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诗词范文

时间:2023-12-11 13:58:49

李清照诗词

李清照诗词篇1

关键词:李清照;诗词;创作意象;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

一、漱玉词与漱玉词中的诸多意象概述

作为“婉约派”诗词的开山鼻祖和集大成者,李清照所创作的诗词,无论是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其风格特色上,不仅与其从安逸到飘零的人生际遇相衔接,而且恰到好处的与两宋时期的政治背景相吻合,表现出了漱玉词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别具一格的创作特色[1]。李清照诗词创作的一大特色,就是她在诗词中运用了大量的的“意象”,这些意象的运用不仅使得漱玉词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更加直接、具体的表达了作者在某一首词中所要表达出的丰富的情感,正是由于这些意象的运用,才成就了漱玉词不朽的艺术魅力,成为宋代以后的中国古代词创作的千古典范!

所谓意象,主要是指诗人或词人在进行作品创作时,为了充分、直接的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而精心选择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寄托其情感的主要物质载体[2]。意象的运用,是中国古代文人在进行诗词创作的过程中所必经的一个环节,事实证明,李清照的诗词之所以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引发读者的共鸣,有很大一部分原因都在于其诗词中丰富的意象!

二、李清照诗词创作中的几种典型意象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李清照在进行诗词创作的过程中运用了三十余种意象,范围涵盖了动物、植物、静止物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囿于篇幅的限制,要想对每一种意象都做分析显然是不现实的。在这里,笔者仅就李清照在诗词创作中运用最多和最典型的几种意象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把握李清照诗词创作中的神韵!

“花”意象,是李清照在词创作中使用的最为频繁的意象,在其整个意象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参照王人初先生在《李清照集校注》中收录的四十多首词,其中有35首都可以寻觅到“花”的踪迹。在这35首写花的词中,直接提到花的名称的就有28首,包含有“荷花”、“梅花”、“桂花”、“”、“梨花”、“海棠”等等诸多花名。在漱玉词中,各式各样的花和词人之间形成了一种十分特别的象征关系,词人借助于这些绚烂多姿的花朵表现出了自己丰富的情感世界,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这首词记述了李清照少女时代一次郊游的情境,词人将“溪亭”、“藕花”、“鸥鹭”等诸多景物融合在一起,勾勒出一幅鲜明生动的《日暮划舟游湖图》,表现出了作者卓尔不群的情趣。诚然,词人可以享受此乐趣,与其家庭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相对开明、自由的家庭环境使她可以从容的走出家门、寄情山水之间,从而在某种程度上享受到寻常百姓家闺女所不能享受到的乐趣。

在漱玉词中,“月”所承载的内容已经远远超出了通常情况下诗人们所赋予的内涵,它不再仅仅局限于表达“思乡”之情,而是更多的表达一种“思夫盼团圆”与独守空房时的空廖、凄清的心境。对“月”意象进行扩展,可以派生出“星桥”、“中秋”、“花影”等等意象,这些意象有的是一提到“月”人们就很容易联想到的,有的是与“月”有关的,不管怎样,这些与“月”有着种种千丝万缕的关系的意象,共同为词人抒感提供了寄托。回到漱玉词,前有“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剪梅》),后有“秋千巷陌人静,皎月初斜,浸梨花”(《怨王孙•春暮》),前者作于李清照与丈夫离别前,后者作于与丈夫离别后,二者共同指向的主题就是不忍与丈夫分离。我们知道,李清照和赵明诚在婚后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可以说,李清照与赵明诚二人的感情,丝毫不逊于被后人千古传唱的梁祝和李杨。如此深厚的感情使得哪怕是一会儿分别都会让李清照痛苦不已,所以每当分别时,词人便会将对丈夫的深情厚谊寄于月亮之上,从而表达对丈夫的深厚情感个无限思念。

“江”意象是李清照在南渡之后的诗词创作中所使用的一种较为频繁的意象。对“江”意象进行扩展,可以派生出“双溪”、“舴艋舟”、“轻舟”、“池塘”、“千帆”等等意象。在李清照南渡后所写诸词中,化用“江”意象最好的一首词,则当数《武陵春•春晚》。这首词作于南宋高宗绍兴五年三月初。首句写“花已尽”与题目中的“春晚”二字相结合,表现春天即将逝去,继而暗指词人的“春天”也已过去。当时李清照身在金华,作词的时候,对李清照人生转变有着重大影响的三件大事――国破、家败、夫亡都已经成为现实,词人春天不再,故内心愁苦之极。全词的重心在于抒发词人的主观感受,尤其是下阕“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更是侧重于揭示作者内在情绪的波动起伏。作者将满腹的愁思化为有分量的形象,表现出词人在遭遇了种种不幸后的悲苦心情。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后人会有“境界凄婉劲直,动人悲怨之怀”的感叹。

雨,总是给人一种凄凉、阴湿的感觉。对“雨”意象进行扩展,可以派生出“风雨”、“细雨”、“雨疏”、“黄梅雨”等等意象。从整体上来看,李清照在词创作中使用“风雨”意象无外乎三种情况:用女性的细腻去感受大自然的风雨;用女性的柔弱去承受感情的风雨;用女性的坚韧去承担社会的风雨[1]。如李清照作于赵明诚亡故后的宋高宗建炎三年的《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这首词表面看起来是一首咏梅词,实际上它所表达的是对亡夫的悼念之情。前文中我们已经介绍到,李清照与赵明诚婚后感情十分深厚,仅仅是在分别时李清照便已经有了“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点绛唇•闺思》)的感叹,就更不要说二人在生离死别的时候了。亡夫的风雨不停地击打着词人的身心,悲愤之余,词人吟出了“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的绝望悲情,让读者也止不住落泪。

参考文献:

[1] 杨帆.楼前月下赏花乐,江畔雨中梦雁飞――漱玉词南渡前后核心意象初探[D].济南大学.2013.

李清照诗词篇2

选修课和必修课在教学上存在一定的差别,选修课教学应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拓展性,高中语文开设选修课,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针对不同学生有侧重地培养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

《唐诗宋词选读》(山东人民出版社版)教材按年代编排,便于学生掌握唐诗宋词发展的脉络,我们还期望学生通过学习,感受古诗词文化的魅力,进一步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提升文化品位。我们将文本资源进行整合,引导学生进行专题学习。共整合成七个专题,供学生自由选择。

两个唐诗流派:“清新的田园风”“壮美的关山月”

两位著名诗人:“‘飞扬跋扈’叹李白”“悲天悯人话杜甫”

三位著名词人:“在烟雨中放歌――苏轼”“黄花零落人憔悴――李清照”“把阑干拍遍――辛弃疾”。

学情分析:

课程面对的是高二的学生,他们在初中曾经学习过李清照的诗词作品,在必修课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词的基本常识,初步掌握了诗歌鉴赏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阅读鉴赏能力。而且部分学生对古典诗词有浓厚的兴趣,为这个模块的开设奠定了基础。

下面以“李清照专题”为例,详细说明。

教学目标:

1. 感受李清照诗词的魅力。

2. 通过感受李清照词作的意境,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3. 形成问题意识,初步学会围绕专题展开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和路径。

教学原则:

1. 选择性原则:学生可以根据各自发展层次的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重点阅读鉴赏对象;

2. 形成性原则:一是学生通过整个学习过程,由碎片化的感受形成对词作的整体把握,以及对词人的总体认识;二是通过整合不同学生的学习成果,实现对专题内容的整体教学。

3. 发展性原则:一是循序渐进,遵照学生学习认知的规律,使学生对本专题的学习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二是在学生已有学习基础上,使学生的学习经验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

4. 探究性原则:一是突出教学设问的探究性,二是突出教学内容的拓展性。

教学时间:

两周,其中上课4课时,辅以一定的课外时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感受理解

1. 请学生结合以前所学的李清照诗词,以及预习时查询到的李清照资料,谈一谈对李清照及其词作的初步认识。

教师设问:在你的印象中,李清照是一位怎样的女子?

2. 引导学生熟读教材中所选李清照词《声声慢》《永遇乐》《渔家傲》《一剪梅》《醉花阴》《武陵春》《如梦令》。

教师设问:这七首词虽然创作于不同时期,但是在字里行间萦绕着的情愫有无相通之处?这是一份怎样的情愫?

学生交流感受,教师相机引导。(教师预设:愁)

3. 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进一步品味涵咏每首词中“愁绪”的具体内涵。

教师设问:结合第二环节阅读的感受,选取你最喜欢或体会最深的一首词,进一步涵泳品味,然后说一说这首词中的“愁”是一份怎样的愁?

学生根据各自选择,对词作进行深入体会。

学生课堂交流对词作中愁绪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整合学生的理解和感受,使班级学生之间的学习成果沟通互补,从而达成对七首词的完整学习。对于感受不对的地方适时纠正,对于感受肤浅处,相机引导。

教师预设:《声声慢》《永遇乐》《渔家傲》《武陵春》:亡国、孀居、流离的悲苦愁恨;《一剪梅》《醉花阴》《如梦令》:闺怨离愁。

4. 布置作业:背诵《一剪梅》《醉花阴》《如梦令》。

第二、三课时:鉴赏品味

整合文本资源:把《一剪梅》《醉花阴》《如梦令》作为第二课时赏析对象,把《声声慢》《永遇乐》《渔家傲》《武陵春》作为第三课时赏析对象,利用两课时进行深入研读。

1. 感受意象:

教师设问:在这三首词中,你是从哪些意象中感受到了作者那份挥之不去的愁绪的?

