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诗范文

时间:2023-03-05 16:17:39

李清照的诗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女作家,她留存的诗虽然为数不多,但却有着深湛的思想意蕴、沉厚的时代内容和浓挚的艺术气韵。诗中豪气纵横,笔触犀利,充盈着阳刚之气、骏健之风,形成了与其词风遏然有别的独立诗格。

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才华横溢、抱负非凡的女作家,她在诗、词、文、赋等方面都有所成就。长期以来,她的诗在其词名的掩盖下,没有受到太多的重视。尽管她的诗流存下来的不多,但其诗作所反映的社会现实要比她的词更为广阔,并且充满了辛辣讽刺,富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因此,我们在研究李清照时,必须顾及她的诗作,这样才能对她的思想、生活与创作等作出比较全面、客观的评价。

李清照的诗所反映的思想内容,首先是不满现实政治的黑暗,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注。

北宋末年,宋王朝已走向大动乱乃至灭亡的时代。统治阶级荒淫昏玻,政治腐败;人民生活陷入绝境,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诗人深为国家民族的命运担忧,她在《语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两首中,借“安史之乱”的史实,抒写个人的感慨和识见,有力地揭露了黑暗的现实,告诫统治者要任用“贤相”、“良将”,一致抵御外侮。她大声疾呼:“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俱在”。否则,就将重蹈唐朝的覆辙,出现“时移势去真可哀”的局面。这首立意新颖、气势豪放、笔力雄健的诗作,是诗人青年时代的作品,充分显示了她的政治敏感性和勇于干预现实的精神。

统治集团的腐败无能,外族的不断人侵,终于导致了北宋的灭亡。李清照被抛入“九地洪流乱注”的苦难生活中,饱受着流离失所的折磨。在乱离生活中,她目睹了统治集团投降派逃跑偷安,人民生活极度痛苦的社会现实,心中激起了满腔的愤怒。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春,金人挥师南侵,高宗自扬州渡江南逃。赵明诚罢守江宁,李清照随丈夫乘舟沿江去芜湖、途经当年项羽兵败自刨的乌江县,她写下了简洁犀利、铮铮有力的五绝《乌江))(此诗亦题作《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宋室南渡后,主降主战两派斗争激烈,由于赵构无心抗战,投降派在朝中操纵大权,中原恢复无望,民族危机日趋严重。李清照以项羽于坟下宁死不屈的气节,斥责统治集团逃跑偷安、无心抗敌的罪恶行为,主张活要活得有志气、死要死得悲壮,对南宋政权苟且偷安进行了辛辣讽刺。爱国之心溢于诗行,政治倾向性极为鲜明,诗人俞正燮曾称赞这些诗句“忠愤激发,意悲语明”。

这些诗刺痛了南宋君臣的神经,所以招来了流言蜚语和无端的诬蔑,但诗入仍以诗歌形式针贬时弊,干预现实。她针对有些民族败类如张邦昌、刘豫之流,充当敌人的傀儡,在敌军卵翼之下先后成立伪楚、伪齐政权的可耻行径、又写下了《咏史》一诗:

两汉本继绍,新室如赘庆。

所以播中散,至死薄殷周。

李清照期望南宋朝廷能像东汉光武帝刘秀那样,光复社傻,统一南北,重振汉族政权。诗中以两汉喻指两宋,把类似王莽新朝的楚、齐伪政权,拟为令人憎恨的“赘庆”,说明南宋继承北宋。正如东汉继承西汉一样,才是合法的政权,坚决反对伪楚、伪齐。并热情颂扬不与曹魏合作以至慷慨牺牲的稽康,借以讽刺张邦昌、刘豫等傀儡,呼唤忠耿之士刚肠疾恶、不畏。这类体现诗人关怀国运、重视气节的爱国主义诗篇,对鼓舞人们当时的抗敌斗志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朱嘉评此诗云:“如此等语,岂女子所能”。

李清照诗作反映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她对故国旧家的怀念。经过几年颠沛流离的流亡生活,加深了诗人怀念故国旧家、同情北方沦陷区人民的感情。

宋高宗绍兴三年癸丑(1133年),李清照有感于签书枢密院事韩肖胃和工部尚书胡松年出使金朝,写下《上枢密韩公诗》,诗作倾吐了患难时代一个普通百姓的真诚心声和愿望。她自恨无力拯救祖国的危亡,只能表示“愿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坯土”,以深沉的笔触倾诉了自己对故土的殷殷思念和对中原人民的无限关切。她避乱金华时写的《打马赋辞)),更是以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发出“佛狸定见酉年死”的诅咒。她还热烈歌颂横戈杀敌的民族女英雄花木兰,感叹自己“老矣不复志千里”,但愿与广大人民结伴还乡。这些思念故国旧家的诗篇,都是其爱国思想的映。

李清照诗的再一方面内容,即由于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而产生的追求自我解脱的思想。

诗人的青年时代,赵、李两族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中都是失败者。她虽然不曾参与直接的斗争,却受到间接的影响。冷酷现实的教训,使她对当时政治的腐败,仕宦生活的险恶,感到无比僧恨,幻想逃到虚幻的超现实的境界,以摆脱尘俗的干扰,她的《感怀》诗,便是这种思想的反映。特别是那首《晓梦》诗,更是把这种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

晓梦随疏钟,飘然跻云霞。

因缘安期生,邂逅曹绿华。

秋风正无赖,吹尽玉井花。

共看藕如船,同食枣与瓜。

嘲辞斗诡辩,活火分新茶。

虽非助帝功,其乐何莫涯。

人生能如此,何必归故家。

起来敛衣坐,掩耳厌喧哗。

心知不可见,念念犹咨磋。

前十四句写梦境,后四句写梦醒时的心情。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种飘渺的梦境,表达了自己不满现实,追求自我解脱的思想。全诗对仗工丽,音韵流畅,想象丰富,风格飘逸。至于她那首《夜发严滩》的七绝还表示了诗人对追求名利、往来奔忙者的鄙视,对不慕功名富贵、隐居不仕的严光的歌颂,充分体现了她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李清照的这类诗,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是她无法解决客观现塞与内心苦闷的矛盾的一种反映,也是对黑暗现实的一种否定,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此外,悼亡思乡也是李清照诗的重要内容之一。例如《春残》:

春残何事苦思乡,病里梳头恨发长。

梁燕语多终日在,蔷薇风细一帘香。

这是诗人南渡以后之作,写残春思乡之苦。梁上燕语呢喃,帘间蔷薇飘香,熟悉的春光,触起沉重的乡思和无穷的幽恨。诗人以乐景反衬哀思,渲染出异乡客、衰病身的苦涩之情,语意凄清、情思婉约,深沉的思乡之情寄托于对客观景物的描写之中。再如(偶感》一诗:

十五年前花月底,相从曾赋赏花诗。

今看花月浑相似,安得情怀似往时。

上联回忆与赵明诚共同赏花赋诗的幸福生活,下联抒发触景伤怀、物是人非的悲痛心情。用记忆中往日的美好生活剪影,反衬当下孤寂凄凉的现况,感情真挚恳切。

李清照刻画自然山水的诗虽然不多,但从其描写自然景物的诗篇看来,同样别具风格。如(题八咏楼》: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这是诗人晚年避难金华时所作,不免触景伤怀,感慨颇多。八咏楼在今浙江金华婆江北岸,江流贯通南国,放眼可见两浙众多州郡,为登临胜地。诗人上联吊古伤今,感慨无穷;下联描绘江南自然形势,大气磅礴、语言工致、意境开阔,这是其词难以达到的意境。

再从李清照诗作的艺术特色来看,也具有鲜明的艺术独创性。

首先,她善于根据不同题材选择不同的诗体,构成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如上面提到的(夏日绝动、《咏史》等表现爱国激情的政治讽刺诗,本来可以写成长篇巨制的,但由于这些诗是她内心愤怒感情的爆发,就需要用高度集中、凝练的语言来表达,因此采用了诗歌中容量最小的五言绝句的形式,使其悲愤之情喷薄而出。而那些抒发内心苦闷、追求自我解脱的作品,则往往以音乐性较强的五律或七绝的体裁,配以清新流畅的语言和优美动人的音韵,构成空灵飘逸的意境,形象生动地揭示出内心复杂深刻的矛盾。

其次,为了针贬时弊,干预现实,诗人还巧妙地引用历史人物故事,与现实生活里的人物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诗作的政治性。从叱咤风云、宁死不屈的项羽,反抗虚伪礼法而慷慨牺牲的稽康,蔑视高官厚禄、隐居不仕的严光,到替父从军、转战沙场的巾帼英雄花木兰等一系列历史人物形象中,都寄寓着诗人的理想和抱负,表现了诗人反抗侵扰、热爱祖国、抨击黑暗、向往光明的理想与追求。

李清照的诗范文第2篇

关键词:李清照 诗词作品 青春 影响

谈起李清照,不得不说,她身上有着这样那样的标签:婉约派词人“宗主”、宋代最伟大的女词人、千古第一才女等等,她独创的“易安体”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她的白话词,在当时有着极大的社会影响力,当时及后代的文人都对李清照的艺术成就极为推崇。更难得的是,出身于官宦之家的李清照,得益于良好的家庭文化教育成名极早,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其最为出色的代表作是其中后期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等,但作者认为,李清照早期的词作特别是被很多研究者所不太重视的,其出嫁前的闺阁时期的词作,也很值得一读,有着独特的价值所在,其中最难能可贵的一点,在作者看来,就是透过这些词作,而跃然纸上的那个少女形象:她从来就不是娇气柔弱、多愁善感的,她有着过人的才华,深远的见识,这样一个鲜活的形象的是这么的仅有,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上是这么的难得。而这一切,都凝固在那些优美的诗词作品中,这些作品,怎不由得我们击节赞叹,倍加珍惜!下面,就让我们借着赏析这一时期的几首诗词作品,让我们再一次走进一千多年前的那个快乐少女的如诗世界。

