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15 20:18:53

知行合一论文

知行合一论文篇1

1.本文选题的角度较为新颖,文章脉络清晰,文笔流畅,基本观点明确。文章目前仍存在的主要问题:学生没有完全深入和消化所查找的资料,论据不够充分有力。

2.选题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全文结构严谨,条理清晰,论点突出,语言通顺流畅,表现出作者比较扎实的语言功底和翻译专业基础知识,论文符合规范化要求。本论文选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达到了英语专业学士学位论文要求,同意该生参加论文答辩。

3.该文参考的文献资料充分且符合论题的需要。该文以xxx为例,重点探讨xxx。该文选题符合行政管理专业要求,结构完整,思路清晰,观点表达准确,格式规范,能较好的将行政管理专业知识运用来分析现实中的行政管理实践问题。但个别观点论证还不充分。总体上符合毕业论文要求。

4.该文选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结构安排科学合理,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各部分之间联系紧密,观点表述准确,论证内容比较具有说服力,但文章缺乏自己原创的内容。

5.本文以xxx为题,重点探讨xxx。选题符合符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目标与专业特色,而且选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文章结构安排合理,层次清晰,写作时参考的相关文献资料与主题联系紧密,而且参考的资料较新,在写作过程中作者能较好地运用行政管理专业基本知识原来来分析行政xxx,在论证过程中,主要用理论论证和事实论证。但文章不足之处在与部分语句表达不清晰,论证还不够深刻充分,创新点不够。总体上符合毕业论文要求。

6.全文以xxx为题,选题具有较强的新颖性和实用性。全文结构科学合理,逻辑性强,思路清晰,查阅的参考文献资料符合论文要求。论证方法较合理。论证内容较有说服力。对问题的分析比较透彻。该生在论证过程中也能很好的将行政管理专业知识原理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无论从选题上还是观点论证上都符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但创新点不够。

7.本文以xxx为题,首先对xxx-的论述,然后在重点分析xxx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因此该文在选题上紧扣专业要求,文章结构科学合理,文章观点表达准确,用词正确,语句通顺,思路清晰。部分与部分之间联系非常紧密,在论证方法上采用事例论证与案例论证。查阅的资料充分合理。不足之处解决问题的对策还缺少可操作性。

8.该文以xxx为主题,充分体现出时代性和现实的社会价值。全文分xxx个大部分。首先对xxx进行了论述,然后重点分析xxx-。全文基本上都是紧扣主题来展开论述。在论述过程中该生较好的运用了行政管理专业知识来分析解决xxx问题。语言较流畅,但观点不够精炼。在论证过程中能恰到好处地运用理论论证方法与实践论证方法。观点表达准确,思路清晰,文章整体性较强。整体上符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要求。

9.本文以xxx为主题,选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应用性且符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要求。该论文结构基本合理,全文共分xxx大部分。其中第一部分xxx-,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xxx。在论证过程中,该生的参考文献资料与所要论证的观点及内容结合紧密,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理论研究与事例研究法。用词基本准确。但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论据不够充分,还缺乏说服力,个别引用内容没有标明出处。

10.论文主题明确,语句基本通顺,层次基本清晰,观点表达基本准确。作者比较很好的将行政管理专业基本原理知识与邓小平关于行政改革的思想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格式基本规范,选题符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要求,但查阅与参考的文献资料太少,部分论证内容与主题结合不紧密,逻辑结构也存在一点小问题。总体上说,基本达到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11.选题较具时代性和现实性,全文结构安排合理,观点表达基本准确,思路基本清晰,全文内容基本上按照行政管理专业培养要求来写,查阅的相关资料也较多,但行政管理专业特色体现的还不够充分,属于自己创新的东西也还不多。总体上符合毕业论文要求。

12.本文以官员问责制为题进行研究,能为解决我国官员问责制存在的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在全文结构中,首先对官员问责制的基本原理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再对我国官员问责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最后为解决前面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建议。全文体现专业特色要求,部分与本分之间衔接的比较紧密,真正属于自己创新的内容还不是很多。总体上达到毕业论文要求。

13.该文选题符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要求,能较好地综合运用行政管理知识来分析企业行政管理实践问题,论文写作态度比较认真负责,论文内容较充分,参考的相关资料比较切合论题的需要,层次结构比较合理,主要观点表达的比较明确,逻辑思路基本符合要求,语言表达基本通顺。但论证的深度还不够,创新点不足。

14.本文选题较合理,符合行政管理专业要求。全文以……为主题来分析论证,对提高我国行政管理的…………..具有参考与借鉴意义。内容论证也较科学合理,格式较规范,参考的资料紧扣文章主题需要,但创新点不够,论证不够,尤其文章最后一部分论证太薄弱,缺乏说服力。总体上基本达到毕业论文的要求。

15.本文以……为主题,重点探讨……..问题,选题基本符合行政管理专业范畴,充分体现出专业特色。全文结构符合要求,逻辑思路清晰,论据较充分,观点表达准确,语言流畅,论证方法也较合理,但创新点不够,部分观点论证不充分,格式还不是非常的规范,真正属于自己的思想不多。总体上基本合格。

16.该文选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结构安排科学合理,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各部分之间联系比较紧密,观点表述也基本准确,论证内容比较具有说服力。在论证过程中基本上运用了行政管理专业基本知识原理来分析文中的主要问题,但参考的资料还欠充分,文章缺乏自己原创的内容,少数观点论证不深刻和全面。

17.本文以官员问责制为题进行研究,能为解决我国官员问责制存在的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在全文结构中,首先对官员问责制的现实意义进行了分析,然后再对我国官员问责制的困境进行深入的分析,最后提出化解困境的有效建议。全文体现专业特色要求,符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要求,参考的文献资料符合论文观点与主题的需要,实践论证还不够,但,真正属于自己创新的内容还不是很多。总体上达到毕业论文要求。

18.论文思路比较清晰,语句基本通顺,层次清晰,观点表达准确。作者比较很好的将行政管理专业基本原理知识与党内监督实践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并针对党内监督的现实问题提出了一些比较好的解决建议,查阅与参考的文献资料与主题结合的比较紧密,但个别地方论证的观点不是很明确和有说服力,总体上达到毕业论文要求,部分内容与主题结合的还不是很好,逻辑结构也存在一点小问题。总体上说,基本达到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19.全文结构基本合理科学,逻辑思路清晰,观点表达准确,语言流畅,论证方法较合理,参考的文献资料符合主题要求,从主题到内容符合专业要求,部分与本分之间衔接的比较紧密,但个别引文没有标著出来,真正属于自己创新的内容还不是很多,个别概念比较模糊,总体上达到毕业论文要求。

20.研究内容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选题社会热点问题,逻辑结构严谨。观点表达清楚,论述全面。语言平实简洁,通俗易懂。在论证过程中也能较好地将专业知识原理与现实问题结合起来。但论据还不够。总体上符合毕业论文要求。

