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数学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16 05:48:33

七年级下册数学总结

七年级下册数学总结篇1

“从小练就童子功,终身受益万里行”,为了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实现小店乃至南召教育的腾飞,根据秦局长的部署和县教体局“停课不停学”工作安排,小店乡中心学校迅速召开了班子会和专题研讨会,讨论可能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然后召开中小学全体校长会,安排部署,在会上,王主任首先强调了此项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李主任具体做了安排,在县教研室要求的基础上强调了以下要求:各校要成立“停课不停学”领导机构,组织专人分工负责督促整理,分年级(大学校分班)建立本校的小(中)学阶段假期学习”钉钉群或微信群,然后每轮结束要求教师上传本轮成绩册和所有学生的卷子批改后的图片(学生卷子必须写名字)分班分学科保存电子档或纸质档,学校将完成情况和每班的成绩册和每科至少两张批改后的卷子图片打包发到中心校业务钉钉群(名称为XX学校几号至几号假期学习总结),中心校在每轮结束后的第一天上午九点到九点半之间抽查某班或某个教师的督促和批改情况,主要检查成绩册和批改图片是否一一对应,学生上交的情况,教师批改的情况。各学校要要求家长将教师批改后的卷子按教师改的批改并得分保存,开学后收缴检查。

会后,各校立即行动起来,统一了思想,明确了要求,夯实了责任,并根据学校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其实可行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主要成绩

“从小练就童子功,终身受益万里行”,为了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实现小店乃至南召教育的腾飞,根据秦局长的部署和县教体局“停课不停学”工作安排,小店乡中心学校迅速召开了班子会和专题研讨会,讨论可能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然后召开中小学全体校长会,安排部署,在会上,王主任首先强调了此项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李主任具体做了安排,在县教研室要求的基础上强调了以下要求:各校要成立“停课不停学”领导机构,组织专人分工负责督促整理,分年级(大学校分班)建立本校的小(中)学阶段假期学习”钉钉群或微信群,然后每轮结束要求教师上传本轮成绩册和所有学生的卷子批改后的图片(学生卷子必须写名字)分班分学科保存电子档或纸质档,学校将完成情况和每班的成绩册和每科至少两张批改后的卷子图片打包发到中心校业务钉钉群(名称为XX学校几号至几号假期学习总结),中心校在每轮结束后的第一天上午九点到九点半之间抽查某班或某个教师的督促和批改情况,主要检查成绩册和批改图片是否一一对应,学生上交的情况,教师批改的情况。各学校要要求家长将教师批改后的卷子按教师改的批改并得分保存,开学后收缴检查。

会后,各校立即行动起来,统一了思想,明确了要求,夯实了责任,并根据学校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其实可行的措施,在小学2月1日至10日、2月17日至26日共计20天,中学1月31日至2月10日、2语文17日至2月25日共计20天的工作中,各位校长和全体教师发扬高风亮节,加班加点,圆满完成了这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组织得力,上下畅通

中心校建立了领导小组,组织专人负责,各校也成立了领导小组,分工负责,责任明确,任课教师成立学科组,这样确保了政令畅通,效果明显。比如各村小校长不但圆满完成自己的督促批改任务,还要检查督促本校的师生,同时还要总结上传;大点学校领导班子分包年级和学科,有人专门总结,效果都很好。

二、总结上传及时在20天的工作中,各校都能及时上传,尤其是东坪、王庄、乡中、凌楼、朱庄等学校更是总结及时,上传早。在第一轮中,龙潭李云峰校长、大曹李玉杰校长克服年龄大的不足,积极学习,圆满完成了督促和上传任务;大点学校乡小、建坪、爱心、童星学生多,整理难度大,也能不辞辛苦,按时按要求完成,川店、童星、竹园、爱心、建坪一直忙到昨晚将近11点完成并上传。

在这项工作中,各校上传中心校小结材料105篇,成绩册2000多张,批改图片5000多张。

三、收缴批改形式多样各校能够根据学校特点采取不同的形式收缴督促,如大点由于学生分散,一般采取网上上传图片的形式 ,村小根据学生一般是本村的特点,在确保防疫要求的前提下采用不同收缴方式:有家长送的、有教师上门非接触收缴批改的、有第三天教师到学校集中收缴批改的。比如官庄采用教师轮流去收集然后教师批改;东坪、白鹿、七岔等教师在确保防疫的情况下到学生家中收取:王庄让家长代表将作业送到学校,教师集中批改;朱庄每三天集中教师到学校批改。

四、追踪督促及时有效各校对部分上交不及时、家长不配合的,分别采用电话访、家访等形式,及时沟通,效果显著。同时又对批改后出现错误的,下发答案,要求学生改正并日日清。比如乡中教师当天检查批改学生作业,有时工作至深夜;第二天公布作业检查数据,并及时进行评讲,受到了家长的赞扬。表现突出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有:谢长春,刘莺歌,李亚丽,卞雨,李珊珊,白帅业、李顺玉、王成、李冰、王艺涵、王玲、马原、李雅芝、王青云、王奇、梁栋、王启萌等。

五、学生参与度极高,效果好 从总结和检查看,学生除个别外都能按时完成。同时,学生学习的各种场景都有检查和上传:读、背名著的、背道法和科学的、做作业的等等。

六、检查结果让人满意按照放假时的安排,2月4日上午9:03分,中心校在群里发了如下的通知:今天抽查乡小四一班,建坪六年级,白鹿四年级,东坪三年级。以上四个学校校长请把以上班级三天的卷子图片及成绩册打包上传,交件夹名字为xx学校2月4日检查材料。 接到通知后四个校长立即整理上传所以学生的作业图片,经检查,这些学科教师的成绩册和卷子对照,批改认真。值得表扬,他们分别是:乡小四一班的任课教师、建坪六年级的任课教师、白鹿四年级的任课教师、东坪三年级的任课教师。

2月7日上午9:27分,中心校在群里发了如下的通知:今天抽查中小一年级,朱庄一年级,官庄四年级,王庄三年级。以上四个学校校长请把以上班级三天的卷子图片及成绩册打包上传,交件夹名字为xx学校2月7日检查材料。 接到通知后四个校长立即整理上传所以学生的作业图片,经检查,这些学科教师的成绩册和卷子对照,批改认真。值得表扬,他们分别是:中小一年级语数教师、朱庄一年级的语数教师、官庄四年级的语数英教师、王庄三年级的语数英教师。20日上午8:51分,中心校在群里发了如下的通知:今天抽查杜庄三年级,大曹四年级,七岔一年级,凌楼二年级。以上四个学校校长请把以以上班级三天的卷子图片及成绩册打包上传,交件夹名字为xx学校第四轮检查材料。 接到通知后四个校长立即整理上传所以学生的作业图片,经检查,这些学科教师的成绩册和卷子对照,批改认真、成绩册有打印的,有手写的,都很好,对以上学校的校长和教师提出表扬。2月6日中心校又重点抽查了乡中七一班和八五班,校长立即通知,各个任课老师及时把卷子图片及成绩册打包上传,经检查,这些学科教师的成绩册和卷子对照,批改认真,值得表扬。他们分别是:乡中的七一班语文李顺玉、英语赵克丽、生物谢明伟老师,八五班的语文王启萌、数学吕静文、物理张鹏老师。

2月23日上午9:25分,中心校在群里发了如下的通知:今天抽查乡小一年级,龙潭二年级,建坪三年级,中小六年级。以上四个学校校长请把以以上班级三天的卷子图片及成绩册打包上传,交件夹名字为xx学校第五轮检查材料。 接到通知后四个校长立即整理上传所以学生的作业图片,经检查,这些学科教师的成绩册和卷子对照,批改认真、成绩册有打印的,有手写的,都很好,对以上学校的校长和教师提出表扬。2月23日,中心校有重点抽查了七五班和八四班,中学陈校长接到通知后立即通知下去,各个任课老师及时把卷子图片及成绩册打包上传。经检查,这些学科教师的成绩册和卷子对照,提交试卷完整,批改认真,值得表扬。他们分别是:乡中的七五班语文王玲、数学刘森杰、英语李珊珊、生物刘森杰老师,八四班的语文贺瑞、数学梁栋、英语李庆玲、物理李亚丽老师。

存在的不足

1、各校都有部分学生提交不及时。

2、个别教师在手机上不能熟练利用批改符号,撰写作文评语等。

3、个别家长不配合。

七年级下册数学总结篇2

即将做出修订,甚至可能退出舞台的现思想品德教材都有哪些版本,这些版本的教材都有哪些特点,这些版本的教材对于今后教材的编写和使用又有何启示?下面就初中思想品德多版本教材进行深入而理性的分析。

一、现有主要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版本的基本情况

从版本上看,现有教材主要有(版本不齐,只作重点说明,排名不分先后)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北师版)、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陕教版)、广东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粤教版)、人民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民版)、江苏人民出版社(以下简称苏人版)、山东人民出版社(以下简称鲁人版)、教育科学出版社(以下简称教科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都师版)、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湘师版)等不同的版本。这些不同版本的教材虽然都依据同一个课标编写,但又各不相同,异彩纷呈。

从结构编排上看,不同版本教材各具特色。例如:十套主要版本教材单元平均数是22单元,课的平均数接近65课,单元数最多的是教科版,最少的是陕教版,课数最多的是都师版,最少的是陕教版;粤教版、湘师版等版本教材每单元课数数量相等;苏人版七、八年级上下学期单元数相等,课数相等,但是单元之间的课数不等,最少的三课,最多有六课;教科版、都师版教材每册书的单元数不等,每单元课数也是不等(教科版两课、三课或者四课,京师版三课或者四课)。另外,都师版五册书的名称不同于其他版本教材,其他版本教材称为“七年级上册(或者七年级上学期使用,下同)”、“七年级下册”等,都师版教材称为“第一册”、 “第二册”、 “第三册”、 “第四册”、 “第五册”;湘师版每个单元后面都安排一个“单元活动设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鲁人版的教材有两套,一套5本是用于六三制学校的;还有一套7本是用于五四制学校的,两套教材在总课数上是相同的,内容也基本相同,只是根据学段的不同,对于教材的内容进行了重新的编排。