其一:活力又豪放的青春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在这首词作写于李清照十五六岁时,全篇用几乎毫无雕琢,清新自然的寥寥几语,就勾勒出了一幅夏日傍晚的荡舟归游图。这群快乐的少女,在一个夏天的傍晚,一起去溪亭游玩,说笑跳闹,喝酒划船,不知不觉天色已晚,哎呀,要快些划船回家了,但不知是喝醉了后太贪看眼前的美景,还是心里太着急乱了方向,总之她们的小船儿来到了密密的荷花丛深处,摇摇晃晃的小船惊得水中花丛里的沙鸥、白鹭扑棱棱飞起来,呼扇的翅膀上带着一串串亮晶晶的水珠,呼呼啦啦的冲天而起,真是好一幅生机勃勃而又情趣盎然的画面啊!闭上眼,仿佛还能听见姑娘们那银铃般的笑声。这就是少女时期李清照的生活啊,活泼、快乐、无所顾忌、充满活力。

在这里,李清照没有端起大家闺秀的架子,而全然是一个活泼开朗,豪气潇洒的少女,她用生花妙笔写出了青春的朝气,她将自己充满勃勃生机的快乐定格在了~中,让我们一起分享这份快乐,让我们在今天依然能了解感受到在宋代,一个少女所拥有的真实的欢乐时光,让我们知道千年前的女孩儿,她们的快乐生活是这样的啊,这功劳,谁人堪比。

其二:美丽又伤感的青春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C。

这首亦写于李清照待字闺中的十六岁左右的词作,在当时问世后得到了极其巨大的赞赏,以至于“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词作传神刻画出了一个充满才情的多情少女形象。她宿醉在春天的一个风大、雨疏的夜晚,在昏昏沉沉的酣睡里,只听得风声雨声将后院的花草叶子噼里啪啦地抽打了一整夜,在睡到天光大亮后,这位敏感多情的少女,最担心的却是院子里的海棠花怎么样了,怕是要遭殃了吧。谁知卷帘的侍女却答道:海棠花没事啊。这个答案显然没让心思细腻的女孩儿满意:唉,你哪里知道啊,一场风雨过后,海棠叶是更加肥大茂盛了,但是海棠花恐怕就已经被吹落了。

这首词中,最经典的当然就是“绿肥红瘦”四字了,一绿一红,一肥一瘦,将平字用奇,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艺术效果,可以说是用语绝妙。并且李清照用这一句话,便道明了自己复杂的情绪:红颜易老,就像那凋落的红花一样,经不住风吹雨打,青春易逝,老去的脚步匆匆,怎样才能留住这流逝的时光,流逝的青春呢?少女的愁怀,少女的伤感,如此细腻的情绪,李清照借着花儿娓娓道来。青春,美丽而伤感的青春,在少年李清照的笔下有了色彩,有了具象,让千百年后的我们也体悟到了这份敏感的心思,让我们跟着一起惆怅,这首词作里深厚的白描功力,巨大的艺术魅力,可见一斑。

其三:娇羞又大胆的青春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首词作于李清照出嫁前夕,这里面的少女形象,应该就是李清照自己。这是怎样的一个女孩儿呢,那是在一个好天气里,阳光灿烂、风轻云淡,一个大家闺秀,在自家的院子里荡秋千,自由自在,快活尽兴,哪怕香汗淋漓,也心情大好。这个充满活力又精神抖擞的娇小姑娘啊,忽见有客人闯入了花园,急忙含羞回避。因为过于慌乱,仅是穿着袜子,鞋忘了穿,头上的发钗也掉了,真是狼狈啊!可就算是这样,这个小姑娘却又倚在门边,装作低头嗅青梅的样子,一再偷偷张望来客。这是个多么鲜活而美妙的画面啊!这是个多么可爱的姑娘啊!

那又是什么让得我们一向爽朗大方的少女李清照,一下变得如此娇羞呢?那只能是来的人是她心上的情郎啊!透过文字,千年之前,那少女倚门回首嗅青梅的俏皮小心思,那又慌乱又羞怯的眼波,那绯红的脸庞,似乎都历历在目。空气中仿佛都荡漾着一股酸酸甜甜的、青涩的、叫情的味道!李清照是如此贴切的描摹了美好初恋中青年男女的真实心态,她用手中的生花妙笔直抒情感、直面内心,如此真挚,如此热切!

其四:见识非凡的青春

更令人称奇的是,少年时期的李清照,在词名昭著后,还开始了她的写诗生涯,写的还是封建时代本是男性专利的咏史言志诗,这便是被大儒朱熹啧啧称奇为“如此等语,岂女子所能”的《和张文潜浯溪中兴颂二首》。

其一

五十年功如电扫,华清花柳咸阳草。

李清照的诗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诗歌;女性;文化差异

艾米莉・迪金森和李清照分别是中西方杰出的女诗人,一位是美国浪漫主义时期与惠特曼齐名的伟大诗人,被推崇为20世纪意象派诗歌的先驱;另一位是我国南宋著名的婉约派词人,诗词清丽明快,委婉含蓄,以“易安体”在我国文坛上独树一帜。作为中西文坛上两颗耀眼的明星,由于她们生活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中,深受各自文化传统的影响,因此她们在情感表达、爱情和婚姻观方面都有所不同,这实质也是中西方在传统文化上的差异。

一、情感表达方式的不同

艾米莉・迪金森的诗歌在爱情的表达上真挚、热烈而又坦诚。迪金森所处的时代正值美国的镀金时代,受欧洲文化思潮的影响依旧很严重。西方受中世纪骑士风的影响,强调在爱情中实现人生,再加上女性所受的教育普遍较高,所以,西方女性在对待爱情方面尤为直率和坦诚。尽管迪金森终身未嫁,但是从她的书信和诗歌中可以看出,她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始终存在,并敢于毫无保留的表达出来。不同于中国文化的含蓄,迪金森在诗歌中大量使用第一人称直抒胸臆。她的诗有超过150首是以“我”开头的,反映了她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对爱情表达的热烈、真挚。诗歌《如果你在秋天到来》中,诗人以第一人称的手法,大胆的述说少女的相思、无奈和期盼心上人到来的热烈情怀。“如果你在秋天到来,我将轻拂夏日而过,半带微笑,半带弃绝,如家庭主妇把苍蝇扑捉。…… 如果只是延至数个世纪,我愿扳弄手指度日数数,逐日递减,直到它们全部掉入,塔斯马尼亚岛屿的土地。如果确定无疑,当今生度完,它应属于你和我,我愿把它,像果壳,扔向遥远,去到来生把你赢得,而目前,日期遥遥,等待无期,天各一方,像妖蜂,使我伤痛不已,无法忍受,就如刺蛰之疼。”最后,诗人把自己所忍受的痛苦比作妖蜂在折磨着自己,使得诗歌所表现的情感热烈、真挚, 让读者感同身受。

与迪金森不同,李清照作为一位传统的中国女性,在爱情的表达上是含蓄、羞怯和婉转的。在几千年的封建礼教的束缚下,中国古代女性深锁闺中,与世隔绝,从小接受妇德和三纲五常的教育,往往将对爱情的渴望深藏心底,在婚姻上只能遵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即便如李清照这类知书识字的女性可以借助诗词来表达爱情,但也多是写闺情幽怨的,风格含蓄而羞怯。李清照的一首《一剪梅》就婉转地描写了女子等待恋人时的暗自神伤:“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再如李清照在《蝶恋花》中表达的对夫婿的思念之情“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翦灯花弄。”这首词描写的是冰雪消融的初春,风和日丽,柳枝渐渐露出翠绿的嫩芽,就像沉睡的人睁开的眼睛,浅红的梅花如同少女娇羞的脸颊。在这万物复苏的春天,自己也春心萌动,但又能与谁分享诗情浓意呢?孤苦中,忍不住泪流双颊,弄残了粉妆,沉重了花钿。新穿的春衫虽是金缕缝制,却无人欣赏,自怜中,顾不得枕头会损失美丽的头饰,斜倚着枕头,怀中浓浓的愁绪进入了梦乡,却好梦何在?深夜起来,剪弄着灯花,希望灯花爆结,喜事来临,然而喜又从何来?此时正值其夫婿仕宦在外,李清照独居青州,思念之际写成此词,词人由景入意,借景抒情,把其春闺之怨,思夫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然而却非直白地抒发思念,而是含蓄内敛,委婉道来。

二、 婚姻家庭观的不同

西方社会中,主张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尽管依然存在男尊女卑的现象,但女性在婚姻和家庭观念上,注重个人独立和自主选择婚姻的权利。迪金森在诗歌中就尽情地表白自己的爱情,及对异性和家庭的渴望,情真意切,真挚感人。从中少女找到爱情婚姻的喜悦,到中为人妻时还要求拥有平等的权利:“我是妻子,我已不再是...那另一种境界,我是沙皇,我现在是'女人',这样安全多了”。迪金森将西方女子在婚姻中追求独立和平等的思想明确地表现出来,丝毫没有女性在婚姻中依附于丈夫的思想。

中国女性在封建社会中接受的是“三从四德”、“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思想,女人没有自主选择婚姻的权利,更没有离婚的自由。对于出嫁的女人来说,丈夫是天,对丈夫的顺从是女子的美德,相夫教子是女人的职责,这是传统文化给女性套上的无形枷锁。李清照也没有逃离这一枷锁的束缚,所幸她的婚姻幸福,婚后与丈夫一起研究文学和金石,把自己全部的爱倾注于丈夫和家庭上。但好景不长,在经历了国家的离乱后,丈夫赵名诚病逝,顿觉自己孤寂凄苦,哀怨绝望之情油然而生。这在她的《声声慢》中最能体现,词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七个叠词如泣如诉,衬托出词人的凄凉心境;“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表达了词人失去丈夫的孤苦、悲凉和哀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更烘托了词人心境的凄惨。丈夫的离去犹如大厦已倾,家庭的破碎让词人难抵秋凉。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女性对家庭的倚重。这种女性对婚姻家庭的倚重,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

三、总结

通过对比分析中西两位女作家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出文化背景的差异促使两位女性在爱情的表达方式和婚姻家庭观念上皆然不同:迪金森热烈、直率地呼唤爱情,李清照含蓄、羞怯地品味相思之苦;迪金森坚持女性在婚姻中的自由独立,李清照反复哀叹失去丈夫关爱的落寞。这种比较对于我们更加深刻的理解两位作家的写作,理解中西文化差异,乃至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合作都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

[1]托马斯・约翰逊. 埃米莉・迪金森的诗歌[M] . 芝加哥: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75.

