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初一知识点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4 09:36:39

地理初一知识点总结

地理初一知识点总结范文第1篇

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做到教学的系统化学生的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于初中地理涉及到的一些知识,如地球和地图、气候的基本知识等很难理解掌握,且刚升入初中的学生的地理知识基本是空白,从而造成地理学习困难。,加上初一地理尤其是经纬线一节和气候一节地理知识抽象性强,空间想象能力要求高,知识点多而跨度大,因而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对有关地理知识理解的难度。为此在地理教学中,把初中知识作为一个知识系统来把握,完善地理知识结构,是化解学生学习障碍的良策。让学生自己设计并动手制造小道具或者收集地理小标本、地理小资料,会使学生从中悟出更多的地理知识。如讲到经纬线的分布时,在课前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个小地球仪,再进行观察后完成表格练习,效果比教师费力讲解效果好。

初中地理学习了“气候”的知识时,但知识是肤浅的、不完整的,为此在学习这一知识时,可通过看图分析,然后在总结成表格来完善地理知识结构。

①梳理气候分布。

②分析气候特点。如“热带雨林气候各月平均气温在25℃~28℃;从降水量上看,年降水量大都在2000毫米以上。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多雨,全年至少有一个月雨量在60毫米以上,一年中有明显的干湿季交替,最热月出现在干季之末雨季来临之前。热带沙漠气候最高月平均气温超过30℃以上,常年干旱少雨。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大都在1500~2000毫米左右,且集中在夏季,多对流雨,这里的降水和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全年分配比较均匀的情况显然不同。从气温上看热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春秋极短,全年高温,最冷月气温一般在18℃以上”。

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做到教学的活动化

学生认知是一个主动的思维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和灌输的过程,传统的封闭式教学和注入式教学将会导致学生认知结构的封闭,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教学的活动化。

(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学中要多采用开放式、活动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例如,关于关于经纬线知识的教学,就可设计一些思考性问题,让学生讨论和总结,以便更好地掌握知识:经线划分多少度?纬度划分多少度?经度分布规律是什么?纬度分布规律是什么?温度带的分界线是那些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那两条相对应的经线?通过学生的主动思考和参与,不但能掌握经纬线知识,而且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也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二)用好地理教材中的“活动”内容。人教社新版初中《地理》教材中,几乎每课都安排有“活动”教学内容,其活动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课堂作业类(课堂作业类是指以试题形式出现,要求学生结合本课知识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课堂讨论类(课堂讨论类大多是要求学生以尚无明确意义与答案的开放性热点话题为主题展开讨论与辩论);课外调查类(课外调查类基本上是要求学生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社会调查和实地考察,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与危害,并提出的可行性的改进意见)。教学中可因课制宜,用好“活动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知识的理解、能力的提高。

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主要体现在思维品质的差异上,而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逻辑性、独创性和敏捷性等思维品质的提高有待于知识的规律化、思维的条理化。例如,地球公转示意图是学生的学习难点,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认清学生在课堂上最容易疑惑不解的知识点,准确把握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认知矛盾的焦点,针对学生学习障碍,巧设问题情境、增加问题层次、减缓问题坡度、提炼知识规律,以引导学生通过层层深入,逐步求得结果,掌握思维和解答规律,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学生在解答地球公转图时,不能抓住图中的关键点,因而难以找到解题的思路和切入点。在教学中应该围绕总结解题规律来进行教学,只要抓住解答图的关键点,就可化解学生的思维障碍。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得出的解答规律:

看太阳直射点,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极圈是极昼,北半球是夏季昼长夜短。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北极圈是极昼,北半球是冬季昼短夜长。当太阳直射赤道时,北半球是春分和秋分昼夜平分。

通过以上规律的总结,不论图如何变,学生只要抓住图中的关键点,只要掌握了解题的规律,解题难点是容易攻破的。

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做到教学的图象化

在地理教学中,应该强调以图带文,并重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从而可以突破学习难点。

(一)借助地图熟悉空间分布

要注意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强化地理空间位置,熟悉并掌握它们的地理原理,通过记忆增加空间想象力,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与定位。例如,在初一七大洲和四大洋地理教学时,可借助地图,通过一些重要纬线穿过的大洲来记住所在的位置,来促进对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的建立,从而提高学生的空间概念。

(二)借助地图找出空间分布规律

例如、关于各大洲分界线分布的教学:结合世界各大洲分布图,找出运河、山脉、湖泊、海峡,观察它们分别位于哪两个大洲分界线上。然后由学生按下面要求先看图观察然后再找学生分别说出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哪些河流、湖泊、山脉、海峡,亚洲与非洲分界线是哪里?亚洲与北美洲分界线是哪?南北美洲分界线是哪?南美洲与南极洲界线是哪?欧洲与非洲界线是哪?这样学生回答的又对有准确。通过阅读图和回答问题,既加深了对规律的理解,也加强了对知识的记忆。同时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的悟性。

地理初一知识点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效课堂;分层导学;微课程

地理学本身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涉及内容极广,具有研究对象的联系复杂性、空间多维性、地域广阔性,时间漫长性等特点。作为一线初中地理教师,我们感到压力很大,面对新课改,我认为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使初中地理教学走入一个新的天地。以下是结合我十二年教学生涯及学校新课程改革实验中,总结出对高效课堂的理解和感受。

1、高效课堂的前提――从学生心理层面看,地理难学吗?

