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预算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05 13:40:07

政府预算管理论文

政府预算管理论文篇1

摘 要: 本文分析了现行预算会计制度的功能和局限,并与政府会计作出比较,指出政府会计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关键词: 预算会计; 政府会计

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起源于计划经济时代,是借鉴苏联预算会计制度建立起来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对加强我国政府部门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向社会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以及财政部门加强预算资金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的政治经济环境下,改革预算会计制度,构建有效的政府会计体系成为当务之急。会计功能是最能代表一种会计模式的本质特征的因素,因此,本文拟通过预算会计和政府会计的会计功能的分析和比较来论证政府会计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一、预算会计的会计功能

会计功能的首要问题就是解决谁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的问题,即会计信息为谁服务的问题。我国目前的预算会计规范主要是针对具体业务的会计处理,并没有专门针对预算会计的目标过任何会计规范。但《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第 61 条规定:“总预算会计报表是各级预算收支执行情况及其结果的定期书面报告,是各级政府和上级财政部门了解情况、掌握政策、指导预算执行工作的重要资料,也是编制下年度预算的基础。”因此,可以认为各级政府和上级财政部门是我国财政总预算会计的信息使用者。

机关单位是典型的公共物品提供者、公平分配保障者和公有制度维护者,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及政党机关;我国《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将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规定为行政单位的同级财政部门和上级单位。国有事业单位是我国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我国政府当时组建国有事业单位,目的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大众服务,其活动的性质是非市场导向,资金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来源于强制性征收的国家财政拨款。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将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也规定为财政部门和上级主管单位。因此,我国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要是财政部门和上级单位,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也是本单位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的公共财政,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和打造有限政府的理念已经渐趋成熟,依法治国方略和依法理财观念也已经深人人心。这些新变化都对我国现行政府预算会计的主体理论提出了严峻挑战,进而对构建我国新的政府会计主体理论提出了迫切要求。会计信息的服务对象决定了会计制度的本质,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可以说是为政府自身服务的,其主要功能不是为了方便纳税人对政府资金运用情况的监督,而是方便政府自身对预算资金的管理和控制。因此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仍然是一种政府对于预算资金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信息系统,是政府的自律性财务约束,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受人民之托,用人民的资金,来管理国家的各项事务,公民应该参与监督政府。

二、政府会计的会计功能

西方国家政府会计的主体界定大多采用“双主体”模式,即分别从“组织性质”和“组织资金的来源与用途”两个层面上界定政府会计的主体。一般把前者称为“政府主体”即“报告主体”,而把后者称为“基金主体”即“记账主体”。其中报告主体由以基本政府为核心的多个层次组成;记账主体是由各类具有专有用途的基金构成。美国是西方国家政府会计的主流代表。美国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 1987 年 5 月的概念公告第 1 号《财务报告的目标》中,将政府的活动分成政府型活动和企业型活动两种类型,并对政府型活动和企业型活动分别阐述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信息需求。

《财务报告的目标》规定政府型活动的财务报告的主要使用者有三类:一是那些政府须主要对其负责的人,即美国公民;二是那些直接代表公民的人,即立法机构和监察机构;三是那些向政府提供款项或参与提供款项活动的人,即投资者和信贷者。众所周知,政府是依法行使国家行政事务权力的机关,依法拥有行政权并履行相应的公共管理职能。政府为行使其职能,希望能够凭借着国家的公共权力强制性地、无偿地向公民征收尽可能多的税收,以保证其财务资源的充足,从而保证其各项职能的顺利实现,以维护其统治地位;而对于公民来说,他们必然关心政府征收各项税收的合理性以及政府对各项税收收入的使用情况。

由此可见,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征税与交税关系便自然而然地转化为一种“委托—”关系。公民与政府之间这种“委托—”关系的确立,使得前者对后者的监督成为必然。而公民对政府实施有效监督的重要机制之一就是政府预算与会计制度。作为政府,必须根据经立法程序确定和批准的政府预算来组织各项资金的收与支;而作为公民,也必须根据经立法程序确定和批准的政府预算来交纳税收并监督政府的受托责任。

由此可见,在西方发达国家,政府会计是建立在近现念下的一种制度构造,这些理念包括:在民原则;政府权力来源于人民权利原则;政府应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等。这些是西方国家民主和法制原则在政府财务管理上的具体体现。

通过我国预算会计和西方政府会计在功能上的比较,可以看出我国预算会计是一种落后的会计理念,体现的是民主监督缺位的情况下政府本身自我监督的一套理论和制度,目前我国政府预决算报告只是反映政府收支预决算的单一模式,这些报告反映了行政单位的预算执行结果,但由于预算会计报告过于简单,无法提供进一步的信息。

作为社会公众和纳税人,我们无法接触到有关会计报告,即使是政府有关部门也只能得到预算、决算等基本的财务信息,无法从会计报告中了解政府的整体财务状况和工作绩效,进而也无法评价政府工作的好坏。另外,从政府部门本身来讲,现行的预算会计模式也只是体现了簿记的作用,没有发挥会计应有的监督作用。我国宪法第 2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因此,在我国,将预算会计转变为政府会计不仅不存在任何宪法上的障碍,而且相反,这正是宪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建发.政府会计论.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

[2]刘积斌.西方政府与非营利性会计摘译.中国财经出版社.1997.

[3]陈小悦,陈立齐.政府预算与会计改革——中国与西方国家模式.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

[4]丛树海.中国预算体制重构——理论分析与制度设计.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5]楼继伟. / 政府预算与会计的未来——权责发生制改革纵览与探索.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6]陈穗红,石英华.美国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特点与我国政府会计基础改革问题研究.2005.5.18.