[2]江枫.埃米莉.迪金森名诗精选[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 1997.

[3]陈祖美.李清照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夏成焘. 唐宋词欣赏[M] .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

[5]邓乔彬.宋词与人生[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6]张廷杰.宋词艺术论[M].北京:研究出版社, 2002.

李清照的诗范文第4篇

摘要:韩莎,生活于阿拉伯伊斯兰前期,在阿拉伯古代文学史上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人们因她笃实的信仰和动人心弦的诗歌而敬仰之。李清照,我国北宋末年著名女词人,备受当时和后代文人墨客的击节叹赏,堪称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颗明星。韩莎和李清照都生活于文学气息浓厚、社会动荡的年代。通过鉴赏两位女诗人的诗词作品可感受到不一样的女性风采和异国情怀。

关键词:诗歌;李清照;韩莎

一、生平简介

李清照(公元1084―1151),号易安居士,今山东省济南人。大约活了六七十岁①。李清照经历了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的动乱年代,因此她在不同时期写下的词作,其内在情感亦有所不同。李清照一生词作不断,留有丰富的作品与后人。

李清照的词作受到了很多著名诗人的大加赞赏。王灼②称李清照“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若本朝妇人,当推文采第一。”清代王士祯在对宋词进行整体概括时说:“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辛弃疾)称首。”③这一结论基本上获得了后人的公认。

与中华民族一样,阿拉伯民族也是一个诗歌的民族。在阿拉伯历史上的蒙昧时期,阿拉伯人的文化生活是非常丰富的,在文学领域,以诗歌最具影响力。

阿拉伯蒙昧时期的悬诗是阿拉伯古典诗歌的瑰宝,流传至今,后人视之为宝,其文学价值可想而知。而就在这样的氛围中出现了一位女诗人韩莎(公元575―645),④她是蒙昧时期最著名的诗人。实际上,韩莎是一位“跨代诗人”,她经历了蒙昧时期和伊斯兰两个时代,因此也有文学家将她列入伊斯兰初期的诗人之列。蒙昧时期的诗歌题材主要有颂扬、矜夸、爱情、讽刺、哀悼、忏悔等。

二、李清照与韩莎诗作的才情与女性美

(一)、才气之美。严羽曰:“诗之法有五:曰体制,曰格力,曰气象,曰兴趣,曰音节。”⑤诗也只有具备了这五个方面后,才可以作成一首好诗。

“尝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李清照的这首小词,短短三十三字,一气呵成;正如人的躯干,娇小而矫健。读起来朗朗上口,豪情逸兴随之而感。汉语言具有隐喻性的特征,即一字多意。这首词字数虽少,可李清照在词的字眼推敲上却下了功夫,一词一句便可包含许多重要的信息。李清照善于遣词造句和字眼的推敲雕琢。这种诗词功底是许多男诗人所不能及的。

“英国学者汉密尔顿・阿・基布说:‘阿拉伯文学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的突如其来性。’即最早的阿拉伯文学形式――蒙昧时期的诗歌,它是以一种完整的艺术模式突然展现的,无论是它的形式,还是它的题材,乃至诗歌的格律都已十分规范。”

在韩莎的一些长诗和短诗的作品中,她的每首诗歌的每一句都会结尾于同一个阿拉伯语字母上。诗歌的平仄节律和末尾的押韵,更使得诗歌如悲痛的音乐一般,渲染至极,感人至深,真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对于她的诗歌,有人这样评价到:“在她之前,没有一位像她那样杰出的女诗人;在她之后,再找不出比她更富情感的诗人。”以及,她为在战场上牺牲的四个儿子所作的哀悼诗亦是一种历史的记载,记录的是一个时期的社会情况和人民的生活景象。因此,从这一方面来看,韩莎的诗具有着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

(二)、纯洁之美。前面提到,“诗之五法”中的气象和音节;一首好诗,“气象”要端庄,“音节”要明朗。即诗的意境要登得大雅之堂,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引导或是深受其感的回味。李清照善于以描写景物和人物动作来衬托心中的情感。情与景完美结合,相互映照,生动易懂。

诗之九品中说到“长”、“飘逸”和“凄婉”;可以此来体会李清照的词:浪漫潇洒、悲哀凄切、回味绵长。

严羽曰:“学诗先除五俗:一曰俗体,二曰俗意,三曰俗句,四曰俗字,五曰俗韵。”李清照的词工整押韵,以描绘自然景色来抒发心中情感。既令人为之动情,也不乏人们为之产生肃穆敬仰之心。总之,李清照的词作中给人的是一种清新明朗的愉悦之感,鼓舞人心之气势和对美好的事物回味绵长。

如果以诗之九品中的“长”和“飘逸”来解读李清照的词的话。那么,韩莎的诗也可用其中的“悲壮”和“凄婉”来评价。如《哭兄弟》:“夜已深,回忆使我难眠,悲愁满怀,憔悴病更添…周围众人,都在为亲人哀泣,如若不然,我直欲命赴黄泉…兄弟!我发誓不会将你忘怀,纵然灵魂出窍,坟墓为我开绽…哦,我心悲痛,母心悲痛,莫非他昼夜将于孤坟相伴?”

在韩莎的诗中,善于描写“悲伤”与“流泪”。与李清照不同的是,李清照常以自然景物来衬托情感;而韩莎则多以回忆往事或用比喻的手法来诉说自己心中的悲痛之情,向世人传颂了一种人间真情。

(三)、刚强之美。无论是李清照,还是韩莎,诗词是诗人们生活经历的写照。这两位女诗人一生命途多舛,经历了社会的不如意。她们将个人的命运与时代的脉搏结合起来,写成了许多血泪凝成的诗词。在她们的诗词中,虽充满了悲伤哀愁之感,却看不到她们的颓废与厌世之情,这是一种情感的升华。

三、结语

动乱的年代,生活阅历的丰富可激发人们去思考问题,李清照和韩莎同处动乱变迁的年代。因此,她们的才华与社会环境是有着一定的关系的。季羡林先生把世界文明分为了四大类:中国文化、印度文化、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几千年的发展基甸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人民大众的多愁善感致使文学形式多姿多彩;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使得文学成就熠熠生辉。

阿拉伯的古代文化与浩瀚的沙漠密不可分,这种生活造就了他们慷慨好客、豪侠仗义的民族性格。伊斯兰的来临,寻求知识的态势更加活跃,丰富了阿拉伯民族的传统沙漠文化,使得文学体裁多样化,诗歌的发展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中。

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了不同的文学素养。中阿诗学体系在表述方式上存在许多差异,强调差异并不意味着否认沟通与融合。如何沟通两种文化的同异,在相互吸收,相互交流过程中实现不同文化的互补和互识。李清照和韩莎深受各自文化的影响,跨过两种文化、语言和地域,寻求期间的共同点,了解文化的差异性,促进不同文化间的和谐交流。(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温绍 钱学培,《李清照名篇赏析》,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年。

[2]严羽 著,郭绍虞 校释,《沧浪诗话校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3]钱钟书 著,《谈艺录》,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4]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开罗艾因・夏姆斯大学 编译,《阿拉伯古代诗文选》,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年。

注解:

①见徐培均 著:《李清照》,第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②宋朝著名科学家、文学家和音乐家。

③见徐培均 著:《李清照》,第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④对韩莎的生卒年有不同的说法,作者注。

李清照的诗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李清照的诗歌题材广泛,爱憎分明,风格豪迈道劲,颇有大丈夫气概,字里行间洋溢着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善于使事用典,借古讽今,并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本文将详细论述李清照的诗歌风格,并探讨其形成原因和其诗词风格的相互影响。

文翰寓品格,诗章见性灵。李清照是一位真正用心、用情写作的诗人。她的诗作虽大多散佚,现在能收集到的不过十余首,但却皆属上乘之作。李清照诗歌的思想境界较词深广,内容题材也广泛得多,不再拘泥于儿女之情,而是充斥着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雄浑沉郁的家国之思和对人生的种种感悟。

一、豪迈飘逸的诗歌风格

李清照的诗歌风格豪迈遒劲,奇气横溢,颇有大丈夫气概,善于使事用典,借古讽今,想象丰富,语意飘逸,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李清照的词或轻柔婉丽,或缠绵悱恻,而诗则大都是洗净儿女气的慷慨之音,整体风格与词不同。

《乌江》(也作《夏日绝句》)是李清照的一首流传很广的诗作。“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全诗表达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生时要顶天立地做人中豪杰,死后也做鬼中英雄。全诗气魄宏大,感情深沉,用项羽的不肯南渡对比偷安~隅的南宋君臣,从而达到借古讽今的效果。假若人们是初读此诗,谁又能相信这会是出自一位经常咏叹“绿肥红瘦”、“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弱女子之手。《咏史》:“两汉本继绍,新室如赘疣。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此诗通过赞美嵇康,严厉地抨击了那些卖国求荣、厚颜地依附伪政权的士大夫,笔力强劲,震撼人心。《题八咏楼》:“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这首诗是绍兴五年李清照在金华时所作。气象宏伟,感喟深沉。作者面对胜迹发出兴亡之叹,和一般的题咏诗不同,她把大好河山与祖国命运结合起来,以雄峻的笔势,极写了八咏楼的江河横流、旷野无边的景色,气魄卜分宏大。而一个“愁”字又把读者的心思从眼前壮丽的景色带到现实中风雨飘摇的南宋朝廷,如此大好河山竞忍心拱手让与敌人,不禁使人万分愤慨。这几首诗中的雄浑豪迈之气已超越一般男子之所作,其气魄之大,见解之深,思虑之广,已足可俯视巾帼、不让须眉了。

