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理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12-07 21:01:11

生活中心理学论文

生活中心理学论文篇1

一、社会文化理论融入医护英语教学的可行性探讨

二语习得的研究属于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以斯金纳(Skin-ner)为代表的行为主义理论过分强调死记硬背,忽略了有意义的学习。20世纪60年代认知心理学兴起,该理论将学习者视为个体的信息处理者,将人的个体学习孤立化、简单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社会因素对语言学习和发展的制约作用。前苏联维果茨基(Vygotsky)于1978年提出了社会文化理论。该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在人类独特的认知功能发展中的核心作用。社会文化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中介论(Mediation)。“中介”是指人调节物质世界或个人世界与彼此的社会和心智活动的过程,[3]语言和任务本身就是中介活动。活动理论(ActivityTheory)强调以“活动”为核心描述人的认知发展,明确社会活动是主体学习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形式。中介和活动不仅明确了学习的社会活动的本质,也建立了社会文化理论与二语习得活动之间的认识论关联。社会文化理论的最近发展区(The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ZPD)和支架理论指个体可以在有帮助的促进下,可以使成人在指导下或在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跨越已有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最近几年在国内,我国的研究者已经开始关注社会文化理论,并尝试在社会文化理论的视角下,研究我国的英语教学。不少学者从社会文化理论的不同角度介绍了调节理论、活动理论、最近发展区和支架理论。在教学实践方面,卞少辉将社会文化理论教学观和课堂互动话语策略有机结合起来,[4]有力地佐证社会文化理论对二语课堂的互动话语研究的积极推动作用。段玲琍基于社会文化理论在二语习得和英语阅读教学领域的研究状况,[5]尝试建立一个社会文化理论融入英语专业阅读教学的模式。这些研究关注了社会文化理论,并尝试将社会文化理论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但对社会文化理论在医护英语教学中的研究还是空白。医护类院校开展医护英语教学的时间不长,已经有不少学者关注医护英语的研究,有的从职业和学习需求、课程建设、教材选编和教学评价等角度进行研究,有的从医护英语的词汇教学、阅读教学和口语教学等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也有从语料库辅助医护英语教学的角度进行研究的。

二、基于社会文化理论的医护英语教学创新模式

(一)教学目标

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指导性文件《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医护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是培养既有医学专业技能又通晓外语和外语文化的复合型人才,分级目标包括英语在日常医学工作的情景对话,英语记录和填写病人病例,用英语完成医学交流任务,医学工作英语文献资料阅读,英语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等等。

(二)教学环境

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宽松教学环境,积极发挥教师的支架性作用,确保提供高质量的、有意义的“可理解性的输入”,发挥同伴的合作学习机制,学习者能在老师或者同伴的帮助下,积极参与活动,最终发展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同时有效降低学习者的学习焦虑情感。

(三)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组织应该将语言和内容有机融合,围绕学生所学的专业情景展开教学,包括问询,科室及医生介绍,挂号,化验,检查,出入院,药房,临床会话,电话巡诊,病例书写,等等。教师围绕这些主题来开展系列教学活动,例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演讲、病例分析和实地医院情景扮演等,学生通过教学活动的参与与讨论不仅掌握了一个完整的医护过程,还从中学到了专业词汇、常用句型和人文背景知识。这个教学活动过程呈现为一个借助语言活动的问题解决过程,体现了与任务、语言为中介工具的交互活动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

医护英语教学采用形成性评估,加入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和过程监控等机制,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结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切实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英语的用武之地。

三、结语

本文从社会文化理论的角度,论证了医护英语教学的社会文化活动的本质,进而找出二者的契合点,从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和情景的设计、教学活动与评价方面等方面来探讨医护英语教学的新模式,旨在为医护英语教学研究在理论上提出新的思路,同时也希望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对目前在一线工作的医护英语教师的教学产生一定借鉴意义。

生活中心理学论文篇2

关键词: 精心指导事理统一 语言简练

要求学生写政治小论文其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进一步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小论文写作能促进学生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注意社会实践与课本的知识的结合,强调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引导学生重视实践活动和实践能力,重视在实际活动中进行思考,逐步改变死记硬背的传统的学习方法。同时,能引导中学生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观点、方法去观察和分析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切实做到有的放矢、学以致用。

二、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小论文写作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参观、访问、调查、社会服务等活动,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己搜集材料,归纳整理,判断分析,提出看法和对一些社会问题提出自己独到见解的过程,是学生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过程。

三、 落实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知识、能力和觉悟相互统一原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小论文写作要求学生运用思想政治课上学习的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分析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通过小论文写作,能促进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通过活动,将师生单方面的课堂教学转变为多方面的交流,进尔巩固了所学的课本知识,锻炼了学生的人际交流、社会调查、分析研究等多方面的能力,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解决自己的思想认识问题,促进学生思想觉悟提高,在实践中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认为,指导学生小论文写作的方式方法很多,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积极动员,树立信心,精心指导。学生优秀小论文的写作,离不开教师的精心指导。首先,教师要介绍学生阅读优秀的政治小论文,以破除学生对写作小论文的神秘感和畏惧感,树立信心;其次,要讲解政治小论文的写作方法与技巧,可以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使学生弄清怎样拟定题目,怎样搜集资料,怎样谋篇布局等;三是要认真做好小论文的批改和讲评,及时总结、评析小论文写作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政治小论文的写作水平与能力。

二、认真学习基本理念,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政治小论文总的要求是要求学生运用思想政治课上学习的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去分析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写好政治小论文,一方面要紧密结合思想政治课教学,认真学习基本理论,掌握基本观点;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社会思潮及其变化,深入工厂、农村、商店参加社会实践,进行调查研究,从社会生活中寻找和提炼材料,掌握丰富的第一手素材,从中汲取营养,获得灵感,这也是小论文创作的唯一源泉。

三、紧跟形势,独立思考,写出小论文的新意。在小论文写作过程中,要善于对平凡的事情进行深入分析,寻找出其不寻常之处,要重视小论文的新意。要写出有新意的小论文,首先要认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理论知识,深入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当今国内外的时事形势,积极投身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要善于独立思考,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寻找素材,抓住不放,深入调查,分析研究,逐步从外部行为摸清思想根源和实质,从表面现象透视问题的实质,分析研究,逐步从外部行为摸清事情的思想根源和实质,从表面现象透视问题的实质。

四、认真分析,深入研究,做到小论文的事理相统一。文章的事与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政治小论文,要求一事一议,事理交融,层次清楚,说服力强。要明白事实胜于雄辩的道理,努力去掌握丰富的材料,注意用事实说话,摆事实、讲道理,使人信服。要对在实践中取得的感性材料进行认真的整理和分析,经过严格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才能把道理讲明白、观点说清楚,使论文主题升华,以人以启发。

生活中心理学论文篇3

关键词:发展性教学理论;认知理论;心理发展

达维多夫是维果茨基学派后继者之一,曾当过艾利康宁的助手,俄罗斯著名的教育心理学专家,积极置身于50年代开始的前苏联初等教育改革行列的前沿,对儿童发展性教学和教育进行了长达25年之久的研究。“发展性教学理论”以维果茨基有关教学与发展问题的研究理论为依据,并利用了列昂捷夫的活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这一理论是由艾利康宁和达维多夫及科研集体经过长时间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构建而成的,因此,被称为达维多夫“发展性教学理论”。

一、发展性教学理论基础分析

(一)关于心理起源与心理发展的理论

在心理起源与心理发展方面,达维多夫继承了维果茨基的思想,他认为,人的心理发展首要的是人的活动,意识的形成过程,其核心是活动的形成过程,人的意识正是随着活动的变化而发展的。达维多夫进一步研究并设计了儿童心理发展的新年龄常模。通过实验证明:儿童心理发展是在“儿童-社会”系统中,即在儿童与社会的联系系统中实现的,儿童与实物的关系是以成人为中介的。