政府预算管理论文篇2

关键词:政府会计;预算会计;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基金会计

一、引言

在我国,权责发生制长期被用于企业会计领域,相应的,政府会计领域一直采用收付实现制。近年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职能的转变、社会监督力度的加强以及政府绩效评价制度的建立均对政府提供的会计信息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使得政府会计中引入权责发生作为核算基础成为大势所趋。

而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模式中的基金会计模式以基金会计和报告为主体,体现了专款专用的原则,有利于政府对加强对资源的管理且有效履行公共受托责任。本文在介绍了美国基金会计特征、意义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应当引进基金会计模式的观点。

二、政府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的理论基础分析

(一)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美国审计总署(GAO,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认为:公共受托责任就是指受托管理并有权使用公共资源的机构向社会公众说明其全部活动情况的义务。随着公共受托责任理论的发展,政府在管理和使用公共资源的过程中,不能仅局限于履行合规性的受托财务责任,更重要的是履行绩效性的受托管理责任,鉴于收付实现制的政府会计存在上文所述的种种弊端,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政府会计可以客观反映政府整体、长期的财务状况与运营成果,促进政府绩效性公共受托责任的履行。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良好的政府治理需要相宜的政府会计系统进行保障。该理论带来了政府职能的转变,相应的也要求政府会计进行改革。传统的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会计仅能反映政府执行预算计划的情况,无法反映政府的绩效情况、反映政府公共受托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并不能满足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要求。可见,为支持以绩效导向为基础的公共管理,将权责发生制引入政府会计是一个必然的要求。

三、基于权责发生制的我国政府基金会计的构建设想

(一)我国政府引入基金会计模式的理由

首先,不同的基金主体与预算主体相吻合一致,有利于反映预算的执行情况。从理论上讲,基金主体的财务资源都有规定的专项用途,在记录取得的财务资源时都应当记录该资源的使用限制,以便清晰的反映每项基金财务资源的整个使用过程,使得追踪起来一目了然。

其二,基金会计的模式与预算管理一致。目前我国正筹划构建一个复式的预算体系,里面包括社会保障资金预算、国有资产经营预算、政府公共预算和其他预算等,即包括受托基金、权益基金、政府基金三大基金大类和相应的各种基金。同样,若政府会计也采用基金会计模式,就可以保持与预算管理相一致的体系,为实现预算管理的目标更好的服务。

最后,我国已初具基金会计的“雏形”,为基金会计的实施创造了条件。我国现行的预算资金包括两方面,预算资金和基金预算资金,因此可以说是基金制的小幼苗已经被种下,当务之急就是为其创造适宜的土壤、阳光等环境,让其茁壮成长。在现行的预算会计体制下,社保基金、国有企业政府拥有的权益无法纳入现行的政府会计体系进行核算,而理论上就当前世界上政府会计现存的模式而言。只有基金会计模式才能够对上述事项进行反映。

(二)基金会计模式的构建步骤

第一阶段,如上文所述,在我国预算资金中已经部分采用了基金预算资金的思路,为基金会计的实施奠定了基础。因此我国政府可以根据业务活动的性质差异将其区分为为政务性活动、商业性活动和受托责任活动等,相对应的,基金主体的设置分别为政府基金、权益基金、信托基金和非基金账户,不同的基金主体可以运用不同的会计基础进行核算和监督,以更好的履行专款专用的原则,使各种具有专门用途的预算资金的界限更加清楚,防止挪用和贪污也便于对绩效进行评价。

第二阶段,编制基金财务报表。正如企业财务会计一样,基金会计确认和计量的结果最终要编制成财务报表,以反映政府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美国基金财务报告模式的沿革经历了三大阶段,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基金财务报告模式发展到20世纪八十年代的“金字塔”型财务报告模式,再到20世纪九十年代诞生的双重报告模式。我国可以根据我国的国情,借鉴美国各种基金报告模式的优缺点,有甄别地运用的我国政府会计报告体系中。

(三)构建基金会计模式的阻碍

当然,任何会计模式都有其不完备之处,基金会计模式也不例外。按照我国目前的政府会计环境,大范围的推广该模式的时机尚未成熟,实施起来阻碍也较大。这些阻碍主要来自于以下几大方面:一是在我国政府会计人员中,收付实现制会计的做法已经根深蒂固,在权责发生制会计方面又缺少培训锻炼,缺乏对基金会计的认识,使他们从心底抵触该方面的改革。第二是基金主体间有明显的界限,相互独立运作,单项基金不能揭示政府资源的整体活动状况,需要像母子公司财务报表合并那样实施基金的合并,而如何进行合并理论界尚未探讨出共识,因此基金会计不利于政府从总体上把握自身的运营状况,可能导致财务管理失控。第三是面对我国数量庞大的国有企业,采用基金会计必然会带来巨大的成本,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原则还是未知数。第四点,也是最致命的一点,就是推行基金会计最关键的步骤就是确定各个基金主体,而我国目前正在进行事业单位的改革,政府会计的核算范围尚未明确,更不用说进行基金主体的划分了。

基于上述四大原因,本文认为我国基金会计的实行必将是障碍重重,但值得一试。(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 Regina E Herzlinger,and H David Sherman.Advantages of Fund Accounting in Nonprofits.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80,(5-6)

[2] 李建发,论改进我国政府会计与财务报告[M],会计研究,2001

[3] 张琦,程晓佳.政府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适度分离与协调:一种适合我国的改革路径[J].会计研究,2008(l1).

[4] ]北京预算会计研究会课题组.政府会计推行权责发生制的研究[J].预算管理与会计,2010(6):15-19.

政府预算管理论文篇3

伴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实施和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在我国企业管理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应用,成效斐然;政府预算管理改革则成为了当前改革进程必须跨越的突破口。大家普遍赞同这样一种观点:短期改革是利益博弈,中长期改革是价值博弈。公平、正义、民主、法制,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价值观的广泛传播,为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做好了铺垫。价值观的实现和外化,不可能只通过政策调整而不进行制度变革就能达到。2008年中国人均GDP突破3 000美元,开始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中国走向中等发达国家的突破口在哪里?我们需要审视和回答!2010年中国GDP总量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世界经济大国已成不争的事实,如何从世界经济大国转变为世界经济强国,引领世界?我们更要审视和寻找答案!社会管理是否公平公正、社会凝聚力是否为政府的首选目标之一、政府行为对公民的透明度和参与度、行政管理体制能否应对社会经济环境的挑战、制度变革体现先进文化与价值观的科学程度等一系列问题,均能在当前预算管理改革特别是政府预算管理改革进程中寻找到落脚点。正是在此背景下,关振宇教授及其带领的团队编著完成了学术专著《预算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一书,并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发行。