21.选题较具时代性和现实性。全文结构安排合理。观点表达基本准确。全文内容紧扣行政管理专业要求来写,充分体现出行政管理专业特色。查阅的相关资料较多。但不足之处主要是属于自己创新的东西还不多。总体上符合毕业论文要求。

22.研究xxx为题,充分的体现时代特色性。能为中国行政管理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价值。全文结构合理,思路清晰,观点明显。在论证过程中能教好的将论证与案例论证结合起来。不足之处是部分论点的论据还缺乏说服力。

23.以xxx为题进行研究。能为解决xxx的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在全文结构中,首先要调整基本概念提出问题,然后在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最后为 xxx提出有效的建议。全文体现专业特色要求,部分与本分之间衔接的比较紧密,真正属于自己创新的内容还不是很多。总体上达到毕业论文要求。

24.选题符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目标,能较好地综合运用社会理论和专业知识。论文写作态度认真负责。论文内容教充分,参考的相关资料比较充分,层次结构较合理。主要观点突出,逻辑观点清晰,语言表达流畅。但论证的深度还不够。

25.本文选题符合行政管理专业要求,又充分反映出社会现实的需要性。全文结构安排合理,思路清晰,观点正确,能很好的将行政管理专业知识与要分析论证的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该文在写作的过程中查阅的资料不仅充分而且与主题结合紧密。但格式欠规范,案例论证不够。(面试网mian4.net)

26.本文立意新颖。全文以xxx为线索,结合各地的准规较全面的分析了xxx的问题和原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内容论证也教科学合理。全文充分体现行政管理专业特色,格式规范。但创新点不够。

27.本文符合专业要求,反映社会热点问题。因此,该主题的研究有利于推进我国xxx的进一步发展。全文首先xxx的问题,然后分析xxx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又分析出相关的xxx。全文结构恰当,思路清晰,观点基本正确。

28.论文思路清晰,语句通顺。能很好的调查xxx存在的问题。作者对于论文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和熟悉。思路清晰,层次清晰,逻辑结构合理。观点表达准确。研究原理采用恰当。在论证过程中能有效的将专业原理与要研究的主题结合起来。个别地方论证的观点不是很明确,总体上达到毕业论文要求。

29.本文讨论了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潜在障碍,并提出了一系列改善交际效果的建议(说具体一点)。作者能够掌握基本理论,对跨文化交际作出了思考。全文结构合理,条理清晰,语言表达比较流畅。但是研究不够深入,分析比较抽象,实证和实例不够充分。但总来说,该生毕业论文已达到学士学位论文毕业标准,同意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30.该同学的论文从分析英语教学的本质及特征入手,对英语教师的角色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作者通过对中国传统和现代教学模式的比较,论述了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文章论点明确,层次分明,结构比较严谨。该生毕业论文已达到学士论文毕业标准,同意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31.全文以xxx为题。重点探讨出xxx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的建议。全文结构符合要求,逻辑思路清晰,论据较充分,观点表达准确,语言流畅,论证方法教合理。参考的资料与主题结合紧密。

知行合一论文篇2

为了了解和掌握在校师范生和小学语文教师对“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认识与意见,以及他们对该课程的需求,笔者特进行了问卷调查.

1.1对小学语文教师进行的调查对于小学语文教师的问卷调查,主要从对“教育学”“心理学”“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等方面的认识进行的.81.5%的教师认为所学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能够促进教学, 是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必备的知识.62.3%的教师对于课程、反思型教师、教学设计、综合性学习等与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紧密联系的知识比较熟悉,而对于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建构主义理论、隐性课程则比较陌生.为了适应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小学语文教师认为自己急需提高的方面有:科研能力(71.2%)、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计(51.4%)、学生学习理论、学习策略和心理知识(50.6%)、课件制作与多媒体的使用(49.4%)、获取信息的能力、开发课程资源的方法(39.6%).有78.3%的教师认为,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师范院校应对师范生加强说课、模拟课堂训练,增加实习的时间与次数,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师范生走进小学课堂,亲临教学现场,缩短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的适应期.

1.2对师范生进行的调查25%的师范生认为“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对培养小学语文教学技能作用较大;12%的师范生认为“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能够与教学实践较好地结合起来;63%的师范生认为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联系不够紧密,教学与实践的结合不是很好;54%的师范生认为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设置不够合理有效;42%的师范生认为教学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渗透不够.可见,对于“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困境

2.1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进入新世纪,随着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的蓬勃兴起,增加适应社会需要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应用性学科,淡化“师范性”与“非师范性”的界限,“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界于语文与教育学的边缘性学科,处于一种尴尬的地位.有些院校将课程与教学论教师进行整合,归属于教育学专业;有些院校将其挂靠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处于不被重视的边缘地位.在课程设置上,重视学科专业课程,忽视其他教育类课程,一般在学科专业课程之外,另加“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三门课程,并将其当作点缀课程.教育课程门类单一、教学时间偏少,忽视师范生专业发展的需要.专业课程受到公共课程挤压,课时一再减少,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例不合理,选修课程设置随意性大,教育教学缺乏针对性,没有形成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立体发展模式.

2.2专业教师队伍力量薄弱“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师资力量相对比较薄弱.由于设立该学科硕士点、博士点比较晚,大多数教师是“半路出家”,缺乏系统的专业学科知识,知识结构不完整.一般情况下,该学科教师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由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担任,其汉语言文学知识扎实,但对“课程与教学论”理论知识缺乏深入的理解与把握;二是由教育院系的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教师担任,对课程与教学论理论分析得深入而透彻,但缺少基础教育教学经验,教学中缺少鲜活的课例,理论教学脱离教学实际;三是由来自中小学一线的优秀教师担任,具有丰富的基础教育教学经验,但习惯于用实践代替理论,缺乏理论层面的提升.[3]因此,缺少具有教育教学理论高度,又具备学科专业背景的优良师资.3.3教学内容脱离教学实际通过“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应使师范生掌握小学语文教学的理论知识,把握教学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了解教学改革的前沿动态,形成一定的教学和科研能力.但教学中,缺少具体、可操作、可量化的课程培养目标.重视理论知识教学,对于教学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则不够重视;重视知识的获得与经验的积累,忽视广博知识的掌握与个体的整体发展;注重理论知识的完整性,忽视教学实践能力与教学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主要采用讲授式,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逻辑性与系统性,过于注重规律与原则的教学,课堂教学缺乏师生双边活动和信息的双向交流,新课改教学理念涉及较少,侧重讲授课程论部分,而淡化教学论部分,所授理论知识空洞,缺乏针对性,缺乏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联系.师范生查阅资料、集体讨论活动很少,备课、试讲以及社会调查等实践性活动也很少.没有充分拓宽教学视野和课程空间,很少结合案例教学、观摩教学、合作探究等,深化师范生对语文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2.4教学实践措施不够扎实有效教学技能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标志,然而,教学中,重理论教学轻技能训练,重教师讲授轻学生实践.很少结合师范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需要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长期扎实的教学技能训练.很少结合备课、说课、讲课、评课等活动,培养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即使训练,也缺乏教师必要的指导与讨论交流,缺乏相应的检查督促手段,教学技能训练、教案设计、模拟试讲等也只是走形式,致使教学技能训练不到位,师范生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语言表达能力差,缺少逻辑性,缺少教学组织管理能力,不能真正将理论知识运用于教学实践之中.不了解小学语文的知识结构,搞不清教材中知识点的前后联系,不会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不会分析教材,照抄教参与教案“.三字一话”基本从教技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对于多媒体和网络教学仅仅限于理论上的感知,谈不上熟练掌握,有关课件制作更是大多数师范生的知识盲点,难以满足新课改和素质教育对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要求.教育实习时间短、方式单一,师范生难以培养起相应的教学素养.