学生研读文本,圈画主要意象。

教师相机引导提炼。

2. 整合意象,感受意境

教师设问:选择一首词作,深入体会主要意象的丰富内涵,并发挥想象,把这些意象整合在一起,写一段描写性的文段。

学生研读品味。

学生根据词作意象,发挥想象,写作描写性文段。

3. 交流鉴赏写作成果

学生展示交流鉴赏和写作的成果。

采用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的方式,巩固学习成果,交流学习心得,激发学习热情,深化审美体验。

4. 布置作业:背诵《声声慢》《永遇乐》《渔家傲》《武陵春》。

第四课时:拓展探究

1. 问题聚焦:

教师设问:通过前三个课时的学习,你对李清照的词最感兴趣的关注点是什么?

教师在学生交流时相机引导提炼,使学生的问题意识更趋明晰,阅读和进一步探究的聚焦点更加集中。

预设:学生的关注点可能是多角度、多层面的:

①有的学生可能关注李清照的内心世界的变迁;

②有的学生可能关注李清照词中的典型意象。如雁、西风等;

③有的学生可能关注李清照前期和后期词风的变化与词人人生经历的内在联系;

④有的学生可能关注李清照词中口语化的语言风格;

⑤有的学生可能关注李清照词中的白描手法的运用;

……

2.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拟写500字左右的研究设想,教师提供写作支架如下:

①我的关注点是×××。

②从文本(教材中的李清照词)中我读到了什么。

③我的关注点的语文价值是什么。

④我需要哪些方面的材料。

3. 教师适当提供一些参考材料,所提供的材料尽量能够涵盖学生的关注点,其作用有二,一是在学生的思维受阻的情况下,为学生打开思路;二是为学生的深入研讨提供范例;三是为学生的深入研讨提供资料。这些教学资源的引进,目的在于将学生的学习借助这些拓展性材料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将学生的学习和思考向前推进。

如:

①关于词人:

梁衡著《乱世中的美神》,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

康震著《康震评说李清照》,中华书局2007年版

霍洪声主编《尘烟如梦花事了――李清照经典诗词赏析》,中国画报出版社2011年版

徐培均著《李清照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许瑞容著《走进李清照》,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版

②关于意象和意境:

徐定辉著《李清照词意境美三题》,《名作欣赏(学术专刊)》2007年第7期

廖咏絮著《论李清照词中的“雨”意象》,《文学教育》2007年第7期

夏彩玲著《自是花中第一流――“花”意象与女词人李清照的写意人生》,《延河文学月刊》2007年第9期

③关于李清照的生平与其词风变化的关系:

赵梦桃著《李清照词中的淑女情怀》,《新科教》2008年第6期

陆占武著《柔肠一寸愁千缕――论李清照词的写愁艺术》,《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8期

④……

4. 布置作业:根据自己的关注点和兴趣点展开阅读,并把探究成果写成1000字左右的小论文。

学习过程延伸

1. 借助墙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展示拓展探究学习成果。

2. 展开班内互评,要求每人至少评阅3篇同伴作品,并写出评改意见。

3. 学生结合同伴意见,对成果进行最后修改。

4. 选择优秀作品汇集成册。

【修改说明】

这是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2010)――培训团队研修项目北京大学语文班”语文三组的作业之一。语文三组成员还有:辽宁省辽宁师范大学韩向东老师、浙江省金华市教研室朱昌元老师、广东省东莞市教研室马新民老师、江苏省南京市教研室徐志伟老师、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张小屹老师、山东省临沂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朱成广老师、浙江省宁波市象山中学周良华老师、江苏省江都中学孟华老师、天津市第四中学杜朝凤老师、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黄金鹏老师。

根据南京市教研室徐志伟老师的意见,明确了教学过程中教师设问的层次,第一课时主要呈现为理解性问题,第二、三课时主要呈现为鉴赏性问题,第四课时则主要呈现为研究性问题。并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分析进行了必要的补充。

根据北京大学温儒敏老师、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翟小宁老师和高中四组老师的意见,对原教学设计进行了颠覆性修改,把原来的研究性学习方案改为选修课学习设计,加强了文本浸润涵泳的力度,突出诗词教学的审美价值。

根据高中四组山东省齐鲁师范学院李雁老师的意见,调整了“教材分析”中杜甫和李白、辛弃疾和李清照的顺序,并为教师所提供的阅读资料补充了作者和出处。

接受高中四组老师的建议,对课时进行明确分配。

关于首都师范大学王陆老师所说的记忆性问题偏多,创新性和批判性问题偏少的问题,在修改过程中也有适当的参考。但是因为本修改基本颠覆了原来的设计方案,所以具体修改并没有针对她的质疑。再说,修改者并不理解“记忆性问题占66.7%,创新性问题和批判性问题占33.3%”的说法。

李清照诗词篇3

摘要:韩莎,生活于阿拉伯伊斯兰前期,在阿拉伯古代文学史上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人们因她笃实的信仰和动人心弦的诗歌而敬仰之。李清照,我国北宋末年著名女词人,备受当时和后代文人墨客的击节叹赏,堪称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颗明星。韩莎和李清照都生活于文学气息浓厚、社会动荡的年代。通过鉴赏两位女诗人的诗词作品可感受到不一样的女性风采和异国情怀。

关键词:诗歌;李清照;韩莎

一、生平简介

李清照(公元1084―1151),号易安居士,今山东省济南人。大约活了六七十岁①。李清照经历了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的动乱年代,因此她在不同时期写下的词作,其内在情感亦有所不同。李清照一生词作不断,留有丰富的作品与后人。

李清照的词作受到了很多著名诗人的大加赞赏。王灼②称李清照“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若本朝妇人,当推文采第一。”清代王士祯在对宋词进行整体概括时说:“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辛弃疾)称首。”③这一结论基本上获得了后人的公认。

与中华民族一样,阿拉伯民族也是一个诗歌的民族。在阿拉伯历史上的蒙昧时期,阿拉伯人的文化生活是非常丰富的,在文学领域,以诗歌最具影响力。

阿拉伯蒙昧时期的悬诗是阿拉伯古典诗歌的瑰宝,流传至今,后人视之为宝,其文学价值可想而知。而就在这样的氛围中出现了一位女诗人韩莎(公元575―645),④她是蒙昧时期最著名的诗人。实际上,韩莎是一位“跨代诗人”,她经历了蒙昧时期和伊斯兰两个时代,因此也有文学家将她列入伊斯兰初期的诗人之列。蒙昧时期的诗歌题材主要有颂扬、矜夸、爱情、讽刺、哀悼、忏悔等。

二、李清照与韩莎诗作的才情与女性美

(一)、才气之美。严羽曰:“诗之法有五:曰体制,曰格力,曰气象,曰兴趣,曰音节。”⑤诗也只有具备了这五个方面后,才可以作成一首好诗。

“尝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李清照的这首小词,短短三十三字,一气呵成;正如人的躯干,娇小而矫健。读起来朗朗上口,豪情逸兴随之而感。汉语言具有隐喻性的特征,即一字多意。这首词字数虽少,可李清照在词的字眼推敲上却下了功夫,一词一句便可包含许多重要的信息。李清照善于遣词造句和字眼的推敲雕琢。这种诗词功底是许多男诗人所不能及的。

“英国学者汉密尔顿・阿・基布说:‘阿拉伯文学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的突如其来性。’即最早的阿拉伯文学形式――蒙昧时期的诗歌,它是以一种完整的艺术模式突然展现的,无论是它的形式,还是它的题材,乃至诗歌的格律都已十分规范。”

在韩莎的一些长诗和短诗的作品中,她的每首诗歌的每一句都会结尾于同一个阿拉伯语字母上。诗歌的平仄节律和末尾的押韵,更使得诗歌如悲痛的音乐一般,渲染至极,感人至深,真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对于她的诗歌,有人这样评价到:“在她之前,没有一位像她那样杰出的女诗人;在她之后,再找不出比她更富情感的诗人。”以及,她为在战场上牺牲的四个儿子所作的哀悼诗亦是一种历史的记载,记录的是一个时期的社会情况和人民的生活景象。因此,从这一方面来看,韩莎的诗具有着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

(二)、纯洁之美。前面提到,“诗之五法”中的气象和音节;一首好诗,“气象”要端庄,“音节”要明朗。即诗的意境要登得大雅之堂,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引导或是深受其感的回味。李清照善于以描写景物和人物动作来衬托心中的情感。情与景完美结合,相互映照,生动易懂。

诗之九品中说到“长”、“飘逸”和“凄婉”;可以此来体会李清照的词:浪漫潇洒、悲哀凄切、回味绵长。

严羽曰:“学诗先除五俗:一曰俗体,二曰俗意,三曰俗句,四曰俗字,五曰俗韵。”李清照的词工整押韵,以描绘自然景色来抒发心中情感。既令人为之动情,也不乏人们为之产生肃穆敬仰之心。总之,李清照的词作中给人的是一种清新明朗的愉悦之感,鼓舞人心之气势和对美好的事物回味绵长。

如果以诗之九品中的“长”和“飘逸”来解读李清照的词的话。那么,韩莎的诗也可用其中的“悲壮”和“凄婉”来评价。如《哭兄弟》:“夜已深,回忆使我难眠,悲愁满怀,憔悴病更添…周围众人,都在为亲人哀泣,如若不然,我直欲命赴黄泉…兄弟!我发誓不会将你忘怀,纵然灵魂出窍,坟墓为我开绽…哦,我心悲痛,母心悲痛,莫非他昼夜将于孤坟相伴?”