全书内容由五大部分(篇)组成。第一、二部分(篇)主要由课题研究的结项内容组成。在2006年起始开展的课题理论研究部分,以预算管理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为纽带,以市场经济运行基础和本源为出发点,首先挖掘探讨预算管理与德治和法治的内在关联关系,提出了预算管理是和谐社会实现过程中“德治”与“法治”的融合点,德治和法治互为表里,并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反映并贯穿于社会经济生活全过程的理论观点;积极着手以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广泛吸收德国思想家马克斯·韦伯等有关非经济因素对经济因素“决定性”影响作用的论述,致力于提出、探索、挖掘和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让世人瞩目、创造出巨大经济奇迹的成功经济模式背后所应具备的文化、精神、价值观念是什么的时代命题。通过中西合璧,即结合对中华传统文化、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科学理论的道德隐含探索,解析得出了:“以人为本”是我们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科学发展的基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与此相对应并伴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逐步发展成为人们的文化自觉追求,最终造就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在精神层面上的统一、凝聚和不断升华的论断。关振宇教授本人及其带领的研究团队,对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相关预算管理问题的研究,就是以此为理论基点而把握选择方向和展开调研的。在随后的第二部分(篇)当中,全面涉及了宏观层面的政府预算管理问题和微观层面的事业以及非公共财政领域的企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社会经济管理工作实践应用价值突出,涉及到的预算管理内容广泛而深入,涵盖了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难点,展示了化解之道和探索求解的目标路径。理论联系实际、内容系统全面是其主要特点。第三—五部分(篇),重点针对我国政府预算改革的热点问题,结合部门预算、政府会计、项目预算、预算绩效考核等工作难点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围绕权力如何在阳光下运行、信息公开透明、预算过程的民主参与和监督、促进民生与和谐预算的建设、提高政府综合竞争力等议题,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地集中开展了对政府预算改革实践进程的讨论和介绍。

关振宇教授新作《预算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将关注的着重点放在了当前经济政治改革的热点与焦点问题上,是一部向每一个普通公民系统介绍现在和将来政府要做什么、怎样做的“通俗”调研报告,同时是将调研结论转化为个人、单位与国事相关连的现实话题的集合;是“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强烈的责任意识”全力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的最好体现。愿我们一道,以社会责任感和辛勤劳动,关注政府、单位和身边预算管理改革的进程,不断为推动预算管理改革与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政府预算管理论文篇4

关键词:公共预算;公民参与;监督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1-0053-02

政府公共预算是指国家以社会管理者身份,凭借政治权力,筹集集中性财政资金,实现国家管理职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财政收支计划。一个完整的政府公共预算体系应该包括预算的编制、预算的审查和批准、预算的执行和执行中的调整以及预算执行的总结(决算)及其审批。本文将探讨在公共预算过程,公民参与的重要意义、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提升公民参与度的实现路径。

一、公民参与公共预算的意义

在公共预算过程中吸纳公民的广泛参与,必将改进政府运行机制,提高透明化程度,促进政府管理过程的民主化,最终引发政府治理模式的重大变革。因此,在当前由政府管理到协同治理的时代背景下,为了充分发挥公共预算在政府管理领域以及有效监督政府运行过程的重大作用,公民参与公共预算的意义重大。

(一)有助于建设透明化政府

2007年4月国务院颁布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制定本条例。该条例第二章部分详细列举了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其中第十条明确规定的县级及以上政府和部门应重点公开的政府信息中包括财政预算、决算报告。可见,提高政府管理的透明度,是公共预算过程吸纳公民监督的应有之意。

众所周知,强化行政监督的重要手段是引入外部监督。由于存在部门利益,内部监督的虚化、弱化、空洞化的现象在某些部门不断得到加强。而在监督过程中,外部力量的介入在很大程度上改观了这种窘境。近年来,在公共网络上兴起的“微博反腐”热潮可对此做一个鲜明的注解。引入公民参与,可以无形中对政府形成强大的心理和舆论压力。预算信息被公开,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包括资金的数额、流向、结余或超支都被公之于众,本身就是对政府的有效监督。

(二)有助于提高公民的政治素养

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由于种种复杂的历史原因,我国公民的权利意识不强,政治素养不高。在公共预算领域的反映就是参与程度较低。根据宪法,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是主人翁精神的表现,公民参与公共预算过程具备宪法的依据。通过参与公共预算过程,可以有效提高公民的政治素养,增强公民意识,充分行使宪法所赋予的公民权利。

此外,公民参与可以进一步提升国家统治的民主化程度。公民参与预算管理可以充分了解纳税人的税款是如何使用的、效率如何,这样不仅可以增强资金的使用效率,还可以增强公民关心政府管理过程的程度,提高自身的政治参与热情,以此改进政府与社会、公民的关系,从而营造多方协同治理的和谐局面。

(三)有助于公共预算的科学化

我们知道,决策的关键在于信息,而实现公共预算的科学化则必须依赖于全面而完整地收集、整合各种信息,尤其是关于公民的利益诉求、社会治理的薄弱环节以及对弱势群体的关注等。

政府管理过程作为一个“黑箱”系统,内在的僵化、刻板、封闭的运行模式很难掌握客观而全面的信息资源,因而在很多时候无法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New Public Management)、治理(Governance)理念的传播,特别是新近的整体性治理(Holistic Governance)、协同共治(Collaborative Governance)等政府管理理论的引入与传介,政府越来越重视以普通民众为代表的包括利益相关群体、专家学者、社会组织以及新闻传媒在内的公民参与对于促进公共预算科学化的积极作用。

二、公民参与公共预算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上文简述了公民参与公共预算的重要意义。尽管近些年来,我国公共预算的公民参与度有所提升,但远远没有达到公共预算透明化和科学化的要求。由于缺乏公众参与,政府部门的预算过程便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这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部门利益的争夺;由于预算过程缺乏充分的信息指导,咨询机制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预算过程的主观随意性较强,难以保证预算的科学化水平。总之,公民参与程度不高直接导致了公共预算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也无法实现对政府其他部门的有效监督。对于我国公共预算过程公民参与度不高的原因,笔者试做如下分析。

(一)法律制度不健全

虽然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政府治理过程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建设政治文明的应有之意,然而,宪法的规定只是原则上的鼓励和道义上的支持。在实际过程中,公民参与既缺乏制度支撑,也没有配套法律的具体规定。

国务院出台的部分法规,如前文论及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由于措辞过于泛化,内容规定比较模糊,其法规的立意还是在于为了方便政府治理,而不是保障公民的民利。在执行过程中,地方各级政府为了自身利益,普遍采用共谋变通的手段,以涉及国家、集体利益为由,拒绝公民参与政府预算过程,使得中央政府促进公民参与以实现公共预算民主化的努力流于形式。比如,自颁布实施六年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执行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各地方预算民主化的程度仍较低。