(二)关于活动的理论

在继承列昂捷夫的活动理论的同时,达维多夫认为,活动理论研究者往往位于历史文化观之外,应把研究活动的文化历史观点纳入活动理论的范畴,要探索各种活动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不同阶段中的相互关系,在一定历史时期某些具体活动的特殊意义。这就必须要求进行跨学科地整理,从哲学的、历史的、社会的、心理的、文化的、民族的观点进行分析,这为完善与发展活动理论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三)关于教学与发展的理论

达维多夫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的概念,其实质就是教师通过教学引导儿童,使其达到最大限度的心理发展,发展性教学是以活动理论为支撑的。达维多夫把活动理论作为一个分析学习方法的途径,将活动理论提出的内容作为一种实践的方案。他指出,发展性教学和教育过程本身并不能直接使儿童得到发展,只有具有相应的活动形式和内容,才能促进儿童心理的发展,在教学和人的心理发展之间总是存在着人的活动。强调“教育与教学的总的目的在于形成儿童一定的、完整的活动类型和相应的活动能力,以保证儿童的个性得到完整的发展。”

发展性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儿童的理论思维。达维多夫认为只有理论思维才是发达的人所特有的思维,理论思维是创新的基础,没有创新精神的人永远也只能是一个执行者。学习活动的内容是理论知识,通过学习活动掌握理论知识,发展学生的理论认识和理论思维的基础。

达维多夫认为,学习活动的特点是学生集体完成学习活动。在集体性学习活动中有对话、争论、讨论,也就是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经常性的完整的社会性相互影响,学生间的讨论使学生完全掌握表现社会文化准则的概念、价值、技能。在集体性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不断地产生学习的愿望和技巧,这就标志着学生已经形成个体的学习活动。学习活动的成果是学生在活动完成过程中产生自我变化活动,这种活动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发展性教学理论的基础是教学问题。达维多夫本人选取的切入点是现代小学低年级学生,重点研究其理论思维的发展。达维多夫认为,要彻底改革传统教学,教育以知性一经验思维为依据的逻辑一心理学基础,为此以个体发展,以培养学生理论思维为目的的教学,必须注意形成儿童具有整体结构的活动类型和相应的活动能力。

达维多夫认为,传统的小学教学不能真正的影响小学生智力的发展,因为这种教学着眼于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现有水平,忽视了最近发展区的作用。为此,主张开设活动教学,应该根据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辩证的叙述逻辑重建教学内容以及学习活动结构,从而使教学有效地作用于儿童心理发展的潜在水平,即心理的最近发展区。由此出发,达维多发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教学原则:(1)掌握一般与抽象性质的知识应先于了解比较局部与具体的知识;(2)知识不能作为现成的东西传授给学生;(3)应善于揭示教材中最初发生的普遍关系;(4)善于凭借物质形式再现普遍关系,以便于研究;(5)善于将普遍关系具体化;(6)善于完成智力动作与外部动作之间的相互转化。

达维多夫有关学习的理论原理,是在多年来对小学生学习活动的实验研究中得到确认的,前苏联心理学通常把这一长期系统的研究方法称为“形成性实验法”。该方法要求:建立专门的实验机构,要有专门人员对各种发展性教学教育方式进行长时期研究;预先对所要形成的新的心理形成物的内容及其形成的心理学一教育学手段和途径进行设计并加以模式化,研究人员应积极地干预他所研究的心理过程;从发展趋势着眼,从根本上改变教学的内容、方法与组织,重新构建作为社会能力范本的小学学科内容,并按内容的逻辑所规定的方式有目的地组织作为再现――占有活动的小学生学习活动。

(四)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达维多夫利用了维果茨基学派关于儿童心理学发展分期问题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他进一步指出:(1)心理发展各阶段所特有的主导活动正是与该阶段个体的发展密切相关的。(2)作为个体心理发展分期依据的是具有整体性结构的主导活动类型的更替。每一个新的主导活动类型都是在前一主导活动类型内部产生并取代它。(3)每个年龄期所特有的儿童的主导活动类型决定着首先发生于该年龄期的新的心理形成物的产生。它们标志着儿童心理、意识发展的质的飞跃并同时反映出在新的基础上对儿童的整个个性进行改造的性质。(4)儿童的心理发展可以缓慢、平稳、渐进的方式与急速、剧烈、飞跃的方式进行。(5)儿童期一系列主导活动类型形成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作为儿童个性内部基础的创造的需要与创造能力。因此,以活动的发展为依据的儿童心理发展分期应成为分析个性发展的基础。

达维多夫依据列昂捷夫的活动理论把儿童期划分为6个时期,即:婴儿期0-1岁,主导活动类型为与成人直接的、情感的交往;先学前期1-3岁,主导活动类型为对象操纵动作;学前期3-6岁,主导活动类型为游戏活动;学龄初期6-10岁,主导活动类型是学习活动;学龄中期10-15岁,主导活动类型是社会公益活动;学龄晚期15-17、18岁,主导活动类型是学习和职业活动。

儿童心理发展是按两类主导活动交替进行的,第一类以儿童的需要、动机的发展为主,包括婴儿期、学前期和学龄中期三个阶段;第二类以儿童的智力、认识

的发展为主,包括先学前期、学龄初期和学龄晚期三个阶段。这种分期标准坚持了儿童心理发展的整体性,强调了儿童心理发展的最重要的品质依赖于这个阶段的主导活动。

达维多夫认为,由于上述各个阶段发展的结果,培养和巩固了学生以后积极从事生产活动和作为一个合格的公民所必需的道德品质与世界观形成的心理基础。这些品质表现在相应的需要和能力之中:合理地安排并根据需要逐步完善自己的劳动能力,在高标准的道德准则和道德理想基础上进行集体交往的需要和能力,深思熟虑地解决生活问题的需要和能力等。

二、达维多夫对认知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达维多夫是活动理论早期的重要倡导者之一。在继承维果茨基和列昂捷夫活动理论的同时,达维多夫指出,要把文化的、历史的观点纳入活动理论的范畴,要研究活动在人类的不同发展阶段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提出进行跨学科的整合,这就为完善活动理论提供了新的思路。

达维多夫创立的“发展性教学理论”是建立在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之上的,并以活动理论为支撑。他把教育教学同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从学习活动中区分出学习的主要结构成分――活动的需要、动机、任务、行动和操作,并对行动和操作的具体类型进行了研究。达维多夫指出,发展性教学要与具体的实现条件相结合,否则是空洞的。这些条件包括:在一定年龄阶段出现和发展的主要心理形成物;一定时期的主导活动,它决定相应心理形成物的产生和发展;共同实现这种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与其他活动类型的相互关系;能够确定心理形成物发展水平的方法体系;心理形成物的发展水平与主导活动和与之密切相关其他活动类型之间的关系。

达维多夫认为,前苏联的教学忽视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并未使学生的心理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他提倡进行课程内容改革,强调培养儿童的理论思维,使儿童能够应用统一的方法解决同一类型的问题,学会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探寻其本质特征。学生在学校主要是集体完成学习活动,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儿童将外部的活动成果内化,形成相应的活动能力。促进个性的发展。针对传统教学论的衔接性、量力性、意识性、直观性原则,相应的提出了质变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和对象性原则。

由此达维多夫成立了专门的机构,进行了长期的实验研究。“发展性教学理论”用活动理论来指导教学,为在实践中应用“最近发展区”理论开辟了道路。

在维果茨基和列昂捷夫的儿童心理学发展分期理论基础上,达维多夫进一步阐明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并依据列昂捷夫的活动理论把儿童期划分为婴儿期、先学前期、学前期、学龄初期、学龄中期和学龄晚期6个时期,并指出各时期的主导活动类型,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按两类主导活动交替进行的,完善了儿童心理发展理论。达维多夫是一个教学改革的实践者,正是他和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其它成员的努力,才使得这一学派的理论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应用,并不断发展。