善于使事用典是宋诗的一个重要特色,李清照也不例外。为了表达她的爱国情感,她偏爱在诗中援引英雄人物的事迹,如《乌江》中的项羽,《咏史》中的嵇康,志在恢复山河的王导与坚决主战的刘琨(“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等。李清照在诗歌中善于用典来表达情感或透彻说理。她在《上枢密韩肖胄诗》中用典二十多处,无论是叙事,还是抒情,均多借用典故,或明用,或暗用,或正用,或反用。表情贴切,含义深刻。如她为了说明对敌人不可轻信,连举二例“衷甲昔时闻楚幕,乘城前日记平凉”。上半句用了春秋时楚人欲于盟会中袭晋,把甲穿于衣中,使晋人不备的典故,下半句则化用了唐贞元三年,侍中浑城与吐蕃相尚结赞盟于平凉,为吐蕃军所劫事。还有为了劝说二使臣广泛使用当地人才,说道:“露布词成马犹倚,崤函关出鸡未鸣”,用袁虎、孟尝君事来说明人才的重要性,用典十分贴切、得当。

浪漫主义色彩也是李清照诗的一个重要特色。她善于通过想象和联想营造诗境,抒发感想。如《上枢密韩肖胄诗》的第二首七律,便通篇都是作者的想象。“想见皇华过二京,壶浆夹道万人迎”,作者想象宋朝使臣出使金国,经过昔日的国都,必将受到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反映出北方人民迫切希望恢复国土的心情。《晓梦》:“晓梦随疏钟,飘然蹑云霞。因缘安期生,邂逅萼绿华。秋风正无赖,吹尽玉井花。共看藕如船,同食枣如瓜。翩翩坐上客,意妙语亦佳。嘲辞斗诡辩,活火分新茶。虽非助帝功,其乐莫可涯。人生能如此,何必归故家。起来敛衣坐,掩耳厌喧哗。心知不可见,念念犹咨嗟。”这是一首极具浪漫色彩的诗歌。诗人描绘出梦中的理想境界,在那里人们可以自由自在无拘无柬地生活,正当诗人沉浸在这一美好世界之中时,梦忽然醒了,看看周围的现实世界,不禁叹道:“心知不可见,念念犹咨嗟”。嗟叹之人又何止清照一人,天地悠悠,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为理想的难以实现而怆然涕下,现实和理想之间难以跨越的距离,成为人类永恒的悲叹!

二、李清照诗歌风格形成的原因

李清照作为一位久居深闺的贵妇,一介女流竟然能够“做诗以诋士大夫”,其诗作豪迈刚健,奇气横溢,有大丈夫气概,其政治见解也独树一帜,观点新颖深刻,这在当时女诗人中是极少见的,而形成这种诗歌风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家庭原因。其父李格非是著名的文学家,母亲王氏也爱好文学,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她的文学造诣日益精深。清照l8岁时嫁给赵明诚,夫妻二人志同道合,伉俪情深。婚后,清照一直协助丈夫收集金石书画,并跟随丈夫仕宦,到过很多地方视野也较一般闺阁贵妇开阔。家庭环境的开明与文学气氛的浓厚给李清照的才华以极大的肯定与保护,在普遍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李清照虽不是唯一的特例,但却是其中最突出的。她对事物往往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思想深刻、新颖能发人深省。如她的《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一语道破安史之乱形成的根本原因,即唐玄宗的“酒肉堆中不知老”,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最高统治者。比张耒“玉环妖血无人扫”的红颜祸水论不知要高明多少倍。

其次是其独特的性格特点。李清照的身上充满着一种自信的张力,她对自己的才华十分自信甚至自负。“诗情如夜鹊,三绕未能安”,“学语三十年,缄口不求知。谁遣好奇士,相逢说项斯”(《分得知字》)。作者希望自己的才华得到世人的肯定更希望能够在国难当头之时,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但在封建时代,作为一个女子,是没有任何政治地位的,因此她只能感叹“学诗谩有惊人句”。但她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政治理想事实上她一直是活跃地、积极地关注时事,关心朝廷的一举一动,因此才有了《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才有了《上枢密韩肖胄诗》。李清照性格的又一特点就是刚烈。因为她的刚烈,她可以大胆反抗封建家长,上诗讽刺她的公公赵挺之,这在封建社会简直是大逆不道的。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因为卷入党争,被革职流放,清照曾上诗给她的公公赵挺之,请求他救助自己的父亲,诗中有“何况人间父子情”这样感人的诗句,但却未能打动赵挺之。而当赵挺之节节高升之时,李清照再次上书,这次却是对这位热衷权势的公公进行了辛辣的嘲讽,诗中云:“炙手可热心可寒”,可谓大胆之极了。清照的刚烈使她对一味妥协求和的南宋朝廷十分不满,写下了一系列充满爱国豪情与深沉无奈的诗句。

第三,是社会原因。北宋后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争的阴影、亡国的威胁始终笼罩着宋朝廷和黎民百姓.尤其是靖康之难后,江河日下的局势与风雨飘摇的半壁江山都使诗人陷入极度的苦闷之中。满腔的爱国热情与对朝廷的失望都是诗人急于要宣泄出来的,因此,在她的诗中便不可避免地出现此类内容。为了避难,清照不得不远离家乡,不断流亡。赵明诚去世后,她孤身一人,流离漂泊,亡国之恨,乡关之思,身世之感都化作一腔悲歌,慷慨激昂地唱出邪浓得化不开的“愁”与“怨”。

三、李清照诗词风格的差异及其相互影响

在李清照的创作中其诗作的整体风格与其词作差异较大。她在诗与词中表现出了不同的自我。如果说在李清照的词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人比黄花瘦”、“欲语泪先流”的哀婉女子,那么在她的诗中则充斥着一个激昂豪迈、悼国怀乡的爱国主义英雄形象。一婉约,一豪放;一细致,一雄浑;一是诗人独抒性灵的心情日记,一为作者参政议政的豪迈文章。如此截然不同却又奇异地融合于一个弱女子身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两点:

第一,宋人心目中诗词的不同地位。诗是“载道”、“言志”的工具,而词是“诗馀”,是“小道”,是游戏之作。“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有较多的政治功用,是一种严肃的文体。而词由于兴起于民间,且是教坊歌姬舞伎弹唱所制,所以流于“艳科”,且由于词的特殊形式更便于抒发作者的内心感受。在李清照的心目中,她是严格区分诗词的功用的,她可以用诗来表达她的政治理想、社会抱负,但她在词中却沉浸在心灵的各种情绪之中,独自品味内心的点点滴滴与离愁别恨。

第二,李清照个人的词学主张。李清照在《词论》中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认为词是与诗不同的一种独立的文体,对音乐性和节奏感有更高的要求,以便“协律”、“可歌”。由于对词有了多方面的限制,也就缩小了词所能表达的题材范围,可以说,李清照是有意让词成为她抒感、伤春悲秋的载体的。

李清照的诗词虽然风格不同,但二者并非泾渭分明,而是相互影响。整体风格为婉约的词作中也不乏气象雄浑之作,而其诗作中也有婉秀灵动的作品,这可以看成是两种风格的渗透。如《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篷舟吹取三山去”这首词意境宏大,想象丰富,气势豪迈与易安的其他词不同,倒有些像苏辛派的词作。而其“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篷舟吹取三山去。化用庄子的《逍遥游》,充满浪漫主义色彩,飘逸豪放,与“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人名山游”的李白有些共通之处:这一点在她的诗中也有所体现,好用想象与联想,充满浪漫主义的飘逸气质也是其诗的特色之一。在易安的其他词中也有不少风格豪迈的词句,如“此花不与群花比”(《渔家傲》)、“春归秣陵树,人客建安城”(《临江仙》)、“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清平乐》)、“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玉楼春》)等。而李清照的诗作也不尽是雄浑豪迈之语,如她的《春残》、《偶成》二诗:“春残何事苦思乡,病里梳头恨最长。梁燕语多终日在,蔷薇风细一帘香。”“十五年前花月底,相从曾赋赏花诗。今看花月浑相似,安得情怀似昔时。”可谓整篇皆是情语,与词的风格别无二致。

李清照的诗范文第6篇

关键词:人生经历;作品风格;艺术成就

中图分类号:I106.2;I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2-0152-02

许多读知道阿赫玛托娃的名字,都是因为被她的《黄昏》深深吸引。这位女诗人的笔触如此细腻,寥寥几笔就能准确勾勒人物的心态,让人读之千般咀嚼,不忍放置。就是因为这种感觉让读者似曾相识,才让许多想起李清照的诗句,因为读李清照的诗也有这样的感触。这也许是本文要研究这两位带给作者同样震撼的诗人有何相似之处的原因。

一、阿赫玛托娃和李清照相似的出生背景

安娜・安德烈耶夫娜・阿赫玛托娃是俄罗斯著名的女诗人,阿克梅派代表人物,是俄罗斯诗歌史上的月亮。众所周知,俄罗斯诗歌史上的太阳是俄罗斯基本语的奠基人――普希金,那么能与之并肩的阿赫玛托娃的艺术造诣可想而知。阿赫玛托娃原姓戈连科,1889年6月23日生于敖德萨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1岁举家搬迁到彼得堡近郊黄村,在普希金的母校读中学,并开始写诗。

李清照生于1084年3月13日,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人。宋代著名女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是苏轼的学生;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李清照从小就在一个充满文学氛围的家庭中成长。

这两位在各自国家文学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女诗人虽然年纪相差800多岁,但是她们身上却有太多太多的相似之处。她们以自己独特的女性视角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动的女性形象,为世界诗歌文化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