(二)公民的“理性人”心理

参与公共预算从本质上来说属于一种公共服务行为,是一项公共产品。根据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公民都是理性经济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公共产品又具有非营利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对于公共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社会大众普遍存在“搭便车”的心理,即希望免费或者以较少的付出获得他人的行动而带来的好处。

此外,参与公共预算属于监督政府的行为,而监督政府权力本身也是一项公共服务,同时还需要公民付出较多的时间、金钱以及机会成本。因此,这又从另一个方面固化了公民“搭便车”的理性人心理。这就导致了社会大众参与政府预算的热情普遍不高。

(三)政府的部门利益

根据公共选择理论,政府官员不是天然的道德人,他们也是自身利益最大化者。由官员组成的政府部门也存在着不同的部门利益,政府内各部门也在追逐部门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在实现部门职能的过程中,官员也会趋利避害。

一方面,在做部门预算时,捏造虚假信息,夸大政绩或者工作强度,虚报人员编制和设备消耗情况,尽量争取更多的预算资金;另一方面,为了规避被监督的风险,各部门会千方百计阻挠外部力量的介入。除了想方设法应对政府内监察部门和审计部门的调查,更重要的是,他们还会编造各种理由阻止公民的参与,以此确保和巩固部门利益。

三、提高公共预算公民参与度的路径

公共预算作为政府治理的核心手段和重要内容,事关社会发展和民众福祉。而政府在进行公共预算的过程中更要注重透明化原则,在预算部门监督其他政府部门预算情况的同时,提升公民参与度,这也是发挥公共预算监督机制作用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我国公民参与公共预算现状及其原因的分析,笔者尝试提出几项提高公共预算公民参与度的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建设,为公民参与提供具体的法律和制度保障

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例。它的出台对于推动我国民主化建设、打造透明化政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然而,如前文所述,要真正实现预算民主,还需要更加系统、完整、具体的法律法规配套实施,同时还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笔者建议如下: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一是增加公众信息获取权的条款及违反《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处罚措施,切实保证公众的信息获取权,推行信息公开。若没有制定处罚措施,此条令形同虚设,信息是否公开完全取决于政府官员的执政理念。二是将属于“国家秘密”范围的信息列举出来以方便公众和信息公开机构明确界定。三是增加对新闻采访权的规定以利于记者和媒体及时获取政府信息向公众进行公开,这一方面减少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公众及时、有效地参与政府事务。

(二)出台详细可行的激励措施,增强公众参与热情

如前文所述,公众参与公共预算是一种公共服务行为,存在“搭便车”的可能性。因此,为了增强公众参与的热情,政府应出台一系列具体的激励措施,给予那些积极参与公共预算的公民一定的精神、物质奖励。这一方面可以增强公众参与的信心,另一方面可以改善政府形象,协调政府与公民的关系。

此外,对于政府内部的绩效管理而言,可以将公民参与度、公民满意度纳入对于各级官员的政绩考核,以此督促官员努力提升公共预算的公民参与度。

(三)努力拓宽公民参与渠道,实现公民参与的预期效果

目前,我国公共预算公众参与的渠道多数仍是政府主导的,这种内部监督的作用软弱无力,公共预算的真正作用无法达到应有的发挥。而公众参与的渠道十分有限,在外部无法对政府部门预算形成有效的制约。

因此,拓宽公民参与的渠道是当务之急。笔者认为:第一,政府要在民意调查、公民满意度和政府信息公开等方面取得进展。比如,充分利用报纸、期刊、电视、互联网、海报、宣传栏、调查问卷等形式充分了解民意。第二,在民众参与过程中,政府要充分利用听证会、民主恳谈、辩论会等形式保障公众真实有效的参与。第三,公众也要充分利用网络、社会团体等形式积极主动地参与公共预算,增强公民参与意识。

四、小结

公共预算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政府治理的价值取向。提升公共预算过程中的公民参与度不仅可以提高公共预算制定过程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更深一层意义在于,公民参与公共预算可以提升公民素养,增强公民意识。这对于我国推进民主化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孙开.公共预算监督机制问题研究[J].财政研究,2007(10):30-33.

[2]万平.试论公民参与预算及政府治理变革[J].经济研究参考,2013(14):29-32.

[3]王孝勇.预算民主――公共权力制约的新视角[J].政治与社会,2010(7):42-44.

[4]路斯斯.提高我国公共预算中的公众参与度研究[J].特区经济,2013(2):12-13.

[5]孙健.网络化治理中公民参与的实现[J].江西社会科学,2010(5):18-22.

[6]马骏.呼吁公共预算――来自政治学、公共行政学的声音[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128.

政府预算管理论文篇5

【关键词】行政管理支出,控制,公共选择

一、引言

作为政府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行政支出规模由多种因素决定,并受历史因素影响。行政管理支出指的是国家财政用于权力机关、行政管理及外事机关为履行职能而产生的费用支出。它反映了一国政治经济的目标方向,也是国家机器赖以生存和运转的物质条件。一方面,行政管理支出具有“刚性”的特征,但另一方面,其消费性质决定了其必须尽力节约使用。上世纪末以来,我国行政管理支出持续增长,支出控制问题被广泛讨论,一些学者认为,当前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增长过快、支出水平过高,必须予以控制。对此,学者们认为支出增长过快的原因是经济增长、政府人员冗杂、经费使用效率低等,另外一些学者则从行政成本的角度,分析了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的现状和问题,认为就我国而言,当前行政管理体制蕴含的深层次矛盾也是造成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总体俩看,当前我国政府行政管理支出逐年增长,对支出进行管理控制已经成为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课题。本文将分析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的现状,同时基于公共选择理论,总结对行政管理支出进行控制的思路和步骤。

二、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现状分析

现代行政管理理论认为,行政管理支出是社会的必要支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行政管理支出会逐步增加。它的稳定增长是必要的并应该呈现出一个持续增长的过程。不过,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长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不能超越财政的承受力。

当前,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现状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首先,预算内的行政管理费用增速较快。近年来,我国实行预算改革以来大部分年份预算内管理费增速超过财政收支增速。政府运转耗费的社会经济资源越来越多,甚至超过了经济增长速度。其次,我国预算外的行政事业费增长不算上升。预算外财政收入置于政府预算以外,由预算单独管理。我国的预算外收入范围较广且管理要求低,近年来,我国预算外收入基本保持了上升态势。再次,制度外的行政支出不清,近年来的“制度外”财政收入在性质上既非预算内也非预算外收入,完全游离于管理之外,无法精确统计。最后,财政超收使用缺乏规范程序,突击花钱的非程序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并成为行政管理支出快速增长的潜在支撑。总体来看,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的核算越来越复杂模糊。