研究表明,达维多夫的实验研究证实了维果茨基关于儿童的教学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理论原理,并具体地表明了作为小学生主导活动类型的学习活动对儿童理论意识和理论思维基础形成与发展的实质性影响。达维多夫主张通过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逻辑――心理学基础的改革,充分开发学生智力发展的潜力,促进理论思维的发展。为此,他的实验设计被喻为“智力加速度计划”。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发展性教学体系在俄罗斯社会获得了广泛认可,成立了一些试验学校和试验班级,并引起了国际心理学界的关注。实验证明,发展性教学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能够促进学生理论思维的发展,而且在学生的个性发展方面也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符合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发展性教学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新发现,在教育心理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从根本上改变了教育心理学界对待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的可能性与发展规律性的看法,是前苏联初等教育改革的理论支柱。

达维多夫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也引起了前苏联国内外学术界的较大争议。达维多夫本人也强调,发展性教学理论尚处于发展中,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的需求问题研究不足,并非适用于所有的实验班级。

三、发展性教学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达维多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在当代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具有很大的启示。

第一,教学要注重发展学生的理论思维

发展性教学理论强调教学中学生的认识活动是一种主动、能动和具有个体特点的活动。主要表现为理论思维在教学中的认识活动,教学不仅要实现对知识的内化和再现,也要实现对知识的变革和改造,只有这样,才能使知性思维上升到理性思维,引导学生去主动解决问题。

第二,教学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形成

教学中学生的认识活动具有个体化的特点,因此教学应当考虑到不同个体认识方式的不同,而不是以同一种认识方式要求所有的学生。达维多夫认为,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有助于形成儿童的行为规范,获得一定的社会经验,在集体中互相交流情感和表现个性特征,有助于青少年自我意识的觉醒和个性形成,同时对他们的道德观念、生活标准和生活方式产生重要影响。

第三,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当代科学与技术的迅猛发展更需要创新人才。理论思维是一个人创新能力的基础,发展性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这也符合我国的素质教育要求。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不能仅仅局限在传统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写算的技能。这些技能是必需的,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运用科学方法,设置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四,教师应积极参与到教学教研活动中

生活中心理学论文篇4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心理资本理论

一、心理资本的作用机制和引入心理资本的必要性

1.心理资本的作用机制

心理资本在心理学领域受到了高度重视,长期以来对心理资本的定义也在不断修正。总体来说,心理资本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心理资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自信、希望、乐观和韧性四个方面。具有良好的心理资本,其外在行为会有如下表现:第一,当生活中充满挑战时,相信自己有能力处理这些问题,从容而冷静地面对挑战;第二,人生态度积极,相信努力就会有结果,即乐观地面对未来的生活;第三,对生活充满希望,即便在困境中也会寻找到一线希望,然后在希望中铸就辉煌;第四,具有韧性,能够持之以恒地向着既定目标不断努力。心理资本这种乐观的心态和笃定的目标以及锲而不舍的行为,能够让人积极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从而避免消极情绪对解决事情的干扰,避免消极情绪影响到生活的其他方面。心理资本理论的理论基础是社会认知理论。在心理资本作用的过程中,个体行为方式的决定因素是个体的认知行为。影响心理资本的因素有很多种,主要分为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内因是指个体的性格特征,是与生俱来的乐观精神。外因是指需要外界激发出的乐观潜质。

心理资本理论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应用,有利于管理工作者提升工作积极性,有利于采用合理而有效的方式执行管理工作,最终实现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

2.高校党建工作引入心理资本的必要性

第一,引入心理资本理论有利于更新高校党建工作者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创新是各个行业发展的原动力,高校党建工作也是一样,在新的环境下需要创新工作方式和管理方法。然而,很多高校党建工作人员的思维方式仍然比较落后,这种落后的工作方式与当下高校实际相脱节,不利于党建工作的开展。很多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开展的重点是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是对学生进行有形的管理,管理效果非常明显。但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对思想政治教育做得还不到位。如果引入心理资本理论,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具有乐观进取的心态,这种正能量的思想意识将会规范大家行为,免去不必要的常规管理。第二,引入心理资本理论有利于提高高校学生党员群体的思想觉悟,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当代大学生大多是“95”后,这些学生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所以,在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具有很大差异,两者互不理解,最终导致了学生管理工作开展不顺利。高校教师成长对奉献和付出有着本能的反应,不认可学生的自私行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如果采用硬性管理的方式必然会导致学生不满,从而影响其他工作的开展。如果将心理资本理论引入学生党建工作中,则可以发挥党员的作用,让学生的心态乐观起来,阳光起来,让学生的思想达到一定的高度,从而以思想意识规范其行为。第三,引入心理资本理论有利于优化高校人文环境建设,提升人文素养环境对教育的作用。我国已经步入小康社会,当下精神文化生活是大众关注的焦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要深入到具体工作中去,让大学生在校期间养成良好的精神文化习惯,这对其走入社会有很大帮助。环境对人的影响非常大,当学生走出校园,如果没有正能量影响,就很有可能发生思想变化。如果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引入心理资本理论,在四年的时间里可以让学生养成乐观、进取、持之以恒的习惯,让这种良好的习惯伴随学生的一生。

二、心理资本理论应用于高校党建工作的策略

1.心理资本理论应用于高校党建工作管理阶层

心理资本理论在企业管理之中较为多见,其主要目的是促进企业提高工作效率。将这一理论应用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管理阶层同样如此。领导者是形成组织凝聚力的主观能动性因素,领导者的素质、权威以及积极的心理能激励下属员工,使其对组织目标的达成负有责任感,激发工作热情,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校院党总支、党支部以及教师党员处在教学和管理的第一线,他们直接面对大学生,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大学生,而大学生会信服师德好、教学水平高的教师。所以必须充分发挥这些党员的作用,让他们真正成为大学生党建工作的主要力量。领导阶层工作的积极性和职业的稳定性与归属感,对学生党建工作至关重要。因此,在管理实践中,可以尝试通过开发与管理他们的心理资本,提高工作者的组织承诺,降低他们的x职意向并减少离职行为。