3“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的现状、面临的困境以及存在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认识上存在误区和实践上缺乏重视.

3.1认识上的误区误区一:对专业知识与教育理论知识的关系认识不恰当.认为专业知识的学习是最重要的,忽视对广博的基础知识、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重视学科专业课程,忽视其他课程以及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认为教育理论课程对于专业课程的学习与教学设计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导致其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地位下降.没有紧密结合课程改革及素质教育的要求,针对小学教育专业的特征和小学语文教师的职业特点,构建科学的学科体系,以提高师范生的专业化水平.误区二:对掌握知识、获得经验与提高能力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恰当.当前很多师范院校,追求综合化发展、培养综合性人才的办学理念,削弱专业课程,弱化专业基础,师范教育边缘化倾向日趋严重.师范性决定了实践性,师范生既要学好专业理论知识,又要具备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而经验的获得与理论知识的指导密切相关,需要实践中的锻炼与积累.然而,师范院校注重师范生专业知识的掌握,对于教学技能训练则重视不够,缺乏实践中的锻炼和能力的提高.教学中,没有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没有突出实践环节,体现教育实践以及教学技能的培养.误区三:对专业课程与专业基础知识的关系认识不恰当“.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是一门应用理论学科,应结合基础教育的需要,为基础教育服务.理论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服务于教育教学实践,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教学中应精讲基本的、适用的理论,结合教学实例,降低师范生接受理论的难度,增补实用的知识与技能,促进师范生内化教学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对师范院校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要素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处理不当,盲目的向综合性院校看齐,没有将为基础教育提供合格师资的任务落到实处,没有充分体现培养高素质小学语文教师的要求.

3.2实践上缺乏重视从实践过程来看,缺乏扎实有效的训练体系,主要表现为:(1)教学实践目标不明确通过“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应夯实师范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了解语文课程的现状,关注语文教育发展的新动态,学习语文教学改革的新经验,掌握从事语文教学所需的基本技能,了解常见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独立进行教学设计,掌握教学评价的意义、内容和方式,能够选择恰当方式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然而,“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中,没有体现明确的教学实践目标.(2)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课程论部分,应通过分析教学论中呈现的典型案例,进一步加深对课程理论的理解;教学论重在培养师范生的课堂教学能力,强化教学能力的理论支撑与教学理论水平的提升.教学中,应结合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和科学的方法论以及相关的理论知识,对教学案例进行点评分析,以帮助师范生掌握、理解、运用理论知识,实现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的链接,基础理论与实用知识的联系,使本课程能够有效的指导语文教学实践,架构起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然而,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没有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教学技能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语文教学技能,促进对知识的理解、消化和记忆,增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3专业技能训练不到位教学基本技能,如语言表达、板书设计、组织教学等,没有形成训练制度化,缺少针对性,没有定期组织师范生进行试讲.忽略对师范生读书的指导,忽略读书能力的训练,解读文本能力较差.缺少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意识和能力,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的能力较差,没有有效地吸纳新课程改革的新思想,实施和评价教学方法陈旧,没有有效地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基本能力,没有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情况、自身特点等进行独立、有创意的教学设计,引导师范生理解、分析、把握、处理好教材,并结合教育学、心理学原理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科学有效地实施教学.

3.4缺少必要的实习训练基地教学技能的掌握,仅仅靠校外的教育实习是不够的,还应结合校内的实习训练基地,使师范生的技能训练常态化.然而,很多师范院校缺少必要的实习训练基地,缺乏科学、有效的训练体系,缺少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没有形成训练制度化.师范院校应尽快建立实习训练基地,因地制宜,组织师范生开展专业技能训练,以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总之,师范生应具备丰富的学科理论知识,掌握熟练的教学技能,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把握课程与教学的理论体系.如何全面地掌握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地应用知识,是非常重要的.融教学技能训练、实践能力培养和教育新理念研究为一体,以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需要。

