不全

临边不搭设防护栏杆,安全网搭设低于施工作业层面高度,作业面没有实行全封闭。有的电梯井口无护栏,电梯井内不隔层设置防护。预留洞口,采光井,通风口不设防护盖,造成坠落事故发生。

针对以上分析,为有效减少安全事故,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建立健全安全组织机构

施工企业必须建立健全项目安全组织机构,确定安全生产目标,明确参与各方对安全管理的具体分工,安全岗位责任与经济利益挂钩,根据项目的性质规模不同,采用不同的安全管理模式。对大型项目必须安排专门的安全总负责人,并配以合理的班子共同进行安全管理,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的资料档案。实行单位领导对全施工现场负责,专职安全员对部位负责,班组长,班组安全和施工技术员对各自的施工区域负责,操作者对自己的工作范围负责的“四负责”制度。

二、规范建筑业分包及完善安全法

加强总包,分包的资质认证和管理。一个项目,严禁业主方肢解分包,严禁多次转包,加强总承包商对分包的管理。加强安全法建设,对存在违章指挥,不为施工操作人员提供安全防护设施用品,强令民工冒险作业,长期连续作业的责任人,要依法追究其责任。施工企业在目前已有的法规制度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加强适合本企业生产管理工作实际的法律,标准和制度的补充完善,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尽快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三、加强安全教育

让每一个员工懂得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实现自己的安全行为责任,做到

1、凡是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都必须进行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知识,安全操作技能的学习,并进行严格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场;

2、对特种岗位作业人员一律凭劳动管理部门颁发的操作岗位证书上岗;

3、对进入施工现场持证的架子工必须定期进行体验;

4、对施工生产中违章指挥的管理人员进行严厉的处罚;

5、对施工生产中违章操作员工一律停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罚。

四、加强安全技术管理与协调

工程中标后,要编制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前要有施工技术员编写的书面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向工人交代,特别是高空、有毒作业,必须有相应的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和急救处理方法。每日有班组长、班组安全员对当天工作操作工序提出的安全要求。定期召开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会议定期检查安全工作。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指挥,加强条条、条块、块块之间的协调配合。

五、加强现场安全监督

企业应加大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力度,对违章指挥、操作,冒险作业要责令限期整改或停工整顿,规范项目的施工安全行为。安全人员要加强对施工现场材料,设备的检查,杜绝不合格的材料,设备对人员的伤害,加大对安全工作的投人,完善各种安全设施。在施工作业面上设固定的安全管理员,对危险性大的脚手架,起重机搭设和拆除,机械设备吊装,用电设备工作,基础土方开挖等进行监督和控制。

建筑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核心筒;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08文献标识码: A

一、概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城市的建筑设计也越来越先进、越来越与国际接轨。一栋栋超高层建筑拔地而起,超高层建筑通常功能繁多、容纳人员多,因此它的安全性便成为了评定建筑好坏很重要的一方面。而超高层建筑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其中的核心筒。简单来说,由梁柱构成、中间是筒体的框架受力体系就是核心筒,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的使用率,核心筒由电梯、楼梯、通风井、电缆井等空间围护而成的,它处于建筑的中央。核心筒在超高层建筑的应用中不仅节约了空间、创造了良好视线、使得内部走向更为方便,更为超高层建筑在抗震方面提供了优势。

核心筒主要分为束筒空腹式和实腹式,前者是由钢筋混凝土密柱组成的,后者是剪力墙式的。建筑中各方面的水平侧力是由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中的混凝土芯筒来抵抗的,由于超高层建筑物楼层众多,且随着楼层越来越高,核心筒所需要承受的重量也越来越大,钢框架对建筑物所施加的水平荷载的比重比较小,因此,可以减少混凝土芯筒的截面积,减少了支撑物的占用面积,建筑物的可使用面积就大大增大了,同时还增加了建筑的稳定性。然而,如果过分增强核心筒的刚度就会降低建筑的抗震性,使得建筑物在强烈震动下刚度急剧下降,钢框架结构所承受的水平荷载反而会急剧增加,强压使得混凝土墙体裂开,更会导致建筑物的倒塌,这对超高层建筑来说是非常忌讳的问题。因此在施工时需要注意。

二、核心筒设计要求

由于核心筒在超高层建筑物中的重要性,所以在核心筒的设计方面有较多的要求,下面将列举一些方面:

1、核心筒的高度最好同建筑物的高度一致,以确保它能够更好地支撑住建筑物整体;核心筒的宽度要大于等于核心筒高度的十二分之一,在特殊情况下,核心筒的宽度可以略微减小,如在核心筒的设计中有设置剪力墙、增强结构等构件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时。