在韩莎的诗中,善于描写“悲伤”与“流泪”。与李清照不同的是,李清照常以自然景物来衬托情感;而韩莎则多以回忆往事或用比喻的手法来诉说自己心中的悲痛之情,向世人传颂了一种人间真情。

(三)、刚强之美。无论是李清照,还是韩莎,诗词是诗人们生活经历的写照。这两位女诗人一生命途多舛,经历了社会的不如意。她们将个人的命运与时代的脉搏结合起来,写成了许多血泪凝成的诗词。在她们的诗词中,虽充满了悲伤哀愁之感,却看不到她们的颓废与厌世之情,这是一种情感的升华。

三、结语

动乱的年代,生活阅历的丰富可激发人们去思考问题,李清照和韩莎同处动乱变迁的年代。因此,她们的才华与社会环境是有着一定的关系的。季羡林先生把世界文明分为了四大类:中国文化、印度文化、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几千年的发展基甸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人民大众的多愁善感致使文学形式多姿多彩;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使得文学成就熠熠生辉。

阿拉伯的古代文化与浩瀚的沙漠密不可分,这种生活造就了他们慷慨好客、豪侠仗义的民族性格。伊斯兰的来临,寻求知识的态势更加活跃,丰富了阿拉伯民族的传统沙漠文化,使得文学体裁多样化,诗歌的发展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中。

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了不同的文学素养。中阿诗学体系在表述方式上存在许多差异,强调差异并不意味着否认沟通与融合。如何沟通两种文化的同异,在相互吸收,相互交流过程中实现不同文化的互补和互识。李清照和韩莎深受各自文化的影响,跨过两种文化、语言和地域,寻求期间的共同点,了解文化的差异性,促进不同文化间的和谐交流。(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温绍 钱学培,《李清照名篇赏析》,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年。

[2]严羽 著,郭绍虞 校释,《沧浪诗话校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3]钱钟书 著,《谈艺录》,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4]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开罗艾因・夏姆斯大学 编译,《阿拉伯古代诗文选》,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年。

注解:

①见徐培均 著:《李清照》,第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②宋朝著名科学家、文学家和音乐家。

③见徐培均 著:《李清照》,第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④对韩莎的生卒年有不同的说法,作者注。

李清照诗词篇4

关键词: 爱情主题 婉约 豪放 花意象 情感艺术

引言

爱是人类感情中最复杂且最重要的一部分。它难以界定,却对我们的生命有着巨大而又神奇的支配力。它既有创造性又有毁灭性,既美丽又令人望而却步。“诺亚方舟可以载我们到梦想的伊甸园,也可以将我们搁浅在痛苦的浅滩上;当失去曾经拥有的感情时,我们常常沉湎于悲伤之中而不能自拔”。[1]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此无论是痛苦之爱、挫折之爱、毁灭之爱,还是迷失之爱等,都常是小说、诗歌、话剧、舞蹈和歌剧等的主题。

诗歌的浪漫气质尤为适合表达爱情、爱情诗可以是描写深受爱情之折磨的痛苦,可以是诗人追忆美好爱情的过去,可以是表达对爱产生的困惑,可以是对爱淡淡的白描,可以是宣告对爱之忠诚,可以是表达对爱的渴望,可以是赞颂海誓山盟、至死不渝的爱情,更可以是朦胧的初恋之爱……爱情主题的诗歌格外受到心思细腻的女诗人的青睐,她们常常结合自己的情感经历,通过诗歌讲述动人的爱情故事,流露真情实感。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身处特殊的历史时期、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受当时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感情生活跌宕起伏,因此她在爱情主题的宋词创作上独领,在思想根源、创作风格、写作手法等方面不拘一格。

一、李清照诗作与词作在主题上的界定

中国宋代以词闻名于世,其发展繁荣之势已登峰造极,并出现了一位女词人——李清照。

李清照是一个善用诗词传情的高手。然而,在诗的创作上颇有建树的她毕竟贵为中国著名的女词人,所以她更善于用宋词传情达意,尤其是当内容涉及个人情感和婚恋生活时,她总是借词抒意,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经典的爱情词篇。纵观李清照的诗词作品不难发现:在诗词创作过程中,她把诗和词界定得很严格——她的诗的内容多以政治为主,有着明确的倾向性。她对时局的思考和分析远远超过了当时一介妇人所能企及的深度,甚至高明得不逊于许多以国家政治为己任的大臣。她的诗是爱国言志诗,她的词却是对自身的感怀,对于身世,对于家破国亡的痛苦无奈的切身描述。易安的词,鲜明地表达她作为自己,作为那个时代的一个女子,在少女时期的娇羞,青年时期的幸福和晚年时国破家亡的悲哀。综上,李清照的爱情诗篇可称之为“李清照的爱情词”。

李清照的爱情词,顾名思义,主要以描写恋爱为主,抒一己之情,歌心中之爱,一切均是自然流露,感人至深。有别于同时代的封建礼教下的其他女性,李清照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勇敢而热烈地歌唱自己的爱情生活。她的词作早期清新健康,具有封建的叛逆性;后期凄婉沉郁,倾注了忧国忧民之情。然而不论是清丽明快还是沉重忧虑,她的词总是以朴实自然的语言、抑扬顿挫的音律、至情感性的感情代代流传,带给人美的感染,带给人至高的艺术氛围,带给人难以忘怀的共鸣。同时,李清照的词美还跟她本人丰富的情感经历密不可分。因此,要想更好地理解李清照的爱情词,首先需要把握她的情感脉络。

二、情窦初萌的李清照之婉约词表达

李清照出生于官宦之家,书香门第。开明的家庭教育和良好的文化熏陶,使她很早就拥有了出众的文学禀赋,成了“自少便有诗名,才力华瞻逼近前辈”的知识女性。李清照有着美好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她的少女时代非常欢快、闲适、幽雅,从而培养了她开朗、活泼、好动的性格,喜好结伴外出游玩,再加上少年时期的不凡抱负和青春骚动,使得她在这个时期创作的词都以表现自己作为青春少女的婉秀欢愉、幽雅闲适和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之情。《点绛唇》则是早期一首描写少女初次萌动爱情的词。“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2]词中通过对少女荡秋千的情景的描写烘托出人物的娇美,通过对少女乍看来客时所表现的惊诧、娇羞而又多情的表情,表现出少女见到翩翩少年时情窦初开的心情。全词运用白描、造境的手法,以及“花瘦”、“青梅”自喻青涩的少女情怀的意象,将一幅少女初尝爱情滋味的画面展现出来。

带着对美好爱情生活的向往,李清照走进了婚姻生活。十八岁那年,她嫁给了大学士赵明诚,婚后两人志同道合,经常烹茶猜书,诗酒酬答,生活十分恬适美满,《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瑞鹧鸪》等多篇词作反映的都是甜蜜美满的婚后生活。《减字木兰花》作于李赵新婚不久。文中以欣喜盈盈的轻灵笔触,精妙地刻画出一个初婚少女的美好情怀和细腻心理。上阕写买花及花的娇美,这自然是女词人对生活的热爱和透明心情的外露。下阕写自己的心理活动,陡然翻出一泓波澜,“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使短短小令顿生摇曳多姿的情致和曲折变化的妙趣。女性心理之细腻,跃然纸上。紧接着就是少女自信心重占上风,“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于自信之中透露出一种撒娇、俏皮、活泼,极有人间情趣,更显现了一种新进的思想意识。

李清照和赵明诚的爱情是值得称道的,他们志同道合,相互支持、相互理解。分离时,他们则饱受相思之苦,正如《一剪梅》这首词作于李赵二人婚后不久,赵负任远游离别之后。首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通过对周围清秋之景的描写,烘托出作者的情怀。花开花落本是自然现象,但同时是人们悲欢离合的象征。枕席生凉既是肌肤间的触觉,又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紧接下来的几句又继续描述了作者离别后一天的所作之事、所触之景和所生之情。下阕首句承上启下,继而将全词推向高潮“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这是在写自己的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自己推想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面的,足见两心相印。最后,“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作者直抒胸臆,表达出真挚的情感。