地理这门功课是七年级开设的必修课。很多学生反映:“地理难学,考不好,知识课堂上讲过了,也认真听了,但还是搞不懂,理不清”。家长也困惑:“初一的地理怎么那么难?”。我觉得学生和家长的反映都是正常的,因为初中地理的课时较少,教与学的任务较为艰巨。同学们小学时接触地理知识不多,到初中一开始就接触到地球地图比较抽象难懂的知识,理解起来感觉压力很大。初一上学期,学生对地理所需的相应的数学空间知识还未学到,普遍缺乏空间想象力,找不到解题的思路。

2、高效课堂的过程――学生如何学好地理。

2.1树立信心是学好地理,进入高效课堂的前提。

虽然同学们现在在地理学习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一定要有信心学好它。平时上好每一节地理课,在课堂上积极思维,把教师讲的概念、原理先初步理解,如有不懂的地方,应及时提问,每堂课的内容要及时消化,课后做适当的练习加以巩固,坚持这样做,肯定会收到好的效果。

2.2走进地理课堂,许多学生在地理课上感到困惑。

为什么课堂上老师讲的我都明白,可是一到做题就不知所措了?这与如何上好一堂地理课有直接关系。“课堂三刻值千金”,45分钟的含金量不容小觑。为了上好地理课,必须努力做到三个方面:

首先,预习:预习非常重要,预习只需快速浏览一下,获得一个大致的印象即可。必要的预习不仅可以使我们对新课的内容有所熟悉,以便跟上老师讲课的思路。而且还能了解自己知识薄弱点。

其次,记笔记:上课时能适当有重点地记笔记也很重要,记自己不能立刻吃透的内容;最好能空出五分之一的空间,便于在复习时做注释和补充。盲目滥记、为求只字不漏、图文并茂,其实也是误区。因为记多了影响听讲,会舍本求末的。

最后,要课后及时复习,当天巩固,效果更佳。

2.3进入初中走进地理书,随着课程的增多,要读的书多怎么办?

我看重多理解。没有必要花很多心血去背诵,建议将书“由厚变薄”“再薄变厚”。概括出原理,建立知识体系,从整体上把握再去记忆,知识点力求全面,很轻松就可以做到举一反三。

3、高效课堂的模式――教师如何教好地理。

新一的地理课程改革,高效地理课堂要求全而推进素质教育,由“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转变。学生大胆向课本,向教材,向教师质疑。新教材强调合作学习,不仅表现为课堂上师生的合作学习,同时表现为课后作业学生间的合作学习。

我的地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基本符合我校提出的“分层导学”模式,其基本框架是:

3.1第一个环节是温故知新。

初中地理课程一周是两节,在45分钟的课堂中,先用了4分钟来把上节课的知识用问题提问学生的形式进一步巩固,以加强学生印象。并针对上节课学生小测错的部分问题进行重点点评。

3.2第二个环节是展示学习目标和导学提纲。

学习目标是针对这节课学生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突出重难点。导学提纲是针对这节课教师设置的若干问题,3~5个问题为佳,时间为3分钟左右。

3.3第三个环节是分组讨论,找出问题的答案。

学生针对导学提纲的问题先预习书本,按照学生四人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分组讨论。找出问题的答案,由小组长记录下来回答问题,同时记录难以理解的问题,记录并提问。时间为10分钟左右。

3.4第四个环节是突破重难点。

针对书本的重难点,以及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加以解释,突破重难点。先针对分组学生的提问,由知道答案的不同小组的成员加以解释,实在是全班学生都觉得困难的知识点,教师重点解释,并加以引导。时间为10分钟左右。

3.5第五个环节是当堂练习。

针对这节课的知识点,把一些突出重难点的知识点用练习的形式加以展示,问题由学生回答,通过这个环节可以突出学生对这节课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教师在此环节起引导作用,时间为10分钟。

3.6第六个环节是归纳总结。

教师针对这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全面总结。此环节在以后教学中可以逐步放手让学生来充当。

3.7最后一个环节是小组合作探究或当堂小测。

最后一个环节可以是两种形式:一种是学生小组间竞争提问,另一种形式是采取当堂小测的形式,把今天教的知识点用3~5个题目来检验一下学生的掌握程度。这两种形式可根据课堂的需要来确定。

4、高效课堂的要求――对新时代地理教师技能的要求。

新课改要求下的教师是多面手,不仅会教,还要学生会学,还要把师带生变成生教生,让学生学以致用。今年我还积极推行思维导图和微课程地理模式,“微课程”是一种在线教学视频文件,主要用于释放老师过多的讲解,是一种全新的模式。“微课程”由文字、音乐、画面三部分组成,可最大限度地利用零星时间学习。“微课程”关注“小现象、小故事、小策略”,主题突出,一课一事,层层剖析,有深度,能启发有思考。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多加强理论与实践相学习,让实践检验理论,多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与教学技能,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把自己培养为名师作为奋斗目标而不断努力。我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教育事业作自己的贡献,也希望自己的不断努力和进取为地理教学的高效课堂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柯佑祥《高等教育管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第275页

地理初一知识点总结范文第3篇

一、以课本为主,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结构,精讲重难点

首先,教师按照教材编排的章节顺序给学生进行全面贯通讲解。在这里必须讲究复习方法,调整复习重点,探寻复习思路,把复习重点放在对知识的梳理和整理上,使学生对教材知识在由薄到厚的基础上,再由厚到薄,以突出主干知识,使学生抓住关键,把握重点。通过对主干知识的梳理,揭示联系,建立知识网络,这样,既有利于学生依据知识网络,把握主干知识,又有利于学生从纵横联系中理解某一知识,以获得更准确、全面、深入的认识,揭示其与其他知识的内在联系,还有助于学生将相关知识综合运用,融会贯通。在这一环节里要求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要分清主次,对教材中学生普遍掌握的一般性内容点到为止,针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和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内容,以及近几年结业考试题中多次考查的知识点,一定要讲清、讲深、讲透。如《地球和地图》里的经度和纬度的划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部分内容,都需要精讲。

其次,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做到一边讲,一边辅之适宜难度的课堂同步练习题,以章为单元,以讲带练,面面俱到,把讲的知识点通过试题形式加以记忆巩固、转化迁移,使知识点之间的纵横联系、重点内容的融会贯通落实到实处。让学生边学边用,边用边学,在学中用,在用中学。

二、以专题形式对初中地理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初中地理结业考试的考核目标与要求,可以将初一与初二的有关知识点进行整合,打破4本教材的界限,将地理知识进行重新整合、排列。教师主要是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两大角度重新分类、归纳,编组成一个个专题知识块,然后以专题形式有序地让学生寻找分散在各章节中的相关地理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对零散的知识点进行重新整合、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综合梳理,形成网络化的地理知识结构体系。

在复习时,把初一、初二的教材内容从不同的角度整合成下列几个专题版块:

