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个人劳动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07 03:21:07

大学生个人劳动总结

大学生个人劳动总结篇1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劳动力价格机制;培养激励

一、引 言

大学生就业难在我国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2003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供给人数达到 212.2万人,出现了高达60多万人的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2004年以后至今的数年间,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大幅度增长。2006年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增加到413万人,失业的大学生人数达到1 13万人。2007年我国大学毕业生数量增加到495万人,失业大学生数量136.1万人。[1]另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言人尹成基2010年1月22日在新闻会上透露, 2008年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599万人,2009年增加到611万应届大学毕业生,但大学生就业率仅 为87%,2010年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630万应届大学毕业生数量创出新高。[2]

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理论界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讨论。有些学者指出,就业市场的供过于求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基本原因。如岳昌君、胡咏梅和薛海平[3]对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进行了测算,结论是适宜的招生规模应在每年200到300万人之间,高等教育不宜再大规模扩张。这属于“大学生数量过剩说”。但邓微[4]认为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是因为数量上出现“过剩”,大学毕业生“过剩”问题的实质是知识型劳动力的“结构性”不匹配问题,包括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李晓波[5]则从大学生就业 观念的角度分析认为,我国高等教育模式和就业形势已发生较大转变,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人才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而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还没有改变,滞后于社会就业形势的转变,造成大学生就业难。这属于“结构过剩说”。

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每十万人口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只有3611人。[ 6]可 见我国并没有达到大学生数量绝对过剩的程度,所以,解释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主要应该 从大学生数量以外的角度考虑。近几年,我国大学扩招规模很大,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形成稀缺化状态,大学生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与社会需求出现一定的脱节。造成了我国一定程度上的大学生就业结构性问题。除此之外,还应考虑到劳动力市场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由于人口因素所带来的劳动力供给持续增加,我国的整体就业形势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局面。大学生就业存在相当不利的劳动力市场环境。据估计, 近年我国城乡劳动力过剩的总量规模高达2亿以上。[7]

二、我国劳动力市场价格机制失衡现象

(一)我国劳动力市场价格机制失衡的理论分析

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劳动者的实际工资等于劳动边际生产力所确定的均衡工资,但是,如果劳动力市场是非完全竞争的,则两者可能会不一致,产生劳动力市场价格机制失衡现象。劳动力市场价格机制失衡存在两种状况:一是劳动力市场价格机制的正向失衡,主要是由于劳动者建立了比较强大的工会组织,或者是由于经济中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占优势,使得收入分配时,劳动者实际工资高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所确定的均衡工资水平;二是劳动力市场价格机制的负向失衡,主要是由于劳动力市场不完善或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劳动者相对于企业处于弱势地位,劳动者的实际工资收入低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所确定的均衡工资 水平。

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人口, 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该《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劳动力市场”的概念,并指出劳动力市场是当前我国培育市场体系的重点之一,要“改革劳动制度,逐步形成劳动力市场。”[8]从此,我国劳动力市场开始形成:一方面,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和国有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的确立,国有企业内部数量巨大的隐性失业人员显性化,释放出大量的下岗人员进入劳动力市场;另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步伐明显加快,出现了农民工现象。我国逐步进入劳动力供给充裕的时代,到2007年,我国就业人口达76990万人,[6]但相对而言,我国资本存量规 模很小, 在历史上没有真正地完成过资本的原始积累。[9]以1990年的不变价格计算,我国在1978年的 固定资本存量只有26002亿元。[10]资本的稀缺和劳动供给的充裕,决定了我国资 本的相对优势,使劳动者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居于不利地位。[11]同时,中国的工会从组织的组建到人员的配置再到会费的收缴,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情况下形成的。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计划经济体制下工会的组织和功能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工会的要求,传统的工会运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着种种困境,使它不能完全履行它应有的功能。[12]因此,我国劳动力市场主要存在负向失衡。

(二)劳动力市场价格失衡现象的实证检验

从理论上看,要检验我国劳动力市场价格机制失衡现象,我们需要取得两个关键数据。首先是劳动者实际报酬。其次是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所决定的均衡工资。根据本文的定义,劳动力市场价格机制的负向失衡程度是指劳动者的实际工资低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所确定的均衡工资的程度。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所确定的均衡工资水平难以计算,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制度和经济结构变化很大,故本文假定只有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 规模报酬不变,用引入制度因素和结构因素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得到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劳动者的实际工资用劳动报酬在总产出中的比重来表示。

1.数据说明。

由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地区生产总值项目结构中劳动者报酬包含个体劳动者的收入,而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和利润是不分的,所以,本文把地区生产总值项目结构中劳动者报酬根据个体经济的产值进行一定比例的调整,然后加总调整后的地区生产总值项目结构中劳动者报酬,得到全国劳动者报酬,劳动者报酬在产出当中的比重用全国劳动者报酬占国内 生产总值的比重表示;劳动投入在产出中的实际贡献率用1978―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就业人数和资本存量进行估算。其中,资本存量以1978年为不变价格, 采用《中国统计年鉴》的 数据,根据何枫等(2003)[13]方法求得。

2.劳动投入在产出中的实际贡献率估计。计算劳动投入在产出中的实际贡献率,本文 采用索罗的增长方程,其基本原理是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出发,建立经济增长与各因素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考虑到改革以来我国制度变迁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国有制比重下降而非国有制比重上升。这一特征体现在我国经济增长上,即非国有经济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力,包括在GDP中所占比重和在GDP年增长率中所做贡献;这一特征反映到要素效率上,即非国有制比重的提高提升了全社会劳动和资本的效率,本文采用刘伟[14]所建立的引入制度因素和结构因素的经济增长模型 :

Y=AKαLβeR1X1+R2X2+e(1)

式中:Y为国内生产总值;K表示一个国家的资本存量;L表示一个国家的就业人数;α和β分别表示该国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X1和X2分别表示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特征,X1表示非国有经济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的比例(扣除农业部门的就业人数),X2表示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的比例;R1和R2表示经济结构对规模的边际影响参数。

利用1978―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就业人数和资本存量数据,用Eviews软件对方程(1)进行估计,可得模型如下:

LNY=-0.9508 + 0.11LNK + 0.89LNL +1.3036X1-1.6805X2

(-0.589)

(1.998)

(6.068)

(3.897)

(-1.559)

R-squared=0.994,其中,括号中的数字表示对应参数估计值的t检验值。DW=1.695,查杜宾―瓦特森检验上下界表可知不存在序列相关。

由上述方程,我们知道,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11和0.89,当增加1%的资本投入时,产出增加0.11%;而当增加1%的劳动投入时,产出增加0.89%,这表明我国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大于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而且我们可以算出各年劳动的贡献率,首先计算经济增长率 (y),劳动力投入增长率(l);然后计算EL,这里EL表示劳动力投入贡献率,其计算公式为:[15]

EL=βl/y

用Eviews软件可得劳动的贡献率,见表1。

表1我国劳动力市场价格机制失衡程度年份劳动报酬占产出的比重劳动投入的边际贡献率劳动力市场价格失衡年份劳动报酬占产出的比重劳动投入的边际贡献率劳动力市场价格失衡19920.1478780.0670040.08087520000.1191410.123882-0.0047419930.1419460.0694260.0725220010.1233240.168906-0.0455819940.1423540.0723960.06995820020.1093720.156906-0.0475319950.1385130.0813150.05719920030.108550.14284-0.0342919960.1337560.1280620.00569520040.1057060.156651-0.0509419970.1263090.135597-0.0092920050.1076310.188408-0.0807819980.1186610.141849-0.0231920060.1103320.222142-0.1118119990.1203330.14272-0.0223920070.1121230.246517-0.134394

3.计量结果与讨论。从表1可以看出,1992―1996年,我国劳动报酬占产出的比重大于劳动投入的边际贡献率,劳动力市场价格机制呈正向失衡状态,且正向失衡程度在不断减弱。1997―2007年我国劳动报酬占产出的比重小于劳动投入的边际贡献率,劳动力市场机制呈负 向失衡状态,且负向程度在不断加强。

我国劳动力市场价格机制失衡程度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1)1993年前,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基本上是“增量改革”,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地位,所以我国劳动力市场价格机制呈现正向失衡状态。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使国有企业内部数量巨大的隐性失业人员显性化,开始释放出部分下岗人员进入劳动力市场。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就业人数占全国整体就业人数的比重开始下降。再加上国民经济开始走出1989―1992年 的治理整顿期,调整了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我国私营经济在这一段时间得到较 快发展。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所减少,所以我国劳动力市场价格机制正向失衡程度逐渐减弱。(2)1997―2007年,劳动力市场呈负向失衡状态,且负向程度在不断 加强。原因是:一方面,1997年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富余人员大量释放出来,据统计,从1998―2000年底,全国累计有2300万国有企业职工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16]另一方面,1997年,国务院批转了公安部《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和关于完善农村户籍管理制度的意见》,松绑了传统的户籍制度。[17]以上改革举措的推出,我国城市大量下岗工人、农民工的出现,表明我国劳动力市场已经基本形成。市场价格机制对劳动力供求开始发挥基础作用。使我国劳动力市场价格机制正向失衡的力量在逐渐消失。但是,我们另外应该看到的是,使我国劳动力市场价格机制呈负向失衡的力量却没有减弱。一是与我国劳动力市场相配套的法律、社保制度还很不完善。二是我国的工会还不能完全履行它应有的功能 。因此,使我国劳动力市场价格机制正向失衡的力量消失速度快于负向失衡力量的消失速度,是我国1997年至今劳动力市场价格 机制负向失衡程度不断加强的主要原因。

三、大学生就业难与劳动力市场价格机制的失衡

在大多数工业化国家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呈现阶段性特征,如果把劳动力分成决策层(上层)、中间层、基础操作层(下层),则劳动力结构随经济的阶段性发展做相应的变动。第一阶段即经济起飞阶段:GDP在人均300―1000美元之间,劳动力结构呈三角形。在这一阶段,上层和中间层人数都很少,人才非常匮乏,因此,国家的主要目标就是通过发展基础 教育和高等教育大力培养人才。第二阶段即经济高速增长阶段:GDP从人均1000美元向3000美元冲击,这一阶段经济高速增长而劳动力结构则呈现出一种两头大中间小的现象。在国家大力发展教育的过程中,许多青年人进入大学,大批决策管理层人才被培养出来,上面这一层开始变大,下面操作层仍然很大,中间层出现严重匮乏。第三阶段即经济优化阶段: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不断优化,劳动力结构开始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新特征。产业结构的优化主要是生产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的结果,它导致了生产过程中需要越来越多能够把复杂的科学原理和科学技术方法不断转化为现实的操作运行产品和服务的人,这就导致中间层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技术技能层面的人才不断扩张增长,这一趋势最终导致劳动力结构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啤酒桶形状。[18]