知行合一论文篇3

“知识共同体”是当代学术界和学术交流中经常提到的概念。文学理论研究领域的知识共同体可以称为“理论家共同体”。文学理论的主体既包括理论家个人,也包括“理论家共同体”。 研究者组成的共同体与个体学者的学术活动有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影响了学术交流的模式和研究的走向。尤其是从本质层面看,“理论家共同体”对文学理论活动起着更大的作用。[1] 因此,了解并探讨知识共同体的内在机制,对于把握文学理论研究的学科发展和学术生态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从“共同体”理论到“知识共同体” “共同体”理论最初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滕尼斯的成名作《共同体与社会》的初稿,完成于1881年。在这部书中,他第一次阐明了人类群体生活中两种结合的类型,一是被理解为现实的和有机的生命的结合,就是共同体;二是被理解为思想的和机械的形态的结合,也即社会。[2] “共同体”在滕尼斯的德语原文中是Ge-meinschaft,其含义包括了具有共同思想、目标或职业的人或国家所联合而成的社团、团体,在英文中则被译为community,又有供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社区”的含义。无论是德文还是英文,都体现了这个概念在抽象和具象两个层面的含义。 滕尼斯所论述的“共同体”,主要是建立在自然基础之上的群体中实现的,例如家庭或宗族,即血缘共同体。此外,小的、历史形成的联合体如村庄、城市也可形成共同体;友谊、师徒关系等思想的联合体里,也可形成其他类型的共同体,如宗教共同体。滕尼斯将血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和宗教共同体作为共同体的基本形式。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共同体”概念在滕尼斯的论述中不如现在我们所使用的意义涵盖广泛,主要是相对于“社会”而言。滕尼斯认为,社会是一种机械的混合或人工制品,是目的的联合体,而“共同体”是出于人的意志而形成的原始或天然状态的统一体,建立在人的本能或习惯制约的适应之上,或建立在与思想有关的共同的记忆之上,是各个组成部分浑然生长在一起的一个整体。 “共同体”里的生活是一种“亲密的、秘密的、单纯的共同生活”,而社会是“公众性的”。 人们从出生之时就与“共同体”里的“同伙”休戚与共,而走进社会则像“走进他乡异国”。滕尼斯认为“共同体”比社会更能带给个人直接的影响,“共同体是持久的和真正的共同生活”,是“生机勃勃的有机体”,而社会只不过是一种“暂时的和表面的共同生活”,是“一种机械的聚合和人工制品”。[3] 共同体是比社会更为真实的人的群体,是基于人的某方面的共同意志的结合。 滕尼斯于19世纪提出的这一重要理论概念,到20世纪又得到了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进一步发挥,从而具有了更为广泛的影响。在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重要著作《想象的共同体》中,从与滕尼斯不同的侧重点切入,使“共同体”理论得到了深化和拓展。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认为:“所有比成员之间有着面对面接触的原始村落更大的一切共同体都是想象的”。[4] 也就是说,当共同体的成员没有达到面对面的接触、交流的时候,这一共同体更多是基于成员对自己的身份所形成的共识,也即某种文化认同,此时共同体以被想象的方式而存在。人们生活在世界上,总是从属于一定的类别,有自己认可的价值和世界观,或是使用一套象征、符号系统。凭借这些东西,人们可以明晰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从而形成认同(identity)。人与人之间通过某种同一性而建立联系,这就是集体认同。按照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理论,各种不同的相互认同的方式———被想象的方式,也构成了区分不同的共同体的基础。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提出的“想象”概念不同于虚构。想象的共同体“不是政客操纵人民的幻影,而是一种与历史文化变迁相关,根植于人类深层意识的心理的建构”。[5] 这样,“共同体”的概念就比当初滕尼斯界定的更为宽泛了。当今,我们可以见到各个学科中涌现的各种关于“共同体”的提法:科学共同体、知识共同体、学术共同体、学习共同体、东亚共同体……这些“共同体”的设定都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思想有关。 “科学共同体”的概念来源于科学社会学。 美国社会学家黛安娜•克兰的著作《无形学院———知识在科学共同体的扩散》,从科学社会学角度对科学共同体、知识共同体做了相关论述。[6] “科学共同体”由正式的社会组织和非正式的社会组织组成。“正式组织”指成员之间互动关系比较规范,活动展开比较严格的组织,具体表现为“科学共同体”中的各种学科和专业;“非正式组织”则是与正式组织相对的一类组织,其成员间的互动比较随便,活动也相对自由,如各种业余协会、俱乐部等[7],在“科学共同体”中则表现为形形的研究网络,或称社会群体,这种非正式交流群体就被称为“无形学院”。 “科学共同体”并非单一的实体,不同的学科、专业对于“科学共同体”所认同的规范都有不同的要求。黛安娜•克兰在她的著作中,用经验调查的方法分析了“科学共同体”中正式的社会组织———学科中的群体分类,以及不同类别的群体对学科发展和知识增长的意义,揭示了特定学科领域社会组织的变化对科学知识增长和变革的影响。#p#分页标题#e# “知识共同体”这一概念既继承了“科学共同体”的组织形式和部分特质,同时又有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所指出的“想象”特征,共同体成员之间有关于知识继承、创新、研究、规范等方面的共识,由此形成集体认同感;他们既有学科和专业的组织,又从属于各种研究圈子,也就是“无形学院”。同时,根据学科、地域、历史等不同条件,存在着各个不同的“知识共同体”。例如,中国学者孙歌所研究的“跨文化”的“知识共同体”,以及吴励生所探讨的“学术共同体”等。[8] “学术共同体”可以看作“知识共同体”的一个分支概念。如果说“知识共同体”意味着一个掌握、交流、革新知识的群体,以及这个群体的思想自由度和独立性的话,那么“学术共同体”则进一步框定了学术界成员们的相互关系和认同方式。文学理论家董学文先生在其著作《文学理论学导论》中,将文学理论学科中的共同体称为“理论家共同体”,就是学术类型的知识共同体。 从属于这个群体的理论家通过相互认同的学术规则来进行彼此之间的交流,群体的集体意识结构通过群体之中理论家个体的研究成果而得以表达。吴励生先生认为,学术共同体“应在不同的学术流派、学术传统以及互相批判和砥砺中产生”[9],批评原则和学术规范是这个群体得以维系和稳定发展的保证。同时,这个群体为个体成员提供起码的合法性和自由,它是学术独立、健康发展的保证。 二、“知识共同体”对于知识增长和学术发展的意义 按照科学社会学的“无形学院”理论,“知识共同体”的运行对于知识增长有着特殊的意义。 黛安娜•克兰给出的知识增长模式,虽然不能解释全部学科的知识发展,却可以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参考。在她的《无形学院》一书中,知识增长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有创新意义的研究的出现,也就是出现了新的范式,开始吸引新的学者,知识平缓增长;第二阶段是常规科学时期,少数高产学者的努力使范式得到承认,大量科学家被吸引到一起,组成合作者群体和无形学院,知识大幅度增长;第三阶段是学科的“危机”时期,大量问题解决,社会互动减弱,知识增长速度下降,学科的社会组织出现了日益专门化的趋势;第四阶段是学科的衰落时期,表现为可解决的问题耗尽,社会组织成员减少。[10] 当然,这只是针对某一学科的“知识共同体”的研究,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知识共同体的主要功能,一是保证了学科群体的独立自由,二是加强了成员之间的交流合作。但同时,“知识共同体”又是一个开放性的结构,当它超出某一学科的界限时,这一知识增长模式就不再适用了。 基于地域、学科、族群的种种“知识共同体”之间,也可以实现相互联系甚至是融合。当各部门学科进入“知识共同体”时,打通学科壁垒的可能性就增加了[11],知识增长获得了新的生长点。而“跨文化”的“知识共同体对话”,也可以促进一种文化内部的认知体系更新。当一种文化内部出现对自身自足性的怀疑时,异质文化作为本土知识共同体自我认知的媒介而使本土知识状况发生结构性的改变。“知识共同体”就是在寻求“在自足的文化体系内部无法呈现的自我否定和自我更新的契机”,在跨文化的条件下创造主体认知的新的可能性。[12] 文学理论相对而言是一个较为开放的学科,其他相近学科的思想方法常能为文学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资源和启发。在文学理论学科的学术研究中,理论家个人主体的创造力往往有引人瞩目的作用;同时,本学科的“知识共同体”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存在,它不仅为理论家提供学科交流的可能性和必要空间,也对理论家的个人行为有一定的制约力。 “知识共同体”对成员行为的约束作用,体现为交往行为对交流有效性的要求。成员之间的相互认同和交流行为,可以看作哈贝马斯所说的“交往行为”(kommunikativesHandeln),也即“至少是两个以上的具有语言能力和行动能力”的主体之间通过符号协调的互动所达成的相互理解和一致的行为[13],是“使参与者能毫无保留地在交往后意见一致的基础上,使个人行动计划合作化的一切内在活动”。[14] 在交往行为中,人与世界之间是直接的关系,更是反思性的关系。 由于交往行为者基于他们的生活世界,反思性地面对作为整体出现的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他也就要遵循这三类世界所规定的三个有效性要求,即判断和陈述的真实性、遵循规范的正当性和表达自我的真诚性。[15] 这也是对“知识共同体”尤其是“学术共同体”中的交往行为者的要求,否则,该共同体中的正常交往行为将得不到保证。 当“知识共同体”中的成员交往性地行动时,每个成员都预先假定了,通过交流,其他成员会理解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或正在进行的研究。 成员们使用共同的学术语言,用相似的方式理解外部世界,并分享同样的学术规范和基本方法。 这样,一个成员的自我表达才能为其他成员所理解。这种共同理解得不到保证时,例如,不按一定的标准或不使用规范的术语,就动摇了这种交往行为共同的根基,交往行为就有可能中止[16],或是交流行为失去了使共同体成员相互理解的效力。 三、“知识共同体”对于文学理论研究的意义 就笔者所在的文学理论研究领域来看,认识到“知识共同体”的存在,对于文学理论研究是有着重要意义的。#p#分页标题#e# 文学理论研究具有个体性,理论家的个人才华和思想特质对研究走向有显著的影响。但作为个体的理论家也是在他所处的社会文化系统、学科体系之中发挥创造力,也是受到社会思想文化语境的影响和制约,并非是凭空生造的。而且,个体认知过程会遭遇认知局限性修正的困难,也就是说,一个作为个体的理论家不可能掌握该领域的全部知识,他既受到语言交流的限制,又受到信仰、兴趣等主观性偏好的支配,因此需要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协同关系和学术交往。[17] 学科化的文学理论不仅仅是文学理论研究者的个体活动,“知识共同体”作为一个超个人主体,可以赋予包括文学在内的文化以客观的意义,从而保证这一学科的正常发展。文学理论的认识主体可以称作“文学理论家共同体”,这是“一个由一定的文学理论家个体联合起来的从事文学理论研究的团体、组织或机构”。文学理论家作为理论家共同体的组成成员,他的作用“是把这个阶级或阶层的文学集体意识结构以最为协调和明晰的方式表达出来”。[18] 首先,“理论家共同体”的存在对理论家的个人研究有修正和筛选的作用。文学理论研究对独创性的要求给了理论家较高的自由度,而个人才华也发挥着重大的作用,理论家可以以个人主体的方式表达集体主题的超前性和对现实的引领性;[19]个体研究中的独特价值,会在理论家共同体内得到肯定和发扬;偏差之处,则会在共同体内部的学术争鸣中得到修正。 其次,“理论家共同体”作为集体性的主体,是文学理论结构与历史的主体。文学理论结构的建构不是依靠理论家个人天才,而是在每个理论家参与到这个结构之中,参与到彼此之间的交流、讨论和修正时,这个学科结构才获得了活力和稳定性。学科化的文学理论研究,也是在合成和累积其历史发展中的诸多个体成果,才能为当代研究者提供学理的基础。 复次,“理论家共同体”既制约又保证了理论家之间的交往行为。“知识共同体”中个体之间的认同就建立在这个共同体完整、一贯的学科观念上。只有当理论家遵循共同体中交往行为的有效性要求,用协调而明晰的表达方式阐述其理论,使该理论具备“内在一致性”和“合理性”时,它才能得到其他成员的承认。“理论家共同体”需要认同一个共有的文学理论范式,有共同的学术实践和交往,共同体成员之间既有协同关系,也从共同的学术活动、研究对象和结果中对自身进行观察、反思和批判,从而达到认识的客观有效性。理论家们的交往行为,使文学理论学科的知识更新和研究步伐得以推进。