专题一:地形;专题二:气候;专题三:河流、湖泊和水资源;专题四:土地资源和农业;专题五:矿产资源和工业;专题六:交通运输和旅游业;专题七:人口、民族和聚落;专题八:读图指导;专题九:乡土地理。

通过专题训练这一环节的复习,要求学生在异中求同,同中求异,找出联系,分析原因,掌握规律,提高他们的分析判断、推理概括、归纳演绎的思维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把初一、初二地理内容融合起来,而且使地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利于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减少了过多的死记硬背,同时还掌握了思维方法,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突出地图的重要性,提高读图析图能力

1.图文结合。例如,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时,应根据教材提出的读图要求,找出800mm、400mm年等降水量线,用蓝色笔描出等降水量线,再仔细观察上述每一条线所在的地理位置、范围大小等,对它们的特征及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归纳,从而明确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状况及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通过读图活动,学生不仅对我国降水量的分布规律会产生深刻的印象,而且会形成一定的空间概念,这样的效果是文字叙述所不能比拟的。

2.用图训练。通过地理图象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运用地图、地理图表的能力,能从地图上查找在课外阅读、听广播、看电视接触到的地名和国家名称并熟悉它们,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能从地图和图表中分析、解释一些地理问题和现象,以提高综合应用能力。用图训练可采取拼图、游戏、知识竞赛、讨论会、看图说话等多种形式进行,甚至达到在无图情况下,也可根据题意自绘图解决问题。因此,对图像的阅读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之一。

四、关注社会热点,热爱乡土地理

近几年的地理结业试题里常有反映新闻热点的问题,这类地理知识具有“内容新”、“时效强”、“跨度广”等特点。针对这种情况,在复习时,必须培养学生平时多关注全球事实形势,关注社会经济生活实际和自然环境等问题,增强学生的全球意识和环境意识。让学生学会用地理的眼光对其进行观察、思考、分析,以培养他们关注国家的发展、关注民族的未来、关注自己生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比如目前热点话题是南极科考泰山站的建立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经纬度来判断它与昆仑站、中山站、长城站的相互位置关系,既复习了地理知识,又增强了民族自豪感,所以从地理学的角度对热点问题进行分析,也是总复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地理初一知识点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元学习;主动性;引导;感悟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173-02

所谓元学习,就是对学习的学习,即个人对他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以及与之有关的事物的认识、理解和把握。概括说来,元学习能力应包括以下几种能力:会激励自己勤奋学习;会确立学习目标;善于选择能达到目标的最恰当的学习方法;善于检验达到目标的情况,必要时采取补救措施;善于总结自己达到目标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按照元学习理论,我们确立了这样的模式:教师总结知识点――学生准备材料――教师指导筛选材料――学生依据材料及知识点进行设问――教师点拨――学生自行修改及补救――学生设定答案――总结反馈得出经验。我们进行了积极的课堂探索,其中一项就是初一的课前五分钟的演讲。“课前五分钟演讲”是一项参与性非常强的活动,它为每一个同学提供了一个展示自身风采的机会,能够充分调动起广大同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每一节的新课,我们事前将主要知识点发一份给学生,根据知识点学生来准备发言材料,将小组的材料收上来简单检阅,将比较优秀的作品给学生按照小组再行更改完善,点拨后总结出一份正式稿件,由小组派代表进行演讲。五分钟不长,但是准备工作和修改的工作比较繁重,因为是学生自己参与了这个过程,兴致很高。在实施这个试验之前,教师先讲清课前五分钟演讲的意义,有助于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初一学生的逻辑表达能力,最终对学生在本科目的学习中有更大的收获。要求学生按照小组抽签,每天抽中的小组派一位同学上讲台演讲。并给予当场打分,分数由学生根据演讲学生的表达、声音和内容来制订标准,教师给予辅导。历史与社会学科材料的选择在上半学期是要求关于地理知识及时政热点,下学期是国外、国内所发生的热点或社会所关注的焦点,还可以是本地的社会经济政治问题;并能够结合书本上的内容作一定的分析,不要求面面俱到。在考试中,为了鼓励同学的参与,材料题适当引用学生的材料作为命题的来源。并注明引用学生的姓名,让学生把这项工作当成一种荣誉。

这个学期初一年级一直坚持用讲课前的五分钟,让学生进行五分钟演讲,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在这里,学生用自己所学的道理,用独特的视角评点天下事:或激情高昂,或饱含忧患,或愤世嫉俗,或真诚渴望,在这里,有思维的火花,有激情的碰撞,还有会心的微笑与共鸣,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主要表象在这几个方面: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台上五分钟,台下许多功。每一次精彩、漂亮的演讲,学生都要查阅大量的资料,需要捕捉到自己认为有价值、有兴趣的热点,然后进行加工整理,用所学的地理或相关学科的知识,做出自己的评价和认知,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的飞跃,这无疑对学生观察生活、搜集信息、提炼概括、加工整理的能力都是一种很好的磨炼,当然对逻辑表达能力的提高也是极有裨益的。小演讲的内容大都是同学们所普遍关注或感兴趣的话题,在上课一开始就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强烈吸引学生。如:“冰川融化会不会影响深圳?”“地球会爆炸吗?“频频地震,地球告诉我们什么?”“‘两会’中的议案是怎样来的?”等演讲都让师生听得全神贯注、津津有味。演讲,使学生认识到大千世界的无穷奥秘、学习地理有无尽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知识、探索宇宙的极大兴趣和热情。

2.引导学生关注实际、感悟生活。所谓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学生不应该只埋头专研课本,满足于学会课本知识。而学习历史与社会课,更应该突破这一传统教学的误区。让学生通过演讲这种形式,观察变幻莫测的大千世界,让他们走近社会,用自己的心感悟、描述、注解、读解社会,而不是锁定课堂一隅。

3.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添自信心。有几个平时特别不爱学习的孩子,因为在五分钟演讲中选了大家感兴趣又有趣的题材获得了热烈的掌声,得到了高分,非常开心,以至于在上课时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变得很认真。