我国2007年的人均GDP达到2460美元,[19]处在经济发展的第二阶段末期, 正在向第三阶段发展。我国现在的劳动力结构也是“两头大中间小”,技工的短缺非常严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4年4月对全国40个城市技能人才状况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技师和高级技师占全部技术工人的比例不到4%,而企业需求的比例是14%以上,供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目前对技术工人的需求比已经大于对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比。据测算,到“十五”末期,我国技能劳动者需求总量将增长20%―25%,其中,高级以上技能劳动者所占比例预计增长15―20个百分点,特别是技师、高级技师的需求将翻一番。[20]

我国现阶段面临的问题是,经济发展能不能从第二阶段顺利的转向第三阶段。而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力结构和产业结构能不能同步优化,我们现阶段能不能培养出大量技术层面的人才。一般来说,技术人才的培养要具备两个条件:(1)具有大量高素质的储备人才。这一问题要由经济发展的第二阶段来解决,第二阶段的特征是,国家大力发展教育,大批的青年进入大学学习。这一阶段,国家的高等教育模式和就业形势要发生较大转变,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人才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从我国现阶段的情况看,我国已经较好的完成了高等人才储备的任务。我国大学生数量2009年已经达到61 1万。(2)具有技术人才的培养激励机制。建立技术人员的培养激励机制,要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是技术人员的需求方要有足够的动力去培养技术人员;二是储备人才要有足够的能力和动力去接受培训,成为技术人员。因此,现阶段,我国大学生数量的激增是处在 经济发展第二阶段的正常现象,我国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大学生不能顺利转化为技术工人。出现转化障碍的关键在于缺乏必要的技术人员培养激励机制。

我国劳动力市场价格机制失衡现象为技术人员培养激励机制的缺乏、“大学生就业难”提供了必要的理论解释。劳动力市场价格机制负向失衡会导致劳动者在产出当中的贡献一部分被企业无偿占有,劳动者的当前收入减少。这会从两个方面影响技术人员的培训激励。(1)由于劳动者的收入增长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劳动者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下降,减少人们参加技术人员培训的经济能力和动力,而且随着劳动力市场价格机制负向失衡程度的加强,这种趋势还将进一步强化。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各类高、中等职业学校已达2万多所,但以培养企业一线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级技工学校和技术学院只有200多所,并且许多职业院校为了生存,从迎合大众不想成为工人的心理角度来设置办学专业。在教学内容方面,学校多设置文化理论课,削弱了职业技术培训的力度。[21](2)劳 动力市场价格机制负向失衡会使企业的利润增加,使得资本的实际边际生产率上升,财富集中在企业家手中,导致储蓄过多,资本的价格――实际利率下降。资本价格的相对下降,使企业一方面相对增加在资本方面的投资,据笔者统计,1997―2007年我国固定资产的投资增速要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见表2)。

表2我国1997―2007年固定资产增长率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对 比(单位:%)年 份固定资产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年 份固定资产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9970.1060.08820030.1200.1019980.1050.07820040.1230.1119990.1020.07120050.1280.07320000.1010.08020060.1300.07520010.1030.07320070.1340.07820020.1110.097

资料来源: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GDP以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资本存量以1990年为不变价格,根据何枫等(2003年)方法求得。

另一方面,减少在劳动力方面的投资。企业在劳动力方面的投资,分为显性投资和隐性投资,显性投资就是企业发给劳动者的工资、福利还有其缴付的社会保险费等。隐性投资包括企业在劳动者人力资本方面的投资。由于工资、福利等显性投资具有刚性,并且是劳动者看得见的。企业不会大幅度减少。但是出于趋利的动机,企业会相对减少其劳动力隐性投资,即相对减少其对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投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5年对全国40个城市技能人才状况进行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大多数企业名义上开展了培训,但实际上用于职工培训方面的花费并不多。企业用于就业人员的人均教育经费投入仅为195元,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投入占职工工资总额的1.4%,未达到国家规定的1.5%这一最低比例。这次调查还显示,一半以上的企业用于技术工人培训的费用不到职工教育经费的20%。其中,职工教育经费用于技术工人培训的比例在20%以下的企业占58.5%,比例在20%―50%之间的企业占26.9%,比例在50%以上的企业占14.6%。[22]

四、结 论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市场价格机制的负向失衡是导致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要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和“技工荒”并存的结构性矛盾,关键是减少劳动力市场价格机制的负向失衡程度,使得劳动者的收入能够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得以相应增长。一方面政府作为监管者,应当健全工资、社会保障、劳动保护等方面的法律制度,提供公正的规则并注意对劳工权益的保护,同时应当增强工会组织的作用,让工会组织发挥与企业在工资福利谈判等当中的作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政府作为公共福利的提供者,应当充分发挥社会保障的人力资本投资功能,加大对大学生的岗前职业培训力度。

主要参考文献:

[1]姚裕群.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演变与近期发展趋势[J].人口学刊,2008(1).

[2]尹成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介绍2009年工作进展情况等,省略/gzdt/2010-01/22/content_1517171.htm

[3]岳昌君,胡咏梅,薛海平.中国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研究综述[C].中国教 育经济学学术研讨会简报,2004,29.

[4]邓 微.大学毕业生人力资源开发与保障[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 07.

[5]李晓波.浅析当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J].商业经济, 2004(8).

[6]国家统计局.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

[7]姚裕群.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讨论综述[J].人口与经济,2008(3).

[8]李亚伯.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论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9]昌忠泽.宏观经济失衡的动因及其调整方略[J].改革,2007(9).

[10]以1990年为不变价格, 采用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根据何枫等(2003年)方法求 得.

[11]王胜谦.我国收入分配问题与就业政策[J].管理世界,2006(2).

[12]张春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释义[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13]何 枫.我国资本存量的估算及其相关分析[J].经济学家,2003(5).

[14]刘 伟,李绍荣.所有制变化与经济增长和要素效率提升[J].经济研究,2001(1) .

[15]李长风.经济计量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5.

[16]蔡 .转型中的中国劳动力市场[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 05.

[17]李亚伯.我国劳动力市场化进程与测算[J].当代财经,2003(3).

[18]罗永泰.技术工人短缺与技能人才激励机制设计[J].经济经纬,2005(6).

[19]采用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根据当年汇率计算求得。

[20]潘建中,姚 伟.当前我国企业技工短缺的经济学原因及其对策[J].江西 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6).

[21]李前兵.制造企业技能人才的短缺原因及其对策[J].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10月上旬刊.

[22]邱国庆.当前我国企业技工短缺的原因及其对策[J].经济研究参考,2006(81).

Imbalance of Price Mechanism in Labor Market and Problems of College Student E mployment

Su Yongzhao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ffect of the negative imbala nce of the price

mechanism in labor market on the serious problem of college student employment b y establishing a simple theoret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gative imbalance of

the price mechanism in labor market results in lack of the technical worker tra ining incentive mechanism, difficulty of the change from college students to ski lled worker, and thus results in the existence of the serious problem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skilled worker shortage. So taking the efficient steps to mitigate

the negative imbalance of the price mechanism in labor market is the key elemen t to solve the serious problem of college student employment.

大学生个人劳动总结篇2

【关 键 词】总体工人论/第三产业/价值创造

【 正 文 】

正确认识第三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几年来,我国学术界对第三产业是否创造价值曾进行过广泛讨论。这对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当前,第三产业创造价值的观点似乎已成定论,其实不然。其中有的同志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总体工人的论述,得出了第三产业创造价值的结论,我认为这是不妥的,因“总体工人论”并不能说明整个第三产业都创造价值。本文想就“总体工人论”与第三产业创造价值的关系作几点分析。

有的同志断言,马克思关于总体工人的论述,“正是第三产业的价值创造的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根据。”这种把第三产业的劳动者完全纳入总体工人范围从而论证其创造价值的观点,是对马克思总体工人论的曲解。

关于总体工人,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四篇第十二、十三章中阐述相对剩余价值理论时曾几次作过分析,而第五篇第十四章只是对第四篇的小结。总体工人是相对个体生产者提出的一个概念,分析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说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剥削范围扩大了,剥削程度提高了,从而使雇佣工人更加隶属于资本(这同整个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分析是一致的);同时也说明个体生产者转化为总体工人,总体工人中的直接生产者、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共同生产商品,共同创造价值,这是社会化商品生产发展的一般规律。

在简单协作中,个体工人正在向总体工人转化,产品成为许多人协同劳动的结果,而资本的确占有了由此产生的新的社会生产力,捞到了不少的好处。通过对工场手工业的考察,马克思指出:“工场手工业把工人变成了畸形物,”“成为某种局部劳动的自动工具。”“在工场手工业中总体工人从而资本在社会生产力上的富有,是以工人在个人生产力上的贫乏为条件的。”也就是说,工场手工业由于企业内部专业化分工而使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以工人终身成为局部工人畸形发展,从而大大压抑工人全面发展的积极性为代价的。显然,马克思在这里所指的总体工人,就是手工业工场内部局部工人的总和,它没有超出一个企业的范围。