李清照对夫君的思念化作了一首首词作:《凤凰台上忆吹箫》、《小重山》、《好事近》、《诉衷情》、《满庭芳》、《醉花阴》等无不奏出绵绵的别离之苦和对丈夫的一腔柔情蜜意。其中《醉花阴》这首词更是深情地拨动了丈夫的心弦,使身处异地的赵明诚感动不已,闭门三天三夜,废寝忘食地一气和了50首词作。

三、情路遇阻的李清照之豪放词表达

然而新婚后好景不长。靖康一年(1127年),金人入侵北宋,为了躲避战祸,李清照从山东南下,一路辗转,到金陵与丈夫相聚,可没过多久,赵明诚又奉旨转往湖州赴任,却不幸途中暴病身亡。南渡成了李清照情感变化的分水岭,她在精神上还没来得及从亡国的沉重打击中挣脱出来,就又经历了家庭变故的悲剧。自赵明诚被罢官以后,一直与夫君厮守过着寂寞恬淡的乡居生活的李清照,失去了身边唯一的亲人。赵明诚的撒手人寰顿时使她陷入了痛苦的深渊。她的一首《孤雁儿》,不但在词牌名上和自己的处境相呼应,在内容上更是表达了自己情场寸断的情感,寄托哀思。词中描写了作者早上起床,就有说不清道不尽的惆怅。“沉香断,玉炉寒”,巧妙地引出自己的情怀如水,熨帖而又自然。再增加撕裂人心、惊扰春思的三弄笛声,不仅妙在引出惊碎的心,引出对青春将逝的感伤,而且使缕缕凄厉欲绝的音响缠绕和笼罩着词境。上阕以人的笛声惊碎梅心作结。下阕则由大自然的悲声“小风疏雨萧萧地”领起,渲染悲伤气氛。由苍天的叹息和垂泪(小风、疏雨),很自然引出词人的“千行泪”。此时再点出“吹箫人去玉楼空”,已经水到渠成,方知女词人何以要“无佳思”、“情怀如水”,泪下千行。“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结尾这三句,出语清淡,似痴痴地自言自语,既点了梅这个花意象,又抒发了孤独、茫然、空落的心情,使词人与梅的形象融为一体,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悼亡之情。

李清照的晚年是在南方度过的,这一时期的词作主要表达了她国破家亡夫死的落寞情感,同时记录了晚年的乡愁和对国事的关切。《永遇乐》则是代表作之一,该词流露出作者去国怀乡、思念亡人的寂寞心情。此词在艺术上已经炉火纯青,通过今昔的对比,既是对个人遭遇的感伤,又是对国家盛衰的慨叹,有人乐我悲、人醉我醒、老无所归的心境,更有词人经过人生的悲欢离合之后渐趋于平静无奈的意境。凄清幽绝之感,一层层细腻地展现出来。

总而言之,李清照以自己的爱情生活作为素材,将自己少女时代的欢快活泼,新婚燕尔的甜蜜幸福,别后的柔情相思,乡居岁月的恬淡自信,遭遇丧夫的悲痛欲绝,晚年的乡愁和对国事的关切,都一笔笔描进词里,一幕幕再现给读者。

四、李清照爱情词的创作特点

李清照在诗和词的创作中都有所造诣,但以婚恋情感为主题的作品均以词的形式表达,在爱情词的创作中体现出深刻的思想根源,她敢于冲破思想束缚,虽然没有完全逃避当时社会意识形态或宗教的影响,但是在作品中有了相当大的突破:打破封建的思想束缚的李清照,以个人的情感为主线,根据不同时期的感情波折,赋予诗歌不同的主题和风格。李曾失去过自己心爱的人,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她对情感和生死的态度,从而在诗的主题上都因情感出现了转折点:李清照在丈夫死后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国家和人民身上。

李清照的词风以婉约为主,但又不失豪放,其艺术特征主要表现为善于抒情造境。她善于把强烈的感情熔铸在艺术形象里,创造出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她还善于从描绘一段情节、一个思想曲折中,显示出感人的意境。

在写作手法上,她提出“词别是一家”[4],主张词要典雅,强调词的音律性,李词的音节和谐,流转如珠,富有音乐美。她的词用典不多,却善于运用口语、市井俗语,使词写得明白而家常。语言既浅显自然,又新奇魂丽,富于表现力,并善用白描手法和意象,李清照的意象群多是由花、草、鸟兽和她身边的日常用品构成,其中最喜欢的当属梅、菊和雁。此乃“以寻常语”创新意。

在创作内容上,她以知识女性特有的艺术感受,展示种种人生境况和生活情趣,婉约道出内心的情感,更营造出深化细腻的意境,成就词的凄美,给后人无与伦比的享受,把两宋婉约雅词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高峰。

结语

爱情是个莫名其妙的东西,它既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又能给人带来伤感与痛苦。爱情又是个美丽的话题,它的浪漫与神奇赋予了无数诗人以灵感。李清照用诗篇抒写了自己的爱情感言,她细腻的笔触不但写出了自己的感受,还同读者产生了共鸣。爱情像潺潺的流水,其玄妙之处也许只有用婉约的方式表达才好,因此,以婉约著称的李清照采用了婉约的方式对爱情进行勾勒。同时从个人的情感经历入手,加上丰富的想象和创造,把首首爱情诗篇展现得熠熠生辉。读者只有通过对李清照本人和作品的理解,才可以真正体味到期待爱情、感受爱情和创造爱情全过程。

参考文献:

[1]梅根·特莱西德.爱情世界的语言[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2]周汝昌,夏承焘,等编.宋词鉴赏辞典(上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3]苏建新.从李清照的词看她一生的情感历程[J].孝感学院学报,2001(21):88-90.

李清照诗词篇5

凑了一个空隙,去登金华八咏楼。不为别的,因为这里有一代词人李清照的足迹。

郑振铎先生曾经很真情地评说:“李清照是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诗人!”

将“最伟大”这样的形容词放在这样一个古代女性身上,这是绝无仅有的事。刘小川先生也说得真切:“历史的星空,尽管女人寥寥,但总算有一个李清照,光辉不让须眉。文学史为她辟专节,‘等级’仅次于李杜苏辛,却并非勉强提高妇女地位。如果李清照缺席,事情将很麻烦:把蔡文姬、薛涛或花蕊夫人提到一流作家的位置,难免凑份之嫌。”

这样的大词人在此驻足,来到金华,不登八咏楼,是为一生的遗憾。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楼台亭阁,有文人墨客登临赋诗,自然会名扬天下。金华的八咏楼不仅是个精致的古建筑物,而且它跟诗人的名篇、英雄的故事融合在一起,所以风流千古。

八咏楼原名玄畅楼,后改名元畅楼。位于金华市城区东南隅,坐北朝南,面临婺江,楼高数丈,屹立于石砌台基上,有石级百余。此楼系南朝齐隆昌元年(494年),东阳郡太守、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沈约建造。竣工后沈约曾多次登楼赋诗,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有一首《登元畅楼》云:“危峰带北阜,高顶出南岑。中有凌风谢,回望川之阴。岸险每增减,湍平互浅深。水流本三派,台高乃四临。上有离群客,客有慕归心。落晖映长浦,焕景烛中浔。云生岭作黑,日下溪半阴。信美非吾土,何事不抽簪。”并在此基础上又增写了八首诗歌,称为《八咏》诗,是当时文坛上的长篇杰作,传为绝唱,故从唐代起,遂以诗名改元畅楼为八咏楼。

上午八时半许,我与毛友登上八咏楼,却空无一人。凭栏远眺,蓝天万里,白云朵朵,南山连屏,双溪蜿蜒,尽收眼底。新建的“八咏公园”横伸在八咏楼与双溪江(即婺江)之间,绿荫成林。八咏楼现存建筑共四进。第一进为主体建筑,重檐楼阁,歇山屋顶,翼角起翘,石砌台基。沈约的八咏诗勒于石碑,所以登上八咏楼,首先见到是一个墨绿色的石像,这就是沈约。穿过一个厅堂,拐过屏风,一尊白色的雕像静静伫立着,这就是李清照。郭沫若书写的“一代词人”的横匾挂在门厅上。李清照的雕像显得有些高挑,据说是因为李清照的身材在古代女子中是属于修长的一个。

李清照不但长得高挑,而且也长得非常漂亮,完全称得上美女,这有她的《减字木兰花》词为证: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横。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李清照敢与鲜花比美,充分说明她的确生得漂亮。她清瘦而高挑,属于那种“骨感美人”一类。换句话说,她长得比较现代。性格活泼而含蓄,又十足的古代。

李清照的家世不同于一般,用有现在的话说是“官二代”,用传统的话说是书香门第。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为著名学者,曾任礼部员外郎等职,博通经史,能诗善文,是苏轼门下有名的“四学士”之一。而且李格非藏书甚富,李清照秉承家学,从小打下了良好的文学基础。

当然李清照可没有像有的“官二代”那样,沉迷于梳妆打扮,K歌娱乐,蒸发青春,挥霍钱财。而是崇拜杜甫,向往李邕的风度,晋唐宋诗人,都被她收入眼帘,在当时是相当有才华的“官二代”少女。