这项活动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七班有个叫赖润菲的同学不满意自己的选材连续要求重新演讲了四次。不善言辞的同学学会勇敢地面对众人说出自己的想法;不善执笔的同学学会用朴实地语言写下自己的感受。在每一天从座位走上讲台的过程中,同学们既战胜了自己又赢得了他人,从而避免了不良心理状态的产生,增进了同学感情。通过每天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同学们在活动中释放了自己,也更深入地了解了他人。通过“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口语表达等实践活动充分结合,在演讲过程中提高对外交往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更好地使同学参与,我们将制订更好的策略来促使大家的参与度,避免台上同学在演讲,台下开小差的个别现象。要求每人准备一本记录本,每周写一次演讲稿作为周末作业,让班上负有责任心的孩子来记录检查,老师负责督促;每周可评选一下演讲之星,除了演讲当场由学生评点外,每两周一次给表现最为突出的同学发奖状,发挥科代表的作用,让他作好人员的安排,至少提前两天通知到演讲人;充分发挥学生家长的作用,用家校通的方式鼓励家长在家督促孩子完成,有条件的先行点评。

课前五分钟的训练要发挥实效远不止这些策略,只要我们认真探索,不断创新,本着“以学生的发展”为原则,一定会发现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形式。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1)不可过多地占用课堂阵地,活动准备要充分有序;(2)不可放任自流,要有的放矢,适时点拨;(3)不可越俎代庖,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4)要经常检查督促、鼓励、总结、改进、坚持不懈。给学生一个机会,他们会给我们不断的惊喜!

参考文献:

[1]刘电芝.元认识学习策略[J].学科教育,1997,(7).

[2]桑新民.高科技与教育的未来[J].特区教育,1997,(1).

地理初一知识点总结范文第5篇

一、存在的问题 1.新课本容量大、内容多 新教材的内容以图片为主。在一定程度上看,直观了许多,它能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知识点也无形地增加了。但以图片为主,它的外延内容就增加了,一些本身已经去掉的,或专业知识较强的内容就很难说明。

2.新课本的结构不利于形成系统的地理知识

在新课改中有些知识点跨越度比较大,对比法运用得比较多一些,特别是在必修Ⅱ、Ⅲ中几乎每个章节都运用了差异比较大的两地区对比,让学生总结学习。但是这种学习方法适合基础知识比较牢固的优秀学生,而不适合绝大多数学生。因为初中地理课仅在初一、初二开课,地理学科在初中属于弱势学科,学生往往也不重视。而且初高中地理学习的衔接存在明显的断层。所以学生对区域地理基本知识的掌握也不牢固。 3.教师对新教材的把握 (1)对课标,不同版本教材可以有不同的理解,知识点的取舍和教学要求的把握也有很大的差异,应如何把握知识点的取舍和确定教学要求,课程标准与高考的关系如何?对现有教材的补充,应如何掌握“度”。现在的教材有许多删减,若不补充一些知识,三年后,学生能否达到应有的标准。若按旧教材要求作一定程度拓展深挖,是否会拔高了教学要求,反而“欲速不达”?

(2)不同版本的教材,出现不同的案例,案例的分析角度和呈现形式也存在差异。例如,在必修Ⅲ生态环境建设中,人教版以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为例;而山东版是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为例;在流域的综合开发中,人教版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山东版是以长江流域综合开发为例,也有以塔里木河流域为例的。更让老师揪心的是高考时还指不定会考哪个没听说过的案例呢? 4.教学方法的有效性问题 新课程地理教材提倡探究式学习,以学生为主体,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而以自然地理为主的必修I知识难度大且内容繁多,课堂教学留给学生的思考活动时间、空间少,培养学生相关能力存在困难。学生很活跃,但活动过多,知识点过于抽象如果想让学生很好地接受一节课很难讲完,为了赶进度,教师只好唱“独角戏”。 5.课本中不要求的知识,在作业本上还有有关题目出现 新课改对于以前的知识点做了不同程度的调整。但是与之配套的练习题、参考书,却还是以以前的指标为准,题目改动不大,虽说有一些比较新颖的题目但是大量的陈旧题目存在。 二、解决措施 1.重视课程标准,重视三维目标 例如必修Ⅲ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总体的把握:(1)必修Ⅲ的教学,必须以学生掌握一定的区域基本知识作为前提展开;(2)教学的核心在于如何帮助学生分析、解剖案例,提取相关的地理基本原理;(3)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维方法。 2.关于案例教学 如何选择最佳案例:(1)用好人教版教材所选案例为第一,可以参考其他版本案例。(2)尽量选取学生熟悉的案例进行教学。(3)考虑利用当地典型案例,建议作为课后研究性学习作业完成。

把握好案例教学的核心,对案例包含的基本地理原理、规律的提取是关键。 3.保持传统教学方式中的优点 教法的选择大家普遍认为,接受式教学方法和探究式教学方法同样是新课程下的教学方法,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条件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新课程不是不能讲,而是要讲得精彩,要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该讲的时候讲,不该讲的时候不讲,老师要倾听学生的讲,学生之间也要互相倾听,不同的课型要选择不同的教法。

地理初一知识点总结范文第6篇

构建贯穿地理课堂的知识结构主线,可以最大程度综合各种载体的地理信息,使课堂结构更加丰满、科学、合理,最终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

一、以空间为主线凸显知识体系的整体性

在初一地理上册《地球公转》教学中,通过对教材中地球公转的图片观察,学生首先看到的地球表面的空间结构主要是由几条特殊纬线构成的四个温度带。通过对知识的分析与整合,就可以进行这样的编排设计:本课的知识结构框架是由一条竖线(由4个温度带构成,是主线,呈纵向线型分布)和4条横向线组成,其中4个温度带构成本课主线上的4个知识点。以这4个知识点为基点,按着因果关系为顺序由五个知识层次构成了横向知识链。通过这样的编排设计,整个知识结构层次清楚,知识谱系关系密切,纵向有对比,横向又注重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学生极易理解和掌握。

二、以情节为主线使知识生动起来

教师根据教材中阐述的知识内容,把知识重新编排组合,建立新的知识框架结构,然后想办法使教学课堂结构情节化。将抽象的知识、枯燥的课堂教学赋予形象化、故事化、趣味化和生动化。