2、核心筒是用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整体性等等的,故首先核心筒自身应均匀、对称,核心筒外墙的截面厚度要大于或等于建筑物楼层高度的二十分之一,同时这个值应不小于二百毫米,在抗震方面,若是针对一、二级地震,核心筒的底部加强部位也要大于或等于二百毫米,否则,在施工时要再建筑物内部增设扶壁墙等以支撑建筑物。其次,核心筒墙体的配筋不管在横向或是纵向都要大于等于两排。

3、在随核心筒进行抗震设计时,建筑物各层的框架柱要遵循国家规定的地震剪力进行修建,核心筒的连梁要通过其他物体交叉支撑来提高连梁的延性。

4、由于核心筒是由电梯、楼梯、通风井、电缆井等空间围护而成的,因此在对这些部分也有一定的要求。如对于楼梯来说,如果防烟楼梯和防烟电梯合用,则前室和楼梯间里要有正压送风;电缆井的大小的设计要根据建设方的要求和精确的计算确定,电缆井所在的地方要与水管井的隔离开,以避免触电等事故的发生。

5、为提高建筑物的实用率,在设计核心筒时要首先对建筑物以及使用人数等要求进行分析,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核心筒的组织方式,可通过文献分析、专业交叉、案例比较、实地调研等方法,设计出最实用的核心筒。

三、超高层建筑物对核心筒设计方面的限制条件

由于核心筒的重要性,核心筒的设计不仅有诸多的要求,还有诸多的限制条件。如实用率的限制,一般来说,超高层建筑物的可用面积是有限的,运用核心筒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提高建筑物的实用率,并以此提高建筑物的经济效益。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追求实用的同时还要求建筑的极度美观,这使得设计师在设计时不得不过度压缩核心筒的体积或面积,但这必然会对建筑物的安全性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在这二者之间需寻求一个平衡。其次,在消防安全方面的限制,由于超高层建筑物的特殊性,在发生火灾等突况时,人们只能通过有限的方式逃生,因此,如何在核心筒中电梯、楼梯等空间的设计中,将逃生与日常生活良好的结合也是核心筒设计所需要注意的问题。再者,结构安全性的限制。在进行核心筒的设计时,设计师大多使用框架结构,因为这种结构能够使得核心筒内的布局更加灵活,同时水管井、电缆井等设施的管线的走向也更加的灵活,然而,框架结构会使得建筑物的稳定性降低,从而降低了安全性,此外,超高层建筑物由于过于高耸,使得核心筒的高度与宽度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首先要对建筑本身进行详细的了解,良好的解决建筑各方面所存在的矛盾。最后,核心筒在设计时还要为日后建筑物的维护和升级留下空间,由于超高层建筑物的特殊性,它在翻建等方面的可能性不大,而一旦建筑物除了问题,就需要对其进行维护,其次,水管井、电缆井等设施的更新也需要一定的空间,所以,在设计核心筒时要为后期留下一定的空间。

四、核心筒设计对超高层建筑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众多城市的国际化建设也不断推进,大量的高层、超高层建筑物涌现出来。由于人们对这些大型建筑物的关注焦点仍处于外形等方面,所以对于超高层建筑物的核心筒的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果我们的建筑物只是虚有其表,成为了人们常说的花瓶,那必影响我国的综合发展,在社会上乃至在国际上产生不好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在美化建筑物外观的同时积极研究内部设计。

核心筒的设计是超高层建筑设计的重要问题,它不仅是水、电、空调以及人员物资进行上下传输的通道,更是超高层建筑最为方便的交通方式与安全逃生的通道,核心筒就像是超高层建筑的神经中枢,除了以上所述,它还涉及到建筑物实际可用空间大小的问题。由于核心筒是超高层建筑物的其中一部分,因此,只有减少核心筒的占用面积才可以提高建筑物的使用面积,提高实用率,使之充分发挥其运行效率,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

综上,核心筒的设计在解决了至关重要的超高层建筑物建筑结构和消防安全问题的同时,不仅是提高了建筑物的实用率,更为这种超高层建筑物增加了稳定性安全性,使得中国的建筑不仅在外观上,更在技术性上有了很大的保障。

总结

超高层建筑在节约空间、推进现代化、美化城市方面的积极作用和特殊意义,推动着超高层建筑在现代社会的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超高层建筑物的拔地而起,其最重要的部分核心筒的重要性也日渐显现。我们只有将超高层建筑的核心筒设计重视起来,才能让超高层建筑这一现代化的标志林立的更加坚定。

