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保险条例范文

时间:2023-10-13 20:16:43

存款保险条例

存款保险条例篇1

《条例》规定,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同一存款人在同一家投保机构所有被保险存款账户的本金和利息合并计算的金额在最高偿付限额以内的,实行全额偿付;超出的部分,依法从投保机构清算财产中受偿。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根据经济发展、存款结构变化、金融风险状况等因素调整最高偿付限额,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执行。

央行、财政部:首付比例和免税年限下调

近日,央行公告称,将进一步完善个人住房信贷政策,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对拥有1套住房且相应购房贷款未结清的居民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由原先的不低于60%下调为不低于40%。同时,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普通自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为20%;对拥有1套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缴存职工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为30%。

财政部随即也发文对买卖房屋时所产生的营业税年限进行了调整。根据财政部公告,从当日起,个人将购买不足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全额征收营业税;购买2年以上(含2年)的非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按照其销售收入减去购买房屋的价款后的差额征收营业税;购买2年以上(含2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营业税。此前,个人普通住房销售免税的年限被设定为5年以上。

教育部:重大城市今年100%小学就近入学

4月1日,教育部的《关于做好2015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要求,各个城市要根据实际情况,全面实行单校划片或多校划片,加快实现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其中,就近入学压力较大的各重点大城市,包括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省会城市所有县(市、区),要于2015年实现划片就近入学。

教育部要求,各城市要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城区,推广热点小学、初中多校划片,合理确定片区范围,缓解“学区房”问题。各片区内热点小学、初中招生名额占该片区招生总名额的比例,片区间要大致相当。同时,学生学籍一旦进入正常招生程序进入学校,其他学校不得任意调取其学籍。

国家旅游局:景区人数达到最大承载量停止售票

4月1日起实施的《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强调,景区内旅游者数量达到最大承载量80%时,启动包括交通调控、人口调控等措施控制旅游者数量;景区内旅游者数量达到最大承载量时,立即停止售票,向旅游者告示,做好解释和疏导等相关工作。

存款保险条例篇2

关键词:存款保险;缺陷;完善建议

一、引言

在2014年11月30日,为了在稳步推进金融自由化,完善金融业竞争机制的背景下依然能够依法保证存款人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稳定,我国出台了《存款保险条例(意见征求稿)》,并通过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随后,在2015年3月31日,我国正式公布了《存款保险条例》,并规定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标志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正式确立。为进一步加深金融自由化打下坚实基础,作为我国金融安全网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了我国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能力。

然而《存款保险条例》的出台,存款保险制度的正式确立,只是我国迈出了由原来隐性存款保险向现行显性存款保险过渡的第一步。我国现在处于了由隐性存款保障向显性存款保障过渡的关键过渡时期,对于首次正式出台的《存款保险条例》虽然凝结了党中央、人民银行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智慧,但首次推行后经过实践的检验,如何发现不足并作出改进一定是必须要完成的关键任务,当下,我谨根据《存款保险条例》的主要内容可能会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关的改进建议。

二、我国现行存款保险制度的不足之处

(一)未赋予存款保险制度独立的法律地位与独立的管理机构。我国通过《存款保险条例》规定了存款保险的有关事宜,从而确立了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但《存款保险条例》属于行政法规级别,不具有独立、权威的法律地位。另外《存款保险条例》规定存款保险费用由人民银行收取与管理,存款保险机构暂设于人民银行内部,存款保险职能纳入金融稳定职能中,由此看来存款保险机构与《存款保险条例》的级别要低于其他监管机构与法律,存在受其他部门干预的可能性,同时也可能存在存款保险机构信息获取的不充分,影响存款保险制度充分发挥其作用。

(二)受保账户的范围有待探讨改进。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有关存款保险受保账户的规定将本外币存款纳入范围内,排除了同业存款与高管的存款。首先,将在我国个人存款占比很小的外币存款纳入受保范围,使汇率风险成为影响存款保险基金管理的一项重要因素,增加了基金管理难度;其次,随着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如保证金等其他资金存放形式规模不断扩大,是否也应纳入存款保险的受保范围;最后,同业存款与高管人员的存款对于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在极其重要,简单的排除在外应该不很妥当。

(三)存款保险基金的运用有待多元化。《存款保险条例》规定存款保险基金的运用应当遵循安全、流动、保值增值的原则,限于存放人民银行,投资政府债券、央行票据、信用等级较高的金融债券以及其他高等级债券。这样的规定在社保基金积极入世的当下使存款保险基金的投资渠道显得不够多元化,保值增值的能力也十分欠缺,在社保基金积极改革入市的带动下,存款保险基金的运用方式也有待向多元化发展。

(四)未对存款保险基金的规模做限制。我国存款保险的费用以旬为期限单位,按每旬末的存款余额计算应交保费,每半年交清一次,长此以往,我国存款保险基金的总量不断扩大,而现行《存款保险条例》未对存款保险基金的最佳规模做出规定,而存款保险基金的规模过大意味着存款保险基金对商业银行的资金占用过大,反而影响商业银行发展与稳定以及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

(五)存款保险制度灵活性不足,不能满足各金融机构不同的投保要求。《存款保险条例》规定我国的存款保险的投保方式要求投保机构必须按照存款保险机构规定的保费与期限缴纳足额保费,而偿付限额规定为50万元及以下的部分全部保付,50万元以上的部分以清偿资产清偿。这样的规定使得那些愿意为更多存款投保的金融机构不能进行超额投保,一定程度上违反了市场原则,限制了投保机构不能通过更多缴纳保费为更多存款投保而树立形象或传递信息。

三、完善现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几条建议

(一)提高《存款保险条例》法律地位,设立专门的存款保险职能机构。我国应该在《存款保险条例》实行一段时间后,应当适时制定《存款保险法》,使存款保险规章制度具有相对独立性、权威性的法律保障,与现有的《中央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等相关法律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为存款保险机构独立行使存款保险职能提供制度基础。此外要理顺人民银行与存款保险机构的关系,设立专门的、相对独立的存款保险机构,赋予存款保险机构更大的监管权,无论是对于保险费率制定、保费收取的有效性,还是对社会公众对存款保险的信心而言都是身份必要的。

(二)对受保账户范围进行适当调整。一方面,针对外币存款需要进一步通过调研确定民间藏汇、用汇的规模,虽然伴随人民国际化的不断推进,藏汇于民、民间用汇的规模都在不断扩大,但现有的民间用汇量是否有必要增加存款保险机构风险管理难度值得商榷。另一方面同业存款与高管人员的存款对于风险的敏感性极高,在出现风险苗头时可能会迅速抽离资金,加速系统性风险爆发,所以一定要对其有所保障,即使是较少的保付额度也可以稳定资金与其他储户的信心。最后,随着银行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可以将保证金等其他资金形式以合适的保险费率保护起来,扩大受保资金范围。

(三)吸纳专业投资人才,丰富存款保险基金运用方式。按照现行《存款保险条例》规定的存款保险基金的运用方式虽然可能能够保证较高的安全性与流动性,但是增值能力差,限制了存款保险机构应对大规模金融风险的能力。在当前国家积极鼓励社保基金入市的背景下,存款保险基金可以借鉴我国社保基金入市经验,丰富投资渠道,提高增值能力。当然入市意味着存款保险基金面临的市场风险将会扩大,所以在试水入市的前提是吸纳了具备高水平专业投资能力的人才,充分利用现资技术,保证存款保险基金的安全。

(四)规定存款保险基金最佳规模比例,建立返还制度。存款保险基金的规模过大则会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形成对银行资金的过度占用,同时还增加了存款保险基金的管理难度,所以对存款保险基金最佳规模我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可以针对存款保险机构日常成本、银行的存款规模、预期损失等确定一个合适的基金对存款的覆盖率,另外当存款基金规模达到这一覆盖率时,多余的基金应该建立合适的返还制度,让多余资金重新回到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

(五)结合累进型保险费率,使强制投保与自愿投保相结合。由于我国正处于隐性存款保险向显性存款保险过度的关键时期,采取强制投保的投保方式能够树立存款保险的权威性,增强社会公众的信心,但金融机构想要为高于50万元部分的存款投保而愿意多缴纳保费的意愿得不到满足,可以通过制定累进保费率,对50万元以上部分存款采取自愿投保方式,但保险费率则按照一定方式累进。一来能够保证存款保险机构的足够偿付能力,二来能够满足银行通过提高受保存款额度的要求。

四、总论

在金融自由化不断推进的当下,我国金融业的竞争越发激烈,而竞争就意味着优胜劣汰,而存款保险制度的出现丰富了我国的金融安全网,保护了银行存款人的合法权益,让单个存款机构出现因经营不善而发生倒闭时不至于引发连锁的银行危机。但客观来讲,我国刚出台的《存款保险条例》相比美国等国家的存款保险制度而言并不十分完善,仍有一些问题需要十分突出,对此必须坚持从金融实情出发,结合我国金融业发展特点不断完善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作者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存款保险条例.[DB/OL].http:///.

[2] 魏超然,刘立新.存款保险制度:俄罗斯的镜鉴[J].银行家,2015(5).

存款保险条例篇3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公开表示,存款保险制度有望今年推出。

这是央行首次给出明确时间表。接近央行的人士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其实存款保险制度的设计早已完成,针对相关细节也多次召开座谈会研讨,正等待国务院的审议批准。

同样等待的还有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进程以及商业银行退出机制的建立健全。尤其在银监会公布5家民营银行试点方案之后,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显得更加迫切。

银监会相关负责人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指出,随着金融系统的不断健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亟须完善。今年,银行破产风险处置机制有望与存款保险制度一起推出。

如此一来,存款保险制度一旦破题,许多金融改革将豁然开朗。

方案成型

目前,存款保险制度方案的总体思路是:强制参保、费率不一、保额存上限。

接近央行的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尽管国有大行存在政府隐形兜底,但是存款保险制度将实行强制保险,对每个银行账户提供有限度的保障,目的在于覆盖大多数存款人的利益。

据了解,中国的存款保险对每个银行账户的保险上限初步定为50万元人民币。“更主要是为了对中小银行储户给予有效的保护。”上述人士说。

与欧美存款保险制度成立之初就设立单独的管理机构不同,中国存款保险制度计划先成立一只保险基金,待逐渐成熟之后再发展成独立的机构。上述人士透露,央行设计先将此基金放在金融稳定局下管理。

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在今年全国两会的相关提案中亦建议“分步走”,先期设立存款保险基金,逐步从“付款箱模式”向“成本最小模式”或“风险最小模式”过渡。

同时,人民银行还将发挥“最后贷款人”的角色。人民银行将建立公共资金回收机制,为存款保险机制提供后援支持。同时,为了防范道德风险, 央行资金主要限于对问题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救助, 在出现系统性风险时, 仍需发挥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的角色, 维护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