在工场手工业中,虽然局部工人畸形发展,但作为总体工人一部分的局部工人,还有一定专门技术特长,熟练劳动力还不容易被排挤。然而在机器大工业中,机器代替了许多局部工人的局部劳动过程和熟练技术,把工人则变成了局部“机器”。因此,总体工人即结合工人的构成也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同工场手工业时期相反,现在,只要可行,分工的计划总是把基点放在使用妇女劳动,各种年龄的儿童劳动和非熟练工人劳动上,总之,就是放在使用英国人所谓“廉价劳动”上。这一情况不仅适应于使用机器或者不使用机器的一切大规模结合的生产,而且也适应于在工人的私人住宅或者在小工场中进行生产的所谓家庭工业。资本除了把工厂工人、手 工工场工人和手工业工人大规模地集中在一起,并直接指挥他们,它还通过许多无形的线调动着另一支散居在大城市和农村的家庭工人大军。”而且,“现代工场手工业中对廉价劳动力和成熟劳动力的剥削,比在真正的工场中还要无耻,……在所谓的家庭劳动中,又比在工场手工业中更加无耻。”在这里,马克思对总体工人的分析又深刻了一层。第一,总体工人是指不同性别、年龄和技术水平的生产工人的总和;第二,总体工人既包括机器大工业工厂的工人,也包括配合大工业加工零部件的手工工场工人、手工业工人以及家庭工场的工人;第三,从总体工人看,资本在机器大工业条件下的剥削范围更大,剥削程度更高。这样,就有力地驳斥了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会给工人阶级带来幸福的资产阶级理论,证明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会给工人阶级带来灾难。从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出,由于社会分工协作和机器大工业的迅速发展,总体工人的范围已经超出了本企业,进一步扩展到与大工业企业密切相关的其它中小企业和家庭生产者,这是机器大工业本身发展的客观要求。机器大工业不仅使那些厂外直接生产工人纳入总体工人,而且使一大批不直接参加生产的科技要员和管理工员加入总体工人队伍。这是由于,大工业的发展不仅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客观物质基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也为科技成果的大力推广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场所,科学越来越多地渗透到了生产力当中去。马克思指出:“大工业则把科学作为独立的生产能力与劳动分离开来,并迫使它为资本服务。”“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一点是一目了然的。”所以,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劳动者必然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同直接的生产工人一样也创造价值。无论他们是在企业内部,还是在企业外部已经成为独立的科技部门,其实质都不会改变。不过在后一种情况下,他们实际上既是间接生产者,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同时又成为独立的技术商品的直接生产者,因而同样创造价值。与此同时,机器大工业是社会化大生产,客观上需要管理。因为“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因此,被资本所雇佣的管理者也是非常重要的,因而也成为总体工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总体工人中包括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这一点,马克思曾讲的十分明白,他说:制造社会产品的总体工人中,“有的人做管理工作者、工程师、工艺师等等工作,有的人做监督者的工作,有的人做直接手工劳动者的工作或做十分简单的粗工,于是劳动能力愈来愈多的职能被列在生产劳动的直接概念之下,这种能力的承担者也被列在生产劳动概念之下。”

由上可见,马克思讲的总体工人,无论是直接生产者还是科技工员和管理人员,都是指参与社会化商品生产的雇佣劳动者,并没有超出这个范围。正是基于这种分析,才在第五篇第十四章分析生产劳动时对总体工人作了如下小结:“产品从个体生产者的直接产品转化为社会产品,转化为总体工人即结合劳动工员的共同产品。总体工人的各个成员直接地或较间接地作用于劳动对象。因此,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了。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肯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它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了。上面从物质生产性质本身中得出的关于生产劳动的最初定义,对于作为整体来看待的总体工人始终是正确的。但是,对于总体工人中的每一单个成员来说,就不再适应了。”怎样理解马克思这段论述呢?如果把它和上述关于总体工人的分析联系起来,我们就不难看出:第一,总体工人是商品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必然产物,由此使一般性的生产劳动和生产工人概念必然扩大,这就为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劳动和生产工人的特殊性打下了理论基础;第二,总体工人包括直接参加生产的工人和间接参加生产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他们共同生产商品,创造价值;第三,单个工人如果离开总体工人,就无法生存,因此,雇佣工人更加隶属于资本。但资本对总体工人的剥削加深了。这就是机器大工业的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化商品生产作为资本生产力表现的必然结果。

从上述马克思的整个分析来看,总体工人是指直接从事社会化商品生产的生产工人和间接参与社会化商品生产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它并不包括其它领域的职工。马克思根据社会化商品生产一般规律得出的这个结论无疑是正确的,对于指导我们当前的理论探讨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有着重要意义。

马克思在十九世纪中期对总体工人的分析,难免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局限。一百多年来,世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马克思未曾设想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也有较快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然而,马克思这一理论的基本点并未过时,无论 社会化生产程度如何提高,总体工人三个部分的比重如何变化,第三产业如何发展,但只有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才会创造价值,总体工人始终和社会化商品生产相联系,它并没有也不可能超出这个范围而扩大到其它领域以至于整个第三产业。事实情况也正是如此。在现代以自动化生产为基础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主要从事体力劳动的直接生产工人的比重大大减少,而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的比重大大提高,同时,不仅需要企业内部的直接生产工人和管理人员、科技人员,而且需要大量的协作厂家和某些专门机构的直接生产工人和管理人员、科技人员,所有这些人都是从事商品生产的生产工人,他们分别成为总体工人的组成部分,执行不同职能,共同生产商品和创造价值。例如,所谓现代资本主义的“无人工厂”中并非无人,无论自动化程度有多高,机器人的作用有多大,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本身既不会生产商品,也不会创造价值。“无人工厂”里不仅有一定数量的工人操纵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而且有更多的人从事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的设计、研制、安装、维修、调节、控制和对生产的监督管理等等。总体工人范围的确扩大了,但它的扩大不可能离开自动化、社会化的商品生产,其实,在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虽然第三产业无所不包,但也并没有把第三产业中的职工都看作总体工人,或说他们都创造价值。例如说,总统、警察、教师、演员等都是总体工人,都在创造价值,显然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那末,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总体工人是否已经扩大到整个第三产业呢?也没有。因为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除了从事商品生产的总体工人外,客观上存在着大量从事商品的交换、分配和生活消费以及其它为发展商品经济服务而属于第三产业的广大职工。只有前者创造价值,而后者一般地说不属于总体工人,也不创造价值。总体工人是就商品生产而言的,它并不等于全体职工、全体人员等等,比如,专门从事商品流通的商业职工(商业运输、包装、保管、储藏等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里继续劳动的除外)、专门从事货币流通及证券交易的银行职工和证券交易所职工、社会科技工作者、教育、文化艺术、体育部门的工作者等,尽管把他们都可看作第三产业的劳动者,但却不可能都纳入总体工人范围。在我国,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是就其政治地位和阶级属性而言的,决不是说所有知识分子都是生产工人,都创造价值,至于把国家党政机关,不从事生产和经营的军队、警察等看作第三产业,这本身就是欠妥当的,对于他们来说,根本就不存在是否是总体工人的问题。在第三产业中,的确有不少部门、行业、企业或其中某些劳动是创造价值的,然而这并非因为它们被纳入总体工人才创造价值,而是因为它们本身就是作为商品生产者的总体工人的一部分。所以,这里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理解现代商品生产这个概念,如果把它仅仅限于传统的物质商品生产范围当然是不正确的。在现代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概念的外延扩大了,不能作过于狭隘的理解。比如除了最基本的物质商品生产外,还有大量的非物质商品生产,主要指交通运输业的生产(它生产的结果是客货场所的变动)和服务商品的生产(即理发、洗澡、照相、旅馆和医疗等行业通过劳务性服务活动,为人民生活消费提供各种服务);兼有生活和服务二重性质的邮电、饮食、修理、城市公共交通等行业的商品生产;技术商品的生产(这是由于科技成果商品化的结果)。总之,现代化商品生产不是单一化的,而是综合多样化和相互交叉的。只要我们把握住这个关键,就比较容易理解第三产业中的不少劳动创造价值的,进而探讨这些不同形式的商品其价值量决定的特点。

然而,如果我们不做具体分析,人为地把第三产业统统纳入总体工人范围,而笼统地论证其创造价值,这不仅会造成许多理论上的混乱和矛盾,而且对于指导实践也是非常有害的。从理论上讲,它不仅把劳动价值论从生产领域转移到了几乎一切领域,把商品生产和产业混为一谈,似乎任何劳动都创造价值,从而使其逐渐脱离商品生产而失去科学性,而且混淆了生产力与上层建筑的严格区别,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还抹煞了工商、农商矛盾,降低了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意义等等。从实践上看,它也为当前市场上的第三产业乱涨价、乱收费提供了理论依据,使人们认为只要从事第三产业,就都会创造价值,由此形成全民经商热潮。企图都靠流通领域来发财致富。教育部门片面追求创收捞钱,少招计划内学生,多招委托培养和自费走读生,严重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文化艺术部门脱离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广大劳动群众服务的方向,追求金钱,劣质作品市场泛滥,门票价格成倍上涨,给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严重损害。诸如此类,枚不胜举。当然,第三产业创造价值论就目前看,在客观上对于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作为科学探讨,不应含混不清,追求形式,而应该实事求是地揭示其本来面目,作出具体科学的分析。 

由上可见,第三产业并非都创造价值,马克思的总体工人论也并不能说明第三产业都创造价值,把第三产业统统纳入总体工人从而论证其创造价值是缺乏科学根据和实践基础的。

第三产业是否创造价值本身是一个不科学的、含混不清的概念,统统把以产业或部门来划分是否创造价值很不准确,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要从创造价值的角度去认识第三产业,就不能一概而论,必须进行具体分析。要充分认识第三产业中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企事业单位的特点;把第三产业中从事商品生产、创造价值的劳动和其他方面的活动、不创造价值的劳动严格区别开来;把第三产业的收入与其本身创造的价值严格区别开来。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一概肯定或否定第三产业创造价值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第三产业的价值测算.学术月刊,1986(6).