参考文献

【1】.许安之、艾志刚 《高层办公综合建筑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7

建筑心得体会篇7

【关键词】规划与设计;门窗;墙体

0.引言

绿色建筑的概念首先是由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提出的,它是指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活动空间,同时又能高效地利用能源、最少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1]。这一概念得到了许多国家的重视,并形成了很多评估体系,如美国的LEED、英国的BREEM、日本的CASBEE等评估体系[2]。我国也在2006年推出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绿色建筑的发展制定了相应的标准。

由于经济的持续增长和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能耗在社会能源消费量的比重也在持续增长。据统计,在我国建筑能耗连同围护结构生产能耗将逐步增加到33%以上[3]。就目前来讲,由于我国对建筑物得保温和隔热不够重视,使得我国既有的将近600多亿平米的建筑中,百分之九十多为高能耗建筑,新建的建筑物大部分也都是高能耗的建筑物。能源的消耗就是对资源的间接消耗,我国虽然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但是有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人均资源占有量还不足世界平均值的五分之一。然而我国单位建筑面积的能耗却是同纬度发达国家的三到五倍[4]。因此,建筑节能已成为缓解我国资源紧张、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不足矛盾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也是贯彻我国 “节能减排”基本国策的有效手段。本文着重介绍了建筑节能的几种措施,以期对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1.建筑节能措施

1.1建筑物的规划与设计

建筑物的走向是节能设计的主要内容,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纬度、平立剖面形式、采光、自然通风等因素。建筑物纬度的不同,比如我国的南方和北方,北方的气温偏低,如果能设计好采光,充分利用太阳能,就能减少冬季供暖的能耗,而对于南方采光就不是主要的考虑因素,南方夏季温度普遍偏高,利用自然通风就能带走太阳辐射带来的热量,减少空调的能耗。众所周知,一般的建筑物都是南北走向,但是如果能根据需要科学地将建筑物的走向与正南正北方向形成一定的角度,则将对建筑的节能非常有利。

由于水泥的比热容小,从而导致在吸收同样热量的情况下钢筋混凝土的升温比周围环境快,在建筑物密集而绿化率低的建筑群范围内就会形成所谓的“热岛效应”,“热岛效应”不仅会导致城市空气流动的紊乱进而形成污染,而且由于建筑物温度的升高,空调的耗能就会大大增加,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有研究表明,在炎热的午后,建筑物表面的温度可达70多度,而绿化带的温度还达不到空气的温度。当绿化率超过35%时,这种效应才不会很明显,当绿化率达到65%以上时,“热岛效应”就会完全消失。这说明增加绿化面积,不仅可以使我们周边环境得到改善,而且有助于缓解“热岛效应”,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1.2建筑物的门窗

门和窗是建筑物围护结构中最薄弱的部位,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典型建筑物门和窗的的耗能比例占围护结构耗能比例的40%到50%,是影响建筑物节能的主要因素之一。而玻璃是建筑物门窗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玻璃的材质、工艺做法都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能量传递。

1.3建筑物的墙体

建筑物的墙体是整座建筑物中与环境接触面积最大的部分,墙体的保温和隔热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舒适度。据有关资料技术统计,我国典型房屋墙体的热损失占整座房屋能耗的30%~40%。由此可见,加强墙体结构的保温隔热措施,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前的建筑物基本都是单一墙体,单一墙体包括实心粘土砖墙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墙体、加气混凝土墙体。实心粘土砖墙体不仅破坏耕地,而且将导致新建建筑的采暖能耗和空调的能耗大幅度增加,严重加剧能源供需矛盾。因此,为了保护珍贵的土地资源,切实作好节能节能减排,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国家有关部门下了建筑行业施工禁止使用普通黏土烧结砖的禁令。与实心粘土砖相比,空心砖和空心砌块对环境的破坏小,可以因地制宜,比如我国中西部地区丘陵多的地区,可以用粘土烧结空心砖,在山地多的地区也可以用岩石来烧结空心砖,在工业发达地区又可以利用工业废料生产空心砖和空心砌块,在生产保温产品建筑材料的同时,又处理了工业废料。而且,空心砖和空心砌块的导热系数比烧结粘土砖低很多,一般为烧结粘土砖的30%左右,因此,在我国很多地方空心砖和空心砌块已经成为替代烧结粘土砖的主要建筑材料。

然而,即作为称重墙又必须有优异保温隔热性能的单一墙体,往往不能满足建筑物各方面的需要,因此,复合墙体应运而生。复合墙体包括内保温复合墙体、外保温复合墙体、混凝土夹心墙体。