牵一发动全身

存款保险制度在金融市场化改革中起着基石的作用,尤其当金融改革进入深水区的时候,存款保险制度的推进进度会影响到多项金融改革的成效。

在存款保险制度缺失的条件下,国家实际上承担了隐形的担保责任,容易导致商业银行风险约束机制弱化,为追求高额利润而过度投机。

尤其随着民营银行开始试点推行、农村金融机构全面改制在即、利率市场化加速等金融改革的推进,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变得更加重要。

央行相关人士指出,存款保险制度不仅为存款人的资金安全提供保险保障,相应机构也参与对问题银行的早期监测、干预和处置,拥有全面信息和相应的检查权。

同时,央行的金融稳定报告指出,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有助于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促进商业银行经营机制的市场化,增加商业银行在金融业务创新及风险承担机制方面的灵活性。

央行人士指出,存款保险制度首先解决了国家财政隐性担保的问题,同时适应利率市场化的趋势,有助于民营经济介入金融领域。

“由于民营银行存在信用劣势,可能会难以吸收到公众存款。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在推进民间信用体系建立的同时,建立风险自担机制和存款保险制度,使存款人利益受到保护,有利于提高公众对民营银行的信心。”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日前就民营银行试点问题对记者如是表示。

完善退出机制

随着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利率市场化将全面放开,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银行间的竞争,对中小金融机构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主管温彬表示,建立和完善存款保险制度的同时,还要建立金融机构退出机制。

与一般企业相比,银行业金融机构具有一些特殊性,银行一旦破产会涉及整个金融系统和社会的稳定。

因此,2007年6月起施行的企业破产法一直对金融机构破产有着不甚明确的表述:金融机构涉及破产问题时,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对该金融机构进行重整或者破产清算的申请。

未来一旦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在保护储户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制定明确可行的金融机构退出机制,才能真正实现风险的有效隔离。因此,“银行业金融机构破产条例”也在加速推进中。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学院院长王卫国向记者表示,明智的设计是,“存款保险条例”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破产条例”一同出台。一旦银行进入司法破产程序,首先由存款保险机构出面,在法定限额内清偿债务。

王卫国介绍,2007年12月国务院法制办就开始酝酿起草关于银行业破产的条例,委托银监会负责。2008年3月拟出了初步提纲,4月份写出初稿。后期有多次修改,开过小范围的研讨会,2009年初成基本稿。

存款保险条例篇4

    内容提要: 存款保险人仅在保险事故业已发生,投保人等履行了通知协助义务,存款人已提出索赔,且不得停止支付事由后,方会向被保险人履行保险责任。若立法赋予存款保险人越广泛的职权,则其对保险事故内涵的界定越宽泛,反之则较为狭窄。我国存款保险事故内涵可表述为投保金融机构被法院裁定进入破产程序。存款保险人履行保险责任时须遵循最低成本原则,其履行保险责任方式主要包括:给付保险赔偿金、公共资金援助、“好银行”与“坏银行”、购买与承受、设立过渡银行。存款保险人限制其应履行责任的途径主要包括限定存款保险金给付时间、给付数额,以及设定自负额。

    引言

    存款保险是指由吸收存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注: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合作银行、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便于论述,本文将其简称为银行。)作为投保人,按照其吸收存款总额的一定比例向存款保险人交纳保险费,一旦投保银行无法履行其基于储蓄合同而应向存款人承担的存款支付义务时,由存款保险人先在保险责任限额内向存款人予以赔付,而后依法对投保银行进行追偿或组织实施破产清算、重整、或其他资产处置行为的制度。由于其有助于遏制挤兑现象以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保护中小存款人利益,并有利于创造不同规模和不同股权结构银行间的公平竞争环境,因而为愈来愈多的国家所采行。据国际存款保险人协会﹙IA D I﹚的统计,截至 2012 年 3 月 31 日,全球已有111 个国家或地区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我国亦早有此一意向,只是由于各方对其具体制度设计存在诸多争议而使该制度迟至今日仍未能建立(注:虽然不乏反对之声,但尽快引入该制度却已成为我国的主流观点。早在 2007 年时,按照当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部署,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即会同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银监会、国家发改委准备拟定《存款保险条例》草案。2008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甚至提出,今年将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之所以迟迟未能出台,主要是因为各方对其具体制度设计存在较大争议。)。在存款保险制度的设计过程中,保险责任的履行系属核心性问题之一,其构建的妥当性直接关乎存款保险制度理论价值能否有效实现。

    一、存款保险人履行保险责任要件的明晰

    依法向被保险人直接给付保险赔偿金,或通过购买与承受等方式,将存款债务移转给其他银行,由接受债务移转的银行代替原投保人向被保险人承担存款本金及利息返还义务,是存款保险人应承担的最重要的法律责任。依保险法理,保险人的上述责任开始于投保银行陷于支付不能状态或进入破产程序之时,但保险责任的开始与保险人保险责任的履行并非同一范畴之问题,保险责任的开始仅解决保险人应当承担保险责任的时间界定问题,并不解决保险人是否应该立即实际履行保险责任的问题。实践中,仅在特定要件得到完全满足后,保险人才会向被保险人直接或间接给付保险赔偿金。这些要件通常包括下列几项:

    ﹙一﹚保险事故业已发生

    保险事故是存款保险法律所规定的,存款保险人据以承担保险责任的法律事实,它也是保险人实际承担保险责任的必要条件之一。在存款保险制度中,保险事故时常又被称为触发事件。在保险事故发生后,存款人除了作为储蓄合同的债权人,享有对作为债务人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本金及利息支付请求权外,还同时作为被保险人享有对存款保险人的保险金赔付请求权。但与普通商业保险不同的是,存款保险的保险事故属于法定事由。各国存款保险法关于存款保险事故的具体规定存在相当程度的差异,例如,《美国联邦存款保险法》第 11 条 f款规定,“在对参保存款机构进行清算、关闭或终止其事务的情况下,FD IC 应尽快支付存款机构中的被保险存款……”。而依据《俄罗斯联邦关于自然人在俄联邦银行存款保险法》第 8 条的规定,银行的经营许可证或牌照被撤销,以及中央银行对存款人作出延期支付的承诺,属于存款保险的触发事件。尼日利亚《存款保险公司法》第 27 条第 1 款则规定:“在被保险银行因无力满足其储户需求而破产时,它的被保险存款的支付应尽快由﹙尼日利亚存款保险﹚公司以下列方式实施……”。之所以对保险事故的界定存在较大差异,主要是因为其各自对本国﹙地区﹚存款保险人的职能定位存在区分所致。一般而言,若立法赋予存款保险人越广泛的职权,如监管职责、对问题银行的救助职责等,则其存款保险法律中对保险事故内涵的界定则越宽泛。其不仅包含投保银行进入破产程序,还包括银行解散、被勒令停业、被行政接管、进入破产程序等。反之,保险事故内涵则较为狭窄,一般仅包括银行进入破产程序,甚至局限于破产清算程序。就我国而言,由于存款保险机构在构建之初,应以承担付款箱功能和担当破产管理人职责为宜(注:担当“付款箱”是存款保险制度的应有含义,而存款保险人担当管理人可有效舒缓挤兑压力;可压缩债权人数额,确保债权人会议功能的实现;可通过提供流动性支持的方式提升重整成功概率,加之我国目前并不存在发达的中介服务机构,无法有效承担起担当银行破产管理人的职责。因而需赋予存款保险人管理人职能。对于行政接管职能与监管职能,由于前者的功效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受到普遍质疑,因而各国有强化破产重整以限制接管适用的趋势。此外,我国目前已有相应机关承担前述职责,为避免职权的重叠,特别是在存款保险制度构建的初期,宜持谨慎态度,故暂不宜赋予存款保险人此两项职能。)。此一定位意味着将银行自行决议解散,被行政机关﹙单独﹚勒令停业、行政接管、吊销营业执照﹙但未申请破产﹚等事件的发生排除在保险事故范畴之外。因此,根据我国存款保险机构的定位和破产原因的规定,保险事故内涵应表述为投保银行被法院裁定进入破产程序。

    ﹙二﹚投保人或相关主体履行通知、协助义务

    依据保险法理,投保人、被保险人在发生保险事故后,有义务将此情形及时通知保险人,以便于保险人做好承担保险责任的准备。在存款保险法制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此种通知义务主要由投保银行或相关监管机关履行(注:例如,日本《存款保险法》第 55 条规定:“金融机构在发生与该金融机构有关的保险事故时,要立即通知﹙存款保险﹚机构。大藏大臣、劳动大臣或都道府县知事,在有下列情况发生时,要将该情况立即通知﹙存款保险﹚机构:﹙1﹚取消其监管的金融机构的营业执照或认可其解散决议时;﹙2﹚得知其监管的金融机构发生第一种保险事故时;﹙3﹚接到法院根据破产法作出的通知时。”)。其次,投保人与相关主体——主要是银行业监管机关,在保险事故发生后,还须积极提供相关文件,协助保险人进行核保、理赔(注:例如,韩国《存款人保护法》第 21 条规定:“﹙存款保险﹚公司可以请求投保金融机构和依据金融控股公司法建立的金融控股公司提交有关它们的业务和财务状况的材料,以利于执行职责,例如这些决定:依据第 2 条第 5 款,投保金融机构破产;依据第 2 条第 5 2 款,投保金融机构即将丧失清偿能力或受到丧失清偿能力的威胁……当﹙存款保险﹚公司断定必须保护存款人时,可以请求金融监管服务主管提供有关投保金融机构和依据金融控股公司法建立的金融控股公司的一定范围内的材料,在此情形下,金融监管服务主管应照此要求办理……”。)。

    ﹙三﹚存款人依法提出索赔请求

    保险事故发生后,作为被保险人的存款人还必须依法定期限或在存款保险人公告规定的期限内,向存款保险人提出索赔请求。在提出该请求的同时,被保险人还须提供能证明其对投保银行存在债权的证明,以利于存款保险人履行保险责任。因为存款保险大都属于强制性保险,存款人通常是依据法律规定和其向投保银行存款的事实而自动取得被保险人地位,不存在与存款保险人的直接联系,且银行存款人情况始终处于变动之中,从而使存款保险人客观上无法获悉每个存款人的具体存款情况。因此,除需依赖投保银行与监管机关提供相关信息外,存款保险人还需要将前述信息与存款人的索赔信息进行核对,以最终确定责任范围。

    ﹙四﹚无保险人得停止支付事由

    前述条件具备后,保险人还需审查存款人依据储蓄合同和存款保险合同而享有的保险金赔付请求权上是否存在权利瑕疵或存款人对投保银行是否同时负担债务。如存在权利瑕疵,则存款保险人可暂停向存款人履行赔付责任,如存款人对投保银行负担债务,则存款保险人可视该债务的性质,决定是否径行对存款人行使抵销权(注:例如,我国台湾地区“存款保险条例”第 43 条规定:“存保公司办理赔付前,得就存款人在停业要保机构之债权,依下列债务及顺序相互抵销之:一、以存款向停业要保机构办理质借之债务。二、已届清偿期或依契约约定视同届期或依其他法律适于抵销之债务。存保公司依前项第二款规定办理时,应依契约约定或法律规定之方式办理抵销。但无约定或规定者,先以存款人要保项目存款以外之债权抵销之;不足者,再以要保项目存款抵销之。”第 45 条规定:“前条第一项之赔付金额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暂予保留,俟保留原因消灭后,再为处理:一、存款已被法院扣押。二、存款已设定质权予第三人。三、存款人已受破产宣告尚未选任破产管理人或存款人死亡尚未办妥继承登记。四、其他依法律关系得停止支付。”)。