二、各版教材的主要特点

1. 依据课程标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这几套教材都依据2003年《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稿)》编写,比如,教材的内容都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各版本教材虽然在编排结构上有所不同,但内容都严格按照“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和“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安排章节。在内容的编排上也大多将“成长的我”(包括认识自我、自尊自强和学法用法的内容)放在了七年级,将“我与他人的关系”(包括交往与沟通、交往的品德、权利和义务的内容)放在了八年级,将“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包括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承担社会责任、法律与秩序、认识国情爱我中华的内容)放在了九年级全一册。

各版本编著者在严格依据课程标准编写教材的同时,也不失灵活性和个性。例如:十个版本的教材大多将学法用法的内容放在了八年级的下册,但也有三个版本的教材将这一内容放在了七年级的下册,还有一个版本的教材将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的内容放在了七年级上册。

2. 取材乡土资源,彰显浓郁的地域性。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影响一方人、造就一方情。在我国,地域文化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具有特定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表现。苏人版、粤教版、湘教版、陕教版、山东版等版本的教材都能利用本地区的地域文化,取材乡土资源,给学生带来了亲切感,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乡土情感。

例如:北师大版在九年级第3单元第9课《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各抒己见”栏目中就举了京剧的例子;湘师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节《与友同行》“善交益友”的内容就选用了青年时代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时,结交蔡和森、向警予等十几个益友的事例,还在事例的旁边配上了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的插图照片。苏人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七课《行为与后果》第二目《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每个人都有行动的自由,但是自由必须以不损害他人的、集体的和社会的权利和自由为前提”知识点时就列举了“有情有义的徐州人”――江苏省徐州市丰县王集村农民工小张认为自己感染“非典”,主动隔离的事迹。粤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人生多彩》的“在劳动创造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使用了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的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钟南山院士的工作照片。

3. 突出育人功能,凸显鲜明的德育性。思想品德课程本身就是一门德育课程,而承载这门德育课程的重要载体的就是思想品德教材。不管是哪个版本的教材,都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每一个版本的教材都注重对学生进行自觉纪律教育、劳动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理想教育等德育内容的教育。可以说,各个版本的教材都凸显了鲜明的德育性,起到了很好的育人效果。

例如:人民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新天地》第三课《我的自律宣言》明显是在对学生进行自觉纪律教育。湘师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树立团队精神》、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公共利益》、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笑迎新生活》第三课时“创建新集体”、苏人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善于交往》第九课“众人划桨开大船”、粤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中学》第三课“融入新集体”、鲁人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热爱集体 融入社会》第四课《我与集体共发展》等都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苏人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自立自强》第一课《好习惯受用一生》中“受益一生的好习惯”就包括“勤于劳动的习惯”。同时,各个版本的教材就用大量的篇幅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传承、法治意识的树立和坚定理想信念的德育教育。

4. 注重创新再造,力求个性的差异性。虽然各版本的教材都依据一个课程标准编写,但是任教过多版本教材的教师会惊喜地发现,编著者可以编写出这么多异彩纷呈的不同版本教材出来,让人眼前一亮,心里一喜。每一个版本的编写都是一次创新的过程,各版本教材各具特色。各版本教材在内容安排、单元设计、课数安排,活动设计等方面亮点纷呈。

例如:湘师版每个单元后面都安排一个“单元活动设计”,初中三年共有25个“单元活动设计”,每个“单元活动设计”里一般又设计了三至五个活动供学生选择完成。“单元活动设计”里的活动有撰写“进入中学”主题小论文、中学生活适应情况调查、“夸夸我同学”主题班会、学习经验交流、寻找成才故事、采访成功人士、制定意志锻炼计划、收集名人名言、讲述伟人明星艰辛历程、介绍好朋友、周日我当家、采访老师、辩论大擂台、查找法律资料、调查乡规民俗、给心理老师写信、庆祝爸妈生日、谈谈看法、写诚信日记、观赏诚信影片、建立诚信档案、演讲比赛、集体讨论、写观察记录、格言创造、时政沙龙、手抄本评比、写科幻小说、参观科技博物馆、设置梦想瓶、听报告会等形式,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德育效果的实效性。

5. 贴近学生生活,蕴含明显的人文性。人文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不论哪个版本的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就从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出发,做到以学生为本。各个版本的教材都选用了大量的人文素材作为教材的资源,不管是哪个版本的教材,选取的素材都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有的版本的教材在某个教材上直接选用学生身边的事例。这些事例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让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更容易产生共鸣。

例如:教科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在分数的背后》第十四课《分数之外的收获》在列举“在考试与分数之外,我们有广阔的生活空间,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时运用了八张照片作为例证。这八张照片有整理房间、踢足球、滑雪、插秧、工厂参观、街头清洁、开学军训和推轮椅车老人过马路等。这些都是发生在学生身边再熟悉不过的事例,有些图片能引起学生共鸣,使其倍感亲切,同时也升华了学生的人文情怀。值得一提的是,编著者在选图的时候既考虑到了男生(如踢足球)又考虑到了女生(如整理房间);既考虑到了北方的实践活动(如滑雪)又考虑到了南方的实践活动(如插秧);既考虑到了城市生活的学生(如推坐轮椅车的老人过马路)又考虑到农村生活的学生(如插秧)等。可以说,图片的编排本身就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

三、对现有版本教材的使用感悟

1. 做一名“知者”,认真研读课标。首先,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出来的。无论是教材的编写还是教材的使用和把握,都不得不研读课程标准。《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已经一年多了,此版课程标准较上版课程标准而言,更加符合现在的教学,更加注重探究,更加符合“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叙写方式,但是是否每一位初中思想品德老师都仔细研读过,是否每一位思想品德老师都已经将2011版课程标准与2003版实验稿课程标准进行了比对,是否每一位思想品德老师都对2011版课标较之与实验稿课标在哪些方面作了调整有较为详细的了解?

其次,“教材编写要以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更新教育观念”。 因此,除了课标之外,每位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编著者和使用者都必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地了解,以便更好地把握和使用教材。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再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已经明确指出,排在2013年各项工作之首的是“要深入推动十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十精神要“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首先就要准确把握十的基本精神,这是学习和贯彻的前提。因此,无论是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编著者还是使用者,都要认真学习了解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灵魂的十精神,用党的十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为党的教育事业多做贡献。

2. 做一名“智者”,学会善用教材。作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应该学会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通过各个不同版本教材的介绍,老师们可以发现,“唯教材是教”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教师应该成为教材的主人,不要被教材牵着鼻子走,要学会利用教材而不是被教材利用,更要学会善于活用教材。

有的教师在熟悉了某一版本的教材后,对于新任教的“新”版本教材有很大的不适应。感觉自己在上一版本教材的教学过程中积累的资料和教学经验好像再无用武之地,甚至出现了短暂的“本领恐慌”,不知该如何进行教学。其实,这完全是个误会。

例如:对于消费者权益方面的内容,各版本教材是这样安排的。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中第八课《消费者的权益》;粤教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中的第三课《维护消费权》;人民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法律在我心中》的第八课《做合格的消费者》;苏人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与法同行》中的第十六课《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鲁人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依法享有人身权、财产权、消费者权》中的第三课的第三课时的《做个聪明的消费者》;都师版教材第四册(八年级下学期用)第二单元《法律维护权益(上)中的第六课《消费者的权益》;湘师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关注经济生活》中的第三节《做理智的消费者》。由此可以看出,除陕教版和教科版等版本教材没有编排消费者权益方面的内容之外,其他版本教材都在相应章节编排了这个内容。在教材版本更换时,初中思想品德老师完全可以将原来任教的版本中关于这方面的内容进行加工,甚至进行再创造,可以说是已经“有备而来”。笔者在教消费者权益的内容时,喜欢将教材的课时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一般将这部分内容放在3月15号前后学习,效果相当不错。

3. 做一名“执者”,善于搜集素材。教材上的素材也许在编写进去的时候是最新最近发生的时事,但是教材里的素材毕竟要经过编写、印刷、分发等程序,最终到达使用者手中,也许这时,教材里的素材已经变成了旧闻,不再是时事了,甚至已经不再适合放在教材里使用。一个执着于把书教好的教师,会用心地去搜集和书本有关的材料。

例如:笔者任教初中思想品德多年,养成了喜欢搜集素材的好习惯。在电脑不普及的年代,看到了对思想品德教学有利的素材,往往喜欢剪贴,甚至用手抄的方式将有关于教学的素材记录下来。有了电脑以后,特意在电脑中设置了专门的文件夹,用于存放搜集来的教学资料。在全国一些同行的热情帮助下,有幸收藏阅读了人教版、粤教版、陕教版、人民版、苏人版、鲁人版、教科版、京师版、湘师版等多版本教材。在阅读的同时,将这些版本教材中的素材进行了归并整理,分类存档。对于还能够继续使用的素材进行了梳理,这给我任教现在的版本教材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4. 做一名“织者”,擅长编织教材。更换教材版本的时候常听到有教师抱怨说,这套教材教了几年了,教惯了原来版本的教材,现在换了别的版本的教材,“新”版本的教材不会教了!随着2011版新课标的,这种声音似乎又开始在初中思想品德老师中冒出。近期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深入推动十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工作要求给了我们教材要据十精神修订的信息,不少教师对修订后的教材充满了期待,但也有一些教师对新教材有了“不会教”的担心。其实,大可不必担心。教材虽然版本不同,只要大家能够吃透教材,学会“编织”教材,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使用教材的教学虽然依据于教材,但又不应该拘泥于教材。