大学生个人劳动总结篇3

关键词:河北省;劳动力;产业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2)03—0057—03

劳动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必不可少的重要生产资源,其规模、结构、分布、配置和使用方式对产业转型升级都有着十分重要且直接的影响。河北省是一个人口大省,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但总体来看,河北省的劳动力还存在受教育程度低、从业结构层次低、产业分布不合理等突出问题,与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因此,不断提高劳动力素质,提升劳动力创新创业能力,推动劳动力产业转移,优化劳动力从业结构,是促进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也是今后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始终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劳动力资源总量丰富,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人力支撑

1. 劳动力资源总量的持续增长,为产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2010年,河北省15—64岁劳动力人口为5 384.2万人,占人口总数的74.9%,与2000年相比增加了704.7万人,增长幅度为15.1%。其中,男性劳动力人口为2 711.8万人,占劳动力总量的50.4%,较2000年增长了7.3%;女性劳动力人口为2 672.5万人,占劳动力总量的49.6%,较2000年增长了8.2%。从劳动力人口年龄结构来看,15—24岁、25—34岁和44—54岁年龄组的劳动力人口最多,分别达到1 123.1万人、1 156.8万人和1 069.1万人,占劳动力总量的23.9%、19.9%和21.4%①。

2. 十年内劳动力资源仍处于“黄金时期”,保证了产业转型升级中劳动力需求。据著名人口学家曾毅从人口的生育水平、期望寿命、结婚、离婚、平均生育年龄和城镇化水平等方面的预测,河北省劳动力总量递增的局面在未来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到2020年,河北省劳动力人口将达到5 110.5万人,占人口总数的67.2%,处于“人口红利”时期,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势必会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

二、劳动力人口整体素质偏低,与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1. 劳动力人口学历层次较低,难以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智力需求。从河北省劳动力人口受教育程度来看,初中学历以下劳动力人口数量较多,达到3 995.4万人,占劳动力总量的74.2%;高中学历以上劳动力人口数量较少,只有1 378.9万人,占劳动力总量的25.6%;研究生学历劳动力人口数量最少,仅有9.8万人,占劳动力总量的0.2%。从河北省劳动力人口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看,25—44岁青壮年劳动力人口对产业转型升级支撑能力不足。其中,初中学历以下劳动力人口比重占25.2%,高中学历以上劳动力人口比重仅占3.8%,而研究生学历劳动力人口不足0.1%。

2. 劳动力专业技术人员比重低,不能较好地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需求。总体来看,河北省劳动力人口职业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人员比重仅占5.8%。从不同产业来看,河北省十大重点产业(农业,钢铁、石油化工和装备制造三大支柱产业,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和新能源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和商务服务三大现代服务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比重也较低,尤其是农业和钢铁业在河北省产业中所占份量很重,专业技术人员比重仅占6.0%和6.2%,而装备制造、新能源和现代物流产业也仅占8.5%、7.8%和10.3%。

3. 提升劳动力文化程度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目前,河北省的劳动力人口受教育程度和职业技能水平普遍较低,与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所需人才的整体实力、活力、竞争力和人才规模结构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全面提升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培育和引进一批高素质人才,为产业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优质劳动力,是实现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的根本出路和必然要求。一是加强职业教育。整合农村各类教育资源,形成中小学文化教育和成人职业教育并行的农村教育体系,逐步扩大农村职业高中的数量和规模,促进农村成人职业教育稳步有序发展,满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要。二是加强基础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突出政府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主体地位,确保九年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全面推行义务教育免费。三是合理设置学科。针对河北省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专业技术人才的短缺,省内各大高校的重点学科更新改造势在必行。为了适应新技术革命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重点加强智能装备和自动化、现代通信和信息、生物制药和制造、新材料和再生材料、工程化食品和酿造、新型材料和建筑等领域的学科建设。

三、劳动力人口产业分布不合理,成为产业转型升级重要的约束条件

1. 劳动力人口产业结构偏“沉”,增加了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从河北省的劳动力人口产业结构来看,农、林、牧、渔业劳动力人口比重最高,占比达58.7%;制造业其次,占13.09%;批发和零售业排第三,占6.75%。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产业劳动力人口比重均不足1%,比重最低的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仅占0.2%。从三次产业劳动力人口结构来看,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最高,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劳动力人口仅占20.1%和21.2%。

大学生个人劳动总结篇4

为了迎接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到来,许多地方都会开展活动,活动过后需要写总结。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2021开展五一劳动节活动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2021开展五一劳动节活动总结范文1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五一节活动,同学们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精神风貌,热情很高,收获很大,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奋斗方向。现总结如下:

1、学生了解了五一节的由来、意义;

了解了世界各国劳动者通过斗争,用顽强、英勇不屈的奋斗精神,争取到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民主的历史性进步,这是五一劳动节的精髓所在。

2、学生了解并关爱中国各年代的劳模,懂得了“劳动光荣,奉献最美”,并树立了向他们学习的思想,立下了自己的誓言。

3、学生通过关爱自己身边无私奉献的劳动者,懂得正是他们创造了美好的生活,产生了由衷的敬意。

4、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用积极劳动、关爱他人的实际行动,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表达我们创建文明校园、构建和谐社会的热情,展示新世纪中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我们相信,有了全体同学的支持和参与,我们的学校和社会将会更加和谐、更加文明,更具魅力!

2021开展五一劳动节活动总结范文2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发扬光荣传统,弘扬先进思想和时代精神,充分发挥教职工在解放思想创新工作实践中的主力军作用,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来到之际,按照区教育工会的指示精神,我校以“颂改革、促振兴、建和谐”为主题,共建和谐、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唱响“劳动光荣,教师伟大”的主旋律,开展庆“五一”系列活动,以展示教师风采,激发广大教职工建设和谐校园的积极性、创造性,让教职工过好自己的节日,现把此次系列活动总结如下:

一、组织开展踏青活动,舒缓教师紧张的工作压力。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我校教育工会组织全体教师来到大连滨海路。漫步在滨海路上,体会着滨海路的浪漫与多情,忙碌的老师们也由此感到消遣放松,很是惬意。同时也将调整好身心准备做好下一阶段的工作

二、组织开展学习“杨爱军事迹”活动,加强教师师德培养。

为全面加强和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提升教师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增强教书育人、敬业乐教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不平凡的人生价值,弘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教师职业精神,全面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做一个富有激情的好教师。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的学习“杨爱军事迹”活动。教师们观看了“杨爱军事迹”的录像片,聆听校长及专家的讲座,教师们撰写了学习笔记、教育随笔,进行了演讲比赛。通过此活动,教师们都决心在杨爱军精神的感召下,努力树立人民教师良好形象,做让学生三、组织开展教学节活动,提高教师教学素养。

我校此次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举办的第三届教学节活动,不仅是对老师们自身专业化水平的一次大检阅,也是对学校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开展情况的一次大检阅,它为展现教师的专业素质风采和精神风貌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本次教学节盛况空前,由个人素质、提升理念和实践研究三大板块10个项目组成。通过这些活动,启迪老师们的才智,发展老师们的特长。教师们在活动中有思想的翱翔,有感情的抒发,有激情的旋律,有技能的展示,有科学的探索,有诗意的飞扬……各项比赛充分展示了教师们的教学才华,展示了学校教学文化特色,丰富了教师的校园文化生活,有力地推动了校园和谐团队建设。

可以说,以上活动依据“教工欢迎、广泛参与、师生互动、立足实效”来精心设计各项活动,通过新颖的载体、丰富的活动、扎实的工作,让广大会员感到贴心,振奋精神,展示风采,凝聚力量,团结动员广大教职工为办人民满意教育,构建和谐校园贡献力量。

2021开展五一劳动节活动总结范文3为热烈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隆重纪念“五四”青年节,弘扬主旋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街道社区干部职工及城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街道办党工委、办事处安排从4月上旬开始,集中利用一个多月时间开展了植树造林、“幸福读书?健康生活”主题征文比赛、安全生产知识讲座、“立足岗位做表率?建设美丽新社区”演讲比赛、街道社区手工艺作品大赛、青年志愿者服务等六项“五一?五四”系列庆祝活动。

5月4日,县城区街道办举办“立足岗位做表率?建设美丽新社区”演讲比赛暨庆祝“五一?五四”系列活动颁奖大会,街道社区全体干部职工、社区主要负责人、受表彰的先进个人及部分居民代表共计100余人参加了活动。

按照活动安排,共有31名干部职工及居民群众取得了优异成绩,受到了表彰奖励。系列庆祝活动的成功举行,达到了弘扬新风尚、展现新风采、凝聚正能量、开创新局面的目的。总结表彰会议上,街道办党工委书记对六项活动一一进行了总结点评,面对面与干部职工及居民群众进行了真心交流,作了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讲话。激励街道社区干部职工继续保持“思想永不自满,工作奋勇争先”的昂扬斗志,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团结拼搏、扎实工作,营造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工作氛围;号召居民群众要永葆勤劳质朴、真诚善良的优良品质,发扬热爱生活、共建美好家园的激情与责任,形成千方百计谋发展、同心同德干事业的良好局面。以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党建带团建的工作实效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推进街道社区“12345”工作计划全面完成,在全县“一二三四五”发展发展战略全面实施、实现“四个全面”和五大发展统筹推进的进程中做出街道社区应有的贡献。

2021开展五一劳动节活动总结范文4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我校通过开展以“红领巾爱劳动”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让同学们了解“劳动节”的由来,了解我国不同时代的劳模风采,将“劳动最光荣”这个主题思想转化到我们每个少先队员的实际行动中,通过在学校、家庭、社区三个层面参与不同类型的劳动,培养少先队员积极劳动的热情,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并能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1.4月25日(周一)王主任在国旗下做“五、一”劳动节的宣传教育。

各班开展以劳动最光荣的主题班会。有能力的同学“以劳动者是最光荣的”为主题拍摄在节假日期间仍然坚持在工作岗位上的叔叔阿姨的照片(如:公交车司机、执勤的交警叔叔等)。

2.低年级学生了解“五、一”劳动节的由来或意义

放假期间与爸爸妈妈一起对自己的住所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扫除;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并能做到我的餐桌上没有一粒剩饭(菜);学会自己穿衣服;学会自己整理书包;能帮爸爸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3.中年级学生写出主题班会的体会

清理自己的“小天地”(铺床、叠被子、整理书桌、打扫自己的房间等);帮爸爸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做两件好事,帮助身边遇到困难的人。

4.学生办了一期以“劳动最光荣”为主题的手抄报

围绕“我劳动,我光荣;我创造,我幸福”主题,通过查找、阅读有关宣扬劳动美德、赞美人民劳动成果等内容的文章,或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有关热爱劳动的事例,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体验劳动的甘苦。

2021开展五一劳动节活动总结范文5社区工会于4月28日组织工会会员、居民组长、党小组长、居民代表欢聚一堂,开展了庆“五一”文艺表演活动,现将庆祝活动总结如下:

一、社区工会主席叶珏丽向参会人员讲述了五一劳动节的由来及节日的起源、意义等,听完了讲解,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纷纷表示我们大家不能忘记历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要更加认真努力的工作。