    二、保险人履行保险责任时的最低成本原则及其例外

存款保险条例篇5

「关键词存款保险,存款机构,法律环境

所谓存款保险制度是指由经营存款业务的金融机构(以下简称存款机构)按照所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向特定的保险机构缴纳保险金,当投保金融机构出现支付危机、破产倒闭或者其他经营危机时,由特定的保险机构通过资金援助、赔偿保险金等方式保证其清偿能力、保护存款人利益的一种特殊的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当时为了挽救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已濒临崩溃的银行体系,美国国会在1933年通过《格拉期—斯蒂格尔法》(Glass—steagallAct)设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金融业的自由化、国际化使金融风险明显上升,绝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在本国金融体系中引入存款保险制度,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进行了这方面的有益尝试。本文无意对存款保险制度的具体内容与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经济、社会条件作出探讨,只对我国是否具备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法律环境做出分析。

一、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需要具备的法律环境

存款保险制度作为保护存款人利益的一项法律制度,其作用的发挥具有一定的被动性、事后性,即在一般情况下只发挥其稳定存款人对存款机构信心的消极作用,只有当投保存款机构出现支付危机、破产倒闭或者其他经营危机时,存款保险制度保护存款人利益的积极作用才能充分发挥。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采用以下方法保护存款人:1、存款承担。即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为濒临倒闭的银行找到买主或合并者,使其并入稳健的银行。由合并者承担倒闭银行的全部负债,存款人(包括大额存款人)不会遭受任何损失。在使用这种方法时,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常常给合并者提供一定的资助金。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经常使用存款承担方法处理濒临倒闭的银行。2、赔偿存款。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索性让银行倒闭,由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赔偿存款人存款,每一帐户最高赔偿限额不超过10万美元。这种方法不利于大额存款人(存款超过10万美元)。1986年,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宣布,目前一般要避免使用支付存款方法,多采用银行合并方法,以便保护所有的存款。3、对濒临倒闭的银行提供资金,帮助其恢复营业,联邦存款公司很少使用这种方法(出处一)。 日本存款保险公司主要运用两种方法来处理银行倒闭问题。第一种是偿付法,日本存款保险公司在最高限额内赔付存款金给存款人;第二种称为购买和接管法,日本存款保险公司找到一家愿意兼并倒闭银行的合作者来对银行进行重组,并由它接管倒闭银行的良性存款,日本存款保险公司通过对合作者提供资金援助来帮助倒闭银行顺利破产或者被兼并。这基本上也能够代表其他各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对保护存款人利益所提供的措施。

存款保险制度作为一项特殊的财产保险制度,其确立和运作需要通过制定专门的《存款保险法》或《存款保险条例》来规范。本文所说建立存款保险制度需要具备的法律环境是指为使存款保险制度能通过《存款保险法》或《存款保险条例》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需要具备的法律条件,包括存款保险制度发生作用的法律前提、存款保险制度对存款人保护措施运作的法律支撑。从存款保险制度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前提、存款保险法律关系的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对保护存款人利益所提供的措施来看,存款保险制度设立与运作所需要具备的法律环境包括:1、存款机构具有破产能力,这是存款保险制度发挥作用的前提;2、存款机构的市场退出法治化,存款机构市场退出法治化是存款保险制度主要价值之一,若存款机构市场退出采取行政方法处理,则没有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3、其他相关法律制度,主要是为存款保险制度实际运作提供法律支撑,比如财产保险的法律制度,法人合并相关法律制度,包括合并所产生的必然后果债权债务的概括承受制度等。

二、关于存款机构的破产能力

存款机构是依法可以经营存款业务的法人组织,我国的存款机构包括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合作银行也称为城市合作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城市信用合作社联合社、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社县联社、金融信托投资机构、外资银行、外国银行分行、合资银行、农村合作商业银行等,其中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职能吸收其成员的存款,金融信托投资机构吸收的是信托存款,外国银行分行不具有法人资格,另外邮政企业也可以依法开展邮政储蓄、汇款业务。破产常常被用来指称在债务人无力偿债的情况下依其财产对债务人进行公平清偿的法律顺序。在传统破产法上,破产意味着一种法律上的地位,它必然伴随着倒闭清算的结果。按照现代破产法的概念,破产指债务人处于无力偿债的事实状态,债权人和债务人即可选择再建型程序也可选择破产清算型程序。现代法上的破产也称为广义的破产,传统意义上的破产也称为狭义的破产程序(出处二)。 本文所说的破产采取狭义之说。

存款保险制度的最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保护存款者的存款利益,只有存款利益有损失的风险,保护存款利益才有必要。存款机构和存款者依法成立存款法律关系后,存款机构就负有向存款者支付利息并及时满足存款者在存款余额范围内提取本金和利息要求的义务,存款机构的义务保障着存款者存款利益的实现。若一国金融主管当局对出现经营危机或支付危机的存款机构总是采取财政资金援助或者通过行政主导型兼并等办法处理,不允许存款机构破产即所谓的存款机构无破产能力,则总有相应的存款机构保障着存款者的存款利益,存款者的利益不会有损害的风险。只有当存款机构破产清算时,由于存款机构无能力承担所负的全部义务,存款者的存款利益才有受到损失的风险,存款保险才具有“保险”的意义,这也是本文采取狭义破产说的原因。因此,存款机构具有破产能力是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备法律要件之一。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存款保险制度发挥其积极作用时必然伴随着存款机构的破产,存款保险机构可以针对具体情况对“问题存款机构”采取对其扶持、寻找合并者、让其破产等多种措施。

从《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商业银行法》、《城市信用合作社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来看,我国存款机构的破产要经过中国人民银行同意或者批准,但谁有权利向中国人民银行提起并没做出规定。但总的来说,从法律规定层面上看,我国的存款机构是可以破产的,也就是我国的存款机构是具有破产能力的,经济学界更是发出了降低我国陷入困境银行的退出壁垒的呼声(出处三)。

三、关于存款机构市场退出法治化

根据市场主体的市场退出后是否有其他主体来承受其权利义务,市场退出可分为有承受者的市场退出和无承受者的市场退出,前者例如法人的合并与分立,后者例如法人的破产。这里所说的市场退出指无承受者的市场退出。存款机构具有破产能力只是表明存款者存款利益有损失风险的可能性,真正实现存款机构市场退出法治化,彻底摆脱政府包办型存款机构市场退出,是存款者存款利益的损失风险从可能性变成必然性的关键环节。由于金融机构在现代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各国对金融机构虽把他们作为法人对待,但无不把它们作为特殊的法人来进行规范,尤其存款机构的破产清算因对社会经济秩序影响较大,更是作为特殊对待。

在《金融机构撤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之前,我国对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制度作了大量的规定,但对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方面的规定却是很少,并且极其粗略笼统,原则性规定占据了很大比重,常常引发实践中各种变通办法的相继出台,而且这些规定中有许多是与法律的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相背(出处四) .从95年央行接管中银信托投资公司第一案到99年底关闭接管重组破产案共11起,大部分支付不能,除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外,都是由国家保证个人的存款,但实际上是由股东和政府出资填补,对个人存款以外的负债,采取的措施是任意的,这就是所谓的政府主导型的市场退出。这种行政式的做法使得个人存款者的利益有了相当可靠的保障,使得存款保险制度没有了生存的土壤。笔者认为,这样实际上就是等于银行在经营中把营利留给自己,把风险交给国家来承担,这比存款保险制度带来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的负面效应更坏,也是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一直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总的来说,《条例》对撤销条件、清算组组成、清算职责、清算事务委托、债权申报、清算财产、债务清偿等做出了规定,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从维护金融秩序、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的角度出发,《条例》吸收了实践中优先保证个人存款者的利益的做法,其第二十三条规定:“被撤销的金融机构清算财产,应当先支付个人储蓄存款的本金和合法利息。”此规定对保护个人存款者利益、稳定社会经济秩序甚为有用,但笔者认为这样的规定缺乏足够的法理依据,因为在法律上所有的存款者与存款机构之间都是一样的存款法律关系,无论存款者转移给存款机构的时使用权还是所有权(注释一),并不会因为存款者是个人或者法人与其他组织而有区别,因此在金融机构清算时,个人存款者和法人或其他组织存款者应该处于相同的法律地位,应在同一顺序得到清偿。个人存款者优先受偿的规定在实际上等于赋予个人存款者一个特权,这与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消灭特权”为宗旨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背道而驰的。存款机构市场退出没能实现法治化,由此产生的特权使个人存款者的利益仍然几乎没有损失的风险,这是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一大障碍。

真正实现存款机构市场退出法治化,使得个人存款者和法人或其他组织存款者处于相同的法律地位,用设有最高赔偿限额的存款保险制度来保护个人存款者的利益,才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正确道路。之所以这样说,原因如下:首先,通过存款保险制度,能够使得个人存款者的利益达到相当的保障,利于经济秩序的稳定;其次,在个人存款者利益有保障的前提下,当存款机构清算时,在法律制度上就可以对在存款法律关系中处于相同地位的存款者给与同样的待遇,避开了与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相背离的特权安排;再次,因设有最高赔偿限额,即完整地保护了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个人存款者,又能使经济实力相对较强的个人存款者和其他存款者对存款机构的选择承担一定的责任,减少因存款保险制度产生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负面效应。

四、 其他相关法律制度

存款保险制度作为一种特殊的财产保险制度,它的建立需要一般的财产保险法律制度为其提供可以存款为保险对象的理论支撑,并调整其中涉及的三方主体即存款者、存款机构、存款保险机构的法律关系。存款保险制度的实际运作必然要有相关的法律制度作为支撑,包括法人的合并、债权债务的概括承受等。此等相关的法律制度虽然其涉及面较广,但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对其基本上都有相关规定,还有一些是需要在制定《存款保险法》或者《存款保险条例》予以明确的,或者说只是一种价值趋向的选择问题,对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并不会产生法律障碍,因此在此就不作探讨。

存款保险条例篇6

【关键词】银行贷款;抵押财产;财产保险

在商业银行授信业务中,往往会要求借款企业对提供的抵(质)押财产购买保险,通过这一方式,一方面将企业经营中的风险转移到保险公司;另一方面保障了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但在授信实务中,由于险种选择、保单权益,以及保险公司在保险免赔条款、特别约定以及“不足额”保险赔偿上设计的“乾坤大挪移”,往往造成财产保险形同虚设,保单成为空纸一张。

一、典型案例

春瑞公司是一家从事纸类产品批发贸易的企业,经销的产品以铜版纸、白卡纸等印刷用纸。某商业银行给予春瑞公司1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以动产(纸类制品)作质押,同时要求对所质押的动产购买财产保险。