七年级下册数学总结篇3

据本市学者调查研究发现,部分初中校音乐课堂中的合唱歌曲教学现状如下:①由于教学时间、生源结构、歌曲难度等因素,许多学生和教师存在畏难情绪,教师们未能很好的完成两个声部教学,以完成主要声部为教学目标。②课堂中缺乏有效训练,合唱歌曲的教学未能达到和谐、动听。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程标准要求:音乐教师应重视常规音乐课堂中的合唱教学,选择正确的策略进行教学,提高合唱教学的质量,完成教学目标。笔者将对影响初中音乐课堂中合唱教学策略选择的因素进行分析,希望能有助于今后教师们在合唱教学中进行正确的教学提高合唱教学效率。仅供老师们参考。

一、学习者因素

分析学情共性和差异性才能在教学中选择切实可行且高效的教学策略。学生进入初中以后,在意识形态、生理状态上都跟小学存在明显的差异。教师可以用问卷调查、音乐素质测试、谈话等方式对每班的学生的前在状态和潜在状态进行了解,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策略。

例如:笔者对Y校6个班级进行音乐素质测试卷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两项分析:第一项进行总体的学情分析。根据学生对基本音乐知识、技能掌握程度不同,思考合唱教学的目标是什么?哪些方面是需要强化训练?合唱教学应当怎样分组?学生是否具有开放式教学的潜能等。第二项可以进行学生音乐基础知识、音乐能力水平的系统差异性分析。

例1是针对音乐素质测试卷结果好、中、差的三个班级进行问卷和访谈的调查分析。

例1:

Y校抽样三个班对音乐课学习状态调查分析

(一)学习态度与动机

调查显示,58%的学生认为音乐学习只是为了娱乐,至于学成什么样并没有太多要求;62%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进行合唱教学;38%的学生认为合唱教学是有意义的。

(二)学习兴趣

调查显示,80%的学生喜欢流行音乐,不适应音乐课本的歌曲;16%的学生认为初中音乐教材中的歌曲与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相比,难度加大许多,歌曲不好听,不想学习。

(三)音乐学习习惯

调查显示,85%的学生参与演唱并能够对他人的演唱做出评价;68%的学生愿意参与音乐课堂中的实践活动; 30%的学生认为自己完全认识乐谱;10%的学生表示愿意主动参与音乐的创造活动;76%的学生有小组合作的意识,愿意于他人配合合作。

(四)合唱学习经验调查

调查显示,35%的学生从未参与过合唱或者从未有过合唱经验;63%的学生没有经过系统阶梯性的合唱训练。

(五)课外学习音乐方面

曾经或现正参与课外音乐学习的学生比例高达44%,其中多数是以乐器学习为主。这部分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

例1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初中生已奠定了基本的音乐知识,他们对自己喜欢的音乐乐于参与,对不感兴趣的音乐极不情愿参与。教师们可以对学生进行音乐素质测试,对学生的音乐知识水平、现有音乐知识结构、音乐学习习惯、音乐学习兴趣、合唱学习经验等方面调查分析,激发合唱学习兴趣,选择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做到高效且有针对性。

二、教学者因素

(一)教师的学习背景直接影响着合唱教学的过程及方法

教师的学习背景指是否经过专业的音乐素养训练、学过合唱指挥、是否有很深的专业积累、专业学习是哪个类型的音乐学习。例如:高校学习声乐专业的老师会比学习器乐的音乐老师更加注重科学的演唱;曾经经过专业合唱梯度训练的教师,会有意识的在课堂中渗透合唱教学,对合唱歌曲进行系统的规划教学,由易到难,会更加注意音乐的和谐。教师的合唱教学过程与方法的选择与其就职前的专业知识获得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二)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合唱教学的组织与处理

教师的综合素质包括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知识、教学组织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调控能力、教学经验等。教学能力直接关系着过程的实施和教学生成的策略调整,教学经验则影响教师对学生和音乐作品的判断。

三、教学内容因素

教学内容是影响教师教学策略选择最重要的因素。笔者对2012版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初中音乐教材中的合唱教学歌曲进行分析分类。

(一)苏少版初中音乐合唱歌曲基本情况列表

七年级上册:《欢乐的啦啦歌》、《茉莉花一》、《我和你》、《念故乡》、《欢乐颂》。

七年级下册:《渴望春天》、《爱星满天》、《我们在一起》、《杨柳青》、《彩云追月》。

八年级上册:《嘎达梅林》、《愛我中华》、《赶圩归来啊哩哩》、《桑塔.露琪亚》、《献给老师的歌》。

八年级下册:《大海啊,故乡》、《踏浪》、《划船曲》、《钟声嘀嗒》。

九年级上册:《故乡的小路》、《阳光三叠》。

九年级下册:《同一首歌》、《友谊地久天长》、《骊歌》。

(二)苏少版初中音乐合唱歌曲分类

1.根据情感、速度分类

(1)属于曲速稍慢抒情类的有:七年级上册《我和你》、《念故乡》;七年级下册《爱星满天》、《林中那间小屋》;八年级上册《嘎达梅林》、《献给老师的歌》;八年级下册《大海啊,故乡》;九年级上册《故乡的小路》、《阳关三叠》;九年级下册《同一首歌》。

(2)、属于曲速中等至稍快抒情类,赞颂某种事物或者美好情感的有:七年级上册《茉莉花一》、《欢乐颂》;七年级下册《彩云追月》;八年级上册《爱我中华》、《赶圩归来啊哩哩》、《桑塔.露琪亚》;八年级下册《划船曲》、《钟声嘀嗒》;九年级下册《友谊地久天长》。

(3)属于欢快活泼,体现青春活力的有:七年级上册《欢乐的啦啦歌》;七年级下册《渴望春天》、《我们在一起》、《杨柳青》;八年级下册《踏浪》;九年级下册《骊歌》。

(4)属于中国民族调式的歌曲有:七年级上册《茉莉花一》、《我和你》;七年级下册《杨柳青》、《彩云追月》;八年级上册《嘎达梅林》、《爱我中华》、《赶圩归来阿哩哩》;九年级下册《阳关三叠》。

教师们可以根据歌曲的音乐要素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达到二声部教学的目标。

2.根据演唱难度分类

(1)属于音域跨度超过一个八度的歌曲:七年级下册《爱星满天》、《彩云追月》、《林中那间小屋》;八年级上册《爱我中华》、《獻给老师的歌》;九年级上册《故乡的小路》、《阳关三叠》;九年级下册《同一首歌》、《骊歌》。

(2)属于节奏复杂或者有变化音的歌曲:八年级下册《划船曲》、《钟声嘀嗒》;九年级上册《故乡的小路》、《阳关三叠》。

3.根据二声部创作类型分类

(1)复调模仿式。苏少版的教材中的采用复调模仿式的二声部歌曲中都是采用严格完全模仿的同度卡农形式,即模仿声部的音乐材料跟导声部的音乐材料完全相同,只是模仿声部追随导声部先后出现。在歌曲的演唱形式上是以轮唱的形式出现。属于此种创作类型的二声部歌曲有七年级上册《欢乐的啦啦歌》、七年级下册《杨柳青》。

(2)复调对比式。复调对比式是歌曲的两个声部旋律各具独立个性,旋律完全不同。复调对比式可以有好几种形式:

第一种,主题旋律与二声部旋律完全是两个独立的旋律,各不相同或是以卡农形式出现的不同旋律的二声部。例如:七年级下册《彩云追月》、九年级上册《阳关三叠》、九年级下册《同一首歌》。以七年级下册《彩云追月》为例(例2),歌曲上下两个声部旋律节奏、旋律各不相同。

例2:《彩云追月》

第二种,主题旋律可以在第一声部和第二声部中交叉出现。例如:七年级上册《茉莉花一》。前半部分,主题旋律出现在第一声部,后半部分从让我来把主题旋律出现在第二声部。

第三种,加花形式。即在主题旋律的长音拍子上加入第二声部旋律。加花的旋律可以是主题旋律的重复、变化重复也可以是完全不同的旋律。

第四种,混合式,即将以上三种形式混合出现的复调对比式二声部。例如:七年级上册《我和你》。这首歌曲的二声部出现在第一、二乐句。第一乐句采用变化重复主题旋律加花式,第二乐句则是完全不同旋律的复调对比。

复调对比式这种二声部音乐保持了主题音乐的风格情绪,起到烘托与增强音乐趣味的作用。这种二声部的演唱难度也比较大,需要教师选择多种合适的教学方法多加练习。

(3)固定音型式。类似于分解和弦式伴奏音型,是一种以固定的节奏不断重复为特点二声部,常用在具有活泼跳跃、舞蹈律动性格的歌曲中。例:八年级上册《赶圩归来啊哩哩》。乐曲的二声部是以固定的节奏型,不同的和弦分解进行的。

(4)双音同步型。这是运用最广的一种二声部形式,它的特点是两个声部的节奏整体划一(局部可以有微变),二声部完全是主题旋律音的下方三度、六度、四度、五度音程。音响效果能体现出音程协和的特点,较单声部具有较饱满的音响和声效果。

属于双音同步的作品有:七年级上册《念故乡》、《欢乐颂》;七年级下册《渴望春天》、《爱星满天》、《我们在一起》、《林中那间小屋》;八年级上册《嘎达梅林》、《爱我中华》、《桑塔.露琪亚》、《献给老师的歌》;八年级下册《大海啊,故乡》、《踏浪》、《划船曲》、《钟声嘀嗒》;九年级上册《故乡的小路》;九年级下册《同一首歌》、《友谊地久天长》、《骊歌》。

四、小结

七年级下册数学总结篇4

【关键词】观察;探索;分析;归纳;总结;掌握

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要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学会从具体、特殊的数学事实中探究出其存在的规律,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为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及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为培养学生养成探索规律和发现新知识的行为习惯,人民教育出版出版的初中数学教科书(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数学课本)编写有以下的规律探索题目:

图1

1. 七年级上册数学课本(人教版)第73页数学活动1:如图1所示,用火柴棍拼成一排由三角形组成的图形,如果图形中含有2、3或4个三角形,分别需要多少根火柴棍? 如果图形中含有n个三角形,

2. 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人教版)第84页习题7.3第1题:画出六边形的全部对角线。(拓展思维:如果是n边形,全部共有多少条对角线?)