三、基于公共选择理论控制行政管理支出的手段

公共选择致力于非市场决策,本文将结合这一理论,分析我国行政支出现状,探讨行政管理支出的控制问题。

第一,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公共部门提供的服务成本费用通常较高,因此要借鉴企业管理精神,控制行政管理支出。一般而言,一定规模的产出,政府官僚机构提供通常要比私人企业的成本更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私人企业中更能符合公共利益,行政机构则可能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同时,政府部门的独占性使得利润约束机制对政府活动不起作用。因此,政府要向企业学习,通过建构“企业化政府”,将市场机制引入政府管理,使政府机构成为“以绩效为中心”的组织,降低管理支出,促进管理创新。为此,我国政府也可以尝试引入竞争机制,借鉴相关经验,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在行政机构中适当引入市场机制。同事,要明确行政资源责任,关注利用效益,要借鉴企业的考核机制,提高运用绩效,引入正向和反向抑制,及时规范行政行为,降低支出,提高效益。

第二,合理界定政府职能,充分降低行政管理支出。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并非纯洁无私,也非绝对正确。市场缺陷并不能由政府干预完全解决,过多的干预反而会扰乱和破坏经济生活,因此,政府干预必须要建立在正确发挥市场的功能基础上。当前,我国政府正由全能集权型向依法有限责任和服务型过渡,但政府自身改革和职能的转变滞后,大量的行政审批仍然存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都很薄弱,经济社会长期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依然存在。未来,要充分构建公共服务型的人民政府,离不开建立权责分明的公共管理模式并实现管理方式的转变。在这一点上,充分转变政府角色、减少不必要的行政管理支出尤为重要。

第三,要建立法制化政府,努力降低行政管理支出。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为获得满意的集体行动方案,要建立和改善政治原则,也即行为进行制约。在我国,行政成本高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治。要实现行政管理费用的合理使用,就要积极促进法制化,一是要充分落实行政组织的法治化,二是要实现行政运行的法治化,三是要实现行政法制监督的法制化。在我国行政决策中普遍存在政策不连贯、不公开的问题,各级政府要确立依法行政观念,制定新的法规,满足人民群众需要,减少决策失误,降低行政管理支出。

第四,要规范行政管理支出。一是要积极整合我国当前所有的行政管理支出渠道,在整合渠道基础上,要把预算外行政支出和制度外行政支出进行合并,合并到预算内支出,实现支出的公开透明,努力提高行政管理支出的有效性。二是要积极调研,在调研基础上要充分设置行政管理支出适度增长的参照标准。三是要基于经济的增长速度,充分考虑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长速度。四是要控制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长速度,将其控制在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或财政支出增长速度的范围内。这里蕴含的本质是,只有明确了行政管理支出的范围和界限,经过一段时期的改革,才有可能真正控制行政管理支出,实现未来的适度增长。

参考文献:

[1]郭俊华,肖林.我国政府行政成本省际比较的经济学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8,(1).

[2]贾鸿.论建立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增长约束机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3]董再平.我国行政管理费的现状及其控制[J].行政论坛,2008,(1).

政府预算管理论文篇6

政府预算制度起源于英国。阿伦·威尔达夫斯基在《预算过程中的新政治学》中首次指出了政府预算的政治性,他认为政府预算所研究的问题是“社会如何进行组织协调以决定政府及其各层级、政府和私人活动的相对主导地位,以期实现社会整体的和谐全面发展,具体运作过程中,还将涉及到谁获利,谁损失,谁受益,谁支付等细节问题。”我认为政府预算收入的政治性是财政性资金在各级政府及其所属范围内的分配,体现的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的集权与分权关系。而政府预算支出的政治性是在市场失灵的范围内配置资源,提供社会公共物品,实现社会的协调、平衡发展。因此,政府可以通过政府预算这种经济手段解决社会和谐发展中的政治与经济利益冲突。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预算的政治性应该是力争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了财政预算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应当发挥的重要作用:“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把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加大财政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建设、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投入。”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6年会”上,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提出“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论点,这从某种程度上也指出了政府预算的作用:一方面,要通过政府预算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要通过预算约束保证社会和谐,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二、政府预算与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的现状分析

众所周知,我国经济发展已取得可喜佳绩,但在社会和谐中还有诸多问题。比如,人与自然方面,环保投入的预算约束力度不够,太湖蓝藻事件使百亿治污蓝藻投入演化为蓝藻寓言,百亿投入太湖治污16年功败垂成;全国七大水系两个重度污染问题;政府采购强制选用节能降耗产品等等。又如,人与社会方面,总理讲,社保资金是高压线,任何人无权挪用,而上海挪用事件;公款吃喝玩乐屡禁不止,各种会议泛滥成灾,政府兴建的各种培训中心、会议中心、疗养中心及其附属的宾馆饭店多如牛毛,这都已成为我国财政资金的一个巨大漏洞。此外,建设领域的浪费也不容忽视,各地项目单位基建概算编制中高估冒算现象严重,尤其是重复建设、盲目建设带来的损失浪费更是惊人……仅公车一项的消耗我国每年已超过2000亿(北京晚报07年6月11日19版报道)。

以上问题,从政府预算角度看,实际上就是没有“管住政府的手”,没有界定好政府的作用以及作用范围,可以归纳为两种表现:政府的缺位和越位。政府的缺位就政府在其资源配置的有效区域供给不足,政府该管的、本属于社会公共需要领域的事没有管或没有管好;政府的越位与政府缺位对应,即政府向资源市场配置的有效区域延伸过多,也就是财政管了不该管的、不属于社会公共需要领域的事。