二、阿赫玛托娃和李清照相似的人生经历

翻开历史的画卷,我们惊奇地发现,阿赫玛托娃和李清照的人生经历是如此的相似,就像活在世界另一端的另一个自己。

首先,阿赫玛托娃与李清照都出生于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家庭中。虽然阿赫玛托娃的父亲并不赞成她写诗,甚至禁止她用自己的姓氏发表诗歌,但是家庭教育的影响还是造就了她深厚的文学素养;而李清照的家庭乃书香门第,父母藏书丰富,这为李清照夯实了坚定的文学基础。两位诗人都是年少成名。阿赫玛托娃在1912年发表第一本诗集《黄昏》,2年后又发表著名的《念珠》,这两本唯美主义诗集让她名声大噪;李清照少年时期就写出让人耳熟能详的《如梦令》和《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

其次,两位女诗人都嫁给了另一位当时的著名诗人。阿赫玛托娃1910年高校毕业后就嫁给了恋爱6年的诗人古米廖夫。然而他们却在1917年离婚,两位向往自由的诗人认为分手是最好的选择。李清照18岁嫁给太学生赵明诚。二人婚后生活非常幸福,琴瑟和鸣,然而不幸的是,建炎三年八月赵明诚死于建康。

这两位女诗人的诗歌里都充满了对爱情的向往和赞美,这与其婚姻、恋爱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而且令人称奇的是,这两位女诗人的艺术成就都远远超过了其丈夫,这令“大丈夫们”感到无可奈何。

再次,这两位诗人中晚年的经历颇为相似,她们都处于社会动荡和历史变革时期。阿赫玛托娃经历了“十月革命”、卫国战争,晚年更是遭到法西斯强权的迫害。然而,至始至终,阿赫玛托娃都没有背弃她心爱的祖国。在这样痛苦不堪的生活里,在精神和现实双重折磨的下,她却创作出史诗巨作《安魂曲》和《没有主人公的抒情诗》,迈向了创作高峰,她用一颗慈母之心感受祖国人民的悲痛和苦难。李清照也在晚年面临着历史巨变。公元1127年北方金族攻克汴京,宋徽宗和宋钦宗被俘,宋高宗逃跑,赵明诚次年死于建康,李清照晚年凄苦。在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背景下,李清照并没有被打倒,而是提笔写下《声声慢》、《咏史》和《夏日绝句》这样的诗词。

三、阿赫玛托娃和李清照相似的创作风格转变

早期两位女诗人的作品都比较委婉,更多的是抒发个人情怀。中后期的作品内容都更加丰富,饱含爱国主义情怀。

阿赫玛托娃的早期作品语言风格简洁、自然,人物丰满、真实。她是从女性视角看待世界、看待生活的。阿赫玛托娃的作品深受普希金的影响,继承了俄罗斯诗歌的传统和现实主义小说的风格。她的作品中诉说了诗人的孤独和对真正爱情的渴望,但是又往往站在更高的角度,审视人的内心。早年的阿赫玛托娃是位多愁善感的抒情诗人,例如1911年的作品《在深色的面纱下》:“今天你为何如此憔悴?”“是因为,我用苦涩的忧愁把你灌得酩酊大醉。”“我急喘着,高声喊道:‘那一切不过是玩笑。我会死去的,你若一走。’你平静地一笑,冷冷地对我说:“别站在风口里。”用简单的笔触诉说男女主人公分别的离别之苦。然而“十月革命”的来临改变了阿赫玛托娃的生活,也改变了她的创作风格。当时社会动荡,很多知识分子禁不住国外的诱惑,弃国而去,而阿赫玛托娃坚定地与他们划清了界限。在她1917年的作品《有个声音呼唤我》中写道:“放弃你那多灾多难的穷乡僻壤……但我冷漠而又平静地用双手捂住了耳朵,不要让这种卑鄙的言语把悲哀的心灵玷污。”明确表达了她留守祖国,坚定不移的信念。她开始思考时局,思考现实。即使在最为严酷动荡的30年代,她的儿子因父母的原因一再入狱,阿赫玛托娃都没有放弃过祖国,在经历了一系列的苦难后,她的意志更加坚定,诗人的作品中爱国主义情怀、忧国忧民之心愈发强烈。她以一位母亲的胸怀爱着这片备受磨难的土地,爱着这片土地上痛苦的人民。

李清照的转变就更为明显了。李清照本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她的作品符合中国大众的审美,语言清丽,善用白描。李清照早期诗歌多反映闺中生活、田园风光以及离别愁苦。读着她的诗词,仿佛置身画中,一步一步,娓娓道来。赋闲生活,小女儿心态跃然纸上。李清照的《一剪梅》非常有名,也更能表现诗人的写作特点。“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通篇文字清丽,没有半点媚俗之态,思念之情跃然纸上。

李清照南渡后,丈夫的死给了她很大的打击,国家的破灭也让她的创作风格发生巨大的变化,其作品一改往日清丽之风,转而抒l怀乡吊念孤独之意。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她时常思念故土。这些意象在她的作品《菩萨蛮》、《蝶恋花》、《转调满庭芳》、《声声慢》和《孤雁儿》中清晰可见,充分表达了思乡和愁苦之情。我们可以通过这首《武陵春》来体会:“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两位诗人都是由单纯细腻的小女儿慢慢转变成忧国忧民、感怀家国的伟大诗人。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造成了这种相似的转变。

四、阿赫玛托娃和李清照相似的惊人艺术成就

阿克梅派是1912―19132年间形成于俄国的诗歌流派,它既有对象征主义的继承,又有对象征主义的否定。而阿赫玛托娃是阿克梅派代表人物,是阿克梅派三大诗人之一。她的主要代表作有《黄昏》、《念珠》、《白色的畜群》、《车前草》、《公元1922》和《没有主人公的叙事诗》以及死后于1987年首次公开发表的《安魂曲》。她的作品广受外好评,并于1964年荣获意大利的“艾特内・塔奥尔米诺”国际诗歌奖,是公认的“诗歌语言的光辉大师”、“20世纪俄罗斯诗坛屈指可数的诗人之一”,俄罗斯白银时代的重要代表。阿赫玛托娃在俄罗斯文坛的地位无人可以动摇。

李清照诗歌无数,诗词无双。著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她被誉为“词国皇后”,被尊为藕花神,现今在国内多处建有她的纪念馆。在封建社会中,女人本就属于弱势群体,然而李清照却能在那样男权社会的历史背景下追求男女平等、关心国家、热爱祖国,开创女国主义诗人的先河,无愧“千古第一才女”的美誉。

无论在俄国还是在中国,每一个时代,在文学历史的长河中,总会出现一些耀眼璀璨的明星。每一位伟大的诗人或者文学家的创作特点和创作风格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性格特点相关联,他们各具特色,各有风采,她们的作品往往都是独一无二的。像阿赫玛托娃和李清照这样跨越时代、跨越国籍又如此相似的诗人确实是少之又少。阿赫玛托娃和李清照就像世界上的另外一个自己,一样经历困苦,一样经历平凡。在动荡的历史背景下苦苦寻找自身的价值。她们不甘于平凡,不甘于落寞,从一个小女人成长为振臂高呼的爱国诗人,用手中的笔表达自己的家国情怀,用自己的笔来对抗社会的不公,发出自己强有力的呐喊。

参考文献:

〔1〕褚斌杰,孙承恩.李清照资料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熊骄.刚柔并济的婉约―阿赫玛托娃与李清照诗歌中的女性形象对比[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06).

〔3〕徐贤绪.二十世纪俄罗斯诗歌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4〕徐雪琴.阅尽沧桑,方显达练―浅析造成阿赫玛托娃和李清照诗词创作风格相似的原因[J].时代文学,2009,(03).

〔5〕杨雷.浅谈李清照和安娜・阿赫玛托娃的创作道路[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2,(05).

李清照的诗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在词学探究中,李清照是仅次于苏轼的探究热点,以往探究者多半关注其词作成就,但实际上李清照是诗词兼擅。非凡是诗,由于自古以来它在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李清照是不可能忽视的。

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上享誉盛名。她是一位诗词文赋兼擅,有着多方面艺术才能的女作家。可惜,其诗文散佚太多,欲窥豹一斑者不可得,历来学者鲜有提及。然而学者对其诗评价却极高,称她的诗可和李白、杜甫、陶渊明等比肩。

她的一生既享受过幸福,也饱经了苦难。尚18岁,和情投意合的赵明诚结婚。期间,夫妇俩诗词酬唱,生活舒心适意。此时,闺房绣户是她的生活世界,而美满幸福的婚姻爱情便成为她主要的人生理想。李清照甜蜜宁静的生活使之诗词风格意境愉快。随着赵明诚的出仕,夫妻恩爱却短暂分离,生活出现了暂时的缺憾,此时多创作表达相思夫君之词。靖康之难是李清照的人生转折,她家破夫亡,受尽灾难和折磨。南渡后,她遗留下来的诗多是这以后所作,仅存诗近20首。这些诗文“抒情言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对往昔美满自由生活的回忆,体现了李清照不图偏安,志图报国的士大夫情怀。