知行合一论文篇4

论文关键词:王阳明,知行合一,致良知

王守仁,字伯安,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七年(公元1529年),谥文成,浙江余姚人。他是继朱熹之后,宋明理学又一影响深远的思想巨匠。王阳明的学问宗旨是“致良知”,其学问的主要特色即体现为知行合一。

在中国哲学的语境中,知一般被认为是道德知识,行则是道德践履,是以知行问题是绾结着道德来论及的。最早论及知行问题应为《尚书》:“非知之艰,惟行之艰”。朱熹在其哲学体系中大量讨论知行问题,此问题遂成为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大体上来说,朱熹是从两个方面来论述知行的,即先后与轻重:

致知力行,用功不可偏废。······但只要分先后轻重,论先后当以致知为先,论轻重当以力行为重。

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

朱熹讲知先行后,是就道德上来说,即致知与力行的先后关系,他认为一个人首先应该知晓道德原则,才能够在行为上合乎道德原则,践履道德行为,成为道德的人。这是就先后来说,落实在行上,则有轻重之分,只有真正去践履孝弟的人才能称得上是他是孝弟的。客观地来说,朱熹的知行观是圆融周备的,他既看到了主体认知与力行方面的内在关系,又从效果方面揭示出力行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朱熹的学说蕴含着二元的机制,其后学在申说朱学宗旨时,往往偏重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难免造成支离的弊病。随着朱子学成为官方哲学,并逐渐当成士人获取功名的敲门砖,该学说本身内蕴的批判精神与开放精神日益消失殆尽。再加上明代商品经济发展,功利主义渐成泛滥之势,整个社会出现士风不竞、道德沦丧的局面。王阳明知行合一之论正是切中时弊,充分揭示了当时士人知与行割裂的状况,以期从根本上纠正当时的学风士风。知行合一是阳明龙场悟道之后,提出的第一个命题。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王阳明于贵州龙场驿悟得圣人之道,次年,阳明于贵阳始论知行合一之旨。知行合一之论提出来之后,引起了当时思想界的震动,但这一观点是阳明一生坚持的观点,即便在他提出致良知之后,他还多次重申这一观点。

王阳明的知行观首先针对的是光知晓道德原则,比如孝弟,却不行孝弟的人,阳明说:

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安复那本体,不是着你只恁的便罢。······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弟的话,便可称为知孝弟。

这里所说的知行本体,是指知已逻辑地包含了必能行,说行即逻辑地内蕴了知。正如说一个人知孝弟,是说此人已行了孝弟的事,而不是指该人只知说些孝弟的话;换言之,说一个人行了孝弟,则此人必然心中了然孝弟了。这便是知行的本体。依阳明之意,主体所本有的道德本心(按,江右之后即所谓“良知”)本身便是道德原则的制定者,如此便先天地知晓道德原则,然此心不是“一团血肉”,它是主体发到道德行为的源动力,道德本心内蕴着一种不容自已的力量驱动着主体去践履道德行为,故曰“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传习录》又载:

爱曰:“古人说知行做两个,亦是要人见个分晓,一行做知的功夫,一行做行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先生曰:“此却失了古人宗旨也。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是批评那种“说知行做两个,亦是要人见得分晓,一行做知的功夫,一行做行的功夫”的主张,依阳明看来,没有脱离行的独立的知的功夫,也没有脱离知的独立的行的功夫。知行在阳明心学的语境中,应当是同一行为的两个方面:就知而言,知为行提供指导,知始终灌注于行之中,尤其是道德行为中,良知至始至终都是一条鞭地下贯于其中,始终为主体的行为作价值的领航;就行而言,行是知的实践,即行是从具体事为上来落实知,另,知本身亦须通过行才能称得上是“真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知行其实主体行为之一体两面任何人、任何行为想知行不合一是决不可能的。阳明在论述知行合一之时,还从动态的角度来展开,即“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换言之, “知”有行的因素,“行”有“知”的因素,两个范畴的规定是互相包含的,知行是合一的。