在当前开展学习雷锋的活动中,为传承雷锋的精神在群众中起好带头作用,多做好人好事,尽自己的力量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平时在生活中维护好居住小区的院落卫生,敢于制止不文明的行为。

二、故事会结束后庚既开展了文艺表演活动。表演的节目有:大合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咱们工人有力量》;四人健身操;男女声二重唱、女声独唱、诗歌朗诵《天府新区的号角已在双流大地响起》等。

三、“庆五一”欢乐中原广场文化活动。4月30日,群艺馆组织馆办青少年舞蹈团、青少年管弦乐团在卫河公园内举办了一场迎五一“欢乐中原”广场文化活动。整场活动历时一个半小时,共演出了十几个节目,吸引了三百多位群众的观看,用优秀的文艺节目献给广大劳动者,庆祝国际劳动节。

此次庆“五一”节开展的以上活动,满足了广大会员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了职工的身心健康,既丰富了广大职工的业余生活,更调动了广大职工的参与的积极性,增强了团结、促进了友谊,增强了凝聚力,使广大的会员以旺盛的精力和崭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去。

把文化活动送到群众身边的目标,丰富了我市市民的群众文化生活,极大地活跃了我市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艺活动,促进了我市文化活动的普及和提高,加强了文化活动之间的艺术交流,让广大群众切实享受到文化发展的成果。

大学生个人劳动总结篇5

关键词:河南;经济;就业;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近年来总体经济实力迈上了新台阶,但经济相对落后的现状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突破1.5万亿元,居全国第五位,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均生产总值仅1.5万元,位居全国第16位。同时,河南省又是一个人口大省,劳动者素质总体偏低,这使得一方面全省总体就业压力巨大,另一方面人力资源已经不能充分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就业与经济发展的矛盾非常突出。如何缓解这个矛盾,实现经济和就

业的协调发展是本文的研究目的。

一、河南经济发展与就业现状

(一)经济发展实现了重大突破和跨越,但仍存在很多问题。1、总体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但人口基数大,人均水平低;2、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但仍不合理。2007年全省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持续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为15.7∶55.0∶29.3,二三产业比重达到84.3%,呈现出工业化加快发展的显著特征。但与全国三次产业结构(11.7∶49.2∶39.1)相比,河南省的一二产业比重偏高,而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3、城镇化加速发展,但城镇化水平仍然偏低,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在扩大。2006年全国城镇化率为43.9%,河南为32.5%,比全国低11.4个百分点,在全国排名倒数第五位;4、投资、消费和进出口快速增长,但经济增长方式不均衡。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01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98亿元,进出口总值128亿美元,分别是2002年的4.4倍、2倍和4倍。2007年全省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消费增长17.8%,投资增长是消费增长的两倍,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投资拉动,消费和出口拉动不足;5、民营经济对发展和就业的贡献日益突出,但仍面临发展障碍,在税收,政策、信贷等方面不能享受公平待遇。

(二)人口多,劳动者素质偏低,就业压力大。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2007年全省常住人口9,360万,人口总量已成为全省经济加速前进的沉重负担。在现有的经济结构下,劳动力供需矛盾在相当长时期内难有根本性改变。大学生、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压力突出,并随之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二、河南经济与就业协调发展的思路

河南在劳动力资源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人口数量庞大意味着劳动力资源丰富,这实际上是河南的一个比较优势。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找到这样一个发展思路:在发展中实现就业,以就业促发展。在短期内,充分利

用河南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发展河南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化人口压力为动力,借助多种手段、多项措施促进就业;在长期内,重视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不断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把劳动力资源优势变为人力资源优势,随着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提高产业的技术含量,实现经济的优化增长。

为了实现以上发展思路,需要抓好以下几点:1、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和就业的良性互动发展。经济发展包含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优化,就业同时受到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的影响。如前分析,河南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比重低,工业内部重工业比重高,这不仅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吸纳就业;2、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是劳动力的蓄水池,是经济增长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将有利于河南经济发展和就业问题的解决;3、发展县域经济,组织劳务输出,缓解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压力。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三农问题”严峻,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由于河南城镇化水平低,城镇吸纳的劳动力有限,发展县域经济和有组织的劳务输出是当前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途径。

三、河南经济与就业协调发展的建议

经济发展和就业之间互相影响,如何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对河南至关重要。通过以上分析,得出以下总体结论:结合河南的资源特点和人口特点,在发展中实现就业,以就业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就业的良性互动。

1、针对河南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状,以市场为导向,优化产业结构,以产业结构的优化带动就业结构的优化。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建设,加快服务性行业的发展步伐,提高经济总量中二三产业的比重,促使第一产业中的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优化三次产业内部结构。

在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需要不断更新。从近期来看,政府应加大职业培训的力度,以市场为导向,以财政投入为杠杆,从长远来看,加大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投入,以市场为导向,改革学校教育培养方式,提高人口素质,把的人口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满足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2、充分调动民间经济主体的活力,鼓励民间创业。民营经济成分中,许多属于劳动密集型经济,可以吸纳极大的就业量。民营企业的发展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同时,对于就业增长具有双向作用,一方面是它本身对劳动力的吸纳,另一方面就是促进其他部门吸收劳动力。在鼓励民间创业的过程中,政府应以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目标为指导,借助于财政、税收、信贷、土地等工具,正确对民间的投资活动加以引导,在信息、服务上给予支持。

3、发展县域经济,开拓农村市场。县域经济的发展意义至关重要,发展县域经济不仅可以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差距,还可以解决一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开拓农村市场,有助于改变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

4、有组织地实施劳动力转移。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培训的财政、政策支持,要对劳务输出积极引导,建立健全各级服务机构,完善劳务信息网络、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输出基地建设,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与用工单位、输入地区劳动力管理部门和用工企业建立长期、和谐的劳务合作关系,建立稳固的劳务输出渠道。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周世国.利用回归分析预测河南省第二产业总产值[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5.

[2]茹莉.河南现代服务业发展及对策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12.

[3]胡荣涛,徐扬.关于提高河南产业竞争力的思考[J].企业活力,2006.11.

[4]傅端香,张建香.河南省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3.

[5]梁湄.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6.

大学生个人劳动总结篇6

[关键词] 东盟各国 人力资源比较优势

一、人力资源的界定

人力资源是指某一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它存在于人体之中,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有目的地进行活动。它的形成、开发、配置和使用都有时间方面的限制。其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得以积累、延续和增强。它是可再生资源,这种再生性基于人口的再生产和劳动力的再生产。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它与一国经济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表现在:(1)人力资源是构成社会经济运行的基本前提,如果一个国家人力资源丰富,那么该国的经济发展就具备了最基本的条件。反之,就必然影响、延缓和阻碍经济发展。(2)人力资源是能动性资源,能推动物质资源,并主动适应物质资源,使国民经济资源得到较好的利用。(3)先进的科学技术是由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质的人创造发明的,又是由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素质的劳动者去掌握和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的。因此,可以这样认为:既然人力资源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因而人力资源在各国或地区的禀赋状况就成为各国或地区比较优势的一项重要指标。

二、识别东盟各国人力资源禀赋的主要影响因素

1.东盟各国人口总数和自然增长率

人口数量是东盟各国人力资源的基础,这是因为劳动力是劳动者的能力,它不是游离于人身之外而独立存在的东西,它是最终决定东盟各国人力资源禀赋的基础性因素。如果不考虑东盟各国间人力资源的流动,那么东盟各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就将成为决定本国人力资源禀赋的因素之一,因为自然增长率决定了东盟各国未来人力资源供给的状态,但这并不是说人口越多,自然增长率越快就对各国经济发展越有利。事实上人口增长必须与物质资料的增长相适应。

2.东盟各国教育科技事业的发展水平

对东盟各国来说,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各国人口的文化素质和智力水平是增加东盟各国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马克思认为一个复杂劳动可以等于若干个简单劳动,复杂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高于简单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而劳动者从事复杂劳动的能力是与其接受教育,提高技术水平的程度成正比的。因此,在人力资源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教育科技事业的发展水平,会使东盟各国人力资源总量增加。

3.东盟各国生产力水平和产业结构

从东盟各国现状来看,提高生产力水平是当务之急。因为,劳动生产率表示单位劳动的产出水平,其提高意味着一定量的劳动投入带来更多的产出,或者是一定量的产出水平比以前消耗更少的劳动投入。因此在产出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可以使大量的劳动力从原来岗位上解放出来,寻找新的工作岗位,同样取得增加人力资源总量的效用。东盟各国的产业结构也同样影响着人力资源总量。因为不同的产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所需劳动力较多,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所需的劳动力较少。因此,产业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人力资源禀赋。同样的,东盟各国经济结构的差异,会产生人力资源不足或过剩情况。

4.东盟各国间劳动力流动

劳动力流动是东盟各国间人力资源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这种流动将会改变各国原有的人力资源地区结构,影响东盟各国人力资源总量。值得各国注意的是这种流动必然带动技术和知识的流动。就东盟当前来说,引起人力资源各国间流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政治、军事和行政等方面的原因。但是,从经济分析角度来看,最重要的原因是各国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三、评价指标及比较东盟各国人力资源禀赋

1.人口总量及自然增长率

劳动力人口的总量及其构成是分析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各种不同的劳动力人口构成,是反映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分析劳动力人口的数量与质量的重要指标。从动态的角度看,人口总量的变化,体现为自然增长率的变动。2006年,东盟部分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文莱15.8‰;柬埔寨22‰;印度尼西亚14.5‰;老挝2.5‰;马来西亚14.5‰;菲律宾1.99‰。自然增长率越高,表明人口净增长越大,说明劳动力的潜在资源越丰富。东盟各国人口密度为:文莱64/平方公里;柬埔寨74/平方公里;印度尼西亚89/平方公里;老挝24.6/平方公里;马来西亚80.68/平方公里;缅甸81.88/平方公里;菲律宾295.19/平方公里;新加坡6004/平方公里;泰国126/平方公里;越南252/平方公里。除老挝低于世界平均人口密度外,其他东盟各国的人口密度远高于世界平均人口密度,新加坡人口密度最高,说明东盟各国人力资源数量总体上来说是富裕的。东盟大部分国家的人口增长呈上升态势,菲律宾增长最快,大多数国家也有较快增长,部分国家增长速度放慢,泰国则出现负增长。从人口绝对量来看,印度尼西亚享有人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因为在其他生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口数量的多少,尤其是后备劳动力数量的多少,是制约生产力扩张的重要条件,即使是在同等条件下,人口数量多的国家,其综合国力就强;反之就弱。