2.心理资本理论应用于学生党员群体

就大学生群体来说,能入党的学生应该都是品学兼优、各方面表现优异的学生,入党最重要的条件应该是端正的入党动机。学生入党后容易产生松懈情绪。因此,对学生党员的教育丝毫不能放松。研究表明,心理资本与自尊、内控性、情感平衡、心理冲突等反映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显著相关。心理健康指标中包含有许多积极的心理因素,而心理资本各因素本身就是积极的心理品质,二者之间是存在交集的。学生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显著相关,心理资本水平越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要将心理资本理论应用于党员群体。党员就是在群众中起带头作用的群体,让党员具有良好的心理资本,就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地将心理资本的内涵传递给群众,最终使整个学生群体健康而阳光。将心理资本应用于学生党建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党员在学生群体中是少数,但是所有党员都主动去用乐观进取的心态影响一个人,学生中具有良好心理资本的人数就增加了。在心理资本理论应用于学生党员群体时,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要对党员群体进行心理资本理论的教育,这样可以丰富党员的头脑,在对其及周边的人进行心理资本理论传播时,可以做到言之有物。第二,要为党员的心理资本传播践行方法提供参考。例如,当出现困难时,要积极面对。在学生经受挫折时,要让其在失败中看到转机。有了这些参考,党员就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3.心理资本理论应用于高校校园文化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应,利用心理资本理论优化高校校园文化,能够形成一股强大的校园文化热潮,将不良文化冲垮,从而保证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健康。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要将具体工作融入高校文化建设当中去。在具体工作中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党建工作一定要将党的方针政策和思想意识通过板报或者广播等形式传达给大学生。在传达过程中,要注意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或社会现象联系在一起。这样的传播方式容易被学生所接受,由于联系到其个人利益或者社会发展,所以会提高其重视程度,这样就为学生后续的心理资本理论应用做好了铺垫。第二,党建工作运用心理资本理论时一定要激发学生的主观意识,从而让学生对党的各种思想内容有深刻的认识。校园文化的特点是稳定性和持久性,这种文化会影响学生的思想,最终影响学生的习惯。例如,在校园广播中频繁播放《我相信》这首歌,学生就会在无意中学会哼唱这首歌,然后受到歌词的鼓舞,从而使学生乐观迎接学习和生活上的挑战。第三,党建工作人员要通过多种方式传播正能量。党员学生,尤其是党建工作处的党员学生要起到传播健康思想的作用,要将心理资本理论内容内化成为自己的一部分,用这种乐观、充满希望的情w去感染周边的同学。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小集体”的现象,这种现象的本质是学生在寻找一种归属感。如果将心理资本教育渗透到高校文化建设中去,借助党建工作对学生进行心理资本理论的教育,学生受教育之后会在校园文化中找到共鸣,从而加快心理资本理论在学生中的传播。校园文化是无声的,校园文化是有形的,建立党建工作校园文化载体是一种隐性教育,对大学生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要充分发挥心理资本理论的作用,让该理论在党建工作管理、党员群体思想教育和净化高校文化环境三个方面发挥作用。只有学生党建工作管理人员心理阳光健康,才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各种工作,将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理念融入工作中去。只有让党员群体的心理资本丰厚起来,才能够避免大学生活中出现无谓的争端,从而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只有在高校营造有利于心理资本渗透的文化环境,才能够引导全体师生积极乐观地处理遇到的问题,持之以恒地进行自己的科研活动。因此,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要灵活运用各种管理方式,将心理资本理论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这就需要相关的党建工作人员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需要相关教师的指导。

参考文献:

[1]雷慧,王志,李欣,等.心理资本训练营对大学新生入学适应心理困境的干预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4(6).

[2]孙银娣.大学生心理资本培养与就业能力[J].教育与职业,2013(21).

[3]马福开.浅谈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J].法制博览,2015(3).

生活中心理学论文篇5

关键词:社会文化理论;医护英语教学;教学模式;语言和认知

随着医疗卫生对外交流日益繁密,对世界性医护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指导性文件《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00,2001,2006),很多高职高专院校在原有的基础英语(EGP)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了专门用途英语(ESP)课程。在医护类院校开设医护英语课程是高等医护教育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趋势。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Theory)是关于认知是如何发展的理论,由Vygosky于1978年提出,[1]该理论包括中介(Mediation)、内化(Internali-zation)、活动(Activity)和临近发展区(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等核心概念。社会文化理论强调人的认知发展是个人主体与所处社会文化环境不断交互的结果。[2]

一、社会文化理论融入医护英语教学的可行性探讨

二语习得的研究属于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以斯金纳(Skin-ner)为代表的行为主义理论过分强调死记硬背,忽略了有意义的学习。20世纪60年代认知心理学兴起,该理论将学习者视为个体的信息处理者,将人的个体学习孤立化、简单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社会因素对语言学习和发展的制约作用。前苏联维果茨基(Vygotsky)于1978年提出了社会文化理论。该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在人类独特的认知功能发展中的核心作用。社会文化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中介论(Mediation)。“中介”是指人调节物质世界或个人世界与彼此的社会和心智活动的过程,[3]语言和任务本身就是中介活动。活动理论(ActivityTheory)强调以“活动”为核心描述人的认知发展,明确社会活动是主体学习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形式。中介和活动不仅明确了学习的社会活动的本质,也建立了社会文化理论与二语习得活动之间的认识论关联。社会文化理论的最近发展区(The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ZPD)和支架理论指个体可以在有帮助的促进下,可以使成人在指导下或在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跨越已有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最近几年在国内,我国的研究者已经开始关注社会文化理论,并尝试在社会文化理论的视角下,研究我国的英语教学。不少学者从社会文化理论的不同角度介绍了调节理论、活动理论、最近发展区和支架理论。在教学实践方面,卞少辉将社会文化理论教学观和课堂互动话语策略有机结合起来,[4]有力地佐证社会文化理论对二语课堂的互动话语研究的积极推动作用。段玲琍基于社会文化理论在二语习得和英语阅读教学领域的研究状况,[5]尝试建立一个社会文化理论融入英语专业阅读教学的模式。这些研究关注了社会文化理论,并尝试将社会文化理论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但对社会文化理论在医护英语教学中的研究还是空白。医护类院校开展医护英语教学的时间不长,已经有不少学者关注医护英语的研究,有的从职业和学习需求、课程建设、教材选编和教学评价等角度进行研究,有的从医护英语的词汇教学、阅读教学和口语教学等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也有从语料库辅助医护英语教学的角度进行研究的。

二、基于社会文化理论的医护英语教学创新模式

(一)教学目标

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指导性文件《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医护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是培养既有医学专业技能又通晓外语和外语文化的复合型人才,分级目标包括英语在日常医学工作的情景对话,英语记录和填写病人病例,用英语完成医学交流任务,医学工作英语文献资料阅读,英语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等等。

(二)教学环境

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宽松教学环境,积极发挥教师的支架性作用,确保提供高质量的、有意义的“可理解性的输入”,发挥同伴的合作学习机制,学习者能在老师或者同伴的帮助下,积极参与活动,最终发展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同时有效降低学习者的学习焦虑情感。

(三)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组织应该将语言和内容有机融合,围绕学生所学的专业情景展开教学,包括问询,科室及医生介绍,挂号,化验,检查,出入院,药房,临床会话,电话巡诊,病例书写,等等。教师围绕这些主题来开展系列教学活动,例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演讲、病例分析和实地医院情景扮演等,学生通过教学活动的参与与讨论不仅掌握了一个完整的医护过程,还从中学到了专业词汇、常用句型和人文背景知识。这个教学活动过程呈现为一个借助语言活动的问题解决过程,体现了与任务、语言为中介工具的交互活动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

医护英语教学采用形成性评估,加入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和过程监控等机制,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结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切实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英语的用武之地。

三、结语

本文从社会文化理论的角度,论证了医护英语教学的社会文化活动的本质,进而找出二者的契合点,从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和情景的设计、教学活动与评价方面等方面来探讨医护英语教学的新模式,旨在为医护英语教学研究在理论上提出新的思路,同时也希望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对目前在一线工作的医护英语教师的教学产生一定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Vygotsky.L.S.MindinSociety.TheDevelopmentofHigherPsychologicalProcesses[M].Cambridge:HarvarsUniversityPress,1978.

[2]WertschVygotsky.OnLearingandDevelopment[J].HumanDevelopment,1985.

[3]Lantolf,J.P.&S.L.Thorne.SocioculturalTheoryandtheGene-sisofSecondLanguageDevelopment[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2006.

[4]卞少辉.认知与社会文化视域下的课堂互动话语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3(4).

[5]任荣政.ESP教学“5W1H”要素分析[J].外语界,2012(2).

[6]段玲琍.社会文化理论及其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应用[J].语文学刊,2014(8).

[7]吴文,甘勇.社会文化视野下二语习得研究25年[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6).