3. 九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第28页习题22.1第7题:参加一次聚会的每两人都握一次手,所有人共握手10次,有多少人参加聚会?

4. 九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第48页习题22.3第6题参加一次足球联赛的每两队之间都进行两比赛,共要比赛90场,共饿多少个队参加比赛?

探索规律数学题会给学生带来困惑,学生不知从何下手。因此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亲自动手(画图和列表),从简易开始,逐渐递增,认真观察,寻找常量和变量,探索变量变化的规律,并归纳总结解探索规律数学题的一般步骤和解题思路。以上1-4题应列表如下(表1):

表1

个数1234567…n

火柴数33+2×13+2×23+2×33+2×43+2×53+2×6…3+2n

边数45678…n

对角线数22+32+3+42+3+4+52+3+4+5+6…2+3+…+(n-2)=0.5n (n-3)

人数23456…n

次数11+21+2+31+2+3+41+2+3+4+5…1+2+3+…+(n-1)=0.5n(n-1)

队数23456…n

场数22+42+4+6=2(1+2+3)2(1+2+3+4)2(1+2+3+4+5)…2(1+2+…+n-1)=n(n-1)

探索规律是数学发现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性思维,也是探索发现新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新课程标准试行以来,规律探究型试题成为中考命题热点。这类中考试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动手、观察、类比、探索发现、归纳总结的能力,从具体、特殊的数学事实中探究出其存在的规律,把潜在一些数学问题表象中的本质挖掘出来,既考察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又考察学生观察、归纳、猜想能力,对学生的数学能力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这类试题大都作为“小压轴题”出现在选择、填空题的最后一题,带有较强的选拔性。由此,学生应深透地理解和熟练地掌握此类题目的解题方法。

七年级下册数学总结篇5

1.“东汉末年分三国”。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A.淝水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2.我们现在坐的方凳、圆凳,吃的烧饼、蒸馍等,都是我国古代民族大融合的产物。极大地促进了北魏时期我国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是

A.人口大量南迁 B.张骞出使西域

C.孝文帝改革 D.江南的开发

3.汉字是公认的人类历形态最美、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下列作品中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是

4.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

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D.南方人口增多

5.“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与汉通婚、学习汉族礼法。”这些内容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

A.管仲 B.商鞅

C.秦孝公 D.北魏孝文帝

6.下列图片选自同一本著作,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些图片出自

A.《水经注》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

7.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

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D、南方人口增多

8.“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下列哪个时期?

A.魏晋时期 B.唐朝中后期

C.南宋 D.元朝

9.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了里氏7.0级地震。在三国时期,这一带主要属于下列哪一政权管辖

A、魏 B、蜀 C、吴 D、西晋

10.祖冲之在数学领域最突出的成就是

A、造出了千里船

B、利用并发展了前人创造的“割圆术”

C、写了一部数学著作《缀术》

D、求得比较精确的圆周率11.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的战役是

A、赤壁之战 B、淝水之战 C、牧野之战 D、官渡之战

12.南朝时期,促成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的最重要客观条件是 ( )

A.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 B.北方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南传

C.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D.统治者采取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

13.下列选项中搭配错误的一组是

A.《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B.《兰亭序》 —— 顾恺之

C.《齐民要术》 —— 贾思勰 D.《水经注》 —— 郦道元

14.在影视作品中,因为出现不合历史的场景、物品或前后场景不一致,被 称为“穿帮”。电视剧《三国》摄制组布置了一个曹植的书房场景,根据你所学过的历史知识回答,哪个道具的出现会导致“穿帮”

A.椅子上放着一件丝绸衣服 B.书桌上有一摞书籍

C.墙上挂有《洛神赋图》 D.桌上放有一盘葡萄

15.人们常说“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下列政权曾在洛阳定都的有

①西周 ②曹魏 ③西晋 ④东晋 ⑤北魏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②④⑤

16.贾思勰是我国古代的农学家,他编著的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是( )

A.《九章算术》 B.《齐民要术》

C.《水经注》  D.《兰亭集序》

17.江南经济开发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下列与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不相关的( )

A.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 B.北方长期战乱,人口大量南迁

C.南方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D.北方先进生产技术传入南方

18.下图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这种人口大规模南迁的情况开始于( )

A.西汉 B.东汉末年

C.三国  D.西晋

19.在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对其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这两次战役都是历的以少胜多战例

B.这两次战役都是曹操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C.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D.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20.北魏孝文帝改革带头纳汉女为妃,让弟弟娶汉女为妻;改姓为元;对30 岁以下仍讲胡语者“降爵黜官”。孝文帝的这些措施是()

A.得到了全体贵族的支持 B.有利于北魏统一全国

C.阻碍了汉族文化发展 D.促进了民族融合21.“三顾茅庐”、“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的历史故事,下列古典小说中包含这些故事的是

A.《三国演义》 B.《西游记》

C.《水浒传》 D.《红楼梦》

22.南京是六朝古都。下列政权曾定都南京的是

①曹魏 ②西晋 ③东晋 ④吴 ⑤北魏 ⑥南朝

A.①②③ B.③④⑥

C.④⑤⑥ D.①③④⑤⑥

23.“……由是操之势力,不能复至南方,而三国之势遂定”,奠定这一局面的战役是

A.官渡之战 B.牧野之战 C.淝水之战 D.赤壁之战

24.下列艺术品问世时间距离诸葛亮生活的年代最远的是:

A. 《兰亭序》 B. 《洛神赋图》

C. 《女史箴图》 D. 龙门石窟佛像

25.下列关于石窟艺术表达不正确的是( )

A.体现了田园诗意境 B.包含外来艺术特色

C.不限于雕刻艺术 D.佛教盛行的结果

26.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原因中没有( )

A.北方战事多,南方战事较少,相对安定

B.北方人口南迁,充实了江南劳动力

C.北方人民给南方带去了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技术

D.南方遍布人工运河

27.“三 顾频繁天下计,一朝晤对老臣心。”这是一幅有关三国人物的联语。此处“老臣”是指( )

A.刘备 B.关羽 C.张飞 D.诸葛亮

2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语出( )

A.司马迁 B.曹操 C.曹丕 D.曹植

29.有人说:“我们国家的历史是一部改革与创新的波澜画卷。”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社会发展,主要表现在

A.打击了隋朝的残暴统治 B.奠定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基础

C.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 D.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

30.“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史实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①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②唐沿用隋代的三省六部制

③辽仿效中央王朝的政治制度统治汉人

④清朝时,反击沙俄入侵,取得雅克萨之战的胜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二、填空题

31.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有的人的事迹影响千代,有的人的行为左右一个时代。以下这些人物你熟悉吗?

(1)我国的四大发明享誉全球,人物l在这方面做出的贡献是 。

(2)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是以人物2的名字命名,他在数学领域的一项突出成就世界近一千年。该人物是 。

(3)人物3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被外国媒体称为“东方魔稻”,他是 。

(4)人物4相信大地是球形的,以欧洲向西航行,一定能到达东方,他最后发现了美洲大陆。他的名字是 。

(5)“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说这句名育的是人物5。他在天文学上的主要贡献是 。

32.唐诗《蜀道难》是 代表作之一,古蜀国是刘备建立的,都城在 。

33.安徽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成就辉煌。

(1)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率87万大军攻打东晋,东晋以少胜多,此战役是 。

(2) 1898年,安徽巡抚 在安庆创办求是学堂,开了安徽近代教育之先河。

(3) 1984年安徽省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 在合肥成立。拉开了全省兴办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和外商独资企业的序幕。

34.安徽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1)“草木皆兵”出自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______。

(2)明清时期,徽商兴盛,在江南各地尤为活跃,有“______”之说。徽商好儒,极重视______。

(3)改革开放后,1985年,第一届安徽______洽谈会在合肥举行,此后每年举行一次。

35.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 ;明成祖把都城从 迁到北京。

36.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促进了安徽经济的繁荣。

(1)_____后,前秦政权瓦解,东晋相对安定,江南经济有所发展。

(2)徽商活动范围广,许多集镇因徽州商帮而起,故江南流行“________ ”之说 。

(3)安徽近代工业起步较早,安徽近代工矿业以1877年杨德创办的_______为开端。

37.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正确答案。

(1)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3)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

(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

(5)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6)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38.我国古代许多作品为后世所传诵。

(1)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________。

(2)东汉时期具有当时 世界先进水平的数学名著 ______________ 。

(3)老子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的作品是______________。

(4)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医圣的作品______________。

(5)王羲之的作品,天下第一行书是________。三、问答题

39.阅读下列 材料: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江南为之盛国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请回答:

(1)这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1分)

(2)江南经济迅速得以发展的原因有哪些?(3分)

(3)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3分)

40.(8分)改革是一种普遍的历史现象,它与历史的发展相始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学习汉族文化,仿照汉人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提倡说汉话,改鲜卑复姓为汉字单姓,禁穿胡服,仿南朝制定官制,妇女冠服,提倡与汉族通婚。