靖康之难前,《分得知字》为李清照和诗友在一起分韵作诗所成。《感怀》作于宣和三年,是在和赵明诚屏居之后,赵明诚出仕时所作,表现了夫妻二人的共同理想和正直廉洁的品格。《诗和张文潜二首》分析了唐朝之所以发生安史之乱的原因,通过总结历史教训,表现了李清照对北宋末年朝政的担忧。“呜呼,奴辈乃不能道辅国用事张后尊,乃能念春荠长安作斤卖”借古讽今,揭示当朝政治危机,不难看出李清照赤忱的爱国之心。靖康之难以后,李清照于建炎三年,1129年,随夫乘舟出芜湖,沿江而上至乌江县,创作了千古流传的《乌江》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表现了诗人崇尚气节的精神风貌,讽刺了宋朝统治者偏安偷生。《咏史》是借古嘲今,斥责了由金人扶持的伪齐、伪楚政权,对于在民族危难之际保持民族气节的人士给予赞扬和肯定。李清照于杭州所作五篇帖子系应酬后宫,是歌功颂德之作。《偶成》于赵明诚去世后所作,诗中抚今忆昔,从“十五年前花月下”到“安得情怀似往昔”,表达了诗人对亡夫思念哀悼之情。作《题八咏楼》时,李清照在金华避乱,“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于后人愁”她感叹祖国山河破碎,徒成半壁,表现了她强烈的忧国之心。同时作的《钓台》,“臣舰只缘因利往”形象地刻画了受名缰利索所羁的世人形象,“往来有愧先生德”,是对汉隐士严子陵表示崇敬之情。李清照于病中越发思乡,作《春残》以抒发思乡之情,“春残何事苦思乡”可见她思乡之切、之苦。《晓梦》是唯一一首记梦诗,全诗想象丰富,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寻求解脱苦闷的心情。《上枢密韩肖胄诗》二首,其中,李清照表达了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中原百姓的关切怀念。《断句七则》描述了诗人南渡以后的生活和时时感伤。

在李清照遗留下来的诗篇中,其中《诗和张文潜二首》是一首为数不多的和诗佳作,诗作中充分体现了诗人的过人之识和高超文艺。

众所周知,安史之乱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但自唐以来,人们多把责任推到杨贵妃身上,即史家也不例外。而李清照的这两首和作,不附和歌颂中兴大业,也不同于即景抚今吊古、感叹百年兴废,而是着重解析天宝事变的历史根源,昭示安史之乱后皇室内部斗争的深化,从总结历史教训方面拓展诗作意蕴,其中不乏警句“夏商有鉴当渠成,简策汗青今具在”、“时移势去真可哀,奸人心丑深如崖”,见出诗人有超人的识度,应该说没有深刻的历史反思是难以做到的。

在宋代,几乎没有哪一位诗人没有写过和韵次韵之作。但是和韵之作,因受原唱思路、用韵的限制,一般不轻易写好,所以和韵之篇少有名作。有关这两首和诗,人们评价不一。有认为二诗“奇气横溢,尝鼎一脔,已知为驼峰,鹿革脯矣”。也有认为二诗“未为佳作”,不过基本都承认“出妇人亦不易”。

从这两首诗来看,应该说写的比较直白,但也应看到两诗写得非常流畅恢廓,两首诗在思想内容上浑然一体。而且诗作采摭了唐末以来的正史、野史笔记传说,融化了大量历史掌故,写来蕴含深远,显示出诗人深广的文化素养。而且诗人有时作诗用险韵,即以她和张文潜的这两首诗来看,实际不是和韵,而是次韵。即完全按照原诗的韵字和次序。以次韵之作,完全按照张文潜的原诗的韵字和次序,受到的限制可想而知,且受张文潜思路的限制,能写到如此不能不让人佩服其诗艺之高超。

诗在中国古代很早就获得了很高的地位,而且中国古代文化中是以史带论的。一个文人要想证实自己有识见、有思想,他不是要在哲学中作抽象的思索,而是要在具体史实的褒贬中体现才力。在这里史和诗有着血缘关系,钱谦益说摘要:“诗之义不能不本于史。”李清照在和诗中回顾了具体史实,但就在这种回顾中表达了自己的历史识见。

中国古典诗歌讲究意境。诗词的最大特征是摘要:“言有尽而意无穷”。李清照和诗虽行文较直白,跳跃性不是太大,但其笔力还是凝练的。关键是她没有人云亦云,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体现了自己对历史的感受,且识见卓越,不能说没有自己的意境。尤其是两首诗的结尾用典,让人感觉意味深长,细细琢磨又觉得很微妙、含蓄又透彻,完全可以说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了。

由此不难看出,她的诗多有哲理感悟、爱国抗敌的大夫情感。所以,爱国主义精神是李清照诗文创作的亮点。

李清照在她遗留下来为数不多的诗作中,生动地展示了她的情感历程和生命历程摘要:崇尚高洁之志;爱国抗敌之思想;针砭时弊之情感。这些诗大多和民族兴亡直接有关,几乎没有一首是感叹个人得失,际遇不平的,充分展示了李清照作为一个女子却难得的政治胸怀、民族气节、宏伟气概。而这些诗歌的创作也无不体现其艺术价值之高。

首先,诗人善于根据不同题材选择不同的形式内容构成和谐统一的诗境。《偶成》是悼念亡夫之作,属七言绝句,基调凄凉,诗中只有花和月,都是红颜易碎,感怀伤时之物。作者触景生情,传达了南渡以后,国已不国,家已不家,四处流浪之感,和对昔日花前月下幸福美满生活反对怀念。其次,诗人针砭时弊,干预现实,还巧妙地引用历史人物故事,和现实社会形成对比,增强诗歌的政治倾向性。在《咏史》中,引用两汉王莽篡政的历史借古讽今,严斥了金人扶持的伪楚伪齐政权。史中还赞扬了嵇康注重气节,敢于斗争的骨气,表达对当朝卖国求荣小人的愤慨。最后,李清照的每首诗都各有其特征,都有典故。

李清照的诗范文第8篇

茨维塔耶娃――她被誉为像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和赖纳・马利亚・里尔克那样的大诗人;安娜・阿赫玛托娃的竞争对手。①

王又华《古今词论》:“沈去矜曰:’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②将李清照与后主李煜、诗人李白相提并论,可以看出她被推崇至极。

玛丽娜・伊万诺夫娜・茨维塔耶娃(1892―1941)生于莫斯科,父亲是语文学家、艺术家,莫斯科大学的教授,精美艺术博物馆(现在的国立普希金美术博物馆)的创始人,母亲是钢琴家,音乐家鲁宾施坦的学生,在茨维塔耶夫原配妻子离世后才嫁给他,育有两个女儿,长女就是茨维塔耶娃。李清照(1084―1157)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是北宋著名的学者和散文家,是大文豪苏轼的学生,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母亲王氏出身名门,是仁宗朝重臣状元王拱臣的孙女,也能诗文。

两位女诗人都成长于书香门第。茨维塔耶娃天资聪颖,六岁就能用法语、德语写诗,母亲却一直想培养她成为一名钢琴家。而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中国封建社会,李清照的父母不但让她诵读经史子集、诗词歌赋,而且还允许她看笔记小说、轶事遗闻。除此之外,李清照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家庭中浓厚的艺术文化氛围,让她们做好了成为诗人所必备的美学体验和智力准备。

更为重要的是,而李格非夫妇的思想比较通达,任随李清照天真少女之心相对自由的发展,为李清照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她不是那种久居深闺的女子,平日与同伴一起游玩,有机会亲近大自然,感受生活。而茨维塔耶娃曾陪同母亲在意大利、瑞士、德国休养,这让她认识了欧洲不同的文化,视野也比较开阔。茨维塔耶娃在母亲患肺结核离世后,便放弃钢琴专注于写诗。此时她的父亲陷入再次丧偶之痛,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自己的事业上,茨维塔耶娃便形成了自由不羁的个性。因此,二者的心灵没有被束缚,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只不过少女时期的李清照在饱含父母呵护的成长环境中,更加天真、率直,而茨维塔耶娃则有着一颗相对多情、敏感、孤独的少女之心,年少的她生活在自己阅读世界的浪漫幻想之中。

诗词创作与坎坷人生

茨维塔耶娃诗歌有着一种特殊的气质,她对俄罗斯诗歌做出的杰出成就使她在诗歌史上占有突出地,可谓诗歌艺术大师。她于20世纪初期在登上俄罗斯诗坛,这时俄罗斯诗坛表现出了一种“百家争鸣”的学术气氛,众多文学流派并存,如:象征派、阿克梅派、未来派、现实主义流派等,虽然诗人在创作初期曾受到象征派诗人布留索夫的鼓励和影响,但是她一直把自己置身于个人的内心世界中,不参加任何诗歌流派,性格傲然而立,创作独立不羁。茨维塔耶娃一生著述甚丰,写了17部长诗、8部短剧,大量的抒情诗、散文。她的诗的主要以生命、青春、死亡、艺术、爱情、祖国等为创作主题,善于采用对比、比喻、象征、双关等创作手法。代表作有诗集《黄昏纪念册》、《魔灯》、《天鹅营》,抒情长诗《山之诗》、《终结之诗》等。茨维塔耶娃早期的创作展现的是一个少女的成长轨迹和隐秘的内心世界。从1916年起,茨维塔耶娃的创作发生了重要转变。民间生活、宗教节日、圣母、大自然的原生力形象等大量涌现在茨维塔耶娃的诗歌中,诗人开始真正融入俄国文学和文化的白银时代。③茨维塔耶娃的创作经历与其人生道路紧密相关。1911年她和白军军官埃夫隆相恋后结婚,在政治立场上保持中立,不接受十月革命,因此在国内她饱受战乱之苦,小女儿由于贫穷和疾病而夭折。1922年茨维塔耶娃移居国外投奔丈夫,在国外一直待了17年,可以说这也是上她创作的全盛期,写有11部长诗。在侨居的日子里对祖国的爱支撑着她的创作,这是她俄罗斯精神的突出体现,也标志着其创作生涯的转折。孤独、贫困、怀念成了侨居时她漂泊的灵魂的写照。1939年6月茨维塔耶娃怀着对亲人和祖国的向往离开了巴黎,回到了莫斯科,可等待她的是女儿入狱,丈夫被捕并枪决,陷入绝望的茨维塔耶娃于1941年8月31日在叶拉堡自缢身亡。