内保温复合墙体是将保温材料复合在称重墙内侧的一种保温方法,目前较为常用的内保温技术有:增强石膏复合聚苯保温板、聚合物砂浆复合聚苯保温板、增强水泥复合聚苯保温板内墙贴聚苯板抹粉刷石膏及抹聚苯颗粒保温料浆加抗裂砂浆压入网格布的做法。

内保温复合墙体的优点是技术简单、施工方便、造价低廉、保温材料的强度要求较低。缺点是容易出现裂缝、减少房屋的可使用面积,而且由于内外温差大的原因,容易出现热桥,热桥的出现就很难避免在外墙的内表面出现结露和潮湿等现象。

外保温复合墙体是将保温材料复合在称重墙内侧的一种保温方法,目前比较常用的外保温墙体有:外挂式外保温复合墙体、聚苯板与混凝土墙体一次浇注成型墙体、涂抹聚苯颗粒保温料浆保温墙体等。

外保温复合墙体的优点是适用范围广、增加房屋的可使用面积、有利于室温保持稳定,而且基本消除了热桥对建筑物的影响。缺点是需要强度较高的保温材料且需要较高的施工技术。

混凝土夹心墙体是集承重、保温、维护或装饰为一体的新型复合墙体。混凝土夹心墙体由四部分组成:混凝土结构内墙、保温材料、混凝土装饰墙体、连接内外墙的低导热性连接件。这种墙体具有耐久、防火性能好的特点。但其抗震性能较差,施工难度较大,容易形成热桥。因此在工程上的应用不是很广泛。

2.结束语

随着能源不足的问题的凸显以及环境问题的压力越来越明显,我国必将对能够节能的绿色建筑重视起来。本文仅从建筑物的规划与设计、建筑物的门窗、建筑物的墙体三个方面对节能措施进行了的说明,还有许多的节能措施没有提到,这些科学的节能措施的实现,必将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科]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绿色建筑技术文集[C].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5.

[2]尹伯悦,赖明,谢飞鸿.绿色建筑与智能建筑在世界和我国的发展与应用状况[J].建筑技术,2006(10):733-735.

[3]涂逢祥.大力推进建筑节能迫在眉睫[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04(7):7~8.

[4]李珠,张泽平,刘元珍,穆启华.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及一项新技术[J].工程力学,2006,23(增刊 II):141~149.

建筑心得体会篇8

关键词:高层建筑;建筑环境;心理学;建筑高度

超高层建筑除了要充分考虑安全因素以外,其对周围环境及人群心理也有很大的影响,尤其在我国,正在竞相建造世界第一高楼,因此有必要认真研究超高层建筑与人类及环境的相互影响,对超高层建筑环境心理进行深入探讨。

1. 超高层建筑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1.1 阳光和阴影

超高层建筑遮挡周围较低建筑、广场、道路的阳光,并形成巨大的阴影,被笼罩的城市街巷一片昏暗,令人感到沉闷和压抑。周围楼群的高度一般只有超高层建筑高度的一半,所以更加重了这种感觉。用环境心理学的观点分析,即环境知觉较差。另一方面,超高层建筑高耸于空中大都无遮挡,白天日照时间长,辐射热量大,空调负荷变化剧烈,较大地影响建筑物周围的小环境。

1.2 噪声

超高层建筑本身有一些不可避免的特有噪声,电梯运行和停靠时产生的噪声;空调工作时设备和管道发出的噪声;卫浴设施的管道以及给排水的提升加压设备带来的噪声等等。虽然随着机器设备本身的改进和许多减振、隔声措施的采用,但在庞大的超高层建筑中问题仍很突出。

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风速越来越大,从而风的呼啸声、风刮在建筑上的撞击声也越大,这种由风引起的噪声也是超高层建筑所特有的。市中心密集的高层建筑,使街道形成“峡谷”。在此情况下,城市的交通噪声和人们的生活噪声,不仅因有高耸的摩天大楼的阻挡而不易迅速消失,还常常由于高层建筑上的玻璃和轻质金属的外装修饰面材料对声音的大量反射形成回声,延长了噪声的干扰时间。凡此种种,使长期生活和工作在超高层建筑中及在其周围的人们,在心理上有焦躁、烦乱的情绪。

1.3 风

实践证明,超高层建筑风振动会给人们带来不舒适感,并将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世贸双塔”未倒塌前,高处的狂风使大厦发生摇撼、扭动和弯曲,从而使最高处几层的铅笔从办公桌上滚落下来。按照我国的现行规范,当采用筒中筒结构体系时,侧移量μ与建筑高度H 的比值一般为1/900~1/1050 ,即超高层建筑的侧移量一般都在400 mm 左右乃至更大,因此在超高层建筑受大风影响时,处于上部几层的人们不仅有不舒适感,还会有不同程度的恐惧感,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心理问题。除了风对高层建筑本身的种种影响外,对其周围环境亦有一定影响。风碰到高层建筑,分别在它的上下左右穿过,会产生涡流和强劲的地面风流,不仅对邻近的建筑物有不良影响,还会给附近行人造成不舒适的环境,使大楼出入口处常产生大风流。