材料二:在危机不断恶化的危急形势下,富兰克林•罗斯福于1932年获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他在接受提名人的演说中说:“我向你们,也向我自己发誓:一定要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摘自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2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历哪次改革?(2分)这次改革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

(2)材料二中的“危机”指什么?(2分)“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2分)

41.阅读下列引文,并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公元前202年,曹操以少量兵力同袁绍的大军作战,打败袁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材料二:公元208年,曹操帅大军南下同孙权、刘备的联军决战,孙权的大将周瑜,利用曹军不习水性的弱点,指挥联军用火攻的办法,大败曹军。

材料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的是哪两次战役?(2分)这两次战役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是什么?(2分)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社会现象?(2分)

(2)材料三中的这首诗抒发了曹操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想一想,他当时的雄心壮志是什么?(2分)他的抱负实现了吗?(1分)

(3)曹操在两次战役中的结局如何?(1分)

(4)材料二反映的战争之后形成了什么局面?(2分)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三国鼎立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所以答案是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鼎立

2.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孝文帝改革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北魏时期,孝文帝改革采取了很多汉化政策,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所以答案是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北方民族大融合

3.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我国古代的书法成就。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是东晋王羲之的作品《兰亭序》,也就是C图。故答案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4.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江南经济的开发原因的理解能力,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由于战乱,劳动人民为了躲避战乱,大量南迁,不仅为南方增加了大量的劳动力,还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北方的生活方式,民族间的关系逐渐融合起来,其中把小麦等的种植方法也带去了南方,这样,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饭外,还有面食,栗米饭等北方食品,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民族融合

5.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知识,材料中“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与汉通婚、学习 汉族礼法。”,这些都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所以答案是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 融合•北方民族大融合

6.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天工开物》的相关内容。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详细记载了各种农作物和手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种植加工以及手工业生产技术,上图反映的就是《天工开物》的内容,故选C。

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明清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科学技术与世俗文学•《天工开物》

7.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江南经济的开发的相关内容。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下,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经验,使江南地区迅速发展起来,再加上民族融合的影响,使得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故选A。

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南方经济的发展•江南经济的发展

8.C

【解析】

试题分析:学生要读懂材料再进行选择,材料反映的是“东南”已经成为全国财政的主要来源。结合所学可知,从东汉末年开始,经济重心就不断南移,到南宋时期,南方经济已经超过北方,故选C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江南地区的开发

9.B

【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可知,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一带,刘备占据湖北及湖南的大部分地区,还向西占领了四川,孙权据长江以南,故选B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鼎立

10.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祖冲之的成就。祖冲之是南朝时期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机械制造家,他一生成就很多,最突出的是在圆周率方面,是世界上第一位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故选D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昌盛的秦汉文化11.D

【解析】

试题分析:东汉末年比较的战役有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展开战争,曹操以少胜多,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故选D项。牧野之战发生在商周之间,淝水之战发生于东晋与前秦之间。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鼎立

12.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江南经济的开发的原因。南朝时期,促成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的最重要客观条件是北方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南传,A、C、D均属于主观原因,故选B。

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南方经济的发展•江南经济的开发

13.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著作与作者的搭配。《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张仲景,《齐民要术》的作者是贾思勰,《水经注》的作者是郦道元,《兰亭序》的作者是王羲之,不是顾恺之,顾恺之的绘画作品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所以B项搭配错误。

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大一统的秦汉帝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医圣”张仲景;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世界的科学技术•贾思勰和《齐民要术》;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世界的科学技术•郦道元和《水经注》;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书圣”王羲之

14.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三国时期的相关内容。三国时期人们会穿丝绸衣服。汉朝时期造纸术就发明了并得到改进,所以三国时期会有书籍。西汉时期丝绸之路开辟后,西域的葡萄就已经传入我国,所以三国时会有葡萄。《洛神赋图》是东晋人顾恺之的作品,不会出现在三国时期,所以答案选C。

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大一统的秦汉帝国•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大一统的秦汉帝国•先进的科学技术•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顾恺之和绘画

15.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历曾经定都洛阳的政权。西周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东晋定都在今天的南京。曹魏、西晋、北魏都曾定都洛阳,所以②③⑤符合题意,答案选B。

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夏商西周的更迭•西周的建立;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曹魏的建立;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北方的民族汇聚•北魏孝文帝改革

16.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化的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的农学家,写有《齐民要术》一书,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所以选B。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17.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江南地区开发的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B、C、D都是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而A选项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与江南地区开发二者一北一南,没有关系,所以选A。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江南地区的开发•江南地区的开发

18.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民族融合的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东汉末年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而许多中原人为了躲避战乱,逃亡江南地区。所以选B。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江南地区的开发•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江南地区的开发

19.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三国鼎立的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200年官渡之战(曹操与袁绍)、208年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与曹操)都是以少胜多的战役,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官渡之战曹操获得胜利,而赤壁之战以曹操的失败而告终,所以选B。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三国鼎立•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20.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措施,包括:穿汉服,说汉话,改汉姓,与汉族通婚等措施,这些措施都促进了民族融合。因此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北方民族大融合21.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题文中“三顾茅庐”、“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的历史故事,均发生于东汉末年、三国 初年,因此它们出 自历史小说《三国演义》。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

22.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关于南京的历史的相关内容。历东吴、东晋和南朝的都城都在今天的南京。曹魏、西晋、北魏的都城都在今天的洛阳,所以答案选B。

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三国鼎立;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北方的民族汇聚•北魏孝文帝改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南方经济的发展•淝水之战

23.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赤壁之战的相关内容。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打败了曹操的军队,曹操无力南下,为后来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所以答案选D。

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赤壁之战

24.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诸葛亮生活的年代的识记。诸葛亮生活在三国时期,《兰亭序》、《洛神赋图》、《女史箴图》都是东汉的作品,龙门石窟佛像则是南北朝石窟艺术的杰作。东汉和三国距离年代近。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鼎立

25.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石窟艺术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为了宣传佛教,南北朝时出现石窟艺术。石窟艺术继承了秦汉以来的传统风格,同时吸收了佛教艺术的优点。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26.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原因的准确识记。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原因有北方战事多,南方战事较少,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去劳动力,北方人民给南方带去了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技术,南北方人民共同劳动。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江南地区的开发

27.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题干中出现“三顾频繁天下计,一朝晤对老臣心。”这是一幅有关三国人物的联语。给我们解题提供了重要信息,老臣是三国人物,三顾应是三顾茅庐,和诸葛亮有关。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鼎立

28.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曹操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的曹操不仅是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诗人,其的作品《龟虽寿》的名句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故此题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鼎立

29.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北魏孝文帝改革意义的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措施,促进了北方的民族融合,促进了社会发展。因此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

30.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①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②唐沿用隋代的三省六部制;③辽仿效中央王朝的政治制度统治汉人;④清朝时,反击沙俄入侵,取得雅克萨之战的胜利。这四件事中,①和③是符合“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潮流的主题,②是加强中央集权制的主题,④是符合抗击外来侵略的主题。故答案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北方民族大融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31.

(1)改进造纸术;(2)祖冲之;(3)袁隆平;(4)哥伦布;(5)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的历史人物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我国的四大发明享誉全球,人物l,东汉的蔡伦在这方面做出的贡献是改进造纸术;(2)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是以人物2祖冲之的名字命名,他在数学领域的一项突出成就世界近一千年;(3)人物3是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被外国媒体称为“东方魔稻”;(4)人物4是哥伦布,他相信大地是球形的,以欧洲向西航行,一定能到达东方,他最后发现了美洲大陆;(5)“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说这句名育的是人物5牛顿,他在天文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昌盛的秦汉文化(一)•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祖冲之和圆周率;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科学技术的成就(一)•籼型杂交水稻;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新航路的开辟•科学和思想的力量•科学的革命

32.李白 成都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唐朝繁荣文化的代表唐诗的相关知识,《蜀道难》是唐朝影响的诗人李白写的赞美名山大川的代表作之一,古蜀国是刘备称帝建立汉的地方,史称蜀,都城在成都。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鼎立;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33.

(1)淝水之战

(2)邓华熙

(3)安利人造革有限公司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淝水之战相关知识,准确记忆课本所学知识即可回答,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率87万大军攻打东晋,东晋以少胜多,此战役是淝水之战。

(2)本题考查安徽近代教育发展相关知识,对安徽地方史进行系统学习即可回答,1898年,安徽巡抚邓华熙在安庆创办求是学堂,开了安徽近代教育之先河。

(3)本题考查安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相关知识,结合安徽地方史即可回答,1984年安徽省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安利人造革有限公司在合肥成立。拉开了全省兴办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和外商独资企业的序幕。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上•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江南地区的开发;安徽地方史

34.