生活中心理学论文篇6

【英文摘要】Fromthevie

以往许多研究仅仅从精神文明的角度思考精神文化,将其局限于单纯社会道德建设的视野之中,排除了对精神文化的本体论研究。从教育实践看,学校文化始终走不出“物质文化”建设的思路,基本上是一种文化环境的布置或文化活动的设计,这就是为什么学校文化丰富了,却不能把幸福和快乐带给学生的根本原因。文化观的价值转向,使学校文化理论能够建立在生命哲学的基础之上,让文化真正回到学生自己的精神生活之中。

一、精神文化的哲学本质

(一)精神文化的解释范式

关于精神文化,有两种基本的解释范式。一种是道德哲学的解释范式。近代哲学将文化的概念推向精神的高度,并提出精神文化这一概念,是出于人类对物质文化和技术文明的反思,试图从物质文明的陷阱中得到解救,表现了人类重新探寻未来文化发展方向的危机意识。斯诺关于“两种文化”的著名论断告诉人们,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尖锐对立,已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重要危机。科斯洛夫斯基则直接用“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这对范畴,再次表达了斯诺关于两种文化对抗的担忧,从而使精神文化获得一种特殊的时代意义和历史内涵。从这个意义上看,精神文化被看作与物质文化和技术文化相对立的一种文化价值,它强调人类文化生活的伦理和道德内涵,表现了人类对精神世界和伦理生活的重新发现。文化哲学和社会哲学对精神文化的解释大多站在这一立场之上。另一种是生命哲学的解释范式。第一次从人或生命的角度讨论“精神文化”,始于德国文化教育学派的思想家。狄尔泰的生命哲学、斯普兰格的文化陶冶论、博尔诺夫的精神漫游说等等,为文化的精神概念奠定了基础。在此之前,文化一词经历了古代希腊人的“教养文化”、泰勒的“总体文化”,以及新康德主义的“价值文化”等等。然而,文化的含义尽管不断得到拓展,但始终没有能真正与人的生命过程和精神生活走到一起。文化教育学派的思想家们,最早将文化与人的生命意识结合起来,使文化作为一种教育资源所具有的内在性质得到揭示。斯普兰格曾解释了之所以要以生命为起点理解文化的本质,是因为文化对人精神生命不可或缺的意义。他认为,学校文化的价值在于“唤醒生命”,而不在于传递知识。教育应当“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教育之根和文化之根的寻求,只能通过人的灵魂的唤醒才能实现。”(注: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派[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73、99.)文化只有与精神相结合,即只有用“精神文化”这一概念才能真正表达文化的生命本质。生命哲学的解释范式,并不拒绝精神文化所具有的伦理价值,但它更关注学校文化与人的生命意志之间的对话,将精神文化视为人的一种内在生活形式。

(二)生命意识:内在生活形式的根本特征

文化的概念几乎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文化的概念与人性的概念一样广阔,文化的多元定义即是文化研究的开放性(注:周勇.论教育文化研究——教育研究的困境与出路[J].教育发展研究,2000,(7).)。文化概念的不断精神化,始于哲学家们不断用人性的视野看待文化问题,从而逐渐推论出文化的生命本质。在狄尔泰的生命哲学中,无论是文化还是历史,都只不过是生命的不同表现形态,生命是理解人类一切活动的根源。叔本华提出著名的生命认识论,把认识活动定义为生命体验,而不是“逻辑统一性”,他说,“世界当然不是指理论上可以认识到的世界,而是在生命的进程中可以体验到的世界。”(注:费迪南·费尔曼.生命哲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8-29、28.)柏格森和施本格勒则将这种生命认识论运用于文化的解释之中,新儒家的方东美则直接提出“生命本体”的文化观。在他们的文化视野中,任何文化只是生命的符号形式,是不同生命形式的文化表达,抓住了生命,才抓住了文化的本质。日本学者池田大作认为,“文化的本质理所当然就是对人类生命和精神的开发。”(注:池田大作.人生寄语[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103.)视精神文化为人的内在生活的形式,这就是站在生命立场上的文化信仰。

从某种意义上看,精神文化的确是一种平衡物质文化或技术文化的手段,具有丰富的伦理意义和道德内涵,但是,如果把精神文化看作是纯粹限制物质文明的工具,尤其是将其视为实现社会目的的手段,单纯从政治目的或伦理意义上理解精神文化建设,则可能使我们陷于误区之中。在学校文化建设中,为什么许多教师常常只关心外在的文化形式,而不关心学生的内在文化体验,究其原因就在于未能确立生命本体的文化观。这种背离生命的学校文化,必然只能走向学生精神发展、个性发展和素质发展的反面。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处于分裂之中的学校文化,比如,物质文化建设是审美性的,而制度文化则仍是传统的规范建设。这样的学校文化建设,不仅不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而且也不能带给他们真正的精神幸福,反而可能给他们带来精神上的压抑和困惑。因为,离开了学生内在的生命需要,再丰富的文化生活,都不可能成为促进学生精神发展的力量。

从生命哲学的视野看,只有精神活动才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最高形式,因而也只有精神文化才真正表现出文化的生命特征。如果没有人类的精神活动,人类文化的生命特性不仅不可能得到表现,而且也将变得毫无意义。正因为如此,文化教育学派的思想家们才用生命概念重新构建教育的文化哲学。斯普兰格曾经说过,只有生命才需要用文化去陶冶和唤醒。在这里,文化一词已经不是单纯指一般意义上的文化,更不是指物质文化,而是指真正意义上的精神文化。因为他用“生命唤醒”来表达文化陶冶的实质,可见文化绝不是单纯指外在的文化形式,而是指一种内在性的精神文化。雅斯贝斯在讨论文化陶冶时,认为文化陶冶是“心灵净化”,是使“心灵深处无限开放”。如果离开人的生命意识,任何文化的思考都没有真正的教育价值,因为学校文化在本质上是学生进行生命交流的过程,而不是孤立存在的运动过程。

二、精神文化的理论架构

(一)精神文化的生命基础

最能表达生命存在的直接方式是人的体验性,因而体验为精神文化建设确立起内在的生命基础。狄尔泰最早开始在哲学视野下关照教育的生命主题,让体验在理论上获得教育的名义和身份。狄尔泰提出生命本体问题,将“体验—表达—理解”三种生命过程,视为替代传统教育的新范式,在此,体验被看作是教育的本体论起点。在狄尔泰思想中,哲学对体验的关注,是哲学关注生命的开始,正是体验这一概念,才真正改变了传统认识论远离生命的谬误。他的继承者伽达默尔则进一步细化了体验的生命特征,认为体验使人的求知过程更加靠近人的生命本身。在他看来,体验的最大生命特征是直接性,这预示着个体认识的不可替代性,“所有被经历的东西都属于这个自我的统一体,因而包含了一种不可调换、不可替代的与这个生命整体的关联。”(注: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87.)叔本华则把生命视为时间性的,因而生命只有在具体的体验中才有意义,生命是通过每一个体的体验而被证明存在。(注:费迪南·费尔曼.生命哲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8-29、28.)伽达默尔还进一步确证,体验在本质上不同于“经验”,经验中更多显示的是知识的规定性,以及权威和传统的制约性,而体验则力求排除这些外在的干预,更强调个人化的精神感受。人的精神活动及其感受力是生命的根本力量,体验作为生命的直接形态,由精神文化的生命本质所规定,只要精神文化以生命发展为本质,体验就必然是教育的直接出发点,因而只有从生命体验出发的教育,才能真正反映精神文化以生命为本体的教育性质。

作为生命的基础,体验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先性。但体验不是无所不能的,体验不能否定和代替其他生命过程。体验需要教育的规约和引导,在这种引导中为体验重新安置价值本质。在生命意识已经普遍深入人心的今天,强调这一点显得特别重要。有些研究者对体验的教育价值给予过高的期望,不仅将体验视为基础性的,更视为惟一性的,把体验等同于生命本身。在他们看来,体验是完全自由的,顺从体验的指引就是尊重生命的教育。狄尔泰将体验视为教育的基础,但从没有止步于此,在他的本体论转向中,通过“表达”和“理解”进一步展开体验的生命意义,通过与学生的精神交流,完成教育的引导和规约作用。狄尔泰对体验的讨论为我们理解体验的教育意义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理论启示。我们常常过分关心学生的自然体验,而拒绝了学生的精神体验。精神体验不同于对自然对象的直观,而是对美和善的体验,是对生活意义的体验。精神体验必然包含着体验者的道德思考,以及与另一生命主体的对话和交流,即便是自然体验,也同样包含着价值和意义的认识,以及道德和良知的选择。因此,在精神文化建设中,不仅需要对体验持更多的同情,而且需要对体验进行价值引导。学校不仅应当提供丰富的文化生活,也同样应当提高教育者的引导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体验的教育意义。