2.教育水平

针对当前东盟各国来看,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国的教育水平。教育水平包括各国总人口中的识字率、入学率、各种程度文化人口的比重、教育支出、教育结构等项内容。东盟部分国家的识字率分别为:文莱93.7%;印度尼西亚91.5%;老挝73%;马来西亚93.8%;缅甸92.2%;菲律宾92.6%;新加坡95.4%;可以看出新加坡的识字率最高,这是得力于新加坡的教育制度强调识字、识数、双语、体育、道德教育、创新和独立思考能力并重有关。而老挝的识字率相对较低。对于东盟各国来说,人力资源的优劣更应当注重对其进行长期的培育和创造,因此,更为重要的指标是东盟国家的人力资源发展指标。可以通过劳动力素质、研发支出和科技创新等指标来操劳描述。当前新加坡具有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其科学教育国际排名在东盟各国中名列前茅,其平均受教育年限和高等教育升学率是东盟各国中最高的,专业技术人才占就业人数比高达28.9,高科技制成品出口的比率也较高,2002年为60.3。印度尼西亚国民受教育年限是东盟老成员国中最低的,2000年仅为4.7年,专业技术人才占就业人数比,仅为3.9,也是最低的,高科技制成品出口的比率也较低,2002年为16.4。而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紧随新加坡之后,具有较强的发展势头。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马来西亚,其教育水平的提高是与长期教育投入有关,2001年的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为7.9,是东盟各国最高的,专业技术人才占就业人数比为17.8,仅列新加坡之后,高科技制成品出口的比率也较高,2002年为58.3。总之,东盟各国的教育水平和人力发展水平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而是东盟各国长期发展和培育的结果。

3.生产力水平和产业结构

由于东盟大部分国家二元结构特征明显、东盟各国人力资源禀赋差异错综复杂的情况,为了较全面地从产业结构层次差异反映出东盟各国人力资源优势,除了从分析人口总量及自然增长率和教育水平之外,还必须进一步分析东盟各国的生产力水平和产业结构。这里主要是从制造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来分析比较。因此,为了更全面地反映出东盟各国生产力水平和产业结构的层次差异,应首先对东盟的主要制造业构成进行分类,并进一步分析其主要制造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当前,新加坡在制造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远高于东盟的其他各国,与其他国家相比,新加坡是最发达的国家,其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具有绝对的优势,而马来西亚、菲律宾的优势次之,其他国家相对就处于劣势。从产业类型上看,新加坡与其他国家差距较大的有纺织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等;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在橡胶制品业、金属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而印度尼西亚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方面最具有优势。值得注意的是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不具有相对优势,这就要原因是由于其二次产业发展缓慢造成的,一般说来,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基本上和东盟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低是一致的。

4.相对工资水平

东盟次区域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强弱不仅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增长速度,同时还取决于劳动力成本的相对增长速度。因此,分析东盟各国制造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同时,还应当进一步分析东盟各国制造业的相对工资水平。2000年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尼、越南、柬埔寨和老挝制造业的平均工资分别为20991美元、3447美元、2759美元、2288美元、929美元、802美元、659美元和414美元。相对工资水平表明东盟各国具有劳动力相对优势, 低收入国家尽管在相对劳动生产率方面处于劣势,但是低收入国家在劳动力成本方面具有相对的比较优势。这种优势对于资金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没有太大的意义,可是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有重大意义。东盟各国制造业的竞争力的优势是基于劳动力成本的。低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与高收入国家具有比较优势,低收入国家与中等收入国家比较优势不明显,但从产业类型上看,低收入国家在橡胶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产业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从相对工资水平的角度看,印度尼西亚、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等国明显具有劳动力优势。

5.劳动力流动

伴随着东盟各国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各国第一产业的地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地位的明显提升,与之对变化相对应,东盟各国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就业比重大幅下降。据统计,1960-2003年期间,印度尼西亚第一产业劳动力的就业比重从75%下降到45%;马来西亚从63%下降到15.3%;菲律宾从61%下降到37%;新加坡从8%下降到0.3%;泰国从84%下降到43.1%。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的农业先进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的速度加快,农业劳动力的就业比重急剧下降。引起注意的是,东盟各国三次产业部门间的劳动力转移不尽相同。马来西亚和泰国表现为农业与工业间和农业与服务业间的劳动力转移比较均衡,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表现为农业与服务业间的劳动力转移强于农业与工业间的转移。据统计,1960年~2003年间,印度尼西亚从农业部门游离出来的劳动力只有9.5%转移到第二产业部门,而20.4%转移到第三产业部门;马来西亚农业部门的劳动力比重下降47.7%,其中有23.4%为工业部门所吸收,有24.3%转移到服务业;菲律宾农业部门的劳动力仅有0.7%转移到第二产业部门,而23.3%转移到第三产业部门;泰国农业部门的劳动力比重减少43.9%,其中有20.5%转移到工业部门,其余23.5%转移到服务业。最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东盟统一市场的建立与完善,必然导致人力资源在东盟区域内的自由流动和转移,如果说劳动力在国内的流动不会引起总量的变化的话,那么跨国的劳动力流动必然引起国与国之间的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的变化,这必将导致原本人力资源优劣势的变化,显然导致这一变化的动力是各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呈现出低收入国向高收入国方向流动,欠发达国家向发达国家流动,尤其是高素质人才的流动。因此,越发达的国家人力资源越具有优势。比如,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

四、结论

以上从几个主要不同的角度比较了东盟各国劳动力资源禀赋情况,除此之外,还有产业分布、劳动参与率、赡养率等指标。比较的结果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即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其优势的地区分布迥然不同。比如一国教育水平与相对工资水平两个指标比较,结果正如相反。其实这种状况并不矛盾。相对工资水平侧重揭示的是劳动力成本状况,一国劳动力成本低于另一国,表明一国比另一国在生产同一产品时劳动力成本要小,因而具有劳动力低成本优势。而教育水平及其他指标侧重揭示的是在一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资源的质与量,是否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相对工资水平的比较优势最终要通过劳动质与量的改进来反映,因为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是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的关键。另外,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低水平时其变化速度较大,而当达到一定水平时,其变化速度有趋于平缓的势头。而随着劳动力跨国流动逐步扩大,东盟统一市场的逐步形成,各国人均收入有逐步缩小的趋势,目前东盟各国相对工资水平的格局将会发生重大改变。因此,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东盟统一市场中,哪国具有高素质的劳动力,相对工资水平低,哪国就将在东盟区域市场竞争与合作中享有优势。

总之,东盟劳动力资源数量总体上是富裕的,但各国又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当前看,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的劳动力资源的质量要明显优于其他国家。印度尼西亚的劳动力资源绝对数量大,具有极大的劳动力潜在优势。从发展趋势看,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劳动力资源数量与质量都将有所增长与提高。而文莱只要发展多元化的经济产业才能引导与提升劳动力资源潜能优势。从劳动力成本的角度看,印度尼西亚、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等国相对工资水平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享有比较成本优势。

参考文献:

[1]坎贝尔・R・麦克南等:《当代劳动经济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2]萨尔・D・霍夫曼:《劳动力市场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89

[3]伊兰伯格 史密斯:《现代劳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约翰・伊特韦尔等:《新帕尔格雷夫大辞典》[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

[5]乔治・吉尔德:《财富与贫困》[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6]杨玉生:《理性预期学派》[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6

[7]尹伯成 华桂宏:《供给学派》[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6

[8]尼古拉斯・巴尔:《福利经济学前沿问题》[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

大学生个人劳动总结篇7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多吗?

最近,蔡同志连续撰文,在研讨会上发表演说,认为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已不符合事实。他要“打破中国农村尚有大量剩余劳动力,‘民工荒’只是暂时现象的神话”,要破解农村剩余劳动力之谜。

有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有大量的研究成果,但由于各人的研究方法和计算的模型与依据不同,对剩余劳动力的具体数量虽有出入,但大多数看法认为存在着1.5―2亿的剩余劳动力,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蔡日方对其不予认同,认为要抛弃过去“假设估计,采取直接观察作出判断。”

按照蔡的研究,2004年全国农村劳动力总量49695万人,从中要剔除以下3个部分:一是农业上1.8亿必要劳动力;二是乡镇企业和外出打工者,即已经转移出去的2亿劳动力;三是40岁以上难以转移出去的劳动力6000多万,那么农村充其量只有5800万劳动力,剩余率只有11.7%。

这里有几个问题值得讨论。①乡村总劳动力数与实际不符。我国2000年改变了城乡人口统计方法,当年城市化水平一下提高了5个百分点,城镇人口绝对数增加1.2亿以上,其中至少有6000万以上的农民工被统计进入城镇人口。事实上这些人并未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居住生活,这意味着农村劳动力少计6000万之多。而蔡所说的已转移出去的2亿劳动力,其中农民工1亿左右,则是把这部分计入农村已转移出的劳动力。②按照现有生产力水平,农业并不需要1.8亿劳动力,若按劳均20亩计,18亿亩耕地仅需9000万劳动力,再加上林牧渔业劳动者3000万计,总计只需1.2亿劳动力即可。育人甚至认为只需要3000万(周天勇,2007)。这里不去深入讨论这个问题。即使按照蔡认可的1.8亿农业劳动力需求计,占社会总劳动力(16岁以上)的18%,而按照发达国家经验工业化城市化后,农业劳动力只占社会总劳动力的5%以下,那么即便今天农业仍需要1.8亿劳动力,在今后若干时间内仍有8000万以上的农业劳动力需要转移。③关于乡镇企业和农民工已转移的2亿劳动力。事实上这部分人虽然进入到非农产业,并不等于他们完全脱离农业生产。这批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并未放弃承包地,是兼业生产者,打工、农业两不误。这两个方面转移的劳动力,按10%折合率从事农业生产即达2000万。④按照蔡防意见,农业剩余1.1亿多劳动力还要减去5000多万40岁以上劳动力。这也是没有道理的。即便这些劳动力不适合转移到工商业中去,但这些人可以作为农业劳动者,置换出更多的可以出去打工者,仅从要转移者扣除是毫无道理的。