初二下册《台湾》一课,笔者就设计了这样情节化强的独幕剧:笔者扮演的是一家投资公司的经理,打算到台湾考察投资项目,顺便游览台湾的风景名胜。课代表充当的是导游的角色。首先是准备阶段,到台湾需要哪些衣食住行方面的用品,“导游”边介绍用品边从台湾的位置、气候、地形地势、风土人情等方面说明预备这些用品的原因。然后,“导游”利用幻灯片、视频等方式带“我”走进台湾,首先游览的是台湾的风景名胜,然后“考察”的是台湾的农业,包括各种热带经济作物的种类、分布及原因,最后“考察”的是工业,包括工业特点、分布以及工业的发展状况等。在考察的过程中,紧扣教材及学习目标不时抛出各种问题,要求“导游”回答或让观众(全体学生)讨论,学生热情很高,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三、以逻辑为主线体现知识结构的层次性

初二地理下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中,通过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的景观图片的展示导入新课,学生不但了解了新疆的地形特点,还知道新疆的一个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马上一个问题就出现了:为什么干旱?通过对原因的探究,自然就总结出新疆的气候特征,接下来的话题自然而然地就会过渡到“水源”上,通过对水源分布的分析,来了解新疆河流对人口分布、畜牧业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并引出“坎井”,以及绿洲农业的特点及分布。最后通过对沙漠的治理的了解,再一次回到新疆的景观展示上。

本课从新疆景观图片入手,从一个知识点推导出另一个知识点,各个环节之间以因果关系为序,逻辑性强,呈现出一个完整的知识链,体现了知识的层次性,知识体系完整。

当然,在地理教学实践的探索中,课堂结构主线架构的方式不止以上三种,教师只要以学生为本,立足课堂,自始自终贯穿发散性思维,不拘泥于常规的、传统的静态知识,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去探寻有效的课堂教学,强调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开放性、发展性和综合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一定能寻找到多种合理而灵活的课堂结构方式,为创建和谐地理课堂打下良好的基础。

地理初一知识点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体校学生 学生活动 有效性 讨论 知识竞赛 读图 指图 实验演示

【中图分类号】G633.5

1 地理课堂学习的涵义与形式

1.1 涵义:

课堂学习活动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形式和内容都十分丰富的学习实践活动。[1]

1.2 内容:

地理课堂学习活动的形式范围很广,有分组讨论、辩论赛、知识竞赛、角色扮演、读图、指图、问答、练习、实验演示、实践操作、标本模型制作、现场展示、模拟训练等。[2]

2 体校学生学习能力现状分析

2.1 学习目的不明确:

大部分体校学生学习目的并不明确,认为学习仅仅是应付教师、家长、教练,因此会出现学习没有计划,基本依靠教师上课所讲;学习方法单一,不能灵活运用各种学习策略解决问题,甚至有部分学生仅依靠考前突击的方法来应付考试;学习上易受外界影响,在学习上的自卑感较重。可以说,体校学生深受应试教育的危害,严重挫伤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 自学能力欠缺:

因为体校学生普遍基础不是特别好,因此他们中间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人很好,不善于质疑问难;现代化学习的利用滞后,体校学生的学习基本停留在课本、课堂上,即使去图书馆也多是借阅娱乐书刊,上网也不是检索信息资料,而多是聊天、看课外书籍与影片,造成知识面狭窄,在文化学习上缺乏创新精神。

2.3 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够强:

体校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差,有的学生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无法精确回答,导致学生不愿开口回答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偏低,学生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容易采取逃避退缩的方法;体校的教学设备滞后、陈旧甚至缺失,导致很多实践活动不能开展,因此体校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也不强。

3 主要学生学习活动的实际运用

根据体校学生的特点,我认为分组讨论、知识竞赛、读图、指图、问答、练习、实验8种学生活动比较适合。

3.1 分组讨论:

在课堂上开展分组讨论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3.1.1 认真准备要讨论的问题

讨论不能流于形式,我们往往会发现,许多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为了讨论而讨论,结果学生虽然聚在一起讨论了,但却是在闲聊甚至无话可说。其原因不是学生不愿讨论或学习能力不够,而是由于教师提出的问题不得当。

那么,我们应该提供怎样的问题来让学生讨论呢?

3.1.1.1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设置不同特点的讨论题。如:初一年级的学生理性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因此我一般会为他们提供一些关注地理事象的问题。高一年级的学生则可以选择一些涉及实践性、社会性和综合性强的问题,以强调零散知识点的串联。

【实例一】高一地理专题12《人类活动与气候》中,我提出了这样的讨论题:"从我国酸雨的分布图上可以看出,我国北方的重工业分布较多,但为什么酸雨严重地区却出现在我国南方地区?"通过这样一个讨论题,帮助学生整理出形成酸雨的几点原因之外,还复习了初中地理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的我国降水分布特点,使新、旧知识融合。

3.1.1.2 讨论题的表述要清晰、明确,难度适中。针对体校学生的特点,我一般会选择需要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归纳、分析解决的问题。

【实例二】高一地理专题17《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中,我提出了这样的讨论题:

根据《世界人口分布》图,说说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具体授课过程中,我提出了几个递进的问题:

1) 说出四个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

2) 这四个地区在气候条件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3) 这四个地区在地形条件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4) 我们身边有很多外来务工人员,他们为我们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他们为什么要背井离乡,离开亲人,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呢?

这四个问题的内在联系如图1所示:

3.1.2 根据每个班的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讨论时的小组。有的教师在开展讨论时,会随机安排前后、左右2位同学开展讨论。但实际操作下来,我们会发现,因为体校生知识面较狭窄,基础相差较大,这种讨论小组形式并不适合我们体校的学生,如果按照这样分组,往往会出现冷场的现象。不但无法完成教学目标,也会使教师精心安排的学生活动失去作用,久而久之,还会给学生留下"讨论只是追求一种形式化,是不必要的"印象,不利于地理学习的后续发展。

我认为,在体校,比较适用的分组方式是安排相对固定的小组。分组时要考虑学习基础、性格特点、学习能力、性别、对地理学科的兴趣等因素,每小组4~6人。

3.1.3 座位安排讨论时的空间组织形式对于讨论的效果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图2是常见的两种小组座位安排。

座位安排要根据课堂讨论的实际需求来安排,如果1节课中只有5分钟左右的讨论时间,而其他大部分时间仍然需要学生面朝黑板,就比较适合左图的座位安排方式。但如果这节课是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辅助的作用,那么就比较适合采用右图中的围坐方式。