(二)精神文化的本体形式

1.教育的生活世界。回归生活是现代哲学走向生命世界的基本思路,在一些学者的眼中,生活世界已经被理解为是一个研究框构(注: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84、190-191.),具有了方法论的意义,通常成为批判传统教育的一般起点。然而,我们对生活世界这一概念的本质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在许多研究者的观念中,生活世界被诗化了。事实上,哲学中的概念仅仅提供了我们思考教育问题的一个理论起点,只有与教育活动结合之后,才能使之成为一种真正有意义的教育话语。

教育中的生活世界,虽然也有哲学概念的含义,但就教育而言,生活世界最重要的含义是尊重学生作为教育生活中精神主体的地位。正因为传统教育损害了这种主体地位,所以教育才失去生活世界的本质。回到生活世界之中,就是要让学生的精神活动和生命体验成为学校文化生活的中心。回归生活世界不是在形式上由课程学习转入日常生活,放弃了课堂和知识并不等于就是回到生活世界。生活世界的本质,并不在于是课程学习,还是日常生活,而在于学生的主体精神,换句话说,也就是所谓内在的生活形式,而不是外在的生活形式。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其实质是生命的殖民化(注: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84、190-191.)。要回到生活世界中,就是要回到生命世界中,使人重新成为生活的主体。因此,所谓课堂生活或日常生活并不是生活世界的本质区别,只要学生能够作为精神主体出现在教育生活中,那么,无论是课堂生活,还是知识学习,都可以看作是日常生活,是真正的生活世界。相反,如果学生不能作为主体支配自己的教育生活,那么,即便是所谓日常生活,也失去生活世界的本质,也只能是被统治、被压迫的生活,没有生命价值的生活。

传统的文化理论,并未彻底排除生活世界的意义,恰恰相反,还非常注重学校的文化生活。然而,传统的文化观,只注重文化形式的设计,丰富的文化形式掩盖了学生的生命之声。强调学校的文化生活,不是传统文化理论的错误,关键是它只看到文化生活的外在形式,而忽视了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生命感受。丰富的文化生活,只是为了实现教育者的目的,教师往往为了“文化”而“文化”,创造了丰富的文化生活,却把学生当作文化或生活的木偶。这种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自私”的文化,文化不是学生的文化,生活不是学生的生活,文化是教师的工具,生活是教师的游戏。精神文化不是要否定学生丰富的文化生活,而是要填平教育生活中的空场——生命体验。

2.学生的心灵生活。心灵是精神活动的场所,心灵的本质就是精神,没有心灵精神就失去了居所和意义。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观,心灵的培育要比任何文化形式的设计都更重要。心灵的概念意味着精神生活的独立性,以及精神生活所具有的不可侵犯的自由本质。德国哲学家奥伊肯认为精神生活具有特殊的生命意义,精神生活是独立于物质生活的生活世界。在他看来,精神生活不是生活世界的“一个方面”,精神生活“它本身就是一个世界”,而且是一个独立的“现实世界”。(注:鲁道夫·奥伊肯.新人生哲学要义[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260-267、9、9、72.)心灵不可以被规范,也不可以被限定,心灵是一个自由生长的主体。心灵正是以自己无限的可能性而获得生存的意义。从心灵的视野看待学校文化,文化就会显现出新的意义。比如,在传统文化的观念中,像“班级日记”这样的文化形式,往往不为教师们所重视,他们更看重的是能够展示班级名誉和个人声望的各种竞赛活动,诸如数学、物理竞赛等。但在精神文化的概念中,像班级日记这种文化形式可能比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更重要,更具有文化的精神价值。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的心灵活动得到教育的真诚关切,在精神文化建设中占有更为重要的位置。

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曾专门论述教育的“心灵化”问题,他把心灵化作为教育的基本取向,教育就在于向心灵的靠近,越是能够接近学生心灵的教育越是完美的教育。只有心灵的教育,才能达到精神的高度。心灵具有内在性,心灵只有靠体验和理解才能把握,没有真切的体验,没有同情和理解,心灵是不可接近的。教育只有把通向心灵之路引入学校的教育生活,才能最后达成生命教育的精神境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同样十分重视学生精神世界的建设,他在《学生的精神世界》、《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等著作中,系统论述了学生精神世界的培育问题。他写到,“教育——这首先是教师跟孩子在精神上的经常接触”(注: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3、28.),“人的精神生活,即内心世界是否丰富,取决于他同周围世界的实际关系是否丰富多样,取决于他同自然界和其他人的相互作用的内容与性质。”(注: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3、28.)在他看来,精神世界就是学生的心灵世界,主张用丰富的生活内容与学生的心灵世界沟通,并把心灵世界的建设看作学校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精神文化建设与物质文化建设具有不同的起点,精神文化建设从学生的心灵活动开始,重心是学生的文化体验和精神感受,以及在这种体验和感受中学生获得的快乐和意义。

三、精神文化的建设路径

(一)文化陶冶理论

文化教育学派的陶冶理论改变着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为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向。文化教育学派,不仅第一次提出“精神文化”这一概念并赋予其独特的哲学内涵,而且还第一次提出了“文化陶冶”的教育观,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了哲学基础。雅斯贝尔斯站在文化陶冶观的立场上,重新讨论了教育的本质问题。在他看来,陶冶的性质是“全面地展开精神运动”,就是“全面地造就人,铸造人的本质”,他写到,“人的文化的一个要素就是作为他历史性知识方式的陶冶,陶冶作为某一时代世界和宗教的历史现实性之语言是充满生命力,同时陶冶又是交流、唤醒和自我实现的中介。”(注: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103.)他认为文化陶冶是教育的本质,而不是像传统理论那样,将“文化传递”定义为教育的本质。无论是知识作为一种文化,还是生活作为一种文化,其教育的功能都只在于陶冶。学校的一切,都可以被看作是文化,因为学校的惟一功能是对学生的精神陶冶,这就是文化教育学派的教育本质论。

文化陶冶论不仅用生命哲学对文化进行重新定义,而且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教育本质论。文化教育学派以生命哲学作为自己的坚实基础,以“生命不可规范”这一根本原理作为建立文化陶冶论的基本依据,将这一论点贯穿于以文化陶冶为中心的教育观中,并站在这一论点上,批判传统教育的科学主义教育立场。在他们看来,由于生命的不可规范及不可预设性,因而只有文化陶冶才适用于人的生长过程。因为有了新的哲学基础,文化教育学派得以用新的视野重新考察学校文化理论,从而在本质上使教育从决定论的目的观中得以真正的解放。陶冶论远离了确定性,打开了通向生命发展的可能性和开放性的世界。陶冶论的代表德国教育家李特深情地说:陶冶“犹如人们从无底的存在深渊之不可言状的迷惑中挣脱出来,而达到广阔的平原上,心胸顿时开朗,感到宇宙万物、天地人生都在我的胸中,和我的心灵产生共鸣,形成一种水融、天人合一的关系。”(注: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派[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73、99.)在这里,陶冶实现了孔子诗教的理想:“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注:论语·阳货.)任何外在的文化和生活,都变成学生心灵自由的力量与源泉。

陶冶论最根本的意义在于,改变了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范式,从人的生命世界和精神生活出发,把陶冶看作精神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在这一视野下,学校文化生活的外在形式和丰富内容,只是精神文化建设的一种重要资源,而不是最终的目的。在这个基础之上,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生命体验,才能使这些资源成为精神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传统文化理论虽然发现了文化的教育价值,但却因为排斥文化主体的作用,因而不能真正影响学生的精神生活。尽管学校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始终只限于“业余生活”之中。在陶冶论的立场上,学校文化生活决不仅仅是一种业余生活,只要能真正尊重学生作为生命主体的价值,都可以理解为精神文化的活动范畴。如果课堂能够给予学生真正的生命体验,就应当视为一种真正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精神生活哲学