春瑞公司作为投保人向某保险公司购买了财产基本险,该保单记载:保险公司按本保单承保险别及其对应条款和特别约定承担相应赔偿责任。保单正本记载事项主要为:

1.承保财产项目:库存商品(纸品);

2.保险价值确定方式为账面余额,投保人按照贷款合同金额即1000万元投保;

3.保险期限:2010年8月21日零时起,至2011年8月20日二十四时止;

4.特别约定一栏中注明:

(1)本保单第一受益人为某商业银行;(2)保险标的因在保管当中未达到垫高20公分以上的保管条件,保险人不负责赔偿。

财产基本险条款注明:

1.保险责任:由于火灾、雷击、爆炸、飞行物体及其他空中运行物体坠落原因造成保险标的损失,保险人依照本条款约定负责赔偿;

2.责任免除:由于下列原因造成保险标的的损失,保险人不负责赔偿。

(1)投保人、被保险人及其代表的故意或重大过失行为;(2)战争、类似战争行为、敌对行动、军事行动、武装冲突、罢工、骚乱、暴动、、谋反、恐怖活动;(3)地震、海啸及其次生灾害;(4)核辐射、核裂变、核聚变、核污染及其他放射性污染;(5)大气污染、土地污染、水污染及其他非放射性污染;(6)保险标的的内在或潜在缺陷、自然磨损;(7)盗窃、抢劫。

2010年8月30日,春瑞公司与某商业银行签订《借款合同》和《动产质押合同》,并办妥动产质押担保手续后,银行向春瑞公司发放了1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到期日至2011年8月29日。

二、财产保险对授信业务风险的不利影响

结合上述案例,在银行授信业务中与财产保险有关的风险主要在于:

(一)投保险种无法保障抵(质)押财产的可保风险

借款企业在向银行借款时出于节省成本的考虑,通常会选择保障范围较小、费率较低的险种。例如财产基本险,使得抵(质)押财产在出险后无法得到相应的保险赔偿。

注:1.“√”表示在可保范围,“×”表示除外责任;2.上述比较均为主险,不包括附加险。

在上述案例中,春瑞公司对库存商品仅投保了财产基本险,结合其库存商品—纸品的特性分析,在保管过程中最易受到水渍的风险,同时该公司主要经销高级印刷纸,由于价值较高,相对易于搬运,也面临较大的盗抢风险。但根据所投的财产基本险的承保范围,水渍险、盗抢险均不在其列,一旦出现上述风险,保险公司不会进行相应赔付,也无法覆盖抵(质)押财产的可保风险。

(二)保险拒赔风险

保险公司在每一个保险产品都会约定免责条款,了解免责条款关系到保险公司的赔付责任和投保人最根本的权益。一般而言,免责规定会固定出现的“保险责任”条款中,以列明“绝对除外”的不可保风险,例如被保险人的故意行为,洪水、暴雨等自然灾害等。

但值得注意的是,某些保险产品基于投保人的保险需求、所保财产特性或保险人的承保能力等因素,在保单正本的“特别约定”部分约定个别“相对除外”的责任,这些除外责任不利于抵(质)押财产获得充分的保险保障。

如本案例中,保险公司基于承保财产的保管特性,要求在保管库存纸品时需离地面垫高20公分以上,而根据该银行后续对监管仓库的现场查库,发现监管公司在保管时将纸品直接堆放在地面,未达到垫高20公分的保管要求。一旦出险后,保险公司在调查时认定由于承保财产系保管不当造成水渍或毁损,则会根据上述免责条款拒绝赔付。

(三)保险期限不能覆盖贷款期限,存在脱保风险

如果保单所记载的保险期限不能覆盖贷款期间,一旦在保险期限外贷款期限内发生意外损失,则保险公司不会对承保财产的损失进行赔付;还有一种情况是虽然保单上所记载的保险期限与贷款同期,但借款企业逾期未归还贷款,在保险期已过而未办理续保的情况下,银行同样面临潜在的资产损失风险。

在本案例中,由于投保时间和贷款发放时间出现差异,造成保险期限到期日早与贷款到期日,银行也未要求借款企业出具到期续保的书面承诺,存在操作风险。

三、加强对授信业务财产保险的风险防范措施

以上列出的只是在授信业务中常见的保险问题,在实际信贷业务中存在着更多、更复杂的情况,这就要求商业银行信贷人员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小心谨慎,加强业务操作合规性管理,避免因保险问题带来代偿风险。

为防范财产保险对授信业务风险产生的不利影响,商业银行信贷人员在对财产险投保和管理过程中应做到:

1.要加强对财产保险保单的审核,仔细阅读保险条款,留意保险公司的免赔声明,必要时可以向保险公司询问并让其就免赔事项做出解释说明。

2.应根据抵(质)押财产的特性和管理要求,对投保的保险公司、险种和产品作出明确和具体要求。如在办理动产质押业务时,规定“必须按规定要求担保人就抵(质)押物到银行认可的保险公司办理财产综合险,质押动产原则上还要求办理附加盗抢险”。

3.保险单应约定债权银行为被保险人并享有保险金请求权;或约定为保险的第一受益人;如办理抵(质)押担保前,抵押人或出质人已办理财产保险的,应要求保险公司出具变更债权银行为被保险人或第一受益人的批单,保险单不应有任何限制银行权益的条款。

4.保单记载的保险到期日至少应超过授信到期日,累计保险期限不短于主合同履行期;如有多份保单,则以最早到期保单的保险期限为保险到期日;保险金额不低于抵(质)押物估价总值或不低于主合同授信本息,投保必须足额、连续。

5.抵(质)押主合同有效期内,应要求投保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中断保险或退保;如果保险单在授信期限到期前失效或中断,则保险单需要更新或以其他可接受的保险单替代。

6.一旦发生保险事故,须要求投保人立即向保险公司报告损失情况,保险公司应将保险赔偿金直接划付给银行用于授信资金的偿还或向有关部门提存,或经银行同意用于恢复担保物的价值;当保险赔偿金不足以偿还抵(质)押物损失金额时,应要求借款人偿还剩余贷款或提供其他有效担保。

参考文献:

[1]姬泓,曹军.房地产抵押贷款如何避风险[J].中国土地,2001(11):35-37.

[2]赵定惠.保险人责任免除条款浅析[J].保险研究,1999(8):39-40.

存款保险条例篇7

一、银行业务活动与保护存款人存款安全和稳定金融的法律制度

(一)一般贷款和投资限制

美国实行部分准备金制度。在部分准备金制度中,贷款和证券代表清偿银行存户存款的主要资产。因此,保护存款人和银行体系的稳定与这两项资产的质量和流动性有密切关系。首先,美国各州和联邦法规通常规定银行可以持有的资产的种类和质量。其次,美国银行管理机构使用定期检查和其他监督程序,检查银行遵守这些法规的情况并审查银行的投资和贷款政策及银行资产的流动性。

美国法律对于银行发放贷款的种类几乎没有法定限制。银行作为贷款人,可以给各类顾客提供各种用途的贷款,其地位和作用在金融机构中是独一无二的。不过,美国银行在贷款和投资方面必须遵守以下限制规定并接受银行管理机关的监督检查。

1.证券贷款保证金比率。这是一项法定贷款限制。保证金比率由联邦储备系统的联邦储备委员会(常简称为联储)制定。 保证金比率是1929年美国股票市场价格暴跌,使银行大受冲击的产物。通过制定保证金比率,联储限制银行发放以证券作抵押的证券信贷。只要银行发放的贷款是用于买进或持有保证金股票,并且以这些或其他保证金股票作抵押担保时,就适用保证金比率这一限制。银行发放以股票作担保的信贷的保证金比率由联邦储备委员会条例规定。证券商或经纪人及其他人发放的类似信贷由条例g、t、x加以调整。

2.不动产贷款限制。最初实施不动产贷款限制的目的是防止银行把贷款集中于不能迅速转换为现金的长期贷款,以致不能满足存款人提款要求或不能消除银行业的危机。但银行的稳定性的增强和良好的抵押贷款的二级市场的不断发展,银行可以在二级市场上出售用以抵押的住宅。所以,上述管制也有所松动。1982年圣加·杰曼存款机构法甚至取消了许多对国民银行不动产贷款的限制。据1982年法规定,不动产贷款只须遵守通货监理官规定的条款、条件和限制。而通货监理官现在只根据安全和可靠这一适用于所有贷款种类的总原则管理不动产贷款。(注:艾德华·西蒙等著:《银行法》,美国西方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204 页。)在1983年,通货监理官又取消了对利率变动幅度和变动间隔期限的规定,并放宽了分期偿还贷款的规定。

3.选择信用管理。除了保证金和不动产贷款限制外,有时联储还对银行实行选择信用管理。选择信用管理是信用管理的方式之一,系选定某项特殊信用为管制对象,使其放松或收缩,以达到某些特殊目的。例如,选择消费信贷或证券保证金比率为管制对象,加强对其限制,以免过度膨胀。(注:杨志希编著:《货币银行术语辞典》,第359 页和第396页。)在美国, 消费和不动产信用管理在战争时期曾被用于引导信贷和物资流向战需品,其他时期被用于控制通货膨胀压力。

4.对单个借款人贷款的限制。在美国,银行贷款决策不仅受专门信贷法规和监督评价的影响,而且还受几个一般信贷法规和条例的制约。美国国民银行法对国民银行给某一个人的贷款数额加以限制。对国民银行来说,给某个借款人的没有充分担保的贷款限额为不得超过银行资本和公积金的15%,除此之外,还允许贷给该借款人不超过银行资本和公积金10%的贷款,但这些贷款必须由市场流通迅速的抵押品充分担保。

美国州银行的贷款限额不容易加以概括。对未担保的贷款的限额,各州规定有很大差异。一些州的贷款限额已经比国民银行的贷款限额宽松和富有弹性。州银行和国民银行在计算对某一借款人的贷款总额时,一般不仅要计算对该借款人的直接贷款,而且要计算对该借款人的间接贷款,包括对其合伙股权及子公司的贷款。

美国银行监督机构通常认为对某一借款人发放过多贷款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需要马上予以纠正。因为这类贷款没有充分分散风险,贷款过于集中使得银行过分依赖少数借款人的运气。一旦某一或少数借款人违约,银行就要承受巨大损失,乃至倒闭。事实上,美国最近几家银行和储蓄贷款协会的倒闭就是由于借款人使用各种有关股权和法人计策骗得了过多信贷的结果。

违反贷款限额的银行经理要承担法律责任。对于故意违反贷款限额的国民银行经理,美国国民银行法规定,由该经理个人承担赔偿由于其违反法规行为而给股东或任何其他人造成的全部损失。对于虽然不知道发放了过量贷款,但过量贷款是因其重大疏忽造成的经理,国民银行法没有规定其法律责任,但他要承担普通法上的责任。如违反注意与谨慎义务的责任。(注:艾德华·西蒙等著:《银行法》,美国西方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189页。)