这样匡算起来,农业剩余劳动力至少在1.5-2.1亿之间,如此之多的农民需要解决就业问题,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何况已经转移出去的2亿就业者多数还未完成身份变革,也未能融入到城市居民社会生活中,随时可能有一批人返回农业。因此,今后应坚定不移地把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不能掉以轻心。就业是民生之大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有鉴于此,今后一段时间不宜强调走以资本、技术替代劳动力之路,坚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仍有必要。其实也不要把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先进对立起来,二者可以相融,如电子、汽车是技术、资本密集型,同时也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又如纺织、服装、玩具等生产,既要应用先进技术,也要大量使用劳动力。还有,第三产业无论是传统服务业还是现代服务业,都需要大量劳动力,当然这些产业对劳动者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总之,一切要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为原则,如果没有竞争力,企业无立足之可能,就业又从何说起。

二、关于经济增长与人口红利说

中国经济保持近30年的高速增长,被称为“中国奇迹”。引起中外学界的重视,研究其增长的根源。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要给中国改革历史作出科学总结,更是要探索今后的发展走向。研究中取得不少成果,但也有些解释令人费解,夸大其作用,如人口红利说。

在经济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经济增长始终是学者们关注的话题,而且也是不断探索,不断有所发现。观点上的创新,有的是因为客观经济现象引起的,有的则是人们主观总结反思的结果。如20世纪50年代经济增长的源泉与动力强调资本的作用,60年代强调劳动力的贡献,70年代强调技术创新,80年代则强调制度的作用。事实上,就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各种要素发挥的作用大小虽有所差别,但都在起着作用,经济学家的“发现”,有的是从某一方面(往往是过去被忽视的)加以强调,也有的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某一要素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而言的。如科技创新、制度变迁等因素在某一国家某一阶段发挥着重要甚至主导作用。因此,究竟是什么要素决定经济增长,哪些要素起着根本性作用,要作具体分析。

问题在于当前有关中国经济增长的讨论中,人口红利似乎被说成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这是与实际不相符的。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李善同的研究,改革以来的1978-2003年间,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10.6%,而且分阶段看这种贡献率是逐步下降的,由1978―1985年的12.9%下降到1990―2003年的4.5%;远远低于资本贡献率63%,技术进步等因素贡献率26.2%。其他的一些学者等也做出了大致的结论。既然劳动力贡献仅占10%的份额,为什么要强调人口红利说呢?特别是由人口红利说而引发的对我国今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判断,这一切把人口红利说,不仅理论化且政策化了。由此推导出今后的经济增长由资本、技术替代劳动力的发展阶段的结论。因此,在这个问题上同样有需要讨论之必要。

所谓人口红利说,是一个国家在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转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过程中,一段时期社会劳动力在总人口中出现较高比例。这样由于社会有大量劳动力供给、创造的GDP多;另一方面每个劳动力赡养人口系数降低,人均占有GDP多了。后者是分配问题,影响的是人的生活水平问题,显然不是直接的经济增长问题。在这里不作进一步分析。而前者本质是人手论,仅仅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一种条件,不是充分条件,更不是现实的结论。试想,如果这么多劳动力不与生产资料结合变成现实的生产力,能促使经济增长吗?再设想,如果没有高速工业化,大量劳动力仍滞留在农业,我国经济能有这么高速增长吗?有种说法,我国60年代初是人口出生高峰期,80年代大量劳动力进入就业期,促进了经济增长。但我国60年代末也不

乏大量劳动力,仅城市就有成千上万知青无法就业,大批下放农村,其实农村并不需要,也未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又如目前印度经济增长达8.8%,属高速发展。难道也是由于该国60年代人口出生高峰吗?即使有人口方面的现象,也未必是推动经济的主要因素。

当然,笔者并不是否定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旨在说明,改革中的经济增长动因,人口红利说不是主要原因,更不是唯一原因。真理多走出一步,就成为谬误。

这里有必要进一步讨论的一个问题是,关于改革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因素中,为什么在相关模型计算中技术进步的作用很小。其深层次的原因,一是理论分析的结果与现实直观感觉的不同。任何一个不怀偏见者都知道,现在企业的生产设备、管理水平、信息化程度、技术水平等决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要素与改革之初有天壤之别,先进了许多。另外,企业改革、裁减冗员、分流辅业也有较大进展。还有,国家的科技创新和对外引进也促进了企业的技术进步。这一切都会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香港南洋银行的一份关于珠三角地区三来一补企业的技术及设备的调研结果,认为比初期有很大提高,且是比较先进的。但统计计算上这种贡献率却很小,这种情况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二是究竟如何看待我国30年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进步的贡献,更重要的是如何把握未来趋势与走向。

首先,我国目前仍然处在城市化加快时期,要有大量资本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换句话说,资本投入中有很大部分是用于路、电、水、气等项目建设,而这部分投入对社会生产率提高和技术改进的推动作用难以直接显示出来。技术进步的贡献主要是反映在工商业生产部门,而这些部分只是社会资本总投入的一部分。因此,资本总量与部门投入之间大小的错位使技术贡献偏小,而对GDP的增长却并无影响。

其次,在工业化未完成时,从生产角度而言,投资中很大一部分是为劳动者提供就业,也就是实现与生产资料的结合,而不是重在技术改进上,且初始投入大,这是必须经过的经济发展阶段,同时,我国目前的市场需求以吃、住、行、居为主,多属于传统生产部门,国际分工中也处在下端,这类产业占有社会投入的比重相当高,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尽管其中的技术与设备并非落后,但这类产业特点决定了其生产率不高,技术在此中的作用受到限制。当这类产业在全部产业结构中的份额较大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样也会受到影响。

尽管如此,当农村劳动力从生产力低下和就业不充分的农业部门转移到非农业部门就业,在引起产业结构变动的同时,潜在的生产力得到发挥,由此带来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必然的。但在现行的经济贡献率计算方式中,更多体现为资本配置的贡献,而不是直接的技术进步上。

三、简短的结论

目前,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多与人口红利说,二者有着内在逻辑联系,都是为了说明中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新阶段,经济增长要由过去依靠劳动力转向依靠科技进步。由于这一观点迎合了当前国家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提高技术在经济发展中作用总方向的要求,很快被主流经济学者接受。姑且不说改革以来,我国技术总生产要素的贡献率超过劳动力贡献率的事实,只强调以下三点:

1、在工业化、城市化未完成之前,中国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在一定程度上要依靠资本投入促进经济增长的这一基本事实恐怕难以改变。一是城市化建设在加快,基础建设需要大量投资。二是我国居民需求的升级,推动着重化工业的发展,汽车、飞机等产业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三是农村中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实现就业、推动转移需要有大量资本投入。

2、今后一段时间内,城乡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不仅农村中仍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城市居民就业也不乐观。扩大就业不仅有利促进经济增长,而且是民生之本,是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之基本条件。面对众多人口的就业,在产业选择上,应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大学生个人劳动总结篇8

【摘要】在我国sna核算体系的建立,是否意味着我国经济理论基础发生转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及劳动价值论是否失去了在我国的基础理论地位,通过时几种代表性观点的评析,可以看出sna核算体系的理论基础是发展的或扩展了的劳动价值论,sna核算制度的合理性并非一定就能说明多元要素价值论是正确的。

    一、问题的提出

    为了全面反映第一、二、三产业的总成果和总水平,便于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作经济比较,以及反映产业结构状况及变化趋势,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逐渐放弃了原社会主义国家普遍采用的与社会总产值指标相联系的物质产品平衡体系,简称mps核算体系,改用与国民生产总值指标相联系的国民经济账户核算体系,简称sna核算体系。

    国民生产总值指标和社会总产值指标相比,其主要优点在于:(1)它只计算了最终产品的价值(或各种产品的增加值),而没有计人中间产品的价值,因而在它里面不包含重复计算的部分,而社会总产值指标把中间产品的价值作了重复计算;(2)它不仅计人了物质生产部门的增加值而且计人了所有服务部门的增加值,因而反映了现代产业结构的变化,反映了教育、科学技术、金融等第三产业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由于有这两个优点,国民生产总值被认为比较真实和全面地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水平和整体实力,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真实和全面地反映了一个国家劳动生产率的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所以从mps核算体系向sna核算体系的转变,是我国经济核算领域的一次重要实践创新和理论突破。但是,在我国sna核算体系的建立,是否意味着我国经济理论基础发生转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及劳动价值论失去了在我国的基础理论地位?是否要用西方经济学的多元价值论或要素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的指导地位,重建价值理论体系?sna核算体系能否在劳动价值论的范围内得到释解?这些问题在理论界产生了不同看法和争论。本文提出一些粗浅看法,以求批评指正。编辑

二、对几种代表性观点的述评

    本文首先对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作一简单述评:

    有一种观点认为,劳动价值论是被实践证明的科学真理,sna核算体系和劳动价值论是对立的,没有必要为sna提供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基于sna核算体系对劳动价值论所作的拓展是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有作者说:“在我们看来,为了进行国际比较,采用sna进行国民经济的统计核算是必要的,但是,正如吴易风同志所指出的,‘我们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给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提供劳动价值论基础。’钱(伯海)先生说吴易风同志把话‘讲绝了,一点回旋余地也没有’,看来,钱先生也好,(钱先生的)20位博士生也好,都是在为找到‘一点儿回旋余地’而努力。但是,因为sna的理论基础和劳动价值论是根本对立的,要想为sna建立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就像马克思说的,是‘企图调和不能调和的东西’,还必需指出的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经过一百多年实践检验的科学真理,其本身也早已成为一个客观存在,不是想怎样‘解释’就可以怎样‘解释’,想怎样‘改造’就可以怎样‘改造’的。” 

    上述观点是作者在批评钱伯海教授的物化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时提出的。持这种观点的人实际上把马克思主义看成了封闭的理论体系,阻塞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通道,削弱了劳动价值论在发展了的社会现实面前的说服力,正好为劳动价值论的否定者提供了口实。晏智杰教授就说:“如果sna制度的理论基础不是劳动价值论,而劳动价值论又真如上述作者所言,那么sna这种制度本身也必定不会是正确的了;既然不正确,当然就应予以否定或取消,并恢复原先的基于劳动价值论的mps制度,或者,除了‘进行国际比较’以外,不能容许将sna用于其它方面,等等。但是这样一来还有一个问题是不能回避的:如果这种核算制度的理论基础是不科学的,那么基于这种理论基础所进行的‘国际比较’还能是可靠可信的吗?结论当然也应当是否定的”。