3.1.4 讨论中小组各成员分工明确,避免产生有的学生无法融入讨论的局面。研究过小群体行为的人发现,在群体里,最终会有许多不同的"角色"出现,有"活跃分子"、"求知者"、"知识提供者"、"创造-贡献者"、"细心人"、"提出观点者"、"评论家"、"调和者"、"促成者"、"鼓励者"[3]和"事不关己者"等。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安排不同的任务、提出分层式的问题等方法,使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参与其中,互相合作。并且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亲近学生,创造民主自由的氛围,通过"激励、点拨、引导",使小组讨论达到预期目的,收到良好效果。

【实例三】初一地理拓展篇中的《北京市》这一课,由于考虑到北京市作为中国的首都,大部分学生在语文课或者电视节目上都对北京市有所了解,甚至少部分学生由于比赛、家庭旅游等原因,还亲自到过北京市,因此我将此课安排为一节讨论课。我将全班学生5人为1组,分成4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完成1个学习任务。并且,我要求每个小组在讨论开展前,先将小组内的分工确定下来,确保每组都有1名组长负责统筹安排、1名记录员、2名地图搜索员、1名发言人。这样,每个人都有事做,整堂课反响热烈,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当学习结束后,也有效树立了对于地理学习的信心。

3.1.5 讨论结束后,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汇报。在汇报过程中,可以首先由1名学生作为小组代表来发表,接下来请同组成员进行补充,最后征询全班学生意见。对于学生提出的重要观点或创新观点及时记录在黑板上。而对于讨论的结果,我认为只要参与的学生能够说出自己的想法,言之有理,教师都要加以肯定、引导。

3.2 知识竞赛

由于体校学生具有比赛型的性格,大部分学生属于爆发型性格,这就导致其注意力保持的时间不长。针对这种特点,开展地理知识竞赛,可以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有效延长注意力时间。而知识竞赛的形式也是丰富多样的:可以在每节课结束前,预留5分钟时间,对本课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可以在一个单元结束后开展,代替单元复习课;也可以在新课开展的过程中,以之作为新课讲授的线索,贯穿始终。

开展知识竞赛,有以下4点原则可以遵循:

3.2.1 选定适合的教学内容,太难和太易的内容都不适合作为竞赛题目。我认为,知识竞赛的题目应该以知识的广度为主,而不是追求知识的深度。

题目的选择和题型可以是丰富多样的,一般可分为必答题和抢答题两种,其中,抢答题以考察知识点的识记为主,可以使用在以复习为目的的竞赛中。

3.2.2 分组时要确保各小组间实力相当,分组的原则可以与小组讨论的分组一致。

3.2.3 制定合理的竞赛规则。裁判可以由教师担任。在竞赛过程中,要服从裁判的安排。对于故意破坏竞赛秩序的小组,要给予批评及扣分处理,确保课堂的正常秩序。同时,还要强调全民参与,在制定规则时,可以规定每个小组成员回答问题不得多于3次。

3.2.4 竞赛结束后及时公布竞赛结果,对每次竞赛中获胜的小组与表现优异的个人进行表扬与奖励。到学期末时,可以将本学期中所有竞赛的结果做一个统计,根据每个小组的不同表现,在地理平时分中体现出来。

【实例四】初一地理1.1《疆域与行政区划》中,有众多知识点需要学生识记,如: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全称、简称与行政中心;国土的四至点;重要省区的形状等。这些知识点非常零碎,但却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至关重要。因此,新课结束后,我安排了一次知识竞赛。根据考纲要求,将要求识记的内容作为必答题;要求理解的内容安排为抢答题。5~6人为一组,竞赛开始前,我请每个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初步的分工:3~4人主要负责回答必答题,另外1~2主要负责抢答题。在竞赛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气氛热烈,出色地完成了复习目标。

同样的内容,如果是以默写的方式开展,大部分学生都是临时抱佛脚,只求得到60分。但是以竞赛形式开展,他们会心心念念想要得到好结果,自觉主动得去记忆,同组成员间还会相互督促、相互帮助。

3.3 读图、指图

地图是地理的根本,所谓地理就是指从地图中寻找出道理、规律,因此,读图与指图在地理学习中显得尤为重要,它既是学习地理的根本方法,又是各种地理理论知识经过抽象化的特殊形式。地理课堂中常用的教学用图分为:教学挂图、学生用地理图册、地理填充图等。

3.3.1 读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般来说,学生对于一张聚集丰富地理信息的地图,他们会感觉到无从下手。因此,在学生读图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强调读图的方法,让学生养成有序读图的习惯。那么如何有序读图呢?

3.3.1.1 宏观读图与微观读图统一:

宏观读图是从全局角度去获取地理信息;微观读图关心的是地图局部的各个部分的信息。

【实例五】当我们看到图3时,宏观读图首先注意的一般是地图的等高线或者地图的颜色变化规律;而微观读图留意的一般是等高线的数值、图例和注释等等。[4]

有时候,细节的缺失还会导致对整张地图的理解产生严重偏差,如:

【实例六】初一地理4.1《众多的河湖》中,为了说明我国南北地区河流水量的差异,课本配图(图4)。乍看之下,图中河流C是径流量最小的河流,因为忽略了纵坐标流量的数字差异。

宏观读图与微观读图都是读图的两个必然过程,为了获得丰富、有效、准确的信息,我们必须将这两种方式有机结合。

3.3.1.2 读图顺序与思维过程统一:

如果读图没有先后顺序或顺序混乱,容易导致地理信息缺失,在课堂中不利于知识的理解,在答题时则不利于思考问题。课堂教学过程中,每当出现读图的机会时,首先要强调读图三大步,即:先看图名、再看图例、最后看图。明确了这三大步之后,还要培养学生按照一定顺序来读图。

【实例七】初一地理1.1《疆域与行政区划》中,学习中国的14个陆上邻国时,一般我们会利用图5。在读这样的地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习惯依次读出邻近国家的名字,如:有的学生习惯顺时针读;而有的学生则习惯逆时针。但切忌上下左右没有规律可言。