5.对内部人员贷款的限制。美国三十年代的金融大萧条后,会员银行对其行政人员的贷款成为美国金融管理当局密切监督的内容之一。自1978年,对银行内部有特别影响的人的贷款受到了更大关注。现在,美国联邦储备法第22(g)节和第22(h)节及条例o 对会员银行内部人员贷款和透支作了规定。

根据条例o,会员银行对其本银行任何一名行政人员、 经理或主要股东或对他们的有关股权发放贷款时,贷款条件包括利率和抵押品在实质上必须与外部当事人作类似交易时的条件相同。并且,这些贷款所涉风险必须是正常风险(12 c.f.r.215.4(a ))但银行其他雇员和股东不受条例o限制。

如果把对某一行政人员、经理或主要股东的一项贷款与发放给他或其有关股权的贷款合计起来,总额超过条例规定的限额时,则这项新贷款的发放就必须经全部董事的多数同意。条例o规定,累计额超过25,000美元或超过银行资本和公积金5%的内部人员贷款,事先须征得董事会批准。并且该当事人必须不直接或间接参加董事会对该项贷款的审议决定。除了符合上述规定外,任何会员银行不得对其内部人员发放累计额超过500,000美元的贷款。 会员银行对其行政人员或主要股东(不包括经理)或他们有关股权(注:“有关股权”,按美国的管理条例解释,包括(1)由某人控制的公司,或(2)由某人控制的政治或竞选委员会。另外,本文的行政人员系指董事会主席、行长、副行长、出纳

员、秘书、财务人员。)的贷款限额与国民银行对同一借款人的限额相同。即未充分担保贷款不得超过银行资本和公积金的15%,另外加上不超过银行资本和公积金10%的有充分担保的贷款。

除对内部人员贷款规定了上述一般限制外,条例o 还专门规定了对行政人员贷款的额外限制。行政人员用于购买住宅或资助子女教育的贷款不受限制,但他用于其他目的的贷款总额必须不超过25,000美元或不超过银行资本和公积金的2.5%,但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超过100,000美元。

会员银行一般不可以对其行政人员、经理透支,除非根据事先书面授权的付息贷款计划,已规定了还款方法,或根据事先书面授权,从另一帐户转入资金。这一规定不适用于主要股东,除非主要股东同时也是经理或行政人员。

联邦存款保险法第18(j)(2)节扩大了联邦储备法第22(h )节的适用范围,使其也适用于非会员投保银行。这样,除了对行政人员的贷款限制(联邦储备法第22(g)节), 对会员银行的限制同样适用于非会员投保银行。

内部人员贷款限制通过报告和银行检查>文秘站:报告它对其行政人员、股东及其有关股权的贷款总额。银行还必须列出内部贷款已超过银行资本和公积金5%或500,000美元的行政人员或股东的人数。假如个人贷款超过了25,000美元,据书面请求,可将这些人的名字公布于众。内部贷款记录及遵守条例情况将在银行定期检查中作进一步的调查。

除了对其内部人员从其本行借款加以限制外,对内部人员从往来行借款,美国也以法规加以限制。当两家银行之间有往来业务关系时,禁止其中一银行对另一银行的行政人员、经理或主要股东提供优惠贷款。如果一银行对另一银行的行政人员、经理或主要股东已发放了优惠贷款,则它们之间不能开立往来帐户(参见12 u.s.c.a.1972(2))。但只要往来行人员间的贷款遵守了适用于银行内部人员的贷款限制,即无优惠条件、风险正常,它们之间对双方行政人员、经理或主要股东的贷款就不受上述规定限制。对内部人贷款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内部人员的现象。

6.可接受的证券种类及证券到期日搭配。为了控制投资风险,美国法律限制银行持有的证券种类和持有某种证券的数量。根据美国法律规定,银行可以持有投资证券,但不包括投机性强的证券。根据这一规定, 会员银行只能购进由证券评议机构确定的4 个最高级别的证券(aaa级、aa级、a级和baa级)或虽未评级但质量相等于上述四种级别的证券。另外,会员银行持有的某一个发行人的投资证券总额不得超过银行资本和公积金的10%。这主要是为了分散证券投资风险。但持有美国财政部发行的或由其担保的国库券、各州和市政机构的一般债券,不受上面数额限制。

在银行检查中,对于具有太大风险的证券,检查员可以命令银行将其售出。对于不符合标准的证券,将被划入“低于标准类”、“可疑类”或“坏损类”证券。坏损类证券应予以注销,其他两类在计算银行可靠净资本时应按一定比率扣除。

由于银行证券投资是为了提高流动性和增加收入来源,所以,银行管理机构还要检查银行是否对证券到期日作了合理安排。随着前十年长期利率的增长,证券期限管理变得特别重要。由于20年代的教训,美国法律对银行持有股票予以严格限制。但银行能持有且仅能持有:联邦银行股票、附属服务公司股票、银行建筑物所属公司的股票及暂时作为无力偿还贷款而抵押的股票。

7.检查和监督对信贷质量的影响。美国银行管理机构对银行及银行控股公司发放贷款的种类、期限和质量的主要影响是通过检查和监督实现的。在银行检查中,主要是根据贷款的全部质量和贷款在不同条件下的风险评价银行贷款业务。由于大部分银行资产由贷款构成,评价贷款质量是银行检查的重点,也是保护银行存款人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监督评价贷款中,首先,美国银行监督机构的工作人员将分析银行的贷款政策及政策执行情况。其次,他们将审查个别贷款,并特别注意信用额度较大的贷款。清偿方面遇到麻烦的贷款将被划入低于标准的信贷、可疑信贷、坏损信贷、应予特别注意信贷。此外,检查员将提醒银行注意这几类信贷。

尽管银行不能避免某些不可预见的贷款问题和损失,但银行应该通过控制自己承担的风险来减少贷款损失。这样,在分析贷款风险时,美国银行检查员将要检查银行是否已避免风险过大的信贷,如投机交易贷款、对不合格的借款人贷款、将流动资金贷给好冒险的企业、不能由借款人现金流量及有形净资产偿付的未担保的贷款,银行给企业的贷款实际为股权投资。银行检查员还要检查银行贷款的期限搭配,并注意检查长期固定利率贷款是否过于集中。因为这类贷款在利率变动和通货膨胀时可能使银行遭受严重的利率风险。在美国70年代利率上涨和80年代初利率波动时,美国一些银行确实遭受了此类风险。

银行检查员还将对银行如何避免贷款集中进行评价。分散风险是银行业和金融业的基本原则之一。它可以使银行脱离于任何一特定领域里的萧条。

(二)保持足够的资本(保持资本的适应性)

商业银行必须有充足的资本。这样可以为消化可能发生的贷款损失或其他麻烦,增大存款安全提供一个缓冲垫。所以,银行管理机构把资本视为将银行风险限制在一个可接受水平上的重要因素。

在确定资本是否充足时,监督人员将考虑各种因素。根据美国三个联邦管理机构于1978年采用的统一评议制度,将从以下几方面评议资本的适应性:(1)风险资产的数量;(2)低质量资产的数量;(3 )银行成长经验、计划和前景;(4)与(1)、(2)、(3)有关的管理水平。

另外还可以考虑其他一些因素,如同等级别银行间的比较、利润留存、打入资本市场或取得其他资金来源的机会。

再有,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货币监理官和联邦储备委员会在1985年为投保银行确定了统一的最低资本比率。1985年的标准首次规定所有投保银行都必须遵守同一资本比率。在此之前,大银行曾被允许保持低于小银行的资本比率。最低资本比率指明了经营良好,基本稳健,没有重大财务问题的银行必须维持的最低资本额。资产负债表外业

务风险大、正在接受专门监督、或估计可能有较大损失、附属公司有问题的银行要遵守较高的资本比率。

对于资本不足的机构,联邦银行机构可以通过使用提高资本计划和书面指导确保银行遵守资本比率标准。如果这些方法没有奏效,银行管理机构可以对银行处以民事罚款,停止命令,否定任何可能转移盈余、减少资本或其他妨碍将资本恢复到规定标准的发展建议。

这些强制性权力及确定最低资本比率的全部权力来自于1983年美国国际贷款法。该法第908节规定, 联邦银行机构“应该通过确定最低资本比率和使用它认为合适的其他办法,促使银行机构取得或维持充足的资本。”

银行控股公司的资本比率标准与银行的一样。银行控股公司主要是由联邦储备委员会评定它的资本的适应性。银行控股公司原始资本与总资产的最低比率与银行一样,但因为银行控股公司可能不收集季度统计表,对控股公司是使用年底的总资产数字,而不是平均总资产计算资本比率。其他方面的区别有:(1 )不要求控股公司自动地从原始资本或总资本中扣除无形资产。(2 )控股公司的权益承诺票据在一定条件下将被视为原始资本。(3 )对控股公司总资本中含有的次级资本比率没有任何限制。

州当局有关资本比率的政策在某种程度上与联邦政策不同。但也有许多相同的考虑。国民银行和州银行还面临与资本持有有关的其他许多管理问题。除了资本充足的要求外,银行通过支付过多的红利或其他方法抽掉或损害其资本的行为也受到禁止。会员银行必须经过管理机构批准,才能支付超过当年纯利润的红利。对任何投保银行来说,管理机构可以根据一般强制措施和停止命令限制银行支付使银行处于危险状态的红利。

(三)禁止银行从事的投资活动

1929年,美国股票市场价格大跌,一些银行遭受了证券损失和包销损失。与商业银行有附属关系的一些投资银行也因之倒闭。这促使美国在银行立法中禁止银行从事投资业务。力图将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分开。1933年的银行法包括了禁止商业银行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大部分规定,这些规定也称为格拉斯—斯蒂高尔法。

该法第21节(a)(1)规定:任何从事投资银行业务而同时又接受活期和定期储蓄存款的人都是违法的。投资银行业务系指发行、包销、销售和处理股票、公债、债券、票据或其他证券。但1933年银行法第16节也有例外规定。允许国民银行从事某些投资活动。例如,国民银行可以在顾客指令下并为顾客买卖投资证券。在遵守个人发行证券的法定限制和货币监理官条例的前提下,可以持有自己的投资证券。另外,国民银行为自己买卖、包销联邦政府、州政府或政治机构及某些联邦机构的债券不受限制。

该法第20节要求会员银行取消与投资银行的任何附属关系。第32节禁止会员银行和它们的高级职员、经理、雇员与投资银行有任何联系。即会员银行的行政人员、经理、雇员不得在投资银行兼职。该法还授权联邦储备委员会制订实施条例,这些条例现在编入了条例r.