政府预算的越位和缺位就是在资源上的市场配置和政府配置的错位,其实质是政府预算约束的软化。政府预算约束软化的主要原因有:(1)预算理念落后。传统预算理念认为,政府预算只是通过公共选择这种非市场机制来完成资源配置的一种资源配置过程。强调预算资金的投入、分配、使用而较为忽视预算资金的使用结果,导致财政资金的乱投资和重复投资,甚至有些政府领导在决策时只管眼前政绩不顾长远利益,只管局部佳绩不顾整体利益。(2)预算年度不合理,预算执行控制不严。现行《预算法》第十条规定:“预算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而各级人大通常在当年的三月份审议通过预算,在此前的一段时间内,政府开支完全不受预算的制约,许多资金是按上年度支出水平进行预拨,有一些专项支出甚至当年难以完成,只能结转到下一年度执行。此外,政府对于执行预算的态度很不严肃,常常“严预算,宽追加”。(3)事权不明确。事权不明确就是各财政主体的责权利关系不明确,主要表现在四个层次上:第一层次是国家与市场的事权不明确。政府在市场有效的领域没有很好地退出,在市场失效的领域不能准确及时介入。第二层次是中央和地方的事权不明确。西方财政理论认为全国受益的公共产品应由中央政府提供,地方受益的公共产品由地方政府提供,由此而确定双方的职能范围和事权界限。而我国由于受益的多重性和交叉性,目前尚没有一个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关系的准则,使得我国长期以来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比重严重不匹配。第三层次是地方与地方之间的事权不明确。根据“受益原则”,谁受益谁掏钱,收支对应、事权财权对应。而我国目前的分税制实际上只分了中央与省级,省以下还是“分成制”,分税制还要继续下延,以建立完整的地方体系。下延到哪一级要在事权明确的基础上再根据有利于税法统一、便于税收征管等原则确定。第四层次是财政机构之间的事权不明确。在我国,庞大的财政组织体系内职能和事权范围尚未合理界定。(4)财政资金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①我国财政收入的主导部分是税收收入,而税务部门看重取得收入多寡而忽视其取得成本,忽视对财政资金的追踪问效;②对财政资金支出的方向、结构控制不严,大量的重复与无效投入并存,浪费严重;③另外资金下拨环节较多,资金被截流、挤占、挪用现象严重,极易滋生腐败;④我国现行转移支付形式除了专项补助外,其他都是无条件财政转移支付,中央政府对如何使用转移支付资金没有明确的规定,其使用权完全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中,这样,地方政府处于简单的收入接受者的地位,在资金的使用上往往不关心支出的方向、数量和效率,无效投入和浪费严重,同时中央政府也无法实现通过转移支付制度实施国家产业政策和调节地方政府支出行为的目的。

三、完善政府预算,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界定政府预算功能,增强政府预算功能实现的可操作性

王玮同志在《政府预算改革:我国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关键》一文中指出“从根本上看政府预算制度就是市场对政府活动进行约束和限制的基本途径”。回顾我国经历的1980年、1985年、1988年和1994年四次重大政府预算收入改革及1998年底中央正式提出以建立公共财政为财政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政府预算支出管理,到近些年的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部门预算以及2007年7月起中央预算单位公务消费试点刷卡的启动可以看出,我国政府预算理念从重收入的传统预算管理理念正逐步向重支出及产出(效益)的现代预算理念转变,但政府预算制度应该在什么范围内发挥作用、如何发挥以及发挥作用的时效性还研究不够。对此,一方面,应在加大理论研究力度的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向其他国家学习有关经验,在政府预算功能实现的可操作性上努力,以期尽快实现我国政府预算改革的目标,发挥政府预算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强立法,尽可能明确事权,在市场有效的领域让政府彻底退出,同时,下放事权,地方政府能够管好的中央政府就要放权,部门能够管好的中央政府也要放权,将中央政府的事权重新界定为管理者,而非实施者。

2.建立公共财政,强化政府预算约束的主体意识

从近期政府预算各项支出及总支出可以看出,当前政府已经注意到重点建设及投资的领域。然而,目前依然有社会保障不足、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等等问题的出现,对此,我认为政府投入倾斜是一种政策保障,而解决问题的关键还要看投资效果及效益,因此,需要建立良好的监督机制。政府预算收入和支出的联结点是编制预算的收支平衡总原则,收入决定支出,而政府预算收入的主导部分是税收收入,那么纳税人来监督、约束政府预算应是理所当然的事。由此可见,建立公共财政、阳光财政增强政府预算的透明度,增强纳税人监督财政预算的主体意识,由纳税人通过对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的合意度来评价、约束政府行为是当前解决政府预算约束软化的根本途径。

3.通过滚动预算编制方法,改变预算年度,采取标准周期预算管理

要使政府预算真正起到“预”算的作用,至少要实行以下两种改革方案中的一种:或者改变预算年度的起始时间,从日历年度的7月1日起到第二年的6月30日;或者改变各级人大的会期,从每年春季改到秋季,提前审议通过下一年度的政府预算。而且,要把预算通过后的“预算一年”提前到预算通过前,事先制定出各单位分项目的预算,再将详尽的单位预算汇总成政府预算提交人大审议通过。

预算管理周期从时间上划分为三个阶段:(1)“预算编制阶段”。从每一预算年度前一年的年初开始至次年年末,编制预算期限为12个月,以季度滚动,主要任务是对上年预算执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和绩效评价,结合本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测算下一年度预算收支规模和增长速度,据此编制下一个预算期的预算。(2)“预算执行与调整阶段”。从每一预算年度的年初至年末,历时12个月,主要任务为组织执行本年度预算、分析执行情况并办理调整变更手续。(3)“财政决算阶段”。从每一预算年度终了后的下一年初开始至六月末结束,期限为6个月,主要任务是组织编制决算草案,按规定程序报批,并在决算基础上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作为编制下一年度预算的依据。因此,我认为在同一预算年度内,通过滚动预算编制方法,使得不同预算管理周期的三个阶段同时并存,动态观测预算执行情况,适时调整预算,使追加预算、核减预算有所依据,从而增强预算执行的严肃性。

4.加强管理,强化预算约束

首先,完善公共支出预算执行中的控制监督。要逐步建立起立法部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主管部门和各单位内部不同层次的控制监督体系和监督制度。其次,加强预算执行情况的信息反馈,建立严格的报告制度。主要包括:各单位要按规定定期向主管部门报送本单位预算执行的报表和详细的文字说明材料;各单位要按照本级政府财政部门规定的期限,向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报送本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报表和详细的文字说明材料;财政部门要每月向本级和上一级财政部门报告预算执行情况:各级政府要在每一预算年度内至少两次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报告本级总预算的执行情况。

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财政,和谐财政离不开政府预算。可见,政府预算问题决不仅仅是个无关紧要的数字汇总问题,而是关系到民主制度是否名副其实的大问题。没有预算的政府是“看不见的政府”,而“看不见的政府”必然是“不负责任的政府”。因此,政府预算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把“看不见的政府”变为“看得见的政府”。“看得见”,民众才有可能对它进行监督。而建立公共财政增强政府预算的透明度,是民众监督政府预算行之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王玮.政府预算改革:我国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关键[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1,5.