生于幸福家庭的李清照,综其一生经历也是跌宕起伏,她的作品和个人坎坷不平的际遇也是分不开的。李清照是诗、词、散文皆有成就的宋代女作家,但她最擅长的、成就最高的还是词,被誉为婉约正宗,其独树一帜的“易安体”,在宋代文坛上放射出独特的光彩。其词流传至今的,据今人所辑约有45首。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李氏的生活可以划分为美满幸福与流离困苦前后两个不同的时期,与之对应其前后期词作在思想内容上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前期主要写闺阁相思、离愁别绪,比如《如梦令》、《醉花阴》、《点绛唇》。而后期更多抒发诗人的哀怨情愁、亡国之恨、飘零之苦。这是因为公元1127年,北方女真族(金)攻破了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南逃。李清照夫妇也随难民流落江南,飘流异地。同年,赵明诚被任命为建康知府,在一次城中叛乱中,赵明诚缒城逃跑,后死于上任湖州知事途中。一直以来李清照也没有孩子,后来孤寂忧郁之时,张汝舟为骗取李清照钱财,趁虚而入,对李清照百般示好。无依无靠的李清照,便顶世俗之风嫁给张汝州。婚后,二人发现自己都受到了欺骗,张汝州发现李清照并没有自己预想中的家财万贯,而李清照也发现了张汝州的虚情假意。之后,李清照发现张汝州的官职来源于行贿,明知当时妻子也要同受牢狱之苦,仍然状告张汝州。这段不到百天的婚姻就此结束。这一时期李清照先后写下了《鹧鸪天》、《添字采桑子》、《武陵春》、《声声慢》、《忆秦娥》等不朽的作品。④

爱情与爱情诗

诗歌是人类爱情这一崇高的美好情感与抒情艺术的完美结合,而由女诗人写的爱情诗更具有独特的魅力。抒情诗词是两位女诗人主要的创作形式,爱情是她们创作前期重要的主题,其爱情诗句都包涵了自己的深深的感情。

少女时代的李清照才气就已经崭露,如《点绛唇》一词:“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一个天真活泼、憨态可掬、既向往爱情又有几分羞涩的少女形象被栩栩如生的勾勒出来。

宋代1101年18岁的李清照与21岁的吏部侍郎赵挺之子太学生赵明诚结为伉俪。对于这段婚姻,历来的描述是夫妻诗词唱和,共同收集金石古玩,校勘题签,以读书为娱乐,堪称神仙眷侣。这一时期,李清照的词作大也多是深情款款。如《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不过赵明诚大约1107年前后再度出仕,直到1121年才接李清照前去团聚,其间夫妻大约有十四年两地分居。李清照在这一时期写下了许多抒写离情别思的篇章。《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离愁别绪,难舍难分,爱之愈深,思之愈切。”

与李清照相比茨维塔耶娃也写过率真、朴实、感染的爱情抒情诗,比如“我想跟您生活,住在一座小城,那里有永恒的黄昏,有永恒的钟声。”还有献给丈夫的诗《我在青石板上写》,“我在青石板上写,/在褪色的折扇上写,/在河边、海滨的沙滩上写,/用冰鞋在冰上写,用指环在玻璃上写,//也在经历了数百个冬天的树干上写……/最后为了让人人知道!――/我爱你!爱你!爱你!爱你!――/还用彩虹尽情地在天上写。”诗人用富有激情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丈夫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爱情,诗人潮水般的感情炙热、真诚。

但是她笔下的女子更多的是高傲的、痛苦的、孤独的、犹豫的。她的诗歌多半不是对甜蜜爱情的陶醉,而是对爱之欲的抒发或者爱之痛的倾诉。这也是诗人孤独、高傲、奔放的性格的写照,她的爱是火热燃烧的,是悲剧式的。在《嫉妒的尝试》诗中“您同别的女人过的如何?/看来没什么?――还是当头一棒――/对我的记忆是不是很快已经淡漠,/想海岸线一样?”描写了女性的嫉妒之爱,嫉妒之苦,体现出了女子内心旧情的羁绊。《唐璜》中“喜欢我吗?”――“不想。”/“认识我吗?”――“说不准。”/“我是唐璜。”/“我是卡门。”这里的卡门是一个热爱自由的吉卜寨女郎,她在爱情中独立不羁,宁死不肯受男子的束缚,表现了女子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

如此奔放多情的诗句是茨维塔耶娃感情世界的写照,可以说也与她一次次的爱情风暴有关。她性格古怪,极端任性。因为初恋的失败,就买了一把手枪到上演她心爱剧目《雏鹰》的剧院开枪自杀,所幸枪并有打响。茨维塔耶娃和埃夫隆本是一见钟情,二者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很快还有了女儿阿利娅。但是热恋过后,茨维塔耶娃总是孤独的,她不断寻求感情寄托,女诗人帕尔诺克、诗人曼德尔施塔姆、演员扎瓦斯基、出版社发行人维什尼亚克、诗人安德烈・别雷、诗人帕斯捷尔纳克、评论家巴赫拉赫、丈夫的同学罗泽维奇都曾是她火热的心灵知己,很多诗歌都是献给他们。茨氏所经历的爱情的折磨,都化为了一行行深刻动人的爱情诗句,在她的世界中,爱情如同一种自然力,是宇宙的第五大元素。

动荡时代与祖国情结

对俄罗斯的爱是茨维塔耶娃抒情诗的又一重要主题。17年的侨居生活,诗人自始至终与祖国血脉相连。她只有把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无法克制的乡愁浓缩在一首首情真意切的诗篇中了。《铁轨上的黎明》:“没有低三下四,没有谎言!远方―加上两条蓝色的铁轨喂,这就是她!―拿去吧!沿着铁路线,沿着铁路线。”这是描写诗人望着通往祖国的铁轨,有家而不能回的痛苦心情和坚信一定能够回去的决心。故乡、祖国的语言、对亲人的思念给诗人以慰藉,在最艰难的时刻给予茨维塔耶娃抗争厄运的勇气。诗歌中蕴含了茨维塔耶娃对祖国、对山河浓烈的爱。尤其在流亡时期,茨维塔耶娃倍感孤独、寂寞,她思念祖国,思念那个有她读者的地方。在《祖国》中诗人倾述了一个游子对祖国的殷切思念。“你啊!我就是断了这只手臂,――/哪怕一双!我也要用嘴唇着墨/写在断头台上:令我肝肠寸断的土地――/我的骄傲啊,我的祖国!”在《给儿子》:“我的儿子,回家去吧,一直朝前走――/离开我们――回到自己的故园,自己的时代,自己的时间。”诗人念念不忘用热爱祖国的感情来培养自己的儿子。歌咏祖国的著名的诗集和组诗还有《莫斯科吟》、《思念祖国,很久了》、《离别俄罗斯之后》等。

李清照作为南渡词人,经历了南奔、夫亡、避乱、金石书籍散失殆尽、改嫁等一系列的变故。词人既失去了故国和故乡,又失去了至亲的亲人,不幸和痛苦伴随着她。她不愿看到山河破碎,但身为女人不能像男子一样驰骋疆场,但是她用诗句来抒发爱国的豪情壮志。看看她的一首警世之作《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举出项羽的不肯东渡,正是对畏缩怯懦、苟安逃命而南渡的高宗赵构等贪生怕死之徒的无情鞭笞和辛辣讽刺,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精神溢于言表。再举一首她对思念故国的词。《蝶恋花・永夜恹恹欢意少》:“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此词似写伤春,实写对祖国山河破灭的苦痛和愤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长安”原为汉唐故都,这里代指宋都城汴京,通过梦长安,也表现了作者对北方沦陷区的怀念。花光月影,暮色美好,可一切皆已物是人非,以此更衬托出女词人对故国深切的思念之情和国破家亡后凄惨悲苦的人生境地。

茨维塔耶娃虽然深受西欧文化的影响,但是她在精神实质上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俄罗斯人,她直爽奔放、富有灵感,过于理想主义好走极端,但是一直热爱真理、热爱俄罗斯。不管在哪里,精神上始终忠于自己的祖国。李清照的爱国诗词,深沉而凝厚、热切而执著,是一代女词人强烈的民族忧患感的体现,昭示了她大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茨氏和李氏的诗词,不仅是她们人格魅力的再现,而且充分地印证了在时代的烙印里拥有赤诚的爱国情结与崇高的民族尊严。

对比总结

总体上看,读茨维塔耶娃的诗特别需要思索,品李清照的词尤其让人感动,她们的诗词有着无限的纯洁的力量。就爱情诗来言李清照的词多委婉曲折,茨氏所写也满怀感情却更加直抒胸臆。诗人诗词风格的形成、演变与发展,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特别是与个人的才智、时代的变幻,命运的安排有关。两位女诗人早起良好的家庭环境,后期经历的国恨家恨、颠沛流离,造就了天才的女诗人。爱情、婚姻、社会变故等因素对两位女诗人创作的变化具有重大的影响。尤其让人钦佩的是,后期茨氏和李清照都经历了物质的困顿、精神的孤独以及旁人的。茨维塔耶娃迁居国外、投奔丈夫这一举动被政府认为叛国,李清照因为改嫁问题遭到士大夫阶层的污诟渲染。但这些并没有挤垮她们,相反,更成就了她们的诗歌。诗人特立独行的性格、独特的创作风格、悲剧的命运和人格的力量不时带给我们巨大的心灵震撼。

不过相对而言,李清照是一个温柔善良、刚烈正直的大家闺秀,将细腻的感情付诸于词中,是乱世中的美神。而茨维塔耶娃始终在自己激情丰富的内心中寻找诗意,更为特立独行,是俄罗斯文学的圣处女――女皇⑤。两位天才的女诗人影响广泛、诗词创作艺术水平高,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安娜・萨基扬茨,谷羽译:《玛丽娜・茨维塔耶娃生活与创作(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2] 方波、唐碧珍:《从“闺思闲愁”到“苦寂悲愁”――李清照前后期词风变化之研究》,载《绥化学院学报》2009年6月,第29卷第3期。