生命哲学的另一重要代表奥伊肯提出“精神生活哲学”的概念,独树一帜地为生命哲学创立了理解生命本质的一种哲学解释观,在他看来,生命的本质不是人的感性本质,而是人的精神生活,是超越于感性直观的精神。精神这一概念,不仅解释了生活的本质,而且也解释了陶冶理论的本质。学校精神文化建设,表现于日常生活之中,但不是日常生活本身,它的根本特征是精神生活的陶冶。文化陶冶需要生命体验,但也不是生命体验本身,而是生命体验中的精神内涵,只有在精神生活中才能真正揭示学校文化陶冶的价值本质。

人的生活意义全部在于人的精神的高贵性,是精神给予生命以崇高的价值和意义,这一给予关系是不能被颠倒的。“精神产生于一个更高的源泉而不是与感官世界共生,当唯物主义者想要合乎逻辑地表述他的观点时也必须接受这一更高的境界……感官的直接性不断地越来越多地把它的优势让给精神的直接性;外部生活被按内部生活的观点来经历、来看待,而不是相反。”(注:鲁道夫·奥伊肯.新人生哲学要义[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260-267、9、9、72.)学校文化必须回到精神生活中来,生命体验必须在人的精神家园中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否则,单纯的生命直观可能会使我们付出巨大的代价。我们今天的教育无疑在这个问题上已经明显出现差错,把传统教育所引起的教育问题,错误地归咎于教育对精神化的偏爱和重视,因此,以放弃教育的精神世界来寻求学校教育的变革,这是非常危险的。

(三)制度文化理性

把精神文化建设与整个学校制度建设结合起来,从整个制度文化上建立起生命本体的价值观,并真正确立起制度优先的教育原则,这是制度文化研究的重要成果。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在分析道德本性时,将道德的基础立于社会而不是个人,他还批评了人们对卢梭自然主义的误解,认为卢梭自然主义的本质不是“个体本质”而是“社会本质”。在他看来,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远优先于《爱弥尔》的自然个性,(注: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420.)他首先是期望通过改善社会,然后才期望从这种改善中得到爱弥尔的自然天性。

美国学者尼布尔在《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一书中则尖锐指出,个人常常只是在社会的腐化下才丢失了道德的本性。在他看来,“人类群体道德上的愚钝使纯粹无私的道德成为不可能。任何社会群体都没有足够的想像力来接受纯粹的爱的影响,也不可能说服社会群体冒险去接受纯粹的爱。”(注:莱茵霍尔德·尼布尔.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213.)同时,他还认为社会是一种政治,道德不能代替政治。制度作为一种政治力量,它远远高于个人的力量。学校教育的生命意识首先必须依赖于作为制度资源的“政治”力量,然后才可能影响到教师个人的教育行为。作为有生命的个人,教师原本具有同情和理解生命的可能性,但在否定生命的教育制度中,教师个人的生命情感常常被遮蔽了。教育中的生命暴力,不是来自于教师个人的情感本性,而是来自于整个教育制度对人的冷漠和拒绝。教师只是制度文化的工具,他们的教育行为,在本质上可以看作是“制度意志”的延伸。在教师个人情感与制度需要的冲突中,个人的教育热情必然让位于制度文化和社会习俗的压力,家长的期望和升学的需要必然成为支配教师个人行为的根本动力。

生活中心理学论文篇7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理念;高中语文;教学方法;学法指导

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改革教学方法,积累了不少可以在新课程改革中发扬光大的宝贵经验,如我们已经娴熟掌握的启发式、点拔式、讨论式等。新课程改革的语文教学与传统教学并非截然不同,教师也不必用否定传统的“全新”目光看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更何况我们的语文教学有着优良传统,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广大语文教师的不懈努力而不断发展。如魏书生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六步教学法”,钱梦龙的 “自习式”“教读式”“练习式”“复读式”的“四式教学法”,这些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着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为当前实施的新课程改革提供丰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可以说,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对传统课程的革新与挑战。

我们对新课程改革理念下课堂教学的“热闹”要有个正确的认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一改以往教师“独霸”课堂而造成课堂死气沉沉的局面,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了,学生不再像以前那样被动的接受知识了。譬如,在指导学生总结语文第一模块的课文时,要求学生根据“必修1”有许多篇蕴含悲情的特点,从“悲情美”角度去赏读分析课文,分组研读,大胆讨论,各抒己见,课堂气氛会非常活跃。这样,学生们既梳理了知识,又品尝了探究的乐趣;既积累了知识,又培养了审美能力,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发展人,促使人更加和谐和持续发展。新课标强调“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认真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从本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学法指导主要引导学生研究如何学的问题,探讨科学的学习规律和方法。语文能力主要是习得和学得的,研究“习”和“学”的方法特别重要。由于语文学科的复杂性,我们既需要和学生一起探讨语文学习的一般规律,也需要人为地把语文按板块分成几个部分分别探究其不同规律和学法。我们要具体引导学生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听课的方法、讨论的方法、早晚自习的方法、复习应考的方法和阅读的方法、写作的方法、演讲的方法等语文实践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进行学习策略的指导,引导学生研究学法比教师研究教法更重要。学法指导旨在使教与学形成合力,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还应根据掌握的学生语文学习心理以及具体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来帮助和引导学生克服不良的心理倾向,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寻求语文教学效率的最高化和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学生对语文的情感、兴趣、态度,学生的性格、意志,听课、写作、说话朗读、语文测试心理等等,教师都应掌握。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捕捉教育契机,调节、锻炼学生心理,使他们热爱语文,永远以高昂的精神状态学习语文。方法比知识重要,状态比方法重要。当学生以一种痴迷、高昂、执着、上进的状态学习语文时,他就会主动探索方法,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学法指导的核心是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实效的高中语文学习方法。教师在备课、实施教学等活动中把它放在重要的地位。在教学实践中,不少语文教师把精力全都放在如何备好课、如何设计课堂教学、如何运用教学策略等方面,没把学法指导放在应有的重要地位,这不能不说是对新课程语文教学理解不到位。

教师要善于结合课文和学生特点,既生动有趣又高效艺术地将文本学习转化为一个个活动(含教学细节),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提高是实施新课程教法中最重要的一环。在活动中,学生主体得以体现,课堂教学易于生成,综合能力得以锻炼,而教师对活动的设计、调控、引导也彰显其“平等中的首席”主体地位。

需要强调的是,学生的课堂讨论活动,既体现了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理念,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是教师最乐于采用的活动形式。但它的设计、调控也是最难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讨论习惯、科学的讨论方法,达到实效的讨论目的。切忌为讨论而讨论的作秀式讨论、撒手不管的放羊式讨论,或蜻蜓点水、刚一展开立即结束的浅薄式讨论。笔者在实践中发现,有的教师课课离不开讨论,其实“合作讨论”的设计、组织以及形成实效是很难的,也未必课课都有必要讨论。

“综合”与“实践”活动课是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产生的新课型,两者也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提高的两大主要途径。社会语文是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学校语文虽与之不同,但借鉴社会语文学习的规律、要义,精心设计、组织“综合”与“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提升能力,是课文教学最有力的补充。现实状况是,不少老师不重视语文综合实践课,或在上该课型时,把它上成了社会实践课、班会课、历史课或“四不像课”了。既然是语文教学,该课型的操作无疑应做到“语文”“综合”“实践”的统一,尤其要突出“语文”。