(1)淝水之战 (2)无徽不成镇 、文化教育(3)对外经济贸易

【解析】

试题分析:(1)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淝水之战相关史实的掌握。晋太元八年(383年)前秦苻坚率百万大军南侵,谢玄以少量精兵打了胜仗,这就是的淝水之战。苻坚兵败,登寿阳城,见八公山上草木连绵,以为山上布满了晋兵,全军惊惶败逃。"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典故就是出自 此战。

(2)此题考查是明清经济发展的史实,安徽商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徽商兴盛”意思是安徽的商人很多,在江南地区的市场安徽商人占多数,支撑着江南地区商业的发展。所以有“无徽不成镇”的说法。“徽商好儒”,“儒”儒学这里指思想文化,代表的是安徽商人还比较重视文化教育。

(3)此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后,南方地位的发展,特别是安徽地区发展的史实。题干中说“改革开放后”所以在安徽举行的洽谈会,肯定是跟开放有关,联系课本所学知识,确定答案是“对外经济贸易”。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册•国家的生产和社会的变革•春秋战国的纷争;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35.洛阳 南京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北魏历史和明朝明成祖的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为加强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靖难之役后,明成祖改北平为北京,并于1421年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北方民族大融合•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明朝君权的加强•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36.(1)淝水之战 (2) 无徽不成镇 (3)池州煤矿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江南经济的发展的相关内容。淝水之战后,前秦政权瓦解,东晋相对安定,江南经济有所发展。

(2)本题考查的是有关徽商的相关内容。徽商活动范围广,资本雄厚,形成了商帮,许多集镇因徽州商帮而起,故江南流行“无徽不成镇”之说。

(3)本题考查的是安徽工业的起步。安徽近代工业起步较早,安徽近代工矿业以1877年杨德创办的池州煤矿为开端。

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南方经济的发展;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明清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明清经济发展•徽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艰难起步•近代工业的兴起

37.(1)统一国家的建立(或大一统)。(2)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3)鸦片战争。(4)五四运动。(5)三大改造基本完成。(6)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1、2小题考查中国古代不同阶段的特征,是中国古代史单元章节的大标题。3、4、5、6小题则是识记层次的要求。

38.(1)《齐民要术》(2)《九章算术》(3)《道德经》(4)《伤寒杂病论》(5)《兰亭序》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的作品。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是《齐民要术》;东汉时期具有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数学名著是《九章算术》;老子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的作品是《道德经》;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医圣的作品是《伤寒杂病论》;王羲之的作品,天下第一行书是《兰亭序》。

39.

(1)江南经济发展繁荣

(2)①南方相对安定,北方多战乱,大量人口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②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③统治者重视。

(3)我国经济重心南移。

【解析】

试题分析: (1)此问考查的是我国江南经济发展的相关史实。材料分析题,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做到一边读材料一边读设问。要理解题意,紧密结合材料。从题干和材料中找出提示的关键词。“江南为之国盛,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说明江南经济很繁荣,农业丰收、生产的丝绵发达,可以供天下使用。

(2)此问考查的是江南经济的发展的原因。属于 基础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相关史实的识记能力。结合课本经济重心的南移,学生可以答出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①南方相对安定,北方多战乱,大量人口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②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③统治者重视。

(3)此问是此问是总结性能力题,是在前面的基础上进行比较总结,考察的是学生的分析理解及其表达能力。这种类型的题,可提示学生按照前面问题答案来答。通过对前面一、二问比较,学生可知南方经济发展繁荣,超过了北方。可见我国经济重心南移。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

40.(1)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2分)意义:使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上逐渐与汉族趋同;同时,也使中原文化得到了丰富和发展。(2分)

(2)危机: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2分)中心措施:《全国工业复兴法》;(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内容。从材料一提供的史料来看,它的内容始终是围绕“学习汉族文化”这一主题叙述,这说明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历的北魏孝文帝改革,这次改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促进了北方的民族融合,具体表现为:使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上逐渐与汉族趋同;同时,也使中原文化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2)本题主要考查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和美国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材料二中“危机不断恶化的危急形势”指的是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日益恶化的危急形势,为此,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了新政,新政的中心措施是,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对工业进行调整。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北方民族大融合;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经济大危机

41.

(1)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以少胜多;东汉末年军阀混战。

(2)统一中国;没有。

(3)官渡之战,胜利;赤壁之战,失败。

(4)三国鼎立形成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三国鼎立相关知识,从材料一二中所给时间和战争双方可判断材料一说的是官渡之战,材料二说的是赤壁之战,两次战役的共同特点为以少胜多;两次战争都出现在东汉末年,结合当时的社会状况可知,两次战争反映的社会现象的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社会现象。

(2)本题考查三国鼎立中有关曹操的知识,结合材料,“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联系当时南北分裂的社会状况,可知,诗中“志在千里”反映了曹操的雄心壮志是统一全国,他的抱负没有实现。

(3)本题考查三国鼎立相关知识,本题答案可直接从材料一、二中找出,官渡之战中曹操“打败袁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赤壁之战“ 利用曹军不习水性的弱点,指挥联军用火攻的办法,大败曹军”。

(4)本题考查三国鼎立形成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二,孙权、刘备的联军大败曹军,此后曹军退回北方,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七年级下册数学总结篇6

一、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包括三套初中英语教材。第一套是由北京市仁爱教育研究所编著,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Project English)学生用书(以下简称《仁爱版》)。第二套是由陈琳与SimonGreenall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英语》(English)学生用书(以下简称《外研版》)。第三套是由中国课程教材研究所、英语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以及美国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联合编制,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新目标)》(GoForIt)学生用书(以下简称《人教版》)。三套教材均是我国各地使用最为广泛的初中英语教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三套教材都是依据《新课标》而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供初中七年级至九年级使用。其中,《仁爱版》和《外研版》均为6册,每个学期一册书,《人教版》则包括5册,前4册用于七、八年级,每学期一册,第5册用于九年级。本研究的统计范围包括教材中各部分的文字材料,但不包括教材中出现的人名,以及汉语地名的拼音形式,如Lucy,YaoMing,Shanghai等,但保留了其他地名,如Liverpool,Chicago等。我们认为,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前者不属于英语词汇范围,而后者作为异国文化一部分,应该被看作英语词汇。

2.研究问题

本研究主要考察三套初中英语教材词汇的总体概况,同时把这三套教材的词汇与《新课标》所要求掌握的初中阶段的词汇进行对比。本研究着重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三套教材分别呈现怎样的总体词汇特征?(2)与《新课标》初中阶段词汇相比较,三套教材所使用的词汇分别具有多大程度上的一致性?

3.统计工具和基础词表的编制

本研究所使用的统计工具是由Nation等人开发的词汇分布分析软件Range。该软件提供根据高频词编制的三个基础词表(Baseword Lists),研究者可以以基础词表为依据对任何文本材料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文本材料中有多少单词属于基础词表范围、这些单词的出现频率、基础词表单词在文本材料中的覆盖程度或者在不同文本材料的跨度情况等。此外,该软件还可以统计出文本材料的形符(token)、类符(type)、词族(word family)的数量。

Range软件所附带的基础词表以词族为基本单位,一个词族包括本词(headword)、它的曲折形式和派生形式,如以care为本词的词族包括cares,cared,caring等曲折形式和careful,carefully,careless,carelessly,carelessness,uncared,uncaring等派生形式。然而,按照我国编制词表的惯例,通常把派生形式列为独立的单词。例如,《新课标》词汇表中的work,worker;clean,cleaner;celebrate,celebration;compete,competition,competitor等均列为独立的单词,而在Range的基础词表中,这些单词都分别编排在work,clean,celebrate,compete的本词之下。在我们所编制的基础词表中,一个词族只包括本词和它的曲折形式,而它的派生形式都被单独列为本词。我们认为,这样处理一方面更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也确保了《新课标》所要求的单词总数没有因为把所有派生词都归于根词而缩减。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自行编制的基础词表的一个词族就相当于一个单词。如统计work,work,worked,worked,working,works,worker的时候,结果应该为形符7个,类符5个,词族(或单词)2个。

4.统计过程

本研究除了使用Range所附带的基础词表以外还针对具体的研究问题依据《新课标》初中阶段词汇编制了一个基础词表,并以这个基础词表为依据对教材进行统计分析。整个统计工作按如下程序完成:(1)通过Range软件分析《仁爱版》、《外研版》和《人教版》三套教材的总体词汇概况;(2)把《新课标》初中阶段词汇编制成一个基础词表,并以此为依据对《仁爱版》、《外研版》和《人教版》三套教材的词汇进行对比。

二、结果与讨论

1.三套教材总体词汇概况

表1列出了《仁爱版》、《外研版》以及《人教版》各册的形符(文本中出现的所有单词,包括相同词形重复出现的单词)、类符(不同词形的单词)的总数,以及类符与形符之比。

表1 《仁爱版》、《外研版》和《人教版》词汇总体情况

表1统计结果显示,《仁爱版》、《外研版》和《人教版》三套初中英语教材的容量差异较大,三套教材的词汇总数分别为93590,199472和109502个,《外研版》的形符数远远多于其他两个教材。从各册形符和类符的总数看,三套教材的词汇总数从初中七年级到九年级基本呈逐步增加的趋势,也就是说,语言输入总量从初中低年级到高年级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这种变化趋势与学生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的发展是一致的,即学习的时间越长、年龄越增长,语言水平、认知能力就越强。此外,我们还观察了三套教材的词汇多样性。词汇多样性指类符与形符之比(Type token ratio or TTR),是考察文本词汇丰富性的一个重要指标。类符与形符的比值越高,词汇丰富性越高,即重复使用的单词就越少。各册的类符与形符比的统计结果表明,《仁爱版》、《外研版》词汇丰富性基本都是呈现从低年级教材到高年级教材的递增趋势,换言之,第1册的词汇重复使用的程度最高,第6册词汇重复使用的程度最低。《人教版》前4册教材也基本如此,但第5册(最后一册)的类符与形符的比值却明显减少。这说明《人教版》第5册基本上是以复习旧知识为主,增加新词汇相对较少。

2.《新课标》词汇与三套教材词汇的对比

《新课标》附录中共收单词3300多个、词组369个,包括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的词汇。《新课标》并没有标明哪些词汇属于初中阶段,哪些属于高中阶段。因此,考虑到本研究的目的,我们需要将初中阶段词汇分离出来。我们所划分的依据是与Range基础词表的词汇进行对比,找出最高频词汇,同时按照《新课标》对初中阶段所规定的1500~1600个词汇量来进行确定。最终确定初中阶段为1615个单词,高中阶段为1701个单词,总词汇量为3316个。此外,本研究不涉及词组。表2是《新课标》初中阶段词汇分别与三套初中英语教材词汇对比的统计结果。