[3] 莉・费勒,马文通译:《诗歌 战争 死亡》,东方出版社,2011年。

[4] 娄自良:《温柔的幻影》,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年。

[5] 苏杭:《致一百年以后的你》,外国文学出版社,1991年。

[6] 吴熊和:《唐宋词汇评》(两宋卷),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

[7] 谢学钦;《李清照正传》,中国文学史出版社,2009年。

[8] 余献勤:《茨维塔耶娃组诗中的勃洛克形象期》,载《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9月,第32卷第5期。

注解:

① 利莉・费勒,马文通译:《诗歌 战争 死亡》,东方出版社,2011年,第3页。

② 吴熊和:《唐宋词汇评》(两宋卷),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406页。

③ 余献勤:《茨维塔耶娃组诗中的勃洛克形象期》,载《外国语学院学报》第32卷第5期,第104页。

④ 方波、唐碧珍:《从“闺思闲愁”到“苦寂悲愁”―李清照前后期词风变化之研究》,载《绥化学院学报》第29卷第3期,第68页。

李清照的诗范文第9篇

【关键词】李清照 叶嘉莹 文学

【中图分类号】I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080-02

一、李清照与叶嘉莹的才情积累

两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大家均是生活在书香门第之中,从小就受到父母深厚文化修养的耳濡目染,受到了可以说是当时很好的文化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李清照与叶嘉莹既受到了父母的文学气息影响,同时又受到周围文化人士的感染,自小就养成了较高的文学气质。

1.书香门第的耳濡目染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生于北宋神宗年间,是婉约词派代表之一。其父李格非是进士出身,而且在文学、经学、史学、佛学等很多方面都有较深造诣,更是“后四学士”之一。当时李格非就有诸如“主诚伦”等非常有名气的论著问世,家中更是藏书上万册。李格非主诚直率的性格对李清照的词风有着非常大影响,是其“想起所想,写其所写”特点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其母王氏更是出身贵族,文化修养深厚,也是自小饱读诗书,也算得上是当时较为有名的才女。可想而知,李清照在这种家庭中成长起来,其自身性格必然会带有非常浓厚的书香气息。加之其自身在文学创作上的通灵,想不成为千古第一才女都甚难。

作为中国当代古典诗词领域的鼻祖,叶嘉莹也同样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父叶廷远毕业于北京大学,其母李玉洁曾是女校教师。父母从小就培养叶嘉莹的文学修养,从习字到语文,再到数学等课程,均是由其父母或者其直系亲属亲力亲为。《论语》是其开蒙读物,也可以说《论语》直接影响了其最根本的文学气质,从内心深处给予她巨大的精神力量,以促使其在文学道路上更加坚定的前进。而且叶嘉莹从小到大,一直没有离开过诗词教育,很多时候她都是用文言给父亲写信,以加强其自身古文学识储备。这些贯穿其成长的文学培养,造就了叶嘉莹在古典诗词领域的深厚造诣。

2.不同的教育途径

从李清照和叶嘉莹的成长环境可以明显看出,两者在受教育途径上存在着一定的区别。李清照属于生活中的耳濡目染,她所生长的北宋时期,比较重视女性教育,而且社会文学氛围较浓厚。在这种大背景下,李格非更加重视对女儿文学修养的熏陶,也让李清照逐渐养成了直率的性格。但相反叶嘉莹所生活的年代和其家族性质,对于她的文化学习影响较为严重。很多情况下,叶嘉莹的所见所闻只局限于家庭内部。加之其自身性格内向,只能够自己在家学习,这也造就了叶嘉莹在古典诗词上的成功。后来,叶嘉莹还在辅仁大学师从顾随先生对“唐宋诗”进行了更为系统科学的研究。可以说,李清照文学修养是在家庭的耳濡目染情况下形成的,而叶嘉莹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而获得的。

二、李清照与叶嘉莹的情感体验

两人的一生都可谓是坎坷曲折,异乡漂泊给她们带来的思乡之苦,促使她们的诗词能够更好地与社会融合,更富有浓烈的情感。

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在当时也是一位颇有名气的文学爱好者,作为“太学生”也算是和李清照志同道合。从整体上来看,李清照年轻时的婚姻生活还是很幸福的。靖康之难是其生活上的重大转折点,在那之后,李清照就开始了其后半生的逃亡生活。加之丈夫赵明诚在逃亡途中的去世,年过半百的李清照独自生活在他乡,各种思乡思人情感逐一流淌在其后期诗词当中。

叶嘉莹从童年到青年一直都算得上是顺风顺水,在经过大学学习之后,她在文学上的造诣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但自从其离开北平,到南方结婚之后,整个人生就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受到大陆解放的影响,丈夫赵东荪被台湾当局抓捕,叶嘉莹也受到牵连。虽然后来因为没有政治问题,叶嘉莹被释放,但此时的她已经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流浪者。但这并不是终点,在赵东荪出狱之后,一家三口的重担全部落在了柔弱的叶嘉莹身上,她不得不整天在外为了整个家庭的生计东奔西走。这些苦难的接连打击,叶嘉莹只能依靠自己强大的内心死撑着,只能用诗词来宣泄内心无比巨大地生活压力。

两人的一生有着太多惊人相似的地方,从两人很多的诗词中可以明显的感觉到那种不屈服于现实的情感,又同时让人心生怜悯,既有对现实不公的宣泄,又有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值得庆幸的是,两人的晚年生活还算是让人慰藉,正是从天堂到地狱的不同人生经历,才造就了两人在诗词史上的辉煌。

三、李清照《词论》对“词之特质”研究的肇始――词“别是一家”说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能够和唐诗相提并论的也就只有宋词。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一方面是因为宋代词作家和词作品的数量,另一方面就是因为中国文学史上的著名词作家李清照,她对于宋词质量的提高发挥了很大作用。虽然很多人都说李清照只是婉约派代表,甚至于李清照贬低豪放派词创作,但我们不能够仅从这一点评价李清照对于宋词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客观的说,李清照只是从词学规范和建构思想上做出评价,这种批判对宋词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是正向的。李清照在《词论》中对词这一文体样式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解释,就其与诗的区别提出了很多独特见解。李清照重视词的“协音律”,强调词所具备的的音乐性。“别是一家”说的提出,从本体论的角度确定了词在文学领域中的独特地位。

四、叶嘉莹对“词之特质”研究的总其成――“弱德之美”说

叶嘉莹从小就开始学习古诗词,特别是在海外研究之后,其对于古诗词的“词之特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她曾在《我的诗词道路》一书中强调了对中国旧诗评说途径的拓展,虽然说这些理论只局限在旧诗评说这一点,但这也算是对中国词之特质的分析。叶嘉莹一生经历和深厚的理论功底,使得她在“词之特质”上的研究更具有权威性科学性。“弱德之美”说是叶嘉莹词学理论的核心,它的内涵是指在外界环境及其不利的情况下,只能采用更为约束和收敛的方式来表达内心最深处的隐曲幽微之美。它既是叶嘉莹一生经历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其对中国词学研究成果,是将学术和人生的完美统一。

李清照与叶嘉莹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两位著名的诗词大家,自小就生长在浓厚的文学氛围之中,秀外慧中的性格及复杂多变的人生经历,给她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正是人生体验与感悟的交融,使得二人能够实现“小我”向“大我”的转变。她们是理性的,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能够客观分析自己所欣赏的诗词;她们又是感性的,复杂的人生丰富了她们创作的灵感。

参考文献:

[1]侯金萍. 叶嘉莹中西比较研究特色――论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04:148.

[2]张冬. 叶嘉莹“兴发感动”说研究[D].河南大学,2010.

[3]甘少迎. 李清照词中的美学意蕴[D].安徽大学,2012.

李清照的诗范文第10篇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题记

我心中的美神,便是李清照。在我心中,她美于沉鱼落雁的西施与昭君,美于闭月羞花的貂蝉与杨贵妃。她的美是独一无二的!她的美,令我陶醉,让我魂牵梦萦!

请跟随我共同穿过历史的烟云,追寻那些美丽的文字,还原一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特立独行的美神――李清照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湖中荷花盛开,景色令人陶醉。李清照游览至日暮,逞足了游兴,开始奋力划船,赶着回去,不想误入荷花深处,惊动了一群正在栖息的鸥鹭。她的欢笑声与惊呼声仿佛依稀可闻,真是一个纯真爽朗、机灵活泼的美丽少女啊。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青春的情怀、人生的滋味渐渐潜入李清照的心怀。这时的李清照连“斗百草”的兴致都没有了,她足不出户,默默地看着细雨打湿空空的秋千,真是一个有着无尽伤春情怀的大家闺秀啊。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婚后的李清照,丈夫赵明诚在外做官,少则小别数月,多则一年半载,即使是短暂的分别,也常常牵动李清照的离情别绪,于是便有了这些反复的咏叹。从中,我看到了一位饱受相思之苦的深闺。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国破家亡这一人生惨剧,使李清照在南渡后心情更加愁苦沉痛。“倦梳头”“事事休”竟至“欲语泪先流”!这时的“愁”,已不是夫妻离别之“愁”,而是山河破碎的亡国之“愁”了!凄凉的文字中,我看到了一位身世飘零、不知该往何处去的乱世佳人。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对南宋的苟安、无心收复失地的可耻行为,李清照进行了有力的抨击和尖锐的讽刺,激昂慷慨。从这饱含浓浓爱国之情的诗句中,我看到了一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的女中豪杰。

捧起《漱玉词》,回望千年前的风雨,我清晰地看到了那个高悬于历史星空的美神――李清照。

点评

作者语意高妙,词句斐然,从一首首李清照的诗词中,读出了一个“特立独行”的美神,把李清照活生生地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我们感叹于作者的诗词感悟能力,这与作者平日的积累是分不开的。作者引用的每句诗词都是李清照的呕心沥血之作,从中,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李清照的思想情感,这是我们理解诗词、感悟诗词的根本。由此可见,阅读就是与作者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与沟通。

上一篇:入职感言范文 下一篇:边城读后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