3.3.2 指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指图时要用教鞭或激光笔等指图器,不宜用手指图。指图时教师要站在图的一侧,不能遮住学生的视线。对所使用的地图非常熟悉,迅速找准要指的位置。指图要有目的性,严格准确地区分出地理事物反映在地图上的点、线、面;指图器的移动速度要慢,且符合地理事物的规律,有一定顺序。如:指城市要指准地图上表示城市的图例--"点";指河流要指准地图上表示河流的图例--"线",指图器的移动方向与河流流向一致,即从源头到河口;指气候区、地形区等区域时,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沿着该区域的边界指一圈。

经过一段长时间的训练之后,学生能够抓住地理读图过程中具有必然性、稳定性和普遍性的东西。

3.4 实验法

地理实验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从而完成既定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5]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直接经验,获得对学习内容的初步感知。由于直接展示知识获得的过程,直观且形象,因此这种方法对体校学生特别有效。

【实例八】高一地理专题7《地貌》中的学习难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学习和判读,虽说是个很小的知识点,但因为这是一个"立体---平面",再从"平面---立体"的过程,对立体空间概念要求非常高,如果光是依靠教师讲授、看图、死记硬背,难免过于牵强,学生难以理解,出现听得懂、做不来的现象。因此,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我设计了一个学生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体验"立体---平面;平面---立体"的过程,在头脑中形成初步感知,为后续的学习做好知识准备。具体过程如图6所示:

地理学习不仅仅是获取知识那么简单,有效的地理学习更可以促进智能的发展,而对于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的形成,地理更是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学习好地理依赖于较好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力,通过学生学习活动能更好发展学生的这四力。对于学生活动,我们不能光追求数量,而是应该向这些活动要效果,重视活动的有效性,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

参考文献:

[1] [2][3]江晔、刘兰. 地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 2008年6月第1版. 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

[4]张春亚, 黄玉田. 高考复习中的地理读图规律[J]. 学科研究, 2011年(3月).

[5]陈澄.新编地理教学论[M].2007年1月第1版.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地理初一知识点总结范文第8篇

一、教学中要围绕地理课的内容教给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

在地理课标中,有很多教学目标都要求让学生学会分析、归纳知识点。例如在初一、初二的区域地理部分,都是在讲述某个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点。对于学生来说,看到万花筒似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特点,根本不知道如何理出头绪,更不用说归纳了,为把学习地理的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具备分析、归纳地理特点的能力,在最初学生接触区域地理这部分内容时,通过下面几个步骤,给学生上了这样一节区域地理学习方法课:

1、导入新课时,先出示知识框架,告诉学生地理特点中所包含的内容:

地理特点:自然地理、(位置范围、地形地势、气候、河流、资源等等)

人文地理(人口、民族、文化、历史、工业、农业、交通、旅游等)

2、根据上面的知识框架,理清教材编排的程序,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让学生认识教材是怎样先自然、后人文,自然和人文地理部分又是如何利用图片和位置内容体现所包含的要素内容,从而让学生对整册书的知识体系有一个总体印象,为归纳总结本书的知识体系奠定基础。

3、结合教材的某个知识点,对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中所包含的主要要素进行归纳和分析。例如对位置和范围这一方面进行分析时,抓住亚洲的位置进行具体分析,得出一个国家和地区位置,同时围绕经纬度、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方面进行分析,总之范围应从包含的国家、地区、边界等来考虑。

二、帮助学生利用地图寻找地理学习的窍门

地理是一门区域性极强的学科,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而空间思维能力的提高,就离不开对地图的学习,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就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充分利用地图的好习惯。1、教师要尽量做到每节课都能绘制准确的版图,版画,以地理学科的扎实基本功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绘制简单的地图的兴趣和欲望。把复杂的文中内容尽可能转化成简单的图画,把具体的地点落实在图上,引导学生去读图,析图、归纳问题,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利用地图的好处。2、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地理图像和各种各样的统计图表,引导学生去分析、归纳地理问题。3、指导学生读图的同时进行分析。学生通过阅读不同的种类地图,找出图中主要地理事物,并帮助学生解决图中“有什么”“怎么样”的问题。同时分析各地理事物间的联系,深入了解地图的含义及反映的基本原理,主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4、指导学生绘图。把绘图技巧教给学生,让学生多练习,并通过绘图、填充图册、勾画简单的地理轮廓,养成绘图的习惯。5、指导学生利用地图记忆知识点。通过利用空白图按要求进行填图,把教材中的文字内容转化成图像内容,并创设心理地图去记忆知识点,这样就可以把抽象的问题简单化,具体的文字内容形象化,对学生的空间思维的能力提高大有好处。

三、结合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学习地理,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新课标特别强调要给学生提供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信息,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并运用于日常生活,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重视指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来学习教材的内容。引导他们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例如在讲中国地形概况这节课时,我就利用学生对自己周围生活的自然环境比较熟悉的区域优势,让学生认真观察本地区的地势状况,然后来认识中国的地形地势。在讲到中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时,结合本地区地形类型齐全的优势,我让学生联系实际讨论地形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归纳出地形的多样性的利于弊。这种结合学生生活经历和体验的教法,不仅拓宽了初中地理的课程资源,融入了乡土地理教学的内容,也使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增加时事内容、联系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等方法来达到预期目的。

地理初一知识点总结范文第9篇

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并认真搜集每节课的课件和课外知识,保存在电脑中。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浓缩初二下学期的课程内容,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把知识点落实到位,以完成课程内容,为地理会考的复习,争取时间!初二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会考复习具有时间紧、头绪多、难度大的特点,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搞好复习,取得较好的效果,我们认为必须吃透考纲,针对学生实际,制定复习计划。贯彻实施初中地理会考复习的几个阶段:

5月上旬 第一轮复习主要是打基础,从基础抓起,从地理复习指南抓起!首先要了解2007年的试题情况,对照考试大纲,着重夯实基础。

5月下旬 制定全面复习计划,开始第二轮复习,重点复习综合题。注意指南书本图片地理信息的梳理、考试时对地图的实际运用能力!