    第二种观点认为,劳动价值论与sna核算体系是不相容的,说明在新的社会现实面前劳动价值论已经失去了令人信服的解说力,应该用西方经济学的多元要素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重塑经济学的价值论基础。晏智杰教授认为,从mps到sna核算体系的转变,表明我国已经从传统的一元劳动价值论转向同它对立的多元要素价值论,这“无疑于一场思想革命”。sna制度就是多元要素价值论的体现和运用,“要求现代sna制度体现劳动价值论的要求,哪怕是扩大的或发展的劳动价值论的要求,不能说决不可能,至少是很不现实的。

    其实,sna核算体系与mps核算体系相比,只是拓宽了生产性劳动的范围,把第三产业服务行业也纳人生产性劳动的范围,成为价值创造的源泉,这里只是涉及生产性劳动范围大小的问题,并不能由此导出多元要素价值论,第三产业是否创造价值和资本、土地、自然力等能否创造价值不是一回事。晏智杰教授为了肯定他的多元要素价值论,硬要把sna核算体系与要素价值论结合在一起,把mps核算体系与劳动价值论结合在一起,认为即使扩展生产性劳动的范围,也无益于弥补劳动价值论的缺陷和不足,以至得出否定劳动价值论的结论。但是遗憾的是晏智杰教授在他的文章中也并没有拿出多少令人信服的论据,来说明sna制度与要素价值论一定就是相容的,sna制度的合理性并非一定就能说明要素价值论是正确的。

    第三种观点认为,sna体系可以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得到解释和说明,不过对传统劳动价值论要进行深化和扩展。因为传统劳动价值论认为,只有物质生产部门(包括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服务行业的收人来源是对物质生产部门创造的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分割,把服务行业排除在了价值源泉之外。我国已故著名统计学家钱伯海教授认为:“如果mps以劳动价值论为理论基础,那包括服务在内的sna,同样是劳动投人、成果产出,仅仅是产出成果形态的不同而已。sna生产范围拓宽了,其理论基础应该讲是拓展了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要与时俱进,那我国的新国民核算体系,可以讲它仍建立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如果认为这样不妥,马克思的物质生产观点不容改变,那就要讲它建立在拓展了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或者讲它建立在三次产业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第一、二、三产业的劳动,合称社会劳动,那就直截了当地讲明:我国新国民核算体系建立在社会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

    钱教授把sna核算体系的理论基础建立在三次产业劳动价值论或社会劳动价值论之上,他研究问题的方向是正确的,至于他后来提出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共同创造价值的观点,企图调和劳动价值论和要素价值论的矛盾,则值得商榷,另当别论。

三、sna核算体系能够在劳动价值论框架内得到释解

    笔者认为,要说明劳动价值论作为sna核算体系的理论基础,在理论上需要说明如下两个问题:

    (一)第三产业作为非物质生产部门是否创造价值

    sna体系拓宽了生产性劳动的范围,它不但包括物质生产部门创造的价值,而且还包括服务行业、第三产业创造的价值,而服务行业、第三产业是不是生产部门,其劳动是否创造价值?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会把实践中的sna制度与劳动价值论对立起来。钱伯海教授曾指出,几十年来,在推行mps核算制度的国家,包括中国和前苏联等国在内,一方面批判服务生产,另一方面又模模糊糊地把大量服务部门的活动成果,作为产值计算到物质生产部门的成果中,以致造成了这样的后果:一方面将各种工业生产的服务支出列人生产成本,使各种服务部门(广告、旅游、医疗、教育、养路等)服务活动成果计算到工业总产值中;另一方面在扣除物耗以计算工业净产值时,却按统计制度规定只扣除生产耗用原材料、辅助材料和折旧,对于各种服务支出,规定不能减去,都保留在工业净产值中。农业和建筑部门也不例外。针对这种矛盾和混乱情况,钱教授说:“把各色各样的服务产值算作工农业产值、建筑业产值,变成张冠李戴,这好吗?当然不好!远不如实事求是,把服务作为生产,直接计算各类服务产值会更好。”他又说:“坚持物质生产mps体系,虽然理论上确认物质生产是生产,否定各种服务是生产,但实际上又对各种服务活动计算产值,相互矛盾,名不符实。这进一步表明,仅仅承认物质生产是不够的,必须包括服务,才能消除矛盾。

    统计领域实行sna制度,需要拓展生产性劳动的范围,把服务行业纳入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之列。经过多年的讨论争鸣,理论界在此问题上基本形成一致的看法,即生产劳动应是在物质生产领域或非物质生产领域以物质产品、服务或精神产品形式为社会创造的具有国民经济统计意义的社会有效劳动。_工人、教师、医生、营业员、演员、作家、军警、政府工作人员以及科技工作者的劳动都是生产劳动。生产劳动的范围及劳动产品的种类会随着社会分工的加深和社会需求的发展而不断扩展。

    我们不能把是否创造出物质产品作为划分生产性劳动的依据。粮食、衣物、住房总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而在今天的社会中,彩电、冰箱、空调、轿车、文体娱乐甚至出国旅游、心理咨询都进人到了人们正常生活消费品的范围。很难设想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仅仅通过一些物质产品甚至简单的衣食住行就能健康地再生产出其劳动力。我们必须承认,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教育、娱乐等等许多非物质属性的服务和产品对于人们的正常生活来讲,越来越具有像粮食、衣物、住房一样的消费必需品属性。社会需求及消费的范围在不断的扩大,因此生产劳动的范围也就必然相应扩大。所有提供这些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的劳动都是生产劳动,都是创造价值的。

    生产劳动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其内涵、范围、划分标准今天不同于昨天,明天不会等同于现在。第三产业作为不断发展的新兴的产业部门,不但创造使用价值量,而且创造社会价值量的观点越来越成为多数人的共识。

(二)sna体系中的总量经济指标一国民生产总值是物量指标还是价值量指标

    二战后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成倍增长,而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却在大大缩小,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力数量,无论是相对量还是绝对量都在减小。

    按照劳动价值论,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反比的原理,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使用价值量就越多,而生产单位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在社会活劳动投人量不增加甚至减少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否只会增加社会使用价值总量,而不能增加社会价值总量?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按一定比例增长,是使用价值量的增长还是价值量的增长?如果是价值量的增长,增加的价值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有些学者把它比喻为马克思经济学的“不解之谜”。其实,这个问题,并非劳动价值论的缺陷和不足,也非劳动价值论与现实经济生活实践的巨大反差和矛盾,“价值总量之谜”是能够在劳动价值论框架内得到解释和说明的。因为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科技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劳动创造的价值在社会价值总量中的比重不断增大。谷书堂教授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曾指出:“在生产过程之外开发研究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科技工作者,虽然置身于生产过程之外,但他们的工作实际上也是生产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是要通过出卖专利后把他们在财富和价值的创造作用才能都发挥出来,而这一部分劳动应该折合成若干倍的简单劳动。这样一来,财富的增加和价值的增加便会一致起来。

    就企业而言,通过采用新的生产技术、加强生产管理提高企业个别劳动生产率,能够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不但能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或利润,而且会增加社会价值总量,这一新增加的价值量并不是由于直接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工人付出的劳动量的增加,而是由于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而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原因主要来自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生产技术的不断采用。所以,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是转化为现实生产率的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转化而来的,它是由科学技术人员、生产管理人员等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劳动力价值的一部分剩余价值。那种认为劳动

生产率的提高,只会增加使用价值,不会增加社会价值总量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有人把超额剩余价值看成是一种“虚假”的社会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由人的劳动创造的,用货币形式表现的,并且要计人国民生产总值的一部分,是实实在在的价值,怎么能说是“虚假”的呢?

    还有人认为劳动生产率高的企业之所以能够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是由其它企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转化过来的。如果认为超额剩余价值只仅仅是分配的结果,那么一旦当所有的资本家都通过采用新的生产技术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时,这种相对剩余价值该是通过怎样的分配而产生的呢?实际上,超额剩余价值只是相对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形式,他们都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的,所不同的是相对剩余价值是全社会资本家都能获得的一种剩余价值。马克思说:“相对剩余价值与劳动生产力成正比。同理,超额剩余价值与个别劳动生产率也成正比,企业劳动生产率越高,社会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多。个别企业通过提高其劳动生产率获得超额剩余价值,不仅使单位时间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增加,而且增加了价值量,从而使社会价值总量增加,用货币表现的商品价格总量也会增加。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必然会反映这一增加了的新价值量。

    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商品价值及价格总水平的变动关系看,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说明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单位时间内提供的使用价值量会以相同的幅度增加,而凝结在每一商品中的物化劳动量和活劳动量会以相同幅度减少,商品的价值量会以相同的比例下降。而社会价值总量不会因此而减少,因为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同一劳动量所推动的生产资料量增加了,或者说用更少的活劳动就可以使用更多的物化劳动。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率的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和技术构成不断提高,物质生产部门中的活劳动量会不断减少,在商品的价值构成中,物化劳动所占的份额和比重越来越多,而活劳动的份额和比重相对减少。所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归根结底是活劳动的节约。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会有更多的劳动力退出物质生产部门而进入非物质生产领域。现代社会产业结构的特点正好说明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70%左右来自第三产业部门。第三产业日益成为社会价值创造的主要来源。

    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物质生产部门提供的物质产品的价值及价格下降的同时,社会享受到的非物质生产部门提供的劳务产品的量却越来越多,劳务产品的价值量在社会产品价值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便会不断增加。

    社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第三产业是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产业部门,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小,恰恰能够反映一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经济统计资料表明,西方发达国家在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中,科技贡献率已达60%到80%,这就清楚地表明,在价值创造中,科技工作者的劳动作为更复杂的劳动,其创造的价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如果我们把“劳动”仅仅规范为物质生产工人的劳动,不但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不相符合,而且也难以说明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价值的创造和来源问题,也就不可避免地把国民生产总值看作是衡量财富量增长的指标而非价值量指标,用劳动财富论代替劳动价值论。

上一篇:设计师助理总结及计划范文 下一篇:辅导员助理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