表2 《新课标》初中阶段词汇与三套教材词汇的对比

统计结果显现,从形符数看,《新课标》词汇在《仁爱版》、《外研版》和《人教版》三套初中英语教材的总体词汇中使用频率都非常高,分别达到了92.18%,93.52%和91.22%。也就是说,在《仁爱版》、《外研版》和《人教版》三套英语教材所出现的所有词汇的总数中,不在《新课标》初中阶段1615个单词范围之内的只占7.82%。6.48%和8.76%。

词族统计结果标明,三套教材在《新课标》词汇范围内的单词总数分别是1521,1479和1339个,这基本上与《新课标》要求学生在初中阶段掌握的1500~1600个英语单词是一致的。

然而,从表中的类符对比数据来看,《仁爱版》在《新课标》以内的单词总数为2500个,课标以外的单词总数为1498个,类符比为65.53%和37.47%;《外研版》在《新课标》以内的单词总数为2655个,在课标以外的单词总数为2132个,类符比为55.46%和44.54%;《人教版》在《新课标》以内的单词总数为2100个,在课标以外的单词总数为1494个,类符比为58.43%和41.57%。以上数据表明,《新课标》词汇总体上虽然在三套教材中使用率都达到了90%以上,但是其中多数单词是重复使用,而且是以同样的词形反复出现。并且,出现在三套初中英语教材中的非课标词汇的数量和比例都偏高。这种现象以《外研版》表现得最为突出,教材中非课标单词多达2132个,占类符比的44.54%。由于教材中使用了大量的超纲词汇,学生学习负担之重可想而知。

此外,从形符数和词族数的对比来看,我们还观察到,《仁爱版》的词汇总数虽然最少,只有93590,然而所包含的《新课标》词汇是最多的,完全达到了《新课标》对初中阶段1500~1600个英语单词的要求。相比之下,《外研版》的形符总数比《仁爱版》的多一倍,但所使用的《新课标》单词只有1479个。

三、结论

本文对在我国普遍采用的三套初中英语教材词汇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三套初中英语教材虽然在词汇总数上存在明显差异,但各教材高年级与低年级之间总体语言输入量明显不同,各册的语言输入量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随着初中阶段的年级增加,教材中重复使用单词的现象逐渐减少,即各册词汇丰富性逐渐提高。2.三套教材所使用的属于《新课标》词汇范围之内的单词总数基本上与《新课标》对初中阶段的要求一致,而且,这些单词在教材中的覆盖率均超过了90%。《新课标》词汇重复使用现象明显。3.就单词而言,三套教材均包含有相当数量的《新课标》以外的词汇,所占比例都在40%左右。这无疑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七年级下册数学总结篇7

七项业务大比拼的总体思路和方法

总体思路:在全体班组开展七项业务“大比拼”活动,建立“大比拼”网上擂台,实时公布各项业务活动进展及荣誉成果,确保培训全面、全员、全过程地开展,营造公司上下人人“学技术、比技能、促创新”的浓厚氛围,以班组基础管理提升促进公司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培训方式:运用虚拟培训组织模式(VTO),遵循员工对学习负责、在工作中学习和将成果转化为绩效的三项原则,针对比拼项目涉及问题,实施“大讲台”培训,培养班组员工自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实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极大调动基层班组每个员工的主观能动性,确保员工参与各项业务活动的热情得到有效提高,以评促建、以赛促学、以学促优。

强化比拼机制建设,确保七项业务比拼效果

1.实施“一把手”工程,建立比拼保障机制。

公司领导对班组业务素质提升工作高度重视,将“大比拼”活动作为统领企业全局工作的有力抓手和重要载体,深入推进“大比拼”活动与各项生产、经营工作的有机融合,出台《关于实施队伍素质提升工程的意见》和《关于开展班组“七项业务大比拼”活动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以大比拼活动为重要载体,狠抓班组队伍素质提升”的工作目标。同时建立由公司总经理亲自统领指挥,各分管领导全力挂靠,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全权负责的多级“一把手”责任制,引领基层各单位全面开展“大比拼”互动。明确“大比拼”活动各项业务职能部室和具体职责,并落实到具体责任人,确保“大比拼”活动责任机制层层落实将“大比拼”活动列入公司年度重点工作,每月列入公司A级重点计划,在每月月度会上对公司当月“大比拼”活动开展情况及活动阶段性进展予以通报。

2.实施“大讲台”模式,建立比拼培训机制。

制定了《枣庄供电公司“大讲台”培训模式标准》,规范“大讲台”培训方式,建立业务比拼培训长效机制。针对生产、经营工作中的典型案例、科技攻关、技术原理和具体问题等,以班组为单位,分阶段制定讲课计划,充分利用早调会、开工会等会议前后10分钟,或现场工作间隙、工作完结等,人人登台讲课。每次“大讲台”都抽签决定讲课人,督促每一名员工都能熟练掌握所有培训内容,班组每次讲课人数原则不低于总人数的50%。班组学员和讲课人可以针对讲课过程中的一些技术难题进行互相问答,提高“大讲台”的互动性。同时,由专家或老师傅对员工的讲解进行点评,对讲解不到位的地方予以补充说明,并现场指出员工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3.引入人才当量密度,建立比拼评价机制。

公司根据各项活动荣誉成果获取难易度和荣誉成果含金量综合考虑,分项目、分层次、分规模制定了详细的比拼评价细则,评价内容包括“大比拼”活动中七项业务基本活动、荣誉成果和工作推进三个方面。基本活动得分包括QC小组活动注册、科技项目立项、典型经验立项及注册执业资格取证报名四部分;荣誉成果得分按照考评细则确定标准分;工作推进得分主要考虑提高各项活动过程管控的力度。为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各单位“大比拼”活动开展情况和取得成绩,创新引入人才当量的综合比拼评价办法,每月对各单位七项业务按照各单位人才当量的多少来折算综合得分,确立公司月度“大比拼”活动排行榜,并在公司网站和月度会上予以公布。

4.激发比拼活力,建立比拼考核机制。

为确保“大比拼”活动有序开展,公司对业务比拼中的优胜者给予奖励的同时,也对“比拼无果”的单位和班组进行严格考核,切实做到奖罚分明,变压力为动力,有效激发了比拼活力。

对于各单位所获奖励按照公司的有关规定对个人及所在单位进行嘉奖。对在“大比拼”活动中取得公司级及以上成果者,或在国家及电力系统内取得执业资格和竞赛比武中获得优异成绩的人员优先提拔重用。

各单位在七项业务大比拼中至少要获得3项成果,一年内没有完成的,给予所在单位中层干部黄牌警告;连续两年没有完成的,对其中层干部进行调整,不得提拔重用。

一年内,没有获得各项成果或成绩的班组,不得评为先进班组,对其班组长进行黄牌警告;连续两年没有获得的班组,对其班组长进行调整,所在单位中层干部不得提拔重用,并取消其优秀领导干部评选资格。

5.加强过程控制,建立比拼管控机制。

一是分别召开专利申报、QC活动、管理创新、班组对标等专题推进会,每月由各项业务职能部室对各单位活动开展情况检查、督导,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管控,对各单位活动的阶段目标、项目进度等实施动态跟踪,并将检查结果纳入比拼成绩,确保各项活动有序推进。

二是公司积极组织专利申报、QC活动、典型经验、管理创新等知识讲座,培训活动骨干800余人次;针对部级、省级、地市级竞赛和比武,提前进行公司级选拔,对优秀选手提前进行脱产封闭培训,采取模拟考试和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并定期进行现场问答,有效提高了选手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三是强化公司各项重点工作的提炼、总结,召开“典型经验解读会”、“QC活动专题推进会”等活动专题会议;及时调度各项业务重点项目,提前策划组织各项活动成果评选、项目储备,为取得优秀成果和良好成绩打下坚实基础。

七项业务大比拼取得的成效

公司自2012年开展“大比拼”活动以来,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培养了员工独立思考、善于学习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了培训的深度和广度,掀起了公司上下“你追我赶、共同进步”的热潮,有效提高了员工业务综合素质。

1.安全生产基础进一步夯实,优质服务质量有力提升。

扎实开展“大比拼”活动,激励员工自觉主动解决实际生产、经营问题,将“大讲台”培训模式融入到业务培训、安全活动、事故分析等具体工作中,有效提升了优质服务水平,有力保障了公司电网安全生产良好局面。枣庄市城区、农村供电可靠率、电压合格率跃居全省领先水平。2012年、2013年春节期间枣庄市连续两年实现配网和台区的零跳闸。

2.“大比拼”活动硕果累累,取得显著成效。

通过开展“大比拼”活动,公司各项业务活动在项目总数量和参与人数上较往年有大幅提升。QC小组注册数量164个,群众性科技项目共立项33项,两批典型经验共立项176项,入围、入选公司典型经验库40项。共获得集团公司级以上QC奖励12项、市级以上科技项目奖励8项,其中QC小组活动、科技项目共获得经济效益300余万元,同比去年增加40%。共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受理153项,授权64个,合理保护了公司知识产权,在集团公司科信部上半年公布数据中,位列全省17地市第一名。共开展调度运行、变电运行等8个专业的公司级竞赛比武、普调考,参与人数达474人。公司共报名注册监理师、电力工程师等8类执业人员377人,目前已有35人一次性通过了注册监理师、注册一级建造师、注册安全师、注册二级建造师考试,并取得了相应执业资格。