江右以后,阳明揭“致良知”宗旨,致良知三字亦把知行融摄进去。传统上一般认为,良知属知,致良知属行,明末大儒刘宗周有云:“良知为知,见知不囿于闻见;致良知为行,见行不滞于方隅,即知即行。”致良知便是把主体本有之良知推致并扩充至极,推致便是依循良知本体来践行道德,良知便是阳明的立言宗旨,在良知的判断下,善念恶念了然于心中,《传习录》下载:

问“知行合一”。先生曰:“此须识我立言宗旨。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是则还它是,非则还它非,良知是主体自家的准则,依循着这一准则实实落落地去做便可,这便是知行合一。扩充至极便是把良知充塞于主体构建的世界之中,这是一个天德流行之圆善境界。致良知的精义始终在于践行。相对于知行合一来说,“致良知”三字收摄了本体和功夫两方面,既点出了学问的头脑-----良知,又重视道德的践履----致良知,这是从一个更完善更高的层面来揭示说明知行合一。

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当然有批判朱熹“知先行后”之说,但笔者认为,我们在考察朱熹与王阳明二人的知行观时,应当认识到朱熹是从经验认知层面来说先后的,王阳明是在伦理道德的纯粹性这一点来说知行合一的。我们只能客观的说,朱熹知先行后说确实有造成分裂知行的可能,但绝不意味着朱熹本人就赞同知行完全为二。更为重要的是,王阳明“知行合一”之论针对是当时许多人只晓得说些孝弟的话,而不知切实地去做孝弟的事,或者把知行分做两件,要么造成不能精察明觉,陷于冥行,要么不能真切笃实,陷于妄想,为此,阳明引用《论语》中的话来说明知行合一之理:“‘学而不思则罔’,所以必须说个知;‘思而不学则殆’所以必须说个行,元来只是一个工夫”,是以“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这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从这个角度来考察王阳明“知行合一”说之时,亦可见其今日之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 朱熹.朱文公文集[M] .四部丛刊本

[2]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 黄宗羲.明儒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1985.

[4] 陈来.宋明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知行合一论文篇5

选题必须符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目前高职日语专业的设置,按照国家的高职专业目录,高职日语专业具有“日语+专业技能”的特点,论文研究的课题要切合社会实际,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能解决生产、科研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有待解决的实际问题。由于学生实践经验不足,所选课题容易脱离社会实际。导师应指导学生选择与本专业有关的具有实践意义的课题。[4]

(二)选题具有可行性

可行性原则是指对某一课题或论题,是否有完成的可能。就是说必须从主观和客观根据方面的具体条件去考虑某一课题:(1)知识结构是否具有合理性。选题符合日语专业的学生所学语言知识、文化知识和大学生具有的思维能力,毕业论文的内容必须和已经学习的专业知识或内容有联系。[5]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选题,这是最基本的选题方法。要多思考专业领域中哪些问题可能成为选题,要选取有意义的课题。如果所选的题目与已有的知识相适应的话,就能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保证;(2)应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研究能力主要由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构成,它可在不断地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应用日语专业的学生选题应考虑自己的研究能力,以便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论文。

(三)选题具有可研究性

可研究性原则是指所选的课题是否具有研究价值,拟选的题目前人是否涉猎过、研究过?已得出怎样的结论?研究的深度怎样?是否应该向更深的层次进行挖掘,目前是否具备深入研究的条件?选题是否有可创新点?所选课题如果能帮助人们正确认识某种事物,或加深对某事物的理解,就是有有价值、意义的。由于高职日语专业毕业论文的字数和篇幅的限制,所以选题时,要尽可能选择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加以论述和研究。毕业论文属于学术论文,学术论文的功能是进行研究,阐述科研新成果,进行学术交流。毕业论文要体现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要讲究课题内容的创新性,要有新见解,新观点。如果是他人论述过的题目往往会没有新的观点等,容易重复别人的工作,做无用功。所以应该尽可能选新的课题。万一选择了别人作过的课题,就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论文如何在别人的论文基础上进行创新。[6]

(四)选题具有兴趣性

由于学生所学知识的有限性,不可能对所有的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只能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内选择课题。兴趣是探索行为的第一“导师”。因为有了兴趣,继而才能产生强烈的探求欲望和工作激情。而“没有激情任何事情都难以成功”。如果对所选课题感觉索然无味,而在内心并不情愿的状态下强迫自己去研究,可以说是一种痛苦,也是很难取得优异成绩的。

(五)选题难易适度

高职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都有限,所选课题要与本层次的知识结构相适应,要选择熟悉的内容,课题的深度和广度要注意力所能及,难易适中。如果题目难度太大.将对完成论文产生不利影响,如果题目难度过低.就达不到撰写毕业论文,进行专业训练和考核的目的。因此,题目难易程度应综合考虑学生个人实际水平、个人的兴趣爱好、资料储备以及指导教师水平等进行确定。学生初学写论文,要选择相对容易完成的题目,但也不能过容易。选择经过艰苦努力和奋力拼搏能够完成的题目,就是难易合适的。毕业论文题目原则上每人一题,多人一题的,必须要有明确的分工,并在论文成果中有所具体反映和体现。

(六)选题大小适中

毕业论文选题可大可小。大课题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应用能力,课题驾驭能力等要求较高,否则学生会把握不住,研究难以深入下去,容易停留在表层。由于高职日语专业毕业论文的应用性特点,加上学生的专业基础和实际水平的限制,选题应尽可能选择与生产实际、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学生从事工作的岗位性质等结合紧密的小型课题,要与所给的实习时间相适应,要做到量力而行、扬长避短、大小适中、使学生经过努力,能在学院规定的期间内基本完成。

(七)选题的客观条件

除了主观因素,必须具备以下客观条件:(1)资料是否具备。资料是论文写作的基础条件,是研究的根据,是自己观点产生的基础和证明材料。学生选题时要考虑获取资料的可能性。能否经过努力获取必要的资料也决定了对某一课题的取舍;(2)导师条件。对刚开始从事学术研究和初学论文写作的人来说,导师的重要作用自不必多言。万事开头难,学生如何选题,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理论去分析问题,如何执笔行文,都缺少经验,必须要有导师的指导。但是即使是导师也不可能样样精通,而是各有专长。学生应在导师熟悉和精通的专业范围内选题,才能得到最具体、最全面的指导,才有可能写出高质量的论文。[7]由于高职院校日语专业的设置时间不长,毕业论文的写作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研究,如关于毕业论文应用日语写还是用汉语写,或者两者均可等与高职日语专业毕业论文撰写有关的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探讨。