[2]林照兴.构建我国公共财政框架的探讨[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4,4.

[3]王之良.政府预算改革:“渐进民主”的一个关键环节[J].中国改革论坛.

[4]宁新路.财政部努力打造透明财政.预算改革直逼资金管理死角[N].中国财经报,2007-07-06.

[5]王梦奎.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08.

[6]王家林.关于预算和和预算法制[J].财政研究,2005,05.

[7]凌岚.对深化我国预算制度改革的几点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

[8]科斯,诺思,威廉姆森.制度、契约与组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的透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01.

[9]杨之刚等著.财政分权理论与基层公共财政改革[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03.

[10]本文主要数据来源:/tjsj/ndsj/2007/indexce.htm.

【摘要】本文以政府预算制度的起源、发展为研究背景,指出政府预算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本文从我国政府预算的改革时代背景、改革内容、改革成果以及改革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出发,以政府预算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为核心内容,指出当前政府预算中的问题是“政府越位”和“政府缺位”,而其本质是政府预算约束的软化,对此提出构建公共财政的畅想及具体措施。

政府预算管理论文篇7

关键词:全口径预算 年度预算平衡 预算公开 控权法

中图分类号:DF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9-0350-01

一、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

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前提。新预算法的最大亮点之一就是实行了全口径的预算管理制度。在新预算法中,对于政府支出,第十三条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支出必须以经批准的预算为依据,未列入预算的部的支出”。由此可见,新预算法从收入和支出两方面都对预算口径做了明确要求,确立了全口径预算的基本原则。相比较而言,旧法“依照规定”、“专项收入”、“其他收入”等规定不甚明确,给了政府部门和官员在预算资金来源中过于宽泛的自由裁量权,修正后的新预算法将政府的全部收入都纳入预算管理,明确了四位一体的现代预算制度,极大地规范、制约了政府的权力。

限制政府权力行使的根本途径是限制政府的活动,而限制政府活动的关键在于控制政府活动的资金来源。依据新预算法,政府行为的相关资金来源都要纳入预算管理,这就根治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被公众诟病多时、争议不断的“预算外资金”、“第二财政”等问题。新预算法出台之前,由地方各部门、单位自收自支却未纳入预算管理的预算外资金在政府活动中发挥着相当一部分作用。更有甚者,一些政府部门以其公权力为依托,借用、摊派、征收了大量“预算外之外”的制度外资金。这些脱离预算管理、游离于公众监督之外的“第二财政”给政府活动提供了充裕的资金和脱离监管的宽松环境,使得政府采购规模、标准和质量都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和监管。

将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纳入预算,使预算的完整性大大增强,一方面从源头上杜绝了一些违规政府行为的资金来源,使政府权力的行使更加公开、透明;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扩大了政府活动的范围,使得之前确有需求而因财政困难而难以安排的支出项目纳入政府支出范围,提高了财政资金的利用水平和使用效益。

二、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

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是指在预算的编制、执行等环节建立健全跨年度的、合理的平衡机制。“跨年度平衡”允许在当年编列赤字,但应在以后分年弥补,规范了超收的使用和短收的弥补。在该机制下,年度预算审核重点由收支平衡转到支出政策上,着重对重大的支出项目进行中长期的科学规划,避免年度平衡的“短视性”,更有利于体现预算的前瞻性。

在原有的预算框架下,为实现年度平衡,作为当年的预算支出须在当年完成。由于审批程序复杂、预算资金下达滞后、前期执行缓慢等原因,许多支出项目都集中在年末的一两个月内完成,“突击花钱”成为政府财政支出的常态。由于时间仓促,很多项目都在无序中完成,其应有流程和监督环节都流于形式,预算绩效更是无从谈起,造成了财政性资金的低效率利用,也引发了社会公众的质疑和不满。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可以使政府支出的全过程时间更充裕、论证更科学,尤其是对于一些大型的期限相对较长的政府支出项目,能够从中长期的角度科学合理地评估其作用和价值,从而体现讲求绩效的预算原则。

三、建立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明确法律责任

对于预算公开透明制度,原预算法并没有规定。新预算法的第十四条、第二十二条和第八十九条,从公开内容、公开时间和公开主体等方面对预决算的公开透明做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初步建立了我国预算公开的法制框架。

新预算法的以上诸条均体现了预算在公开性方面的进步,着实可喜,但在预算的透明方面,新预算法并未提及。公开透明是实现民主的重要手段,公开和透明不可分离,公开不等同于透明,透明是对公开的延伸,做到预算公开只是实现预算透明的第一步。近些年来,在多方力量的共同推动下,预算公开不断完善,但距离预算透明仍有距离。预算透明的本质是公众对财政信息的知情权以及政府对此知情权的保障。要实现透明,社会公众需有便利的方式获得完整准确并且易于理解的财政信息。如果仅仅是公开一些或笼统或片面或专业性极强的预算信息,与实现预算透明的要求着实是相较甚远。只有实现了预算的公开透明,才能使公众充分发挥其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进一步推进预算民主。

四、匡正立法宗旨,逐步“管理”向“控权”转变

1995年开始实施的旧预算法作为一部首创性的预算法律,更多强调的是法律的行政管理职能,而新预算法的立法宗旨为“为规范政府收支行为,强化预算约束,加强对预算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保障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两者相比,新预算法逐渐由“管理法”向“控权法”转变,从过去“帮助政府管钱袋子”转变为“规范政府的钱袋子”,政府由管理监督预算的主体,逐渐转变为被权力机关、社会公众等监督的对象,在约束政府权力的同时体现了法治精神。

从本质上看,预算是控制性的。其控制性一方面体现在政府对自身财政活动的内部控制,即“控制预算”,另一方面则是外部力量(包括权力机关、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等)对政府财政收支行为的外部控制,即“控制预算”。我国之前进行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改革,更多注重的是技术性较强的政府内部的预算控制创新,而较少关注对政府收支行为的外部控制。