教师应根据学情广泛地开展各种语文应用性实践活动。如,在读报时间开展“演讲”“朗读”等口语训练课,以及学生的时文选评课。学生课外广泛阅读,精选出自认为较好的文章抄录下来,加上自己精练的点评,每天由一名学生在读报时间登台朗读、评论。所选的文章由课代表收藏,汇集成册,由大家自己命名、写序、设计封面。这样既促使学生课外阅读,提高评论能力,又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语文素养。

我们要高度重视“活动”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语文学习活动不应该是排练后的演出,而是学习中的真实事件。语文学习活动不应该是活跃课堂气氛的调剂品,而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核心。语文学习活动不应该是少数优秀生得意洋洋展示自我的舞台,而是每一个学生实实在在吸取营养茁壮成长的土壤。语文学习活动必须有提高语文素养的实际效果。

生活中心理学论文篇8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高校社会服务实践体系 红色网站 实效性

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部门,在高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本要求。大学生有独立的思想,有自由的意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是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性的基本原则。为此,必须结合大学生生活实际,结合高校活动特点,围绕大学生的理论学习生活、校园文化生活和网络休闲生活开展实践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走近现实、走进生活、走进头脑,发挥其教化作用和规范功能。

通俗化讲授基础理论,晓之以理

理论教育是高校的重要职能,学习生活是大学生最主要的活动形式。强化课堂教学这类主阵地、主渠道的正确导向作用,必须推进教学改革,扩展课程范围,提高教师素质,让基础理论讲授通俗化、生活化,充分、全面、有效地对大学生“晓之以理”。这是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性的基础性环节。

以人为本,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课堂教学要有效地晓之以理,必须以人为本推动教学模式改革,即从人性化角度出发,尊重学生身心特点,把握学生客观实际,根据授课内容,采用案例教学、互动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在具体、深入的教学实践中巧妙、通俗地传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其中,最为关键和迫切的是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讲授经典理论的普及性、公共性课程,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系统的理论阐释,但该课程教学一直没有取得实效。传统的灌输性教学模式,已导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厌烦情绪。因此,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必须把握学生的理论需求,推动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深入浅出地讲授经典理论。以学生的现实疑惑、问题为案例,帮助并教导他们运用经典理论分析、解决问题,使其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和意义。这是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性的理论和情感基础。

依托高校知识平台,扩展教学课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髓的有机整体。利用高校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科课程,特别是具有公共性、普及性,学生感兴趣的教学课程,可以扩大“理”的范围,让学生全方位地知“理”、明“理”,增强教育的全面性。因此,要加强全校性文学、艺术类课程建设;定期举办师生交流活动,以了解学生思想,增强学生兴趣;抓住大学生实际需求,开设技能培训课程,在对大学生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增强可接受性,提升教师讲授水平。晓之以理,通俗化讲授基础理论,不仅要改革讲授方式、增加理论内容,还需要以教师讲授水平的不断提升为保障。从内在而言,这需要教师加强学术研究,提升理论素养;培养教育智慧,注重理论转化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有效地实现从理论体系向教材体系的转化;注重讲授方法的科学性、针对性、灵活性和可行性。从外在而言,这需要从学校到院系发挥支持、监督和保障作用。

建立高校社会服务实践体系

建立高校社会服务实践体系,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在实践活动中感染、教育和塑造学生,使其成为大学生的自觉意识,从而践行并传播出去。这是我们所追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的理想状态。

设立高校爱心基金。高校爱心基金应结合高校自身的特点,创新性地多元化发展。捐助方式上,采取网下捐助和网上捐助并存;捐助内容上,可为实物、货币和虚拟货币等;捐助主体上,可从学生发展到老师,从在校师生发展到离校校友,从本高校发展到合作企事业单位;捐助时间上,以方便捐助者为原则,接受随时捐助;管理模式上,采取“学校牵头,师生共担”的方式成立爱心基金委员会,建立一系列捐助的具体制度和规则,实行制度化管理。

构建义卖平台。义卖平台的实物交易市场分为“无人购物区”和“爱心格子铺”专区。“无人购物区”,由大家自行定价购买捐助物,在实践中培养和强化同学们的诚信意识;“爱心格子铺”,售卖高校师生自己的非捐助物品,这将进一步丰富平台内容,增加平台人气,解决师生实际问题。此外,构建一个与实物交易市场对接的网络交易市场,将使活动方式更加多样化,从而为爱心基金增添更多善款。

设立成长咨询机构。首先,该机构必须实行制度化管理,以增强其长期性、严肃性和可信性;其次,机构人员必须经过严格挑选,退休老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优秀的研究生党员,都可作为“成长辅导员”人选。但上岗前,必须进行培训并签署一定的保密协议,以增加学生的信任度,减少其心理压力;再次,机构活动必须采取主动出击、被动接受、定期回访、流动探寻等多种方式进行,真正走进学生生活;最后,建立成长咨询机构网络平台。

设立勤工助学项目关联平台。这一平台的设立是为大学生勤工助学牵线搭桥。强化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是这一平台与众不同的地方。号召全校师生,从学校到地方,多角度、全方位的为学生寻求勤工岗位。同时,通过竞争上岗、上岗培训、岗中考核等环节,对参加学生实行一定的制度化管理,使同学们能够严肃认真的面对和看待这一工作,明确自己的责任,这一责任不仅是自己对工作的责任,而且是该平台能否长期建立,后续同学能否有同样机会的保障。

全方位构建教育平台

凭借便捷高效、交互性强、生动形象的优势,互联网在众多媒介中脱颖而出,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影响力、渗透力和感染力甚至超过了课堂教育。网络休闲生活俨然成为现代大学生生活的第三大组成部分。创办“红色网站”,可以发挥大众传媒引导、教育、铸就、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全方位构建教育平台,这是抵御各种消极、负面思想影响的需要,是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各种西方思潮的需要,是深化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需要,是全面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举措。

把握特点规律,建好“网”。网站也是有生命的。根据学生特点,向学生提供一个充满正气、活力、真情的网络活动平台,是“红色网站”的基本秉性和特点。要把握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崇尚时尚的特点,借鉴网络化语言,运用网络教育话语模式,推进网络平台内容多媒体化,充分调动受众听、说、视、触等各种器官,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把握时代特点,增强网站内容的时效性、前瞻性、预测性;把握生活热点,加强项目平台的多元性、丰富性;把握项目特点,增强项目活动方式、活动渠道的多样性。

根据事实热点,丰富“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统领高校校园文化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各种西方思潮,这是“红色网站”的基本内容。一是建立理论学习互动平台。通过开设“理论动态”、“师生对话”等栏目,就各种理论知识、现今热点、难点等问题,适时开展问答、讨论等交流活动;二是提供资讯下载平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便利;三是开辟网络活动平台。设立“爱心基金”、“义卖市场”、“爱心格子铺”、“信用存取处”、“成长咨询角”、“勤工助学部”等栏目,让前文所述的创新性活动形式皆归一于这面“红色”旗帜下,统领并促进高校各种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重视日常管理,管好“网”。一是加强对“红色网站”的整体性规划和管理,文明办网;二是加强对网络维护人员在政治理论知识和网络应用技术两方面的培训工作;三是加强网站栏目的人员配备,招募一批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精通网络技术的学生等各方面专才,扩充各个栏目;四是规范网络行为: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网络行为规范,不传不看有害信息,不抛“垃圾”信息,不恶搞,文明上网;同时,依靠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加强对信息网络的监控和管理,防堵有害信息的侵蚀。

“是生活就是教育,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①从大学生的理论学习生活、校园文化生活和网络休闲生活三方面开展实践活动,把日常生活当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扎根的土壤,切实抓住学生所需,注重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主动引导与平等交流相结合,网上与网下相结合,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疏导与堵截相结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必将有力地提高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

(作者为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本文系重庆市2010年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唱读讲传’进高校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建设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QNZX37)

注释

上一篇:新闻营销方案范文 下一篇:病毒营销方案范文