1933年美国银行法对商业银行一般投资业务作了限制规定。但1933年银行法仅允许国民银行从事一些投资业务,而对其他金融机构则没有类似的规定。1935年美国银行法第303 节将相同的投资业务权力赋予了州银行、信托公司、其他金融机构和私人银行家。 1935年银行法第308节还规定,所有金融机构的股票交易仅限于买卖无追索权的股票,并只能根据顾客指示为顾客买卖股票。它特别禁止金融机构自己持有股票。

自1935年以来美国投资银行业务方面的法规仅有微小变化。由于美国是普通法国家,判例也是其法律渊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些法院的判决也有助于解释和确立银行法规的某些规定。美国最高法院1971年的一项判决宣布,银行不能发行或包销联合经营机构的证券。1975年哥伦比亚特区联邦法院已确认了银行提供零售经纪服务及自动投资服务的权利。再有,1981年美最高法院的一项判决认为银行和银行控股公司的非银行机构可以作封闭型投资公司的顾问,只要银行和银行控股公司不参与推销、处理、包销该投资公司的股票就可以。

在上述判决和最近裁决的基础上,美国许多银行组织正在提供零售经纪业务。一些组织已建立了单独的银行或控股公司子公司,从事法律许可的经纪活动。1982年8月,经货币监理官批准, 安全和平国民银行开始通过子公司提供经纪服务。1983年1月, 美州银行经联邦储备委员会同意,吞并了查尔斯·施瓦布公司,一贴现经纪企业。随后,联邦储备委员会在与银行业务有密切联系的活动的条目中加上了经纪业务一项。另外,1984年美国最高法院的判决限制了银行从事商业票据活动。在判决中,法院认为银行不可以包销和经营商业票据。根据事后的联邦储备委员会的裁决,银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为顾客处理商业票据。上述判例对美国银行立法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四)银行与附属公司关系

对银行与附属公司的关系加以限制主要是为了将银行风险限制在一个适当的水平上,以便实现保护存款人和存款保险制度的政策。因为,银行可能更乐意向其附属公司的顾客提供贷款。倘若银行的附属公司濒临倒闭,银行可能会对其发放风险贷款进行支撑。此外,附属公司的破产还可能导致银行倒闭。

银行附属公司的活动由1962年银行服务公司法(1982年修改过)和1970年银行控股公司法加以限制。银行服务公司法允许投保银行持有银行服务公司股票,但投保银行对某一个银行服务公司的投资不得超过银行总资产的5%或资本和公积金的10%。 这些公司可以从事日常银行服务业务,如支票清算、数据计算处理业务。还可以从事已批准母银行或银行从事的任何服务业务,但吸收存款除外。另外,据格拉斯—斯蒂高尔法,银行服务公司可以从事联邦储备委员会条例允许银行控股公司从事的非银行业务。不过银行服务公司在从事这些非银行业务之前,必须得到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批准。

根据美国银行控股公司法及其修正案规定,联邦储备委员会有权规定银行控股公司的非银行子公司所能从事的业务。据该法案第4节(c)(8)规定, 联邦储备委员会依据“与银行有密切联系”一标准确定银行控股公司非银行子公司所能从事的业务,即非银行子公司从事的业务必须是“与银行业务、管理或控制银行有如此密切之联系,以致这类业务是银行业务和银行管理的一种恰当的补充。”尽管一个更广阔的业务范围可以使银行进一步分散风险,但为了减少利益冲突和将银行家限制在他们具有专业知识的领域内,美国法律禁止银行从事与银行无关的业务。

为了保护存款人和防止内部人员,会员银行对附属公司的贷款或对其附属公司的投资亦受限制。首先,投保银行对某一个附属公司的贷款、投资和购买其资产的交易不应超过银行资本和公积金的10%。与所有附属公司的信贷和投资等交易总和不得超过银行资本和公积金的20%。其次,给附属公司的贷款必须有充分的担保。但这些限制不适用于同一控股公司子银行之间的交易,如果该公司对每一银行均拥有80%或以上的有表决权的股票。另外,投保银行一般不能购买其附属公司的低质量资产。最后,银行控股法1970年修正案禁止银行、控股公司母公司和控股公司的子公司之间的某些共同安排。

(五)准备金比率(又称储备金比率)

在州和国民银行体系中采用准备金比率最初是为了提高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以抵销存款外流和保护银行顾客。但这种观点不再为大多数人所支持。现在,流动性和公众信任已通过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最后救济和存款保险制度得到保障。但无论如何,准备金还是有助于银行安全的。

美国1980年放松存款机构管理和金融管制法(简称金融管制法),要求所有提供交易帐户的机构对这些存款帐户保留准备金。另外,期限不足18个月的非个人定期存款也必须备有准备金。联邦储备委员会在一定范围内有权改变准备金比率,但这种情况极少发生。准备金可以是库存现金、存于其他银行的存款或是在联邦储备银行的存款。

(六)联邦储备银行的贷款

根据美国联邦储备法,联邦银行对会员银行贷款要实现两个目的。其一,提供弹性货币和准备金,防止过去金融恐慌和金融萧条的重演。其二,用这些贷款帮助流动性暂时有问题的银行。通过给遇到存款外流或其他麻烦的银行提供短期贷款,联邦储备委员会可保证这类银行不采用过激行动。以免公众对银行发生猜疑,动摇其对银行的信任。

根据1980年美国金融管制法,任何提供交易帐户或非个人定期存款的机构都可以从联邦储备银行获得信贷。这种信贷主要是短期调整信贷、季节性信贷或其他类型的信贷。不过,只有在有问题的银行无任何其他资金来源时,联邦储备银行才对其发放信贷。也就是说,联邦储备银行是最后的贷款人。

(七)对投保银行存款利率的限制

美国于30年代的金融恐慌之后,通过了规定定期和储蓄存款的利率上限及禁止银行对活期存款付息的立法。美实行利率管制是想减少银行之间的利率竞争,降低银行风险。

1980年以前,联邦储备委员会在其条例q 中对会员银行的利率上限作出规定。但是,从70年代起,利率管制的消极效果逐渐暴露。利率上限妨碍了吸引存款机构以及与较少受到管制、能够对资金支付较高利息的机构进行竞争。由于上限规定,银行被迫使用许多间接的、低效率的办法吸收存款。在美国,利率管制逐渐被认为无助于银行获取利润,也无助于银行控制风险。

(八)经纪存款

在美国,近几年里经纪存款市场有了迅速发展。但也引发了不少问题。一些银行依赖经纪存款迅速扩大投机性投资资金。通过支付高利率吸收大量经纪资金。据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统计,美国1982年至1984 年5月倒闭的110家银行中,有55家拥有超过10亿美元的经纪存款。

为检查经纪存款的使用和减少潜在风险,联邦银行机构从1983 年9月30日起对经纪存款实行季度报告要求。1984年,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要求经纪存款超过总资本或超过全部存款5 %的银行每月向存款保险公司呈交报告。美银行管理机构还利用监督检查和强制措施控制滥用经纪资金的行为。

(九)资产负债表外业务(也称表外业务)

除了银行资产业务中的风险外,没有直接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承诺也能影响银行风险。银行承诺和意外责任主要有以下几种:1.商业信用证。2.备用信用证。3.法律诉讼。4.回购协议。5.贷款承诺。6.外汇买卖。

美国使用几种管理方法估测和控制表外业务风险。例如,用法律禁止银行从事某些表外业务,通过检查监督和报告管理其他一些表外业务。

(十)保护存款人的其他条例

除了上面提到的法规条例外,美国还有保护存款人的其他一些条例。例如,1968年银行保护法对投保银行的安全保护措施及程序的最低标准作了规定。联邦储备法第24a 节规定了会员银行对银行建筑物投资应遵守的限制条件。其他一些条例和监督措施对银行经营管理及银行中公共资金存款等方面加以管理。

二、保护存款人和稳定金融的法律监督程序

(一)检查银行

检查银行常用于收集银行财务方面的信息及检查银行是否遵守法律。银行业务的所有方面都在检查之列。在检查个别业务和各部门之后,检查员将分析各种交叉关系,并对银行的一般状况作出评价。但检查不是银行审计,检查员只评价银行业务和银行记录,并不核实银行资产负债表。

检查周期因各银行状况、其主要监督者以及它是否由州和联邦双方监督而有所不同。美国大多数银行每年接受一次检查。检查周期最长不超过18个月。

在检查评级体制中, 联邦银行监督员主要检查以下五个方面:(1)资本是否充足(资本适应性);(2)资产质量;(3)管理水平;(4)利润;(5)流动性。

在每一方面,把银行分成5个等级(从最好至最差)。 一旦五个方面的级别都评定完,检查员将综合五个方面的级别评出一综合级别。这种评级的目的是:通过评级决定哪些银行是稳健的,具有承受经济波动的能力。哪些是不稳健的,需要及时纠正问题和接受更多的监督。

(二)审查银行控股公司

因为银行控股公司或它的任一子公司的财务状况都可能给银行带来不良影响,所以联储定期审查银行控股公司,主要是审查对子银行有损害的关系。审查银行控股公司包括:评价母公司、子银行和非银行子公司的财务状况;评价控股公司目前的工作和管理;检查控股公司是否遵守法律。

银行控股公司的审查周期由控股公司的规模和状况而定。联储每隔三年至少审查一次所有的银行控股公司。拥有1亿到10 亿美元固定资产的控股公司和拥有大量非银行资产或母公司债务与净资产比率超过30%的控股公司,一般每隔18个月接受一次审查。固定资产在10亿美元以上的银行控股公司,通常每年接受一次审查。有问题的控股公司每年至少接受一次审查。

(三)报表

美国银行必须向银行监督人员呈交各种报告或报表。要求银行呈交报表主要是为了便于对其进行监督管理。大多数银行报表也可以公开,为投资者和银行顾客提供有关银行业务和工作成绩的信息。目前,美银行监督机构正在考虑在银行业中进一步加强公开披露,促进和扩大私人和银行报表在监督银行方面的作用。

(四)监督和早期警告系统

在两次检查之间,美联邦银行监督者使用监督和早期警告系统检查银行的状况和工作,并决定在什么时间有必要对银行进行特别检查或采取紧急措施。监督和早期警告系统主要根据以前银行检查得到的信息和银行及银行控股公司呈交的定期报表进行。早期警告系统依据一些财务比率和一个函数公式,测出某一银行属于何种等级的概率。(注:参阅钱祝钧主编:《西方银行管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19—322页。)使用监督和早期警告系统可以提醒监督机构对等级低的银行进行更多的监督,安排检查银行的时间。

三、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政策

上面阐述了美国保护存款人和稳定金融的一些法律和检查监督程序。这些法律和检查监督程序无疑有助于银行稳步发展,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有些银行的倒闭仍是不可避免的。在银行濒临倒闭时,存款人如何得到保护呢?为了保护存款人,减少金融恐慌,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于1934年宣告开业。现在几乎所有的美国银行都参加了联邦存款公司的存款保险。因为,在吸收存款的竞争中,投保银行比未投保银行具有较大的优势。在某一银行濒临倒闭时,联邦存款保险公司采用以下方法保护存款人:

1.存款承担。即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为濒临倒闭的银行找到买主或合并者,使其并入稳健的银行。由合并者承担倒闭银行的全部负债,存款人(包括大额存款人)不会遭受任何损失。在使用这种方法时,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常常给合并者提供一定的资助金。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经常使用存款承担方法处理濒临倒闭的银行。