预算法被称为“经济宪法”,在现代社会中,立法机关通过制定法律约束预算是约束政府行为的最基本方法。而将预算法定位为管理法,势必会强化政府在预算中的主导地位,强调政府的行政管理功能,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赋予相关行政部门过多的自由裁量权,并随之引发权力寻租等一系列问题。正因为如此,许多学者一直呼吁在预算法中增加关于规范和限制政府权力的内容,基于法治的精神,使新预算法成为名副其实的“控权法”。法治的要求是限制人治,新预算法的的以上亮点、原则,都是明确规范限定了之前过于宽泛的自由裁量权,使政府权力在公开透明并且受到充分监督的环境下得以行使。刚刚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治国方略,法治精神已经受到决策层的高度重视,我们也相信这部新修订的“经济宪法”会在新的法制环境下约束政府权力,保障公民权利。

参考文献

[1]王雍君.中国《预算法》的修订:精神、理念和核心问题[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年

[2]王庆.推进我国部门预算改革的路径选择[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4年6月

[3]王雍君.新预算法:善治视角的评述[J].中国财政,2014年第18期

[4]孙小丽.《预算法》修订与政府预算科学化精细化管理[J].财政研究,2011年第11期

[5]李燕.政府预算理论与实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年

政府预算管理论文篇8

关键词:公共预算 绩效管理 问题 改革

一、公共预算概论与预算绩效管理

就公共财政而言,公共预算是指经过法定程序批准而具有法律效力的政府财政收支计划,它也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政府预算是任何国家政府施政和进行财政管理所必须的财政手段。预算绩效指的是使用预算资金达到的产出和结果,而预算绩效管理是一种以支出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它以“为民服务”为理念,注重预算支出的责任和效率,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中更加关注资金的产出效率,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预算绩效管理区别于绩效预算,也非一般的预算改革,而是一种制度创新,是服务型政府的核心制度之一。

二、我国传统公共预算制度的设计缺陷

我国传统公共预算制度的设计缺陷首先是财政预算信息公开制度的缺陷。制约我国财政预算信息公开制度发展的缺陷主要表现为: 首先,制度条款中未能明确信息公开和公开的详细程度的要求。于是,政府部门对预算信息公开的比较随意,缺乏制约。其次,公开财政预算信息的公开主体和他们之间的责任分配的表述也比较模糊,对逃避义务行为的惩处措施规定弹性较大,给实践操作增加了难度。为避免公信力受损,政府部门习惯于选择不公开财政预算信息,不公布或者少公布敏感信息。

其次是公共预算支出效率缺陷。由于政府职能转变滞后、管理方式落后等原因,我国财政支出效率不高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财政资金供给范围不规范,尚未建立科学的支出标准和预算定额体系;财政的职能范围和支出责任与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距离;以决策者的偏好替代公众的共同偏好;落后的预算管理方式是财政支出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因素,究其根源,就在于现行预算管理模式的制度性特征,即各政府部门只负责资金的投入而不负责财政资金的使用后果,这就导致预算的执行结果与政府政策意图总是不能一致。

三、我国现阶段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种先进的思想观念和管理手段,绩效预算的推行和完善并非易事。加上我国改革起步晚、经验不足和传统思想的影响,我国目前的绩效预算管理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是预算绩效管理机构的设置和职责分配欠完善。大部分地区尚未设置专门的绩效管理机构,而设立了专门机构的财政部门也因自身素质问题无法应对绩效管理工作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其次是绩效管理思想没有深入人心。目前我国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传统的投入型预算管理思想,成为推动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一块短板;再次,绩效评价质量不高,尚未建立全国统一科学的评价体系;最后是绩效结果应用问题和各环节衔接问题。绩效评价属于事后评价,绩效评价与预算管理的对接可能会因此出现中断,绩效结果的应用势必会有影响。

四、绩效预算管理的制度设计和未来我国绩效预算改革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虽然我国在预算管理工作逐步向绩效管理的轨道上靠近,但还存在很多明显不足。今后我国的预算绩效改革可以参考以下几点措施。

1、调整财政管理职能和机构,重新设置业务岗位

要调整财政职能和财政内设机构,将财务管理回归职能部门,建立起基于公共委托关系的财务关系。同时加大培训力度,政府系统自身要培养出大批懂绩效管理的人才。建设绩效评价专家库,通过公开招聘、行业协会推荐、单位推荐等形式,吸纳和聘请既懂所在行业或领域专业知识又懂绩效管理的专家,纳入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2、强化绩效意识,营造重视预算绩效管理的社会氛围

我国目前缺乏绩效预算改革的经济社会条件,需要大力培育绩效文化,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把绩效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与此同时,广泛深入开展绩效管理宣传工作,使绩效管理得到社会各界的了解,得到预算单位重视和社会监督,社会共同参与建设有责任、有效率的政府。

3、构建绩效预算法律支持系统

在绩效预算改革中,法律的保障是开展财政支出绩效预算改革的奠基石,加强有关法规建设,制定与绩效预算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是至关重要的。要结合现行的公共财政体制来进行预算法律制度的建设和执行。在考虑好目前经济、政治发展的实际情况和预算改革的要求下,将绩效管理理念纳入《预算法》的修订,为绩效预算改革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

4、构建完整有效的评价体系

建立全国统一的指标和标准体系,使不同地区间的同类支出绩效便于比较,并逐步成立评价指标库。选择合理适当的绩效预算的评价方法,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评价方法方法,即机会成本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析法和经济指标法、最低费用选择法。

5、完善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的公开和应用机制

建立健全绩效评价公开制度,这不仅能推进预算单位的整改,对于那些预算完成较好的部门也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同时积极探索绩效考评结果运用的有效途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那些绩效评价结果比较好的项目,同类预算可以在下财政年度优先进行安排,积极探索绩效考评结果与部门预算编制相结合的路径。

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是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打造高效、责任、透明政府的重要举措。以上政策措施如果能够有效实施,我国必将建立“以绩效评价为手段,以结果应用为保障,以优化政府财政资源配置,提升公共产品质量和公共服务为目的的政府理财方式”。建设“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新的预算绩效管理新机制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马国贤.论预算绩效管理[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8):9-13.

[2]鲍秋梅.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3(3):63-64.

[4]黎鹭红.我国推行绩效预算的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4-7.

[5]车世.我国政府绩效预算改革研究[D].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20-22.

上一篇:知行合一论文范文 下一篇:城市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