6月中旬 第三轮复习开始,考生开始进入冲刺阶段,要查漏补缺,对错题归纳总结,并及时完成模拟题。对前两个阶段学到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知识体系,然后,做一定量的模拟题来巩固知识、掌握做题技巧。6月24进行模拟实训,最后调整考试状态,积极应考。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因为其年级上册地里,理解的内容多,知识的空间概念强,根据初一学生的特点,我几乎每节课都用版图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知识的理解力,提高教学效果。

四、积极认真参加集体备课活动。在每两周定期参加集体备课,研究探讨课程教法、学法,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改进工作。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特别是在复习阶段,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具体措施:

地理初一知识点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巴特莱法则 整合 地理综合复习课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如何上好综合课,目前仍是广大综合科教师所面临的迫切课题。综合科具有它自身特点,政、史、地合一,考试范围广泛,综合复习题势在必行,语、英、数占用了学生大部分精力,要他们在课余再花很多时间攻读综合科是不现实的,不少学生综合科主要是靠上综合复习课及做大量练习。结合两者,综合复习课的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就显得分外重要了。笔者希望争取更优的课堂效率。相信“时间+汗水+能力+素质=成功”。并在探究过程中,尝试运用了“巴特莱法则”与地理综合复习课整合。

那什么是“巴特莱法则”呢?经济学家巴特莱,发现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中存在着这样一些现象:20%的顾客占据了80%的商品销售额,20%的发话人占据了80%的电话费等等。于是总结出“20%法则”,又称“巴特莱法则”。其含义可表述为:事物的80%价值集中在20%的组成部分之中。例如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为人们所熟知的事例都符合“20%法则”。如《新华字典》收入的近万个普遍汉字中,最常用的也只有2000多个。

“巴特莱法则”与地理综合复习课的整合主要有以下几项内容:

(1)“20%法则”与地理综合复习课教材内容的整合:筛选教材内容,去芜存菁,用80%的优势精力解决20%的教学关键点,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留出了更多的空间。

综合科目考试范围中地理部分的内容多,包括高一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还涉及初一《世界地理》、初二《中国地理》的部分知识。少的课时,多的内容,使地理综合课复习课每课时所跨的章节内容多,若课堂教学企图覆盖所有的知识点,不分轻重,平均用力,不仅泛而无用,杂而不实,也会让学生无所适从,印象模糊,思维混乱,精力分散,以致丧失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其实,综合卷各科容量有限,因此会侧重于各科的核心知识与能力考核。所以,在地理综合复习课上,笔者运用“20%法则”,筛选教学内容,找出20%的教学关键点和突破点,集中80%的精力解决,力求学生对这些重难点吃透并熟练运用。

从整体上讲,高中地理知识的核心在于围绕“人地关系”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而初中地理知识则强调常识性知识,以及热点时事涉及的国家和地区。而地理能力的核心是图表信息的分析应用能力。在安排总体复习计划时,应突出这些核心内容。从一节课的微观安排来看,笔者先按照知识间内在联系、因果关系、逻辑联系把凌乱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变“精”变“清”;在建构中,强调20%的学科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并引导学生结合社会实际问题,应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理论联系实际。每节课都尽量将20%的精华讲清讲透,其它内容则指导学生自习。例如:在复习高中地理第八章“农业生产和粮食问题”时,计划用1节半课时间,1节课精讲,半节课精练。在精讲部分归纳了三大知识板块:①农业生产的概念、基本性质、基本特点、影响因素(这部分是最关键所在);②世界粮食问题;③我国农业发展方向及方针。由于知识脉络清晰,目标明显,重点突出,学生听课精力集中,一节课下来,学生颇有所得,而且通过分析实例拓展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学生在掌握了原理性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触类旁通,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说,“20%法则”与地理综合复习课内容的整合,充分提高了45分钟的教学效率。

(2)“20%法则”与地理复习课教学结构的整合:将需要比较紧张的逻辑思维活动和记忆活动的学习内容安排在20%的“黄金时间”里,以期圆满完成学任务的80%。

在教学中,如果只有教师的外因驱动,没有学生的内因努力,自然不易出成绩。心理学和生物学研究表明,在每节课45分钟内的不同时段,学生的兴奋程度有较明显的起伏。上课开始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逐渐提高,在课堂中段达到高峰,此时学生注意力的稳定性也表现最明显。此后,学生兴奋程度和注意集中程度逐渐减弱,直至下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尤其是时间分配方面。在一开始就通过图像刺激等教学手段逐步提高学生的兴奋程度和注意力,在学生身心状态处于巅峰状态的“黄金时段”讲授“耗脑”最多的重难点,而在其他时段则有意识采取一些措施维持学生的兴奋度和注意力,完成脑力活动相对较轻的学习任务。这样的地理教学结构有利于避免生理低谷,充分利用学生的兴奋和注意优势,提高学习效益,减少了学习疲劳。如在复习第九章“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时,笔者就将工业布局影响因素这部分知识安排在课堂中段来讲授。

(3)“20%法则”与地理综合治理复习课上时间分配的整合:课堂上在用80%的时间来应付20%的“重要的少数”的同时,也要注意用剩下的20%时间让学生“反刍”。

在一定时间内所复习知识的量要适当控制,不能“满堂灌”或“满堂练”,每节课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回味、悟化、转化、精化、活化,把所学知识真正融会贯通,变成自己的东西。可以说内化和总结是学生形成能力不可逾越的阶段。如一节课下来,留出差不多10分钟让学生反刍本节课学习的主要知识点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一来可进一步夯实基础,另一方面也便于知识的提取和应用,通过反思,总结促进了学生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

(4)“20%法则”与在地理综合复习课堂上面向全体与照顾少数的矛盾的整合:总体教学面向全班,但是在每节课20%的“反刍”时间中,则尽力做到花费80%的精力去帮助占全班20%的学习困难者获得最大限度的进步。

地理综合复习课教学只能面向全班,不能因迁就少数学习困难者的学习而降低教学标准,影响大多数学生学习能力的充分发挥,进而影响整个教学进度和教学任务。但对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该采取什么措施呢?在课堂最后一个“反刍”的教学环节中,笔者用80%的精力主要针对20%的这些同学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的理解消化课堂学习内容,维持他们的学习信心和积极性,全面提高教学效益。

上一篇:高三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 下一篇:八年级下册地理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