“诗言志词言情”、“词为艳科”都是对宋词创作主流倾向的归纳。宋词的题材集中在伤春悲秋、离愁别绪、风花雪月、男欢女爱等方面,与“艳情”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贪图享受,人所难免,兴动,形诸歌咏。宋人事后又觉得不合雅趣,有失颜面。于是“去俗复雅”作为宋词创作的主要努力方向,从不自觉到自觉,从零星的努力到形成创作流派,把宋词推向文学的高峰。

李清照的词固然少不了“艳料”,但更多的却是“真情”。

李清照不但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而且她的词作又别具一格,独步一时,被誉为“词家一大宗”。

文学来源于生活,诗词的创作离不开生活本身。李清照之所以能创出流传千古的词作,与其一生中经历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生活有密切关系。

李清照一生以宋室南迁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生活优裕,十八岁那年又嫁给官宦之后太学生赵明诚,夫妻二人情投意合,如胶似漆。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共同从事学术研究。志趣相投,生活美满。这一时期李清照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且看小令《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人来,袜剗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袜剗犹剗袜,不穿鞋。正在后花园里打秋千的李清照,忽见有客人来,于是连鞋也顾不得穿,和羞走,金钗溜,走到门边却回头,瞧那客人怎生模样。并且掩饰,低头嗅青梅。青梅本无味,实是少女心中有滋味。少女的那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羞涩之态跃然纸上。

所以有人说少女时代的李清照,对异性相当敏感。若说《点绛唇》尚不足为证,我们再看《蝶恋花》: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柳眼梅腮春心动。酒意,诗情,春心,三种可以燃烧的东西混为一团,然后逼出带着身体特征的急切追问:谁来与共?

没人来。于是少女掉眼泪,“夜阑犹剪灯花弄。”床上翻来覆去的,想呀想呀,春心欲胀破,枕损钗头凤。

此情多敏感,此欲多炽烈!

历史的真相大约是这样:李清照原本性早熟,情炽烈,而她读的那些闲书,那些“艳科”作品,又使得到强化。她的艺术天分使她能用语言给出异于一般女孩子的情状。礼教给她张力,修养使她含蓄,她赢得了一个能让宋代士大夫认可的表达空间。这也许是后人赋予她“婉约派”代表人物的一个原因吧。琼瑶的言情小说风靡大陆,“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是缘于琼瑶对宋词有相当深的研究。“词言情”,此话不假。

文学创作唯有进步才是硬道理。李清照婚后把整个身心都放在文学艺术的深造和金石文字的收集研究上。她同赵明诚互相砥砺,进行词的创作,技法日臻成熟。李清照二十一岁那年的重阳节,两宋婉约词绝唱《醉花阴》问世了。李清照把它寄给在外当官的丈夫: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秋闺的寂寞与闺人的惆怅喷薄纸上。据《嫏环记》载,赵明诚接到后,叹赏不已,又不甘下风,就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日三夜,写出五十阙词。他把李清照的这首词也杂入其间,请友人陆德夫品评。陆德夫把玩再三,说:“只三句绝佳。”赵问是哪三句,陆答:“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赵明诚拍案叫绝,又仰天长叹。夫妇二人,从此分出高下。陆德夫的点评传遍京师,后世传为佳话。宋元明清的各式书斋,多少儒生捋须而诵,多少名媛捧心而吟。

然而好景不长,公元1127年,金兵攻破了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南逃。李清照夫妇也随难民流落江南。飘流异地,多年搜集来的金石字画丧失殆尽,给她带来沉痛地打击和极大的痛苦。后来金人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自毁长城,赵明诚又病死。李清照从天堂一下子跌落到孤苦的境遇。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动乱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这为她创作诗词提供了充沛的素材。所以她后期的词作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情调悲伤。如《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悲秋之意,悲愁之苦满眼都是。全词写来尽管没有一滴泪,然而给人们的感觉却是“一字一泪,满纸呜咽”。这比直写痛哭和泪水涟涟更为深刻、凄酸,也更能感染人。

颠沛流离的生活和多劫多难的遭遇,促使了李清照的词作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她在词坛中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易安体”。她不追求砌丽的藻饰,而是提炼富有表现力的“寻常语度八音律”,用白描的手法来表现对周围事物的敏锐感触,刻画细腻、微妙的心理活动,表达丰富多样的感情体验,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在她的词作中,真挚的感情和完美的形式水融,浑然一体。她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发展到了顶峰,以致赢得了婉约派词人“宗主”的地位,成为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

因此,有很多人把视点都停留在李清照的“婉约词”上,而真正的李清照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须眉之刚毅;既有常人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爱国情怀。她不仅有卓越的才华,渊博的学识,而且有高远的理想,豪迈的抱负。她词作中的笔力横放、铺叙浑成的豪放风格却往往被人忽视。而评价李清照的“最伟大”之处,也正鉴于其刚柔相济的词风和那颗巾帼不让须眉的爱国之心。

李清照在南渡初期,写过一首雄浑奔放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借项羽的宁死不屈反讽徽宗父子的丧权辱国,意思表达得痛快淋漓,表达对宋王朝的愤恨。

李清照读了著名的《读中兴颂碑》诗后,当即写出了令人拍案叫绝的和诗《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两首。此诗笔势纵横地评议兴废,总结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兴败盛衰的历史教训,借嘲讽唐明皇,告诫宋朝统治者“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一个初涉世事的少女,对国家社稷能表达出如此深刻地关注和忧虑,不能不令世人刮目。因此,宋代周的《清波杂志》认为,这两首和诗“以妇人而厕众作,非深有思致者能之乎?”明代陈宏绪的《寒夜录》评此两诗:“奇气横溢,尝鼎一脔,已知为驼峰、麟脯矣。”

所以当李清照避难到金华,登上八咏楼,感慨地写下《题八咏楼》诗:“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悲宋室之不振,慨江山之难守,其“江山留与后人愁”之句,堪称千古绝唱。

多年的背井离乡,使她那颗已经残碎的心伤痕累累。又因她的改嫁问题遭到士大夫阶层的污诟渲染,受到了更严重的残害。她无依无靠,呼告无门,贫困忧苦,流徙飘泊,最后寂寞地死在江南。

整个八咏楼冷清得很,只有我与毛友二个游客。我静静地立在李清照的雕像前面,见她左手背负,右手握一书卷,两眼远眺婺江,一股寂寞之神!

李清照诗词篇6

试图采用平行比较的手法,从她们各自的身世、生长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对她们创作的重大影响,以及她们诗歌作品的艺术风格进行比

较和探讨。

关键词:诗词 ; 文化背景;意象 ; 艺术风格 ; 比较深析;

我国当代著名的文艺评论家、诗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林庚在她所著的《中国文学简史》中论及宋代诗人李清照,写道:“中国女作家中,能够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地位的,这是唯一的一个人了。”

李清照历来以优秀的词人著称,不但写了大量的词,也写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她最著名的一首《乌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以宏伟的气魄,成为千古绝句。

1979年,世界天文界破天荒地以“李清照”给水星上一座环形的山脉命名。地球上的女诗人成了水星座,李清照成为中国文坛上永放光辉的星辰。诗人李清照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世界和宇宙。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家庭生活富裕、文艺学术气氛极浓。李清照自幼博通诗书,才力华瞻。早年所写的诗词都是关于闺中生活情趣的内容,词风清新俊秀。之后因经历了国破家亡,后期的作品多写家国之痛和时世之悲,词风超于凄咽悲楚。

艾米丽·狄金森

(Emily Dickinson,1830-1886),美国天才的女诗人,美国新诗的鼻祖,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驱。与李清照相比,狄金森生长的年代要迟七百多年,因此这两位女诗人诗歌创作的文化历史背景有很大的不同。狄金森生长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安默斯特镇,父亲是一位律师。她17岁时进入一所女子神学院学习,但只读了一年书便返回家中,是一位自学成才的诗人。美国内战前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为逃避恶劣的社会环境,她选择独处,与自然为伍。狄金森以自然为题材,一生共写了1775首诗歌,其中500多首是以“自然”为题材,表达了人与自然关系的融洽与和谐,这是她的理想的体现。

作家的作品,是时代的一面镜子,这两位杰出的诗人的诗作,是时代赋予的心声。李清照与狄金森虽然一个生活在古代,中国封建时代的中期;一个生活在近代,美国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时期,亦即资本主义时代的中期。两位女诗人都生活在社会向上发展阶段。在她们的生活中,社会和家庭是她们的文化背景,也是她们诗歌创作的土壤。两位女诗人生长的家庭都有着较深的文化涵养,也是比较富裕的殷实之家。所以在她们少女时代,都一样天真烂漫,无忧无虑,并憧憬着甜蜜的梦。请看李清照的《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是一首传唱千古的词,是作者少女时代的自画像。荡完秋千后,她有点累,双手因为用力也有点疼,懒洋洋、慢吞吞地摩挲着手,这正是露水浓、花儿少的初夏时刻,出了点汗,把薄衣服都湿透了。这时,求亲的男子刚好来探家,她一见陌生客人来了,紧张得赶紧往屋内躲藏,因慌乱顾不得穿鞋,连头上的金钗都掉了,十分害羞。这反映了封建时代深闺女子不能在陌生男人前抛头露面的禁忌。但她毕竟是个活泼的少女,天真又好奇。她想看看求亲的男人长相如何。于是又在门口站住了,一边回头看客人,一边还拿着一颗刚采下的青梅在鼻子底下嗅着,一副娇憨之态,清纯可爱,也体现了这位少女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憧憬爱情的反叛精神和浪漫情怀。

狄金森在少女时代所写的诗歌,也体现出类似的天真浪漫、热爱自然、热爱自由的主题。与李清照生长的封建时代不同,她的诗歌有西方资本主义开放时代女性的特征,作为一位几乎足不出户的闺女,她终日与书为伴,但想的是如何通过读书,扩大视野,到外界探险,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请看她的“Here Is No Frigate Like a Book”(任何快船也不如书卷):

There is no frigate like a book/To take us lands away,/Nor any courser like a page of prancing poetry://This traverse may the poorest take/Without oppress of toll;/How frugal is the chariot/That bears the human soul!