2.赔偿存款。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索性让银行倒闭,由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赔偿存款人存款,每一帐户最高赔偿限额不超过10万美元。这种方法不利于大额存款人(存款超过10万美元)。1986年,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宣布,目前一般要避免使用支付存款方法,多采用银行合并方法,以便保护所有的存款。

3.对濒临倒闭的银行提供资金,帮助其恢复营业。不过,联邦存款公司很少使用这种方法。

四、保护存款人的改革建议

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正在考虑的一种改革建议是建立可变保险费制度。根据该制度,当银行承担的风险增大时,保险费也该相应增加。即根据风险的大小决定保险费的多少,改变过去按存款帐户规模缴纳保险费的办法。

建议者认为,在银行中设计良好的保险费制度可使银行在选择适当风险时具有灵活性。由于较大的风险要缴纳较多的保险费,银行在控制风险时就会比较谨慎。监督机构可以较少运用条例规章来制约银行的行为,也就是说,银行可以比较自觉地控制风险水平。

总之,为了保护存款人和金融稳定,美国采用了立法手段和各种检查监督程序,并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虽然这些措施不能完全防止银行倒闭,但却大大增强了公众对银行业的信任,也减少了金融恐慌。

存款保险条例篇8

【关键词】存款保险制度 法律价值 强制性存款保险

[abstract]the foreig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have fully accessed to our market of trade in financial service since the 5-year ultimate ending of our transitory period. the lowering of barriers and the increasing of competitiveness in our financial market have brought with potential risks which we have to prepared to overcome. to this end,the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is one of the most practical means.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establish a sound cent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 shares limited, mandatorily enforce the deposit insurance and prevent the moral hazard and prudentially determine a reasonable proportiality of compensation.

[key words]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legal values mandatory deposit insurance

一、wto后时代我国金融风险防范与存款保险制度的价值

(一)wto后时代我国金融风险增加的可能性分析

按照我国入世承诺开放银行服务的进程安排,入世后5年内,允许外国金融机构对所有中国客户提供服务。允许外国金融机构办理异地业务。在中国设立外资金融机构的许可条件基于审慎监管原则而定。入世时,中国金融服务部门进行经营的批准标准仅为审慎性的(即不包括经济需求测试或营业许可的数量限制)。入世后5年内,取消现存的限制所有权、经营权、外国金融机构法律形式,包括内部分支机构和营业许可的任何非审慎性措施。除关于本币业务的地域限制和客户限制外,外国金融机构可以同外商投资企业、非中国自然人、中国自然人和中国企业进行业务往来无个案批准的限制或需要。

时至今日,我国金融服务贸易承诺最长五年的过渡期均告届满,外国金融机构在我国已经取得了在所有地域限制从事几乎所有主要银行业务的准入可能性。继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公布之后,银监会同步修订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并将于2006年12月11日起施行。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的基础上,细则对外资法人银行实行全面的国民待遇,在业务范围、注册资本和营运资金要求、监管标准、外资法人银行分行经授权开展业务,以及外资法人银行不再批准新设代表处等方面实施与中资银行基本相同的准入和监管标准。

随着金融服务市场的“国门洞开”,外来的竞争压力迫使我国本土金融机构提高竞争力。但是,我国金融服务业是一个深受计划经济观念及意识形态的影响的。无论是银行业、证券业及保险业,国有金融企业充塞其中。在这些国有金融企业里,党管金融、党领导一切;不仅如此,在这些金融企业之上还有一个中央金融工委。由此,国有金融企业小的事务要经过党委,大的决策要经过金融工委。使得金融企业的决策根本就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正因为国有金融企业由金融工委掌管,那么国有金融企业也就要求获得相应行政级别。入世过渡期结束后,中国金融业面临的影响与冲击是不可避免,但是游戏规则的砝码掌握在政府手中,它完全可以凭着这个砝码来保护自己。也就是说,如果政府不能够对这些制度的缺失进行大改革,那么政府同样可以变着法子来制订保护自己利益的技术性规则。如果是这样,不仅会弱化中国金融业的竞争力,而且也会使中国金融企业永远摆脱不了困境。中国入世后,确立金融业新的制度安排更为迫切。

随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公司制改革的完成,我国银行获得了法律上的股份有限公司地位,也就不再具备所谓行政级别的问题。但是,制度的惯性难以在短期内肃清。股份公司制改革有利于规范和完善银行的治理结构,有力地促进经营决策的透明和经营效率的提高。但是,金融风险的防范问题也随之而来。存款人利益保护机制的研究与建构也就成为了一个关注的热点。我们主张我国在入世过渡期结束后,金融服务市场竞争压力加大、金融风险有增加可能性的条件下构建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

(二)wto后时代我国构建存款保险制度的法律价值

所谓存款保险制度(depositinsurancesystem,dis)是指由吸收存款金融机构对其吸收的存款进行投保,当其因破产或其它原因不能对存款人进行偿付时,由保险机构给予偿付的制度。据学者考证,存款保险制度源于美国,目前已在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行,与金融监管当局的审慎监管和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功能并列为公认的金融安全网的三大基本要素。在wto后时代构建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具有维护金融安全、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金融秩序等制度价值。

金融安全是现代金融服务业的首要价值。存款保险制度吸收了金融监管法和保险法的共同价值取向,是维护金融安全的重要工具。最早出现的存款保险制度是金融法的一项制度。而金融法则属于经济法的范畴。但是,它的具体实施又需要保险制度的配合。因此,存款保险制度的价值取向应与金融(银行)监管法以及保险法的价值取向相一致。金融监管是为了保障国家金融系统的安全与有序运行,保险法是给予保险标的以安全保障,维护被保险人的利益。由于保险法通常也纳入商法,故商法的效率价值在保险法也应予体现。因此,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价值取向应包括安全、秩序、利益、公平与效率。这里的安全与利益均包括国家、银行与储户三个方面;秩序则包括整个国家的金融运行秩序与单个银行的运行秩序两个层次;而效率则是针对存款保险机构的运作而言的。由于公平是法律的应有之义,任何一项法律制度都应体现公平的原则,将公平作为其基本的价值取向,存款保险制度亦不例外。在这里我们首先强调的是安全价值。事实上,维持金融运行秩序、保护金融参与各方利益、提高金融运行效率都得建立在安全的金融体系及其运行的基础之上。存款保险都是基于维护一国金融(银行)安全而产生的,而作为一国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存款保险一直在建立了该制度的国家发挥着维护金融安全的重要职能。存款保险制度应对整个国家金融体系、单个银行运行以及广大银行储户的存款均提供安全保障,事实上这三者的安全是一致的。然而,对储户和银行提供安全保障的最终目的是保障整个国家金融体系的安全,这也是设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宗旨。

保护存款人利益是我国商业银行法的一贯宗旨。在wto后时代金融服务业竞争加剧的情况下,我国本土银行没有理由不把储户尤其是中小储户利益放在优先保护的地位。银行与存款人、其他客户的关系中,银行处于强势地位,储户——尤其是中小储户——在各方面,如资金、知识和信息等,均处于劣势地位,为弱势群体,基于现代法治“向弱者倾斜”的精神,也应优先保护储户的利益。而在各类储户中,众多的个人储户最为弱势,故保护他们的利益乃重中之重。

存款保险制度是对储户在银行的存款予以保险,是通过保护储户的存款,避免银行发生挤兑,从而达到保护银行,进而维护金融秩序和金融安全的目的。故存款保险制度直接保护的是广大银行储户的利益。

我们认为,秩序与安全互为保障。国家金融运行秩序建立在各金融机构运行秩序的基础之上,而银行存款的风险往往源于银行的经营风险。因此,防范银行的经营风险,规范银行的运行秩序是存款保险制度的关键所在。只有银行运行秩序良好,才上可保国家金融体系之安全,下可护广大储户之利益。存款保险制度在维护广大存款人的兑付利益的同时,防止了挤兑风潮,杜绝了银行的系统风险和连锁反应。可见,对于金融市场运行秩序之维护,存款保险制度的作用不可小视。

鉴于存款保险制度的上述价值,所以存款保险建设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深入了解国际存款保险制度的先进经验和良好做法,探讨我国存款保险制度设计的可行性,推动建立适合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中国人民银行会同财政部、银监会、国务院法制办、发改委成立的《存款保险条例》起草工作小组正在抓紧进行存款保险制度的论证和设计工作。《存款保险条例》已列入国务院立法计划。我们必须看到的一个现实是,中国存款保险制度设计难度很大,处理不好可能会助长一些银行类金融机构过分扩张,导致新的道德风险。必须从健全法律体系、完善会计制度、改进公司治理、提高监管水平、强化信息披露等诸多方面完善实施存款保险的制度环境。

二、wto后时代构建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思路

(一)设立中央存款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目前存款保险机构的组织形式主要涉及的是出资人的问题,对此,各国的规定各有不同,归纳起来分别有以美国和英国为代表的政府出资设立;德国、法国和意大利为代表的民间出资设立以及以日本和比利时为代表的官民共建。我们主张在比较美国和台湾省成功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设立我国的中央存款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随着中国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我国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已经越来越显示其固有的局限性,尽快建立符合市场化改革要求的与国际接轨的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到2004年9月,我国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超过30万亿人民币而且其增长速度每年都超过10%。由于我国的金融业已经逐步与国际接轨,外资银行也开始进入我国民众的存款也形成了风险。怎样引入“新陈代谢”的机制,怎么建立新的约束制度。这是我国金融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美国的存款保险制度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在美国专门设立了资产再生公司(resolutiontrustcorporation,rtc)。rtc成功之因素可归纳出五点:1.明确的政策与法源。为了有效解决问题金融机构,美国除于1989年通过金融机构改革复苏及强制法案

(financialinstitutionsreformrecoveryandenforcementact),给予成立rtc之法源外,亦在1987至1997期间制定其它四个相关法规充分授权rtc独立运作;2.要求被处理之问题金融机构资本适足率需达到8%以上;3.起诉问题金融机构违法负责人;4.rtc为一临时性公司、具限定存续期间(1989-1995),1995年12月31日完成后移交由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运作,较原先规划提早一年,完成问题金融机构之清理;5.rtc之资金来源系由美国国会于预算中提拨20亿美元,另发行长期债券、国库券等,rtc完全在国会之监督下执行问题金融机构之清理。在我国台湾省,依《存款保险条例》之立法宗旨,存款保险由主管机关会同中央银行设立中央存款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央存保公司)承保。中央存保公司的资本总额,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前项资本,由主管机关、中央银行及要保之金融机构认股;主管机关及中央银行出资应超过百分之五十。可见,台湾的中央存保公司并非完全由政府独资。中央存保公司平时乃负责金融机构存款保险、检查与辅导经营不善之金融机构,并负担理赔及善后处理任务。若今后存保公司也负责清理问题金融机构,则有球员兼裁判之嫌。这也是为何美国将rtc与fdic分开且独立之主因。因此台湾有学者建议中央存保公司宜专注于对要保金融机构之监理,而对经营不善之金融机构之清理,政府应订定单行的rtc法规及机构,较能完整构成一个制度来清理问题金融机构。