知行合一论文篇6

一、毕业论文字数一般要在3000—6000个字,统一用a4纸打印整理装订,并在规定时间将论文打印出来上交班主任。

二、封面:“温州大学成教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论文” 宋体小一号字;论文题目为黑体小一号; “姓名 ”,“指导教师 ”,“专业、班级 ”,“完成日期 ”为宋体小二号,全部内容居中。

三、页面设置:

1.页边距设置为:上:2.5cm 下:2.5cm 左:2.8cm 右:2.8cm

2.行间距设置为:1.5倍行距

四、正文部分:

1.目录及目录页所有内容要求用小四号、宋体完成,(单独一页)。

2.标题用黑体、三号、加粗;空一行,班级和姓名用仿宋体、四号、

空二行;“摘要”为黑体、四号、加粗,摘要的内容为宋体、四号;另起一行,“关键词”为黑体、四号、加粗,关键词的内容为宋体、四号,关键词之间空两格,摘要内容字数不超过150字。

3.正文与关键词空一行,文中大标题用宋体,四号,加粗;小标题用宋体,小四号,加粗;其它正文部分用宋体小四。

五、参考文献:

书刊类参考资料格式:

序号,作者,书名,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时间,如:

「1 xx,论“三个代表”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XX。

期刊类参考资料格式:

序号,作者,文章题目,杂志名称 出版社,年,卷(期),页。

「3 刘智峰,中国政府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战略与管理,1999(5),第10页

论文成绩评定标准

优秀

1、论文观点明确,论据充实,具有一定的创造性见解。

2、能综合运用专业理论知识,收集的资料完整、丰富,引用数据准确,图表清楚正确。有较强的分析、运算和论证能力。

3、行文流畅、条理清楚、结构合理、格式符合要求。

良好

1、论文观点明确,能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自己的见解。

2、资料较完整、数据齐全,图表清楚、正确。有一定的分析、运算和论证能力。

3、行文通顺、条理清楚、格式符合要求。

中等

1、论文观点较为明确,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没有错误。

2、资料较完整、数据尚齐全,图表较清楚。有一定的分析、运算和论证能力。

3、行文较通顺、条理清楚、论证有一定的说服力,格式符合要求。

及格

1、论文观点基本正确。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没有科学性差错。

2、有一定的收集资料、有一定的数据,但结论尚欠充分。图表基本正确。

3、行文基本通顺、条理基本清楚,论证尚能说明观点,格式基本符合要求。

不及格

1、结论含糊不清或有严重错误,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时有科学性错误。

2、资料贫乏、不能证明论点,数据凌乱,图表不清,分析、运算和论证能力差。

3、行文不通顺,格式不符合要求。

知行合一论文篇7

幼师生毕业后,主要承担幼儿园的语言教学任务,其教学内容主要是幼儿文学,幼儿文学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确实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幼儿教师讲述的动听儿歌、生动有趣的幼儿故事、充满奇特幻想的幼儿童话、精彩美妙的幼儿戏剧,无不给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童年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幼儿教师能否出色完成幼儿园的语言教学任务,笔者认为主要取决于幼儿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高低。比如,作为一名幼儿园语言课教师,对于教材中的图画书作品的讲解,就不应该只停留在故事讲述上,也不应该只带着学生欣赏图画,而应该结合图画书的艺术特征,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图画书独特魅力,使孩子从中获得审美愉悦并提升审美能力。而作为以后从事幼儿园语言教学的幼师生,至关重要的是积极提高其儿童文学素养,以便更好地适应以后的教学需要。

二、幼师生的儿童文学素养现状

在多年的幼儿文学教学实践中,发现幼师生的儿童文学素养现状并不乐观。普遍存在儿童文学理论基础薄弱,最基本的儿童文学理论知识不能掌握。好多学生认为儿童文学理论知识很简单,不用学习也能理解,因而不愿意花功夫学习理论知识,但在分析判断时,往往会混淆儿歌与儿童诗的区别,寓言与童话也分不清等;幼师生的儿童文学视野太窄,作品阅读量太少,好多应知应背的作品都没有看过。学生在每年的见实习时发现,好多儿童文学作品还不如幼儿园的孩子知道得多;儿童文学作品的分析鉴赏能力很差,很多作品的主题都把握得不够准确,人物形象不会分析;儿童文学作品的创编能力更是不够,每次结合所学理论知识,进行作品创编,好多学生都不会创编。

三、提高幼师生儿童文学素养的策略

针对幼师生儿童文学素养存在的问题:理论知识匮乏;儿童文学视野太窄;儿童文学作品的分析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不够等,我们采取以下措施,以提升幼师生的儿童文学素养。

(一)加强儿童文学理论学习,提高幼师生的理论知识水平

我们学校一向十分重视学生儿童文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学习每一种儿童文学样式时,都会先学好其理论知识。针对学生不太喜欢理论知识学习的现状,我们在教学理论知识时,都会采取学生乐意接收到学习方式来学习。比如,在学习《儿歌的特点》一节时,因为儿歌的特点很简单,即内容浅显,单纯活泼;篇幅短小,易记易诵;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趣味性强,娱乐性强。我们老师没有单纯按照书上的这四句话,让学生去记,这样好多学生感到没有意思,也不愿意主动看书,而是灵活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前预习,针对儿歌的任一特点,选出符合这一特点的儿歌,课下认真排练,等上课时分组表演所选儿歌,并说出所选儿歌的哪些地方体现儿歌的哪一特点,其他组的同学进行评价分析,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多学生课下会花很大功夫学习排练,这样既学习了理论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分析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幼师生的儿童文学理论知识水平。

(二)大力推荐优秀儿童文学书目,培养幼师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开学第一课时,我们会给学生推荐许多优秀的儿童文学理论书籍和优秀作品。像韦苇教授主编的《点亮心灯》、方卫平主编的《幼儿文学教程》、彭懿主编的《阅读与经典》、郝广才的《好绘本如何好》、松居直的《幸福的种子》等几十本儿童文学理论书籍。学习图画书时,在每次上课之前会请3位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图画书;老师还会给学生推荐150多本电子绘本,要求学生每人至少阅读30本电子图画书,把阅读目录及阅读体会上交,老师在上课时随意抽查;在学习图画书鉴赏一节时,我们带着学生去图书馆学习,让学生借阅自己喜欢的图画书,结合图画书的艺术特征分析鉴赏图画书。

(三)模拟情景教学,提高幼师生的分析鉴赏及教学能力

儿童文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技能并重学前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因此,在儿童文学的教学中,必须将儿童文学理论学习与幼儿园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才能使幼师生更接地气,更快地适应日后的幼儿园教学工作。比如,在学习《儿歌的传统艺术形式》一节时,儿歌有九种传统形式,我们对每种传统形式都选出一首典型儿歌,让学生根据儿歌的特点,给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进行教学设计,并模拟幼儿园情景教学,老师在下面做好记录,并针对性地指导教学,指导学生不同的儿歌形式该如何导入、如何设计活动、如何进行拓展活动。