(任何快船也不如书卷;/它能带我们远游各地,/任何骏马也比不上/一页奔腾的诗篇;//最穷的人也能游览/不愁交不起路捐;/载满人类灵魂的车辆/使用起来最低廉!

这首短诗使用三个意象:frigate(快速帆船)、courser(骏马)和chariot(轻便马车)来和book(书本)比较,把书本比作这些运输工具,把人带到广阔的想象世界中去,把读书的趣味和遨游传奇式的世界的情趣沟通起来,从而使诗情得到升华。

李清照因无生育,被公公强迫与丈夫分居两地。她写了许多思君的诗歌,从内心里发出对丈夫的思念与夫妻间真挚的爱情。《醉花阴》被视为李清照词中的精品: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重阳节是思亲团聚的佳节,虽然生活在仕宦之家,生活环境优裕,日夜都在怨愁中度日,因为酒前花下少一人,哪会不消魂呢!你看西风把窗帘吹起,看看我整个人比黄花还瘦。诗人作此诗表达因夫妻分离,思念之情绵绵不绝。李清照的这些思君词,委婉含蓄,藏而不露,是典型的封建时代爱情生活的写照。

狄金森生活的时代则是女性可以自由谈情说爱、选择自己婚姻权力的时代,本来,她是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选择自己喜爱的对象,向所爱的人求爱,她左盼右盼,却等他不来,这使她十分失望,这就是她第一次失败的恋爱。然而她却敢于直率、坦诚地用诗歌表达她追求的愿望。请看狄金森的爱情诗“If You Were Coming in the Fall”(如果你在秋天到来)的片段。

If you were coming in the fall,

如果你在秋天到来,

I`d brush the summer by

我将轻拂夏日而过,

With half a smile,and half a spurn,

半带微笑,半带弃绝,

As House wives do,a Fly.

如家庭主妇把蝇捕捉。

If I could see you in a year,

如果能在一年之内将你盼来,

I`d wind the month in balls--

我将把月份缠绕成一个个纱球,

And put them each in separate Drawers,

把它们分开,放进各自的抽屉

For fear the numbers fuse

以免这些数字融合,不再分开。

But,now,uncertain of the length

而目前日期遥遥,

Of this,that is betweern,

等待无期,天各一方

It goads me,like the Gublin Bee`,

像妖蜂,使我伤痛不已

That will not state——it`s sting.

无法忍受,就如刺蛰之疼。

狄金森的这首爱情诗,充分体现了一位西方女性在青春热恋时期对恋人的思念和未能相会的痛苦心情。诗人直率地流露了自己与恋人天各一方,无法相见所受的煎熬痛苦。这种痛苦,如妖蜂刺蛰之疼。诗中的表达充分体现了西方诗人粗犷的风格,与李清照爱情诗的婉约风格形成了对照。但两位女诗人都共同从心底发出了对各自所爱的人的思念之情。

李清照中老年时期,国破家亡。丈夫49岁病故,膝下无子,孤苦伶仃。北宋灭于金兵铁蹄下,皇帝钦宗、徽宗均被俘,南宋小朝廷也面临受欺凌和被覆灭的危险。她后期的诗词,写出了诗人对身世之痛和时世之悲而发出的哀鸣,词风趋于凄咽悲楚,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此类作品有如《声声慢》、《永遇乐》、《渔家傲》等,其中的《声声慢》最为著名: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作者在历遭国破家亡、丧偶、颠沛流离而从心底发出的悲惨愁苦的心声。开头所用的七对叠字,表达了诗人茫然失落、情怀悲苦的怨情,接着描写秋末冬初、晚来风急、大雁飞过、黄花零落的凄凉景象,衬托出诗人的不解愁结和国破家亡之痛。

晚年的狄金森也有如李清照类似的情感。狄金森因一生未嫁,晚年孤寂凄凉,于是想到“死”,这与李清照回避谈死有很大的不同。不过狄金森对死的态度并不悲观。她一生虽闭门幽居,但与自然为伍,创作了大量的以自然为题材的诗篇。她的自然诗中有着超验主义的回响,表达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及自然所蕴含的深刻哲理。狄金森写了许多以“死”为题材的诗,她把自然界的季节更迭和生死轮回结合在一起来描写,歌颂死亡的永恒,请看她的《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因为我不能停下来等待死神)

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 --

因为我不能够停下来等待死神---

He kindly stopped for me ---

他和善地停下来等我---

The carriage held but just ourselves

那辆车只能容我们两个——

And immortality

还有不朽。

We slowly drove——he knew no haste

我们慢慢驱车——他不慌不忙

And I had put away

我也把我的劳与闲

My labor and my leisure too

统统丢到一边,

For his civility

为了他的礼让

Since then--`tis centuries—and yet

离那时已是几个世纪—

Feels shorter than the day

但好像过了还不到一天

I first surmised the horses’heads

我首次猜测到,马头

Were toward eternity

在朝向永恒奔窜。

狄金森这首诗巧妙地把死亡和爱情的主题融合在一起。她把死亡描写成一位含情女子,与诗中的主人公一起乘车出游。死亡不仅是同游的绅士,而且是赴坟墓的向导,是跨出时令、驶向永恒的使者。诗人认为,人经过死亡而达到的永恒之境,是一种完美的归宿。这种观点是她深受爱默生超验主义思想影响的一种体现。以美国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和超验论的代表人物爱默生(R.W. Emerson,1803—1882)发起的超验主义运动在19世纪中叶盛行美国,而美国著名的学者艾肯(C.Aiken)在深入研读狄金森的诗歌后称,在她身上“发现了新英格兰超验主义的完美结晶”。超验主义视宇宙为上帝精神的体现,人的心灵和自然界都与这精神相通。自然界的一切动植物都有生老病死的过程,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融洽、一致的。人与自然的这种过程是相似的、完美的、和谐的。在人生历程的最后阶段,狄金森追求回归自然。而李清照却因家破人亡而痛心,想冲出困境。体现了这两位中西女诗人在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下发自内心的不同人生观和价值观。

李清照与狄金森诗歌写作风格方面有两点相似之处。一是遣词造句简洁、凝练、通俗,二是修辞手法含蓄、朴素、生动。

英国伟大的戏剧作家和诗人莎士比亚说过一句话:“Brevity is the soul of wit.”(言语以简洁为贵)。李清照诗歌的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被崇尚为“易安体”,因为李清照自号为“易安居士”。“易安体”成为文学上简洁凝练风格的代名词。这是李清照的独创风格,它在文学史上影响大而深远,这也是奠定了她在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地位的因素。

一、李清照在作品中善于使用叠字,如《声声慢》中所用的七对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诗人使用了七个最通俗的字加以重复,形象地刻画出一位似有所失、似有所寻、悲苦寂寞老妇人,十分逼真。

二、李清照善于使用一个字、一个词来表达丰富的内容。如“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个“愁”字,包含夫君死、北宋亡、离乡背井、孤身漂泊、生活苦楚等一连串的不幸带来的愁苦。

三、善于使用典故,使语言凝练、简洁、含义丰富。如在《凤凰台上忆吹箫》这一词牌取自于《列仙传》中弄玉与萧史的故事。词中的“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其中“秦楼”即凤台,相传是秦穆公女弄玉与其夫萧史乘风飞升之前的住所。

狄金森的诗歌也与李清照的“易安体”类同,简洁、凝练、通俗,含蓄、朴素、生动。人们把狄金森诗歌的这种风格称为“电报式”的风格。她采用省略,还常用破折号(Dash)来暗示一些没有用文字表达出的含义。她还常任意使用大写字母,表示强调、惊奇等含义。另外,她的诗句中常省略介词、名词,甚至动词,使语句很不规范,但给读者提供了想象的空间。

这两位杰出女诗人的艺术特色,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关于使用自然界的物体为意象,以具体代替抽象,以形象抒发胸臆。自然界的各种花草树木和鸟兽昆虫,皆出现在她们诗词的字里行间,使她们的作品成为一种形象暗示的语言,具有隐喻及象征的功用,以隐喻引起读者的沉思,以象征提示哲理。李清照最常用的意象是梅花、(黄花)、大雁等,此外还有青梅、红藕、海棠、梧棠、西风、露水、月亮等。例如“露浓花瘦”、“却道海裳依旧”、“月满西楼”、“雁过也,正伤心”、“满地黄花堆积”、“梧桐更兼细雨”、“晚风庭院落梅初”等等,或表达自己闺中生活,或表达夫妻分离之苦,或表达亡国丧夫之痛。不过她使用的意象主要是一些花草鸟兽和身边一些常用之物。李清照采用的这类意象也体现了她诗词的婉约风格。

参考文献:

[1]林庚.中国文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416-387.