在讨论构建我国存款保险机构时,有学者提出我国应设立一个由政府独资的存款保险机构,并提出了以下理由作为论据:第一,比较符合中国百姓的安全期待。中国有长期的计划经济历史,百姓比较相信公有制的信用,政府出资设立存款保险机构能真正让百姓放心,从而最大限度避免银行挤兑的发生,更好地维护银行运行秩序和国家金融安全。第二,有利于政府的直接监管和调控。作为一国最重要的金融安全保障措施,存款保险制度理应在政府强有力的监管之下,同时也应与各金融监管机构密切配合,共同防御风险。政府独资无疑比私营或公私合营更有助于达成上述目标。我们不敢苟同。存款保险机构应该界定为商事企业,不应当赋予监管职能。它本身应该按照商业原则来运作,自身也有风险承担的问题。如果由政府独资很有可能导致最终的保险金的偿付人成为国库。这样必然退回到金融改革的老路上去。我们台湾的经验值得借鉴,同时应糅合美国做法的先进之处。所以,我国中央存款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应由我国财政部固定数额的年度拨款、银监会、人民银行及作为投保人之金融机构出资认购的股款构成。当然,为了增强公众对中央存款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信任度,可以要求银监会及人民银行的出资超过50%,成为最大的股东,承担最大的责任。

(二)推行强制性存款保险制度

存款保险顾名思义是一种新型的保险种类。保险的投保方式有两种,一为强制投保,二为自愿投保。强制投保一般适用于社会保险,以构筑坚实的社会保障体系。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就是一种强制保险。它是指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进行赔偿的责任保险。对未参加强制保险的机动车,机动车管理部门、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不得予以登记、检验。商业保险则采取自愿投保的方式,以体现商业自由的原则。我们认为,存款保险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社会保险,也不是普通的商业保险,但是只要我们考察一下当今建有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对投保的方式的规定就会发现,各国实践不一,不过其中以强制保险为主流。比如,有的国家要求强制投保,如日本、加拿大;有的可以自愿投保,如法国、德国;有的采取强制与自愿相结合的方式,如美国。但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在1999年底之前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的68个国家和地区的调查,其中有55个国家采取强制投保方式。

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强制投保能有效避免存款保险有可能带来的逆向选择(adverseselection)问题。美国经济学家阿克洛夫(g.akerlof)1970年提出了著名的旧车市场模型,开创了逆向选择理论的先河。信息不对称是导致逆向选择的根源。比如,允许自由参加存款保险,且实施统一保险费率,则出于自身利益,资产质量优良、经营稳定的银行往往会不参加或退出保险,而只有像对高风险的银行会选择参加,从而导致存款保险体系自身的崩溃,此即逆向选择问题。

我们认为,我国应采取强制投保的方式,理由如下:第一,我国缺乏保险文化的底蕴,国民的保险意识比较差;第二,由于计划经济的长期沉淀的依赖思想,传统银行“政府信用”的惯势思维,储户在选择存款机构时不会太关注它是否投了存款;第三,银行等储蓄机构出于经营成本的考虑,很可能会选择不去投保。换言之,如果允许自愿投保,则势必会有一些银行为了降低经营成本而不愿投保,从而留下风险隐患,影响这些银行的经营秩序,并进而危及存款人的利益和国家金融安全。我们认为,鉴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确立和健全,我国存款机构尚未形成存款保险的意识,采取强制保险方式对于达致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宗旨和目的,利大于弊,也符合国际社会多数国家的实践经验,也更有利于实现存款保险制度内在的安全、利益、秩序的价值取向。

(三)道德风险防范与审慎确立赔付比例

所谓道德风险是指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由于不确定或不完全的合约,使负有责任的经济行为者不承担其行为的全部结果。因此,从事经济活动的人,会在最大限度地增加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道德风险并不是存款保险制度所特有的,而是先于该制度存在于银行体系中的。但这并非意味着道德风险是无法驾驭的,有效的存款保险制度可以通过在其直接参与者——存款人、投保机构和存款保险机构——之间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同时配以强有力的外部约束机制,从而有效防范和控制道德风险。道德风险控制存款保险中的道德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控制道德风险是存款保险制度发挥金融安全网作用的基本保证。通过强有力的外部约束机制以及良好的制度设计,存款保险可以有效防范与控制道德风险。首先,要有良好的制度设计。其次,要加强银行监管。有效的存款保险离不开严格的监管体系,银行监管主要包括对市场准入、业务范围、资本金、信息披露、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以及市场退出等进行持续性监管。最后,要强化市场约束。通过强化银行股东、存款人和其他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对银行的监督,可以减弱道德风险,同时有效的市场约束必须以稳健的会计制度和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作为强有力的支持。此外,我们认为审慎确立赔付比例也是防范道德风险的重要手段。

所谓赔付比例指的是在出现保险责任事故后,存款保险公司应按什么比例对存款人的存款予以赔偿。各国通行的做法是不足额赔偿,须存款人自己承担部分损失,以此强化存款人的风险意识,防范道德风险。但确定具体的赔付比例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即要达到维护储户利益,保障金融安全的目的,又要能有效防范道德风险,还要注意储户的心理承受能力等等。

在对于存款保险赔付上限设置的问题上,由于存在争论,因此我国全力部门暂时没有明确表示。但知情人士指出,曾经被媒体披露过的两种赔付标准,即按照人均gdp的3倍金额进行赔付;或者按照使90%存款人得到全额赔偿的标准赔付两个方案都不够切合中国实情。按照上述标准计算,对单一债权人的赔付金额仅仅为2万至3万元人民币。“这个标准也许偏低了。这个是中国人均gdp基数过低和为数众多的存款人摊薄人均赔偿额造成的。如此,并不能起到化解由于金融风险导致的社会矛盾的作用”。有人提出采取超额累进递减的方式比较好。将存款数额分为几档,各档有相对应的赔付比例,100%-80%(或75%)依次递减。如何确定档次就成为了最关键的问题,而这将由经济学家来解决。

我们站在法律的视角着重探讨的是公平正义的问题。公平亦称为正义,而正义又可分为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实质正义是指制度本身的正义,形式正义是指对法律和制度的公正和一贯的执行,而不管它的实质原则是什么。形式正义意味着对所有的人平等地执行法律和制度,很显然,如果不能够审慎确立一个合理的赔付比例,是不符合形式正义的。分档设立赔付比例是否符合实质正义呢?由于存款人之间存在资源和信息等方面的差异,有些存款人具有明显的优势地位,他们可以有效避免银行破产倒闭给存款人带来的风险,不给他们与其他存款人同样的保护,显然并不违背实质正义。而如给他们同样的保护,则会增加存款保险基金的赔付压力,存款保险机构势必会因此而提高保险费率等其它减缓压力的措施,从而有可能导致银行经营成本的增加,这些增加的成本迟早会以各种方式转嫁到所有存款人的身上,其他存款人可能由此增加原本不必增加的负担,而这些存款人(尤其是机关、事业单位存款人)却未必因此而增加利益(仅仅是改变了保障的直接渠道而已),这显然是不符合实质正义的。所以从法律正义价值的取向来看,合理的赔付比例的确立确实需要经济学理论和保险精算数据作为支持。

 

三、结论

存款保险制度在金融服务业较为发达的国家和经济体成功建构和运作,给我国把握“后发优势”,适时确立这一制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存款保险制度基本价值取向为安全、秩序、利益、公平与效率。整体金融体系的安全、单个银行的秩序和中小储户的利益最为重要。我国应设立其资本由财政部固定数额的年度拨款、银监会、人民银行及作为投保人之金融机构出资认购的股款构成的中央存款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推行强制存款保险制度并审慎确立赔付比例,防范道德风险。在尽快出台《存款保险条例》之后,我国应实施配套的制度;在取得一定实践经验的前提下,我国再考虑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存款保险法》,以此适应wto后时代我国金融服务业的风险防范与化解,为我国金融服务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法制保障。

注释与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钟志新.《美国的存款保险制度给我们的启示》[j].《经济视角》,2006(7).

[2]赵志恒,王岩.《论存款保险制度的功能及必要性》[j].《商业时代》,2006(18).

[3]王自力.《中国的存款保险机构与资产处置组织》[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4).

[4]娄莉莉、张振绪、李勇.《建立中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构想》[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3(8).

[5]强力.《金融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6]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7]殿江、李朔、李民.《美国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完善与启示》[j]《济南金融》,2004(1).

[8]何广文、冯兴元.《德国存款保险的制度特征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丁玉灵.《世界发展调研:经济与社会》[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9]谢平、王素珍、闫伟.《存款保险的理论研究与国际比较》[j]《金融研究》,2001(5).

[10]李礼仲.《存款保险条例部分条文修正草案》[j]《评议财金(评)》,2001(1).

[11]邱泉.《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设想与思路》[j]《金融时报》2003(6).

[12]范南、肖俊喜.《世界各国存款保险的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借鉴》[j]《国际金融研究》,2001(3).

[13]沈宗灵.《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参见我国《入世议定书》的相关条款。

娄莉莉、张振绪、李勇著:《建立中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构想》,载于《金融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8期。

强力著:《金融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17页。

王自力:《中国的存款保险机构与资产处置组织》,载《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4期,第24卷第2期,第1-3页。

张文显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9页。

薛林:《论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构建――从法律价值取向的角度》,载中国法学会国际经济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资料汇编下册,第585页。

赵志恒,王岩:《论存款保险制度的功能及必要性》,载《商业时代》2006年第18期,第49页。

殿江、李朔、李民著:《美国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完善与启示》,载于《济南金融》2004年第1期。

何广文、冯兴元著:《德国存款保险的制度特征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载于丁玉灵主编《世界发展调研:经济与社会》,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4月出版。

谢平、王素珍、闫伟著:《存款保险的理论研究与国际比较》,载于《金融研究》2001年第5期。

钟志新:《美国的存款保险制度给我们的启示》,载《经济视角》,2006年第7期,第75-77页。

李礼仲:《存款保险条例部分条文修正草案》,载《评议财金(评)》,2001年1月4日,第090-001号。

李礼仲:《存款保险条例部分条文修正草案》,载《评议财金(评)》,2001年1月4日,第090-001号。

聂璐著:《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探讨》,《经济管理》;邱泉著《我国存款保险制度问题研究,载于《财经科学》;《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设想与思路》,载于2003年11月17日《金融时报》第6期。

范南、肖俊喜著:《世界各国存款保险的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借鉴》,载于《国际金融研究》2001年第3期。

薛林:《论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构建――从法律价值取向的角度》,载中国法学会国际经济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资料汇编下册,第585页。

人民网新闻访问时间2006年12月2日。

薛林:《论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构建――从法律价值取向的角度》,载中国法学会国际经济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资料汇编下册,第587页。

上一篇:介绍人意见范文 下一篇:起诉意见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