1. 4 生物及化学环境

人和超高层建筑共存于相关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和空气、粉尘、化学物质之类的生物及化学环境之中,并受到它们的支撑和危害。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室内污染的常见因素有甲醛、石棉、杀虫剂、香烟烟雾及饮用水中的铅;另外还有一些不为人知,而充满在封闭的环境中,例如:纤维、清洁溶液中的化合物、来自空调系统中的细菌以及复印机用的化学品等等。这些室内污染的因素,在高层建筑,特别是超高层建筑内部环境尤为突出,其全封闭的室内空间环境,对人体危害程度非常严重。长期置身于内的工作人员,由于室内空气流动性差,气味难闻及温度不适,致使人们昏睡、皮疹、头痛、恶心等症状时有发生,称之为“病态建筑综合症”。这使得人们在心理上对超高层建筑的室内环境产生反感。

以上只是超高层建筑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几个主要方面,这几个主要方面综合在人脑中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心理影响。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人的心理活动决不会无缘无故的自发产生,它总是由一定的客观刺激物引起,当一幢幢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它显示了人类的智慧和科学的进步,成为时代和现代物质文明的标志,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创造了新的环境。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某些城市无计划地盲目发展,形成了高层建筑林立、楼高路窄、阳光稀少、街道阴暗、人口集中、交通拥挤,有的还破坏了原有的城市风貌,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人们对高层建筑的厌恶和怨愤(见图1)。

2. 高层建筑本身会对人的心理造成不良的影响

2. 1 对高度的不安或不安全感

人们在超高层建筑上放眼眺望时,景色尽收眼底,感到心胸开朗。但向下看到变得渺小的街道、房屋、车辆、行人,则感到自己居高临下,总有飘浮在半空中的不安全感,在心理上产生对高度的恐惧。极其偶然的火灾也常使人们心有余悸,深恐因楼高而难以脱险,对自己的安全感到不安。前面提到在风力的作用下,高层建筑会产生振动,这种振动有时人们可能察觉到,有时虽然身体没有感觉,但室内悬挂的镜框、吊灯等物的摆动,会提醒和暗示给人们建筑物振动的存在,从而使人们联系到建筑的高度,在心理上感到不安。听觉在人对运动的感觉中起着某种程度的作用,当高层建筑中的人们听到风的呼啸声和风刮在墙上的隆隆声,也会使人们怀疑建筑是否也在随之运动,担心建筑的坚固性,联系到建筑的高度而感到不安。

2. 2 寂寞、孤独感

在高层建筑大量兴建的同时,不但改变着城市环境和面貌,而且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俗和方式,特别是非常理性化地安排高层建筑居住空间,使居住其中的人们日益变得理智、疏远起来,面对静止状态,许多人觉得孤独,这会导致对生活失去信心,并引起疾病。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是环境的产物,同时也是环境的改造者。目前,高层建筑的发展已成必然之势,鉴于高层建筑尤其超高层建筑对城市环境的重大影响,有必要采取立法、规划手段加以各种限制,使城市环境空间质量更为符合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

结 语

结合上述各方面,要使的高层建筑所引起的环境心理问题得到改善,我们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做工作。第一,限制建造高层建筑的措施,包括在指定区域禁止建造高层建筑和限制高层建筑的高度及限制高层建筑的选址三个方面,需要国家各规划部门制订并实施;第二,以建筑容积率控制高层建筑密度。盲目发展高层建筑势必造成建筑密度过大,形成畸形的城市环境。在高层建筑总体设计时应同时提出“容积率”、“空地率”两项指标,可促使高层建筑设计时对外部空间留有余地;第三,根据城市规划要求,考虑整体环境设计(见图2)。广场、绿化、水面和建筑小品等,可以和高层建筑及其裙房共同营造出宜人的整体环境,其阶式高层建筑是同建筑环境易于取得协调的积极因素。当然,这需要具有良好建筑素养的建筑师在具体设计时仔细推敲,有机协调,全面把握。这样,我国的高层建筑乃至超高层建筑建设才有可能拥有优美的建筑环境。

参考文献:

[1]雷春浓.现代高层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2]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S] .

[3]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上一篇:防震心得体会范文 下一篇:座谈会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