3.员工业务素质整体提升,有效促进了人才培养。

自开展“大比拼”活动以来,员工业务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涌现出一批专业技术能手和管理人才,有效促进了基层班组业务素质提升。公司变电运维八班获得“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班组”称号,1个班组被授予“枣庄市工人先锋号”,5个班组被评为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先进班组(工人先锋号),3名员工入选集团公司专业领军人才。公司代表队在集团公司EMS高级应用调考和可靠性知识竞赛中分别囊括团体、个人双第一,在农电安全知识调考中荣获个人第一、团体第二的好成绩;1名员工获得国家电网公司可靠性知识竞赛个人第四名,1名员工获得集团公司党群干部工作技能调考第二名,2名员工分别获集团公司人资专业调考中第2名和第7名,2名员工获集团公司“两票”抽考线路专业并列第1名。同时,多名员工荣获“山东省优秀质量管理推进者”、“枣庄市第二届十大杰出工程师”、“枣庄市科协工作个人三等功”。

4.各项活动成果影响力创新高,增强了公司竞争软实力。

活动开展以来,公司荣获2012年“山东省优秀质量管理企业”、“枣庄市科协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公司专利申报和技术革新工作得到集团公司的高度重视和肯定,并作为集团公司亮点在2012年3月31日的《科技日报》头版头条予以刊登,2012年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枣庄电台和电视台对公司专利申报工作予以专题报道,《国家电网报》详细报导了公司加强班组建设情况,专题介绍了“大讲台”和“大比拼”活动。公司“红石榴”QC小组凭借“缩短断路器中置柜操作时间”课题,第9次荣获“国优”称号,成为公司享誉全国的班组品牌。

七年级下册数学总结篇8

一、培养学生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换能力

课程标准指出,空间想象力是数学诸多能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维图形与二维图形的相互转换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的主要途径。“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的过程,是三维图形与二维图形相互转换的基本表现形式,是一个充满观察、想象、比较、推理和抽象的过程。七年级的教材就已渗透这种转换能力的培养。例如,七年级上册课本第117页的问题:如图是一个由9个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这个图形,各能得到什么平面图形?对于这一题目,一般学生能画出从正面看的平面图形,但从左面与上面看,有些同学感觉有点难度,我就要求大家用积木来摆出这个立体图形,再观察。这样大部分学生通过自己动手,交流合作,就能画出从左面看和从上面看的平面图形。最后通过多媒体展示,进一步深化从立体图抽象出平面图形的方法。

又如,七年级上册课本第142页的课题学习: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利用这节课的内容,可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如何将平面图形转化为立体图形?学生们先经过以下几个环节:①观察、讨论;②设计、制作;③交流、比较;④评价、小结。充分利用小组合作、交流,完成本组的作品。最后再自己独立设计制作一个正六棱柱和一个圆柱体的包装纸盒。课本中还有关于最短距离问题等的相关练习,对于这些培养学生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相互转换的题型,教师应充分重视,不应该简单略过,而是切切实实地让学生动手,动脑,探讨,交流,合作,从而让学生深切体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理解到位,才能应用到位。从七年级起始阶段就应该培养学生们探究问题的良好习惯,教师应做好引领、指导工作。

二、培养学生几何图形的绘画与识别能力

图形有助于发现、描述问题,有助于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思路,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记忆得到的结果。图形可以帮助我们把困难的数学问题变容易,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变简单。学会用图形思考、想象问题是研究数学,也是学习数学的基本能力。因此,帮助学生们养成画图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首先,画图的起始阶段,应培养学生们养成用铅笔和几何工具规范画图的良好习惯,不允许用钢笔随意乱画;其次,七年级学生在几何画图方面比较薄弱,有些学生甚至不知怎么画几何图形。教师在起始阶段就应该放慢速度,教会学生们如何正确、规范地画图,适当地将课本内容进行合理整合。如:七年级上册“ 直线、射线、线段” 这一节,课本正文主要是纯理论内容,没有配套例题,我们可以将课本第126页练习当作例题来讲解,如第1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这种题型重点分析、理解概念;第2题按下列语句画出图形,这个题型应指导学生画出相关图形;特别是第4题线段AB,CD相交于点B,许多学生看不懂题目意思,更不知如何动手画出来,应引导学生先画两条相交直线,再考虑字母该如何标注;第3题用适当的语句表述图中点与直线的关系,此题型应指导学生将图形与文字语言联系起来,进一步掌握图形特点;课本第129页的第3题是关于线段的延长线和反向延长线的概念,可指导学生根据新的定义画出相关题型,也作为例题来学习,最后将课本第129页第2、4题作为当堂小测内容,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样整合可以有效指导和培养学生理解几何概念、性质、规范的画图和掌握图形特点。再次,在几何教学中慢慢培养学生的识别能力。例如,课本第130页第12题:两条直线相交,有一个交点,三条直线相交,最多有多少个交点?四条直线呢?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这道题放在拓广探索部分,有一定的难度。在解这道题时,我们可以先探讨以下几个问题:①有无交点?②最多有几个交点?③最少有几个交点?④三条直线相交可能有几种情况?重点将三条直线相交的所有情况分析清楚,引导学生识别各种情况。

其中第2种和第3种也叫作三条直两两相交。最后再组织学生讨论四条直线最多有多少个交点?五条直线最多有多少个交点?n条直线最多有多少个交点?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识别图形特点,从而找到图形规律。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画图对理解概念,寻求解题思路带来的益处,在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能画图时尽量画图,尽量把问题变得直观,从而展开形象思维。

三、培养学生数学符号语言的表达能力

数学符号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因为符号具有一定抽象度,对符号的认识和理解就不应是形式上的,而应是实质上的,应从抽象的符号本身看到其所表征的准确的数学意义。同时,对符号的意义的理解不应该是片面的,而应是全面的,完整的。特别是将符号语言转换为我们所熟悉的生活语言时,应抓住其数学本质予以解读和表征。使学生理解符号的意义是数学学习中的基本要求,也是符号意识的最基本要求。几何中的符号语言是几何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将符号语言与几何的图形语言准确融合在一起理解是解决几何问题的关键。在七年级这起始阶段要做好引导和指导工作,在教学中逐步渗透使用符号语言意识,为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思维有序,言必有理的良好习惯。如:课本第136页练习第3题,如图,O是直线AB上一点,OC是∠AOB的平分线,∠COD=31°28′,求∠AOD的度数。这是一道非常简单的几何计算题,但对于刚学几何推理的七年级学生来说,还是有许多学生不理解,不明白如何解答。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遇到这样的简单题,应当多留时间让学生思考,交流,让学生来讲解此题。最后教师再与学生一起归纳总结解几何题的几个步骤:1.读题,获取信息:①O是直线AB上一点什么意思?②OC是∠AOB的平分线蕴含着什么信息?2.由题目条件思考,如何求∠AOD的度数?3.书写,如何表述你的思考过程。在七年级的起始阶段,教师应该从简单,易懂,易写的题目入手,引导学生理解如何思考几何证明题与计算题。如七年级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章节第24页,第9题:如图,用式子表示下列句子:

(1)因为∠1和∠2 相等,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AB和EF平行;用式子表示为:

∠1=∠2

AB∥E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因为DE和BC平行,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所以∠1=∠B,∠3=∠C,用式子表示为:

DE∥BC

∠1=∠B,∠3=∠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学生在初学几何说理时,在书写说理过程时,习惯用文字表达,对于符号表达很陌生,而且不知如何书写,这个入门关必须把好,否则,后续几何推理书写将杂乱无章。因此,在学习几何定理及性质时,要及时配上符号语言,将定理、性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及符号语言结合起来,循序渐进,逐渐渗透,让学生慢慢理解并掌握几何的符号语言,直至灵活运用。几何符号语言的表达在七年级起始阶段几何教学中是比较重要的,不能操之过急,应结合本班的具体情况,逐渐渗透。

四、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直观理解几何问题能力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 当今数学发展的趋势之一就是在计算机技术支持下的应用数学的高速发展。计算机技术本身与数学就是相互融合、紧密结合的。在七年级几何教学中,常常遇到图形的平移或翻折变化等,七年级的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偏弱,实际动手操作后,如果教师能够用多媒体展示运动变化过程,让学生在感性上理解并掌握相关的变化规律及变化过程,效果会较好。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第28页平移这一节,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课本中相关的探究与思考,然后,用多媒体展示其中一幅图案的平移过程,通过基本图案的平移,最终得到一幅美丽的图案。先在直观上让学生理解平移的概念,再用多媒体展现雪人的平移过程,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在所画的相邻两个雪人中,找出三组对应点,连接这些对应点,观察得出的线段,它们的位置、长短有什么关系?教师可用多媒体找出对应的鼻尖,纽扣,帽顶;然后引导学生用三角板平移,用刻度尺测量,得到结论: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课本归纳中,为什么会有“或在同一条直线上”呢?图中有这样的对应点吗?这个问题学生感到困难,如果没有多媒体,教师靠口头说也很难说清楚。利用多媒体取纽扣两对应点连线CC′上的任意一点D,那么D点的对应点D′就在直线CC′上,通过展示,学生能很快理解对应点的线段也有可能不平行,而是在同一直线上的特殊情况。利用这个问题,也能引导学生考虑问题要全面,思维要严谨。学生的数学严谨思维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达成的,而是需要在平时教学中逐步潜移默化地B透和培养。多媒体可以将各种情况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这对我们的教学,特别是几何教学是事半功倍的。当然,运用信息技术不是以它去替代以前行之有效的数学方式,而是希望解决传统数学难以解决的问题,采用信息技术也不是让它处处替代学生应有的数学技能和逻辑思考。因此,什么样的课堂教学,什么样的内容更适宜采用信息技术教学,我们教师要做一定的研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既定的教学目标合理应用,注重实效。在进行有关概念教学,揭示图形变化的本质属性和特征时,有时仅靠教师口头讲解效果是不太好,甚至有时就没有效果。这时用多媒体展示变化过程,有些问题就不言而喻了,学生们都能理解并掌握得很好,多媒体教学在几何方面的使用优势就会更加突出。

上一篇:一年级数学学科总结范文 下一篇:五年级数学下册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