[2]马瑞芳.李清照[A].西安,国家历史[J].2008,(1)21,9-10;

[3]徐振忠,黎耕集[C],香港,拓文出版社,2004,366;

[4]Marcus Cunliffe, The Literature of the United States[M],Hong Kong, World Today Press, 1975,173-175

李清照诗词篇7

吕小妹

(南京市江宁区秣陵初级中学,江苏  南京  211111)

摘  要:本文以《醉花阴》教学为例,在“文本背景处”、“教学重点处”、“语言精美处”三个方面对这首古诗进行了拓展,来探索古诗教学中拓展的基本形式,浅谈拓展的基本要点,努力提高拓展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拓展形式;基本要点

在古诗词教学中,巧妙地拓展,能够拓宽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空间,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增加学生的积累,加深学生的文化底蕴,努力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要让一首首古诗在课堂里面变得丰富多彩,拓展就是古诗词教学的“春风”。所以,依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我们应该重视在古诗教学中巧妙地拓展。《醉花阴》是一首著名的重阳词,为李清照早期和丈夫赵明诚分别之后所写,它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词人的寂寞与相思情怀。教学中不仅仅要把握词人内心的“愁”情,还要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诗词鉴赏的方法、全面了解李清照其人其作。为此,在这首词的教学中,可进行如下拓展:

一、在文本背景处拓展

白居易曾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诗词常常是作者的经历、思想、情感的外观。因此,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就要对作者的时代、人生经历、思想感情等“写作背景”有所了解,这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古诗的内容及所抒发的情感。教学这首词时,可对文本的背景进行这样的拓展:

1、当时李清照丈夫赵明诚在山东莱州做官,李清照留在老家青州居住,爱情深笃的夫妻却过起了“牛郎织女”的生活。李清照,形单影只,居室寂静,再不闻评诗论文,再没有欢声笑语。她的生活孤独寂寞、空虚无聊,更多的是对丈夫深深的思念之情。李清照就写了这首词给丈夫赵明诚,以寄相思之苦。

2、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琅嬛记》

上面的两则材料是李清照写作《醉花阴》的背景。阅读往往是需要知人论世的,尤其是古诗词阅读,因大多年代较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如果不做一点相关背景的拓展和延伸,学生可能很难体会作者的深层情感。因此,围绕文本拓展和延伸相关的背景资料,可以扩大学生视野,帮助或辅导学生介入阅读情境,拉近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离。

二、在教学重点处拓展

《醉花阴》这首词的教学重点之一是作者以花喻人写愁,以物写瘦的方法使用,如果将这一方法讲解到位,本诗的主题学生自然而然就把握了,为此,在这一环节上,可做如下拓展:

1、出示一组写愁的诗句,比较诗人写愁方法的不同。

(1)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李白)

(2)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杜甫)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4)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秦观)

引导学生分析古人是如何写愁的,李白写愁,说愁是有长度的,可以衡量的;杜甫写愁,从一片飞花的飘落,感受到春天的流逝,何况背后是万点落红,愁是有数量的;李煜说,愁像一江无穷无尽无休无止绵绵不尽的春江之水;秦观说飞红万点愁如海,不仅有数量,还有深度。有如此众多的写愁高手站在李清照的面前,李清照如何写愁才可以在文学史中留下自己的一席之地呢?她是如何写愁思的?继而引导学生分析,李清照写愁的艺术特色: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作者以花喻人,黄色的菊花不止外形上淡雅、清秀,与作者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而且在菊花品格的传统象征意义上,它象征高洁、淡泊,也酷似作者芳华和清品的精神,这样的比喻,正比较恰当的反映了当时作者由于离开丈夫而孤独、愁闷的生活和内心情感。

2、再出示一组以物写瘦的诗句,让学生品析体会本诗手法的精妙

学生分析出以花喻人,以物写瘦的手法之后,教师再出示一组以物写瘦的诗句,比较同样是以物写瘦的诗句与词句相比哪一个更好?

“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秦观《如梦令》

“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 (程垓《摊破江城子》)

在比较中得出,李清照词中这个比喻与词的整体形象结合得十分紧密,例如,下片写菊,并以菊喻人,却始终不见一“菊”字。词人用“东篱把酒”这样的典故与“暗香盈袖”的描写,突出咏菊的话题,“菊”的色、香、形态,俱现笔端。清代陈廷焯《云韶集》评价说:“无一字不秀雅,深情苦调,元人词曲往往宗之。” 这三句共同创作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仁的境界。尤其是帘卷西风,时令与环境气氛做烘托,使人马上想到一副西风瘦菊的画面。很有意境美。

三、在语言的精美处拓展

诗歌的语言讲究凝练含蓄,言虽尽却意无穷,耐人寻味。教学本诗时,可让学生细细品味,加以拓展。在欣赏“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这句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联想重阳节的诗句,来理解景中寓含的相思之愁、孤独冷清之感。重阳节与家人或朋友相聚一起赏菊饮酒、插茱萸登高的习俗,在古代很盛行。唐代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尾联写道:“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表现得更为清楚:“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莱萸少一人。”重阳节到来之时,这自然会使词人联想到往日家人团聚,共度美好时光的欢乐情景,往日欢乐情景与眼前孤独寂寞的情景相对照,更使词人倍增相思之苦;重阳佳节,孤零零地在纱帐中,自然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秋夜凉风袭来,不禁又使词人增加一层冷清之感。一个“又”字,说明不止一个重阳节,丈夫离家至少一年了,愁得长度是如此之长,从而突出她的伤感情绪。

李清照诗词篇8

苏轼、李清照分别作为宋代词坛豪放派和婉约派的两大代表人物,是宋词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式的人物,对宋词及以后词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他们两人在关于宋词的发展方向方面有相当多的异同,因此,去探讨他们的这种异同和是什么造成他们这种现象是具有一定价值和意义的。

本文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研究了他们早年人生经历的相似和差异,笔者认为苏轼和李清照早年的不同经历造成了他们不同的审美理想;第二部分从细微的角度研究了他们对宋词审美理想的不同之处。

关键词:审美理想 宋词 苏轼 李清照

第一部分 豁达乐观的苏轼和多愁善感的李清照

 苏轼出生在一个富有教养的家庭,自幼勤奋好学,博通经史。他所在的宋朝是一个表面承平而内部社会危机四伏的时代。一方面,经济高度繁荣,物阜民丰;另一方面,国力却日渐衰弱。尤其是在军事方面,非常糟糕,对辽对金作战屡屡失败。同时,内部官僚机构膨胀,,百姓生活困苦不堪,积贫积弱的形势日益严重。苏轼在这样的家庭与社会气氛熏陶下,受儒家经时济世思想的影响,二十六岁参与制科考试,从此踏上仕途。,但他仕途不顺,几经贬谪,像许多正直有才华得知识分子一样,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他在新派与旧派斗争的漩涡中,起伏沉浮,历经坎坷。下面将苏轼的仕途之路罗列,以便更为清晰直观的看到苏轼一生的起起伏伏:

初任在凤翔,三年后还京,差判登闻鼓院,又授直史馆,

同年父亲苏洵病故。

三十四岁再回汴京。时王安石推行变法,,但因亲眼目睹变法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上书反对王安石变法方案,受王安石一派的排挤。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杭州任满三年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   

大概十年后,即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乌台诗案”,被捕下狱。   

苏轼受百天牢狱之灾,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经多方面的营救,终躲过一劫。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职位相当低的闲职黄州团练副使。经此一狱开始变得达观,遂开垦荒地,种田帮补生计,自称“东坡居士”。

元丰七年,苏轼奉诏赴汝州就任。因长途跋涉,旅途劳顿,其幼儿不幸夭折。苏轼上书朝廷,请求暂时到常州居住。

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哲宗即位,王安石势力倒台,苏轼于是年被召还朝。

之后短短一两年内,苏轼从登州太守,拔升翰林学士,至上礼部尚书

后来认识到到新党旧党皆一丘之貉,后终又受排挤,因而再度自求外调,重回杭州做太守。   

杭州生活很惬意,但没过多久,王安石再度执政,苏轼就再次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政见不合,被外放颖州。   