(四)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提高幼师生的创作能力

提高幼师生的儿童文学素养,仅靠一周两节课的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把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密切结合,让学生利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指导课外实践,全面提升儿童文学素养。比如,在学习《儿童诗》一章时,我们先学习完儿童诗的概说、分类及创作后,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结合儿童诗的理论知识,每人创编一首高水平的儿童诗,同桌互相进行诗配画,课上进行展览评比,学生的创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有十几位同学创作的儿童诗在我们校报上发表。在学习《幼儿戏剧》这一章时,教师必须先讲解幼儿戏剧的特征、幼儿戏剧的分类等知识,在这基础上在学习幼儿戏剧的改编知识,要想使幼儿戏剧改编的实践活动落到实处,改编和创编的幼儿戏剧作品有价值和意义,必须要以改编和创编的理论依据作为指导和支撑。要求学生掌握幼儿戏剧改编的要求是必须选择情节完整连贯,人物形象鲜明,矛盾冲突较为紧张,结构线索单纯,场景变化相对集中,读起来使人深受感染又十分有趣的作品进行改编。在改编的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剧本,适当增减情节和人物,要注意把故事中的叙述语言变成台词或舞台提示,要注意人物的角色语言设计的个性化,没有理论的指导无法完成改编实践。全班掌握了戏剧改编的理论知识后,给出《小兔乖乖》的故事片段,让同学们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改编,教师进行有重点的指导,把改编好的剧本以4-6人为一组,进行幼儿戏剧排练表演。这样进行课外实践,进一步巩固了理论知识,锻炼了学生的创作改编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戏剧改编学习效果。课外实践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创造潜力,又能巩固儿童文学理论知识,全面培养学生的儿童文学素养。总之,在幼儿文学教学只有重视儿童文学理论、儿童文学阅读视野和儿童文学作品的分析鉴赏能力、创作改编能力这三个层面的协调培养和提高,才能为幼师学生奠定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儿童文学素养,从而为其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知行合一论文篇8

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毕业论文;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134-02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技术学科,专业培养的目的是掌握食品工程和食品技术相关知识,能在食品领域内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内蒙古是我国农牧业大省,培养应用型的食品专业技术人才成为内蒙高校食品专业的首要任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交叉学科,实验和毕业论文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设置的实验类课程和毕业论文环节已经满足不了学生进入食品企业后的能力要求。因此,进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课程和毕业论文环节的改革与探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不断提高学生今后走上社会的竞争力,而且对于内蒙古科技大学本科生教学水平和专业建设再上新台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实践类课程存在的问题

1.实验课程的设置偏少。食品科学与工程方面的理论知识多数是从实验中总结出来的,所以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更要求我们要在具体的实验中来应用理论知识,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知识,而且也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科研积极性和热情,另外,学生整体的实验操作能力太差,部分同学根本不懂得怎样正确的进行基础实验仪器的操作。

2.学生能够进行实际动手操作的平台几乎没有。工程教育、生产实习、毕业实习都只是进入企业参观,由于人数众多,大多同学在实习后根本没学到任何东西,更别提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了。在进入大三以后,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食品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基本实验技能,这样部分学生如果对理论课上的某些知识感兴趣,就可以通过设计实验来验证和理解,但是,就目前的条件,无法满足多数学生的实际操作要求,这样就要求我们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一个科研创作平台,来吸引和调动学生的科研创作热情。

3.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太晚。目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是在大学四年级,这样学生就会同时面临就业、考研和毕业论文设计的三重压力,如果对学生的要求有所松懈,这样就会使毕业论文设计失去它真正的意义。所以,我们应该对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合理整合、科学分组,从而形成一个合理的科研实验室。同时,让学生在大三的时候就可以自愿进入实验室来进行毕业论文的设计工作,这样就可以明显地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实际动手能力。

二、改革与探讨

1.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验课设置内容的改革。食品专业的应用性,在教学实践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在科研工作中,要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出发点,要以教学联系科研、科研促进教学的思维来努力将理论知识应用在科学研究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将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与食品工业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机的衔接起来,使其融会贯通,进一步系统化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实验课程的设置对于理解和升华理论教学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做实验,学生可以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可以拓展学生的科研思维,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应用性、技术性很强,实验课程的设置要进行精细规划,最大限度的将理论知识系统联系在一起,同时加强创新型和设计型实验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研究水平。

2.加强实习基地和校内小型食品加工厂的建设。加工实习经费的投入,结合校内相关实验室和设备建立校内小型食品加工厂,让本科生能亲自动手进行食品工艺的生产和创造;同时以产学研结合为平台,充分利用技术和人才方面的优势,加强院企合作,建立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校外实习基地,使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够在实习过程中得到提高,促进其就业。

3.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环节的改革。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高低是本科教学水平、学生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教师科研水平、学校教学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对于学生的四年大学生活来讲,毕业环节是最终的归宿。通过前三年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足够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已经具备了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所以,毕业环节中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检验前三年教学成果的最好手段。因此,在毕业环节中可进行以下三方面的改革:调整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现在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都安排在大四下学期,这样学生就会同时面临就业、考研和毕业论文设计的三重压力,如果对学生的要求有所松懈,这样就会使毕业论文设计失去它真正的意义。所以,应该容许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毕业论文的设计和实践,这样可以极大调动学生的科研热情。调整毕业论文设计的形式和内容。目前采取的内容和形式只有学生跟着老师做一些简单的实验,比较单一和死板。进行改革的话,可以采取形式和内容相结合,进行综合改革。①可以容许学生自由选择合适的实验课题和导师进行科研创作;②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形成小组来进行一项系统的科研创作,每个人负责一个部分,开展实验研究需要整个团队进行。③导师可以给出规定的实验内容让学生去设计技术路线,也可以容许学生自己设计一些合理的实验内容提交导师审查后开展。

毕业论文设计的成果评价体系。目前针对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评价体系单一,只有学生答辩、老师给分这样一种形式,不能完全体现出学生的科研素养的高低,所以很有必要进行改革,建立全面的评价体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评价体系的改革:①毕业实验的出勤率、实际动手做实验的能力。②实验结果是否具有较高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③毕业论文的撰写、论文答辩的表现。

参考文献:

[1]汪磊,汪又先,游新勇,等.工科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轻工教育,2011,(6):59-61.

[2]蒋益虹.综合性大学食品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高等农业教育,2002,(10):66-68.

[3]汪磊,游新勇,王国泽,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习教学改革的探讨[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3,(7):1-3.

[4]郑亦平,库夭梅,余小林,等.农科院校食品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创新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2,(19):134-136.

[5]高海生,康维民,张红新,等.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新的实践教学体系[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24-27.

[6]李苏红,公勋,赵秀红,等.以科研导师制促进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质量提高的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6):3812-3814.

基金项目:内蒙古科技大学教改项目(JY2011066)。

上一篇:法务会计论文范文 下一篇:政府预算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