之后苏轼又几次入朝、贬官、贬官、入朝,一度被贬惠州、儋州(在今海南岛),至徽宗建宗靖国元年(1101年)再次被召还京时,病逝于常州。

由苏轼的生平可以看出,他饱尝宦海沉浮之苦。这也注定了他的人生态度上自始至终充满出世与入世的矛盾。“长恨此生非吾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穀文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1】是他思想的真实写照。但他始终没有退隐,说明儒家中为君为民的思想占据上风。他于恶劣环境中学会了如何以豁达的心态面对人生。在谪居之地,不能不说苏轼身处蛮荒的边远之地就没有一点悲伤。悲伤是有的,但他善于化解。“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2】说明了苏轼是以一种“游于物外,而不游于物内”的审美态度对待生活的,他的阳刚之气溢于言表,颇有海明威笔下的“硬汉”精神。也正是这样一种审美观造就了他“以诗为词”、“推崇阳刚”“平淡朴质”“自是一家”的审美理想。

李清照出生在书香门第,从小文采出众,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这一点上与苏轼是极为相似的。她少女时代在济南有过非常欢乐的生活:"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3】

十八岁时,在汴京与太学生、丞相赵挺之之子赵明诚结婚。婚后,夫妻感情笃深,常投诗报词。那首著名的《醉花阴》,便是在这时寄给在外作官的丈夫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秋闺的寂寞与闺人的惆怅跃然纸上。

公元1127年,北方金族攻破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仓皇南逃。李清照夫妇也先后渡江南去,第二年,赵明诚死于建康(南京)。明诚死后,清照陷入悲苦的困境中。后独身漂泊江南,在孤苦凄凉中度过了晚年。她连遭国破、家亡、夫死之痛,所作词章更为深沉感人。比如那首著名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掺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两盏三杯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此时,她充满了“物是人非”的忧愁和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愤慨。

纵观李清照一生,虽然没有苏轼那样“蒙太奇”式的命运,但她一路走来也多坎坷。与苏轼也有相似之处。但是,李清照毕竟不具有苏轼达观的心态。且作为少女,早年生活愉快,并无忧愁可言,婚后与丈夫感情融洽,因丈夫常年在外,多思念之情,加之她多愁善感的性格,情感更缠绵,更细腻。因而当挫折来临时,她更多的是陷于其中,虽不至于不能自拔,亦多悲叹身世,十分感伤,很少有豪迈超脱的气概。这使她的词有与众不同的风格。她的词前期多写悠闲的生活,后期之作与前期相比迥然不同,一改早年清丽、明快的风格,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抒发了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婉媚”、“别是一家”的审美理想。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这同苏轼的“自是一家”的审美理想截然不同。

正是苏轼和李清照的不同经历,使他们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造成了他们对词学不同的审美理想。

第二部分自是一家与别是一家

苏轼和李清照对宋词的审美理想有诸多差异,他们分别有着“自是一家”和“别是一家”的观点。苏轼主张“以诗为词”,李清照则认为应该“以词为词”; 苏轼崇尚豪放阳刚,李清照欣赏婉约唯美;苏轼不满意词固守音律,重感情自由抒发,李清照则比较突出音律,典重妍丽。这决定了宋朝两大代表词派不同的文风和不同的审美理想。

下面将就这三方面一一加以表述。

(一)   “以诗为词”和“以词为词”

宋朝初期的词,其风格基本上是沿袭五代词的绮靡俗艳,柳永是代表,其内容多为艳情风月,深得市井喜爱。故有“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故而宋词也有“聊佐清欢”的审美理想。但苏轼对词坛这种沉迷与艳情的风气十分不满。他有意识的想打破这种格局,开拓词的境界,他的词雄豪奔放,意境辽阔,被后人誉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以诗为词“即是他为开拓词的境界提出的。

谈“以诗为词”,必然要讲到诗词的区别。中国的诗歌过多的强调“言志”、“比兴”传统。,因而诗承担了很多政治使命。它大多要受礼仪的统领和节制,诗情要合乎礼仪,所以大多数诗格调高雅;而词不受礼仪限制,可以自由地抒情,但过于注重音律,所以又不可避免的因此导致词较诗而言,视野狭隘、格调卑下、专注形式而难以自由抒发心志。苏东坡提出让词继承发扬诗的“言志”、“寄兴”的传统,以扩大词的境界,加重词的分量,希望词像诗那样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历史感。他将“以诗为词”作为自己的一种创作理想,将此在自己的作品中加以实践。

苏轼这样的知识分子,有入世、出世之两面,既“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苏轼自幼饱读儒家经典,入世精神很强,他的抱负主要在政治方面,写诗作词仅仅只是余事。但仕途不顺,怀才不遇,使他的感情郁结于胸,而词比

诗从性质而言更易言志,他便不满足与词的专主抒情,而要用它来言志,有这种想法的人不仅仅只是苏轼一个,因为像他那样壮志难酬的人不在少数,因而便形成了“以诗为词”的创作倾向。

而这一词学主张在当时遭到了许多人的批评,其中最主要的就有李清照。李清照提出“自是一家”,即“以词为词”,与苏轼的审美理想截然相反。她虽不主张将诗词彻底区分开来,比较注重词的社会内涵。但她还是主张诗词有别的。词就是词,不能当诗来写。在诗词有别这个问题上,李清照主要认为差异在音律上。她认为,苏轼虽然学问甚好,但所作的词还只能是长短句的诗,因为往往不协词的音律。关于这个问题,笔者将在第三部分详细阐述。两种不同的审美理想导致两种不同的词风,但两者并不是特别的针锋相对,两者均强调词应具有社会内涵,这种兼容性确保了词的发展,并分别开拓了不同的境界和意境,确保为后世带来不同风格的宋词精华。

(二)   豪放与婉约

早在明代,张延就提出将宋词划分为“豪放”和“婉媚”两大派。苏轼和李清照便毫无疑问的成为两派的代表人物。他个人虽不主张写作风格豪放的词,也有一些可以看做是婉约的词,如悼念亡妻的《江城子》,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苏轼在创作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在走豪放派的道路,那些推人向上、使人奋进的文字无疑证明“豪放”是苏轼的一大审美理想。如苏轼的《定风波》,“莫听传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词中洋溢着乐观豁达、豪迈奔放之情,那种笑对危难、大度从容的人生态度让人佩服。关于这一审美理想的形成原因,前面第一部分中已经详细的表述了苏轼的一生坎坷,其诗词豪放的特点与其本人不屈不挠的性格和曲折的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在这就不再赘述。

而作为婉约派代表人物的李清照,词多缠绵细腻,清丽骚雅,词调蕴藉,含蓄委婉。像我们熟悉的《武陵春》、《醉花阴》等都表现出其委婉的特色。

需要指出的是,豪放派以气势力量取胜,但难免有时失之于粗犷喧嚣,不够文雅;婉约派虽以细腻见长,但总让人感到过于软媚柔弱。正是两者的发展为后来姜夔将两者结合起来创立风雅词派打下了基础。还应该注意的是,并不是李清照仅仅就只作婉约之词,在南渡之初,她曾做过一首雄浑奔放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借项羽的宁死不屈反刺徽宗高宗父子的丧权辱国,意思表达得淋漓尽致。应该归于豪放派一类。而苏轼的《江城子》也该归队于婉约派。这里将豪放和婉约是就其创作的大体风格而言的,是大多数作品的审美理想。

(三)   不为音律所限与典重妍丽

李清照说过,苏轼“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与大海,然接句读不葺之诗尔,有往往不协音律”。【4】.可见苏轼的词不受音律束缚,一任心灵抒写。李清照则比较突出音律。但苏轼大多数作品是不合音律的。那为何还要将此作为他的一个重要的审美理想呢,原因在于,作为词学改革的前锋,其主张在北宋时代并未占到主体,但是在南宋却蔚然成风。其中典型的代表人物是辛弃疾。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在抗战派和投降派的斗争中,投降派总是占据上风,恢复中原的努力一而再再而三的遭受挫折,那些像辛弃疾一样的爱国人士不能不扼腕浩叹,悲愤填膺,有泪如倾。当他们把一腔热情倾注于诗篇的时候,自然选择了苏轼的“不为音律所限”的观点。在主张音律方面,就词的“本色”讲,词应该合乎音乐,因为词是从歌词发展而来的,应该婉约柔美。但李清照是有分寸的,她并不认为合乎音律的词就一定是好词。她曾批评柳永的词“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5】可以看出,李清照心中的好词应该是格调高雅,典重妍丽,具有大家闺秀气派。这便是李清照的审美理想。

苏轼和李清照的审美理想在某些方面是截然不同的,他们或豪放或婉约,或“以诗为词”或“以词为词”,或不主张音律或主张典重妍丽。造成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生平经历不同,从而造成个人性格迥异,因而有了宋代两种不同的词风,他们为宋代词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使得宋代两大词派闪现不同的光彩。

参考文献:【1】苏轼《临江仙》

【2】苏轼《超然台记》

【3】李清照《如梦令》

【4】李清照《论词》

【5】李清照《论词》

其他参考文献:

《中国古典美学史》(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年10月版)

上一篇:教案格式范文 下一篇:节约粮食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